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584-617年)字仲淹,隋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门人私谥“文中子”。少从父王隆受业。年稍长,又受《书》于李育,学《诗》于夏□,问《礼》于关于明。隋文帝仁寿三年(603),西游长安,献《太中策》十二篇,为朝臣疑忌,退居河汾之间,以讲学著书为业,知名门人有董常、姚义、杜淹、李靖、程文和薛收等,时称“河汾门下”。崇尚儒学思想,主张儒、道、佛三教合一。他认为,儒、道、佛的流行,皆有其弊,但不在三教本身。《诗》、《书》盛而秦灭亡,不是仲尼的罪过。玄学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斋戒修而梁朝亡,非释迦之罪。只有通其变,天下才能无弊法。三教各有其用,也要通权达变。儒家《六经》是治国之本,《书》用以辩事,《诗》用以正性,《礼》用以规范行为,《乐》用以和德,《春秋之经》用以举往,《易》用以知未来。他虽也向往老、庄的“田里相距,鸡犬相闻,人老死不相往来”的“至德之世”。但又指出,道教“仁义不修,孝悌不立”,专讲长生神仙之道的缺陷。认为,“佛”是圣人,但“西方之教”如不变通就难以实行,犹如车难行于水泽之地。这样只有在儒学基础上把三教统一起来,对弊端加以改造,互相通融,取长补短,则可使“天下无弊法”。他推崇“五道”,常以古人“生以救时,死以明道”激励自己。认为,古时为政者先德而后刑,故人们喜悦而宽厚;今为政者任刑而弃德,故人们怨恨而狡诈。告诫统治者,如弃德失道,百姓不会死守穷困,必铤而走险。推行“五道”,须“遗其身”,做到无私,至公,以天下为己任。同时,要“推诚”,对百姓进行教化,做到法缓,狱简,君臣从信。他幢憬老、庄的“至德之世”,认为只要有人,有教化,“至德之世”就可到来。推崇“井田”和“封建”,认为不施井田,虽舜、禹也不能治,周施“封建”,国祚八百余年,魏晋以来,不行“封建”,则灭亡不暇。他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认为,罪莫大于好进取,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干不闻己过,辱莫过于不知廉耻。提倡重道、重义认为,君子重道、重义,小人重利、重欲。人们应争义弃利,少思寡欲,见利相让,闻义而勇为。君子应谦恭谨慎,思过有诫,勤而不怨,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要做到“无私”、“无偏”、“正其身”。重视“行”在“识”中的作用。认为天下没有“不劳而成者”,知之者则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安之者”。强调“居近识远,处今知古”,就一定要学习,学贵于把据“一贯之道”,把握义理。在历史观上,他把前秦、北魏看作“正统”,苻坚、北魏孝文帝是“真主”,王猛、王肃是忠臣。把西晋以后的混乱,归罪于西晋。他没有形成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模棱两可的宇宙观见。既认为治乱、穷达、吉凶皆有命,天命无所不在,故“君子畏之”;又主张吉凶祸福,唯人自召。既讲“元气”,又相信“天神”、“地狱”。不否认有鬼,又不相信有鬼。不拒绝卜筮,又不太相信卜筮。矛盾处很多,但基本上没摆脱儒家天命论的影响。王通的三教合一思想,经唐代思想家的实践和改造,成为宋代理学利用的思想资料。重道、轻利、节欲的思想,对宋代理学家的理欲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著作有《礼论》、《乐论》、《续书》、《续诗》、《元经》、《赞易》等,均佚。门人薛收、姚义,其子王福峙,仿《论语》体载,把他的论述编辑成《文中子》十篇,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