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胜王经大辨才天女品之余。
尔时憍陈如婆罗门说上赞叹及咒赞法赞辨才天女已(自下第四。陈如教请加被。前请求辨之法。此请求时加被令得。大分为四。初结前生。二南谟下正教请加被。三尔时辨才下天女赞劝修行。四陈如欢喜顶受。初中有二。此初结前)。
告诸大众。仁等若欲请辨才天哀愍加护于现世中得无碍辨聪明大智巧妙言词博综奇才论议文饰随意成就无碍滞者(生后。有三。初告众。二标所求。收生下启论抟求法中。初总举四辨及智。聪谓能领。明谓能悟。智谓能妙下别举四辨。巧词者词无碍。博综者法义无碍。论议文饰者乐说无碍也)。
应当如是至诚殷重而请召言(生下南。如文)。
南谟佛陀也。南谟达摩也。南谟僧伽也。南谟诸菩萨众独觉声闻一切贤圣(正教请加初。有二。初请佛加被令得。此中有三。此初归敬三宝)。
过去现在十方诸佛悉皆已习真实之语能随顺说当机实语无虚诳语(赞佛语等为请所由。有三。此初赞赞实语。实语[冫*位]赞妄以赞何益。有三。初赞因。次赞果。后随喜。此初也)。
已于无量俱胝大劫常说实语(赞果)。
有实语者悉皆随喜(赞随喜也。佛有喜无量故。不嫉生得。故赞加彼也)。
以不妄语故出广长舌。能覆于面覆瞻部洲及四天下。能覆一千二千三千世界。普覆十方世界。圆满周遍不可思议(此赞语具)。
能除一切烦恼炎热。敬礼敬礼一切诸佛如是舌相。愿我某甲皆得成就微妙辩才。至心归命(此赞利益。以能益故。所以请加)。
敬礼诸佛妙辨才。诸大菩萨妙辨才。独觉圣者妙辨才。四向四果妙辨才(请辨天等加被令得。于中有二。初礼所求辨。后敬礼无欺下请加令得。初礼所求辨中。敬礼二字举能敬。次诸佛下二十四颂辨才是所礼求。后所有胜业下即请彼能成之者资我令得。六颂中初一颂半圣者。辨。余天及神仙辨才。圣中今此一能成之人)。
四圣谛语妙辨才。正行正见妙辨才(此半颂明辨所说。略举三类显一切法。正行有六。谓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正行。依行六度各有六正行。广如辨中边论。正见有十一。苦谛有八。如病·痈·箭·障·无常·苦·空·无我为八见。观集为结。观灭为离系。观道为能离系见。加上十一)。
梵众诸仙妙辨才。大天乌摩妙辨才。塞建陀天妙辨才。摩那斯王妙辨才(初梵众即仙。以离欲故。或梵天与仙各别。初解为正。次大天鸟摩者。此是欲界大自在天女。名乌摩。乌摩此云止。以女欲嫁其父大天止而不许故。云大天止。次塞建陀者。此云蕴。西方呼场及肩等名为蕴。谓积物故。次摩那者。此云慈心)。
聪明夜天妙辨才。四大天王妙辨才。善住天子妙辨才。金刚密主妙辨才(此四如文)。
吠率怒天妙辨才。毗摩天女妙辨才。侍数天神妙辨才。室唎天女妙辨才(初吠率怒此云多手。那罗延之别名。毗此云种种。摩此云业。旧云毗首)。
室唎末多妙辨才(羯摩天室唎天者。此云吉祥)。
醯哩言词妙辨才。诸母大母妙辨才。诃哩底母妙辨才。诸药叉神妙辨才。十方诸王妙辨才(初室唎末多。此云吉祥惠。次醯哩。此无可翻。次诃哩底者。此云青色)。
所有胜业资助我。令得无穷妙辨才(请加令得)。
敬礼无欺诳。敬礼解脱者。敬礼离欲人。
敬礼舍缠盖。敬礼心清净。敬礼光明者
敬礼真实语。敬礼无尘习。敬礼住胜义。
敬礼大众生(自下二十五颂颂请加令得。大分为七。初十二颂归礼菩萨请加令得。次二颂半请声闻加。次二颂半请色界天加。次二颂请欲天加。次五颂请八部加。次一颂请余人天加。次一颂请法界有情加。初中分三。初七颂请加令得。次三颂请加令得如来辨。次二颂请加令得佛及声闻等辨。菩萨辨此中有二。此初二颂半总礼一切菩萨请加。次四颂半别礼天女请加。此初总也。赞十德。一离慢无诳德。二证真择灭德。异二乘故。三不染五尘德。四能离缠盖德。五无漏恒行德。六破愚生智德。七说必契境德。八初诸习气德。九任运证真德。十将导有情德。十句经文如次配释。其文可见)。
敬礼辨才天。令我词无碍(自下别请天女。分文为五。此初半颂请词无碍)。
愿我所求事。皆悉速成就。无病常安隐。
寿命得延长(此一颂请无病延年。为利有情故。不贪世命)。
善解诸明咒。劝修菩提道。广饶益群生。
求心愿早遂(此一颂请解明咒劝习菩提)。
我说真实语。我说无诳语。天女妙辨才。
令我得成就(此一颂明己实求请加令得)。
唯愿天女来。令我语无滞。速入身口内。
聪明足辨才(此一颂请求天女入身加被)。
愿令我舌根。当得如来辨。由彼语威力。
调伏诸众生。我所出语时。随事皆成就。
闻者生恭敬。所作不唐损(自下请如来辨。文分为三。初二句请。次一颂半明求辨才意也)。
若我求辨才。事不成就者。天女之实语。
皆悉成虚妄(此一颂反成天语不虚我求必就)。
有作无间罪。佛语令调伏。及以阿罗汉。
所有报恩语。舍利子目连。世尊众第一。
斯等真实语。愿我皆成就(此二颂请加令得佛及声闻等辨。其文可见)。
我今皆召请。佛之声闻众。皆愿速来至。
成就我求心。所求真实语。皆愿无虚诳(此一颂半请声闻加也)。
上从色究竟。及以净居天。大梵及梵辅。
一切梵王众。乃至遍三千。索诃世界主。
并及诸眷属。我今皆请召。唯愿降慈悲。
哀怜同摄受(此二颂半请色界天加)。
他化自在天。及以乐变化。睹史多天众。
慈氏当成佛。夜摩诸天众。及三十三天。
四大王众天。一切诸天众(此请欲界天加)。
地水火风神。依妙高山住。七海山神众。
所有诸眷属。满财及五顶。日月诸星辰。
如是诸天众。令世间安隐。斯等诸天神。
不乐作罪业。敬佛鬼子母。及最小爱儿。
天龙药叉众。乾闼阿苏罗。及以紧那罗。
莫呼洛伽等(请八部加。此初四颂标名)。
我以世尊力。悉皆申请召。愿降慈悲心。
与我无碍辨(此一颂申请)。
一切人天众。能了他心者。皆愿加神力。
与我妙辨才。乃至尽虚空。周遍于法界。
所有含生类。与我妙辨才(请余人天及法界生加)。
尔时辨才天女闻是请已。告婆罗门言。善哉大士(第三天女赞劝修行。有二。初天女赞叹)。
若有男人女人。能依如是咒及咒赞如前所说受持法式。归敬三宝虔心在念。于所求事皆不唐捐。兼复受持读诵此金光明微妙经典。所愿求者无不果遂速得成就。除不至心(助劝令修)。
时婆罗门深心欢喜合掌顶受(欢喜领受)。
尔时佛告辨才天女。善哉善哉。善女天。汝能流布是妙经王拥护所有受持经者。及能利益一切众生令得安乐。说如是法施与辨才不可思议。得福无量(品第三大段。如来赞劝。初赞天女)。
诸发心者速趣菩提(劝依修学)。
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
(三门同前。言来意者。修行流通有五。此令修福智中。第二与其衣服财物。若无福利恐外希求妨斯弘经。教依经修学之时自得衣服。既无外求之患。复得修于福智成斯胜行。故此品来。释品名者。梵云摩诃。此云大。室利此云吉祥。提婆仳此云天女。解妨者。问。此吉祥天女为天趣摄。为鬼趣耶。答。真谛三藏云。此初地菩萨应作树神王。领诸神名随所至处与他胜乐。乐即功德之果。今解。准经但云天女。不说为神。如下地神即名神故。设有处说名树神。王者如四天王亦名四天神王。以主神故名为神王。非必鬼趣。天女亦尔。是天趣摄)。
尔时大吉祥天女即从座起。前礼佛足合掌恭敬(与财物中。分之为二。此初一品明弘经者应得四事。下之一品明得之方。初分为四。一见弘经者能供四事。二世尊下辨能供因并为报德。三若复下劝应行学。四佛赞劝成。此即初也。复分为三。此即初请益仪也)。
白佛言。世尊。我若见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者(此见修行)。
我当专心恭敬供养此等法师。所谓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及余一切所须资具皆令圆满无有乏少。若昼若夜于此经王所有句义观察思量安乐而住。令此经典于瞻部洲广行流布。为彼有情已于无量百千佛所种善根者。常使得闻不速隐没。复于无量百千亿劫。当受人天种种胜乐。常得丰稔永除饥馑。一切有情恒受安乐(自下与其益。益中有二。初与世闻益。后亦得值遇下与出世益。世益有二。初与现益。次复于下与后益。有三。一得胜身。二常丰乐。三能利物)。
亦得值遇诸佛世尊。于未来世速证无上大菩提果。永绝三途轮回苦难(得出世益。有三。一值佛。二得菩提。三永绝下证涅槃)。
世尊。我念过去有琉璃金山宝华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应正等觉十号具足(辨能供因并为报德。有四。此初陈往昔值遇佛)。
我于彼所种诸善根(二述昔殖因)。
由彼如来慈悲愍念威神力故(三念得佛恩也)。
令我今日随所念处随所视方随所至国能令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快乐。乃至所须衣服饮食资生之具金银琉璃车[王*(巨/木)]码瑙珊瑚虎魄真珠等宝悉令充足(四令我能益故。我为报昔佛恩故。供养利益弘经之人。随所念。他心通所缘云随所念处。天眼通所见云随所视方。神境通所至云随所至。国七宝等如常所说)。
若复有人。至心读诵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亦当日日烧众名香及诸妙华为我供养彼琉璃金山宝华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应正等觉。复当每日于三时中称念我名别以香华及诸美食供养于我。亦当听受此妙经王得如是福。而说颂曰(自下劝应行学。有二。初长行。后偈颂。其文可见。颂故不释)。
由能如是持经故。自身眷属离诸衰。所须衣食无乏时。威光寿命难穷尽。能使地味常增长。诸天降雨随时节。令彼天众咸欢悦。及以园林谷果神。丛林果树并滋荣。所有苗稼咸成就。欲求珍财皆满愿。随所念者遂其心(重颂。有八益。一身眷无衰。二衣食不乏。三威光长命。四地味增多。五雨降随时。六天神欢悦。七百谷滋茂。八所念皆成。配文可知)。
佛告大吉祥天女。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忆念昔因报恩供养利益安乐无边众生。流布是经功德无尽(佛赞劝成)。
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第十七。
(三门同前。来意如前。释名者。兴公云。梵云檀那云财。但若云谷。跋但你云增长。故存彼音应云财谷增长。增长在前者即是翻家之意也。沼公云。少有加多云增。先无令得称长。财谓七珍。物谓四弘。经天女能令财物增长此品广明故云增长财物品。余如前解。三解妨者。此品亦与其饮食增其地味。与后品何别。答。能与者异故。又真谛云。此品正与衣服。珍财其饮食是兼后品正与饮食。者是兼)
尔时大吉祥天女复白佛言。世尊。北方薜室罗末拏天王城名有财。去城不远有园。名曰妙华福光。中有胜殿。七宝所成。世尊。我常住彼(明其得法。品文分四。一明请求之轨。二我于尔时下明其得益。三既得如是下教其受用周。四尔时下世尊赞益。就请轨中复分为三。此初指其住所)。
若复有人。欲求五谷日月增多仓库盈溢者(二举祈愿之人)。
应当发起敬信之心(示其方法。于中亦二。初标劝祈修必得愿遂。二即当诵咒下天教其法。初标中七分。此初劝起信心。要由信心方方能受行故)。
净治一室。瞿摩涂地应画我像。种种璎珞。周匝庄严(二标作檀场)。
当洗浴身着净衣服涂以名香(三令严身体也)。
入净室内(四示行法处)。
发心为我每日三时称彼佛名及此经名号。而申礼敬南谟琉璃金山宝华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五示其修法)。
持诸香华及以种种甘美饮食至心奉献。亦以香华及诸饮食供养我像。持饮食散掷余方施诸神等(此示供养)。
实言邀请大吉祥天发所求愿。若如所言是不虚者。于我所请勿令空尔(五教令初祈请)。
于时吉祥天女知是事已。便生愍念。令其宅中财谷增长(六标因修得果)。
即当诵咒请召于我先称佛名及菩萨名字(七教诵咒归礼也)。
一心敬礼(第二正教修法)。
南谟一切十方三世诸佛。南谟宝髻佛。南谟无垢光明宝幢佛。南谟金幢光佛。南谟百金光藏佛。南谟金盖宝积佛。南谟金华光幢佛。南谟大灯光佛。南谟大宝幢佛。南谟东方不动佛。南谟南方宝幢佛。南谟西方无量寿佛。南谟北方天鼓音佛。南谟妙幢菩萨。南谟金光菩萨。南谟金藏菩萨。南谟常啼菩萨。南谟法上菩萨。南谟善安菩萨。敬礼如是佛菩萨已。次当诵咒请召大吉祥天女。由此咒力所求之事皆得成就(第二教其请咒者有五。初结前生后。二次当下教其请召)。
即说咒曰(自下三示所诵咒)。
南谟室唎莫诃天女。怛侄他。钵唎脯[口*律]拏折囇。三曼[多*頁]达唎设泥(去声下皆同尔)。莫诃毗诃啰揭帝。三曼哆毗昙末泥。莫诃迦里也。钵唎底瑟佗钵泥。萨婆頞他娑弹泥苏钵唎底脯囇。痾耶那达摩多。莫诃毗俱比帝。莫诃迷咄噜。邬波僧呬羝。莫诃颉唎使苏僧匠(入)里。呬羝三曼多頞他。阿奴波剌泥。莎诃。
世尊。若人诵持如是神咒请召我时。我闻请已。即至其所。令愿得遂(四能行愿遂)。
世尊。是灌顶法句定成就句真实之句无虚诳句是平等行于诸众生是正善根(五叹咒功能。有六。一灌顶法句。明是胜人法。如受王位国师乘象取四海水吉祥茅草以灌顶示吉祥相。此表得闻此陀罗尼当受佛位。二定成就句者。决满所求。三真实句者。说契真故。四无虚诳句者。不诳他故。五平等行者。一切有情皆得行故。六正善根者。世出世善之根本故)。
若有受持读诵咒者。应七日七夜受八支戒(第三教应受戒。此据在家二众法说。出家五众不必须受)。
于晨朝时先嚼齿木净澡嗽已(第四教严净其身。亦洗浴着净服)。
及于脯后香华供养一切诸佛(第五教修供养。及于脯后者晨朝亦尔)。
自陈其罪(第六自忏已愆也)。
当为己身及诸含识回向发愿。令所希求速得成就(第七普为发愿)。
净治一室。或在空闲阿兰若处。瞿摩为檀。烧旃檀香而为供养。置一胜座幡盖庄严。以诸名华布列坛内(第八教立坛场)。
应当至心诵持前咒希望我至(第九希天满愿)。
我于尔时即便护念观察是人。来入其室就座而坐受其供养(第二大段。依请得益。有三。此初吉祥来应)。
从是以后当令彼人于睡梦中得见于我(二令梦得见也)。
随所求事以实告知。若聚落空泽及僧住处。随所求者皆令圆满。金银财宝牛羊谷麦饮食衣服皆得随心受诸快乐(三正明得果也)。
既得如是胜妙果报。当以上分供养三宝。及施于我。广修法会。设诸饮食布列香华(第三大段。教其受用。有六。此初应上好为身及我而修供养也)。
既供养已所有供养货之取直复为供养(二应货供养。余更为供养)。
我当终身常住于此拥护是人令无阙乏。随所希求悉皆称意(三成前劝令供养所以也)。
亦当应时时给济贫乏。不应悭惜独为己身(四应给贫穷不独供己也)。
常读是经供养不绝(五既得资缘应正弘经也)。
当以此福普施一切回向菩提。愿出生死速得解脱(六总以前福布施回向也)。
尔时世尊赞言。善哉。吉祥天女。汝能如是流布此经。不可思议自他俱益(第四大段。世尊赞欢)。
金光明最胜王经坚牢地神品第十八。
(三门分别。一来意者。前虽益其衣服。未得饮食资持。此益饮食资身安乐故。得弘法。故前品后有此品生。二释名者。兴公云。梵云地唎神荼筏唎地毗坚牢。今从此方故。云坚牢地神。沼公云。坚牢是地义。即坚牢地之神。今又能坚牢地是神用故。三解妨者。天女益于财物。标云增长财物品。此地神加益于饮食。何故不言地神益饮食滋味品。答。天女分成两品故。增财物简之。地神品既不分无滥。不言饭食)
尔时坚牢地神即于众中从座而起。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品文分二。初益饮食资持。后白佛言下与咒现身加被。初中亦四。此初标益弘经。于中有二。此初仪轨也)。
世尊。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若现在世若未来世若在城邑聚落王宫楼观及阿兰若山泽空林有此经王流布之处(标益有二。此初弘经时处)。
世尊。我当往诣其所。供养恭敬拥护流通(标益弘经)。
若有方处。为说法师敷置高座演说经者(第二正明得益。有三。此初明供弘经之人。复分为五。此初指弘经人及处)。
我以神力不现本身在于座所顶戴其足(二明神顶敬也)。
我得闻法深心欢喜。得餐法味增益威光。庆悦无量(三明神蒙法利也)。
自身既得如是利益。亦令大地深十六万八千逾缮那至金刚轮际令其地味悉皆增益(四益其供养。供养有五。此初益地味。地味故令地所生皆悉美好。地深十六万等者。依兴公云。大海深八万四千由旬。大海底下更有八万四千由旬。所依合云十六万八千由旬也)。
乃至四海所有土地亦使肥浓。田畴沃坏倍胜常日(二益分限)。
亦复令此赡部洲中江河池沼所有诸树药草丛林种种华果根茎枝叶及诸苗稼。形相可爱。众所乐观。色香具足。皆堪受用(三明益百谷)。
若诸有情受用如是胜饮食已。长命色力。诸根安隐。增益光辉。无诸痛恼。心慧勇健。无不堪能(四益受用)。
又此大地凡有所须百千事业。悉皆周备(五明益资具也)。
世尊。以是因缘诸赡部洲安隐丰乐人民炽盛无诸衰恼。所有众生皆受安乐(五结得益)。
既受如是身心快乐。于此经王深加爱敬。所在之处皆愿受持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第三明得供养更广弘经。于中分三。此初明说聪加敬愿持)。
又复于彼说法大师法座之处悉皆往彼。为诸众生劝请说是最胜经王。何以故。世尊。由说此经我之自身并诸眷属咸蒙利益。光辉气力勇猛威势颜容端正倍胜于常。世尊。我坚牢地神蒙法味已。令赡部洲纵广七千逾缮那地皆悉沃坏。乃至如前所有众生皆受安乐(次明其地神请说并益)。
是故世尊。时彼众生为报我恩(后劝听经。有三。此初念报恩也)。
应作是念。我当必定听受是经。恭敬供养尊重赞叹(起次心听也)。
作是念已。即从住处城邑聚落舍宅空地。诣法会所。顶礼法师。听受是经(后诣法会听)。
既听受已。各还本处。心生庆喜。共作是言。我等今者得闻甚深无上妙法(第三明闻经得益。有三。初欢庆相贺。此中有五。此初庆闻深法)。
即是摄受不可思议功德之聚(二庆获福德也)。
由经力故。我等当值无量无边百千具胝那庾多佛承事供养永离三途极苦之处(三庆当值佛。次永离下。四庆免三途)。
复于来世百千生中。常生天上及在人间受诸胜乐(五庆当胜报也)。
时彼诸人各还本处。为诸人众说是经王。若一喻一品一昔因缘一如来名一菩萨名一四句颂。或复一句为诸众生说是经典。乃至首题名字(次传说利他也)。
世尊。随诸众生所住之处。其地悉皆沃坏肥浓过于余处。凡是土地所生之物悉得增长滋茂广大。令诸众生受于快乐。多饶珍财。好行惠施。心当坚固。深信三实。作是语已(明其得益)。
尔时世尊告坚牢地神曰。若有众生。闻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乃至一句。命终之后当得往生三十三天及余天处(第三佛重述成。于中有二。此初述成闻经之益)。
若有众生。为欲供养是经王故。庄严宅宇乃至张一伞盖悬一缯幡。由是因缘。六天之上如念受生。七宝妙宫随意受用。各自然有七千天女共相娱乐。日夜常受不可思议殊胜之乐。作是语已(述成供养之益)。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以是因缘。若有四众升于法座说是法时。我当昼夜拥护是人。自隐其身在于座所顶戴其足(第四地神愿护。于中有三。此初愿法护法师)。
世尊。如是经典。为彼有情已于百千佛所种善根者。于赡部洲流布不灭(二愿护正法。护正法者。为利有情)。
是诸众生听斯经者。于未来世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天上人中常受胜乐(三明令生得益。有二。初得乐果。后离苦果。乐果有二。初受世果。后得出世果。此初也)。
得遇诸佛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历三途生死之苦(后得出世之果)。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能利人天安乐一切(大段第二。与咒现身加被。于中分三。此初启白也)。
若有男子女人及诸四众。欲得亲见我真身者。应当至心持此陀罗尼(说咒亦三。初标告。中复有三。此初总告)。
随其所愿皆悉遂心。所谓资财珍宝伏藏。及求神通长年妙药。并疗众病。除伏怨敌。制诸异论(述咒功能)。
当治净室安置道场。洗浴身已着鲜洁衣。踞草座上。于有舍利尊像之前或有舍利制底之所。烧香散华饮食供养。于白月八日布洒星合(示持咒法。法有六。一当治净室立坛场。二洗浴严其身。三所居座。四对尊仪。五备供养。六诵咒时白月八日。西方月法。黑半在前。白半在后。布洒星者即此鬼星也)。
即可诵此请召之咒(自下别说教之。三咒即为三段。此有三。初标。次说。后诵法。其文可见也)。
怛侄他。只里只里。主噜主噜。句噜句噜。拘柱拘柱。睹柱睹柱。缚诃(上)缚诃。伐舍伐舍。莎诃。
世尊。此之神咒。若有四众。诵一百八遍。请召于我。我为是人即来赴请(此示请法)。
又复世尊。若有众生。欲得见我现身共语者。亦应如前安置法式诵此神咒(次诵共语咒。文段三。如前)。
怛侄他。頞折泥(去)。颉力刹泥室尸达哩。诃诃呬呬。区噜。伐囇。莎诃。
世尊若人持此咒时。应诵一百八遍。并诵前咒。我必现身。随其所愿悉得成就。终不虚然(此示诵法)。
若欲诵此咒时。先诵护身咒曰(后教护身咒。文段三。如前)。
怛侄他。你室里。未舍羯[打-丁+致]捺[打-丁+致]矩[打-丁+致]。勃地(上)勃地囇。底[打-丁+致]婢[打-丁+致]矩句[打-丁+致]。佉婆(上)只里。莎诃。
世尊。诵此咒时。取五色线。诵咒二十一遍。作二十一结系在左臂肘后。即便护身无有所惧(此示诵法)。
若有至心诵此咒者。所求必遂。我不妄语。我以佛法僧宝而为要契。证知是实(后结劝令学也)。
尔时世尊告地神曰。善哉善哉。汝能以是实语神咒护此经王及说法者。以是因缘令汝获得无量福报(报佛赞成也)。
金光明最胜王经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第十九。
(三门分别。言来意者。五品益福智中。前益四辨及以衣服饮食。今此益其智惠。由有智力能正说法。受用衣食。若无智惠倒说法。染着衣食。为离此过。与其智惠。有此品生。又此神是第十地菩萨。难思智境能通达。故大集经。此大士过去尸弃等佛所愿作鬼神。释品名者。僧慎尔邪。此云正了知。药叉此云勇健。威摄诸思。智异群神。统领降怨。故称大将。今明此将能益智惠故。以立名。言解难者。问前与辨才。亦是智惠。此云与智。与前何别。答。虽俱是智。而体用别。四辨明用。此明体。故四辨后得智。此通根本故。又总别有殊。亦无妨也)
尔时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并与二十八部药叉诸神于大众中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此品分二。初以智惠益后尔时正了知下更以咒力加被。初段分三。初标能能拥护。次世尊何故下明能护所以。后以是义故下明所护明益。初复分二。此请护仪)。
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胜王经若现在世及未来世(明拥护。有二。初护法师。于中有三。此初所弘经反时也)。
所有宣扬流布之处。若于城邑聚落山泽空林或王宫殿或僧住处(二弘经处)。
世尊。我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并与二十八部药叉诸神俱诣其所。各自隐形随处拥护彼说法师。令离衰损常受安乐(三明拥护)。
及听法者若男若女童男童女。于此经中。乃至受持一四句颂。或持一句。或此经王首题名号及此经中一如来名一菩萨名。发心称念恭敬供养者。我当救护摄受。令无灾横离苦得乐(明护听众等也)。
世尊。何故名正了知(第二明能护所以。于中有三。此初征也)。
此之因缘是佛亲证。我知诸法。我晓一切法。随所有一切法如所有一切法诸法种类体性差别(释也。有二。初明佛证知。次世尊下自述所以。此佛证也。初明能知二智。随所有下明知法。知者后得证知也。晓者本知晓达也。随所有者。随诸所有一切种类即尽所有性。如所有者如诸一切所有道理。即如所有性。前诸法体事。后诸法道理。前俗谛法。后真谛法。准解深密。如有性从胜义性但说真如。如次即前二智所行。上别明所知法。诸法种类下总明所知诸法。若俗谛法有多种类体性差别。真谛虽无体性差别。是彼真性。随彼能依说所依义。亦有差别。又准对法。尽所有即蕴处界。如所有即四谛十六行等。故有差别)。
世尊。如是诸法我能了知。我有难思智光。我有难思智炬。我有难思智行我有难思智聚。我于难思智境而能通达(自下述所以。有三。初标。我能了者本智。我能知后智。次释能了。智光智。照了大乘教理行果。非下所测。故曰难思。智炬者本智。破无明闇。智行者了差别行也。智聚者了自体聚也。后结能了。我于智境者本智能通后智能达。或智行者即行解也。智用。智聚者即体性也。故唯议云。体依聚义。名之为身。身即体也。余如前释)。
世尊。如我于一切法正知正晓正觉能正观察(下结成。初牒指前四智。知·晓·觉·察如次配之。此依前解)。
世尊。以是因缘我药叉大将名正了知(结得名所以也)。
以是义故。我能令彼说法之师言词辩了具足庄严。亦令精气从毛孔入身力充足。威光勇健。难思智光皆得成就。得正忆念。无有退屈。增益彼身令无衰减。诸根安乐常生欢喜(明所获得益。复二。初法师益。后听者益。初中。初牒所以。以我有四种智故。能益法师能益法师有八。一益辨才。二亦令下益身力。三益盛光。四益智惠。五益念力。六益令不退。七彼身下增寿无减。八诸善根下益其安乐)。
以是因缘。为彼有情已于百千佛所殖诸善根修福业者。于赡部洲广宣流布不速隐没(此益听者因缘所以义。以是得智等所以故。能流布。及由听受者善根力。不速隐没也)。
彼诸有情闻是经已。得不可思议大智光明(明闻法益。有六。此初得前四智)。
及以无量福智之聚(二得成福智)。
于未来世当受无量俱胝那庾多劫不可思量人天胜乐(三得生人天)。
常与诸佛共相值遇(四得值诸佛)。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五证菩提)。
阎罗之界三途极苦不复经过(六离恶道。如文可解)。
尔时正了知药叉大将白佛言。世尊。我有陀罗尼。今对佛前亲自陈说。为欲饶益怜愍诸有情故(第二咒力加被。有六。此初请说显意)。
即说咒曰(二正说咒)。
南谟佛陀(引)也。南谟达摩也。南谟僧伽(引)也。南谟跋啰蚶(火含反)摩也。南谟因达啰也。南谟折咄喃。莫曷啰阇喃。怛侄他。呬里呬里。弭里弭里瞿里。莫诃瞿里。健陀里莫诃健陀里。达罗弭雉。莫诃达罗弭雉。单荼曲劝(驱问反)第(去)。诃诃诃诃诃。呬呬呬呬呬。呼呼呼呼呼。汉鲁昙谜瞿昙谜。者者者者。只只只只。主主主主。旃荼摄(之涉反)钵攞。尸揭啰(上)。尸揭啰。嗢底瑟佗呬。薄伽梵僧慎尔耶。莎诃。
若复有人。于此明咒能受持者。我当给与资生乐具饮食衣服华果珍异。或求男女童男童女金银珍宝诸璎珞具。我皆供给随所愿求令无阙乏。此之明咒有大威力。若诵咒时我当速至其所令无障碍随意成就(三劝修益)。
若持此咒时。应知其法。先画一铺僧慎尔耶药叉形像。高四五尺。手执鉾镩。于此像前作四方坛。安四满瓶蜜水或沙糖水涂香秣香烧香及诸华鬘。又于坛前作地。火炉中安炭火。以苏摩芥子烧于炉中。口诵前咒一百八遍。一遍一烧(四示行法)。
乃至我药叉大将自来现身问咒人曰。尔何所须。意所求者即以事答。我好随言于所求事皆令满足。或须金银及诸伏藏或。欲神仙乘空而去。或求天眼通。或知他心事于一切有情随意自在。令断烦恼速得解脱。皆得成就(五明得益。有三。一现身。二问答。三或须下随与也)。
尔时世尊告正了知药叉大将曰。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利益一切众生。说此神咒拥护正法。福利无边(六佛赞成也)。
金光明最胜王经王法正论品第二十。
(三门分别。言来意者。初学行流通中。此即第四。三品正明持学。持学有二。初二举昔。后一劝今。举昔有二。一为最上生道。二为决空胜道。此品为初。又解。以四天王护国品说。人王若能尊人重重正行弘经。天等拥护。若不如是。天等舍离。故今此品举昔人王正行弘经。劝勉时会。有此品起。言释品名者。先离后合。王者归也。为众所归。亦通名君。又纵任自在名之为王。法谓轨则。正即简邪。亦名圣也。圣语即见言见等。论谓决择。修环研[雨/(檄-木)]诸法道理。王即能行法人。法正论者即所行法。应云王正法论。顺天竺语云法正论。论是能论。正法是所论。王之正法。正法之论。并依主释。今此正辨王之正法论。解妨者。问。地神请佛说王正法。何不自说指往事耶。答。欲明三世法皆同故。法尊胜故。不自杂说。但举往事。问。若尔何故不举过去佛说而引力尊憧王耶。答。理国俗事故。举过去梵王所说。据实梵王亦佛边闻为四王说。如下善生于宝积所闻金光明。不云佛说。问。往力尊王并子妙幢今谁是耶。答。有释。妙幢即今妙幢。又云。即释迦佛。详此二释无文遮许。取舍任情)
尔时此大地神女名曰坚牢。于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此品之文。大分为三。初地神陈请。次世尊为说。后大众喜行。初复分四。此初请威仪)。
白佛言。世尊。于诸国中为人王者。若无正法不能治国安养众生及以自身长居胜位(二举所为)。
唯愿世尊。慈悲哀愍当为我说王法正论治国之要(三陈所请)。
令诸人王得闻法已。如说修行。正化于正。能令胜位永保安宁。国内居人咸蒙利益(四明所益)。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坚牢地神曰。汝当谛听(自下世尊为说。有三。此初对众敕听)。
过去有王。名力尊幢。其王有子。名曰妙幢。受灌顶位未久之顷(述昔缘起。于中有八。此初明能所教人)。
尔时父王告妙幢言。有王法正论。名天主教法(二明所授之法)。
我于昔时受灌顶位而为国主(三明得一门法之缘)。
我之父王名智力尊幢。为我说是王法正论(四明得闻法处)。
我依此论于二万岁善治国土。我不曾忆起一念心行于非法(五明我能行学)。
汝于今日亦应如是。勿以非法而治于国(六诫子随修)。
云何名为王法正论(七闻敕请教)。
汝今善听。当为汝说(八敕听许说)。
尔时力尊幢王即为其子以妙伽他说正论曰(自下陈昔正法。文分为二。此佛标序也)。
我说王法论。利安诸有情。为断世间疑。
灭除众过失。一切诸天主。及以人中王。
当生欢喜心。合掌听我说(自下正陈。彼说有七十三行颂。分二。初二颂力尊敕听。后七十一颂为陈正论。敕听中初一行述论益。次三句教所备。后一句敕听为说。问。前长行中俱为其子。云何劝听更有天主人王。答。长行文略颂中广故。又解。此为诫子。意谓。此论称理广益。天主人王皆当欢喜故。汝今应合掌听说)。
往昔诸天众。集在金刚山。四王从座起。
请问于大梵。梵主最胜尊。天中大自在。
愿哀愍我等。为断诸疑惑(七十一颂为陈正论。大文分三。初二颂论起所因。次二颂发问生起。后颂正陈其论。初中有五。初二句众集处。次一句能请人。次一句所问者。次二句赞彼论主。次二句请为说。其文可见)。
云何处人世。而得名为天。复次何因缘。
号名曰天子。云何生人闻。独得为人主。
云何在天上。复得作天王(发问生起。总有四问。如文可知。意各有三。一问其号。二号依德立。即并问立号所由。所由即是问王行何正法得名王等。若不尔者。四王但问其名。云何天主言我治国法。广引萨遮尼乾子经释王名义。如沼公疏)。
如是护世间。问彼梵王已。尔时梵天王。
即便为彼说。护世汝当知。为利有情故。
问我治国法。我说应善听(自下六十七颂正陈其论。有三。初二颂序昔许说。次六十颂半天正陈。后是故汝人王下四颂半劝勉依学。初中分二。初一颂力尊标序。次一颂天主许说诫听)。
由先善业力。生天得作王。若在于人中。
统领为人主(天主正陈。有二。初三颂答名及业二问。后除灭诸恶下五十七颂半通答问得号所由。初亦有二。初一颂答后二问。后二颂答后二问。此初也)。
诸天共加护。然后入母胎。既至母胎中。
诸天复守护。虽生在人世。尊胜故名天。
由诸天护持。亦得名天子(答前。有二。初一颂半答第一问。后一颂半答第二。然由先善业力言亦流至诸天共加护文也)。
三十三天主。分力助人王。及一切诸天。
亦资自在力(下通答得号所由陈其正论。文复分二。初五颂略标。后五十二颂半广释。标中有三。初二颂标诸天助王行正法他益。有二。初一颂天助。次一颂王化其文可见)。
除灭诸非法。恶业令不生。教有情修善。
使得生天上(此一颂王化。化中初半灭恶。后半生善)。
人及苏罗众。并健闼婆等。罗刹栴荼罗。
悉皆资半力。父母资半力。令舍恶修善(此一颂半标人神共护自益。言罗刹栴荼罗者。栴荼罗此云严炽执守恶者。即罗刹中执恶之者此意。恶者尚护。况余善有)。
诸天共护持。示其善恶报。若造善恶业。
令于现世中。诸天共护持。示其善恶报(此一颂半全标由全行善化人得诸天护。初半标示。后一颂别示善恶所得因果。问。造善可护。造恶如何护。答。由昔修善今得为王。故造恶时王故造恶时天示恶相护令改修)。
国人造恶业。王舍不禁制。斯非顺正理。
治摈当如法(自下五十二颂半广释。分二。初三十五颂明王违正法故福臻。后十七行半明王依正法故福凑。准瑜伽六十一及王法正理论。明王之过失王之功德等。且依此经分之为二。初三十行广明违正法。后如是无边过下五颂结成违正法。广明分三。初八颂明见人造恶不遮失。次若王舍正法下九颂明自行非法失。后国中最大臣下十三颂明见臣造过不除失。初中亦二。初一颂明见恶应遮)。
若见恶不遮。非法便滋长。遂令王国内。
奸诈曰增多(此一颂不遮恶广)。
王见国中人。造恶不遮止。三十三天众。
咸生忿怒心(因兹天忿)。
因此损国政。谄伪行世间。被他怨敌侵。
破坏其国土(下五颂遂有祸生。祸生有五。此一颂怨敌坏国)。
居家及资具。积财皆散失。种种谄诳生。
更互相侵夺(二财散相侵)。
由正法得王。而不行其法。国人皆破散。
如象踏莲池(三祸起所因也)。
恶风起无恒。暴雨非时下。妖星多变怪。
日月蚀无光(四灾变并现也)。
五谷众华果。苗实皆不成。国土遭饥馑。
由王舍正法(五国土饥馑也)。
若王舍正法。以恶法化人。诸天处本宫。
见已生忧恼(下王自行非法。分四。初二句明王舍正法。二次两句天见心忧)。
彼诸天王众。共作如是言。此王作非法。
恶党相亲附。王位不久安。诸天皆忿恨。
由彼怀忿故。其国当败亡(三此两颂诸天共议也)。
以非法教人。流行于国内。斗诤多奸伪。
疾疫生众苦(四下六颂灾祸遂起。于中复九。此初一颂斗诤等多也)。
天主不护念。余天咸舍弃(此半颂诸天弃舍也)。
国土当灭亡。王身受苦厄。父母及妻子。
兄弟并姊妹。俱遭爱别离。乃至身亡殁(此一颂半违迫事生。国土灭。求不得苦。王身受苦。怨憎会苦。父母等别离。爱别离苦。乃至身亡。即是死苦也)。
变怪流星堕。二日俱时出(此半颂灾怪并生也)。
他方怨贼来。国人遭丧乱(此半颂怨贼来侵)。
国所重大臣。枉横而身死(此半颂大臣横死也)。
所爱象马等。亦复皆散失(此半颂畜产散失也)。
处处有兵戈。人多非法死(此半颂人非法死也)。
恶鬼来入国。疾疫遍流行(此半颂疾遍国也)。
国中最大臣。及以诸辅相。其心怀谄佞。
并悉行非法。见行非法者。而生于爱敬。
于行善法人。苦楚而治罚(下十三颂见臣造过不除失。分四。初一颂大臣造过。次一颂倒赏罚。即上二颂如次)。
由爱敬恶人。治罚善人故。星宿及风雨。
皆不以时行(下十颂有恶果生。于中分五。此初一颂三事乖时。一星。二风。三雨)。
有三种过生。正法当隐没。众生无光色。
地肥皆不沈(二此一颂三种过失起。其文可见)。
由敬恶轻善。复有三种过。非时降霜雹。
饥疫苦流行。谷稼诸果实。滋味皆损减。
于若国土中。众生多疾病(三此二颂又三恶生。一非时霜雹。二谷稼损减。三众生疾疫)。
国中诸树林。先生甘美果。由斯皆损减。
苦涩无滋味(四下三颂外果衰征。有三。此初一颂诸果无味)。
先有妙园林。可爱游戏处。忽然皆枯悴。
见者生忧恼(此一颂林树皆枯也)。
稻麦诸果实。美味渐消亡。食时心不喜。
何能长诸大(此一颂餐不资大也)。
众生光色减。势力尽衰微。食啖虽复多。不能令饱足(五下三颂内报亦退。有四。此初一颂形色饥羸尪微)。
于其国界中。所有众生类。少力无勇势。
所作不堪能(此一颂身无勇势)。
国人多疾患。众苦逼其身(此半颂疾患苦迫也)。
鬼魅遍流行。随处生罗刹(此半颂鬼魅流行也)。
若王作非法。亲近于恶人。令三种世间。
因斯受衰损(此第四结其过失。三种世间者即三界。由王依法增益人天。行非法故。三界衰损。或人畜百谷为世间。人疫畜损百谷不就。广如上辨)。
如是无边过。出在于国中。皆由见恶人。
弃舍不治摈(自下五颂大段第二。结成违正法。有四。此初一颂结下不罚恶)。
由诸天加护。得作于国王。而不以正法。
守护于国界(此一颂结不修善)。
若人修善行。当得生天上。若造恶业者。
死必堕三途(此一颂结善恶之报)。
若王见国人。纵其造过失。三十三天众。
皆生热恼心。不顺诸天教。及以父母言。
此是非法人。非王非孝子(此二颂结违教非人)。
若于自国中。见行非法者。如法当治罚。
不应生舍弃(自下十七颂半明依正法故福凑。分之为二。初四颂标行正法。后十三颂半依标广释。标中有二。此二颂标罚恶。于中有二颂。罚恶人)。
是故诸天众。皆护持此王。以灭诸恶法。
能修善根故(此一颂得诸天护也)。
王于此世中。必招于现报。由于善恶业。
行舍劝众生(下二颂标劝善。于中有二。此初一颂劝修善也)。
为示善恶报。故得作人王。诸天共护持。
一切咸随喜(此一颂得善报也)。
由自利利他。治国以正法。见有谄佞者。
应当如法治(自下广释。有二。初五颂半释罚恶。后八颂半释行善。释初有五。此初一颂见恶必治。其文可见)。
假使失王位。及以害命缘。终不行恶法。
见恶而舍弃(此一颂是不典舍也)。
害中极重者。无过失国位。皆因谄佞人。
为此当治罚(此一颂明罚所以)。
若有谄诳人。当失于国位。由斯损王政。
如象入华园(此一颂重更成前。三句法。一句喻)。
天主皆瞋恨。阿苏罗亦然。以彼为人王。
不以法治国。是故应如法。治罚于恶人(此一颂半结应治罚。沼公疏中。引尼健子经广述行恶众生事也)。
以善化众生。不顺于非法。宁舍于身命。
不随非法友。于亲及非亲。平等观一切(自下八颂释行善。有二。初一颂半释行善。后六颂半释得益。初中复三。初半颂化人不顺非法行。次半颂修政。不随非法友。后半颂赏罚不简亲非亲)。
若为正法王。国内无偏党。法王有名称。
普闻三界中(自下释得益。有六。初一颂得名称普闻益。其文可见)。
三十三天众。欢喜作是言。赡部洲法王。
彼即是我子(此一颂得为天子益)。
以善化众生。正法治于国。劝行于正法。
当令生我宫(此一颂当得生天益)。
天及诸天子。及以苏罗众。因王正法化。
常得心欢喜。天众皆欢喜。共护于人王(此一颂半诸天喜护益)。
众星依位行。日月无乖度。和风常应节。
甘两顺时行。苗实皆善成。人无饥馑者。
一切诸天众。充满于自宫(此二颂护国益。于中复四。半颂星辰依度益。半颂风调雨顺益。半颂人民丰乐益。半颂能护诸天益。能令天众常充满故)。
是故汝人王。忘身弘正法。应尊重法宝。
由斯众安乐(明正法中。有三。已上第二广陈正论。下第三劝勉依学。分三。此初一颂劝弘法利他)。
常当亲正法。功德自庄严(此半颂劝亲法自利)。
眷属常欢喜。能远离诸恶(下三颂明其利益。有四。此初半颂眷属离非)。
以法化众生。恒令得安稳(此半颂众生身乐也)。
令彼一切人。修行于十善。率土常丰乐。
国土得安宁(此一颂丰人奉也)。
王以法化人。善调于恶行。当得好名称。
安乐诸众生(此一颂国得好名闻也)。
尔时大地一切人王及诸大众闻佛说此古昔人王治国要法。得未曾有。皆大欢喜信受奉持(下品第三大段。大众喜行)。
金光明最胜王经注释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