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尤时熙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尤时熙〗(1503-1580年)字季美,号西川。明河南洛阳人。嘉靖元年(1522)举人。历任元氏、章丘学谕,国子学正,户部主事。后乞终母养归,遂不复出,居家三十余年,日以修己淑人为事。时熙因读王守仁《传习录》“始信圣人可学而至”,然学无师,终不能有成,’于是师事刘魁,又从朱得之、周怡、黄骥考究王守仁之言行。尤时熙根据王守仁“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和“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的思想,训释“格物致知”,他将“格”训为“则”,将“物”训成“好恶”。认为吾心自有天则,学问由心,心只有好恶。故学者当在好恶所在用功,其要则在体悉物我好恶之情,因为物我本是一体,故人情不通,吾心不安。如子不通父之情,则于心不安。所以,必物格而后知乃至。虽然“吾心自有天则”,但心易流于意见,才著意见,即为意见所蔽,便于人情不通,不通便非天则,故天则须“通”乃可验,因而“通”字是工夫。“物”,即“吾心之好恶”,应“根究到一念发端处”,意谓“格物致知”当从“一念发端处“用功。他认为“知止”、“致知”二义,“只争毫厘”,学者当以“止”为功,而不应以“致”为功。以“止”为功,则必谦虚抑畏;以“致”为功,则或自任自是。他反对陈献章“静中端倪”之说,指出:“近谈学者,多说良知上还有一层。此言自静中端倪之说启之。夫良知,无始终,无内外,安得更有上面一层?此异学也。”(《拟学小记》)关于道理问题,尤时熙认为,天地万物皆为“道”之发见,此道不论人或物,各各有分,觉即为主,因而千变万化,又皆由我出。道无方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道理无起处,于发见处始可见,不当求其起处。他批评周敦颐“无极而太极”之说,是求其起处,“为谈学之弊”。因此,学者当于发动处用功,如未发动,自无可见.,便没有着力之处,故工夫就是本体。尤时熙“晚年病学者凭虚见面忽躬行,甚切越绳墨自恣,故议论切于日用,不为空虚隐怪之谈”(《明史·尤时熙传》)。认为道理在乎易处,道理只在日用常行间,百姓但日用而不知罢了。而天理人情本非有二,天理无可捉摸,须于人情验之,如此则虽愚夫愚妇,亦可易晓。所以应于日用常行间检点。尤时熙著有《拟学小记》。他是北方王门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