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唯识三十论题前谈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二十五年四月在武进佛学会讲──

  这唯识三十论的中心理论,即是阐述“唯识”。没有讲到论文以前,先检讨他的历史发展,明了论的内容──特殊的学理,以作佛学全学程的思想体系之研究,和观察唯识学在佛学上之位置;更探讨佛学各派的历史背景,主要原理,而决定唯识学真正的价值。  唯识学原理,原为佛说。在华严经里说:‘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又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与识,原没有什么差别的,心意识三者,并非各有其独特的性格,所以,在楞伽、密严等很多的经典里,都有讲到“一切法唯心”或“唯识所变现”。最明显的,像解深密经说:‘诸识所缘,唯识所现’。但根据经文,这到底是怎样底说法?在本质方面讲,由识的功能所变;在现境方面讲,由种种识的分别所现。这在胜鬘诸经里,也都有讲到。具体的说,唯识的根源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至教量。佛在世说法,已构成“唯识”的明切观念,然后,诸大菩萨依此思想底根源为出发点,去建立一种能适合于今后的佛教之唯识学。唯识学是超越当时世间学的学问,他有一种普遍适当性与必然性,有启示人们理智的思想能力作用,因此,唯识学也是适用于二十世纪的一种学说。

  在佛灭度八九百年之后,有无著菩萨出现于世,证得法光定,位登第一地或说第三地,以纯大乘法的非空非有中实义为根据,而斥破外小的我执与法执;以识缘识现为本位,不管他是主观或客观的一切现象,归纳为“唯识”,而奠定唯识学之基础。从心意识三方面的──广义的一切心心所法为中心,统一切法不离于识的范围,这是无著菩萨具体的理论。而且,他礼请兜率内院的弥勒菩萨降临于我们的人世间,说瑜伽师地论等五部论。无著当时受弥勒菩萨的开导而兴起,跟著一步一步的推动前进。

  更造了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摩论等,都是建立大乘法相唯识学的基本典籍。无著、兄弟三人,二弟天亲,三弟师子觉,都于佛法出家修学。天亲初宏小乘法,后因无著的教诫,接受大乘真义,于是,宣告舍小归大而修学大乘。首著摄大乘论释而宏扬唯识大乘。正因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大乘思想,即是非空非有的中道实相义,亦即大乘佛法宗旨所在,故大乘佛法均以“唯识”的基础而确立。天亲菩萨对于“唯识”为题的第一部著作,是唯识二十论,以二十三首颂构成全论。先提出种种的疑难和问题,否定不健全的学说的不当,使外小立论均不成立;而自身却成立了唯识之理。他又自行为二十颂详加解释,发展独特的思想,所以这唯识二十论,为研究唯识所不可不注意的一部书了。

  唯识学的逐渐发展达到最高度的成功,这不是突如其来的。先经过了释尊、慈尊及无著菩萨的发挥,作为研究唯识之准备。次有位登四加行位的天亲菩萨,不断底实修唯识观,根据所传的唯识义理,而另以个人所修证到的智境,运用个人的慧辩,以全力去组织与发扬唯识学的真理。在境行果的阶层上,确定了解修证的方法;在明白法界性相诸法或修习禅定净土的原则上,确切了别一切法的因果实理。这部唯识三十论的文义,便是这一纲宗与标准了!大乘唯识学,根源于释迦牟尼佛的教说,到了天亲菩萨,方以唯识为题造论,完成唯识学的学说。因此,天亲菩萨,也可说是建立唯识学的初祖。天亲著述的唯识二十论,虽也有古今诸大德处处宏扬,可以作为与外小对辨的工具;但能高建法幢,包含佛法相性行果实义,精细而宏富的,到底要推唯识三十论。

  此三十论是天亲晚年的杰著,可惜未为解释。凡于此论有所论述者,都是后进的十大论师。在互相辨论之下,当时十大论师各运用精密的思想,以达到适当、完备;其中,应以安慧、护法二大论师为依归,这是古代唯识学者所公认的。再就护法与安慧比较,护法的思想,是最周密而又最宏富的。所以,唐代玄奘大师,采集十大论师之教材要义,糅为成唯识论的十卷玄文,而奉护法论师的理论为轨律。此非玄奘偏见,实因理论上有不得不尊重优胜之处。然而,安慧论师毕竟不凡,故他的唯识学说,流传入西藏,至今仍为西藏学者所宗。在中国,继承玄奘的唯识学者,有慈恩寺的窥基,及慧沼、智周诸大师。他们除掉尊重佛说,采用佛说以外,专门研究唯识学,作思想的训练,以养成一切法不离于心,绝对没有隔离于心而孤立存在的什么事物之“唯识”宗风。

  但是,不幸得很!唐武宗的破坏后,文疏散失。后来佛教复兴,分为宗下、教下,而所谓教下又四教与五教各行其是。因此,唐末直到清季这一千多年的中间,纵有极少数的学者,对于法相唯识学感觉兴趣,都得不到个中要旨,因为唯识的文献太缺乏了。有人说:唐代以后的中国佛教,形式上在活动,内部却呆滞了,这种讥笑与批评,真是不错。但在日本,专宏法相唯识的道场,从唐代迄今,尚有五十多个寺院。至清末民初,在国际文化之互相交流下,法相唯识学的文疏,又回到中国来了。近二三十年间,此学不但与其他各宗有平衡的发展,而且超越了其他。从此,中国大乘唯识学,又有复兴的趋向。

  世亲菩萨,亦名天亲。因为他的父母求天主而生此子,以为他是天主的亲属,所以叫天亲。又叫世亲,以彼天神亦名世间主的缘故。这不是理论的考证,是通俗历史的传说。

  此论的三十首颂文,是世亲菩萨所造的,故名三十颂。今成立三十论者,以三十颂前及中间,更加有征问发起及分别段落等文句;这是出于继承世亲而解释此唯识学的护法等十大论师;再由玄奘采取十大论师的释文,加以连贯而科为唯识相性位的分判,于是乃译辑而成今所讲的唯识三十论。

  照普通人说起来,识指“知识”而言。又据心理学所研究的“意识”,含有情感、意志、知识三种。在哲学上的认识论,亦是讨论智识的。唯、有独但义,或者说:独有知识,故曰“唯识”,除识以外之非知识的,都在排斥之例。此世俗的误解,与佛法的唯识义,有相当的不同。本来,肯定是识,而用唯字否定非识的反面,故曰“表心有,唯遮境无”。根据这个基本的原则,去观察了别宇宙人生一切事象,也就是唯识观。但世人没有明了识字之含义,故于此不能没有错误与疑难。所以,最重要的,要讲明识的范围,识量既明,自知“识外无别法”的确当。所讲的识虽有八个,此论则说为三能变。而识之根本,即初能变的第八阿赖耶识;第二能变为第七识,及第三能变之前六识,都依止于初能变的第八阿赖耶识。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能见色、闻香,以至能够了知分别的,是意识。意识所依的,即是六识底下的意根,那就是第七末那识。而第七识与前六识共同所依的,内变根身、外变器界的,那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第八阿赖耶识和第七末那识,是心识中内在的、微细的特殊性质,心理学上还没法讲到;所以,我们对于唯识学的价值,格外觉得可贵。阿赖耶识的第一要义,就是受持。依著第八识生起的前六识有种种功用,所谓种种心理作用,如意志、感情等。在意志上,有善、恶之区别;在感情上,有喜、怒、哀、乐的生起。刺激善恶与喜怒生起的五十一种心所法,是与八识心王相应的,与识同缘,与识同现。

  不但此也,识之相分,能摄尽法界,凡宇宙人生一切事象,都依识生起而不离于识。在前面已经说过,唯识,即是识──心心所法所变现的;也就是第八含藏的种子所变现的。例如色法种子所变的五根,无论人界、畜生界都有──身体,即是五根所依,这即所谓内变根身。此外,还有识所变现的色,有显色、形色等等差别;但色法的本质,是第八识上所生起的现行相分。在显现了知上讲,现前的眼识能了别色尘的影像,推知内在必有本质的增上力而能发生识的作用。根、尘、识三者的活动,有其固定的、合一的构造之体系。识的立场,间于根尘两者之间,而识生起作用,亦有藉于根与尘的助缘;而色法之多种多样,又皆不离于识之了别与变现。

  除五根、五尘的色法以外,还有法处所摄色。如极微色:科学上分析色法的名称与形态,有原子、分子、电子。这些既非眼识所能看见,亦非显微镜所能照见,但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分析推究以证明原子由于电子多少而成。天文学上说,太阳系外有许多恒星构成别的宇宙体系,以之积成星海、星河,这些也不是望远镜所全能观察了知,这在佛学上叫做极迥色。还有很多遍计执的心理,由颠倒而生起的想像,如想像兔子头上有角,并想兔角色的青黄及形的大小,这完全是遍计所执的妄法,根本无此物。在宗教、哲学界论到宇宙未生之前,万法从何而来?有人计执有造物主的神,在佛法上则否认此主神的存在,说这不过是遍计所执的妄相色,与妄执兔角是一样的。

  依心心所色更有分位的表现,这是心色的界位与分量,如时间、空间、数目、文字等。在时间方面讲,有生、住、异、灭,过、未、今的畛域。在空间方面讲,有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的界限。这些,在俱舍论里有十四分位法,在百法论上有廿四位分位法。凡此分位,都是思想建立的范畴,依佛理来判断,此分位是心、心所、色上的假法,故皆包含在识的范围之内。

  以上,总明有为诸法的因缘生法,皆是识之所变现;然一切法因缘所成,而其真实的自体性不可得。所以在形式上变迁差别,而法性不生不灭,常住如是,离文字相,离名言相;故穷究诸法之本源,成无分别智亲证真如无为法性。此无为法性,即识变诸法之本性;无为法即是识之真实性,是平等无分别之绝对的真理。若明上述识之范围,则唯识义成,更无问题。

  复次、唯识学在佛法中之地位如何?原来、佛法在各宗派里,各有种种说法之不同。这各宗派之分别,失掉了原始佛教活泼之真意义。在印度方面讲,佛灭度后,初五百年有小乘二十派,因思想上的冲突,相起辩论。至第二五百年,大乘佛法兴起,小乘不是大乘的对手,故各派即失其地位。到第二五百年末,则成大乘性相、空有宗义的对立。第三五百年,又转为显密并流。此时,小乘佛教渐隐没,而大乘空有宗义亦更无竞争之能力。中国方面,先有罗什传成实、三论,颇盛行于一时;继而有菩提流支、真谛等明大乘法相义;天台家的四教,贤首家五教,将大乘空有义融贯;后有禅宗独盛,乃分教下、宗下相并峙。如此流传到明、清以来,宗下的、教下的都修净土行,丛林里渐成禅净双修,以维持佛教的残局。

  什么教乘或宗派,到现今已渐失其区别。应看作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佛的说法方便善巧,都为了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这千差万别的说法,因众生机宜的关系,都是大圆觉海里流出来的妙法,在本质上无可分别。但在众生根机上,可以这样分判:第一、是五乘共法:破邪因果,而说明世出世间的善恶因果,令一切众生去恶取善,这唯就俗谛而说。第二、出世三乘共法:在真谛明生空观,人无我,三界有漏皆苦,解脱三界生死之苦因和苦果。再进一步而言,就是第三大乘不共法:以法空观达法无我,发大悲心普度众生,以一法遍一切法,一众生遍一切众生故。若能如是了知诸法性相,进而修菩萨行,达到证佛果位,此为大乘佛法境、行、果之修学次第。今讲之唯识三十论,特别注重大乘境的法相,这就是此论的特色。若于一切境界事理,没有正确的认识或分别,那末、修行与证果,不易有什么实效。所以、本论广明唯识境,在佛法中,实有其不可磨灭的光荣与价值。(灯霞记)(见二十五年七月佛教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