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八闽通志

卷之八十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词翰

邵武府

题咏

《送王子文宰昭武》(宋)刘爚:“樵川古乐国,谁遣生榛营?往事忍复言,念之辄长叹。子往字其子,寄任良亦艰。伤哉周余民,十室九孤鳏。深心察苛痒,摩手苏痍瘢。愿加百倍功,勿作常时观。”“荧荧匣中龙,烂烂岩下电。纷纶挥霍间,坐了百千变。虽然事几微,易瞩亦易眩。误从快处生,理向静中见。健决要安徐,聪明贵韬敛。潜斋有愚言,或可代箴砭。”“百炼或绕指,粹白俄成缁。有初谅非难,其难在终之。道心渺丝粟,易为群物移。不有精一功,谁能胜安危?子今如玉雪,莹洁亡少疵。愿言保令德,岁晏以为期。”

《劝粜歌》(宋)王迈:“君不见汉州长者李君发,荒年作粥救饥渴,三十余年辨肯心1,几千万人得存活。玉皇有籍注姓名,寅仲其孙应梦生,魁魁堂堂官阁学,簪缨世代转光荣。又不见饶州富民段念八,聚粟数仓逞豪猾,岁增高价计锥刀,不顾乡闾人饿杀。天公震怒呼六丁,白昼霹雳飞雷霆,斧碎其躯火其廪,人不能祸天有刑。此邦菜色盈田野,富民闭籴何为者,满室贮钱不输舍,留与窟郎骑大马,郡人顶礼杜尚书,乞籴邻邦救里闾,仁人为善不徼福,天道福善影响如。我忧郊外人无饭,愿君为李不为段;为李受福段受殃,不用劝君君自断。”

《邵武道中》朱文公:“风色戒寒侯,岁事已逶迟。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林壑无余秀,野草不复滋。禾黍径秋成,收敛已空畦。田翁喜岁丰,妇子亦嘻嘻。而我独何成?悠悠长路歧。凌雾即晓装,落日命晚吹2。不惜容鬓凋,镇日长空饥。征鸿在云天,落萍在清池。微踪政如此,三叹复何为!”

《紫云溪》(国朝)沈曰祯:“羁怀久凄怆,士子谋与娱,春光正明媚,相邀出城隅。泛舟樵溪上,花柳竞纷敷,乔林语众鸟,急漱浮群凫。夷犹荡两桨,缱绻倾一壶,烹炰具甘旨,取次供行厨:岂无渭川笋,亦有松江鲈。仰观载俯察,春意迷康衢。渼陂少陵杜3,赤壁眉山苏。流觞依曲水,浴沂临舞雩。世代虽有异,风致良不殊。因时且行乐,从容在吾儒。”

《游宝林寺》(宋)上官祐:“野寺无人到,春风扫落花。重寻旧游处,泉石绕烟霞。”邹应隆:“乳燕啼鸠三月暮4,淡云疏雨午时天。金花落无人管5,断送韶光又一年。”

《题大乾惠应庙并序》(元)吴澄:“‘大业龙舟竞远巡,义宁狐媚忍欺人。北方各署新年号,南峤犹遗旧守臣;身合沉湘甘殉楚,心知蹈海胜归秦。尘间俛仰几杨李,樵水东流万古春。’隋大业十四年戊寅,泉守欧阳公官满归至此,夫妇俱溺死。死时楚林士弘、长乐窦建德、魏李密、定阳刘武周、梁梁师都、秦薛举、凉李轨、梁萧铣各已僭号割据,而唐李渊以代王侑帝于长安。是年二月,江都有变,宇文化及立秦王浩,五月李渊王侑而自帝,以隋为唐;王世充立越王侗帝于东都。公洛人也,将安归乎?生盖不如死矣。噫!公之心谁其知之?后六百七十七年春二月朔,临川吴澄过庙铭壁。”

《天马山》(元)黄清老:“溪随天马西北行,半空忽见莲花生,双鸾欲下却飞去,旌旗引入丹霞城。攀萝上到猿啼处,恍然旷坐消百虑,千山无人云气深,终日徘徊不能去。虚空楼阁时自开,异香忽起三清台,风吹笑语落天半,知是神仙骑鹤来。百花潭上春自照6,白鹿呼人猿亦啸,路迷不敢轻问津,恐有贤人隐耕钓。苍岩曲折樵径通,绝顶可见西崆峒,尘心豁然臂欲羽,竦身直上凌天风。”

《游桃花岩》黄镇成:“小佥山中数块石,上出浮云几千尺,寒泉飞下绝涧响,老树倒挂苍苔碧。巨灵劈断知何年,中有古洞藏神仙,蓬莱宫阙浩杳霭,世外别有壶中天。巉岩磊块相缘入,云雾晦冥光景集,丹房石室净玉尘,虎攫龙拿半空湿。山人旧说桃花岩,山高水绝无由探,我来正值桃花发,长啸独倚春风酣。同游雅士贪幽趣,自山云烧笋具,两山流水一川花,依稀似是桃源处。世上纷纷吹战尘,山中道人都不闻,欲从君住不可得,一声孤鹤唳空云。”

《南田耕舍》黄镇成:“离离南山田,采采山下绿。兹晨凉风发,秋气已可掬7。美人平生龙,零落在空后。颜色不可见,何由踵高躅?我耕南山田,我结南山屋,下山交桑麻,上山友麋鹿。还肯过邻家,邻家酒应熟。”

《郊行》(宋)李公晦:“避人忘井邑,耽静步郊原。落叶风能扫,寒花霜更繁;山空樵响答,滩浅楫声喧。愿结山阳伴,长年北灌园。”

《道峰山》(国朝)周文通:“道山嶒千丈高,群峰向下如奔涛,岗峦云气互吞吐,岩崖瀑布相喧嘈。石梯蟠屈苍苔冷,山开绝顶瞿昙境,树色深藏虎豹关,日光斜抱鱼龙影。楼阁高撑起远空,微芒城郭暮烟中8,一泓海水秋无际,万里关河望不穷。嗟余每爱云松宿,尽日登临看不足,秀色高峰若可分,拟傍阴崖结茅屋。”

《游宝盖岩》邹应隆9:“夙有斯岩约,今朝喜践盟10。路从支涧入,人在半空行;六月如霜候,四时长雨声。愿求容膝地,着我过浮生。”

《雪中度云际岭》(宋)李吕:“凌空石磴三千丈,匝地瑶林百万花。自有眼来方见此,直疑身已到仙家。”

纪述

《和平志序》刘克庄代作:“举一世所共荣者,曰科目,曰官职,曰世家而已。然,是三者,绝续晦显常不可必,其或绵延一二百载,绝而复续,晦而复显,则通天下以为罕见矣。夫举一世所共荣,通天下所罕见,而萃于一州一邑,谓之甚盛可也,况萃于一里乎?和平里在邵武县之南乡,里有危氏、上官氏、黄氏,上官氏尤盛,自景祐至嘉定,此三姓擢进士第者二十余人,入太学预乡赋11累累不绝书。起徒求至显官,因而传子孙为世家,榜籍迭书、衣冠袭起者,不可以数计也。呜呼盛哉!然以科目、官职、世家定荣悴盛衰,盖近世俗人之论,吾闻古之君子所谓殁而不朽者,不在是也。上官氏对策熙宁,不附新法,晚入元祐党籍,其子留守汴都,不屈于虏而死。二公所立如此,近于天下之善士矣,岂特足以重吾里哉!先民有言,谁谓华高,企而齐而,既以自勉,且勉里人。”

《邵武军学丞相陇西李公祠记》朱文公:“建炎丞相陇西李公,邵武人也。少有大志,自为小官即切切然以天下事为己忧。宣和初一日,大水猝至,几冒都城,人莫能究其所自来,相与震惧,而无有敢以为言者。公时适为左史,以为此夷狄兵戎之像也,不可以不戒。亟上疏言之,遂以谪去。数岁乃得召还,则虏骑已入塞而长驱向阙矣。公复慨然图上内禅之策,诚意感通,言未及发而大计已决。虏围既迫,群小方谋挟至尊犯不测为幸免计,公又独扣殿陛,力陈大义,得复城守,以退虏兵。然自是以来,割地讲和之议遂起,公又再谪,而大事去矣。光尧太上皇帝受命中兴,畴咨人望,首召公为宰相,公亦痛念国家非常之变,日夜图思所以修政事、攘夷狄者,本末甚备。盖方诛僭逆以正人心,而建遣张守12抚河北,傅亮收河东,宗泽守京城,遂将益据形便大明纪律,以示必守中原、必还两宫之势。而小人有害公者,遂三谪以去,而不复还矣。淳熙丙午距公去相适六十年,而永嘉徐君元德命教此邦,谓公之忠义筹略,海内有志之士莫不诵而传之,顾其乡人子弟乃无有能道其万一而兴起焉者,于是辟讲堂之东,肖公之像而立祠焉。四月吉日,合郡吏率诸生进拜跪奠妥侑如法。已事,而以书来,属熹记之。熹惟天下之义莫大于君臣,其所以缠绵固结而不可解者,是皆生于人心之本然,而非有所待于外也。然而世衰俗薄,学废不讲,则虽其中心之所固有,亦且沦胥陷溺而为全躯保妻子之计、以后其君者,往往接迹于当世。有能奋然拔起于其间如李公之为人,知有君父而不知有其身,知天下之有安危而不知其身之有祸福。虽以谗间窜斥,屡濒九死,而其爱君忧国之志终有不可得而夺者,是亦可谓一世之伟人矣。徐君之祠之也,非其志之所好,学之所讲,有在于是,则亦孰能及之哉?故熹喜闻其事而乐推其说以告郡之学者,虽病且衰而不自知其感慨发愤,犹复悟有平日之壮心也。”

《邵武军新建郡治谯楼记》刘克庄:“世言闽盗所从起必曰汀邵,非也。盗皆起于汀境,邵与之邻所渐者然耳。初宁化贼既残建、泰二邑,势且及郡,天子命朝臣某人某人出守,皆固辞;王侯遂独奉诏引道。未至,郡已失守,千里为墟。侯露居于野,握拳转战,诛筋竹洞渠魁,群丑或戮或降,惟下瞿贼犹据险县令,拒官军,侯方声罪致讨,会以风闻去。诏用赵侯以夫代之,慨然以夷难葺废为己责。一清溪洞,再造府朝,捋吏禀,严令工师受成抚13。以绍定四年八月经始,明年十一月落成。糜钱楮若干缗。堂寝显严闳邃,如大家甲族之营其居,谯楼突兀巨丽,如名藩雄镇之俗于力14,招捕使陈公过而叹曰:‘轮奂美哉。’初,朝家以祠牒八十助侯赡兵廪徒之费,侯一钱粒粟皆自致,归祠牒于朝,而属记于余。余观世之士大夫雅俗勇怯不同,及乎当乘障干方之任,或曰事不可为,辞不拜;或曰事尚可为,患力不足,求兵与财然后往。无雅俗无勇怯其说必同。昔越石于并,士稚于谯,咸无资粮,弗给铠仗,不旬月而荆棘复为官寺,夷虏愿为华人。长源于汴,弘靖于燕,士马强盛,金帛充斥,不俄顷而井邑荡为战场,部曲化为仇敌。盖祖、刘能疆理荒残久废之郡县,张、陆不能抚循治安无事之军府,牧守才不才,而一方之休戚、三军之生死、万姓之祸福系焉。乌可不谨择欤?故夫诿事于不可为,庸人也;有待于资与助,中人也;无待于资与助,豪杰之士也。若王侯驰单车横绝群寇,赵侯收余烬兴复一郡,孰资而助之哉?特其忠愤廉约有以詟盗贼之气,得军民之心尔。余故着之以辟夫谓事之不可为者也,且以愧夫谓事虽可为而患力不足者也。王侯,金坛人;赵侯,长乐人。”

《光泽县社仓记》朱文公:“光泽县社仓者,县大夫毗陵张侯斫之所为也。光泽于邵武诸邑最小而僻;自张侯之始至,则已病夫市里之间民无盖藏,每及春夏之交,则常籴贵而食艰也;又病夫中下之家当产子者,力不能举而至或弃杀之也;又病夫行旅之涉吾境者,一有疾病则无所于归,而或死于道路也。方以其事,就邑之隐君子李君吕而谋焉,适会连帅赵公亦下崇安、建阳社仓之法于属县,于是张侯乃与李君议,略放其意作为此仓15,而节缩经营,得他用之余财,市米千二百斛以充入之。夏则损价而粜以平市估,冬得增价而籴以备来岁。又买民田若干亩,籍僧田民田当没入者若干亩,岁收米合三百斛并入于仓,以助民之举子者如帅司法。既又附仓列厘四楹,以待道途之疾病者,使皆有以栖托食饮,而无暴露迫逐之苦。盖其创立规模、提挈纲领,皆张侯之功,而其条划精明、综理纤密者则李君之力也。邑人既蒙其利而歌舞之,部使者亦闻其事而加劝奖焉。于是张侯乐其志之有成,而思有以告来者使勿坏,则以书来请记。予读古人之书,观古人之政,其所以施于鳏寡孤独困穷无告之人者,至详悉矣。去古既远,法令徒设16而莫与行之,则为吏者赋敛诛求之外,亦饱食而嬉耳17,何暇此之问哉?若张侯者自其先君子而学于安定先生之门,则已悼古道之不行,而抱遗经而痛哭矣。及其闻孙遂传素业以施有政,宜其志虑之及此而能委心求助,以底于有成也。李君于予盖有讲学之旧,予每窃叹其负经事综物之才以老,而无所遇也。今乃特因张侯之举而得以粗见其毫末,是不亦有感夫?故予既书张侯之事,而又附以予之所感于李君者,来者尚有考云。绍熙四年春二月丁巳记。”

《云岩书院记》虞集:“古之长民者,治而教之之外无他事也。后世有簿书、期会、征调、供亿、趋走、逢迎之烦,私计之迫,而得尽心于民事者或寡矣。而舞文殖货者,又不与焉。其善者岂无德慧术智者哉,而于先王之法意未知其何如也。是故时之仕者审狱讼,时赋役,慎保守,不大得罪于民,则已为难矣!岂复有为治之具,而况于教乎?若夫以儒入官者,宜有见于此矣。或者于道实未有闻,于学实未有得,蒙其名以进,一旦莅事,不阘茸卤莽以取谬悠之讥,则反睢盱恣且窃取时俗之绪余,以苟且毫末之得而不耻者,亦何心哉!噫,何吾民之重不幸也如此!吾友况侯肩吾则不然。自其少壮读书,已有用世之意。及部使者连帅方伯取以为掾,持法严明而能恕,早有闻于时。稍迁盐荚莞库18,乃能从容为大府建通融之计,使其言尽用,所益固不细也。泰定末为光泽大夫,始得其民而用之。委曲于当时19法令之所得为,达其能,卓如也。下车之日,富强民素为长吏信从畏惮者,一不听入谒,独诸生讲学则循循与之言,于是始有延师教子者,侯曰:‘然则善人也。’乃稍以是得进见。讼者在庭,一见得其情伪,其负者故可立决也,侯曰:‘吾非不能立决,立决则伤而闾里亲戚之情矣。’迭教令退思之,是以多不终讼。尝有兄弟争田,侯曰:‘吾视若貌,非不恭友者。’授以《伐木》之诗,身为之讽咏解说,使日诵于学,未逾月皆感泣求解,知争田为深耻。县学弊,侯率儒家者更修之,曰:‘善为之,吾不以他役溷尔也。’而富人或请出财以助,侯不许,曰:‘有公上之供以待汝,修学非尔事也。’不日而学成。合邑之境,民聚为社者,皆请建学立师如令,而教养之舍,或略仿于县学,则又为义仓以附其旁,宽为之制,使民受成而守之。侯乃慨然曰;‘训其子弟而不本诸父兄,殆不足使之易知而速肖也。’即邑南三里有云岩书院故基在焉,故宋国子录通守辰州李先生方子讲学之故处也。先生祖、子、孙三世受学朱子之门,邑之乡先生也。书院废,李氏有遗田亦侵没于人。侯日退食即其处,理泉石,斩荆棘,徘徊咏叹,若将见乎其人者,得其遗文数篇,民间稍与学者诵说之。于是昔之愿修学而不得者,造庭而言曰:‘自侯之至于斯也,吾无汛役而有余力,请更作书堂以成侯之志,其许之乎?’侯曰:‘今可矣。’听为之。乃作室,象父子燕居;又作祠,象先生,作一讲堂、四斋舍,以容师弟子,门垣庖湢以次庀工经始,于天历二年二月八日告成。理侵没之田而得之,收其入以为养。率其僚吏诸生舍菜落成。郡守西公以其事达部使者,使者韪之。闽帅上其事请列为学官。至顺三年,侯至京师,请余书其事,将刻石以示后人。余乃为之言曰:昔周子、程子作于圣远言湮千载之下,而程子门人杨中立氏之归闽也,叔子叹曰‘吾道南矣’,宋既南渡,中立氏以其学传之豫章罗氏、延平李氏,至于朱子而益大显明焉。当是时,闽之学者比于邹鲁,秦从侯得先生所为《朱子年谱序》,知其于朱氏之学确守而不变,所谓毫分缕析致知力行盖终身焉。及其为《县学记》,恳恳焉欲其乡之士息奔趋流浪之志,以从事于爱亲敬兄之实必也。宗族亲孝,乡党亲弟,经明行修,然后谓之成材。噫,先生之于其乡之人,何其爱之深而虑之远也?乡之人诚能求先生之言于无穷,由是而学焉,则可以趋乎圣贤之域而无大过失。呜呼!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寥寥乎求一二于千百而不可得,吾况侯乃能笃信而推用之,吾焉得不为之喜乎斯邑也?由况侯而知先生,由先生而知学道,则吾况侯之遗爱岂有涯哉!四方长民之吏,闽况侯之风必有作而兴者,矧光泽之后至者乎?侯名逵,庐江人,后居高安,今为某官。其为政若平反冤狱之类,有去思碑,此因着其教事云。”

兴化府

宸章

《我太祖高皇帝征吴源诏》:“曩者朝臣荐卿学行,是用召卿至廷,官以四辅。而卿告年老难于步趋,遂命还乡。今者朕选公侯子弟入国子学,司业缺员,生徒无所矜式。卿其为朕一来,讲道授经,无筋力之劳,而有成就后学之益,亦儒者之素志。其速来,勿有所让!”

题咏

《思贤堂怀薛令》刘子翚:“创始人何在?空堂草棘侵。冲门狐窜急,穴柱蠹藏深;羽化王乔舄,尘昏子贱琴。独嗟民困甚,谁继昔贤心?”

《共乐亭》(宋)陈俊卿:“共乐台前花木深,登临当暑豁衣襟。红垂荔子千家熟,翠拥篔筜十亩阴;老退已寻居士服,清欢时伴醉翁吟。凭栏四望丰年稼,差慰平生忧国心。”

《题东岩》(国朝)方熙:“石径苍苔古,长廊白昼闲。昙花和雨坠20,独鸟向人还。”“竺国三千界,祗园第一山。宁知方外趣,只在市朝间。”“云影落庭外,松阴入座间。教童休扫去,留伴一僧闲21。”

《出郭呈张守》刘子翚:“出郭篮舆载酒随,林边萧寺趁幽期。云依石度遥看久,路绕田分欲去疑;落日悲风沧海外,黄花翠竹晚秋时。凭诗一写登临胜,为报壶山太守知。”

《游西门上溪》蔡襄:“寻溪因过上溪游,雨后溪浑水乱流。因傍堤松却飞盖,为闻山鸟辍鸣驺。平田摆桠青云合,满谷芭蕉碧玉抽。开济无功须早去,故时瓜垅有通侯。”

《次韵张守同往华岩寺》刘子翚:“浅水荷花开傍桥,晚钟楼殿碧山椒。林松绕路行不彻,野鸟避人飞更遥。喜有高情共丘壑,应须长啸混渔樵。老僧好事能延客,未觉山房苦寂寥。”

《游将军山》蔡襄:“赤日正停午22,解衣岩石下。石泉殊甘凉,野籁亦潇洒。惊猿度岭云,遗果坠庭瓦,披轩忽永叹,幽抱不可写。”

《过蔡忠惠故居》王十朋:“怀章南过蔡公乡,驻马遥瞻数仞墙。丹荔株株径品藻,乔松叶叶惠清凉;四贤诗出人增气,三谏章成国有光。真是济川三昧手,清源游戏作虹梁。”

《城山松隐岩》(宋)郑樵:“青嶂回环画屏倚,晴窗制入春湖水,村村丛树绿于蓝,点点行人去如蚁。新秧未插水田平,高低麦垅相纵横,黄昏倦客忘归去,孤月亭亭云外生。”柯潜《游松隐岩》:“大山巍巍插天起,小山参差如聚米,长风吹我上高峰,一眺乾坤三万里。禅房花木深复深,危檐滴露生春阴,白云满地石苔古23,老鹤一声山月沈。松窗坐久转清悄,诗思撩人不知晓,我欲此地卜幽栖,须待他年济时了。”《重游松隐岩》:“好山无处不追寻,行到城山未夕阴。呼月台前看海色,兴云洞口听龙吟;孝廉坟古苍苔合,文节祠荒碧草深。最喜同游俱俊彦,清风满座共论心。”“十五年前此地游,重来正值一天秋。好山横碧水穷处,落日留红天际头;万顷桑麻连沃壤,数行凫雁下平洲。苍茫远景看都遍,又向松阴漱碧流。”“海天空阔绝纤埃,此日登临气壮哉。老树如龙当涧立,流云似马破山来;闲随野鹤行苔径,又跨天风上石台。佳景留人归未得,高烧银烛倒金罍。”

《题文峰岩》柯潜:“天作奇峰戴巨鳌,葱葱佳气映宫袍。千村草色兼天远,万壑秋声挟雨豪;海月欲生凉似水,磵云初起涌如涛。兴来把笔题新句24,只恐明朝纸价高。”

《城山国清塘》(宋)林光朝:“烛龙醉倒不开眼25,遮空万里云张伞。小舟塘外水溶溶,渔歌忽断荷花风。倚岩僧舍扃深户,我来跋涉拳肩股,喘停更促短筇上,怪石周遭卧万鼓26。况是秋风到北山27,惟有孤鸿时往还28,劳劳百年共缠缚,不似青山长自闲。古人古人嗟已远,长歌商颂归来。”

《庚午秋广化寺观进士入试》(宋)黄公度:“棘围晓辟万袍趋,邹鲁虽微士所都。三献有人怀楚璞,滥吹何事试齐竽?要令廋语题斋臼,莫把玄文覆酱瓿。袖手旁观君勿怪,箇中曾是老于菟。”

《题囊山寺》朱文公:“晓发渔溪驿,暮宿襄山寺。云海近苍茫,溪山拥深翠。行役倦修程,投闲29聊一憩。不学塔中仙,前途定何事30。”柯潜:“下马松关外,行行过虎溪31。钟鸣知寺近,云暗觉天低。涧底流泉滑,岩头古木齐。何当谢尘鞅,此地卜幽栖。”“都是知心者32,相随到古囊。云开山展碧,花落水流香;看竹穿苔径,谈棋坐石床。幽怀不可极,吟对晚烟苍。”“借榻云深处,风窗夜不扃。兴来吟弄月,睡起坐听经;鹤舞松阴碎,龙归雨气腥,明朝赋归去,山色为谁青。”“睡起夜将半,心清诗兴豪。钩帘观海月,倚榻听松涛;风送溪声近,楼擎山影高。坐来得真趣,便欲解青袍。”林文《和柯殿元韵》:“乘闲来古寺,随意扣岩扃。客赴松花供,僧翻贝叶经;池清鱼队见,树湿鹭巢腥。最喜朝来雨,群峰分外青。”“画壁留珠玉33,诗各尽俊豪。树红留夕照,山白涌云涛;门挹南壶远34,岩临北斗高。兴来寻去路,露草乱青袍35。”

《游壶山真净岩》卢琦:“六月翠壶山下客,凌晨登山逾绝壁,支筇径上真净岩,头上青天才咫尺。高僧十载栖岩幽,启扉相见还相留,欣然坐我斗室底36,满室岚气生清秋。开窗一览数千里,苍海微茫等杯水,客帆来往烟雨中,人家远近林峦里。平生读书苦不多,时事如此将奈何37!蝇头蜗角付一笑,会当结屋山之阿。”《重游真净岩》:“十载驰驱两鬓斑,兴来得得访名山。征途万里风尘暗,梵宇三更日月闲38;涧水疑从天上落,洞云直到海边还。只今三昧凭谁问,一笑高僧为启关。”“松扉迥入白云中,蹑磴扪萝路可通。结社几人思慧远39,登山何处觅壶公?五更客梦茅檐雨,六月秋声木叶风。独倚阑干望沧海,故乡应在悔门东。”《和方时举韵》:“林下高僧睡得牢,春风几度到园桃。龙飞洞口云犹湿,鹤唳峰头月正高。千里溪山无战垒,半江烟雨有渔舠。我来还忆方时举,斗酒篇诗意气豪。”(国朝)陈中《和卢琦韵》40:“楼榭丹青树色中,岩高疑与白云通。四时有雨地长湿,六月多寒天不公。夜火人归黄石路,暮潮帆挂太湖风。壶仙一去无踪迹,满洞飞花西复东。”

《大象峰》(国朝)郭真:“摄衣陟崇冈,盘盘路回绕,驾言何所之,招提在深窈。径陡苔痕滑,寺古石室峭。时花烂岩阿,幽禽韵林杪。仰瞻星辰近,俯瞰江湖小。羡彼山中人,托身尘世表。何当远相从,谈玄坐昏晓。”

《游瑞龙院》(国朝)浦源41:“我岂好声利?跃马尘土间。浮生倏能几,不得一日闲,经过莆阳郡,恨望城西山42。山中有静者,木石同古颜,我今来访之,偶然得追攀。花雨湿樵径,松风冷禅关。徘徊清书永,兴尽始云还。”

《凤凰山登高》(国朝)岳正:“又是登高第二回,功名心事已全灰。此时偿却山灵债,明日放歌归去来。”“南山幽阻剩宜秋,飞盖时临最上头。故国五云回首是,不须重起望京楼。”“三年不去为谁留?十里南山似十洲。心性已成泉石僻43,去年风雨不曾休。”“不是山人酷爱山,忙中谁解暂偷闲。昏昏终日兼终夜,百岁能逢几破颜?”“南来作牧近三秋,碌碌何曾展一筹。不是满篓禾稻熟,敢因佳节出郊游?”“席间群彦总金闺,对酒何劳怯日西。抹月批风三百首,醉来一任竹间题。”“悄悄幽怀几日开?须知一快在登台。白云堆里停朱毂,迟尔可人来不来44。”周莹《和岳太守韵》:“秀拥岩峦罨尽开,望中佳境旧楼台。山门我已非生客,去岁题糕今又来。”

《蒲弄草堂》柯潜:“艾轩先生鸣大宋,绝世文才岂天纵,横经讲道唱莆中45,别构茅堂向蒲弄。蒲弄山高矗天起,倒影平湖三十里。渡头频系问奇船,间巷纷纷响珠履。一从观化去不来,旧基零落荒苍苔,高林日暮鸟相语46,废圃春深花自开。花开花落几今古,风教何曾化尘土,绵绵书泽犹在人,满邑絃歌比邹鲁。我来曾过山之陬,夕阳驻马空回头,九原之魂不可作,临风一啸云悠悠。”

《题高田院桥亭》(唐)郑良士:“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觉非。野僧还惜别,游客亦忘归;月满千岩静,风清一磐微。何时股尘役,杖屦愿相依。”

《挽王御史回》(宋)陈师道:“施报终何在,穷通共一空。两言成益友,百代仰高风;终始无遗恨,恩荣托至公,不应埋直气,会见吐长虹。”“良贵官何与?长年死不亡。身虽御魑魅,气已慑豺狼;不尽胸中蕴,犹堪地下郎。岂惟吾道庆,编简亦辉光。”

《仙水庙》(宋)林云:“天风吹我上瑶台,满眼烟霞扫不开。药灶无丹人已去,洞门有树鹤还来;溪声时带三秋雨,山色青无半点埃。更爱夜深清梦断,碧纱明月照苍苔47。”

《九鲤湖》(宋)徐师仁:“晨逾九仙山,暮访九鲤湖。何氏兄弟跨鲤鱼,同时轻举排天衢。山头云气故恍惚,三十六鳞今有无。琼浆白日醉天阙,何时华表归来乎?”卢琦:“朝跻何岭头48,暮憩何岩陬,平生尘迹未能到49,今夕何夕登斯楼。九仙跨鲤升天去,药灶丹炉几今古,白云满地孤鹤闲,怪木拿空老蛟怒。青山四面相萦回,流水百折声如雷,苍烟长挂屋上树,细雨忽落庭前梅。梅花似笑客来晚,客来洞底春犹浅,蹑蹬安知步履危50,采芝自觉心期远。十年铅椠误此生,愿借一枕通仙灵,中宵梦觉饥骨冷51,似闻玉笛空中鸣。曙色催人赋离别,袖拂松梢坠残雪,相期整屐重来游,共濯沧湾弄明月52。”

《游龙华寺》刘克庄:“不见层岗与复岩53,眼中夷旷似江南:烟收绿野连青障,树阚朱桥映碧潭。丞相无家曾住寺,聘君有字尚留庵。荒山数亩如堪买,径欲诛茅老一龛。”柯潜:“宝幢峰下烟霞古,老树如龙欲飞舞,花气薰成万壑云54,泉声散作千林雨。我爱溪山事事幽,锦袍醉踏东风游,题诗净扫岩头石,把酒还登竹外楼。空门自与人间别,夜榻焚香卧清绝,明朝长笑拂衣归55,闲却溪风与山月。”

纪述

《甘露述》(唐)欧阳詹:“述甘露,昭孝德也。贞元壬申岁,福州福唐县尉清源莆邑人济南林公攒太夫人终。公每一痛哭,至水浆不入口,或三日或五日,内外羸惫,殆至殒灭。癸酉将与先府君修合葬之礼,公之于亲,事存既竭其力,送终思尽其勤,含檖品章,则有王度不放越也。茔域同护,实在我私,当恳而行之。于是躬开坎室,自埏砖甓,与兄弟手攻肩负,以凿以筑,虽率情性而无愆法度,不违典礼而有异常仪,载考载理而未之也。春三月二日,忽异气自天氛氲下蒙,非云非烟,幂幂绵绵,彩耀光鲜,馨香馥然,朝起及瞑,徘徊不散。先是,绕垄已栽松柏,洎晨枝叶间遍悬露滴,其滴齐大如梧桐子。公奇之,与兄弟及乡人时相慰者而尝之,其味甘,异于人间所甘之甘。日渐高不消不晞,转坚转明,莹然珠相,铿然玉声,如是者三日。睹者争取,或食或玩。噫!天冥冥,其间蓄灵;地陈陈,其间蓄神。灵无形,神无身,无形无言,无身无声,苟有可褒,以物而旌;苟无可褒,物不虚行,其德常,其物常,其德稀,其物稀。余闻甘露之说,莫睹甘露之实,其为稀也不亦甚乎?今为公而降,公之德岂常德欤!况殊香启途,异彩相鲜,凝结丰圆,向日翻坚者哉。则其至诚所招又多矣。余执手礼,幸而获见,弥耸不足,遂为之述。”

《图经序》林光朝:“子长多爱,爱奇也。退之爱奇如司马子长,尝过曲江,借图经于张史君,足迹所及,不为徒然者,况四海?曲江至是百年矣,开元人物或可以想象而得之,如探禹穴、窥九疑、过齐鲁以观诸生习礼之处,不独子长为如是耳。莆之为邦,壤地褊迫,由蒜岭而南,有为谏大夫者,居漆林,以能诗称。福平山下即欧阳四门之庐。又十里有水一带如寒玉,刍牧走卒知有先辈徐君者,异时不肯仕,作赋夭矫如吴融,今断墙破屋仿佛犹在也。太史所书,惟颉阳三数处陂池所自出。他书可见者,有壶山、九仙山、百丈飞乌溪、转水台,其余茫昧不可知。我生三十年,尝一日扪藤萝直至蟹井。又尝走金溪,得蒲弄一席地,东望海上,远山出没。又尝走石门,观九鲤湖。发少齿落,才得一问津于石所、麦斜寒远无人之处。及由铜鼎瞩大飞,其秀杰之状过于他山。莆之大略惟是耳。太守钟离公以淮海之隽,有古昔之闻,尝出河朔,涉燕蓟,所历为甚多。其于治郡如冶剧邑,穷日之力为不足,以火继之。公之退然自下,非缘斵削,每以我为知言者,我有惭色。偶一日道人物山川,且欲按图而求之。以县之北三里有故家为林氏,门安绰禊,出南郭可五里,端明蔡公有旧第,熟视双阙者,不觉敛容。过蔡公之门,或立马低徊不忍去。公以南北通途数里中乃得此,若求之井邑聚落,所得又益多,此图经所由出也。前时书未成,公属我叙其大略,不敢辞。是书访之名山,酌之故老,取之佚人,得之残牒、遗编,续稿旧志,论次先后,惟出一手,乃为军学教授长乐陆琰也。”

《兴化军学记》黄公度:“闽蜀相距各在西南一隅,而习俗好尚实有东周齐鲁遗风。蜀由汉以来号为文物善地,闽又其最后显者。莆之为郡,盖百有七十余年。咸平初,始有诏立学,中更三舍岁贡之法,生徒日滋,有司病其隘,乃斥而大之。未五十年,腐蠹漫漶,摧压略尽。绍兴十九年,永嘉徐君士龙来居师席。始至,慨然欲改作。一日,进诸生告以今国家稽古礼贤、崇饰学校之意。复白其状于部使者鲍公延祖,得金钱一千三百万,以明年冬十一月始事,阅六月告成。旧学庙屋中峙,旁置诸生之馆。今兹东庙西学,俾祗祠隶业异焉56。凡庙学之制,细大毕具。庙之前有崇阁,以閟御书。后有广堂,以绘三礼名物。学之中庭,砻石潴水,约诸侯泮宫之度。又设县学于庙之东偏,傅以廪藏庖湢,为屋凡四百八十间。复推其余为教官治舍。非特制度宏伟,雄冠一时,而规划有理,虽百世不能改。既乃合三县生员筮日迎宾,陈侯介百拜饮酒而落之57。相与求文于公度,以识其成。公度曰:昔者吾夫子一旅人耳,千岁之下,享王者号,独处巍巍之宫而无愧者,以斯文所托也。吾徒食息学校,当求其不畔于吾夫子者,则群居于此亦庶乎其无愧矣。新而敝,敝而更,循环之理,今之一新,焉知久而不复敝乎?吾将以徐君行于已者遗于人,行于今者遗于后,其可也。西京文翁称为循吏,其治蜀也,知有所本,能使蜀人至今思之。下视赵、张、龚、黄辈平盗贼、理狱讼、课农桑,未免为俗吏,乃知一时之功利不足以当万世之教化。徐君乐吾闽之习俗,而思古人所以及物者,既能成就如此,犹以居冷官,力难使人为不足,设其势可以自为如文翁,讵可量哉!”

《兴化军修学增廪记》王迈:“毗陵张侯之治莆也,下车之明日,令于学曰:‘莆壤堕褊小,赋入薄,不敌江浙一大户,而家习诗书,多出魁人韵士,为中州冠。吾闻泮宫养士多而廪稍少,突不黔者累月,吾将为尔士续食焉。’主计以其经费阙若干来告,籍既上,于是捐金钱二十万赒其乏。已而曰:‘是苟纾目前耳,如来者之不可继何!’会吏白有废刹曰崇福,岁租余三百斛,例以供浮费,于是又割其田相学庚。阅三朔莅学,见诸生有声于列者曰:‘先生辱贶,衿佩垕矣,亦知十三斋旁风上雨之不可居乎?盍请往省之?’侯且行且顾,慨然曰:‘吾责也,其可以郡计凋窭辞!”于是力加樽节,又得二千楮以葺治横舍58。郡博士帅诸生拜侯赐,退而职事者相与传餐。课工役亡锱铢渗漏,禳栌梧柱之朽蠹者,新之以良材,荣庑砖级之圮缺者,易之以坚甓,垣壁轩槛之欹倾漶漫者,皆支补而赭垩之59,微而几榻皿器色色备具。月五,黉竣事,迈一日,得寓目焉。旧同舍林立,敬偕前列60,佥曰:‘子尝业于斯,职于斯,其为识颠末。’余去学舍久,因诘:‘今生员比前二十年增几何?”曰:‘三之一。’‘职事增几何?’曰:‘三之二。’余作而曰:‘人物之盛,月异岁不同如此,微今侯殆无所乎馆餐矣。先是,牧吾邦者亦岂无是心,心至而力不至,辄止。间有力可以及之,而修宫者或遗于廪士,增田者或忽于庥士,今侯此举实兼二美,盖出文俗拘挛之外。凡我同志,亦盍知侯盛心之所存乎?今日学校之士,他日朝廷之士也。课文程艺非以竞华藻也,史掖词林之典册实基焉;谈经绎史,非以资口耳也,广厦细旃之讲论实昉焉。领袖颜行61,能纠正其徒之不帅者,为谏官御史必能以殿虎自许矣;会计财用,能不取一介之非义者,为方伯连帅,必能以琴鹤自随矣。容止端详,不失尺寸,正以习台阁之仪;局度闳阔,不立朋比,正以学庙堂之量。事师忠,必能陈善闭邪以事君;处友信,必能协恭和衷以处同列。此非侯期待吾党之盛心乎?’或曰:‘子言为达士者设也。穷通有命,幼而学者安得人人皆壮而行之乎62?’曰:‘不然也。孝友,其政也;仁义忠信,其爵也;言寡尤,行寡悔,其禄也。岂必圭组轩裳而后渭之达乎?人心涵万善,有不资之富;身并三才,有不位之贵。衣逢冠章63,居穷处独,无异庸常,而道之高明,则可以官天地而府万物也。德之川流,则可以泽生民而渐百世也。此又非侯大相期待之盛心乎?思昔吾邦为元老大臣,则有若正献陈公,正简叶公,庄、敏龚公,相业光明,宗社嘉赖;为耆师巨儒,则有若艾轩林公,湘乡夹漈二郑公,与近世复斋陈公,或勋业不竟,或肥遯自高,或急流勇退,皆得以并祠学宫。清风凛凛,百世可仰,是惓惓者,谁实使之?于以见君子之能为可贵,而秉好德之真在人心,未尝泯也。凡我同志,而今而后,共藏而修,共息而游,共趣而求,正心以谨其初,持敬以固其久,孝弟行于家庭,信义孚于州里。达而为公卿,则庞勋景铄,璲美鼎彝64,穷而为师儒,则格言嘉德,流辉万册,庶几不负我侯修学增廪之德意。不然,则不养大体,不居广居,未仕者炫才而凉于德,轻獧躁扰以苟贱吾父生师教之身。既仕者屈学以谐于世,谲柔邪以狭小吾圣贤传异之道。使往哲得专美于前,来者得訾议于后,其不负侯之教育也几希!学尝修于淳熙之戊戌,中间虽小小葺理,非经久计。今又一戊戌矣,而复大修之,岂亦有关于气数乎?’侯名友,文靖之元孙,傃斋之孙。嗜学好修,趋向近正,刊《艾轩傃斋文集》以惠邦人,凡事关雅道者为之忘倦。诸生肖侯之像而祠之,申告后人,有引勿替。”

《兴化军名贤合祀记》(宋)黄灏:“祭法有功烈于民者皆得祀,今之祠堂盖仿焉。或以功,或以德,或以名位,非有贵贱尊卑品节之限,凡人情所喜慕皆得为之。惟祠于学宫者,不敢以僭。孔门之学,以操履趋向为先。少有玷缺谬戾,皆圣门之罪人。虽一日不能安其侧,况同堂合席、百世并祀而不毁哉!故凡立祠于学,不以功德名位,诸不在六艺之科者不在列,不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义者不在列,不知正心诚意、修身谨独之道者不在列,必欲其对越圣贤而无毫发愧怍者也。莆邦文学号邹鲁,学宫壮伟甲于闽郡。其巍峨岌嶪可望而不可亲者,夫子之宫墙堂奥也。当时及门之贤左右后先咸得配食。踵其后而济济衣冠者又有乡之善士,曰孝子林公攒、殿院林公蕴、侍郎林公藻、着作方公仪、端明蔡公襄、主客林公冲之、提干林公郁、丞相叶公颙、湘乡郑公厚、浃漈郑公樵、丞相陈公俊卿、参政龚公茂良、艾轩林公光朝、着作刘公夙、正字刘公朔、观文郑公侨,几十有六人。合是邦典刑文物之盛而萃于一堂,邹鲁之风彬彬在是矣。岁时率诸生敬拜祠下,企遗躅,揖典刑,以革浮薄,以激廉耻,崇乡党之化莫尚焉。”

《艾轩祠堂记》陈俊卿:“淳熙壬寅夏四月,永嘉林侯元仲来守此邦,政尚严明,以厚风俗、敦教化为本。阅数月,阖郡之士咸造于庭,曰:‘莆虽小垒,儒风特盛,自绍兴以来四五十年,士知洛学而以行义修饰闻于乡里者,艾轩先生实作成之也。先生学通六经,旁贯百氏。早游上庠,已而思亲还里,开门教授,四方之抠衣从学者,岁率数百人,其取巍科登显仕甚众。先生之为人,以身为律,以道德为权舆,不专习词章为进取计也。其出入起居语默问对,无非率礼蹈义,士者化之。间有经行井邑,而衣冠肃然有不可犯之色。人虽不识,望之知其为艾轩弟子也。莆之士风岂无所自?先生殁已六年,人思其矩范,愿得立为祠宫,春秋荐以苾芬,以慰邦人之慕,而垂后来之劝,敢以为请。’太守喜曰:‘言会于心,其可后乎?古所谓乡先生殁而可祭于社者,非斯人其谁?’乃择城南隙地为屋十六楹,丹艧一新,像貌焕然,崇德尚贤,闻者兴起。越明年二月丁酉,太守率诸生有事祀下,一郡之人莫不奔走瞻敬。因谋刻岁月,谒记于余。余与艾轩游四十年,所谓三益之友,其可辞?先生讳光朝,字谦之,艾轩盖其自号也。少有声场屋,年五十始擢太常第。天子闻其名,召试馆职。入着庭为吏部外郎、国子司业,两学士人服其素行,矜式惟谨。出使广东,以儒生平剧贼,朝廷嘉其能,增秩召还,为国子祭酒。车驾幸学,命讲《中庸》,玉音嘉奖,赐以金章。不旬日,除中书舍人,以缴驳不当为御史者,迁工部侍郎。请外,以集英殿修撰知婺州。待次逾年,得疾三日不起。天下之士莫不伤其才有余而用未究也,况邦人群弟子乎?昔杨厚归犍为,以黄老教人,门人犹为之立祠65,今艾轩之学行文章为吾里宗师,可无祠乎?然则守侯之政,亦可谓知所先务矣。”

《朱文公祠记》(宋)陈宓:“孔子所以为万世师者,学不厌、诲不倦而已。此二者若易而实难,其功若小而甚大,非至圣大贤不足与此。近世有儒宗,其好学也,不惟独得于师,而博采四方士友之长;不惟自有诸已,而下取一介贱微之善。大而天地阴阳之运,小而鸟兽草木之情,精而道德性命之源,粗而度数仪文之末,二帝三王之道,孔孟周程之心,既有以默参其奥,下至诸子百家、天官、地志、兵机、律历,莫不穷其理。其诲人也,无知愚敏钝贵贱疏戚,随其才性曲加诱掖。平生宦游之日少,家居之日多,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孜孜矻矻,应接不休,有问斯答,如响应声,着书垂训,易箦而后已。呜呼!若文公朱先生者,可谓之学不厌、诲不倦非耶?此祠堂所为作也。先生所着书数十种,而尤切于世教者曰《大学》、《中庸》、《章句或问》、《语孟集注》、《近思录》、《家礼》、《小学》,家传而人诵之。莆虽蕞尔邑,昔称士乡。先生初仕于泉,及淳熙间凡三至焉。趋风承教之士不少。先生殁廿二年矣,前辈往往凋谢,晚生益知向慕。校官陈君汲,既刊前诸书以惠后学矣,谓诵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于是即学宫而祠之。末学小子,瞻望其端庄刚毅宽裕温和之容,反复其精微详密深切恳到之诲,可以释师儒不并世之憾矣。苟读其书而不体诸已,敬其像而不师其心,过斯堂宁无愧乎?陈君谓宓尝登先生之门,宜记作祠之岁月云。”

《兴化军新城记》刘克庄:“莆为郡且三百年,犹不克有城,皆曰:乐土也,缓事也。’一日盗起汀郡,他州皆增陴浚隍,惟莆四封荡然。破扉不閤。未几盗寖南侵,势且及境。富家窖宝物,窭人挈空身,咸欲溃去。郡队陈公宓始倡版筑之议,士民和之,台郡是之。会王侯克恭病,委其责于通守赵君汝盥。事方有绪,而王、赵相踵即世。赵侯汝固始至,顾郡力已屈,则拜疏求助于朝。有旨赐祠牒五十66,未至,而赵侯去。陈公与郡人太息曰:‘城其中辍乎?’于是天子擢曾侯用虎知军事。侯博访于众,或谓城颓且薄不足恃,或谓费杂且广无以继,侯奋然曰:‘庳者可高也,薄者可厚也,役不可以已也。且吾患无政,不患无财。’益市木石,益僦工徒。先是,官划丈尺,俾僧干筑,僧有能否,有勤惰,而官无赏罚,侯斥逐其不勉者。向之苟简,悉趋坚好。既成,长一千二百九十八丈,高一丈八尺。表里以石,覆以砖,五门楼堞丹垩焕然。凭高望之,巨丽突兀,疑化人之所为、画史之所摹也。凡用石以丈计者五万七千一百七十二,砖大小六十七万八百,夫五万一千四百。靡缗钱二万四千六百七十七,楮币六万六千八百,内楮四万朝家所盼67,钱楮各千漕台所助,余悉出郡帑。昉于绍定三年之春,讫于四年之冬。盖三百年不克为者,一朝而就。然则城果缓事乎?乐土果可常恃乎?夫敌无脆,有备者胜;国无小,善守者全68,乐毅能下齐,而不能拔莒、即墨之二城,佛狸能饮江,而不能克盱贻之孤垒,往事之明验也。先朝征侬寇之患,城广、城邕、城桂,岭海之民始奠其居。嘉定鉴开僖之迹,大城江北,楼橹相望,然后并边郡邑各能自立,近事之已效也。玩常而忽变,喜逸而惮劳,华元之讴,子罕之忭,人之常情也;以习安为惧,以恃陋为戒,墨翟之智,子囊之忠,侯之盛心也。侯治郡尤清苦,省逢迎之厨传,罢游观之土木,独民间有大利病,必勇于兴除,不以役巨费伙而沮。城成之明年,岁丰盗熄,乃下令蠲夏税一年,以撙节之赢代输。噫!侯知筑是城,又知所以守是城矣。初役之兴,陈公最尽力,且率大夫国人各相斤。其后通守赵君汝駉、判官赵君汝与有劳焉。莆人喜守备之固,美蕃宣之勤,复悲陈公之不及见也。某亦版籍一民,资不足以豪乡闾,力不足以荷畚锸,兹获以笔墨小技记事之成,顾非幸欤?”

《仙游县学进士题名记》蔡襄:“闽粤自唐欧阳詹始举进士,以文章与时闻人亢声名,为世所贵重。后有慕詹者继以仕进,及五代亦世有人焉。然文章愈衰薄,无能与詹比者。宋兴,复以文辞官人,四方学者缅然而起。其以名闻南方者,郑成之其尤者也。为道专一,使詹者存,或有所推以先之。其余为名进士,历显官,日益加众。兴化军属县三,仙游才为中县,然乡闾幼学后生,不儒衣冠,不得与良子弟齿。岁时即先生旧德以指授经术。其为词章,相与讲导锻成,一律进取科第,若逢蒙之射、陶朱之贾,其失中而莫售者鲜矣。每朝廷取士,率登第言之,举天下郡县无有绝过吾郡县者,甚乎其盛也哉。然古之仕也取人,后之人也求仕。取人者,宜而器之,行与能前仕而可知也。求仕者,惟其才与科合则中焉,行与能仕而后知也。夫学者岂特属文辞苟仕宦哉?是必先乎己立,而后择于人者也。开封掾廖君悉记县之登第者姓名等级,若年月日距今而上断某年以来,俾刻诸石,而植夫孔子堂之西偏,来者得以嗣而书焉。余知后之升孔子堂而观者,必摘名交议曰:‘某者之为人也,德与位宜焉。或位虽屈而德伸,信乎其吉士也。’又曰:‘某者之为人也,其德不有加,而其位过之,或缪戾着焉,信乎其非吉士也。’苟非其亲与仇,善恶必明。是其来观也既向其善者,而病其不善者,使之一日载名其上,必能思而畏乎后人之69指数吾名,犹吾之指数前人也,率以是而自勉欤。廖君洁志尚古,又务勉人为善。将记,以襄有乡里之旧,属之俾序其事。襄既道其所以,非敢专警于人,亦将以自省云。”

福宁州

题咏

《洪山》(唐)韩伯修:“壁立东南第一峰,问名知是葛仙翁。丹砂灶逼云头近,玉井泉流海眼通;六字籀文天篆刻,数间洞屋石帡幪。我来整屐层巅上,环视群山尽下风70。”

《鼓楼山》(唐)杨志:“兴废何年事?无由问老成。化为兜率地,留得古楼名;石塔添朝影,铜壶断漏声。我来空吊古,恨不赋芜城。”

《题支提寺》71(宋)陆游:“高名每惯习凿齿,巨眼适逢支遁林。共语不知红烛短,对床空叹白云深。现前钟鼓何曾隐?匝地豪光不用寻。欲识天冠真面目,鸟啼猿啸总知音。”

《题鹤林宫》72(元)白玉蟾:“王邓诸公安在哉?云林烟嶂锁苍苔73。大千世界飞双舄,第一洞天游两回74;太极光阴忙劫数,九重瑞气接蓬莱。烟花随分眼前绿,惹起朝猿暮鹤哀75。”

《怡云堂次韵》蔡伯原:“无赖惟能发酒颠,几来仙馆借宵眠。闲游漫费登山屐,欲隐惭无负郭田;深径鸟啼苔寂寂,野桥日暮水溅溅。题诗未得如椽笔,恼乱春风一惘然。”

《游香林寺》(国朝)林聪:“一径入幽林,香风散鸟音。逢僧时说偈,坐石独鸣琴。翠拥层峦合,流分曲涧深。兴阑归路杳,处处暮蝉吟。”

纪述

《福宁州学记》程钜夫:“予为孙君駪记宁德县学之三年,而又以记福宁州学为请。按长溪唐武德昉为望县,闽王氏析为宁德,宋末又析为福安,皇元一统,肇州福宁,二邑隶焉。初惟夫子庙,在县治之东,庆历癸未迁城东南陬,始有学,自元祐庚午更新而堂宇备76,自师公古、郑公樵教授而经术明,自乡儒先游紫阳之门而弦诵衣冠盛。岁久屋且敝,至元丁亥,白侯璧改作,而飓风坏之。元贞乙未樊侯忠又改作,而飓风又坏之。丙申,陈侯翼请于台省,命同知州事孙璧董其事。协谋悉力,树戟门,作礼殿,绘从祀,祠先贤,会讲有堂,肄业有斋。畚土辇石,燥湿崇卑,翼翼严严,规宏而工密,可书已77。然予前记学,其说殊未竞。校庠序古矣78,明伦之外,无他说也。词章胜,德行微,先儒有忧之,归而求之性命。大雅不作,假性命之说以谋利达,而世道与人心俱往矣79。夫词章性命之学犹不能无弊,则夫管摄人心,扶植世道必有攸在。不然,群居终日,翕翕訿訿,相与商功利而较智术,弊又甚焉。蚤朝一视远迩,制度考文,嘉惠儒者,隶名者不役于有司,其以德行文学进者,胥此途出。新州者,新学之兆也;新学者,新士习之机也。士无科举之累,盍亦思古人所谓明人伦者为何事。修其孝弟忠信,于家为孝子,于乡为善人,于国为忠臣,斯无负于国家设学之意。若夫工词章而不穷其理,谈性命而不践其实,其不为功利智术之归者无几矣。吾为此惧。”

《宁德县学先贤祠堂记》(宋)赵汝腾:“宁德邑学有祠以祀先贤尚矣80。前令尹李君泽民81、赵君侁之,先进五人:坎翁张公翰、童溪王君宗传、拙斋高君颐、大着余君复、信斋杨君复82。今令尹徐梦发至83,则曰:‘是一乡之善士也,盍亦进而尚友古人乎?’乃于殿之左架祠宇于其中,祠周元公、邵康节、张献公、程纯正公、司马文正公五先生。程、张之门人若游广平、吕兰田、谢上蔡、杨龟山、尹和靖、罗豫章、朱韦斋、李延平袝焉。又祠乾淳三先生:张宣公、朱文公、吕成公。右则祠朱文公之门人蔡西山、黄勉斋、陈北溪、真西山。左则祠黄公景仁,益以林公駧。祠成与邑之士友二十余人书来谒记84,予曰:何邑之小而祠之盛欤?岂欲在人识其小,而因识其大欤?遂为之秉笔。盖尝诵鲁论之训,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夫子,而未如夫子之好学也。夫忠信可以受道,犹甘受和、白受采,然质美矣而不务学,则不能无所蔽。故有好仁而蔽于愚,好智而蔽于荡,好信而蔽于贼,好直而蔽于绞,好勇而蔽于乱,好刚而蔽于狂,学者所以去其蔽也85。他日夫子又曰:‘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亦此章之旨也。孔子之于门人,惟称颜子为好学。颜殁,好学者曾子、子思、孟子三人而已。孟子殁千有百年86,其间岂无忠信之士?未有如颜、曾、思、孟之好学也。天作圣宋87,运值文明,笃生大儒,以任斯道88。时则元公以圣学自任自无欲入,而几于静虚动直,明通公溥。康节以皇极经世之学自观物入,而几于穷神知化。纯公自乾之存诚入,而几于德博而化89。正公自坤之敬义入,而几于直方。大献公自知礼入,而达于知性知天。文正公自不妄语入,而推于笃恭而天下平。是六先生者,可谓能继曾、思、孟之好学也90。是其学岂不足为百世之师欤?厥后宣公得于高明,而守以中庸。文公得于广大,而约以精微。成公得于博厚,而持以悠久。是三先生者,可继周、程、邵、张、司马之好学者也。是其学亦足为百世之师矣!夫学未始不由于好,好则乐,乐则生,生则恶可已。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也,盖亦若是而已矣。夫子之言岂欺我哉?宁德之邑何止十室,忠信之姿何止一士,能于游学之际,睹诸儒之如在91,考正学之宗元,则必有跃然会于心者92,科举非所以税驾,而记问词章诡谋功利,一切曲学了然见之,如稗之害嘉谷,则舍九先生其谁归欤93?子曰:‘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兹非诸儒先之所望于后学欤?贤令尹立祠劝学之意欤?又岂非哀拙之望于同心欤?记成而授令尹,以刊于学。”

《宁德县重修学记》程钜夫:“福州旧领县十有二,二百年来士学为东南最,宁德较他县若弗及,虽然,此以科举之士言也94,初无与乎人才之实,闽故家星错棋置,迩来潜深伏隩不见人,而人不见者多矣。若余所及见宁德孙君駪者,又岂敢以科举之士例视之哉?君少年游太学,方众人汲汲进取之时,独能师其同舍之先辈俞君晰,从事于经学世务,及既成进士,官于浙,往来犹造其师之庐而考业焉。今老矣,务学如少年时。一日,诣余请曰:‘宁德自宋嘉祐始有学,近岁邑再毁于寇,火将及孔庙辄息,异哉,若或相之者。宋末,割长溪之半置福安县,国朝遂升长溪为福宁州,而以宁德隶焉。至元二十六年,州之守行县,视庙学弗修,畀金俾前邑令葺讲堂,新四斋两庑。三十年冬,提学者命駪掌教事,学无廪,养士之粟岁贮于私家非便,首营构之95,而县大夫议大修完96,乃捐俸以倡,诸生亦各出力以助。县主簿董其役,鸠工度材成先圣殿,视昔加崇。朵室回廊靡不更理,缭以宫墙二百八十堵有奇。从祀金乡侯以下旧图于殿壁,兖公、郕公、沂公配飨西面坐,而三公之父立于后,于礼为未协,乃遵彝式,分绘于左右庑。以今年五月告成。钦遇皇帝御报,播告于天下,上承祖训,嘉惠学校,士类莫不闻风以兴然97,勉励宣明,部使者之职也,盍与本原98古者建学造士之意以诲饬于邑之诸生乎?为是敢有请。’某窃惟朱子以道鸣于建,闽之士家藏其书,人诵其说,而能实传其道者盖鲜。前此犹曰有科举之累也,而今无之,有能一日实用其力者乎?谓朱子之后不复有朱子,余不信也。宁德虽下邑,居若是其近,世若是其未远,而孙君又尝于科举之外有所讲闻矣,余何言哉!余何言哉!惟圣朝之敦儒崇化,州县之为政知本,与夫孙君之不失其所以教,是则可书已。邑尉高显、主簿李荣、令宁柄、其长曰抄儿赤、前令方秀仁、守白璧也。孙駪云。”

校注

1嘉靖《邵武府志 王制》作”三十余年办肯心”。

2咸丰《朱文公全集 诗》作“落日命晚炊”。

3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作“桃溪少陵杜”。

4嘉靖《邵武府志 外志》作“乳燕啼莺三月暮”。

5嘉靖《邵武府志 外志》作“金樱花落无人管”。

6乾隆《邵武府志 山川》作“百花潭上春日照”。

7乾隆《邵武府志 古迹》作“秋色已可掬”。

8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及乾隆《邵武府志 山川》均作“微茫城郭暮烟中”。

9乾隆《邵武府志 山川》作“邹应龙”。

10乾隆《邵武府志 山川》作“今晨得践盟”。

11“乡赋”疑为“乡试”之误。

12嘉靖《邵武府志 王制》作“张所”。

13嘉靖《邵武府志 王制》作“工师受成算”。

14嘉靖《邵武府志 王制》作“如名藩雄镇之裕于力”。

15嘉靖《邵武府志 王制》怍“略效其意作为此仓”。

16嘉靖《邵武府志 王制》作“公令徒设”。

17嘉靖《邵武府志 王制》作“亦饱食而嬉尔”。

18嘉靖《邵武府志 王制》作“稍迁盐筦库”。

19嘉靖《邵武府志 王制》作“当世法令”。

20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台花和雨坠”

21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聊伴此僧闲”

22《蔡忠惠公全集卷二》作“赤日正亭午”。

23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白云满地石台古”。

24《十闽名胜笺》作“兴来把笔题诗句”。

25《十闽名胜笺》作“烛龙醉卧不开眼”。

26《十闽名胜笺》作“怪石周遭横数鼓”。

27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及《十闽名胜笺》均作“况是秋风到此山”。

28《十闽名胜笺》作“惟有孤云时往还”。

29咸丰《朱文公全集 诗》作“投归聊一憩”。

30咸丰《朱文公全集 诗》作“名途定何事”。

31《十闽名胜笺》作“行行到虎溪”。

32《十闽名胜笺》作“都是知音者”。

33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四壁留珠玉”。

34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门挹南壶近”。

35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露草湿青袍”。

36《十闽各胜笺》作“坐我斗室下”。

37《十闽名胜笺》作“人事如此将奈何”。

38《十闽名胜笺》作“梵宇三间日月闲”。

39《十闽名胜笺》作“结社几人从慧远”。

40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题作“灵云岩”。

41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浦长源”。

42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怅望城西山”。

43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全句作“泉石癖成随意出”。

44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全首作“悁悁幽怀几日开,偶因乘快一登台。白云深处停朱毂,迟尔可人来不来?”

45《十闽名胜笺》作“横经讲道倡莆中”。

46《十闽名胜笺》作“高林日暮鸟相唤”。

47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碧纱明月映苍苔”。

48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朝跻何岩头”。

49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平生尘迹不曾到”。

50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蹑磴安知步履危”。

51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中宵梦觉肌骨冷”。

52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共向沧湾弄明月”。

53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不见层峦与复岩”。

54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及《十闽名胜笺》均作“花气薰成五色云”。

55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及《十闽名胜笺》均作“明朝长啸拂衣归”。

56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俾祗祠肄业异焉”。

57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陈僎介百拜饮酒而落之”。

58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黉舍”。

59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垣壁轩楹之倾欹漶漫者,支补而赭垩之”。

60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敬阶前列”。

61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领袖班行”。

62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安得人人皆壮而行之者乎”。

63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衣缝冠章”。

64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琢美鼎彝”。

65疑有脱漏。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昔杨厚归犍为,以黄老教人,门人犹为之立庙,严君平在蜀,以忠孝训俗,人亦为之立祠”。

66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有旨赐祠牒五千”。

67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朝家所赐”。

68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夫敌无坚脆,有备者胜;国无大小,善守者全”。

69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后之人”。

70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数间洞室石帡幪。我来整履层巅上,无数群田立下风。”

71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题作“霍林与僧夜谈”。

72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题作“题霍童山”。

73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云屏烟嶂锁苍苔”。

74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第一洞天过两回”。

75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桑田海水今如许,惹得朝猿暮鹤哀”。

76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两句作“庆历癸未迁城东南陬始有学,自元祐庚午更新而葺之而堂宇始备”。

77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翼翼严严”下无此八字,而作“轮奂可观矣”。

78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夫学校庠序古矣”。

79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而世道与人心复不可问矣”。

80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宁德邑学有祠以祀先贤旧矣”。

81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前令李君泽民”。

82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祀先进五人:坎翁张公翰、童溪王公宗传、拙斋高公颐、大着余公复、信斋杨公复”。

83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今令徐梦发至”。

84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谒予为记”。

85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学也者所以去其蔽也”。

86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孟子没千五百年”。

87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天祚圣宋”。

88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共肩斯道”。

89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而几于德溥而化”。

90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可谓能继颜、曾、思、孟之好学也”。

91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能于游息之际,闻诸儒之绪论”。

92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则必有悠然会于心者”。

93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其谁与归”。

94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此以科举言之也”。

95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营营构之”。

96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无“完”字。

97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士类莫不闻风以兴焉”。

98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曷与本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