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皿有款(1),肇始于宋。宋瓷有“内府”二字者,书法与大观钱相类(2),间有“政和年制”字样者。至均窑底内有一、二、三、四、五、六等数目字,或谓红朱色者用单数,青蓝色者用双数,于花盆则然,余器则不尽然也。又,均窑器底有横镌数字、直镌数字(3),上罩以芝麻酱釉者(4),尤为希世之珍。
【注释】
(1)款:落款,题款。此指器物上刻的字。
(2)大观钱: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铸造的钱币,上面的字体与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的书法如出一辙。
(3)镌:刻。
(4)芝麻酱釉:宋代均窑精品带有数码的底部,往往呈芝麻酱色且略有光泽,故称。
【译文】
陶瓷器皿上有款识,始自宋代。宋代瓷器有“内府”二字的,书法与大观钱类似,其间也有“政和年制”字样的。至于均窑瓷器底部有一、二、三、四、五、六等数目字的,有的说红朱色的用单数,青蓝色的用双数,这种规律对花盆来说是如此,其他瓷器却不尽然。此外均窑瓷器底部有横行镌刻数字,直行镌刻数字,上面罩有芝麻酱釉的制品更是稀世珍宝。
元瓷款识,惟官窑有“枢府”二字款(1)。其余民窑,底有字者甚少,纵有字亦不挂釉,在器底随意刓成(2),若可识不可识之间。刓成花纹及辘轳形者,亦间有之。
【注释】
(1)枢府:多指枢密院,主管军政大权的中枢机构。
(2)刓(wán):刻。
【译文】
元代瓷器款识,唯有官窑有“枢府”二字款识。其余的民窑,底部有字的非常少,纵然有字也不挂釉,在器物底部随意刻划而成,在可识不可识之间。刻成花纹及辘轳形状的,也偶尔有之。
明代瓷品款识,盖有种种。有凹雕款字而挂以黑釉者,有印花者,有绘花者,有雕花者。最奇者以永乐窑底绘狮子滚球,球内藏款字,至为罕觏。其次则嘉靖官窑,底款有书作环形者,又有于器之中心书字者,亦殊特别。若底之螺旋纹(1),乃当时制器手法之事,与款识固无涉耳。
【注释】
(1)螺旋纹:一种陶瓷器传统纹样,在器物成型过程中由于旋削而留于器底的螺旋状线痕,因形似螺旋,故名。
【译文】
明代瓷器款识,有各种各样。有凹雕款字而挂以黑釉的,有印花的,有绘花的,有雕花的。最奇特的是以永乐官窑器物底部绘狮子滚球,球里面藏有款识,十分罕见。其次则是嘉靖官窑底款写作环形,也有在器物中心书写款字的,也十分特殊。至于底部是螺旋纹,则是当时制作瓷器的手法造成的,与款识无关。
明代官窑,题“某某年造”字样,亦有用“制”字者。清代则概用“制”字,罕见有用“造”字。题款位置,以在底足内居中者为最普通。若高足者,或题于足内层之边际,亦有题于足外层边际者,盖皆横款也。又有题于口上或腰腹际者,亦属横款。横款最为珍罕,始于明代,至清嘉庆而遂替矣。
【译文】
明代的官窑,题作“某某年造”字样,也有用“制”字的。清代则一概用“制”字,很少用“造”字。题款的位置,以在底足内居中最为普通。若是高足瓷器,有的题于底足内层的边缘,有的题于底足外层的边缘,都是横款。还有题于口部或腰腹部的,也是横款。横款最为稀罕,始于明代,到清代嘉庆以后逐渐减少了。
有清瓷品之最高贵者,厥惟料款。料款有两种,曰“某某年制”,曰“某朝御制”,大抵皆四字为多,间有六字,书法似欧、王(1),间亦有似虞永兴及宋椠者(2),有竟作宋体书者(3)。乾隆末叶,间有作铁线篆者(4)。
【注释】
(1)欧、王:即唐代欧阳询与东晋王羲之的合称。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为唐人楷书第一,世称“欧体”。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东晋大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2)虞永兴:即唐著名书法家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入唐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以仕隋为秘书监曾赐爵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或“虞秘监”。宋椠:宋代所刻的版本。
(3)宋体:或称“明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在中国宋代开始使用。
(4)铁线篆:书法小篆的一种。唐代李阳冰为代表,因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故名。
【译文】
清代瓷器品格最为高贵的只有料款。料款有两种,如“某某年制”、“某朝御制”,基本上以四字为多,偶尔也有写六字的,书法近似欧阳询、王羲之,也有好似虞永兴或宋椠的,有的竟作宋体字。乾隆末年,偶尔有写作铁线篆的制品。
凡料款之字,皆釉汁凸起,双圈方边,至为名贵。康、雍、乾、嘉四朝皆有之,嘉庆已极罕,道光殆未之有矣。
【译文】
凡属料款的字,都是釉汁凸起,双圈方边,极为名贵。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均有此种制品,嘉庆时已极少见,道光年间则几乎没有了。
古月轩彩,为有清一代最珍贵之品,价值奇巨。而同时仿者,值亦相等也。古月轩为内府之轩名,当时选最精画手为之绘器。所绘有题句,上下有胭脂水印章,引首印一文曰“佳丽”、或曰“先春”(1)。下方印二文曰“金成”、曰“旭映”,大抵即绘画之人名欤?当时所制不多,同时即须饬工仿制(2),故仿古月轩彩者亦系乾隆之物,其价略与之相埒(3)。若直书“古月轩”三字者,乃属后来伪制,而近亦罕见。故精者亦颇不赀也。
【注释】
(1)引首印:我国书画题识,前面右上方多盖一长方或椭圆形印章,称引首。
(2)饬:同“敕”,告诫,命令。
(3)相埒(liè):相等。
【译文】
古月轩彩是清代最为珍贵的制品,价格高昂。而同时期的仿制品价值也相当。古月轩是内府的轩名,当时选用最精良的画家为其绘画瓷器。所绘有题句,上下有胭脂水印章,引首印一文名“佳丽”、或名“先春”。下方印二文名“文成”、“旭映”,大概是绘画者的名字吧?当时制作不多,同时就需命工匠仿制,所以仿古月轩彩的瓷器,也就是乾隆时的制品,其价值与原作略可相等。若是直书“古月轩”三个字的,就属于后来的伪制品,近来也很少见。因此精品的价值也很高。
或谓古月轩乃胡姓人,精画料器。所画多烟壶、水盛等物(1),画工之精细,一时无两。其曾否画瓷器,未可臆断,而“乾隆御制”,乃取其料器精细之画,而仿制入瓷耳。又谓胡氏之款凡三种,有“古月轩”三字者,有“乾隆年制”者,有“大清乾隆年制”者皆指料器而言。是有“古月轩”三字者,亦非伪托,与前说异。然谓为精画料器则甚有据,谓为胡姓人者,则又传闻异词矣。
【注释】
(1)水盛:一种用来盛装磨墨用水器皿。
【译文】
或者说“古月轩”是一姓胡的人,善于绘画料器。所作多为烟壶、水盛等器物,画工的精细,一时间无人匹敌。他是否曾画过瓷器,还未能妄加判断,而“乾隆御制”只是采取他料器上的精细之图画仿制入瓷而已。也有的说胡氏的款识共有三种,有“古月轩”三个字的,有“乾隆年制”的,有“大清乾隆年制”的都是指料器而言。所以有“古月轩”三个字的也并非是伪作,与前一说法不同。然而说是精画的料器很有根据,说是胡姓人,则又是一不同的传闻了。
至市人,凡属堆料款之器,无论康、雍、乾诸朝,概谓之古月轩。其说则谓历代此种最精之瓷品,藏庋于此轩,故以此得名也。
【译文】
至于古玩市场中人,认为凡属堆料款的瓷器,无论康熙、雍正、乾隆各朝一概称作古月轩。这种说法的根据是说历代这种最精美的瓷器制品,都收藏于古月轩,因此而得名。
是古月轩凡三说:一谓古月轩属于乾隆之轩名,画工为金成字旭映者也;一谓古月轩系胡姓人精画料器,而“乾隆御制”瓷品仿之也;一谓古月轩为清帝轩名,不专属乾隆,历代精制之品均藏于是轩也。三说者所闻异词,所传闻又异词。要之无论其孰确,一言以蔽之,则凡属堆料款画极精细而饶有清气往来者,皆为最名贵、最瑰宝之品也。
【译文】
所以关于“古月轩”共有三种说法:一是古月轩属于乾隆的轩名,画工为金成,字旭映;一是古月轩是一个姓胡的人精画料器,而“乾隆御制”的瓷器是模仿他的;一是古月轩是清代皇帝轩名,不专属乾隆,而历代精制品都收藏于轩里。三种说法所闻不同,所传闻又不同。总之,无论其中哪个正确,用一句话来概括,凡属堆料款,画质精细而饶有清俊之气的,都是最名贵、最瑰宝的制品。
堆料款之器,始于康熙末年,终于嘉庆初年。康熙末年者,款多用粉红釉。雍正至嘉庆,皆用蓝料釉。又,“康熙御制”堆料款小饭碗,有用红、紫、天青、湖水各色以书款字者,四字堆料,笔法端整,是又不止粉红一色矣。
【译文】
堆料款瓷器始于康熙末年,终止于嘉庆初年。康熙末年的堆料款瓷器款识多用粉红釉。雍正至嘉庆年间的款识都用蓝料釉。还有“康熙御制”堆料款小饭碗,有用红色、紫色、天青色、湖水色书写款字的,四字堆料,笔法端庄整齐,这样看来又不止粉红一种釉色了。
乾隆堆料,而天蓝色用铁线篆者,所画花卉多团簇成锦黄地五彩(1),视白地之疏落秀倩者,虽同系料款,其价值乃少逊。
【注释】
(1)团簇:又称“皮球花”,是一种不规则的呈放射状或旋转式圆形纹样。
【译文】
乾隆堆料款瓷器而为天蓝色用铁钱篆书写款识的,所画花卉大多是团簇花并成锦黄地五彩,若比起白地的疏阔大方、清秀美妙,虽同属堆料款,价值就低一些了。
乾隆时之“宁晋斋”、“宁静斋”、“宝啬斋”款亦系用堆料者。“二宁”为亲贵诸王之制品,“宝啬”乃李姓制品也。此种名之曰私家堆料款,视官家御制之堆料,其声价又远逊云。
【译文】
乾隆时的“宁晋斋”、“宁静斋”、“宝啬斋”款,也都是用堆料款的。“二宁”是皇亲国戚各位王爵的制品,“宝啬”是李姓制品。这种称作私家堆料款,比起官家御制的堆料款,名气价值就差远了。
辨款识之是非,以定瓷品之新旧,此仅鉴别之一端,似可凭而不尽可凭也。官窑无款,而客货有款,此历朝所恒有,且新制之字有极工,而旧制有极率者。至近年仿乾隆之品,字之整齐工雅,殆不止十得七八。故但凭是以判断,往往有毫厘千里之差。
【译文】
辨别款识的是非,以确定瓷品的新旧,这只是瓷器鉴别的一个方面,似乎可以凭信又不可以尽信。官窑没有款识,而民窑有款识,这是历朝所常有的事情,并且新制品的款字有极工整的,而旧制品的款字也有书写非常草率的。至于近年来仿制乾隆年间的制品,款字的整齐典雅几乎不止得到十之七八。所以仅凭这一点来判断,往往有差若毫厘,却有千里的不同。
顺治仅一度开窑烧瓷,故顺治瓷品极少。有之,则楷书也。
【译文】
顺治年间仅一度开窑烧瓷,所以顺治年间的瓷器很少。如果有的话,那么款字用楷书。
有“开元年制”四字者,非唐代物也,乃康窑之仿古铜者,并仿其年号耳。
【译文】
有“开元年制”四个字的,并不是唐代瓷器,而是康熙官窑仿制古铜的制品,并且模仿其年号而已。
康熙一代款识,形式最夥,兹汇录之如下:
单圈、双圈、无圈阑、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凸雕、凹雕、地挂白釉字挂黑釉、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写蓝字、白地写红字、绿地写红字、楷书、篆书、半行揩、虞永兴体、宋椠体、欧王体、六字分两行每行三字、六字分三行每行二字、四字分两行省去“大清”二字、红紫色款、天青色款、湖水色款,沙底不挂釉而凹雕天字、方阑内不可识之字、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以上为有字者(1)。
【注释】
(1)半行楷:介于行书与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可识之字:明清景德镇青花瓷器底部有一种类似文字、符号的线条、方格,形似汉字而又无法辨认。满清文:即满文、满洲族文。我国明末满族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母所创制,俗称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字母数目和形体与蒙古文字母大致相同。后清太宗皇太极于1632年命达海(1594—1632)加以改进,形成比较完善的字母体系和拼写法,与蒙古文字母特征有了明显区别,俗称“有圈点满文”。
【译文】
康熙一代的款识,形式最多,今汇录如下:
单圈、双圈、无圈阑,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凸雕、凹雕、地挂白釉字挂黑釉、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写蓝字、白地写红字、绿地写红字、楷书、篆书、半行揩、虞永兴体、宋椠体、欧王体、六字分两行每行三字、六字分三行每行二字、四字分两行省去“大清”二字、红紫色款、天青色款、湖水色款,沙底不挂釉而凹雕天字、方阑内不可识之字、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以上为有字的。
双圈、秋叶、梅花、团龙、团鹤、团螭、花形、物形,完全无字以上为无字者。
【译文】
双圈、秋叶、梅花、团龙、团鹤、团螭、花形、物形,完全无字以上为无字的。
有书“景镇康熙年制”六字者,康窑之客货也。用“景镇”二字,雍、乾以下,殆未之见矣。
【译文】
有书写“景镇康熙年制”六个字的,康熙年间的民窑瓷器。用”景镇“二字的,雍正、乾隆以后大概就见不到了。
雍正一代形式较之康熙为少,然亦递变屡易也。缀录如左:
六字双圈、四字无边阑、四字方边、六字凹雕、四字凹雕、六字单圈、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地挂白釉字挂黑釉、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写红字、白地写蓝字、楷书、篆书、虞永兴体、宋椠体、图书款、方栏内不可识之字、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以上为有字者(1)。
【注释】
(1)图书款:即图章款。图章,图书印章,后泛指印章为图章。陶瓷作品的印章一般都是绘画者用毛笔描画的。
【译文】
雍正一代的款识的样式比康熙时少,但也多有变化。缀录如下:
六字双圈、四字无边阑、四字方边、六字凹雕、四字凹雕、六字单圈、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地挂白釉字挂黑釉、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写红字、白地写蓝字、楷书、篆书、虞永兴体、宋椠体、图书款、方栏内不可识之字、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以上为有字的。
花形、物形、完全无字以上为无字者。
【译文】
花形、物形、完全无字以上为无字的。
雍正之无字者,除双圈、秋叶、团龙、团鹤、团螭外,其余大抵与康制不甚相远,盖花形、物形皆承明代之旧派也。康熙、雍正皆曾禁用“款”字,未几旋复用焉。
【译文】
雍正年间没有字的款识,除了双圈、秋叶、团龙、团鹤、团螭以外,其余大概与康熙年间制品相差不远。因为花形、物形都是继承明代的旧制而来。康熙、雍正年间都曾禁用“款”字,但不久又恢复使用了。
康熙、雍正又多不书本朝代款而书明代款者,康书“宣德”者为多,雍书“成化”者为多。盖宣、成为明代瓷品最盛之时期,而清初所制,犹以之为轨范也(1)。
【注释】
(1)轨范:规范,楷模。
【译文】
康熙、雍正年间还有很多不书本朝代款识而书明代款识的,康熙年间书写“宣德”的最多,雍正年间书写“成化”的最多。因为宣德、成化年间是明代瓷器最鼎盛时期,而清代初年的制品仍以此作为楷模。
雍正外脂水内粉彩之杯,花绘极细。其底画一桃形,内藏“雍正年制”四字,盖沿明花藏款字之法也。在清代瓷品亦为罕见。
【译文】
雍正年间外涂脂水、内饰粉彩的杯子,花绘非常精细。杯底画一个桃形,里面藏有“雍正年制”四个字,是沿袭明代花藏款字的方法。这在清代瓷器中也非常罕见。
乾隆朝之款识,又微有小异,述之如左:
六字双圈、六字单圈、六字无边闌、四字无边闌、四字方边、双线正方形、凹雕、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蓝字、白地红字、绿地红字、绿地黑字、楷书、篆书、欧王体、宋椠体、宋体书、图书款、沙底不挂釉凹雕、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西洋文以上有字者。
【译文】
乾隆一代的款识又微有小异,述之如下:
六字双圈、六字单圈、六字无边闌、四字无边闌、四字方边、双线正方形、凹雕、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蓝字、白地红字、绿地红字、绿地黑字、楷书、篆书、欧王体、宋椠体、宋体书、图书款、沙底不挂釉凹雕、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西洋文以上为有字的。
印花、团花、完全无字以上无字者。
【译文】
印花、团花、完全无字以上为无字的。
凡六字分三行,每行二字;或六字分两行,每行三字;四字分两行,省去“大清”二字。三种历朝皆有之。六字分两行者,大都官窑;若分三行者,则有官窑,有客货也。字以端楷庄重整饬者为美,若字形较大,方横四、五分者,尤为可贵。
【译文】
所有六字分三行,每行二字;或六字分两行,每行三字;四字分两行,省去“大清”二字。这三种历朝均有。六字分两行的,大都是官窑;若分三行的,则有官窑又有民窑。字体以端正楷书、庄重整齐为美,若字形较大,方横四、五分的更加可贵。
清 粉彩百鹿纹双耳尊
方圈内不可识之字者,非字也,亦非回回、喇嘛、西洋等文也,乃一种花押之类耳(1)。此制明代有之,故康、雍亦有仿者。
【注释】
(1)花押:旧时文书契约末尾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种符号。也叫“花书”或“押字”。
【译文】
方圈里不可识的字并不是字,也不是回回、喇嘛、西洋等文字,而是一种花押之类而已。此种制作明代已有,所以康熙、雍正也有仿品。
嘉、道以后,大率沿前朝诸式,有减而无增,渐有趋于一致之势。间有楷书,即前所云六字分两行、分三行二种也。至四字楷书省去“大清”二字者,嘉、道甚为罕见,惟篆书有之耳。篆书之款,自乾隆至同治,均居其大部分。篆书有两种:一种无边阑,字或红或蓝不等;一种有双边,红字居多,即俗所谓图书款也。
【译文】
嘉庆、道光以后,大多沿袭前代各种样式,有减而无增,渐渐有趋于一致的形势。其中有楷书,即前面所说六字分两行、分三行二种。至于四字楷书省去“大清”二字,嘉庆、道光年间非常少见,唯独篆书有这样的。篆书的款识,自乾隆至同治年间占有绝大部分。篆书有两种:一种没有边阑,字或红或蓝不等;一种有双边,以红字居多,即俗称的图书款。
图书款以道光末年暨咸、同间为最盛行,鄙见所雅不喜。间有雍正、乾隆款者,虽不敢谓其必无,然属于赝鼎者,殆八九也。
【译文】
图书款在道光末年及咸丰、同治年间最为盛行,本人所最不欣赏。偶尔也有雍正、乾隆年款识的,虽然不敢断定一定没有真品,但是恐怕十之八九属于赝品。
同治一朝流行客货,凡篆书者,几无不图书款,且省去“大清”二字为尤多。
【译文】
同治年间流行民窑瓷器,凡是篆书题写的,几乎都是图书款,并且省去“大清”二字的特别多。
清 绿彩花卉纹六角花盆
就大概而论,康、雍两朝为楷书盛行时期,篆书者偶或一见。自嘉庆至同治为篆书盛行时期,而楷书亦偶一见也。乾隆篆、楷兼有,而篆究多于楷。至光、宣二代,除仿古外则又楷多于篆矣。
【译文】
就其大概说来,康熙、雍正两朝为楷书盛行的时期,篆书偶尔也能见到。自嘉庆至同治年间为篆书盛行时期,而楷书偶尔也能见到。乾隆年间篆书、楷书都有,而篆书还是多于楷书。到了光绪、宣统两朝,除仿古者外,又楷书多于篆书了。
瓷品有但书“大清年制”不书何朝号者,乃同、光间肃顺当国时所制品也(1)。当时肃顺势焰熏天,将有非常之举,监督官窑者,虑旦夕有改元事,故阙朝号以媚肃顺。物虽近代,而有一段故实,亦瓷学家所不可不知。
【注释】
(1)肃顺(1816—1861):字雨亭,清末满洲镶蓝旗人,宗室贵族,爱新觉罗氏,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祺祥政变时被杀。
【译文】
瓷器只书写“大清年制”而不写朝代年号的,都是同治、光绪年间肃顺掌权时制作的。当时肃顺权倾朝野,有可能发动政变夺权,监督官窑的人担心随时有改朝换代的事情,因此故意空缺朝代年号,以向肃顺献媚。器物虽然是近代的,但有一段典故,也是瓷学家不能不知道的。
瓷款之堂名、斋名者,大抵皆用楷书。制品之人有四类:一为帝王,一为亲贵,一为名士而达官者,一为雅匠良工也。
【译文】
瓷器款识的堂名、斋名,大多都用楷书。制品的人有四类:一是帝王,一是亲贵,一是名士而成达官显贵,一是雅匠良工。
有清仁庙、纯庙两代君主好讲理学(1),故所命堂名多理学语。康熙则有乾惕斋、中和堂,乾隆则有静镜、养和、敬慎诸堂,皆内府堂名也。由是亲贵诸王,亦趋重于理学,成为风气,如拙存斋、绍闻堂在康熙间,敬畏堂、正谊书屋在雍、乾间,宁静、宁晋、宁远、德诚诸斋在乾、嘉间,慎德堂、植本堂、有恒堂均在嘉、道间,大抵多属亲贵诸王之制品。
【注释】
(1)仁庙、纯庙:分别指清代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理学:宋、元、明、清四代陆续成长起来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
【译文】
清代康熙、乾隆两代君主好讲理学,因此所命堂名多理学词语。康熙时有乾惕堂、中和堂,乾隆时有静镜、养和、敬慎等堂名,都是内府所用的堂名。从而亲贵诸王也日益重视理学,蔚然成风,比如康熙年间的拙存斋、绍闻堂,雍正、乾隆年间的敬畏堂、正谊书屋,乾隆、嘉庆年间的宁静、宁晋、宁远、德诚等斋名,嘉庆、道光年间的慎德堂、植本堂、有恒堂,大都是亲贵诸王的制品。
若不以理学语名者,乾隆有彩华、彩秀二堂,皆内府物也。雍正为东园、文石山房,雍、乾间为红荔山房,乾隆为友棠、浴砚书屋、瑶华道人,道光为十砚斋、嶰竹主人、文甫珍玩,大抵皆亲贵也。若名士而达官者,则乾隆时之雅雨堂制,卢雅雨故物也(1);玉杯书屋者,董蔗林也(2);听松庐者,张南山也(3)。雅匠名工则有宝啬斋,有陈国治,有王炳荣,有李裕元(4)。
【注释】
(1)卢雅雨(1690—1768):即卢见曾,字抱孙,号澹园,别号雅雨山人。清德州(今山东德州德城区)人。著名文学家,著有《雅雨堂诗集》、《雅雨堂文集》等。
(2)董蔗林(1740—1818):即董诰,字雅伦、西京,号蔗林,一号柘林。富阳(今浙江富阳)人。董诰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侍郎,《四库全书》副总裁,奉命辑《满洲源流考》,充武英殿总裁,以至文华蓼大学士,卒谥文恭。工诗文,善书画。
(3)张南山(1780—1859):即张维屏,字子树,号南山,因癖爱松,又号松心子,晚年也自署珠海老渔、唱霞渔者。广东番禺(今广东番禺)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著有《张南山全集》等。
(4)李裕元:清代末期的雕瓷名匠。擅长雕反瓷。所谓反瓷,就是将瓷雕好后不上釉,施以彩,直接入窑焙烧的一种瓷器。
【译文】
不以理学词语命名的,乾隆时有彩华、彩秀二堂,都是内府的器物。雍正时有东园、文石山房,雍正、乾隆年间有红荔山房,乾隆时有友棠、浴砚书屋、瑶华道人,道光时有十砚斋、嶰竹主人、文甫珍玩。大体上都是王亲贵戚。如为名士而达官的,乾隆时有卢雅雨的雅雨堂制;董蔗林的玉杯书屋;张南山的听松庐。能工巧匠的则有宝啬斋,有陈国治、王炳荣、李裕元等。
榷陶者,即唐英,即著《窑器肆考》之唐雋公也。亦有题“唐英”款下钤“榷陶”二字印章者(1)。
【注释】
(1)钤(qián):盖章,盖印。
【译文】
所谓榷陶,即唐英,即著《窑器肆考》的唐雋公。也有题“唐英”款下钤“榷陶”二字印章的。
若深珍藏为康熙制品,又有略园、荔庄、坦斋、明远堂、百一斋等,皆乾、嘉间制品。听雨堂、惜阴堂乃道光制品,其主制者未详。
【译文】
若深珍藏是康熙时制品,又有略园、荔庄、坦斋、明远堂、百一斋等,都是乾隆、嘉庆年间制品。听雨堂、惜阴堂是道光年间制品,主持制造者不详。
亲贵中雅制之品,以慎德、绍闻、嶰竹为最有名。余则东园、文石、瑶华、十砚、红荔等,亦堪珍玩也。慎德瓶类,近极罕见,有之则价值甚昂。绍闻、嶰竹,皆以杯、盘、盂、碗等类为多。
【译文】
亲贵中制作典雅的瓷器,以慎德、绍闻、嶰竹最为有名。其余还有东园、文石、瑶华、十砚、红荔等,也值得珍玩。慎德堂瓶类,近来十分罕见,如果有也价值昂贵。绍闻、嶰竹,都以杯、盘、盂、碗等类居多。
款字之最多者,以道光间有恒堂为最,曰“道光某年定府行有恒堂珍赏”凡十余字,奇品也。本以“行有恒堂”四字连属成文,而市肆辄简称有恒堂,姑仍之。
【译文】
款字最多的,以道光年间的有恒堂为最多,写着“道光某年定府行有恒堂珍赏”十几个字,乃是奇品。原本是以“行有恒堂”四个字连属成文,而市场上则简称“有恒堂”,所以姑且如此。
中和堂款书“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八字带干支者(1),亦属瓷话一种故实。
【注释】
(1)干支:即天干地支。“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译文】
中和堂款写“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八个字而带有天干地支的,也是有关瓷器故事中的一个典故。
称堂、称斋者,帝王、亲贵、达官、名匠皆有之。若称书屋、山房者,称珍藏、珍玩、雅制、雅玩的,亲贵、达官有,而帝王没有这种称说。所以这类款识统称为私家款。
“晓岚雅制”之品,字作四、五分大楷,分列上下左右,以四圆圈围之,绿地开光红字,概无花绘,质极莹润,以乾、嘉间物,骤睹之,几疑为纪晓岚制也(1)。及阅底,多有同治年款,不禁嗒然(2)。
【注释】
(1)纪晓岚(1724—1805):即纪昀,字晓岚,晚号石云、春帆。沧州(今河北沧州)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充《四库全书》总纂官。后擢兵部侍郎、左副都御史、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谥文达,世称纪文达公。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嗒(tà)然:形容沮丧怅惘的神情。
【译文】
“晓岚雅制”的瓷器,字作四五分的大楷,分列上下左右,用四个圆圈围绕起来,绿底开光红字,全都没有花绘,质地非常莹润,仿佛乾隆、嘉庆年间的器物,乍一看,几乎怀疑是纪晓岚制作的。但见到底部多有同治年款识,不禁失望。
大雅斋者,清孝钦后所制品也(1)。以豆青地、黑线双钩花者为最多,五彩者亦有之。所绘多牡丹、萱花、绣球之属。豆青地者,横题“大雅斋”三字,旁有“天地一家春”印章,底有“永庆长春”四字。亦有“大雅斋”字在底者,虽甚近代,而值亦颇昂。
【注释】
(1)孝钦后(1835—1908):即慈禧太后,咸丰帝妃,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咸丰去世后曾垂帘听政,成为清朝实际的统治者。同治继位后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尊号为慈禧太后,俗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译文】
大雅斋,清代孝钦皇后所用的制品。以豆青色底、黑线双钩花的居多,也有五彩的。所画多为牡丹、萱花、绣球之类。豆青地的瓷器横题“大雅斋”三字,旁有“天地一家春”印章,底部有“永庆长春”四字。也有“大雅斋”字在底部的制品,虽然是近代器物,然而价值也相当昂贵。
康、雍、乾三朝,但绘画不题字之品为最多,有题字者较少。若题字,必精楷。又以御制诗为至珍贵,其次则长篇成文也。若行草数字,乃客货之随意者,殊不足赏,且所制亦不多。盛时大率无题字者矣。道光画《无双谱》,题识最夥。如画数人物,则每人系以一小传,分占其器之半;若楼台景者,又必于其旁书明西湖各地名胜,虽非甚可厌,比较为差矣。若同、光间客货之粗者,辄题行章短句,至可憎恶。而近年所作各器,又必无题字,颇合于有清盛时矩矱也。
【译文】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只有花绘而不题字的瓷器最多,有题字的比较稀少。若有题字,必是精美的楷书。又以题御制诗的为最珍贵,其次则是书写长篇现成文章的。若是几个行草字体的字,乃是民窑中随意的制品,很不值得观赏,而且制作也不多。清代兴盛的时候大多没有题字的。道光年间画《无双谱》,题识最多。如画几个人物,则每人都附以小传,占据瓷器表面一半;如画楼台风景,又一定在旁边写明西湖各地的名胜,虽然不是特别讨嫌,但相比之下就较差了。若是同治、光绪民窑的粗糙制品,常常随意题写行章短句,甚为憎恶。然而近年来所制作的各种瓷器又必定没有题字,很符合清代全盛时期的规矩法度。
书长篇成文者,如《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归去来辞》、《兰亭序》、《出师表》(1),皆全篇录齐,笔法出入虞、褚(2),均康窑之铮铮者(3)。《赤壁赋》一边绘画,一边写字,尤为珍品,其余则有字无画。后代殊不敢仿制,一则无此善书之手,一则制近古朴,难博俗人之嗜好耳。
【注释】
(1)《赤壁赋》:赋篇名。北宋苏轼作。有前、后两篇。写于作者两度游览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时。《前赤壁赋》最为有名。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映射出超脱的思想境界。《圣主得贤臣颂》:汉代王褒作。王褒字子渊,蜀人。宣帝时应召作此篇,见《汉书》卷六十四下《王褒传》载。《归去来辞》:全称《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潜名作。《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晋王羲之作文并书。书法原本已佚,今存摹本,历代书家推为“天下第一行书”。《出师表》:《出师表》有前、后两篇,三国蜀诸葛亮(181—234)撰。《前出师表》载《三国志》卷三十五,作于建兴五年(227)。《后出师表》有人以为伪作。
(2)虞、褚:即虞世南和褚遂良。虞世南,即虞永兴,见前注。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太宗时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唐代著名书法家。
(3)铮铮:比喻声名显赫,才华出众。
【译文】
书写长篇文章的,如《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归去来辞》、《兰亭序》、《出师表》,都是全篇抄录完整,笔法近似虞世南、褚遂良,都是康熙官窑非常有名的。《赤壁赋》为一边绘画,一边写字,尤为珍品,其余的则有字无画。后世都不敢仿制,一是因为没有善于书法的能手,一是因为制作近于古朴,难以博得凡夫俗人的喜爱。
康熙书《圣主得贤臣颂》及《归去来辞》等文,施之大笔筒为多,且有四体书者(1),底款有“熙朝传古”四字。
【注释】
(1)四体书:汉字最主要的四种字体,即正(真)、草、隶、篆。其中正(真)即楷书。晋卫恒《四体书势》称四体为古文、篆、隶、草。
【译文】
康熙时书写《圣主得贤臣颂》及《归去来辞》等文字而施加以大笔筒的居多数,并且有四体书书写的,底款为“熙朝传古”四字。
康熙《耕织图》为瓷界可珍之品,所作以盘、碗为多。图凡多幅,每幅各系以御制诗一,诗乃短五古也(1)。青花、五彩均有之,五彩尤为罕觏。
【注释】
(1)五古:五言古诗的简称。
【译文】
康熙时的《耕织图》是陶瓷界的珍品,所制以盘、碗居多。图有多幅,每幅都附有御制诗一首,诗为短五古。青花、五彩都有,五彩尤其罕见。
《耕织图》画意既媲美宋人,其题句楷法,亦足与虞永兴抗手(1)。若彩盘于所题诗句,又有作篆书者。
【注释】
(1)抗手:匹敌。
【译文】
《耕织图》的画意既可媲美宋人,而其所题句的楷书,也足以和虞永兴相匹敌。若是彩盘,则于所题诗句中又有作篆书的。
鸡缸为成化精品,康熙、乾隆暨嘉、道各朝均有之。以乾隆者为尤精。上题御制诗,有“乾隆丙申御题”字样,款识为篆书“大清乾隆仿古”六字,其后各朝亦俱称仿古也。所题诗字体有两种:一种字较小,体近虞、王之间;一种字较大,楷法凝重,又颇似颜鲁公矣(1)。缸亦有两种,一种较小,尤为难得。
【注释】
(1)颜鲁公:即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山东临沂费县)人。唐代杰出书法家,世称“颜体”。楷书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译文】
“鸡缸”为成化年间的精品,康熙、乾隆及嘉庆、道光各朝均有这种瓷器。以乾隆时制作尤为精美。上面题写着御制诗,并有“乾隆丙申御题”字样,款识是篆书“大清乾隆仿古”六个字,其后各朝也称作仿古。所题诗字体有两种:一种是字体较小,书体近似虞世南、王羲之之间;一种字体较大,楷法凝重,又很类似颜真卿。鸡缸也有两种,一种较小,十分难得。
鸡缸之可贵,固已腾溢人口(1),然乾隆同时贡品,驾轶于鸡缸者(2),不可缕指(3),何独于是而惊心动魄耶?道光之仿乾隆,与同治、光绪之仿道光者,亦较他种瓷品值涨倍蓰(4),大抵因御制一诗增其声价耳。
【注释】
(1)腾溢:翻腾漫溢。人口:人的口,指言谈、议论。
(2)驾轶:凌驾,超过。
(3)缕指:详细指出。
(4)倍蓰(xi):谓数倍。倍,一倍。蓰,五倍。
【译文】
鸡缸的可贵,固然已经誉满人口,然而乾隆年间的贡品超过鸡缸的不可胜数,为什么唯独在此方面惊心动魄呢?道光时模仿乾隆时的,与同治、光绪时仿道光时的制品,也比别种瓷器价值高数倍,大概是因为一首御制诗提高了它们的声价。
乾隆间有种杯盘,专录御制诗于上而无画者,诗乃五古诗,末有“某朝御题”字样,下有胭脂小方印,其楷法之精美者亦殊可珍。
【译文】
乾隆年间有种杯盘,专录御制诗在上面而没有图画,诗为五言古诗,末尾题有“某朝御题”字样,下有胭脂小方印,楷书写得精美的也特别珍贵。
嘉庆官窑盖杯,有外题御制诗,而器与盖中心绘花者,诗乃五律(1),咏品茶者也。康窑十二月花卉之酒杯,于题句下有印章,文系一“赏”字。雍正料款之器,瓷面有印二,一曰“月古”,一曰“香清”。同时文石山房制品,亦于瓷面作两印,分列“文石山房”四字。乾隆题御制诗之品,句末“乾隆”二字,分为两印,“乾”字作三画卦文(2)。
【注释】
(1)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属于近体诗中律诗的一种。
(2)三画卦文:指《周易》中八卦的乾卦,以由三画上下排列而成,故称,并可与乾卦之“乾”互相代替。
【译文】
嘉庆官窑的盖杯,有的外面题写御制诗,杯和盖的中心都画着花纹的制品,诗为五言律诗,是吟咏品茶的。康熙官窑绘十二月花卉的酒杯,在题句下面有印章,是一个“赏”字。雍正时料款瓷器上有两枚印章,一是“月古”,一是“香清”。同时文石山房的制品,瓷器上面也作两个印章,分列“文石山房”四个字。乾隆题御制诗的瓷器,句末“乾隆”二字分为两印,“乾”字作三画卦文。
清 黄地粉彩云龙纹镂空帽筒
慎德堂以三字直款者为可贵,款多系抹红色,亦间有描金色。若有题句者,下书一印作椭圆形,篆“道光”二字。慎德所以鼎鼎有名,盖其瓷质之白、彩画之精,固足颉颃御制也。
【译文】
慎德堂以三字直款的为贵,款字多为抹红色,也偶尔有描金色。如果有题句的,下面有一作椭圆形的印章,篆书“道光”二字。慎德名气极高的原因,是它的瓷质莹白、彩画精美,实足以和御制瓷器相抗衡。
嶰竹主人亦道光瓷之精者,固以质白画美为其特长,然亦有寻常粗品,若红地双钩画竹之类是也。小杯最精,碗亦不俗,然其所制颇少巨大之品。
【译文】
嶰竹主人也是道光瓷器的精品,固然也以瓷质莹白、彩画精美为特长,然而也有普通粗糙制品,比如像红地双钩画竹之类便是。小杯最精,碗也不俗,然而这种制品很少有巨大的器物。
若深以小品茶杯为多。或谓制者乃一嗜茶雅士也。有不书“若深”而书一“玉”字者,亦是同一人所制。
【译文】
“若深”以小品茶杯为多数。据说制造者是一位嗜好品茶的雅士。有不写“若深”而写一个“玉”字的,也是同一个人所制。
敬畏堂所制器具,多系豆青一色。彩华、彩秀则雅好作豆彩花。养和堂、静镜堂所绘花鸟有极精者。宁远、宁晋诸斋,“宁”字不避讳,亦在道光以前之一证道光名旻宁。其质极润细,而花彩则规矩花、三品球之类为多(1)。宝啬瓷花独出新意,尤好作堆料也。雅雨堂人物画工一时妙手,骚坛盟主自是不凡(2)。
【注释】
(1)三品球:疑指皮球花。
(2)骚坛盟主:指雅雨堂主人卢见曾,他是康熙、乾隆年间著名诗人,故称。骚坛,诗坛。
【译文】
敬畏堂所制造的器具多为豆青色。彩华、彩秀则喜好作豆彩花纹。养和堂、静镜堂所绘花鸟有的非常精细。宁远、宁晋诸斋,“宁”字不避讳,也是在道光以前的一个明证道光名旻宁。其瓷质非常细润,而彩绘花纹也以规矩花、三品球之类居多。宝啬的瓷器花纹能够别出心裁,尤其喜作堆料。雅雨堂瓷器的人物画工为当时的妙手,作为诗坛的领袖,自然不同于一般。
嶰竹喜作八宝、碎花及团鹤之属。至绘折枝而饶有雅致者,慎德堂当推妙选矣。文甫雅玩之器多画金鱼,乃殊不觉其可喜。
【译文】
嶰竹喜欢画八宝、碎花及团鹤之类。至于绘画折枝花纹而饶有趣味的,当数慎德堂最为精妙。文甫雅玩的瓷器上多画金鱼,并不特别令人喜欢。
蓝款、红款与作楷、作篆,大有泾渭分流之象。大抵乾隆以前多系楷书,又兼多系蓝字也。乾隆以后多系篆书,又兼多系红字也。底杂色釉而款写黑字者,惟乾隆有之,此外殆未之见。
【译文】
蓝款、红款与作楷书、篆书,大有泾渭分流的现象。大体上说乾隆以前多作楷书,而且多为蓝字。乾隆以后多作篆书,而且多为红字。底部有杂色釉而款写黑字的,唯独乾隆时有,此外几乎未曾见过。
瓷品之有回回、喇嘛、西洋等文者。回回文或于花地开光处书之,或有全体书回回文而不绘花者;喇嘛文多于绘花之上书之,即明瓷所谓“花捧真言字”者也,或作圆形,字如八卦之围列;西洋文则于画空隙处书之,或于器底书之。又一种旧洋瓷,表面纯系洋式,器底有华字“某某年制”者(1),字作宋体书,亦奇品也。若写洋文款兼有基督纪年者(2),乃当日舶来流入之品耳。
【注释】
(1)华字:汉字。
(2)基督纪年:即基督纪元,以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耶稣降生的年份为起点顺序计算年代的纪年法,我国称之谓“公元纪年法”。
【译文】
瓷器上有书写回回、喇嘛、西洋等文字的。回回文有的在花纹开光处书写,有的全体书回回文而不绘花纹;喇嘛文多书写在绘花之上,即明代瓷器所谓“花捧真言字”的制品,有的写成圆形,字好似八卦围列;西洋文则书写在绘画的空隙处,也有写在瓷器底部的。又有一种旧的洋瓷,表面纯为洋式,而在器物底部有汉字“某某年制”的,字为宋体,也是非常珍奇。若写西洋文款,并有基督纪年的,则是国外流入的瓷器。
【点评】
瓷器款识是指刻、划、印、写在瓷器底部等某些较为固定位置的一类文字或符号,亦称铭文,与花绘中文字或符号主要用于表达制器者主观的愿望不同,款识的作用基本上只在标明制作年代、产地、用途、工匠,或收藏者姓名等与瓷器自身相关的信息内容。因此款识作为瓷器外观的组成部分,具有艺术内涵与形式上审美的价值,但其作为鉴别瓷器时代、真伪等的标志作用要更大一些,从而受到多方面的重视。本章即于《花绘》之后,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瓷器款识发生发展的历史,历代瓷器款识内容及形式的变化,总结评价了名家名款的特点及其高下得失,提示了鉴赏的标准与经验,为瓷学中重要一环。
本章全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说款识之历史。瓷器有款识始于宋代,元代继之,然式样尚简。至明代渐次发达,式样增多。清代乃极盛行,其最高贵者为料款。料款始于康熙末,乾隆间古月轩所制最精,宁晋、宁静、宝啬诸斋亦有名。
二说款式之大略。历代有不同。款识之位置,历代以在底足内居中者最多,高足者或题于足内层或外层之边际,或题于口,或题于腰腹。
款识之内容,宋瓷见有题“内府”、“政和年制”,或有题“一二三四五六”等数目字者。元瓷唯官窑有“枢府”二字款,民窑有款识者少见。明瓷官窑或作“某某年造”,也有用“制”字者,但极少。清瓷首推料款,有两种,曰“某某年制”,曰“某朝御制”,少用“造”字。大抵皆四字为多,间有六字。
款识之书写,宋瓷或横镌,或直(竖)镌。元瓷多随意成。明瓷有凹雕、印花、绘花、雕花等,最奇为永乐官窑绘狮子滚球内藏款字者,而嘉靖官窑有底款作环形或书于底之中心者。清瓷书法似欧、王,间有虞永兴、宋椠、宋体、铁篆体等别体,字皆釉汁凸起,双圈方边。
三说款识之形式。只列清代的,分“有字”与“无字”,康熙朝“有字”者“单圈”及以下共三十种,“无字”者“双圈”及以下共九种;雍正一朝“有字”者“六字双圈”及以下共二十一种,“无字”者“花形”及以下共三种;乾隆一朝有字者“六字双圈”及以下共二十三种,“无字”者“印花”及以下共三种。以下分述清代历朝款识形式更具体而微的区别,可资清瓷的鉴识。
四说款识之为斋名或堂号者。有四类:帝王、亲贵、名士、达官。人物品类不同,个性有异,则斋名或堂号自各取用有别。列其名家帝王有康、乾二帝,达官有卢见曾、董蔗林、张南山、纪晓岚,雅匠名工则有陈国治、王炳荣、李裕元等。继而选评历朝名款,有中和堂、大雅斋、慎德堂、嶰竹主人、若深、敬畏堂等。
综上所述,本章“说款识”亦确而可考,详而有序,可凭作瓷器断代的参考。诚如作者所说:“此仅鉴别之一端,似可凭而不尽可凭也。”还应参照具体器物的胎质、釉色、造型、纹饰、工艺、光泽等等,作综合的判断,才能比较接近实际。但本章所述也有可以讨论的地方,如前引童书业文曾指出,本章以古月轩为清宫画所不合实际,“清宫内并无‘古月轩’其地。有‘古月轩’款的,乃玻璃器而非瓷器,且为私家款而非进御之物”。至于本章仍论及康熙书《圣主得贤臣颂》及《归去来辞》、《耕织图》之类,后者其实已归入《说花绘》,似都不应再列为款识,唯其具体内容仍可与前述一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