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长水沙门子璇录

五止观者。此被十信初心之中品也。

止中疏先由等者。此明未修行已前。今以下正明修止。谓以始觉觉知诸尘境界。唯识所现无外境相。尘境既寂分别不生。心境俱止也。即破尘相为止境。无分别为止心。心境两亡寂常心现。此同禅宗无念义。谓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言下自绝念想。圆觉云。应当正念远离诸幻。方便者。修止之方便。故先德云。趣寂之前万境俱泯。发慧之后一切皆如。但今等者。意在显别。故双标唐梵。正修名奢摩他。前修方便名为止也。观亦准此。以双下释出别意。既言随顺。将知未是正止也。以即观之止方名正止。即止之观方名正观。今既一向止息。但是止之方便。未得名为止行。故云随顺奢摩他也。问此行是止。云何言观。答正修之时止观双运。止若。无观不名真止。观若无止不名真观。是故正修止亦名观。故圆觉中名为静观。虽亦名观。今言止者。以就泯相观于真如。真如无相。向即心绝。心绝则成止义。亦是即空观也。

观中论观义故者。此是即止之观。亦是即假观也。圆觉中名为幻观。

疏三初释义。依生灭门者。前依真如门泯相绝心。照而常寂故名为止。今约生灭门观诸法相。随流反流染净因果凡圣色心差别不同。寂而常照故名为观。此则能善分别诸法相。前则于第一义而不动也。

如瑜伽下。二引证二。初正引彼文。菩萨地者。彼论有十七地。此是菩萨地中文。无所分别即根本智因也。世俗妙慧即后得智因也。

是知下二会释彼义可见。

然二门下三释成双运所以。谓依一心上开二种门。依此二门修于止观。止观双运方得契心。契心方名真止观也。故天台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此乃以修止观契性止观也。双修之旨岂徒然哉。

三俱中论二义者。即前止一切境界。观生灭因缘也。不相舍离者。然此止观初首方便。行人修时虽未双现。习此之际须相资而行。不可孤运辄相舍离。疏有二体者。此二通与十度为体。其犹于水澄而复清方能鉴像。以二门开于一心。焉得不俱定慧耶。上文具显。

外缘中疏闲居等者。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意令心寂当须离喧。若欲离喧。宜去聚落居阿练若。繁尘不对止则易成。此有三处可修禅定。一深山绝人处。二须阿兰若处。离于聚落极近三里。即放牧声绝无诸愦闹。三者远白衣舍。清净伽蓝之中。皆名闲静处。故当第一。戒净者。欲盛妙馔必资净器。戒若不净定则不生。若知先所曾破戒者。当宜依法忏悔。令戒如故。以戒不净者。即有业障。令修止不成。便感邪魔病事等。以为侵挠也。衣食等者。一衣具足以根有三故。上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而已。中者如迦叶粪扫三衣。不畜余长。下者如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许三衣之。外百一资身。二食具足者。此有四类。上者随得充饥而已。中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下者阿兰若处受檀越送食。下下者僧常食及受请。除此异求多积长贪妨道。今须衣食者。若阙一种。心有所虑。得定无由。善知识者。有三。一者办力资缘。二者同行劝发。三者教授法门。如鼎三足阙一不可。息诸缘务者。有四。一生活。二人事。三工巧伎术。四学问读诵。随有一事即有所妨。令不得定。正脚等者。押一脚为半加。于中以右押左为降魔坐。以左押右为吉祥坐。若两脚相押为全加。此坐能令仪相端好。广如智论说。故偈云。见画加趺坐。魔王尚惊怖。何况入道人。端身不倾动。缓衣带者。恐坐久气满不安故。不令脱落者。仪相不妙。或恐风寒故。约上腭者。御风闭气免神散心驰故。然欲闭口先且吐胸中秽气。吐时开口放气而出。想身百脉不通处。教悉开通。出气令尽。然始闭口鼻中内清气。然闭口时但得唇齿才相柱耳。眼不全合者。全开则掉全合则昏。故但令断外光而已。二卷止观者。即彼初学坐禅止观。本只一卷应开成二也。彼有十门以修止观。第一具缘略如疏明。第二呵欲。谓色声香等五欲。所言呵者。了知此五恼惑众生。因之受苦不得解脱。深生厌离不复追攀。乃名呵也。第三弃盖。盖谓贪欲睡眠恚掉悔疑也。所言弃者。觉知此五。盖覆众生心性不得解脱。如日月为烟云等翳不得照明。今皆远离即名弃也。第四调和者。谓调饮食不饥不饱。调睡眠不节不恣。调身不宽不急。调息不涩不滑。调心不浮不沈。令此五事和畅得所故也。第五方便行者。谓欲进念慧一心。以能志乐修诸禅定。出离世间。昼夜精勤进诸善法。念世无常可轻可贱。禅定智慧可贵可重。于漏无漏拣择苦乐虚实之相。一心决定修行止观。以此名为方便行也。第六正修止观。于中有坐时修历缘对境修。并如彼文。第七善根发即同下文现报十益等。第八觉知魔事如下文说。第九治病者。先须知病所起。起有四种。一从四大起。二从五藏起。三鬼神所作。四业因所感。既知病已。即以止观治前二。以咒力治第三。修福忏悔治于第四。第十证果即入住不退。并如彼说。略知大况。若要备见可寻本文。调心者。心即是意。调伏心意令趣向真正故。末世下出不正相。然戒定慧学及诸杂行多有是患。菩萨戒疏云。佛法内人多约四位起行。谓三学及杂行。初约戒学者。有二类。一矫异者。谓虽不破戒性非质直。依邪思计现异威仪。眩耀世间以求名利。本无片心以求出离。然普抑余人无异威仪者。悉为无德。此是沙门贼亦是威仪贼也。如迦叶宝积等经说。二浅识者。谓性非深智。恃己戒行将为出离。陵他乘急戒缓之众。闻诸法空便生恐怖。此是佛法怨贼也。出佛藏经。二约定学。亦二类。一约贪狂者。谓性乐名利。久在山中心少澄靖。现得定相眩耀世人。招大名闻。普抑余人无此相者。悉以为非。此是阿兰若贼也。出华手经。二约邪慢者。谓性非多闻。依山习定。鬼神加力心定有见。既不善觉知。即恃此起慢。当大名闻陵灭余人。悉以为非毁伤佛法。此是魔党大贼也。出起信论及华手经。三约慧学者。亦有二类。一约浅者。谓性少听诵学无次第。为名利冲心。急预讲说。己见臆断非毁古今。唯求利名元无出意。恃自无行亦轻侮戒定。此是卖佛法贼。当招大苦。出华严经魔业中。二约深者。谓性明辩虽于二乘三藏文义少通。然犹未得佛意。既当传法。唯赞名利以劝后学。非毁古今显自独绝。恃此为德起慢陵人。但诵持法药而不自灭病。己负深愆。况更法中起病。甚不可救。奇哉。水中出火以何灭之。此是害佛法之贼。出佛藏十轮等经。四约杂行者。亦二类。一约福行者。谓性非质直苟为奸计。共崇奇福。眩耀世人招引重嚫。意在以少呼多。用此活命。既遂其所求。即恃此起慢。陵蔑余人无利养者。悉以为非。利养既尔名闻亦然。此是卖佛法贼。出迦叶经。二约余行者。谓性非慧悟。随学一法即便封著。眩此所学以招名利。拨余修者皆非究竟。此亦愚人蠹害佛法贼也。行人苟沾一患。宜深戒之。离此下明今意。皆可解。

离境中疏皆是事定者。兼前数息等。不唯此五。十一切处。即青等四空等五及识为十。言一切处者。观一一法皆遍一切处故。由此亦名十遍处观。亦可等者。谓不依心散乱时眼所见色。乃至意所知法等。六尘闻谓耳鼻觉谓舌身知即是意。摄六略尽。今举能取所也。于此下释意。以推此等唯识所现无别有体。既知心外无尘。岂合将心外托。若不然者岂名修止耶。已上诸定所缘。皆是权小教中之所施设。暂令制心渐发无漏。今此实教。故并不依。即直赐宝乘不与羊鹿也。

论一切下二。初遣妄想中。一正遣。疏余心皆遣者。此有二义。一除见闻觉知外。更有心想。随何等念悉皆除遣。二除前数息骨锁十遍处境观想之外。更有九想八背等一切事定观想。悉皆不依。以今心心向理。故拣去事想。故云皆除。所遣等者。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故亦须除。是则幻心灭故。幻灭亦灭也。余文易解。

论以一切下。二释成。疏顺法性者。虽言一切法。意在真性。以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广如真如门说。斯则离心缘相也。转释等者。科指此文。良以下释此文意。前言法性本无想者。实由想体自空本自不生。今则无灭。此盖本空。非推之使空也。此乃下会释文旨。非谓待无念时。方始不生不灭。以念念生处即是无生。念念灭时即是不灭。如经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又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喻明可见。

论亦不下。三重拣。疏若心等者。先反纵。意云。外境若实有体抑心不缘。终不可得。以不可不缘之故。后得以心除心此即纵其可除也。然剩者之一字。复详此文。似剩不故者之三字。但只可言抑令不缘。可得后以心除心也。义方彰显。请更详之。今既下正明既知无境。心自不生。岂得放心外缘后更除遣。岂非自徒劳耶。如人令子为非。又复谴责斯何理耶。

论心若下住正念二。初正显也。疏初习等者此与前为异。前则不放心外缘。此乃任运驰散。外境唯心等者。本无境界妄起攀缘。是名不正。今则观境无境。知心无心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当尔之时分别不生。故名正念。

论即复下。二离相。疏唯心寂者。此唯心之相亦不可得。前则离能所分别。唯一实相名为正念。今则正念亦无自相以凡所有相皆虚妄故。斯则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自性了然。故不同于木石也。

余威仪中者。即同天台历缘对境修也。谓历行住坐卧作语等六缘。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且如欲行便自思惟我今何故行。有利则行无利则不行。然于行时。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事皆不可得。不可得故。妄念自息名为修止。即观上不可得法。一一空寂因缘故有。名为修观。住等例此。又于见色时修止观者。见一切色如镜像水月。悉不可得。不生分别想念。名为修止。色等因缘故有毕竟空寂。名为修观。声等例此。若止若观俱顺法性。以法性常寂常照故。然天台修止自分三止。观亦复然。以约三谛三境修故也。今此文中约真如生灭二门。而修止观。皆顺一心即是双运。双运即是息二边分别。中道第一义谛止观也。余文可知。

止成中疏止成者。止前方便成也。未是即观之止。附心者。以久习故随心成止。以随心故即成三昧。即真如三昧也。真如三昧方是即观之止。为奢摩他。梵语三昧此云正定。故伏惑等者。伏四住见修烦恼。未能断故。故云伏惑。然此亦有伏无明义。论言深伏。意含此也。此当信位。若更增进速入初住。故云信满入住。入住即不退。

显障中疏于理犹豫者。于上甚深义理是非不定。故不能入。如圆觉经修二十五轮云。一念疑悔则不能入。阐提者。阿阐提此云无信。此则一向以为不是。故不同疑惑。外道者。为宗习邪法故。诽谤正道。此乃非唯不信。更加此过故异前也。五逆者。弑父母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四重者。杀盗淫妄。问前疏文云。有业障者但令忏悔。今何除之。答此中所除。约不忏者。忏则能入。不同小乘有定业。故涅槃经云。未入我法业则决定。若入我法则不决定。恃我者。此或恃我故不修。或修之存我。亦不能入。故圆觉云。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放逸者。或贪放逸故不修。或修之不勤。亦不得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况此类乎。是六下非谓具此六障方不得入。但于六中或有一障。便能障道不得三昧。

显胜中。论诸佛法身与众生身无二者。有三意。一意取众生法身故。二者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故。三者众生相空即法身故。于此三中初后为正。故净名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平等即无二。无二即一相也。论一行三昧者。即真如三昧也。谓住真如境故。名真如三昧。以真如无异相故。但行造此法故。名一行三昧。此乃由境一故。使智行亦一也。前则从境得名。此则通于法行。科云能生者。其实即是义说能生也。

二中疏法界一相者。所缘之境。系缘法界者。系缘即能缘之心也。停心谛理与境冥合故。诸佛法界者。诸佛如来所证法门。河沙无量隔别不同。然亦一一不异法性。入此三昧者皆悉得知无有差别也。以此真如等者。由真如是一切法根本故。修此三昧亦与一切三昧为根本也。论若人等者。此三昧既是根本。若入此者则能生长一切三昧。以末从本生故。诸三昧自此成也。

辨魔事者。梵语魔罗。此云杀者。谓能夺行人功德之财。杀智慧之命。言事以如佛以功德智慧。度众生令入涅槃为事。魔不如是。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以魔乐生死故。三界群品尽属于魔。今修行之人志欲出离三界。又发弘誓广度众生。魔惧减少眷属。故来挠之。令其退堕。行人要须辨识而降伏之。然有四种之异。一烦恼魔。二蕴魔。三死魔。四鬼神魔。前三在内。以内修伏之。鬼魔在外故今甄辨。一中疏障碍者。障入道人碍令退故。堆惕精魅并如下说。三种者。魔鬼神也。一者违情五尘或大或小恐怖万端。故令失志。二者顺情五尘对男现女对女现男。令其生染。三者平等五尘拣去前二。即是此境。以魔鬼神之三种。各能现违顺平等之事也。

对治疏二。初正释论旨。一切等者。如上所现。但是境之一数故。故前云。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又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等。以此下唯心之义方便教者。尚不能知。岂彼魔外能解此理。大论云。蝇能缘一切物。唯不能缘热铁。若缘热铁蝇则成火。魔能缘一切境界。唯不能缘实相。魔若缘实相。魔亦成实相也。通遣者。凡所见闻。但用此法而治。如天甘露是病皆治。故圆觉云。除彼所闻。一切境界皆不可取。此皆通遣也。

别门下。二出对治二。初略明三。初治魔。初诸药草各有功能。般若者。金刚摩诃之类。咒者。诸陀罗尼。其数非一。默念者。恐彼闻之而解使咒等无力。如授药令服不可令知。

堆惕鬼者。禅病经云。罗旬逾长者子初出家时。迦叶佛所教数息观。静处见一鬼面如琵琶。四眼两口举面放光。以手击攊人两腋下及余身分。口言堆惕堆惕。如旋火轮似掣电光。或灭或生。或作鼠形。或作马声。或作鬼吟。或复窃语。种种恼乱令行人发狂。佛言。此鬼是拘那含牟尼佛时有一比丘。垂向初果。犯邪命故为众摈出。嗔恚命终。自誓为鬼恼乱四众。堆惕者。以口云也。腊吉支者。禅经云。此起尸鬼也。言偷者。或是此鬼爱偷死尸故。或是连下梵语。且两存之。非谓因偷夏腊也。故经云。诸腊吉支手捉铁棒等。戒律即声闻戒诸部律文。三归五戒可知。

少男女等者。即顺情境。谓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等。可畏身者。或为虎狼师子罗刹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如嵬禅师所见。或无头师见之。曰善哉。汝无头痛之患。或无腹五藏等。皆以言戏之。又见年少女人。师曰。贫道身如枯木。心若死灰。无以革囊见试。此鬼即时飞空而反。仍有偈云。大海可竭须弥可倾。彼上人者秉志坚贞。兕者。有说。似牛青色一角。重千余斤。牙爪铦利能伏千虎。乃至者。若多于卯时来者。必是兔尘鹿等。辰时来即龙鼍鱼等。巳时即蛇蚓鳅等。午时即马驴驼等。未时即羊雁鹰等。申时即猴玃猿等。酉时即鸡乌雉等。戌时即狗狼豺等。亥时即猪貐豕等。子时即鼠燕蝠等。丑时即牛鳖蟹等。

现形中论先是现形。如掬多令魔现佛形八部翌从。不觉礼拜等。若说下是说法陀罗尼云遮持。谓持善遮恶故然有多字一字无字。魔所说者应唯前二也。以不知唯心故。不能说无字。平等至无愿即三解脱门。无怨下显空义可知。此魔但能说而不能证。天台云。魔能说别异空假中。不能证也。

得通中论先是得通魔。得有漏五通故。令行人亦得此通。此中过去是宿命。未来是天眼。现在是他心。前现形即神境。唯不显天耳。含在其中也。辩才无碍是起辩。

起惑中初起惑。以正定令人灭惑。魔定令人起惑。由行人善根微少故。修三昧引此邪相也。惑舍已下是造业。

据定中初据定。得自然下。是得禅。自然饮食者。禅悦食故。或于禅中得人间上妙饮食。

五中初是食差。颜色已下是颜变。

疏二。初寄别总指。

问如下。二约通料拣二。初问。宿世等者。如前所说。三贤已上乃至于佛。能与二乘凡夫作差别缘故。今定中所现闻见既同宁知邪正。

答下二答二。初叹难解。堕邪网者。以邪为正故。楞严云。若作胜解即受群邪。退失善根者。以正为邪故。由是取之舍之。二俱有过。是故难也。如蹈火受焚见宝不取故。二皆失。失故无进。趣之日也。

今且下二正拣辨四。初标依古法。一者深入禅定。二者勿移旧志。三者察其本末。

如经下。二引经为据。三试等者。若烧之益粹。打之弥坚。磨而不磷可谓真矣。共事者。若暂会聚当共与之从事。从事则体其情性也。情则易变。性则不改。故可知之。如或未辨久则见之。仁者则久而弥芳。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也。而又未辨。当用善巧观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自然可见其邪正矣。

今借此意下。三依法正拣。经中三喻以验行人真实虚伪故。文云。行人亦尔也。故共事等三试之。今文将以验于定境。不同经意。故云借此等。但借其喻非取法也。不净观者。随看当初所修何观或数息或不净等。今于此禅发其境界。即却依本时修习。即验邪正也。

如烧下四合显。经喻二。初喻也。但举一喻余则例知。故不言也。

此中下二合。定譬等者。据义顺合可知。

以此下三结。三验等者。既以定石磨之。行槌打之。慧火烧之。邪正铅金足可彰矣。

对治论以是义者。指前五对。疏依自等者。随己所有慧力。观彼境界不妄领受。当观诸法实相。无邪不破。以知境界唯心本自不生。终不信任。妄有取著堕于邪网。若不等者。以随彼境界。苟能取著其心则乱。以心乱故失于正受。正受者。不受诸受也。今既受彼即名为失。以失正故。即堕于邪。无所疑矣。邪不干正者。以邪法虚妄正法真实。真实若立虚妄自坏。以修行者深住真如三昧故。自然退也。若取等者。魔所现境意在令人取著。念心才起堕彼无疑。若深入唯心。是邪则灭。是正则存耳。是故等者。不著则回邪作正。著之则变正为邪。然天台治魔不离二种。一止治。谓凡见一切外境好恶等事。悉知虚诳不爱不怖。亦不取舍亦不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二观治。谓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能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念勿生恐怖。不惜身命正心不动。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即佛法自现魔境自灭。今此论中前是观治故。云智慧观察。从当勤正念下。是止治。止观二治皆不取也。智度等者。以生心取境。境便成魔。境惑其心即为魔事。且如色等诸法。取之则成尘贼。不取则成妙境。今观一切唯是实相。实相外更无诸法。是故见有法者。皆是于魔。况于定中所见境界。可不是魔耶。偈云等者。如经中说。有一比丘魔欲惑之。经七千岁竟不得便。何以故。以是比丘不起心故。其犹密室风不能入。风得入者由孔隙故。魔得便者由起念故。从当下示前论文。以对三试之中以定妍磨。及依本修治之二也。以此下释所以。或曰。准论正念之言。但当其定。云何得有依本修治耶。故此释之。故前云。不依气息形色地水火风等。此则拣去余事观想也。又云。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可得。又云。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等。故知深入此定即是依本修治。更无别法以为本修也。问据前所说但是魔境。及至今文结其所离。何故乃言离业障耶。答此有二义。一则行人内有业障故外感魔境。若离业障则无魔事。今就本言故云业障也。二则若堕魔网则成业障。以魔乐生死起爱见。贪著世间名利恭敬。由是造业故成业障。今离魔事。即是离业障也。

四邪中。疏我见等者。迷此三惑即名为痴。即我痴等是末那中俱生四惑。以是俱生故。云常相应。皆是无明住地所摄故名为使。不减烦恼等者。修定本为除断烦恼。既不能断何用定为。如服药病增则知非药。安可更服。据谓依仗凭托之义。不可凭仗而行也。

正中疏不味著者。不同外道有见爱故。此通指下二句。忘心境者。绝能所故。是不味著相也。出定等者。本不以懈慢故入定。所以出定时亦得如此。不同外道有我慢故。贪嗔等者。意本断惑。故得渐薄。不同外道贪名利等。如服药病除。是为良药。既知良药不可不服也。

真中论若诸等者。文意反明。疏即顺释。要依等者。以真如是如来之性。故修此三昧。方是如来之种。如人生于王家。必继王业。此亦如是。除此等者。楞严云。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又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也。十住已去者。谓六种种性之初。即习种性也。不退位者。不退有四。一信。二位。三证。四行。今即位也。

伪中疏四禅即色界亦静亦虑。故谓之禅。四空即无色界有静无虑。故唯云定。不净即观身五种。谓种子住处自体自相究竟不净。广如下说。安般者。梵语安那般那。此云出息入息。上二即五停心观之二也。等者。更等后三及四无量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等一切事定也。取境相者。以非理定。但缘彼息等诸相。不称真如不出三界故。名世间定也。然天台明诸禅定总为三。一世间禅。二出世间禅。三出世间上上禅。世间复二种。一世间味禅。即四禅四无量四空定也。二世间净禅。即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二出世间禅有四。一观禅。谓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二炼禅。谓九次第定。三熏禅。谓师子奋迅三昧。四修禅。即超越三昧也。三出世间上上禅有九。谓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恼禅。此世他世禅清净净禅。行相广如次第禅门。略如法界次第。学者要知应检彼文。论味著等者。不同真如三昧。不住见相及得相。故疏同得等者。三乘人及凡夫外道皆修此定。然凡夫多味著。外道带异计。所修虽同修心有异故。得果各别也。若离等者。故前说善知识缘中。须教授善知识。要知邪正。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夫于善友岂合辜恩。故法句经中重重显赞。然修行禅定不易其人。欲具谙其门。须遍览诸教。唯天台三种止观明诸禅修证行相。广在彼文。今略依初学禅观。明邪正发相。邪定发相者。或身手纷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身轻欲飞。或逶陀睡熟。或煎寒壮热见诸异境。或其心闇蔽。或起诸恶觉。或念外散善。或欢喜躁作。或忧愁悲思。或恶觉触身。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惛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此之邪定若人爱著。即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多好失心颠狂。或诸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深邪定。智慧辩才神通感动世人。见者谓得道果。皆悉信服而内心颠倒。专行鬼法。是人命终。若不值佛及善知识所护。还堕鬼神道中。若更生来多行恶法。即堕地狱。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即当却之。若知虚诳不爱不著。即当谢灭。若起念著即堕群邪。正禅发相者。若于坐中发诸禅时。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随正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澹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此二种相如人与恶人共事。常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久逾见其美。斯亦如是。行者宜深察之。故须善友教授。

总标。疏后世等者。妄尽习除证真起化。德充法界应用无穷。

摄护中。疏以修等者。略同金刚所说。持经之者。为如来知见护念等。如王世子修德进业堪绍国位。特为君之所宝也。为佛所念理合如此。故云法应。

恶缘中。疏离天魔外道等者。如上所治。以知诸法实相故。不为恐惑。九十五外道者。如华严说。有九十六。谓六师各有十六种所学法。一法自学余之十五。各教十五弟子。师徒合论故成此数。今减一如余处说。

惑业中论甚深者。即般若妙慧深达实相。今既入此深定故。不诽谤也。重罪薄者。已达罪性福性。非内外中间。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三昧渐深其罪渐减。故云薄也。疑者谓于理犹豫。觉观谓语之加行。今达诸法唯心无外境界。内离寻伺。于理决定。何所疑耶。故皆灭之。

行成中疏于理增信者。信欲成根必务增长。渐入不退故不怯者。知法如幻。故无所怯。绳蛇非毒杌鬼无心何所怯耶。故下文云。若修止者。能舍二乘怯弱之见。既不怯弱则非同二乘。不坏者。了他如己故得柔和。柔和故不憍慢。不憍慢故。人则不恼。不恼故不坏。不坏行也。无世滋味者。世人不学此法。则爱见深固贪著世间。今既知三界虚伪诳人六根。焉可贪而乐之。不乐则离爱。离爱即减烦恼也。故下云。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著世间。得禅定者。真如三昧成也。论外缘即通举六尘。音声即别指耳所对也。故楞严云。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又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能令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斯则同诸法无行经入音声慧法门。何所动耶。今于六尘中唯举声尘者。阿含说此以为禅刺也。然上疏文俱于一二等下。注者。以此解释便当科文。令易解故。非谓太近前也。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九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