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国朝典故

卷之一百六  瀛涯勝覽(明)馬歡 撰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瀛涯勝覽,一卷,明馬歡撰。馬歡,浙江會稽人。永樂中隨鄭和通使西洋,即其見聞著成此書。)

諸番國名

占城國

爪哇國

舊港國

暹邏國

滿剌加國

啞魯國(小邦)

蘇門答剌國并那孤兒黎代(皆小邦)

南浡里國

錫蘭并裸形國

小葛蘭國

柯枝國

古里國

溜山國

祖法兒國

阿丹國

榜葛剌國

忽魯謨斯國

靺鞨國

○諸番國名

占城國 爪哇國 舊港國

暹邏國 滿剌加國 啞魯國 (小邦)

蘇門答剌國 那孤兒國 (小邦) 黎代 (小邦)

南浡里國 錫蘭并躶形國

小葛蘭國 柯枝國 古里國

溜山國 祖法兒國 阿丹國

榜葛剌國 忽魯謨斯國 靺鞨國

○占城國

其國即釋典所言王舍城也,在廣東海南大海之南,西接交趾界,南連真臘國,東北俱臨大海。自福建福州府長樂縣五虎門開船,投西南,好風行十晝夜到本國海南口,名新洲港,港岸有石塔為記,諸處船來到此灣泊登岸。西有一寨,番名設比奈,二頭目為主,番人五六十家,內居以守港口。去西南百里到王居之城,番名曰占城。 (「番名曰占城」,「占城」原作「佔」,據明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改。) 其城以石壘,開四門, (「開四門」,「開」原作「關」,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令人守把。國王係鎖俚人, (「國王係鎖俚人」,原無「王」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崇信釋教,頭戴三山玲瓏撒花金冠, (「頭戴三山玲瓏撒花金冠」,「玲」原作「珍」,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如中國付凈者之樣,身穿五色錦細花番布長衣, (「身穿五色錦細花番布長衣」,「細」原作「■〈米田〉」,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下圍色絲手巾,跣足,出入騎象, (「出入騎象」,「騎」字下原衍「家或」二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刪。) 或乘小車, (「或乘小車」,原無「或」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以二黃牛前拽而行。其頭目所戴之冠,用茭蔁葉為之,亦如其王戴者之樣,但以金綵粧飾,內分官品高低。所穿顏色衣衫,長不過膝,下圍各色番布手巾。王居屋宇高大,上蓋細小瓦,四圍墻垣用磚灰粧砌甚潔凈,其門以堅木彫刻獸畜之形為飾。居民房屋用茅草蓋覆,簷高不過三尺,躬身低頭出入, (「躬身低頭出入」,「身」原作「其」,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高者有罪。服色禁白,其白衣惟王穿用,民下玄黃、紫色並許穿, (「民下玄黃紫色並許穿」,原無「穿」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若穿白者罪死。國人男子蓬頭,婦人撮髻腦後,身體俱黑,上穿禿袖短衫,下圍色布手巾,赤腳而行。

其地氣候常熱,無霜雪,如四五月之時,草木常榮。山產伽藍香、觀音竹、烏木、降真香。其烏木甚黑潤,絕勝他國出者。伽藍香惟此一國有,一大山出產,天下再無出處,其價甚貴,以銀對換。觀音竹如細藤條樣,長一丈七八尺,如鐵之黑,一寸有二三節,他所不出。犀角、象牙甚廣,其犀牛之形,大者有七八百觔,滿身無毛,黑色,俱是鱗甲,紋癩厚皮,蹄有三跲,頭有一角,生於鼻梁之中,長者有一尺四五寸,不食草料,惟食刺樹刺葉,并食大乾木, (「并食大乾木」,「食」原作「指」,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拋糞如染坊黃櫨楂樣。其馬低小如驢,水牛、黃牛、猪、羊俱有,鵝、鴨稀少。鷄矮小,至大者不過二觔,腳高寸半二寸。 (「腳高寸半二寸」,明紀錄彙編本作「腳高半寸,及二寸止」。) 其雄鷄紅冠白耳,亞腰蹺尾,人拿手中亦啼,甚可愛也。果有梅、橘、西瓜、甘蔗、椰子、波羅蜜、芭蕉子之類。其波羅蜜如冬瓜之樣,皮像似荔枝,內有鷄彈大塊黃肉,味如蜜甜,中有子如鵞腰子樣,炒喫味如粟子。蔬菜有冬瓜、黃瓜、葫蘆、芥菜、葱、薑而已,其餘菓菜並無。人多以漁為業,少耕種,所以稻穀不廣。土種米粒細長,多紅者,麥大小皆無。檳榔荖葉人不絕口而食。

男女婚姻,但男子先去女家成親畢,過十日或半月,其男家父母及諸親友以鼓樂迎取夫婦回家,則飲酒作樂。其酒以飯拌藥封甕中,候熱, (「候熟」,原作「團坐」,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欲飲,以長節小竹簳長三四尺者插入糟甕中,團坐,照人入水多少,輪次咂飲,吸乾再入水而飲,直至無酒味則止。書寫無紙筆,用羊皮搥簿,或樹皮燻黑,摺成經摺,以白粉寫字為記。國刑得罪,輕者以藤條鞭脊,重者截鼻,為盗者斷手,犯姦者烙面成疤痕。罪重者以硬木削尖立於船樣木上,放水中,令罪人坐於木尖上,木自口而出,就留水上以示其眾。 (「就留水上以示其眾」,「留」原作「流」,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日月之定,無閏月,但以十二箇月為一年。晝夜分十更,用鼓打記。四時以花開為春,葉落為秋。其王於年節日,用生人膽汁調水沐浴,其各處頭目採取進納,以為貢獻之禮。其國王為王三十年,則退位出家,令弟兄子姪權管國事, (「令弟兄子姪權管國事」,「令」原作「合」,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往於深山持齋受戒,喫素,獨居一年,對天誓曰:「我先為王在位無道,願狼虎食我,或病死之。」若一年滿足不死,再登其位,國人呼為「昔嚟馬哈剌扎」,至尊至聖之稱也。

屍頭蠻者,本是人家婦女也,但眼無瞳人為異,夜寢則飛頭去,食人家小兒糞尖,其兒被妖氣侵腹必死, (「其兒被妖氣侵腹必死」,原無「其兒」二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飛頭回合其體,則如舊前。若知而俟頭飛去, (「若知而俟頭飛去」,原無「若」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移體別處,回不能合則死。人家有此婦, (「人家有此婦」,原無「婦」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若不報官,除殺者,罪及一家。再有一通海大潭,名鰐魚潭,如有爭告難明之事,官不能決者,則令其争訟二人騎水牛赴過此潭,理曲者鰐魚出而食之,理直者雖過數次,魚出而不食,最為異也。其海邊山內有野水牛,甚狠,原是人家耕牛,走逃深山,自生自長,年久成羣,但見生人穿青者,必趕來抵觸而死,甚可畏也。國人甚愛其頭,或有以手摸其頭者,必有陰殺之恨。其買賣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銀。 (「其買賣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銀」,「成」原作「乘」,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中國青磁盤碗等器,紵絲、綾絹、燒珠等物,甚愛,則將淡金換買。常將犀角、象牙、伽藍香等物進貢中國。

○爪哇國

爪哇國者,古名闍婆國是也。其國有四處,皆無城墎。其別國船來,先至一處名杜板,次至一處名新村,又至一處名蘇魯馬益,再至一處名滿者伯夷,國王居之。 (「國王居之」,「居之」原作「都以」,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其王之所居,以磚為墻,高三丈餘,周圍二百餘步,內設重門,甚潔整。其房如樓起造,高三四丈,即布以板,上鋪細藤簟或花草席,人於其上盤膝而坐,屋上以硬木板為瓦,破縫而蓋。國人所居之屋以茅草蓋覆,俱以甎砌三四尺高土庫,家私併什物藏於內,居止坐臥於上。國王之扮,蓬頭或戴金葉花冠,身無衣袍,下圍絲嵌手巾一二條,再以錦綺或紵絲纏之於上,名壓腰。以長一尺二三寸兩刃短刀,名不剌頭,連鞘插腰間。赤腳,出入騎象,或坐牛車。國人之扮,男子蓬頭,女子椎髻, (「女子椎髻」,凡「椎」字此本皆作「堆」,今據元汪大淵島夷誌略改,後不再出校。) 上不穿衣,下圍手巾。男子插不剌頭刀一把,三歲孩兒,百歲老人,貧富貴賤,俱有此刀,皆是兔毫雪花上等鐵為之。其柄用金或犀角象牙,雕刻人形鬼面之狀,做得甚是細巧。國之男婦皆惜其頭,若以手摸其頭,或買賣之際錢物不明,或醉後狂蕩,或言語爭兢,便拔此刀刺之,強者為勝。 (「強者為勝」,「勝」原作「之」,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若戮死他人,逃避三日而出,則不償命,若當時拿住,即隨戮死。國無鞭朴之刑,事無大小,即用細藤背縛兩手,擁行數步,則將不剌頭刀於罪人腰眼或軟脇一二刺即死。其國之民風,無日不殺人,甚可畏也。其國中歷代銅錢通行使用。杜板者,番名賭班,地名也。此處約千餘家, (「此處約千餘家」,「約」原作「若」,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以二頭目為主,其間多有中國廣東及漳、泉州人流竄此地。所出鷄、羊、魚、菜甚賤。海灘有一小池,潮長則没,潮落則出,其水甘淡可飲,名聖水。傳言大元時, (「傳言大元時」,「時」原作「朝」,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命將史弼、高興征伐闍婆,經月不得登岸,船中乏水,軍士失措,欲自盡。其史、高二人拜天祝曰:「奉命伐蠻,天若與之則泉生,不興則泉無。」禱畢,奮力插鎗海灘,泉水隨鎗插處所湧起,其味甘淡,眾飲而得全,此天賜之助也,至今存焉。 (「至今存焉」,「今」原作「合」,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於杜板東行半日許,至新村,番名革兒昔,原係沙灘之地,因是中國之人來此創居,遂名新村。至今新村主廣東人也。 (「至今新村主廣東人也」,「今」原作「令」,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約有千餘家,其各處番船多到此買賣。其金子并諸般寶石多有賣者, (「其金子并諸般寶石多有賣者」,「般」原作「船」,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民甚殷富。於新村投南船行二時許,到蘇魯馬益港口,港內流出淡水, (「港內流出淡水」,「出」字下原衍「之水」二字,據明紀錄彙編本刪。) 沙淺,大船難進,止用小船。行二十餘里到蘇魯馬益,番名蘇兒把牙,亦有村主,掌管番人千餘家,其中亦有中國人。其港口有一大洲,林木參天,有長尾猢孫萬數聚於上,內有一黑色老雄彌猴為主,卻有一老番婦人隨側。其國人之婦無子嗣者,若備酒飯菓餅之類往禱於老彌猴, (「若備酒飯菓餅之類往禱於老彌猴」,「飯」原作「飲」,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其老彌猴喜,則先食其物,餘令眾猴争食奪盡其祭,隨有雌雄二猴來前交感為驗,此婦回家即便有孕,否則無孕也,甚是怪異。於蘇兒把牙小船行七八十里到一埠頭,名障沽。登一岸投西南行一日半,到滿者伯夷,則王居之所,有番人二三百家,頭目七八人以輔其王。

天氣常熱如夏。田稻一年二熟,米粒細白。芝蔴、菉荳皆有,惟無大小二麥。土產蘇木、金剛子、白檀香、肉荳蔻、蓽撥、班猫、鑌鐵、龜筒、玳瑁、番白膠香。奇禽異獸,奇禽有白鸚鵡, (「奇禽有白鸚鵡」,原無「奇」字,據明紀錄彙編本改;原無「白」字,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如母鷄大、紅綠鸚哥、五色鸚哥、鷯哥皆能效人言語,珍珠鷄、倒挂烏、孔雀、檳榔雀、珍珠雀、綠斑紅、五色斑鳩之類。異獸有白鹿、白猴。其猪、羊、牛、馬、鷄、鴨皆有,惟無驢并鵝。菓有芭蕉子、椰子、甘蔗、蓮蓬、西瓜、莽吉柿, (「莽吉柿」,「莽」原作「??大?虫」,據明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改。) 肉四塊,味甜酸,甚好喫。郎扱如枇杷樣, (「郎扱如枇杷樣」,「郎」原作「即」,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略大,內有白肉三塊,味亦酸甜。甘蔗皮白麄大,每根可長二三丈,其餘茄、瓜蔬菜皆有, (「其餘茄瓜蔬菜皆有」,「蔬」原作「數」,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惟無桃、李、韭菜。國人坐臥無床凳,喫食無匙筯。其男婦以檳榔用荖葉裹蜊売灰不絕其口而食,欲喫飯時,先將水嗽去口中檳榔, (「先將水嗽去口中檳榔」,「將」原作「漿」,無「水」字,皆據明紀錄彙編本改、補。) 就洗兩手乾凈,團坐,用盤滿盛其飯,澆以酥油湯汁,以手撮入口中而食,若渴則飲水。遇賓客往來無茶,止有檳榔請待為先。國有三等人,一等回回人,皆是西番各國為商流落此地,衣飲等事皆精致。一等唐人,皆是廣東及漳、泉等處之人竄居此地,行用亦各美潔,多有皈從回回教門受戒把齋者。 (「多有皈從回回教門受戒把齋者」,原無「者」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有一等土人,形貌甚醜異, (「形藐甚醜異」,「異」原作「黑」,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猱頭赤腳,崇信鬼教,佛典言鬼國其中,即此地。人喫飲食甚是穢惡,如蛇、蟻及諸蟲蚓之類, (「如蛇蟻及諸蟲蚓之類」,原無「蚓」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略以火燎,微熟便喫。家蓄其犬,與人同器而食,夜則共寢,恬無忌憚。舊傳鬼子魔王青面赤體, (「舊傳鬼子魔王青面赤體」,原無「子」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紅髮撩牙,正於此地與一罔象相合而生子百餘, (「正於此地與一罔象相合而生子百餘」,原無「罔」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常啖血為食, (「常啖血為食」,原無「為」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人多被啖。忽一日雷震石裂, (「忽一日雷震石裂」,原無「震石」二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中坐一人,眾稱為異,推為主,即領精兵驅滅罔象等眾而不為害, (「即領精兵驅滅罔象等眾而不為害」,原無「罔」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後復生齒而安焉,所以至今人好兇強。年例有一竹鎗會,但以十月為春首,其國王令妻坐一塔車于前, (「其國王令妻坐一塔車于前」,「王」原作「政」,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自坐其一于後,其車高丈餘,四面有窗,下有轉軸,用馬前拽而行。至會所,兩邊擺下對手,各執竹鎗一根,其竹實心無鐵刃,但削尖而已,甚堅利。對手男子各携其妻拏在彼,妻執三尺短木棍立於其中,聽鼓聲緊慢為號,二男子執鎗進步抵搶,交鋒三合,二人之妻各以手中木棍隔之曰:「那剌那剌。」則退散。設被戮死,其王令勝者與死者家人金錢一箇,死者之妻即隨勝者男子而去,如此勝負為戲。 (「如此勝負為戲」,原無「負」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凡婚姻之禮,其男子先至女家成親,三日後迎其婦而歸,男家則打銅鼓銅鑼,吹椰殼筒,及打竹筒鼓,并放火銃,前後短刀圓牌圍繞,其婦披髮裸身跣足,圍繫絲嵌手巾,項珮金珠聯紉之飾,腕帶金銀寶粧之鐲。親隣朋友以檳榔荖葉線紉花草之類, (「親隣朋友以檳榔荖葉線紉花草之類」,「線」原作「綿」,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粧成彩船而伴送之,以為賀喜之禮。至其家則鳴鑼擊鼓,飲酒作樂,數日而散。喪葬之禮,凡有父母將死,為子女者先問其父母死後或欲犬食, (「為子女者先問其父母死後或欲犬食」,「問」原作「間」,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或欲火化, (「或欲火化」,「火化」原作「化火」,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或欲投海,隨其所願而囑之,死後即依遺言而斷送之。若欲犬食者,則畀其屍至海邊或野地,則有犬十數隻來將屍肉食盡無剩為好,如食之不盡,其子女悲號哭泣,將餘棄水中而歸。又有富豪頭目尊貴之人將死,則有手下親厚婢妾先與主翁誓曰:「死則同往。」許之。至死後出殯之日,則先以木搭高架跳板,下架柴,縱火焚主之棺,俟焰盛之際,其原許同姓婢妾二三人,則滿頭插帶草花,身披五色花手巾,登跳嚎哭良久,攛入火內,同主之棺焚化,以為殉葬之禮。番人殷富者甚多,買賣交易俱用中國歷代銅錢。書記亦有字號,如鎖俚字相似。無紙筆,用尖刀刻於茭蔁葉上。亦有文法,國語甚美軟。 (「國語甚美軟」,原無「美」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斤秤之法, (「斤秤之法」,「斤」上原有一「每」字,據明紀錄彙編本刪。) 每斤二十兩,每兩十六錢。 (「每兩十六錢」,「錢」原作「鈔」,據明紀錄彙總本改。)

每月至十五、十六,月圓之夜,番婦二十餘人聚集成隊,一婦為首,以臂膊遞相聯挽不斷,於月下隨步而行,為首者口唱番歌一句,眾皆齊聲應和,到親友富貴之家門首,則贈以鈔帛等物,名為步月行。而又有一等人,以紙畫為人物鳥獸鷹蟲形狀如手卷樣,以三尺高二木為畫幹,止齊一頭,其人蟠膝坐于地, (「其人蟠膝坐于地」,「蟠」原作「磻」,據馮承鈞瀛涯勝覽校注改。) 以圖畫地上展出一段,朝前番語高聲解說此段來歷緣故, (「朝前番語高聲解說此段來歷緣故」,「朝前」原作「前朝」,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眾人環坐而聽之,或笑或哭,便如說平話一般。國人最喜中國青花磁器并麝香、花絹、紵絲、燒珠之類,則用銅錢買賣。其國王常差頭目船隻將方物貢於中國。

○舊港國

舊港國者,即古名三佛齊國是也,番名浡林邦,屬爪哇國所轄。東接爪哇界,西抵滿剌加國界,南連大山,北臨巨海,諸處船來先至淡港,入彭家門裏泊船。岸多磚塔,用小船入其港則至其國。國人多是中國廣東漳、泉州人來居此地,人甚富饒。此地甚肥,諺云:「一季種穀,三季收稻。」正此地也。地方不廣,人多操習水戰。其處水多地少,頭目之家皆在岸傍造屋居住, (「頭目之家皆在岸傍造屋居住」,「在」下原衍「所」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刪。) 其民庶皆在木筏上蓋屋居之,用樁纜拴繫在岸, (「用樁覽拴繫在岸」,原無「用」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水長則筏浮,不能渰没。或欲別處居之,則起樁連屋移去,不勞搬移。其港中朝夜二次暗長潮水。人之衣飯、語言、婚喪皆與爪哇相同。

洪武年間,廣東人陳祖義等全家逃於此地,充為頭目,甚是豪橫,凡有經過客船,輒便劫奪財物。至永樂五年,我朝太監鄭和統領西洋大■〈舟宗〉寶船至此,有施進卿者,廣東人也,報陳祖義不仁等情,被太監鄭和生擒祖義,回朝誅滅了,當朝賜施進卿冠帶,歸舊港為大頭目,以主其地。後進卿歿,位不傳子而傳伊女施二姐為主,一切賞罰黜陟皆從其制。

土產金銀香、黃速香、沉香、降真香、鶴頂鳥、黃蠟之類。 (「鶴頂鳥」,原無「鳥」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金銀香別國皆不出,其香如銀匠鈒銀器黑膠相似, (「其香如銀匠鈒銀器黑膠相似」,「鈒」原作「靸」,「銀器」原作「花」,據明紀錄彙編本改、補。) 中有白臘一般白塊在內,好者白多黑少,燒時其味甚烈,衝觸人鼻,西番并鎖俚人甚愛此香。鶴頂其鳥,如鴨,畧大,黑毛長頸尖嘴,其腦蓋骨厚寸餘,外紅, (「外紅」,「外」原作「分」,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裏如嫩蠟之嬌黃,甚可愛,堪作腰帶刀靶擠機之類。又出一等火鷄,大如仙鶴,身圓,頸比鶴更長,頸中有紅軟冠二片,似紅帽子之狀,嘴尖,渾身毛如羊毛稀長,青色,腳長鐵黑,爪甚利,亦能抓破人腹,腸出即死。好喫麩炭,遂名火鷄,用棍捶碎,打不能死。又出此一等走獸,名白神鹿,大如巨猪,高三尺許,前半截甚黑,後半截白花毛純短可愛,嘴如猪嘴不平,四蹄如腳有跲,止食草木,不食葷腥。其牛、羊、猪、犬、鷄、鴨,并疏菜菓瓜之類與瓜哇一般。 (「并蔬菜菓瓜之類與爪哇一般」,原無「菜」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彼人多好博戲,如搕龜、奕棋、鬥鷄,皆賭錢物。 (「皆賭錢物」,「錢」原作「鈔」,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市上亦使中國銅錢,并布帛之類,亦將方物貢于中國。

○暹邏國

自占城向西南船行七晝夜,順風至龍門屋海口入港,纔到其國。地週千里,外山崎嶇,內地潮濕,土瘠少堪耕種。氣候不正,或寒或熱。其王居之屋,頗高麗整潔。民庶房屋如樓起造,上不鋪板,卻用桄榔木劈如竹片樣密擺, (「卻用桄榔木劈如竹片樣密擺」,「卻」原作「腳」,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用藤扎縛甚堅固,上鋪藤席竹簟,坐臥食處皆在其上。王者之扮,用白布纏頭,上不穿衣,下圍絲嵌手巾,加以錦綺壓腰。出入騎象,或乘轎,一人挾金柄傘蓋,其傘茭蔁葉砌做,甚好。王係鎖俚人氏,崇信釋教。國人為僧尼者極多,其僧尼服色與中國頗同,亦住庵觀, (「亦住庵觀」,「住」原作「主」,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受戒持齋。民風皆是婦人主事,其國王及下民若有謀議刑法輕重、買賣一應巨細之事, (「其國王民下若有謀議刑法輕重買賣一應巨細之事」,「巨」原作「三」,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皆從決於妻,其婦人智量果勝於男子。若有妻與我中國男子情好和美,則置酒飲以待,同飲坐臥,則夫恬不為怪,則曰:「我妻則美,中國人喜愛。」男子撮髻,用白布纏頭,身穿長衫,婦人亦椎髻,穿長衫。凡男子年二十餘歲,則將莖物週圍之皮,用如韭菜葉樣細刀挑開,嵌入錫珠十數顆皮內,用藥封銲,得瘡口復好,纔出行走,如葡萄一般。自有一等人開舖,專與人嵌銲,以為藝業。如國王或大頭目、富翁,則以金為虛珠,內安砂子一粒嵌之,行動颯颯有聲為美。不嵌者,為下等人也。最為可笑之事,男子婚姻,先請僧迎男子至女家,就令僧討取童女喜紅, (「就令僧討取童女喜紅」,「令」原作「是」,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點於男子之額,名曰利市,然後成親。過三日後,又請僧及諸親友辦檳榔綵船等物,迎女歸男家,則置酒張樂,請待賓朋。死喪之禮,凡富貴之人死了時,用水銀灌於腹內而葬之。閒下之人若死, (「閒下之人若死」,「閒」原作「間」,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擡屍至郊外海邊, (「擡屍至郊外海邊」,「擡」原作「將」,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放沙際,隨有各色之鳥大如鵝者,三五十數,飛集空中,下將屍肉食盡飛去, (「下將屍肉食盡飛去」,「去」原作「雲」,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餘骨家人號泣弃海中而歸,謂之鳥葬。歸家亦請僧設齋誦經,禮佛而已。

國之西北,去二百餘里有一市鎮,名曰上水,可通雲南後門, (「可通雲南後門」,原無「南」字,據清勝朝遺事本補。) 此處有番人五百餘家,諸色番貨皆有賣者。紅馬斯肯的石,此處多有賣者,此石在紅鴉鳥石肩下, (「此石在紅鴉鳥石肩下」,「在」原作「最」,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明凈如石榴子一般。中國寶船到暹邏,亦用小船到彼買賣。其國土產黃速香、沉香、降真香、花梨木,白荳蔻、大風子、血蝎、藤黃、蘇木、花錫、象牙、翠毛等物。 (「花錫」,原作「花犀」,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其蘇木如薪之廣,顏色絕勝他所出者。 (「顏色絕勝他所出者」,「絕」原作「紅」,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異獸有白象、白鼠、獅子、猫兒。其蔬菓之類,俱似占城一般。酒有米酒、椰子酒, (「酒有米酒椰子酒」,原無「酒有」之「酒」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俱是燒酒, (「俱是燒酒」,原無「俱是」二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甚賤。牛、羊、鷄、鴨等畜皆有。 (「牛羊鷄鴨等畜皆有」,原無「皆有」二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國語頗似廣東鄉談音韵。民俗囂婬,好習水戰,其王常差部領討伐鄰邦。海■〈貝八〉當錢使用,不拘金銀,物貨一應大小買賣皆以此物論價交易,中國歷代銅錢不常使。 (「中國歷代銅錢不常使」,原無「不」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王差頭目將蘇木、降真香等物進貢中國。

○滿剌加國

自占城向正南,好風船行八日到龍牙門,入門投西行,二日可到。此處舊不稱國,因海有五嶼,遂有五嶼之名耳。無國王,止有頭目掌管。此地屬暹邏所轄, (「此地屬暹羅所轄」,「屬」字下原衍「犀??上」二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刪。) 歲輸金四十兩,否則差人征伐。永樂七年,上命正使太監鄭和詔敕賜頭目雙臺銀印、冠帶袍服, (「上命正使太監鄭和齎詔敕賜頭目雙臺銀印冠帶袍服」,原無「齎」、「賜」二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建碑封域,遂名滿剌加國。是後暹邏莫敢相擾。其頭目蒙恩為王,携子挈妻赴朝廷拜謝,進貢方物,朝廷又賜以海船回國守土。

其處東南是大海,西北是老岸連山,皆沙滷之地。 (「皆沙滷之地」,原無「皆」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氣候朝熱暮寒。田瘠谷薄,人少耕種。有一大溪,河水下流,從王居前過,轉入于海。王於溪上建立木橋,上造橋亭二十餘間,諸物買賣皆在其上。國王、國人皆從回回教門,持齋受戒。其王之扮,細白番布纏頭,身穿細花番布如袍長衣,腳穿皮鞋, (「腳穿皮鞋」,原無「皮」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出入乘轎。國人男女方帕包頭。女人撮髻腦後,身體微黑,下圍白布各色手巾,上穿色布短衫。風俗淳樸,房屋如樓閣,所置則不舖板,但高四尺許,以椰子樹木劈成條片,稀布于上,用藤縛定如平棚樣,自有層次,連牀就榻,蟠膝而坐、飲臥竈廁俱在上也。人多以漁為業,用獨木刳舟泛海取魚。

土產黃速香、烏木、打麻兒香、花錫之類。打麻兒香本是一等樹脂流入土內,掘出如中國松香、瀝青之狀,火點即着,番人皆以此木照點當燈,番船造完皆溶此物塗抹於外,水莫能入,甚好,彼人多去採取轉賣他國。內有明凈者,如金箔一般,名損都盧斯,番人亦有做成帽珠而賣,水珀即此物也。花錫有二處山塢錫塲,王令頭目主之,差人煎淘鑄成斗樣,小塊輸官,通市交易皆以此錫行使。國語、婚喪之禮,頗與爪哇相同。山野有一等樹, (「山野有一等樹」,原無「一」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名沙孤樹, (「名沙孤樹」,原無「沙」字,「樹」作「村」,據明紀錄彙編本補、改。) 鄉民將此樹皮,如中國葛根搗浸澄濾,其粉作丸,如菉荳大,晒乾而賣,名沙孤米,做飯而喫。海之洲渚岸邊生一等水草,名茭蔁葉,長如刀茅樣,似苦笋,殼厚,性柔軟,生子如荔枝樣, (「生子如荔枝樣」,「生」原作「孤」,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鷄彈大,取其子釀酒,飲之亦能醉人。鄉人取其葉織成細簟,止闊二尺,長丈餘,為席而賣。果有甘蔗、芭蕉子、波羅蜜、野荔枝,有葱、蒜、薑、芥、冬瓜、西瓜,牛、羊、鷄、鴨雖有不廣。其水牛一頭,賣銀一斤,驢、馬皆無。其海邊水內常有鼉龍傷人,其龍高三四尺,四足,滿身鱗甲,背刺排生, (「背刺排生」,「背」原作「皆」,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龍頭獠牙, (「龍頭撩牙」,「撩」原作「掩」,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遇人則嚙。山出黑虎,比中國黃虎略小,其毛黑色,亦有花紋,其黃虎亦有。內有虎為人,入市混人而行,自有識者,擒而殺之。如占城屍頭蠻,此處亦有。

中國寶船到彼,則立排柵,如城垣, (「如城垣」,原無「如」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設四門更鼓樓,夜則提鈴週廵。內又立重柵小城,蓋造庫藏倉厫,一應錢糧頓放在內。如各國寶船回至此處取齊,打整番貨,裝載停當,等候南風順, (「等候南風順」,原無「候」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便於五月中旬開船回還。其國王亦有採辦方物,挈妻子帶領頭目駕船跟隨回洋寶船赴闕進貢中國。

○啞魯國 (小邦。)

自滿剌加國開船,好風行四晝夜可到,有淡水港一條,入港到國。其國南是大山,北是大海,西是蘇門答剌國界,東有平地,堪種稻穀,米粒細小,糧食頗有。民以耕種為業,風俗淳樸。國語、婚喪等事皆與爪哇相同。貨用稀少。 (「貨用稀少」,「少」原作「小」,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綿布名考泥,并米穀、牛、羊、鷄、鴨甚廣,乳酪多有賣者。其國王、國人皆是回回人。山林中出一等飛虎,如猫之大,遍身土灰色,有肉翅,如蝙蝠翅一般,但前足肉翅生連後足,能飛不遠,人有獲者,不服家食即死。土產黃速香、金銀香之類,乃小邦也。

○蘇門答剌國并那孤兒黎代 (皆小邦。 (「那孤兒」,原作「那哈」,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

蘇門答剌國,即古須文達那國是也。其處乃西洋之總路頭, (「其處乃西洋之總路頭」,「乃」原作「及」,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寶船自滿剌加國向西南,好風行五晝夜先到濱海一村,地名答魯蠻繫船,往東南十餘里可到。其國無城郭,有一大溪,淡水流出於海,一日二次潮水長落。其海口浪大,常有船打没。其國南去有百里之遠是大深山, (「其國南去有百里之遠是大深山」,原無「山」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南北是大海,東亦是大山,至阿魯國界,正西邊大海, (「正西邊大海」,原無「大」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其山連小國二處。 (「其山連小國二處」,原無「其」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先至那孤兒王界, (「先至那孤兒王界」,「孤」原作「孩」,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後至黎代王界,其蘇門答剌國王,先被那孤兒花面王侵掠, (「先被那孤兒花面王侵掠」,「孤」原作「孩」,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戰鬥身中藥箭而死。有一子幼小,不能為父報仇,其王之妻與眾誓曰:「若有能報夫死之仇,得全其地,吾願為妻,共王國事。」言訖,本處有一漁翁奮志而言:「我敢報之。」遂領兵眾,當先殺敗花面王,復雪其仇。花面王被殺傷,眾退伏,不敢侵擾。王妻不負前盟,即與漁翁配合, (「即與漁翁配合」,「配」原作「嫂」,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稱為老王,家寶地賦之政,悉聽老王裁製。永樂七年,老王效職進貢方物而沐天恩。永樂十年,復至本國。其先王之子長成,陰與部頭目議,合謀殺義父即漁翁也,奪其位,掌其國。漁翁有嫡子名蘇斡剌,領眾挈家逃去隣山,自立一寨,不時率眾侵復父仇。 (「不時率眾侵復父仇」,「時」原作「常」,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永樂十三年間,正使太監鄭和等統領大■〈舟宗〉寶船到彼,發兵擒獲蘇斡剌,赴京明正其罪,所以王子悉感聖恩,常貢方物于朝廷。

其國四時氣候不齊,朝熱如夏,暮寒如秋,五七月間亦有瘴氣。山產硫黃,出于岩穴之中。其山草本不生,土石皆焦黃色。田土不廣,惟種早稻, (「惟種旱稻」,「旱」原作「早」,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一年二熟,大小麥俱無。其胡椒倚山居民置園種之,藤蔓而生,若中國廣東甜菜樣,開花黃白,結椒成穗,生青熟紅,候其半老之時,摘採晒乾貨賣,其椒粒虛大者,乃此處椒也。每官秤百斤,賣彼處金錢八十箇,直銀壹兩。菓有芭蕉子、甘蔗、莽吉柿、波羅蜜之類。有一等臭菓,番名睹爾焉, (「番名睹爾焉」,「睹」原作「賄」,「焉」原作「馬」,皆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如中國水鷄頭樣,長八九寸,皮生尖刺,熟則五六瓣裂開,若臭牛肉之臭,內有粟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塊,甚甜美好喫,中有子可炒喫,其味如栗。柑橘甚廣,如波斯橘樣,不酸,可以久留不爛。又有一等酸子,番名俺拔。如大消梨樣,頗長,皮綠,其氣香冽,欲食簽去外皮,切肉而食,其味酸甜之甚,核有鷄彈大。其桃、李等菓俱無。蔬菜有葱、蒜、韮、芥,冬瓜至廣,長久不壞。西瓜綠皮紅子,有三四尺者。黃牛廣蓄,乳酪多有賣者。羊皆黑毛,無一白者。鷄無線者,番人不曉線法。惟有竹鷄,大者重六七斤,畧煑便軟,其味甚美,絕勝他處之鷄。鴨腳低匾,大有五六斤者。亦有桑樹,人家養蠶,會練絲,不曉做綿。其國風俗淳厚,言語婚喪,并男婦穿扮衣服等事,皆與滿剌加國相同。其居民之屋,如樓起造,七八尺高,不布閣柵,亦不鋪板,止用椰子木、桄榔木劈成條片,以藤縛定,再鋪藤簟于其上而居。此處多有番船往來,諸般番貨多有賣者。其國使用金錢錫錢, (「其國使用金錢錫錢」,「金錢」原作「金銀」,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金錢番名底那兒,以七成淡金鑄造,每箇圓徑五分,面底有文,重五分五厘。錫錢番名加失,零碎買賣則以錫錢使用。

那孤兒王,又名花面王,在蘇門答剌國西,地里相連,止是一大山村, (「止是一大山村」,「是」原作「止」,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但是所管人民皆於面上刺三尖青花為號,所以稱為花面王。地方不廣,人民止有千餘家,田少民多,以陸種為生,米糧稀少,乃一小邦也。

黎代,亦小邦也。黎代又在那孤兒王地界之西。其處南是大山,北臨巨海,西連浡里國為界,居民一二千家, (「居民一二千家」,原無「居」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自推一人為王,以主其事, (「以主其事」,「以」原作「所」,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屬蘇門答剌國所管。土無所產,語言動用俱與蘇門相同。山有野犀牛至多,王亦差人捕獲,隨蘇門進貢。

○南浡里國

自蘇門答剌往正西,好風行三晝夜可到。 (「好風行三晝夜可到」,原無「三」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其國邊海,人民止有千餘家,皆是回回人。王居房屋,用大木,高三四丈,如樓起造,樓下并不裝飾,縱放牛羊牲畜于其下,止將樓上四圍以板折落,甚潔,坐臥食處皆在其上。民居之屋,與蘇門同。黃牛、水牛、山羊、鷄、鴨皆有,蒜、菜皆少,魚蝦至賤,米穀當錢使用。山產降真香,名連花降,此處最好。亦有犀牛。國之西北海內有一大平頂峻山,半日可到,名帽山。山之西大海,正是西洋也,番名那没嚟洋, (「番名那没嚟洋」,「那」原作「冉??」,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西來過洋船隻俱投此山為准。其山邊二丈上下海水內,生海樹,被人撈取為寶物貨賣,即黑珊瑚也。其樹大者高二三尺,根頭有大拇指大,如墨之黑,似玉石之溫潤,稍有椏枝,婆娑可愛,根頭大處可碾為數珠。其帽山腳下亦有居人二三十家,各皆自稱為王,若問伊姓名,則曰阿孤喇楂,我便是王之答。或問其次,曰阿孤喇楂,我亦是王,甚可笑也。其處屬南浡里國所轄。其南浡里王將降香等物進于中國。

○錫蘭并裸形國

自帽山開洋, (「自帽山開洋」,「帽」原作「南孛」,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好風行三日,見翠藍山在海中,其山三四座,惟一山最大,番名按篤巒山。彼處之人,巢居穴處,男女赤體, (「男女赤體」,「女」原作「子」,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皆無寸衣,如獸畜之形。土不出米,惟食山芋、波羅蜜菓、芭蕉子之類, (「惟食山芋波羅蜜菓芭蕉子之類」,「類」原作「■〈婁頁〉」,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或入海捕魚蝦等物而食。人傳云:若有寸布在身,即生爛瘡。昔釋迦佛過海於此,登岸脫衣入水澡浴,被人偷藏其衣,被釋迦呪誓,以此至今人莫能穿衣服。俗言出卵嶼, (「出卯嶼」,明紀錄彙編作「出卵塢」。) 即此地也。過此山投正西,船行七八日,見鶯哥嘴山。再三二日,至佛堂山,纔到錫南國馬頭名別羅里泊船登岸。 (「纔到錫蘭國馬頭名別羅里泊船登岸」,原無「別」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海邊山腳光石上有一足跡,長二尺許,云是釋迦自翠藍山來,從此上岸,腳踏此石, (「腳踏此石」,原無「此石」二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其跡存焉。中有淺水不乾,人皆以手蘸其水拭面目,曰:「佛水清凈。」左有佛寺,內有釋迦佛混身側臥,尚存不朽。其寢坐用各色寶石裝嵌沉香木為之,甚華麗。又有佛牙并活舍利子等物在堂。 (「又有佛牙并活舍利子等物在堂」,「又」原作「及」,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其釋迦涅盤正此處也。去此四五十里,纔到王居之處,國王係鎖俚人,崇信佛教,尊敬象、牛。人將牛糞燒灰,遍搽其體,不敢食牛,止食其乳。如有牛死,即埋之,若私宰者,王法罪死,或納牛頭大金以贖其罪。王居之址并大家小戶,每日侵晨,先將牛糞用水調稀,遍塗屋下地面,然後拜佛,則兩手直舒于前,兩腿直伸于後,胸腹皆着于地而拜。近有一大山,侵雲高聳,山頂有人右腳迹一箇,入深三尺許,長八尺餘,云是人祖阿聃聖人,即盤古之足跡也。此山出青、紅、黃鴉烏,青米藍石、昔喇泥、窟没藍等一應寶石皆有,每過大雨,水衝出土,流下沙中,尋拾則有。常言寶石是人祖的眼淚結成,信然。其海中有雪白浮沙一片,日照其沙,光彩瀲灧,曰有珍珠螺蚌聚集其上。王置一珠池,二三年一次,令人取螺蚌傾入珠池內作爛,差人看守,水淘珠出,納官,亦有竊取而賣者。

其國地廣人稠,亞於爪哇。民俗富饒。男子上身赤膊,下圍絲布手巾,加以壓腰。 (「加以壓腰」,「加」原作「如」,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鬢鬚并滿身毫毛皆剃去凈,止留其髮,用白布纏頭。如有父母死亡者,其毫毛即不剃去,以此為孝禮。女人髻綰腦後,下圍白布。 (「下圍白布」,「下」原作「不」,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其新生小兒則剃頭,女則胎髮不剃, (「女則胎髮不剃」,「髮」原作「後」,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就養至成人。 (「就養至成人」,「成」原作「長」,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無酥油牛乳不食其飯,若人欲喫飯,則於暗處而食,不令人見。檳榔荖葉不絕其口而食。米穀荳麻皆有,惟無麥麵。椰子至多,油酒糖醬皆將此物做造而食用之。 (「油酒糖醬皆將此物做造而食用之」,「醬」原作「飯」,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人死則火化埋骨。其喪嫁娶親,隣之婦都將兩手齊拍胸乳而叫嚎哭泣為禮。其芭蕉子、波羅蜜、甘蔗等菓皆有,瓜、茄蔬菜,牛、羊、鷄、鴨亦有。王以金為錢,通行使用,每箇重一分六厘。中國麝香、紵絲、色絹、青磁盤碗、銅錢、樟腦甚喜,則將寶石、珍珠換易。王常看人賫寶石等物,隨同回洋寶船進奉朝廷。

○小葛蘭國

自錫蘭國馬頭別羅里開船, (「白錫蘭國馬頭別羅里開船」,原無「別」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往西北,好風行六晝夜,到小葛蘭國。其國邊海,東連大山,西是大海,國王、國人皆鎖俚人氏, (「國王國人皆鎖俚人氏」,「氏」原作「民」,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崇信佛教,尊敬象、牛,婚喪等事與錫蘭國同。 (「婚喪等事與錫蘭國同」,原無「同」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土產蘇木,胡椒不多。其菓菜之類皆有。牛羊頗異,羊青毛,腳高二三尺,黃牛有三四百觔者。人日食二飡,用蘇油拌飯而食。而市使金錢, (「而市使金錢」,原無「市」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雖係小邦,王亦將方物差人進貢。

○柯枝國

小葛蘭國開船,沿山投西北,好風行一晝夜,到本國港口泊船。其國東是大山,西臨大海,南北邊海,有路可通鄰國。其國王亦鎖俚人氏,頭纏黃白布,上不穿衣,下圍色絲手巾,再用顏色紵絲一疋纏之於腰,名曰壓腰,其頭目及財主服用與王頗同。人樣匾片蓋之, (「人樣匾片蓋之」,似有脫文。明紀錄彙編本作「民居之屋,用椰子木起造,用椰子葉編成片如草苫樣」。) 雨不能漏。家家用磚泥砌一土庫,止分大小,家有細軟之物,俱放於內,以防火盗。國人五等:一等南毗,與王同類,內有剃頭挂線在頸者, (「內有剃頭挂線在頸者」,「頭」原作「所」,「線」原作「綿」,據明紀錄彙編本改。「挂」原作「桂」,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最為貴族;二等回回人;三等人哲地,皆有錢財主;四等人名革令,專與人為牙保;五等人名木瓜,木瓜者,至低賤之人也,王令此輩俱在海濱居住,簷不過三尺,高者有罪,其類穿衣上不過臍,下不過膝,或出於路,途遇南毗、哲地人,即伏於路傍,俟哲地等過則起而復行。其木瓜之輩專以漁樵檯負重物為生,官不許穿長衣及經商買賣,如中國漢人一般。 (「如中國漢人一般」,「漢」原作「儺」,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其國王崇奉佛教,尊敬象、牛,建造佛殿,以銅鑄佛像,用青石砌其佛座,週圍砌成水溝,傍穿一井,每日侵晨,則鳴鍾擊鼓,汲水於佛頂澆之再三,眾皆羅拜而退。另有一等人名濁饑,即道人也,亦有妻小,其輩自出母胎,髮不經剃,亦不梳篦,以酥油等物將髮槎成條類氊樣,或十餘縷,或七八縷,披曳腦後,卻將黃牛糞燒為白灰,遍搽其體。上下無衣,止有指大黃藤兩條緊縛其腰,再以白布為稍。手挐大海螺, (「手挐大海螺」,「挐」原作「繫」,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常吹而行。伊妻略以布遮其醜隨行,此等即出家人也。倘到人家,則與錢米等物,此地氣候常煖如夏,並無霜雪。每年至二三月夜間,則下陣頭雨一二,番人家即整蓋住屋,備辦食用。到五六月,晝夜下滂沱大雨,街市成河,人莫能行。候雨信過, (「候雨信過」,「候」原作「後」,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至七八月纔晴,至八月半後晴起,要點雨也無,直至次年三月又下雨,常言「半年落雨半年晴」,正此處也。

土無他產,止有胡椒,人多置園種椒為產業, (「人多置園種椒為產業」,原無「椒」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每年椒熟,有收椒大戶收買,置倉盛頓,待各處番商來買。 (「待各處番商來買」,「各」原作「本」,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珍珠以分數論價, (「珍珠以分數論價」,「論」原作「類」,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若一顆重三分五厘,賣彼處金錢一千八百箇, (「賣彼處金錢一千八百箇」,「一千八百」原作「一百」,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直銀一百兩。珊瑚枝梗,其哲地論斤重買下,顧倩人匠車旋成珠,亦稱分兩而賣。市使金銀錢。國人婚喪之禮,依本類不同。米、粟、麻、荳、黍、稷皆有,惟無大小二麥。象、馬、牛、羊、犬、猫、鷄、鴨皆有,只無驢子并鵞。國王亦差頭目進奉朝廷。

○古里國 (即西洋大國也。 (「即西洋大國也」,「大」原作「伏」,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

從柯枝國港口開船,往西北,行三日可到。其國邊海,山之東有五七百里, (「山之東有五七百里」,「之」原作「遠」,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遠通坎巴夷國,西臨大海,南連柯枝國界,北接狠奴兒國地面,西洋大國正此國也。永樂五年,聖朝命正使太監鄭和等賫詔敕賜其王誥命銀印,及陞賞各頭目品級冠帶,統領大■〈舟宗〉寶船到彼,起建碑亭,立石云:「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咸若,熙皥同風,刻石于茲,永示萬世。 (「永示萬世」,「示」原作「樂」,據清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改。)

國王係南昆人,崇信釋教,欽敬象、牛。國人亦有五等,有回回、南昆、哲地、革令、木瓜,其國王國人, (「其國王國人」,原作「王是南昆人」,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皆不食牛肉。大頭目是回回人,皆不食猪肉。先王與回回誓定,你不食牛,吾不食猪,互相禁忌,至今尚然。王以用銅鑄佛像,名乃納兒,起造佛殿,以銅鑄瓦蓋之。佛殿側掘一井,每侵晨,王至井汲水浴佛,拜訖,令人收取黃牛夜拋凈糞於銅盆內,用水調稀如糊,遍搽殿內地面墻壁。其王府頭目富家,每早亦用糞燒成白灰,研細,用好布為小袋盛灰,常帶在身,侵晨洗面畢,則取糞灰水調些須搽其額并兩股間各三路,此為敬牛敬佛之誠。傳云昔有一聖人名某些,立教化,人知有真天,人皆欽從。以後聖人因往他所,令其弟撒没■〈口梨〉掌管教人,不期弟心起驕妄, (「不期弟心起驕妄」,「妄」原作「忘」,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鑄一金犢,曰:「此是聖主,敬之即有靈驗。」教人聽命崇敬。其牛日常糞金,人得其金,心變而忘天道 (「心變而忘天道」,「天」原作「而」,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皆以牛為其主。後某些聖人回還,見教人被其弟惑壞,廢其牛而罪其弟,其弟騎一大象遁去,後之人懸望撒没■〈口梨〉回來,且如月初則言月中必至,及至月中又言月盡必至, (「及至月中又言月盡必至」,原無「必」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至今尚未絕其望, (「至今尚未絕其望」,原無「至」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南昆人敬其象牛由此也。 (「南昆人敬其象牛由此也」,「昆」原作「見」,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又古里國條中凡「南昆」之「昆」字,據前文似當作「毗」字。)

王有大頭目二人,掌管國事,俱是回回人。國人大率皆奉回回教門,禮拜寺有二三十所,七日一次禮拜,至日舉家齋沐,諸事不幹。 (「諸事不幹」,「諸」原作「所」,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己午時,大小男子到寺禮拜,至未時方散回家,纔敢買賣交易等事。 (「纔做買賣交易等事」,「纔做」原作「絕敢」,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人甚誠信,濟楚標致貌偉。此二頭目朝廷亦陞賞各人,若寶船到彼,全憑二人主張買賣,王差頭目並哲地米訥凡即書筭手官、牙人來會,領■〈舟宗〉大人謀擇某日打價。至日,先將帶去錦綺等貨,逐一議價已定,隨寫合同價數,各收。 (「隨寫合同價數」,「數」原作「如」,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其頭目哲地即與內官大人眾手相拏, (「其頭目哲地即與內官大人眾手相拏」,「眾」原作「象」,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其牙人則言某月某吉日於眾手中拍一掌,已定,或貴或賤,再不悔改。然後哲地富戶纔將寶石、珍珠、珊瑚等物來看議價,非一日能定,快則一月,緩則二三月。若價錢較議已定, (「若價錢較議已定」,原無「錢」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如買一主珍珠等物,該價若干,是原經手頭目米納凡來計算,若該還紵絲等物若干,照原打手之價一一准還,毫厘無改。彼之筭法無算盤,但以兩手並兩腳二十指計筭,分毫無差,甚異於常。

王以六成金鑄錢行使,名吧喃,每箇徑寸三分八厘,面底有紋,重一分。又以銀為小錢,名搭兒,每箇重三厘,此錢零用。西洋布,本國名撦梨布,出於隣境坎把夷等處。每疋濶四尺五寸,長二丈五尺,賣彼處金錢八箇。國人亦將蠶絲煉染各色,挽織間道花手巾,四五尺濶,長一丈二三尺,每條賣金錢一百箇。胡椒山鄉住人置園多種。富家種椰子樹為產業,椰子有十般所用,嫩者有漿甚甜,好喫,又可釀酒。老者將肉打油,做糖,或做飯喫。外包之穰,打索,造船。椰殼為碗,為酒鍾。燒灰打廂金銀生活。 (「燒灰打廂金銀生活」,「廂」原作「讓」,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樹好架屋,葉堪蓋屋。菜各樣俱有,冬瓜四時皆有。又有一等小瓜,如小指大,長二寸許, (「長二寸許」,「寸」原作「十」,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如青瓜之味。其葱紫皮,如蒜,頭大葉小,秤斤而賣。芭蕉子、波羅蜜多有賣者。木鱉子樹高十餘丈,結子如綠柿樣, (「結子如綠柿樣」,「子如」原作「而大」,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內包其子三四十箇,熟自墮落。其蝙蝠如鷹之大,都在此樹上倒挂而歇。米紅白皆有,麥大小俱無。鷄、鴨廣有,只無鵝。羊腳高,灰色,似驢駒之樣。 (「似驢駒之樣」,「駒」原作「狗」,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水牛不大,黃牛有三四百斤者,人皆不食其肉,止食其乳酪。人無酥油不食其飯。其牛養至老死埋之。其各色海魚甚賤。人家多養孔雀。國人亦會彈唱, (「國人亦會彈唱」,原作「衏衏只念彈唱」,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以葫蘆殼為樂器,紅銅絲為絃,唱番歌相和而彈,其有音韻堪聽。 (「其有音韻堪聽」,「堪」原作「不」,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其王位,父不傳子,而傳之外甥,傳甥止論母腹所生為嫡族, (「傳甥止論母腹所生為嫡族」,「甥」下原衍「之朝」二字,「止」原作「正」,據明紀錄彙編本刪、改。) 若無姊妹傳之,傳之於弟,再無弟,則遜與有德之人,世代相仍如此。王法無鞭笞之刑,輕則截手斷足,重則罰金誅戮,甚則抄封滅族。人有犯法者,拘之到官,即伏其罪,若冤枉不伏者,則於王前或大頭目前,挂一鐵鍋,盛油四五斤,煎滾其油,先以樹葉投之油內,試其爆烈有聲,遂令其人以右手一指煠於油內,待焦取出,用布包裹封記,監留在官,三日後聚眾開封視之,若手爛潰,其事不枉,更加以刑,若手如舊不損,則差頭目人等以鼓樂禮送其人回家,親友饋禮往賀,則飲酒作樂,最為奇異。使回之日, (原無「使回之日」四字,據清勝朝遺事本補。) 王用赤金五十兩,命匠拔絲結挽成片,以各色寶石珍珠鑲帶一條,差頭目乃那進於朝廷。

○溜山國

自蘇門答剌國開船,過帽山, (「帽山」,明紀錄彙編本作「小帽山」。) 投西南,船行好風十餘日可到。其國番名牒幹,無城墎,倚山聚居面歇,四圍皆海, (「四圍皆海」,「圍」作「園」,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如洲渚一般, (「如洲渚一般」,為無「如」字,「般」原作「盤」,據明紀錄彙編本補、改。) 地方不廣。國之西去程途不等,海中天生石門一座, (「海中天生石門一座」,原無「一座」二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如城闕樣,有八大處,各有其名,曰沙溜、人不知溜、起來溜、麻里奇溜、加平年溜、加加溜、安都里溜、官嶼溜, (「麻里奇溜」,原作「麻里哥溜」;「安都里溜」,原作「海都里溜」,皆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此八處皆有所主而通商船。再有小窄之溜, (「再有小窄之溜」,「小」原作「十」,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傳云三千里有餘,所謂溺水三千,正此處也。

其國之人,巢居穴處,不識米穀,但捕魚蝦而食。不解穿衣,以樹葉遮其前後。設遇風水不順,舟師失其船舵,過其溜,落瀉水,漸無力而沉,大槩行船謹防此也。牒幹國王頭目民庶皆是回回人,風俗純美,所行悉遵教門規矩。人多以漁為生,種椰子樹為業。男女體貌微黑。男子白布纏頭,下圍手巾。婦人上穿短衣,下亦以濶大手巾圍之,又以手巾過頭蓋覆,止露其面。婚喪之禮,悉依教門而行。土產除香不多,椰子甚廣,以外包之穰打成繩索,賣與造船等用。其造番船,不用一釘,止鑽其竅,皆以此索聯縛,加以木楔,然後以番瀝青塗之。龍涎香,其漁者常於溜礁上採得,如水浸瀝青之樣,嗅之無香,火燒腥氣, (「火燒腥氣」,「腥」原作「鯹」,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價高貴,以銀對易,海■〈貝八〉彼人採積如山,晻爛其肉,轉賣暹邏等國,當錢使用。馬魰魚切成手臂大塊, (「馬鮫魚切成手臂大塊」,「鮫」原作「蝦」,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淡晒極乾,倉屋收貯,名溜魚,賣與他國。絲嵌手巾,其細密絕勝他處。又一等織金手帕,男子纏頭可用,其價賣銀五兩之貴者。氣候常熱如夏,土瘦米少,無麥類。菜不廣,牛、羊、鷄、鴨皆有,餘無所出。亦以銀鑄錢使用。中國亦往彼國收買龍涎香、椰子等物,乃一小邦也。

○祖法兒國

自古里國開船,投西北,船行十晝夜可到。其國臺海倚山,無城墎,東南大海,西北重山。國王國民皆回回教門人。體長大,貌偉,言語質樸。王者之扮,以白細番布纏頭,身穿青花如絹紬細絲嵌圓領,或金錦衣袍、足着番靴,或淺面皮鞋。出入乘轎騎馬,前後擺列象、駝、馬隊、刀牌手,吹篳篥鎖吶, (「吹篳篥鎖吶」,「吹」原作「次」,「鎖」原作「瑣」,皆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簇擁而行。民下所服冠衣。纏頭長衣,腳穿皮鞋。如遇禮拜日,上半日市絕交易。長幼男子皆沐了,即將薔薇露或沉香油搽其面,纔穿齊整新衣。又以小土鑪燒沉檀俺八兒香,立於其上,薰其衣體,纔往禮拜寺。禮拜後,分散出,經過街市,香氣半晌不散。婚喪之禮,悉遵教規而行。土產乳香,其香乃樹脂也。其樹似榆而葉尖長,彼人砍樹取香而賣。 (「彼人砍樹取香而賣」,「砍」原作「砟」,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中國寶船到彼開讀賞賜畢,王差頭目遍諭國人,皆將其乳香并血竭、蘆薈、没藥、安息香、酥合油、木鱉子之類來換易其紵絲、磁器等物。此處氣候,常如七八月,不冷。米、麥、豆、粟、黍、稷、麻、穀及諸般菜蔬瓜、茄,牛、羊、馬、驢、猫、犬、鷄、鴨皆有。山中亦出駝鷄,土人捕捉來賣。其駝鷄身匾,頸長如鶴,高三四尺,足指每腳止有二指,毛如駱駝,喫豆米等物。行似駱駝,單峯雙峯俱有,人皆騎坐,街市殺賣其肉。王以金鑄錢,名倘伽,每箇重三錢,零用此錢。王亦差頭目賫乳香、駝鷄等物進貢。

○阿丹國

自古里國開船,投正西兌位,行一月可到。其國邊海,離山遠。 (「離山遠」,原無「離」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國富民饒,皆奉回回教門,說阿剌壁言語。人性強硬。有馬步銳兵七八千,所以國勢威重,鄰邦懼之。永樂十九年,欽命正使太監李等賫詔敕冠衣賜其王,到蘇門答剌國分宗,內官周等領駕寶船三隻往彼, (「內官周等領駕寶船三隻往彼」,原無「周」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彼」原作「被」,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改。) 王聞其至,即率大小頭目至海濱迎,送至王府,禮甚遵謹,咸伏臣子之禮。開讀畢,王即諭其國人,但有珍珠寶石許令賣易。於彼處買到重二錢大塊猫晴石,各色雅姑等異寶,并大顆珍珠,珊瑚樹高二尺者數株,珊瑚枝株五匱,金箔、薔薇露、麒麟、獅子、花福鹿、金錢豹、駝鷄、白鳩之類。 (「花福鹿」,原作「花福祿」,「白鳩」,原作「白雄」,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國王之扮,頭帶金冠,身穿黃袍,腰繫寶粧金帶。至禮拜日去寺禮拜, (「至禮拜日去寺禮拜」,「日」上原衍「寺」字,據明紀錄彙編本刪。) 換細白番布纏頭,上加金錦之頂,身服白袍,坐車列隊而行。其頭目冠服各有差等不同。國人穿扮,男子纏頭,穿撒哈剌梭幅,錦綺紵絲細布等衣,足着靴鞋。婦人之扮,身穿長衣,肩項佩珍寶纓珞,如觀音之扮,耳帶金廂寶環四對,臂纏金寶釧鐲,足指亦帶指環。又用絲嵌手巾蓋覆于頂,止露其面。國人打造鈒細生活金銀者, (「國人打造鈒細生活金銀者」,「鈒」原作「人」,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絕勝天下。市肆混堂并熟食、絲帛、書籍諸色物件舖店皆有。王用赤金鑄錢行使,名哺嚕嚟,每箇重官秤一錢,底面有文。又用紅銅鑄錢,名哺嚕斯,零用此錢。

其地氣候溫和,常如八九月。日月之定,無閏月,準以十二月為一年。月無大小, (「月無大小」,「無」原作「之」,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若頭夜見新月,明日即一月也。四季不定,自有陰陽人推算, (「自有陰陽人推筭」,原無「人」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某日為春首,後果花草開榮, (「後果花草開榮」,「果」原作「菓」,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某日是初秋,則葉凋落,及於月日交蝕,風雨潮信,無不准驗。人之飲食,米麵諸品皆有,多以乳酪、酥油、糖蜜製造而食。五穀蒜菜俱有,果有萬年棗、松子、葡萄、桃、杏之類。象、駝、馬、騾、驢、牛、羊、鷄、鴨、犬、猫皆有,止無猪、鵝。此處綿羊白毛,無角,於角處有兩搭圓黑,甚異,其頸下如黃牛袋一般,毛短如犬,羊尾大如盤。房屋皆以石砌,上蓋以甎或土。有石砌三層,高四五丈。樓房居住。 (「樓房居住」,清勝朝遺事本作「亦有用木起架為樓居」。) 土產紫檀香、薔薇露、簷蔔花、無核白蒲萄并花福鹿、青花白駝鷄、大尾無角綿羊、獅子、麒麟、金錢豹。其福鹿如騾子樣,白身,自兩眉心細細青條花滿身至四蹄間,條道如畫青花。白駝鷄如福鹿一般之花。 (「白駝鷄如福鹿一般之花」,「駝」原作「駞」,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麒麟前兩足高九尺餘,後兩足高六尺,長頸,擡頭高一丈六尺,首昂後低,人莫能騎。

○榜葛剌國

自蘇門答剌國開船,取帽山并翠藍嶼,投西北上,好風行二十日,先到浙地港泊船,用小船入港,五百餘里到地名鎖吶兒港登岸,西南行三十五站,到榜葛剌國。其國有城墎,其王府并一應大小衙門皆在城內。其因地方廣闊,物廣人稠,舉國皆是回回人。民俗善美,富家造船往諸番國經營者多,出外傭役者亦多。 (「出外傭役者亦多」,「役」原作「伎」,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人之容體,男婦皆黑,間有一白者。男子皆剃髮,以白布纏之,身服從頭套下圓領長衣,下圍各色闊手巾,足着淺面皮鞋。其國王頭目之扮,俱服回回教禮,冠衣甚整麗。國語名撈葛俚,自成一家言語。亦以銀錢使用,海■〈貝八〉番名考嚟,亦論箇數交易。民俗冠婚喪禮,皆亦回回教門。氣候四時如夏常熱。稻穀一年二熟,米粒細長,粟、麥、菉荳、蔬菜各色俱有。酒有三四等,米酒、椰子酒、茭蔁酒,各有造法, (「各有造法」,原無「有」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多作燒酒。市賣無茶, (「市賣無茶」,「市」原作「而」,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人家皆以檳榔待人。 (「人家皆以檳榔待人」,「皆」原作「比」,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街市一應舖店浴湯、酒飯、甜食等肆都有。驢騾頭畜,鷄犬諸色俱有。果有芭蕉、波羅蜜、酸子、石榴、甘蔗之類,砂糖、白糖、糖霜、糖果、蜜餞之類。土產五六樣細布,一樣蓽布, (「一樣蓽布」,「蓽」原作「華」,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番名卑得,闊三尺餘,長五丈六七尺,此布勻細如粉箋紙一般。一樣姜黃布, (「姜黃布」,明紀錄彙編本作「薑黑布」。) 番名滿者提,闊四尺許,長五丈餘,此布緊密壯實。一樣沙納巴,幅闊五尺,長三丈, (「長三丈」,「三」原作「二」,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便如生平羅樣,即布羅也。一樣番名抑白勒搭嚟, (「一樣番名抑白勒搭嚟」,原無「番名」二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闊三尺許,長六丈許,布眼稀勻,即布紗也,纏頭皆用此布。一樣紗榻兒, (「一樣紗榻兒」,「榻」原作「扇」,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止闊三尺五六寸,長四丈餘,如好三梭布一般。一樣番名驀黑驀勒, (「一樣番名驀黑驀勒」,原無「番名」二字,「黑」原作「哩」,據明紀錄彙編本補、改。) 闊四尺許,長二丈餘,有面,背面起絨頭,厚四五分,即兜羅綿也。桑枯樹雖有,止會作綫繰絲嵌手巾并絹,不曉成綿。漆器盤椀,鑽鐵鎗刀等項皆有賣者。造一等白紙,亦是樹皮所造,光滑細膩如鹿皮。

國法笞、杖、徒、流等刑,官品衙門印信行移皆有,軍亦有官,管給糧餉,管軍頭目名吧斯剌兒。陰陽、醫、卜、百工技藝皆有。■〈行外亢內〉衏身穿桃黑線白布花衫,下圍色絲手巾,以各色硝子珠,間以珊瑚、琥珀珠穿成瓔珞, (「間以珊瑚琥珀珠穿成瓔珞」,原無「以」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佩於肩項,又以青紅硝子石燒成釧鐲帶於兩臂。人家宴飲,此輩亦來動樂,口唱番歌對舞,亦有解數。 (「亦有解數」,「解」原作「家」,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有一等人名根當速嚕柰,即樂工也。每日五更時分,到頭目或富家門首,一人吹鎖吶,一人擊小鼓,一人擊大鼓,初起則慢,自有拍調,後漸緊促而息。又至一家,似前而擊。至飯時回到其家,或與酒飯,或與錢物者。撮弄把戲者,諸般雖有,不罕。止有一人同妻以鐵索栓一大虎,於街市牽拽而行,至人家演弄,即解其虎,坐于地,其人赤體單稍,對虎跳躍,拽拳將虎踢打,其虎性發,掉尾作威,咆哮勢若撲人。與虎對攧數合畢,又以一臂舒入虎口,直至其肘,虎不敢咬,其人仍鎖虎頭,則伏於地討食,其家則與肉啖之,及與物錢而去。日月之定,亦以十二月為一年,無閏月。王亦差人買辦各國方物進貢。

○忽魯謨斯國

自古里國開船,投西北,好風行二十五日可至。其國邊海倚山,各處番船客商都到此處買賣,所以國民皆富。國王國人皆是回回教門,遵謹誠信,每日三次禮拜,沐浴齋戒。風俗淳樸溫厚,無貧窮之家。有一家窮者,眾助以資本而救濟之。

人貌清白魁偉,衣冠濟楚標致。婚喪之禮,悉依教規無違。如男子娶妻,先以媒妁, (「先以媒灼」,「以」原作「是」,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已通允諾,其男家則置酒請加的。加的者, (「其男家則置酒請加的加的者」,「的」原作「酌」,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掌教門規矩之官也。及主婚人, (「及主婚人」,原無「人」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并媒人、親族之長者,兩家各通三代鄉貫來歷, (「兩家各通三代鄉貫來歷」,「通」原作「過」,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寫立婚書已定,然後擇日成婚,否則官法如奸論罪。

人之飲食,務用酥油拌煑而食。市有燒羊、燒鷄、燒肉、薄餅、哈里撒一應麵食,皆有賣者。二三口之家,各不舉火,止買熟食而喫。王以銀鑄錢,名底那兒,通行使用。書記皆是回回字。其市肆諸般舖店百物皆有賣者,止無酒舘,國法飲酒棄市。文武醫卜之人絕勝他處。各色技藝皆有,其撮弄者,有人將一大黑猴,高三尺,演弄諸般本事了,然後令一閒人將巾帕之類緊扎猴之兩眼,又別令一人潛打猴頭一下避之,後解其縛,令尋打伊者於千百人中,徑取原打之人,甚可笑也。

其處氣候有寒暑,春則花開,秋則葉落,有霜無雪,雨少露多。 (「雨少露多」,「雨」原作「而」,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有一大山,四面出四樣之物,一面海邊出鹽,如紅礬,人以鐵鑿,如打石一般,鑿起一塊,有三四百斤者,又不潮濕,欲用擂碎為末而食。一面出紅土,其土如銀硃。一面出白土,若石灰,可以粉墻。一面出黃土,如薑黃之色。王差人守管各處,自有人來收買為用。

土產米麥不多,皆是各處販來糶賣。果各色俱有,菜蔬亦多。其葫蘿蔔,紅色,如藕大者。其核桃,殼白,手捏即破。松子長寸許。葡萄乾有三四樣,一樣如大棗乾,紫色,一樣如蓮子,無核,結霜雪白;一樣如白豆大,圓顆,紫白。把聃果似核桃樣,色白,內仁味如核桃。石榴如茶鍾大, (「石榴如茶鍾大」,原無此句,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花紅如拳大者,甚香美。 (「甚香美」,原無「甚香」二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萬年棗自結霜如砂糖,忒甜難吃。

其處各番寶物皆有,如紅鴉姑、青黃鴉姑石、并紅剌祖把碧、祖母喇、猫睛、金剛鑽。 (此句中「青黃鴉姑石并紅剌祖把碧」,原作「青黃鴉姑剌石祖把碧」,據清勝朝遺事本改。) 大顆珍珠如龍眼, (「大顆珍珠如龍眼」,「如」原作「黃」,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重一錢二三分者。珊瑚樹株并枝梗、大塊金珀、神珀、蠟珀、黑珀、番名撒白,各色美玉器皿、水晶器皿,十樣綿剪絨花毯,其絨起一分,長二丈,闊一丈,各色梭幅、撤哈剌氊、氁羅、氁紗、各番青紅絲嵌手巾等項皆有賣者。 (「各色梭幅撒哈剌氊」,原無「氊」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各番青紅絲嵌手布等項皆有賣者」,「各」原作「荅」,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駝、馬、驢、騾廣有。其羊有四樣,一等大尾綿羊,每箇有七八十觔,其尾闊一尺餘,拖地,重二十斤;一等狗尾羊,如山羊樣,其尾長二尺餘;一等鬥羊,高二尺七八寸,前半截毛長拖地,後半身皆剪凈,頗似綿羊,角彎向前,上帶小鐵牌,行動有聲。此羊快鬥,好事之人喂養在家,賭博財物為戲。出一等獸,名草上飛,番名昔鴉鍋失, (「番名昔鴉鍋失」,原無「失」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只有大猫大,渾身儼似玳瑁班猫樣,兩耳尖黑,性純不惡, (「性純不惡」,「惡」原作「思」,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若獅豹等項猛獸,見即伏于地,乃獸中之王也。國王將獅子、麒麟、馬匹、珍珠、寶石等物并金葉表文進貢于朝。

○靺鞨國 (即天方國也。)

自古里國開船,投西南申位,船有三箇月到本國馬頭,番名秩達,有大頭目主守。 (「有大頭目主守」,「主守」原作「守主」,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自秩達往西行一日,到王居之城,名靺鞨國。其國王奉回回教門, (「其國王奉回回教門」,原無「奉回回」三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聖人始於此國闡揚教法,國人悉遵教規,不敢違犯。其國人物偉壯,體貌頗黑,男子纏頭,穿長衣,足着皮鞋。婦人俱戴蓋頭, (「婦人俱戴蓋頭」,原無「婦人俱」三字,「戴」原作「帶」,皆據明紀錄彙編本補、改。) 卒莫能見。國王禁酒,民風和美。無貧難者,犯法者少,乃極樂之界。再行半日,到天堂禮拜寺,其堂番名愷阿白。外週如城,有四百六十六門,門之兩傍皆以白玉石為柱,共四百六十七對。其堂以五色石壘砌,四方平頂樣。內用沉香木五條為梁,以黃金為閣,滿堂墻壁皆是薔薇露、龍涎香和土為之,馨香不絕。上用皂紵絲為蓋蓋之。蓄二黑獅子守其堂側。每年至十二月十日,各番回回人一二年遠的路也到堂內禮拜,皆將所罩紵絲割收一塊為記而去。割盡復換,年年不絕。堂之左有司馬儀聖人之墓,其墳壠是綠撒不泥寶石為之, (「其墳壠是綠撒不泥寶石為之」,「泥」原作「沈」,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長一丈二尺,高二尺,闊五尺。其圍墳之墻,以紺黃玉壘砌, (「以紺黃玉壘砌」,「紺」原作「泔」,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高五尺餘。城內四角造四塔,每禮拜,即登塔叫佛禮拜。左右兩傍有各祖師傳法之堂,亦以石頭壘造,整飾極華麗。其處氣候,常熱如炎天,並無雨及霜雪。夜露甚重,草木皆賴露水滋養。夜放一碗,承至天明,有三分水在碗底。土產米穀僅少,皆種粟、麥、豆、黍。瓜菜皆有,西瓜、甜瓜每箇用兩人擡之。亦有其綿花樹,如中國大桑榆,高二三丈,其花一年二收,長生不枯。牲蓄皆有。土產薔薇露、俺八兒香、麒麟、獅子、駝鷄、羚羊、草上飛并各色寶石、珍珠、琥珀、珊瑚等物, (「等物」原作「等寶」,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以金鑄錢使用,徑七分,重一錢,有十二成色。又往西行一日,到一城,名驀底納,其馬哈麻聖人陵寢正在城內,至今墓頂毫光日夜侵雲而起。墓後有一井,泉水清甜,名阿必糝糝。下番之人取其水藏船內,倘遇颶風,即以此水洒之,風浪隨手頓息。

宣德五年,欽承聖朝差內官太監鄭和等往各番國開讀賞賜,分■〈舟宗〉到古里國,太監洪見本國差人往彼,就宣差通事人等七人,賫帶麝香、磁器等物,趁本國船隻到彼,往回一年, (「往回一年」,「年」原作「等」,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買到各色奇珍異寶,麒麟、獅子、駝鷄等物,并畫天堂圖真本回京, (「并畫天堂圖真本回京」,「真」原作「的」,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其慕加國王亦差使臣將方物跟同去者七人貢進朝廷。 (「其驀加國王亦差使臣將方物跟同去者七人貢進朝廷」,「方」原作「萬」,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趙子富點校】

附录:

瀛涯勝覽(一巻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馬觀撰觀不知何許人書中多記鄭和出使時事則作於永樂以後也所記海外諸番曰占城曰爪哇曰舊港國曰暹羅曰滿剌加曰啞魯國曰蘇門答剌曰那孤兒曰黎代曰喃勃里曰鍚蘭曰小葛蘭曰阿枝曰古俚曰溜山曰祖法兒曰阿丹國曰榜葛剌國曰忽魯謨厮國凡十九國而爲篇十八其那孤兒國附見蘇門答剌後以其微也各載其疆域道里風俗物產亦畧及沿革大抵與史傳相出入(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地理類存目)

題瀛涯勝覽

余友周孺允家多藏書予嘗從求星槎集以校家本孺允并以此書見示蓋二人同時入番可以相參攷亦時有古記之所不載者昔文文山自北海渡楊子江便誦東坡茲遊竒絶冠平生之句入亂礁洋青翠萬疊不可名状今海南際天萬里其日月風雲山水之殊異惜無以極其恢詭之辭也己未潮生日書(四庫全書·集部·别集類·震川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