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三之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

释授记品竟。次释化城喻品。

化城喻品第七

化者。神力所为也。以神力故。无而倏有。名之为化。防非御敌。称之为城。譬二乘涅槃。(城)权智所为也。(化)以权智力。无而说有。用教为化。防思御见。名为涅槃。苏息引入。(三藏苏息。二酥引。法华入。)实未究竟。(化)而言灭度。(城)权假施设。故言化城。喻如前释。此因缘释也。(若从机说。无而倏见。见已生喜。卽世界益。得入苏息。卽为人益。防非御敌。卽对治益。而言灭度。第一义益。若从应说。权立此城。卽世界化。为生小善。卽为人化。且除见思。卽对治化。终引入大。卽第一义化。)约教者。三藏于涅槃生安隐想。生灭度想。通教二乘。与三藏同。菩萨不尔。释论云。如父过险。一脚入城。一脚门外。忆其子故。从城入险。誓扶余习入生死。而不以空为证也。别教不道城如化。用城防险。从城门径过。将城作方便断见思惑。不道此为极也。圆教知无贼病。亦不须城。故言化城。今是圆教意。故题为化城喻品。(圆教言化者。在昔斥夺。但云不堪。亦未曾云涅槃是化。故至今教。动执开权。方云是化。乃至显实。化乃成真。卽宝处故。故知藏通谓极非化。别教非极非化。圆教非极是化。亦可是极是化。亦可是极非化。与藏通教言同意别。言今是圆教意者。亦从破计。故且云化。若开显已。无非真实。)本迹者。若从机说。应云。本住三德之城。迹入化城。若从应说。则迹示说化也。观心者。观因缘生法卽空。是入化城。因缘卽假。是出化城。因缘卽中。是归宝处。又观空卽中。则了化非化。卽权而实。又化城宝所。通论六卽。心性本空。无不空时。理卽化城也。心性本中。无不中时。理卽宝所也。闻此理性。能生信解。为名字化城宝所。圆伏五住。为观行化城宝所。乃至究竟。例此可知。问。此品说因缘事。下根得悟。应名宿世品。答。品初广说因缘。末则结譬化城。若从初。应称宿世。经家从末。故言化城。又上根疑薄。但取道树三七思惟以明机缘。中根疑厚。加以譬喻。深取二万亿佛所教无上道以明机缘。下根疑更厚。故明宿世久远机缘。若从久远之始。则名宿世。若从中间。则言化城。若从究竟。则言宝所。经家处中标品。收得初后。从此义便。故言化城喻品。(正法华名往古品。所以有此问答。)问化城是权。宝所是实。何意弃实从权。答。由知城是化。则知宝所是实。故标化不失实也。

(戊)三因缘说周二。初正说因缘。二授下根记。其领解述成二意。文或前后不定。又领解或默念发言不同。文少不足分品。故皆入授记段中。

(己)初正说因缘二。初先明知见久远。二正明宿世因缘。

(庚)初中二。初长文。二重颂。

(辛)长文为三。初出所见事。二举譬明久远。三结见昔如今。

(壬)今初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城。劫名大相。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

(壬)二举譬明久远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不。不也。世尊。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壬)三结见昔如今

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此显如来三达远明。所引往事。分明不虚。然后说宿缘也。当知十世古今。的确始络不离当念。离此当念心性之外。别无去来实法可得。由无明故。妄计迁灭。于迁灭中。有忆有忘。就彼所忆。有远有近。然所忆若远若近之事。并是现前一念所变相分。非于心外别有他物也。且如吾人追忆十年二十年事。亦复宛在目前。便可例知心性本来竖彻三世。三世不出现前一念。但由无明。不能远见。佛旣无明断尽。心性洞朗。故竖极三际之始终。横极法界之边际。炳然知见。何足致疑。长文竟。

(辛)二重颂三。初颂所见事。二颂举譬明久远。三颂见昔如今。

(壬)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有佛两足尊。名大通智胜。

(壬)二颂举譬明久远

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尽此诸地种。皆悉以为墨。过于千国土。乃下一尘点。如是展转点。尽此诸尘墨。如是诸国土。点与不点等。复尽抹为尘。一尘为一劫。此诸微尘数。共劫复过是。彼佛灭度来。如是无量劫。

(壬)三颂见昔如今

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诸比丘当知。佛智净微妙。无漏无所碍。通达无量劫。

卽空故净。卽假故微。卽中故妙。又三智一心故净。一心三智故微。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故妙。体圆满故无漏。用通达周徧故无所碍。初先明知见久远竟。

(庚)二正明宿世因缘二。初广述。二重颂。

(辛)初中二。初结缘之由。二正结缘。

(壬)初又二。初远由。二近由。

(癸)初又二。初明大通智胜成佛。二明十方梵王请法。

(子)初又五。初佛寿长远。二成道前事。三正明成道。四明成道后眷属供养。五请转法轮。

(丑)今初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

(丑)二成道前事

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加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现前。

诸佛道同。为缘事异。释迦苦行六年。弥勒卽日得道。彼佛十劫犹不现前。非根有利钝。道有难易也。但缘宜赊促。应示长短耳。一切八相垂迹之处。皆先破魔。准说法华。亦应先渐。复云破魔。似同秽土。若准寿长。复非秽土。故知同居净秽。其相葢多。成道等事。不必全同此土三藏。

尔时(佛未坐道场前)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咸作是念)佛于此坐。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逮佛)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

(丑)二正明成道

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丑)四明成道后眷属供养

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积。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咸欲亲近大通智胜如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到已。头面礼足。绕佛毕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颂曰。

大威德世尊。为度众生故。于无量亿岁。尔乃得成佛。诸愿已具足。善哉吉无上。世尊甚希有。一坐十小劫。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究竟永寂灭。安住无漏法。今者见世尊。安隐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称庆大欢喜。众生常苦恼。盲瞑无导师。不识苦尽道。不知求解脱。长夜增恶趣。减损诸天众。从冥入于冥。永不闻佛名。今佛得最上。安隐无漏道。我等及天人。为得最大利。是故咸稽首。归命无上尊。

十六王子若约表法。卽自行化他八正道也。

(丑)五请转法轮

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劝请世尊转于法轮。咸作是言。世尊说法。多所安隐。怜愍饶益。诸天人民。重说偈言。

世雄无等伦。百福自庄严。得无上智慧。愿为世间说。度脱于我等。及诸众生类。为分别显示。令得是智慧。若我等得佛。众生亦复然。世尊知众生。深心之所念。亦知所行道。又知智慧力。欲乐及修福。宿命所行业。世尊悉知已。当转无上轮。旣云令得是智慧。又云若我等得佛。又结云当转无上轮。当知卽是请满字教。如今佛华严也。初明大通智胜成佛竟。

(子)二明十方梵王请法二。初威光照动。二梵王来请。

(丑)今初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各五百万亿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其国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众生。又其国界。诸天宫殿乃至梵宫。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徧满世界。胜诸天光。

佛降神时。初生时。成道时。法尔世界震动。大光普照。但有缘者远在他方亦觉。无缘者。近亦不知耳。观心释忽生众生者。心性本净。阴入界。覆之则暗。若修观慧。本性理显。又两山是二谛。其间是中道。日月光是二智。佛光是中道。无分别智光。照本有三谛洞明也。

(丑)二梵王来请五。初东方。二东南方。三南方。四总举余六方。五上方。

(寅)初东方六。初覩瑞惊骇。二互相问决。三寻光见佛。四三业供养。五请转法轮。六如来默许。

(卯)今初

尔时东方五百万亿诸国土中梵天宫殿。光明照曜。倍于常明。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宫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缘而现此相。

(卯)二互相问决

是时诸梵天王。卽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为诸梵众而说偈言。我等诸宫殿。光明昔未有。此是何因缘。宜各共求之。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而此大光明。徧照于十方。

(卯)三寻光见佛

尔时五百万亿国土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西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目*矦]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卯)四三业供养

卽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卽以天华而散佛上。其所散华。如须弥山。幷以供养佛菩提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处。时诸梵天王。卽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希有。难可得值遇。具无量功德。能救护一切。天人之大师。哀愍于世间。十方诸众生。普皆蒙饶益。我等所从来。五百万亿国。舍深禅定乐。为供养佛故。我等先世福。宫殿甚严饰。今以奉世尊。惟愿哀纳受。

问。梵天雨华如须弥山。树座犹下。其相如何。答。不思议事。彼此不碍。

(卯)五请转法轮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转于法轮。度脱众生。开涅縏道。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世雄两足尊。惟愿演说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旣云度苦众生。卽是请半字教。如今鹿苑。

(卯)六如来默许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诸佛受请之仪。法尔皆是默许。随顺先佛规则故。生人尊重渴仰故。不同凡夫外道故。能令目击道存故。初东方竟。

(寅)二东南方六。初覩瑞惊骇(至)六如来默许。

(卯)今初

又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

(卯)二互相问决

卽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是事何因缘。而现如此相。我等诸宫殿。光明昔未有。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未曾见此相。当共一心求。过千万亿土。寻光共推之。多是佛出世。度脱苦众生。

(卯)三寻光见佛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西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目*矦]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卯)四三业供养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卽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幷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卽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圣主天中王。迦陵频伽声。哀愍众生者。我等今敬礼。世尊甚希有。久远乃一现。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三恶道充满。诸天众减少。今佛出于世。为众生作眼。世间所归趣。救护于一切。为众生之父。哀愍饶益者。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

(卯)五请转法轮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哀愍一切。转于法轮。度脱众生。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大圣转法轮。显示诸法相。度苦恼众生。令得大欢喜。众生闻此法。得道若生天。诸恶道减少。忍善者增益。

此亦同前请半字教也。

(卯)六如来默许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二东南方竟。

(寅)三南方六。初覩瑞惊骇(至)六如来默许。

(卯)今初

又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

(卯)二互相问决

卽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此光曜。而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光明甚威曜。此非无因缘。是相宜求之。过于百千劫。未曾见是相。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

(卯)三寻光见佛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埸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目*矦]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卯)四三业供养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卽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幷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卽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难见。破诸烦恼者。过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见。诸饥渴众生。以法雨充满。昔所未曾覩。无量智慧者。如优昙鉢华。今日乃值遇。我等诸宫殿。蒙光故严饰。世尊大慈愍。惟愿垂纳受。

(卯)五请转法轮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转于法轮。令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皆获安隐而得度脱。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惟愿天人尊。转无上法轮。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雨大法雨。度无量众生。我等咸归请。当演深远音。旣云无上法轮。又云大法鼓大法螺。卽是请对半明满之教。如今方等也。

(卯)六如来默许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三南方竟。

(寅)四总举余六方

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

列十方梵。正法华中。先四方。次四维。次上下。并是随译者意。不详梵本次第如何。

(寅)五上方五。初覩瑞惊骇(至)五请转法轮。十方请竟。世尊卽说。故无默许也。

(卯)今初

尔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皆悉自覩所止宫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

(卯)二互相问决

卽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斯光明。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尸弃。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今以何因缘。我等诸宫殿。威德光明曜。严饰未曾有。如是之妙相。昔所未闻见。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

(卯)三寻光见佛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下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目*矦]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卯)四三业供养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卽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幷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处。时诸梵天王。卽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善哉见诸佛。救世之圣尊。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于昔无量劫。空过无有佛。世尊未出时。十方常闇瞑。三恶道增长。阿修罗亦盛。诸天众转减。死多堕恶道。不从佛闻法。常行不善事。色力及智慧。斯等皆减少。罪业因缘故。失乐及乐想。住于邪见法。不识善仪则。不蒙佛所化。常堕于恶道。佛为世间眼。久远时乃出。哀愍诸众生。故现于世间。超出成正觉。我等甚欣庆。及余一切众。喜叹未曾有。我等诸宫殿。蒙光故严饰。今以奉世尊。惟垂哀纳受。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前东南方云百八十劫空过无佛。南方云百三十劫乃得一见。今云于昔无量劫空过无有佛。机缘不同。见佛奢促若此。蒙光并集。岂偶然哉。以古例今。理无二致。一见一闻。咸从感应。闻法之士。宜何如作欣幸难遭想也。

(卯)五请转法轮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白佛言。惟愿世尊转于法轮。多所安隐。多所度脱。时诸梵天王而说偈言。

世尊转法轮。击甘露法鼓。度苦恼众生。开示涅槃道。惟愿受我请。以大微妙音。哀愍而敷演。无量劫习法。旣云以大微妙音敷演无量劫习法。又云度苦众生等。卽是请带半明满之教。如今般若也。然佛法道同。不应偏请。如今佛自始至终。具转五味法轮。一一皆是酬梵王请。彼亦应然。今寄文便。十六王子初请华严。乃至上方请于般若。十六王子后请法华。节目宛然。今古一致也。初明结缘远由竟。

(癸)二近由。由佛受请说法。故得覆讲结缘也。文为二。初转半字法轮。二转废半明满法轮。

(子)初中三。初受请。二正转。三闻法得道。

(丑)今初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

(丑)二正转。此中应说三乘。如序品文。而今不说者。正为下根论结缘开显等。略不言六度耳。又彼佛成道。亦必演大华严。以非结缘正由。故略不说。就文为二。初明四谛。二明十二因缘。

(寅)今初

卽时三转十二行法轮。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

三转者。一示转。二劝转。三证转也。示转者。谓此是苦。三界二十五有果报。皆是生死苦法。乐是坏苦。苦是苦苦。不苦不乐是行苦。真实是苦。不可令乐。此是苦集。三界见思烦恼。及有漏善不善不动三业。的是招苦之因。更无异因。此是苦灭。谓见思灭故有漏灭。有漏灭故生死灭。惟有此处寂静安隐更无余处。此是苦灭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依四念处。具足三十七品。入三脱门。乃为灭苦之道。更无余道也。劝转者。谓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也。证转者。谓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也。何故三转。诸佛说法。法至于三。为众生有三根故。为生闻思修三慧故。为生见修无学三道故。十二行者。一约教。二约行。约教者。卽示劝证是也。(三四十二)约行者。三转皆生眼智明觉。谓苦法忍为眼。苦法智为智。苦类忍为明。苦类智为觉。余三谛亦尔。故成十六心。三根人各得十六心。故成四十八行。且约一谛。名十二行也。十二谛是教法轮。十二行是行法轮。教十二为能转。行十二为所转。教轮则能转唯是一权智。所转有十二教也。若行法轮能转之教有十二。所转之行亦十二。或通三人。或约一人。今就见谛道。三乘利根闻示转。卽各生眼智明觉。三人合举。故言十二行也。轮者。转也。将佛心中所悟法门度入彼心。故言轮也。又轮者。摧碾也。众生闻教起行。摧破诸惑。故名轮也。沙门不闻。尚不能知。何况能转。支佛虽悟。口不能说。婆罗门虽闻其名。不解其理。天魔梵等亦尔。故云所不能转也。然此四谛。义通大小及以偏圆。所谓生灭。无生。无量。无作。随智所解。各各不同。略如玄义中明华严经有四圣谛品。文殊承佛力所宣。岂可判作但声闻法。

(寅)二明十二因缘

及广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及广说者。十二因缘。还是别相说于四谛故也。无明行爱取有五支。还是集谛。其余七支。还是苦谛。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还是灭谛。观因缘智。卽是道谛。故云及广说也。此十二法。亦通大小偏圆。所谓思议生灭。思议不生灭。不思议生灭。不思议不生灭。略如玄义中明。华严经六地菩萨。十种观察十二因缘。成就般若无分别智。岂可判作但辟支法。今且依唯识。稍示思议生灭之相。一无明者。谓发业无明。卽是异熟果愚。不了善恶定有果报。及真实义愚。不了三界是苦空故。能发正招生死之业。虽嗔慢等。皆能发业。无明是主。故偏说之。二行者。卽彼无明所发善恶不动三种有漏之业。能感将来真异熟果。此二共名能引支也。三识者。由无明行为能引故。所引将来总报种子。四名色者。由有总报识种子故。卽具将来初受生时歌逻罗等种子。受想行识四阴为名。色阴为色。五六入者。旣有识名色种。卽具将来六处种子。谓眼耳鼻舌身意。六触者。旣有识名色六入种。卽具将来六根触境之时触心所种。七受者。旣有识名色六入触种。卽具将来领纳违顺等境三受心所种子。此五皆名为所引支。以无明不发引业则已。旣发引业。法尔卽引此五种子。不失不坏。故名为所引支也。八爱者。谓由无明与行。旣引将来识等五种得成就已。复由迷事无明。不了境虚。妄于所受而生贪爱。虽于逆境。亦起嗔等。而爱习如水。最能润生。故偏说之。九取者。谓由爱故。种种追求所爱境界。深生染著。十有者。谓由爱取所起业力。数数滋润识等。五支之种子故。种子被润而生有芽。定感将来异熟果报。此三共名能生支也。十一生者。谓后有之芽。旣已成就。舍此生已。卽受彼生。十二老死者。谓旣生已。渐渐衰变。名之为老。终归无常。名之为死。此二皆名所生支也。前十是因。同约现在。后二是果。别约未来。由前世十支。感得今世生死。由今世十支。复感后世生死。三世因果。轮回不绝。故名十二因缘生相。卽苦集二谛而广说之者也。若厌老死。知老死由生故有。次卽厌生。知生由有。知有由取。知取由爱。爱由于受。受由于触。触由六入。六入由于名色。名色由识。识由于行。行由无明。无明止是妄想颠倒故有。更无所由。正念观察。不愚于异熟果。深信为恶得殃。为善得乐。不愚于真实义。深信三界内是苦。出三界是乐。是名观因缘智。以是智故。无明则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故名十二因缘灭相。卽道灭二谛而广说之者也。料简十二支义。更有多门。非此所急故不备录。分段生死旣尔。变易生死亦有缘生缘灭之相。分段十二。卽思议生灭也。若达卽空。卽思议不生灭也。变易十二。卽不思议生灭也。若达卽中。卽不思议不生灭也。又复若悟不思议不生灭者。则分段十二。亦卽不思议不生灭也。故曰。惑卽般若。业卽解脱。苦卽法身。当处清净。当处自在。当处究竟。一清净一切清净。一自在一切自在。一究竟一切究竟。二正转竟。

(丑)三闻法得道

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六百万亿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皆得深妙禅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等众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从是已后。诸声闻众无量无边。不可称数。

不受一切法者。卽不受四见。证初果也。于诸漏心得解脱者。卽脱尽见思诸缚。证无学也。深妙禅定者。观练熏修诸禅。卽俱解脱也。问。四谛十二因缘。旣通四教。亦有证大者不。答。例如释迦初说三归五戒。尚有八万诸天悟无生忍。佛佛道同。彼安得无。今文意在略叙结缘之由。何暇广述往古秘密不定等益。初转半字法轮竟。

(子)二转废半明满法轮七。初诸子出家。二请法。三所将亦出家。四佛受请。五时众有解不解。六时节。七说已入定。

(丑)今初

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百千万亿诸佛。净修梵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根通利。卽六根清净也。又六根互用曰通。证佛境界曰利。智慧明了。卽开示悟入也。(初约相似位释。次约分证位释。)

(丑)二请法

俱白佛言。世尊。是诸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皆已成就。世尊亦当为我等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我等闻已。皆共修学。世尊。我等志愿如来知见。深心所念。佛自证知。

彼佛初说圆顿。诸子大乘功德悉已具足。愍诸方便。重请佛开权显实也。声闻皆已成就者。明其障除机动。是故为请。我等志愿如来知见者。此法华经。但明佛之知见。唯志于此。卽正请满字废半之文也。

(丑)三所将亦出家

尔时转轮圣王所将众中八万亿人。见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卽听许。

(丑)四佛受请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过二万劫已。乃于四众之中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十六沙弥。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讽诵通利。

过二万劫者。上施三旣久。不容中间无事。望下颂意。二万劫中。必说方等般若。颂云。说六波罗蜜。及诸神通事。般若是行。神通是事。诸方等经。多明不可思议事行也。颂中又云分别真实法。卽是大品明实相般若意也。

(丑)五时众有解不解

说是经时。十六菩萨沙弥。皆悉信受。声闻众中。亦有信解。其余众生千万亿种。皆生疑惑。

信受则能宏通。信解则能入实。疑惑不解千万亿众。卽与十六子结法华缘者也。问。自佛受请以来。已过二万劫矣。何故十六王子。犹不进具而称沙弥。旣是沙弥。云何复称菩萨。答。十六子本是菩萨。急于学大乘故。无暇进具。始终现童子身也。沙弥得受菩萨大戒。自是诸佛常规。何足致疑。虽受大戒。位仍沙弥。未尝僭越比丘。以乱住持僧宝之体。例如文殊大圣。一切行坐。皆让摩诃迦叶。经有明文。人自不察耳。问。千万亿众旣不能解。何不令如五千退席。何不移置他方佛土。乃令生疑惑耶。答。生疑亦得作结缘众。故不遗也。若生谤堕苦。乃须遗耳。卽今佛说法华时。安保无生疑者。

(丑)六时节

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未曾休废。

问。相传释迦说法华经。仅得八载。已自难信。谓开权显实。开迹显本。要言不烦故也。彼佛于八千劫未曾休废。不知所说云何。答。只此开权显实四字。假使恒河沙劫。说亦不尽。何况仅八千劫。仅八年耶。且如诸法实相数语。义理浩然。该彻百界千如性修因果横竖三法。罄无不尽。便可穷未来际而演说之。何况开迹显本。具明嚝劫不思议事耶。又如地涌菩萨。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赞于佛。便经五十小劫。诸佛出广长舌现神力时。便卽满百千岁。柰何以凡夫心。欲测如来无上甚深微妙法耶。

(丑)七说已入定

说是经已。卽入静室。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

此正是结缘之近由。由佛入定。诸疑惑众无处咨问。十六王子。为不解者覆讲说经也。文中明入定处所。卽是静室。正入定。卽是住于禅定。入定时节。卽是八万四千劫。然诸佛无不定心。宁有出入。秪因时众机缘在十六子。结缘齐限应尔许时耳。初结缘之由竟。

(壬)二正结缘二。初法说结缘。二譬说结缘。

(癸)初中三。初明昔共结缘。二明中间更相值遇。三明今日还说法华。

(子)初中二。初覆讲利生。二佛起称叹。

(丑)今初

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各升法座。亦于八万四千劫。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华经。一一皆度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沙弥升座。不惟十六菩萨为然。只今毗尼藏中。亦有明文。重在解而不在年也。令发大菩提心。卽名为度。誓愿。当作佛已过于世间。卽是度七方便彼岸义也。

(丑)二佛起称叹二。初正称叹。二劝亲信。

(寅)今初

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已。从三昧起。往诣法座安详而坐。普告大众。是十六菩萨沙弥。甚为希有。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无量千万亿数诸佛。于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开示众生。令入其中。

(寅)二劝亲信

汝等皆当数数亲近而供养之。所以者何。若声闻辟支佛及诸菩萨。能信是十六菩萨所说经法。受持不毁者。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之慧。

此昔佛普悬授记之文也。初明昔共结缘竟。

(子)二明中间更相值遇

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常乐说是妙法莲华经。一一菩萨。所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世世所生。与菩萨俱。从其闻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缘。得值四万亿诸佛世尊。于今不尽。

值遇有三种。一者从初常受大乘。中间皆已成就。不至于今。二者初受大。中遇退大。仍接以小。此则中间犹故未尽。今得还闻大教。三者但论遇小。不论遇大。或初虽受大。退后无机。则中间未度。于今亦不尽。乃至灭后得道者是也。(此人卽以初闻小时为初结缘。复于中间唯习于小。今遇王子。初且闻小。人见释迦一代教中一分声闻未发心者。便卽判云永灭不发。是则不知如来长远之化。)问。如上尘数多劫。今始得阿罗汉。当知无生法忍。何易可阶。答。一云。大圣善巧。依四悉檀作如是说。或说佛道长远。或说佛道易得。或随世间所欲。或为发生宿善。或对治厌道长者说短。于道生轻易想者说长。或为闻说长短。卽得入第一义。当知言如许劫方今得罗汉者。乃是权行四悉檀。引诸实行令入道耳。又理无长短。长短在机。但须不笃自勤。何须论他时长时短。

(子)三明今日还说法华二。初先结会古今。二正明还说法华。

(丑)初中二。初结师之古今。二会弟子古今。

(寅)今初

诸比丘。我今语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有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声闻以为眷属。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二名须弥顶。东南方二佛。一名师子音。二名师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虚空住。二名常灭。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罗跋旃檀香神通。二名须弥相。北方二佛。一名云自在。二名云自在王。东北方佛。名坏一切世间怖畏。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六沙弥是古。八方作佛是今也。阿閦。此云无动。

(寅)二会弟子古今四。初明本结大缘。二释今住声闻疑。三正结会古今。四释未来弟子疑。

(卯)今初

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等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明初闻法时。皆为无上菩提。所谓三乘初心。不愚于法也。但此后有退不退。致使得脱前后差别耳。

(卯)二释今住声闻疑

此诸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人等。应以是法渐入佛道。所以者何。如来智慧。难信难解。

先明此诸众生。大通佛时从我闻法。便为无上菩提。何故直至于今。犹有尚住声闻地者。释曰。我常教化之以无上菩提。但由是诸人等。应以是权小法渐入佛道故也。又有疑曰。何故是人应以是法渐入。释曰。良以如来智慧。难信难解故也。

(卯)三正结会古今

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

汝等诸比丘。卽结会于今有住声闻地者之古今也。及我灭度后声闻弟子。卽结会于今不尽之古今也。

(卯)四释未来弟子疑

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

疑者云。现在声闻。得闻佛说法华。开显悟入。可是结缘之流。未来者不闻法华而入灭度。岂能舍小而入一乘。释云。彼虽生涅槃想。仍生方便有余土中。受变易身。我于彼土。仍必为说是经。必令入一乘道。更无余乘也。除诸如来方便说法。正断疑也。三是方便假说。其实决无三也。初先结会古今竟。

(丑)二正明还说法华二。初明应时故说。二释前开三意。

(寅)今初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

涅槃时到者。诸佛出世化道将毕时也。如迦叶佛日月灯明佛等。说此经竟。卽入涅槃。释迦亦于此经唱灭不久。故此经为最后极唱也。众清净。卽断德成就。信。是四不坏信。解。是无漏正解。了达空法。是证于真谛。皆卽智德成就。智断旣立。又复深入禅定。具二解脱。堪闻大教。能信受也。又众清净者。得三藏教益。免火宅难也。信解坚固者。得方等教益。心相体信也。了达空法者。得般若教益。能转教人也。集诸菩萨。是会亲族也。及声闻众。是命其子也。假使涅槃时到而众不清净。亦不能说此经。如多宝如来。以现世无机缘故。不得说法华经。所以留全身塔。誓于灭后处处作证也。

(寅)二释前开三意

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知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若实无二乘得灭度者。何故如来前说权教。释云。如来深知众生有小性欲。著于五尘。弊于五浊。故先说三。令破浊免难。后说一也。初法说结缘竟。

(癸)二譬说结缘二。初立譬。二法合。

(子)初中二。初导师譬。二将导譬。

(丑)今初

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

五百由旬者。若约果报。刖同居分段处为三百。方便变易处为四百。实报变易处为五百。若约烦恼。则三界见思为三百。尘沙为四百。无明为五百。入空观。能过三百。入假观。能过四百。入中观。能过五百也。险难恶道。譬生死因果。分段变易。卽果险难。见思五住。卽因险难。由此因果。故言恶道也。道有二种。一虽旷绝。有人可依。二者旷绝。无人可依。譬生死中有涅槃。烦恼中有菩提。则虽旷绝。有人可依。若生死烦恼无涅槃菩提。药中无病。病中无药。则嚝绝无人怖畏处也。(别圆二教。非旷有人。通教二乘。旷而有人。三藏二乘。旷而无人。故为此人设化。)若有多众者。譬王子所化未脱之众也。欲过此道至珍宝处者。譬发心为求无上菩提也。有一导师者。譬第十六王子也。耳清净曰聪。意清净曰慧。眼清净曰明。余根清净曰达。总而言之。卽六根清净也。又慧卽一心三智。明卽具足五眼。又三明为明。十力为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者。虽是险道。有塞有通。具方便者。卽塞成通。乏善巧者。卽通成塞。资粮。器械。胆识。勇力。皆须具足。前路水草。皆须谙识也。

(丑)二将导譬三。初所将人众譬。二中路懈退譬。三灭化引至宝所譬。

(寅)今初

将导众人。欲过此难。

譬本结缘未得脱者。本缘不失。而为导师所将也。

(寅)二中路懈退譬又二。初退大。二接小。

(卯)今初

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

中路非半途也。但以发心为始。至佛为终。此两楹间而起退意。故名中路。白导师者。大机已退。小机可生。以此冥感法身慈悲。义如白也。疲极者。譬善根微弱。无明所翳也。怖畏者。譬惮恶生死也。前路犹远者。譬三惑难断也。由乏大乘勇力。故疲极。由乏大乘胆识及资粮器械。故怖畏。由不谙识前路水草。故云前路犹远。

(卯)二接小二。初方便设化。二欢喜前入。

(辰)今初

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众人言。汝等勿布。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隐。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

多诸方便。譬如来权智能拟宜也。此等可愍。知其无大机也。化作一城。知其可小接也。汝等勿怖莫得退还。卽是劝令前进。譬劝转也。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卽是示城可住。譬示转也。若入是城快得安隐。卽是赞城功德。譬证转也。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者。今佛未开显前。不得彰灼而有此语。若论密闻。则便不妨。若论宿世。应有是言。何者。王子旣知彼等退意。卽教化云。汝等若畏生死。且取涅槃讯息。然后更行大道。亦可随意也。又开权显实后。卽得说之。如涅槃经中诸取罗汉者。皆是其义。

(辰)二欢喜前入

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隐。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

大欢喜。譬闻慧。叹未曾有。譬暖位。免恶道。譬顶位。快安隐。譬忍位。前入化城。譬见谛位。已度想。譬得尽智。安隐想。譬得无生智。又巳度想。譬具智德。安隐想。譬证断德也。二中路懈退譬竟。

(寅)三灭化引至宝所譬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旣得止息。无复疲倦。卽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旣得止息。譬免难。无复疲倦。譬大乘机发。宝处在近。譬显实。大城化作。譬废权也。宝所有二义。若约究竟。则以极果为宝所。如上文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也。若约分入。卽以初发心住为宝所。如上文云。无上宝聚。不求自得。又云。得佛法分。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也。问。凡五处开三显一。为有何异。答。通论无异。别论有差。方便品。约教开三显一。文云。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也。火宅。约行开三显一。车是运义。运则譬行。文云。各乘大车。游于四方。嬉戏快乐也。信解。约人开三显一。结会作人卽长者子。文云。我等昔来真是佛子也。药草。约差别无差别明权实。不的去取。但众生不知。佛令其知。若知七种差别。卽知权。同依一理无差别。卽知实。差而无差。无差而差。令知此意耳。终不说言无一有一。此约自行权实二智。随自意语。故佛能知。而众生不知也。亦是通前通后知不知明权实也。今化城。正约理开三显一。宝所化城。是大小两理。破除二乘权理显如来真实一理也。下文五百领解。举衣珠为譬。亦是约理也。此随文相一往而说。仍一一文并具四一。并是如来能知。众生不知。知卽开佛知见矣。初立譬竟。

(丑)二法合二。初正合。二举譬帖合。

(丑)初中二。初合导师譬。二合将导譬。

(寅)今初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

如来。合导师也。汝等。合多众也。生死。合果险难。烦恼。合因险难也。长远。合五百由旬也。应去应度。合善知通塞之相。亦合欲至宝处也。

(寅)二合将导譬

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卽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若众生三字。合所将人众譬也。但闻一佛乘至乃可得成。合中路懈退譬也。佛知是心至说二涅槃。合化作一城譬也。己出同居未到实报。两楹之间。名为中道。有余无余。名二涅槃。亦是声闻缘觉二人所证。名二涅槃也。若众生住于二地以下。合灭化引至宝所譬也。初正合竟。

(丑)二举譬帖合

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旣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化作大城。帖合施三。宝处在近。帖合显一。初广述竟。

(辛)二重颂二。初颂结缘之由。二颂正结缘。

(壬)初中二。初颂远由。二颂近由。

(癸)初又二。初颂大通智胜成佛。二颂十方梵王请法。

(子)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诸天神龙王。阿修罗等众。常雨于天华。以供养彼佛。诸天击天鼓。幷作众伎乐。香风吹萎华。更雨新好者。遇十小劫已。乃得成佛道。诸天及世人。心皆怀踊跃。彼佛十六子。皆与其眷属。千万亿围绕。俱行至佛所。头面礼佛足。而请转法轮。圣师子法雨。充我及一切。

初三偈。颂第二成道前事。次一偈。颂第三正明成道。后二偈。颂第五请转法轮。兼第四眷属供养。略不颂第一佛寿长远也。

(子)二颂十方梵王请法二。初颂威光照动。二颂梵王来请。

(丑)今初

世尊甚难值。久远时一现。为觉悟群生。震动于一切。

(丑)二颂梵王来请

东方诸世界。五百万亿国。梵宫殿光曜。昔所未曾有。诸梵见此相。寻来至佛所。散华以供养。幷奉上宫殿。诸佛转法轮。以偈而赞叹。佛知时未至。受请默然坐。三方及四维。上下亦复尔。散华奉宫殿。请佛转法轮。世尊甚难值。愿以本慈悲。广开甘露门。转无上法轮。

前三偈。颂东方。后二偈。总颂九方也。初颂远由竟。

(癸)二颂近由二。初颂转半字法轮。二颂转废半明满法轮。

(子)今初

无量慧世尊。受彼众人请。为宣种种法。四谛十二缘。无明至老死。皆从生缘有。如是众过患。汝等应当知。宣畅是法时。六百万亿姟。得尽诸苦际。皆成阿罗汉。第二说法时。千万恒沙众。于诸法不受。亦得阿罗汉。从是后得道。其数无有量。万亿劫算数。不能得其边。

初半偈。颂受请。次偈半。颂正转。后三偈。颂闻法得道。言无明至老死皆从生缘有者。谓此有故彼有。卽指无明为行之生缘。行为识之生缘。乃至生为老死之生缘也。知其过患。则当用观智力灭彼无明。此灭故彼灭矣。

(子)二颂转废半明满法轮

时十六王子。出家作沙弥。皆共请彼佛。演说大乘法。我等及营从。皆当成佛道。愿得如世尊。慧眼第一净。佛知童子心。宿世之所行。以无量因缘。种种诸譬喻。说六波罗蜜。及诸神通事。分别真实法。菩萨所行道。说是法华经。如恒河沙偈。彼佛说经已。静室入禅定。一心一处坐。八万四千劫。

初二句。颂第一诸子出家。次六句。颂第二请法。略不颂第三所将亦出家。但以营从二字该之。佛知下二偈。颂第四受请中二万劫。先说方等般若。次二句。颂受请正说法华。略不颂第五有解不解及第六时节。后一偈。颂第七说已入定也。初颂结缘之由竟。

(壬)二颂正结缘二。初颂法说。二颂譬说。

(癸)初中三。初颂昔共结缘。二颂中间更相值遇。三颂今日还说法华。

(子)今初

是诸沙弥等。知佛禅未出。为无量亿众。说佛无上慧。各各坐法座。说是大乘经。于佛宴寂后。宣扬助法化。一一沙弥等。所度诸众生。有六百万亿。恒河沙等众。

(子)二颂中间更相值遇

彼佛灭度后。是诸闻法者。在在诸佛土。常与师俱生。

(子)三颂今日还说法华二。初颂结会古今。二颂正明还说法华。

(丑)今初

是十六沙弥。具足行佛道。今现在十方。各得成正觉。尔时闻法者。各在诸佛所。其有住声闻。渐教以佛道。我在十六数。曾亦为汝说。是故以方便。引汝趣佛慧。

初一偈。颂结师之古今。次二偈。但颂会现在弟子古今。略不颂未来弟子也。

(丑)二颂正明还说法华

以是本因缘。今说法华经。令汝入佛道。慎勿怀惊惧。

但颂应时故说。略不颂释开三意。初颂法说竟。

(癸)二颂譬说二。初颂立譬。二颂法合。

(子)初中二。初颂导师譬。二颂将导譬。

(丑)今初

譬如险恶道。迥绝多毒兽。又复无水草。人所怖畏处。无数千万众。欲过此险道。其路甚旷远。经五百由旬。时有一导师。强识有智慧。明了心决定。在险济众难。

长文云旷绝无人。今颂云迥绝多毒兽。人譬菩提涅槃。兽譬烦恼生死。兽多且毒。正以小机见思惑重。五浊障深。不得行大直道也。水譬禅定。草譬智慧。强识二句。颂聪慧明达。在险一句。颂善知险道通塞之相。余可知。

(丑)二颂将导譬二。初颂所将人众中路懈退。二颂灭化引至宝所。

(寅)初中二。初颂众人退大。二颂导师接小。

(卯)今初

众人皆疲倦。而白导师言。我等今顿乏。于此欲退还。

(卯)二颂导师接小又二。初颂方便设化。二颂欢喜前入。

(辰)今初

导师作是念。此辈甚可愍。如何欲退还。而失大珍宝。寻时思方便。当设神通力。化作大城郭。庄严诸舍宅。周匝有园林。渠流及浴池。重门高楼阁。男女皆充满。卽作是化已。慰众言勿惧。汝等入此城。各可随所乐。

内曰城。外曰郭。譬有余无余二涅槃也。舍譬二乘生缘慈悲。宅譬二乘生空智境。园林譬二乘总持无漏法林。渠流譬九次第定。浴池譬八解脱。重门譬空无相无愿三三昧门。亦譬二乘重空三昧。谓生空。法空。乃至无愿亦无愿也。(与大乘二空不同)高楼阁。譬尽智无生智迥出三界也。男譬智慧。女譬禅定。观心释者。智体周备如城。善法圆足如郭。毕竟空为舍宅。性具万行为园林。九种大禅为渠流浴池。生法二空为重门。一心三智为高楼阁。直善能成自行。如男干家。慈悲能外化他。如女外适。(观心释化。亦通四教。今须约圆。)

(辰)二颂欢喜前入

诸人旣入城。心皆大欢喜。皆生安隐想。自谓已得度。

初颂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竟。

(寅)二颂灭化引至宝所

导师知息已。集众而告言。汝等当前进。此是化城耳。我见汝疲极。中路欲退还。故以方便力。权化作此城。汝今勤精进。当共至宝所。

初颂立譬竟。

(子)二颂法合二。初颂正合。二颂举譬帖合。

(丑)初中二。初颂合导师。二颂合将导。

(寅)今初

我亦复如是。为一切导师。

(寅)二颂合将导

见诸求道者。中路而懈废。不能度生死。烦恼诸险道。故以方便力。为息说涅槃。言汝等苦灭。所作皆已办。旣知到涅槃。皆得阿罗汉。尔乃集大众。为说真实法。诸佛方便力。分别说三乘。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今为汝说实。汝所得非灭。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具三十二相。乃是真实灭。

初一句。颂合所将人众。次三句。颂合中路懈退。次一偈。颂合方便设化。次四偈。颂合灭化引至宝所也。三乘。约能趣权行。二。约所趣权理。卽有余无余之二。亦声闻缘觉果证之二也。一切智。是般若。三十二相。是法身。真实灭。是解脱。三德不纵不横。卽是如来秘密之藏。又一切智。卽法性识。十力等。卽法性受想行。三十二相。卽法性色。获得究竟常乐我净法性五阴。尽未来际不生不灭。乃名为真实灭。岂同二乘妄计灰断。仍受变易生死耶。初颂正合竟。

(丑)二颂举譬帖合

诸佛之导师。为息说涅槃。旣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

初二句。帖合施权。次二句。帖合显实也。三因缘说周中。初正说因缘竟。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三之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