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三洞珠囊

卷之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三洞珠囊卷之五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坐忘精思品

《南华·齐物论第二》云:南郭子景隐几而坐,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偶也。

第六篇云: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於大通,此谓坐忘也。

第四篇云:支离其形,役则不预,又况更支离其德者乎?

又云:无听之以耳,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者,虚而待物也。虚室生白,吉祥止矣。

《道学传第二》云:张天.师周流五岳,精思积感,真降道成,号曰天师。

第五卷引《集仙记》云: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奉道精进,元嘉十四年於精思所忽觉额上惨痛,搔之得宝珠九枚,即泛以清水,辉耀竟室。于时临川王镇江陵,求看宝珠,即分三枚付信也。

《道迹经》云:青童君曰:夫精思者,当先烧香於左右也。

《上清八景经》云;精思百日,真人降形,仙人诣房,与子共言,赐子神仙之药,授子神真之道也。

《葛仙公五千文经序》云:精思远感上彻,太上道君遣真人下授文帝五千文经,希微之旨也。

又云:静思期真,则众妙感会;内观形影,则神气长存;体洽道德,则万神震伏,祸灭九阴,福生十方,安国宁家,孰能知乎?

《庄子·大宗师篇》云:夫坐忘者,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於大通。此亦是精思之义也。又《南华论·齐物篇》云:南郭子綦隐几而坐,嗒焉似丧其偶,故行若曳槁木,坐若聚死灰。此亦是精思之义也。

《登真隐诀》云:五灵道人支子元乃於静室精思,存五星在头上,岁星在左,太白在右,荧惑在膝中,使镇星在心中,各见光芒气色也,久久行之,出入远行,常思不忘,无所不却也。此五神因共人身,则白日昇天也。《裴君内传》云:佛图道人支子元,裴君授以长生内术。

又云:寻药之与存思,虽致道同津、而关源异绪。服药所以保形,形康则神安;存思所以安神,神通则形保。二理乃成相资,而有优劣之品。今虑神漏而形弃,是存思之为优,未见形去而神留,服药所以为劣。其有偏用能通者,亦同臻道岸,而未若兼善,使药与思交用,形与神相入,则指薪日续,游刃无阻,生涯自然而立,死地何从而来也。

《真诰第五》云:凡人常存思识已之形,极使髣髴,对在我前,使面上恒有日月之光,照洞一形,使日在左,月在右,去面前九寸,令存毕,乃啄齿三通,微祝曰:

元胎上真,双景三玄,右制七魄,左拘三魂,令我神明与形常存。毕,又叩齿三七通,咽液三七过。此名为帝君录形拘魂之道,使人精明神仙,长生不死。若不得祝者,亦可单存之也。

《真诰第七》云:仙人张微子,是汉昭帝时张庆之女也。曾精思於寝静,诚心感处,故得东海东华玉妃渟文期降之,授以服雾之道也。服雾之法,始起於此。

又云:括苍山学道者平仲节,河东人也。受师宋君,存心镜之道,如此积四十五年,中精思身形更少,体有真气,中央黄老遣迎,乘云驾龙,白日昇天,今在沧浪云台也。

又云:范伯慈者,桂阳人也。入天目山服食,饵胡麻,精思十七年,太上真仙司命君下降,授三十六卷经,後服还丹,白日昇天,今为玄一真人也。

《太一金真记》云:昔有裴君,止於崆峒山,修行精思。一年之中,髣髴形象。二年之中,五帝乘日,形见在君左右。三年之中,终日语笑戏乐。五年之中,五帝日君遂与裴君骖乘飞龙之车,东到日窟之天,东蒙长丘扶桑之宫,八极之城,登明真之台,坐希林之殿,授挥神之章九有之符,食青精日?,饮空碧玄神,於是与五帝日君日日而游。此所谓奔日之道也。

《上清变化七十四方经》云:若能精思於静室,弃累风尘,诚注太霞之观,目罗上清之宫,定气明於审止,安神洞於太空,则不旬日而睹神,不移年而飞腾,积感发乎一寸,变璘郁乎霄峰,周览极乎百圆,化七十四方奇变之道,福不可量,皆神经之贵行,宝诀之上仙也。

又云:若能夷心於牀室,思神颜於自然,财气达清霄,泽流九津,招灵景之幽华,荣朽老以长存,福庆衔於玄业,元吉散於种亲,可谓生死享其祚,祖考更生於胎仙,大象之妙化,巍巍乎灵文也。

《自然经诀》云:闭目存至真,精思降十老。昇仙永无为,灵颜恒妙好。渴饮玉池浆,饥食金光草。故陈先生修道会真必以精思为本,存神入观尅以静念为先也。

长斋品

《太玄经第八·老子传授经戒注诀》云:夫斋供丰俭,随时施设,大法清虚,简素为上也。

《登真隐诀第四》云:季伟昔长斋三年,诚竭单思,乃能服日月光芒之液,於是神光映身也。

《真诰第五》云:凡甲寅庚申之日,是尸鬼竞乱精神躁秽之日也。不可与夫妻同席,及言语面会,清斋入室,东向心拜,存神念炁,期感神明,亦适意所陈也。如此者,玉女降侍也。

夫学道之士,当先检制魂魄,消灭尸鬼,常以月晦朔之日,庚申甲寅之日,当清斋入室,沐浴尘埃,正席而坐,得不眠者益善,以真朱笔点左目訾下,以雄黄笔点右鼻下,令小半入谷裹也。点毕,先叩齿三通,微祝曰:

上景飞缠,朱黄散烟,气摄灵邪,尸秽沈泯,和魂链魄,合形大神,令我不死,万岁永全,聪明彻视,永亨利津。祝毕,又啄齿三通,咽液三过,并右手第二指蹑左目下各七遍。当尽阴按之,勿举手也。於是都按此二处,是七魄游尸之门户,钺精贼邪之津梁矣。故受朱黄之精,塞尸鬼之路,二景之薰婬乱之气也。此太极上法,常能行则魂魄和柔,尸秽散绝,长生神仙,通气彻视。行之三年,色念都泯也。

《无量经》云:正月长斋,诵咏是经,为上世亡魂断地逮役,度上南宫。七月长斋,诵咏是经,身得神仙,诸天书名黄籙,白简削死上生。八节之日,诵咏是经,为九宫真人。本命之日,诵咏是经,魂神澄正,万气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名书上天,功满德就,飞昇上清也。

《真诰第八》云:辛玄子,字延期,陇西定谷人也,汉明帝时人也。少好有道,遵奉法戒,至心苦行,日中菜食,链形守精,不遘外物,或游山林,屏弃风尘,志愿凭子晋於缑岑,侣陵阳以步玄,故改名为玄子,而自字为延期矣。亦见《道学传第四》。

《小劫经》云:凡烧香朝礼,日中一食。

《道学传第四》又云:范豺,巴西阆中人也。白哲而美发,秀眉明目,容止都雅,不言先见,不说机祥,闲恬无欲,终日默然,结络败布以绳为网,披苫才得蔽形,冬夏徒跣,脚不皴裂,四时无寝。太元十四年到荆州,居于南郡枝江县之富城洲尾巴芒中,亦有屋宇,不障风霜,以桑柴为牀,东藳插其间,有一空箪,一瓦瓶,装檐枕倚以卧,或有十日,荷檐乞食,口绝粳梁嘐醴滋味果实,唯麤粟饭菜羹食一升许,便过旬日也。

第十卷云:东乡超宗,字逸伦,高密黔陬人也。幼而离俗,不涉婚宦,立行精恳,人所不堪。日中而餐,餐止麻麦。门人眷属皆慕蔬肴,所处精庐鲑味不进也。住希玄馆,梁武帝三教兼弘,制皆菜食。虽有诏勑,罕能遵用。逸伦奉行,於是馆中法众莫不菜蔬,私有犯触即加斥遣,乃至厨醮不血味,远近嗟称,独为清素也。

又云:方谦之,字道冲,冀州赵郡栢县人也。外身济物,斋则六时。六时必十方忏,世中罕能随者,乃多独而行道。临当寿终,废斋七日而亡也。

又云:章旻,字高明,宣城人也,乃斥遣妻拏,出家受道,蔬食长斋,常以七尺虚幻,无劳爱惜,隐安吴山静处,绝根二十余日,凶人猛兽依其所止,气命赢微,亲宾固请进食,乃暂许之,粗已平复。陈大建元年,更绝饮食,云将护此身,会非长达,无益群生,不营久住,修道立行,何必在此?欲有更劝请者,拒而不纳也。

第十八卷云:沈法羲,字世贞,吴兴武康人也,住岝崿山。大弘道士每以正月十五日招集道俗,建邑斋,绕山续明也。

《上清大洞戒九十二条科》云:修雌一之道,平旦可小食,勿令饱。日中大食,过此以後,听甘木果也。

《灵宝斋戒威仪经诀下》云:道士长斋,过中听饮清水,饮而绝食。平旦饮粥,日中菜食。

《抱朴子》曰:洪意谓大斋日数多者,或是贵人,或是道士,体素羸劣,不堪旦夕六时礼拜。愚欲昼三时烧香礼

拜,夜可阙也。若欲一日一夜斋、此可

六时行道也。

《太真科上卷》云:学道乐生,好法修术,长斋菜食,得道乃休,此第一业也。次斋千日、百日、月日,节食麤食,服气服药,饴食随堪,密行其间,他事公私之急,皆听暂解,事竟续之,心形无怠,尅成真仙,空名苟修,息慢增考。

科曰:凡一年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此六月应斋。又一月之中,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此十日名曰十直斋,皆天神下降,精修得福也。

《太真科下》曰:长斋六时,随力所堪,大法常修习经讲吉日集斋皆可三时行道,拔度先亡,救济危疾,解罪度厄,悉六时行道。三时上经讲者,两时夜可覆讲,亦可诵经也。

又云:凡身为教主,习道率人,居宇有常,衣服有法,动静可观,所作可.则,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行化守一,天下同归。归乎清虚,守静唯笃,未能无待,常学少私,稍遣世务,三业可修。修三业,守一以斋为本。斋者,齐也,洁也,静也,不必六时行道,三时讲经,昼夜存神,忏悔请枫,干噪玄灵,更失其一。能得一者,必由摄三;能摄身者,端拱不扰;能摄口者,默识密明;能摄心者,神与道合。如斯为主成圣真仙。未全此者,摄身朝礼,离杀盗淫也。摄口诵经,兔妄言、绮语、两舌、骂詈;摄心存神,脱贪恚痴,十恶既去,十善自来,与道合真。不能尔者,勿妄为师,强立治化利养是□也。

《赤书玉诀下》云:太玄上宫,北帝常以庚申日制天民,三尸魂神条人罪状,上奏帝君。当以是日能修斋奉戒,昼夜思神,则三尸不得上天言人之罪,地司奏人善功,列言帝君,太一欢喜,即记名左契,长为种民也。

太上上宫至真尊神,常以甲子日遣太一中台大使者下周行诸天诸地,检校神只,支散杂俗鬼精。若其日能摄斋烧香,中台大使者皆条善功,奏上三天上帝。上帝即为除监天领地上鬼神主,书名玉历,长为真人。

《法轮经》云:长斋幽阜,不倦昼冥,切栢中餐,潭水霐澄,息影岩穴,独宿孤征,与鹿为群,倚林栖形,穷兽对蹲,飞乌哀呜,风云凄切,万古沈零,凝水填磵,素雪翳庭,寒厉切肌,志励殊精,契阔林岫,艰苦备婴,劳不敢倦,极不敢宁,展转求道,遂感皇情。

《道学传第二》云:张天师弃家学道,负经而行,入嵩高山石室,隐斋九年,周流五岳,精思积感,真降道成,号曰天师。诸经中长斋事大有,此不具也。

三洞珠囊卷之五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