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班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班固〗(32-92年)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伯班嗣、父班彪,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固自幼受家庭教育,在父、祖的熏陶下,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他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父卒,以父所著《史记后传》未详,乃潜精研思,欲继承其父末竟之事业,完成其书之编撰。不久,有人上书明帝,告发固私改国史,因被收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弟班超诸阙上书,为之力辩,乃得释。后明帝召诣校书部,任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之书。于是,在父彪《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的基础上,潜精积思二十余年,于建初中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其八《表》和《天文志》又由其妹班昭及史学家马续续成。该书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尊崇儒术,宣扬名教,旁贯五经,倡导“三纲五常”及封建等级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强调五行灾异。但也能从人为得失之中探求王朝兴亡之原因。其文辞渊雅,叙事详赡,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新体例(《史通·六家》)。对后世史学编撰深有影响。建初四年(79),章帝诏诸儒大会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固以史臣身份出席会议,“实主其事”,会后汇集诸儒奏议撰成《白虎通义》一书,记录了白虎观会议辩论经学的结果,集今文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为之理论化、法典化。其后,又随章帝出巡大江南北,主张与少数民族通使,和平相处。和帝永元元年(89),因匈奴侵扰,大将军窦宪率军出征,以固为中护军、行中郎将事,参议军机大事。后窦宪因檀权被杀。他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所著尚有《典引》、《宾戏》、《应讥》及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等四十多篇,尤善作赋,以《两都赋》最为有名。所著多散佚,明张溥辑有《班兰台集》,今人丁福保辑有《班孟坚集》。固在史学方面开创的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各朝都有-些史学家仿其体例编撰各朝的断代变,后为官方定为正史、由政府组织人员进行编写。不断续成“十七变”、“二十二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等。其维护封建等级制、尊崇儒家思想、宣扬天命论等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