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音钵。若音惹。后凡言般若者仿此)。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译
毗陵谢承谟贯三氏 注释
真州刘绍南圆觉氏 刊上蒋春同兰言氏 刊上钱松龄觉之氏 校订
此经以喻法为名。实相为体。无住为宗。断疑为用。大乘为教相。以喻法为名者。金刚。喻也。般若。法也。般若。华言智慧。金中之刚。至坚至利。能碎万物。此经能断众生疑执。取以为喻。波罗密。华言到彼岸。众生在生死海中。无有穷极。修此般若。能到涅槃彼岸。经者。常也。法也。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谓契理契机也。以寔相为体者。经云。若人得闻是经。即生寔相。寔相即无相也。以无住为宗者。宗训要。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经多以无住破着故。以断疑为用者。由经力用。能断妄执故。以大乘为教相者。经云。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此乃一经宗要。不可不知。故首列焉。若更略解经题。则云人苟具坚刚之志以修行。则智慧自生。乘此智慧。直达涅槃彼岸。故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会心之士。即此经题。亦堪悟入。不在见闻之多寡也。
○法会因由分第一
分去声。后仿此。
○言此会乃说法之因缘所由起也。佛与人随宜说法。解粘去缚。使之证悟。今大众会集听讲。故称法会云。
如是我闻。
佛之从弟阿难。从佛出家。博闻强记。佛说法四十九年。阿难于结集经藏时录出。一字不遗。故称多闻第一。此阿难言如是之法。我亲从佛所闻。欲启人信也。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祇音其。
○一时者。彼一时也。佛者。教主。舍卫。西域国名。祇树给孤独园。谓祇陀太子施树。给孤独长者买园。请佛居住。乃说法处也。给孤独长者。以好施孤独得名。曾在王舍城见佛闻法。欲请佛至舍卫国。佛令先觅住处。因见祇陀太子园。林荫清幽。欲以价买。太子戏云。须以金布满园中。即卖与。长者归。辇金布满园中。太子感其诚。因与园施树。共立精舍。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比。去声。后同。
○比丘。乞士也。上乞法于佛以资慧命。下乞食于人以资色身。言大以别其小。千二百五十人者。恒随佛听法之人也。自如是我闻至此。谓之通序。以诸经首。多用此数语故。佛入灭时。阿难问佛。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云。当安如是我闻等语。非但我法如是。三世诸佛。悉皆如是也。
尔时世尊。
尔时。彼一时也。世尊。谓世所共尊。佛有十号。此其一也。
食时。着衣持钵。
着。入声。后同。
○食时。言当午前可以乞食时也。佛制过午不食。且自不蓄食物。以去其贪。使各行乞。以去其骄。着衣者。服僧伽黎也。钵者。应量器也。或瓦。或铁。食量各有大小。钵则各随量置。
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
园在城外。城中则人烟辏集之处。故入城中乞食。
次第乞已。
已。音以。下同。
○佛心平等。不舍贫而从富。不越富以就贫。次第行乞。使人均沾福德也。
还至本处。饭食讫。
饭。音反。食。音嗣。
○讫。毕也。乞食归来。饭食已毕。
收衣钵。
收拾衣钵。示有条理而顺规制。
洗足已。
佛修苦行。不使色身安于逸乐。故行则跣足。今欲跏趺。先须洗足。
敷座而坐。
敷。布也。布座跏趺。将以说法也。
○善现启请分第二
善现。即须菩提。乃此经发起之人。盖由其启请。而得普闻妙法也。
时长老须菩提。
齿德俱尊曰长老。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亦名善现。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须菩提为上首弟子。解空第一。今欲申问真空无相之法。故从众中起座也。
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袒。露也。右肩偏露以示顺。右膝跪地以示敬。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合掌以示归敬。而启白于佛云。
希有世尊。
希。少也。言少有者。我世尊也。未致问辞。先叹希有。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如来者。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若欲广明。更有多义。须菩提称佛善能护佑调伏现在诸菩萨。令其入道。善以妙法付嘱未来诸菩萨。令其修习。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
善男子善女人。在凡而修出世行者。故名之为善。须菩提问言。设有善信男女于此。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阿。无也。耨多罗。上也。三。正也。藐。等也。菩提。觉也。言人若能发此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应不应之应。平声。降伏之降。平声。后同。
○应。当也。言未知其心。当何所安住而不外驰。妄念来时。如何降伏而不令起。此乃修行至要。洵切问也。于时世尊入甚深般若。诸根悦豫。须菩提睹相知意。故假申问答。欲得世尊反覆辨论。以申明真空无相之旨。非徒自悟。亦欲使在会及后之学者。得住心降妄之法。为下手工夫。以证至道。其嘉惠来学。寔无量矣。
佛言。善哉善哉。
须菩提问意。深合佛旨。故亟称其善也。
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佛呼须菩提言。诚如汝适所云如来善护念付嘱之语。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为。去声。后同。
○汝须诚听。吾当为汝言之。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若善信男女。而发此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其心当如是而住。当如是而降伏其妄心。如是二字。不可作泛语读过。是一绝妙心法。即无住生心之谓。非特指下文而言也。故此经始终皆称如是。盖吾人心本虚灵。与佛同体。祇缘无量劫来。妄念纷乘。曾无休息。由此妄念。生出八万四千种尘劳。舍生受生。轮回不已。无有出期。佛慈怜悯。因而说法度人。俾得离诸苦恼。顿证真如。以复其本体之明。然修行法要。先须净除妄念。务令心不系缘。不思善恶等事。因任自然。如如而住。从此进修。自得明心见性。庄子亦云。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此为修行正轨。乃住心降妄之要诀。千古圣贤。皆以此为下手工夫。佛故亟称之。若舍此别修。便成邪魔外道。顾诸人于此。往往轻忽看过。诚为可惜。兹特拈出。以公同志。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唯。音委。乐。音要。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乐。喜好也。须菩提闻佛说住心降妄之法。要而不烦。恍然契悟。故亟应而然之。但虑在会及后之闻者。未必皆能以一二语。而顿阶契证。故愿佛更引申其说。庶使闻者。不致茫然无据。
○大乘正宗分第三
乘。去声。后同。
○言佛说此法。乃修习大乘之真正宗要也。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
诸。众也。菩。普也。萨。济也。言能普度众生也。摩诃。广大也。佛告须菩提曰。若有众菩萨及大菩萨等。欲修习大乘正法者。
应如是降伏其心。
当如上所云如是之法而降伏其妄心。斯可矣。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众生之众。平声。后同。
○众。多也。言菩萨既以如是之法。降伏其妄心。而证悟不退矣。但既名称菩萨。尤应自他俱利。随类度生。夫不有一切众生在乎。众生。指卵胎至无想之类。佛谓轮王亦是凡夫。以其未超三界。尚在轮回。故概以众生目之。有谓众生仅指一己之妄心而言者。不合下文语气。且惟论自度。则局于二乘。而与大乘普度之旨相背。故不取焉。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卵生。飞禽之属。胎生。人畜之属。湿生。鱼龙之属。化生。蚊虻之属。又人与旁生。具有四生。诸天地狱中阴。惟是化生。鬼通胎化二生。皆属欲界。
若有色。
谓色界天。
若无色。
无色界天。欲界。有色。无色。谓之三界。
若有想。
谓色处天。
若无想。
无所有处天。
若非有想。
非想天。
非无想。
非非想处天。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涅。不生也。槃。不死也。修成正果。则永脱生死。无余涅槃。乃如来究竟彼岸也。菩萨之人。惟以度生为事。如上众生之类。悉皆令证涅槃妙果而度脱之。此广大心也。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菩萨虽以度生为事。而度脱如许不可计量之众生。然其心寔不存一度生之见。而自以为功。
何以故。须菩提。
菩萨所以不存度生之见者。此何故哉。须菩提当知。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有相无相之相去声。后同。
○但知有己为我相。分别彼此为人相。蔑视群生为众生相。希冀长生为寿者相。若菩萨有此四相。而心存分别。谓之四倒。是则妄念纷乘。悲心不普。又何云菩萨哉。
○妙行无住分第四
行。音恨。
○言菩萨于布施妙行。心无住着。寔无所希冀而为此也。
复次须菩提。
复。去声。后同。
○复次。再告之辞也。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行。如字。施。去声。后同。
○住。犹着也。此承上章而言。菩萨之人。既已离相度生。更宜离相行施。所谓无为而无所不为也。但菩萨法式。应行施而不着布施之相。此则三轮体空。而为无住行施。布施有二。一法施。二财施。说法度人。谓之法施。济人财物。谓之财施。三轮。谓施者。受者。及所施物。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在眼曰色。在耳曰声。在鼻曰香。在舌曰味。在身曰触。在意曰法。此谓六尘言。菩萨所谓无住行施者。不当于尘境生心也。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言菩萨当以所谓如是之法而行布施。心不著于尘境之相。则得之矣。
何以故。
夫行施而不著相者。此何故哉。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思量称量之量。平声。后同。
○盖菩萨行施而不着布施之相者。其所得福德。正不可以心思较量多寡矣。福德。犹言福报。菩萨之人。惟以布施为助行。期于速证。不应但求世间福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
佛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音否。问辞也。下同。
○佛欲显无相行施获福之大。故设言诸方皆有空处。试思东方虚空之处。其广大可能以心思计量否。
不也。世尊。
不。音弗。答辞也。下同。
○须菩提悟佛问意。而知东方虚。空自不可以心思量其广大。故以不也答之。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四维。四角也。佛又呼须菩提而问之曰。东方虚空。其广大既不可以心思较量矣。若南西北方。及四维上下。亦各有空处。其空处。有可以心思较量者否。
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东方虚空。其广大既无限量。则他方虚空。亦皆无限量。故仍以不也答之。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佛呼须菩提而告之曰。汝既知诸方虚空。其广大皆不可以心思较量矣。当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所得福德。亦如虚空之广大。而不可以思量焉。顾可住相行施。而仅取有为福报。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当知。菩萨之人。但应如我所教无住行施之法。而安住其心。则得之矣。此叮咛之辞也。
○如理实见分第五
言修行人。当知寔相无相之理。乃为如寔而见。盖色身是妄。若但向色身觅佛。而不见心佛。是不名为寔见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佛欲令人各见自心法身真佛。毋徒向外驰求。而昧己灵。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可仅以色身外相而见如来否。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须菩提悟佛问意。若徒以色身觅佛。必不能见自性如来。故即以不也答之。而言人固不可徒以色相见佛。而昧法身真佛也。
何以故。
夫不可以身相见如来者。此何故哉。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盖如来所说身色外相。即非法身真相。诚不可徒以色相而求真佛也。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以须菩提既悟问意。故告之曰。凡一切色身外相。皆是虚妄不寔。所谓有形终归坏。无相乃名真也。乃习丹道者。专在色身上摸索。纵活千年。终归于尽。究何益哉。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若人见一切色相。而不存有相之见。即能见真性如来矣。
○正信希有分第六
言人闻此经典。而能谛信不疑。是人善根深厚。方得具此正信。真乃希有之士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须菩提意谓。今我等亲炙于佛。得闻如是之妙法。固应谛信遵行。第恐后之闻者。未必遂能生信。故启白于佛。而言将来颇复有人得闻佛说如是妙法之章句。亦能不滋疑惧。而生真寔信心否。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佛以圣贤虽不常有。然佛法岂遂灭绝。何可蔑视将来。遂无人信受。故告须菩提曰。汝莫漫作是说。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
五百岁有五个。盖言运会变迁之期也。言虽如来入灭之后。最后五百岁中。必有大心凡夫。能担荷大乘正法。而坚持戒律。勤修福德者焉。此如来。佛自谓也。
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是人于我今所说之章句。闻之而必能生正信之心。以我此言为真寔非诳。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然此闻而生信者。寔非根行浅薄之徒。当知此人。已曾历劫薰修。善根深厚。且不仅于一佛二佛。以至四五佛处。种植善根而来曾于无量佛所。种植善根而来矣。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惟其善根深植。故闻我说如是之章句。而即生信心焉。然是人则固善根深植矣。抑知更有一念之顷。闻说是法。能生真净信心者。其所植善根。亦非浅鲜。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佛呼须菩提而言。彼闻法生信者。佛以智慧觉照。尽能知见此等众生。以善根深植之故。必能各如其信心而得福德。皆无量矣。所谓信心生一念。诸佛尽皆知也。
何以故。
夫闻法生信。而获福无量者。果何故哉。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盖此等众生。由善根深植。已探法要。而其心已不复有我人等四相之见矣。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是人不惟不着我人等相。并不于正法而生取执之相。亦不以非法而生舍离之相。心境如如绝无纤翳。
何以故。
夫其诸相永离者。此何故哉。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盖此等众生。其心若于一处而生取着之相。则一着。永着即为着我人等四相者矣。
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言不惟余相不应取着。乃至正法。虽固由之入道。于此而若生取执。则亦犹着我人等四相矣。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夫所谓一切离相者。果何故哉。盖取执即能害道。不惟正法不宜取着即非法亦不宜生厌离。若以非法而生厌离之心。则为取非法相。既有此相。即亦犹着夫四相也。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以故学道之人。其心不应以正法而生取着。尤不应以非法而生厌离。二者皆为著相。故皆不应取。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
夫以不应著相之故。故我常向汝等比丘说。须知。我平日。为汝等说法。不过为人解粘去缚。曾无寔法与人。正如以筏度人之喻。不可便认以为真法。而生取执也。筏者。竹箄。所以济渡。经云。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以喻如来说法度人。既已得悟。法亦应舍离也。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学者于闻法悟道之后。即正法尚当舍离。方免碍道。何况本非正法。可不急舍。而存计议乎。
○无得无说分第七
言如来在昔闻法证果。虽有得而寔无得。即今说法度人。亦有说而寔无说。总欲破人执相之见耳。
须菩提。于意云何。
此如来反复破人着。相之见故复以己躬下事示人。坚人深信。因呼须菩提而告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此如来。佛自谓也。言我在昔历劫修行。得成正觉。岂真有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可得耶。即今与汝等随宜说法。又岂有寔法可与人耶。佛致诘辞。总欲破人执着。之见耳。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去声。后同。
○解悟也。须菩提了解佛旨。故言我今解悟佛语。之意。寔无有一定呆法。可名之为无上正等正觉而尽人皆堪修证者。盖修行证果。各有时节因缘。如一方决不能疗万病也。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夫既无定法可名。亦自无定法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夫所谓法无定向者。此何故哉。盖我佛所说之法。固皆度人之具。然不可心生取着。而成法缚。惟当心领神会。不堪吐露向人。
非法非非法。
法无定相。故云非法。然如来说法利生。普令得度。不可谓之无法故云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差音雌。
○自阿那含以下为贤。阿罗汉以上为圣。世间为有为法。皆系识神用事。出世为无为法。因任自然。无处用力。差等差也。言所以谓法无定者何哉。盖一切出世贤圣。莫不皆由无为正法而证道。但其根性有浅深。故证果亦有差别耳。
○依法出生分第八
谓以此经法修持。自利利人即能出离群生于浊世。而径登彼岸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
佛欲显持经获福之胜。故呼须菩提而告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三千大千世界。乃一佛教化之所。盖一个日月运行之所。为一世界。如此千个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所谓三千大千者。乃举小千中千大千而言。寔则一个大千世界也。七宝。谓金。银。琉璃。玻璃。车渠。赤珠。马脑也。言若有人布满大千世界七宝。而以之布施邀福。则所施甚大矣。
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宁犹讵也。言是人布施如此之大。其所得福报。讵多否耶。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以此人布施之大。则其获福固应无量。故以甚多答之。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福。德性。自性福德也。盖依经修证。见自本性乃为自性福德。言所谓宝施得福之多者。何哉。但因离性布施。仅得有为福德。而非见性福德。此乃如来所说福德多之意也。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偈。音计。
○持者。执持不舍之意。偈。犹诗也。佛言若更有人。而不求有为福德。惟修见性工夫。能于我所说此经之章句。受持读诵。虽至少而仅持四句偈等。自来言四句偈者。聚讼纷纭。迄无定论。有谓指无我相四句者。有谓凡所有相四句者。有谓若以色见我四句者。有谓一切有为法四句者。所指虽殊。总不出无相之旨。究有何异。而必欲争执彼此哉。况此经正破执相。乃于四句偈而反欲指以寔之。是破相而仍著相也。恶乎可。或又谓佛秘而不言者。是大不然。试思佛说三藏十二部。多方指示。乃于四句偈而独秘之。有是理哉。按经中凡言四句偈者。上则有乃至字。下则有等字。细玩语意。所谓乃至等者。盖少之之辞。言虽少而乃至四句偈耳。此特泛言之也。顾欲磪指以寔之。不与无相之经旨。相拂戾哉。不可以不辩。
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言若人既自持经获益。又能推己及人。为人讲说。而化导之。则修证功深。自他俱利。视彼宝施之福德。固不侔矣。盖宝施获福固为多。然徒增顽福。难出轮回。譬如无量家资。而坐享销耗。财虽多。终有。竭也持诵经文虽甚少。然半偈明心。顿超尘劫。譬如为山累土。而日渐增高。力虽微。终有成也。两两相形。其为优劣。不待智者而明矣佛慈明诲。可不信行。哉。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言持经获福之所以殊胜者。果何故哉须菩提知否。自来一切修成诸佛。及诸佛所修无上正觉之法。无不皆从此经中流出。故称般若为佛母焉。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恐闻此经法殊胜。又生法执。故呼须菩提而告之曰。所谓无上正觉之佛法者。乃睹色闻声。各有悟入之由。并非有一定死法。可名之为佛法也。
○一相无相分第九
一相者。诸法寔相也。言诸法虽云有寔相。而究无定相。是不宜取执也明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洹。音浣下同。
○须陀洹。华言预流。谓此人见惑已断。得预圣人之流也。见惑谓见事物而心生计议也。佛欲示人离相证道之旨。故呼须菩提而问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声闻乘有四果。初果名须陀洹。证是果者。其心以为我今已得须陀洹果否。声闻属二乘。谓闻说法音声而证果也。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须菩提乃此中过来之人。故闻佛问。而知证是果者。其心必不存一得果之心。故以不也答之。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
须陀洹所以不存得果之心者。何故哉。盖须陀洹但有。入流之名。而无入流之相也。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陀洹既不为得果著相。即于六尘境界。都无染着所以名为须陀洹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此佛历举四果。而徴问之也。斯陀含。华言一来。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已断六品。更须欲界一度受生。故云一来也。思惑。谓触念生心也。佛呼须菩提而再诘之曰。声闻乘二果名斯陀含。证此果者。其心以为我今已得斯陀含果否。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初果之人。且不作得果之念。况等而上之哉。故亦以不也。答之。
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言斯陀含所以不存得果之念者何哉。盖斯陀含虽有往来之名。而心无往来之相。是以名为斯陀含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那。音罗。下同。
○阿那含。华言不来。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断尽。不来欲界受生。故云不来也。佛又呼须菩提而诘之曰。声闻乘三果名阿那含。证是果者。其心以为我今已得阿那含果否。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阿那含亦不存得果之念。故仍以不也答之。
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
言阿那含所以不存得果之念者何哉。盖其名虽谓为不来。而心且无不来之相。是以名为阿那含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阿罗汉。华言无学。此人于三界烦恼。悉已断尽。究竟真理。无法可学。故云无学。又阿罗汉将入佛乘。故不言果而言道也。佛又呼须菩提而诘之曰。声闻乘四果名阿罗汉。证是果者。其亦以为我今已得阿罗汉道否。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阿罗汉烦恼断尽。岂更存得道之念。故仍以不也答之。
何以故。寔无有法名阿罗汉。
言阿罗汉所以不存得道之念者何哉。盖阿罗汉固得无相之法。然寔无得法之心。而名之为阿罗汉也。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白佛而言。若阿罗汉心作是念。谓我已得阿罗汉正道。则其心已著相。既着得道之相。即亦犹着我人等四相也。又何云阿罗汉哉。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三昧。华言正受犹云妙理也。须菩提复以自己所得。印证于佛。故称世尊而言。佛见我与物无诤。而称我为已得无诤三昧。于人中最为第一可贵。是第一等能脱离五欲之阿罗汉也。盖非离欲无诤。亦不能进道矣。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然佛虽称我为离欲阿罗汉。我寔未尝作是念。而云我是离欲阿罗汉也。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行。音恨。
○阿兰那。华言无诤。须菩提复称世尊而言。我若曾作此念。而云我得阿罗汉道者。世尊便不说须菩提。是喜好无诤之行者矣。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无所行之行。如字。
○无所行。行所无事也。言佛所以称须菩提得无诤三昧者。以须菩提虽有修证。寔亦行所无事耳。故佛说我是喜好无诤之行者。然我寔无喜好之心存于中也。
○庄严净土分第十
法以无得为得。心以无住为住。清净自然。并不著相执有。此为庄严自心净土。非若设像。供养之为庄严也。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
佛欲以己之往事示人。使之坚信。故告须菩提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
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此如来。佛自谓也。然灯佛释迦之师也。言如我昔日在本师处。闻法顿证。其时本师果有秘法授我。而真有所得乎。
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佛佛相传。虽有得法之名。然皆自修自度。非有秘法与人。不假修为。便堪证果。故即以不也答之。
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寔无所得。
言佛昔在本师处。虽云得法。其寔得无所得耳。
○。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土。读作杜。盖东西异音耳佛又恐人不求见性。专以造寺塑像种种装饰而为庄严。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汝意以为何如耶。诸菩萨曾以外相庄严。而为庄严佛土否。
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诸菩萨。决不以外相庄严而为庄严自心佛土。故以不也答之。
何云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夫我所谓菩萨不事外相庄严者。何故哉盖庄严佛土者。非有庄严之迹。乃各自净其心。是则名之为庄严耳。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佛以须菩提所言庄严之意。深契其旨。故即是之而又呼之曰。须知诸菩萨及大菩萨等。应以所云如是之法而生其清净之心。清净心者。谓心不起丝毫杂念也。生字尤为要妙。佛恐学人但求心净。一向沉空守寂。宛如槁木死灰。则又落偏枯。而非中道。故特云生清净心。便觉活泼泼地。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言菩萨之心。既不宜落空。亦不宜附物。虽曰生心。不当于六尘上有所粘着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盖不惟不应于尘境上生心。即一切境缘。均不应有所粘着。此为无住生心之妙法耳。我佛教人。如此入细。千古传心妙诀。无逾于此。可谓要言不烦。宜乎六祖一闻此语。便尔悟入。吾辈可弗勉诸。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弥山高出天外。间隔四天下。其大无比。故称山王。佛欲人自见法身之大。故设辞以问须菩提曰。假如有人。其色身如须弥山王之大。汝意以为何如。是人之身。亦曾为大否。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知佛问意。而言若以色身而论。则如须弥之身。可云甚大矣。然所谓大者。何故哉是特以色身言之耳。若佛所谓法身者。广大如虚空。非有相。非无相。非色身之身。故云非身。是则可名为大身耳。岂区区色身之比哉。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谓以七宝行施。固虽甚多。但享世间顽福。其福有量。若持经化导。终至成道。永享无为真福。其福转胜也。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佛又申言持说。之获福。胜于宝施。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假如以恒河中所有之沙数。一沙复作一恒河。汝意以为此沙数恒河之沙曾为多否。此极言其无量也。恒河。西域河名。周四十里。其沙甚细。佛每于此说法。故欲言多。辄取河沙以为喻。宁犹曾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以恒沙之多。何可数计。故以甚多答之。
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言但计一河沙数之恒河。其多且已无数。何况众河之沙而能计其数哉。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佛以须菩提。言众恒河沙之多。不可数计。故呼之曰。我今以真实之言告汝。设有善信男女于此。以七宝布满尔顷所谓众河沙数之大千世界。以为布施其所得福。曾为多否。第八分中曾言大千世界宝施。不及持说之福。今复言众河沙数之大千世界宝施。则其多尤难计量。而获福亦更无穷矣。佛屡设喻。极显持说之胜耳。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以设有如许宝施。获福岂有限量。故以甚多答之。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授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以宝施获福。终不及持说之胜。故告须菩提曰。若有善信男女。受持此经中章句。乃至仅持四句偈等。且与人解说。使之信受。此人所得福德。已超胜于前宝施之福德矣。夫持说之殊胜若此。人胡不勉而行之。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言持说此经之处。自天人以迄修罗。并皆呵护。是彼等亦知尊重正教也。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
此承上章。申言持说之胜。不惟获福无量。故复呼须菩提曰。若人随意解说此经之章句。或少而至四句偈者。
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供养并去声。
○阿修罗有四种。一属天趣。能与帝释争衡。一属人趣。一属鬼趣一属畜生趣藏佛舍利之处为塔。奉佛形像之处为庙。言持说此经之人之处所有诸世间中。若天。若人。若修罗等。皆当恭敬供养。如奉佛之塔庙焉。盖彼等之所供养者。以此无上希有之法。难见难逢。故猝遇之。而生钦敬也。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对文曰读背文曰诵。夫随说经中章句者。天人且如许尊重。况复有人而能持诵全经。其为崇奉。又当何如耶。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是人既能持诵全经。必能研求厥旨。自可由之入道。佛故呼须菩提曰。汝当知此持经之人。以信受此经之故。必能成就夫最尊最上。第一等。世间所少有之妙法。而功不唐捐焉。顾不伟哉。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言若此经所在之处。虽无佛而即为有佛。若持诵此经之人即为所应尊重之大弟子焉。其为尊重何如耶。则此经之殊胜诚非浅鲜。见闻之者可不敬信受持。以期证悟哉。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言此经之殊胜。既得闻之。自当敬信受持。然受持而不知如是生心之法。不免入于歧途。故云如法受持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是时须菩提闻佛说此经之胜妙。因不禁欣喜而白佛云。世尊。当以何名名此经。我等得闻此经。自当信受奉持。而奉持之法。未审云何。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佛以须菩提请问经名。及受持之法得其要领。故告之曰。是经名之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喻若具坚刚之志以修行。则智慧自生。乘此智慧。直达涅槃彼岸。所以命此名者。欲令汝等顾名思义当秉此义而奉持。之则庶乎几矣。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
佛所说经。处处不落实迹。是其心法要妙。如上说奉持之法。又恐人著相生执便非中道了义故急折之曰。我之所以教汝等奉持之法者何哉。须菩提当知。佛说般若波罗蜜之旨。但得心知即是。并非教人常着一般若波罗蜜之见于胸中也。此意最宜辨明。所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佛欲广离。相之意。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如来常为汝等说法。果有实法与人否。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闻佛问辞。审知说法者。无法可说之义。故即白佛云。世尊。如来虽云说法。其实说无所说耳。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此如来欲人知尘界色身。均皆幻妄不实。虽复美大与真性中总无关涉。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若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尘。其数曾为多否。夫世界微尘。岂有限量。佛盖取以喻人妄念之多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以大千世界微尘多不可量。故以甚多答之。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须菩提既答佛微尘甚多之语。佛又呼其名曰。是诸微尘。佛皆不着微尘之相。尘本与我无涉。故说为非微尘。然尘相宛然。是亦名之为微尘而已。盖喻妄。念虽多。若不起心随之。则妄念亦不能为碍矣。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盖自佛而观。不惟尘埃微物为幻妄即大而世界。亦是人心一念造成劫火烧时。终须坏灭。故云如来说世界。亦不着世界之相。即非世界矣。然世界宛然。是亦名之为世界而已。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佛又呼须菩提曰于汝意以为何如耶。如来色身。有三十二种相好。见此相者。可云真见如来否。盖言如来色身。虽复种种相好。亦属幻妄故不当以此见如来也。筏喻经云。三十二相者。一身清净。二身端直持重进止如象王。三身不倾动。四客仪备。五骨际如钩锁。六毛孔出异香。七身边光一丈。八光照身而行。九顶有肉髻。十发长好。十一。发青绀色不乱。十二。面俱满足如满月。十三。眉如初月。十四。眉间白毫相。十五。眼修广。十六。鼻高不露孔。十七。耳轮辐相。垂成。十八。颊辅如狮子。十九。口出无上香。二十。舌广长薄。二十一。一音报众声。二十二。两手过膝。二十三。膝骨坚圆。二十四。足下千辐轮相。二十五。行时足离地四寸。印文现。二十六。行步如鹅王。二十七。住处安无能动。二十八。威镇一切。二十九。说法不著相。三十。等视众生三十一。随众生意。和悦与语。三十二。一切恶心。众生。见即和悦。此皆奇相也。他说互有异同。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须菩提悟无相之旨。闻佛问辞。即以不也。答之而言。寔不可仅以三十二。相而见如来也。
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夫不可仅以色身见佛者何哉。以如来所说三十二相者。乃色身幻相。而非法身真相。是特名之为三十二相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佛前言宝施虽多。不及持经功德。盖宝施者。外财也获福尚有限量。今言善男女等。更以恒沙身命而为布施。此为内财人所难舍。则其获福。尤无量矣。盖设喻重重。极显持说之殊胜也。大慈悲语。曷可忽诸。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授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言以身命布施。其获福固远胜宝施者矣。然若有人。而能受持此经中章句。或少而仅持四句偈等。既自行持。又复宣说化导。则自他俱利。顿阶证悟。其所获福较命施者而甚多矣。非殊胜哉。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言行人于一切处。而离诸幻相则真性寂然。灭尽诸有。斯心体圆明。永臻常定矣。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解。音懈。后同。
○解。犹悟也。是时须菩提闻佛说此经。反覆明辨。深悟此中妙义。既伤闻法之迟。暮犹幸至道之亲承。正如浪子还乡。重瞻慈父。衣珠故在。客作徒劳。回思苦海无边。浮沉长劫。故不觉涕泗横流。顿生悲感而白于佛。叹言举世所少有者。我世尊也。
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曾。音层。
○言佛说。如是极深妙之经典。我虽从昔日以来。已得慧眼。能观天上及界外。无不了然。然终未尝得闻佛今所说如是之经。为极深而最简。又何幸而得闻之哉。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须菩提言以如是之深经。自既闻之矣。又称世尊而言。若更有人。得闻是经。深信不疑。心常。清净。即能生夫寔相。寔相者。无相也。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言是人既心生寔相。吾知其必证菩提妙果。而可云成就第一。等最希有之功德焉。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寔相。
此须菩提解说寔相之义。故称世尊而言。实相即是非相。以明真空无相。非一切色相之谓。是则如来说名寔相也。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须菩提虑后之修行者。去佛渐远正法难闻。故复称世尊而言。我今亲承佛训。得闻此经。又得佛详加剖晰。毫无疑滞。则我之信解受持。自不为难矣。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五百岁。说现前。言若于将来之世。最后五百岁中。若有众生。于本所不闻者。以有缘故。忽闻此经。而能信解受持。不滋疑惧。当知是人。夙根深厚。便为第一希有之人矣。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所谓是人为第一希有者何哉。盖了悟。此经深生信解。便明无相之旨。则其心必无我人等四相也。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所以谓是人悟无相者何哉若有我相之见即非真知寔相矣既知我相非相则人相等三。亦非寔相也明矣。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夫以我人等为非相者何哉。盖行人贵见相而离相。若不着诸相。是人虽未证佛果。终当成就。是即可名之为诸佛矣。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佛以须菩提所言。深合经旨。故告之曰。如是如是。所以深许之也。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言若更有人而得闻是经。其心不惊怖不畏惧者。则其解行甚深。迥超侪辈。是人殊为世间所希有者矣。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
波罗密有六种。谓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解脱。第一波罗密。即般若也。以此经正说般若。故称第一。佛言我云是人为希有者何哉。盖大乘正法。决非小根器人所能承载须菩提当知。离诸名相者。不惟我人等相为应离。乃至如来所说第一波罗密法。究系说无所说则亦非波罗密矣。但如来说法炽然。何尝缄默。既为人说此波罗密法。是即名之为第一波罗密耳。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
佛以般若波罗密。既不可以相求之。则诸波罗密。皆不应有所取执也明矣。然诸波罗密中。惟忍辱为最难。故呼须菩提而告之曰。忍辱波罗密。如来亦不以难行之故而生著相也。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
此如来以己昔行忍辱之行。以证之也。言我所谓。不着忍辱之相者何哉。如我昔日曾受歌利王割截身体。此为人所难忍者也。而我能忍之。歌利。华言极恶。佛于宿世作仙人时。修忍辱行。山中宴坐。遇歌利王出游。王时方憩息醒而不见左右宫女。入山见众女。围绕仙人礼拜。王大怒曰。何以姿情观我女色。仙人曰。我不贪女色。王曰。云何见色不贪。仙人曰。持戒。王曰。何名持戒。仙人曰。忍辱即是王乃用刀割仙人身。问曰。痛否。仙曰。不痛王即节节支解之。问曰。还嗔恨否。仙曰。我尚非有。何有嗔恨。时四天王大怒雨石以警之王乃止。歌利王。即后之憍陈如。佛初成道时所度者也。
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言我尔时虽行此难行之事。然自我视之。如以汤沃雪。与心性无与。盖缘胸中无四相之见存焉耳。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盖我之所能忍辱者何哉。缘空无我相故耳。若于支解肢节时。而心有我人等相。则必不能忍受而生嗔恨矣。嗔。怒声也。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又呼须菩提而告之曰。我念过去之世。于五百世前已曾作忍辱仙人。行忍辱行。我于彼时。即无四相之见。以明修此苦行。非止一世。寔欲勉人勿以难忍之行。而遂生嗔恨。致令修不能成也。盖六波罗密。惟此为难。此能顺受。余即易为。佛故于此特言之。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言以是故须菩提当知。菩萨之人。其心应离一切色相。而发此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庶与斯道。方有相应分。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言发此无上道心者。设遇六尘境界。皆不宜住心生执。然百物不思。心易昏沉。故应不住境缘。而心地仍要清明。斯为要诀。若心忽缘外物。便非住心正轨。即为非所住而住矣。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是以佛说菩萨之心。一切无住。虽行布施。而不住色相。是为行所无事。不自居功。亦不望报也。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须菩提当知菩萨行施。虽不生取着。然普愿众生。离苦得乐使之获益。乃合菩萨法式。但其心惟任自然不假勉强。方为如是行施耳。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盖自佛眼而观。凡一切色相。皆属幻妄不寔。故云非相。及观一切众生。与我同体。何分彼此。故云非众生。盖佛心平等。非若众生之偏私自好。利欲薰心。此生佛之所以异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当知我说此经。汝等切勿疑议。佛戒妄语。的系诚言。故云真寔语。如寔而非欺诳之语。不异语者如来说法。始终如是也。佛语每多重复。缘人骤闻正论信心为难。故不惜申说再三。以诱掖奖劝之也。我佛大慈。能毋感发。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我今为汝等说。此法。皆我所昔。得汝等不得以此法为寔。而生执着。亦不得以此法为虚。而怠行持。惟以如是之心。而学如是之法。斯可矣。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须菩提。菩萨之人。固不应住相行施矣。然设云我此布施。是为如法。则为住法行施而生法相。便如人处暗中。惟见黑暗。他无所见也。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种上声。
○若菩萨之心。不住于法而行施者。则如有目之人。又有日光照耀种种色相。悉皆明了。此所以不应住相而行施也。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佛屡言持经功德之胜以励人。故呼须菩提曰。后来世中。若有善信男女。能持诵此经者。其善根为不浅矣。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言持诵此经之人我以佛之智慧。尽能知见是人。或久或暂。必得成就无限量。无边际。之大功德焉。盖遵信行持。功无虚弃。终至证果而后已。谓非大功德乎。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言持经功德之胜。远超于恒沙身命布施。况行之较易。而收功甚钜。人胡不自勉。而坐失此胜方便哉。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分去声。
○初日分。寅卯辰时也。中日分。巳午未时也。后日分。申酉戌时也。此如来更设喻。以极显持说之胜也。故呼须菩提曰。若有善信男女于此。每日三时。而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者。则视宝施功德不可以同年而语者矣。
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言是人每日三时。而以恒河沙命布施。复经无量长劫。则所施身命。不可计量。而获福亦更无量矣。此固必无之事。即使有之。终属有为法。徒享世间顽福。与心性毫无交涉。故下文复显持说之胜。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言彼命施者。获福固无量矣。然若有人而得闻此经。信心不疑。则虽未行持。而所得福德。已超胜于彼矣。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夫闻经生信。已胜身命布施。况复钞写持诵。又为人解说者乎。则其获福之多。自不待言矣。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要。平声。
○要。约也。言约而言之。此经寔有不可以心思计议。不可以秤称斗量。有如是之无边功德焉。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然如来此经为发心求大乘法者所说为求最上乘者而说。非为下劣凡夫而说也。盖其根行浅薄。纵闻胜法难发信心。所谓下士闻道大笑之。良可叹也。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若更有人。能持诵此经。遍为人解说。而化导之。我皆知见是人。必能成就难称量。无边际。不可思议之功德焉。盖极形其莫可比数也。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荷。去声。
○荷。负也。言此持说之人。即为负荷担当如来无上正法者矣。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所谓持说之人。即为能荷如来正法者。何哉。须菩提当知。若乐小乘法者。则于人我等见。成敌两立。是则四相炽然。而于此甚深经典。反生疑谤。既不能信受行持。自不堪为人解说。良以己眼不明。遂至误入岐途。而失此胜妙功德耳。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须菩提当知。若乐小法者。于此无上正法既不能行持获益矣。设有大心众生。正信坚固。随其所在之处。苟有此经则经之所在。彼一切世间天人以迄修罗。皆应恭敬供养者矣。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叶即花字。
○言此经所在之处。虽非塔而即为是塔。若天人修罗。见于此处。便皆尊重恭敬。礼拜而围绕之。且以名华异香。布散其处其为尊异。又何如耶。盖佛菩萨说法之处。常有天人散华其上。以示䖍洁。故云。
金刚经易解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