法苑珠林卷第二十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致敬篇第九(此有六部)
·述意部
·功能部
·普敬部
·名号部
·会通部
·仪式部
述意部第一
原夫上圣垂慈至人利物。意欲导四生于宝所。运三有于大车。师弟异轨而同归。法俗殊途而一致。所以立像表真彝训常俗。寄指筌月出道常规。但以妄著我人堕慢沿流。随业漂沦无思悛革。良由对迷累劫不识三尊。愚戆顽执罕逢十圣。是故命如风烛难可驻留。形同石火岂容长久。况复五浊交侵四蛇常逼。而能安忍玩兹虚幻。故使大圣慈悲适悲适化陶诱。行中要切无过礼忏行道。故龙树十住论云。菩萨昼夜各有三时。于此六时礼拜十方诸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萨来至阿惟越地。依此修行速成不退。如念东方善德佛等。十方诸佛本愿力故。若有众生于先佛所种诸善根。闻是佛名即能信受。便得不退菩提之心。亦由愚识常闻恶声。今忽闻唤南无佛名。欻然惊喜情虑欣泰罪灭福生。故经云。敬礼此佛能除百万生死重罪。或言。能除千劫生死重罪。若不依此阶级以动凡心。则负罪者累劫受殃。但闻佛名无不踊跃。我有何罪不见真容。雨泪滂流一心合掌。我有何善闻佛名号。欣喜加敬。瞻仰圣颜。爱恋无厌。用此悲庆信根日增。如此通情识心无累。则于敬礼常加归命。比见道俗闻唱佛名。身虽逐礼心乃外缘。中途蹶错都不省悔。无信无惭于是乎在。或有道俗屏处礼拜。或升或沈。身心堕慢曾无惊惧。不敬之罪于是转加。或有道俗对众礼拜。千僧万俗高声唱和急度而礼。身不逐拜心不敬思。类同点兵但记空名。如碓上下劳多无益。上来略疏非无斯咎。苟求名利不存忠敬。依信能入发生智识。信既不行能入何寄。自下略述五意。并依圣教示其真伪。请除妄归真功成究竟也。
功能部第二
仰惟。大觉之慈至极之圣。宿祐嘉运冥感应期。闻名致敬则胜业肇于须臾。凭心相化则妙果成于旷劫。故五十三佛声益微尘之前。三千至真光铄河沙之后。二十五佛功利救苦之厄。娑婆七宝不逮一礼之福。虽合掌之因似赊。而树王之报渐及。故知礼拜称赞岂虚弃功。虔诚呈敬冥益福利。故智度论云。若菩萨未入法位。远离佛法坏诸善根。设在烦恼自不能度。安能度人。是故不应远离诸佛。譬如婴儿不离其母。行路不离粮食。热时不离凉风。寒时不离暖火。度水不离坚船。病苦不离良医。是故菩萨常不离佛。何以故。父母亲友人天王等。不能益我度诸苦海。唯佛世尊令我出苦。是故常念不离诸佛也。
又药王药上经云。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道。闻五十三佛名。闻已合掌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闻已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异口同音称诸佛名。一心敬礼。以是因缘功德力故。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其初千人者。始从华光佛为首下至毗舍佛。于庄严劫得成佛道。即过去千佛是也。此中千佛者。始从拘楼孙佛为首。下至楼至佛。于贤劫中次第成佛。后千佛者。始从日光佛为首。下至须弥相佛。于星宿劫中当得成佛。现在十方诸佛善德如来等。亦得闻是五十三佛名。故于十方世界各得成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众生。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复有人能闻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名者。除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经。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三千佛名在诸佛集劫经。名号种姓国土等在贤劫经。千佛中释迦当第四成佛也)。
又决定毗尼经云。若能至心敬礼三十五佛。其人功德无量无边。
又佛名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二十五佛名。至心受持读诵恭敬礼拜。得离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苦。得除嗔恚愚痴。灭百劫重罪。常生十方净佛国土。设复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一百岁中常用布施。犹不如诵持礼拜二十五佛名功德。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何以故。以众生善根微薄不得闻此佛名。若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此二十五佛者。非于一佛十佛所种诸善根。是人乃于百千万佛所种诸善根。然后乃得闻此佛名。是人超越四十八劫在前成佛。若复有人。不信此二十五佛名得此功德。是人当堕阿鼻地狱满足百劫。舍利弗。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忏悔诸罪。当净洗浴著新净衣净治室内敷好高座安置尊像悬二十五枚幡种种华香供养诵此二十五佛名日夜六时忏悔满二十五日。灭四重八重等罪。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亦复如是。又文殊问经赞佛偈云。
我礼一切佛 调御无等双
丈六真法身 亦礼于佛塔
生处得道处 法轮涅槃处
行住坐卧处 一切皆悉礼
诸佛不思议 妙法亦如是
能信及果报 亦不可思议
能以此祇夜 赞叹如来者
于千万亿劫 不堕于恶道
又菩萨本行经云。正使化无数亿计人成辟支佛。有人百岁四事供养。功德甚多。不如有人以欢喜心一四句偈赞叹如来功德无量。
又善生经云。以四天下宝供养于佛。又以重心赞叹如来。是二福德等无差别。
又大悲经云。一称佛名南无佛者。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尽也。
述曰。既知圣教礼佛功德不可思议。是故行者常须作意不得自堕。恐无常忽至瞻礼无处。譬鼠入角路穷何趣。是故经中世尊说偈云。
命如风中灯 不知灭时节
今日复明日 不觉死轻至
冥冥从业缘 不知生何道
又上生经云。若有礼敬弥勒佛者。除却百亿生死之罪。乃至来世龙华树下亦得见佛。又云。我灭度后四众八部闻名礼拜。命终往生兜率天中。若有男女犯诸禁戒造众恶业。闻是菩萨大悲名字。五体投地诚心忏悔。一切恶业速得清净。若有归依弥勒菩萨。当知是人得不退转。弥勒成佛见佛光明即得受记。
又增一阿含经云。礼佛有五功德。一者端正(以见相好生尊上故)二得好声(以见佛时三自称曰南无如来至真等正觉故)三多饶财(以具华香灯明随力供养故也)四生处高贵(以见佛时心无染著又能右膝著地长跪叉手礼故)五生天上(以念佛功德法尔故)。
又金刚三昧经云。若有暂闻佛胜智慧。深心随喜不起诽谤者。于百千劫不堕恶道。生处值佛。乃至念佛法身功德无边。
又普贤观经云。若有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一弹指顷。除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行此法者真是佛子。从诸佛生。十方诸佛及诸菩萨为其和上。是名具足菩萨戒者。不须羯磨自然成就。应受一切人天供养。
又涅槃经云。若于佛法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善守佛僧物涂扫佛僧地。像塔如母指。常生欢喜心。亦生不动国。此即净土常严。不为三灾所动也。
普敬部第三
敬惟。法身无相应现十方。谓四方四维上下。俗儒所说。唯据此洲。洲外有洲。古今未说。若依内典通穷无际。横亘十方傍罗异域。今佛教中娑婆忍土。万亿日月四重围轮大千世界名一佛土。此犹据化佛释迦如来所王之域。故华严经云。卢舍那佛报身如来所王之土复过是数。尽十方界非凡所谋。故梵网经偈云。
我今卢舍那 方坐莲华台
周匝千华上 复现千释迦
一华百亿国 一国一释迦
各坐菩提树 一时成佛道
如经所云。千华千佛即以一叶为一华。故一华千叶千佛现世。又如普贤观经云。毗卢遮那法佛如来所王之上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据此明无住之住。引凡虚心令其敬仰。至理而论安有住处。如是十方无量世界诸佛如来无时息化。过现未来约凡生灭据化而说。若依实教。圣化常周功齐法界。不可以一域为局。不可以三世限论也。今且据释迦一代现化而述。故权受胎八相成道。利益浅机渐通大教。乃至父母诸亲俗尊尚礼如来。何况下凡而不虔敬也。
又佛说十二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云。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东方去此佛刹有十不可说诸佛刹亿百千微尘等。过尔许诸刹有一佛土。名曰解脱主世界。彼世界有一佛。名曰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最上香供养讫种种庄严顶髻无量无边日月光明愿力庄严变化庄严法界出生无障碍王如来。若善男子善女人犯四重五逆诽谤三宝。及犯四波罗夷。是人罪重。假使如阎浮履地变为微尘一一微尘成于一劫。是人有若干劫罪称是一佛名号。礼一拜者。悉得灭除。况复昼夜受持读诵忆念不忘者。是人功德不可思议。而彼佛世界中有菩萨。名无比无障碍王。如来授彼菩萨记。当得成佛。号曰毫相日月光明焰宝莲华坚如金刚身如毗卢遮那无障碍眼圆满十方放光照一切佛刹相王如来。
彼东方复有佛。名曰一切庄严无垢光如来。
南方有佛。名曰辩才璎珞思念如来。
西方有佛。名曰无垢月相王名称如来。
北方有佛。名曰华庄严作光明如来。
东南方有佛。名曰作灯明如来。
西南方有佛。名曰宝上相名称如来。
西北方有佛。名曰无畏观如来。
东北方有佛。名曰无畏无怯毛孔不竖名称如来。
下方有佛。名曰师子奋迅根如来。
上方有佛。名曰金光威王相似如来。
尔时佛告弥勒。若有正信善男子善女人。称此十二佛名号之时。经于十日当修忏一切诸罪。一切众生所有功德皆随喜。劝请一切诸佛久住于世。以诸善根回向法界。是时即得灭一切诸罪得净一切业障。即得具足成就庄严一切佛土。具足无畏。具足身相。具足菩萨眷属围绕。具足无量三昧。具足如意佛刹庄严。行阿耨菩提而得端正可喜果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有善男子 若有善女人
受持此佛名 生生世世中
得他人爱敬 光明威力大
生处为人尊 于后得成佛
又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云。佛在世时有长者子。名尸迦罗越。早起洗浴著衣六方各向四拜。佛入王舍城。越遥见之。佛到家问之。何为六向拜。此应何法。越言。父在时教我不知何应。佛言。父教汝礼不以身拜。越便长跪言。愿佛为我解此六意。佛言。听之。其有长者黠人。能持四戒不犯者。今世为人所敬。后世生天上。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爱他人妇女。四不妄言两舌。贪恚愚痴不能制此四意者。名为月暗。如月尽时光明稍冥。能自制恶意者。如月初生。其光稍明。至十五日盛满时也。
佛言。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当念治生。二者早起敕令奴婢时作饭食。三者不益父母忧恼。四者当念父母恩重。五者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疗之。父母视子亦有五事。一者当念令去恶就善。二者当教计算书疏。三者当教持经戒。四者当与娶妇。五者家中所有当给与之。
南向拜者。谓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叹之。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当从后称誉之。师教弟子亦有五事。一者当令疾知不忘。二者当胜他人弟子。三者欲令知已不忘。四者有诸疑难悉为解说。五者欲令弟子智慧胜师。
西向拜者谓妇事夫。当有五事。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骂詈之不得还骂作色。四者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若寝息盖藏乃卧。夫视其妇亦有五事。一者出入当敬于妇。二者衣食以时与之。三者当给与金银珠玑。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五者不得于外耽畜侍御。
北向拜者。谓人视亲属朋友。当有五事。一者见之作恶。私往屏处谏晓呵止之。二者小有急事当奔趣救护之。三者所有私语不得为他人说。四者当相敬叹。五者所有好物当多少分与之。向地拜者。谓丈夫视奴容婢使。亦有五事。一者当以时衣食。二者病瘦当呼医治之。三者不得妄挝捶之。四者有私财物不得夺之。五者分付之物当平等与之。奴婢事大夫亦有五事。一者当早起。勿令大夫呼之。二者所当作次用心为之。三者爱惜大夫物不得弃捐乞丐人。四者大夫出入当送迎之。五者当称誉大夫善不得说其恶。
向天拜者。谓人事沙门道人。当用五事。一者以善心向之。二者择好言与语。三者以身敬之。四者当慈慕之。五者沙门道人人中之雄。当恭敬承事问度世之法。沙门道人当以六意视其凡民。一者教之布施不得自悭。二者教之持戒不得自犯。三者教之忍辱不得恚怒。四者教之精进不得懈慢。五者教之一心不得放意。六者教人黠慧不得愚痴。如是行之为汝父在时六向礼拜之教也。何忧不富。迦罗闻已。即受五戒作礼而去。
名号部第四
夫道与俗反。名与实乖。得其趣者玄会幽理。何以然耶。至如俗中相考不许述其名字。若论内典诸佛名号。称扬礼敬获福无量。良以诸佛如来大慈愍物。降灵在俗济度为先。有心希仰无不蒙益。或以口称。或以心念。或以身礼。三业加敬三毒清凉。渐拔有根出于界系。有斯大德故称得福。彼流俗者与上相违。且顺一生潜讳而已。远祖后孙非讳所及。孔门征在可以鉴诸。今依论中诸佛名号标举义类各有胜能。故略释之。以例诸名。如西云释迦。此云能仁。岂有一佛非能仁也。如西云阿弥陀。此云无量寿。岂有一佛非长寿也。如东方善德佛。乃至下方广众德佛。岂有一佛非善德非广德也。只可题名同异。据其功能力用齐等。但心思佛名号目睹金容。敬心信礼得福无量。故十住毗婆沙论叹佛偈云。
若有人得闻 说是诸佛名
即得无量福 如为宝月说
我礼是诸佛 今现在十方
其有称名者 即得不退转
述曰。今创发起一切恭敬者。一者谓普及为言。切者谓尽际为语。恭谓束身翘仰。敬谓心无异念。若不唱此恐心驰散。故勤情恭敬正观现前也。敬礼常住三宝者。如涅槃经云。若有人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以法身凝然不变故常。报身相续不断故常。化身作用无休故不变。又佛身体一随义说三。故释迦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由是法身所依持故。如泥木灵像造有所表。敬诚殷礼获福无量。轻心毁谤招罪弥殃。然后供养严持香华。运心周普作用佛事。现前不现前。常须普荐香华一切衣服饮食音乐等事。皆共众生等心供养无令断绝。故华严经中。诸菩萨等所行供养。随心指相如见大山大云大水大火。即以为香山香云八功德水七净妙华。运心作意无不成供。乃至华林果树例准行之。礼佛者。随礼十方佛二十五佛三十五佛五十三佛贤劫千佛万五千佛等。称名用意具如前述。忏悔者。所有轻重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义须披析。悔前所犯。惭愧慷慨衔悲满目。若不蒙诲示则守死长苦。具明法用如下忏悔篇述。劝请者。至诚求愿。诸佛观诸众生巨细无异。望得从愿莫舍寿命。愿住多劫度脱众生。随喜者。他人作福心生欢喜也。回向者。回诸福德向无上道。发愿者。愿是能引行是起作。若有愿无行愿则虚。若有行无愿行则孤。由有行故愿不虚。愿行相扶证果不虚。故忏悔罪中亦兼有愿。愿于今身偿不恶道受。即是通明也。自外临时准用可思。
通会部第五
述曰。今此所叙。威容相状。中边时俗。各有异仪。随国行之。以敬为本。此乃初心。非学不解。故须委历用晓未闻。久行硕德固非所望。然中天虔敬振旦不同。彼则拜少而绕多。此则拜多而绕少。彼则肉袒露足而为恭。此则巾屦备整而称敬。诚道俗之殊容。乃方土之异等。但自审详仪临时缓急。若容与朝觐则三业殷勤。时序匆切则四支削略。斯并行藏在要。智出不思。足使加敬尽哀。彼我通意者也。故出曜经曰。有信士威仪。有出家威仪。有大道人威仪。有小道人威仪。由是善行趣道之基。故生善处。以此文证明知。归信威仪入道之始。不可隐略。故序以命之。
如俗中周礼有九品之拜。出自太祝之宫。斯非内教。然礼贵从俗故也。一曰稽首拜。谓臣拜君之拜也。稽训为稽(计奚切)即文稽留停头至地少久也。二曰顿首拜。谓平敌者。如诸侯相拜也。即以头向下虚摇而不至地也。三曰空首拜。此君答臣下之一拜也。即以头至手。所谓拜手也。四曰振动拜。谓敬重之颤栗动变之拜也。五曰吉拜。谓而后稽颡。谓齐缞不杖以下也。言吉者。此殷之凶拜也。周以其与吉拜顿首相近。故谓之吉拜。即先作稽首拜。后作稽颡。是额也。以额触地无容仪也。六曰凶拜。谓稽颡而后顿首拜。谓三年服者拜也。七曰奇拜。谓先屈一膝。即今时所谓雅拜也。一说奇拜但一拜以答臣下之拜也。八曰褒拜。褒谓为报。报拜者再拜是也。又云。褒拜今时持节之拜也。即再拜于神与尸也。九曰。肃拜。谓但俯下手。今时揖者是也。亦指妇人拜。又肃拜或至三也。空首奇拜唯一。余则再拜之也。上并俗礼正文。郑康成依位释之如此。今据内教以礼敬为初。大略为二。即身心也。佛法以心为其本。身为其末。故须菩提静观室内。如来叹为礼见于法身。莲华色尼初至宝阶。如来毁为拜于化佛。故知静处思微念念趣道。观形鉴貌新新在俗。能所未免相见齐生我倒现前。即为障道。故佛约此而分身心敬也。如能即色缘空。观境心造。纷纷集起不无染净。知识妄念未可清澄。想倒空时缘念斯绝。今居凡地力极制御。止得如斯。念念自然渐能清净。常起两观不得单行。谓知尘无境。是渐背俗。谓知识亦无心。是渐向真。如此策修长时不已。分分增明三祇方就也。
又大慈经云。佛告阿难。南无佛者。此是决定诸佛世尊名号音声。故称言南无诸佛故。过去有大商主。将诸商人为摩竭大鱼欲来吞舟。由三称南无佛名。并皆免难。鱼闻佛名。以善心故舍身后世出家得道。何况有人得闻佛名听闻正法。亲于佛所种诸善根。而不毕定利益。
又十诵律。佛语优波离称和南者是口语。若曲身者。是名心净。若比丘礼时。从座起偏袒右肩。脱革屣右膝著地。以两手接上座足礼。述曰。依经云。和南者梵语也。或云那谟婆南等。此犹非正。依本正云槃淡(唐言)我礼。或云归礼。归亦我之本情。礼是敬之宗致也。或云。归命者。义立代于南无也。理事符同表情得尽。俗人重南无而轻敬礼者。不委唐梵之交译也。况复加以和南诸佛迷之。弥复大笑。又南无者。善见论翻为归命觉。亦云礼大寿。又和南者。出要律仪。翻为恭敬。善见论。翻为度我。准此而言。恭敬度我义通凡圣。岂和南偏在尊师。亦通上圣念救生也。故经中来至佛所。云南无无所著至真等正觉。是名口业称叹如来德也。
敷座部第六
述曰。敬寻经律无敷坐具之文。但云脱屣礼足。今据事用理须坐具。故四分律云。为护身护衣护僧卧具故制畜坐具。既为身衣。明知须设。又坐具之用。本是坐时之具。所以礼拜之中无其敷之。故如来将坐。如常敷之。准此比丘自敷而坐。不合余人为敷。今见西僧来至佛前礼者。必褰裙以膝拄地合掌长跪。口赞于佛然后顶礼。此乃遗风犹在。恭相可准行之。今时僧尼至于佛前。并令侍者为敷坐具。此益憍慢未是致敬之恭。又至佛前贮立待席方始礼者。此亦不可。又在床上而设礼者。此亦不敬。如见尊长即须急拜。安得觅席。如见君王即须敬拜。何得在床。人王凡尊尚恭不高。何况法王辄相伦拟。虽有余救终成慢堕。故三千威仪经云。不得在座上礼也。
仪式部第七
述曰。此部别有五仪式。第一明脱履者。此为申极敬仪也。如此土群臣朝谒之仪。皆在殿庭履屦不脱。有时上殿则剑履皆舍。此古之法非始今仪。天竺国中地多湿热。以革为屣制令著之。如见上尊即令脱却。自余寒国随有履著。行事之时脱足为敬。若是白衣多著靴鞋为恭。初入寺内不劳脱足。若入佛堂得脱。第一。
第二明偏袒者。依律云。偏露右肩。或偏露一肩。或偏露一膊。所言袒者谓肉袒也。示从依学有执作之务。俗中袖挟右袂便稳于事是也。今诸沙门但出一肩。仍有衫袄非袒露法。如大庄严论云。沙门释子者肩黑是也。外道通黑。沙门露右。故有不同。律中但有三衣通肩被服。如见长老乃偏袒之。设以衣遮名为偏袒。一何可笑也。故知肉袒肩露。乃是立敬之极。然行事之时。量前为袒。如在佛前及至师僧忏悔礼拜。并须依前右袒为恭。若至寺外街衢路行。则须以衣覆肩不得露肉。西国湿热共行不怪。此处寒地人多讥笑。故五分律云。虽是我语于余方不清净者不行无过也。
第三明呈恭者。故律云。当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或云。叉手白佛者。皆是敛容呈恭。制心不令驰散。然心使难防。故制掌合而一心也。今礼佛者。多有指合掌不合。或有指合而掌开。良由心慢而情散也。宁开指而合掌。不得合指而开掌。欲来求福反招慢过。既知一心合掌之仪。即须五体投地礼之。故地持论云。当五轮至地而作礼也。
又阿含经云。二肘两膝及顶至为五轮。轮谓圆相。五处皆圆。能令上下回转生福。转多名为轮也。今有西僧礼拜之时。多褰足露膝先下至地。然后以肘按地。两掌承空示有接足之相也。若前尊跏趺不垂脚坐者。随事而行。不劳接足。今见礼者。二手捺地。两足据后。头不至地。亦是乖慢。既知五轮著地之仪。即须知右膝胡跪之相。经中多明胡跪。胡跪[跳-兆+長]跽。斯并天竺敬仪不足可怪。即是左右两膝交互跪地。有所启请悔过仪也。
第四明礼仪者。声论云。槃那寐者。此云礼也。智度论云。礼法有三。一是口礼(谓口云和南是名下礼也)二屈膝头不至地(此名中礼)三头顶至地(是名上礼)下者挹。中者跪。上者稽首。菩萨礼佛有三。一者悔过品。二者随喜回向品。三者请佛品。问礼唯身业。亦通三业耶。答礼通三业。五轮至地。为除身业不善。称扬名字歌赞佛德。为除口业不善。心常缘念若镜目前。为除意业不善。为对佛眼故须身礼。为对天耳故须口唱。为对他心故须意念。由口业唱故闻慧得成。由意业念故思慧得成。由身业礼故修慧得成。由身业礼故戒学得成。由意业念故定学得成。由口业唱故慧学得成。上来所述且绮互明之。若据通门。三业之中三学并摄也。
第五明邪正者。源此礼法于齐代初。有西国三藏厥号勒那。睹此下凡居在边鄙不闲礼仪情同猴马。悲心内溢为翻七种礼法。文虽广周逐要出之。从粗至细。对粗为邪。对细为正。故阶级有七。意存后三也。
第一名我慢憍心礼者。谓依次位心无恭敬。恃尊自德无师仰意。耻于下问咨受无所。心无法据。虽设拜心驰外境。如碓上下空无所获。一形所作。无境住心。轻生薄道徒劳无益。外睹似恭内增慢惑。犹如木人情不崇重。五轮不具三业驰散。是名慢憍礼也。
第二唱和求名礼者。虽非慢高心无净想。粗正威仪身心诈恭。见人身轻急礼人去。身堕心疲。稍似恭顺。片有相扶。其福薄少非真供养。良由口唱心散。是名唱和礼也。
第三身心恭敬礼者。闻唱佛名便念佛身如在目前。相好具足庄严晃曜。心相成就感对佛身。手摩其顶除我罪业。是以形心恭敬无有异念。供养恭敬情无厌足。心想现前专注无昧。导利人天为上为最。功德虽大犹未是智。后多退没。是名身心礼也。
第四发智清净礼者。良由达佛境界。境界慧心明利深知法界。本无有碍。由我无始顺于凡俗。非有有想。非碍碍想。今达自心虚通无碍。故行礼佛。随心现量。礼于一佛。即礼一切佛。一切佛即是一佛。以佛法身体通用融。故礼一拜遍通法界。如是香华种种供养。例同于此。法僧加敬我亦同然。虽三相别性理无殊。故三乘名异解脱体同。故知一礼则一切礼。一切礼则一礼。如是三宝既能通达。一切三界六道四生。同作佛想供养礼拜。自净身心荡荡无障。念佛境界心心转明。一拜一起为尊为胜。即是净业无穷果报无限。是名发智礼也。
第五遍入法界礼者。良由行者想观自己身心等法。从本已来不离法界。不在诸佛身外。亦不在诸佛身内。亦不在我外。亦不在我内。自性平等。本无增减。今礼一佛即遍通诸佛。所有三乘位地无漏。我身既遍随佛亦遍。乃至法界空有二境。依正两报庄严供具。无问行财随缘遍满。不离法界随心无碍。并荐供养随喜顶礼。如一室中悬百千镜。有人观镜镜皆像现。佛身清净明逾彼镜。迭相涉入镜无不照影无不现。此则摄他为总。入他为别。一身既尔。乃至一切法界凡圣之身。及供养之具。皆助随喜。悉同供养。有目者见。无目者不睹。如此行学法界轨门大有利益。故地持论。有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胜现前供养。以难成故。既知我身在佛身内。如何颠倒妄造邪业不生愧耻。又诸佛德用既齐名号亦等。随称何名名无不尽。如称一释迦名礼。召一切诸佛无不备周。如西云释迦。此云能仁。岂有一佛非能仁也。西云阿弥陀。此云无量寿。岂有一佛非长寿也。西云弥勒。此云慈氏。岂有一佛非慈氏也。故智度论云。一佛胜能等一切佛胜能。一切佛胜能等一佛胜能。设一切佛不化众生但一佛化生。即功归法界德用遍周。是名遍入法界礼也。
第六正观修诚礼者。此明自体自身佛。不缘他境他身佛。何以故。一切众生自有佛性平等本觉。随顺法界缘起炽然。但为迷故唯敬他身。己身佛性妄认为恶。纵修此行常为偏倒。若知己身极恶无佛性者。纵敬他身终成无益。众生迷惑虽发微善。唯将法界供具供养他身。无始已来未曾将一灯一香一礼一餐供养己身佛性。若能反照本觉则解脱有期。故维摩经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又云。不观佛不观法不观僧。以见自身他身平等正法性故。己心清净即是自性住佛性。随力修明是引出佛性三祇果圆。即是至得果佛性。若据妙达唯局大圣。若论下凡虽未顿修不得不解。如涉远道要藉自身。欲见佛性要观己佛。法僧亦尔体同无二。是名正观礼也。
第七实相平等礼者。大意同前。犹存有礼有观自他两异。今此一礼。无自无他。凡圣一如。体同用融。如如平等。古今无别。若见佛可尊可敬。即见凡可卑可慢。若起此心还成僻执。故般若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菩提。以实相离念。不可以心取。不可以相求。不可以礼敬。不可以慢情。去高下离尊卑。静乱一原恭怠齐固。安心此意。是名平等礼也。故文殊礼文云。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此之一礼凡夫浅识。恐闻反谤。上智之人内行平等外顺修敬。内外合宜。是名平等礼也。
又增一阿含经。世尊所说偈言。
若欲礼佛者 过去及当来
说于现在中 当观于空法
若欲礼佛者 过去及当来
现在及诸佛 当计于无我
善业以先礼 最初无过者
空无解脱门 此是礼佛义
若欲礼佛者 当来及过去
当观空无法 此名礼佛义
颂曰。
稽首三宝 归诚十方 瞻仰尊敬
益福除殃 机路异色 慈诱同芳
隐显相发 化应无强 虽生兹土
感赴殊乡 观礼欣庆 福祚弥长
法性无二 纵隔何伤 虔诚一拜
周遍难量
感应缘(略引一验)
唐左监门校尉冯翊李山龙。以武德中暴亡。而心上不冷如掌许。家人未忍殡敛。至七日而苏。自说云。当死时被冥收录至一官曹。厅事甚宏壮广大。庭内有囚数千人。或枷锁。或杻械。皆北面立满庭中。吏将山龙至厅下。天官坐高床。侍卫如王者。山龙问吏。此何官。吏曰。是王也。山龙前至阶下。王问。汝生平作何福业。山龙对曰。乡人每设斋讲。常施物同之。王曰。汝身作何善业。山龙曰。诵法华经两卷。王曰。大善。可升阶。既升。厅上东北间有一高座如讲座者。王指座谓山龙曰。可升此座诵经。山龙奉命至侧。王即起立曰。请法师升座。山龙升座讫。王乃向之而坐。山龙开经曰。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王曰。请法师下。山龙即下座复立阶下。顾庭内囚已尽无一人在者。王谓山龙曰。君诵经之福非唯自利。乃令庭内众囚皆以闻经获免。岂不善哉。今放君还去。山龙拜辞。行数十步王复呼还。谓吏曰。可将此人历观诸狱。吏即将山龙东行百余步见一铁城甚广大。上屋覆其城。城傍多有小窗。或大如小盆。或如盂碗。见诸男女从地飞入窗中即不复出。山龙怪问。吏曰。此是大地狱。中多有分隔罪计各异。此诸人者。各随本业赴狱受罪耳。山龙闻之悲惧称南无佛。请吏求出。至院门见一大镬火猛汤沸。傍有二人坐睡。山龙问之。二人曰。我罪报入此镬汤。蒙贤者称南无佛。故狱中诸罪人皆得一日休息疲睡耳。山龙又称南无佛。吏谓山龙曰。官府数移改。今王放君去。可白王请抄。若不尔恐他官不知。复追录君。山龙即谒王请抄。王命纸书一行字付吏曰。为取五道等署。吏受命将山龙更历两曹。各厅事侍卫亦如此。王之遣吏皆取其官署。各书一行讫付山龙。龙持出至门。有三人谓山龙曰。王放君去。可不少多乞遣我等。山龙未言。吏谓山龙曰。王放君不由彼。然彼三人者。是前收录君使。一人是绳主。当以赤绳缚君者。一人是棒主。当以棒击君头者。一是袋主。当以袋歙君气者。见君得还故乞物耳。山龙惶惧谢三人曰。愚不识公。请至家备物。但不知何处送之。三人曰。于水边若树下烧之。山龙诺。吏送归家。见亲眷正哭经营殡具。山龙入室尸傍即苏。后日剪纸作钱帛并酒食。自送于水边烧之。忽见三人来谢曰。蒙君不失信重相赠遗愧荷。言毕不见。山龙自向总持寺主说。寺主传向临说(右一验出冥报记也)。
法苑珠林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