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十一舆地志水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按:府境水道皆随地立名,旧府县志皆不详其源委,稍加别白,止随其土名而分列焉。一水之流名至数十,而又上下不接,俨如百道分流,茫无头绪,何以令阅者了然,此不知叙水体例之故也。今据《水经注》之例,以水道跨二县以上者为经流,水出自何县,即于此县归合大水者为支流。水道虽历二县,而于府境内止径一县界即归合大水者,亦为支流。

皆以郡县境界为纲,而据古地理书及旧府县志所载水道,所过异名,附于各水下以为之目。不敢摹写景物,蹈方舆之故习,亦不欲牵合词赋,隔阅者之观瞻,参证古今,求其详

备而已。南江虽湮,亦详载故道,以存《禹贡》三江故迹,庶使此方好古之士,有所据依。

其湖地井泉则附于各县支流下,不别立目,亦详考古今,参酌废兴,以期有补于民用焉。

府境经流

青弋江,古名清水,又名泠水,又名清弋水。汇太平、旌德、泾县诸水,至泾县北始名青弋

江。北流入宣城西界,与南陵县以江为界,又北流别合宣城县黄池河入大江。其正流北入南

陵县界分为二支,又东北合为一,又西流至芜湖县界入大江。丹阳郡宛陵清水西北至芜湖入

江。《汉书·地理志》。泠水出宛陵县西北入江。许氏《说文

解字》。按:清泠同音,泠水即清水也。青弋水在宣州西五十九里。《元

和郡县志》《方舆纪胜》同。源出泾县及池州府石埭县,又太平县及府西南境诸水

皆汇入焉,东北流径行廊山下,又北合诸山溪之水,

《大清一统志》云受白洋寒亭水。经方山下又北出杨青口会太平府黄池河,又北流入

芜湖

县界注大江。又南陵县青弋江径县东之长池塘分为二支,至县东北五十里漳陵港,复合为一

江,以东即宣城界。西泻马家滩,会于芜湖之石渡,由鲁港入江。《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同。鲁阳江即清弋江,有三源:东南源曰梅溪

河,出旌德县南与绩溪县界之铺头镇南山。南源曰小溪河,出太平县南与歙县界黄山北麓。

西南源曰阳溪河,出石埭县西北分水岭,阳溪河既会小溪河;又东北流百余里,至泾县境与

东南之梅溪河合;又东北九十里,分支津北流入横湖,注石河,北入江

正派。东北流八十里至宣城县湾镇,西北又分二派,一西北流经方村镇东,一东北流至黄

池镇。南有乌溪镇水,东北自水阳来会,又分支渠北达水阳河,其一支西北流与方村镇一派

合曰县河。西流径芜湖县城南折而西北流经鲁港镇之东北入大江。齐召南《水道

提纲》按:梅溪即泾溪,阳溪即舒溪,小溪即麻川,称名与诸志略异。其叙下流最详,今

全录之以备考。青弋江北十里为湾,又北径行廊山,受白洋寒亭水至五花潭,受萧

公桥溪水,方山至湾而北,出杨青口合黄池下流,同入芜湖。《乾隆宣城县志

按:青弋之名,始见于《晋书·钟雅传》,此清水自汉以后别名青弋之证。自明以来皆以泾

水、舒溪为青弋之源,其实青弋自有正源也。盖汉以后唐以前,青弋水在宁国府之西北,由

芜湖

入江。南江在宁国府之南境,东南入广德州界,二水各不相涉。故郦氏作《水经

注》并不

言及清水。泾溪、舒溪自南来,以有南江介其间,故二水皆入南江,且无由得至泾县

城。

在泾县南境,古安吴县界已入南江。何得北越南江泾县而入青弋江乎?此以知青弋自

有正源

,泾、舒二溪唐以前必不能为青弋之上流也。按《汉志》丹阳郡宛陵清水西北至芜湖入江,

细绎此语,而南江青弋之水道益明。盖班固志郡县水道,皆自发源之某县表之,例最详审。

各郡县体例皆然,详考自得之。著清水于宛陵县下,明即发源于宛陵耳。宛陵今宣城

县地

,今宛溪即出宣城县东南三十里之栎山,西北流合句溪。有南江时,句溪亦不得

入宛溪,

以在宁国县南有南江隔之也。又西北至黄池,由芜湖入江,水道正与《汉志》合。由

东南至西

北入芜湖境,则宛溪疑即青弋之正源。溪名宛,以在宛陵县得名。又唐时亦名青

溪,名亦

同。自南江既湮,泾、舒二溪始无所归,始北流过泾县又北流,而青弋江介其间,自宣

城西北来,正在泾县之北。遂俱入青弋江矣。后人见泾、舒二溪之水,合

流名赏溪,水

益大。大于宛溪,遂以赏溪为青弋之正源。而青弋自有赏溪附合之后,津流益广,宋

以后

遂名青弋江,亦即以此。盖详考《班志》《郦注》,而诸水之入南江者,历历可绘。入南江

者必

不能入青弋,即青弋之故源亦曲曲可见,而知赏溪亦必不能为青弋上流。自水道变迁以后,

人因今之水道疑南江之讹,并改青弋之源,遂并斥班氏、郦氏之说。其实皆未详考也,今若

宛溪为青弋之源,知必有诧其说者,故仍列今时水道,而详者其说于此。夫济水伏流,黄河

改道,后之君子必有远鉴乎!彼而深信乎此者,若执今时地志而议孟坚、善长之非,盖断断

其不可也。

杭水,一名东溪,一名句溪,一名龙溪,一名黄池水,一名水阳江。自浙江于潜县

流入府境宁国县界为杭水,又北流为东溪,又北流入宣城县界为句溪,又北流为龙溪,又西

北流为黄池水,又西北流合青弋江为水阳江,出府境至当涂县界入大江。句溪,一名东溪,

源从宁国县东乡溪岭,承天目山脚水源,合流连接至此为句溪,流向北至郡门外过。《太平寰宇记》。宣城县有句溪水,宁国县有五湖水。《元丰九域

志》。按:西津至宁国县北汇五湖水注于句溪,见《嘉定宣城志》,即今之五河渡西溪与东

溪合流处也,古盖名五湖水。句溪在宣城县东五里,谢玄晖有“将之湘中寻句溪”诗

。《舆地纪胜》。东

溪在宁国县东

五里,源出仁德乡之马蹄岭,岳山之大塔山,怀远之汤公山,三水各六十余里,至溪头方合

流。四十五里至鸡山,复合徽庆乡水抵石村至五湖渡,合西溪水,二溪皆石粗滩峻,源浅水

急,稍通小舟,不堪重载。入宣城又一百五里,计一百八滩,滩各有名,曰黄土坑,曰青山

湾,曰前芦,曰鱼梁,曰杨孟村,曰东山,曰汪村,曰许家,曰仓渚,曰水车岑,曰女儿山

,曰沆口,曰和尚,曰西湾,曰沙步,曰长墩,曰狮子石,曰调石,曰亭头,曰柯村,曰乌

村,曰刘村,曰澄儿潭,曰祝村,曰显山,曰丫溪口,曰洪公,曰奚家庄,曰庙山,曰范村

,曰石村,曰杨载,曰五湖渡,曰冷山,曰六儿埠,曰大斧,曰王村,曰澄埂头,曰蟹山,

曰下庄,曰削斧,曰车千,曰崔山,曰潭宛,曰洪石埠,曰浔,曰乌石,曰杨家,曰赵村

,曰杜迁,曰鹞儿,曰余家,曰西塔,曰中洲,曰七村,曰石马陂,曰胡泥,曰董家湾,曰

戴村,曰水东,曰殷村,曰石觜头,曰中觜,曰后潭,曰塔芦,曰铜坑口,曰孟村,曰田家

湾,曰沈村,曰麦庄,曰黄渡,曰煨墩,曰杨家,曰上张家湾,曰下张家湾,曰余皮,曰双

溪,曰高桥方,曰罗家,曰上沙湾,曰下沙湾,曰乌泥埠,曰下乌泥,曰泥湾,曰土山,曰

双桥港,曰梅家,曰张村港,曰东溪,曰句溪,曰滩头,曰花沿,曰和尚,曰石陂,曰竹筛

沟,曰庙下,曰胡家,曰师家沟,曰灶窠山,曰油榨沟,曰赵家庄,曰硖石,曰拉马,曰直

渡沟,曰芦苇沟,曰浑山港,曰管家渡,曰徐村。又妙潭在妙山下。洪公潭在洪公山下。相

府潭在中浔上十里。浔潭一名中浔在县西北三十里,深不可测,岁旱搅

龙于此,即能兴云雨。石马潭去浔北十里。《嘉靖府志》。杭水在宁国

县东五里,亦名东溪,源出浙江

于潜之天目山。北行二十里至落花溪,又北八里受千秋岭水,又十三里受汤公山水,又三十

五里至石口水势渐盛可航,又十里受千顷山水,又三十里受洋丁源水,又十里至五河渡与西

溪合,又十里至相府潭受胡村水,又十里为浔潭,又十里入宣城县界为句溪,上源溪流回

,形如句字。北流受华阳诸溪水,又西北经土山,又北至三汊河口与宛溪合。又经敬亭山东

为敬亭潭,又至县北二十五里油榨沟与双溪谷,又北受南湖水,又北受慈溪水,又北至水阳

镇为龙溪。又西北至黄池镇,亦名黄池水,接当涂县界。又西合青弋江出芜湖入大江。又双

溪在宣城县东十里,自句溪经土山北分流五里为双溪。又西北流十七里入南湖口,又西十里

出油榨沟,仍合句溪。《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县志并同。水阳江

出宁国县有二源,西南源出县南与绩溪县界之丛山关,西北经县城,西北有东河,自东南来

会东南源即东河。又有二源一东南出与浙江界山,两水西北流合,经狮桥镇南又西北至石口

镇南,又折东流经梅花镇北而东,又折北流经河沥溪镇西,又西北八十余里至县城东北,又

北与西河会于可渡镇之西北,流经杜迁镇、黄渡镇西,又北分为二派,一北流,一西北流数

十里至宁国府治宣城县。东南又分二支,一北经府城东北即折东北流,一北流二十余里合于

府北山东麓,稍东北前北流,一派自南来会,又东北复分为三派,一派东流会里南湖,一派

北流会高淳县东南之固城湖,一派北流八十里至水阳镇,西南有支津与东北流者通,又北流

四十里折西北流至乌溪镇,东南有支津与青弋江之经湾者会,又西北流分为二派,一西流

有黄池河南,自黄池镇通青弋江来会,又西稍北流经太平府南境而西至东梁山之南麓,其前

分一派西北流于府东南又分为二,一西流一北流,会高淳县塘沟河西,流经府城南折而西南

流,会前西流之派,又西南于东梁山东南麓复会,西入大江。《水道提纲》

按:西河即西溪,东河即东溪,惟云水阳江在宣城东南分二支,一北经府城东北流,一北流

合于府北山则稍误。

泾水,一名徽水,一名藤溪,一名赏溪。自徽州府绩溪县流入府境旌德

县界为徽水。又北流入泾县界为泾水。亦名藤溪。又北流合舒溪经县城西为赏溪。又北流汇

为青弋江。南江又东合注经水。《水经注》。徽岭山在泾县东南二百五十

里,泾水所出也。《元和郡县志》。按:旌德县建在唐永泰初,元和时其地尚属

泾县。赏溪,一名泾溪,发源甚远,一源出石埭舒女泉,经震山桃花潭、冠盖落星潭

至枫坑,一源出绩溪,经旌德三溪至岩潭,合流东北而下,又东五十里入南陵界,由芜湖入

大江。泾之溪

涧实繁,而赏溪为最著。自昔县治跨溪东西,山川之秀萃焉,中间溪流东徙,距古溪五里,

而溪之广十倍昔时矣。《泾川志》。按:诸志皆以为泾有二源,其实出太平者为

舒溪,始入南江。南江既湮,乃入泾,非泾之

正源也。观此志亦可见泾水并合变迁之渐,盖麻川入舒溪,舒溪入泾而泾水之流益大。宋以

前水道则不然也,今据《元和志》以出旌德者为正源,于《水经注》泾水入南江之道益合。

泾源出徽岭山北,流入旌德县界,受清潭水,又径县南折至县东北,与东溪合,又北

径石

壁山北,又西十里与抱麟溪合,又北径龙首山北流入泾县界,名曰泾水,亦谓之藤溪。西径

桐岭南,又西北受枫溪汇为星潭下三门滩,又北至岩潭与舒溪合,又北经县治西,是为赏溪

。又东北受幕溪诸水,又东北径柏山,又北过赤滩镇受琴溪水,又北汇为青弋江,入南陵、

宣城二县界。《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同。徽水源出绩溪徽岭之阴

,北流受清潭水,至旌德县南印匣石径淳源桥东门外,转东北与霞溪、东

溪、凫溪、汤村溪、弋溪、丰溪、枫

村溪诸水合,又北汇于钥匙潭,径柳山藁趋于石壁山,西流十里会抱麟溪、陶环溪,是为三

溪。又北五里入泾界,受浙溪水,又北至龙首山受榔坑水,径兰石汇于星潭下三门滩、马

鞍峡、狮子崖,径举山东受榔桥河水,径梓坑又北东受南香水,又北径平园历高滩承流稠岭

二水注之,又西北径许家缺出河口会石埭太平水。按:泾县旧志自此以上皆名之

为徽水。又东北受鸭儿港水,得上坊渡转湖山而东是为赏溪。沦市河受南圃水东流径

县南城,又

北过县城西,其西为新河,南受湖山水,北受水西坑水,白云潭潴焉。夹桃园而北过下坊,

又北径幕山,幕溪入焉,决纪村又北径柏山左受红子港水,又北下赤滩琴溪注之,又北下凉

潭径阆山,又北径马头矶,又北下芦塘出县界,又北汇青弋江。《泾县郑志》

《旌德县志》徽水亦名淳溪。

按:《郑志》以石埭、太平水为泾正源,非是。今止录其自旌德来者,仍以徽水为正源,遵

《一统志》,并据《水经注》、《元和志》、《泾川志》、《方舆纪要》之说也。又《郑志

云太平水未会旌德水,以前有岩潭,岩潭而上有冷水涧,自西而东,是涧为唐、宋前大溪经

趋故道,今柏林坑山趾尚有舟人篙纤痕,则此日上坊村背即昔日大溪奔流处,沧桑变幻,而

居民比屋,田塍相错矣。按南江故道本当在舒溪、泾水未合以前,求之郑所云,正是南江遗

迹,郑直未知之耳。不然,唐、宋以前地志岂别有所为大溪哉?郑为泾县人,其叙水道颇详

析,而不据今以通古,往往如此。

又《嘉靖府志》云藤溪源出徽岭,南入旌德界,北流沼石壁,过三溪至泾县界窄溪,陟三门

滩至悬石潴为一潭,深不可测,潭上石壁峭拔,数十丈嵌岩可爱,循流至黄岘山,由石门汇

太平水入大溪,是徽水又名藤溪。《一统志》以徽水为藤溪,即以此书为据了。

《明史·地理志》:旌德县东有徽水,自绩溪县流入即藤溪。又泾西有赏溪,亦曰泾溪,其

上流即舒溪,又东南有藤溪来合焉,亦同。

舒溪,古名延溪,又名旋溪,又名涎溪,又名陵阳溪。自池州府石埭县界流入府境太平县界

,又东北流受麻川,又北流入泾县西南界至岩潭,会泾水为赏溪。按:《泾县志

》舒溪古名涎溪,延与涎音同,字亦相似,是涎溪即延溪也。今陵阳山在石埭、太平之间,

二县即古陵阳地,故此溪唐时又名陵阳溪。李白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诗即此,皆以陵阳子明

所在得名。李白《又有下陵阳高溪三门六刺滩》诗,明非一溪,盖指今麻川,故别名高溪也

。盖山在泾县西南二百八十里,下有舒姑泉。《元和郡县志》《太平寰

宇记》略同。按:盖山在古陵阳地,今属石埭,石埭亦古泾县地,见本朝皇舆表。赏

溪其源有二,一出池州府石埭县之舒姑泉,名曰舒溪,流经太平县西北,受浦二水,又折

东北流至麻口,会麻川合流,北行八十里入泾县西南界,下涩滩、九里、罗浮、万村等潭,

皆随山旋绕,与太平县分界,又东北四十里至落星潭,受花林夏浦诸水,又东北四十里至岩

潭与泾水合,又北经县治西,是为赏溪。

《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同。西新丰涧水从太平县东来注,折而东

北得桃花渡水,北

径龙珠山合溪水西来注于舒口下老滩,东而北径震山右得查溪水,又东右得溪口水,潴落马

潭。晋桓简公御韩晃,战北马堕于潭,故名。又东径古安吴县城,西折而北曰落星潭,而夏

浦涧西来注之。又北得漆林古渡,又北径猷州故城东,又北花林溪自东来注,上连溪自西

来注,又北径后山北折而东省潭,又得丁家渡大小岭水注之,又北西受冷水涧逾岩潭而

西,径许家缺与东南徽水合为赏溪。《泾县郑志》

附载南江故道

南江故道自池州府贵池县古石城县、青阳县古临城县,流入府境南陵县界

古临城县东境,东过泾县界古安吴陵阳县、宣城县界,

古宛陵县与泾县以南江为界,见

《水经注》。又东过宁国县界,又东出府境流入广德州界,又东至浙江湖州府安吉县

北,会太湖历吴江古吴县南、石门、钱塘、余姚入海,今久涸。

《地理志》曰:江水自石城东出,径吴国南为南江。江水自石城东入为贵口,东径石城县北

大溪,溪水首受江北,径其县故城东,又北入南江,南江又东与贵长池水合,水出县南郎山

北流为贵长池,池又北注于南江,南江又东径宣城之临城县南。郦道元《水经注

按:晋、宋以前,石城县、临城县皆属宣城郡。今石城为贵池,临城为青阳及南陵县,《郦

注》南江自临城县以下方入今宁国府境。

又东合注泾水。

按:《江南通志》赏溪在泾县西南一里,泾水流至县西为赏溪,北入于青弋江。又青弋江在

国府西六十里,发源黄山,会石埭、太平、旌德诸水,下流渐广,遂为通津,北至芜湖入江

。又舒溪在太平县西六十里,源出歙县,径石埭东北至泾阳,受婆二溪,入泾县界为赏溪

。《方舆纪要》云赏溪一名泾溪,其上流即石埭县之舒溪,然则赏溪上接舒溪,下连青弋江

,中间正是南江故道。但南江已湮,遂合青弋江而北向耳,泾水稍大故曰合注也。

南江又东与桐水合。《水经注》

按:《左氏》哀公十五年,楚伐吴及桐。杜氏注曰:宣城广德县西南有桐水,西北入丹阳

湖。顾氏《方舆纪要》曰:广德州西北二十五里亦曰桐川,桐之名因此。源出州南白石山

,西北流径建平县界,又西入宣城县界为白沙川,亦曰绥溪,汇于丹阳湖入大江。郦氏未言

其方向,盖桐水自北来南注于江也,晋时已北流于湖。郦氏所叙盖犹古迹,今人或以南江未

至安吴,先合桐水,为郦氏之误,不知桐水未入丹阳湖以前本可流至临城、安吴间,若泥今

之水道以论古,明非学人之通论矣。

又东径安吴县,号曰安吴溪。又东旋溪水注之。水出陵阳山下,径陵阳县西为旋溪水,溪水

又北合东溪水。水出南里山北径其县东桑钦曰淮水,出县之东南北入大江,其水又北历蜀由

山,又北左合旋溪,北径安吴县。东晋太康元年分宛陵立县,南有落星山,山有悬水五十余

丈,下为深潭,潭水东北流,左入旋溪而同注南江,江之北即宛陵县界也。

按:陵阳废县在青阳县南六十里,今为陵阳镇。《汉书·地理志》丹阳郡陵阳,桑钦言淮水

出东面,北入大江,此大江即南江也。《江南通志》曰,舒溪在石埭县。《续文献通考》谓

之旋溪,下由泾县至芜湖入江。又《方舆纪要》淮水出吕山径南陵为东溪。据《郦氏注》则

淮水本入舒溪即旋溪。舒溪水北注于南江与泾水南注者迥然各判,今则南

江既湮,而舒溪北合青弋江,然舒溪泾水之间尚可求南江故道。今县西南五十里有蓝山落星

潭,遗迹尚存,山北有安吴城故址,又西南八十里有望江山,山麓有泉通江曰潮泉,又县西

南黄龙山有望江尖四顾山。旧志云,南望长江如带,皆南江故迹。又考昔时南江所过皆今泾

县南境,晋时为安吴县境,故郦氏叙南江于安吴县下,即接宛陵宁国县下云过泾境也。三国时分泾县置安吴县,盖割泾县南境亦兼有今旌德、太平。则舒溪自石城太

平来,泾水自绩溪、旌德来,皆北入南江,皆在泾县南五十里以外。舒溪及泾水自南而来,

南江自西而来,挟之东去不得北至泾县城。自南江既湮,二水俱无所归,始北流过泾县城入

青弋江矣。细考唐以前故道,实皆如此。惟郦氏叙府境归南江诸水,当于旋溪注南江下,再

云又东合注泾水,盖旋溪在西,泾水在东。一出太平,一出旌德。南江自

西而东,不得先合泾而后合旋溪也。盖南北不通,传闻多误,故稍有参差,要之叙泾流水道

,则与郑玄、班固吻合,是皆可据。

南江又东径宁国县南,晋太康元年分宛陵置,南江又东径故鄣南安吉县北。《水

经注》

按:宁国县本割宛陵地所立,据今宁国县疆域:西北九十里至泾县界,北四十里至宣城县界

,东南八十里至广德州界,则南江自泾县流入宁国县西北界,界首以北即宣城县

为古宛陵县,与《水经注》南江之北即宛陵县界说真确合。由西北折而至宁国县东南

界入广德州境,形势然也。《方舆纪要》曰故鄣城在广德州东南九十里

,南江至此即出宁国府境,兹不赘录。又郦道元云:东南地卑,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

成川,枝津交渠,世家分夥,故川旧渎难以取悉。以此言观之,宜乎南江之易湮矣。《浙江

图考》谓南江自北魏时石门仁和流塞,唐初筑海塘以捍潮,其流始绝。然以诸书考之,晋时

桐水已不入南江,而入丹阳湖,郦氏所据犹古迹。见杜预《左传注》。则

彼时江流已有迁改,然《晋书·桓彝传》言,宣城阻山带川。按带者盖言中贯郡

境。宋鲍明远诗“昨夜宿南陵”《隋地理志》梁置南陵县,是宋时虽未置

县,已有南陵之名。“今旦入芦洲”,李善注引古《宣城图经》曰南陵在郡西南,水

路一百三十里。按:今水路自宣城由青弋江至南陵境止九十里,且须陆行三十里

始至县城。《图经》所言乃南江故道,故与今异也。《齐书》沈仲玉自口欲断江。

口即《水经注》注贵口。谢之宣城郡,亦由江行出新林浦向板桥,故

其诗曰“江路西南永

,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据《舆地纪胜》,板桥浦在府境。

李白有《板桥浦怀谢》诗。又李白《赠从弟宣城长史》诗曰:“宗英佐雄郡,水陆

相控带。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唐书·田传》:李神福败将王坛舟师于曷山。

山在今宣城县南四十里。又《通鉴》:唐乾宁三年,杨行密将安仁度以舟

师至芜湖,欲渡江应董昌。胡三省注:自润州至湖州,舟行入柳浦而渡西陵耳。

此正合郦注南江支流自乌程、余杭之道。此皆唐以前南江未绝之证。盖自钱筑海塘后,南江下流既塞,而水始湮耳。

古分江水在贵池县西,今涸。即《水经注》之南江自石城东径临城、安吴、宁国、故鄣、安

吉,又东北为长渎注于具区。隋、唐后诸志无及分江水者,近人因此诋孟坚、道元之妄,然

言之凿凿,必非无据,今其道虽湮,未可轻訾。《大清一统志》

按:唐、宋以来方志皆不载南江,以故道久湮也,惟《一统志》于池州府下载之,今备引入

以存故迹。

宣城县支流

白洋溪,在府西南五十里,出华阳山之金牌岭,西北流合诸山溪之水至行廊山,入青弋江。

《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县志》并略同

通津溪,自寒亭上流分支,西行入青弋江。《乾隆府志》县志作寒亭支流入通

津渡。

柿木溪,出胡村山下,径柿木铺亦至甘露寺后,合高桥水流十五里至缸窑牛墩入青弋江。乾隆府、县志同

萧公桥水,发源于双牌之西,过长桥下至此西流,至五花潭入青弋江。乾隆府、

县志同

按:萧公桥水入青弋江亦在红杨树镇之小河口。旧志误谓至五花潭入青弋江,今正之。

余含溪,源出九里山,西流至此入太平府界。《乾隆府志》青弋江流入芜

湖,其东有水出九里山,西流为余含溪入焉。《乾隆县志》

宛溪,在县东门外,源出县东南峄山,东北流三十里为九曲河,折而西受横涧桥水,又北受

张家湖水为响潭。又受霍村水绕城东为宛溪,受石子涧诸水至县东北里许与句溪合。《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县志并略同。宛溪源出新田峄山,

纳诸水而来,委宛数十里,故曰宛溪。上下两桥,上曰凤凰,下曰济川,并跨溪上。《江南通志》

青溪,在城东南四里,《江南通志》作府南一里。自夏渡桥至宛陵馆驿前

,下为响潭。《乾隆府志》

按:旧府志,青溪即宛溪,非别一溪也。又云响潭自青溪而来,响山下源流益明。盖旧府志

随地立名,故又名宛溪为青溪耳。

华阳溪,在县东南七十里,源出华阳山,东流二十里过鲁山,曰鲁显水,又东北二十里为鲁

溪,下入句溪。《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江南通志》、《乾隆县志》

并略同。源分二派,西流者详白洋溪,北流者至鲁庙水势渐大,径黄渡、鲁溪、绿潭

至下西入东河。《乾隆府志》

闽溪,发源玉山,西南径城东二里许,西北为迎春河,过福田桥入句溪。《乾隆

府志》

双溪,由玉山句溪上流分支五里为双溪,西北有许村湖。溪涨则水潴。北

十里为掘港入南湖口,又西十里出油榨沟仍达句溪。《乾隆县志》《大清一统

志》与此略同。

南湖:南曰南,北曰北,唐《李白集》有《游北湖》诗云:“朝游北湖亭,一望瓦屋山

。”天圣中叶道卿《题北湖》云:“泛舟南行,先从北湖去。”《嘉定宣城

志》。北湖,在城北四十里,以湖岸绕山迤逦不断,故名。言北者以别有南湖故

也。南,界宣城、建平两县,《嘉靖府志》。南湖在城东北,其北为

北湖,今总谓之南湖,周四十余里。《大清一统志》《江南通志》、《乾隆

府志》并略同。南湖境内一巨浸也,西南出曲河至油榨沟,西北出湖北河至浑水港并

与大河即句溪合。《乾隆县志》

按:此即南江之委,南江不能至山阴,遂汇为此湖,与丹阳湖通,桐水亦入此。

青草湖一名青土湖,旧经引范传正《宣州记》云:宣州自为五湖,今芜湖

丹阳湖隶太平州,固城湖隶建康府,惟青土湖与北湖存焉。《嘉定宣城志》。

青土湖在城北七十里,以湖土青色,故名。东西长一十里,南北袤八里,湖水西流九

里与句溪合。《嘉靖府志》

野苗沟有仙人渡、仙人桥,东门渡有古塔,《乾隆府志》。句溪北至陈村

湾,西有野猫沟,东有青草湖,水皆入焉。《乾隆府志》

慈溪,出县北牛儿港,西入句溪,《乾隆府志》。句溪至沙石湾,有慈溪

合高淳之水。《方舆纪要》

下塘湖,自塞口山下开支河,十里汇为下塘,仍西会大河。《乾隆府志》

界溪,自苦竹山过陶公桥至凤凰山后,与白洋溪合。《乾隆府志》

祝公桥水,自双牌铺西流至天门山,与白洋溪合。《乾隆府志》

高桥水,自密垄迤西流,出龙潭过石壁华盖径此,及隆潢山甘露寺后,与柿木溪合。《乾隆府志》

斜陂滩水、深沟水,俱从绿潭县志作陆家潭分入西流,入九曲河。《乾隆府志》按:九曲河即宛溪。

板桥水,由石马溪头凤村桥,径黄泥冈,东流入宛溪。《乾隆府志》

横涧桥水,发源横山之麓,径岩台寺,又历花田西山桐子冈,东北流入宛溪。《

乾隆府志》《江南通志》与此同。

张家湖,在城南三里,原为田,以其沮洳多水,故俗称湖。源有二,一出孔家冲,由古城桥

至绿锦铺,东入宛溪;一出双牌铺东,由沙河桥绿锦铺至张家桥,入宛溪。《乾

隆府志》

珍珠河,自子城西李家塘内发源,环子城汇叠嶂楼,北至铁牛坊斗坊门以泄,世传跨河亭有

六,以亭之岩漏滴水面如珠,故名。今源委犹存,而广不一二尺许,岁久湮塞故也。《嘉靖府志》。昔时北流东折环府治,后出铁牛坊水门入宛,谓之珍珠河。正

德中,改从西北流至城,出城复东流入宛溪。《方舆纪要》。正德中,改

从西北沟,沿东岳观侧出城北,东行过拱极门吊桥,至卫城街铁仙桥入宛。近因附河居民阻

塞,私掘东岳观侧斗门口引水西行。乾隆壬申年,士民请于官,补筑西堤,浚复东道,勒石

永禁侵占,以有碍阖郡风水故也。《乾隆府志》

霍村水,在城西南,有溪源出城西诸山之南,由霍村荡径柏山寺后过颜家桥山川坛,南至响

山,北入宛溪。《乾隆府志》

石子涧水,在县西北,自敬亭南麓东流带郭入宛溪。《方舆纪要》、《乾隆县志

泥河,出城东南十里,西流绕筲箕湾,至政通桥入宛溪。《乾隆府志》

长溪河,在城西二十五里,源出于西清流陂,敬亭之南,团山之北,亦名石塘。西北流五里

余,有分岭水自北来,至夏村注之;又南流五里,有佛岭水自东南来注之;又西北流五六里

,有长山北麓水会颁黄山水,自南来注之;又有寨溪会山头溪、五分溪、狼山水、庙山水自

东北来注之,水至此始盛,乃名曰长溪河。又西北流五六里,有檀林溪、方冲溪、石佛山水

自北来注之。又西北流折而东南流五六里至新桥,复西南流五六里至狮子山之蔼发桥,与萧

公桥水会,又有狮村溪水自北来注之,又西北流十余里,经塌水桥至火龙涧,有管家桥水自

南来注之,又西流十余里,至周家桥折而北流至五花潭,有西河镇东分支河自西南来注之,

又北流五六里,有桃花园水自东北来注之,又西流四五里,至红杨树镇之小河口,西入于青

弋江之下流。

绥溪,即古桐水,《左传》:楚子伐吴至桐。杜预注云:广德县西南桐水源出白石,东

流入丹阳湖即此。《嘉定宣城志》。绥溪在城北一百七里,一名白沙河,

源出广德、建平四十八里北湖,南流十八里汇句溪入于江。《嘉靖府志》

乾隆府、县志略同

双埂水,出南山,北流二十里至洪林桥,又北流十里入南湖。《乾隆县志》

水东水,西源出天目笼丛,过五河渡入西塌,势渐溢,入宣境一水中注,相望分名为东河上

流。

下西河,上自中州后潭,下至孙家埠与绿家潭合流处。

孙家埠河,受绿潭水。

蒲干溪,自广印山、坐吉山、鹿角山、螺山至塌佛村高泥亭桑园,一溪环绕下达黄渡。

直溪、蒋桥溪,俱当宛东孔道,南受官坪余波,北归掘港,有桥。

大成桥溪,城东二十五里,发源姑山,南麓径大城桥北,由侯村坝环溪渡沈村埠至黄家嘴

,合掘港水入南湖。

石头沟,即大河口,本东北流,明弘治间凿沟以杀河势,故道渐湮,舟皆由此。形家以疏

泄太直为病。

谢家河,有渡大河东合慈溪,高淳水至此入河,溯流而东为牛儿港,由腾蛟渡、方家渡入固

城湖达东坝。东坝五堰之一陈沟口下水阳,顺流十里至此,东高淳西宣城以河心为界。以上俱《乾隆府志》

九曲池,在县北三里,唐裴休知宣城县时,植莲于内为游观所。《大清一统志》

《乾隆县志》同

剑池,在县麻姑山。《乾隆县志》。石龛流泉在稽亭山三天洞。同上

白云池,在县行廊山。《乾隆县志》

凉泉,一名寒泉,在县南三十里。《舆地纪胜》《嘉靖府志》、《大清一统志

》、《乾隆县志》并同

惠泉,在县东南。宋建炎时,州守李光因寇围城,凿池潴水。录事沈肇记,周紫芝铭。乾隆府、县志同

县城内井十:曰鳌峰井,在鳌峰;曰阴塔井,在小东门;曰城隍井,在城隍庙;曰麻姑井,

府治西南;曰铜井,在阳坡下;曰开元井,在景德寺;曰葫芦井,在杏树巷;曰月井,在鼓

冈;曰义井,在佘家荡;曰大井,在北门大街。有四孔城外井,曰天字街井,在东门外;曰

庙冈头井,在南门外;曰八角井,在凤凰桥东;曰惠济井,在惠济桥东。曰裴公井裴休所凿,曰绿雪井,俱在敬亭山。曰乌盆沿井,在句溪南。曰金鸡井,在广教寺

。《乾隆府志》

南陵县支流

淮水,源出县南吕山麓涌珠泉《乾隆府志》,径孔镇铺合漳水而北为澄清

河,绕县东门为东溪,有鹅岭溪水入焉。又北受后港水,历县河口受蒲桥河水,为小淮河,

汇于芜湖之石渡,入青弋江。《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

》同

按:《汉书·地理志》:淮水出陵阳县今青阳县东南,北入大江。桑钦曰

淮水北入大江。而郦道元《水经注》则曰入旋溪,未知何故。今淮水北会青弋江入大江,与

班、桑之说合,道元传闻,疑必有误。盖自南江既湮,水道迁移,多非故道,亦难以此议道

元之非,吕山即南里山,辨见山志。

小淮河,在县北六十里,河滨业陶者多,邑砖瓦资焉。《乾隆府志》

漳水,在县西南六十里,源出水龙洞,至澄清河与淮水合流。《方舆纪要》、《

大清一统志》、《江南通志》、《乾隆府志》、《雍正县志》

按:《元丰九域志》:南陵县有漳淮水。其实二水难并为一。今从《汉志》及《一统志》。

鹅一作峨岭溪,源出县南二十五里之鹅岭,东流入澄清河,《

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同。溪水自尹冲西阳姜村等处来,东与澄清河会。《乾隆府志》《雍正县志》同

株园涧水,自宁村塘刘家冲来,至通济桥上流入东溪。《乾隆府志》《雍正县

志》同

西港,源出工山朗陵之南,合诸水北流径县西,谓之西港。分流自西南水门入城,绕县前过

东市为中港,藉山之水合焉,又出西北水门与西港合,又北为后港,径白石滩绕县而后,东

合于漳淮。《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

按:《方舆纪要》以为中港水即西港水分支,其实中港自有正源,西港分支者入城会之耳。

证见下,后港亦同。

中港水,在县西南过籍山桥下抵县北,会西港漳淮水。《嘉靖府志》。源

有二,皆出县西南诸山,入城而合是为中港。又出北水关与东溪水合《大清一统

志》,自南洪冲五里冈桥来会罗家冲水、新田冲水合流,经范村桥入南水关,是为中

港。会西水关水合流,经儒学前出北水关,至萧家觜与东溪水合。其一自西港分支,由雁荡

湖孙家桥来,入西水关至牧家墩会中港水。《雍正县志》

后港,一名青泥港,在县西北,合西港入淮水《大清一统志》,汇县西北

六山水,至白石滩为后港。《雍正县志》

虎狼涧即蒲桥河,出泾县西公山,过管林桥与双涧方村二水遇,又北合黄

埭涧水。《嘉靖府志》:此水合新村涧水后,又会萧陂水入南陵永丰陂。

过麻园泄永丰陂,又北径蒲桥铺,又西由芦港至县东北合漳淮水《泾县郑志》。

上自麻园河来,经永丰陂、杨家桥、王铁桥、万年堰、蒲桥源、潭渡桥、芦港口、会

西河口来水,西流张公渡出县河口与东溪合。《雍正南陵县志》《江南通志》

略同

合河,出县赵冲东入漳水。《雍正县志》

罗家冲水,出县崇岭山北,新田卫水出县云家岭北,俱入中港。《雍正县志》

籍山水,出县籍山,东入中港。《方舆纪要》《雍正县志》同

麻桥涧,出县板长岭,南胡村桥涧出县白杨岭,南柿树沟出县缪家冲,东汤村水出县汤村东

赤岭水出县赤岭东,白果岭水出县白果岭东,冒家冲水出县冒家冲东,俱入后港。《雍正县志》

胡家桥溪,在县东南二十六里,神龙山溪在县东南二十三里,皆北流入蒲桥河。

《大清一统志》、《雍正县志》略同

沿墅河,出县东南石家,会溪出县东十里,皆北流入蒲桥河。《雍正县志》

新亭山水,出县新亭山东,入胡村桥涧水。《雍正县志》

石溪出,县黄土岭东,入沿墅河。《雍正县志》

西溪,在县西二里,即县龙桡棹水,田源常涸,北数武即后港。《乾隆府志》

《雍正县志》同

奎潭,在县东北六十五里,共九十九曲,《江南通志》同此。中有六墩类

奎星,故名。莲藕菱芡凫雁鱼鳖,诸利颇饶。《乾隆府志》《雍正县志》同

染浦,在县东北四十里,一名自家湖,广千余亩,《大清一统志》同此。

中多芙蓉菱芡之属。吴赤乌元年,建浮城梵刹于中,风景为胜。《江南通志》

《乾隆府志》、《雍正县志》并同

浣溪,县之东溪上流五里。

渔浦,今名龙潭湾。见王维诗。

海子沟,县东南六里,在鹅公凸下,春秋有胜可选。

七里湖,县东南十三里,水来远塘冲,往囤塘、朱理塘、丘家桥。以上并《雍正

县志》

泾县支流

浙溪水,一名窄溪,县东大山玉屏峰之南流也,徽水入泾界受浙溪水。《泾县郑

志》按:《泾县钱志》以浙溪为窄溪,谓即徽水正源。大误。

湖田水,出县大山西南,西入徽水。《钱志》

榔坑水,出旌德县界,东至泾县龙首山,入徽水。钱郑二志同

马家岭水,出县马家岭,西入徽水。钱郑二志同

竹园村水,出县举山,西入徽水。《钱志》

百湖水出,县百湖山,东入徽水。《钱志》

按:百湖山在县东百湖,龙祠在其间,即水源所出之地。《泾川志》所云百湖山下至长山以

溪水为界者也。见山志。

榔桥河,出县磨盘山,其源曰涌溪。西流过龙门峡出椿岭者曰小溪,北流至杨武山,山川环

,饶幽居之胜。昔人有“翡翠列成千嶂碧,琉璃泻出两溪寒”之句。又合大山笔架峰之水,

即雅溪。与黄山石井坑之水同出榔桥河。钱郑二志同。按:

二志皆引《嘉靖府志》旧文,惟《嘉靖志》磨盘山作唐山。

桂坑水,出县伏牛山东,东受江村水。《钱志》

江村水,出县江村西,入徽水。《钱志》

茑溪,在县东三十五里,源出慈坑山,入徽水。《大清一统志》鸟溪源出

百花尖,西折而北会甘坑桃花洞水,径登龙石合密坑水而西达三坦,受考坑岭南流水,逆而

南径桓公岭三里许,过破脚岭西麓,达夏余村会南香涧,合流十余里入徽水下溪口。《钱志》

按:郑志以为乌溪水入南香涧误,今据《一统志》及《钱志》定以南涧入乌溪。

大坑水,源出西坑龙潭,会承流、稠岭二水,北注徽水。《钱志》

雅溪水,出县大山,入榔桥河。《钱志》

石井坑水,出县黄山,入榔桥河。《钱志》

刘村水,出县三台峰,入榔桥河。《钱志》

甘坑,密坑水俱出县游马山,考坑水出县考坑岭,夏余村水出县烟石岭,同入乌溪。《钱志》

南香涧水,始于黄沙岭发源,向西会罗溪水,历南香水、茶溪水,会周公坑水、后村水,以

七八里会乌盘水,阔三丈余,深尺余,入濯潭江村出安丰乡官庄,迄于河。《嘉

靖府志》

承流水,自承流山出者,径高过蓝石,谶云“蓝石拖绿袍之水”是矣。是水沿山北流至双

井上,与大坑溪合。钱郑二志同

稠岭水,出稠岭,西流绕黄虎、承流两山间,历大坑。钱郑二志同

百花溪出县百花尖,贵坑水出县乾明岭,石塘水出县乌溪岭,金台溪出县夫人尖,北村水出

县石门峰,长宁冲水出县文笔峰,乌盘水出县锦屏峰,罗村水出县石人峰,俱入南香涧。《钱志》北村水,《郑志》作北亭水。

按:石门、文笔、锦屏、石人四峰皆在黄山,见山志。

丹溪,出黄天乙峰,下返照波红,因名。西流同口殿之阴,折而北穿林绕石,过枫林桥五

,出龙坦村桥达春沟湾,两岸奇石回环,如武夷九曲,东合南香涧。《钱志》

焦坑水出县九峰山,乌石岭水出县青山,洪村水出县梅岭,郑村水出县鹤峰山,淘金坑水出

县淘金山,周公坑水出县白马山,俱入南香涧。《钱志》

按:以上诸水大小归合皆入徽水,即泾水之正源也。见经流

铜坑涧水,出县铜坑岭,西入舒溪。《钱志》

哈溪水,出县前山东,入舒溪。《钱志》

按:铜坑涧水西流,自麻口入哈溪,在桃花入舒溪。

新丰涧,在太平县东界,发源二山,东西两面水合峻岭。右径新丰之仙迹石东行,径丹由

两山间,又东入泾界,为九润河出口。《郑志》

合溪,乃二水合流之处,在县西七十里,深不过寻丈,广约半里。一水来自石柱,过乌城,

沿山经石岭历包村而至合溪;一水来自西大坑,经石陂过冷水,与石柱水会流,而入大溪。

《泾川志》《嘉靖府志》略同

按:钱郑二志以双溪水为合溪正源,误。今从《泾川志》。

渣溪源,发樵山一作朝山,径灰坑石桥东会麻岭水至铜山,又西南至密岩

会凤溪水,北流出入庙口,又会龙丝溪鲁公坪水,过九里三湾南折而西,绕杨桃湾、万绿墩

、荆竹里、水口园,入舒溪。钱郑二志同

连溪源,出连岭,径丕岭之阳,绕团仓、高坦至德云山,会南容思溪水、荀村涧水,过两吴

村沿魁山为吴村溪一名濂溪。北流数里,又会寒泥涧水、方村溪水,又西

与潘村古溪合,出毛王觜窑培里外梅村而西入溪口渡,入舒溪。《钱志》《乾

隆府志》同

落星潭,出蓝山,县南有落星山,山有悬水五十余丈,下为深潭,潭水东北流,左入旋溪。

《水经注》

按:落星山即蓝山见山志,旋溪即舒溪见经流,郑钱二

志云舒溪过落马潭、安吴渡,凡七里至落星潭,蓝山峙其左,山有悬水成溪流,五里许曰活

泼滩,飞泉侧濑潴潭中,落星石下水色澄明,清泠迥异。

夏浦涧,源发芝岭,径郭山合潮泉为梅溪,合大城山水汇于水南都为图潭、回军潭,径小涧

十五里绕中村为洗心潭,稍东为晴溪。此地村树相间,曲涧幽泉,颇得胜概。折而南数里径

蓝山,北入落星潭大溪。《钱志》

花林溪,在县南三十五里,源出合山,北经赤土山入舒溪。《大清一统志》。西溪出嶂北、白茆二山之中,径高阳山柯村坪过雷塘寺前,绕花林村流西北十余里,绕

螺丝墩入舒溪花林滩侧。《钱志》

上连溪,出四顾山,径郑家坦新兴桥会云岭南流之水,又会阳山西北流之水,至洪干堰分流

,一绕渣湖径龙泉塘,一沿黄山而下各行三四里,复合向东入绵远渡口,归舒溪。《钱志》

梓里溪,出沙岭之阴,径梓里冲北流洪舟山下,过湾滩村流三里许入舒溪湾滩侧。《钱志》

大岭东面水屈曲流至大碧潭,与小岭西面水合流,十余里至舒溪丁家渡出口。《

郑志》

冷水涧,出小岭东,会许家湾双岭坑诸水合流而东至上枫坑,水忽不见,伏地流四五里许,

复出合曹村坑、柏林坑水,东入舒溪丁家渡口。钱郑二志同

双溪水,出县岑山西,大坑水出县黄龙山,黄蘖水出县黄柏岭,俱入合溪。《钱

志》

白沙水,出县白沙山,又宝峰瀑布水会白沙水入合溪。《钱志》

甘溪水,出县殿子岭入合溪。《嘉靖府志》《钱志》同

午溪水,出县大麻岭,凤溪水出县朝山,鲁公坪水出县鲁公坪上,俱入渣溪。《

钱志》

龙丝溪水,出县梨尖,入渣溪。钱郑二志同

思溪水,出县浮盖山,荀村涧水出县齐云山,寒泥涧水出县东流山,俱入连溪。

钱郑二志同

方村溪,一名石井水,在县南六十里,阔约六七丈,深约五尺余,其源自石井出至桂岭抵丰

乐界,有三百六十坑,各有名。流出冠盖乡经程曹村合流,入安吴渡。《泾川志

》《大清一统志》略同

古溪水,出县齐云山,小古溪水出县马鞍山,俱入连溪。《郑志》

梅村水,出县芝岭,中村溪水出县大城山,俱入夏浦涧水。《郑志》

云岭水,出县云岭,阳山水出县阳山,俱入上连溪。《郑志》

许家湾水、双岭坑水俱出县枫坑山,曹村坑水出县小岭,下柏林坑水出县柏林坑,俱入冷水

涧。《郑志》

按:以上诸水大小归合皆入舒溪,舒溪合徽水即泾水。以下即为赏溪矣。

鸭儿港水,出烟石岭为大坑溪,右合谢坑水、秦坑水北流,又左受白水山水,西坑水绕汪壁

径董村西流,出上坊渡入赏溪。钱郑二志同

南浦水,出县白马山之东北入赏溪。钱郑二志同

新河,在今赏溪之西,熙宁中,县尉刘谊所辟。盖以溪流东徙欲移之西也,而水径不可回。

淳熙中,知县杨栗又于新河东南二里开河,役夫数万,河甚深广。又于上流筑坝捍水使之西

,坝成辄溃,今二河现存,水无涓滴,天数非人力也。《泾川志》。赏溪

又北与新河水合,河为宋县尉刘谊所开,迄无成效,惟薛家涧、前冲涧、西坑水、白云泉诸

水注焉。《钱志》《江南通志》略同

幕溪,出巧坑山即考坑。山东西有泉,经佛子溪,名清潭,经白水山、佘

冲山、根木山又四十余里至幕山下,与赏溪合流。《泾川志》《嘉靖府志》略

同。在县东北二里《大清一统志》,即佛子溪也,源出考坑山,名

梓溪。过清潭,径晏公镇会佘冲水,历江子山、下贺村坂至幕山,下又合锦溪,入赏溪。钱郑二志同

新村涧水,源出盘坑,至新村而南为响山桥水,与石山水会,自红子港入大溪

《泾川志》,红子港出盘坑东北流,过新涧响山桥至柏山入赏溪。《钱志

琴溪,自宁国县界山泉发源,历石门至琴溪台,过岩垄寺与赏溪合流,其溪广一里余。遇梅

潦则溢,雨晴则涸,水浅可涉。溪之名因琴高得之,而产琴鱼处则在台下小涧中,溪实无有

。《泾川志》《嘉靖府志》、《江南通志》并略同。在县东北二十里,

《大清一统志》。一源为丁溪水,一源为曹溪水,合流为琴溪,西注虾坑

,出琴溪桥至岩龙洞,会洗马涧水,同入赏溪。钱郑二志同

洗马涧水,出山,相传黄巢洗马于此。西流径岩龙洞同入赤滩侧。钱郑二志

同。赤滩由柏山北流五里至此,琴溪、洗马涧二水同来注之。《钱志》

谢坑水,出县谢坑山,秦坑水出县程村,白水山水出县白水山,西坑水出县元武岭,俱入鸭

儿港水。钱郑二志同

薛家涧水、前冲涧水俱出县湖山,水西坑水出县水西山,白云溪《郑志》作白云

泉,《钱志》作风光泉,今从唐吴巩诗作溪。出县白云山,俱入新河水。

钱郑二志同

佘冲水,出县佘冲山,入幕溪。钱郑二志同

锦溪,在县南五里,两岸土皆五色如锦,下有小潭,其水清浅时,仿佛见石上龙爪迹。《嘉靖府志》。锦溪在县东南,源出长山,北流入幕溪。《大清一

统志》

黄埭涧水,源出孤山之阳,与新村涧水同至昌坝桥下。《泾川志》

丁溪水,始于宁国县界发源,向北历下丁溪,会举南水、茶坑水、石城水皆出

宁国、九里坑水、宋村水,溪阔四丈余,深二尺,入丹山琴溪《泾川志》

。在县东南六十里《大清一统志》,源出宁国县至石岭入界,绕战

岭合九里坑水逆流,绕宋村,径丹山,出东坑,达蔡村坝,受南坑水,西流合琴溪。钱郑二志同

溪头水,始于溪头山发源,向北历感庆,会王村水、倪村水、黄沙水、张村水、了沓水、慈

坑水,溪阔二丈余,深一尺,入由道乡丹山琴溪。《泾川志》

曹溪,在县东六十里《大清一统志》。源出溪头坑,历浴马潭、阴山坝诸

处,东受感坑方坑水,西受江儿坑等三水,北流径鱼龙潭,过下半都,又受郭村水,出山口

受张村坑水,沿朱砂山、慈山受慈坑水,径神仙坝、绛桥、沈村至坝头,受上榔中榔二坑水

,过独山丁溪为琴溪。钱郑二志同按:此溪《嘉靖府志》又作壶溪。

九里坑水,出县东山之东,南坑水出县金牌岭之西,俱入丁溪。钱郑二志同

感坑水,出县感庆山,方坑水出县方坑山,江儿坑水、箬坑水、黄沙坑水俱出县黄沙岭,郭

水出县东山之西,张村水出县白杨岭,慈溪水出县纱帽山,上榔、中榔二坑水出县关旗岭,

俱入曹溪。钱郑二志同

按:以上诸水大小归合皆入赏溪。

沦市河,在县西南,自赏溪至昔尉司之东,不通水源,与赏溪隔一堤,或溪水入河则遭患。

嘉定时,县令王募民增筑以绝之,今赏溪东徙,堤归乌有,市河亦失。

车载园水,由深潭北流,过马鞍峡、狮子崖、径举山足,绕南培盘旋奔赴至此,凡十里,东

受榔桥河水。

九龙滩,由九里潭西流里许。

杨坑渡水,由桃花潭折而东流三里至此,一名九润河口,西受新丰涧水。

西门河,由赏溪径县南城北流,东沿城趾,西沿桃园,凡二里许北与新河水合。

胡村水,东北境别为一支,会宣西南境水,出注泉坑,入宣邑青弋江上流。以上

俱《乾隆府志》

道士湖,在县城内县治南。《郑志》

柳湖,在县东北桂山下。《郑志》

神湖,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广不盈亩,而泓深不可测。每岁五六月天久不雨,或涸或盈,盈

则水涨,涸则彻底,凡涸一二日而复盈者,三日内必雨,遇期不盈,则岁必旱。乡人祈雨多

验,意必龙湫,乃作龙祠于上而祀之。《泾川志》《郑志》作山

风光池、七祖池俱在县水西山崇庆寺,禅师池在县唐山,浴雀池在县铜峰,天池在县黄

山,碧莲池在县石垄山,放生池县有二,一在琴溪,一在乾明寺。《泾县旧志》

跳珠泉、妙喜泉俱在县水西山,潮泉在县郭山,一人泉在县一人泉山,涌泉在县鱼山,三

台泉在县石山,灌缨泉在县宝胜寺,珍珠泉在县妙峰庵,承流三泉在县承流山。

《泾县旧志》

白塔泉在县白塔山,妙明泉在县乌龙山,白水泉在县白水山。《乾隆府志》

县城内井七:曰济众泉井,在县治旧迎宾馆前。曰花井,在三友坊。曰大井,在县治南。曰

东门井,在城东。曰北门井,在城北。曰甘泉井,在赏溪巷。曰观前井,在宣阳观前。城外

井十七:曰葛洪井,在宝胜寺侧。惟井存。曰裴公井,在水西山唐刺史裴休凿。曰双井,在黄村。曰炼丹井,在承流山。曰石井,在伏牛山。

曰朱砂井,在铜峰。曰天井,在野炉坑。曰发丰井,在上查村。曰欧家井,在下查村,曰炖

官塘井,在桃花潭西岸。曰文家井,在茂林。曰汪家井,在乌石岭。曰童子井,在龙坦村。

曰浙南井,在浙南铺。曰和尚井,在小坑山下。曰羊婆井,在高村。曰丰源泉井,在上孤岭

下。乾隆府、县志同

宁国县支流

东溪,在县东五里,《江南通志》《大清一统志》作杭水。东溪即河沥

溪,由天目山流二十里至落花溪,又五里至落马桥,受孔夫关水。乾隆府、县志

千秋岭水,出浙江于潜县缭岭,东至宁国县入杭水。《大清一统志》乾隆府、

县志并同。北姑山水出县北姑山,东溪经望仙桥又并此水。《康熙县志》

汤公山水,源出汤公山麓《大清一统志》,北行二十五里至冷水渡入焉。

乾隆府、县志同

泻溪受于潜、孝丰界唐舍关诸水,东溪过冷渡,泻溪入焉。乾隆府、县志同

陈村水,出县陈村,东溪自冷渡又十里至石牌受此水。《乾隆县志》

博里水、深坑水并从凤凰桥入大溪,东溪由石牌十五里至凤凰桥,二水入焉。《

康熙县志》

千顷山水,一名墩溪,源出千顷山麓。《大清一统志》。山与昌化中山画

界,西北流七十余里至汪村,又十五里为墩溪,东溪由凤凰桥又十里至石口,此水入焉。乾隆府、县志同

广德界水,出广德州至县境东溪,受千顷山水,水始可航至栏干溪一作琅。又十里至汪村受此水。《康熙县志》

洋丁源水,出浙江昌化县洋丁山麓,《大清一统志》。北流至石门折而东

至波罗溪,入东溪。乾隆府、县志同

中溪水,出阳濠山,旧志作羊号,误。经古怀安县并方木坑桥水至桐油

陂,又受石垄口水,经舒亮陂万福里出波罗溪入东溪,源约长一百三十里。乾隆

府、县志同

西津,即县溪也,在县西北五里,介于鸡山、延福二乡之间,源出徽州界,由笼丛山之东北

至县北汇五湖水,注于句溪,以达于江。《嘉定宣城志》《嘉靖府志》同。宁国县东有东溪,西有西溪,即句溪上源也。《明史·地理志》。西

溪亦谓之徽水,即西津渡,源出绩溪笼丛山下,北行七里至丛山关,县志受丁家

店水。二十五里至横溪,受仙人洞水、蜀洪源水,又十里至霞乡,受滑渡水可筏,又

北五十里至东岸,受葛村泌溪长岭殿基诸水,又四十里至罗陵湾,中有狼石方丈许,激流为

阻。七里至下湛受龙潭水,又五里至西津,又五里至五河渡,与东溪合。《方舆

纪要》《大清一统志》、《江南通志》、《康熙县志》略同

按:此水及旌德县泾水并源于徽州,故皆名徽水。又五河渡即《九域志》之五湖水,《嘉靖

府志》以千秋岭水、汤公山水、东溪、西津沿五湖山之右合流为五湖渡。《乾隆县志》又以

东溪、西溪、洋丁源水、中溪、泌溪为五河,以谓东河二,西河二,中河一,未知孰是。

胡村水,出广德州界,东溪与西溪合,又北十二里有此水。《方舆纪要》《大

清一统志》同。胡村汪溪水其源有二,皆出广德合流于胡村之阳,过金溪入东津,非

港口胡村。乾隆府、县志同

合溪,出县西北,东溪至马家溪,此溪入焉。《康熙县志》

澄清溪,出文脊山下,东溪又经通灵峰北,石马潭有此溪水亦流合焉。《方舆纪

要》《大清一统志》同

柏枧溪,出宣城县柏枧山,南东溪至港口渡而受此溪之水,亦曰乾溪。《方舆纪

要》。乾溪雨久则潦,雨止立涸,出宣城柏枧溪。《康熙县志》

苦竹溪,出县石山之西,入洋丁源水。《乾隆县志》

方木坑桥东西二水,出县方木坑桥,入中溪。《乾隆县志》

石湖潭,在县南五十里怀安乡之东川,两山如束,溪流汹涌,至半山泄为瀑布,悬峰约十余

丈。下有潭,入山又十里许,过蒜岭有峡石,山洞怪石崔嵬,水流其中仰望石罅,天如一线

,亦宇内之幽境也。《嘉靖府志》《乾隆府志》并同。石湖潭一名石垄

口,中溪至桐油陂,又受蒜子岭及此水。《康熙县志》

丁家店水,出县西南境入西溪。《康熙县志》

仙人洞水,在县西南,源出浙江昌化县之仙人洞,至横溪入徽水。《大清一统志

》。仙人洞水从洞底侧出,绕山行数里注斌坑,至横溪入徽水。乾隆府、

县志同

篁岭水,源出旌德县篁岭山之阳,《大清一统志》。西达起源水至横溪入

徽水。乾隆府、县志同

蜀洪源水,出县蜀洪山,西溪至横溪受仙人洞水及此水。《乾隆县志》《大清

一统志》蜀洪山有三曲瀑布泉即此。县志作紫山,误。

滑渡水,源出旌德县凫山,《大清一统志》。东流至此入县界,北至霞乡

合徽水。乾隆府、县志同

葛村水,出泾县骑马岭,《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并同。绕葛村冈

南合环川水,又折而至东岸合徽水。乾隆府、县志同

泌溪,源出旌德县乌岭卜岭之腋,绕环川合丁溪水,汇于东岸之上。又西溪,自霞乡五十里

至东岸受此水。乾隆府、县志同

长岭水出县长岭,殿基水出县殿基,虞涧溪出县巫岭,俱入西溪。《乾隆县志》

龙潭水,出文脊山石池中,广三四丈,其深不测,时见灵怪。世传有龙潜焉,岁旱祷之多应

。潭水东溢为涧,至虞塘溪北流至袁村,入徽水。乾隆府、县志同。西溪

至罗陵湾北,此水入焉。《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并同

何村水,出县何村,徐村水出县徐村,俱入合溪。《乾隆县志》

环山水,出县西境,入葛村水。《康熙县志》

弋溪,出县高峰,入泌溪。《嘉靖府志》

丁溪,出泾县界,东至宁国县,入泌溪。《康熙县志》

按:此与泾县入琴溪者同名,故彼水又名下丁溪。

老龙潭,在西津书院,前宽约亩许,大旱水车不竭。乾隆府、县志同

澄溪,距东山渡十里许,为东溪之汇。有潭曰瞿潭,又名七儒潭,深百尺,其清可鉴毫发,

传为瞿硎先生同隐士七人遨游垂钓处。南半里许有石台,上有棋枰茗碗诸迹,今没于水,渔

者犹见之。《乾隆府志》

马迹泉,乾隆府、县志并作潭。在县麈岭。汪华兵至麈岭,士马皆渴,以

戈石得泉。今石兵马有足迹,后人因加浚凿。《嘉靖府志》。洪公山泉

在县洪公山。《嘉靖府志》

县城内井三:曰官井,在县治东。曰城隍庙前井,在城隍庙前。曰仙井,在仙井港。仙克谨凿。城外井四:曰孔子井,在孔夫关。《太平寰宇记》:旧

吴兴安吉县南界道旁有小井,孔子入吴时凿,今属宁国县。《大清一统志》:在县东南一百

三十里,见《古迹》。曰仙井,在翠云庵左,亦名义井。仙志睿凿。曰竹峰古井,在竹下铺。曰柳泉井,在西门外一里。乾隆府、县志同

按:宁国县东溪水发源于天目山于潜界。行二十里至落花溪十三都。又行五里至落马桥,受孔夫关水。又行三里至宝石桥,受千秋岭水。出于潜岭麓。又行十三里至冷渡,受汤公山水。又行十里至石牌九都,

受陈村水。又行十五里至凤凰桥九都,受博里水、深坑水。又行十里至石口,水势渐盛,可航至栏村溪。又行十里至汪村,受千顷山水。又行十里至长短溪,又行五里至波罗溪,受洋丁源水。又行五里至东津即河沥溪,又行五里至五河渡,会二都三都三十八都诸水。至汪溪,又会香四十都宁四十都诸水。仝入众浔会港口即杜迁镇,受乾溪水会柏枧诸水,同入宣城界。西溪水发源于绩溪龙丛山,下行七里至丛山关,受丁家店水。又行二十五里至横溪,受仙人洞水。出昌化仙人洞山石中。又行十五里至霞乡,受滑渡水出旌德石凫,稍深可筏。又行五十里至东岸,受环川、葛村、深坑、长岭、殿基诸水。又行四十里至罗陵湾即罗田,有狼石突起溪中,又行七里至下湛,受龙潭水,出文脊山石池中。又行五里至西津,又行五里至五河渡,与东津水合流,十里至相府潭,受胡村水。又行十里至众浔潭,又五里至港口,受乾溪水,会柏枧诸水。同入宣城界。

旌德县支流

徽水,出徽岭,西北流有清潭溪水,出县南境清潭山,溉田十余顷,流数里入徽水。《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同

古溪、石滩溪,皆在县西南二里,北入徽水,一在城南,一径南。乾隆府、县志同

西源溪,发源西山,大雨时注,即穿城绕县署学宫入沟,通大溪。乾隆府、县志同

杨下溪,源出绩溪县之笼丛山,西北流入县界,经华阳山合霞溪龙显及别源之东溪水,至城北里许合徽水。《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同,龙显作龙头。东溪即

杨下溪,出绩邑之朋坑。《乾隆县志》

横凫溪,在县西北十里,源出大岭,流于了坑至虞院入大溪。乾隆府、县志同

按:此溪与凫溪左右入徽水,势横斜故名。

凫溪,在县东凫山,西南之水会于此,西入徽水。《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县

志同

汤村水,在县东北凫山以北,蠢岭一作春岭以南水俱会此,至藁口入徽水。《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县志》同

抱麟溪,县西,源出黄华岭,东流与陶环溪、丰溪合,是为三溪。又至石壁西,入于徽水。《大清一统志》。抱麟溪在十八都,榔村溪源出黄华岭,经榔村通霍家

桥,合三溪。乾隆府、县志同

戈溪源,出石兰山,流二十里入泾县界,戈一作涡。《嘉定宣城志》。

戈溪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嘉定志》作东北二十五里。其流随山旋转,下多险石,至泾县界入藤溪。《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县志略同

徽水,在旌德界合戈溪、枫村溪,又北始入泾界。《泾县旧志》

按:诸志皆以戈溪至泾县入徽水,《旌德县志》。于徽水经流之地,不加叙述,无可折衷。

今从《泾县志》定在旌德县界,入徽水枫村溪同。

枫村溪,源出县箬岭,北入藤溪。《大清一统志》《方舆纪要》作枫溪

按:箬岭在旌德县极南,至极北泾县界,南北相距六十里,中存丰溪、抱麟溪等间之,疑不能竟达箬岭。字或有传误。县志亦不载此溪,未审何故。

丰溪,出县二都,即丰陂碣水名,入清潭溪。乾隆府、县志同

按:此与入抱麟溪者同名。

龙显溪,出绩溪界西北,入杨下溪。《方舆纪要》

东溪,在县南有两源,一出绩溪之朋坑,一出七都之石岭,与霞溪合,入徽水。

《乾隆府、县志》同

按:《方舆纪要》以此水为别源之东溪水,嫌与杨下溪同名东溪故也。

霞溪水,自绩溪县合流而北,至县东四里入于东溪。《方舆纪要》乾隆府、县志略同

石琉溪,在九都十都间,潺映带入凫溪。《乾隆县志》

陶环溪,在县西三十里,亦名玉溪,北流入抱麟溪。《大清一统志》。陶环溪源出黄高峰,流于小岭下,与上泾水合至棉坑,从石柱东来,北流出三溪。

乾隆府、县志同

按:旧府县志皆以陶环溪玉溪分为二溪,误。今从一。

丰溪,在县西十里,源出县西南六十里九峰山,东北流至县西北三十里,入于三溪。《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作东北流合陶环溪。

按:《旧府县志》皆以丰溪水入太平境,误。

上泾水、碧溪水俱出县西南,入陶环溪。《乾隆县志》

壕寨水在县南丰溪东北,流经石柱山南合此水。《方舆纪要》

按:以上诸水大小归合皆入徽水。

下洋溪,在县西南五十五里,源出黄高峰,箬岭以北栗峰以西诸水所汇流于白地,经于下洋与上下洪溪合,西流入太平麻陂潭。乾隆府、县志同

上洪溪,出县大洪山,西下洪溪出县鹊岭北,俱入下洋河。《乾隆县志》

双溪,在二十一都江村西,二水俱发源金鳌山,汇于村口入下洋河。乾隆府、县志同

泾阳川水有三源,北出象山,经和村至高金山西北,合流入下洋河。乾隆府、县志同

按:以上诸水大小归合皆入太平县麻川。

梅溪,在十一都大岭以东,剥岭以西之水俱汇于黄沙殿,流入宁邑之环潭岭,经东岸入大河。《江南通志》乾隆府、县志同,大河即宁国县西溪。滑渡溪,出县八都,东入宁国县界,为滑渡水。《乾隆县志》

壁溪,在八都尚村,并会凫山石岭以东诸水,汇为古柳潭名壁溪,东流滑渡入宁邑。《乾隆府、县志》同雪溪出县十都,东入宁国县界西溪。乾隆府、县志同,《江南通志》并同按:以上诸水皆入宁国西溪,两县并载,首尾相属,较可考证。

毓秀湖,在一都隐龙村口,峰峦环绕,夹岸并植桃柳。乾隆府、县志同圣母池,在梓山岳庙,水山谷流注,旱潦如一。《乾隆县志》

淅米池,在十六都玉虹桥畔,宋汪氏十世共爨淅米之地。《乾隆县志》

鹿饮泉,在县西,以泉烹茶味极美。《舆要纪胜》旧传有白鹿饮故名。乾隆府、县志同

金井泉,在县东五里会胜院。《舆地纪胜》

冷泉,在县西十五里,当盛暑饮之,其冷远胜于水。《旌川志》旧志同不竭泉,在县西南四十八里东山,吕仲法隐居时凿,大旱不涸。乾隆府、县志同县井十一:曰天井,在县东华阳寺前。曰方氏义井,在隐龙村。曰玉井,在县西二十里。曰真武井,在庙首真武殿。曰玉泉井,在一都白沙。曰湾下井,在庙首泾溪侧一名惠谷。曰泉水井,在十八都。曰石泉井,在一都桂林。曰供村井,在十二都乔亭。

曰石角井,在江村北狮山下。曰桃源井,在江村龙山馆前。乾隆府、县志同太平县支流岭上水出县斜山岭,此岭不见山志。至凿村由苦竹桥、安仁坊入西埠河。

乾隆府、县志同

按县志以舒溪为西埠河,麻川为东埠河,盖土名也。

舒溪,经县西北受婆二水。《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同婆溪水,出黄山松谷庵清龙潭,经芙蓉岭下过沟村,合甫村水径大桥湖深潭,在县西三十里,高峰丛峙,碧水渊停,如湖之深。洗脚岭、汪王岭,下密崖关、鹁鸠石村合西埠河。《乾隆县志》

溪,在县西六十里,亦名白。其源有二,一出黄山九龙泉,一出大鳌岭,下东北合流入舒溪。《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并同。白溪在长寿乡,源出黄山九龙泉之脉,注为陂堰,溉田二万亩,自东北入舒溪。《嘉靖府志》

青山溪,源出青阳九华山东,流经泾县西南界,又东南入县界,入舒溪。《方舆纪要》

谷村水,由羊栈岭下,合诸水入下村口西埠河。《乾隆县志》

溪下水,出黄山汤岭,数折至溪下,汇焦村诸水至没潭,又会枫林头水,三河会合过济上,

绕穰岭、汪王岭至长寿入西埠。《乾隆府志》

宏潭水,出县西,东入舒溪。《乾隆县志》

白港溪,出县黄山,北入舒溪。《乾隆县志》

蟠溪,一名蟠石水,在县西五十四里,上游有蟠石,高丈余,特立水中,俗名独立滩。《旧府县志》作独石。北流入舒溪。《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县志》并同

赤溪,在县广岩寺侧,世传难当之墓。神龙初,有赤气冲天,州县以闻。敕下凿断山脉,流血数里,溪水尽赤。《舆地纪胜》。赤溪在县西北,源出青阳界,东北流入舒溪。《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同。赤溪水在庾岭下,流自丹岩

紫壁间。初出水纡徐出谷中,汇蓝水故曰美溪。有白石潭,溪水澄潆,悬崖峭壁,如在画图,经步瀛通西埠。《乾隆县志》

金钟潭,婆、、赤、舒四水合处。《乾隆县志》

舒溪,在太平会婆、、蟠、赤四溪。《泾县旧志》

麻川在县南三里县志即东埠河,源出黄山之麓,县志古称仙源,由汤泉经道一潭家桥百折而下,合迄溪水,又合道二金墩桥水至洲潭,合旌邑西下水。经县东南七里名麻陂潭,旌德西北境之水多流入焉,谓之麻川。东合富溪水,县志:抵东埠始通舟。下中村滩又合梅溪水,十里至焦村滩、溪滩,又十里至三

门滩,又三十里至麻口,泾县、太平县志皆名为小河口,麻川也。与舒溪合,《方舆纪要》同此。其间三十余滩,甚险者过半,舟行之险,甚于川河。《乾隆县志》

按:李白有《下陵阳高溪三门六刺滩》诗“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即此。盖麻川经三门岭,岭有滩故名,是麻川,唐时又名高溪也,诸地志又以三门滩属舒溪,未知孰是。

汤泉溪,在黄山紫石峰下。《黄山图经》

按:《一统志》赏溪下太平,水出黄山之麓,由汤泉东流即此。

桃花溪,在桃花峰下,三月桃花甚开,每谢之时,溪水尽红,流入汤泉,溪名桃花汤。《黄山图经》

朱砂溪,在朱砂峰下,东流入汤泉溪。《黄山图经》

按:旧志以为朱砂溪入白云溪,误。乃白云溪流入朱砂溪耳。朱砂溪旧志入《古迹》下。

榆花溪,出县黄山紫云峰,东入麻川。《黄山图经》

迄溪,出县夫子山,东入麻川。乾隆府、县志同道二水自道二乡北,穿高桥、金墩桥东,入东埠河。乾隆府、县志同。

富溪在县南,源出雾山,东流达县治,西南又东会麻川。《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并同。富溪至三里冈,合岘村水流入东埠河。《乾隆县志》梅溪在县北,出三门岭东南至断坑入麻川。《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县志并同白云溪,出黄山叠嶂峰,有阴坑源。阴不见日,源水东流入白云溪,溪中有一潭如盆,又有一大潭,黄帝曾向此取水炼丹,感白龙见,名曰白龙潭,水入朱砂溪。《黄山图经》

按:县境诸水出黄山,其峰属太平者,但曰出黄山,其同出黄山而此峰属歙县者,如紫石峰之类。则称黄山某峰以别之,不言出别县者,以黄山究系太平所分辖也。

小北门水穿城西,南合富溪。乾隆府、县志同。又县治三思桥下云,源出山门岭,经县治西。

按:以上诸水,大小归合皆入舒溪。

龙镇潭,在县溪东北,有龙镇石,下临深潭,冬夏澄澈如一,号麒麟潭。其石高二丈余,世传龙镇水最宜纸《舆地纪胜》。龙光潭,一名麒麟潭,在县西六十里长寿乡。乾隆府、县志同香潭,三折岭下,水势泓,深不可测。《乾隆府志》

板石潭,县东北二里,潭上有横石一片,平铺如板,为邑人修禊所。《乾隆府志》

白鹤池,在县仙坛侧,世传子明与弟于此飞升,有炼丹台、炼丹泉见存。《舆地纪胜》

按:仙坛今在陵阳山。

县城内井十六:曰福井,在察院西。曰天禄井,在察院东。曰寿井,在县治东。曰项家井,在县治西。曰里仁井,在文昌阁溪下。曰黄栗巷井,在县治西北。曰周公祠井,在祠内。曰福泉井,在县北周氏宅后。曰殷家井,在晒谷滩前。曰儒学井,在训导宅前。曰社学井,在名公祠右。曰品井,在南门右。曰赵家井,在水关右。曰高山井,在黄家石。曰关王井,在天都书院左。曰牛家井,在三思桥内。城外井二:曰天一井,在县西城外。曰偃井,在西门外。乾隆府、县志略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