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贺知章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贺德仁的族孙。年轻时以文章知名,考中进士。始出仕授官国子四门博士,又转任太常博士,都是陆象先在中书任上所举荐的。开元十年(722),兵部尚书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上书请准让贺知章及秘书员外监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等人都进入书院,共同撰写《六典》及《文纂》等书籍,多年后,书竟未撰成。后转任太常少卿。

开元十三年(725),升任礼部侍郎,加官集贤院学士,又担任皇太子侍读。这一年,玄宗到东岳泰山祭天,有诏命让他随群臣一同前往,并停留在山谷口上,玄宗单独与宰相及外坛行事官登上泰山上斋祀的地方。当初,玄宗因为灵山清静洁净,不想过于喧闹,召知章前去讲解拟定礼仪制度,知章便进言说:“昊天上帝是君位,五方诸帝是臣位,帝的称号虽然相同,而君臣的地位不同。皇上应到山上去祭祀君位,群臣当在山下祭祀臣位,这的确足以垂范于来世,是变革礼法的大举措。然而祭祀大礼成于三献仪式,亚献爵、终献爵应与初献爵合在一处。”玄宗说:“我正想这样做,所以问问你。”于是诏命:“三献祭礼在山上进行,五方帝及众神座在下坛进行祭祀。”不久遇上惠文太子去世,有诏书命礼部挑选挽郎,结果知章取舍不太允当,门荫子弟为此围住礼部喧闹满庭。知章只得用梯子登上墙头,探出头去处理事情,当时人都嗤笑他,他因此改任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担任集贤院学士。不久授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知章性情豪放旷达,谈笑风生,当时贤人达士都很倾慕他。工部尚书陆象先,是知章族姑的儿子,与知章很亲密友善。象先常对人说:“贺兄言谈举止潇洒倜傥,真可以说是风流之士。我与子弟阔别都并不思念,而一天不见贺兄,便生浅俗吝啬之念。”知章晚年更加豪纵放诞,不拘礼法,自号“四明狂客”,又称为“秘书外监”,遨游于里巷之中。醉后写作诗文,动辄成卷轴之作,文不加点,都卓然可观。又善长于草隶书法,常常是喜爱书法的人供给他纸张笔墨,他便挥毫题写,一气呵成,每张不过数十个字,人们予以流传珍藏。

当时有吴郡人张旭,也与知章互相友善。张旭善长草书,好饮酒,每常于醉后呼喊狂奔,索笔挥洒,则笔致变化无穷,有如神助,当时人称为“张颠”。

天宝三年(744),知章因病而精神恍惚,便上疏请予剃度为道士,要求返回乡里,还捐出本乡住宅作为道观。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授予他儿子典设郎贺曾会稽郡司马之职,让他好奉养父亲。知章离京时,皇帝亲自做诗相赠以送行,皇太子以下官员都前往握手告别。还乡不久辞世,终年八十六岁。

肃宗因知章侍读的旧谊,乾元元年(758)十一月下诏道:“已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气质平易恬淡,襟怀宽和高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引拔会稽山的美箭,蕴藏昆仑山的良玉。所以名飞尚书省,侍讲太子宫,常常静默自处涵养闲逸之情,于谈笑戏谑之中蕴含讽谏之意。因年老而辞官,又见其恳挚忠诚,希望追随老子、老莱子的玄踪,实现做四明狂客的心愿。与其初衷相合,解脱朝服,驾青牛隐去而不返,与布衣百姓相亲而长往。世事变化宫殿非昔日之景,人琴两亡惟剩对故人的怀念。深情的悼念,宜行繁缛的礼节,以示追悼的隆重。可追赠礼部尚书。”

先前神龙年间(705~707),贺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等人,都是吴、越士人,文词俊秀,而名扬京城。朝万官职只做到山阴县尉,齐融为昆山县令,若虚为兖州兵曹,邢巨为监察御史。包融与张九龄遇合,被引荐任怀州司户、集贤直学士。这几位才子的诗文常被世上人所传诵,其中只有贺知章最为显贵。

神龙年间,有尉氏县李登之善于写五言诗,遭遇坎坷不顺,六十余岁时,于宋州参军任上去世。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