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三十一 户政三理财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遵 旨停止捐输并变通常例捐款疏光绪五年 户部

光绪四年十二月十四日。钦奉  上谕。前因军务未平用款不继不得已开捐纳职藉济饷需乃近来中外捐纳各员其为守兼优才具可用者固不乏不而滥竽充数甚至有玷官箴者实属不少至各属办理捐输原不无实事求是有裨国计之处而行之日久捐资之影射捐生之取巧及委员等种种獘窦不一而足于澄清吏治之道既多窒碍于饷需亦多有名无实自应及时停止以肃政体着户部及各省督抚通盘筹划务将京捐局及各省捐局每年入项若干详细查明将此项作何支用之处设法筹款相抵一面奏明停止捐输毋得藉词款项难筹有意延宕钦此。钦遵。由内阁抄出到部。仰见   皇太后  皇上肃清政体澄叙官方之至意。钦佩莫名。当由四百里飞咨有捐省分各督抚。赶紧筹款。奏明办理外。伏查会典内开。户部捐纳房。掌捐纳之事。凡报捐贡监职衔加级纪录 封典等项。俱由部具呈。交银给与执照。凡遇暂开事例。一管核等因。所谓暂开事例者。于常捐之外。暂准捐纳实职。历溯从前。或因军务。或因河工。款项不足。开捐济饷。事竣即停。迨咸丰元年十一月间。奏开筹饷事例。其时军务迭起。需饷浩繁。部库空虚。岌岌可虑。不得已为权宜之计。捐输之外。如钞票官钱票铁钱当百当十等大钱。皆仓卒补苴。以资周转。然行之未久。獘窦丛生。不特无裨国储。抑且有妨民用。业经陆续奏请停止。循行至今者。惟当十大钱及捐输两事。当十钱。京城市廛行用。相沿已久。未便遽议更张。捐输则于库款度支。不无裨益。且系捐生情殷报。并无抑勒苛索等獘。是以未请停止。惟是开捐以来。各省相继奏请设局。减成折收。捐纳实职。条例繁多。内如关系较重之捐纳武职。捐免离任。捐免验看等项。已经臣部随时酌核。先后奏停。而捐章收数既减。捐生集资较易。一经核准。铨选分发。即是实官。其中贤否错杂。一时诚难辨别。且捐局林立。各不相下。收捐上兑。互有低昂。亦难保无影射取巧之獘。诚如  圣谕。自应及时停止。以肃政体。至筹款相抵一节。查咸丰四年七月间。臣部奏设捐铜局。同治十三年六月奏改京捐局。并令礼部铸造条记。派员经理收呈发照等事。按卯具奏。其银由捐生自行缴库。以近年收款论之。各项实官。外省减成较多。捐生避重就轻。在局报捐者少。约计一年所收。不过五六十万两。其中以分先前。分间前。尽先前。新班遇缺。新班遇缺先。谓之银捐。外省不准兑收者。银数为较多。此京捐局每年入项之大概也。若支用之款。除宝泉宝源两局。每年工食银二万四千两。京捐局每年经费两次奏销银二千四百两。均由余平项下开销。不动正款外。惟内外火器营差操公费一万二千两。遇闰之年。加增银一千两。由该营奏准于捐项下支给。此外均归大库搭于兵饷之用。若将银捐停止。则常捐应收者。如加级纪录免保举等项。以现在计之。一年若可收银十余万两。将来外省捐局。一律停止。归复捐纳房收捐发照旧章。则库款尚可加收。如目前实有不敷。再由臣部体察情形。于续拨京饷案内奏明办理。此京捐局支用之大概也。

至京捐局银捐等项。及各项实官。并常例未载条款。同火器营章程。臣部自奉到  谕旨后。业经停止收捐。统俟具奏四年分十二月卯各捐生励。及四年分下半年经费奏销时。将臣部京捐局即行裁撤。条记送部缴销。所有常例应收之款。如加级纪录等项。统按旧章。归臣部捐纳房付库兑收。随时核准给照。归入咨案办理。其京捐局经费。亦即停止。至火器营差操公积。核计常捐所入。尚敷支放。仍令照旧开支。其户工两局工食。向系平余项下开放。此次银捐既停。平余自少。不敷之数。即由捐款项下动支。俟铜运畅行。再复旧制。此京捐局裁撤以后之大概也。伏念肃清政体。自以停止捐纳实官为第一要义。应请将筹饷事例条款。概行停止。以昭画一。并请 饬下有捐省分各该督抚。遵照  谕旨。一面迅速设法筹款。一面将捐务赶紧清厘。造册报部。随即裁撤捐局。所有照根空照。分别截清数目。咨部缴纳。统限于本年五月悉数截止。其有于限外投册者。无论出咨在先。概行发还。所有填发空照核驳之案。迭经臣部于核覆请奖奏咨案内。随时行令追缴。应通行各局。将前奉奏咨驳令追缴空白执照各捐案。赶紧勒限追还送部。仍先行开列清单报部备查。至各处捐生。前经部驳令补交银两者。限外应令在部库补交。均不准改奖移奖。其办理赈捐省分。但据奏报捐数。业经奉  旨照章给奖。并未造册到部。及尚未奏报者。若不示以限制。则请奖实官。与捐纳实官无异。应令于限内赶造清册报部。由臣部核给。若逾限到部。不准再请实官。此外工程请奖报军火廉俸赏抵捐等项。向按例银核奖。或按例银加成核奖者。仍准请奖。惟限外祗准本身子弟请奖虚衔。其未经截限以前。向由部库兑收者。仍归银库上兑。如此。京局先行裁停。外局严定期限。该督抚等当念 朝廷澄清吏治之意。决然定计。筹款抵补。不得轻听局员率请展限。希图延宕。至常例报捐。载在会典。本与暂开事例不同。现在通行常例。系属同治五年九月间奏定。臣等逐条查核。均非捐纳实官。自应照旧办理。其中亦有应行变通者。谨按条声晰。另清单。恭呈  御览。如蒙 俞允。即由臣部通行京外各衙门。即以此次奏案为定。不准再请推广。至兑收捐款。或以实银核算。或以银票各半核算。或以米票分搭核算。头绪繁则趋避多。应请嗣后常捐。无论何项。统按奏定常例所载银数。按库平实银交银库兑收。由臣部核准。给予执照。以归简易而复旧制。是否有当。恭候  圣裁。

一捐加级纪录

一捐复降革留任

一捐复降革离任

一降革加五捐复

一捐复原衔

一捐入补班

一捐复原资

一捐免坐补

一捐免试俸

一捐免实授

查以上十条。均应照例定银数办理。

一捐免保举

查常例内开。劳绩人员。凡系生监吏员出身。从未捐资。统因劳绩递保正印官阶者。无论何项劳绩。均毋庸捐免保举。既经捐资。无论先捐后保。先保后捐。亦无论所保所捐何项名目。统令补交免保举。半银半票。又同治二年。议覆湖南巡抚恽世临案内。奏准捐纳出身道府直隶州州县五项官阶。其捐免保举银两。令照例定银数。赴京局全数呈交实银。毋庸减成各等因。嗣后应请酌量变通。除统因劳绩递保正印未经捐资者。仍毋庸捐免保举外。此外道府直隶州州县五项官阶。无论先捐后保。先保后捐。不分捐纳劳绩。悉照例定银数呈交免保举实银。由银库兑收。毋庸以半银半票核算。

一捐免考试

查八旗汉军候选官员。先令捐免考试。方准补用。其捐纳贡监报捐职官。亦令捐免考试。至由捐纳贡监出身道府直隶州州县五项正印。及劳绩保奏州县以上正印各官。比照汉员捐免保举新章。将应捐免考试银两。分别捐纳劳绩。令赴京局上兑。此次停止筹饷事例。除捐纳贡监之汉军不准报捐职官外。所有道府直隶州州县五项官阶。应比照汉员捐免保举之例。不分捐纳劳绩。悉照例定银数呈交实银。由银库兑收。

一离任

查离任一条。指应升人员而言。现在捐升既经停止。其因劳绩保升。及业经捐升现任人员。仍应令其报捐离任。方准离任。至各项武职捐升。业经奏停。所载例定武职离任银数。应请删除。

一职衔

查由俊秀贡监报捐文武职衔。各有各项例定银数。此系

顶戴荣身。无关治体。即实职各官报捐升衔。其意相同。应请嗣后实官捐纳升衔。无论文武。均准其报捐。仍附入职衔条下办理。至贡监肄业太学。为士子进身之始。既拟肃清流品。自当详加慎重。应令捐生报捐后。仍取具图片印结呈明。方准给照。其供事照衔议叙一节。亦请照例定实银办理。

一捐封典

查此条历经推广。均与实官无涉。应请照例定实银办理。

一捐分发

查常例祗载分发银数。其指省银数。系同治五年纂入。此次分发指省。仍应照例定实银办理。

请饬力筹节用永停捐输疏光绪五年

监察御史黄元善

奏为敬陈管见。请  旨饬下中外大臣。仰体 德意。寓生财于节用之中。俾捐输得以永停事。光绪四年十二月十六日。伏读  上谕。前因军务未平各省办理捐输行之日久种种獘窦不一而足于饷需有名无实自应实时停止等因钦此。又光绪五年正月二十一日。伏读  上谕。户部奏遵旨停止捐输一折有捐省分各督抚将筹饷事例概行停止等因钦此。凡在臣工。稍知政体者。读之无不感颂。捐输之害。人人知之。惟当此国用支绌之时。无人敢言。言之亦不敢尽。我   两宫皇太后  皇上毅然决计。内断于中。将捐输永远停止。仰见宵旰勤劳。精求上理至意。 国家保世滋大之鸿规。决本于此。各省督抚大员。皆系受  恩深重。此时势艰难。  宸衷干惕。断无不激发天良。仰体  圣意。特恐但顾目前。不筹久远。或不免藉词款项维艰。仍迫 朝廷以不得不再行开捐之势。臣不胜鳃鳃过虑。以为与其事后周章。不如事先筹划。与其开从前未有之利源。不如节从前未有之浮费。且于节用之中。即可裕生财之道。并使所生之财。皆为自然之利。所有应行酌减酌裁浮费。与节财生财之道。不一而足。该大臣等果能公忠体 国。自当随时随事。共济时艰。臣谨就管见所及。缕陈  圣听。一各局宜裁减也。查向来各省。祗有发审清查各数局。嗣后办理军务。设局渐多。曰防剿。曰捐输。曰牙厘。曰后。曰营务。曰忠义。曰书局。曰工程。种种名目。更仆难数。多一局即多一开销。多一员即多一薪水。在该员等以为支销由局。而不知涓滴皆公。现在军务告竣有年。而各省各局。尚未裁撤。臣愚以为与其多留一局而安插员。不如多裁一局而节省浮费。拟请  旨饬令该督抚等悉心体察。除发审清查各局外。其余各局。应即裁减归并。以节糜费。一厘獘宜清剔也。近年各省厘金。所有报部之数。较从前少至数百万两。虽谓洋税加增。然所加之数。究不敌逐年所减之数。同一厘务。何以昔日科条尚。货物不无疏漏。而收数仍多。今日稽察较密。商人屡受苛罚。而收数愈少。推原其故。胡林翼开办之初。时艰正亟。人知儆惕。官场气习。亦尚未深。又派员改装易服。不时访查。是以獘绝风清。涓滴归公。嗣后所用人员。半由钻谋而来。局中司事人等。又皆视为利薮。近来法网愈严。巡查愈密。讹索留难。商贾畏之如虎。并有滥支浮冒。及将罚款饱入私囊情事。以故大卡每年除薪水外。所沾润者。为数甚巨。莫可穷诘。其亏欠正款。节经大吏参撤者。所在多有。若不亟思整顿。患将不可胜言。拟请  旨饬令各疆臣等。正己率属。革除一切陋规。严禁一切獘窦。择正途人员为守并优例应实时补缺者。委令办理。祗以三年为限。并将该委员衔名。随时报部。如查有前项情獘。永停叙补。其亏挪侵吞者。并从重治罪。庶人知劝惩。洁己奉公。而厘务日有起色矣。以上各条。臣谨就管见所及。缕晰沥陈。是否有当。伏乞  圣鉴。

请饬内务府撙节用款疏同治十一年 户部

奏为内务府拨款日增。部库存储将罄。通盘筹划。兼顾维艰。遵  旨核议据实陈奏。仰祈  圣鉴事。窃臣部接准内务府咨送原奏。内称恭备 大婚典礼。需用银两。请由臣部核议。于四月内筹拨银六十万两。五月内筹拨六十万两。六月内筹拨六十万两。共银一百八十万两。万勿迟缓等语。本年四月初二日。奉  旨依议。钦此。钦遵行知。并迭次片催到部。臣等接阅之下。当将部库现存银数。与各项应放银数。比较核算。非谓不能相抵。实属大相悬殊。焦灼万端。莫知所措。谨将实在情形。为我   皇太后  皇上敬陈之。京师旗营兵饷。及马银马钱等项。每月约需银四十万余两。兵米折银及神机营经费。每月约需银二十万余两。此外直隶练饷。热河兵饷。察哈尔官兵俸饷。暨一切正杂各款。统笼牵算。每月又需银三十万余两。综计每月例放之项。不下九十余万两。稍有不给。舆论哗然。此部库有定之放款万不容缺乏者也。直隶之察哈尔。山西之绥远城。为西北扼要关隘。现在西北两路。兵事方殷。该将军都统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库伦之将军大臣。时有请拨部帑之奏。若不酌加接济。其隐患不可胜言。又   坛   庙   东陵   西陵各项工程银两。有必不可缓者。亦须随时拨给。此部库无定之放款宜预为筹及者也。现在部库正项银两。除祖宝样银。及奏明另款存储以备不虞之四成洋税二百万两外。所存仅一百一万余两。查本年各省欠解京饷约六百余万两。即使全数解到。合之部库存款。亦仅敷本年例放之数。而江宁江苏杭州粤海等处织造监督。差务浩繁。迭次奏拨现银。扣抵京饷。为数甚巨。本年四月十三日。何璟恩锡奏传办缎紬款项不敷折内。沥陈苏省各库匮乏情形。可见外支之款日多。即解京之款日少。此部库空虚饷源不足之实在情形也。部库放款如此之浩繁。进项如此之支绌。内务府于甫经拨银一百二十万两之后。旋即奏拨银一百八十万两。在总管内务府大臣专司供奉。但知工程活计。均关紧要。而不知兵饷之例款。军务之急需。京饷之有减无增。部库之出多入少。其竭蹶情形。更有大于工程活计者。臣等综核度支。若不预为筹划。坐视帑藏全空。至于事不可为。束手无策。彼时虽将臣等治罪。而大局已难补救。此又不敢不缕晰陈明者也。溯自恭办 大婚典礼以来。至本年春季止。除内务府寻常借款不计外。业经由部库拨过银四百五十万两。其各省动支传办物料等项。除未经报部不计外。江宁织造已动支银五十五万余两。苏州织造已动支银一百八十二万余两。杭州织造已动支银一百十万余两。两广总督已动支银三十七万两。粤海淮安等关已动支银一百十七万余两。共银五百余万两。统计京外拨过银将及一千万两。

伏念 大婚为 朝廷之巨典。府库为天下之公财。际兹库储支绌。物力艰难。迭奉  谕旨。诸求撙节。所费已及千万。拨款不为不多。而内务府原奏。犹称停工待饷。相应请  旨饬下内务府大臣。查照臣部所陈各节。统计各款工程活计。及各省传办物料。可缓者分别停缓。其最关紧要者斟酌核实兴办。即在甫经拨给之一百二十万两内撙节动用。其续拨部帑。应请由臣部查存款之盈虚。定拨款之多寡。本年四五六三个月。每月至多以十万两为率。仍逐事撙节核实办理。其各省传办物料。凡动用正款者。由各督抚先将用款数目。专案驰奏。交部查核。庶内务府所请拨款。与兵饷一切应放要需。均不致遽行缺乏。臣等与内务府大臣同受 国恩。同具天良。凡事之有关 国家大局者。均应酌其缓急。权其轻重。是以内务府于江苏省应办活计四单。将淮安关监督两淮运使二单奏请停办。其历次请款折内。亦皆有由部核议字样。臣部于内务府奏拨用款。从前部库尚可敷衍。无不设法通融。不敢有烦  圣虑。既以无限之拨款。取诸将匮之库储。事处万难。关系甚重。用敢披沥上渎。伏乞 训示遵行。

声明内府外库定制疏同治十二年 户部

奏为内府外库。定制攸分。各宜量入为出。不可牵混。以示限制而清界限。请  旨饬遵事。窃维 国家定制。户部综核天下之钱粮。内务府备 内廷之供应。故各省地丁关税盐课正项。皆输之户部。而各关额外盈余。解交内务府。诚以京外兵饷军饷动用正款。均由户部供支。内务府惟供备 内廷传用及 紫禁城值班兵丁钱粮等项。出款有繁简。进款故有赢绌。各动各款。不相牵混。此   列圣定制。良法美意存其中也。道光以前。年远不可纪矣。溯自道光元年以来。以及咸丰初年。户部用部库之钱粮。内务府动内府之进款。时有特沛   恩旨颁发内帑。以为赈济河工军饷之需。从无内务府向户部拨借银两之事。迨咸丰七年以后。始因 内廷供应不敷。初向户部借拨银数万两。在彼时军务方兴。各省解款寥寥。内务府或有万不得巳之势。乃于咸丰七年闰五月间。臣部奏各衙门请筹之款。万难兼顾。钦奉   上谕。着该堂官查明实系刻不可缓之需方准自行奏请不得纷纷咨部筹拨以节糜费而重库储钦此。仰见   文宗显皇帝轸念时艰。于万不得已之中。犹存慎重库储之意。所以存   列圣之定制。而节国用之糜费者。至深且远已。查臣部库钱粮。皆出自各省之财赋。而各省地丁关税盐课。除本省留支兵饷及协济军饷。所留余者已无几矣。近年来臣部提拨京饷。多至七百余万。已竭各省之精力。是京饷无可加拨之实情也。至封存之四成洋税。奏明另款存储以备不虞者。此乃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臣部忧深虑远之谋也。查此项四成洋税。原系各国扣款。迨扣款已完。始得积存此总数。总理衙门不敢丝毫开销。尽数提解部库。现在部库除借动外。所存尚不及半。不知者视为寻常存款。亦可随时挪用。岂思敌国外患常伏于隐微。而深谋远虑宜备于无形。万一有不测之虞。部库既无可分筹。存款又挪移殆尽。此时弭患无术。其贻误军国有不可胜言者。此封储四成洋税。实臣等思深虑远之苦心。乃 国家有备无患之要策。万万不可轻为挪移者也。各省京饷既无可添拨。封储洋税又不可轻动。则臣部之所入者。亦祗有此数而已。欲量入以为出。必经费之有常。户部经费之有常经。而内务府之借款无定数。近年来多至一百三四十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去年岁底。竭力挪凑。部库已罗掘一空。截至十二月二十二日。除封储四成洋税及祖宝漕折等项外。所存正项银祗有二万余两。若非挪动四成洋税。几至放无可放。所谓一年之蓄者安在乎。臣等仰屋而叹。焦灼万分。无论库款不支。就此内府外库。频频借拨。漫无限制。亦大非 国家之定体。即以从前亦有动拨内帑之时。然皆钦奉  特旨。且因河工赈济军需紧急要款。并非寻常动用。况历年动过内帑八百万。近年借过部库亦八百余万。已足相抵。自宜划分界限。

伏思内务府有内务府之钱粮。所有天津长芦各款。粤海关公用。各关价。以及庄园头租银。宜权一年之进款以为出款。傥谓例解之款。各省关每多积欠。第从前各省军务未靖。催提为难。现在两淮山东等处早经肃清。如困内务府实力整顿。进款自当日增。渐符旧额。至臣部有臣部之钱粮。即有臣部之出项。每年酌提京饷。准一年之用项以为衡。亦不敢轻易添拨。内府外库各动各款。出入均有常经。乃所以明   祖制。守成法。而为 国家经久之道。相应请  旨饬下内务府大臣恪遵定制。所有供应 内廷一切用项。即动用内务府广储司银库钱粮。仍懔遵咸丰七年   上谕。嗣后该堂官不得纷纷咨部筹拨。以重库储而节糜费。并请 饬令该大臣。将各省关例解内务府之款。认真整顿。严定处分。傥再仍前拖欠。即由内务府将该督抚监督盐运使等实予参革。以为玩视 内廷要需者戒。庶内务府自用自款。不至再行借拨部库钱粮。俾臣部经费有常。得以量入为出。为天下节省一分财赋。即为 国家培养一分元气。于 国计民生。两有裨益。臣等为内府外库定制攸分。各宜权衡出入。不应频为借拨。以示限制。所有声明定制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  圣鉴。

请饬稽查直省悬宕款目疏道光十年

徐法绩

臣闻自古理财之策。与其就未然之利创为谋之。不如就已然之利因而理之。周官言理财。三府以下。主会计者什居六七。不遗纤悉。后代善理财者。无过唐之刘晏。晏以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择通敏廉勤之士。检校簿书。事虽至细。必委之士类。吏惟书符牒。不敢发一言。其官属虽千里。奉令如在目前。无能欺绐。当时宿重兵。所费不赀。皆取办于晏。可知句稽之效。信而有征。今户部总制天下出纳之数。若认真核查。则宿逋所收。浮费所减。月计岁积。何啻千百万。此无俟他求者也。即如直省每年正杂钱粮。开除实在款目。多不能逐案清结。或开除在数年前。报销在数年后。或暂行借垫。久忘归款。或多年挂搭。未经剔出。旧案未结。新案又来。头绪既已纷繁。款目又复参错。上司以间款充私用。属员以新款弥旧亏。公项可使拖欠。私利则必取盈。间有动拨不发。则以别款支销为解。名为拨空。虽经户部节年行查。而外省延不登覆。则亦不复究诘。是有用之钱粮。皆悬于空虚之处。吏蚀官侵。久皆无着。至如现任官员积欠。本属有力完缴。往往于去官身故无力完缴时。始行参出。其未参者。已可想见。即借支养廉一节。为数无多。往往服官多年。尚未扣缴。其它项未扣者。更可想见。至清查各款。咨查各款。抄产变价各款。色目繁多。户部应查不查。应催不催。及虽查而或漏查。虽催而或漏催。皆所难免。是外省獘混之故。实亦户部稽查之也。若使按年比校。则浮冒者出。逐款清厘。则滞积者出。核对分明。则影射者出。至登覆迟延。亦当秉公参究。不得概诿之无策。外省无可支饰。自必为筹补之方。又如户工二部交涉事件。如地方各项工程。一经奏准。外省即列入开除。而工部行查。有一二十年尚未核减者。户部咨查工部。不准报销。此项历任交代。着落何处。节年报部清册。归入何项。其中腾那牵混之獘。不问可知。加以书吏乘机舞獘。压搁文案。不行呈出。司员稍不加检。则例案不符。依样照覆者。不知凡几。赋税如故。耗费日增。若先时不为整顿之方。恐日久遂有支绌之虑。臣愚以为除獘即以兴利。治法必需治人。事固有名为精详而实则疏。名为慎重而实则纵弛。名为责成而实则诿谢者矣。请  旨饬下户部。就各司详选勤慎司员。将外省积年悬宕文案。及一切未完各款。细加检查。分别何者最要。何者次要。奏请勒限严催。逐款声覆。如有仍前玩延。即据实参奏。以示惩创。设司员查催不力。亦应分别记过。案参劾。至外省悬宕之由。实以上司因循所致。该大臣身受 重恩。自当讲求 国计。并请 饬下各督抚认真确查。将现任官员名下未完各项。设法催提归款。亏短之数。按年弥补。核归实存数内。依限报部。抑臣更有请者。从前直省藩库。例有封储银两。以备要需。现在部库赢余。而封储不无短绌。若纷纷提解。非惟往来运费滋繁。而各省逐渐空虚。亦非万全之策。臣愚以为款项但能核实。则封储各省与解归部库。其为实存则一。此项节追银两。除例应报拨外。仍节次核入储封。声明咨部。如此逐渐积累。内外皆归殷实。臣为筹划起见。是否有当。伏乞  皇上圣鉴。

请每年清查以杜獘源疏道光三十年

四川总督徐泽醇

现今急务。得人之外。重在理财。 国家经费有常。以各省地丁盐课关税约计。一年所入所出。臣虽未得其详。然量入为出。总有盈余。间有偏灾歉岁。亦不过减去十之一二。近来帑项动形支绌。论者不以年岁荒歉为词。即以用项繁多借口。以臣幼年所闻。乾隆年间。东南两河。以及各项工程。所用倍于今日。而库丰盈。今则较前事事从俭。而益形不足者。理财之政不讲。于钱粮盐课税务。不能认真讲求。祗奉行了事故耳。即如地丁一项。藩司每年循例详明督抚。督抚按其所详具题咨部。部中由书吏办稿送该管司员。司员按册核实呈送堂官。内外相维。法制可谓慎密之至。不知积习相沿。其见诸案牍者。不过奉行故事。而朦混侵蚀之獘。即伏于其中。盖一州一县。地丁皆有定额。而不肖州县。或预为侵蚀地步。则有以无灾而灾者。有以不欠而为民欠者。除其报灾报欠之数。而以余数禀知。藩司核其数目相符。详明督抚。即委员往查。不过以并无饰一禀塞责。据此具题咨部。名曰照例。不知獘已伏于例之中也。此外假办公流摊名目。暗饱私者。更无论已。以此为理财。财何能足。此天下之通病。而财赋最多之处。其獘为尤甚。如臣前在山东办理清查。分别有着无着之款。共亏有六百余万两之多是也。臣于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到山东藩司任。至二十八年二月接征二十七年钱粮。又于六月到山东巡抚任。赶办清查。至二十九年七月合计一年有余。所征地丁钱粮。较二十七年以前多至四五十万。曾经奏明在案。一则因清查持之严。而故态不敢复萌。一则有另立钱粮总簿。而欺隐无所施其计。防獘必于其微。立法不厌精详。敬为我  皇上陈之。现在各省清查。将次完竣。清查所以欲知从前所亏之数而设法弥补。清查后尤必预杜新亏之渐。欲杜其渐。莫如将各省州县地丁税课一年一清查。臣阅邸抄。见科臣有言之者。而尚未尽悉外间情形。其清查之要。藩司于各州县额征钱粮及杂税款目。于寻常号簿外。另立钱粮专案号簿一本。杂税专案号簿一本。将应征数目。载入某州县名下。遇上忙征解钱粮。于某州县禀报起解银两时。即将起解日期并银数登记簿内。到库时亦将收库日期登记。其有逾限未解到者。即可按册而稽。严行追解。不致受其虚报征解之獘。亦可随时考核征解之多寡。其历年未完陈欠。亦另簿登记。臣前在山东藩司任内曾行之。并于接见州县时。诘其历年所欠分数。有籍可稽。无词可饰。是以征解见有起色。并将各专案另立册籍两本。循环呈送督抚备查。年终将州县所征钱粮。分别已完未完数目。开具清单项目具奏。奏销时。再将年前未完分数。或全完。或尚未全完。亦另行开单具奏。其各关税盐务。亦照此办理。遇有偏灾。必令该州县将被灾处所。是某村庄。在某州县城之何方。距城若干里数。详悉随禀开具清单。不得概称某乡等。希冀含混隐饰。出具并无饰切结。

再另委贤能之道府大员。前往被灾处所。勘明某村某庄系全行被灾之区。某村某庄并非全行被灾。其非全行被灾者。则将成熟地方剔除。不能成熟地方。分别灾缓。据实禀明督抚。其民欠地方。亦照前令其指明欠户是何村庄。出具切结。不得含混禀报。如此。则凡有灾区民欠。皆可得其实在。如有  恩旨缓免。照该州县所呈清单。并刊附入誊黄之末。则绅民莫不共睹其详。可杜隐饰之獘。傥有无灾报灾以完作欠者。则完粮之户必不甘心矣。臣以为天下大利必归农。而理财之要莫切于此。我 朝额征钱粮。较古制什一。尚有不足。除实系瘠贫之户。力不能完者有之。余无不输将恐后也。以 朝廷薄敛正供。听不肖州县明侵暗蚀于前。迨经查出参追。势已不能全完。况遇该上司有以揭出后虑属员藉词酬应牵制者。亦恐不免。若将地丁钱粮关税盐务。一年清查一次。分别全完未完。开列清单具奏。不惟部臣易于勾稽。而人人共见。则情节隐饰支离。亦可随时发奸摘伏矣。近时理财之要。此月计岁会之法。臣以为亟应讲求也。此外并由督抚臣转饬藩司。谕令州县将库吏库书姓名住址子孙田产。造具清册两本。一本藩司存案。一本督抚存案。并先传谕所属库吏库书。或陆续将该吏等传到省城面加训谕。如官有侵隐正项钱粮。准书吏禀明该管道府。道府隐忍不办。准进省禀明藩司督抚。所有州县亏空。书吏既已禀明。即免书吏罚赔治罪。如官有亏缺。书吏不行禀明。除将亏空之员严行治罪外。并将书吏一并罚赔治罪。臣在山东巡抚任内。曾陆续传到各州县库吏库书。当面晓以利害。令其将子孙姓名田产住址。一并叙入结内。出结以后。如有该管官侵欺钱粮。报民欠。即据实来省禀明。如有隐匿不先行禀明。情甘罚赔认罪切结。饬令藩司存案。该书吏等自顾身家。颇知畏惧。断不为官受累。行之尚未一年。得毕其事。旋即离任。若能照此认真办理。可清理财之源。则州县自不敢任意侵蚀。而该省大吏亦有所核。部臣又可以饬令司员专立钱粮号簿。注明某府州县每年应完钱粮数目。以备呈堂随时稽核。至某府所属州县地丁钱粮。何司所管。亦必分别繁简。各专派司员始终经理其事。则责无旁贷。稽查易周。不致启书吏高下其手之獘。即有不肖州县。无所施其伎俩。而帑项自日见充裕。以十八省地丁统计。除去钱粮无多尚未亏空之省分外。以十八省而论。一省至少较前总可每年多进二十万两。十省则多进二百万两。以十年计之。即地丁一项。已有二千万两矣。此 国家自然之利。不必另筹别策。而日益丰盈。夫何至偶有偏灾。一筹莫展。独贻 宵旰之忧劳乎。臣为理财杜绝獘源起见。是否有当。理合缮折具奏。伏乞  皇上圣鉴。

清查弥补章程疏道光三十年

浙江巡抚吴文镕

窃照浙江省清查。上年经 钦差臣季芝昌会同臣查明仓库挪缺大数。筹议追赔章程。先后具奏。并分年分县造具四柱清册咨部。行令将应追银数分任造册呈核。臣当查分任追数。应以册报存垫为凭。而册报存垫。尤当以原接交代为据。虽交代系统计存垫。不分正附。但其存正存附之款。确有可查。即应存应抵之银。无从掩饰。随将交代先行勒限算结。一面严饬各县按任造齐。并督饬局员悉心稽核。其正款之错列附贮者。逐为厘正。其滥款之混列摊抵者。概行剔删。统计各属共一千一百七十八任。实应追正款银三百六十五万二千五百四十五两八分五厘三毫四丝三忽九微。现已分任造具清册。并将各任抵款赔款。于册内分条开注。咨部听候核办。伏查浙省挪缺仓库正项。前经臣奏准定限概议追赔。现在业将追款核明。应即分别按期限缴。惟统核分任款册。自前届清查道光二年至二十八年为止。年分既久。任数更多。各员追款。大率累百盈千。甚者数逾巨万。一员经历数任。计益复不赀。每限追银。多至五六千两不等。其间事故离浙之员。现经分请咨追。难必尽归有着。即在浙之员。公私交困。现任尚形竭蹶。候补弥觉艰难。势亦未能悉出多资。勉完巨款。伏思此次清查。既仰邀 典于前。更明定处分于后。但使力所能及。宜无不感而思奋。自顾功名。第追数积重则设措逾难。即急公者亦将束手而无策。追数减轻则补苴较易。虽惰误者亦必设法以求全。若概以法在必行。不量其力所未逮。挪缺既巨。追限追临。冀幸之路已穷。观望之心遂起。即赀产稍可措缴。而度已不足清偿。或戚友本可代筹。而苦于不能为继。势将踌躇坐视。废弃自甘。纵使立予褫革。加以查抄。在该员等身家固无所顾惜。但其所挪之款。悉关正项之银。抄封徒有严条。备抵百无一二。于 国计亏损实多。况应追之员。现多从留任。傥或迫于缴款。苟图自全。更启挪移。别滋朘削。旧未补而亏新。上未益而损下。禁防虽密。流獘何穷。此臣与司道等体察情形。图维再四。不得不以追赔为正办。而又不敢以专事追赔为完策也。恭查道光二十八年钦奉  上谕。各省清查办齐短少之项已有数目惟应速筹弥补章程不得轇轕耽延终归无着等因钦此。仰见  圣虑周详。莫名钦佩。窃思弥补固为要务。章程尤贵熟筹。浙省上届清查。本以摊捐为弥补。此次清查。前经 钦差臣季芝昌以浙省挪数较巨。缺分已疲。循案派摊。必难补足。是以奏请追赔。是目前筹补之法。固不能再议摊捐。但念各任追数之多。又不能不筹弥补。因查上年 钦差臣议定章程原奏内。节省公用一条。以浙省公用较繁。际此积獘相仍。务宜力求撙节。原系专指捐项而言。第思捐项既可裁节。即无事不可从省。一款省一分之用项。所节无多。办公无虞不足。一县得一分之节省。积以成数。通省即见有余。

现就各属情形。通筹出纳。其中实有数端可以节省者。即如通省年额养廉。前因扣款已多。原奏声请缓提。自上年以来。遵照奏定酌减公用章程。每遇捐款内动支之项。或减或裁。无不逐加确核。另行酌定。现在支款业已减折。扣款即可稍轻。是节省业有明征。养廉已可提补。又查各县批解地漕。应需银匠倾耗经解川费。及一切公用。每县多寡不等。现在核实酌减。总计两项每年约可提补银三万余两。又查存留役食等项。俱系由县坐支。司道府各书纸饭等项。亦多由县津贴。此二款俱属折钱给发。现在银价增昂。较前逾倍。循旧折给。核有盈余。各属计。每年约可提补钱八万串。如援照现届官垫民欠摊限。以二十五年为率。共可提补银七十五万两。提补钱二百万串。即补限比追限为稍。而补款必较追款为着实。惟以筹补之数。核计应存之银。如概予补完。则追数多而补码较少。通省挪缺之项。势难全数补清。如按成分补。则追数多者补码亦多。亏缺较巨之员。转得其议处。臣与司道悉心酌议。筹定章程。应请将筹补之数。即以该员完缴之数为准。如该员名下初限应缴银数。能完至五成者。其余五成即予豁除。归入筹补。完至三成者。亦准其筹补三成。其未完四成银款。应请酌展一年。着落完缴。不准再予筹补。余即照此递推。如初限届满。不能完足成数者。请即照章查办。此外升任及候补各员。亦照此一律办理。查原议定章。仿照安河上届章程。本属加紧四年。现在各省清查。福建山东等省统限八年。俱已奏明咨部覆准在案。今议将业已完足成数者。量予加展。仍较各省章程并无宽纵。且以追赔筹补相辅而行。则筹补非为滥施。即追赔易收成效。黾勉自励者予以减追。而观感必思共奋。抗延不缴者仍行参办。而法网无可幸逃。是于追补之中即寓劝惩之法。况节省不由摊派。不致藉词以启新亏。提扣悉有实银。无待虚垫而成悬款。如此变通办理。于追赔原案。并不相妨。而弥补章程。益归实在矣。据布政使汪本铨杭嘉湖道舒化民会详请奏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将分任各册及归补章程开具条款另行咨部外。理合恭折具奏。伏乞  圣鉴。

晋省办理清查疏光绪八年

山西巡抚张之洞

窃惟晋省患贫。至今日而极。然非匮乏之患。而獘混之患。何也。自咸丰军兴。费广用急。纷纭牵补。不为限断。以至于今。盖上距道光二十九年。未经澈底清查者。三十三年矣。外困于供亿之繁。内困于垫款之巨。亏挪掩覆。无有穷期。藩吏以淆杂为秘局。有司以拖欠为得计。若再不为之所。譬如上填下漏。虽休养数十年。岁入数百万。无救于贫。一由于军需报销之案岁月过陈。一由于善后之案挪移过巨。一由于交代之案未结过多。而三案之盈绌虚实则相为勾连。隐互于其间。三案不清。遂生五獘。一曰筹垫。第一案军需。筹垫者十三万。搭于次案。第二案军需。筹垫者五十万。搭于三案。第三案军需。筹垫者四百三十三万有奇。悬宕至今。其垫欠之主名。正杂摊捐。兵差生息。无一不有。即如岁底造送军机处户部常年藩库实存册。尚列旧管实存一百五六十万。大率皆嘉庆道光以来正杂各款之尾数。凡已用未销。确系有著者。例报实存。夫案库储之籍。则曰实存多金。检军需之案。则又曰筹垫巨款。忽盈忽绌。矛盾已极。杂摊诸款。大率类是。窃思既系部核准销之案。若当日报销时。即为核拨清楚。岂不径直分明。今拟检核司册。查对部案。凡在核准数内。军需例得动用者。即将所借之款。各就本款开支。毋庸虚立垫欠名目。徒多拨还文案。其有本款现须应用。或本款垫拨军需。又借他项以供支本款之用。必须辗转归还。势难开除者。分列简明确数。从容筹还。如此。则尘牍省。眉目分明。虽欲侵挪。无从影射。故以划清筹垫为第一义。一曰滥支。查筹垫诸款中。当日因系实在动用。屡经详核。然历年久远。有此项可就现款支持。陈款无须归还者。有前案早已渺茫。欠款无人承领者。葆亨在任时。于此等款项。放手滥发。纵容家丁书吏承领者。按成朋分。倒扣三七二八。糜费无算。今虽颓波不能复回。而覆辙不可不鉴。拟即确切查核。如有此类。即予勾除。不准再行归还。庶免以有限之正供。饱无涯之蠹。故以删除滥支为第二义。一曰拨抵。凡州县垫办兵差。核准未发者。则本员以抵解款。溯查咸丰之季。同治之初。军书旁午。供项浩繁。且其时上司执法。皆务谨严。属吏风尚。亦多厚朴。赔累诚所不免。近年巧伪萌生。开报已难深问。甚至本员兵差长余。用之不尽。并可借与他人。贱售得价。于是州县欠解实银。化为空帐。从此人人觊觎。交代谁清完。徒为藩署丁胥之利薮。病国长奸。莫此为甚。查从前已经拨抵结案者。不可胜数。碍难追究。今日所存者尚多。臣已严饬司局。速将兵差垫款。已抵未抵确数。查清截止。除本员外。不准再行借抵。俾州县不致效尤。故亏故挪。故以禁止拨抵为第三义。一曰借动。司库遇有急需。难免权宜借放。然未有如晋库帐之紊杂者。或零星凑集。并不专借一项。或辗转填补。并不随时归还。如甲既欠乙。乙又欠丙。丙或复欠甲。虽有算士法家。猝难穷其端绪。遇有动拨之款。坐听书吏指挥。吏曰拨甲则甲。吏日拨乙则乙。此皆司吏幕友。故作纷糅。以为居奇之地。索费之门。以致司库存款。孰虚孰实。州县欠款。孰完孰否。并无确数。

今拟层递拨正。从流溯源。务令本款之有无多少。一一披露。以后各支各款。不许纷纷借动。其有必须移缓就急者。宜整勿散。刻期归还。即将簿内札库借拨之条注销。如此。则可以得存款欠款之实。而量入为出之策有所施。故以厘正借动为第四义。一曰隐匿。晋省近日法纪废弛。迥异他省。往往入款出款至数十万。而漫收漫放。不奏不详。抚臣并不与闻。必待他年报销而后知。则已时过人非。虚实莫辨。即如臣六月十二日所奏。查出善后余款两起。共三十七万有奇。此款从何而来。以前臣衙门并无只字案据。实属骇人听闻。此外牵涉之处尚多。现仍以次清理。又如光绪六七两年拨解曾国荃山海关防饷四十八万之内。有二十三万两。直待光绪七年十二月曾国荃撤防半年而后补详请奏。四十八万之外。又有十万两。直待本年五月曾国荃来咨造销而后得知。种种参差。多不可解。巨款如此。何论其余。现饬司局将各案通盘澈查开报。并饬按月详报收支。其有动用巨款及不在例支之内者。随时详核。庶几一切均有限制。故以稽核隐匿为第五义。盖筹垫清则度支之数确矣。滥支除则侵盗之风息矣。拨抵禁则州县之亏少矣。借动止则书吏之权衰矣。赶办奏销以察新亏。除免摊捐以省司垫。裁减浮费以节众流。皆与清查库款相为表里。除随案分别饬办外。统于此次一律清理。夫繁碎缴绕者。吏之所乐而官之所苦也。混淆牵搭者。盗臣之利而 国家之害也。能去以上五獘。则简易明白。盈虚在目。废弛过久。积案如山。首尾二三十年。款目四百余万。而其事又为作獘者之所不便。必将百计推宕而阻挠。盖此实为奸蠹窟穴之所藏。而帑藏漏卮之所在。若不于此着手。晋省终无理财节用之方。臣于上月奏设清源局。此项库款兵差交代摊捐借款拨款各案清查。统归一局办理。庶可通盘呈露。查藩司方大湜起家州县。利獘素悉。且到任未久。无所用其回护。臣即责成该司会同臬司冀寍道并添委补用道高崇基督饬局员迅速办理。限以五个月于年内将各案一律清查完竣。相应请  旨严戒晋省大小官吏勒限办理。庶各该员知所悚惕。不致诿延。总期于断棼丝而挽宏纲。塞旁流以归正派。臣赋性迂直。不敢避劳怨而不为。俟办有规模。再行详晰奏闻。并开单咨部查核。

京饷宜解实银疏同治三年

谢膺禧

窃维行政之要。足用为先。足用之道。京师尤重。臣见近来各省解部之款。每以道路多警为辞。率用银号会票。乃从前未有之事。此端一开。流獘有不可胜言者。夫各省地丁关税等项。银两均有定式。并镕成县名关名年月匠役姓名。故平色从无不足。款项毋容牵混。法至善也。若会票者。委员潜携至京。觅投所兑银号。银号存银无多。则供给委员用度。俟措买足数。再行交纳。号商办理既熟。难保不与库中吏役丁匠交通舞獘。收时则平色含混。放时则搀兑弥缝。在赴库领银者。应具并无短少低潮甘结。盈千累百。库内势难逐件辨认。领出后化开翦碎。虽有潮假。业经具结在案。无可如何。祗得于众人名下摊扣。当此减成支放之时。何堪再受平色亏折之累。且市间之银。并非商人自外运京也。凡领得官库银两之人。无不就近向钱铺兑换钱票现钱。便于使用。钱铺零星兑收。汇总赴市兑换别铺钱票与钱。备抵本铺票存。彼此驾空渔利。故兵丁每月领饷时。钱铺必勒价贱买。会票到京用银时。钱铺必价贵售。解部之款。动逾巨万。会票一到。银价立昂。去冬岁暮已迫。会票积多。银价大长。已属明证。如同时并到。市银不敷应用。则购足者先尽交纳。不足者俟库中放出。由钱铺兑换复鬻于市。再行办理。如此出入轮转。以十万两计之。十次即抵百万会票之用。在库中视之。已进百万之帑。以京中计之。未进一两之银。窃恐银日少而价日昂。百物之价。无不因之以长。而民生以困。是用会票之獘。显亏平色者小。隐虚京储者大也。应否请  旨饬下各省督抚各关监督。嗣后解部之款。仍照例镕成纹银批解。毋得借口路警。率行会兑。其业经奏明会兑者。到京交库时。由该管大臣督饬库官认真兑验。若未专折奏明。朦混擅用会票。查明从严参办。臣为根本重地兵民生计起见。是否有当。伏乞  圣鉴。

请停京员津贴暂济饷需片光绪十年 户部

光绪九年三月间。户部于议覆御史李肇锡刘恩溥奏请酌加京官养廉一折。陈明养廉碍难加给。奏明京官苦况。廉俸所入。不惟不足以赡身家。并车马衣服之需。亦无所出。敬考康熙三十九年乾隆元年两次钦奉   恩旨。谕及京官贫苦俸禄所入未足供其日用深为廑念等因。是以请由各省关外销闲款项下。每年共凑拨京官津贴银二十六万两。解交户部饭银处存储。以备分给四五品京堂及翰詹科道宗人府内阁六部理藩院办事官员。奏准通行。嗣于本年二月。户部会同吏部定章。按三届分放。现尚未满一年。而于各项京官生计。一似不无裨益。方今各省增兵筹饷。用款倍增。此项津贴。虽出于各省各项外销款中。无关正帑。为数虽仅二十余万两。通计边海防饷。亦不足供其十日用需。特值此时局。既奏令各省裁减用款。一意供军。则部库先应豫议及可减可裁之道。查今年各省截留京饷。为数颇巨。部库支绌。傥明年防务。一时未能全撤。近畿一带兵勇。仍须在部领饷。即各省应解京饷无欠。仍难敷用。部库他款。殊难议减议裁。惟此项津贴。系新增款项。尚可暂停开放。挪作正项动用。然各省必须仍照原拨数目。依限批解户部(饭)[饷]银处存储。听候移交户部银库。以补库款之不足。际此时会艰难。臣下愧筹措无方。报无力。以此  恩施之款。作应急之用。义所宜然。惟京官困苦。久在  圣慈洞鉴之中。现在岁暮。所有本年年底应放津贴。恳  恩仍前开放。至光绪十一年满年津贴。即拟概行暂停一年。至光绪十二年春间。再核部饷力。如实敷用。仍恳  恩准照前奏定章程放给。以广  皇仁。应随时体察情形。由户部奏明请  旨办理。再津贴京员银两。去年各省关解尚按期。今将届岁阑。本年各省解未及半。殊为迟缓。现请将此款暂为充饷。开春即应匀挪。尤不可稍有延误。应并请  旨饬下各省关务。将上年本年尚未批解之款。迅速解部。年清年款。以应急需。是为至要。所有臣等筹饷豫陈暂停京官来年津贴。并催解欠款各缘由。理合附片具奏。伏乞  圣鉴。

京员津贴甫经议行因边事方棘拨充饷需旋准加京员全俸而津贴遂停止此非理财大端特存之以备掌故焉

札荆宜施道

胡林翼

盐课为军饷之大宗。实楚省之大政。自五六年以来。该道竭力奉公。廉正自矢。每次批解鄂城征兵饷糈。力全大局。人仅知马队水师及李方伯湘军功勋莫二。而不知该道筹饷之功。大有裨于吾楚。异日之天心嘉贶。岂有涯哉。本年水陆东征。曾与该道函约。每月银钱搭放。约以月供十二万串为衡。以宜沙两处合力办此。实为处其有余。该道复函。欣然无难色。兹阅来详。并不如式。应一并饬查禀复。本部院尝反复于古今治乱之故。而知乱世之财与治世之财。其盈绌之数不在兵荒。而在人心。即如有明之季。四海困穷。人所共悯。我 朝入关以后。并未携带饷银。而以天下之财。供天下之兵。削平祸乱。沛然有余。无他。奉公则日见有余。奉私则日形不足也。该道胸有千秋。目营四表。尚其追思前鉴。力挽颓澜。以军事为事。以兵心为心。则浔皖金陵之事。将惟吾楚军是赖。

荆门州禀陈设法筹解各款批

胡林翼

理财之事。原本圣贤。其体在正心。其用在知人。嘉庆道光以后。度支渐绌。驯至近年。支绌更甚。其獘由于钱漕盐课关政不得其理。上下相蒙。相率为伪。若使此数大政。得人而治。勒归旧额。则又何须以捐输大钱钞票为事哉。近人日议生财之法。不知本原。愈议论而愈纷。愈更张而愈坏。锢蔽于卑琐之计。以此求富。由北辙而南辕也。该守尚其实力整饬。催征还款。必期综核名实。条理精密。可行久远。若仅补苴于一时。仍于 国计无裨益也。

覆王筱泉廉访书

曾国藩

承示豫省粮赋漕税以及厘捐各项。每年应得五六百万金。而岁入乃不及三分之一。谓损下即以损上。良为名论。抽厘劝捐。一时权宜之计。办理得人。实有裨于军务。无甚损于民生。近来筹饷之路愈广。养兵之资愈绌。非筹饷之不得其术。乃办理之不得其人。此天下之通病。非仅河南一省而已。清查昔年之亏空。捐扣现任之廉俸。已为獘政。至无可捐扣。则又令另行筹银。赔补官项。以致上下苟且。虐取百姓。此则各省所无。往时张凯章廉访。并未到开归道任。豫省行文至敝处。令其解银赴豫。以补前任亏空。阅之深为骇叹。友人严仙舫先生。曾任河南州县十余载。尝谓豫省亏空有日甚之势。无弥补之期。作论豫省亏空书数千言。至详且切。大致与阁下所论相符。弟在江西。将摊捐亏空奏请一概豁免。河南似可仿照办理。否则大小官吏。视河南为畏途。势必率一二自爱者而趋贪污。江河日下。诚未知世变之所终极矣。豫勇日食银一钱。马日食草料银五分。口粮太少。日用不敷。势必百獘丛生。似宜酌量增加。俾令衣食有资。而后可责以不扰民圩。兵不扰民。而后可责民圩以不抗官长。完纳丁赋。其论似迂。其效颇速。兵勇虽贱。亦人子也。彼负血肉之躯。正与吾辈同耳。饥寒之不免。而欲其争先死敌。秋毫无犯。此必不可得之数。今敝处拨刘军门大军驻扎周家口。河南即可省出万人之饷。或匀加于他军。由少而增多。虽一钱人亦知感。刍荛之论。聊备采择。圩寨间有赂贼求免之事。大抵迫于无可如何。目今欲办坚壁清野之法。必须官民一气。分别良莠。乃为有益。风行草偃。惟上所令。去其害马者。而众民之不愿为匪者。固尚多也。雉河一军。已于初三日解围。弟暂驻临淮。拟俟凉风到树。仍驻徐州。以符原议。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