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仁王般若经疏卷中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吉藏法师撰

佛告诸得道果实天众善男子是月光王已于过去十千劫中龙光王佛法中为四住开士我为八住菩萨今于我前大师子吼如是如是 佛告诸得道果实天众下第四佛述赞月光久供多佛。文有五段第一发月光本迹。如是如是下第二略述第三从善男子下讫有心得无心得广述。第四从是以波若功德下讫不可思议。叹波若忘言离著如风空中行。第五从善男子此功德藏讫功德。狭量月光所说与十三法师所说胜劣。第一发迹中有二初告天上得道贤圣众。二善男子下发月光迹。四住者十地明义即第四炎地八住即第八不动地。师子吼者叹教是了义决定之说。如是下第二略述中二句初述月光所说。第二引佛证诚如是如是者述可之言。

如汝所解得真义说不可思议不可度量唯佛与佛乃知斯事善男子其所说十四般若波罗蜜三忍地地上中下三十忍一切行藏一切佛藏不可思议 如汝所解者称其义也。不可思议者无得正观异名也。不可度量者非二乘下位之境界也。唯佛与佛者第二引佛证诚月光所说。善男子下第三广述文有四。初略述十四忍二何以故下广述十四忍功能。三一切众生下举空释成四结无心得。初略述十四忍中所说十四波若者总牒前所说十四忍名十四波若名异体同。下别明十四。言三忍者伏忍中三忍一信二止三坚忍。言地地上中下为三十忍者释有二义。一就十地各有上中下为三十忍。二就伏忍中习种为下性种名中道种名上。三位各十故成三十忍。前解为正。一切行藏者即是名因藏。一切佛藏是名果藏辨佛果地功德蕴积名藏。即是佛圆觉忍通前十三为十四波若。因果俱证无所得名不可思议。

何以故一切诸佛是中生是中灭是中化而无生无灭无化无自无他第一无二非化非不化非相非无相无来无去如虚空故 何以故下第二广述十四忍功能文有二。初约出用次约悟入。初约出用者诸法本自不生今亦不灭。以因缘故于无分别中为众生说有生灭。文云一切诸佛是中生者依忍化现成佛名生。是中灭者灭惑化隐名灭。是中化者依忍化众生也。次约悟入明无生灭等。文云无生无灭无化者上来为缘出用说生灭化等诸事。若知生等即无生灭故不假言。恐众生随名著相故还点向所说生者名无生。无灭无化等例然。亦得用无生破前生无灭故破前灭无化破前化生也。无自无他者自心不生名不自不见前境故云无他。亦云不见自名灭我不见他名灭我所。第一无二者境智俱寂故云第一无二也。非化非不化者无得正观居心有时说化为不化有时说不化为化。故云非化非不化岂得以常人定执消文也。非无相者恐众生闻悟入之言谓皆无所有故云非无相。如大品云无所得得如是得无所得义耳。无来无去者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乃至)无依无得故云如虚空。

一切众生无生灭无缚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烦恼我人知见受者我所者一切苦受行空故一切法集幻化五阴无含无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法境界空空无相不转不颠倒不顺幻化 一切众生下第三举空释成就中有五子段。一明众生空从一切苦受下二明法空。从法境界空下三明境空从无三宝下四明凡圣空波若无知下五明知空。初明生空文云众生无生灭。众生本无所得离苦故云无生无灭。离集故无缚无解无集故非因无苦故非果。以因缘随俗非不因果众生假名非无佛性因非无涅槃果。众生生死名烦恼五阴中生名我。假名行者名人意识名知者。眼识为见者命根不断名寿者。文云受者即领违顺名受者。于五阴中见我所者明生空竟。第二明法空文云一切苦受行空故者观五阴内一切苦皆空。五阴和合名法集以无其实名幻化。五阴本来清净故云无含无散。体知五阴即是真如故云法同法性寂然空故。第三明境空文云法境界空能观之心既净所观之境亦空故云境界空。实相门中无相不相故云空无相。相不能动故云不转离惑故以名不颠倒。离解故名不顺知诸法空故名幻化。

无三宝无圣人无六道如虚空故般若无知无见不行不缘不因不受不得一切照相故行道相斯行道相如虚空故法相如是何可有心得无心得 第四段明凡圣空。无三宝无圣人名圣空无六道名凡空。第五段明智空。文云波若无知波若名智慧。今言无知者绝于知相故言无知。不可定智慧审波若下诸句例然。无知无见忘于见知也。缘观并寂故云不行不缘不受波若名故云不因不受。内证真如故云不得一切照相。诸法无所有故云斯行道相如虚空故。亦云无分别故同虚空。第四结法相如是。尽皆空者何可有心得无心得也。又云以离有相故不可有心得。以离无相故不可无心得。

是以般若功德不可众生中行而行不可五阴法中行而行不可境中行而行不可解中行而行是故般若不可思议而一切诸佛菩萨于中行故亦不可思议一切诸如来于幻化无住法中化亦不可思议 是以波若下大段第四明波若忘言离著就中有二。初依空起行第二叹说。就起行中有四句。初明不可得众生中行而行以生空无所有故。二不可得五阴中行而行以法空无所有故。三不可得境中行而行以境空无所有故。四不可得解中行以而行以知空无所有故。第二叹说中有三。第一是故波若不可思议叹十四波若。二出生三世诸佛不可思议。三知俗虚幻而能化益。

善男子此功德藏假使无量恒河沙第十三灌顶开士说是功德百千亿分中如王所说如海一渧我今略述分义功德有大利益一切众生亦为过去来今无量诸如来之所述可三贤十圣赞叹无量是月光王分义功德 善男子下大段第五狭量说中有二。一正狭量第二我今下叹说利益。初就狭量中叹月光所说功德如大海水。十地菩萨说如海一滴。又解不然月光所说如海一滴十地菩萨说如大海水。以是胜故经言灌顶开士说是功德百千亿分中王所说如海一滴。不及十地菩萨说如大海。第二利益中有三。初我今下约释迦所说以明月光说真能益众生。二去来今下约三世佛述印可。三三贤下约四十贤圣叹月光分义功德挍量竟。

善男子。是十四法门三世一切众生一切三乘一切诸佛之所修习。未来诸佛亦复如是。若一切诸佛菩萨不由此门得萨婆若者无有是处。何以故。一切诸佛及菩萨无异路故。是故一切诸善男子若有人闻诸忍法门。信忍.止忍.坚忍.善觉忍.离达忍.明慧忍.炎慧忍.胜慧忍.法现忍.远达忍.等觉忍.慧光忍.灌顶忍.圆觉忍者 善男子是十四法门下大段第五。牒上所说结劝修学就中有三。第一明三世同修显行要胜。第二若有人闻下叹益劝修。第三时诸众中有十亿下明闻说获益。就初显行要胜中文有三。初正明三世同修同说。二若一切诸佛菩萨不由下明上同修同说所以。三何以故下传释上同修意以无异道故。若有人闻下第二叹益劝修。就中有二。初更列十四忍名二是人超过下叹经功能初列十四忍名。一信忍谓习种性二止忍谓性种性三坚忍谓道种性四善觉忍谓初地五离达忍谓二地六明慧忍谓三地七炎慧忍谓四地八胜慧忍谓五地九法现忍谓六地十远达忍谓七地十一等觉忍谓八地十二慧光忍谓九地十三灌顶忍谓第十地十四圆觉忍谓佛地如来万德。

是人超过百劫千劫无量恒河沙生生苦难。入此法门现身得报。时诸众中有十亿同名虚空藏海菩萨。欢喜法乐各各散华于虚空中。变成无量华台。上有无量大众说十四正行。十八梵六欲天王亦散宝华各坐虚空台上说十四正行。受持读诵解其义理。无量诸鬼神现身修行般若波罗蜜 是人超过下第二明叹经功能第二叹益劝修讫。第三时诸下大众闻法获益散华供养文有三。初菩萨欢喜供养十四忍名十四正行。二十八梵天欢喜供养。三无量诸鬼神下明鬼神供养。略不明余众供养。言十八梵者初禅有三谓一梵众二梵辅三大梵。二禅有三一小光二无量光三光音。三禅有三一小净二遍净三无量净。第四禅有九一福生二福爱三广果此三天凡圣共住四无想天唯外道凡夫住。五无烦六无热七善现八善可见九色究竟。此五唯那含等圣人住。唯第四禅有色地故云十八梵不说无色界。言鬼神现身修行者以其过去修敬故令得修行波若。以其毁戒故堕鬼中答第二问明利他行相竟。

佛告大王汝先言云何众生相可化若以幻化身见幻化者是菩萨真行化众生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恶为无量恶识本善为无量善识本 第三佛告大王汝先言下答前所化众生问文有三。第一欲答故牒其问故云何众生相可化。第二若以幻化下正答。第三时众下明得益。就正答中有二。初就悟入以答亦名略答。亦名为无所得以答。文云若以幻化身见幻化者是菩萨真行化众生者知身相本自不生。为化众生故名幻化身。众生本来不有而今言化者以不有而有故云见幻化也。知能化所化本来清净故云真行化众生也。众生识初一念下第二广答。亦云约出用答亦云约俗谛幻有答。文有五。初定是善恶心异木石。第二色名色盖下出五阴名。第三盖者下释名广解。第四大王下简凡圣色粗细不同。第五众生者下明一切法结属世谛。初云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恶为无量恶识本善为无量善识本乃至金刚菩萨者解者不同不能具出。今且依经以释。涅槃经云如雪山药如是一味随其流处有种种味。其药真味停留在山犹如满月。合譬云一味者譬佛性。以烦恼故出种种味所谓地狱畜生等。今谓一味者即是无所得不二之真性也。复云如是一味随其流处有种种味异者。依无所得真性起有所得妄想。即成无明烦恼起业成六道报也。又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有。如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实相与无明住地本来无前后。但众生于无所有中横起忆想分别长流六道。变迷得解知烦恼本来是涅槃有何初后。故此经云初一念识支本识解性故异木石耳。文云生得善生得恶者缘善境界起于识善。此识善则从自性真实善正因所生。复缘善事而起此识则善也。若缘恶境界起于识恶此识恶则从无明熏习生因所生。复缘恶事而起此识则名恶也。恶为无量恶识本善为无量善识本者。此初一念善恶之识熏习之功各生无量善恶习果也。

初一念金刚终一念于中生不可说不可说识成众生色心是众生根本色名色盖心名识盖想盖受盖行盖盖者阴覆为用身名积聚 初一念金刚终一念于中生不可说不可说识。此意于生死内既无明缘念念起生灭心也。故云不可说识此明成众生因也。成众生色心者辨果。文云众生根本者结初一念识是成众生本。又解初一念者此明相续之始。此乃无始为始。金刚终一念者若小乘分段终大乘变易终也。色名色盖下第二略出五阴名。盖者下第三释名广解。盖者阴覆为用身名积聚假名之身为五阴所成故云积聚。

大王此一色法生无量色眼所得为色耳所得为声鼻所得为香舌所得为味身所得为触坚持名地水名润火名热轻动名风生五识处名根如是一色一心有不可思议色心 此一色法生无量色者依成实十四种色为色阴。阴盖众生不能得出离生死。初明五尘色次明四大色次明五根色。文相甚显。如是一色下总结色心有不可思议色心。

大王凡夫六识粗故得假名青黄方圆等无量假色法圣人六识净故得实法色香味触一切实色法众生者世谛之名也若有若无但生众生忆念名为世谛 大王凡夫六识下第四简凡圣色粗细分别。凡夫六识总相聚法故言得假名上青黄。圣人分别四微等故言得实。又云圣人缘法界六识得真实法也。众生者世谛之名下第五明众生一切法属世谛。文有三初总标一切属世谛。第二相续假下明三假属世谛。第三大王下明诸佛贤圣称境而知皆如幻有结属世谛。前总中有二。初明一切法皆如空花悉属世谛。二无佛出世前下明立因缘名字。就前有二。初明众生若有若无皆如幻化名为因。

世谛假诳幻化故有乃至六道幻化众生见幻化幻化见幻化婆罗门刹利毗舍首陀神我等色心名为幻谛幻谛法无佛出世前无名字无义名幻法幻化无名字无体相无三界名字无善恶果报六道名字 假诳幻化故有乃至六道亦如幻化名为无果。以众生虚妄忆想为假诳所成故有人天六道之名。若达此妄本来不有故云幻化见幻化也。二婆罗门下明贵贱皆如幻化悉入世谛。又解前明凡夫取假色为实。次幻化见幻化下明圣人知假色是虚。此文应言幻师见幻而言众生者此是佛众生也。第二立因缘名字中有二初明无佛出世无一切因缘名字。

大王是故诸佛出现于世为众生故说作三界六道名字是名无量名字如空法四大法心法色法相续假法非一非异一亦不续异亦不续非一非异故名续谛 二大王下明佛出世为众生立一切世界六道无量种种色心等名字。可知第二明三假属世谛。一相续假者与成实师异。若见诸法是一是常见。若见诸法念念异是断见。离此二见知前法生后后法。法次第生法此明因缘续义。故文云一亦不续异亦不续。绝于前后故故不相续也。

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无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缘成假成众生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一切幻化是幻谛众生 相待假者有二。亦名别待亦名通待。如长短老少好恶名为别待。如长待不长一切万物皆不定。不长外随待一物故云不定亦名通待。缘成假者即因成假四尘成四大。四大成五根五根成众生故缘成。文云五色者云五根为五色。亦云青黄赤白杂色为五色。文云俱时因果现在五果三因名俱时因果异时因果者过去二因望现在五果名异时。又云俱时因是缘因异时因是生因。若约外法梁椽成舍名俱时。十二时成日名异时因果。

大王若菩萨如上所见众生幻化皆以假诳如空中华十住菩萨诸佛五眼如幻谛而见菩萨化众生为若此时诸有无量天子及诸大众得伏忍者得空无生忍乃至一地十地不可思议德行 第三大王下明诸佛菩萨五眼亦名世谛。文云若菩萨如上所见众生幻化。如空中花众生本来无所有。以虚妄而有譬如空花。诸佛五眼如幻谛而见如境而知如理而知照缘观并[穴/(俱-≡+=)]故云为若此也。时诸有无量下答问中大段第三闻法获益。初诸天子下明得道人。伏忍下明得益差别地前三贤名伏忍。空忍者四地已上顺无相空。以七地已上名无生忍。初三地信忍略不说之。初地名一地至法云名十地。广大如虚空名不可思议德行也。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二谛品第四

此品所以而来者。上观空教化明实智方便皆空不二。亦可了护因护果毕竟无差。起如幻化以化众生。化不孤起必有所观境界教。境界教是何。所谓二谛。二谛者真俗非一名为二。即不虚名谛故云二谛品。二谛之义佛法大宗。若欲委论境之与教诸解非一不能具述。今言二谛者以因缘空有为世谛。因缘有空为真谛。至论诸法本来不二为因缘故说言二耳。就此中一品有三番问答。论辨二谛不二即为三别。第一问答正辨二谛不二。第二问答明说法不二。第三问答正辨法门不二。就前问答中有二。初问后答。就初问中有三一问二难三结问。正辨二谛有无。文言第一义谛中有世谛不此正是问也。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第一义谛中有世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事云何 若言无者智不应二方便智实智。若言有者圣人智不应一。若论其理不一不二。若定为一凡夫见俗而应见真。若定有者智不应一此正难也。一二之义其事云何此正结问也。但一二之言既难所以月光有问。故言一二之其事云何。

佛告大王汝于过去七佛已问一义二义汝今无听我今无说无听无说即为一义二义故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法修行七佛偈如是 佛告下第二佛答也。就答中有三初长行叹问二引七佛偈为证第三大王下长行正报其难。初长行叹问有三。初叹问二略示义宗三诫敕。初叹问出王本行愿。先已于过去论一二义竟。今何故更问此事。汝今下第二略示义宗。汝今无听我今无说者。如幻无所说何须汝闻故言无听。听者如幻人无所听何须我说。如是无听无说而不防听说宛然。一二之义亦尔。故净名云夫说法者无说听法者无闻。若心存听说即是二见岂得与此经相应。谛听谛听下第三诫敕劝修。依三慧而修行方能达解一二之义也。谛听谛听者即是闻慧。善思念之即是思慧。如法修行即是修慧。第二引七佛偈有八行半分为四别。第一三偈约因缘空有以明二谛不二。第二有三行约情解见一二以明二谛不二。第三有两行就譬以明二谛不二。第四半行结劝属人。初三偈即为三别。初偈标因缘空有二谛章门。次偈解释。第三偈结初偈上半约有空以明真谛。下半偈约空有以明世谛。

无相第一义无自无他作因缘本自有无自无他作法性本无性第一义空如诸有本有法三假集假有无无谛实无寂灭第一空诸法因缘有有无义如是 无相第一义者此辨真谛也。如来说法前后不同先说世谛后明真谛。此明从浅入深。自有先说真谛后明俗谛此明宗归有本。无相者实相之理绝于有无名为无相。物莫能测名第一仲[阜*責]所以名之为义。无自无他作者本来无相岂是今无。既言本无相何忽有造作。故云无自无他作。依如西域九十五种外道以四作往收义无不尽。故涅槃云非自作非他之所作亦非共作非无因作。是故胜出诸外道。此经只有二种存略故耳。因缘本自有者明因缘空有为世谛。因缘本自有岂是今有。既言本有故言无自无他作。故大智论云十二因缘是谁所作。佛言非佛作非菩萨作(乃至)非一切圣人所作。故云无自无他作也。法性下一偈为二。上半释前上半下半释前下半。法性本无性者即是前无相第一义。诸法实相名为法性。法性以无性为法性。此是对性说无性。若无有性亦无无性。第一义空如者即是第一义空。以无依无得故名空如。诸有本有法者释前因缘本自有。三假集假有者此明无体藉他故有也。第三偈无无谛实无还结前无相第一义。寂灭第一空结无自无他作。诸法因缘有结前因缘本自有。有无义如是总结前十一句也。有者结前三偈下半。明有。无者结前三偈上半明无。故云有无义如是也。又释无无谛实无者二无遣二实。故云无无谛实无。寂灭第一空者有自体本无故云寂灭第一空。一切有为法皆依六因四缘生。故言诸法因缘有。又解无无谛实无者一无去于上诸有一无去于上无故云无无也。谛实无智照如实智。故云谛实无。寂灭第一空者寂灭法中最精绝四句离百非。不同二乘断空故云第一空。诸法因缘有有无义如是者总结上也。又解无无者一无无世谛一无无真谛也。

有无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见无二二谛常不即解心见不二求二不可得非谓二谛一非二何可得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 有无本自二下第二有三偈。就一异约情解以辨二谛不二。初偈略明一二第二偈解释第三偈结叹。初偈为二上半约二情明二谛。下半约观解明不二。上半初句法说次句譬说。有无本自二者有即非无无即非有故言本自二。何以得知有无。下句譬云如似牛二角。二角相别似于有无义不相即。同在一头似有无体一。照解见不二下下半约观解。佛菩萨心内达照诸法毕竟清净何曾二不二。为对于二故云照解见不二。有人云见不二即是一此是一异之见岂是照解。二谛常不即者还约二情故云不即。第二偈约达解之心以释前偈于缘见一二。解心见不二者释前偈上句。前即于缘见有无。今辨了悟此有无之二。于解即不二。求二不可得者释第二句譬说。但迷故说二譬之二角。变迷成解此二本来不二。求二毕竟无从故云不可得。非谓二谛一者释前下半初句照解见无二。本对二说无二其二既无岂得存一。故云非谓二谛一。以此而推无二岂得还同一见。非二何可得者一既不可得何况二耶。第三行结叹上半结前。于解常自一者结前解心见不二。此一对二说一莫作一解。于谛常自二者结前有无本自二。又解于解常自一者二谛体一。于谛常自二者结其义异。通达此无二者下半叹益明内外并[穴/(俱-≡+=)]。有无双寂无依无得平等清净。故云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

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华如影三手无因缘故诳有幻化见幻化众生名幻谛幻师见幻法谛实则皆无名为诸佛观菩萨观亦然 世谛幻化起下第三有两偈。约譬明二谛为二。初一行半明世谛人法同于幻化。后幻师下半行约譬明真谛。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华者明世谛虚诳不实喻若空华但诳肉眼妄见为有。如浮云电如风送火譬如空华无所有。如影三手无因缘故诳有者此是无因缘。但有虚假之名而无其实也。幻化见幻化者众生体是其幻。复染幻尘名幻见幻也。众生名幻谛者世谛也。上明法幻今明人化也。幻师见幻法者下半明真谛。诸佛菩萨譬幻师三界虚妄是幻法。谛实则皆无者迷故见有。变迷实照则知皆无。对有说无有息无消缘观俱寂也。名为诸佛观下第四半偈举观结属人。初句就果人知于二谛故云名为诸佛观。第二句就因人知于二谛故云菩萨观亦然也。

大王菩萨摩诃萨于第一义中常照二谛化众生佛及众生一而无二何以故以众生空故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故得置众生空以一切法空故空空何以故般若无相二谛虚空般若空于无明乃至萨婆若无自相无他相故 大王下第三正释其所难明二谛不二。于中有三初举果对因以明二谛不二。第二五眼下偏就果以释不二。第三菩萨未成佛下双结因果以释不二。就初举果对因中有二。初约菩萨能化见不二照凡夫二乘所见二谛。佛及下广明所化众生及法悉空不二。初能化文云菩萨于第一义中常照二谛化众生者。于中道一实谛内常照空有二谛化众生。所言常照二谛者即大悲般若化众生以波若。故在生死而不著则异于凡夫。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异于二乘。不舍生死异于二乘。不舍涅槃异于凡夫。故言常照二谛化众生。旧云第一义不说俗是何言哉。佛及下二广明所化众生及法悉空不二。就中有二初明生空后辨法空。生空文言佛及众生一而无二者。佛及众生本来寂灭同无所得故云一而无二。虚妄分别见众生为因地佛为果地。达观之上体知佛及众生本来寂灭。故云一而无二。此无二者是因缘假名对破二见言一二息一消。一药病俱遣亦是遣无遣有。何以故下释以众生空故得置菩提空众生与菩提同无所得。众生如与菩萨如无异故言置。非是两物相置也。次明法空文言以一切法空故空空。一切法空者总标诸法空也。法门无量不可具出。今总标一切摄无尽故云一切法空故。为众生无始已来滞有情深今借空智以遣有。复滞于空今以空治空故名空空。故智论十八空中破内空外空内外空竟。次明空空以空治前三种空。故云空空。又解一空空于智一空空二谛法也。何以故下释二空。文言般若无相者释其智空。以智无生相名之为空。文言二谛虚空者释其二谛法空。以一切毕竟清净故言虚空。文言波若空于无明者。因缘之法本性自空不须智推然后明空。但众生虚妄不知故复假智照得空。故涅槃云诸法虽空要因菩萨修空见空也。乃至萨波若无自相无他相者。内尽于观名为无自。外清诸缘名为无他也。

五眼成就时见无所见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于第一义而不二故诸佛如来乃至一切法如故 五眼下第二偏就果地以明能见所见不二。文言见无所见者此见是无见之见。言无所见者诸法本来清净何所见耶。而言见者随俗故无过。法华明佛眼见六道众生。大品明五眼不见众生。法华即无见之见大品即见之无见。此经举所见之非无以显能见非有。行亦不受者大品无受三昧具有五句。此中正有四句。若将乃至一切亦不受即是第五句。行亦不受者大智论云行亦不受者治其有见。不行亦不受者除其无见。说无为治有非谓有此无。说有以除无非谓有此有。谈无未曾无说有未曾有。对治因缘故有此说。欲使两见之徒俱诣正观夷有无均生灭亡道俗泯二际故云行不行等皆不受。亦不受有亦不同无无二过故。非行非不行者有因尚不得何况无因。一切法亦不受者依大智论即是不受亦不受也。菩萨未成佛下第三双结因果不二。文言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者。譬如结巾为[少/兔]解者见巾妄者见[少/兔]。亦如病者食甜为苦病差以向苦为甜。更无别异法由妄故见不生死为生死。烦恼亦尔。迷故菩提即是烦恼。悟之烦恼即是菩提迷故。则四方易位悟也则廓尔无遗。何以故下释上烦恼即菩提。于第一义而不二者烦恼与菩提同无所有云不二。诸佛乃至一切法皆绝心行故称为如。第一问答竟。

白佛言云何十方诸如来一切菩萨不离文字而行诸法相大王法轮者法本如重诵如受记如不诵偈如无问而自说如戒经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广如未曾有如论义如是名味句音声果文字记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 二白佛言下第二问答明说法不二。有二。初问后答。就初问中有二意。初问意言。云何上说菩萨于第一义谛中。常照二谛化众生。第一义谛中。有何所化而言佛菩萨常说十二部经化众生。不离文字而得解脱。文字即寂。若为行诸法相云何第一义中化众生。二远取上问前空品明护佛果护十地第一义中无能护所护。云何护佛果护十地化众生也。第二答中有四初明所说十二部经如。第二大王如如下明三种佛性。若菩萨下第三出修之方法。大王若菩萨护佛下第四结。就初有二前约十二部经明二谛教如。是名味句下次劝依文字取如莫取名字。十二部经者法轮即法本如。西土名修多罗此名法本。谓诠理之本亦可与十二部经为本。言法本如者明诸法本来是如。如者不一不二之异名。非但真谛是如只世谛亦如。今文正尔。以随俗方便故名世谛。即此世谛体本来不可得名之为如。余十一部例然。不同旧说法本是世谛如是真谛。此是真俗二见耳岂是约二谛以明如。重诵如者此间语梵本名祇夜。以偈重诵前长行中义。受记如者此间语外国名和伽罗那。以记说未来世得佛果故。成实论明解义经以其问答解释明因得果故。不颂偈如者此间语梵本名伽陀。以泛尔偈说不颂长行故。无问而自说如者此间语西土名优陀那。以不待请说故。戒经如者此间语梵本名尼陀那。此是因缘经以因事制戒故。譬喻如者外国名阿波陀那以藉事说法故。法界如者西土名伊帝曰多伽。此间应云本事。佛说法界畔亦云以说过去十八界事故。本事如者外国名阇陀伽此间名本生经。以说自身本生事故。前本事经说自他十八界故。方广如者外国名毗佛略。以说法空方广理故。未曾有如者外国名阿浮陀达摩。以说神通变化事故。论议如者外国名忧婆提舍以问答辨理故。是名味句下大段第二明依文字取如不取名字也。就中有五一名味句是应说。二音声是正说。音声者一胸二喉三咽四舌根五齿六唇七鼻八顶。由此动方有音声说也。三果报是能说。四一切如即是所说依此说实无法可说。故金刚波若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五若取文字者举失显得。以执文字作解不达文字性离故名不行空也。

大王如如文字修诸佛智母一切众生性根本智母即为萨婆若体诸佛未成佛以当佛为智母未得为性已得萨婆若三乘般若不生不灭自性常住一切众生以此为觉性故 大王如如文字下答问中第二明三种佛性。初现常佛性二当常佛性三了因佛性。佛性非当现而约缘当现不同。故有三种之说。若无依无得随缘说者无过。若执当现是定实者即成诤论。初现常文言如如文字修诸佛智母一切众生性根本智母即为萨婆若体者。以前闻十二部经如故知文字即是如。如即是波若。波若为佛母。故云智母。言一切众生性根本智母者知众生性不可得即如。故云即为萨婆若体。达解众生与萨婆若不一不二。何当何现破当故说现耳。诸佛未成佛下第二明当果佛性。何以得知。文云诸佛未成佛当佛以为智母未得为性。故知当有非现有。现有者有隐性当无者无当性。故知显故名当隐故名现。论其实性体绝诸非当非现现以因缘故说当说现耳。已得下第三明了因佛性。明三乘波若了出不生不灭。以得波若正观体知生者不生灭者不灭。故云自性常住。一切众生虚妄因缘轮回六趣。体知虚妄无从即是不生不灭。故云以此自性常住为觉性也。

若菩萨无受无文字离文字非非文字修无修为修文字者得般若真性般若波罗蜜大王若菩萨护佛护化众生护十地行为若此 若菩萨下答问中第三出修之方法有二。初出修方法文言无受无文字离文字非非文字修。无修为修文字者者。以知文字性离心无所依。文理并[穴/俱]修不修俱寂。故云非非文字修文字也。二为修文字者下明体知上修之方法。体知波若修故得名性波若。以无得为得实无所得也。大王若菩萨护佛果下答问中第四结上护化众生护十地行能护所护亦同修之方法也。护佛者护果。护十地行者护因。护化众生者利他行也。

白佛言无量品众生根亦无量行亦无量法门为一为二为无最耶大王一切法观门非一非二乃至无量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无相若菩萨见众生见一见二即不见一不见二一二者第一义谛也 白佛言无量品众生下第三问答明法门不二。就中有二初问次答。初月光举所化众生。无量品明其人别。根亦无量明其根别。行亦无量明其行别。此三既异未知能化法门为一为二为无量也。大王一切法观门下第二佛答中有三。第一正答法门不二。大王七佛说下第二叹教劝修明经功德。大王此经下第三定经名字劝令受持。就初正答法门不二中有四。初正答前问明法门不二。从若菩萨下二举非显是以释前问。从大王若有若无下第三明诸谛教门摄一切法皆归于空。从众生品品下第四结酬前问。初正答问中文云大王一切法观门下答前三句。非一答初问。非二答前第二问。乃至无量答第三问。应云非无量而言乃至无量者。欲显非无量之无量。一二义既非无量亦尔互文现意耳。一切法亦非有相下重举绝四句释前一切法观门。经家存略直标破有无二句余句可知。亦非有相者破有相。非非无相者即是第四句。破非无相故言非非无相。有人言非非者是误。应云非无相此是不识经耳。第二若菩萨下举非显。是先举非文云若菩萨见众生者即著我人也。见一见二者即同僧佉卫世师一异之见也。次明显是文云一二者第一义谛也。以知正因缘之一二毕竟清净无依无得。知此一二相寂灭故云第一义谛也。

大王若有若无者即世谛也以三谛摄一切法空谛色谛心谛故我说一切法不出三谛我人知见五受阴空乃至一切法空众生品品根行不同故非一非二法门 第三大王下明诸谛空中有三。初明世谛次明三谛摄法三明世谛终归空也。初世谛文云若有若无者。此意明凡夫定执有无故名世谛也。次明三谛摄法文云一切法空谛者。三藏师云诸法本性为空谛也。凡夫色粗显据色为端名为色谛。三乘人修道无漏心名为心谛。若义论生死涅槃各有三谛。生死三者天人四大色是色谛。八识心是心谛。于生死上无涅槃是空谛。涅槃三者天人真实色是色谛。二真实心名心谛。无生死四颠倒名空谛也。教虽说三理非三也。我人知见下第三明世谛还归于空。众生品品下第四总结酬上问。众生品品者酬前无量品众生。根者酬上根亦无量。行者酬上行亦无量。非一非二法门者酬上能化法门为一为二为无量。

大王七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今说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别汝等大众受持读诵解说是经功德有无量不可说不可说诸佛一一佛教化无量不可说众生一一众生皆得成佛是佛复教化无量不可说众生皆得成佛 大王七佛下答中第二段叹教劝修明经功德。文有六别。初明诸佛道同。汝等下第二劝持。有无量下第三别列三番佛。是上三佛下第四总牒上三佛明说波若分教多少。况复下第五校量时诸下第六闻法获益。第一诸佛道同文云七佛所说我今说波若无二无别者通释释迦为七佛。明已所说同于六佛显法真正。同无所得故无二无别。第二劝持文云汝等大众受持。大智论解受持云。闻而奉行为受久久不失为持。故云受持。读诵解义可解。第三举三番佛化众生。从无量不可说诸佛是第一。二从一一佛教化无量不可说众生一一众生皆得成佛已来为第二番佛。从是佛复教化无量不可说众生下第三番佛也。

是上三佛说般若波罗蜜经八百万亿偈。于一偈中复分为千分。于一分中说一分句义不可穷尽。况复于此经中起一念信。是诸众生超百劫千劫十地等功德。何况受持读诵解说者功德即十方诸佛等无有异。当知是人即是如来。得佛不久。时诸大众闻说是经。十亿人得三空忍。百万亿人得大空忍十地性 第四是上三佛下总牒上三种多佛。一一佛各说八百万亿偈。显所说既广今分教少多有三句。初分经作八百万亿偈。二于一偈中分为千分。三于一分中说一分句义不可穷尽。第五况复下况信校量。文言一念信超十地者。一念无所得波若信。胜有所得百千劫修行十地功德也。文云诸佛等无有异当知是人即是如来得佛不久者。佛非当非现破当故云即是如来。破现故云得佛不久。岂可执当现等当以为诤论耶。第六时诸大众下闻法获益。文云十亿人得三空忍者。谓空无相无作也。言大空忍者在十地内本智证如名大空忍。亦云无所得空故云大空忍。言十地性者在初地已上圣种性也。

大王此经名为仁王问般若波罗蜜经汝等受持般若波罗蜜经是经复有无量功德名为护国土功德亦名一切国王法药服行无不大用护舍宅功德亦护一切众生身即此般若波罗蜜是护国土如城堑墙壁刀剑鉾楯汝应受持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 大王下答问内第三段定经名字劝持文有三。初总列经名劝人受持。复有无量下第二显经功能。从汝应下第三结劝受持。第一列名内云此经名仁王问波若者。此经有二名若从能请人为名名为仁王问经。二从功能立目名护国经。道理通护一切衰恼等事。但护国为宗故偏名护国也。第二显经功能令人乐持。云复有无量功德者总显功德广多。下别显功能有四。初护国亦护王身二明护舍亦护人身。三即此下结波若是护国四如城下喻显护国。城堑如戒城高显譬大乘。堑在城下外而复小譬小乘。皆有防非止恶义。墙壁如定安身之用。墙广譬大乘壁小譬小乘。刀剑如智慧鉾楯如戒定。第三汝应下结劝受持也。

仁王般若经疏卷中四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