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近思录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近思录〗十四卷。宋朱熹(1130-1200)、吕祖谦(1137-1181)合辑。此书为朱、吕选取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之言,取子夏“切问近思”之义以为书名。总成于淳熙二年(1175),朱子四十六岁时。书前有朱子题辞,曰淳熙乙未之夏(1175),东莱吕伯恭东阳,过余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书,叹其广大宏博,若无津涯。而惧夫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他们分别从《太极图说》、《易通》、《西铭》、《正蒙》、《经学理窟》、《二程遗书》、《易传》诸书中,摘录收采有关“体用”的论述,按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十四门分类编排,共得六百六十二条。道体论“性之本原,道之体统,盖学问之纲领也”。为学论“为学之要,盖尊德性矣。必道问学,明乎道体,知所指归”。出处论“出处之道,盖身既修,家既齐,则可以仕矣”。全书紧紧围绕“性理”之学,十分强调人、物的性都是天理的体现,借名儒之言,把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说成是永恒的天理,为人性所固有,人们应该绝对服从,务使士子学人致力于日用之实,而不使鹜于高远,违背天理。故此书实为“性理”诸书之祖,堪为《五经》之阶梯,“人圣之基”,是程朱理学体系中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此书行世以后,即多有注家为其注解,较著名的有宋人叶采,清人张伯行,茅星来,李文□,江永等人。诸注皆可为研究原书的参考,比较而言,以江永《近思录集注》为佳,江氏在集注中,凡朱熹文集语录有能互相发明者,均采人分注”或朱熹说有未尽者,则录叶采或他家之说以补之;或以已意疏证之,进一步肯定并发挥了“性理”之学。无注本主要有明正德十四年(1519)刻本,《朱子遗书》本,《刘氏传经堂丛书》本及《端溪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有注本中,叶采注入《津河广仁堂所刻书》中,张伯行《近思录集解》十四卷入《正谊堂丛书》中,《丛书集成初编》亦收载,江水《集注》十四卷通行本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