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尚书孔氏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尚书孔氏传〗即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十三卷,旧题孔安国撰。安国系孔子十二世孙,字子国,山东曲阜人,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相传鲁共王坏孔子旧宅,安国悉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遂开《古文尚书》学派,承诏作书传,世称《尚书孔氏传》(一说孔安国《古文尚书》未列于学官,不曾作传),武帝时安国为博士,官至临淮太守。安国所献《古文尚书》五十八篇既未得立于学官,其书遂在魏晋间亡佚。东晋时元帝求书,豫章内史梅赜,一作梅颐或枚赜,乃增益今文为五十八篇,并各为之传,托名孔安国,进献于朝廷,是为伪《尚书孔氏传》,群臣视其为真古文而不疑,并立于学官。至南朝齐姚方兴又上《舜典》孔《传》一篇,另加经文二十八字。书前冠孔安国《尚书序》一篇,概述《尚书》流传承继及作传缘起。五十八篇中,包括伏生所传令文二十九篇,但析为三十三篇:《尧典》下半为《舜典》、《皋陶谟》下半为《益稷》、《顾命》下半为《康王之诰》、自《盘庚》析出二篇;从百篇《书序》中采录十八个篇题,于各种典籍中搜集文句缀成二十二篇,又重新编造《泰誓》三篇,凡伪造二十五篇,以合于刘向、桓谭、郑玄所论的汉代古文五十八篇之数。五十八篇之外,原有由百篇《书序》汇集而成的一篇,此书便把各《序》分插在各篇前后,每篇经文各句下皆有称为“孔氏传”的注,书中体例,大略如此。迨唐孔颖达奉诏撰《尚书正义》,即以此伪本为宗。但自宋代始,吴□、朱嘉等人就疑其为伪作,历经元赵孟俯、吴澄,明梅□、归有光,清阎若璩、惠栋、崔述、段玉裁、王鸣盛、丁晏等学者的考定,证实所谓的《古文尚书》、孔传及孔序惧为伪作,并多数学者认为梅氏所献的伪孔传当为魏王肃所撰。应该肯定的是,梅氏所献的《古文尚书》虽伪,但其中却保存了三十三篇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是非常珍贵的商周史料;其余二十五篇虽真伪相混,难以断定,并时代不明,但亦保存了一些上古史料,并不可尽弃而不用。至于伪孔传,作者虽伪,资料却真,它既不同于西汉今文学家空虚繁琐的杂说,也不同于东汉初期古文学家,如卫宏等人故意与今文学家立异而造作的《古尚书》说,而是集聚了八百余年人们所引用的《尚书》文句及四百年来今、古文经师的解说,对每章每句加以梳理,条析,作到每句都有解释,是《尚书》研究史上的一个很大成就。此书总结和承袭了汉代经学的全部成果,着重把圣道王功贯串在全书经文和传注中,并视时代所需,在经文和传注中融进了这样的思想:有惩于王莽、曹丕、司马炎等人都以《尚书》记载尧、舜和周公故事夺取政权,故特别强调维持封建纲常,从《尧典》中分出《舜典》、从《皋陶谟》中分出《益稷》,另造《伊训》、《太甲》诸篇,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为了宣扬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相承的道统,故在伪《大禹谟》中撰写了“三圣传授心法”,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拟厥中”四句十六字,此为后世儒家所奉的“虞廷十六字”,为圣人一贯相承的神髓。所有这些,都在以后儒家哲学理论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影响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史,无论是学术史,还是思想史,政治史等等,伪孔传都是必读的参考资料。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