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前面“宏”况中,青山讲到“宏大而遗细小,则其情未至;细小而失宏大,则其意不舒。理固相因,不可偏废”,提出与宏大相呼应的细小,也是非常重要的,故而“宏”况之后紧接“细”况。
“细”况主讲节奏中的细微变化。青山开篇即直言音乐的细微变化之处是在节奏之间,并阐述了乐曲起调应该用和缓的节奏,随着音乐的行进逐渐展开,对音乐描绘的镜像用微妙的变化进行生动地刻绘。
青山将“细”分为“指下之细”和“终曲之细”。“指下之细”指的是指法上的严谨细致,乐音的流淌宛若天然,各种指法的运用虚实轻重相连,例如按音后掐起或掩上、带起放合等等,令音乐延绵不绝,给予听者陶然醉心、耳不暇接的艺术感受。“终曲之细”则是注重整体的细致,每一处转折,每一个乐音都要仔细考量,青山用了“字字摹神”四个字来形容对整体细微的要求。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音乐中才能有让人玩味不尽的感觉。
青山文中指出初学者弹琴往往节奏过紧,就如同人说话不喘气一般,音乐中字、词、句之间都有合理的气口呼吸。青山此处意指节奏不是节拍器,须有细微高妙的变化,这样才能传递出情感与意境。
最后的总结,青山再次强调“细”况的指细和曲细,“运指之细”是技术基础,“全篇之细”是艺术体现。“细”况全篇没有提到一个“宏”字,但此篇应与“宏”况连读,方为完整。
音有细眇处1,乃在节奏间。始而起调2,先应和缓,转而游衍3,渐欲入微。妙在丝毫之际,意存幽邃之中4。指既缜密5,音若茧抽,令人可会而不可即6:此指下之细也。至章句转折时7,尤不可草草放过,定将一段情绪缓缓拈出8,字字摹神9,方知琴音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此终曲之细也10。昌黎诗⑪:“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⑫。”其宏细互用之意欤⑬?
【注释】
1细眇(miǎo):细微。眇,细小,微末。
2起调:乐曲起音。
3游衍:从容自如地敷演展开。
4幽邃:幽深,深邃。
5缜密:细致周密。
6会:领会。即:接近。
7章句:章节,乐句。
8拈(niān):取。
9摹神:传神。
10终曲:整首乐曲。
⑪昌黎:即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谥号“文”。韩愈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昌黎先生”。
⑫“昵昵儿女语”几句:语出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昵昵,亲切,亲密。划(huà)然,突然。轩昂,高昂貌。
⑬宏细互用:宏细风格交错使用。宏细,此指风格意义上的“宏大”和“细腻”。互用,交错运用。
【译文】
音乐有细腻微妙之处,就在于节奏之间。刚开始起调时,首先应该和缓,然后慢慢敷演展开,逐渐转入细微的变化。神妙正在于丝毫之间,意绪则存于幽深之中。当用指达到细致周密之后,取音就如同从蚕茧中抽丝一般不绝如缕,让人可意会而不可接近:这是指下之“细”。而到章节、乐句转换之际,尤其不能草草放过,一定要把一段情绪缓缓抽取而出,每个音字都能够细腻传神,这样才能领悟到琴音中有无限的滋味,品玩不尽:这是整曲之“细”。韩昌黎有诗云:“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说的就是宏、细风格的交错运用吧?
往往见初入手者,一理琴弦,便忙忙不定,如一声中欲其少停一息而不可得1,一句中欲其委婉一音而亦不能2。此以知节奏之妙3,未易轻论也4。盖运指之细在虑周,全篇之细在神远:斯得细之大旨者矣。
【注释】
1少:稍,略。
2委婉:此指曲尽细节之妙。
3此以:当作“以此”。节奏之妙:似乎既可以理解为“节奏本身的妙处”,也可以理解为“存在于节奏中的妙处”。但从“一声中欲其少停一息而不可得,一句中欲其委婉一音而亦不能”来看,或许后一种解释更为可取。因为这种急急忙忙的弹法未必没有节奏,很可能节奏感还很强,只是没有发挥出节奏间细微之处的韵致而已。所以,在“宏”况和本况中,笔者将“音有细眇处,乃在节奏间”一句阐发为应当先立节奏之大体,再求完善节奏中之细微处。
4轻:轻率,轻易。
【译文】
经常看到初学者一接触到琴弦就急急忙忙手不能定,就好像一声中要他稍停一口气也不能够,一句中要他把一个音表现得细腻也做不到。由此可见,节奏中的妙处不是能够很轻易地谈说的。大致而言,运指之“细”在于思虑周详,全篇之“细”在于神思深远——这一概括,便是“细”的主要意旨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