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二从阿难如是去。返妄归真明他位之文也。此中位次。众说纷然。或以三渐次为横遍诸位者。或以干慧三渐次位圆家五品十信尽摄其中者。或以单复十二乃至妙觉为七者。或以经文但言五十五位而未许六十圣位者。或以金刚心为等觉别开者。今试以当机问词及吾宗六即定之。自无余议矣。尽当机问词有四。初通请云。未到涅槃。云何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次别请云。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得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如来答中。先明渐次。次明干慧四十四心。次明十地。再次始明等觉。故总结云。如是重重单复十二始尽妙觉。次序条然无烦别说者。如吾宗六即者。凡夫本具圣位为理即。从此得闻为名字即。干慧为观行即。十信为相似即。十住至等觉为分证即。妙觉为究竟即。则知此中三种渐次。正名字升进之位。以其不独解名。且能修观。但未入品。非观行位。若其修之不已。近能伏五住而登干慧。远能破三惑而跻分证。故经云因不流逸旋元自归。以至六用不行。是人即获无生法忍等。俱系如来悬示。后位功由于此。而非三渐次当位功行。何能如是。此乃大旨。不可不深知也。圆通流云。此法修之始于名字。成之登于观行。至哉言矣。干慧地中。以不思议观观不思议境。达阴入界本如来藏。人法二执了无性实。故云执心虚明纯是智慧。而如来藏唯妙觉明。故云妙性圆明莹十方界。但欲爱初干。未与法流水接。判属观行无疑也。十信位中。能破界内见思。及破界内外尘沙。以伏无明住地惑。故初信即云一切妄想灭尽无余。则后后胜前前。而十信又可知矣。谓非相似也乎。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觉。此诸位中虽浅深有异。而分破分证。位位具诸功德。则总属之分证。唯后妙觉乃名究竟即耳。况结文云。重重单复十二始尽妙觉。则十二为能尽。此在于因。妙觉为所尽。而在于果。乌得并妙觉为七乎。当知三渐次干慧四加行等觉谓之单。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谓之复。不唯称谓无乖。亦且义意有据。则六十圣位亦从可识矣。其经言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者。例如吴兴渐次干慧非真妙觉非路。达者详之。分文为二。初正答。阿难如是去也。二结显。是种种地去也。初又分十。始于三渐次。终于等觉。次第可见。

初三渐次又二。初阿难等结前。二汝今等明今。

初结前中。如是等法也。指前十二类众生一一互具十二类也。前十二类。因十二颠倒之因。感十二颠倒之果。今以一一之果还资一一之因。如胎一类造余十一。乃至非无想类亦复如是。故云如是等也。犹如下喻也。妙净明体中。一念不觉即有十二类生各具十二。犹如捏自空华而发生也。捏目喻一念不觉之颠倒也。乱华喻六乱妄想而有十二类更各具十二类也。颠倒下合也。颠倒等者。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圆满者。因颠倒故。翻圆满为十二类缺陷矣。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真实者。因颠倒故。翻真实为十二类虚妄矣。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清净者。因颠倒故。翻清净为十二类染污矣。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明了者。因颠倒故。翻明了为十二类昏暗矣。犹之乎清净眼晴明空。因一捏目。而虚空中狂华乱生。空华因捏目而有。十二颠倒因一念不觉而有。故云颠倒等也。良以真性不可思议。翻此性德而成乱想。业力亦不可思议也。

二明今又分三。初标举。汝今等也。二徴列。云何等也。三释明。云何等也。

初标举中。汝今等者。虽牒前请词。实统收前之解行二门也。盖修无所修。全以不生灭为本而修。则即于耳根返闻自性旋倒闻机以为能修之要。证无所证。全证众生本有。则即于常住真心中中流入以趋究竟之妙。故云汝今修证也。云佛三摩提者。拣非偏渐之修证也。本因元所乱想。即上一一类中各各互具者也。又即因动有声乃至因味知法等也。欲除此想当立渐次。故云立三渐次等也。如净下立喻也。喻行入因心。除去二字正喻三渐次功行。毒蜜喻十二颠倒。毒蜜能丧色身报命。此之颠倒能丧法身慧命。故喻毒蜜。汤水喻耳根法门之正行。灰香喻三十七品之助行。甘露喻所证也。所谓先净因心。后证果德耳。又可除去二字总喻三渐次。净器毒蜜同前。汤水等别喻三渐次。违其现业喻以汤水。刳其正性喻以杂香。除其助因喻以杂灰。以三渐次即修耳根三昧故。后贮甘露喻五十五位及妙觉也。所以下之结显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则知三渐次为能增进能成就也。五十五位为所增进所成就也。

二徴列中。初二句徴也。二六句列也。徴可知。列中每各二句。上句修。下句断也。言修习者。谓初于闻中不令循声流转。数数返闻自性。除其助因者。五辛为资助正性之因。然亦就饮食中一端。类而推之。凡五根所入生烦恼因皆可除之。为入证初门耳。真修者。谓返闻自性务以真三摩地渐次熏修。刳其正性者。杀盗淫为一切众生之正性。使入诸苦故。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今刳而去之。则生死轮回可息矣。增进者。即此反闻工夫增进其行。违其现业者。谓六根之中现前流注新新造业。违之使内六根不复流逸六尘。乃至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如是所谓现前之业无不违矣。又违其现业及前除其助因刳其正性。一经所谈不出此之三句。何则。若果违其现业除其助因等三。圆解从是以开。圆行从是以成。圆位从是以证。便可请结圆经之名。乃至七趣自得乎精研。五阴自得乎详辨矣。所以谓一经所谈不出此三句也。此中虽列修习等三之所修除其助因等三之所断。下释明中正明所断之三。不言所修之三。以所修是能断。举所断能断见矣。又前来所修无非是修习等。所以但举断不举修也。

三释明分三。即除助因等也。次第可见。初除助因又三。初云何句徴。二阿难等释。三阿难下结。初徴可知。二释又三。初明因由。阿难去也。二劝断荤。阿难去也。三出过患。如是去也。

初科为因由者。为欲断五荤之助因。借此四食而叙来源。所以有食甘句结四食也。食毒句指五荤也。不能自全等者。谓其各有形命。非食则死。故必依食而住也。段食等四。若依经论所说不一。然此十二类生止在欲界。则知四食亦应就欲界而释也。一段食者。段即抟也。经论皆称抟食。以手抟取曰抟。今言段者谓分段也。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名段食。二触食者。触即对也。谓六根所对色等六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是以翻译名义云。见色爱者名食。岂非触义乎。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三思食者。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于诸根。如人饥乏。至有食处。望所得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四识食者。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

二劝断荤中。正明食辛非行者所宜也。食甘二句。明食有利害。盖指五辛为毒类也。虽不致死。而发淫增恚。非毒而何。故求三摩地者当断此也。五辛如别释。言其发淫增恚。总是助火耳。

三出过患中又二。初如是下明说法人也。二是食下明坐禅人也。初可知。次中。大力魔王等者。魔王唯恐行人成就。时欲坏之。今既修禅。食其五辛。天仙不来守护。而魔王乘隙可入矣。故曰大力等也。现作等现身也。非毁等说法也。命终等者。既闻其说。命终之后为其眷属。受魔福尽还堕地狱也。非毁禁戒者。自不能除。反毁持戒者。曰何必斤斤两两以戒为持。若作是说。所谓法说非法也。赞淫怒痴者。因大乘经云。淫欲即是道。贪痴亦复然。便谓淫怒痴等不碍于道。殊不知此是全妄即真达性之言。若作错解。所谓非法说法也。

三结可知。

二刳正性。亦有徴释结三也。初徴可知。二释亦三。初直示功行。阿难等也。二正出方法。当观等也。三预明效验。禁戒等也。

初直示功行中。要先之句总明严持。承断下别明严持也。所谓使淫杀不生也。淫须从心止绝。不唯执身不行。亦且执心不起。到此不行不起之心亦不可得。故云永断淫心。酒能致乱。助欲性故。肉能伤慈。起杀心故。以火助食而不啖生者。防杀之至也。酒本昏性。行人若饮。其昭昭者翻为昧昧矣。其惺惺者翻为昏昏矣。则其慧命之失可知也。肉本丧慈。其形虽人畜之别。其体本同有佛性。若食其肉。即断佛性种子。则其法身之丧又可知也。所以不应餐酒与肉。是修行人等。反显劝持也。可知。

二正出方法中。当观等者。正示断欲之法也。犹如等者。世间毒蛇止杀色身报命而已。淫欲能丧法身及夫慧命。世间称怨贼者。劫财为贼。夺命为怨。今淫欲不唯劫功德法财。亦且夺慧命。故喻之以毒蛇怨贼也。所重全在当观二字。下之执身不动执心不起全由此中得力。先持等。复明持戒有序不可躐等。先持等比丘戒也。后行等菩萨戒也。近有谓比丘戒难持菩萨戒易持。然在比丘执身不动犹可把提。若其菩萨执心不起了无摄持。反为易者良可慨矣。

三预明效验中。禁戒等者。预序其效验也。若近在观行。远在相似。所以禁戒去叙观行也。是清去叙相似也。下之违现业之预明效验亦然。云戒成就者。谓于淫杀二种。执身不动执心不起戒当成就。永无相生。断淫故也。永无相杀。断杀故也。既无生杀业因。何有生杀业果报哉。偷谓窃取。劫谓强取。无负累者。无负债之业累也。不还宿债者。如以大妄语贪其供养。还当酬偿。今既不妄。不须还也。总而言之。淫杀盗妄四皆清净。故云禁戒成就。预叙将来得观行之效验如此。是清等。预叙相似之效验。即六根清净也。不须天眼。眼清净也。闻法。耳清净也。亲奉圣旨。舌清净也。得神通者。身清净也。宿命清净。意清净也。虽略鼻根亦可兼耳。若要释此。即于法华六根清净为对显之亦可知也。以叙相似之效验也如此。

三结可见。

三违现业。亦徴释结三也。初徴可知。释亦有三。初阿难下正出功行。二十方下预明效验。三从是下随行安立。

初正出功行中。以无贪淫等。若承前不止于无淫。乃至无妄语亦具也。又就文不唯无贪淫。凡六根所对皆无贪矣。所以云于外等也。外六尘不多流逸则贪淫无矣。盖流逸奔尘起现前业。今无贪淫而不外逸。则旋转欲流自归元觉。是以尘既不缘此境寂也。根无所偶此尘空也。根境双亡则入一亡六。故云反流等也。又可返句入流也。六用句亡所也。此乃违之极矣。然违现业。若欲详明。具如玄义十乘观法始尽其义。正出功行如此。

二预明效验中。十方下明观行也。身心下明相似也。是人下明分证也。以违其现业功行已去。近可得相似。远可得分证。若夫观行乃又近之近也。观行中。十方等者。乃所观之境。既是皎然清净。皆由能观之智也。以能观之智照所观之境。犹之乎琉璃内悬明月也。若所观之境发能观之智。犹之乎明月悬琉璃内也。以其境智一如能所不二。又可明月即全一之心琉璃即六尘国土也。相似中。身心一句。总标六根清净也。妙圆平等。非不二不异谓之平等。但至此际。圆明之理相应相似。如瓜比瓠如鍮比金。故云妙圆等。正显其清净也。亦应法华六根清净对释于此。以其十界无不圆见圆闻乃至圆知。故云一切等也。又可身心句根无所偶故也。妙圆句不起分别故也。获大句不为所转故也。一切等所谓法身理显性德圆明也。云分证中。证入无生。自初住乃至等觉。分分增进。可知也。

三随行安立中。从是等者。意谓预明效验过来。所有五十七位无不具在。随汝所发之行是观行即。安立于干慧圣位也。所发之行是相似即。安立于十信圣位也。所发之行是分证即。安立于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妙四十六圣位也。所以下去。其始也干慧。其终也妙觉。及夫中间皆是三渐次所发安立之位。以故皆以三渐次为初基耳。

三结可知。问三种渐次。前已判属名字升进之位。何以释文。或指为观行。或指为相似。或指为初住已去。不唯自语相违。且更前所说者于经无所据耶。答前不云乎。三种渐次名字中修。近成观行。远通真似。故于世间永无相杀相生等者。此正圆伏五住。使杀盗淫不复发生。在观行也。于父母肉身见十方世界等者。此正六根净净见思先落。在相似也。已上第二渐次如此。第三渐次中。十方等。同前观行位也。身心等。同前相似位也。是人等。此正分破无明分证三德。在分真位也。如来巧施预为悬示。要使众生直下修习以为入证之本。故后文结云。如是皆以三增进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亦犹功成九仞不忘一篑之意也。然言三渐次又言三增进者。所以初渐次但明过患。第二渐次。不唯明功行。且预明观行相似之效验。若夫第三渐次。不唯明观行相似效验。且更明分真效验。则知后后胜于前前。是为三渐次。亦云三增进也。

二从阿难是善男子去。明干慧之文也。正承上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观行位耳。自此去总酬当机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之请也。是善男子。即指能修三种渐次之人。由刳正性故欲爱干枯。由违现业故根境不偶。若有欲爱为因根境为缘。故有残质所生之法。今既生无贪欲而六用不行。则因缘双绝。更从何而续生现前残质乎。此就所灭之恶而言。乃指前也。执心下。正约所生之善以明今耳。盖以不思议观观不思议境。达阴入界处本如来藏。人法二执了无实性。故云执心等也。而如来藏微妙觉明圆照法界。故云慧性等也。金色外映为蓥。今之慧光外映亦如之也。干有下。结显名义也。法流水者。的指中道佛性说。流水二字约喻说。盖中道谛理源远流长混混不竭。喻如流水。言未与接者。谓欲习正在初干。以圆伏五住为初干也。虽是圆明圆照圆伏五住。若较后位。则今之位欲习犹未得尽。故未与中道理水接。在吾宗六即中。此正圆伏五住观行初成之位也。

三自即以此心去。正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十信相似位之文也。初信心中。所言信者。于中道佛性深忍乐欲确乎不拔之谓。此有十心。以信为首。故通名信。即以此心者。指前干慧心也。依耳根圆通用妙奢摩他等圆伏五住观行现前。是以中中流入。盖此心以常住中道而为其体。今从中道之中而流入也。亦可以中道观观中道而流入其中。故云即以等也。因此流入。见惑先落。而常住圆妙之理如莲华开敷而显现矣。故云圆妙开敷。已上明前干慧。从真去明本位也。谓从干慧本妙圆心。重发明似真妙信心。故云从真等也。心之与理冥契相似。见乎常住真心决然可信。故云妙信常住。八十八使悉皆净尽。故云一切等也。中道二句。受初信名也。盖能信是行者因心。所信是中道谛理。杂妄既尽。是以纯真意显。全所成能即理是信故也。然住即是信。有人云。十信即从十住开出。以故名住者多。此非然也。若尔位位应言为信。云何前后言住中间又言心耶。殊不知此是圆教相似之位。住即位耳。

二念心中。真信者。上云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即指初信心也。明了者。此位进断思惑。所有信心圆明常住更明了也。唯其明了。故一切圆通而念慧现前也。此句标。阴处下示圆通之相也。阴处不碍则横通诸法。三世昭然则竖通多劫也。舍身受身者。分段生死也。一切习气者。思惑正习也。皆现前者。由念慧圆明忆念无忘故尔。是以结名为念心住也。盖前是深信本有佛性。此是忆念近习种性。于五根中即念根也。

三精进心中。妙圆者指初信心。纯真者指二信心。言向之妙圆纯真。至此真精发化。故云妙圆等也。化即变也。谓诸习气纯成真明。故云无始等。此言其精而无杂也。以此精明之信。进趣中道真净妙理。故云唯以等。此言其进而无退也。是以名为精进心也。

四慧心中。心精句指前精进心。言其理益显也。纯以句明本位。言其智益圆也。如是能照之观慧。及夫所照之心体。理智一如。能所不二。是名慧心住也。

五定心中。执持智明者。前来纯以智慧。则慧多而定少。到此中来定慧均平。所有智行及夫理体悉以执持不失。是为执持智明也。如是则能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故云周遍寂湛。亦能境如智。智如境。境智一如。故云寂妙常凝。深契首楞严大定。故名定心住也。

六不退心中。定光发明者。谓其定慧并用也。此时思惑将断已尽。所有明性更得深入。唯有进趣而无退屈。故名不退心也。然此节五心亦即五根。五根既立则成五力。而五障可排。永无退转。是以明性深入。得不退名耳。

七护法心中。心进句。指前定慧并用也。保住句。明今。谛观不二而能保护摄持也。从是则与十方如来中道气分便能交接。是则名为护法住也。前圆伏五住干有其慧。未与如来法流水接。今见思俱尽。见相似中道之理。故交接耳。

八回向心中。觉明。即七信所获之法。保持。即七信能保之心。总指前护法心而言也。能以等者。前虽中道谛理十方气分交接。但诸佛来接于我。我未能应诸佛。到此见思既以断尽。更破尘沙。还能于前所接回而归之。所谓摄果回因以因趣果耳。言慈光者。八信菩萨修出假智有与乐之义也。亦可向来全本觉以起始觉之修者。今则回始觉之修以向本觉之性而安住之。若假喻发明。如双镜光之相对也。即本始二觉一合俱亡。因果二法两相回复。故得妙影重重相入不尽。即指修性所具之理。非寂非照而寂而照。亡能所。绝对待。唯自相应不堪说示。故称为妙也。以其回光向信。是名回向心耳。

九戒心中。心光句指前信也。获佛下明本位也。由前始觉心光凝然密运。故得佛之常凝本觉也。此之本觉。即中道第一义谛。离二边杂染者。是为无上妙净。今即安住无为之法不令少有遗失。而无明之恶自得堤防。故名戒心也。

十愿心中。住戒句指前信也。能游句明本位也。既能止无明之恶。而于戒体无往而非自在。故云住戒自在。而无明可得分破。中道可得分显。一入初住。便可百界作佛八相成道。故云能游十方。以其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是名为愿心也。

四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住之文也。所言住者。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之为住。以不住法从浅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从此中观现前开佛眼成一切种智。由初至十。各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耳。初住中善男子。指十住成就之人也。以真等承前十信也。心精等正明本位也。云真方便者。有二意。一者从性起修谓之乎真。由修显性谓之乎方便。二者能达妄颠倒即无明自性。起一心三观。修耳根圆通。当未入流已前但可谓之似方便。若得一入流已便可谓之真方便。则知上之十信位次。皆从全性起修耳根圆通而发。故云以真等也。十心既发。更进破一品无明。向之十心精纯发越而有光辉。故云心精发辉。一一互相涉入如帝网珠重重相入。将一一心各具十心。转相似以成分真。圆成初住一心。故云十用等也。如是十心所以为相似即。今初住之分真而为相似也。初住所以为分真即。今十心之相似而为分真也。从此所谓三因开发三德圆证。是名为发心住也。

心中下二住也。心中者指前初住。以前等明今本位。心中句。即此圆成一心中。智为能发明。理为所发明也。如净句。即喻上心精发辉也。内现句。即喻十用涉入等也。以前等者。谓即以前十用所成初住之心以作中观之智。加功密治。使其冥契于理。出生无量德用。是为履以成地。即名治地住也。

心地下三住也。初二句指前位。游履去明本位。云心地等者。心即初住所发始觉之智。地即二住所发本觉之境。始本一合。智境一如。故云心地等也。既得境智一如始本不二。至此智益深理益显。从是六度万行遍游十界任运而行。心境圆融如水乳合无有留碍。故云游履等也。则能度之化导益广。所度之众生更普。故名修行住也。

行与下四住也。行与句指前住。受佛下明本位。盖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如来之妙行也。菩萨既能如是与佛不二。故云行与佛同。其行既同。所有中道气分亦无不尽受之。故云受佛气分。如中阴下举事例明。凡人前阴既谢。后阴未生。中有阴身自求同业以为父母。故云如中等也。三缘和合。即揽遗体以为托生。此之中阴。凡夫之所不见。今四住菩萨。行之与理皆同诸佛。则与究竟权智之父实智之母两相冥契。故云阴位冥通。是以禀佛行理而入乎如来种以托圣胎。故云入如来种。盖世间以王种为贵。出世以佛种为贵。是名生贵住也。

既游下五住也。初二句指前住。如胎等明本位。既游等者。既始本冥符而入如来种。则道胎已成。亲为佛之胤嗣。故云既游等也。如胎等者。入此位来以权显实即实而权。克肖于佛无所乏少。如人克肖父母。故云如胎等也。从是圆通妙用具足一切善巧方便。故名方便具足住也。

容貌下六住也。初一句指前住。心相等明本位。上云人相不缺。故此指云容貌如佛。盖容貌如佛谓其功行与佛同也。心相亦同谓其理体亦不异也。体之与用既皆同佛。自得正乎其心。是名正心住也。

身心下七住也。初一句。亦指前。日益等正明今。谓其体用既与佛同。所有之心境及夫心智。自得合而为一不复可分。故云身心合成。从是理体益显智用益广。故云日益增长。于中自无退屈。故名不退住也。

十身下八住也。十身有二种。一者声闻身。缘觉身。如来身。法身。智身。虚空身。业根身。众生身。国土身。二者如来身中自有十身。谓菩萨身。愿身。化化身。力持身。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此之二种十身如来悉具。入此位来。由前身境心智日益增长。自当分证分得。故云十身等也。云一时者。所谓一成一切成也。但始本初合。具体而微。是以结名童真住耳。

形成下九住也。初二字指前十身具足而言。出胎等者谓本位。从体起用绍隆圣种为佛真子也。从是法王家业直下承当。故立名曰法王子住。

表以下十住也。表以成人者。上虽出胎为法王子。年尚幼稚。名未成人。今则年齿方刚。当以表显成乎道品堪应化于法界也。如国下引例也。世间国王。见太子长成。集诸臣僚。取四海水注金瓶内而灌其顶。表以成人。令出青宫。委诸国政。分摄教令。今十住菩萨亦复如是。诸佛智水以为灌之。堪行佛事。受大智职。故云如国等。是名为灌顶住也。如法云地亦名灌顶菩萨者。当知名同义异。以此同是分得深浅异耳。其言世子太子者。诸候之子为世子。天子之子为太子。今就通途泛说。而非异其文也。

五自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行之文也。所言行者。正从十住后。实相真明不可思议。更十翻智断。进破十品无明。是为之行。然有横竖二义。论竖。初行不如二行。乃至九行不若十行。论横。行行之中具有十行乃至无量行。所谓一行一切行。念念进趣。任运流入。萨波罗蜜法尔生长。自行化他所有功德与虚空等。故名十行位也。

初行中。善男子。亦指十住成就之人也。成佛等。指十住表以成人为法王子。则具有如来无量妙德。妙德即十身等也。十方句。明本位也。乘此妙德随顺十方。如法华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上具下顺得大法喜。故名欢喜行也。

善能下二行也。上之初行自行化他二俱随顺。故生欢喜。今则善推妙德使诸众生无不利益。故云善能等也。众生既得丰饶利益。即名为饶益行也。一往全属利他。自行未尝不具也。

自觉下三行也。自觉等者。既曰自觉。必上求乎诸佛。于诸佛教法自得无少违背。既曰觉他。必化乎众生。于众生机宜亦得无少拒绝。故合举云自觉等也。倘教法机宜少有违拒。于心未免瞋恨。今既得无违拒。自无瞋恨。故即名无嗔恨也。

种类下四行也。种类者。指上自觉觉他之中所有理智无非一理体也。从是理体自得出生力用。竖彻三世。横周十方。故云出生等也。既竖彻乎三世。三世平等而无去来。其化导自无尽也。又横周十方。十方通达而无远近。其化导亦无尽也。故即名无尽行也。

一切下五行也。一切等指上种类出生。穷乎三世。遍乎十方。得平等而无去来。得通达而无远近。悉皆融会成一理体。故云一切等也。虽一理体。不无分别以致差池失误。故云得无差误。既无差误。自免痴乱。故名离痴乱行也。

则于下六行也。则于等者。前无尽行可谓同中现异。然未能现同。离痴乱行可谓一一异相各各见同。然而现同未必现异。今于同中现异。故云则于等也。又异中现同。故云一一等也。从是事理双融真俗并显。所谓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故名为善现也。

如是下七行也。如是二字承上同异也。由上事理双融真俗并显。故此中现尘现界事事无碍。十方虚空满足微尘。此现尘也。一一尘中现十方界。此现界也。虽曰小现乎大大现乎小。乃大小相容而不相陵。故总显云现尘等也。则知以微尘含世界而世界不小。以世界入微尘而微尘不大。周遍含融不可思议之者。故名为无著行也。

种种下八行也。种种等者总收前来。或于同现异。或于异现同。或同异一如。界尘不二。无一而非般若真空。故云种种等也。既皆般若性德。总是无作妙力自然成就之者。故名尊重行也。

如是下九行也。如是句指上同异等四种现前也。设若有一不是般若则非圆融。今皆般若。故云如是圆融。至此无一而非诸佛轨则。故云能成等也。如是悉皆全性起修之善法矣。故即名为善法也。

一一下十行也。一一二字亦指前也。皆是清净等者。有二解。若约当体。无漏即般若。无为即解脱。本然即法身也。若作因缘。清净无漏。谓非贪染于凡外欲有无明。一真无为。谓非劬劳于权小肯綮修证。性本然者。作二句之由意明。从性起修。不妨全修在性。所以清净不属诸漏。本然不堕有为。如是真而不妄实而不虚。名为真实也。统上八九十行。与前四五六行相承而显。盖前之四行是修三观。今之三行明成就也。盖亦就一往而言耳。

六自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回向之文也。云回向者。回是转义。向是趣义。转自万行趣向三处。如自行已满当度众生。即回自向他也。度无度相。即回事向理也。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即回因向果也。亦即向众生向实际向菩提也。亦即大悲心深心真心也。下去诸位例皆有之。是为十回向也。

初向中。善男子。亦指十行成就之人也。满足神通。牒上初行至八行。成佛事已。牒第九行。纯洁精真。牒上第十行也。远诸留患者。盖十行功成。自他平等。空有圆融。一切诸患不相留碍。悉皆远离。此总摄十行而结定也。当度等明本位也。当字有二义。一是劝勉义。谓自行既圆当度众生当灭度相当回无为当向涅槃等。一是正义。谓正度众生即灭度相。表非前后也。此与金刚意同。盖回向之行悲愿最深。故须度生。若有能度所度即名有为。而非涅槃路。所以修回向者。当救护一切众生而复离众生相也。又当度句。是回自向他。灭除句。是回事向理。回无等。是回因向果也。如是炽然度生无生可度。无生可度又炽然度生。故名救护等也。

二向中。坏其可坏者。若度生有生相。此相是可坏也。今虽度生无生可度。乃坏其可坏矣。故云坏其可坏。上虽坏其可坏。然能坏之心不空。亦复可坏。今更坏其能坏。故远离诸离。到此唯是一真法界永无可坏。故名不坏也。以有二义。一是不妨终日度生。一是执情既遣其理自彰耳。

三向中。本觉句。谓上之坏可坏离可离。则本觉之理自显。本明之智自彰。故云本觉湛然。则我觉体与佛平等不二。故云觉齐佛觉。诸佛之所以为佛者唯此觉体。菩萨既与佛觉平等。是以即名等一切佛也。

四向中。精进句。即上本觉湛然也。地如句。谓上智如佛智。今则所证之理亦如乎佛。故地如佛地。如是因地果地不思议一。故名一切处也。所谓毗卢遮那遍一切处耳。

五向中。世界等。指前二位而成互融也。盖世界即所至之处。如来即所等之佛。又可世界即地如佛地。如来即觉齐佛觉。则智照于境境照于智。境智互融不相挂碍能所不二。故云互相等也。如是则一毛孔中有无量宝刹。或一微尘中有无量如来。妙用难思。功德无尽。故云无尽藏也。

六向中。于同等者。于本觉实际理地。起为清净妙因之心。以此清净妙因。还克乎无上涅槃。则知前是从果生因。此是乘因克果。故云同时等也。如是所有善根。无不随顺。无不平等。故名随顺等也。

七向中。真根等指前。谓平等善根既能随顺。则真根已成。一真一切真。将见佛心众生全体显现于前。故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本性成。一成一切成。所谓悟则俱悟。而三千在果同名常乐。故云性圆等也。如是心佛众生三皆随顺平等而观。故名随顺等也。

八向中。即一切等指前二向也。盖依因发挥取涅槃道。离一切相也。此即是空。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即一切法也。此即是假。唯即乃中道双遮。是本位所进所显也。如是则以唯即唯离皆无所著为真为如。故名真如相也。

九向中。真得句。牒前离即皆无所著亲证真如。故云真得所如。然虽离即俱离。不妨离即俱即。故云十方无碍。此正双照。以显中道。故名无缚解脱也。

十向中。性德句牒上三谛具足也。法界句正明今也。法界秪是三谛俱遮泯然无迹。不妨三谛俱照修性宛然。遮照同时。思议莫及。故云量灭。唯其量灭则无量矣。故名法界无量也。统上十种回向一往而分。初二及七向众生也。三四五六向菩提也。八九向真如也。十向乃总摄于法界耳。若再往之。一一皆有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之三义也。

七自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四加行之文也。分二。初阿难下结前生后。二即以下正明加行。

初结前生后中。尽是等结前也。次成等生后也。是善男子。指十向成就之人也。云尽是等者。结干慧为一。信住行向为四十。合而言之四十一心也。云清净者。以全性而起修了无妄染。更以伏断之力除诸位无明。是为清净也。云加行者。加行之名通于大小偏圆。故特言妙圆以拣之。盖十地难发。故于地前加修四行。以造理既深功用愈密。必须更为研习。始堪登于圣地。故皆以地而为名耳。

初暖地中。即以等者。以初地佛之觉体作我因心。还以此因而克初地佛之觉体。故等即以等也。若出未出者。谓初地之理将显。故云若出。然而初地之惑未破而犹未显。故云未出。犹如下喻也。如彼钻木而取火者。虽未得火而见暖相。虽见暖相实未是火。若夫菩萨亦复然也。谓其未显初地之理。似乎已显。谓其已破初地之惑。其实未破。故云犹如等也。从喻得名为暖地耳。

二顶地中。又以等者。前以初地佛觉作我因心。今以己之因心而成初地佛之觉体。故云又以等也。若依非依者。亦是初地之理体似显。故云若依。然而初地之惑未破而犹非依。故云非依。如登下喻也。如彼登高山者。虽未入乎虚空。身已在山顶矣。是为身入虚空。若云已入虚空。犹未离乎山顶。是为下有微碍。若夫菩萨亦复然也。谓其未显初地之理。似乎已显。谓其已破初地之惑。其实未破故云如登等也。亦以喻名为顶地耳。

三忍地中。心佛等者。盖指初位。以初地佛觉作己因心。次位以己因心作初地佛觉。到此位中。心佛相即而无二相。固不即佛亦不离心。可谓善得中道矣。故云心佛等也。如忍下喻也。如忍事之人。虽有事忍无形可得。是为非怀。虽曰无形实有事忍。是为非出。若夫菩萨则亦然也。谓其有初地理忍可于心。乃中理也。当体不生。犹之乎忍事之非怀也。谓其无初地理忍可于心。乃中理也。当体不灭。犹之乎忍事之非出也。故云如忍等也。亦从其喻名忍地耳。

四世第一地中。数量句。谓暖地以佛觉为己心。顶地以己心为佛觉。及乎忍地心佛相同。皆有数目与涯量也。若夫此位。不唯非心。非佛亦非。心佛相同。尚无数目安有涯量。故云数量销灭。迷觉等。释数量之所以也。暖顶位。一以佛觉为己心。一以己心为佛觉。是皆迷乎中道者也。忍位。心佛相同而无二相。是为觉乎中道者也。正是有数有量。而非数量销灭。故云迷觉中道。唯若此位固不可谓心佛双即。亦不可谓心佛双离。即离之间皆无名目。故云二无所目。如是则最尊最贵之者。故名为世第一也。其世第一。在藏教。将破见惑将显偏真。乃是世第一。此中将登初地为出世。地前为世间耳。此之四位。约四句料拣。暖地是即佛是心。顶地是即心是佛。忍地即心即佛。世第一地非心非佛。有人云。四加行藏教之内凡也。此经既是圆顿。又在十向之后。何有藏之内凡名耶。殊不知。此经虽是圆顿。所有之名全借三教。四种加行是藏教位。今地前加功用行亦列四位。是借藏明圆意也。如前干慧地是通教位。今于地前开列。谓未与如来法流水接欲习初干。是借通明圆意也。至信住行向等。其间行布圆融圆融行布。虽复始终不二而位位竖进。似与别教无殊。此则借别明圆意也。是以此中位次。较仁王缨络等经各不同耳。近见有称当下即佛无复位次之异。而云位位不同。何以为纯圆之教。嗟嗟谈诸理则始终平等。言诸教则因果历然。孰谓圆无位次浅深哉。但以名虽借显义无不圆。所谓借名不用义。统上是答云何名为干慧四十四心竟。

八自阿难是善男子去。亦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地之文也。所言地者。地以坚实为体。发生为用。自干慧来。种种行法修持。悉以称乎本性。无不究竟坚固。至于成实。而一切佛法一切功德从此发生。故谓之地。若一往论。初地为因妙觉为果。再推则地地因地地果。又不但此。前初住已来。是位位因位位果。则初为因。究竟为果。中间传传为因果耳。

初地中。善男子。指十向后能修四加行之菩萨也。于大等者。菩提即智德体。即三谛不可思议。唯佛与佛始能证得。到此位中。亦能通而不塞达而不碍。故云于大等也。言善得者。以十向复加四行。从此而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故也。如是智同佛智。故云觉通如来。以其通达大菩提果智故也。理同佛理。故云尽佛境果。以其通达大菩提理体故也。云尽者。以一即得一切故也。初心所期。期此智理。今始得入欢喜无已。故名欢喜。自能荷负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善法。故言地。下去例地义可知。

二地中。异性句指前地。同性句明今也。云异性者。如前之己心佛觉谓之异性。心佛不二谓之同性。心之与佛及夫不二。数量销灭。二无所目。及觉通如来。尽佛境果。谓之入同。到此中来。己心佛心两果不立。及夫不二之二亦无所目。更至初地。觉之与体及乎欢喜皆不可得。故云同性亦灭。如是实际理地之中。异性固是垢。同性亦是垢。同异之二皆无所目。亦是垢。正以有欢喜在亦是垢也。今既同性亦灭而全灭之。故名离垢地也。

三地中。静极明生者。上来方以离垢。未至离离。今离垢之离亦复远离。是为静极。从是真觉益显。是为明生。如古镜离尘之后更加拂拭则静而生明。所谓静极光通达也。故名发光地。

四地中。明极者。承前明生而言。盖前位如火始然光明未满。此则如火炽然成大猛聚。称乎觉性。故云觉满。所谓寂照含虚空。故名𦦨慧地。焰慧者乃法喻并谈耳。

五地中。一切等者。盖欢喜离异性。离垢离同性。进乎发光由静而明。𦦨慧由明而满。若夫至此。则前同异远离已久杳不相及。故云一切等也。既一切所不能至。则超胜一切。一切不能超胜矣。故名难胜地耳。

无为等者。前来一切既不能至。唯一无为真如性体迥然独露。故云无为等也。以其真如独露故名现前地也。

七地中。尽真如际者。前则真如既现。今则智随境遍。行称体周。尽其边际。故云尽真如际。既行称体周尽真如际。是名为远行地也。

八地中。一真如心者。真如性露之后。复以远行之行而尽之。至此唯一真如妙心。所谓根身器界一身一毫悉是真如。彻法底源。故云一真如心。从是一切功用悉皆无动无坏。故名不动地也。

九地中。发真等正明本位。阿难等结前显后。初中。发真如用者。一真不动理体。即其理体还起智用也。从是全智照境。全境发智。触处洞然无有障碍。故云善慧地也。次中。是诸等者。众说不一。或有谓宜在等觉下。而引唯识五位以证明者。盖唯识。地前三十心名资粮位。四加行名加行位。登初地名通达位。二地已上名修习位。唯妙觉名究竟位。或唯四加以至九地。谓前已总四十一心。此但从四加显修位以结耳。或以诸之一字。非但只指九地已往。乃通指上位。此皆不知是结前显后者也。意谓。是诸前来菩萨。从此以去更无修习。故云修习毕功。所得功德究竟成就。故云功德圆满。此显后也。不唯前来是修习。即此九地亦是修习。故云亦目等。此结前也。盖修习者学习之谓。如人学艺未成习之令成。既成直用其艺无复习学矣。此亦如是。自凡夫习入干慧。自干习信习解习行习愿习有功用无功用至此地来从体起用。是修习已成。此后但断障利生。广行佛事。虽曰修习而非修习矣。

十地中。慈阴等者法喻并显也。盖慈是菩萨大悲如阴者。取其广润之相。妙是菩萨大智如云者。取其普遍之意。此为能覆。涅槃海是其所覆众生本有性德。所谓本自寂灭不复更灭之者。今菩萨修习已毕。悲智已圆。唯在利人。故以大慈之阴妙智之云。普覆众生本有涅槃。拔性苦与性乐也。结名法云者。法之一字双收悲智。云即摄阴。在于一一刹那一一相一一好一一毛孔。而雨无量无边法雨充足一切如阴如云。涅槃而言海者。取其涵纳百川映现无尽之意。统上是答诣何方所名入地中竟。

九自如来逆流去。亦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等觉之文也。有二。初明等觉本位。如来等也。二明金刚干慧。阿难等也。

初中。如来逆流流字。即指妙觉果海。所谓涅槃流也。如来已证妙觉。但以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逆流而出。故云如来逆流。菩萨方趣果海。正取顺流而入。故云如是等也。如来初入而方出。菩萨将入而未入。一出一入。恰当交际之间。则始本二觉平等不二。故云觉际入交而名等觉也。

次中。从干慧等。总结前来诸位次耳。是觉者即等觉也。始获金刚心者。等觉之后心也。断其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此之无明最为难断。如世坚硬之物唯金刚能坏之。其生相无明唯后心能断之。法喻兼举。故名金刚心也。凡入一位必有三心。初入为初心。入已为中心。将出为后心。此将出等觉而入妙觉。谓之后心耳。金刚心中初干慧者。但生相无明初干。未与如来究竟法流水接。得干慧名。温陵于此别开一位。然据文云是觉始获。则知在等觉位中得此金刚干慧明矣。况缨络经云。等觉性中有一名金刚幢慧。乌得于此别开乎。既云始获。则知至等觉已。复起金刚心。重历诸位。破断缘影。已入妙觉。故是等觉后心而无疑也。故前之与今皆云干慧皆云初者。各有二意。前后皆名干慧者。前之干慧。圆伏五住烦恼。以其伏而不起。故名干。而与相似中道理水未接。故名干慧。若夫此中干慧。圆断五住烦恼。以其断而不生。故名干慧。亦与究竟中道理水未接。故亦名干慧。盖前以圆伏伏无所伏。伏所断之五住也。此以圆断断无所断。断所伏之五住也。如是前之与后。浅深虽殊。伏断是同。故皆得名干慧也。前后干慧皆云初者。前以圆伏五住已尽欲习初干为初。此以圆断五住已尽生相初干为初。则知前之初对十信而言。此之初对妙觉而言。又究竟与初心前后不二。如善财始因文殊启信。至等觉位再见文殊勉令生信。则显初后一心因果相彻也。如是则金刚后心初干慧地乃更明矣。何用别开一位耶。问前之圆伏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而名干慧。可知。今乃圆断生相无明。岂与妙庄严海而犹未接。名干慧耶。答金刚干慧秪尽无明之初效耳。然与妙觉之位尚未得莅。亦得为未接也已上是答云何名为等觉菩萨已竟。

十自如是重重去。亦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妙觉究竟即之文也。重重者。指前诸位也。单复十二者。约一往名单。约十名复。单有七。渐次干慧四加行等觉是也。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是也。合而言之。是为十二。言重重单复者。以三渐次干慧之单。进而为信住行向之复。又以信住行向之复。进为四加行之单。又以四加行之单。进为十地之复又以十地之复。进为等觉之单故云重重单复十二。如是消释。十二自有十二。单复自有单复。重重自有重重。不须勉强。何劳诸家各出己见。或以干慧至等觉合为十二。或以信住行地为单。十向为复。或以干慧暖顶忍世第一及等妙为单七。信住行向地为复十。试以文定之。十信十住等。单则俱单。复则俱复。何得有为单有为复。又文云。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则十二为因。妙觉为果。又何得以果作因而滥成单七之说也。若尔则以三渐次为横该诸位。及别开金刚后心。其庶几乎进。此便是涅槃山顶永别无明父母。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不生。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最尊最胜妙觉果位。故云方与等也。统上约返妄归真得转依果明六十圣位竟。

二从是种种地去。结显之文也。分三。初结修观。是种等也。二结渐次。阿难等也。三结邪正。作是等也。

初中。是种种等者。总结诸位功由三观也。盖诸位为所历。三观为能历故。复结明使造入者不至躐等。是种种地。总收诸位。金刚等者。由当机启请妙奢摩他等三观。如来始约心见三科七大以开当机之解。次则约二决定义及耳根圆通以起当机之行。至此中来。约迷悟相翻广陈五十五位以令当机知所证入。虽解行证三法不同。而总不离乎三观。盖解者悟此三观也。行者修此三观也。至若其证亦以三观也。故云皆以等也。以其万法当前一尘不立。谓之金刚观察。以其一尘不立万法森然。谓之如幻十种深喻。十种深喻者。如他经云。如幻如𦦨如空中华如水中月等十也。此乃大乘所明。故云深喻。奢摩他即是止。毗婆舍那即是观。言奢摩他等者。乃即止而观。即观而止。遮照不二。空有一。如故云奢摩他等。用诸如来者。以其是十方如来所修得菩提故也。则知金刚观察即奢摩不思议之真空也。如幻十种深喻即三摩不思议之妙假也。奢摩他等即禅那不思议之圆中也。如前所谓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又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也。此乃位位用之而为修。修无所修。全性起修。修了义也。位位用之而为证。证无所证。泯修归性。证了义也。是为清净修证。从是由初至后。由下至高。圆观圆照分破分显乃至究尽。是为渐次深入。当知皆以二字直贯清净句看。谓五十五位皆由三观为修为证耳。

二中。如是等。亦是通结始终归功于三渐次之初步耳。所谓为山九仞不忘一篑也。谓圆顿行人虽究因极果。而发足进取须重初心。故复郑重以显五十五位皆由三渐次增进之力也。所以前云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则知三渐次为能成就能增进。五十五为所增进所成就也。

三中。作是等者。双示邪正使知甄别。不正邪修以成外道天魔偏小等也。始于渐次。终至等觉。位位皆以金刚观察等三以为能历。则惑从此断。理从此证。名为正观。反此则为邪观矣。又有二意。一者谓其五十五位真菩提路。皆由三增进而入。是为正观。外此皆邪观也。二者当知菩提非渐次。渐次取菩提。所谓虚空无丈尺。丈尺度虚空也。如是即菩提而渐次。即渐次而菩提。即还有六不生上慢。六还有即不生退屈。若拨无地位一向执理。此永嘉所谓不依地位修行总属魔外。故云作是等也。亦即方等弹呵之意耳。

自尔时文殊师利去。第四结究竟坚固名之文也。前为阿难辈明究竟坚固理令开圆观。示究竟坚固行以起圆修。显究竟坚固证以入圆证。如来一一委曲详明。一经能事至矣尽矣。然斯三者一往之所诠也。则此一经是三者之能诠也。所诠既胜。能诠亦尊。且名者实之宾也。实者名之主也。既有十卷别文之实。可无一经总题之名。故问当何等也。然结经名必假文殊者。良以此经。理则三谛一心中具。行则三观一心中修。证则三德一心中得。所谓微妙圆融究竟坚固。非大智大德。卒无以订名召体而为宗用之纲维。是故文殊始终承领其事。初则领众应供。次则将咒往护。再次则申请见性是非。更次拣选圆通耳根。今复请结经名。佛法大海唯智能入故也。据后精研七趣详辨五阴。则此中正宗未竟。何以即结经名。盖初示密因。次开修证。而卒乎极果。则经之正轨毕矣。故此问名成前教部。后文虽有种种发明。总属行证两楹之间。特其余绪者耳。所以下去为助道也。分文为二。初尔时下问也。二佛告下答也。初问又二。初问经题。二问持法。

初问中。当何等者。意谓一经别文必有一经总名。所谓别无所别全以总为别。总无所总全以别为总。派总为别揽别成总者也。且题之义殊有多种。然举最要而说。不出五重玄义。若得名名之。方知为体若何。为宗若何。为用又若何。为教相则又若何也。故问之曰当何名是经。然未知奉持此经有何方法。故问之曰我及等也。

答中。佛告等答经名。汝当句答持法也。答经名中具有五种。次第释之。初云是经等者。此全从神咒得名义兼体宗用也。悉怛多般怛罗。乃神咒之总称。以其从大佛顶中所说。故云无上。能别魔外。故云宝印。三世诸佛莫不由此破诸妄想彻照万法。故云清净海眼。盖阿难缘心听法见相发心。未免为声色所转。如来光中化佛。化佛说咒以救护之。及其归来佛所。即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等。如来答之。有三摩提名大佛顶。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自是说修说证。破妄显真。始于因心。终于极果。显密双修。体宗并显。故此结云。是经名大佛顶至无上宝印。此即显是密也。十方如来清净海眼。此即密是显也。只此一题。全经大旨罄无不尽。次名救护亲因等者。此用契宗体以得名也。初句总标。阿难为佛堂弟又为侍者故亲。性比丘尼以淫术而为启教故因。言护者。即敕文殊将咒往护等也。度脱下。显亲与因也。度脱者何。使阿难登伽得菩提心入遍知海者是也。菩提心者不生不灭之真因也。遍知海者正遍知觉之果海也。阿难向以生灭心求常住果。今佛开示令其因地心与果地觉名目相应故也。夫度脱则灭恶。得菩提心入遍知海则生善。力用既彰。而体宗斯在。

三云亦名如来等者。此兼体宗力用及以教相得名也。因即显密二因。神咒以秘密为因。大定以微妙为密。依此修行。三观一心入法性流。依此证果。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如是修性因果一一皆圆。能诠此者必究竟了义之说也。

四云亦名大方等者。此兼体宗用以得名也。大方广是法。大以常遍。方以轨持。广以包博之谓。则其为三德也。如次可知。妙莲华王是喻。因果同彰即包博之义也。染净不二即轨持之义也。最为自在犹若乎王即常遍之义也。已上法之与喻皆显乎佛母陀罗尼之体。即前文十种咒心因此轨持得成正遍知制诸魔外等也。是以名诸佛母。

五中亦名灌顶等者。此兼用体宗以立名也。言灌顶者。西竺。凡方等深经有密语者通为此部所摄。若约本经。则诸佛放光交灌其顶。及明菩萨受职智水灌顶。是故云也。诸菩萨等者。经云。佛及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了知见与见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所谓三科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故云首楞严。首楞严即究竟坚固也。所谓理行证三无非究竟坚固。故称为首楞严也。万行者。此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佛菩萨者不与二乘共也。经云。有三摩提(云云)。故曰诸菩萨万行云。

二答奉持。云何当受持者。盖文殊请结经名以便流布。今五名之中。各以体宗用三及夫教相申释之者。以吾宗释题凡有名等五重故耳。名如经列。体则常住真心。宗则微密观照。用则破妄显真。若夫教相乃大乘生酥也。文殊答名意必通请五章即称奉持。亦决定奉持五章耳。但旧以五章中体宗用各释于五名之下。殊不知随举一名。即可以尽全经。故今一一具释五章意有在也。结名为五。而经家立题乃存隐二者何也。第一题中有总问。摄别入总故但取大佛顶。第二题中得菩提心秪是密因。入遍知海秪是修证。摄入第三故全隐也。第四题中摄别入总。复以总名入大佛顶。故亦全隐。第五题中。灌顶章句摄入第三之了义。故名大佛顶(云云)。大佛顶理。理即是体。密因了义教。教即是宗。菩萨万行。万行即是用所谓举一即三。不可思议故。开首题名得无量功德也。既知如是之五章。即此以为方法。故云汝当奉持。

从说是语已去。第二大章助道之文也。盖如来一期施化。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要而言之。不出正助二行。行之有正而必有助。大如鸟之双翼。亦如车之二轮。其鸟也若单翼何以高举。其车也若只轮何堪重运。设双翼齐备。空冥自得扶摇而上。二轮兼具。重远必能平疾而游。即彼二者。合而观之。则正助二行不可偏废。所谓目足交资清凉池可到也。以故自从首卷已来。初依究竟坚固之心以开圆解。次依究竟坚固之心以起圆行。三依究竟坚固之心以证圆位。四依究竟坚固之心以结圆经。如是四者。正行具矣。倘其助行略而不明。使其行人修三摩提。设若一时之差。及乎一念之失。非坠落于七趣之苦。即被转于五阴之魔。于是其初也而阿难发问精研七趣情想之重轻招感乎升沉果报。以预诫行人。不致堕于此也。其次也而如来再示详辨五阴破灭之方。将致招乎魔业之炽盛。预诫乎行人。不致失于此也。今初详辨七趣。究其来意。由前圆通既竟。阿难启问。云何安立道场远离魔事。如来示以摄心为戒。四种律仪皎如冰霜。六道众生自不随其生死相续。然虽持戒。而或以一行邪。或以一见错。遂至见戒俱破如宝莲香者。罪福俱空如善星等者。皆生身陷入地狱。循辙以求。狱毕而鬼而畜而人。及乎天仙以至修罗。莫不由片念偏邪遂成如是。此圆顿人不可不慎者也。故结请云。惟愿开发童蒙令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至如来结答云。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受此轮回。习气不灭落于魔道。如来说为真可怜愍。而必如此详辨者。正由前之所说十二类生但示欲界因果之相。其界与趣说而未周。以故结经既终。摄前妙性以发疑问。下文发明十习因六交报等。皆六乱妄想因果之相符也。大分为二。初疑请。说是等也。二答示。佛告等也。初又二。初说是下经家叙相。二大威下阿难陈词。

初经家叙相中。开示密印等者。此经有显密二印。三如来藏为显印。大白伞盖为密。今叙建坛闻咒已来。为开示密印。更闻结成圆名亦为显印。故云兼闻等也。总是一经所谈不出显密二诠耳。顿悟等者。圆修三观。举禅那以兼其二。非谓此去才说禅那也。即指前之结修观中金刚观察等一时悬见。此是能进。若诸圣位乃是所进。亦兼言之。故云顿悟等也。增上妙理者。以惑分分破。则理分分显也。随文获证妙定现前。故云心虑虚凝。此为能断。三界修心等为所断也。而言断除等者。盖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今不曰欲界六品而曰三界六品。不曰烦恼而曰微细烦恼。此正温陵所谓增上顿断如斩一握缘一断一切断。不唯断欲界前六品。即上二界前各六品一时俱断。若谓闻深证浅仅得二果。尚不其然。既是横断三界九地之前六品。不止二果。应是三果。然此三果既因圆顿经力。应即圆之初信之后七信之前为三果。非沾沾于藏之三果也。如此消释。而于圆经方相应耳。

二阿难陈词分三。初赞述。大威等也。二陈疑。世尊等也。三申请。惟垂等也。

大威德者。能令断除三界微细烦恼。是大威也。能令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是大德也。若在本文。开众生沉惑为大威。令得大饶益为大德耳。慈音无遮者。若其说法。必须离妄以显其真。则真遮于妄也。又须离染以显其净。则净遮于染也。今如来所说。即妄而真即染而净。是为慈音无遮也。亦可谓。如为一人众多亦然。终不舍疏为亲舍恶为善耳。善开等。正如来大威力处。令我等。正如来大慈德处也。

二陈疑又二。初若此去约理总间。二如宝去据事别问。

初约理总问中。初若此去指真为问。二佛体下指妄为问。三世尊下结问也。初若此等者。盖谓如来前文所说三科七大总是如来藏性无非周遍法界。及夫大性俱遍相容而不陵灭。以故牒此为问端也。意谓若此妙心本来普遍一切圆满。则生佛同源。依正平等。如是推之。其无情也大地草木。其有情也蠕动含灵。无一而非本元之真性矣。故云若此等也。此真如即如来究竟所证真体。故云即是等也。只此一句。正举极果以为验耳。

次佛体等者。意谓佛体既其真实。理应一一俱真法法皆实。云何复有地狱等六道。故云佛体等也。

三中。世尊等者。意谓妙净明体如来所证不当有此。今既有此六道。还是真体本来有耶。还是众生习妄有耶。故云世尊等也。约理总问如此。

二据事别问中。世尊等者。欲明众私同分。而引三事以为问者。盖杀盗淫妄四种。乃如来决定明诲。或因一念之邪。于此律仪随破一种。以致多劫之苦。不但不能出生死脱尘劳。而坠入阿鼻实由此矣。所以预为问明使知戒备不至有失错也。如宝等。持菩萨戒。而私行淫欲。破戒也。妄言淫欲无有罪报。破见也。意谓杀生必当还其身命。偷盗亦当酬其财物。今之淫欲。固非杀生之酬身命。亦非偷盗之偿财物。是无业之与报。故云妄言等也。既破其戒。罪已重矣。又破其见。其罪更重。以故生大猛火华报也。堕无间狱果报也。虽分华果。亦即生身堕地狱耳。琉璃挟宿怨诛瞿昙族种。犯杀也。善星谓一切罪福皆空。造福无福得。造恶无苦报。亦是破见。乃大妄语也。所以琉璃诛瞿昙。固应地狱。善星具妄语。亦应堕地狱。故皆生身而陷入阿鼻也。此诸下结问也。意谓上来三人生陷地狱。方处不一。为有一定同分所在。今犯者同入此中耶。为复自然各随彼彼所作之业各随其处而私受耶。故云此诸等也。据下答明众私同分。夫众私彼作彼受。非此作此受者。而同分则同感一狱。非无定处者。吴兴所谓别业同报者也。

三申请中。惟垂等者。结请出意以祈开示也。言今诸等者。盖戒以摄心为义。若不知六道果报毫发无爽。何能怖果绝因身心俱断。故欲如来发明更不于杀盗淫等有所犯而堕耳。

二答示分二。初佛告等赞许。二阿难等演说。

初赞许中。快善等赞也。汝今等许也。赞中。令诸等者。盖诸佛众生本同一体。真则真如。以诸佛已证体唯真实。六道众生体非真实。甚至豁达空拨无因果。以杀盗淫妄罪性本空。耽湎三界。罔知果报。此等皆名邪见人也。今因汝请得明七趣升沉因果不忒。则一切众生皆由妄习发生。而妙净明心本来圆遍与佛同体。又何入于豁达空拨无因果邪见之中。故云快哉等以为赞也。

次许可知。

二演说。亦有总别两答。非谓以总答总以别答别。即于总中亦答总别二问。别中亦答总别二问。初总。一切众生等也。二别。此等皆是等也。此有二。初一切下正答。二循造下结答。初又二。初内外二分。即一切众生去。二趣生差别。即一切世间去。初又二。初一切下标举。二内分下释明。

初标举中。一切众生等者。前问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六道。今云实本清净。则妙圆妙净明心本来圆满。而生佛同体法法俱真从可知矣。前问为本有为妄习生。今云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则全体虚妄而非本有可知矣。见即是惑。习即是业也。因此分开内外二分。此总标也。下去释明。然此内分外分不出情想二。言内以情言。情钟于内。如下所列心忆珍馐等趣外奔逸。则此情未尝不缘乎外。然其所缘者。皆众生一身所受用物。故情想俱情而内外俱内。所谓缘身起爱是也。故谓之内。外以想言。想游于外。如下所列心存佛国等发明虚想。则此想实是静存乎内。然究其所存者。皆众生身外所企慕物。故情想俱想而内外俱外。所谓欣彼胜境是也。故谓之外。外内一分升沉遂异。所以三界六道。悉由妄习生起也。

二释明分二。初内分下释内分。二外分下释外分。初又二。初正释。内分等也。二结成。诸爱等也。

初正释中。内分二句释名。可知。因诸四句释义。最初对境起着为爱染。贪恋不舍为妄情。情习不休者。惯习深厚潜滋贪业也。能生爱水者。坠业已成下坠所不免也。夫水有形之物属于色。情是无形之法属于心。情积生水。正由妄心能融色。如下所谓融通妄想是也。是故等句。释相可知。

二结成中。流结者。流是流逸。结是结缚。由结缚情爱而流也。润湿二句。正结明贪爱生水。以显沦坠之由也。

二释外分亦二。初正释。外分等也。二结成。诸想等也。

初正释中。外分二句释名。可知。因诸四句释义。诸渴等者。初闻胜境。发心希望如渴思饮。想极神驰。意常超越。故云因诸等也。想积等者。气必自下而上。今积想不已。必成超举之因。故云想积等也。是故等句。释想可知。

二结成。亦可知也。

二趣生差别。正承前情想二言以明升沉也。又二。初一切等明前阴灭所以。二纯想等明后阴生所以。

初明前阴灭所以中。一切世间总指七趣。生从二句。盖好生恶死。物之皆然。故生则顺其习。所谓知见每欲留于世间。死则逆其习。所谓业运每常迁于国土。故云生从等也。临命等者。人禀识息暖三为命。其生也识先投胎。揽父精母血而为种子。次有息。而后有暖。其死也先舍暖。次舍息。而后舍识。今云未舍暖触。正是将死未死之际也。而一切所作。善之与恶。业成感果。前报既终后报欲续。诸业争集。强者先牵。一时现前。故云一生等也。死逆等者。好生之心即是顺习。恶死之心即是逆习。今生欲尽死欲来时。所以二习交错于怀。故云死逆等也。其死者不能为之计。随其情想轻重以别其升沉也。

二明后阴生所以有五。初纯想无情。纯想去也。二想多情少。情少去也。三情想均等。情想去也。四情多想少。情多去也。五纯情无想。纯情等也。

初纯想无情中。明天趣也。亡者神识。若其生前纯想无情。则当命终之际。即飞举上升而生天上。此天应指忉悧已上。观下想多情少但在四天之下。则可知也。此正以上品十善为业而无福慧净愿者也。若飞等者。盖净土法门。须以信行愿三为主。既有纯想。兼有福慧及行。宜其心开见佛而往生也。此就想中别论一途。下去皆尔。

二想多情少。明仙鬼等趣也。情少等总举。即为下别明。盖一情九想即为飞仙。二情八想为大力鬼王。三情七想为飞行夜叉。四情六想为地行罗刹。游于等总结也。此等竖不越四天。横不出轮回。虽云想多轻举。不能远游。唯于四天去来无碍。则知前之生天上者常在天界。犹如帝王时在王宫。今如群臣。暂到而已。此但以下品十善为行而无善愿善心者也。其中下既是想多情少。兼有善愿善心。而能护法护戒护咒。并护持戒持咒及护禅定。乃是乘急戒缓之者。故住座下听闻大法。即八部是。此亦就想多情少别开一途也。

三情想均等。明人趣也。若其生前情想均等。临命终时不飞不坠。盖想本乎飞也。今既与情相等。便不能飞。故曰不飞。情本乎坠也。今既与想相等。便不能坠。故曰不坠。如此不飞不坠。生到何处。唯为头之圆象乎天。足之方象乎地。与天地鼎立为三才者之人也。故云生于人间。想明等者。盖想属明。情属幽。明主聪。幽主钝。想虽等于情。而想之明有力则明胜而聪。情虽等于想。而情之幽有力则幽胜而钝。则知情想者总报之业。幽明者别报之业。此就情想均等别开一途也。

四情多想少。明畜等趣也。言情多想少。盖六情四想为横生。就横生中。更分重轻之殊以为毛羽之别。盖以地行不飞为重。羽族飞举为轻。亦是就六情四想中别开一途也。

七情下明鬼趣。沉下水轮者。经言此地厚四十八万由旬。依水轮而住。水厚六十万由旬。今饿鬼更在此下。故云沉下水轮。云水能害己者。水本息火之物。以其饿鬼受火轮报。纵有其水亦变为火。故云水能害己。

九情下明地狱趣也。下洞火轮者。洞是洞澈。沉过于火下与风轮交际。火依风住。故其狱种身入风火二交之地。但以一想未尽坠底。一说谓。火轮即八热狱。身入风火二交之地。乃超寒入热也。八情二想略而不言。就九情一想而言。重生无间正是九情一想。轻生有间盖是二想八情。所以不云八情二想。但于九情一想分轻重耳。亦就九情一想八情二想中别开一途也。

五纯情无想。明极重地狱也。盖无间有三。一轻二重三极重。若其亡者神识。生前纯情无想。临命终时。即沉坠下堕而入极重无间。此以上品十恶为业。故云纯情等也。则知前之九情一想为重无间。八情二想为轻无间也。有不谤大乘等者。至劫坏时亦得出离。若沉心中兼谤大乘等。此劫虽坏。更入十方地狱永无出期。此亦就纯情中。别论一途也。嗟嗟六道升沉总由情想差别。明如指掌。可不恨哉。又情想均等唯人道为能。则想明斯聪之者。而脱生死。绝轮回。修三摩提。心希无上菩提。易若反掌。可不幸哉。若舍是而不修。无所用其力矣。

二循造恶业等结答之文也。正答前问。前阿难问云。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各私受。此答造虽各私报有定处。乃别业同报。循是随义。谓随其所造恶业以招其报。而同业所感不无定处。其各各私造本业无由不泯不谢。故云兼有元地。统上总答竟。

二别答。始明地狱之十习因六交报。乃至第七修罗因果历然毫不相滥。圆顿行人。因教知非。则此现前一念是情是想是轻是重。尚不取着人天。又何失足于三途也。亦分为二。初此等皆是去正答也。二如是地狱去结显也。初为七。即七趣也。次第可见。初地狱分三。初此等等标举。二云何等释明。三是名等结示。

初标举中。此等等者。盖前论情想自胜向劣。今明果报自劣向胜。以语势之便相蹑而起。故曰此等(云云)。此蹑前也。造十等此标后也。习是熏习。即十使烦恼于六根门头起识造业。为恶趣生。因致感未来恶报。言六交者。如造业因眼而余五为助。故受报时乃遍及之。此亦六乱妄想使之然也。

二释明分二。初释十习因。云何十习去也。二释六交报。云何六交去也。初又二。初云何句总徴。二阿难等别释。初总徴可知。二别释又十。次第可见。然十虽皆曰因殊。难以辨彼此。故假报中所受以为辨耳。六交报虽曰论果。亦难以论长短。故借因中所造为论。所以十因中有地狱器械等件。六报中有见报招引等事。至于后之从地狱出而为饿鬼。从饿鬼出而为畜生。从畜生出而为人伦。虽曰种种不同各各有异。总由十因之感召也。以故一一各十合乎十因。所谓因果井然自不纷杂者也。

初淫习中。爱染名淫。数重名习。交接乃心境相偶之谓。盖单心不起。独境不生。故凡业习之起必递相以为染合。故曰交接。交计乃至交諠皆云交也。发于相磨者。所谓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也。从是两不能舍。故云研磨不休。当知此之一句正明淫习交接之相也。亦是以果推因。果既诸根交报。验知今交接等亦是一根为主而余根互相构造。故云交接等耳。此造因也。如是下感果也。夫交而发于相磨则现因已成。而不休不止则积熏成种。所以临命终时即见大猛火于中发动。此亦如来藏中性火真空循业发现。如人下喻显可知。二习下。正果中所受者也。二习相然者。以己淫习之心。缘彼狱中猛火心想以为可乐之境。举身趋附。而即淫习然境而火烧心耳。铁床等。此正报相也。则知地狱之中所受之报。皆由因中淫习胜故。以此苦具即现乐境。彼若一念耽着。当下即是苦。具故云故有等也。又故有大猛火等习果也。故有铁床等报果也。是故下。明圣贤之所呵弃。令持戒众生不至误犯也。色目即名目也。如来是教主。目此淫习以为欲火。菩萨是奉教之人。闻佛所说谨洁无犯如避火坑。如来菩萨如是教诏。可不慎哉。十章大意皆应尔尔。下去例之可见。略为消释。不复更出。

二贪习中。引取无厌曰贪。言交接者。彼此互相谋计也。发于相吸者。此谋计之贪由吸揽而发。以口缩气入内名吸。谓贪外物如口吸气也。积寒坚冰等。盖贪爱属水。所以临终即发此以为引果之缘。吒吒等忍寒声也。青赤等受寒色也。贪水。西方有贪水。人饮则贪。犹此方之贪泉也。下之痴水亦然。

三慢习中。恃己陵他曰慢。言相恃者。如恃贼恃势等。慢情本属于水。而性高举。如水逆奔。故云驰流不息。鼓者如风之鼓物。皆是上腾逆奔之意。见慢者。谓见其心之慢。非以见为慢也。后皆仿此。

四瞋习中于心恚怒曰瞋。交冲者互生忿怒也。相忤者两相忿怒境也。心热发火者。违境拂心不能舒畅。由斯故热。由热发火。以此心火铸气为刚。能令懦夫亦有力也。

五诈习中。欺伪不实曰诈。交诱者互相诈欺诱引也。相调者互相谄害勾引也。绳木交校如孤山解。如水下。谓行谄诈者必浸渍之久。而后能系缚于人不能委脱。犹水之浸田草木滋蔓也。以言陷人名谗。私窃奸伪如贼。如畏豺狼者。其大似犬。最多诈心。每遇人来逐伴为死。俟人不防跃而啮之。其被害者不少。所以见其诈习犹若畏豺狼耳。

六诳习中。诳者以狂欺人也。罔即诬罔。如诬虚为实诬有为无等。飞心造奸者。谓驾提凭虚以陷人而人不知堕其计也。故临命终时见有尘土。此从飞心感也。屎尿等。此从诬罔感也。诳能陷害于人。故受没溺。诳能飞心鼓动。故受腾掷。没溺腾掷自溺而腾也。飞坠漂沦自腾而溺也。

七怨习中。冤习衔恨阴隐为伤。故感阴隐之事。违害鬼者。背违正理暗中害人。鬼之最恶者也。

八见习中。见即见解。交明者。谓各以己见虚妄分别。萨迦耶即身见也。见取戒禁取。取是执着之义。邪悟诸业通收诸见也。总不出执断执常双亦双非。故云交明及发于违拒也。出生相反者。断常四见互互相破。犹水水不同器也。如行路人等者。喻异见之各趣也。

九枉习中。横曲不直曰抂。即世之称冤枉之类也。合山等皆陷害相加。令人无逃避之感也。衡度之度应音渡。有音铎者非也。盖衡即权衡。别轻重。度即丈尺。较长短耳。

十讼习中。上是诬人本无。此是诘人本有。向以隐藏者。今则讦露其事。所谓发人之阴私也。或申奏于王臣。或表扬于里党。皆讼之类。故云讼习等也。色目覆藏等不同前文。前文皆就本习。此就所讦阴覆上说。盖因其阴覆有是讼习耳。所以目之为阴贼。喻之如戴山履海也。

二云何六报去。释六交报之文也。前习十因因中有果。欲彰差别之因。今六交报果中有因。要显随因之果。二义相须。则地狱之相昭然在目。可不畏果而绝因乎。分二。初云何等徴。二云何等释。徴中。初句总徴。可见。一切四句总明。识通三性。故能造业。根唯无记。但为识缘。识缘境时。境依根得。故今受报亦从根出。释为二。初云何等总徴也。二一者下别释也。总徴可见。别释为六。次第可见然前三及后一言根。故云见报乃至思报。中二言尘。故云味报触报。正见六识造业根境必俱而为因耳。六文之中皆可分二。初一者等标。二此见等释。释有三。一此见下因果交也。二发明下根境交也。三如是下六根互交也。初以业熟受报果因相接故。二以造业之时根境相对故其受报根亦对境。三以造业之时一根为主余根助成。所谓穷十二变为一旋复。故受报时亦互互相交耳。

初见根中。见报报字应作业字看。此是因地招引恶果方是果耳。所以释中云见业也。云招引恶果者正是见报。如前淫习发于相磨文无异也。此见业交四句正因与果交。眼根属火故见火。此临终之相也。亡者下正乘业受生。乘烟入狱此入狱之相也。发明二相等。正根与境交也。眼根所见唯明与暗耳。如是见火等。正诸根互交也。烧听等闻属水故。烧息等嗅主气故。烧味等舌属金故。烧触等身属土故。烧心等心属火故。皆言见火烧是。以五根助成见根。所以见感火报余根皆感其所报也。又可此见下为本根正报。如是下为余根傍报。盖由眼家造业之时。六乱妄想因动见色。因色有香。乃至因色有法。故本根先见猛火等。以因动有色为之因也。见火烧听等。以因色有声为之因也。如斯之意。下五例之可见。

二闻根中。先见波涛。闻属水故。耳根所对唯动静二尘今言开闭。变其文耳。种种闹。如剉烧舂磨剥裂等。故云精神愗乱。寂无闻。如行旷野幽寂无寄。故魄魂沉没。责是责问。诘是盘诘。属声尘类。皆闻业之感也。注见为雷等者。闻属水。见属火以水注火。则成阴阳感激而为雷也。

三嗅根中。先见毒气。鼻主气故。从地涌出等者。一往而论。或有先在地狱今又涌出。或有初从脚板出而入于狱。然此从地之地又非地狱之地。以鼻具出入息。吸则下入。呼则上出。故神识亦复从地而上又从上而坠下入无间狱也。质是塞义。履是通义。鱼败曰馁。羹败曰爽。肉裂为绽也。

四味根中。先见铁网舌属金故。亦是以贪味故。则网捕禽兽故见铁网等相。吸气由因中取顺。吐气由因中舍逆。所以感报有吸气吐气等也。为承为忍者。承是承当。忍是忍耐。因中杀生之时。众生承汝之苦忍汝之苦。其感报时乃亦然耳。

五触根中。先见大山。身属土故。亦是触以合故。刺者以刀插肉也。

六意根中。先见恶风。意动而又属风故。为方为所者。皆治罪之处也。

三结示分三。初是名下直显虚妄。二若诸下更明轻重。三由是下结答问词。

初中。是名等者。所谓迷本圆明自生虚妄。所以如是恶因而招如是恶果若原其本。则如来藏中循业发现而已。

次中。恶业同造者。六根十因具足而造也。各造者。亦六根具造十因。但前后异时。故云各耳。所谓一不兼余也。兼根兼境者。或兼其境。若二若三乃至五也。或兼其根。亦二亦三乃至亦五也。身口意。六根中三也。杀盗淫。十恶中三也。三业不兼。止二根也。一杀一盗。止二恶也。或一杀一盗。或一淫一盗。或一淫一杀耳。见见一根者。眼见一根也。亦可上见是能见之见。下见是所见之境。所谓单根单境耳。单犯一业。十恶中一恶也。就此之中厘为五。则初若诸下。六根同造十恶。此最重者。故感极重无间。二六根下。六根各造十恶。比前轻矣。方后为重。故感次等无间。三身口下。三根止造三恶。方前为轻。比后尚重。故感十八地狱。四三业下。二根止造二恶。方前更轻。方后犹重。故感三十六地狱。五见见下。一根唯造一业。唯轻非重。故感一百八地狱。虽有轻重之分。所造皆是地狱之因。故皆招地狱果也。总而言之。根业数少则罪轻。地狱数多则苦轻。所以根业渐少狱数渐多。就同是地狱而分轻重如此。

三中。由是等者。正结答前问为本来有为妄习生及同分私受等也。别作别受等者。谓其所造之业虽别。及受果报则同。例如世间或杀人或劫财等种种不同。及其坐罪同一狱也。以显众私同分皆由妄习生起而无关于本来有也。

二自复次阿难去。明从地狱出而为鬼之文也。分三。初总明。复次等也。二别示。若于等也。三结成。阿难等也。

初总明中。复次等者。自地狱出而为鬼耳。应知本是人伦。因纯情谤佛谤法谤僧及造十恶。所以堕落。到此罪毕方得为鬼。所以别示中皆云是人罪毕也。

二别示分十。次第可见。以此之十对前十因。一往似对。再而推之小不次第。下去自见。

一鬼怪中。本因贪物为罪者。因中因贪种种诸物造一切恶招地狱苦。故云本因等也。十类皆云贪者。盖非贪不成恶耳。则知十文皆应有若于本因四字也。以其地狱之罪虽毕。贪习未忘。所以遇物即为贪着以成其形。此正由贪习而成者也。

二魃鬼中。魃即女鬼也。贪色为罪者。由淫习而受地狱罪也。其罪虽毕。淫习未忘。所以遇风即成其形。风即淫风也。

三魅鬼中。贪惑诈习为因者也。贪是因。鬼是果。以是因验是果。昭如日星。余可例知。

四毒鬼中。贪恨瞋习为因者也。

五厉鬼中。贪忆怨习为因者也。

六饿鬼中。贪傲慢习为因者也。

七魇鬼中。贪罔诳习为因者也。

八魍魉鬼中。贪明见习为因者也。以其从断常等四计邪理故。

九役使鬼中。贪成诬习为因者也。以其驾捏巧凑成故。

十传送鬼中。贪党讼习为因者也。以其发心阴私为党故。

三结成中。是人等者。正结鬼趣亦是虚妄所造。非真如体本来有也。

三自复次阿难去。明从鬼类出而为畜之文也。分三。初总明。复次等也。二别示。物怪等也。三结成。阿难等也。

初总明中。鬼业等者。以其九情一想及夫八情二想皆入地狱。地狱罪毕出而为鬼鬼。罪又毕出而为畜。则情与想皆已空矣。故云鬼业等也。则知狱之与鬼正受罪报。今为畜生。方是酬偿元债。故云方于等也。

二别示十。次第可见。前鬼之十对乎十因有不次第。今对鬼十无不同也。

初枭类中。物怪等者。谓前遇物成形以成其鬼。其物若消鬼报亦尽。即为世间畜生中枭鸟一类。故云物怪等也。

二咎徴类中。风消报尽者。以其前鬼遇风成形。其风既消鬼报亦尽。然世间之风云何得尽。彼之所遇淫风。淫风得尽报即尽耳。下去例之可见。咎徴类者。如群雀众鼠商羊舞鹤等也。

三多为狐类者。为狐狸以媚人也。

四多为毒类者。即蚖蛇蝮蝎等也。

五多为蛔类者。即身内蛲蛔也。

六多为食类者。为人所杀以充口腹者也。

七多为服类者。为人驱使负载者也。

八多为应类者。如社燕秋鸿等也。

九多为休徴类者。如麟凤等也。

十多为循类者。循即是顺。如鸡司晨犬司夜等也。

三结成分二。初阿难下直示虚妄二如汝下牒事结显。总而言之。皆是虚妄所造。非妙明性本来有也。

四自复次阿难去。明从畜生出还为人趣之文也。分三。初复次下总明。二汝今下别示。三阿难下结成。初又二。初反徴其剩。复次等也。二果报难息。阿难等也。

初中。从是等者。则知果报酬偿分毫不可爽也。世之恃强者负而不偿。固多恃强而越分取者亦多。其中心也可无愧乎。

次中。若用下。明负钱财偿足可停。如于下。明杀身命报无休息。若非微妙三观之力及佛出世说法令其忏悔。不可得而寝也。

二别示中亦为十。次第可见。对前畜十亦无不同。一一皆云酬足复形者。以其人中因纯情及情多想少。坠入地狱。出而为鬼。鬼复为畜。所有之罪酬偿已毕还复人身。是为酬足复形也。云参合者。有二意。一是人类必须戒善而方得入。是为参合。一是从出地狱已来复受人类。元非正局。但属相参而有。故云参合。初顽类中。顽类者。以其畜是枭鬼是怪因是贪习故也。余可知。应类者即社燕秋鸿等。以见习为因能执常等四而计邪理。是以为人还参于斯文也。休徴类者即麟凤等。以其诳习为因能驾捏虚诬。是以为人还参于高明也。循类中即晨鸡夜犬等。以其讼习为因能发人之阴私。是以为人还参于聪达也。

三结成中。是等等。正结其皆从虚妄而生。不遇下兼明其若不见佛闻法此之轮回终不得息。所以前总明云。除奢摩及佛世不可停寝也。若须见佛闻法方息轮回。其佛不可不见。其法不可不闻。然见佛闻法岂不难乎。所谓佛在世时我沉沦。我得人身佛灭度。是以为之可怜悯也。

五自阿难复有去。明从人还仙趣之文也。他经不闻仙类。唯云六道。盖以人而摄耳。仙者迁也变也。迁短寿而为长寿。变粗质以为细质耳。亦分为三。初总明。阿难等也。二别示。阿难等也。三结成。阿难等也。

初总明中。复有等者。谓其因不依佛法而修三观。别修等。谓其又不修戒善及禅定而修人天之因。故云别修妄念。存想固形者。以人寿长不遇百年。今欲炼精以固其形以祈长年。是为存想固形也。余可知。

二别示。即为十。初地行仙中。服饵者即服药也。药有生熟之别。此盖是熟。故云服饵。若天下之草木是生药也。柏子黄精等耳。食道圆成。谓服饵之得力也。地行之行。非行动之行。乃行门之行也。下去飞行乃至绝行皆同。

二飞行仙可知。

三游行仙中。化道圆成。谓其点石成金烧丹为银皆成就也。

四空行仙中。气精圆成者。谓其初炼气入精。次炼精入神。皆得成就也。

五天行仙中。坚固津液等。谓其固天池咽精液之类皆成就也。

六通行仙中。坚固精色等者。谓其采日月之精华。揽山川之秀色。无不成也。

七道行仙中。术法圆成者。能以此法化导于人也。

八照行仙中。坚固思念等者。或注想于脐轮。或结念于顶门。无不成也。

九精行仙中。坚固交遘等者。有云是采战之意。此非然也。看其前来。始坚固服饵。次坚固草木。乃至坚固思念。到此岂更行如此污秽之事。但于内心以震男次女等融会之于阴阳无不成耳。

十绝行仙中。坚固变化等者。谓其如停河在耳变释为羊等无不成耳。

三结成中。别得生理者。如其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止百年而已。今修仙者已得长生。故云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一往而言也。若再推之。仙亦有八万四千劫之长年。斯亦轮回等者。言其虽于人类较之差胜。未免福尽还当堕落。所谓纵经千万岁未免一髑髅。以其皆是虚妄不修正三昧故。

六自阿难诸世间去至九卷初。明天趣之文也。大分为三。即三界也。初欲界者。有财色名嗜睡等五欲为之欲界。分二。初阿难下正明。二阿难下结成。初正明分六。即六欲天也。次第可见。从六天已去乃至四空皆约因行而言。如某行应生某天。今六欲天皆就人中淫欲味薄为因应得生天。消释此文。当于因中体认。若将六欲天交抱等事而分释之则不然也。

初四王天中。未能等者。谓正淫虽未能免。邪淫了不涉也。澄蓥生明者。以其不邪淫故。自能心澄清而生明也。命终等。以此生明之因。感邻日月之果。以明还得其明。所谓因果不爽者也。

二忉悧天中。于清居等者。谓其未修欲定故也。

三𦦨摩天中。运欲等。谓遇境时未免为其所动。暂行其事然而不复留恋。故云运欲等也。于人下正释上也。运欲暂交故云动少。去无思忆故云静多。

四兜率天。即知足天也。一切时静等。正修未到定之际也。上升精微者。正生知足天也。不接下界等者。此天分为内外二院。若其外院。是诸天所居。有天女等欲境。亦未免乎三灾。若其内院。乃补处菩萨寄居之所。不唯无淫欲。亦三灾不到。所以𦦨摩以还诸天皆不能接应也。以故今人有慕内院。亦欲求生于彼天者。殊不知。初心之人纵能舍得世间华丽。然彼外院天女等境若一经过未免为彼所转。安得由汝生内院耶。若住外院。福尽之时依然堕落。莫若修净土者。不生则已。生则决定往生。所以古德云。假饶生到非非想。不若西方归去来。

五化乐天中。于横等者。任其欲境交横陈列于前。我只无心。以其味如嚼蜡之故。故云于横等也。非谓成事于横陈之际而味如嚼蜡耳。所以初云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乐变化者。凡所乐境自可变化也。

六他化天中。超化无化境者。化即化乐天。无化即前之四天也。以其能超越下之五天故。能生第六天耳。他化自在者。凡所乐境他之所化以为其乐。不待复自化也。此即名魔王。天人间有修三摩提必来扰害。下五阴中所谓天魔是也。盖其未奉佛教故耳。

三结成可知。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八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