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应麟 撰
地理类
五帝三王都
少昊都曲阜 颛顼都濮阳 帝喾都亳 尧都冀舜都蒲 夏都安邑 汤都亳 周都雍洛 【文中子中国五帝三王所自立也注云】
四极【八极】
泰远【东】 邠国【西 邠说文作份】 濮鈆【南 濮山海经作獛】 祝栗【北尔雅四方极远之国 晋地理志八纮之外名为八极八极之广东西二亿三万一千三百里南北二亿】
【三万一千三百里】
四荒【八荒】
觚竹【北】 北户【南】 西王母【西】 日下【东 尔雅四方昬荒之国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列子云远在八荒之外淮南子四海之外有八泽八泽之外曰八埏八埏之外曰】
【八荒】
四表【尧典注四外】
嵎夷【东表】 南交【南表】 昩谷【西表】 幽都【北表】
四方
东【震】西【兑】南【离】北【坎 诗四国四方之国也并中央为五方】
丹穴【南】空桐【北】太平【东】太【西 尔雅】
四维
东南【巽】东北【艮】西南【坤】西北【干 并四方为八方又曰八荒八防八极八区淮南子九州外有八纮八纮外有八极 扬雄传八纮注八方之纲维八区注八方也 东京赋威振八防】
【注八方区宇 八鄙四方与四角 八灵八方之神校猎赋八鎭四方四隅一鎭在中天子居之 司马相如传八方之外】
六极【又曰六合 六区 六漠】
上下四方 【荀子宇中六指谓之极注上下四方 庄子天有六极注四方上下 吕氏春秋神通乎六合注四方上下 楚辞远游周流六漠注谓六合 汉郊祀歌纷云六幕 张衡思赋六区注六合班固典引光被六幽注六合幽远之地 纂要天地四方曰六合 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八埏
地之八际【埏音延 司马相如传下泝八埏 淮南子作八夤】
五方
四方 中国 【尔雅 内则六年敎方名注东西南北汉志八岁学五方注辨五方之名】中国 夷 蛮 戎 狄 【王制五方之民】
九州
东南神州曰农土 正南次州曰沃土 西南戎州曰滔土 正西弇州曰并土 正中冀州曰中土 西北台州曰肥土 正北济州曰成土 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淮南子 周礼疏曰自神农已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之】
【等至黄帝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 驺衍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有禆海环之一区中为一州如此者九有大瀛海环其外春秋命歴序人皇氏分九州神农始立地形甄度四海祭法共工氏霸九州】
五属十连
五国以为属属有长 十国以为连连有帅 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 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 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 【王制汉刑法志州有牧 汉表注九伯九州之牧】
九州【九牧】
冀【尧所都】兖【济河】青【海岱】徐【海岱及淮】扬【淮海】荆【荆及衡阳】豫【荆河】梁【华阳黒水】雍【黒水 书禹贡禹别九州 左传九牧九州西河 之牧 始冀次兖而终于雍言治水之序禹贡有青徐梁而无幽并营尔雅有徐幽营而无青梁并职方有青幽并而无徐梁营三代不同故也朱子曰中古之地但为九州禹治水作贡亦因其旧舜即位分十有二州】
十二州【十二牧】
冀 兖 青 徐 荆 扬 豫 梁 雍 幽 并营 【舜典肇十有二州咨十有二牧吴氏曰在禹治水之后 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书正义曰禹登王位还置九州】
殷九州【又曰九有 九围】
冀【两河间】豫【河南】雝【河西】荆【汉南】扬【江南】兖【济河】徐【济东】幽【燕】营【齐 尔雅注此盖殷制 商书九有之师 商颂奄有九有帝命式于九围注九州之界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荆梁雍豫徐扬惟青兖冀属纣】
周九州
扬【东南】荆【正南】豫【河南】青【正东】兖【河东】雍【正西】幽【东北】冀【河内】并【正北 周礼职方氏辨九州之国 职方氏始扬次荆而终于并言逺近之序】豫【周】冀【晋】兖【衞】青【齐】徐【鲁】扬【越】荆【楚】雍【秦】幽【燕 吕氏春秋后汉赞九县注九州也】
五服【虞夏 周】
甸 侯 绥 要 荒 【书益稷禹贡 每服五百里五服二千五百里南北东西相距五千里益稷篇言弼成五服至于五千】
侯 甸 男 采 衞 【书周官六年五服一朝 康诰曰云云 国语祭公谋父曰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衞宾服蛮夷要服戎翟荒服】
九服【周 又曰九畿】
侯 甸 男 采 衞 蛮 夷 鎭 藩 【周礼职方氏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 其外方五百里 大司马九畿之籍方千里曰国畿 自商以前并畿内为五服周公致太平除畿内更制天下为九服】
六服【周】
侯 甸 男 采 衞 并王畿 【书周官六服羣辟罔不承德 禹贡五服通畿内周制五服在王畿外】
五岳
岱【在兖州】 衡【在荆州】 华【在豫州】 岳【在雍州】 恒【在并 周州 礼大司乐注】
泰山【东兖州 乂曰岱宗岱山】华山【西华州】衡山【南衡州 尔雅霍山为南岳即天柱山按霍山在今寿州六安县天柱山在汉庐江郡灊县】恒山【北定州 又曰常山汉文帝讳改】嵩山【中河南府 尔雅嵩髙中岳注太室山】
东岱 南靃 西华 北恒 中泰室 【说文 尔雅河南华河西岳吴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
四岳
岱【东 在兖州】华【西 在雍州】衡【南 在荆州】恒【北 左传在冀州 注】
四渎
江【出岷山茂州】河【出昆仑西域】淮【出桐栢唐州】济【沇水出王屋东流为济 河南 汉志作泲 尔雅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四海
东海【徐扬 神勾芒】西海【西域 神蓐収】南海【交广 神祝融】北海【青沧神颛顼太公金匮礼记祭义】
九夷【东】八狄【北】七戎【西】六蛮【南 尔雅诗蓼萧笺】
北至于幽陵 南至于交趾 西济于流沙 东至于蟠木 【大戴礼五帝德高阳乗龙而至四海】
禹使大章步东极至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又使竖亥步南极尽北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帝王世纪山海经】
西不尽流沙 南不尽衡山 东不尽东海 北不尽恒山 【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
九河
徒骇 太史 马颊 覆鬴 胡苏 简 絜 【曾氏以简絜为一其一则河之经流也】 钩盘 鬲津 【尔雅 孟子禹疏九河 徒骇是河流本道一分为八枝 许商得其三杜佑通典得其六欧阳忞舆地记又得其一或新河而载以旧名或一地而互为两说 郑氏以为齐桓塞其八流以自广 汉王横言九河之地为海水所渐 郦道元谓九河碣石苞沦于海】
九山
会稽 泰山 王屋 首山 太华 岐山 太行羊肠 孟门 【淮南子吕氏春秋】
汧 壶口 砥柱 太行 西倾 熊耳 嶓冡 内方 汶 【史记正义道九山 书说自岍岐至敷浅源 国语禹封崇九山注九州之山】会稽 衡山 华山 沂山 岱山 岳山 医无闾霍山 恒山 【职方氏九州山鎭】
九川
弱水 黑水 河 汉【索隐瀁】江 沇 淮 渭 洛【史记正义道九川 禹贡正义所导九水自北为始】
九州名川【书子决九川注】
三江 江汉 荥雒 淮泗 河泲 泾汭 河泲漳 虖池呕夷 【职方氏九州川】
九江
乌白江 蚌江 乌江 嘉靡江 畎江 源江 廪江 提江 箘江 【禹贡释文寻阳地记】
三里江 五州江 嘉靡江 乌土江 白蚌江 白乌江 箘江 沙提江 廪江 【张须元缘江图 始于鄂陵终于江口会于桑落洲】
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太康地记】 汉志在庐江郡之寻阳县 水经在长沙下隽西北 胡氏以洞庭为九江 曾氏谓过九江至于东陵东陵今之巴陵巴陵之上即洞庭也考之前志沅水渐水潕水辰水叙水酉水醴水湘水资水皆合洞庭中东入于江【贾谊书曰禹凿江而导之九路】
三江
吴松江 钱塘江 浦阳江 【禹贡释文韦昭云 越语吴三江环之注云云】松江东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并松江为三【吴地记 庾仲初扬都赋注】
北江 中江 南江 【顔师古注汉地理志】
岷江 浙江 松江 【郭景纯云】
一江自义兴一江自毘陵一江自吴县【王介甫云】 岷山之江为中江嶓冢之江为北江豫章之江为南江【苏子瞻云】北江中江皆禹所导南江乃其故道故经不之志【曾氏云】江至寻阳南合为一东行至扬州入彭蠡复分为三
道入海【周礼职方氏扬州其川三江疏云】
五湖
滆湖 洮湖 射湖 贵湖 太湖 【后汉冯衍传注虞翻云太湖有五湖故谓之五湖 太湖之小支俱连太湖兼得五湖之名在今湖州东】
长塘湖 太湖 射贵湖 上湖 滆湖 【水经注江南东注于具区谓之五湖口国语越伐吴战于五湖范蠡返至五湖而辞越虞翻曰是湖有五道韦昭曰今太湖也书谓之震泽尔雅以为具区禹贡疏即震泽】
游 莫 贡 防 胥 【史记正义并太湖东岸五湾吴录五湖太湖别名周五百余里故曰五湖 职方氏扬州其浸五湖 河渠书吴通渠三江五湖 太史公曰上姑苏望五湖 地理志注五湖在吴 说文通释一名具区其派有五故曰五湖】
太湖 射贵湖 上湖 洮湖 滆湖 【史记正义或说】具区 洮滆 彭蠡 青草 洞庭 【史记索隐郭璞江赋】太湖【湖州】 射阳【楚州】 青草【岳州】 丹阳【润州】 宫亭【洪州】
二南
周南 召南 周国本在岐山之阳【岐周今凤翔府天兴县】文王辟国寖广徙都于丰而分岐周故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邑【扶风雍县南有召亭】且使周公为政于国中而召公宣布于诸侯于是德化大成于内而南方诸侯之国江沱汝汉之间莫不从化【南南方诸侯之国也即今兴元府京西湖北诸州】周公相成王制作礼乐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谓之周南言自天子之国而被于诸侯不但国中而已也其得之南国者直谓之召南言自方伯之国被于南方而不敢以系于天子也【朱子诗传】
两周
平王东迁之后西周丰镐也东周东都也 威烈王之后西周河南也【王城】东周洛阳也【成 吕氏大事记解题周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惠公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于是有东西二周】
十薮
大野【鲁】大陆【晋】杨陓【秦 淮南子阳纡】孟诸【宋】云梦【楚】具区【吴越】海隅【齐】昭余祁【燕】圃田【郑】焦护【周 尔雅】
九薮
具区【越】云梦【楚】阳华【秦 淮南子阳纡】大陆【晋】圃田【梁 说文甫田】孟诸【宋】海隅【齐】钜鹿【赵】大昭【燕 淮南 吕氏春秋 汉子昭余祈 书八薮有大野无钜鹿大昭 国语禹丰殖九薮】
九泽
九泽旣陂【禹贡注九州之泽国语陂障九泽】
具区【杨】云梦【荆】圃田【豫】望诸【青】大野【兖】蒲【雍】貕养【幽】扬纡【冀】昭余祁【并 职方氏九州泽薮】
七泽
楚有七泽其一曰云梦【司马相如子虚赋】
万国 州十二师
州有十二师每一师领百国每州千二百国畿外八州总九千六百国其余四百国在畿内【郑康成说 汉地理志黄帝方制万里画埜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 左传子服景伯曰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今存者无数十 战国防颜斶曰大禹之时诸侯万国及汤之时诸侯三千今乃二十四】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州十有二师【晋地理志帝尧叶和万邦制云云】
周千八百国
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县内九十三国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王制】周盖千八百国而太昊黄帝之后唐虞侯伯犹存至春秋时尚有数十国至战国分而为七【汉地理志】 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国见经传者百七十国【晋地理志】 战国存者十余列国唯有燕衞秦楚而已齐及三晋簒乱【帝王世纪】
三条四列
导岍北条【岍陇州吴山县吴岳山】 西倾中条【山在洮州临潭县】 嶓南条【山在兴元府 禹贡马融西县三泉县 王肃三条】
导岍阴列 西倾次阴列 嶓冢次阳列 岷山正阳列【在茂州 郑康成汶山县 四列】
名川 支川
名川三百 支川三千 【庄子】
桑钦水经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江河大川其余百三十五是为中川】郦善长注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为小 唐六典川 注天下水泉三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有九】
九州之险
四岳 三涂 阳城 大室【大音泰】荆山 中南 【左传司马侯对晋侯 汉郊祀志自崤以东名山五太室恒山泰山会稽湘山自华以西名山七华山薄山岳山岐山吴山鸿冡渎山】
三川
泾 渭 洛 【国语西周三川皆震】
河 洛 伊 【秦置三川郡】
华池水 黑水 洛水 【唐志鄜州三川县】
二渠
一出贝丘西南 一漯川 【汉沟洫志禹酾二渠以引河】
五地【五土】
山林 川泽 丘陵 坟衍 原隰 【周礼大司徒辨五地之物生孝经地之利注分别五土视其高下】
三壤
田上中下 冀中中 兖中下 青上下 徐上中扬下下 荆下中 豫中上 梁下上 雍上上 【禹贡咸则三壤 楚辞天问地方九则注九州之地有九品】
三亳
北亳【防 汤所受命亦曰景亳】南亳【谷熟 汤所都】西亳【偃师 盘 书庚所迁 立政三亳阪尹皇甫谧云二在梁国一在河洛】
四裔
幽州【史记幽陵 北裔共工 穷奇】崇山【南裔在今澧州驩兜 浑敦】 三危【西裔在炖煌 三苗 饕餮】 羽山【东裔在今海州朐 舜典 左山县 鲧 祷杌 传 东都赋瞰四裔而抗棱】
五岭
大庾 始安 临贺 桂阳 揭阳 【汉书秦南有五岭之戍注 裴氏广州记郡县志】
大庾 桂阳骑田 九眞都厐 临贺萌渚 始安越城 【南康记】
五沟
遂 沟 洫 浍 川 【周礼司险设国之五沟五涂尔雅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渎】
五涂
径 畛 涂 道 路 【同上 尔雅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岐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王制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注道有三涂远别也】
三农
原 隰 平地 【周礼大宰三农生九谷郑康成注】
平地 山 泽 【郑司农注】
上中下农夫 【朱子诗传三农就绪】
六乡 六遂
百里内为六乡 外为六遂 郷 州 党 族 闾比 【乡之属别】遂 县 鄙 酂【作管切】里 邻 【遂之 周属别 礼地官注 遂人主六遂若司徒之于六乡 自五家之比积之为万二千五百家之乡自五家之邻积之为万二千五百家之遂 费誓三郊三遂 天子六军六乡六遂大国三军三乡三遂】
井田
九夫为井 四井为邑 四邑为丘 四丘为甸【音乗】四甸为县 四县为都 【周礼小司徒 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六尺为步 步百为畮 畮百为夫 夫三为屋 屋三为井【方一里】井十为通 通十为成【方十里】十成为终十终为同【方百里】同十为封 封十为畿【方千 汉志里 司马法通典商鞅佐秦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 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 注公田八十亩其余二十亩为庐宅园圃冢二亩半】
九采
九州之牧典贡赋者【明堂位九采之国】
四塞【四衞】
夷服鎭服藩服在四方为蔽塞【明堂位四塞】
四方诸侯守衞者蛮服以内【周礼巾车四衞】
九塞
犬汾 渑阨【吕氏春秋防阨】 荆阮 方城 殽阪 井陉令疵 句注 居庸【淮南子吕氏春秋】
五山 三丘
岱舆 员峤 方壶 瀛洲 蓬莱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其中有五山】
蓬莱 方丈 瀛洲 【东海中三山 张衡思赋问三丘乎句芒 秦纪海中有三神山 王子年拾遗记三山曰三壶方壶蓬壶瀛壶也 尔雅天下有名丘五其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
十二土 九等
分野十二邦上系十二次【周礼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注辨十有二壤之名物注壤亦土也】
骍刚 赤缇 坟壤 渴泽 咸泻 勃壤 埴垆彊防 轻爂 【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 五物五地之物 缇音低坟彊上声爂孚照反】
三采
家邑大夫之采地 小都卿之采地 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 【载师注畿内三等采地 颜师古曰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小司徒注采地食者皆四之一其制三等百里五十里二十五里】
九野
八方 中央 【淮南子通九野径十门八方上下】
两都【汉 又曰二京】
西都【长安高祖】东都【洛阳 班固赋两都光武 张衡赋两京】
三辅
京兆尹【长安以东】左冯翊【长陵以北】右扶风【渭城以西】
三河
河南 河内 河东 【汉高祖収三河士 史记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河南 河北 河东【后汉光武纪赞三河未澄注】
五邦【商】
汤迁亳 仲丁迁嚣 河亶甲居相 祖乙居耿 迁邢 【书盘庚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商丘 亳 嚣 相 耿 【马氏说 相土徙商丘】
八迁
契始封商 昭明居砥石 相土徙商邱 汤居亳【书序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正义见于经传者凡四迁其余四迁未详】
七国形势
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 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嘑沱易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 赵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 韩北有巩洛成臯之固西有宜阳商阪之塞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魏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郾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
东有淮颍煮枣无胥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枣 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 楚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 【史记苏秦说七国】
百县
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左传周书作雒篇县方百里郡五十里】
乡遂之属地【月令百县注 吕氏曰春秋之时郡属于县赵简子誓众所谓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战国之时县属于郡秦纪魏纳上郡十五县是也】
四郊
郊四郊去国百里野甸稍也甸去国二百里稍三百里县四百里都五百里 【周礼司防注】
邑外曰郊郊外曰野野外曰林林外曰坰【毛诗传】
三都
费【季氏】郈【叔孙氏】成【孟氏 左传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注三家之邑】成都 广都 信都 【水经注蜀有三都】
蜀 吴 魏 【左思三都赋】
三秦
雍【章邯 都废邱】塞【司马欣都栎阳】翟【董翳 项羽三分关中都高奴 立秦三将为王】
三楚
南楚【江陵】东楚【吴】 西楚【彭城 汉书注】
楚文王都郢 昭王都鄀 考烈王都寿春 【文选三楚多秀士注】
三齐
齐 济北 胶东 【田荣并三齐之地注】
即墨【右】临淄【中】平陆【左 三齐记】
四齐
胶东 胶西 济南 齐 【汉五行志注】
九国
齐 楚 荆【吴】淮南 燕 赵 梁 代 淮阳 【汉诸侯王表尊王子弟大啓九国】
十三部
司隶【七郡 察三辅三河农】豫州【三郡二国】冀州【四郡六国】兖州【五郡三国】徐州【三郡三国】青州【六郡三国】荆州【六郡一国】扬州【五郡一国】益州【八郡】凉州【九郡】并州【九郡】幽州【十郡一国】交州【七郡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改雍曰凉改梁曰益东汉改交阯曰交州司隶部治河南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朔方刺史不在十三州之限东汉省禹并州】
五河
紫 碧 绛 青 黄 【司马相如大人赋越五河注五色之河仙经说】
五都
洛阳 邯郸 临淄 宛 成都 【西都赋五都之货殖 鲍明逺诗五都矜财雄】
五陵
长陵【高祖】安陵【惠帝】阳陵【景帝】茂陵【武帝】平陵【昭 西都赋 游帝 侠传注 西京赋五县谓五陵也】
八川
霸 浐 泾 渭 沣 镐 潦 潏 【司马相如上林赋】
五都【魏】
长安 谯 许 邺 洛阳
两京【唐又曰两都】
西京【京兆】东京【河南】
三都
京兆【西都】河南【东都】太原【北都】
四京
中京【京兆】东京【河南】北京【太原】西京【凤 肃宗元年翔 停四京】
五都
上都【京兆】东都【河南】西都【凤翔】南都【江陵】北都【太 宝应元原 年诏】
十九州
司 兖 豫 冀 并 青 徐 荆 扬 凉 雍秦 益 梁 宁 幽 平 交 广 【晋十九州及水嘉】
【南渡九州之地有其二义熙以后复青兖司豫梁益】
十道【唐】
关内 河南 河东 河北 山南 陇右 淮南江南 剑南 岭南 【太宗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凡州府三百五十八】
十五道【唐】
京畿 关内 都畿 河南 河东 河北 陇右山南东 山南西 剑南 淮南 江南东 江南西黔中 岭南 【开元因十道分山南江南为东西道増置黔中道及京畿都畿为十五道置采访使凡郡府三百二十八】
四辅【唐 宋】
同 华 岐【凤翔府】蒲【河中 唐开元府】
澶【开德府】郑 许【颍昌府】拱 【宋崇宁】
四鎭
扬州会稽 青州沂山 幽州医无闾 冀州霍山【周礼大司乐注山之重大者】
沂山【东 沂州】防稽【南 越州】吴山【西 陇州】医无闾【北 唐礼营州 志】
三峡
广溪峡 巫峡 西陵峡 【水经注 瞿塘峡不在三峡之数】
四关【秦 四塞】
东函谷【陜州】南武关【商州】西散关【凤翔府】北萧关【原州史记正义在四关中故曰关中】
长安四塞之国【后汉光武纪注 张仪曰秦地履山带河四塞以为固】
八关【后汉】
函谷 广城 伊阙 大谷 轘辕 旋门 小平津孟津
三城【魏】
东置合肥 南守襄阳 西固祁山 【魏明帝曰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
三关
阳平 江关 白水 【汉南记蜀汉三关 吴贺邵曰刘氏据三关之险】平靖 武阳 黄岘 【郡县志义阳三关】
上党 壶口 石陉 【冯衍传上党三关】
两关
玉门 阳关 【西域传列四郡据两关】
七关【唐】
石门 驿藏 木峡 制胜 六盘 石峡 萧 【唐大中三年吐蕃以七关归于有司】
二十六关
上关六 中关十三 下关七 【唐六典关二十六为上中下之差】
四国
管 蔡 商 奄 【诗周公东征四国是皇注】
宻 阮 徂 共 【皇矣维彼四国笺】
五国
犬夷 密须 耆 邘【音于】崇 【后汉伏湛传文王受命征伐五国】
八国
庸 蜀 羌 髳 微 卢 彭 濮 【书牧誓 注八国皆蛮夷戎狄属文王者】
九国
齐 楚 燕 赵 韩 魏 宋 衞 中山 【过秦论九国之师】
泗上十二诸侯
宋 鲁 滕 薛 诸小国在淮泗之上 【史记索隐邾莒宋鲁之比 齐威王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五诸侯
常山【张耳】 河南【申阳】 韩【郑昌】 魏【豹】 殷【司马 汉王以卬 五诸侯兵伐楚】
八国
齐【韩信 后王楚】韩【韩王信】燕【卢绾】 梁【彭越】 赵【张耳】 淮南【英布】 临江【共敖】 长沙【吴 史记表高祖定天下非同姓芮 而王者八国唯吴芮传五世】
三监
管 蔡 霍 【郑康成诗谱 王制天子使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管 蔡 商 【孔安国书传 汉地理志鄁封武庚庸管叔尹之衞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 夏氏书说云当从康成蔡仲之命言管蔡霍 林氏曰武王封武庚而使三叔监之】
三十六郡【秦】
内史 三川 河东 南阳 南郡 九江 鄣 会稽 颍川 砀 泗水 薛 东郡 琅邪 齐 上谷 渔阳 右北平 辽西 辽东 代 钜鹿 邯郸 上党 太原 云中 九原 雁门 上郡 陇西 北地 汉中 巴 蜀 黔中 长沙
其后置 桂林 南海 象郡 闽中【合四 三川十郡 河东】
【在诸郡之首所以陪辅关中即汉所谓三河也】
初郡十七【汉】
南海 苍梧 郁林 合浦 交趾 九眞 日南珠厓 儋耳 武都 牂柯 越巂 沈黎 汶山犍为 零陵 益州 【食货志诛羌灭两粤番禺以西至蜀南置初郡十七】
十节度【唐】
安西 北庭 河西 朔方 河东 范阳 平卢陇右 剑南 岭南 【通鉴 通典十节度陆贽曰控御西北两番唯朔方河西陇右三节度 贾耽十道录凡三十一节度】
关内朔方 河东 河北幽州 河西 陇右 剑南碛西 岭南 【六典八节度】
河朔三鎭
成德【鎭州】魏博【魏州】卢龙【幽州】
河曲六州
丰 胜 灵 夏 朔 代
二十四都督
扬 益 并 荆 【四州为大都督】汴 兖 魏 冀 蒲绵 秦 洪 润 越 【十州为中都督】齐 鄜 泾 襄安 潭 遂 通 梁 【十州为 景云二下都督 年置】
六都护
单于 安西 安北 【大】安南 安东 北庭【中】
两畿
京畿【治西京城】 都畿【治东 开元十七年置京都城 都两畿按察使】
岭南五府【五管】
广 桂 邕 容 安南 【通鉴五府亦曰五管皆隶岭南节度使】
六鎭
河东 盟津 滑台 大梁 彭城 东平 【唐杜牧战论六鎭之师厥数三亿】
四履【汉】
东乐浪 西炖煌 南日南 北雁门 西南永昌【通典后汉四履之盛 建安十八年复禹贡九州冀雍荆益豫徐兖青扬】
地图六体
分率 准望 道里 高下 方邪 迂直 【晋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制图之体有六】
参国伍鄙
参其国【郊以内三分国都以为三军】制国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里为乡【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 伍其鄙【郊以外五分其鄙以为五属】制鄙三十家为邑十邑为卒十卒为乡三乡为县十县为属【五属故立五 齐语大夫五正 管子】
九土 九地
度山林 鸠薮泽 辨京陵 表淳卤 数疆潦 规偃猪 町原防 牧隰臯 井衍沃 【左传楚蒍掩书土田注云九土】沙泥 泽地 沚崖 下田 中田 上田 下山中山 上山 【太九地高下有差而别其名 诗信南山南东其亩注云其遂东入于沟则亩南其遂南入于沟则亩东】
九等田
廛里 场圃 宅田 士田 贾田 官田 牛田赏田 牧田 【周礼载师疏云六乡之外有九等之田】
九畡
九州之极数【国语计亿事材兆物収经入行姟极王者居九畡之田収经入以食兆民注数极于姟万万曰姟】
十二州【魏】
司隶 豫 兖 青 徐 凉 秦 冀 幽 扬雍 【有郡国六十八】 蜀置益梁二州【有郡二十二】 吴置交广荆郢扬五州【有郡四 通典十三】
十鎭【吴】
建平 西陵 乐乡 南郡 巴丘 夏口 武昌皖城 牛渚圻 濡须坞 【通典并为重鎭 元和郡县志十鎭并为重鎭】
五属【汉】
安定 上郡 天水 五原 张掖 【武帝元狩二年置】
四鎭【唐】
龟兹 于阗【一曰毗沙】焉耆 疏勒 【会要咸亨曰焉耆长寿曰碎叶】
三晋
魏 赵 韩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防为诸侯 史记三晋多权变之士】 并知范中行为六晋 【韩非子】
三越
吴越 南越 闽越 【文选注】
西粤 南粤 闽越 【汉书】
三吴
吴兴 吴郡 会稽 【水经注】
吴郡 吴兴 丹阳 【通典】
三蜀
蜀郡 广汉 犍为 【蜀都赋注三蜀 本一蜀国汉高祖分置广汉武帝分置犍为】
三荆
北荆州【河南伊阳县】东荆州【唐州】 荆州【邓 通典西州 魏三荆】
三巴
巴郡【今重庆府】巴东【今防州】巴西【今合 华阳州 国志】
三魏
魏郡 东西部都护 【水经注 晋刘毅三魏称焉魏以东部为阳平郡西部为广平郡】
四京【宋朝】
东京【开封府汴】西京【河南府洛】南京【应天府宋】北京【大名府魏】
四河
汴河 黄河 惠民河 广济河
二十三路
京东东 京东西 京西南 京西北 河北东 河北西 永兴 秦凤 河东 淮南东 淮南西 两浙 江南东 江南西 荆湖南 荆湖北 成都梓 利 防 福建 广南东 广南西 【九域志建隆元年始以知州易方鎭太平兴国二年罢节鎭领支郡之制】
六川
河水 赤水 辽水 黒水 江水 淮水 【吕氏春秋 淮南子云六水】
两渠
郑国 白公 【汉沟洫志 杜祐谓秦汉郑渠漑田四万顷白渠漑田四千五百顷唐永徽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歴初减至六千亩】
河两源
一出葱岭东流 一出于窴南山下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 【后汉西域传河有两源】
河西五郡
张掖 酒泉 敦煌 武威 金城 【汉置河西五郡】
二江
汶江 流江 【江水出岷山分为二江经成都南汉沟洫志蜀守李冰穿二江成都中】
九渊
鲵旋 止水 流水 滥水 沃水 氿水 雍水汧水 肥水 【列子】
三湘 五渚
江 湘 沅 【文选注 三湘谓三江也】
湘水沅水微水澧水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名五渚【水经注 战国策秦袭郢取洞庭五渚】
河阳三城
北城 南城 中潬城 【通典】
五名山
华山 首山 太室 太山 东莱 【史记封禅书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中五在中国云云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 山海经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
诸州五品
上品二十州 次品十州 次品八州 次品二十三州 下品二十一州 【梁朱异请分为五品五品之外又有二十余州凡一百七州】
县邑七等
赤 畿 望 紧 上 中 下 【唐陆防奏议县邑有七等之异】
州府九等
京府 都督都防府 四辅 六雄 十望 十紧上州 中州 下州 【陆防奏议州府有九等之差】
淮南三鎭【南齐】
寿阳 盱眙 淮阴 【元魏高闾曰三鎭淮南之本原】
河南四鎭【元魏】
碻磝 滑台 洛阳 虎牢 【通鉴】
齐十二郡【汉】
城阳 琅邪 高密 胶东 东莱 北海 齐 千乘 济南 平原 泰山 临菑 【后汉耿弇平齐树十二郡旗鼓】
七国
吴 楚 赵 胶西 济南 菑川 胶东
两铜柱
马援植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与西屠国分汉之南境【林邑国记】
二羊肠坂
上党壶关【汉书地理志】太原北九十里【皇甫士安 隋书地理志崔赜问一知二】
河湟十一州【唐】
沙 伊 肃 鄯 甘 河 西 兰 岷 廓【唐大中五年张义潮以十一州归于有司】
四总管【隋】
并 扬 益 荆 【隋天下唯有四总管以晋秦蜀三王及韦世康为之】
二华
太华 少华 【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注二山】
二崤
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臯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左传】 二崤之阻【西都赋】
上林十池
初池 麋池 牛首池 蒯池 积草池 东陂池西陂池 当路池 犬台池 郎池 【三辅黄图汉少府有上林中十池监】
两池
安邑 解 【唐食货志 有盐池五总曰两池】
土五色
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焘以黄土苴以白茅【禹贡徐州贡土五色注】
天子有泰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方黄【史记春秋大传 尚书纬上冒以黄土 独断云天子泰社封诸侯者取其土苞以白茅授之以立社】
三苑【唐】
西内苑 东内苑 禁苑
四苑【宋】
玉津 琼林 瑞圣 宜春
六辅
京兆 冯翊 扶风 河东 河南 河内 【文选六辅承风注儿宽开六辅渠韦昭谓云云】
太行八陉
轵关陉 太行陉 白径陉 【三陉在河内】 滏口陉【邺西】 井陉 飞狐陉 蒲阴陉 【三陉在中山】 军都陉【在幽 元和州 郡县志述征记曰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
三阳
山阳 东阳 曁阳 【世说注】
三余
余干 余姚 余杭
三山
闽山【西】九僊山【东】粤王山【北 南丰道山亭记福州城中三山】
五峰
紫盖 天柱 石廪【一名石囷】祝融 芙蓉 【衡山五峰】
十洲
祖 瀛 炎 长 元 流 生 凤麟 聚窟【东方朔十洲记】
五溪
雄 樠 酉 潕 辰 【水经注武陵有五溪】
洛阳四关
东成臯 南伊阙 西函谷 北孟津 【文选注洛阳记】
钱塘六井
相国井 西井 金牛池 方井 白龟池 小方井【李泌引西湖水以足民用】
三河
黄河 析支河 湟中河 【通典羌爰剑入三河间】
二津
白马津 盟津 【唐杜牧传】
两河
河南【淄青淮西】 河北【成德魏 唐宪宗曰两河数十州政博卢龙 令所不及 尔雅两河间曰冀州 通典西则龙门之河东则洚水大陆之河】
燕代十六州
幽 蓟 瀛 莫 涿 檀 顺 新 妫 儒 武云 应 寰 朔 蔚 【石晋割十六州赂契丹】
三关
益津【霸州】 瓦桥【雄州】 淤口【信安 周世宗军 取三关】
关中十二道
万年 长安 富平 醴泉 同州 华州 宁州岐州 豳州 西麟州 泾州 宜州 【唐兵志武德初析关中为十二道皆置府三年更为十二军】
三川
剑南西川【成都】 东川【梓州】 山南西道【兴 通鉴元 三川】
四夷
东夷 西戎 南蛮 北狄 【王制 蛮夷戎狄总名四夷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
东方曰寄 南方曰象 西方曰狄鞮 北方曰译【同上】
南方蛮闽从虫 北方狄从犬 东方貉从豸 西方羌从羊 【说文】
四翟
蛮【南】 闽【南】 夷【东】 貉【东北 周礼司帅四翟之】
九夷
元菟 乐浪 高骊 满饰 凫更 索家 东屠倭人 天鄙 【尔雅疏】
畎夷 于夷 方夷 黄夷 白夷 赤夷 元夷风夷 阳夷 【通典 后汉书夷有九种 孔子欲居九夷 明堂位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职方氏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
八蛮
天竺 咳首 僬侥 跂踵 穿胸 儋耳 狗轵旁脊 【尔雅疏 书旅獒通道于九夷八蛮】
六戎
侥夷 戎夷 老白 耆羌 鼻息 天刚 【尔雅疏】
五狄
月支 秽貊 匈奴 单于 白屋 【尔雅疏】
三胡
林胡 楼烦 东胡 【史记赵世家备燕三胡】
三韩
马韩 辰韩 弁辰 【后汉东夷传韩有三种】
六诏
巂 越析 浪穹 邆 施浪 舍 【唐开元末合六诏为一南诏传】
西山八国
女 诃陵 南水 白狗 逋租 弱水 清逺 咄霸 【唐西山羌八国请入朝】
西戎三国
昆崘 析支 渠叟 【禹贡 地理志注三国名皆织皮毛】
西域三十六国
婼羌 且末 精絶 戎卢 渠勒 皮山 乌秅西夜 蒲犁 依耐 无雷 捐毒 桃槐 休循疏勒 尉头 乌贪 卑陆 渠类谷 郁立师 单桓 蒲类 西且弥 刼国 狐胡 山国 车师【凡一十七国小国】 扜弥 于阗 难兜 莎车 温宿 龟兹尉犁 危须 焉耆 【凡九国 荀悦汉纪 后分为次大国 五十四国皆在匈奴之西】
三众
中国人众 大秦宝众 月支马众 【外国传】
五胡
刘渊匈奴 石勒羯 慕容皝鲜卑 苻洪氐 姚苌
六胡州
鲁州 丽州 含州 塞州 依州 契州 【唐调露元年置】
六夷
东夷 南蛮西南夷 西羌 西域 南匈奴 乌桓鲜卑 【后汉书传 范曰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
三方
西南夷发于唐司马相如 两粤起严助朱买臣朝鲜由涉何 【汉书赞三方之开皆自好事之臣】
三边
幽 并 凉 【三州 后汉鲜卑寇三边】
海东三国
新罗【弁韩苗裔】 高丽 百济【扶余 唐东别种 夷传】
四域
自葱岭以东流沙以西为一域葱岭以西海曲以东为一域者舌以南月氏以北为一域【后魏董琬使西域言其地为四域】
小学绀珠卷二
<子部,类书类,小学绀珠>
钦定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