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宗镜录

宗镜录卷第五十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夫楞伽经所明三种识。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此中三识。于八识中。如何分别。

答。真谓本觉。现谓第八。余七俱名分别事识。虽第七识不缘外尘。缘第八故。名分别事。真谓本觉者。即八识之性。经中有明九识。于八识外。立九识名。即是真识。若约性收。亦不离八识。以性遍一切处故。

问。但说赖耶等八识。俗谛已显。云何说十一种识。又究竟指归。唯一真实性。复云何说广略等诸识。

答。因相显性。非无所以。摄未归本。自有端由。摄大乘论云。若不定明一切法唯有识。真实性则不得显现。若不具说十一识。说俗谛不尽。若止说前五识。唯得俗谛根本。不得俗谛差别义。若说俗谛不遍。真识则不明了。真不明了。则遣俗不尽。是故具说十一识。通摄俗谛。是以了俗无性。即达真空。真空虽空。而不坏相。俗有虽有。恒常体虚。是知随缘非有之真谛。恒不异事而显现。寂灭非无之俗谛。恒不异真而成立。上来所引二识。三识。八识。九识。十一识等。不出一心宗。所以楞伽经云。一切诸度门。佛心为第一。又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所言宗者。谓心实处。约其真心之性。随其义开体用二门。即同起信立心真如门。心生灭门。真如是体。生灭是用。然诸识不出体用二心。一体心。是寂灭心。即九识体。二用心。是生灭心。即前八识用。体用隐显。说为二心。以用即体故。生灭即不生灭。以体即用故。不生灭即生灭。以生灭无性。用而不多。以寂灭随缘。体而非一。非多非一体用常冥。而一而多。体用恒现。识性是体。识相是用。体用互成。皆归宗镜。唯识疏钞云。识性识相。无不归心。心王心所。皆名唯识者。谓圆成实性。是识性。依他起性。是识相。皆不离心也。或可诸无为法。名识性。得等分位。色等所变。是识相。皆不离心也。识之相应名心所。识之自性名心王。心王最胜。称之为主。摄所从心。名归心。摄得等分位。兼色等所变。归于见分等。名泯相。性相不相离。总名唯识也。

问。境不离识。识不离境者。何秖云唯识。不名唯境。

答。虽互相生。境从识变。然古释。境由心分别方生。由心生故。名唯识。识不由境分别生。不由境故。不可名唯境。

问。心是境家增上缘。境假心生。名唯识。境是心家所缘缘。心假境生。应名唯境。

答。离心执境是虚妄。为遮妄心名唯识。悟心无我出沉沦。不约二缘名唯境。又有境无境。皆是自心。其心悉生。一若缘有境生心者。即是自识相分。一切实境。不离能缘之心。于自识外。实无其境。二若缘无境生心者。如独生散意。缘过去未来。空华兔角一切无法时。心亦起故。如百法钞云。旧云。缘无不生虑不正。

问。何以不正。

答。如缘空华兔角一切无法时。心亦起故。何以。言缘无不生虑耶。故知有独影境内心相分。此相分望见分。亦成所缘缘义。若无内心相分。其心即不生。唐三藏云。境非真虑起。证知唯有识。虽遍计所执相。虽即非真。而不无内心相分能牵生心故。由此四句分别。一无影有质。其心不生。二有影无质。其心得生。三影质俱有。心生可知。四影质俱无。心亦得起。即根本智。证真如是。唯识论云。有境牵生心。若真理为境。能牵生智心。若俗谛为境。能牵生识心。则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

问。八识之中。约因位初地已去。几识成无漏。

答。古德释云。唯六七二识成无漏。六即第六识。初地门中二十二心。所。成妙观察智。七即第七识。二十二心。所。成平等性智。此二智品相应。俱离障染。故名无漏。若五八等识。定是有漏。

问。云何第六得成无漏耶。

答。谓初地入无漏心时。断分别二障种现习气。故无漏。

问。第六能断惑。断惑成无漏。第七不能断惑。何故亦成无漏。

答。谓第七识是第六所依根。第六是能依识。能依识既成无漏。第七所依亦成无漏。谓第六入生法二空观时。第七识中俱生我法二执。现行。伏令不起故。第七成无漏。

问。何故第八是有漏耶。

答。第八是总报主。持种受熏。若因中便成无漏。即一切有漏杂染种子皆散失故。即便成佛。何用更二劫修行耶。

问。前五既非是总报主。何故不成无漏。

答。前五根是第八亲相分。能变第八既是有漏。所变五根亦有漏。五根是所依尚有漏。能依五识。亦成有漏也。如上依经论分别诸识。开合不同。皆依体用。约体则无差而差。以全用之体不碍用故。约用则差而无差。以全体之用不失体故。如举海成波不失海。举波成海不碍波。非有非无。方穷识性。不一不异。可究心原。如古德云。约诸识门。虽一多不定。皆是体用缘起。本末相收。本者九识。末者五识。从本向末。寂而常用。从末向本。用而常寂。寂而常用。故静而不结。用而常寂。故动而不乱。静而不结。故真如是缘起。动而不乱。故缘起是真如。真如是缘起故。无涅槃不生死。即八九为六七。缘起是真如故。无生死不涅槃。即六七为八九。无生死不涅槃故。法界皆生死。无涅槃不生死故。法界皆涅槃。法界皆涅槃。故生死非杂乱。法界皆生死。故涅槃非寂静。生死非杂乱。众生即是佛。涅槃非寂静。佛即是众生。是以法界违故。说涅槃是生死。即理随情用。法界顺故。说生死是涅槃。即情随理用。如此明时。说情非理外。理非情外。情非理外故。所以即实说六七为八九。实者。体也。理非情外故。所以即假说八九为六七。假者。用也。以假实无碍。故人法俱空。以体用无碍。故空无可空。人法俱空。故说绝待。空无可空。故言妙用。如斯说者。亦是排情之言。论其至实者。不可以名相得。至极者。不可以二谛辩。不可以名相得。故非言像能诠。不可以二谛辩。故非有无能说。故云至理无言。贤圣默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正可以神会。不可以心求。

问。觉海澄源。一心湛寂。云何最初。起诸识浪。

答。虽云识浪。起处无从。无始无生。能穷识性。只谓不觉。忽尔念生。犹若澄澜。欻然风起。不出不入。汹涌之洪浪滔天。非内非外。颠倒之狂心遍境。起信论云。以不知真法一故。心不相应。忽然念动。名为无明。此是现根本无明。最极微细。未有能所王数差别。故云不相应。非同心王心所相应也。唯此无明为染法之原。最极微细。更无染法能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无明之前。无别有法为始集之本。故云无始。则是忽然义。非约时节以说忽然而起。无初故也。又释摩诃衍论云。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者。即是显示根本不觉之起因缘。根本不觉。何因缘故。得起而有。因不如故。得起而有。何等法中而不如耶。谓三法中而不如故。言不如者。当有何义。谓违逆义故。云何三法。一者实知一法。二者真如一法。三者一心一法。是名为三。实知法者。谓一切觉。即能达智。真如法者。谓平等理。即所达境。一心法者。谓一法界。即所依体。于此三法皆违逆故。无明元起。是故说言。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彼三种法。皆守一中。终不离。故通名一。又论云。以无明熏力。不觉心动。最初成其业识。因此业识。复生转识等。论释云。最初不觉。称为第一业相。能见所见。无有差别。心王念法。不可分析。唯有精动隐流之义。故名为业。如是动流。只由不觉。第二转相。以业相念为所依故。转作能缘。流成了相。第三现相。以了别转为所依。戏论境界。具足现前。所缘相分圆满安布。依此见分。现彼相分。又动相者。动为业识。理极微细。谓本觉心。因无明风。举体微动。微动之相。未能外缘。即不觉故。谓从本觉有不觉生。即为业相。喻如海微波。从静微动。而未从此转移本众。转相者。假无明力。资助业相。转成能缘。有能见用。向外面起。即名转相。虽有转相。而未能现五尘所缘境相。喻如海波浪。假于风力。兼资微动。从此击波。转移而起。现相者。从转相而成现相。方有色尘山河大地器世间等。仁王般若经云。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问云。复以何相而住观察。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以幻化身而见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我。如是观察。化利众生。然诸有情。于久远劫。初刹那识。异于木石。生得染净。各自能为无量无数染净识。本。从初刹那不可说劫。乃至金刚终一刹那。有不可说不可说识。生诸有情色心二法。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实。古释云。初刹那识异于木石者。有说。初识。随于何趣。续生位中。最初刹那第八识也。识有缘虑。异于木石。有说初识。如楞伽经云。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言真相者。本觉真心。不藉妄缘。名自真相。业相者。根本无明。起静令动。动为业识。极微细故。转相者。是能见相。依前业相。转成能缘。虽有能缘。而未能显所缘境故。现相者。即境界相。依前转相。能现境故。又云。顿分别知自心现身。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如次即是根身。外器。色等五境。以一切时任运现故。此是三细。即本识故。最初业识。即为初。依生起门。为次第故。又远劫来时。无初始。过未。无体。熏习。唯心妄念为初。违真起故。又从静起动。名之为业。从内趣外。名之为转。真如之性。不可增减。名为真相。亦名真识。此真识。即业转现等三性。即神解性。不同虚空。通名识。亦名自相。不藉他成故。亦名智相。觉照性故。所以云。本觉真心。不藉妄缘。以真心之体。即是本觉。非动转相。是觉性故。又释云。初刹那识异于木石者。谓一念识。有觉受故。异于木石。即显前念中有末心。所见赤白二秽。即同外器木石种类。此识生时。揽彼为身。故异木石。

问。远劫无始。何名初识耶。

答。过去未来无体。刹那熏习。唯属现在。现在正起妄念之时。妄念违真。名为初识。非是过去有识创起。名为初识也。故知横该一切处。竖通无量时。皆是即今现在一心。更无别理。所以法华经云。我观久远。犹若今日。则三世情消。契无时之正轨。一真道现。证唯识之圆宗。

问。经明初刹那识。异于木石。生得染净。各自能为无量无数染净识。本。从初刹那不可说劫。乃至金刚经一刹那。有不可说不可说识。生诸有情色心二法者。则有染有净。有生有灭。此识约生灭门中。有几种生灭。

答。真门顺性。妙合无生。世相随缘。似分起尽。楞伽经云。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佛告大慧。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谓流注生住灭。相生住灭。古释云。言流注者。唯目第八。三相微隐。种现不断。名为流注。由无明缘。初起业识。故说为生。相续长劫。故名为住。到金刚定。等觉一念。断本无明。名流注灭。相生灭住者。谓余七识。心境粗显。故名为相。虽七缘八望六为细。具有四惑。亦云粗故。依彼现识自种诸境。缘合生七说为相生。长劫熏习。名为相住。从末向本。渐伏及断。至七地满。名为相灭。依前生灭。立迷悟依。依后生灭。立染净依。后短前长。事分二别。即是流注生住灭。相生住灭。是以海水得风。变作波涛之相。心水遇境。密成流注之生。前波引后波。鼓沧溟而不绝。新念续旧念。腾心海以常兴。从此汨乱澄源。昏沉觉海。是知因真起妄。不觉无明之动摇。如从水成波。全是外风之鼓击。内外和合。因缘发萌。遂成能见之心。便现所观之境。因照而俄生智鉴。因智而分别妍媸。从此取舍情分。爱憎。心变。于五尘境。执着坚牢。向六情根。相续不断。因兹爱河浪底沉溺无忧。欲火焰中。焚烧罔惧。甘心受黑城之极苦。不觉不知。没命贪梦宅之浮荣。难惺难悟。若能了最初一念。起灭何从。顿入无生。复本真觉。则尘尘寂灭。六趣之笼槛难羁。念念虚玄。九结之网罗休绊。犹如巨海风息。不起微涟。察动相之本空。见缘生之无体。则穷源湿性。湛尔清冷。万像森罗焕然明白。所以贤劫定意经云。了一切空。是曰一心。

问。宗镜搜玄。云何说识。

答。只为识性幽玄。难穷本末。唯佛能了。下位莫知。以无迹无形。为万有之本。唯深唯妙。作众圣之原。如菩萨处胎经五道寻识品云。尔时世尊。将欲示现识所趣向。道识。俗识。有为识。无为识。有漏识。无漏识。华识。果识。报识。无报识。天识。龙识。鬼。神。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识。上至二十八天识。下至无救地狱识。尔时世尊。即于胎中。现勾锁骸骨。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佛告阿祈陀。能别此骸骨识耶。对曰。不别。何以故。未得通彻。行力未至。佛告弥勒菩萨。汝此天中。未得神通耶。弥勒白佛言。有成就者。有不成就者。佛告弥勒。汝观勾锁骸骨。令一切众。知识所趣。分别决了。令无疑滞。尔时弥勒菩萨即从座起。手执金刚七宝神杖。揽勾锁骸骨。听彼骨声。即白佛言。此人命终。嗔恚结多。识堕龙中。次复搅骨。此人前身。十迹行具。得生天上。次复搅骨。此人前身。破戒犯律。生地狱中。如是搅骨。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从二十八天。下至无救地狱。知识所趣。善恶果报。白黑行报。有一全身舍利。无有缺减。尔时弥勒。以杖搅之。推寻此识。了不知处。如是三搅。前白佛言。此人神识。了不可知。将非如来入涅槃耶。佛告弥勒。汝绍佛位。于当来世。当得作佛。成无上道。何以搅舍利而不知识处耶。弥勒白佛言。佛不思议。不可限量。非我等境界。所能筹量。今有狐疑。唯愿世尊。当解说之。五道神识。尽能得知。彼善恶所趣。不敢有疑。于如来所。今此舍利。无有缺减。愿说此识。令我等知。佛告弥勒。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舍利流布。非汝等境界所能分别。何以故。此舍利。即是吾舍利。何能寻究如来神识。今当与汝。分别。如来上中下识。至萨芸然。各各不同。初住菩萨。未立根德力。虽得神通。二住菩萨。以天眼观。知识所趣。退不退地。亦复观见。欲界色界。无色界者。或复观见。生东方无数恒河沙佛刹。供养诸佛。奉律无碍。亦复知彼受记劫数。一劫二劫。乃至百千亿劫。或有菩萨。于三住地。观见舍利。知识所趣。于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然复不见四住所行。识所趣向。四住菩萨。见一见二三住识法。然复不见五住舍利识法所趣。乃至唯佛。知佛神识所念。又偈云。识神无形法。五大以为家。分别善恶行。去就别真伪。识示善道处。永到安隐道。识为第六王。余大最不如。

问。心识二名。有何胜劣。

答。心是如来藏心真如之性。识是心之所生。无有一法。不从真心性起。故首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心是本。即胜。识是依。即劣。如圆觉疏云。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

问。设使识无其体。云何得是心乎。

答。以识本是心所成故。故识无体。则是一心。何异境从识生。摄境归识。若通而论之。则本是一心。心变为识。识变诸境。由是摄境归识。摄识归心也。

问。前已广明识相。如何是智。

答。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如大宝积经云。佛言。所言识者。谓能了别眼所知色。耳所知声。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触。意所知法。是名为识。所言智者。于内寂静。不行于外。唯依于智。不于一法而生分别。及种种分别。是名为智。又舍利弗。从境界生。是名为识。从作意生。是名为识。从分别生。是名为识。无取无执。无有所缘。无所了别。无有分别。是名为智。又舍利弗。所言识者。住有为法。何以故。无为法中。识不能行。若能了达无为之法。是名为智。又月灯三昧经偈云。不寂者是想。寂灭者是智。若知想自性。便离于诸想。若有想可遣。是则还有想。彼行想戏论。是人不离想。若人作是心。是想谁所起。是想谁能证。谁能灭是想。起想之法者。诸佛莫能得。即于此处有。无我离取着。若其心不生。何由得起想。若心得解脱。彼则无由起。若证于解脱。心则不思议。心不思议故。成就不思议。我本作是念。安住心地已。弃舍一切心。愿成不思议。白净法果报。睹见于无为。一念能了知。一切众生念。众生即是心。心即是如来。诸佛不思议。显了于此心。

问。心王妙义。八识真原。显正理以圆明。据圣教为定量。理事齐举。已断纤疑。心所之门。如何开演。

答。此申第二心所有法。此心所六位。都有五十一法。遍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根本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遍行者。遍四一切。四一切者。一性一切者。即三性。一善。二不善。三无记性等。二地一切者。即九地。一欲界五趣地。色界四禅四地。无色界四空四地。三时一切者。时。即同一刹那时也。此作意等五心所。皆同时起。故名时一切。四。俱一切者。俱。即遍诸心等。与八识俱。意云。此作意等五遍行。与八识心王俱起时。必有同时相应五数。又如八识俱起时。皆有遍行五数。故名俱一切。即四一切。是所行所遍。触等五数。是能行能遍。遍者。是圆义。行者。是游履义。缘境义。但取见分能缘四一切。不取内二分。内二分但互相缘。即不能外缘一切。又若别境欲等五数。有行非遍。行是能缘。遍是所缘。即所乐等四境。以四境不能令能缘欲等所遍缘。故名有行非遍。应以四句分别。一。是行非遍。即别境。二是遍非行。即真如。三俱句。即遍行。四俱非。即色等。显扬论云。心所有法者。谓若法从阿赖耶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彼复云何。谓遍行有五。一作意者。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

问。作意为在种位能警心。为在现行能警心。

答。在种位能警心。以作意自性明利。虽在种位。若有境至。而能警心心所种。令生起现。举喻。如多人同一室宿。外边有贼来时。众中有一人。为性少睡。便能警觉余人。此人虽自身未起。而能警觉余人令起。亦如内心相分。虽与见分同起。法尔有能牵心功能。今作意亦尔。其作意种子。既警彼诸心心所种。生现行已。作意现行。又能引心现行令趣前境。即此作意。有二功能。一心未起时。能警令起。二若起已。能引令趣境。初是体性。后是业用。二触。谓根境识三事和合。分别为体。受依为业。又即三和是因。触是其果。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触若不生时。余受一心所亦不能生。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触前境。是触自性也。即诸心所缘境时。皆是触功能自性也。即此触似彼三和。与受等为所依。是触之业用也。三受。领纳为体。爱缘为业。四想。谓名句文身熏习为缘。取相为体。发言议为业。又想能安立自境分剂。若心起时无此想者。应不能取境分剂相。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种种名言。皆由于想。是想功能。五思。谓念心。造作一切善恶总别报为思体。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触等五法。心起必有。故是遍行。余非遍行。别境有五。欲等不遍心故。以四境别。名为别境也。一欲。谓于所乐境。希望为体。勤依为业。又于一切事欲观察者。有希望故。若不欲观。随因境势。任运缘者。即全无欲。由斯理趣。欲非遍行。二胜解。谓于决定境。如其所应。印解为体。不可引转为业。又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预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非遍行摄。三念。谓于惯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体。等持所依为业。又于曾未受体类境中。令不起念。设曾所受。不能明记。念亦不生故。念必非遍行所摄。念与定为所依。为业用。能生正定。故言定依为业。四定。亦云等持。谓于所观境。专注一缘为体。令心不散。智依为业。又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若不系心专注境位。便无定起。故非遍行。五慧。谓于所观境。简择为体。断疑为业。又于非观境。愚昧心中。无简择故。非遍行摄。此别境五随位有无。所缘能缘。非定俱故。善有十一。一信。谓于有体。有德。有能。心净为体。断不信障。能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又识论云。信以心净为性。此性澄清。能净心等。以心胜故。立心净名。如水清珠。能清浊水。释云。唯信是能净。余善等皆所净。故。以心王为主。但言心净。不言心所。水喻心等。清珠喻信体。以投珠故。浊水便清。以有信故。其心遂净。二惭。谓依自增上。及法增上。羞耻过恶为体。断无惭障为业。三愧。谓依世增上。羞耻过恶为体。断无愧障为业。四无贪。谓于有有具。厌离无执。不藏不爱。无著为体。能断贪障为业。五无嗔。谓于诸有情。心无损害。慈愍为体。能断嗔障为业。六无痴。谓正了真实为体。能断痴障为业。七精进。谓心勇无堕。不自轻贱为体。断懈怠障为业。八轻安。谓远离粗重。身心调畅为体。断粗重障为业。九不放逸。谓总摄无贪嗔痴。精进为体。断放逸障为业。十舍。谓总摄无贪嗔痴为体。依此舍故得心平等。得心正直。心无发动。断发动障为业。十一不害。谓由不恼害诸有情故。悲哀恻怆愍物为体。能断害障为业。根本烦恼有六。一贪。谓于五取蕴。爱乐覆藏。保着为体。损害自他。能趣恶道为业。二嗔。谓于有情。欲兴损害为体。能障无嗔为业。三慢。谓以他劣己计我为胜。令心高举为体。能障无慢为业。四无明。谓不正了真实为体。能障正了为业。五邪见。谓五见为体。一萨迦邪见。谓于五取蕴计我我所。染污慧为体。能障无我。无颠倒解为业。二边执见。谓于五取蕴。执计断常。染污慧为体。能障无常。无颠倒解为业。三邪见。谓谤因果。染污慧为体。唯分别起。能障正见为业。四见取。谓于前三见。及见所依蕴。计最胜上。及与第一染污慧为体。唯分别起。能障苦。及不净。无颠倒解为业。五戒禁取。谓于前诸见。及见所依蕴。计为清净解脱出离。染污慧为体。唯分别起。能障如前。无颠倒解为业。释云。萨迦邪见者。此翻身见也。见取者。论又云。一切斗诤所依为业。此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涅槃清净法。是见取。由此各各互执。为胜诸见等故。一切外道斗诤。因斯而起。戒禁取者。又云。无利勤苦所依为业。谓依诸见所受戒。说此戒为胜。及能得涅槃。由此戒故。一切外道。受持拔发等无利勤苦。六疑。谓于诸谛。犹豫不决为体。唯分别起。能障无疑为业。

问。此十烦恼。何识相应。

答。第八藏识全无。第七末那有四。第六意识具十。前五识唯三。古释云。五识但三。以无分别。故无慢等。慢等必由有随念计度分别生故。又由慢于称量门起。劣胜负故。疑。犹豫简择门起。见。推求门起故。五识无此等行相故。七识具我痴等四烦恼。犹具审决。故疑无容起。由爱着我。嗔不得生。无一心王中有二慧故。余见不生。随烦恼有二十。释论云。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此二十种。类别有三。谓分等十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无惭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随烦恼。掉举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一忿。谓于现在违缘。令心愤发为体。能障无嗔为业。二恨。谓于过去违缘。结怨不舍为体。能障无嗔为业。三覆。谓于过犯。若他谏诲。若不谏诲。秘所作恶为体。能障发露悔过为业。四恼。谓于过犯。若他谏诲。便发粗言。心暴不忍为体。能障善友为业。五嫉。谓于他所有功德名誉。心妒不悦为体。能障仁慈为业。六悭。谓积聚怪着为体。障无贪为业。七诳。谓惑乱于他。现不实事。心诡为体。能障爱敬为业。八谄。为欺彼故。诈现恭顺。心曲为体。能障爱敬为业。九憍。谓恃世间兴盛等。心恃高举。无所忌惮为体。能障厌离为业。十害。谓逼恼有情。无悲无愍。无哀。无怜。无恻为体。能障不害为业。十一无惭。谓不耻过恶为体。能障惭为业。十二无愧。谓于世增上。不耻过恶为体。能障愧为业。十三惛沈。谓令心懵重为体。能障毗钵舍那为业。十四掉举。谓依不正寻求心不寂静为体。能障奢摩他为业。十五不信。谓于有体有德有能。心不净信为体。障信为业。十六懈怠。谓心不勉励为体。能障发起正勤为业。十七放逸。谓总贪嗔痴懈怠为体。障不放逸为业。十八失念。谓染污不记为体。障不妄念为业。十九散乱。谓于所修善心。不喜乐为依止故。驰散外缘为体。能障等持为业。二十不正知。谓于三业。不正了住染污慧为体。能障正知为业。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