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下(本)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本)

青丘太贤集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品第十

后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经。尔时卢舍那佛至自性清净 已下十一颂半第二劝信。信为入法之本。戒为住法之原。所以说偈更令信戒。然菩萨戒略有三门。一受得门。二护持门。三犯失门。初受得者。六道众生但解师语。要须先发大菩提心。谓誓定取无上菩提穷未来际利乐有情。如瑜伽云。菩提心者决定希求以为行相故。无上菩提一切有情义利为境。发此心已有二种受。一者一分受随其受者意乐所堪。或受一戒或多皆得成戒名为菩萨。不同声闻必总受持若其一分不名比丘。谓令现身得阿罗汉。圆满轨则建立学处。十戒具戒各必总受。若凡若圣受学一轨。即由此义简择人器。除有遮难及余趣也。菩萨不尔。随分戒故。谓凡必无现身成佛。要经无数大劫修故。从但解语乃至金刚。随其位力渐渐修满。如成山海尘渧为初。既大菩提无德不摄。欲成彼聚何善非因。即由此义不择趣生。但解师语发心皆得。虽但解语唯受一戒。犹胜二乘一切功德。罗汉功德但为自身。于有情界无有恩分。菩萨一戒为度一切。无一众生不荷恩故。二者全分受。谓三聚戒。摄律仪者断一切恶。恶谓一切应断舍法。从初发心断杀生等。三贤十圣伏断二障。乃至佛舍生死法故。摄善戒者修一切善。善谓一切应修证法。从初发心随分所学。三贤十圣各十胜行。乃至佛证二转依故。饶益有情者度一切众生。从初发心随分教化。穷未来际度一切故。非诸凡夫即能一切三聚顿誓。渐修满故。如是无碍所发愿行于诸愿行最无上。故随所生处心其中王。然无毕竟堪为其果。唯除无上正等菩提。第二护持者略有十门。一随心门。随其宿习心乐住故。犹如世间随其本色虽一蕰水缘碧等异。故先固一渐具余行。如本业云。若受一戒名一分菩萨。乃至具受名具分菩萨故。然佛所制应渐遍学。由此第二有遍学门。如瑜伽说。声闻自利尚护他心。况诸菩萨利他为先。故应遍护诸讥嫌戒。然智论云。新行菩萨不能一世一时遍行五度。如护三衣不能施等。由此第三有随性门。相违学处现在前时。唯护性戒纵遮戒故。如摄大乘菩萨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然瑜伽云。若有胜利性罪现行。由此第四有隐密门。如摄大乘行十恶故。就中瑜伽但开七非。然其第三但非性罪。于无属女许欲行故。摄大乘论通开邪行。以言十恶见利行故。如杀生等随一摄故。然庄严云。由利群生意起贪不得罪。嗔则与彼违。恒欲损他故。由此第五有顺胜门。爱顺大悲故罪为劣。嗔彼相违。罪为重故。如瑜伽云。是诸菩萨多分应与嗔所起犯。非贪所起。乃至广说。又智论云。菩萨不恼众生为戒。不同声闻求现涅槃。淫欲虽不恼众生系缚心故立为大罪。菩萨不求现世涅槃。往返生死具资粮故。然瑜伽云。若欲断彼生起意乐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起嗔盖等。无所违犯。由此第六有意乐门。由意乐力恶无犯故。如十住论。悭心不解不能施时。谢今未熟后当施故。然经亦说。护戒之心如惜浮囊及草系者。由此第七有怖畏门。见微遮罪如性罪故。然涅槃云。于乘缓者乃名为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由此第八有成胜门。作善有胜且放止故。然庄严云。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由此第九有护障门。虽有作善护小乘故。如大般若云。若菩萨设殑伽沙劫受妙五欲。于菩萨戒犹不名犯。若起一念二乘之心。即名为犯。解云。虽贪所污。大心不尽。无无余犯。故名无犯。然文殊问经云。若以心分别男女非男女相。是菩萨波罗夷罪。由此第十有究竟门。若取法相非究竟故。如大般若。应以不护圆满净戒波罗蜜多。犯无犯相不可得故。第三犯失者。谓菩萨戒无无余犯。如有一分受。有一分持故。不同声闻犯一重时。便破一切失比丘性。如本业经。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心谓期心。若不放舍无尽戒愿。无有尽犯。无边戒故。由此转生。戒亦恒随运运增长乃至成佛。犹如河水日夜不停运运迁流自到大海。唯除故舍大菩提心。彼既心尽戒亦尽故。然犯重戒略有二种。一破二污。若以上品烦恼缠犯。随所犯支失戒律仪。若中下缠唯污不失。如瑜伽云。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不同声闻一犯即舍。又上缠犯虽失净戒。经说即忏亦得重受。不同声闻如斩头者现身不能复入僧数。广引教理如宗要释。且止傍论释颂二门。谓初六颂传诵本师门。释迦传诵本师序故。后五颂半末主显扬门。释迦自演戒宗要故。初亦有二种。初五颂显主尊胜门。后之一颂赞戒功能门。初亦有二。初二颂半现身本末门。后二颂半说法本末门。

经。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

述曰。现身本末门略有四重。此初他受用身。传说。此身应第二地。戒波罗蜜此经宗故。非自受用。华严等说彼无边故。方者正也。千叶台总成二地菩萨净土。此中台上是身所居。千叶即是所化部落。如仁王云。信忍菩萨百佛千佛万佛国中化现百身千身万身。十地经云。二地菩萨入千世界见千佛故。于此台上别有佛座。此千叶台有说是座。非也。上卷别说卢舍那佛坐百万莲华赫赫光明座上故。既说我住莲华藏世界海。其台周匝有千叶。一叶一世界。我化为千释迦。复有百亿须弥。明知是土。有难。彼土岂狭弥陀圆光。经说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故。此难不然。佛光不定。释迦亦照无量刹故。或既言如。但比广大。未必量同。如眼喻海。故知百万莲华为座。何故诸佛莲华为座。表佛虽在世如不著水故。

经。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

述曰。第二净土化身。传说。此身应地前机。有说。唯四善根方生净土。理未必然。净土经说余亦生故。净秽同处随业异见。犹如四识等事心异。如说鹙子所见山河螺髻梵王反宝土故。

经。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

述曰。第三秽土化身。言一国者一须弥界。以世界别南洲现故。瑜伽论云一大千有百俱胝界。杂集云一俱胝量当于百亿。何故此中唯言百亿。亿有多种。瑜伽且依十万为亿。此经千万故不相违。此依粗相且说一类须弥世界。据实树形人形倒及侧等。各随其类遍满诸方。异类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出过思议之表。然皆摄在莲华台藏世界海中。并卢舍那转法轮处。

经。各坐菩提树至卢舍那本身。

述曰。第四举净秽土。机根顿熟一时重化。摄末归本。如上卷云千华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故。

经。千百亿释迦至十重四十八。

述曰。第二说法本末。卢舍那身虽非凡境。加力见闻接众而至。既贯三际之则。非随时宜所制。故说我诵不言说也。味中之上名为甘露。故喻乐中最极涅槃。戒则出苦证乐之门。故言听诵甘露门开也。或说戒经名之为门。所诠之戒名为甘露。教能开理出三界门。对机而显是为开也。凡心易竭。胜影难留。故归本处诵本师戒。此中本师谓即本身。或可戒法名为本师。佛所师故。

经。戒如明日月至由是成正觉。

述曰。此即第二赞戒威力门也。戒破罪闇犹如日月。庄严行者如璎珞珠。如遗教云。惭愧之衣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或说。性戒明如日月。遮戒庄严如璎珞珠。破性罪闇严性戒故。万行之始以戒为本。万行之终菩提为果。是故三际皆由戒成佛。三聚如应成三德故。如瑜伽云。如是所集福智资粮更无余果可共相摄。唯除无上正等菩提。

经。是卢舍那诵至转授诸众生。

述曰。自下末主显扬门。此有四门。一展转开化门。二所成戒相门。三能受有情门。四开许广说门。此即初也。谓上六颂本师诵出。如我传诵汝亦应尔。戒手相接佛种即不断也。

经。谛听我正诵至戒品已具足。

述曰。第二门也。世尊所制一切禁戒上乘下乘皆从此出。故言佛法中戒藏也。简定道戒故言波罗提木叉。梵云波罗提。此云别也。若具应言毗木叉。此云别解脱。别出非故名别解脱。又遗教云。戒是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谓由此戒我当成佛。犹如释迦由戒已成。便不起余不同分心。尔时名为戒品具足。善思分限名为戒故。如本业云。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其心若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此中心者大乘心也。非诸退乘及未发心之所能得。

经。一切有心者至真是诸佛子。

述曰。第三门也。应者容也。有障无性不成戒故。此戒最胜。何易声闻。谁言易得。难发心故。无上菩提无德不摄。发心所修无善不因。故有心者得发大心。所有愿行皆成因性。即入诸佛位者。佛位有二。一发心满位。二行果满位。今入初故。初发之愿无不周圆。与佛无异。言同大觉。如契经云发心毕竟二无别故。已得此位真是佛子。从佛法生绍佛位故。颂曰。方便父信种。般若母禅胎。慈悲为养母。佛子绍位生。广说此义如摄大乘。

经。大众皆恭敬至心听我诵 其第四门如文可解。

经。尔时释迦牟尼佛至一切佛大乘戒。

述曰。自下第三结戒序中有二。初经家序。后世尊序。此即初也。言尔时者。从天宫来应现时也。释迦此云能。牟尼即寂也。菩提树者在摩伽陀国。于此树下有金刚台。此下证觉名菩提树。何故初顿结者。三乘万行从此生故。三际决定不待犯故。不同声闻随时渐制。如文殊问经及涅槃经云。先预制戒。世间生疑故。如补衣随破随补。今菩萨戒则不如是。故初成佛初结此戒。依十地论。成道初七日自受法乐。第二七日方起言说。今云初结应第二七。孝谓养育。顺即恭敬。知恩报恩即是孝道。恩有二种。一滋长生身恩。谓即父母。二长养法身恩。即师僧等。以财法二如应敬养。此中师僧三宝至道如次助伴所依所缘。所以别举。孝名戒亦名制止者。孝为百行之本。先王要道。戒为万善之基。诸佛本原。善从此生。孝名为戒。恶从此灭亦名制止。所以孝戒名异义同。言即口放等者。放光招众。放无量光而招有缘。表无碍门照导长夜。言大戒者大乘戒也。是以此中无声闻众。

经。佛告诸菩萨至非无因故。

述曰。自下佛序如次序成师法弟子三轮相也。师有二种。一本谓佛。二末菩萨。故言我诵汝等亦诵。半月诵者。虽师隐没依法住故。增即易退减即难进。为不退戒进修定慧。是故半月不增不减。如遗教云。波罗提木叉是汝等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言发心者十信位也。行实有退。非三贤之正位。十发趣者十住也。三贤初故。十长养者十行也。长养圣胎故。十金刚者十回向也。摄五力故。本业下卷皆地前故。戒能破暗。以光为瑞。常所诵持从口而出。故说有缘非无因也。

经。光光非青黄至应读诵善学。

述曰。此第二法也。此中光光谓诸戒也。从喻瑞相而得名故。戒虽名色而非显形。以依善思分限立故。无质碍故非色。无缘虑故非心。不离缘故非有。不即缘故非无。以非有故非因果法。以非无故诸佛本原。佛本原故菩萨根本。以与因果作根本故。由此时众亦为根本。是以佛子初受后持诵文学义。

经。佛子谛听至第一清净者。

述曰。此即第三所被弟子。言比丘者。先受声闻。有说。回心受戒时转成菩萨戒。非也。彼依余乘种子立故。但前小戒有助大力。菩萨乘心别种子生。于彼所熏别起无表。十八梵者色界众也。谓三静虑各有三天。第四有九故。无想初后许有心故。善戒经云。要先发菩提心方得受菩萨戒。如何净居亦得受戒。有说。十八言总意别。如一比丘名六群。有说。除无想净居别有十八梵。如本业经。下三静虑各有四天。第四六故。有说。据实亦有成佛。然唯识论总成色界有回心。已傍述未建立回向菩提声闻教。云若依般若不发大心即五净居无回心者。不谓了义亦无回心。于中且依受不共戒。许黄门等亦受得戒。若遍学行别受七众当知遮难同声闻受。有问。若黄门等亦受得戒。何故经云。若言不受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得菩萨戒。无有是处。譬如重楼不由初级得第二级。无有是处。彼自解云。必由律仪得后不共二菩萨戒故作是说。未必菩萨先发小心。皆名第一清净者。如论超胜诸罗汉故。何故尔者。如般若言。二乘善根犹如萤火。唯照自身。大乘善根犹如日光。导一切故。

经。佛告诸佛子至我亦如是诵。

述曰。第二正说分。此有二。初重后轻。初中有三。总标故别诵故结成故。总中有二。举数制持故示相劝学故。此初也。瑜伽立四。如宗要释。若善生经依在家众唯说前六。以粗显故。依善戒经。出家菩萨立有八重。即此十中初四后四。以共不共根本重故。此经本业总立十重。以通摄故。颂曰。四身三语意亦三。由贪嗔痴四二一。三语由三得究竟。淫嗔邪见亦非情。十中四以身业为体。智论十三云酒及前三俱身戒故。第四六七语业为罪。余三语随相为第六七故。然有业道非他胜处。谓染歌等绮语所摄。此一一重各容贪嗔痴为方便。盗淫酤悭由贪究竟。杀嗔由嗔。邪见由痴。余三由三。于他名利由嫉赞毁。嗔究竟故。淫嗔邪见或从非情。淫尸未坏是非情类故。余唯情边方结重罪。虽盗非情主边结故。复次颂曰。皆自于他造。他于他亦然。自于自有五。他于自唯淫。自于他边一切应造。他向于他亦容具十。谓教他人向他造故。自于自造。传说有五。杀淫悭嗔及以邪见。谓舍利他自死为罪。律云。弱背自淫面门。善生经云自施不成施。自悭即成悭。于自发愤谤理性等皆自犯故。他于自造淫有余无。被贼所污顺生爱染亦为犯故。颇有犯罪自亦不作不教他作。有。谓随喜。颇有不发身语意业得犯戒罪。有。谓不作所应作等。此等问答广如宗要持犯门说。已辨傍义。应释本文。如是十重受而不诵。即迷持犯失菩萨行。既非菩萨。宁佛种子。我已果满犹如是诵。况新学者。此中意也。

经。一切菩萨至敬心奉持。

述曰。第二示相劝持门也。涅槃经云。声闻戒中佛知时宜。说轻为重说重为轻。大智论云。毗尼皆为世俗摄意。不论实相。为护佛法故。不观后世罪多少。又后世罪重戒中便轻。如道人杀牛羊等。赞叹女人戒中重后世罪轻。乃至广说。菩萨不尔。实重说重理轻说轻。法性常然贯三际故。是谓菩萨别解脱相。欲取大果宜敬心持。如遗教云。若勤精进事无难者。譬如小水常流穿石。无为空死后必有悔。譬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

快意杀生戒第一

经。若佛子若自杀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第二别诵。此初十戒。各二门说。一显制意。二释经文。初制意者。世间所畏死苦为穷。损他之中无过夺命。如智论云。设满世界宝无有直身命。是则菩萨济物为心。而施极怖便失其性。如瑜伽云。若问菩萨以何为体。应正答云大悲为体。由此最初制斯戒也。犹如声闻出苦为先。初制欲贪最为重戒。第二释文者。经有四门。一违犯相门。二违犯性门。三境界事门。四结成罪门。初者如经若自杀至咒杀。此即违犯差别相故。违犯性者。如经杀业至杀缘故。谓具五支必成犯故。此中杀业即究竟也。杀法方便。杀因意乐及烦恼也。杀缘事也。依此有说。不成业道不入犯重。如瑜伽说。菩萨若见欲作重罪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当堕地狱。如其不断彼罪。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于彼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此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此阙烦恼故无违犯。意乐善故生多功德。今解。不然。不成业道亦成犯故。如诸有命皆犯重处。虽想颠倒而犯重故。况随分戒随位制别。如文殊问经说此戒云。若受出世间菩萨戒而不起慈悲心。是菩萨波罗夷罪。于诸犯处论除三人。谓心狂乱重苦无戒。传说。亦应除无忆念及有胜利。转生不能忆。虽作无犯故。诸有胜利处一切无犯故。言境界事门者。如经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故。声闻戒中唯取杀人。今不简趣故言乃至。彼随事重。今约理制。如涅槃经。佛告阿阇世王言。大王汝王宫中常敕屠羊。心初无惧。云何于父独生惧心。虽复人兽尊卑差别。宝命重死二俱无异。若中彼寿尽刹那杀如何得罪。文殊问经说得同罪。以加彼苦缘具足故。广如彼说。违教之罪轻重虽同。随心境等业有轻重。如论广说。问自品烦恼势力应等。何故善生云贪杀生轻嗔次痴重。答粗细虽等。所违有异。违于出离大乘正理。如其次第贪等为重。经约相通且痴为重。结成罪门者如经是菩萨至波罗夷罪。以对正行翻结罪故。常住慈悲心者。下缘群生伤愍心也。有情法尔种性系属。属我之类由我没故。孝顺心者。上缘胜品惭愧心也。以诸菩萨为度于我无量劫受大苦行故。菩萨应起如是二心。而快恣心杀生犯重。律云。声闻人作人想得波罗夷。非人人想但偷兰遮。菩萨不尔。但于有命故意杀生皆波罗夷。波罗夷者此云他胜处。善自恶他。恶法所胜。戒是持犯所依名处。此文略意。谓彼彼相差别。犯中以五缘犯。翻正得罪。余诸戒文准此应释。此中诸戒依主为名。

劫盗人物戒第二

经。若佛子自盗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此中第一制意者。施摄六度广济群生。盗正坏檀二利俱丧。世间丑谓盗也。如应障道广招苦故。宁应舍身以避斯咎。何以少财自辱二世。故损依报次正报制。第二释文。于中亦四。初门者如经自盗至方便盗。故赞叹随喜略而不论。理应有故。其第二门如前应知。此世间门。若出世戒文殊问经云。若于他物心起盗想犯波罗夷。境界事门者。如经乃至鬼神至不得盗。此中摄重故言乃至。然有主物略有五种。一三宝物。二属人物。三畜生物。四鬼神物。五劫贼物。其有主言摄前后也。僧祇律云。知事人互用三宝物佛言波罗夷。宝梁经云。佛法二物不得互用。于佛法物无有主故。复无可白不同僧物。常住招提互有所用。营事比丘和僧得用。若用僧物修治佛塔。僧若不和劝俗修理。若依此文。前僧祇律约僧不和皆言犯重。互用尚尔。况盗心取。若尔何故涅槃经云。盗佛物者若知不知犯偷兰遮。以佛于物无我所故无恼害故。汉地传说。约无守护经说偷兰。若有守护互用尚重。况盗何轻。故善生经望护人结重。然涅槃经说小乘戒。菩萨不尔。但有主物皆犯重故。凡三宝物难可掌之。制听持犯难可委故。如大集言。佛听二人。一阿罗汉二须陀洹。又有二人。一持戒识知。二畏罪惭愧。然菩萨戒亦用佛物。如瑜伽说。菩萨先于所畜资具。为作净故以净意乐舍与十方诸佛菩萨。见来求者不称道理言此他物耎言发遣。若当正理应作是念。诸佛菩萨无有小物于诸众生而不施者。如是知已取净施物。施来求者令所愿满。由此等教和上云。轨则虽如小乘律说。然如杀生有利应行。诸佛出现皆为兴法。兴法之意皆为众生。兴法利生何所不用。除有染心及无胜利。但小乘戒不得互用。虽佛即法违施意故。然四分云。供养佛塔食治塔人得食。五分云。若白衣入寺僧不与食便起嫌心。佛言应与。又僧祇云。若损者益者应与。十诵供给王大臣贼。小乘狭小犹见损益。何况大乘不可一定。问十诵云。偷佛舍利净心供养。自作念言。于彼亦师于我亦师。如是意者不犯。若盗卖者犯罪。何故盗法律中结重。法亦师故。答佛得遥申敬。法对方生解。然菩萨戒知彼不用。净心盗学理应无犯。知障彼善。盗佛亦重。问瑜伽俱舍云劫夺僧物破僧同类。何故大集盗僧物者罪过五逆。方等经云四重五逆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答所望各别。破僧暂时。且现前僧。盗和合财普障三世常住僧道。非亲障圣故名同类。言劫贼物者。物已属彼。律不许夺。如律云。贼夺贼物。五分云。有比丘为贼所剥。争得衣物。然疑问佛。佛言不犯。菩萨不然。如瑜伽云。菩萨见有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慈逼恼。起怜愍心废增上位。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率堵波物执为己有。利乐意乐随力逼夺。勿令受用受长夜苦。所夺财宝各还其本。乃至广说。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如五分云争衣比丘。若菩萨戒由悭财罪。若护彼罪生多功德。如是所说但有主物于无义利盗心取。乃至一草犯波罗夷。若于己物或无主物或于有主。迷谓无主。或虽有主不作盗心。不成盗故若于己物谓他而盗。或无主物谓有主物。传说。约心结重方便。彼物实非犯重境故。若于有主迷谓无主后知不还。或于人物谓非人物。或求余物余人物替。传说皆重。是犯境故。云何名为无主。物耶。如他弃等。善见论云。子作恶事。父母趁出。后父母死。其物无主。婆娑等云。二国中间伏藏等也。若尔百姓取山林等应盗王物。不尔。国王拟养彼故。声闻法中五钱方重。今欲简异言一针草。言菩萨下第四门也。孝顺慈悲名为佛性。菩萨由此异二乘故。生福者利益故。生乐者安乐故。而盗人物生彼烦恼故违利益。夺命缘故亦违安乐。如智论十三颂曰。一切诸众生。衣食以自活。若劫若夺取。则为劫夺命。

无慈行欲戒第三

经。若佛子自淫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生死牢狱淫为枷锁。深缚有情难出离故。如智论云。淫欲者虽不恼众生。系缚心故立为大罪。瑜伽论云。诸爱之中欲爱为最。若能治彼。余自然伏。如制强力劣者自伏。然此欲法有三种过。苦而似乐故。少味多灾故。不净似净故。初者颂曰。不忍烦恼病。行淫似乐生。犹如抓疥病。于苦乐想生。如抓疥者以苦为乐。欲所生乐应知亦然。已离欲者见欲为苦。如无疥者疥乐为苦。然诸欲尘其性虚伪能诳众生恒生烧害。如世尊言。欲如枯骨。乃至亦如树端烂果。如齿骨故令无饱期。如段肉故无定属主。如草炬故忧火恒烧。如火坑故增长渴爱。如蟒毒故贤圣远避。如梦见故速趣坏灭。如借严具故但托众缘。如熟果故危所依地。如是应观苦而似乐。云何诸欲少味多灾。颂曰。犹如罗刹女。如怨诈示亲。诳心生恶业。招苦障涅槃。如罗刹女交已致食。亦如怨士诈亲加害。五欲怨贼亦复如此。烧乱迷心害于慧命。招无量苦障涅槃乐。如菩萨藏经第十云。习近欲时无恶不造。受彼果时无苦不受。爱河欲海漂溺无岸。死生之波长流莫绝。一切怨害皆从欲生。愚人所贪如蛾投火。五百登空失通而落。一角仙人被女人捉。是以律云。可畏之甚无过女人。宁以男根内毒蛇口。蛇害一肉身。女害法身故。又龙树说。巧察人意女人为智。不观余得失。但以欲为亲。清风犹可捉。女心难得定。终无厌期感生无穷。生死长夜会离之悲六趣无己。是谓诸欲少味多灾。云何欲尘不净似净。颂曰。肉身虽不净。似净诳愚夫。乐秽而无厌。似猪乐淤泥。此身不净累骨所成。血肉便秽薄皮所持。八万户虫一户九亿。种种臭秽九孔流漏。不净似净。谓皮上分白膏热血交所重映。诳心媚眼种种烧害。然诸愚夫曾无厌背。似猪竟日不离淤泥。所以今制。随应莫犯。第二释文中。违犯相门者。如经自淫至不得故淫。声闻法中自淫方重。今菩萨戒教他亦重。如小乘教自行方业道。大乘教中媒他亦业道。通制二众言一切女人。据实在家唯制邪行。非但障道。招恶趣故。云何邪行。如瑜伽云。女不应行。设所应行。非支非时非处非量。若不应理一切男及不男。母等名为所不应行。除产门外皆名非支。若秽下时。胎圆满时。饮儿乳时。受齐戒时。或有病时。谓有病不宜淫。是名非时。若诸尊重所集会处。或灵庙中。或大众前。或坚鞭地高下不安。此等非处。若过五返名为非量。不依世礼名为非理。在家除此于自分行。虽非自妇若无所属。在家见利亦得行淫。如菩萨地云。在家菩萨见有母邑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彼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种善舍恶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多生功德。出家不尔。护声闻故。言违犯性门者。如经淫因淫业淫法淫缘。且依粗相制初业故。若就出世。涅槃经云。虽不交女。壁外遥闻女璎珞声。心生爱著成欲破戒。优婆塞戒经云。菩萨想女人身上璎珞等皆波罗夷。当知此皆依地上制。如文殊问经云。菩萨出世戒若以心分别男女非男女相。是菩萨波罗夷故。境界事门者。如经乃至畜生女至及非道行淫。女三男二正是境也。以行余处不犯重故。言诸天者。魔女等反身为人淫比丘等。言非道者。法藏师云。除其产门余二处也。义寂师云。除三重处余支分等。若准律文。于道道想。于道非道想。及疑皆成重。若与境合入如毛头。即成究竟。若为怨逼开与境合。禁其受乐。今菩萨戒虽不乐欲。烦恼所制生乐无犯。言结成罪门者。如经而菩萨至波罗夷罪。对正结罪故。净法与人者。菩萨应以离欲法门施与众生度生死苦。

故心妄语戒第四

经。若佛子自妄语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智论十五云。妄语之人先自诳身。然后诳他。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颠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如世尊言。妄语覆心道水不入。又实语人其心端直易得出离。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瑜伽云。所犯学处重修行支。谓离妄语。妄语翻此。既障善法颠坠恶趣。后生人间常被诽谤。过失重故。次身业制。第二释文中。初犯相门者。如经自妄语至方便妄语。言方便者。假托余事令他异解。次犯性门者。如经妄语因至妄语缘。此中问答如大论记。境界事门者。如经乃至不见言见至身心妄语。为简声闻唯大妄语故言乃至。或见闻等四言说中摄余三故。身妄语者。无语动身。心妄语者。谓想倒等。如于不见而起见想诳言不见。虽称于事。以覆所知此即名为以心妄语。又如文殊问经出世间戒品言。若起妄语心犯波罗夷。结成罪门者。如经而菩萨至波罗夷罪。菩萨应常自行正语亦劝他人令生正语。为简妄语故言正语。为简覆想故言正见。而反自起妄语之时。众生随说故生邪语。他谓为实故言邪见。随此心语有所作故言生邪业。若为救脱多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妄语。瑜伽论云。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不尔妄语犯他胜处。

酤酒生罪戒第五

经。若佛子自酤酒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耽酒放逸后必有悔。失自正念违本心故。作不应作言不应言。无恶不造。制勿施人。此不共戒。或对五戒故。今第五制酤酒戒。余如前说。具缘成犯中。欲乐者。以酒与人求利心也。酒已属彼即为究竟。事中言是酒起罪因缘者。唯除破僧余恶并起。

谈他过失戒第六

经。若佛子口自说至是菩萨波罗夷。

述曰。初制意者。说佛法过必坏他信失坏菩萨兴法利生。况复能招广大苦果。是故制为他胜处法。如正法念处经云。入拔舌地狱耕其舌等。大智论云。胜意比丘持戒清净。闻喜根比丘无戒说偈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便生诽谤陷入地狱。又不思议光菩萨经云。饶财菩萨说贤天菩萨过故。九十一劫常堕淫女腹中生。生已弃之。为狐狠所食。乃至广说。第二释文。违犯相者。如经口自说至教人说罪过。今此戒中初门兼摄境界事门。此中初二受菩萨戒。后二声闻。俱是内众。人天师故。若实有犯。说过何失。犹有堪作福田义故。如本业经云。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又十轮云。占匐花虽萎犹胜诸余花。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说出家人过。若破戒若持戒若有戒若无戒若有过若无过说者。过出万亿佛身血。解云。出血不能障道。说僧过时坏多人信生彼烦恼。障圣道故。是故菩萨乐求彼德不乐求失。求失之者麟角圣上有失可取。求德之者断善者身有德可录。如涅槃云。若彼众生无善可赞。当念佛性而赞叹之。世间无有凡而无失。谈人之短。短在己身。如大集经新发菩萨十六行中云。不说己德而起高心。不说他失而起嫌心。诸法无行经颂云。若见破戒人。不说其过恶。应当念彼人。久久亦得道。结成罪者。如经而菩萨至波罗夷罪。言常生悲心者。如菩萨地云。怜愍恶人胜于正行。又云。若憎犯戒行不饶益。是名菩萨相似功德。故说悲心教化恶辈。问下轻戒云说七逆十重。如何此重彼为轻耶。答彼向同法说故罪轻。此向异道说故过重。或说彼无事不能被罪过。此说有实犯故制为重罪。

自赞毁他戒第七

经。若佛子口自赞毁他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且孔丘云。吾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戒亦尔。虽言赞毁义通一切。菩萨普为饶益有情。正发无上菩提大愿。誓处生死受无量苦。反施恶他失坏大乘。所以偏制为根本重。第二释文中。违犯相者。如经口自赞毁他。必有赞毁方重罪故。别赞别毁别得两轻。犹如别时别取四钱。余四句等如宗要记。违犯性者。如经毁他因至毁他缘故。次前及此随相离间粗绮语摄。是即随应究竟应知。妄语虽通前已制故。略无第三境界事门。然瑜伽云。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是即多分以贪究竟。若无所得但由嫉妒。以嗔究竟。第四门者。如经而菩萨至波罗夷罪。菩萨本愿利他为心。引好推恶失坏大乘。若人无道毁菩萨时。如何引恶好事向他。谓作是念。彼行此事坚固我戒。我若不忍恶在己身。

悭生毁辱戒第八

经。若佛子自悭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菩萨本愿为有情界留生死身。既菩萨身属于众生。况乎财物非自所有。故悭施障。破万行甚深。居意地广毁六度。是故偏制为根本重。多求广施菩萨所宜。贪不深违故为轻罪。释文中。言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菩萨地云。见有胜利而来乞者。方应施与。欲以财摄易化导故。若无利益。设有安乐不应施与。何以故。若施彼时。虽暂令彼于菩萨所心生欢喜。而后令彼广作种种不饶益事。谓因施故。令彼多行憍逸恶行身坏已后堕恶趣故。此中诸句如七十五。略摄颂曰。设他财法利。不应自法衰。若自但衰物。他财法盛为。言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者。七十四云。若贫乏者于自仆从。若中财者即于彼所及贫苦所。若大财者即于彼所。亦于其余来求者所。各善分布而行布施。今此经文且依第三也。如龙树云。菩萨身心应如药树一切虽取根茎枝叶而不分别由我得益。若尔多财但彼有益一切施耶。不尔。颂曰。父母及师长。未许自无能。此亦于一切。一向不应为。菩萨地云。身命乃至毒刀酒等但有义利一切施与。父母师长定不应施。何以故。以有恩者常生顶戴任屠卖故。言未许者亦有二种。一他所有。谓如论说。不应侵夺父母妻子奴婢等物持用布施。行有罪福。菩萨相似功德摄故。二自所有。谓如论说。若不先以正言晓喻令其欢喜。终不强逼令其忧恼施来求者。虽复晓喻令生乐欲。而不施与怨家恶者。不以妻子形容耎弱族姓男女施来求者令作奴婢。此意为显此亦众生平等所愍。不应为彼乐令此生苦故。若尔云何须达拏太子强逼男女施婆罗门。彼亦晓喻。谓如彼云。两儿白言。我宿何罪是国王种而作奴婢今乞忏悔。太子语言。天下恩爱皆当别离。一切无常。何可保守。我得无上平等道时。自当度汝。问若已晓喻何不肯去。如彼经云。婆罗门打血出流地。太子泪下其地即沸。答彼非不肯作奴婢。唯待阿娘欲面别。如说母来不见我。当如牛母失犊子啼哭竟日向东西。言自无能者。若见由施退菩提行。则不应施。为显此义。鹙子十解示退之迹。非分慧施反生退故。如十住论云。出家之人若行财施则妨余善。必多事故。故于出家称赞法施。于在家者称赞财施。由此决定毗尼经云。在家菩萨应行二施。一财二法。出家菩萨应行四施。一纸二墨三笔四法。得忍菩萨应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头目皮骨。然大集云。新发意菩萨于身命财常作舍想者。欲令渐薰至堪舍故。如十住论。乞极惜物时当自劝喻。心犹贪惜者。应辞谢乞者言。我今是新学。善根未成就。心未得自在。愿后当相与。言有求法者。一句威力能出苦轮。是故法施胜于财施。如瑜伽七十一金光明经第二广说。然菩萨地云。不求胜智不应施与。广说法施如彼应知。言而反骂辱者。此句通上悭财法也。悭财反骂便堕饿鬼。悭法招狂长夜障道。瑜伽论云。现有资财有来求者。怀嫌恨心坏恚恼心不施染犯。若怠放逸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无可施物。若求不宜物。若调伏彼。若彼王所匪宜。若护僧制。问以何义故大集经云于身命财常作舍想。颂曰。为身求财集恶行。当归死灭不知恩。财随命舍恶业随。受彼果时无共受。

嗔不受谢戒第九

经。若佛子自嗔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众生不喜见无过嗔恚也。故唯不善必招苦果。菩萨誓舍二乘涅槃。但以怜愍有情界故。嗔障大悲为根本重。如世尊说。是诸菩萨多分应与嗔所起犯。非贪所起。论释此中所说密意。谓诸菩萨爱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萨所作。非作所作可得成犯。若诸菩萨憎诸有情嫉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作诸菩萨所不应作。作不应作可得成犯。解云。贪实亦犯故云密意。非谓犯嗔实破一切。勿菩萨有无余犯故。但举粗显相示深无余义。上品邪见遍谤一切。尔时如何残有余戒。尔时唯犯一波罗夷。然必引生不同分心。第二释文。犯相犯性如前应知。言而菩萨至常生悲心者。劝他令生无嗔善根。自亦应常生大悲心。谓对恶人便作三念。一念彼人。心性本净。醉无明酒著烦恼鬼。不获己有此所作耳。二念本愿。我为众生誓证菩提。生死大苦尚不生畏。况此小苦应不忍受。三念彼恩。必由恼害乃成忍行。彼即成满我菩提因。何乃背恩反生嗔害。言以恶口骂辱至犹嗔不解者。如其次第语身意业。虽具三业。今取意罪。以所等起显嗔重故。此意地罪决定时结。由此决定不受悔故。虽非众生不来忏谢。嗔不应谏犹成重罪。有说。据实唯有情边。以轻况重言非众生。百法何摄。即忿为体。如瑜伽云。长养如是种类忿缠。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嗔蔽故加以手打怀忿意乐。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名他胜处。

毁谤三宝戒第十

经。若佛子自谤三宝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佛法僧宝出邪之大津入正之要门。顺之者必证常乐。背之者常沈苦海。邪见违逆罪莫大焉。行相幽猛断诸善故。是故亦立为根本重。释文者准前应知。言如三百鉾刺心者。如瑜伽七十九云。菩萨当言。以何为苦。众生损恼即为自苦。若尔当言以何为乐。众生饶益即为自乐。乃至广说。众生损恼无过谤法。是以菩萨如鉾刺心。习不慈心他苦为乐。习慈心者他益为乐。乐既如此。苦亦然故。言况口自谤者。瑜伽论云。谤菩萨藏爱乐建立像似正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此通增益损减邪见。此邪见缠若决定时。虽未断善必起不同分心。故菩萨戒无断善舍。邪见有二。若全分谤一切因果。设不谤余而谤大乘。一向犯重。若至上缠亦失净戒。已上所说皆世俗门。若胜义门即三轮净。如宗要说。

经。善学诸人者至当广明。

述曰。此即第三结成门也。此有三文。劝不毁犯故。示犯失坏故。诫学指广故。初者如经善学诸人者至犯十戒。言善学者。简外道诸不善学及以二乘不究竟学。如八十云。又彼声闻虽到究竟。而不为彼诸天人等供养赞叹如住新业修菩萨行。此云不应一一犯微尘许者。虽过轻微积成大故。如经颂曰。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渧虽微。渐盈大器。或复愚人犯小罪。重故微尘许亦不应犯。如有颂曰。愚者罪小亦堕恶。智为罪大亦脱苦。如团铁小亦沉水。为钵铁大亦能浮。即智论云。智慧心虚如钵能浮也。问知而故作世间所责。非如狂夫所作无怪。智愚作罪亦复应然。如何智轻愚者为重。答此难不尔。自作自受非他制故。谓如狂夫触刀被害。智者虽触避刃无损。又如闇室知柱触轻。不知有柱打著即重。愚智作罪道理亦然。十住论中。智所作罪如投盐池。如彼颂曰。斗盐投大池。其味无有异。若投小器水。醎苦不可饮。第二犯失坏者。如经若有犯者至一一犯。此中若犯不得现身发菩提心者。若犯十重入七遮者。更不能受菩萨戒故。所余不尔。瑜伽本业许重受故。问犯重失戒何故本业经云。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乃至广说。答此有多释。元晓师云。若于三乘教发心即有失。若闻一乘教永无退失故。然新教宗难可依定。义寂师云。功能虽失。种体常留。瑜伽本业如次说异。此亦难解。声闻戒种亦常留故。今解如宗要。言亦失国王位等。显因亡故失果利也。当堕恶趣失坏世间及二乘果。何况大乘三贤十圣三身妙果。言佛性者谓法身也。以体性故。言常住者通余二身。如次自性无间相续常故。不闻父母三宝名者。谓显世间及出世间无能救也。余文可解。

梵网经古迹记下本(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