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寳庆四明志卷十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奉化县志卷二

叙赋

乡村

奉化乡县北管里二村四

广平管   镇亭里

明化村    长汀村   茗山村

龙潭村

长寿乡县东北管里二村三

松贤管   奉国里

长防村   进林村    新屯村

金溪乡县东北管里二村四

履信管   白杜里

石桥村   溪东村    亭山村

白杜村

松林乡县东南管里二村三

鸣鴈管   石门里

落阐村   双溪村    固海村

连山乡县南管里一村二

黄甘里

县南村   晦溪村

剡源乡县西管里一村四

嵩溪里

三石村   小晦村   陆照村

公塘村

禽孝乡县西北管里二村四

灵泉管   白石里

日岭下村  广防村   新建村

雪窦村

忠义乡县东南管里二村二

栖凤管   太青里

东西山村  曹村

镇市

公塘镇【县西北三十里】

鲒埼镇【县南六十里】

泉口市【县西北一十五里】

白杜市【县东南二十五里】

南渡市【县东二十五里】

袁村市【县南二十五里】

户口

主二万九千九百九十七户计五万三千八百二十一口

客二千六百九十五户计六千七百口

夏税

绢一万一千八百八十九匹三丈五尺六寸二分正税四千七百二十七匹三丈五尺六寸二分和买七千一百六十二匹

防四千二百三十三匹四尺七寸

正税一千一百六十三匹四尺七寸

和买三千七十匹

绵三万二千四百八十五两一钱六分

折变

折帛钱

绢二千七百七匹计钱一万七千八百七十四

贯五百文

正税五百五十八匹每匹七贯文计钱三千

九百六贯文

和买二千一百四十九匹每匹六贯五百文计钱一万三千九百六十八贯五百文

防二千七百六十四匹计钱一万九千五百二

十贯文

正税五百八匹每匹七贯文计钱三千五百

五十六贯文

和买二千四百五十六匹每匹六贯五百文

计钱一万五千九百六十四贯文

绵一万二千一百二两每两四百文计钱四千

八百四十贯八百文

折麦

绢四十四匹一丈四尺二寸五分

防二十九匹一尺三寸五分

绵一千一百七十四两八分七厘五毫

三项通科麦五百一十六硕六防一升一合一

勺二杪

正四百六十九硕六防四升六合五勺义仓四十六硕九防六升四合六勺五杪

实本色

绢九千一百三十八匹二丈一尺三寸八分防一千二百四十匹三尺三寸五分

绵一万九千二百九两七分二厘五毫

秋税

苗米一万六千二百五硕四斗二升四合

折变

糯米一千七百四十四硕三斗七升五合折苗米

一千七百七十四硕四十五升

实本色一万四千四百六十一硕四升九合

酒【以宝庆三年为准】

省

本柄钱四千七百八十九贯一十九文

糯米七百五十一硕四升每硕价钱三贯九百九十文计二千九百九十六贯六百五十文

麯麦一百七十七硕一防每硕价钱三贯六百文

计六百三十七贯五百六十文

夫食物料钱一千一百五十四贯八百九文造麯五十一贯七十五文

造生煑酒五百五十一贯三百五十一文

袋防九匹三丈每匹四贯文计三十八贯四百九

十九文

箍缸打灶一百三十二贯三百一文

官吏巡脚夫食糜费轻空渗漏三百八十一贯五

百八十三文

收息钱六千三十七贯一百五十三文

诸司七千七百二十五贯九百四十五文

经总制司三千六百五贯七百七十八文籴本司三千三百五十九贯九百三十五文移用司七百六十贯二百三十二文

本府亏本柄钱一千六百八十八贯七百九十二

文填纳诸司

糟钱一百六十五贯八百四十六文

诸司六十九贯八十四文

经总制司四十九贯八百三十四文

移用司一十九贯二百五十文

本府九十六贯七百六十二文

人户买扑酒坊二十五所

公塘坊  唐防坊  溪口坊

泉口坊  﨑山坊  浦口坊

钱堰坊  碛□坊  东宿坊

江口坊  桐照坊  南渡坊

鲒埼坊  连山坊  降阻坊

七山坊  傅霸坊  白杜坊

下霍坊  北渡坊  吴山坊

松林坊  唐头坊  择村坊

官江坊

净息钱二千三百二十七贯六百四十七文常平司一千五百九十八贯一百六十七文本府七百二十九贯四百八十文

商税【以宝庆元年为准】

嵗额钱一千八百贯文【旧有杨梅税嵗收钱七十四贯二百八文嘉定十七年守赵师

嵒以务并縁为村民之害特与除免】

诸司九百二十七贯六百八十四文

经总制司四百二十九贯二百二十六文

籴本司四百九十八贯四百五十八文

本府八百七十二贯三百一十六文于内除豁诸司头子钱四十六贯一百九十一文实收八百二十六贯一百二十五文

公塘白杜二税场庆元四年守郑兴裔奏罢【详见郡志】

杂赋

免役钱两料共一万五千五百九十六贯六百九十二文【实到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贯四百七十八文补支发一千六百二十贯二百一十四文】

县吏支六千七百一十八贯四十四文

本府一千六百五十九贯六百八文【解减省人吏钱在京官员雇

钱及支府吏钱并在内】

经总制司六千四百六十四贯四百二十四文官户不减半六百二贯六百一十六文【常平司】

提举司头子钱一百五十二贯文

茶租钱四百四十九贯七百三十九文【元额管七百四十九贯五百

五十一文除豁逃亡户絶四分钱外有今额】

水脚钱一千五十五贯八百八十二文

醋息钱七百八十贯文

河渡钱二百三十贯八十七文【専常平司】

叙兵

弓手

县尉司八十四人

土军

公塘寨额九十人今六十八人

鲒埼寨五十人元系浙东都巡检寨拨

叙人【见郡志】

叙祠

神庙

天齐仁圣帝殿县东北四里虚白观后

诚惠庙县东北三百步庙之上有山曰日岭岭有怪石髙七八丈宛如妇人之状十道四蕃志所谓奉化新妇岩者是已自唐以来始植庙宇曰贞固夫人之庙按古庙碑云庙虽不在祀典葢古老相承之久民率服众矣凡有祷请如影响焉皇朝景祐中县令于房废以增学区学徙邑人复请建祠宇元丰五年县令盛穆仲尝记其祷请之验于碑隂宣和四年赐今额绍兴二十一年诏赐号昭徳夫人诰词云朕阅舆图之籍知日岭之山有石肖人而能锡人之福水旱盗贼之祷应如响荅心甚异焉岂烈妇贞女一念坚固先天地而常存形寓于石使人观感而化者可百世祀乎维神闻于有唐赐庙号于我国家朕今涣明恩宠以徽称从民欲也其侈神休荅斯民所以告朕之意【日岭山脊上有古庙县西一里有昭徳夫人庙东五里新妇湖之西有湖头新妇庙金溪乡圣山之南有圣姑庙又有所谓桥头圣姑庙皆别庙也俗谓昭徳夫人与圣姑新妇姊妹三人血食一方葢俚语尔】

显佑庙县南鲒埼镇神仇氏创始于唐祷之辄应绍兴末隂相校尉王刚乗舰败金于采石嘉定初民虑艰食神招商人米舟踵至人甚异之始谢散骑捐地立祠死配食焉久而圯裔孙彦琼廷俊裒众力复新之三年计台列其灵乃赐庙额参政楼公钥记其事十七年十二月告封灵惠侯词云鲒埼有亭志自汉世民业生聚独盛于今尔神庙食此方众所依怙曩縁捍患已锡嘉名兹复览于奏封俾肇开于侯爵尚歆茂典益着灵休

佽飞庙县北市门下一里即府佽飞之别庙也【详见郡志】

宫观

虚白观县东北四里唐昭宗时赐额观有三清像制度精巧老君像袖中有一蛇长数尺洁白如雪隠现不常

寺院

禅院二十三

雪窦山资圣寺县西北五十里旧名瀑布寺唐光啓中置大中末为贼裘甫所毁咸通八年重建改为瀑布观音禅院皇朝咸平三年赐今额常住田一千七百八十七亩山七千三百亩雪窦山属祀典南有隠潭东有石苍潭前有含珠林千丈岩瀑布上下有亭三曰飞雪曰妙峯曰潄玉丹碧照烂飞檐鳞鳞蔚在青嶂间晨霞暮霭遮露万状尤为胜槩至道年中有僧守能云游寺中出淳化四年太宗皇帝所赐石刻御书二部四十有一卷在本寺蔵院奉蔵具数列于左真书秘蔵诠二十卷 逍遥咏十一卷

怀感诗四卷   幽隠诗四卷

回向文诗一卷   佛赋一首

大中岳林寺县东北五里旧名崇福院梁大同二年置在大溪西唐相李绅为书院额废于会昌中大中三年闲旷禅师复建于溪东皇朝大中祥符八年赐今额常住田一千三百八十二亩山九十一亩寺乃布袋和尚化现之处唐末有僧形裁腲脮蹙额膰腹常以杖荷布囊随处偃卧时号长汀子布袋师毎卧雪中体不霑濡或示人以祸福随语即应天将雨则着湿草屦涂中骤行或亢阳则曵髙齿木履植膝而卧于桥上梁贞明二年于寺之东廊端坐磐石説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即示寂葬寺之西南二里其塔亭曰弥勒庵后有人于它州见和尚提只舄而行者及发棺视之惟只舄存焉水旱祈祷灵应如响元符元年赐号定应大师三年有见祥光于弥勒庵侧者掘土得所遗锡杖净瓶邑人建阁藏之并所书偈坐石至今犹存崇宁三年赐阁名崈宁遇天宁节度僧一人先是皇祐中仁宗皇帝召寺僧文岳禅师入禁中累赐御制诗偈并御札今蔵崇宁阁其数列于左

飞白书佛法二字赐文岳禅师

飞白书佛字赐文岳禅师

御注文岳禅师墨书环像颂一首

御注文岳禅师所进颂一首

御注文岳禅师回旧居院颂一首

胎蔵教念诵仪三防印本

安岩山华严院县南五十里旧名四明院汉干祐三年置皇朝天圣中居照禅师迁入山数里庆厯三年改今额胜槩颇多人号小雪窦常住田三百二十九亩山一千一百二十亩

清凉院县东九十里朱梁龙平二年茅将军舍宅为之吴越王钱氏给额曰归顺皇朝治平中赐今额常住田一百六十亩山九百六十二亩距院五里有茅岭以茅君所居故名其下民犹有以茅佾为一户籍者院之殿宇所覆皆古瓦上有已已茅号四字茅君祠在院东庑水旱疾疫祷无不验绍兴已巳勅塟王参政于其山人谓已已之应

灵隠院县西七十里唐天祐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六十一亩山三千一百四十六亩

解空院县东八十里唐长兴元年置名泰靖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百二十八亩山三百九十亩

妙峯山护国院县西十五里唐中和元年有神人现遂置寺以天王名之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四十三亩山九十五亩

圆觉院县西南八十里唐咸通九年置名西峯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七十一亩山七百五十三亩

九峯山灵鹫院县东六十里旧名明霸院皇朝开宝八年置在山外庆厯中僧象先迁入山五里对九峯建立而增广之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百三十亩山六千七百六十七亩

栖真院县东七十里晋天福八年置名栖凤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百七十亩山三百九十四亩

兴化院县东七十里唐长兴元年置名墅市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二亩山一百三十亩

清福院县东七十里晋天福八年置名太清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一十亩山二百三十亩

离相院县东九十里唐干符二年置名福庆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一十亩山二百五十亩

资福院县西三十里唐咸通八年置名法会皇朝大中祥符八年改今额常住田九十三亩山四百一十九畆

上雪窦山奉慈院县西六十里唐咸通八年置名奉国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三百四十畆山五百三十二亩

资国院县西南五里旧名防国院唐元和十四年置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有人迹印石上指文皆具世为佛迹常住田一百一十七亩山九百三十亩

安隠院县西一百里唐咸通十一年置名圣寿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百二十一亩山八千九百亩

净慈院县西六十里唐干符六年置名仁王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百九亩山一百七十八畆

法喜院县西五十里唐咸通九年置名永泰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七十五亩山二百八十九亩

证道院县西七十里唐光啓二年置名灵桥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常住田七十亩山四千二百八十亩寺西登山半里有龙湫为乡民雩祷之所南百步有岩穴深不可测习习风生寒气袭人曰风谷谷下泉流寒甚于冰曰冰鉴路转萦回巉岩虎踞前有方丈之地足可憩息曰振衣岩又数步列嶂前横晚霞舒锦如对画屏曰宜晚摄裳而升渐入平夷多景所聚有堂曰蕴秀端宪沈公焕摭少陵剡溪蕴秀异之句名之又筑清心亭于冰鉴之左临渊叠矶垂钓牓曰桐庐古意渭水遗风云

无为院县东一百里唐天祐三年置名松奥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六亩山一百三十六亩

显亲崇福院县西三十里唐光啓三年置名上山皇朝治平二年改名常乐其后魏丞相请为香火院改今名常住田一百亩山一百三十亩

移孝忠报院县西北三十五里王参政功徳院皇朝绍兴十八年赐今额常住田三十六亩山无

教院二十三

慈氏院县南三里唐天祐二年置名宝化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五十四亩山五十亩【寺有杜鹃花蟠如凤形樊主簿诗云山僧取巧结真丛九苞占尽千葩红倚阑精采欲飞动百鸟不敢啼春风】

瑞相院县东南二十里唐大中四年置名云峯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二十亩山四百一十五亩

演教院县西十里后唐清泰二年置名鹿苑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九十五亩山二百七十五亩

禅悦院县北二十里旧名保安皇朝开宝二年置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九十五亩山无

宝林院县西北三十里唐干寜二年置名栖林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一十七亩山无

永固院县西南五十里唐光啓二年置名三石皇朝天圣十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二十亩山一千一百亩

金地院县西南三十里唐大中元年置名福庆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六十亩山无

福圣院县东二十里唐大中四年置名龙光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五十七亩山无

登岱院县西三十里唐咸通五年置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常住田二百亩山七百亩

普明院县南十五里唐大中元年置名观音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四十六亩山无

明化院县东十里旧名建城唐宝厯二年置光化中改名建宁梁开成中改名善因皇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常住田六十三亩山无

清莲院县西南五十里后唐清泰二年建号灵峯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本甲乙住持久而圯皇子魏王申请为十方祝圣道场以传天台宗教由是内外栋宇革故一新惟留旧殿古佛右偏有轮藏及诸天像极精巧常住田四十六亩山一百九十六亩

福海院县东五十里唐咸通九年置名兴福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十六亩山无

上乗院县西南五十里唐咸通九年置名干符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六十六亩山无

法昌院县北二十五里旧名石芝皇朝开宝元年置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一亩山无

净明院县北二十里唐龙纪元年置名唐湾皇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常住田三十三亩山无

宣密院县东九十里晋开运二年置名桐照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四十五亩山无

鄞城山广福院县东五十里唐景福元年置后唐清泰初吴越钱氏给额曰鄞城皇朝治平元年改寿圣绍兴三十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九十三亩山五十亩

惠日院县西二十里晋天福五年置名慈林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十六亩山二百五十亩

法海院县东南十里晋天福元年置名龙潭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四十三亩山二百五十亩院下有潭广数亩父老相传有白龙宅其渊遇旱暵祈祷多应

常浦院常住田一十五亩山无

普慧院常住田五十亩山无

安住院常住田五十八亩山四百亩

十方律院四

大云院县东三十里唐咸通二年置名石佛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三十六亩山一百六十亩

垂鸿院县北二十里梁大同元年置名宴坐皇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二十三亩山无

瑞峯院县东南十里唐咸通五年置名吴峯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九十五亩山三百五十亩

仁济院常住田一百三十亩山无

甲乙律院二十二

广福院县南五十里晋开运三年置名云葢庵皇朝熙宁中赐额寿圣绍兴三十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四十亩山一千三百五十亩

悟空院县南四十里唐大中七年置名安海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四十二亩山无

广化院县西北三里唐大中二年置名正化皇朝治平元年改今额常住田三十三亩山四百三十三亩

慈光院县西北二十里旧名龙池唐文徳二年置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六十四亩山二百六十亩

兴圣院县东二十五里唐咸通十年置常住田八十六亩山七十九亩

崇胜院县南五十里唐天成三年置名固海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十六亩山一百亩

尊胜院县南四十里唐光啓元年置名延恩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亩山五百三十六亩

禅寂院县南四十里周广顺二年置名登山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一十亩山五百三十二亩

广法院县西南七十里旧名灵皇朝太平兴国七年置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九十七亩山三百四十六亩

大智院县西七十里唐咸通十一年置皇朝大中祥符二年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七十五亩山四百四十三亩

定明院县西南六十里唐大中二年置名镇国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七十九亩山六百亩

龙华院县西八十里唐咸通六年置名凝光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二十二亩山六百七十亩

慈觉院县北二十里晋天福五年置名兴福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五十一亩山一百四十亩

净业院县北二十五里梁贞明二年置名塔岩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八十亩山一百二亩

净隠院县东北一十里晋天福五年置名名山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十七亩山七十九亩

惠照院县西北二十里唐咸通十年置名铜山皇朝治平元年改今额常住田三十五亩山无

护教院县西北二十里唐干符二年置名湖山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百一十二亩山一百九十九亩

广教院县东二十里唐咸通十年置名灵迹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一亩山四百六十三亩

告城院县东半里旧名光教院皇朝开宝七年置大中祥符三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七十亩山无

净名院县东北十里梁干化二年置名安宁皇朝治平三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亩山无

广济院县北二十五里皇朝建隆二年僧师悟造广济桥于大江之侧而院与桥同置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常住田六十三亩山无

净惠院县东北四里周显徳四年置皇朝天圣三年赐今额世孙拾遗郃之故宅也常住田一百五十三亩山无

报国院县南二十里晋天福二年置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

尼院一

普惠院县东北四里半旧名永平唐咸通十年置十三年赐今额

叙遗

纪异

梨洲县西一百里即四明山之西峯按四明山记云晋时溪边沙上忽生棃实时孙兴公及兄承公同游至涧侧得梨数枚左右环视莫见其迹意以为僊物也故号梨洲其上山麓有胡桃夭蓼按十道四蕃志即刘纲与夫人升僊处

金钟墩县东一十里大溪之间其墩絶小树木颇茂虽山泉奔突而墩无所损或昔钱氏载大金钟过此沈焉涨沙成墩金钟今在墩之下厯数百载不为水所荡

降渚【降下之降】昔有星霣于海濵化为石其形圆而光洁转徙不常故名其地曰降渚今俗呼为降【平声呼之】阻非也

天县西南六十里其山来自镇亭峭壁四合溪流贯其中中有盘石石上隠起字画如篆刻为溪流所渰旱涸时熟视之若成四句而不可辨识为何等语俗以为天篆

俗志云昔董氏有女未筓刺绣南牕下二燕巢其上其女日予之饭编竹以防其巢女无机心燕无猜意朝往暮返至于哺育其子成羽翼而去明年复来其女爱字之如初凡厯三嵗而燕去女死又明年二燕复来飞绕户牖间悲鸣上下经二日不已女之父母告之曰汝非寻女子邪女已死冢在屋之侧俄而二燕去越三日不归翁媪往视女墓则二燕伏死于冢上邑人异之故名其乡曰禽孝

存古

奉国军节度使钱亿墓在县西北三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