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弥勒上生经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佛[1]说观弥勒菩萨[2]上生兜率陀天[3]经

刘宋[4]居士[5]沮渠京声[6]译

如是我闻[7]:

一时[8],佛在舍卫国[9]祇树给孤独园[10]。

尔时,世尊[11]于初夜分[12],举身放光。其光金色,绕祇陀园[13],周遍七匝[14]。照须达[15]舍,亦作金色。有金色光,犹如段云,遍舍卫国。处处皆雨金色莲华。

注释

[1]佛:梵语音译“佛陀”,或“浮陀”“浮图”等,简称为佛。本来是“觉悟者”的意思。佛家以此为修行的最高成果。觉有“自觉”(自己已经获得了觉悟的果位)、“觉他”(以自己所证得的觉悟之道教化众生,使众生得到同样的觉悟)、“觉行圆满”(觉悟和修行,即智慧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已功德圆满)之意。大乘佛教认为,在整个宇宙中,四维上下,过去未来,十方三世有无量数佛出现于世。他们都在自己的国土里教化众生。如我们平常所熟知的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燃灯佛等。所以,“佛”就是已经证得最高智慧者的统称。然而,一般习惯上则以“佛”专指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即我们这个世界的觉者。这儿的“佛说”,也是指释迦牟尼佛,说明这部佛典是由释迦牟尼佛所说的。

[2]弥勒菩萨“弥勒是梵文音译(又作梅底丽等),意为“慈氏”。“菩萨”是梵语音译“菩提萨埵”的略称,意为“觉有情”“道心众生”等。旧译又作“大士”“开士”等。佛教用以称呼那些曾经立下弘大誓愿,欲以无上之智慧去掌握和证得佛道,并立志以慈悲之心愿救度众生苦难的人。弥勒菩萨是佛教中的大菩萨,相传他生于古代印度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后来跟随释迦佛出家,成为佛陀的弟子,他入灭于释迦佛之前,灭度以后,即上生到兜率天宫,在兜率天内院为那儿的诸天人演说佛法。经过很长一段岁月(据说长达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又再次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在华林园的龙华树下修道成佛,获无上正等正觉,又先后三次演说佛法,广度众生。第一会说法度九十六亿人,第二会说法度九十四亿人,第三会说法度九十二亿人,等等。《弥勒菩萨上生经》和《弥勒菩萨下生经》就是专门讲述关于弥勒菩萨事迹的佛教经典。

[3]兜率陀天:即兜率天,欲界六天之一。佛教将世俗世界分为欲界(指具有衣食男女之欲望的有情众生所居之处,即我们一般男女众生所居住的世界)、色界(已经断除饮食、男女之欲,但在生活中仍离不开物质需要的有情众生所居之处)、无色界(经过一定的修行,已经脱离了对物质条件需要的依赖性,因而其身体轻盈而无形色众生所居之处)三个层次。其中欲界有六重天,它的第四重即为兜率天。据说生于兜率天中的众生都是通体光明,兜率天又分为内、外两院,内院即弥勒菩萨上生说法之处。

[4]刘宋“公元五世纪,在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方所建立的一个朝廷,其国号为“宋”,因其皇帝姓刘,所以历史上又称之为“刘宋”。刘宋皇朝自公元四二〇年刘裕代晋称帝起,至公元四七九年被南齐所代为止,前后共存在六十年。刘宋历代皇帝,大多信奉佛教,特别是宋文帝尤重佛法,因而这一时期佛教比以前有较大发展。据《法苑珠林》等资料记载,刘宋时,境内有佛寺近二千所,出家僧尼有三十六万。

[5]居士:居家修道之士。佛教用以称在家而有志于佛道者,即未出家的佛教信众。男、女居士是佛教四众弟子中的在家二众(另二众即为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他们是佛教最基本的信众。

[6]沮渠京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家。十六国的北凉王沮渠蒙逊的堂弟,称“安阳侯”。自幼信奉佛教、受五戒,曾游学于高昌、于阗一带。刘宋元嘉年间(公元四二四-四五三年)来到江南。所译佛经,除《弥勒上生经》外,还有《八关斋经》《治禅病秘要法》等多部。

[7]如是我闻“照字面的意思解释,意为“我是这样听说的”。因一切佛经,都是在佛陀灭度以后,由其弟子中被称为“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口述,并经诸上座长老审订而成。“如是我闻”四字,即为阿难所述之言。表示阿难所述,都是从佛陀那儿听说的。据《大智度论》等资料记载,相传佛陀行将入灭时,阿难曾请问于佛“一切佛经的开卷首语,应当怎么说?佛陀就告诉他:一切佛经应当以“如是我闻”为开始。于是,这句话渐渐成为一切佛经开始之定式。

[8]一时:即在某一时刻之义,表示佛陀讲说此经的时间。

[9]舍卫国“舍卫”又作“室罗伐”“室罗伐悉底”等。本是古代印度萨罗国的都城之名,后用以作为国名。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曾经长期在这儿传播佛法,教化众生。

[10]祇树给孤独国“又作“祇园”“祇园精舍”或“祇洹精舍”等。印度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并称为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由萨罗国的给孤独长者与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共同捐赠、奉献给释迦佛,作为佛陀的居住和说法之处,故而以两人的名字命名。据说佛陀曾长期居住在此,为弟子们演说佛法,前后共达二十五年之久。

[11]世尊“因智慧和道德高超而受到世人的尊敬,所以称作“世尊”。这一称呼本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中对年长而又德高望重者的尊称,佛教用来作为对佛陀释迦牟尼的尊称。

[12]初夜分“古印度计时习俗,将一昼夜分为六个部分,称作“昼夜六时”。其中昼三时分别为“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分别为“初夜、中夜、后夜”。初夜分即初夜时分,按现代计时方法计算,当为晚上六时至十时之间。

[13]祇陀园即“祇树给孤独园”。

[14]匝音:“札”。环绕、周遍的意思。

[15]须达:又作须达多。即中印度舍卫国的富商给孤独长者的名字,其原意为“善给”“善与”等。据说这位须达长者宅心仁厚,常以钱财、衣物等接济贫困孤独者,因此被人称为“给孤独”长者。曾与太子祇陀一起共同建造“祇洹精舍”,作为佛陀说法的场所。

译文

我是这样听说的:

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弟子们演说佛法。

那时,刚刚进入初夜时分,人间的尊者释迦牟尼佛浑身放出金色的光芒。金光闪闪,层层环绕着祇陀园林,竟达七层之多。在金色光芒的照耀下,须达长者的屋宇,也是金光闪闪,通体发光,好像一座金色的宫殿,巍峨壮丽。此外,还有一道金色的佛光直冲云霄,射向茫茫苍穹,如同金色的彩霞,高高地挂在空中。这时,整个舍卫国境内,空中缓缓飘洒着金色的莲花,就像在下着一场金色的花雨。

原典

其光明中,有无量[1]百千诸大化佛[2],皆唱是言:“今于此中,有千菩萨。最初成佛,名拘留孙[3];最后成佛,名曰楼至[4]。”

注释

[1]无量:即数目极多,无法计量的意思。

[2]化佛:即化身之佛,按佛家所说,诸佛、菩萨为普度众生,使众生得到解脱,经常随众生的不同根机施法说教。有时为便利教化众生,还要变现各种化身。化佛就是诸佛菩萨以神通力变化显现的佛身形象。

[3]拘留孙:有时又译作“俱留孙”“拘楼孙”等。佛教所说“贤劫”千佛中的第一位佛。按照佛教对宇宙的看法,认为整个世界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经历着生灭的变化,每一次生灭过程,都包含着“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整个世界所经历的这样一个生灭过程,称之为一个“大劫”。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这一大劫,叫做“贤劫”。在这一“贤劫”中,先后将有一千个佛出世,教化世间的众生,其中第一位,就是拘留孙佛。据《阿含经》等佛教经典说,拘留孙佛出世在安和城中,诞生在一个姓迦叶的婆罗门种姓家中,其父名叫“记得”,母亲叫做“善枝”。当时人的寿命很长,可以活到四万岁。拘留孙成佛后,一次说法,就度四万人。他的上座弟子叫做“毗楼”“萨尼”,侍者叫做“善觉”,等等。在《贤劫经》《出曜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佛教经典中,也有讲到拘留孙佛的故事。除此以外,又有认为拘留孙佛是佛教所说的“过去七佛”中的第四位佛。如《长阿含经》卷一中说到过去七佛,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4]楼至又作“卢至”,是贤劫千佛中最后修成佛道的一位佛陀。“楼至”是梵文音译,其意思是“爱乐”,或为“啼哭”之意。所以此佛又被称作“爱乐佛”,或“啼哭佛”。据唐代僧人慧琳所作的《一切经音义》第十四卷中说,此佛今身即密迹金刚。

译文

在此普天金色的光明之中,有无数的化身佛,异口同声地唱诵道:“现今贤劫中,在这个世界,有一千位菩萨将要成佛,最初成佛的一位,名叫拘留孙,最后成佛的一位,名叫楼至。”

原典

说是语已,尊者[1]阿若陈如[2],即从禅[3]起,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摩诃迦叶[4],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大目犍连[5],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舍利弗[6],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摩诃波阇波提[7]比丘尼,与其眷属千比丘尼俱。须达长者,与三千优婆塞[8]俱。毗舍佉母[9]与二千优婆夷[10]俱。

复有菩萨摩诃萨[11],名跋陀婆罗[12],与其眷属十六菩萨俱。文殊师利[13]法王子,与其眷属五百菩萨俱。天、龙、夜叉、乾闼婆[14]等,一切大众睹佛光明,皆悉云集。

注释

[1]尊者:德高望重而受世人尊重者。在佛经中,一般以此作为佛陀的出家弟子,并已通过修行而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已修成罗汉果位者的尊称。

[2]阿若陈如:简称陈如,又作陈那。释迦牟尼佛最初所度的五个弟子(即佛教史上所说的“五比丘”)之一。据佛经记载,陈如等五人本是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净饭王属下的大臣。当释迦牟尼佛刚刚出家时,他们曾受净饭王的委托,追随释迦,以照顾他的起居。释迦牟尼佛在修行过程中,觉得光修苦行,于佛道的觉悟无益,于是决定放弃苦行,陈如等五人见释迦放弃苦行,误以为他修道的意志不坚定,便弃他而去。后来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得成正觉,修成佛道,他们五人便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受世尊的教化而成为最初的佛弟子。陈如等五人均因听闻佛法而得悟,后来都成了阿罗汉。

[3]禅:梵文音译“禅那”的简称,意为静虑、思维修等。佛教修行方法之一。要求修行者专心系念于一境,摒弃杂念,在静心审虑的过程中获得智慧。

[4]摩诃迦叶:即“大迦叶”,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叫“迦叶”的有好几个,但以他年纪较长,故称为“大迦叶”。相传他本生于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郊外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后来他信奉佛教,归依了佛陀。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他以修习头陀苦行而著称,因此被赞为“头陀第一”。相传佛陀在灵山会上为众弟子说法,有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花献佛,以表敬意。佛陀一言不发,唯拈花以示众人,在场听众均不知佛陀是何用意,只有大迦叶破颜微笑,于是佛陀向众人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与摩诃迦叶。”这就是佛教禅宗中常说的“拈花微笑”的典故。释迦牟尼佛灭度后,摩诃迦叶主持了佛教史上第一次经典的会诵和整理工作,从而使佛教的经典得以保存和流传。据说摩诃迦叶后来隐身于王舍城外的鸡足山中,等待将来弥勒佛降世时,即出来将释迦牟尼佛留下的衣钵传给弥勒佛,并协助弥勒佛一起教化众生。

[5]大目犍连:简称“目连”,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郊外人,属婆罗门种姓,后归依佛陀而出家,常随侍佛陀身边。相传他有很大的神通力,在佛诸弟子中以“神通第一”而著称。据说他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运用神通力,看到自己的母亲不幸堕于饿鬼道中,忍受着饥饿之苦。目连因此向佛陀求救,佛陀便告诉他解救的方法:即于每年的七月十五日,要在盆中设珍肴、鲜果以供养众僧,以此仰仗十方僧众的力量,使他的母亲得以超度。这就是后来每年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的来历。“盂兰”即“救倒悬”之意,是说此超度饿鬼的功德,有如救人于倒悬之中一般。

[6]舍利弗:又译作奢利弗、富多罗等,意为“秋露子”。据说他母亲眼睛明净,好像秋露(一种鸟名)之眼,故称其子为“秋露子”。相传他自幼即聪明善辩,在地方上有很大影响,后来他碰到一位叫“马胜”的比丘,告诉他佛陀所说的“因缘所生,诸法皆空”的道理,使他大为折服,于是归依佛法。他是释迦牟尼佛座下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善辩、持戒多闻著称,因而在诸弟子中被称为“智慧第一”。

[7]摩诃波阇波提:亦作摩诃钵剌阇钵底、摩诃波阇婆底等,意为“大爱道”“大生主”,有时又称为“瞿昙弥”等。相传她是天臂城善觉王之女,释迦牟尼佛母亲摩诃摩耶夫人之妹,因而是释迦牟尼佛的姨母。据佛经记载,当世尊降诞后不久,其生母摩耶夫人即去世,他是由姨母抚养成人。摩诃波阇波提后随世尊出家修道,成为佛教历史上第一位比丘尼。

[8]优婆塞:意为清信士、近事男等。佛家对归依佛法,已受五戒,在家修行的男居士的称呼。优婆塞与优婆夷(女居士)一起构成佛教四众弟子中的二众(另二众即为出家的比丘与比丘尼)。

[9]毗舍佉母:有时意译为“鹿母”“鹿子母”等。“毗舍佉”梵文为“鹿”之意,本是星辰之名。据说她诞生之日恰逢此星,因以为名。另一种说法,是说她有一个儿子,取名为“鹿”,因此称母亲为“鹿之母”。据佛经记载,她本是鸯伽国女子,容貌端丽,嫁给舍卫城弥迦罗之子那婆陀那,生有三十二个孩子。相传此夫人聪明净信,经常以财物布施众人,后来遇到佛陀游行教化,乃归依佛法,成为在家女信众。她曾拿出陪嫁之物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精舍,请世尊在其中讲道说法,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鹿母讲堂”。

[10]优婆夷:意为清信女、近事女。指已受一定戒规的在家女性佛教徒,即一般所说的女居士,佛教四众弟子之一。参见前“优婆塞”注文。

[11]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之意。“大”指大乘佛教之道,为强调追求大乘之道的菩萨众,故称。

[12]跋陀婆罗:又作跋陀罗波利、跋陀和等。意译为贤护、贤守等。佛教八大菩萨之一,王舍城众在家菩萨中的上首菩萨,他以善妙之意爱护众生,按《八吉祥神咒经》等记载,假如众生患有疾病,只要诵念贤护等八菩萨之名,即能使病患得以痊愈。据说他生前在威音王佛时出家为僧,曾于沐浴时忽以水而得悟,故中国佛教禅院的浴室中,常安有此菩萨像。

[13]文殊师利:又作“曼殊室利”等,意为妙德吉祥,即通常所说的文殊菩萨。《华严经》以他是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众菩萨之上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因此常被称作为“法王子”。他又是佛法智慧的化身,常协同佛陀宣讲佛法,教化众生。他曾受佛陀的委托,率众弟子前去探访维摩诘居士,并与维摩诘反复讨论大乘佛法的奥义。相传我国山西省五台山即为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

[14]天、龙、夜叉、乾闼婆:均为佛教护法诸神。与阿修罗、紧那罗、迦楼罗、摩睺罗迦合称为“天龙八部”,或“八部众”。相传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未成佛时,此八部众曾对空发誓,一旦将来释迦得道成佛,他们都愿意成为释迦牟尼佛的护法眷属。其中“天”指生活在天界的众生,梵文读作“提婆”,是众生修习各种善业而感得的殊胜果报。佛教说三界共有二十八天,生活在其中的众生统称为诸天。天龙八部中的“天”,主要是指欲界的诸天,包括四天王天以及忉利天等。“龙”,梵语音译为“那伽”,是一种身长而无足的生物,善变化,有灵异,能呼风唤雨。“夜叉”又作“药叉”,意为捷疾鬼,本是古印度神话中一种小精灵,佛教中被列为毗沙门天王的部属。乾闼婆意为灵香、嗅香,是忉利天主帝释天座前的音乐之神,据说当帝释天欲听音乐时,即焚香招唤,乾闼婆就会闻香而来,在帝释天座前奏起天乐。

译文

说完这些话,阿若陈如尊者,这位释迦牟尼佛最初在鹿野苑所度化的五个弟子(即五比丘)中的一个,立即从禅坐中起身,带领弟子和眷属共二百五十人,来到佛陀所在的地方。佛陀座下十大弟子之一,被尊为“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尊者,也带着他的眷属弟子二百五十人来到了释迦牟尼佛处。佛陀的另一个大弟子,以“神通第一”著称的大目犍连尊者,也率领眷属弟子二百五十人来到了佛所在的地方。在释迦牟尼佛座下十大弟子中,以智慧善辩而被誉为“智慧第一”的尊者舍利弗,也率领弟子眷属二百五十人赶来了。佛陀的姨母,自幼将释迦牟尼佛抚养成长,后来又跟随佛陀出家的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也带领她的弟子眷属共千名比丘尼来到了。须达长者,这位在舍卫国受到众人尊敬爱戴的长者,率领了三千名已归依佛法、在家修行的男居士;鹿子母女居士,这位聪明净信,曾经拿出陪嫁之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鹿母讲堂,请世尊说法的善信女带领了两千名虔信的女居士,一起赶到这儿。

此外,还有一些大菩萨,像跋陀婆罗菩萨,本是王舍城诸多在家菩萨中的上首菩萨,他带领眷属十六位菩萨赶来了。文殊师利菩萨,这位代表了佛法智慧化身的大菩萨,率领了眷属五百菩萨,也聚集到了释迦牟尼佛处。还有天龙八部、各个护持佛法的神众,以及其他一切信奉佛法的众生,看到了佛陀身上光明显现,都纷纷来到佛所在的地方,大众云集,相聚一处。

原典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1],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各有千色。一一色中,有无量化佛。是诸化佛,异口同音,皆说清净诸大菩萨甚深不可思议诸陀罗尼[2]法。所谓:“阿难陀目佉陀罗尼”“空慧陀罗尼”“无阂性陀罗尼”“大解脱无相陀罗尼”。

注释

[1]广长舌相: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相传诸佛世尊因修行的功德,其身相有许多与平常人不同之处,归纳起来有三十二种,称之为“三十二相”或“三十二大人相”。广长舌相即为其中之一,据说佛陀的舌头柔软红薄,又长又宽广,伸出来能遮覆脸面,直至发际。

[2]陀罗尼:梵言陀罗尼,意为“持”“总持”。本为能使善法生起不散,使恶法消散不起之功用。分为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咒陀罗尼、忍陀罗尼四种。现在常说的陀罗尼,即指咒陀罗尼,亦即通常所说的咒语真言。据说诵持各种咒语,能达到消灾除患的目的。下文所列“阿难陀目佉陀罗尼”“空慧陀罗尼”“无阂性陀罗尼”等,即是各种经咒。

译文

这时,世尊向与会大众显示了广长舌相,身上放射出千万道金光。每一道光芒都是五彩缤纷,其中蕴含了上千种色彩,十分美丽壮观。每一种色彩中,都闪现着无数化佛。这些化佛都异口同声,唱诵着清净无染的、唯众大菩萨才能理解的深奥而又具有不可思议之奇妙功用的陀罗尼真言。这些真言就是所谓“阿难陀目佉陀罗尼”“空慧陀罗尼”“无阂性陀罗尼”“大解脱无相陀罗尼”等。

原典

尔时,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说此陀罗尼已,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弥勒”,闻佛所说,应时即得百万亿陀罗尼门。即从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1],住立佛前。

注释

[1]叉手合掌:又作“合掌叉手”,天竺礼法。以双手相叉,表示礼敬之意。如《观无量寿经》说“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

译文

这时,世尊以一个声音演说百亿陀罗尼法门。当佛陀说完这些陀罗尼真言时,与会者中间,有一位叫做弥勒的菩萨,由于听闻佛陀所说的真言,立即就彻悟并掌握了这百万亿陀罗尼法门,获得了神奇的功用。他从座上起身,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双手合十,站在世尊前,向佛陀表示自己的敬意。

原典

尔时,优波离[1]亦从座起,头面作礼[2]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于毗尼[3]中,及诸经藏[4],说阿逸多[5]次当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6],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7],佛记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

注释

[1]优波离:又作优婆利、优波利等。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出身于首陀罗种姓。首陀罗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等的一个种姓。他曾担任释迦王宫中的理发师。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世尊的十大弟子之一。由于他严守戒律,因而在诸弟子中被称为“持律第一”。相传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不久,由摩诃迦叶主持,聚集诸上座弟子会诵审订佛教经典,其中《律藏》就是由优波离诵出。

[2]头面作礼:以头面顶礼尊者之足,表示尊敬之意,是佛教中一种隆重的礼节。

[3]毗尼:旧译作“毗奈耶”,意即为“律”。

[4]经藏:佛教的经典,可分为经、律、论三部分,称为“三藏”。“藏”原意是指盛放东西的竹筐。“经藏”即指三藏中“经”的部分,梵语音为“修多罗”。上文“毗尼”,即为三藏中的“律藏”。

[5]阿逸多:意为“无能胜”,即弥勒菩萨之名。“弥勒”是姓,意为“慈氏”,所以弥勒菩萨又称作“慈氏菩萨”。阿逸多为名。据慈恩大师《阿弥陀经疏》说“弥勒菩萨由于多修慈心,多入慈心三昧,所以被称为“慈氏”。又因以修慈最胜,因而名为“无能胜”。

[6]漏:意为漏泄,是烦恼的异名。佛教认为,有情众生受各种贪、嗔、痴等情结和欲望(即烦恼)逼迫,使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和思维器官不断造作各种“不净”之业,从而使生命流转于三界之间,漏落在三恶道中,不能摆脱生死轮回,因而称之为“漏”。

[7]烦恼:又称为“惑”,指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众生在见闻、思虑等方面产生迷惑、苦恼等情感的精神作用。据《唯识述记》解释,“烦”是扰的意思,“恼”是乱的意思。一切能使有情众生心绪不宁,或能产生各种欲求的情绪、思想和精神作用,都可称为“烦恼”。“烦恼”是与佛教追求的宁静、寂默的精神境界相抵触的。在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作用的烦恼,又通称为“漏”,是人生“苦”的直接根源。佛教的修行,就是要克服和消除种种“烦恼”,达到寂然静默,即涅槃的精神境界。

译文

这时,在佛诸弟子中以严守戒律而著称的优波离尊者,也从座位中起身,以头面顶礼世尊之足,向佛表示恭敬,并且对佛陀说道:世尊!您过去在为我们制定各种律仪以及宣说各种佛经时,曾经说到过这位阿逸多(即弥勒菩萨,阿逸多是他的名)将要继您之后修行成佛。但是,这位阿逸多现在还只是一个凡夫俗身,还未断除各种烦恼障碍,此人今世命终之后,应当生于什么趣处呢?这个人现在虽然也信奉佛法而出家,但他平时并不修习禅定等实践功夫,也未能断除烦恼疑惑诸障,使心得到清净寂静。然而,现在世尊却预言此人将来必定成佛无疑。那么,请世尊为我们指点一下,此人命终以后,究竟将生于何方国土呢?

原典

佛告优波离: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应、正遍知[1],今于此众,说弥勒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2]。记[3]此人从今十二年后命终,必得往生兜率天上。尔时,兜率陀天上有五百亿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罗蜜[4]。为供养一生补处[5]菩萨故,以天福力造作宫殿。各各脱身栴檀摩尼宝冠[6],长跪[7]合掌,发是愿言:“我今持是无价宝珠,及以天冠,为供养大心众生[8]故。此人来世,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彼佛庄严国界,得受记[9]者,令我宝冠化成供具。”如是诸天子等,各各长跪,发弘誓愿,亦复如是。

注释

[1]如来、应、正遍知:又作“如来应供等正觉”,是释迦牟尼佛的三种称号。按佛教所说,释迦于人世成佛,应有十种名号,这十种名号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来、应、正遍知”即前三种称号。如来者,指佛陀是乘如实之道而来,并由如实之道而成正觉。应供是说佛陀已成正觉,应受人、天供养。正遍知即等正觉,是说佛陀已经正确地掌握和普遍了知世间一切诸法,故称。

[2]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音译,意为“无上正等正觉”。指佛陀所具之超凡的智慧。佛教认为佛的智慧是至高无上的,没有邪偏之见,平等觉知一切正理,因此称为无上正等正觉。

[3]记:即“记别”,又作“记”。指佛陀预言其弟子将来成佛之事。如《妙法莲华经·授记品》中,佛陀对大众宣布,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将成佛,其名曰“光明如来”,其国土名“光德”。须菩提也将在未来世成佛,称号叫做“保相如来”,国土名叫“宝生”,等等。佛对众弟子授予记别,称为“授记”;其弟子从佛处领受记别,称作“受记”。

[4]檀波罗蜜:檀是梵语音译“檀那”的略称,意为布施,指以财物或佛法施于别人。“波罗蜜”意译为“度”,或者叫“到彼岸”,指渡过生死之海,到达涅槃彼岸。檀波罗蜜,通俗地说,就是“布施度”,或称“布施到彼岸”。意为通过财施或法施,能使布施者积累功德,从而逐步解脱生死轮回,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世界。檀波罗蜜是大乘佛教修行的六波罗蜜(即六度),或十波罗蜜之一,是佛教的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

[5]一生补处:佛家认为,菩萨修行,有若干阶段,必须循序渐进。到了最高等级,即“佛地”。以一次转生,即能得道成佛,这一阶地称为“一生补处”。这儿所说的“一生补处”菩萨,即指已经上升到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因弥勒菩萨将来转生即要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所以称之为“一生补处”菩萨。

[6]栴檀摩尼宝冠:栴檀,是一种名贵的香木,出产于南印度摩罗耶山。据说有祛病去邪的功效。摩尼,又作末尼,珠宝的统称。栴檀摩尼宝冠即是用栴檀香木和各种名贵珠宝制作和装饰的宝冠。

[7]长跪:以两膝着地,两足竖起,足趾头支地,两胫翘空,身体挺立,此即为长跪。佛经中有时又称为“胡跪”。

[8]大心众生:大乘佛教菩萨的又一称呼,因大乘菩萨有追求大道之心,而又广普运心,救度世人,所以有时又称作“大心众生”。

[9]受记:指接受佛陀关于将来成佛之事的预言。参见“记别”条注文。

译文

佛陀听了优波离的问话,就告诉他说:优波离啊!你仔细地听,认真地听,好好地思考,牢牢地记住我所说的话。佛陀既然称为如来、应供、正遍知,我今天就对在这儿与会的大众,说一说弥勒菩萨将成无上正等正觉之事吧。

我预记这位阿逸多,自今算起,十二年以后就要命终。他命终以后,必然会往生到兜率陀天上去。那时,兜率天上,生活着五百亿位天子,每一位天子都在修行能够到达彼岸世界的“六度”中的布施,并有着精深的修持功力。为了供养再经一次转生即能修道成佛的大菩萨,他们以诸天才有的福慧之力,建造了豪华壮观的宫殿,还各自脱下了由檀香木和各种名贵宝珠制作及装饰起来的宝冠,双膝长跪于地,双手合掌,发出如下誓愿:“我现在拿着这些无价之宝,以及这顶由各种宝珠缀成的天冠,是为了供养这位将成大道并将要普度世人的大菩萨。这位大菩萨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不久就要修成无上正等正觉。如果我将来能够在这位佛陀的庄严国界中得到授记,于未来世必定也能修成佛道的话,那么我的这顶宝冠就将化作供养这位大菩萨的器具。”五百亿诸天子都一一长跪于地,发下了同样的大誓愿。

原典

时,诸天子作是愿已,是诸宝冠,化作五百万亿宝宫。一一宝宫,有七重垣。一一垣七宝[1]所成,一一宝出五百亿光明。一一光明中,有五百亿莲华。一一莲华,化作五百亿七宝行树。一一树叶,有五百亿宝色。一一宝色,有五百亿阎浮檀金[2]光。一一阎浮檀金光中,出五百亿诸天宝女。一一宝女,住立树下,执百亿宝。无数璎珞,出妙音乐。

时,乐音中,演说不退转地法轮[3]之行。其树生果,如玻璃[4]色。一切众色入玻璃色中。是诸光明,右旋宛转,流出众音。众音演说,大慈大悲法。一一垣墙,高六十二由旬[5],厚十四由旬,五百亿龙王围绕此垣。一一龙王,雨五百亿七宝行树,庄严垣上。自然有风,吹动此树,树相振[6]触,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

注释

[1]七宝:即七种宝物。诸经论中所说略有差别。一说为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另一说为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等等。

[2]阎浮檀金:又作炎浮檀金、阎浮提金等。是一种色泽赤黄而带有紫焰的黄金。阎浮是河名,此河中盛产金沙,其金即称为阎浮檀金,在古代印度享有盛名,佛经中曾多次提到过。如《妙法莲华经》中也有“阎浮那提(即阎浮檀)金光如来”。

[3]不退转地法轮“法轮”即指佛菩萨所说之法。“轮”本来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兵器,以法轮形容佛法,是说佛法正道能摧破一切邪魔外道。佛经上常把佛陀说法形容为“转法轮”。另外,佛家常说的“法轮常转”即意为佛法将长久地留存在世间的意思。“不退转地”,是梵语音译“阿毗跋致”的意译。是说修行者修到一定程度,已经达到能使所修功德善根只会日益增进累积,而决不会退失转变的地位。如《无量寿经》中所说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即能达到阿毗跋致,获不退转地。“不退转地法轮”就是说佛菩萨所说之佛法,能使众生证得不退转之地。

[4]玻璃:一作颇梨。据唐代僧人玄应所作的《一切经音义》等解释,佛经中所说的玻璃,是一种产于深山石窟中的宝石,有紫、白、红、碧四种色泽。在中国古代,通常又称之为“水精”。

[5]由旬:又作由延、逾缮那等。古代印度一种长度(距离)计量单位。以帝王一日行军的路程作为一由旬,约合现在四十里(也有说是三十里,此外还有其他多种说法)。

[6]振:接触,碰撞。

译文

当诸天子各各发下这弘大誓愿后,这些宝冠一一化作五百万亿宝宫。每一座宝宫都有七重围墙围绕,每一重围墙都是由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珍珠、玛瑙等七宝构成。每种宝物都是闪闪发光,汇成五百亿道耀眼夺目的光芒。每一道光芒中,有着五百亿朵莲花。每一朵莲花又化作五百亿棵用七宝装饰成的宝树,宝树的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五百亿众宝之色。每一种宝色中又有五百亿道赤黄而带有紫焰的金光,好像阎浮提金所发出的那种令人心醉的色泽。每一道金光中,又闪现出五百亿诸天宝女,每一位宝女都是手持百亿种珍宝,静静地侍立于树下。这儿有无数璎珞,发出奇妙动听的音乐声。

此时,这些音乐声,都演示着能使修行者功德善根日益增长积累,并能达到不会退失转变地位的精妙佛法。这些树上所结的果实,都如同水晶般地闪发着耀眼的光泽。一切其他色彩,都融进了紫、白、红、碧等晶莹剔透的光芒之中。如此种种令人眩目的光芒,都是右旋而转,并流出种种美妙动听,宛转轻柔的音声。这些声音仿佛都在演说佛陀的大慈大悲之法。这些宫殿的每一重围墙都高六十二由旬(约合二千多里),厚达十四由旬(约有五、六百里),有五百亿龙王围绕着这些宫墙。每一个龙王口中都吐出五百亿株枝头挂满各种珍奇珠宝的行树,用以装饰宫殿的围墙,当空中微风吹动时,这些宝树的树枝迎风微摆,互相碰撞,发出苦、空、无常、无我等各种能使修行者渡过生死苦海的佛法真理之音。

原典

尔时,此宫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即从座起,遍礼十方佛。发弘誓愿:“若我福德,应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1],令我额上,自然出珠。”既发愿已,额上自然出百亿宝珠。琉璃、玻璃,一切众色,无不具足。如紫绀摩尼[2],表里映彻。此摩尼珠,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一一栏楯,万亿梵摩尼[3]宝所共合成。诸栏楯间,自然化生九亿天子、五百亿天女。一一天子,手中化生无量亿万七宝莲华。一一莲华上有无量亿光。其光明中,具诸乐器。如是天乐,不鼓自鸣。此声出时,诸女自然执众乐器,竞起歌舞。所咏歌音,演说十善[4]、四弘誓愿[5]。诸天闻者,皆发无上道心。

注释

[1]善法堂:佛教以佛法为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故将演说佛法之堂称为“善法堂”。另据佛经称,须弥山顶喜见城外西南角,有帝释天讲堂,诸天常在此议论人天善恶之事,此堂亦称“善法堂”。这儿所说的“善法堂”,是牢度跋提为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所造的说法堂。

[2]紫绀摩尼:绀是一种青而带红的颜色,佛经中常说佛陀的毛发为绀青之色。紫绀摩尼是说能发出紫绀光泽的摩尼宝珠。

[3]梵摩尼:意为“净珠”,宝珠之名,一说即大梵天王的如意宝珠。

[4]十善:又作十善道、十善业等。佛家所说的十项能增进善业功德的思想言行。它们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不搬弄是非),六、不恶口(不讲粗言恶语),七、不绮语(不讲杂秽之语),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愚痴。此十善业中,前三者为身业,次四者为口业,后三种为意业。十善与十恶相对,不犯十恶,即为十善。这是佛教的基本道德信条,大乘佛教在家佛教徒必须遵守的基本戒条。佛教认为,遵循十善法,即能积累功德,获人天福报。

[5]四弘誓愿:修习大乘佛教的菩萨众,初发心时,必须立下的四个誓愿。这四个誓愿是“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佛教认为此四大誓愿广大周遍,意志坚猛,所以称为“四弘誓愿”。发此广大弘愿,是为了使修行者能坚固慧心,制伏烦恼,成就无上菩提之道。

译文

守持此宫殿的,是一个叫做牢度跋提的大神。那时,这位大神从座而起,对十方诸佛遍施一礼,然后发弘誓愿说:“倘若以我的福德之力,能够为弥勒菩萨建造一座演说出世善法的说法堂的话,那么就让我头上自然生出宝珠。”大神发此弘誓愿毕,额上即自然生出百亿宝珠、琉璃等,色彩斑斓,熠熠生辉。如同那闪烁着紫绀色光芒的摩尼宝珠那样,表里映彻,晶莹剔透。这些摩尼宝珠忽然回旋于空中,化成四十九重微妙宝宫,环绕这些宝宫的栏楯,由亿万颗如意宝珠镶嵌合成,栏楯之间,自然化生出九亿天子,五百亿天女。诸天子手中都化生出无数枝七宝莲花,每一枝莲花上都闪烁着无数道光芒。在其光明之中,有着笙、鼓、箫、瑟等各种各样的乐器。这些乐器都不鼓自鸣,自动发出各种悦耳动听的旋律。每当这些旋律响起,诸天女即自然而然地走上前来,手中执持诸般乐器,翩翩起舞,轻歌曼曲。所唱歌词的内容,都在演说人天十善,菩萨发心的四弘誓愿等精奥微妙的佛法深意。居于兜率陀天的诸天,听到这种美妙的声音,顿时都从心底发出追求无上佛道的心愿。

原典

时诸垣中,有八色琉璃渠,一一渠有五百亿宝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1],八色具足。其水上涌,绕梁栋间。于四门外,化生四华。水出华中,如宝华流。一一华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诸菩萨庄严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亿宝器。一一器中,天诸甘露,自然盈满。左肩荷佩无量璎珞,右肩复负无量乐器。如云住空,从水而出,赞叹菩萨六波罗蜜[2]。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

注释

[1]八味水:据《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等佛教经典讲,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盈满了八功德水。这种水具有八种功德: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除患,八、增益。八味水就是八功德水。

[2]六波罗蜜:参见前“檀波罗蜜”注文。六波罗蜜即“六度”,是指六种能渡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修行方法。它们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佛教认为不断地修持此六项内容,即能获得解脱,脱离生死轮回,到达涅槃境界。六波罗蜜是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

译文

环绕宝宫的诸墙垣中,有八色琉璃之渠,每一条渠道都是由五百亿奇珍异宝铺砌而成,渠中流淌着带有澄净、清冷、甘美、柔软、润泽、安和、除患、增益等性能和功用的八味功德之水。水面泛着八种绚丽的色彩,这些八味功德之水不停地往上翻涌,缭绕于宫中梁栋之间。又流经四门之外,于水中化生出青、白、红、黄四色莲花。渠水流经花中,好像这些宝莲花也在流动。每一莲花上有二十四名天女,容貌姝丽姣好,体态婀娜多姿,如同诸大菩萨,身上钏环璎珞、众多珠宝的庄严身相。天女手中自然化现五百亿宝器,每个宝器中都自然充满着甘露。天女左肩佩饰数不清的璎珞,右肩负荷着无数各种各样的乐器。她们从水而出,有如朵朵艳丽的出水芙蓉,又如同片片飘浮在天边的彩云,齐声赞叹菩萨所修持的六度之行。如果有谁能往生于兜率陀天上,那么自然就有这些天女前来侍奉。

原典

亦有七宝大师子座[1],高四由旬,阎浮檀金、无量众宝以为庄严。座四角头,生四莲华,一一莲华,百宝所成。一一宝出百亿光明,其光微妙,化为五百亿众宝杂华,庄严宝帐。时,十方[2]面百千梵王[3],各各持一梵天妙宝,以为宝铃,悬宝帐上。时,小梵王持天众宝,以为罗网,弥覆帐上。尔时,百千无数天子、天女、眷属,各持宝华,以布座上。是诸莲华,自然皆出五百亿宝女,手执白拂[4],侍立帐内。

注释

[1]师子座“师子”即狮子,为百兽之王。佛教以佛为人中之至尊,有如狮子为百兽之王,故以佛座称为师子座。这儿指兜率天宫内弥勒菩萨说法时所踞之座。因弥勒菩萨摩诃萨为未来之佛,故其座亦称为师子座。

[2]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合称为十方。这儿泛指一切地方。

[3]梵王:本指大梵天王,这儿是泛指色界诸天。色界是佛教所说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一,位于欲界之上。居住在色界的众生,已断除食欲和淫欲。色界包括四禅十七天,统称色界诸天。

[4]白拂:拂子是驱赶蚊子的器具。白拂即用白毛制成的拂子。

译文

另外,天宫中还有一个供弥勒菩萨就坐的师子座。此座高四由旬(约合一百多里),四周用阎浮檀河中所产的紫金,以及无数珍珠宝物装饰。座的四角,有四枝精巧的莲花,每一枝都是由百宝合成。每样宝物都金光闪闪,闪烁着百亿道耀眼的光芒。在这些神奇微妙的光芒中,化现出五百亿由各种珍宝做成的美丽花儿,装饰着师子座上的宝帐。这时,十方世界的百千梵王,各持一样梵天妙宝,作为宝铃,悬挂于宝帐之上。诸小梵王也持着各种天上才有的宝物,结为网络,覆挂于宝帐之上。无数诸天众、天女以及他们的眷属,也都各自持着宝花,敷设布置于座上。而各种莲花都自然生出五百亿宝女,手持着白色的拂子,侍立于宝帐之内。

原典

持宫四角,有四宝柱。一一宝柱,有百千楼阁、梵摩尼珠,以为交络。时诸阁间,有百千天女,色妙无比,手执乐器。其乐音中,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如是天宫,有百亿万无量宝色,一一诸女亦同宝色。尔时,十方无量诸天,命终皆愿生兜率天宫。

译文

宝宫四周的四个角上,有四根宝柱支撑着。根根宝柱之间,有百千座楼阁,其中有各式各样的摩尼宝珠交相辉映。各楼阁间,有千百个容貌姝丽,美妙无比的天女,手持各种乐器。她们演奏的音乐声,都是演示佛陀所说的人生是苦、世事是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能渡人出离生死苦海的佛法真理。这样,在兜率天宫中,有无数奇珍异宝,而诸天女,也都如同珍宝般地流光溢彩,和那些金银珍宝辉映成色。这时,十方无量无边的诸天众生,看到兜率净土如此辉煌壮丽的景色,都纷纷发愿,希望此生命终后,往生于兜率天宫——弥勒净土。

原典

时兜率天宫,有五大神:第一大神,名曰宝幢。身雨七宝,散宫墙内。一一宝珠,化成无量乐器,悬处空中,不鼓自鸣。有无量音,适众生意。

第二大神,名曰华德。身雨众华,弥覆宫墙,化成华盖。一一华盖,百千幢幡,以为导引。

第三大神,名曰香音。身毛孔中,雨出微妙海此岸栴檀香。其香如云,作百宝色,绕宫七匝。

第四大神,名曰喜乐。雨如意珠。一一宝珠,自然住在幢幡之上,显说无量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及说五戒[1],无量善法,诸波罗蜜,饶益劝助菩提音者。

第五大神,名曰正音声。身诸毛孔,流出众水。一一水上,有五百亿华。一一华上,有二十五玉女。一一玉女身诸毛孔出一切音声,胜天魔后所有音乐。

注释

[1]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些是佛教的基本戒条,不仅出家的佛教徒必须遵守,即使在家的教徒也应终生遵循。

译文

兜率天宫有五位大神,担当着护持之任。第一位大神名叫宝幢,他身上遍满金、银、珍珠、玛瑙等七宝。行走之时,身上七宝有如天雨,纷纷洒落在宫墙之内。还有无数宝珠,自然化成无量乐器,悬挂于空中,自动发出悦耳动听的旋律。各种各样的音乐之声,能适应众生各自不同的习惯和爱好。

第二位大神名叫华德。身上能不断散落各种美丽鲜艳的花朵,好像天上降着一场奇异的花雨。这些不停地降落的鲜花覆盖着宫墙,并化成一个由鲜花组成的宝盖。每座华盖都由百千幢幡作为前导。

第三位大神名叫香音。他全身每个毛孔都散发出阵阵檀香之味。其香味芬芳怡人,其状有如云彩,折射出百宝之色,围绕宝宫有七周之多。

第四位大神名叫喜乐。浑身能降如意宝珠,如同下雨那样。颗颗宝珠自然降落在幢幡之上,如同在演说三归五戒等无量善法,以及各种能助众生解脱生死苦海的修行方法,和有利于劝助众生发追求无上佛道之大心。

第五位大神名叫正音声。浑身毛孔中能流出微妙之水,各种水面上有五百亿鲜艳的花儿,每一朵花上有二十五位玉女。个个玉女身上毛孔中能发出各种美妙的音声,这种音声远远胜过诸天魔后所有优美的音乐。

原典

佛告优波离:此名兜率陀天十善报应胜妙福处。若我住世一小劫[1]中,广说一生补处菩萨报应,及十善果[2]者,不能穷尽。今为汝等,略而解说。

注释

[1]一小劫:劫为梵文音译“劫波”的简称,意为极长远的时间。据《释迦氏谱》解释,劫波意思为“大时”,是以佛教所说的世界形成和毁坏为周期进行计算的。一个劫包括有“成、住、坏、空”四个时期,包含有无数年代。劫又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一小劫约有八百四十万年。

[2]十善果:参见前“十善”条注。修习十善法所获得的果报,称为十善果。

译文

佛陀告诉尊者优波离说:以上所说,兜率陀天种种胜妙庄严,并不是自然天生,实是弥勒修持十善业,所招感的福报,才有这样殊胜微妙的天宫。若我住世一小劫中,想要广说一生补处菩萨的福报,以及修持十善业的福乐善果,也是说不尽的,现在不过为你说个大略罢了。

原典

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1]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斋[2]、具足戒[3],身心精进,不求断结[4]。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注释

[1]无上菩提心:菩提即正觉智慧,无上菩提即无上正觉、无上智慧之心,亦即佛所具有的智慧正觉之心。

[2]八斋:亦作八戒、八斋戒,或八关斋戒。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眠高广华丽之床,七、不装饰打扮,观听歌舞,八、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其中前七条为戒,后一条为斋,合称八斋戒。佛教认为,通过守持八斋戒,能使在家信徒体验出家者的宗教生活,从而不断积累功德,坚固修行佛道之心。

[3]具足戒:是出家众守持的戒律。据《四分律》,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因为此戒律的戒品比较完备,因此称为具足戒。出家人只有依律受持此戒,才算正式取得比丘(或比丘尼)资格。

[4]断结:结为烦恼的别名,断结即断除烦恼之意。

译文

佛陀又告诉尊者优波离说:假如有比丘,或者是其他一切众生,如暂时还不厌弃生死,愿乐生于天界,能够爱护敬重无上菩提之心,希望成为弥勒菩萨弟子者,应当作这样的观法:他们应当守持五戒、八关斋戒或具足戒。身心不放逸,不断精进修行,但不急于完全断除烦恼。他们应当勤修十善,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各种奇妙快乐之处。如果作这样的观法修行,便叫做正观。假如是作其他的观法,那便是邪观。

原典

尔时,优波离即从座起,整衣服,头面作礼,白佛言:世尊!兜率陀天上,乃有如是极妙乐事,今此大士[1],何时于阎浮提[2]没,生于彼天?

注释

[1]大士:即菩萨,如观世音菩萨又称为观音大士。“士”有两种解释:一者,士即凡夫之通称,以菩萨区别于凡夫,故称“大士”,此说见《法华文句》。另一种解释认为,“士”通“事”,“大士”即运心广大,能行上求佛道,下度众生大事的菩萨,即称为大士,见《四教仪集解》。

[2]阎浮提:新译作“赡部洲”。按佛教对世界的描述,世界的中心为须弥山,围绕须弥山四周的是咸海。海中有四大洲:东方称东胜神洲,南方叫南赡部洲,西方是西牛贺洲,北方为北俱卢洲。其中南赡部洲旧译为“南阎浮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方。因此佛经中常说的阎浮提世界,即指我们现在众生所居住的这个世界。

译文

听到这里,优波离尊者即从座上站起,整了整衣服,以头面着地向佛陀礼敬,并对佛说:世尊!既然兜率陀天上有这样美妙欢乐的事情,那么这一位大士,将于什么时候离别我们这个阎浮提世界,往生那兜率陀天呢?

原典

佛告优波离:却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于波罗奈国[1]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本所生处,结加趺坐[2],如入灭定[3]。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其身舍利[4]如铸金像,不动不摇。身圆光中,有首楞严三昧[5]、般若波罗蜜[6],字义炳然。时诸天人,寻即为起众宝妙塔,供养舍利。

注释

[1]波罗奈国:古印度国名。在中印度恒河流域中游,今印度北方邦瓦腊纳西(贝拿勒斯)地方。这儿是佛陀经常活动的地方。西北十公里处的鹿野苑,相传是释迦牟尼佛首次说法传道的地方。

[2]结加趺坐:略称跏趺,或跏趺坐。有全跏坐和半跏坐两种。“全跏坐”是以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足掌上仰。“半跏坐”是以一足压在另一股上。结跏趺坐本是释迦牟尼佛的坐法,后来僧人坐禅修行也常采用。据《大智度论》解释,在各种坐法中,以结跏趺坐最为稳当,不容易疲劳,所以坐禅者多作跏趺坐式。

[3]灭定:是“灭尽定”的略称,又作“灭受想定”。佛教各种禅定中的一种。修此禅定,是为使心的思虑活动不起。这是佛教圣者所修的一种较为高级的禅定。

[4]舍利:又译作设利罗或室利罗等。本意是指人的尸骸或身骨,佛教用以指佛的灵骨。依颜色可分为三种: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是“发舍利”,赤色的是“肉舍利”。又有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法身舍利和生身舍利等区别。后世又将一些高僧去世后火化而剩的骨片,也称为“舍利”。这儿所说的舍利,当为生身舍利,即指弥勒佛灭度后,为了让人天供养,使能受到福报而留下的身骨。

[5]首楞严三昧:意为健行三昧、健相三昧、勇伏定等。三昧就是“定”的意思,这是佛教各种禅定中的一种。据《首楞严三昧经》说,修习此种禅定,能拥有一切神通,使各种烦恼及魔障不能破坏阻碍。而且它能统摄一切三昧禅定,故而是诸佛及十地菩萨修得的一种禅定。

[6]般若波罗蜜“般若”意为智慧,是代表佛法的正觉智慧。般若波罗蜜即是“智慧度”“智慧到彼岸”之意。是大乘佛教修行的六度(六波罗蜜)之一。参见前“六波罗蜜”条的注文。

译文

佛陀告诉优波离尊者:自今以后的十二年,在二月十五日那天,弥勒菩萨将在他出生的地方,即波罗奈国劫波利村的波婆利大婆罗门家,结跏趺坐,进入灭尽定,示现灭度之相。这时他的身体将变成紫金色,浑身发出极为明亮耀眼的赫赫艳光,如同百千个太阳同时放射出强烈的光芒。然后,他便上升到兜率陀天宫。他遗留下来的身骨舍利,好像一尊黄金铸造的像,不动不摇。在其身边四周发出的光芒中,可以看到能破除各种烦恼魔障的健行三昧禅定和大智慧到彼岸的奥妙深意,字义炳然灼灼。那时,诸天神以及众生即为此身骨舍利起塔供养,其塔以各种珍宝建成。

原典

时,兜率陀天七宝台内,摩尼殿上师子床坐,忽然化生[1],于莲华上结加趺坐。身如阎浮檀金色,长十六由旬,三十二相[2],八十种好[3],皆悉具足。顶上肉髻[4],发绀琉璃色,释迦毗楞伽[5]摩尼,百千万亿甄叔迦宝[6],以严天冠。其天宝冠,有百万亿色。一一色中,有无量百千化佛,诸化菩萨以为侍者。复有他方诸大菩萨,作十八变随意自在,住天冠中。弥勒眉间,有白毫相光[7],流出众光,作百宝色。三十二相,一一相中,五百亿宝色。一一好中,亦有五百亿宝色。一一相好[8],艳出八万四千光明云,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9],常说不退转地法轮之行。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令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释

[1]化生:亦作变化生,指无所依托,因前世业力所感而出现者。佛教以六道众生的诞生分四种形态:卵生(由卵壳而生,如鸡、雀等)、胎生(从母胎生,如人、畜生)、湿生(由湿气而生,如各种爬虫)、化生(如诸天神或地狱中的受苦众生、饿鬼等)。

[2]三十二相:也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佛教认为,佛陀生来即有许多不同于凡俗,异于常人的相貌和特征。归纳起来,比较显著的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另有八十种随着三十二相而有的细微特征,称为“八十种随形好”“八十种好”;两种合称为“相好”。三十二相主要有这几种:头顶有肉髻隆起、眉间有白毫放光、两眼绀青、如牛眼睫、脸颊丰满如狮子、舌头柔软宽长,伸出来能够遮覆脸面、手指修长、指间有缦网如蹼状、手足柔软、足背高满、足底平实、足下有千辐轮状纹路、身材高大、肩圆膀满、皮肤金色、周身能发出一丈左右的光芒等。

[3]八十种好:即“八十种随形好”,是随三十二相而有,更细别三十二相而成的八十种细微特征。如:眉如新月、眼睛青白分明、耳轮阔大、鼻高而不现孔、唇色红润光泽、手指圆而纤细、手纹长而不断、脐深而圆好,等等。

[4]肉髻:头顶上的肉髻隆起,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

[5]释迦毗楞伽:是一种宝玉的名称。《观无量寿经》中也说到极乐世界以释迦毗楞伽宝为台。

[6]甄叔迦宝:是一种赤色的宝石。甄叔迦本为树名,其花大如手,颜色为赤色。此宝石与此花相似,所以以此花树之名称之。

[7]白毫相光:眉间白毫放出光芒,为三十二相之一。参见“三十二相”注文。

[8]相好: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合称。参见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注文。

[9]昼夜六时“参见前:初夜分”的注文。

译文

这时,兜率陀天七宝台内摩尼殿中的师子座上,弥勒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中。他的身体有如阎浮檀金那样发出赤黄色,身长十六由旬(约为五六百里),浑身具足常人所没有的三十二种大人相及八十种随形相好。头顶上肉髻隆起,螺发呈天青色,好像绀色的琉璃,头上戴着天冠,镶着一种叫作“释迦毗楞迦”的摩尼宝珠以及百千万亿红宝石。因而他所戴的天宝冠熠熠生辉,闪烁着百千万亿道宝石的光泽。每一道色泽之中,交相辉映着无数个化佛,并有诸化身菩萨作为侍者,侍立于化佛之旁。此外,还有他方世界的各位大菩萨,他们各自显出十八种神通变化,随意自在地住在此天冠中。弥勒菩萨的眉间有白毫放出光芒,它们所闪射出的各种光泽,好像千百种珍宝所发出的奇光异彩。弥勒菩萨身上所具有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中,每一种都放射出五百亿宝石之光,一一相好之中,闪映出八万四千道光彩,显得五彩缤纷。弥勒菩萨与诸天子各自坐于莲花座之上,昼夜六时,不断地演说着能使众生进入不退转地的佛法之道。每个时中,都有五百亿天子修行成就,获得能精进直向无上正等正觉而永不退转的果位。

原典

如是处兜率陀天,昼夜恒说此不退转法轮,度诸天子。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如《弥勒下生经》说。

译文

弥勒菩萨就是这样在兜率陀天上,昼夜不停地演说此不退转修行法门,广度天界诸天子。经过我们这个阎浮提世界五十六亿万年的时光,他将再次降生于我们这个世界,就像《弥勒下生经》中所说的那样。

原典

佛告优波离:是名弥勒菩萨于阎浮提没,生兜率陀天因缘。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1]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华供养,行众三昧[2],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3]。虽不断结,如得六通[4],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5],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华上,结加趺坐。百千天子,作天伎乐,持天曼陀罗[6]华、摩诃曼陀罗华,以散其上,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阎浮提,广修福业,来生此处,此处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7]名曰弥勒,汝当归依。”应声即礼,礼已,谛观眉间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亿劫生死之罪。

注释

[1]威仪:即威德仪则。据《戒疏》等解释,“威”是容仪可观,“仪”是轨度格物。即指动作行为符合佛教的戒规律度,保持一定的规范,因而也是戒律的别称。例如把符合佛教戒律的行、住、坐、卧,称之为“四威仪”。此外,说比丘应具“三千威仪、六万细行”等,都是这个意思。

[2]三昧:又作“三摩地”,意为“定”,指通过一定的修行方法,使心境专注而不散乱。常与“禅”一起,合称为“禅定”。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实践之一,与戒律、智慧一起,合称为“三学”。大乘佛教又把它作为“六度”之一。三昧的种类有很多,前面所说的“首楞严三昧”,即为其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如“般舟三昧”等。

[3]至心:至诚之心,至极之心。

[4]六通:即六神通。指通过禅定、般若慧修习而得到的六种神奇力量。它们是:一、神足通:能飞天入地,随意出入于三界之间。二、天眼通:能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六道众生的生死苦乐等。三、天耳通:能听世间种种音声,及六道众生的苦乐忧喜。四、他心通:能知众生心中所想的事情。五、宿命通:能知自身及众生前世宿命。六、漏尽通:诸漏已尽,即除却一切烦恼惑障,解脱生死轮回。

[5]净业:清净善业,指符合佛教道德规范的思想、言行。

[6]曼陀罗:植物名。一年生草本,可入药。其花称“洋金花”“风茄花”。白色,花冠呈漏斗状,也有紫色的,产于热带和亚热带。佛经中常记载,当佛陀说法之时,“天雨曼陀罗花”。下文“摩诃曼陀罗花”,即大曼陀罗花,或为大白团花之意。

[7]天主:这儿即指弥勒菩萨。因弥勒上升兜率天后,即为兜率天之主,故称。

译文

佛陀告诉优波离尊者说“这就是有关弥勒菩萨在我们这个阎浮提世界灭度和往生于兜率陀天的因缘。当佛灭度以后,我的诸弟子们,如有精勤不懈,不放逸自己的身心,努力修行各种功德,平时奉守行、住、坐、卧等各种威严仪则而不缺失,经常洒扫佛塔寺院,以各种名贵之香和艳丽的鲜花供养佛、菩萨前,能努力修行各种三昧禅定,并深入其中,正确无误地信受佛陀的正法教诲,时常诵读经典。这样的人,以至诚之心进行修行,虽然一时不能完全彻底地断除所有烦恼障碍,但也能修得六种神通。他们应当心心系念,心中忆念佛的形象,口中称诵弥勒菩萨的名号。这样的人,如在一闪念的刹那之间,受了八戒斋,并修习各种清净善业,立下追求无上佛道,普度世间众生的弘大誓愿,其命终之后,就在壮士伸屈一下自己手臂那么短的时间内,便能往生到兜率陀天。在莲花台上结跏趺坐,有百千名天子奏着美妙悦耳的天乐,手中拿着美丽的曼陀罗花、大曼陀罗花等,散在此人身上,并赞叹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曾经在阎浮提世界广修各种善事,以此因缘而获此福报,今世投生于此。这儿叫做兜率陀天,兜率陀天主之名叫做弥勒,你应当归依他。”此人听诸天人这样说,便即礼拜弥勒菩萨,礼拜完毕,即思量洞观菩萨眉间的白毫相光,于是即得超越九十亿劫生死之罪。

原典

是时,菩萨随其宿缘,为说妙法,令其坚固,不退转于无上道心。如是等众生,若净诸业,行六事法[1],必定无疑,当得生于兜率天上,值遇弥勒,亦随弥勒,下阎浮提,第一闻法。于未来世,值遇贤劫[2],一切诸佛。于星宿劫[3],亦得值遇诸佛世尊,于诸佛前,受菩提记。

注释

[1]六事法:佛教徒为成就“六度”之行而修习的六种事项。据《大乘庄严经》说此六事内容:一是供养,这是为了成就“施舍度”,若不长时供养,则施舍度不能圆满。二是应当学戒,这是为了成就“戒度”。三是应当修习悲心,这是为了成就“忍度”,若不能常以悲心忍耐各种有损自己的事情,则忍不能圆满。四是勤善,这是为了成就“精进度”,如若使心放逸,不修诸善,则不能精进。五者离喧,为了成就“禅度”,如在聚落人多处,则必多诤扰之事,会扰乱禅定的修习。六者应乐闻佛法,这是为成“智度”,如不乐闻佛法,则智慧不能成就。

[2]贤劫:“劫”为古印度的时间度量单位,意为很久远的年代。劫又分为大劫、中劫、小劫。参见前面“一小劫”之注文。在每一大劫中,又可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大乘佛教又进一步提出“三世三劫”说,把过去的住劫,称为“庄严劫”;未来的住劫,称为“星宿劫”;“贤劫”是指现在的住劫。据佛经记载,“贤劫”中将有一千个佛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就是其中的一个。

[3]星宿劫:指未来之住劫。参见前“贤劫”的注文。

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便随其宿世因缘,为他述说微妙的佛法,令他求道之心更加坚定,对于无上觉悟道心决不产生退转之念,如此这样的众生,如果能清净自己的身、口、意诸业,为成就六度之行而经常修习供养、持戒、慈悲、勤善、离喧、闻法等,那么他必定无疑地会往生到兜率天上,得遇弥勒菩萨。并且在将来,当弥勒菩萨降生到此阎浮提世界时,他能够跟随菩萨一起来到此世界,成为最先听到弥勒菩萨说法的众生之一。在未来世,能遇到我们现在这个贤劫中的所有诸佛世尊。在将来的住劫,也就是星宿劫时,也将遇到星宿劫的诸佛世尊,在诸佛面前听闻和接受佛法。诸佛将预记此人将来必定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之果。

原典

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是诸大众,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如前无异。但得闻是弥勒名者,命终亦不堕黑暗处、边地[1]、邪见[2]、诸恶律仪[3],恒生正见,眷属成就,不谤三宝。

注释

[1]边地:即边远之地,佛教用以指位于阎浮提洲周边的边隅之地。据说生于此边地之众生,一辈子都听不到佛法。此外,佛教说阿弥陀佛的净土周边也有边地,那儿的众生,五百年间不能听闻三宝之名。

[2]邪见:与正见相对,指不符合佛法精神的思想、见解。

[3]恶律仪:与善律仪相对,指不符合佛教戒律精神的律法仪则。《涅槃经》中说有十六种恶律仪。

译文

佛陀告诉优波离尊者说:当佛灭度以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以及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诸护法八部众,如果有谁听到弥勒菩萨的名号,心中产生出欢欣喜悦之情,想去亲近他,恭敬和礼拜弥勒菩萨的,那么此人今生命终之后,将在弹指的刹那间即得往生弥勒菩萨的国土,就像前面所说的众生一样。只要是闻得弥勒菩萨之名者,此人命终以后,就会免于堕入没有光明的黑暗之处,不会生于没有佛法的边隅之地,不会产生与佛法精神相违背的邪见,以及不符合佛教律仪精神的律法仪则。不断产生和保持符合佛法精神的正确、真实的智慧和见解。他的眷属、部属们也能成就功德,不会诽谤佛法僧三宝。

原典

佛告优波离: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诸禁戒,造众恶业,闻是菩萨大悲名字,五体投地[1],诚心忏悔,是诸恶业,速得清净。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立形像,香华衣服,纲盖幢幡,礼拜系念,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华,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值遇弥勒,头面礼敬[2],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于未来世,得值恒河沙[3]等诸佛如来。

注释

[1]五体投地:以头和二肘、二膝着地顶礼。这是表示最尊敬、最虔诚的一种礼拜仪式。

[2]头面礼敬:亦作头面作礼。指以自己的头面顶礼尊者之足,常用来表示对佛、菩萨的尊敬。

[3]恒河沙: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常在恒河一带活动,传法说教。佛经中常用“恒河沙”一词来形容数量之多,有如恒河里的沙粒那样无法计量。

译文

佛陀告诉优波离尊者说“如果有信奉佛法,经常修习善法的善男子、善女人们,于无意中犯了各种禁戒,造下了各种恶业,但是,当他听到“弥勒菩萨”这一拔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菩萨名号时,如果能行五体投地之礼,礼敬弥勒菩萨,诚心诚意地忏悔自己以往所犯下的各种恶业,那么,他以往所有的罪恶便会迅速因此功德而得清除,并获得清净之业。在未来世中,诸众生等,如能听闻此菩萨拔苦救难的大慈大悲名号后,即为其造立各种塑像,并以香花供养此像,以衣服装饰此像,以各种丝绸、华盖、经幢、旗幡等物庄严佛像,经常在像前礼拜,心中系念此菩萨的形象及名号等,那么在行将临终时,弥勒菩萨眉间白毫就会放射光芒,并与兜率天的诸天子前来迎接此人。这时还会漫天花雨,降下许多曼陀罗花,落在此人身上。此人便能在须臾之间即得往生兜率净土,在兜率天,他将遇见弥勒菩萨,见到菩萨后,他便以头面作礼,顶礼弥勒菩萨。在他头还未抬起来之际,即能听闻弥勒菩萨说法,而且立即于佛法无上正等正觉之道,获永远精进而不退转的果位。此人在未来世,能够欣逢像恒河里的沙粒那样多的、数也数不清的佛陀如来。

原典

佛告优波离:汝今谛听!是弥勒菩萨,当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作大归依处[1]。若有归依弥勒菩萨,当知是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弥勒菩萨成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2]时,如此行人,见佛光明,即得受记。

注释

[1]大归依处:“归依”即归投依附的意思。众生归投依附于佛,是佛为众生之归依处。佛教认为,在未来世,弥勒菩萨降生以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三会说法度化无量众生。所以称弥勒菩萨当为未来众生作大归依处。

[2]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意为“如来”“阿罗诃”是“应供”的意思,“三藐三佛陀”为“正遍知”。这是如来十种名号中的三种。“如来”者,是说佛陀如实而来。“应供”者,是说佛陀修行功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正遍知”者,真实而知一切之法。本经中:“弥勒菩萨成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时”之句,即为“当弥勒菩萨成佛之时”的意思。

译文

佛陀告诉优波离尊者说:你现在认真地听我说,这位弥勒菩萨,在未来世,将成为一切众生的归投依附之处。如果有谁希望归依弥勒菩萨的,那么你应当知道,此人便于无上佛法正等正觉之道,能得精进而不退转的果位。当弥勒菩萨修行成佛之时,这个归依弥勒菩萨的修行者,便能见到弥勒佛所发出的光明,便能得到弥勒佛的授记。

原典

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四部弟子[1],天龙鬼神,若有欲生兜率天者,当作是观:

系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回向[2]愿生弥勒前者,当作是观。

作是观者,若见一天人,坐一莲华。若一念顷[3],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礼敬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设不生天,未来世中,龙华菩提树[4]下,亦得值遇,发无上道心。

注释

[1]四部弟子:即“四部众”“四众弟子”。包括在家二众,即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二众,即比丘、比丘尼;合称为四众弟子。

[2]回向:把自己所修的功德施向某个指定的标的。如将此功德作为自己修行佛道的积累,或作为善德施向众生,等等。

[3]一念顷:形容极短促的时间。据《大智度论》等说,一弹指间有六十念。另据《摩诃僧祇律》则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其他还有各种说法。

[4]龙华菩提树:即龙华树。是弥勒佛成道之时的道树,所以称为“龙华菩提树”。据《弥勒下生经》说,弥勒菩萨将来降生在此世界,要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道,三会说法,广度众生。此树因树枝曲张,好像龙头,并生百宝之花,所以称为龙华树。另一说法则认为此树原本出于龙宫,为龙族所崇尚,因此称为龙华树。

译文

佛陀告诉优波离尊者说:当佛陀灭度之后,我的四众弟子们,以及天龙鬼神等护法神将,如希望往生到兜率陀天的,应当作这样的观法修行:他要排除其他杂念,一心思惟,系念兜率陀天的美好殊胜之处。他要守持佛陀制定的各种禁制戒规,在一日乃至七日之间,心中思念十善之法,并修习此十善业道。如果有人希望把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回施转向愿生于弥勒菩萨国土,则应当作这样的观法。

他应当如同见到一位天人,坐在一座莲花座上,能于一念之间,称诵弥勒菩萨的名号,那么此人便能除却一千二百劫生死之中所犯下的各种罪业。只要听到弥勒菩萨的名号,能立即合掌致敬,对菩萨表示恭敬之心者,此人便能除去五十劫生死之中所犯下的各种罪业。如果有谁能进一步,对弥勒菩萨加以礼拜恭敬者,便能除去百亿劫生死之中所犯下的各种罪业。即使他不能生于天界,也会在未来世中,当弥勒菩萨降诞,在龙华树下修成佛道,并广演佛法、普度众生时,此人也必定能欣逢此盛会,并发无上正觉之道心。

原典

说是语时,无量大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礼弥勒足,绕佛[1]及弥勒菩萨百千匝。未得道者,各发誓愿:我等天人八部,今于佛前,发诚实誓愿。于未来世,值遇弥勒,舍此身已,皆得上生兜率陀天。世尊记曰:汝等及未来世,修福持戒,皆当往生弥勒菩萨前,为弥勒菩萨之所摄受[2]。

佛告优波离: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注释

[1]绕佛:佛教礼节之一,围绕着佛(像)右绕转圈,表示对佛的敬意。

[2]摄受:摄取、受容之意。诸佛以慈悲之心将众生摄而取之,以救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海。

译文

当释迦牟尼佛说这些话时,法会中的无数大众便从座中起身,以头面顶礼佛足,顶礼弥勒菩萨之足,围绕着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经行百千遍。那些尚未修成得果者,各自都发了如下的誓愿:我们这些天界和人界的有情众生,天龙八部护法诸神等,现在当于佛前立下虔诚的誓愿:我们希望在未来世中,能值遇弥勒菩萨。当我们此生命终之后,希望都能往生于兜率陀天。这时,佛陀为这些弟子及护法诸众授于记别。佛陀说:你们这些众生,一直修行诸福善业,于未来之世,都应当往生于弥勒菩萨座前,得到弥勒菩萨慈悲愿力的摄受。

佛陀告诉优波离尊者说:如能以此观法修行的,就是正确的观法。如果舍弃这样的观法,而去修其他的观法,那就是邪观。

原典

尔时,尊者阿难[1],即从座起,叉手长跪,白佛言:世尊!善哉[2]!世尊!快说弥勒所有功德,亦记未来世修福众生所得果报,我今随喜[3]。唯然[4]世尊!此法之要,云何受持?当何名此经?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慎勿忘失。为未来世,开生天路,示菩提相,莫断佛种。此经名《弥勒菩萨般涅槃》,亦名《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劝发菩提心,如是受持。

佛说是语时,他方来会十万菩萨,得首楞严三昧。八万亿诸天,发菩提心,皆愿随从弥勒下生。佛说是语时,四部弟子、天龙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注释

[1]阿难:又叫“阿难陀”,意为“庆喜”。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在释迦诸兄弟之中,他的年纪最小。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长期伴随释迦牟尼佛。他强记博闻,以记忆力著称,在十大弟子中被称为“多闻第一”。释迦牟尼佛入灭后,阿难与摩诃迦叶一起,长期领导和维持着教团的生存和发展。相传佛诸弟子第一次聚集在一起,会诵和整理佛的教法时,就是由阿难诵出佛陀平时所说之法,从而构成佛教经典“三藏”中的“经藏”。

[2]善哉:佛经中常用的赞叹之词,表示一种喜悦和欢欣的赞美之情。

[3]随喜:随者随顺,喜者喜悦。随着他人的善业功德而生起欢乐喜悦之心,就称为随喜。有时也作随自己的喜悦之心,如在寺院布施香资等,往往有“随喜功德”之说,即为随己所喜而布施之意。

[4]唯然:佛经中常用的语气词,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

译文

这时,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众弟子中被誉为“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即从座中起身,双手合掌,长跪于地,对佛陀说:世尊!善哉!世尊!今天很舒畅地宣说了弥勒菩萨所有的功德,也预记了修习各种福善之业的众生在未来世将获得的果报,我今应当随顺而起欢悦喜乐之心。世尊!今天所说之法的精要,应当如何受持?今天所说之经,应当叫做什么经?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要牢记我今天所说之法,谨慎记忆,不要忘失,以便在未来也为众生广开生天之路,显示无上智慧菩提之相,不要使佛法的种子遭到断灭。我今天所说的这一部经,名叫《弥勒菩萨般涅槃经》,也称作《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你要劝谕众生发无上菩提之大心,按经中所说的去修行。

当佛陀宣说这些话语时,由他方世界来此参加盛会的十万菩萨,已获得了健行勇猛的三昧禅定。另有八万亿诸天,听了佛所说的经后,都发下追求无上佛道的大心愿,都愿在将来世,追随弥勒菩萨下生于此世界。当佛陀说完了这些话后,佛陀的四众弟子、天龙八部、护法诸神等,因听了佛所说之法,都生欢喜之心,向佛作礼,各自散去。

2 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

原典

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

西晋[1]月氏[2]三藏[3]竺法护[4]译

闻如是[5]: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五百人俱。尔时,阿难偏袒右臂[6],右膝着地,白世尊言:

如来[7]玄鉴[8],无事不察。当来、过去、现在三世,皆悉明了。过去诸佛[9],姓字名号,弟子菩萨,翼从多少,皆悉知之。一劫百劫,若无数劫,皆悉观察。亦复知国王、大臣、人民姓字,悉能分别。如今现在,国界若干,亦复明了。

将来久远,弥勒出现,至真等正觉,欲闻其变。弟子翼从,佛境丰乐,为经几时。

注释

[1]西晋:中国古代皇朝名,始建于公元二六五年;此年晋王司马炎代魏称帝,并建都洛阳,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二八〇年,西晋灭江南的吴国,统一全国。公元三一一年,匈奴贵族刘曜率领在成汉军队攻破洛阳,晋怀帝被俘。公元三一三年,晋愍帝在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即位。公元三一六年长安被攻占,愍帝被俘,不久被杀,西晋灭亡,前后经历五十二年,凡四帝。西晋时,佛教开始在民间流传,凉州和长安渐渐成了佛经翻译中心,并出现了一批佛经翻译家,如竺叔兰、无罗叉、法立、支法度等,竺法护则是当时最杰出并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2]月氏:又作月支,本为我国敦煌、祁连山一带游牧民族的名称。因遭匈奴的攻击,一部分人往西迁居于中亚阿姆河流域一带,并在那儿建立了国家,史称大月氏。大月氏因与印度相邻,故很早就接受了佛教文化的熏习。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大月氏的贵霜王朝统治了整个西北印度。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大力扶持佛教的发展,在他统治之下,曾举行了佛教史上第四次经典的结集。除了部派佛教以外,大乘佛教的中观学派也在此时开始发展起来。此外,贵霜王朝的佛教艺术,吸收了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的技艺和风格,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在艺术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大月氏的佛教,对中国初期佛教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初来华传译佛典的僧人,有许多就是来自大月氏。

[3]三藏:“藏”本来的意思是盛放东西的竹筐。佛教借以作为全部佛教经典的统称,如“藏经”“大藏经”等。“阅藏”就是指阅读佛教经典。全部佛教经典又可分为经藏、律藏、论藏三个部分,所以又称为“三藏”。在佛教史上,能通晓经、律、论三藏的僧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这儿的“三藏”,就是“三藏法师”的略称。

[4]竺法护:音译为“昙摩罗刹”,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西晋时僧人。据《出三藏记集》等资料记载,他的祖籍是月氏人,故本姓支,因世居敦煌,所以被人称作“敦煌菩萨”。他八岁出家,拜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因而随当时的习俗而改姓竺。他曾随师游历西域诸国,学得各国语言文字,回来后又带回大量梵语佛典。自西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二六六年)到愍帝建兴元年(公元三一三年),共译出《正法华经》《光赞般若经》《渐备一切智德经》《普曜经》和《弥勒成佛经》(即《弥勒下生经》)等一百五十余部(据《出三藏记集》)。西晋末年,战乱迭起,竺法护为避乱东下,据说最后终于河南渑池。竺法护所译佛典,大部分属大乘佛教经典。他的译经对佛教在社会上的普及起了较大作用,因而有人评价说:佛教经典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是由于竺法护的大力推广的缘故。

[5]闻如是“又作“如是我闻”,意思是“我听说是这样的”,这是佛经开首用语。现存佛经,并非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写成。相传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弟子们集合,由阿难诵出佛陀平时所说之经教,因此诸经起始多有“如是我闻”,或“闻如是”这样的话,以表示经中所说之事,都是从佛陀那儿听说的,以后相沿成习,成为佛经开头的开场白。

[6]偏袒右臂:略称偏袒。古印度时比丘及现在南传僧侣所穿袈裟,右臂偏露于外,称为偏袒右臂,这是表示对尊者敬仰之意。

[7]如来:“如”是真如(佛法真理),如实之道的意思。如来者,就是“乘如实之道而来”的意思。这是佛陀的十种尊号之一,以表示佛是循着如实、绝对的真理而来到我们这个世界,又循此真如之道而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8]玄鉴:深刻的洞察、鉴别能力和高超的见解。

[9]过去诸佛:指过去时出现于世而证得佛果的诸佛。佛教认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十方,都有诸佛出现于世,各自教化自己的世界。

译文

我是这样听说的:那时,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与诸大比丘一千五百人在一起。这时,佛陀的侍者弟子阿难尊者披着袈裟,右肩袒露,以右膝着地,单腿下跪,对佛陀说:

佛陀啊!您具有玄妙深刻的洞察力和鉴别力,宇宙间没有什么事情是您不知晓、不察觉的。对于未来世将要出现的、过去世曾经发生过的,以及现在世正在发展演变着的各种各样事情,您都能洞悉明白。对过去世曾经出现的诸佛,他们的姓氏名号,他们的弟子,追随他们的许多大大小小菩萨的情况,以及随侍于过去诸佛前后的随从多少等,这些您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在漫长久远的岁月里,比如,在一劫,或一百劫,或无数劫之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您都了如指掌。而且您还善于辨别各国的国情,如国王是否贤明,大臣是否忠心,为政是否清廉,人民百姓是否安居乐业,以及他们的姓氏名号等各种情况,您都一清二楚。此外,他们的国家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他们的国界疆土有多少等,您也都清楚明了。

我们现在很想知道,在那遥远的未来,当弥勒菩萨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上之后,一直到他修行得成无上正等正觉,获得佛果,在这段时间中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及这些事情的发展演变。还有,他的弟子,随从胁侍的情况,以及弥勒佛住世,将有多长时间等,所有这一切,我们都很想知道,请您给我们讲述一下吧。

原典

佛告阿难:汝还就坐,听我所说,弥勒出现,国土丰乐,弟子多少。善思念之,执在心怀。

是时,阿难从佛受教,即还就坐。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将来久远,于此国界,当有城郭,名曰鸡头。东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丰熟,人民炽盛[1],街巷成行。尔时城中,有龙王名曰水光。夜雨香泽[2],昼则清和。是时,鸡头城中有罗刹鬼[3],名曰叶华,所行顺法,不违正教。每伺人民寝寐之后,除去秽恶,诸不净者,又以香汁而洒其地,极为香净。

注释

[1]炽盛:本来意思是指火势猛烈,焰火熊熊;引申为繁盛之意。《汉书·匈奴传》有“初,北边自匈奴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2]香泽:芬芳香馥的雨露;泽者雨露之意。

[3]罗刹鬼:古代印度神话中恶鬼的统称,相传罗刹鬼常化作各种形相,食人血肉,残害人命。据说男的罗刹身体黑色,头发赤红,眼睛发亮,极为可怖;罗刹女则为绝美妇人。

译文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阿难啊!你快起来,回到你的座位上去坐下吧!听我告诉你们,关于弥勒佛将来出现在此世界之时,他的国土丰乐的情况,以及他有多少弟子等。你们好好地听着,牢牢地记住,并经常忆念我对你们说的话,将这些话牢记在心底。

这时,阿难尊者顺从佛的言教,即从地上站起来,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在很远很远的将来,在我们现在所住的这个地方,将会出现一座城市。这座城市的名称,叫做鸡头。鸡头城东西长十二由旬(约合四百多里),南北长七由旬(约合二百多里)。这个国家的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人口众多。大街小巷,车水马龙。守护这个城市的一个龙王,叫做水光,每天夜里,他都以香泽为雨,洒向城里,因而一到白天,空气芬芳,清馨宜人,使城中百姓心情自然平和宁静。这时,鸡头城中,有一个名叫叶华的罗刹鬼,他不像一般的罗刹鬼那样狰狞可怖,所行的各种事情,也都是随顺佛法,符合佛教的精神,从不违背佛法正教而自行其是。每当夜深人静,城中百姓上床酣睡之后,他就出现在城中,为百姓除去各种污秽和不净之物,又以芳香之水洒扫地面,使地面显得干净整洁而又香气扑鼻。

原典

阿难!当尔之时,阎浮提地,东西南北,十万由旬。诸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四大海水,各据一方。时阎浮地,极为平整,如镜清明。举阎浮地内,谷食丰贱,人民炽盛,多诸珍宝。诸村聚落,鸡鸣相接。

是时,弊华果树枯竭,秽恶亦自消灭。其余甘美果树,香气殊好者,皆生于地。

译文

阿难啊!我们现在所居住的这个阎浮提世界,到了那个时候,土地疆域宽广,东西南北各有十万由旬(约合三四百万里)。地面上所有山川河流,悬崖峭壁,都将自动消失。阎浮提世界的四周,四大海水各分布一方,海面风平浪静。那时大地,极为平整,好像是用明镜铺成,光亮而又平滑。整个阎浮提境内,丰衣足食,百姓安居乐业,人口众多,一幅丰实景象。各种珍宝,随手可得。各村庄聚落,依次相连,村镇之间,互相可以听到鸡鸣之声。

那时,世界上绝没有残花败枝和行将枯萎的树木花草,各种污秽不净之物也会自动消失。地上到处长着果树,各种鲜美香甜的水果挂满了枝头,遍地都是散发着沁人心脾而且芳香的花草。

原典

尔时,时气和适,四时顺节。人身之中,无有百八之患[1]。贪欲、嗔恚、愚痴,不大殷勤。人心均平,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言辞一类,无有差别。如彼郁单越[2]人而无有异。

注释

[1]百八之患:即“百八烦恼”,或称“百八结业”。佛教认为,有情众生因不明佛法真理,故对世事产生种种错误的见解和迷惑,统称为烦恼。人生的烦恼有很多,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一百零八种,故称为“百八烦恼”。由于这些烦恼会使众生造作种种恶业,导致各种恶果,所以叫做“百八之患”。

[2]郁单越:又作郁多罗拘罗楼、郁多罗究琉,新译作俱卢、北俱卢等,北方大洲之名。佛教以须弥山为世界之中心,须弥山周围是咸海,海中有四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参见“阎浮提”条注文)。郁单越:“俱卢”为梵文音译,汉语意为“上胜”。据说生活在此洲的众生,更胜于居住在其他三洲的众生,居住在此洲的众生经常享受各种欢乐,他们的寿命都在千岁以上,衣食自然富足,所以称为上胜。

译文

那时,气候舒适宜人,一年四季温暖和顺。众生也没有种种烦恼和错误的知识见解,而这些烦恼和错误见解,往往是因为不明佛法教理而产生的。没有贪欲、嗔恚、愚痴等导致众生恶业,产生种种恶果的根本烦恼。那时的众生,人心平和,心齐意合,人们见面时都和颜悦色,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和声细语,善言相向。那时的人,都用同一种语言和共同的词汇,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互相之间都能听懂,就好像那生活于郁单越洲的众生一样。

原典

是时,阎浮地内,人民大小,皆同一响,无有若干差别异也。彼时,男女之类,意欲大小便时,地自然开,事讫之后,地复还合。尔时,阎浮地内,自然生粳米,亦无皮裹,极为香美,食无患苦。所谓金、银、珍宝、砗磲[1]、玛瑙、珍珠、琥珀,各散在地,无人省录。

是时,人民手执此宝,自相谓言:“昔者之人,由此宝故,更相伤害,系闭在狱,受无数苦恼。如今此宝,与瓦石同流,无人守护。”

注释

[1]砗磲:本是热带海域中的一种海生动物,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肉可供食用。外壳通常为白色或浅黄色,外套膜缘呈黄、绿、青、紫等色彩,极美丽。大的可达一米左右,古代与珊瑚、琥珀、玛瑙等一起,都被视为珍宝。

译文

那时,生活于阎浮提世界的人民,形体大小都差不多,没有很大的区别。男女众生,要想大小便时,大地会自然裂开,等诸事完毕,又重新合拢,与原先没有什么两样。其时,我们这个阎浮提世界,大地上自然生长着香糯可口的粳米,这种粳米没有粗糙的谷皮包裹,吃在嘴里,清香满口,使人精神爽朗。那个时候,地上到处撒满了金、银、珍宝、砗磲、玛瑙、珍珠、琥珀等各种珠宝,这些被我们现在的人视为无比珍贵的宝物,那时却随便撒在地上,没人理会。他们还常常手中拿着这些东西,互相之间议论说:“过去的人们,为了争夺这些东西,不顾一切,甚至相互残害,有人因此而被监禁在狱中,忍受着无尽的痛苦和煎熬。如今,这些东西在我们看来,却如同瓦石,无人稀罕,也没有人想要看管和保护这些东西。”

原典

尔时,法王出现,名曰儴佉。正法[1]治化,七宝成就[2]。所谓七宝者:金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宝、守藏宝,是谓七宝。镇此阎浮地内,不以刀仗,自然靡伏。

注释

[1]正法:真正之道法,符合佛教真理之法,称为正法。在佛教看来,佛法就是正法。

[2]七宝成就:这儿的“七宝”是指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宝、守藏宝这七种宝物。佛教相传,当“圣王”应世之时,便能自天感得“轮宝”(轮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兵器),圣王转此轮宝而降伏四方,故而称为“转轮圣王”。转轮圣王能飞行于空中,当其统治世界时,四海晏服,天下太平,于是天下七宝就涌现于世,此即称为七宝成就。

译文

那时将有位顺应佛教教法的英明君王出现于世,此王名叫儴佉。他以佛教正法治理世界,天下顺服,四海升平。于是转轮圣王所应拥有的七种宝物,也就自然出现于世。这七种宝物就是所谓的金轮宝、白象宝、绀马宝、明月珠宝、玉女宝、典兵宝、守藏宝。有此七种宝物镇守,阎浮提内四海晏平,不需刀杖相加而天下自然归服。

原典

如今阿难!四珍之藏[1]。乾陀越国,伊罗钵宝藏。多诸珍宝异物,不可称计。第二弥提罗国,般绸大藏,亦多珍宝。第三须赖吒大国,有大宝藏,亦多珍宝。第四波罗奈国,儴佉大宝藏,亦多诸珍宝,不可称计。此四大藏自然应现,诸守藏人各来白王,唯愿大王,以此宝藏之物,惠施贫穷。

尔时,儴佉大王得此宝已,亦复不省录之,竟无财物之想。

注释

[1]四珍之藏:又称“四大宝藏”“四伏藏”等。指弥勒当来降世之时,地上出现的四个大的珍宝库藏。即下文所说的乾陀越国的伊罗钵宝藏、弥提罗国的般绸大藏、须赖吒国的宾伽罗大藏、波罗奈国的儴佉大宝藏。另据鸠摩罗什译《弥勒当来成佛经》说,此四大藏纵广千由旬,其中装满各种珍奇异宝,每一个宝藏都有四亿个小藏围绕,自然涌出,形如莲花,并有四大龙王守护着,等等。四大宝藏分布在四个国家中,其中“乾陀越”国又作“犍陀罗”“健驮逻”等,在古印度西北部,印度河流域上游一带,今巴基斯坦北部白夏瓦附近。相传阿育王时期,就曾有佛教僧人来此说法传教。到贵霜王朝时期,这儿成了一个佛教文化的中心。其融会希腊、罗马艺术精华而形成的犍陀罗佛教艺术,在世界佛教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大师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卷三中,记北印度“呾叉始罗国”境内医罗钵旦逻龙池东南三十余里,有无忧王(即阿育王)所建之窣堵波(塔),此即为伊罗钵大藏出现之处。其余三处,弥提罗和波罗奈在中印度,须赖吒在西印度(一说即为南印度之羯陵伽国)。

译文

阿难啊!那时还有四大珍宝库藏要涌现于世间。这四大珍宝库藏,第一是乾陀越国的伊罗钵宝库。这一宝库由伊罗钵龙王守护,库中藏满了各种各样的珍奇异宝,数量多得无法计算。第二个宝库就是弥提罗国的般绸大宝库。第三个宝库是须赖吒国的宾伽罗大藏。第四个是波罗奈国的儴佉大宝藏。它们都和乾陀越国的伊罗钵宝库一样,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珍宝,数量多得无法计算。在弥勒当来降生之时,此四大珍宝库藏自然涌现于世,守护此四大珍宝库藏的众生,纷纷来到转轮圣王前,告诉这位圣王,唯愿大王以此四大宝藏中珍藏的无尽宝物惠施天下贫穷百姓,使他们解脱贫困,得到幸福。

这位转轮圣王虽然获得了四大宝库中珍藏的巨大的财富,却并没有欣喜若狂,甚至并不看重那些所谓的稀世之宝,一点也没有那种贪得无厌地追求财富、渴望无穷无尽地搜得更多财物的贪婪欲念。

原典

时,阎浮地内,自然树上生衣,极细柔软,人取诸之。如今郁单越人,自然树上生衣而无有异。

译文

那时,我们所居住的这个阎浮提世界中,树上自然而然地生长着一种能当作衣物的东西,这些类似衣物的东西,质地极其细滑柔软。人们把这些东西取下来,直接作为衣服穿在身上。就好像现在生活于郁单越洲的人那样,他们那儿的树上自然生长着衣物,取下来就能穿在身上。

原典

尔时,彼王有大臣,名曰修梵摩。是王少小同好,王甚爱敬。又且颜貌端正,不长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不老不少。是时,修梵摩有妻,名梵摩越,玉女中最极殊妙,如天帝妃。口作优钵罗华[1]香,身作栴檀香。诸妇人八十四态,永无复有,亦无疾病乱想之念。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2],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

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生。”

注释

[1]优钵罗华:即青莲花。

[2]右胁生:按照佛教所说,诸佛降生之时,都是从母体右胁而生。如释迦牟尼佛降诞“蓝毗尼园”,也是从摩耶夫人右胁而生,因此下文有“如我今日,右胁而生无异”之句。

译文

在那个时候,这位转轮圣王属下有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他是大王自幼莫逆相交的好友,大王非常喜欢他,也很敬重他。修梵摩大臣长得容貌端正,相貌堂堂,一表人材。身材也非常匀称,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恰到好处。肤色既不显得苍白,看起来也不觉得黝黑。既不令人感到过于老成,也不使人觉得太年轻而没有经验。这位修梵摩大臣娶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妻子,名叫梵摩越。她的容貌美丽娇艳,体态婀娜多姿,有如天女下凡。国中所有青年女子中,梵摩越的姿色最为端丽美貌。她说话时飘着阵阵青莲花香,浑身散发着栴檀香的幽幽芬芳。梵摩越身上没有其他青年妇女身上经常会有的种种细微瑕疵,她身体健康,绝没有任何疾病;头脑清晰,也不会胡思乱想。那个时候,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上,观察到他的父母身体健壮,年龄适中,正值青壮年之际,于是便从兜率天上降生于世,从其母梵摩越的右胁而生。就像我当年在蓝毗尼园降诞时,从我母亲的右胁而生那样,弥勒菩萨的降诞,也是如此,一般无异。

生活于兜率天上的诸天,看到弥勒菩萨已经降生,便各各唱诵道:“弥勒菩萨已经降生了!”

原典

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

尔时,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五百岁,然后出适[1]。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

注释

[1]出适:古代女子出嫁,称为“适人”,“出适”即出嫁之意。

译文

这时,修梵摩喜获麟儿,即为他儿子起名叫作弥勒。下生于阎浮提世界的弥勒菩萨,身体呈现着黄金一般的色泽,浑身上下具有常人所无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以及八十种随形好。这些凡人所没有的形象特征,更加增添了菩萨身相庄严美好的感觉。

那时的人民,寿命很长,一生中绝没有任何疾病缠身,他们的寿命都可达到八万四千岁。女孩子们从生出来以后,一直要到五百岁才出嫁。开始,年轻的弥勒尚未出家,但没经过多少时候,他便决定出家学道。

原典

尔时,去鸡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华”。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

当其夜半,弥勒出家,即其夜分,成无上道。应时,三千大千刹土[1],六反震动[2]。地神各各而相告曰:“今弥勒已成佛道!”其声转至闻四天王宫[3]。

“弥勒已成佛道!”转闻彻于三十三天[4],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化自在天乃至梵天[5]。

注释

[1]三千大千刹土:“刹土”即国土、世界之意。“三千大千刹土”即“三千大千世界”。据佛教说,一个世界中,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四周为大海,海中有四大洲,大海之外有铁围山围绕。如此由同一日月所照的范围,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即为一“小千世界”。由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由于一个“大千世界”中包括有大、中、小三种“千世界”,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2]六反震动:即六种震动,有多种解说。一说为“动六时”,即佛陀的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说法、涅槃之时,大地发生的震动。另一种说法是动六方,即按《大品般若经》说,佛世尊在入“师子游戏三昧”时,以神通力感得三千大千国土发生六种震动: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

[3]四天王宫:“四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是帝释天的部属,各自率领自己的下属,守护四方天下。其中东方天王梵名“提多罗吒”,率领毗舍遮鬼(癫狂鬼)、乾闼婆(香阴)神将,守护东方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梵“毗流驮迦”,率领鸠槃荼(雍形鬼)、薜荔鬼(饿鬼)等,守护南方阎浮提洲。西方广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率领诸龙以及富单那(臭饿鬼),守护西方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率领夜叉、罗刹等,守护北方郁单越洲。在佛教中,他们是佛法的护法天王,他们所居之处即四天王天,是欲界六天中最初的一层。他们所居的宫殿,据《长阿含经》中说,有七重宝城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诸宝铃,以及无数众鸟相和而鸣。

[4]三十三天:又名“忉利天”,为欲界六天之第二层。欲界六天即为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性利天在四天王天之上,焰摩天之下。相传须弥山顶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

[5]梵天:梵天为色界初禅诸天。按佛教说法,世俗世界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部分。其中欲界为具有食、色之欲的众生所居。色界在欲界之上,为已离食、色欲的众生所居。色界众生均为诸天众,又可分为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等。其中初禅天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及大梵天,统称为“梵天”。有时也常以梵天专指大梵天。“梵”者清净之意,因居住于此的诸天众已离欲界之欲,寂静清净,故称。

译文

那个时候,离鸡头城不远之处,有一棵被称作“龙华树”的大树,高达一由旬(约合三十多华里),树冠延伸,覆盖面积竟有五百步那么宽广。弥勒菩萨,就是在这棵龙华树下修行而成无上之道,获得佛果的。

那一天,正当子夜时分,弥勒菩萨离开了他出生的家,开始修习佛道。一天半夜时分,他终于功行圆满,成就了无上佛道之果。就在弥勒菩萨功德圆满,成就无上佛道的那一刹那,整个宇宙,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佛刹国土,发生了强烈的震动。所有大地之神,都各各奔走相告:“现在,弥勒菩萨已经修成佛道啦!”他们的欢呼声音,辗转直上,一直传到四天王宫。

“弥勒菩萨已经功德圆满修成佛道啦!”欢呼之声穿过四天王天,透过三十三天,直冲云霄。三界中的欲界诸天,如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乃至于梵天,都听到了这一充满喜悦的欢呼之声。

原典

“弥勒已成佛道!”尔时,魔王名曰大将。以法治化,闻如来名,音响之声,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七日七夜,不眠不寐。是时,魔王将[1]欲界无数人天,至弥勒佛所,恭敬礼拜。弥勒圣尊与诸人天,渐渐说法,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2],出要[3]为妙。

注释

[1]将:带领、率领之意。

[2]欲不净想:关于欲望是不净的想法和观念。所谓欲望,是爱乐希求之意。佛教认为众生所有一切痛苦,都是因为有了欲望的缘故,因为欲望被看作是清净修行的障碍,所以以欲为不净。

[3]出要:即出离生死之要道的意思。

译文

“弥勒菩萨已经修成佛道啦!”那时,有一位名叫大将的魔王,平时能以佛陀的正法教化治理众生,当他听到有关弥勒成佛的欢呼声后,心中万分激动,情不自禁地欢喜踊跃,手舞足蹈,七日七夜之中不眠不寐。紧接着,他便带领居住在欲界之中的无数人天众生,来到弥勒佛所居之处,恭敬地进行礼拜。已经修成佛道正果的弥勒圣者,对前来礼拜的各位人天众生,深入浅出地谈论着佛法的微妙教理。这些微妙的教理,就是有关布施功德的理论、有关持戒修行功德的理论、关于众生如何才能在将来生于天界的理论、关于人的欲望是不净的想法和观念,以及关于如何才能出离生死、超脱轮回的方法。

原典

尔时,弥勒见诸人民,已发心欢喜。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1],与诸天人,广分别其义。尔时,座上八万四千天子诸尘垢[2]尽,得法眼净[3]。

尔时,大将魔王告彼界人民之类曰:“汝等速出家!所以然者,弥勒今日已度彼岸[4],亦当度汝等,使至彼岸。”

注释

[1]苦集尽道:即苦、集、灭、道,也称为“四谛”,或“四圣谛”。“谛”的意思就是真理,四谛就是四条根本的真理之意,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苦”指人生由于生、老、病、死,以及因为对种种欲望追求的失败,所以充满了痛苦和烦恼。“苦”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四苦、八苦等。“集”是指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佛家认为众生本身无始以来的愚昧、迷惑,不懂佛教所说的世界真理,这是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如果掌握了佛法,能按照佛教教义去修行实践,就能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境界,这就是“灭”(尽)。至于如何修行呢?这就是“道”,大体而言,有“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四谛”被佛家认为是最根本的真理。相传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初次说法,在鹿野苑对五比丘说的就是四谛教义,后来他又在各种场合多次演说四谛之法。

[2]尘垢:即“烦恼”的通称。佛教以各种烦恼能障碍众生修行,使清净的真如本心受到染污,好像明镜受到尘土污垢的遮蔽,所以用“尘垢”来比喻烦恼。

[3]法眼净:即清净法眼,指众生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已初步理解和掌握了佛法真理,所以称为“法眼净”。

[4]彼岸:是相对于“此岸”而言。佛教以生死为一大苦海,海的这边即为现实的生死之界,有情众生都在这生死界中流转轮回,此去彼来,这是“此岸世界”;如果渡过生死苦海,就能脱离轮回,到达没有生灭变化,永恒寂静的涅槃境界,这就是“彼岸世界”。

译文

当弥勒佛说完这些佛法微妙之论后,即以无比智慧的洞察力,观察到与会的许多人天众生已经初步领会了这些教理,对佛法产生了欢喜悦闻之心,同时已经发心,希望追求和实践佛法之道。于是,他又进一步开始对众人详细分析解说关于“苦、集、灭、道”,这些被称为四圣谛的佛法基本教义,这些教义是诸佛世尊经常为世人讲说的。这时,在座参与此盛会的有八万四千诸天界天子,他们听闻弥勒佛说法后,顿时除去各种有碍修行、而且使本来清净无染的真如本心受到染污的烦恼尘垢,他们达到初步了解和掌握佛法真理,即法眼净的果位。

这时,那位叫做大将的魔王向那些在他管辖境内的民众宣告说:“你们这些有情众生们,赶快去出家修习佛法吧!我之所以这样劝告你们,是因为就在现在,弥勒菩萨已经修成正果,渡过了生死苦海,到达了永恒寂静的涅槃彼岸。而且,他将要救度你们这些沉沦在生死苦海之中的有情众生,使你们也能脱离苦海,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世界。”

原典

尔时,鸡头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善财。闻魔王教令,又闻佛音响,将八万四千众,至弥勒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弥勒渐为说法,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妙。尔时,弥勒见诸人民,心开意解,如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灭、道,为诸天人广分别其义。尔时,座上八万四千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是时,善财与八万四千人等,即前白佛,求索出家善修梵行[1],尽成罗汉[2]道果。尔时,弥勒初会,八万四千人得阿罗汉。

注释

[1]梵行:“梵”是清净之意;清净而无欲之行,称之为“梵行”。此外,大乘佛教的菩萨所修的利他之行,能对治一切不善之法,远离诸过,使心得宁静,因此也称为梵行。

[2]罗汉:全称为阿罗汉,或作阿罗诃。意为杀贼、应供、不生等意思。“杀贼”即杀一切烦恼之贼。佛教把众生因无明、迷妄而引起的各种烦恼、疑惑、痴迷等,都称为心中之“贼”,认为这些心理活动是扰乱人们内心清净、妨碍修行的有害情感。而阿罗汉已断尽了这些所谓“心中之贼”,因此称为“杀贼”。“应供”则是说阿罗汉已经断灭了一切能导致生死流转的“有漏法”,身心清净,应受人天供养。“不生”是说到了阿罗汉果位,已经断尽了三界烦恼,灭除了见惑和思惑,因而脱离了生死轮回,不再投生。

译文

那时,鸡头城中有一位受到众人尊敬的长者,名字叫做善财。听了大将魔王的宣告,又听到了弥勒佛说法的声音,便带领了八万四千众生,来到了弥勒佛所在之处。他们以头面着地,礼敬佛足,向佛表示最虔诚的敬意。礼拜完毕,即在佛的一边坐下。

这时弥勒佛就为他们演说微妙的佛法教理,一开始讲的也是那些关于布施功德,关于如何持戒修行,如何修行才能得生天界,关于人的欲望是不净的念头,以及如何才能出离生死苦海,解脱轮回,到达涅槃彼岸的要道和途径。说完这些佛法教理以后,弥勒佛看到与会的听众已经心开意解,对佛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就进一步对他们详细地讲解有关“苦、集、灭、道”这四谛教义,就如诸佛世尊经常宣说的那样。这时,在座的八万四千人天诸众,听了弥勒佛的说法之后,有如醍醐灌顶,浑身清凉。各种有碍佛法修行的烦恼尘垢均被扫除一净,而且已经初步掌握了佛法的基本义理,即获得了法眼净的果位。

于是,长者善财与八万四千人等,即刻上前,来到佛的面前,向佛请求剃度出家,以便能更好地修习清净无欲之行。因此,这些人天众生很快就获得了断灭三界烦恼、脱离生死轮回的阿罗汉果位。这是弥勒成佛后举办的初次说法盛会,在这次盛大的法会中即有八万四千众生获得阿罗汉果位。

原典

是时,儴佉王闻弥勒已成佛道,便往至佛所,欲得闻法。时,弥勒佛与王说法,初善、中善、后善[1],义理深邃。尔时,大王复于异时,立太子为王,赐剃头师珍宝,复以杂宝与诸梵志[2],将八万四千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3],尽成道果,得阿罗汉。

注释

[1]初善、中善、后善:这是佛教所说“七善”中的“时节善”。按佛教的说法,佛陀所说的教法,即大小乘佛典,因为具备了七种善法,所以才能称为正法。七种善法中有一种就是“时节善”,这是说佛陀的说法,从开始(初)、中间(中)一直到最后(后),即从头至尾、始终以善法贯穿,所以称为初善、中善、后善。据《法华文句》解释,此“时节善”也就是佛经的序分(初)、正宗分(中)及流通分(后),因三时都是善法,所以称为“时节善”。

[2]梵志:泛指佛教以外一切外道的出家者。此外,有时把婆罗门也称为梵志。

[3]沙门:又作桑门、娑门等,意思是息心、息恶、净志、静虑等,有精勤修习、息灭烦恼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六到五世纪,即约当于我国春秋时期,古印度出现了一股反对婆罗门思想的自由思潮,包括了各种思想派别,这一思潮通称为沙门思潮。各种思想派别中的出家者,被通称为“沙门”。佛教发展起来后,沙门一词渐渐成了佛教出家僧侣的专称。

译文

当那位转轮圣王儴佉大王听说弥勒菩萨已经得道成佛,获得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后,便来到佛所在的地方,希望能够听到佛所说的无上正法。于是,弥勒佛便对他开示佛法义理。佛所说之法,其教理深邃玄奥,从开始(初时)、中间(中时)一直到最后(后时),在所有时节中所说的教法,都是契合真谛的善法,因此佛陀的教法堪称正法。那位转轮王闻佛说法以后,回去便立太子为王,将很多珠宝赠于剃头师,并把各种宝物赠给了诸婆罗门及其他的出家修行者。他自己则带领了八万四千众生,来到了佛所在之处,向佛恳求,希望出家成为沙门,做弥勒佛的弟子。这些人在佛陀指导下,勤力修行,很快便成正道,获得正果,成为阿罗汉。

原典

是时,修梵摩大长者闻弥勒已成佛道,将八万四千梵志之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得罗汉果。唯修梵摩一人,断三结使[1],必尽苦际。

注释

[1]三结使“结”和“使”,都是烦恼的异名,烦恼能使身心受到束缚,从而结成苦果,所以称之为“结”。另外,烦恼能随逐众生,又驱使众生在生死苦海中不断轮回,所以又称为“使”。三结使又作“三结”,即三种烦恼。此三结是“一、见结:包括身见(执着认为生命的主宰“我”以及“我”的身体都是真实存在的观点)和边见(否认因果报应)。二、戒取结:指守持错误的戒律法规。三、疑结:对佛教教义表示怀疑,产生疑惑之情。佛教认为,众生在见道、修道的过程中,有许多烦恼和疑惑。但以此三者为重,所以常常以三结为见道之惑的总称。如果断此三结,则获得了初步的果位(预流果)。

译文

弥勒菩萨的父亲修梵摩大臣,这位鸡头城人人称道的长者,这时也听说他的儿子弥勒已经修成佛道,便带领了八万四千名曾经修习清净无欲之行的婆罗门,以及其他一些出家修行者,来到弥勒佛所在的地方,向佛请求出家,希望成为修行佛道的沙门,做一个佛的弟子。这些众生也如愿以偿,在佛陀谆谆教导下,很快便获得了断除烦恼的罗汉果位。唯有修梵摩一人,断灭了三种系缚身心的烦恼结使。这三种结使便是“一、对人的生命现象以及自然界的因果报应规律等的错误认识(即见结)。二、守持错误的戒律法规(即戒取结)。三、对佛法教义表示怀疑和不信任之情(即疑结)。由于断除了这三种能随逐众生,并驱使众生堕入生死苦海中的烦恼结使,所以他就脱离了苦果,进入了圣者之流,获得了初级果位,即“预流果”。

原典

是时,佛母梵摩越复将八万四千采女之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尔时,诸女尽得罗汉,唯有梵摩越一人断三结使,成须陀洹[1]。

注释

[1]须陀洹:意为“预流”,指众生通过思悟四谛之理,断灭了三界见惑而达到的最初修行果位。预流即“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是说达到了这种果位,便从此进入了断灭烦恼的圣者之流。

译文

这时,弥勒的生身之母梵摩越夫人,也率领了八万四千名嫔妃采女,前往佛所在之处,向佛要求出家为沙门,做一名佛弟子。结果,诸嫔妃采女们在佛的教导下,很快便修成正果,获得了罗汉果位。唯有梵摩越夫人一人,则和弥勒的父亲修梵摩一样,断除了系缚人的身心的三种烦恼之结,进入了圣者的行列,获得了“预流果”。

原典

尔时,诸刹利妇闻弥勒如来出现世间,成等正觉,数千万众,往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各各生心,求作沙门,出家学道。或有越次取证[1],或有不取证者。

尔时阿难,其不越次取证者,尽是奉法之人,厌患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尔时弥勒,当说三乘[2]教,如我今也。

注释

[1]越次取证:取证即获得果位,证得道果的意思。按照佛教的说法,修行的果位,由浅入深,可以分成多种不同的层次。如小乘的罗汉果位,可以分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以及阿罗汉果等。大乘的菩萨位,从初地到十地,也可分成多种不同的阶段。但如果是利根大器者,则也可能在修行过程中越过某一阶段而直接证得更高一级的果位,这就称为“越次取证”。

[2]三乘:一般指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为“三乘”。这是不同根机的修行者修行成道的三种不同方法和途径。“声闻者”,指听闻佛陀教言,遵从佛陀的说教修行并以获得自身解脱为目的的出家修行者。“缘觉者”又称独觉,是从自然界的生灭变化中觉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者。“菩萨乘”亦即佛乘,指发无上道心,修持大乘六度之行,上求佛道,下度众生,在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

译文

此时,许多出身于刹帝利的妇人,即武士、贵族的家眷妇女们,听说弥勒如来已经出现于世,并且已经在“龙华”树下修成佛道,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便相继来到佛所在之处。数千万众,纷纷在佛前,以自己的头面叩于佛的双足,向佛表示最大的礼敬和崇仰之意。礼毕,她们在佛的一边端坐,看着佛的庄严之相,各自心头都产生了一种想要出家做沙门,希望成为一名佛弟子的强烈愿望。结果她们如愿出家,大家一起修习佛道。在修道过程中,有些利根大器者,便直接证得较高的果位,获得较大的成果;也有的则在一时之间,并不能马上越过低级阶段,证得较高的果位。为什么这些人不能直接证得较高一级的果位呢?

阿难啊!那些不能直接证得较高阶段果位的,都是一些奉法之人,她们并不认为世间一切是苦,因此厌患一切认为世间是不可乐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弥勒如来就应当针对不同根器的众生,演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三乘教法,就如同我今天与你们所说之法一般无二。

原典

弟子之中,大迦叶[1]者行十二头陀[2]。过去诸佛所,善修梵行。此人当佐弥勒佛,劝化人民。

尔时,迦叶去如来不远,结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世尊告迦叶曰:

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3];大迦叶亦不应般涅槃,须待弥勒出现世间。所以然者,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佛[4]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

注释

[1]大迦叶:即摩诃迦叶,见《上生经》“摩诃迦叶”条注文。

[2]十二头陀:头陀又作“杜多”“杜荼”,本来的意思是去掉尘垢烦恼。一般称修持苦行者为头陀行者。佛教的头陀行共有十二项规定,称为十二头陀行。这十二项是:一、必须穿被遗弃的破布缝制的僧衣。二、应穿三种用不正色(杂色)布制成的袈裟。三、应当托钵乞食。四、一天只吃一餐。五、除正餐外,不吃零食。六、不能多吃,钵中只受一团饭。七、住在远离聚落的空闲寂静处。八、应当住于坟地冢间。九、可以在树下坐。十、要坐于露天处。十一、不拘地方,随地而坐。十二、常坐而不倒卧。

[3]般涅槃:也叫“涅槃”“入灭”:灭度”“圆寂”等,即逝世的意思。

[4]释迦文佛:即释迦牟尼佛。

译文

在我所有弟子中,有大迦叶者,他一直在修习十二种头陀苦行。当过去诸佛之时,他也在过去诸佛处善修各种清净梵行,因而此大迦叶应当在将来世辅佐弥勒佛,协助弥勒佛一起教化众生。

这时,迦叶尊者正在离佛陀不远的地方进行禅修。他端身正意,双腿结跏趺坐,息心静虑,系念于前。世尊当即告诉迦叶尊者说:

迦叶啊!我现在年纪已经八十多岁,身体衰弱。然而,现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弟子,可以担任游行教化的重任。这四大声闻弟子具有无尽的智慧,而且德行也是具足无亏,在众弟子中有很高的声望。是哪四个声闻弟子呢?他们就是大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和罗云比丘。你们四个是我的四大声闻弟子,你们须记住:将来当我灭度以后,你们不要跟随我一起灭度,与我一起进入涅槃。你们必须在我所教之法没尽以后,才能进入涅槃。大迦叶也是如此,不要在我涅槃以后马上就灭度,而应当住于世间,等待弥勒菩萨出现于世。之所以要你们这样做,是因为当将来弥勒菩萨成佛以后,他所教化的弟子,实际上也都是我释迦文佛的弟子。他们是因为遵循了我所流传下来的教化而修行,才能使那些系缚人们身心,并使人们陷入轮回的各种烦恼得以断灭除尽。

原典

摩竭国[1]界,毗提村中,大迦叶于彼山中住。又,弥勒如来将无数千人,前后围绕,往至此山中。遂蒙佛恩,诸鬼神当与开门,使得见迦叶禅窟[2]。是时,弥勒伸右手,指示迦叶,告诸人民:“过去久远,释迦文佛弟子,名曰迦叶。今日现在,头陀苦行,最为第一。”

是时诸人,见是事已,叹未曾有。无数百千众生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或有众生见迦叶身,已此名为最初之会。九十六亿人皆得阿罗汉。斯等之人,皆是我弟子。所以然者,悉由受我教训之所致也。亦由四事[3]因缘:惠施、仁爱、利人、等利。

注释

[1]摩竭国:即“摩竭陀国”,古印度国名,国都王舍城(后迁至华氏城),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常在这儿说法教化。到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摩竭陀国曾经成为印度佛教的中心。摩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佛教历史上著名的护法大王。在阿育王统治时期,摩竭陀国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在阿育王的提倡和保护下,佛教成了印度的国教,并开始从印度向其他地区传播。

[2]禅窟:修习禅定者所居之洞窟。早期佛教修行者,为了免受干扰,使心专注一境,从而能专心一念地修习,因而常常避开村庄聚落和人口众多的地方,来到山岩洞窟中修习禅定,这种洞窟即称作禅窟。

[3]四事:也称作四事摄法、四事摄,或四摄。这是大乘佛教菩萨为了普度众生,使众生产生亲近、趋向佛道之心,并最终归依佛教,而应当做的四件事。这四件事就是下文提到的惠施、仁爱、利人、等利四项。“惠施”又作布施摄,如有众生喜欢财物,则可施之以财物,如果是喜闻佛法,则当施予佛法。“仁爱”又作爱语摄,即随顺众生的根性,以善意、温柔的言语慰喻,使众生对佛道产生亲近之心。“利人”又作利行摄,即言语、行动都要符合佛教教法,利益众生,以此使众生接受佛法之道。“等利”又作同事摄,指能与众生共同相处,并相机教化,使众生受到佛法的熏习。

译文

在摩竭陀国境内,有一个叫毗提村的地方。这儿有一座大山,大迦叶以后就住在此山之中。将来弥勒菩萨成佛以后,便会带领无数人来到此处,将此山团团围绕,并直往山中而去。由于佛的恩典加被,因而看守此山的诸鬼神便当前来为众人打开山门,使众人都能见到禅坐于窟中的迦叶尊者。这时,弥勒如来便伸出右手,指着迦叶尊者对众人说:“在过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做释迦文佛的佛陀出现于世,这位释迦文佛有一个弟子,名叫迦叶,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位尊者。他在释迦牟尼佛的诸弟子中,以修习头陀苦行著称,因而被称为‘头陀第一’。”

听完弥勒如来的这番话,在场众人又亲眼看到晏坐于禅窟中的迦叶尊者,大家都非常赞叹,觉得此事闻所未闻,实在是稀有之事。无数百千众生,由此而得除尽各种缠缚身心、有碍清净修行的烦恼尘垢,初步掌握了修行佛法的正道,能初步运用佛法智慧去理解和看待事物,即获得了清净法眼。其中也有一部分众生由于见到迦叶尊者之身而修成了道果。在弥勒如来初次说法的法会中,就有九十六亿人获得了阿罗汉果位,这些获得果位的众生,都是我的弟子。我之所以这样说,就因为他们是长期受了我的教法影响的结果,才能这么快就获得这样的成就。同时也是他们平时一直坚持修习“惠施”(即施恩惠于他人,如以财物施于别人,或是以佛法教导别人等)、“仁爱”(以善意和温柔的态度对待别人,使众生对佛道产生亲近之心)、“利人”(以符合佛法的言语行动利益众生,使众生由亲近而进一步开始接受佛道)、“等利”(与众生共同相处,并相机教化,以佛法熏习众生)这四件事的结果。

原典

阿难!尔时弥勒如来,当取迦叶僧伽梨[1]着之。是时,迦叶身体,奄然星散。是时,弥勒复取种种华香,供养迦叶。所以然者,诸佛世尊,有敬心于正法故。弥勒亦由我所受正法化,得成无上正真之道。

注释

[1]僧伽梨:僧衣的一种,以九条或二十五条布缝制而成,又称作“大衣”。僧伽梨的意思是“众聚时衣”,一般在大众集会、授戒、说法,或出入城镇、村落及宫殿的场合时穿的。

译文

阿难啊!到了这时,弥勒如来就将从迦叶尊者处取得僧伽梨(即僧衣,袈裟的一种)穿上。然后迦叶便入灭度,他的身体即奄然星散。于是弥勒如来又取来许多鲜花,供养迦叶尊者。他这样做,是因为诸佛世尊,都具有敬仰正法之心的缘故。而弥勒如来也是因为受了我的正法教化,才修成无上真正之道的。

原典

阿难当知:弥勒佛第二会时,有九十四亿人皆得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教弟子,行四事供养[1]之所致也。

又,弥勒第三之会,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教弟子。尔时,比丘姓号,皆曰“慈氏弟子”[2],如我今日诸声闻,皆称“释迦弟子”。

注释

[1]四事供养“四事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以此四事供养于佛、法、僧,即称为四事供养。

[2]慈氏弟子“慈氏”即弥勒菩萨姓氏,梵音“梅底丽”(弥勒),意为“慈”。据佛教经典说,弥勒菩萨数世以来一直修习慈心三昧,所以世代以“慈”为姓。弥勒成佛后,凡弥勒佛的出家弟子,都应以弥勒佛的姓为自己的姓,故称为“慈氏弟子”。所以佛经中说“尔时比丘姓号,皆曰慈氏弟子。”就如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都以“释”为姓氏一样。

译文

阿难啊!你应当知道,在弥勒佛第二会说法之中,有九十四亿人将获得断灭世俗烦恼、解脱生死轮回的阿罗汉果位。而这些获得罗汉果位的,也都是受过我遗教教化的弟子,他们平时经常以衣服、食物、卧具以及汤药等物供养佛、法、僧三宝,时常对佛法怀着恭敬之心,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成就。

在弥勒如来第三次说法的盛会上,有九十二亿众生将获得阿罗汉果。他们也都是由于受了我的遗教而行,因此也是我的遗教弟子。当弥勒如来出现于世之时,那时所有在佛法中出家的比丘们,他们的姓氏,都将称为“慈氏”,就好像在我今日之世,我的诸声闻弟子都称为释迦弟子,都以“释氏”为姓一样。

原典

尔时,弥勒为诸弟子说法:汝等比丘!当思惟无常之想、乐有苦想、计我无我想、实有空想、色变之想、青瘀之想、膖胀之想、食不净想、脓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此十想[1]者,皆是过去释迦文佛为汝等说,令得尽有漏,心得解脱。

注释

[1]十想:即十种观想,或十种思想。即以上所举之十种想。具体名目及顺序,各经所说略有不同,如《广义门经》中说十想:一、不净想。二、无常想。三、苦想。四、无我想。五、厌恶食想。六、无安乐想。七、生光明想。八、离欲想。九、灭离想。十、死想。此外,《大品般若经·序品》中说十想是“无常想、苦想、无我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不净想、断想、离欲想、尽想。

本经所说十想,其中“无常想”又作非常想。即指世间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生灭变化的过程之中,佛教所说的“世事无常”就是这个意思。

“苦想”又作苦思想,即从无常想出发,观察世事处于不断的生灭变化中,人生也是如此,因此充满了痛苦,所谓三苦、八苦等。

“计无我想”又作非身想,即众生执着于有肉体主宰的“我”,佛教则从世事无常出发,说明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有情个体也是由“色”“受”“想”“行”“识”此五种因素(五蕴)和合而成,如离开了这五种物质或精神的因素,则没有众生之生命个体。因此,生命个体中并没有一个作为主宰的“我”的存在。

“实有空想”,指众生以世事万物和有情众生为实有,而佛教则以世界万事万物,包括有情众生,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因而是无常,并非实有,所以为空。

“色变之想”,色指物质性事物,指世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成、住、坏、空的变化过程中。

“青瘀之想”“膖胀之想”,以及下文的“脓血想”,都是指观想自身不净。世人多迷,以生命为欢乐,无不善视自身,想尽办法保养身体。佛教则以身体为臭皮囊,只有作如是观,才能对一切事物拿得起,放得下,才有可能接受佛法之道。“膖”,音“庞”,肛肿之意。

“食不消想”,又作“食不净想”“秽想”或“厌恶食想”,即观想世间一切食物,都是由不净因缘而生。如各种肉类,都是由精血脓水合成,其中又充满了各种寄生虫。各种食物在烹制过程中,又不断接触各色各样的污秽之物,受到种种污染,等等。作这样的观想,即为食不净想。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指世界充满了烦恼和痛苦,三界犹如火宅,无有安处,只有作这样的观想,才能毫不留恋现实生活,一心追求生命的解脱,从而希望修习佛道,获得永恒的、最高的精神境界。

译文

那时,弥勒如来为众弟子说法。他说道:比丘弟子们,你们仔细听明白了,你们应当经常修习十种观想。这十种观想就是:

一、无常之想:应该懂得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生灭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世事无常。

二、乐有苦想:要知道既然世事无常,人生也是如此,同样处在不断的生灭变化过程中,因此应当经常思念人生是苦。

三、计我无我想:人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离开了因缘,则没有生命实体的存在,因此生命个体中也没有一个作为主宰的“我”的存在。

四、实有空想:世事万物和有情众生既然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因而并非实有,所以说是空。

五、色变之想:你们要知道,为了破除人的情执及对肉体的执着,可观想尸体变化的丑恶形相。

六、青瘀之想:观想尸体经过风吹日晒,由黄赤色变黑青。

七、膖胀之想:还要经常观想尸体膨胀的形状。

八、食不净想:要观想尸体被蛆虫、鸟兽所食的状况。

九、脓血想:要经常观想尸体由腐烂而脓血流溢。

十、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要知道三界有如火宅,无有安处;世界充满了种种烦恼和痛苦,一切世事都无可乐之处。

为什么要作此十种观想呢?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这十种观想,都是过去世释迦文佛曾经为你们说过的。作此十种观想,可以使你们断除各种世俗的有漏烦恼,使心灵得到解脱,不再受各种烦恼的系缚。

原典

若此众中,释迦文佛弟子过去之时,修于梵行,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奉持其法,来至我所。或复于释迦文佛所,供养三宝[1],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弹指之顷,修于善本,来至此间。或于释迦文佛所,行四等心[2],来至此者。或于释迦文佛所,受持五戒、三自归[3]法,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起立寺庙,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补治故寺,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受八关斋法,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香华供养,来至此者。或复于彼闻法,悲泣堕泪,来至我所。或复于释迦文佛所,专心听法,来至我所。或复尽形寿,善持禁戒,来至我所。或复尽形寿,善持梵行,来至我所。或复有书读讽诵,来至我所。或复承事供养,来至我所者。

注释

[1]三宝:佛教将佛、法、僧三者称为三宝。“佛”者觉悟之意,佛是彻底觉悟了世间真理的大觉大悟者,为世间之尊,因此称为宝。“法”者是佛所悟之理,是世间至高至上的真理,因此也称为宝。“僧”者是佛法的继承和传播者,是佛陀的弟子,因此也称为宝。

[2]四等心:又称“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慈者“与乐”之意,以仁慈之心利益众生,使众生得到欢乐。二、悲无量心:悲者“拔苦”之意,解救众生的苦难,使众生从生死苦海中得到拯救。三、喜无量心:看到众生离苦得乐,感到喜悦。四、舍无量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一视同仁,没有厚此薄彼之心。佛教认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一切菩萨为普度众生,解救众生于苦海之中而应具备的精神条件。

[3]三自归:即“三归依”。归者归顺依附之意。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为了表示对佛法的尊崇和诚服。这是佛教信徒在入教时必须要受的一种仪规。据《大乘义章》说,佛教徒应当依佛陀为导师,所以要归依佛;应当以佛法为良药,对治自身的贪、嗔、痴诸病,所以要归依法;应当依僧为友,所以要归依僧。

译文

在今天与会的大众之中,有些是过去世释迦文佛的弟子。他们在过去世,曾经修习各种清净梵行,由此功德而于今世来到我这儿。有一部分是在过去世释迦文佛处,曾经修习过释迦文佛所说之法,因此而来到了我这儿。也有的是在释迦文佛处,曾经供养佛、法、僧三宝者,他们以此功德,而于今世来到我这儿。或者有一部分是因为在释迦文佛时,曾经在一弹指的刹那之间,修习过各种各样的善事,由于这样的功德才能于现在来到此间。或者有些众生是在释迦文佛处,曾经修习“慈、悲、喜、舍”此四等心者,因而现在来到了这儿。或者是在释迦文佛处,曾经受持过五戒、三归依法的,便于今世来到我处。或者是在过去世释迦文佛时,曾经建立过寺院,即于今世来到了我这儿。也有的是在过去世释迦文佛时,曾经整修过寺院的,现在来到了我这儿。或者是在过去世释迦文佛时,曾经受过八关斋戒的,便于今时来至此间。或者是在过去世释迦文佛时,曾经以香花供养佛、菩萨者,以此功德,便于今日来到了这儿。或者是在过去世时,曾经在释迦文佛处听闻佛法,并因闻法而悲泣堕泪者,即于今时来到我处。还有的是因为在过去世曾经在释迦文佛处,专心听闻佛陀说法的,即于今世来到我处。或者,有一部分是因为曾经尽自己的一生,守持佛制禁戒,努力无犯,故于今时来到我处。或者是因为尽自己的一生,努力修习各种清净梵行,因此而在今时来到我处。还有的则是因为经常书写和诵读经典,或者是能对佛、法、僧三宝供养无亏者,便能在今世来到我这儿。

原典

尔时弥勒,便说偈言:

增益戒闻德,禅及思惟业;

善修于梵行,而来至我所。

劝施发欢心,修行心原本;

意无若干想,皆来至我所。

欲发平等心,承事于诸佛;

饭食于圣众,皆来至我所。

所诵戒契经,善习与人说;

然炽于法本,今来至我所。

释种善能化,供养诸舍利;

承事法供养,今来至我所。

若有书写经,颁宣于素上;

其有供养者,皆来至我所。

缯彩及诸物,供养于塔等;

自称南无佛,皆来至我所。

供养于现在,诸佛过去者;

禅定正平等,亦无有增减。

是故于佛法,承事于圣众;

专心事三宝,必至无为处。

阿难当知,弥勒如来,在彼众中,当说此偈。尔时,彼众中诸天人民,思惟此十想。十一垓[1]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注释

[1]垓:古代的数量单位,见《太平御览》七五〇引汉代应邵《风俗通》说,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经”,十经谓之“垓”。如此,则一“垓”当为现在通常所说的亿。然经中所说之“十一垓”,实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只是表示数目极多之意。

译文

说完以上这番话,弥勒如来便对众人说偈道:

由于不断地增长守持戒律以及听闻佛法的功德,

经常修习禅定、息心思惟静虑等各种善业;

坚持修习各种清净无垢的梵行,

以此功德而能在今世来到我处。

因为经常以布施等功德产生欢喜心的缘故,

不断地进行修习以使内心逐渐回归本来清净之本心;

排除各种杂虑使自己的意念一直保持纯净,

如此修习便会在今世来至我处。

从内心中发出平等对待众生之心,

以此众生平等之心承事于诸佛世尊;

经常以鲜果饮食等东西供养诸圣众,

以此功德便能来到我处。

平时经常诵读戒律和佛说的各种经典,

自己善于修习并经常将经义说给人听;

时刻不忘发挥和弘扬佛法的精义,

今世便会来到我这儿。

曾经在释迦牟尼佛处出家而成为释迦弟子,

善于教化众生并能供养诸佛舍利;

承担起传播佛法并以佛法供养众生的责任,

以此因缘今世便能来至我处。

假如有人能经常书写佛教经典,

将佛经书写在纸、帛或绢上;

如有人能经常供养这些佛经,

便都能在今世来到此处。

如果有人能以缯绫绸缎或其他诸物,

供养于佛塔及寺院等;

口中不断称念“南无佛”名号,

即能于今世来到我处。

如果有人能经常供养现在及过去诸佛,

平时经常修习禅定、平等心和各种正道,

于信奉受持佛法之心无有增减;

以此因缘之故,能承奉亲近于诸佛、菩萨及诸圣众,

专心事奉佛、法、僧三宝,

如此而行必定能到达无为之处。

阿难啊!你可知道,当时弥勒如来即在与会诸众生中,宣说了这些偈言。那与会的众生、诸天人等,听了弥勒如来的说法之后,都一直在思考着如来所说的十种观想之法。实时便有百千亿万人天众生,断尽了缠缚众人身心的各种世俗尘垢烦恼,能够用佛法真理去观察事物和进行修行实践,获得了法眼净的果位。

原典

弥勒如来千岁之中,众僧无有瑕秽。尔时,恒以一偈,已为禁戒:

口意不行恶,身亦无所犯;

当除此三行,速脱生死关。

过千岁后,当有犯戒之人,遂复立戒。弥勒如来当寿八万四千岁。般涅槃后,遗法当存八万四千岁。所以然者,尔时众生,皆是利根。

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见弥勒佛,及三会声闻众,及鸡头城,及见儴佉王,并四大藏珍宝者,欲食自然粳米者,并着自然衣裳,身坏命终,生天上者,彼善男子、善女人当勤加精进,无得懈怠。亦当供养承事诸法师,名华捣香,种种供养,无令有失。

如是阿难,当作是学。

尔时,阿难及诸大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译文

在弥勒如来住世的第一个千年之中,诸比丘僧众们勤于修习,德行无亏,诸行之业无有瑕秽。那时的众生,都以一偈作为自己平时言行的禁戒,这一偈是:

口中的言语和心中的意念决不能涉及各种恶业,

身体诸行也必须无犯戒律;

如果能除尽此身、口、意三种恶业,

便能迅速地脱离生死之关。

过了一千年后,才先后出现了犯戒之人。于是弥勒如来又为众人陆续制定各种戒规戒律。弥勒如来住世当有八万四千年,当其寿尽灭度以后,遗留的教法将流传在世间八万四千年,这是因为,那时的众生,都是利根大器者。

各位信奉佛法的善男子、善女人们,你们如果希望能够见到弥勒佛者,或是希望见到躬逢弥勒如来三次说法盛会的诸声闻弟子,见到鸡头城及那位转轮圣王,还有届时将出现的四大珍藏宝库者,或是希望能够进食那芳香的自然粳米,并能穿着那由树上自然生长的衣物,当身坏命终以后,能够往生于天界者,抱着这些希望的诸善男子和善女人们,应当勤于精进修行,不得产生懈怠之念。同时应当供养和侍奉各位法师,以各种名贵鲜花和香料等物供养,不要有任何疏忽过失。

阿难啊!你们应当按我所告诉你们的做法去进行修学。

当释迦文佛说完这些以后,阿难和与会的各位众生听了佛所说之法,都从心底生出欢喜之情,信受奉行佛陀的教法。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