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二次研究会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六月十八日──

一 圆泽禅师之托生公案王兴周  唐代宗大历间,洛阳隐士李源,舍宅为“慧林寺”,请圆泽禅师住持。后源约圆泽到川朝峨嵋,泽欲由长安经斜谷陆道去,源坚要从荆州入峡由水道去。源虽不知泽之心事,而泽已知源心欲避长安功名嫌疑,故泽顺源意,由荆州去。一天、船到南浦,因滩河危险,天未暮,即停舟。有一妇汲水,泽见,俯首哭泣。源问故,泽曰:吾不欲从此水路来者,即怕逢此妇,因他已怀孕三年,尚未分娩,即候吾来投胎;吾现已见,无法可避。请君少住数日,助吾速生,并葬吾山谷。三日后看吾,以一笑为凭。十二年后中秋夜,到杭州天竺寺外会我。泽说毕,即沐浴更衣而化。源悔恨不及,葬泽毕,三日后访妇家,果生男孩。因告详情,并求见小孩一面,果以一笑为信。源遂无心往川,仍回洛京。及到慧林寺,方知泽在未行之先,已嘱咐后事,更仰慕泽为非常人。

准上述圆泽禅师生死事项,发生三疑:一、净宗每据此以劝人专修净土,谓一能知过去未来及坐化本领之圆泽,尚不能了脱生死,逃避胞胎,况末法具缚凡夫,一点本事亦不有?如不念佛求生西方,要想了生死,证菩提,恐怕做梦亦做不到。在净宗如此主张,固是;但根器及欲望各各不同,且整个佛学包括禅、净、密,律、教五宗,恰似五味之于口,喜酸、喜甜,各听其便,殊未克强使学佛者尽修净土何?二、圆泽既知过去未来,及具坐脱能力,并投生之后身,亦知前因后果,必其已修得宿命通。学位上,是否仅见真谛断见惑,证初果,抑已断少分思惑欤?三、圆泽遇其缘到之怀孕三年妇,始投胎托生。照唯识学中阿赖耶识去后来先作主公之说,男女投胎时,见父母交合,起颠倒淫爱,遂投入、揽混精血以成胎儿。究竟此妇成胎时,有无其他有缘之中阴神识先行投入,至三年期满,圆泽投胎缘成熟,其神识投入时,始将先投入之神识排挤出去欤?抑此妇先已结成无神识投入胞胎,以等候圆泽欤?

陈履吉  对于第一疑问,以为佛法各宗皆是妙法,皆具妙用,不过净宗行法方便,摄机较广,任何人都可修,任何时都可念。但各人根器不同,环境亦异,因此愿力亦不同。众生之多,绝非一宗所能尽。只要行之得法,可各得妙果。同时、佛说之法,同是有利而无害,故不可强分谁胜谁劣!

太虚  陈居士见解很正确!但我还来补充一点意思,净土宗最要之特点,在对于已发大乘心修菩萨行者;若但防其退失,只为自了生死,则小乘四果名四沙门果,只要能出家依律仪而行,一生即可做到了生死。故净宗之为大乘,不在于易了生死,在成就菩萨心行不退,回入诸苦世界能实际度众生。盖要成就佛果的全智全能,非一生所能做到,而非先往生净土,未易得不退转,因在此五浊恶世的恶劣环境中转生,容易迷惑,容易退堕。如我们觉得社会环境不好,想要改良,想要救济,但我现在没有这种能力;若听之长此下去,不但不能养成改造社会的能力,而且容易被环境转移,趋于堕落,于是到外国留学,养成能力以后,再回来救国救人。这就是要先往生净土、再回世界度众生的意思。从前蕅益大师提倡净土,有人问他愿力何在?他说:我第一愿往生净土,第二愿入地狱度生,也就是这种意思:但各人自信力、愿力不能尽同。常念的净土回向文,可以代表净宗的宗旨;另有怡山发愿文,则可代表就在此土转生修菩萨行的行门。

王居士所提之问题,很有意思!第一、是修行问题,第二、是证果问题,第三、是教理问题。又能引经据典,可谓教理行果都有了。圆泽禅师究竟是只断见惑或已断思惑,证到何种果位,要看他发的何种心,修的何种行。因为大小乘的行果是不同的,不能确定知道他的心行,所以不能决然判断。假定他是修的声闻行,其所证应在初果以上,三果以下。因三果名不还,虽尚功行未圆,但必生色界而不再来人间受生。禅师既不免入彼妇人之胎,纵有所证,应在断见惑后进断思惑之初二果之间。关于第三问题,平常以吾人降生时为初生,在佛法中说,应以投胎时为初生。圆泽禅师既未死,彼妇人已怀胎三年,此胎究竟有无阿赖耶识?世间虽有借胎、夺胎之说,但彼胎之三年不分娩,既因等待禅师,则知其非借。对此问题,请各位研究!

符嗣尧  古人记载多不详实,不可依之以确定其所以。

太虚  禅师或是菩萨现化为此特殊之表现,不可依平常去后来先之说定其生死。阿赖耶识本是普遍无所不在的,而在禅师或前报已尽,业牵识已另投他胎,但以定慧力支持原身不死,这是不可思议的力量。唯识宗许有五种不思议,所谓咒力、愿力、定力、圣智力、神通力,此兼定智愿力使然。

二 正信与迷信之辨别申乃勋  世间宗教,差别万端,邪说纷纭,愚者信之,谓之迷信。我佛法广大究竟圆满,智者信之,谓之正信。佛教者、正教也,故信之非迷信也,所以当称为正信者。盖佛字乃觉义,能学佛者方能觉悟,既已觉悟,又守之以三皈、五戒,由得定得慧,其归极必至得无上正等正觉而为天人之导师,若非正信,何能至于斯乎?又世间邪教,施设异端,为怪诞之语,无稽之谈,昧乎大道,而不知性命之正,假妖妄之术以惑众,矜奇异之事以诱人,又或貌为正直,托名神圣,而暗中鼓吹邪说,扇扬左道,动于淫乱而谋为叛逆,是为左道傍门,迷性害理,为正教之贼。当此二期抗战之时,政府正严禁此等邪说,吾佛徒不可不认清而明辨之!

太虚  关于此问题,若是久已深信佛法者,对此已不成问题。若对于初研究佛法而对于佛法尚无正确坚决之信仰者,于此问题之前,应尚有先决问题。譬如说,何以信佛法就是正信?应先有理论的说明,否则一切宗教皆可说他是至高无上的正信。窃以为佛法之特点,即在能说明因缘所生法,建立世间出世间一切因果道理,而最为说得正确圆满;其余宗教不能说明因果道理,或虽有所说而不正确澈底,不明因果,终在迷途,故不免为迷信耳。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