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品第三。举譬说。化中根人故。因为品目也。而此品应在正举譬说化中根人之首。是盖出经者。欲以品使在卷初故尔也。从此下。法说化上根人中。第二名上根人领解。然若例下譬说化中根人。应有四品即名上根人信解品。而此法说。文少不足立别品。故直名方便而已也。就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有三。第一上根人自陈得解故欢喜第二从是我等咎以下。自啧其咎。第三从世尊我从昔来以下。结第一自陈得解故欢喜。就第一自陈得解故欢喜中。即有二。第一直言得解故欢喜。第二欢喜。第一不开。但就第二释欢喜中。亦有二。第一明昔悔去故欢喜。第二从我常独处以下。明昔疑去故欢喜。即所谓以理惑教。昔闻者。谓大品时也。无量知见者。谓佛果。言于时不知万善皆成佛也。若尔则此人等。于时已有乐大之心。如来何意不为说者。虽有乐大之心。闻一理时。未故不为说也。从是我等咎以下。第二自啧其咎。就中亦有二。第一直言是我等咎非如来。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亦释。是我等咎非世尊也者。言昔有如是疑悔。只由我等心解怯劣故。佛不为说。非如来故欲令我等疑悔也。第二释。标疑云。所以是我等咎非如来者何。即有二。一不取大是我咎非如来。二从然我等以下。明取少是我咎非如来。所因者。捉佛果望万行。万行是佛果所因。捉万行望大乘教。大乘教是万行所因。今此中所因者。谓大乘教。言昔我等其有可以大乘教令感佛果之机。如来即必为说。第二明取少是我咎非如来。初闻佛法遇便信受者。谓闻初教。思惟取证者。谓二乘有余。无余二种果。言我等执初教之心坚故。乃至维摩不为说一也。从我从昔来以下。第三结第一得解故欢喜。即有二。第一明恶事去故欢喜。第二从今日乃知以下。明善事来故欢喜。可见。第二偈颂凡有二十五行半偈。上长行中有三。第一得解故欢喜。第二自啧其咎。第三结第一得解故欢喜。今二十五行半偈分为四。第一初十一行半偈。颂第一得解故欢喜。从我本着耶见以下五行偈。颂第二自啧其咎。从初闻佛所说以下。六行半偈。不颂上长行。以义颂新疑除。从闻佛柔濡音以下。二行半偈颂第三结第一得解故欢喜。上第一得解故。欢喜中有二。第一直言得解故欢喜。第二释欢喜。今皆颂之。初一行半偈颂第一直欢喜。上云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从佛音甚希有以下十行偈。颂第二释喜。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者。言从昔有蒙佛教化之力故。今亦得闻此大道也。上第二释喜中有二。一明昔悔去故欢喜。二明昔疑去故欢喜。亦皆颂之。初一行偈。颂第一悔去故欢喜。上云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忧烦则是悔。从我处于山谷以下。九行偈。颂第二昔疑去故欢喜。上云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少乘法。而见济度。本义云。初二行半偈。颂第一直喜。从我处于山谷以下九行偈。颂第二释喜。九行偈即分为二。初六行偈。颂第一昔悔去故欢喜。从我常于日夜以下。三行偈。颂第二昔疑去故欢喜。亦好。今九行偈。初八行偈明疑。从今闻佛音声以下一行偈。正明所疑去。我等亦佛子者。三乘人皆从佛教而生。故云亦佛子。非言是大乘子。同入无漏法者。言三乘人皆以无相为因。同共一法中者。言佛果诸德。亦以无相为因。而不得此事者。论因虽一。而二乘不得佛果也。下诸句皆可见。为失为不失者。本义云。以教惑理为失。以理惑教为不失。即所谓踟蹰两楹。但疑者。上云踟蹰两楹者。正是中根人。今此领解者。即是上根。若尔此上根人。亦复踟蹰。岂其然也。所以私怀者。此是上根人。直言已所谓证为失为不失。从我本着耶见以下。五行偈。颂第二自啧。上中有二。第一直啧。第二释。今不颂第一直啧。但颂第二释啧。上释中有二。一不取大是我咎。二取少是我咎。但颂第二取少是我咎。五行分为三。第一初二行偈。正颂上取少是我咎。上云我不解方便初闻佛法思惟取证从而今乃自觉以下。二行偈以义明得解。第三从佛于大众中以下。一行偈。亦以义明悔疑除。从初闻佛所说以下。偈中第三。以义明新疑去。六行半偈分为二。第一初一行偈。出其闻略说怀疑之相。第二从佛以种种缘以下。五行半偈。明闻广说新疑去。第一可见。就第二正明新疑除中。即有二。第一前四行明闻广开三新疑除。后一行半偈闻广显一。新疑得除。皆可见。从闻佛柔濡音以下。二行半偈。第四颂上第三结第一得解故欢喜。上中有二重。第一恶事去故欢喜。第二善事来故欢喜。今皆颂之。初一行半偈。颂第一恶事去故欢喜。上云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断诸疑悔决得安隐。后一行偈。颂第二善事来故欢喜。上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尔时佛告舍利弗以下。举法说化上根人中。第三如来述成上根人领解。就中即有二。第一述其古事。上云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第二从我今还欲令汝以下。述其今事。上云我定当作佛。为天人所敬。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从汝于来世以下。举法说。化上根人中。第四如来赐记上根人。就中初开为二。第一正为舍利弗授记。第二从尔时四部众以下。明大众见舍利弗授记。发随喜心。供养如来。就第一正记舍利弗中。亦有长行偈。就长行中。亦有九重。第一从初讫所行之道记因。从当得作佛以下记果。从国名离垢以下。记己国清净。从花光如来以下。记己成佛说法度物。从劫名以下。记其得佛时劫名。从彼诸菩萨以下。记其国菩萨等行高。从花光佛寿以下。记佛寿长。从花光如来过十二少劫以下。记其佛授记补处。九从花光佛灭度后以下。记其佛灭度其正法像法住世之期。此九重随文。皆可见。第二偈颂凡有十一行半偈。初一行偈。颂上记果。次一行偈。颂记因。次二句颂记劫名。从世界名离垢以下。一行半偈。颂记国清净。从彼国诸菩萨以下。二行偈。颂记菩萨行高。从佛为王子以下。一行偈。长行所无。以义明佛初出家之相。从花光佛住世以下一行。颂记佛寿长。从佛灭度之后以下。一行半偈。颂记正法像法住世之相。从舍利广流布以下一行偈。亦长行所无。以义明供养舍利。从其两足圣尊以下一行偈。亦长行所无。以义会证古今。略不颂记其说法化物及记其补处菩萨。从尔时四部众以下。授记中第二。明时众见舍利弗授记发随喜供养于佛。就中亦有二。第一直明大众见授记皆大欢喜。第二从各各脱身以下。正供养。就中即有二。一先以种种妙华作供养。第二从而作是言以下。发口赞叹。即有长行偈。亦可见。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中有三。第一法说广开三显一。化上根人。第二譬说广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三明宿世因缘广开三显一。化下根人。从此以前。法说广开三显一。化上根人已竟也。从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以下。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中。第二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就中亦有四。第一此譬喻品。正明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二信解品。明中根人领解。第三药草喻品。明如来述成中根人领解。第四授记品。明如来为中根人授记。就第一正明譬说化中根人。又开为二。第一舍利弗请为中根人重说开三显一之义第二从尔时佛告舍利弗以下。明如来正举譬说开三显一答其所请。就第一请中。亦有三。第一舍利弗叙已得解。明请非自为第二从是诸千二百以下。出所为。即是中根人。言此中根。不可只用上法说得悟。故请佛重说。第三从善哉世尊以下。正请重说。今此中根人。难以一往得悟者。有二所以。一佛昔有教。二自执坚。有此二故。今闻佛说。不能即悟。所以为此人等。愿复重说也。即文自显。我见者身见。及有无者。断常二见。等者见取。戒取等。第三正请。可见。就第二如来答请中亦有二。第一一往直言我先已说。不可重说用进中根。第二从舍利弗今当复以下。随请为答。第一可见。就第二随请为答中。亦有三。第一许说。第二从舍利弗若国邑聚落以下。举譬喻广开三显一之义。正答其请。为化中根。第三从我为法王于法自在以下。劝中根人修同归之理。第一许说可见。但就第二举譬正答中。亦有长行与偈。就长行亦开合有二。就开譬中。即有十譬。皆为上十种法说作譬。第一从若国邑聚落以下。讫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名为宅主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一明释迦怡同诸佛。开三显一作譬。第二从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以下。讫无求出意。名为长者见火起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二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作譬。第三从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以下。讫视父而已。名为长者求子不得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三明以大乘化众生不得作譬。第四从尔时长者即作是念以下。讫诤出火宅。名为长者以三车求子得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四明如来以少乘化众生得作譬。第五从是时长者见诸子等以下。讫无复障碍。名为长者见子免难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五明如来见众生发大乘机作譬。第六其心泰然欢喜踊跃二句。名为长者见子免难故欢喜譬。此譬超为上十法说中。第七明如来见大乘机发故欢喜作譬。第七从时诸子等各白父言以下。讫愿时赐与。名为诸子索三车譬。此譬退为上十法说中。第六明三乘人索果作譬。
八从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以下。讫犹尚不匮何况诸子。名为长者各赐诸子等与大车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八正为说法华作譬。第九从是时诸子各乘大车以下。讫非本所望。名为诸子得车欢喜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九明三乘人受大乘修同归作譬。第十从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以下。讫善哉善哉如汝所言。名为长者不虚妄譬。此譬为上十法说。第十明如来不虚妄作譬。今第一宅主譬。就中即有六义。一宅主长者义譬诸佛。二其家广大义譬三界化处。三唯有一门义譬圣教。四有五百人义。譬诸佛所化五道众生。五火起义。譬三界众生为五浊八苦所逼。六有三十子义。譬三乘根性人。国邑聚落。通譬含灵所在处。长者譬佛。言国邑落中。长者为主。譬佛于含灵所在常为化主。此二句明其位。从其年衰迈以下。叹其德。其年衰迈者。言此长者其年久故。即其所见闻广大。譬佛有三达智。此句叹内德。财富无量者。财是荫覆寒困。亦譬如来有四摄四等六度覆救六道受苦众生。多有田宅者。田是养命。譬佛智德。宅是安身。譬佛禅德。僮仆譬声闻避支少心弟子。其家广大者。第二义譬三界。言佛以三界为家。唯有一门者。第三义譬圣教。门是能通物。言长者家虽广。其可出者。唯有一门。譬三界虽广。为由得出唯一圣教。而门有二用。一能内者出外。二能外者入内。论出为五百人。谈入为长者。何者。假设此长者其年弱时。不离室内。但蒙父教。习修礼义。然后出外得升尊位。后闻父没。还入其家。教化家人出外方法。家人受教亦修礼义。然后出外得升尊位。故云论出为五百人。谈入为长者。内合如来作菩萨时。不离三界修行行满。出三界成佛。而见众生为五浊所惛。亦以大乘教。还入三界。教化众生。令出三界。问曰。何故长者但入不出。五百人但出不入耶。释曰。长者弱时为求尊位故。从门而出。今既出门。即得尊位。无可复出。所以但入而不出也。五百人本来常在家内。复有何入。所以但出而不入。内合亦然。作菩萨时。为求佛故。从教而出。今既成佛。复有何出。众生本来常在三界内。今复何处入。且众生由教得出三界。是理之常。未有由教没入生死也。多诸人众有五百人者。第四义。言长者家中。有五百人。譬三界五道众生。从堂阁杼故以下。第五义。明长者家火起。譬三界内五浊八苦逼?众生。即有二。第一先明火所由出。即譬恶因。第二从周匝俱时以下。正明火起。即譬恶果。言家室不坚故。此火易出。譬众生行因皆恶故恶果易起。堂譬欲界。阁譬色无色二界。言此三果众生行因皆恶故云杼故。墙壁譬四大。言众生因四大。作恶业。应堕恶道故云颓落。柱根譬命。言众生因此命。亦作恶业。应受苦果故言腐败。梁栋譬六识言此六识纵横驰走六尘。作种种恶应堕恶道。故云倾危。周匝俱时以下。第二正明火起。譬恶果起。周匝俱时者。譬八苦逼人一无相榱也。郯然火起者。八苦来逼不预相期也。从长者诸子以下。第六义。言五百人中。随从长者意者。唯有三十子。即譬三乘根性人。然上第一法说。直明释迦怡同诸佛开三显一教化众生。不明五浊八苦逼?之义。今此譬中。倍明火起之义。唯此少异。而无大意。此中倍明火起义者。但是外譬故。欲明长者见火。先明火起之本。所以内合亦随去。上则诚是法说故。既一言见众生五浊。则无此浊从何而起。所以直明开三显一。不明五浊起之本也。从长者见是大火以下。第二明长者见火起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二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作譬。从此譬以下。讫第八等与大车譬别释今释迦一化前三后一之义。而上第二法说。见五浊中有二重。第一直明如来在法身之地见众生为五浊所惛。第二明见五浊而起大悲心。今此譬亦有二。第一直明长者见火。以譬上法说第一直明如来见五浊。第二从即大惊怖以下。明若烧诸子生怖畏心。譬上法说第二明佛见五浊而起大悲心。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者。四面即譬上四浊。譬如来在法身之地。见众生为四浊所惛。而上别列四浊。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者。众生浊。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者。命浊。深著于五欲。如猫牛爱尾。以贪欲自弊。盲冥无所见。不求大势佛及以断苦法者。烦恼浊。深入诸耶见。以苦欲舍苦者。见浊。而今此中但直总言四面。不别列也。而此火长者有缘外游之间而起故。长者在外见将欲救而来也。内合如来宿世以大乘为化。于时众生已得大乘解。但化缘尽就化他方。于是众生更着五尘。广起烦恼。失其本解。所以如来在法身地。遥见将欲教化而来也。本义云。四面譬四生众生为五浊所惛也。从即大惊怖以下。第二明见火生怖畏心。譬上第二见五浊起大悲心。上云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就中亦有二。第一明长者惊非自为。譬如来起悲亦非自为。第二从而诸子等以下。出所为人言正为诸子生怖。譬如来起悲正为受苦众生。而上云起悲。此言生怖。怖悲虽殊。同在欲救。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者。长者自言。我已出在外故。为我无所怖也。内合亦然。如来亦籍大乘教。既出三界五浊八苦故。为佛无可悲也。而此文亦可得在内。何则此长者有智力故虽复在内遇火。安稳得出。内合亦然。如来虽欲化物常在三界。而不以三界为住也。上既云以教为门。若如此言。教亦被烧耶。释曰。虽就外譬。非门被烧。若门亦烧从何得出。此是但言我虽能于此所烧家之门。非适并门被烧也。内合亦然。我虽能于此三界五浊八苦中之教也。从而诸子等以下。第二出所为人。于火宅内乐着嬉戏者。譬众生贪染六尘。一无可记也。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者。言诸子着戏不知火苦也。内合众生贪着六尘。不知五浊八苦逼?也。心不厌患无求出意者。亦譬不厌六尘无求出三界之意也。然一往火譬五浊八苦。杼家譬恶因。诸子譬行者。外譬为论。此家杼故。火易出被烧。然若如此文。但明杼家被烧。诸子未适被烧。诸子但不知火出之所以。亦不知烧将及己。何则若被烧那得嬉戏。然若从外譬作论。但明恶因被苦果。不适明行者被逼。所言乐着嬉戏不觉不知火来逼身者。此但明其不知八苦之所以亦不知今将逼?也。然偏论外譬。杼家非诸子。诸子非杼家。故亦复可然。然就实为论。恶因被苦果。即是行者为八苦所逼?。行者与八苦常共不离。无暂不逼。那得不明行者被逼。所以今解言。此明行者被逼但爱着六尘。不知五浊八苦之所以。且终日受苦。妄谓受乐。故云乐着嬉戏不觉不知火来逼身。此解亦好。但内外二文。不一相从。所以又以一义释云。从而诸子等以下。只譬在因不知未来苦。何则家杼故。此火易出。因恶故苦果易起。而诸子乐着嬉戏。不知火出之所以。亦不知烧将及己。众生亦不知五浊八苦之所以。且爱着六尘。不知五浊八苦将逼?也。所以诸子未适被烧。亦不明众生适被逼也。若已被烧亦如言。那得嬉戏。亦岂不知其热。所言八苦常共不离者。理即实尔。然若只立因作论。亦可有间。然此譬与上法说有异者。上法说但直言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而不言起悲非自为。今此中别言惊非自为。而无大意。上则诚是法说故。直称如来众生。众生与佛天地有别故义无可慊。并佛为五浊所惛。所以但言为众生。不言不为如来。今此即是外譬故。既云父子。父子义则相关。若既云子被烧。则义慊并父亦被烧。所以别言惊非自为正为诸子也。从舍利弗是长者以下。第三名为长者求子不得譬。
上十法说中第三明如来始不得以大乘化众生作譬。上法说中有三。第一先以如来所得实智作拟宜。而众生无大机故。实智非其时。
二明梵王知佛作拟宜恐都不说而已请转法轮。第三因梵王请。更以大乘教作拟宜。而众生犹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今此譬只开为二。第一从初讫为火所烧。名为长者将欲求子先以己所得力富作思惟。而诸子无智故力富非其时。譬上第一先以如来所得实智作拟宜。而众生无大机故。实智非其时。第二从我当为说怖畏之事以下。名为长者更以畏语作思惟。而诸子犹无知故。不得以畏语求子。譬上第三因梵王请更以大乘教作拟宜。而众生犹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略不为譬第二梵王请转法轮。上第一先以实智作拟宜中有二。第一明作拟宜处及日数。第二正以实智作拟宜。
今略不为譬第一明处日数上云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者。身譬法身。手譬实智。言我有法身实智之力也。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者。衣裓譬一因。机案譬一果。言我用实智一理令出三界。如是作拟宜。至此正譬上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从复更思惟以下。明诸子无知故力富非其时。譬上众生无大机。故实智非其时。上云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少者。言长者自思。可用为出者唯有一门。而复狭少。故不可为出也。譬可用为化者唯有一少乘教。而少乘教不足为出三界故云狭少。本义云。大乘教为门。而大乘教于时不能化众生出三界。故义称狭少。亦好。诸子幼稚未有所识者。譬唯有少机而无大机也。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者。譬贪着六尘堕三涂受八苦也。从我当为说怖畏之事以下。第二名为长者更以畏语作思惟。而诸子犹无知故。不得以畏语求子。譬上第三因梵王请。更以大乘教作拟宜。而众生犹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上云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此法。破法不信故堕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就中亦有三。第一明长者先以畏语作思惟。
譬上以大乘教作拟宜云我即自思惟若赞佛乘也。第二从作是念已以下。言长者如所思惟。就教诸子。内合如来以所拟宜。就照物机。此不适譬上。第三从父虽怜愍以下。正明长者诸子无知故。以畏语。不得求子。譬上云众生犹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云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此法也。而上直言若但赞佛乘。此中我当为说怖畏之事者。上就大乘劝教。此就大乘戒教。故然也。何者是火者。譬不知苦何者。为舍者。譬不知苦因。云何为失者。亦譬不知失其本大乘解。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者。南北为纵。东西为横。言众生与大理横如东西也。驰骋六尘。一无可记。故云走戏。但远望法身。不蒙利故。云视父而已。本义云。上法说开为三。第一以大乘拟宜。第二明众生无大机。第三明大乘息化。今此譬据劝戒二门为明。故分为二。第一从初讫为火所烧。明以大乘劝教不得化。从我当为说以下。明以大乘戒教不得化。就第一劝教不得化中。即有三。第一初讫从舍出之。譬上第一大乘拟宜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第二从复更思惟以下。譬上众生无机云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第三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譬上第三大乘息化云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此法。就第二戒教。同上亦重明之。从初讫汝等速出。亦譬上第一以大乘拟宜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从父虽怜愍以下。亦譬上第二众生无大机云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东西走戏视父而已者。譬上第三大乘息化云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此法。东西走戏者。亦如前释视父而已者唯有感丈六之机。故云视父。无有感说大乘之机。故云而已亦好。随欲可用。但此譬与上法说有异者有三。一者上法说中。有梵王请转法轮。而今此譬中。不见请求子者。释曰。上则诚是法说故直称如来众生。如来是可敬之极。众生是作敬之主。则理不可不请。所以有请说者也。此中既是外譬故。即称父子。父子义相关。不宜待他请方求其子。所以无请求子者也。二者上法说。但直言大乘拟宜不得无以所拟宜就照物机。今此中先以所思惟。就教诸子。释曰。上则亦是法说故。直称如来。如来三世已达。何方达众生可受不受。若一拟宜无劳复照。所以无复以所拟宜就照也。今此亦是外譬故。既称长者。长者难以一达其子闻不闻。所以更以所思惟就教也。三者上法说云众生无大机故。我欲入涅槃。而此中但言子不顺教。而不言不顺故欲背去。释曰。上云欲入涅槃者。若违机犹说恐增恶。故云宁欲不说入涅槃也。此不言欲背去者。虽不顺教父不可弃子于火中而背去故。不言欲背去也。然则虽复欲涅槃。不背去。慈悲一种无差也。从尔时长者即作是念以下。第四名为长者求子得譬。为上十法说中。第四以少乘化众生得作譬。上中有二。第一明正以少乘化众生得。第二释物疑心。今但为譬第一正以少乘化得。略不为譬第二释疑。上第一正以少乘化得中。本有三。第一先以少乘作拟宜。第二正明以少乘得化。第三明现有三乘名。今此中倍一为四。第一从初讫得免斯害明长者以三车作思惟。譬上第一以少乘作拟宜。上云。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第二从父知诸子先心以下。明长者善知诸子心中所乐。譬如来见三乘人心中所乐。此是上法说所无。但此明之。第三从而告之言以下。明长者正以三车得诱诸子。超譬上第二正以少乘得化。上言思惟是事已。即就波罗捺。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为五比丘说。第四从尔时诸子以下。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譬上第三现有三乘名。上言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此舍已为大火所烧者。舍譬三界。火譬五浊八苦。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烧者。我譬能化佛诸子譬所化众生。言若不时速修善出三界。必为五浊八苦逼?也。问曰。上云诸子亦已被烧。若如此文。但舍被烧。诸子未烧。即当诸子但不知今将烧未适被烧之释也。释曰。上就现时为明。此就未来为说故然。何则若就现在为谈。恶因苦果行者即共一时。所以诸子亦已被烧。然若就未来作论。今日行者。未受未来苦。所以但舍被烧诸子未烧。夫言语之次。处处随宜。何其如一。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者。思惟我以三车诱诸子令出之也。譬如来作拟宜。我以方便。为说三乘令出三界。而上既云父在外故惊非自为。又云假设虽复在内。有智力故。亦无所忧。何故此云我及诸子者。解有二。一印法师云。我化道所及之人故。言我及诸子。非言适我也。今法云法师云。父是能诲为譬如来。子是能绍。用譬众生。若众生遂留住三界。断绝善根。即义同能绍之子被烧。如来化道。无绍于众生。亦义同能诲之父被烧。所以言我及也。从父知诸子先心以下。第二明长者善知诸子心中所乐。譬如来见三乘人心中所乐。先心者。今日有乐少之心。后必发乐大之心。形于后心故。今心为先心也。各有所好者。譬见三乘人各性所乐也。即是三因。上法说云复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如三世诸佛。我亦随顺行。一行偈私释。名为定所拟宜。本义云。如来见三乘人。有三乘机。所以本义从父知诸子先心以下。讫情必乐着。即譬上如来见三乘机。知先心者。谓见少机也。又释先心。本义委曲烦广。而今不记也。种种珍玩奇异之物者。亦譬三果也。从而告之言以下。第三明长者正以三车得诱诸子。譬上第二明如来正以三乘化众生得。就中即有四。第一明长者先叹三车。譬如来先叹三果。第二从如是种种以下。明长者示车所在。譬如来示三果今在三界外。第三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者。明长者劝诸子速出火宅取三车。譬如来劝三乘人速修无漏出三界。取彼三果。第四随汝所欲皆当与汝者。明长者许与三车不虚。譬如来与三果不虚。皆可见。从尔时诸子以下。第四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譬三乘众生受三乘教修行。则义同上第三现有三乘名。何则若不受修行。那得有三乘之名。就中亦有二。第一明诸子喜闻适愿。譬三乘人喜闻有三果。第二从心各勇锐以下。正明诸子信受。譬三乘人正受修行。心各勇锐者譬三乘人因三乘教修行。生外凡善根。互相推排者。譬生内凡夫善根。竞共驰走者。譬入无相治道断结。诤出火宅者。譬出三界各证三果也。然此譬与上法说有异者。有二。一者上法说初开为二。第一正明以少乘化众生得。第二释物疑心。上云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今此譬中。但直言求子得。不有释疑。释曰。上法说中。皆引先佛故。理自可疑。若非先佛。今释迦不能如是耶。所以第二即释此疑曰。释迦亦常唯是但化物之义。宜同诸佛故。然今此譬不引先父。故无可为疑。所以无释疑也。二者亦上法说中。有三余意。一者诸佛赞叹释迦拟宜得时。上言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二者释迦奉叹。上云舍利弗当知。我闻圣师子深清微妙音。释南无诸佛。三者定所拟宜。云复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而今此譬中。皆略不出。释曰。上法说引先诸佛作拟宜故。诸佛亦随喜相叹。既有相叹。亦理不可不奉。所以有奉叹也。非但自计。皆述先人故。恐或有失。所以更定所拟宜也。今此譬中。但直自计。无随先人故无有相叹既无相叹。何有奉叹。亦直自计故。无可更定。然是皆但就外文为论故然。就实为谈。中根之人。不及上根。故闻上法说。或有悟或不语。所以此譬说中。其可悟者。略而不重也。然今此三车。以何为车体者。本义云。夫一判三家果地。凡有二种。一有为果。二无为果。无为果亦有二种。一因尽无为。即是三界因断。二果尽无为。即是三界果亡。昔日直指此二无处。称为三果。而今不取此二无处以为车体。有为果中。亦有功德与智慧。今亦不取功德。唯取智慧。智慧种多。而今唯取尽无生二智。为车体也。何以知者。车有运载用。今论二无处。但直是无。有何运载。此经虽不硕然明常。欲遗昔日断结无处以之为果故。二来车以运载为用。今二种无为。本无运义。故知。非是车体。有为果中。不取功德亦然。功德之用。但是寄境修心。亦无运载。故不为车体。智慧之用。用心照境。所以唯取智慧。以为车体也。然此义。本疏甚广。今但略记也。问曰。常言三乘人一解脱。何故犹有三种宝车。释言。三乘人因断三界正使尽。同得尽智。亦照三界果亡。同得无生智。是故三无学人。二智一种。亦断三界子果两缚故。云解脱义齐。而有羊鹿牛车者。声闻止断正使别相枝条。而习惑故。取譬羊车。缘觉浸断少习。知见少广。取譬鹿车。菩萨断习清尽。知见圆明。运用最胜。取譬牛车。横论知见。即有优劣之异。故有羊鹿牛车之别也。问曰。常言得罗汉明已证尽无生二智。而罗汉时。报身未亡。犹在三界内。若尔此二智。在三界内得证。然则此二智。亦是三界内法。云何言三车在于门外耶。释曰。报身虽在三界。而既证尽无生二智。即成三界外心。故云门外有三车也。从是时长者见诸子等以下。第五名为长者见子免难譬。
上第五法说名如来见三乘人大乘机发作譬。上言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就中开为二。第一明长者见诸子得免火宅。譬三乘人因三乘教修行。断惑出三界。证无学果。第二从皆于四衢道中以下。明长者正见诸子得优。为譬如来正见三乘人大乘机发。四衢譬大乘四摄四等。言三乘人发大乘下化众生之机。露地而坐无复障碍者。露地譬佛地。言佛地不为五浊八苦所阴弊故。云无障碍。言三乘人发大乘上弘佛道之机也。其心泰然欢喜踊跃者。第六明长者见子免难故欢喜譬。超上第七法说。名如来见三乘人发大乘机故欢喜作譬。上法说中有二。第一欲明喜于大。先非少不信。上言舍利弗当知钝根少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此法。而今不为譬。但为第二正明欢喜。云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即所谓可悟者略也。从时诸子等以下。第七明诸子索车譬。退譬上第六法说名三乘人索果。上法说中已有二第一正明索果。上言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第二明如来见三乘人索果内怀今者所待时已至。上言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今正是其时。而今不为譬。但为第一正明索果作譬。父先所许玩好之具愿时赐与者。言诸子在火宅内时。长者许赐门外三车。所以诸子乐得三车。诤出火宅。而今门外不见三车可乘。是故就父白言。父先所许三种宝车。愿时赐与。内合如来昔日告三乘人。今三界外有究竟三果。汝等勤修无漏。断三界惑。速出三界。取彼三果。是故三乘人乐得三果。如教修行断结。诤出三界。而今三界外。犹有变易生死无穷。尚有无作四谛应修。然则如来先所许究竟三果。是实非实。若是实者。愿时可赐。然上法说先明发大乘机。次明索果。次明欢喜。今譬说先明欢喜。后明索果。何故尔也。解言。上法说见发大乘机。次即明索果者。欲显发机索果即是一时。虽复一时。正由发机。故索果。非由索果故发机。所以先明发机。后明索果。今此譬中。见发大乘机。次即明如来欢喜者。大乘机发即称如来本意所以用佛欢喜。系于大乘机发。索果即是众生自心。非佛本意。所以系于欢喜后也。今所索者是大是少。解有二。旧义云。即是索大。若其索小。那得与大。今文自言各赐诸子等一大车。故知。索大也。新义云。是犹索小。何则自言父先所许三种宝车愿时赐与。若其索大那得言父先所许三种宝车。故知。犹索小也。而今舍其所索少车。而与大车者。索少即是惑情。今欲以大化少故。违索与大也。旧义又云。犹是索大。今言父先所许三种宝车愿时赐与者。是非适索少车。今诸子既出火宅。即知。无三车可得。而今犹索者。此是故语虽无三车。若犹索必有余赐。外文虽似索先所许少车。内意即索一大车也。所以亦随其意。与一大车也。内合亦随释。问曰。今三车中。其二车实无。故第二第三二子宜索。而大车即如许实有。故第一子但即乘不应求索。何故皆同索耶。释曰。如上法说中释。第一子在火宅时。但闻三中有大车未闻唯有一大车。今出门外。既不见二车。因何得知此是许我大车。所以亦索曰。何其许我大车也。释索或云。言教中索。或云意中索。或云机中索。未审谁当。但私怀者。或是机中。有如是可索耶。何则若就外譬作论。亦可得言中索。亦可得意中索。然就实为论。三乘人大乘机虽发。如来未明唯一之前。那得知无三。既未知无三。那得言中意中为索也。故云唯机中可索也。
舍利弗尔时长者以下。第八名为长者等与大车譬。譬上第八法说明如来正为说今日法华。上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就中初开为二。第一明长者以一大车等与诸子。譬如来为三乘人平说今日大理。第二从而作是念以下。释长者平赐之意。譬释如来平为说之意。就第一正明平赐中。亦有三。第一直明等赐。今各赐诸子等一大车是譬如来平等为说一大理。第二从其车高广以下。明车庄严之相。譬今日一果上万德皆备。第三从所以者何以下。释车能庄严。亦释一果能备万德。其车高广者。譬今日一果对昔三果超然高广也。众宝庄校者。譬诸德圆备。周匝兰楯者。譬总持。四面悬铃者。譬四辨又于其上张设轩盖者。譬慈悲二德。亦以种种珍奇杂宝而严饰之者。譬杂诸德。宝绳校络譬四弘誓。垂诸华缨者。譬四摄四无量六度。重敷婉延者。譬禅德。安置丹枕者。譬藉定发生无相功德。驾以白牛者譬无漏解。肤色充梁者。言此解真实法故云充。即体明净无诸染故言梁。有大筋力者。譬此解能断无明等惑。行步平正者。亦譬此解能会二谛理。其疾如风者。亦譬此解能灭生死速到涅槃地也。又多仆从而侍卫之者。譬从佛学理弟子。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三释车能庄严。标疑云。所以此车能得如是庄严者何。释言。是长者大富众宝满藏。故能如是庄严。内合如来万德皆备故。能如是庄严一果可见。从而作是念以下。等与大车中。第二释长者平赐之意。就中即有三。第一明财无极。故平赐。譬如来万德皆备故平为说。第二从今此幼童以下。明子义等故平赐。譬三乘人皆从佛化所生故平为说。第三从今我此物以下。明财无尽故平赐。譬万德无尽故平为说。皆可见也。从是时诸子各乘大车以下。第九名为诸子得大车欢喜譬。譬上第九法说明三乘人受一理修行。上言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是时诸子各乘大车者。譬三乘人各受今日一果也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者。譬非本所望一佛果今日忽得也。从佛告舍利佛于汝意云何以下。第十名为长者不虚妄譬。为上第十法说明如来不虚妄作譬。上言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普告诸大众但以一乘道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就中即有三。第一如来作不虚妄譬。问真子。第二真子仰答非虚妄。第三从佛告舍利弗以下。如来述真子。结成不虚妄。就事为论。是长者有二可妄。一者舍先所许少车。与大车。是一可妄。二者本无三车。而言门外有三车。是亦可妄。所以如来问言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内合可推。就第二真子仰答中。亦有二。第一明非三许三而非可妄。第二从世尊若是长者以下。明舍三与一亦非可妄。就第一非三许三非可妄。亦有三。第一明与善夺恶故非妄。第二从何以故以下。释与重。第三从况复以下。结许三非妄。第一可见。第二释与重标疑云。何用欲全躯命。释言。身命既全必得大车故也。内合自可推。第三结亦可见。从若是长者以下。仰答中。第二舍三与一。亦非可妄。就中亦有三。第一直言虽不与所许少车非可妄。第二从何以故以下。亦释非妄。标疑云。何故虽不与小车非可妄。释言。称本意故非妄。第三从何况以下。正明结舍三与一非可妄。内合即随自可推。从佛告以下。第三明如来述亦可见。从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以下。第二合譬。上开譬中有十譬。今但合七譬。略不合第六见子免难故欢喜譬第七诸子索车譬第九诸子得车欢喜譬。所以然者。既合见子免难。即第六父欢喜。不合自去。第七诸子索车。此是惑情。且非今日之要。又既合第八等与大车譬。即第九诸子得车欢喜。不合亦自去。所以皆略不合也。虽合七譬。文成六重。第一从初讫令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合第一宅主譬。第二从见诸众生以下。讫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合第二明长者见火起譬。第三从舍利弗佛见此已以下。讫何由能解佛之智慧。合第三明长者求子不得譬。
四从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以下。讫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第四明长者以三车求子得譬第五从舍利弗如彼长者以下。讫能生净妙第一之乐。双合第五见子免难譬第八等与大车譬。
六从舍利弗如彼长者以三车诱引诸子以下。尽长行。合第十不虚妄譬。上第一宅主譬已有六义。一宅主义。二其家广大义。三唯有一门义。四五百人义。五火起义。六三十子义。今皆合。但开文为二。第一从初讫利益一切。别合六义中第一宅主义。第二从而生三界以下。兼合后五义。上宅主义中有二。一出位体。上言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第二叹德。亦皆合。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世间之父者。合第一位体。言佛于一切含灵所在。常为化父。即如长者于国邑中自为主长也。从于诸怖畏以下。合第二叹德。上叹德中即有三。一叹长者内德。上言其年衰迈。二叹外德。上云财富无量多有田宅。三叹眷属。上云及诸童仆。从初讫波罗密。合叹内德。从大慈大悲以下。合叹外德。第三叹眷属。自入兼合五义中故。此不别合也。怖畏衰恼忧患皆是恶果。无明闇弊是恶因。此句叹断德。而此断德上开譬中。不适显。但此义合。从而悉成就以下。叹智德。言如来皆成就一切智力。即如上长者其年久迈则其见闻无量也。从大慈大悲以下。叹外德。言如来以大慈大悲。常无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即义如上长者财富无量多有田宅救诸贫困。从而生三界以下。第二兼合五义。而生三界。合其家广大义。教化合唯有一门义。老病死合火起义。众生合五百人及三十子义。言如来应生三界五浊八苦之中。教化众生。修善灭恶。
如上长者居于杼宅救彼为火见逼五百人及三十子也。从见诸众生以下。合第二明长者见火起譬。上开譬中有二。第一正见火起。第二明见火起生怖畏心。今亦皆合。从初讫怨憎会苦。合第一正见火起。从如是等种种诸苦以下。合第二见火起生怖畏心。
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者。明见四苦。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者。明见五欲苦。又以贪着追求故现受众苦者。明见求不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者。明见报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因苦者。明见生苦亦见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言如来尽见众生种种诸苦。即如上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也。从如是等以下。合第二见火起生怖畏心。而上开譬中亦有二。第一明惊非自为。上言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稳得出。第二出所为人。今略不合第一惊非自为。但合第二出所为人言如是受苦众生。虽复没在苦。不知是苦可厌。即如上诸子等在火宅内不知火是苦可避也。从舍利弗佛见此已以下。合第三名长者求子不得譬。上开譬中。初开为二。第一明长者以己所得力富作思惟。而诸子无知故。力富非其时。第二明以畏语作思惟。而诸子犹无知故不得以畏语求子。今皆合之从初讫令其游戏。合第一以力富作思惟。从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以下。合第二以畏语不得求子。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者。欲以大悲拔苦也。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者。欲以大慈与乐也。言如来如是作拟宜。即如上长者作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也。上有明诸子无知故力富非其时。上言复更思惟。此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少。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而今略不合。从舍利弗以下。合第二以畏语不得求子。上开譬中有三。第一正以畏语作思惟。第二以所思惟就教。第三明诸子不受从初讫力无所畏者。合第一正以畏语作思惟。从众生不能以是得度以下。合第三明诸子不受但略不合第二以所思惟就教诸子。上言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者。言若用实舍权也。而此句不适合上文。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言如来以大乘教作拟宜也。即如上长者作思惟。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就合第三诸子不受即有三。第一直言不能度。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不能度。第三从何由以下。结不能度。不能以是得度者。言不可以此大乘教为化也。第二释。标疑云。所以不能以大乘为化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者。言无大乘机也。
如上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何由能解佛之智慧者。第三结不能度。言既无大机者。因何为说大乘。从舍利弗如彼长者以下。合第四名为长者以三车求子得譬。就中有二。第一先牒三种外譬。第二从但以智慧方便以下。正合第四譬。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者。牒第三求子不得譬。但以殷勤方便免济诸子火宅之难者。牒第四求子得譬。然后各与珍宝大车者。牒第八等与大车譬。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者。帖合第三譬。所以但贴合第三譬者。此第四以少乘化来者。正由第三以大乘不得化故来。故但合第三譬也。第八等与大车譬。下自来合。且非以大乘得化故以少乘化来。所以第八譬此不贴合。从但以智慧方便以下。正合。而上开譬中有四。第一长者以三车作思惟。第二明善知诸子心中所乐。第三正以三车得诱。第四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今此合开为三重。第一从初讫拔济众生。合第一以三车作思惟。第二从为说三乘以下。合第三正以三车得诱。第三从舍利弗若有众生以下。合第四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但略不合第二明长者善知诸子心中所乐譬如来见三乘人心中所乐。
言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今合第一。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者。言如来自拟宜。今众生唯有三乘机。我亦随机。但以方便为说三乘。令出三界火宅。即如上长者自思惟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烧。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也。但以智慧方便者。非言正以智慧。是谓但以智慧之方便也。从为说三乘以下。合第三正以三车得诱。上中有四。第一明长者赞叹三车。第二示车所在。第三劝取三车。第四许与不虚。今皆合之。而不次第。为说三乘声闻避支佛佛乘者。合第二示三车今在门外。从而作是言以下。合第三劝取三车。从我今为汝以下。合第四许与不虚。从复作是言以下。合第一赞叹三车。为说三乘声闻避支佛佛乘者。言如来示三果在三界外。即如上长者言如是种种羊鹿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也。就合第三劝取三车有二。第一先诫莫着五尘。是非适合上文。从汝等速出以下。正合上劝取三车。汝等速出三界当得三乘者。言如来劝三乘人。汝等勤修无漏断结。速出三界。证彼三果。即如上长者言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也。从我今为汝以下。合第四许与不虚。就中即有二。第一正合。第二从汝等但当以下。劝进。是亦非适合上文。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者。言如来告三乘人与三果必不虚也。即如上长者言随汝所欲皆当与汝。第二劝进可见。从复作是言以下。合第一赞叹三车。就中亦有二。第一直叹。即正合上譬。第二从乘此三乘以下。明利是亦非适合上文。不复为惑所生。故言自在。三界惑已尽。故言无系。既证无学。故言无所依求。言如来如是赞叹三果。即如上长者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有悔。第二明利可见。从舍利弗若有众生以下。第三合第四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上开譬总就三乘人作四阶。今此合别列三乘人作四阶。第一先就声闻作合。就中即有二。第一正合。第二举外譬贴合。若有众生内有知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者。明闻三乘教生外凡夫善根。即如上心各勇锐。殷勤精进者。生内凡夫善根。即如上互相推排。欲出三界自求涅槃者。入无相治道断结。即如上竞共驰走。是名声闻者。出三界证罗汉果。即如上诤出火宅。第二举外譬贴合可见。避支佛菩萨二门。例此可推。从舍利弗如彼长者以下。第五双合第五见子勉难譬第八等与大车譬。所以双合者。欲明由大乘机发故得说今日一大理也。就中即有二。第一先牒二种外譬。第二正合。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者。牒第五见子勉难譬。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者。牒第八等与大车譬。就第二正合即有二。第一先合见子免难譬。第二从如来尔时以下。合第八等与大车譬。上第五见子免难譬有二。第一明长者见诸子勉难。第二明见得优游。从初讫怖畏险道。合第一见诸子免难譬。得涅槃乐一句。合第二见得优游。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者。谓见发大乘机。
如上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火宅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也。从如来尔时以下。第二合第八等与大车譬。上开譬中有二。第一正明长者以一大车等与诸子。第二释平赐之意。从初讫皆是我子。合第二释平赐之意。从等与大乘以下。合第一正明以一大车等与诸子。上第二释平赐中有三。第一举财无极为释。第二举子义等为释。第三举无尽为释。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者。合第一举财无极为释。
言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少车与诸子等。是诸众生皆是我子者。合第二举子义等为释。上言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略不合第三举无尽为释。上云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遗何况诸子。从等与大乘以下。合第一正以一大车等与诸子。上中有二。第一直明等与。第二明大车庄严之相。今皆合之。从初讫娱乐之具。合第一直明等与。上云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从皆是一相以下。合第二大车庄严。脱三界者者。言发大乘机也。一相者。大乘一理相。一种者。一乘诸善为一佛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者。谓一乘佛果乐也。即如上长者大车皆备种种庄严也。从舍利弗如彼长者以下。第六合第十不虚妄譬。就中有二。第一先牒三种外譬。第二正合。如彼长者以三车诱引诸子者。牒第四以三车得诱诸子譬。然后但以大车宝物庄严安稳第一者。牒第八等与大车譬。然所以牒此二譬者。夫此不虚妄来者。正为第四以三车得诱诸子第八等与大车。何则非三许三。是即可妄。舍三与一。是亦可妄。有此二可妄。故此不虚妄来也。所以将合不虚妄之初。亦牒来此二譬也。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者。牒第十不虚妄譬。言非三许三。舍三与一。皆非虚妄也。从如来亦复如是以下。第二正合。上开譬中有三。第一如来举下虚妄。问真子。第二舍利弗仰答不虚妄。第三如来述真子。结成不虚。今但合第二真子仰答。略不合第一如来问第三如来述成。今此合中即有三。第一正合不虚妄。第二从何以故以下。释不虚妄。第三从舍利弗以下。结不虚妄。然上舍利弗仰答不虚妄中有二。第一非三许三。非可妄。第二舍三与一非可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者。合第一非三许三非可妄。而上中有三。第一直言与善夺恶故非可妄。上言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是虚妄。第二释欲全躯命。上言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第三结非三许三非妄。上言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而今但通合不别也。然后但以一乘而度脱之者。合第二舍三与一非可妄。然上中亦有三。第一直言虽不与所许三中最少一车非可妄。上言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少一车。犹不虚妄。第二释舍三与一非可妄。上言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第三结舍三与一非妄。上言况复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而今亦但总合。不别也。从何以故以下。第二释不妄。标疑云。何以故。如来昔不为说一。唯今为说耶。若如来昔日未得大乘道力。但今忽得故尔耶。是故释言。如来本来已有大乘道力。但众生机不能尽受。故不说也。从舍利弗以下。第三结不妄。以是因缘者。谓机未故也。正举譬说化中根人中。有长行与偈。此下第二偈颂。上长行有开合。今从譬如长者以下。有六十五行半偈。颂开譬。从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以下。有三十三行半偈。颂合譬。上开譬有十譬。今但颂九譬。略不颂第十不虚妄譬。所以然者。有二解。一云不虚妄譬是舍利弗所作。如来不宜颂。故不颂也。二云若言是舍利弗所作故不颂者。佛不应合。而佛既合。宁言咸舍利弗故不颂。今不颂者。夫明此不虚妄者。本欲令物成信得解。今时既成信心。不虚妄义其意自显。是故略不颂也。今但颂九譬。故自有九重。第一从初讫毒害火灾众难非一。有三十三行偈。颂第一宅主譬。从是时宅主在门外立以下。有二行偈。颂第二见火起譬。从长者闻已惊入火宅以下。有六行偈。颂第三求子不得譬。从是时长者而作是念以下。有七行半偈。颂第四求子得譬。从长者见子得出火宅住于四衢三句偈。颂第五见子免难譬。从坐师子坐而自庆言我今快乐以下。有四行一句偈。颂第六见子勉难故欢喜譬。从尔时诸子知父安坐以下。有三行偈。颂第七诸子索车譬。从长者大富库藏众多以下。有七行半偈。颂第八等与大车譬。从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以下。有一行半偈。颂第九诸子得车欢喜譬。然今此九重偈颂。与上长行文。或有相等。或不足。或长行所无以义广出。或意同文异。不悉相同。此是但圣人说法唯从处处所宜故。或以少文总多意。以多文显少意。或以同文辨异意。或以异文明同意。不足为怪也。上第一宅主譬中有六义。一宅主义。二其家广大义。三唯有一门义。四五百人义。五火起义。六三十子义。今但颂宅主义。其家广大义。五百人义。火起义。合四义。略不颂唯有一门义与三十子义。即所谓或有不足。今颂四义故。三十三行偈。初一句譬如长者。颂第一宅主义。上宅主义中有二。一出位体二叹德。今略不颂叹德。亦所谓或有不足。上云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四宅及童仆。从有一大宅以下。有三行一句偈。颂其家广大义。然上但直言其家广大。今此颂中广明其相。即所谓长行所无。以义出之。释文类上。从有五百人以下。有十八行偈。颂五百人义。从是杼故宅嘱于一人以下。十一行半偈。颂火起义。但就颂五百人义十八行偈。分为二。第一初二句正颂上长行。第二从鸱枭雕鹫以下。十七行半偈。以义广明五百人成性不同心行各异。即所谓长行所无以义出之。本义云从鸱枭雕鹫以下。有二十九行偈。皆颂第五火起义。就第二广明五百人成性不同中。十七行半偈。又开为三。第一初六行偈。别出五钝使众生。第二从处处皆有以下。十行偈别出五利使众生。第三从夜叉饿鬼以下。一行半偈。总结上二重。就第一别出五钝使众生中。有二。第一初五行半偈。列五钝使众生。第二其舍恐怖变状如是二句。总结五钝使。鸱枭雕鹫乌鹊鸠鸽者。皆譬慢使众生。从蚖蛇蝮蝎以下。一行半偈。譬瞋使众生。从屎尿臭处以下。一行偈。譬痴使众生。屎尿死尸骨肉。皆譬五尘。从狐狼野干以下。有二行偈。譬贪使众生。斗诤[樝-木+齒]掣啀喍嗥吠此二句。譬疑使众生。未定因果是有是无。如两狗嗥吠未决胜负也。从处处皆有以下。第二别出五利使众生。处处皆有魃魅魍魉者。总出五利使众生。从夜叉恶鬼以下。别列五利使。初三行偈。譬耶见众生。从鸠槃荼鬼以下。有二行半偈。譬戒取众生。从复有诸鬼以下。有一行半偈。譬我见众生。复有诸鬼其咽如针者。譬见取众生。从复有诸鬼以下。有二行偈。譬断常二见众生。夜叉恶鬼食啖人肉者。谤无人天因果。如食人肉。从毒虫之属以下。一行半偈。明谤无三涂因果。孚乳产生各自藏护者。三涂因果理非无。而言无故。如夜叉竞来食之。食之既饱恶心转炽者。譬耶见转成上品。斗诤之声甚可怖畏者。譬缘论义生瞋招三涂苦。故云甚可怖畏也。从鸠槃荼鬼以下。出戒取众生。是持鸡狗鹿戒者也。蹲踞土埵者。譬戒取众生。伏三涂结。生人天之中。如居土埵。或时离地一尺二尺者。或时伏欲界结。暂生色界。如离地一尺。或伏色界结。暂生无色界。如离地二尺。往反游行者。伏结往生色无色二界如往。伏结非永。复还三涂。如反。纵逸嬉戏者。譬此戒取劳而无功。捉狗两足扑令失声者。两足譬因果。言嬉戏而后令因果理不通。如捉狗二足扑令失声也。以脚加颈怖狗自乐者。不能通之。后亦谤无因果。如以脚加颈怖狗。释此三句。种种不同。而今烦故不记也。从复有诸鬼以下。出我见众生。其身长大。譬我大色少。裸形黑瘦。譬无惭愧。发大恶声叫呼求食者。譬以我见为性也。复有诸鬼其咽如针者。出见取众生。不能自计成他见。是事实余妄语。从复有诸鬼以下。出边见众生。首如牛头者。断常二见。如牛二角。或食人肉或复啖狗者。譬或言是常或言是断。头发蓬乱残害凶险者。乱正中道。饥渴所逼叫唤驰走者。譬受苦报。从夜叉饿鬼以下。一行半偈。总结上二重。在苦望乐。义同窥牖。从是杼故宅以下。十一行半偈。颂火起义就中有三。第一初三行偈。直明火起。第二从诸鬼神等以下。七行半偈出被烧。第三从其宅如是以下一行偈。结火起义。是杼故宅属于一人者。先出所烧家主。譬三界皆依如来也。其人近出未久之间者。譬如来此方众生化缘尽就化他方未久之间。此二句明火起缘由。从于后宅舍以下。正明火起。从诸鬼神等以下。第二出被烧。即上五钝使。五利使。十种众生被烧。恶兽毒虫藏窜孔穴者。譬欲界众生厌欲界苦伏欲界结逃生色界。毗舍阇鬼亦住其中者。譬色界犹不离苦患也。薄福德故。为火所烧者。明色界亦薄福故犹不离苦患也。共相残害饮血啖肉者。亦言色界众生一无不受苦者也。野干之属并已前死者。譬色界众生受苦曾来即然。非适今也。诸大恶兽譬欲界众生。欲界众生不知色界犯受苦。逃来即受色界苦。如竞来食啖也。蜈蚣蚰蜒诤走出穴者。譬色界众生厌色界苦。伏色界结。逃生无色界也。鸠槃荼鬼随取而食者。言无色界苦亦待逼如恶鬼随取食也。从其宅如是以下。一行偈。第三结火起义。从是时宅主以下。二行偈。颂上第二见火起譬。上长行有二。第一长者正见火起。第二生怖畏心。今皆颂之。是时者。谓火起时。即譬八苦起时。在门外立者。譬如来在法身之地。上既云教为门。而未正用教故云门外。闻有人言者。以闻代见。有人譬机。上道见者。是谓以圣智照物机。此言闻者。是明以机感圣智。言物以感圣人之机。来关圣智。如闻有人言也。而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者。譬昔二万亿佛所已受大乘化。于时皆有出生死意。而后起烦恼。失其本大乘解。便成入生死义故。云来入此宅至此颂上第一正见火起。上云长者见此大火从四面起。稚少无知欢娱乐著者。颂上第二生怖畏心。然上中有二。一惊非自为。二出所为人。今但颂第二出所为人。上云而诸子等于火宅内恋着喜戏不觉不知。略不颂第一惊非自为。上云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稳得出。大乘解弱故云稚少。起烦恼故云无知。从长者闻已以下。有六行偈。颂上第三求子不得譬。上长行初开为二。第一名长者以己力富作思惟而诸子无知故。力富非其时。第二复以畏语作思惟。而诸子无知故。以畏语亦不得求子。今皆颂之。今六行偈。初一行偈。颂上第一以已力富作思惟。
云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今此一行。正颂彼文。上有余文。
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少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而今不颂。即所谓或有不足。从告喻诸子以下。五行偈。颂第二以畏语作思惟。上中有三。第一先以畏语作思惟。第二如所思惟。就教诸子。第三诸子无知故。以畏语不得求子。今初四行偈。颂上第一以畏语作思惟。上云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而上直言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中列出种种恶鬼毒虫。即所谓以异文明同意。从诸子无知以下。一行偈颂第三诸子无知故。不得以畏语求子。上云父虽怜善言慰诱而诸子等恋着嬉戏不肯信受。上有余文。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驰走。视父而已而今不颂。即所谓或有不足。又略不颂第二如所思惟就教诸子。上云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从是时长者以下七行半偈。颂第四求子得譬。上长行有四。第一长者以三车作思惟。第二长者善知诸子心中所乐。第三正以三车得诱诸子。第四诸子信受三车之诱。今但颂第一第三第四。略不颂第二善知诸子心中所乐。上云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即所谓或有不足。初三行偈。颂第一以三车作思惟。从告诸子等以下。有三行偈。颂第三正以三车得诱诸子。从诸子闻说以下。一行半偈。颂第四诸子信受三车之诱。颂第一以三车作思惟中。三行偈即有二。初二行半偈。颂上云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烧。
便思惟设诸方便此二句颂上云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勉斯害。初一行不适颂上文。今此舍宅无一可乐者。颂上云此舍已为大火所烧而诸子等耽勉嬉戏。不受我教将为火害者。颂上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烧。即所谓以异文明同意。从告诸子等以下。颂第三正以三车得诱。上长行有四。第一赞叹三车。第二示车所处。第三劝取三车。第四保与不虚。今一行偈。颂第一赞叹三车。
云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有悔。次三句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者。颂第二示车所在。上云如是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次三句汝等出来吾为汝等造作此车者。颂第三劝取三车。上云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次二句随意所乐可以游戏者。颂第四保与不虚。上云随汝所欲皆当与汝。从诸子闻说以下。此一行半偈。颂上以三车求子得中。第四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诸子闻说如是诸车者。颂上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从即时以下四句。颂上云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其驰走诤出火宅。而此四句但适颂竞共驰走诤出火宅二句。不颂心各勇锐互相推排二句也。长者见子得出火宅住于四衢此三句。颂第五明长者见子勉难。
云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从坐师子坐而自庆言以下。四行一句偈。颂第六明长者见子勉难故欢喜。上云其心泰然叹喜踊跃。就中即有三。第一而自庆言我今决乐此二句。正颂上文。而上以内心欢喜。此以发言欢喜。即所谓或有意同文异。第二从此诸子等以下。三行偈。释致喜所由。第三从是故诸人我今决乐二句。结欢喜。此二重上长行所无。但以义出之也。从尔时诸子以下。有三行偈。颂第七明诸子索车譬。上云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尔时诸子知父安坐者。明索车时也。亦长行所无。以义颂之。从长者大富以下。七行半偈。颂第八等与大车譬。上长行初有二。第一直明长者以一大车等与诸子。第二释长者平赐之意。今但颂第一直明等与大车。不颂第二释平赐。所谓或有不足。上第一直明平赐中有三。第一直言平赐。第二明车庄严相。第三释车能庄严。今皆颂之。初一行半偈。颂第三释能庄严。上云是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从庄校严饰以下。五行半偈。颂第二明车庄严相。上云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兰樇。四面县铃。如是好车。等赐诸子二句。颂第一直明平赐。上云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从诸子是时以下。一行半偈。颂第九名诸子得车欢喜譬。上云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从告舍利弗以下。三十三行半偈。颂合譬。然上唯合七譬。
不合第六见子勉难故欢喜譬第七索车譬第九得车欢喜譬。虽合七譬。并合第五见子勉难第八等与大车譬。故文成六重。今此颂中合前四譬与第十不虚妄譬。凡五譬如上长行皆颂。又上长行并合第五见子勉难譬第八等与大车譬。而今但颂合第八等与大车譬。略不颂合第五见子勉难譬。又长行不合第九得车欢喜譬。而今以义颂合。故文成七重。第一初六行偈。颂合第一宅主譬。第二而今此处多诸患难二句。颂合第二见火起譬。第三从唯我一人以下。一行半偈。颂合第三求子不得譬。从是以方便以下。有三行偈。颂合第四求子得譬。第五从舍利弗以下。五行偈。颂合第八等与大车譬。第六从得如是乘以下。三行偈。义颂合第九得车欢喜譬。第七从告舍利弗以下。有十四行半偈。颂合第十不虚妄譬。上合第一宅主譬中有二。第一别合宅主义。第二兼合五义。今皆颂之。而上别合宅主义中有二。第一合位体。第二合叹德。今初一行。颂第一合位体。一切众生皆是吾子者。超颂兼合五义中。颂五百人及三十子义。从三界无安以下。二行偈。并颂合其家广及火起二义。但不颂合唯有一门义。从如来已离以下。二行偈。退颂别合宅主义中。第二合叹德。上合叹德中有二。第一合叹内德。第二合叹外德今二行偈。初一行偈颂合叹内德。后一行偈颂合叹外德。上合叹内德中。亦有二。第一叹断德。第二叹智德。如来已离三界火宅者。颂合叹断德。上云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永尽无余。寂然闲居安处林野。颂合叹智德。上云而悉成就无量智见具足方便波罗蜜。闲谓中道。林譬万德。言佛智优游中道之理。安处万德之林也。后一行偈颂合叹外德。上云大慈大悲常无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虽复上言求善令利。此言悉是吾子。即是一种无异。何则既是吾子。故求善令利。若非己子。那得如是。即所谓意同文异。而今此处多诸患难者。颂合第二见火起譬。上合中有二。第一正合火起。第二合生怖畏心。今此二句但颂第一合正见火起。上云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害。略不颂第二合生怖畏心。
云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亦不生厌不求解脱虽遭大苦不以为患。本义云。如来已离以下二行偈。颂合第二见火起譬。从而今此处以下。二行偈。颂合第三求子不得譬。亦好。随欲可用。从唯我一人以下。一行半偈。颂合第三求子不得譬。上长行中。有二。第一合以己力富作思惟。第二合以畏语作思惟。今皆颂之。唯我一人能为救护此二句。颂第一合以己力富。作思惟。
云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从虽复教诏以下。一行偈。颂第二合以畏语作思惟。而上中亦有二。第一合正以畏语作思惟。第二合诸子不受。今但颂第二合诸子不受。略不颂第一合以畏语作思惟。
云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然上第二合诸子不受中有三。第一直言不能以此得度。第二释不能。第三结不能。虽复教诏而不信受。此二句。颂上第一直言不能以此得度。于诸欲染贪着深故。此二句。颂上第二释不能。上云此诸众生未勉生老病死而为三界火宅所烧。略不颂第三结不能。上云何由能解佛之智慧。即所谓或有不足。从是以方便以下。三行偈。颂合第四求子得譬。上长行中初有二。第一先牒三种外譬。第二正合求子得譬。今但颂第二正合。略不颂第一先牒三种外譬。上第二正合中亦有三。第一合以三车作思惟。第二合以三车得诱。第三合诸子信受。今略不颂第一合以三车作思惟。上云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但颂第二合以三车得诱。第三合诸子信受。今三行偈。即分为二。初一行半偈。颂第二合以三车得诱。从是诸子等以下。一行半偈。颂第三合诸子信受。上第二合以三车得诱中有四。第一合示车所在。第二合劝取三车。第三合保与不虚。第四合赞叹三车。是以方便为说三乘此二句。颂第一合示车所在。上云为说三乘声闻避支佛佛乘。从令诸众生知三界苦以下四句。颂第二合劝取三车。上中有三。第一诫莫着五尘。第二释莫着。第三正劝取。令诸众生知三界苦者。颂第一莫着五尘。
云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香味触也。开示演说出世间道者。颂第三正合勤取三车。上云汝等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避支佛佛乘。略不颂第二释莫着。上云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今但颂此二重。略不颂第三合保不虚。上云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又略不颂第四合赞叹三车。上云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即所谓或不足。从是诸子等以下。一行半偈。颂合第三诸子信受三车之诱。上云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从舍利弗以下。有五行偈。颂合第八等与大车譬。上长行中有二。第一合释平赐之意。第二正合平赐。今不颂第一合释平赐之意。上云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但颂第二正合平赐。上中亦有二。第一正合平赐。第二合大车庄严相。今皆颂之。今初二行偈。颂第一正合等赐。从是乘微妙以下。三行偈。颂第二合大车庄严相。又今二行初一行。
上云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次一行亦颂上云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如来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次三行偈颂第二合大车庄严相。上云皆是一相一种圣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是皆所谓或有相等。从得如是乘以下。有三行偈。长行所无。但以义颂合第九诸子得车欢喜譬。就中即有二。第一初二行偈。正颂合得车欢喜譬。第二从以是因缘以下一行。结成一义。从告舍利弗以下。有十四行半偈。颂合第十不虚妄譬。上长行有二。第一先牒三种外譬。第二正合。就中有三。第一正合。第二释合。第三结合。今但颂第一正合。略不颂第二释合第三结合也。今十四行半偈。分为四重。第一初二行偈。会父子义。第二从我虽先说以下。一行半偈。非昔劝今。第三从若有菩萨以下。二行偈。引胜人信解。证成不虚。第四从若人少智以下。九行偈。更释非昔劝今之意。就第一会父子义中。二行偈。即分为二。第一初一行偈。正会父子义。言既云父子。父子之间。岂可用虚。然则不虚妄不言自明。是即颂上言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所谓以异文会同意。后一行证成父子。言若非父子。岂能如是累劫救济。第二非昔劝今。言昔日只就免分段故。云得灭度。而今犹有变易。故实不灭也。此明非昔。此即颂上初说三乘引道众生。今所应作唯佛智慧者。劝今。即颂上言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从若有菩萨以下二行。引胜人信解。证成不虚。可见。从若人少智以下。九行偈。第四释第二非昔劝今之意。九行偈即分为二。第一初八行半偈。释非昔。第二最后二句。释劝今。就第一释非昔中。八行半偈。又分为二。第一初六行偈。先明昔须说四谛之意。第二从是人于何以下。二行半偈。正释非昔。今六行初二行偈明苦谛。次二行偈明集谛。次一行偈明灭谛。次一行偈明道谛。第二正释非昔。可见。言此四谛昔日是极。皆是随机方便为说。故云非实可舍也。我意不欲令至灭度者。释劝今。言如来本意。非欲终赐其少故。云今所应作唯佛智慧也。本义云。初一行先出不虚之端。不颂上文。从汝等累劫以下。一行偈。明与重夺轻故不虚。即颂上初说三乘只一句。从我虽先说以下。一行偈。称本意故不虚。即颂上引道众生只一句。今所应作唯佛智慧二句。与过望故不虚。即颂上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引证如前。从若人少智以下。广上意。初六行偈。广上与重夺轻故不虚。从是人于何以下。一行半偈。广上称本意故不虚。从佛说是人以下。一行半偈。广上今所应作唯佛智慧。明与过望故不虚。次二句但随文直释。不别称名。亦好。随欲可用。但从若人少智以下六行。广上汝等累劫一行偈。似少不当。举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本有二。第一真子请。第二如来答。答中又有二。第一先呵第二正答。正答中有三。第一直许随请为说。第二广举譬喻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三劝中根人信从同归之理。今从我为法王以下。有六十六行偈。第三劝中根人信从同归之理。就中初开为三。第一初二行半偈。先叹所可信之法。第二从若有闻者以下。有八行偈。叹信人福重。即劝自行。第三从又舍利弗以下。五十五行半偈。明流通方法。即是劝外化行。就第一先叹所可信之法。亦有三。第一初一行先出法主之体言既是世间尊人。本义云。此一行入颂合不虚譬。其云结不虚妄。第二次一行出所说之法。言诚是利益世间尊法。第三次二句。诫莫轻。言世间尊人所说尊法。不宜以轻漫为说也。法印者。即谓上所说譬说法也。就第二叹信人福重中。即有二。第一初四行偈。正叹能信福重。第二从斯法华经以下四行。举不信结叹。就第一正叹中四行。又分为三。初一行直叹。第二从若有信受以下一行半偈。叹宿善。第三从若人有能以下一行半偈。叹未来善。言有宿善故。今能生信。今能生信故。未来亦能遇圣。阿鞞跋致者。此言无退。就第二举不信结叹中。四行即自为四。初一行明下愚迷惑。次一行明声闻非所及。次一行明真子难信。次一行明凡夫非己分。然出此四不信者。但欲举其不信成叹能信也。从又舍利弗以下。五十五行半偈。第三明流通方法。就中亦有二。第一初三十六行半偈明无信不应为说。第二从若有利根以下。十九行偈。明应为说有信就第一莫为说无信。亦有三。第一初二行。直言莫为说无信。第二从若人不信以下。有三十二行半偈。出谤经罪报。第三从告舍利弗以下。有二行。结不应为说无信。第一可见。但就第二出谤经罪报中。亦有二。第一初四行半偈。略举报相。诫听。第二从其人命终以下二十八行。正明报相。第一亦可见。但就第二正明报相中。亦有三。第一初十二行。明三涂报即是正报。第二从若得为人以下。十行偈。明人报即是余报。第三从常处地狱以下。双结正余二报。皆可见。从告舍利弗以下二行。明莫说无信中。第三结。亦可见。从若有利根以下。十九行偈。明流通方法中。第二明有信应说。就中亦有二。第一十七行偈。正明有信人应为说。第二从告舍利弗以下。有二行偈。结有信应说。然此中但劝行因。不明慕果。若例上法说化上根人。应有劝慕果。而此不明者。既明劝行因。即慕果。不劝。自去故。不明也。此中作重本义大异。而今不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