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九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三

郊社考【三】

乾隆元年正月辛丑祈谷於

上帝

皇上亲诣行礼先是雍正十三年九月

皇上绍登大宝仁孝方笃逾三月後羣臣以祀典上请

谕旨

庙大祀朕自不敢因一已孺慕之私情有缺

祖禘尝之钜典所议朕诣行礼甚是但先期斋戒所以洁

齐心志对越

神明朕意斋戒之日即当素服冠缀缨纬其视祝版亦当

照例用礼服以昭敬谨

朝日

夕月等祀虽系遣官行礼然诚敬之心默为昭格陟降左右不啻亲承朕意於遣祭之日亦应素服冠缀缨纬方与礼意相合尔等再议具奏礼部等遵

旨议上允之於乾隆元年孟春祈谷行礼如仪

二年四月甲戌大祀

天於

圜丘奉

世宗宪皇帝配享行恭奉

神牌参拜

上帝之礼先是元年十二月

谕礼部仰惟

皇考世宗宪皇帝德并高深恩覃海宇骏烈鸿功垂裕百

世允宜配享

郊坛永崇禋祀朕思来年三月升祔

太庙之後配享之礼理宜敬谨举行第其时夏至伊迩冬至尚遥敬稽我朝旧制顺治十四年三月

世祖章皇帝恭奉

太宗配享

圜丘翼日配享

方泽康熙六年十一月丁未时届

南郊

圣祖仁皇帝恭奉

世祖配享越十日配享

方泽两朝典制均系特行礼隆仪备灿垂史册且稽之经传成周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即月令所谓季秋大享帝也召诰三月丁巳用牲於郊释者谓非常祀而祭天以告定位也又宋仁宗皇佑二年以大庆殿为明堂合祭天地三圣并侑一如圜丘南郊之仪则是古来因事郊祀之礼不必定在二至之时明矣我朝旧制尽孝尽诚与古符合来年

世宗宪皇帝配天大礼宜遵照举行於是礼部具仪奏上

谕旨尔部具奏

皇考配享

天坛仪注朕敬谨详閲内称配享时朕恭奉

神牌陞坛奉安於东三青幄次并未议及参拜

上帝之仪朕思升祔

太庙时先行参拜

列祖

列后礼然後陞座今配享

圜丘亦应先行参拜

上帝礼然後陞座於理方协议政王大臣等议奏伏查本朝会典及明会典未经详载神牌参拜

上帝之仪今

皇上特谕臣等详议仰见

皇上仁孝敬谨之心至周至备应遵

旨增入参拜

上帝之仪实为尽善【仪注见後】其夏至配享

方泽参拜

皇地只俱遵此仪至上辛配享

祈谷坛不必再行参拜礼疏入从之正祭日

皇上恭奉

世宗宪皇帝神位参拜

皇天上帝礼毕奉安於

上帝神位之左

世祖章皇帝之次第三青幄内前期祭告一应礼仪均与

雍正元年同

三年正月辛酉祈谷於

上帝奉

世宗宪皇帝配享

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辛巳冬至大祀

天於

圜丘以斋戒於

皇太后万夀前三日预行庆贺礼

十二年十一月定

郊坛大祀誓戒百官之礼是岁冬至大祀後六日奉谕旨古天地大祀前期有百官受誓戒之礼周官冢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唐宋则掌以太尉或於尚书省或於朝堂明初誓於中书省後於阙门宣制嘉靖中则亲御奉天殿百官朝服听誓戒所以耸衆听而致肃共儆怠玩典至重也国朝祀典太常寺先期行文出示盖本古人誓戒遗意而集衆宣示仪章未举朕思八政祀居其首而大祀莫重於郊嗣後有事於

圜丘

方泽

祈谷

雩祭应於午门前宣誓戒陪祀之王公文武大臣官员朝服齐集跽听行礼以明齐明严敬之意大学士会同该部稽古具仪以闻寻具仪奏上举行如仪至十九年大学士等奏令各衙门恭录

敕谕制牌收贮每遇

两郊大祀太常寺豫奏通行令於致斋日恭设堂中随时

仰瞻其宣读之礼停止允之

十二月定

郊坛大祀省视

神位上香及省视牲器之礼内阁奉

谕旨朕惟致敬

郊坛宜从典制乃者朕於大祀前期一日恭诣

坛位躬亲省视展洁告?良云周备惟是

神主向藏

皇穹宇

皇只室

皇乾殿考之唐开元礼先期升主陈设省视复收朕思因

省视而陈设

神主有违神道静穆之义未协寅恭严事之诚应於躬省皇穹宇

皇只室

皇乾殿上香行礼分献官诣配殿行礼肃将悃忱以伸对越但事属剏举着大学士会同该部详悉定议并恭诣

坛位後亲视笾豆之处具仪以闻寻遵

旨具仪奏上举行如仪【详见仪注】

十三年十一月壬子冬至大祀

天於

圜丘用新成祭器更定大驾卤簿乘玉辂

亲诣行礼是岁正月奉

谕旨国家敬

天尊

祖礼备乐和品物具陈告丰告洁所以将诚敬昭典则也考之前古笾豆簠簋诸祭器或用金玉以示贵重或用陶匏以崇质素各有精意存乎其间历代相承去古寖远至明洪武时更定旧章祭品祭器悉遵古而祭器则惟存其名以甆代之我朝

庙陈设祭品亦用甆盖沿前明之旧

皇考世宗宪皇帝时考按经典范铜为器颁之

阙里俾为世守曾宣示廷臣穆然见古先遗则朕思

庙祭器既遵用古名则祭器自应悉仿古制一体更正以备隆仪着大学士会同该部稽核经图审其名物度数制作欵式折衷至当详议绘图以闻朕将亲为审定敕所司敬谨制造用光禋祀称朕意焉十月又

谕朕敬

天尊

祖寅承毖祀

庙祭器聿既稽考古典亲为厘定命所司准式敬造质文

有章精洁告备自今岁

圜丘大祀为始灌献陈列悉用新成祭器展?敬焉古者崇郊享则备法驾乘玉辂以称钜典国朝定制有大驾卤簿行驾仪仗行幸仪仗其名参用宋明以来之旧而旗章麾盖视前倍简今稍为增益更定大驾卤簿为法驾卤簿行驾仪仗为銮驾卤簿行幸仪仗为骑驾卤簿合三者则为大驾卤簿

南郊用之

方泽以下皆用法驾卤簿五辂酌仿周官及唐宋遗制金

玉象革各如其仪乘用亦自今岁

南郊始光昭羽卫用肃明禋谕所司知之十五年四月又谕礼器昭垂世守勿替祠官掌故图谱宜详其令内府依卤簿大驾之例按器绘图具着体式俾懿文洽礼展帙犁然永传册府称朕修厘法物毖敇明禋至意十四年五月

诏斋宫致斋勿鸣鼓角内阁奉

谕旨朕於

两郊大祀先御斋宫以齐一思虑闻之记曰斋者耳不听乐孔子曰三日斋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言不敢散其志也今斋宫宵漏下鸣画角严鼓以为节虽异於宫悬合奏而吹角鼓鼜军中之容岂所以专致其精明者欤此盖相沿前明弊典未更後此严更鼓角不当用之斋次大学士其会同礼部定议以闻载入会典

是月

诏修缮

两郊坛宇展拓旧制是岁五月

皇上以夏至大祀

方泽诣

斋宫斋宿大学士等奉

谕旨稽古明禋肇祀

郊坛各以其色

地坛方色尚黄今

皇只室乃用绿瓦盖仍前明旧制未及致详朕思南郊大享殿在胜国时合祀

地山川故其上覆以青阳玉叶次黄次绿具有深意且南郊用青而

地坛用绿於义无取其议更之至

两郊坛宇虽岁加涂塈而经閲久远应敕所司省视所当修整者敬谨从事详考典章具议以闻嗣大学士礼部奏言臣等谨考礼经所载

两郊义类甚着故祭分二至以顺阴阳之时坛厘南北以从阴阳之位制别方圜以则阴阳之象惟辨色亦然春官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牲币各从其器之色所谓依类求神者也制礼从类辨色从方原属不易之道又况栋宇檐桷乃以藏

神只而昭妥侑其义尤谨明代南北两郊分祀而皇只室编次绿瓦臣等详检一切礼书并无考据查绿乃

青黄间色诚如

圣谕於义无取坤卦天元地黄考工记天谓之元地谓

之黄二者系乾坤正色今

北郊坛甎壝瓦及牲帛帏幄色俱用黄乾隆十三年遵旨议定笾豆成式

地坛祭器亦用黄质制造契合古制宁

神与歆

神不当有异应请易盖琉璃黄瓦庶与坤卦黄中之义相

符若夫

两郊坛宇岁修向有着令而经閲久远金碧采章或日久不鲜阶级甎甓间有损缺垩赤间有漫漶均宜遵

旨修整及时鸠工疏上

上命和亲王海望王安国三和总理其事十五年正月谕和亲王等

圜丘坛上张幄次及陈设祭器处过窄既议鼎新可将圜丘三层台面仍九五之数量加展寛则执事者得以从容进退益昭诚敬至椶荐向系满铺则台面可以不用琉璃着改用金甎益经久矣王等奏言

两郊制度自前明嘉靖间始定

圜丘坛制上成径广用明官司尺五丈零九寸取九五之数二成九丈取九数三成十二丈取天全数据明臣张孚敬谕对录所载大抵以意为量度原非垂自古昔一定不可增减今往坛内较度若依工部营造尺为度未能恰当九五之数谨考

圣祖仁皇帝御制律吕正义一书内载古尺制度其长较工部营造尺直八寸一分今依古尺定坛径广上成取九数用古尺九丈二成取五数用古尺十五

丈三成仍取九数用古尺十九丈既与天数九五之义脗合而幄次之广深亦可量加展寛俾应陈器物以及执事人员得以从容进退实属适中又坛面甎块奉

谕改用金甎考原制甎数上成九重二成七重三成五重上成围甎取阳数之极自一九起递加环砌以至九九二成三成围甎不拘今坛面加广上成仍照九九墁砌计金甎每块应长三尺六寸八分下寛三尺五寸七分上寛一尺伏查烧造金甎向例不过二尺二寸今若照依展寛尺寸诚恐烧造维艰若增加块数又与原制取义不符查直属房山县产艾叶青石质性坚泽色应法象可否饬令官员选择精纯者仿依甎式细加磨琢墁砌如原法既得寛长随宜复足以永垂久远又坛制每成四陛之外各用青色琉璃栏板围绕上成每面用九二成每面十七取除十用七之义三成每面积五用二十五虽各成均属阳数而合计三成数目并无取义谨按易大传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今请用乾策依九数分配三成最为宜称但上成九数琉璃栏板每块应长四尺五寸有奇比之现今栏板每块长一尺三寸有余亦难烧造考谕对录明代建坛时曾有欲用南方青石之议後张孚敬以南来石质经霜易致剥落遂不果用窃思现在北地所出艾叶青石坚润非南方之比堪以如式制办若易用前项艾叶青石其上成每面一九计三十六二成每面二九计七十二三成每面三九计一百零八合二百一十有六用符乾策之数

上命大学士等议奏大学士等奏言

郊坛规制其意贵於法古而数贵於合宜谨按易大传曰天数二十有五盖一三五七九皆奇属阳而五为中数九为老阳是故洛书用五统奇大易用九策筮煌煌

圣谕仍九五之数量加展寛至为精当查明时上成用五丈九寸当九五之数稍涉牵合而三成用十二丈则於奇义无取今据奏以古尺计度台面上成径九丈为取九数二成径十五丈为取五数极为妥协惟三成径十九丈虽亦为奇数然非由九而生谓为仍取九数未尽脗合拟请三成面径用古尺二十一丈取三七之数上成为一九二成为三五三成为三七则天数一三五七九於此而全且合九丈十五丈二十一丈共成四十五丈於九五之义尤为恰合再考古尺制起黄锺数协九九我

圣祖仁皇帝审元音而定以作乐我

皇上重

郊坛而推以制礼义既法古而数更合宜应如所奏照依律吕正义所正古尺制度上成面径九丈二成面径十五丈惟三成面径改用二十一丈确核今尺按数兴修又查坛面甎块原置上成圆面九重自

一九递加环砌以至九九其义甚精允宜仍旧至二成七重三成五重围甎不拘未免参差臣等酌议坛面既加展寛二成三成拟合亦用九重递加环砌二成自九十至一百六十二三成自一百七十一至二百四十三体制方为整齐再查金甎向例不过见方二尺余今上成铺面每块长濶至三尺五六寸诚难烧造应如所奏用艾叶青石敬谨成造俾保永远坚固又前奉

圣谕台面椶荐满铺是以改用金甎若栏板则系露明不便易用青石应请仍用琉璃成造至原奏称琉璃栏板每块长四尺五寸有余难以烧造臣等伏思栏板扇数加多则尺寸自然减少拟请三成栏板共用三百六十扇应周天度数上成每面十八扇四面计七十二扇每扇之长得今尺二尺三寸余二成每面二十七扇四面计一百八扇每扇之长得今尺二尺六寸余三成每面四十五扇四面计一百八十扇每扇之长得今尺二尺二寸余则扇数加多尺寸减少自然易於成造而每成每面亦皆与九数相合总计三百六十较之二百一十有六取义尤为明显再查原奏三成径数俱系古尺而所定中心圆面周围压面及九重之长则皆系今尺至三成台高现今上成高五尺七寸二成高五尺二寸三成高五尺并栏柱长濶高厚踏垜寛深亦系今尺臣等逐项悉按古尺合算略为增减皆与九数相合如此则

郊坛重典制崇法象数协乾元允足昭

盛代之宏规垂万年之巩固矣谨绘图列数恭呈御览奏上允之嗣因琉璃栏板难以成造经总理工程大臣奏明易用青白石须弥座用旱白玉石为栏板柱子添安出水龙头至十八年工竣

十六年九月改

祈谷坛大享殿为

祈年殿门为

祈年门总理工程和亲王等奏臣等奉修

两郊坛宇伏见

祈谷坛匾额旧书大享二字殿与门相同窃疑名义未协详考明史纪载缘前明初建大祀殿合祀天地至嘉靖中定南北郊二至分祀罢大祀殿不用其後致仕扬州同知丰坊疏请复古明堂大享之制盖附会孝经严父配天语以迎合大礼之议时明世宗已尊生父兴献王为皇帝因并议称宗以配上帝明堂秋享即於大祀殿行之改大祀为大享此殿与门得名所自始也

国朝既定

南北郊祀奉

祖宗升配爰举祈谷之礼行礼之地即明之大享殿是以旧有题额袭用未改谨按大享之名见於礼记月令篇盖指季秋报祀而言与孟春祈谷异义仰惟

皇上厘定典礼式焕

郊坛理合仰请

圣训别荐嘉名庶与祭义协应

上命大学士等议奏大学士等奏言

祈谷坛额实起前明嘉靖中原取季秋飨帝之说以崇兴献王已非成周明堂本制而殿宇告成以後每岁大享咸在元极宝殿隆庆初并罢元极享礼是即在前明时固已徒存虚名矣考祭法列序礼神之处於祭天曰泰坛於祭地曰泰折於祭日曰王宫於祭月曰夜明虽郊坛不屋无事标题然循名足以见义未有不相应者宋儒朱子有言为坛而祭谓之天祭於屋下谓之帝天与帝其实一也随地而异其名耳

国朝孟春祈谷

上帝因殿行事准诸朱子所论屋下祭帝义例正自相通敬稽礼部每岁恭进祀册於冬书某日冬至大祀

天於

圜丘於春书某日祈谷典式备极昭着独殿与门袭用大

享名号实觉未协仰请

皇上钦定嘉名俾昭

盛典寻奉

谕旨改曰祈年

圜丘在正阳门外南郊形圆象天南向三成上成径九丈高五尺七寸【以古尺合今尺合九数计】二成径十有五丈高五尺二寸三成径二十一丈高五尺每成四出陛皆白石九级内壝形圆周百有六丈四尺门四壝外东南丙地燔柴鑪一瘗坎一东南燎鑪五西南镫杆三外壝形方周二百十丈一尺门四燎鑪四分设於壝东西门之左右壝北门後为

皇穹宇南向环转八柱圆檐上安金顶基高九尺径五丈九尺九寸石栏四十有九东西南三出陛各十有四级左右庑各五间殿庑覆瓦均青色琉璃围垣形圆周五十六丈六尺八寸南向三门外壝东门外东北隅为

神库

神厨井亭祭器库乐器库椶荐库又东为宰牲亭井亭壝外内垣门四东曰泰元南曰昭亨西曰广利北曰成贞昭亨门外东西石坊各一成贞门北为

祈年殿坛圆南向三成上成径二十一丈五尺二成径二十三丈二尺六寸三成径二十五丈面甃金甎围以石栏四百二十南北三出陛东西一出陛上成二成各九级三成十级坛上建

祈年殿制圆内外皆十二柱中龙井柱四檐三重上安金顶左右庑各九间均覆青色琉璃【旧制圆顶三层上覆青瓦中覆黄瓦下覆绿瓦两庑用绿瓦】前为

祈年门门外东南燔柴鑪一瘗坎一燎鑪五内壝周百

九十丈七尺二寸门四北门後为

皇乾殿殿五间上覆青色琉璃正面三出陛东西一出陛各九级石栏五十有九内壝东门外长廊七十二间通

神厨井亭宰牲亭为祭时进俎豆避雨雪之用壝外围垣四门南接成贞门门外西北为

斋宫广利门外西北为神乐署中为凝禧殿显佑殿奉祀协律廨舍西为犠牲所中祀牺牲之神後为官署东西列屋以饲牲牢外垣内西角钟楼一围垣二重内垣周千二百八十六丈一尺五寸外垣周千九百八十七丈五尺西向门二南北并列南入

圜丘北入

祈年殿皆三门角门一

二十四年十一月庚戌冬至大祀

天於

圜丘以荡平囘部并告成功定制武功告成祗祀郊坛是岁西师告捷囘部悉平时在冬至之前奉谕旨殊勲克奏茂典应修

庙告功宜申昭报时当长至朕方躬祀

圜丘其敕所司敬举受厘宣捷之忱载诸祝册用申恳欵

告祭

太庙朕亲行展事

方泽

社稷照例遣亲王恭代

三十年正月辛酉祈谷於

上帝用立春後初辛日先是二十九年十二月

谕礼部前经该部请於正月初五日举行祭辛典礼但初五日在立春以前为时尚早应俟立春後初辛举行於义方协所有

祈谷坛典礼於十五日举行

三十七年冬至前期奉

谕朕御极以来夙夜孜孜惟以敬

天报本为念每届

郊坛大祀必躬亲昭事用展悃诚三十七年於兹未敢稍

懈向来诣

坛行礼日由降辇进至拜位以迄荐献礼成中间履蹈升降仪节最为繁重朕惟?恪以临无有愆忽今自念春秋已逾六旬其於动容周旋差不能及前此之从容中节幸朕躬康强如昔仍得只循仪度经久不渝第思敬意所持贵乎内外交养若精力过劳恐心志转未能纯一与其拘於行走末节弗克致其寅恭且或因此而惮於亲诣何如酌损步陟繁文得专於升馨告备时肃将劼毖更足以严对越而抒诚愫乎自古履帝位而臻寿考者载籍曾不多觏我朝景运遐昌化成熙洽上荷

昊苍鸿眷

列祖贻庥朕自周甲巳逾励勤未怠真可谓国家祥瑞之大者兹特降此旨非敢自惜其劳惟期要之於久从此更增年岁当永矢此昭格之诚我世世子孙承庥衍庆即可奉此为法守且知朕六十岁以前不惮经曲之繁六十岁以後冀申专一之敬初无二致也所有升级次数及降辇步行之远近无关大体诸仪节如何酌定合宜之处着大学士会同该部详悉定议以闻寻遵

旨具仪奏上举行如仪【详见仪注同时并议准祈谷坛   方泽坛  社

稷坛  先农坛行礼仪节谨依类分载各门仪注卷内】

庙祭祀王公大臣宿斋陪祀各期恪致寅恭若其中有年齿渐增精力未免稍减倘以格於查核之例因而勉强支持跛倚从事转非严恪肃将之本意嗣後王公大臣有年逾六旬者凡遇祀典听其自行酌量精神或致斋而不陪祀或并不能致斋一听其便并无庸列入查奏彚核之内以昭体恤以重明禋

三十九年正月辛酉祈谷於

上帝

亲诣行礼

谕朕临御以来恒以敬

天报本为要不敢稍有怠惰凡

庙大祀必亲诣行礼自降辇以至礼成必敬必诚至三十七年朕年逾六旬始敕大学士及该部将降辇步行之远近及升降之无关钜典者酌减一二盖欲稍减步履之小节蓄养精力於大典益致恪恭亦因朕年逾六旬始如此酌量节减所以益矢诚敬也万世子孙其敬识朕意於诸大祀设非年至六旬一切典章断不可稍减倘蒙

上天垂佑年逾六旬方可遵朕现在所行举行将此永着

为例

四十年十一月甲戌大祀

天於

圜丘

命皇子陪祀观礼先是四月奉

谕朕每遇

郊坛大祀必亲诣行礼历四十年如一日弗敢稍有懈弛

一切仪文典礼悉本诚敬之心仰期

昭格凡诸升降拜献弗愆於仪实有可以自信者惟是行礼时诸皇子向不在陪祀之列无由知朕恪恭将事之忱着於本年冬至

南郊令诸皇子在旁侍立敬谨观瞻祀事既蒇并令就坛位前恭閲朕所进之爵皆安奉端正无稍偏敧俾共体

朕所以展

精禋而答

鸿贶者实在乎是其敬承毋忽

四十四年十一月乙未

南郊定

配位前帛爵

命皇子代陈礼前期奉

谕朕自践阼以来恭遇

郊坛大祀一切仪文典礼悉本诚恪之心敬谨将事历四十年如一日越岁庚子朕春秋已届七旬虽自信精力如旧但迎

神进爵仪典繁重若各

坛位前俱仍亲诣转恐过疲生惫於精意或有未孚正位上香献爵朕必躬晋申?至

列祖

列宗配位前上香朕仍亲致其献帛爵诸礼着自今年南郊为始令诸皇子代陈

四十六年正月礼部具题壬寅年

祈谷日期改用正月十四日次辛奉

谕天子父

天母

地只承之义不可稍弛从前雍正七年恭奉

皇考世宗宪皇帝谕旨以定例正月上辛若在初五日以前则改於次辛但元旦朝贺乃朕躬之礼仪若因此而展祈谷之期於心实有未安着於上辛行礼煌煌

圣训实属万世不刋之论朕御极以来遇正月初三日以前上辛因必须隔年斋戒是以改用次辛其有初四日上辛亦改用次辛者则因

圣母皇太后祝厘初祉仪不容缺至明岁正月初四上辛并非向年可比该部何得亦改次辛况冬至南郊礼成有於次日受贺者所谓礼缘义起如谓臣下意在尊君不敢轻易朝正令典亦当备查往例具奏请旨所有明岁

祈谷仍用上辛并着为令二月又奉

谕旨礼莫大乎敬

天义莫隆於

郊祀前以礼部具题壬寅年

祈谷日期改用次辛所拟不当已明降谕旨矣孟春祈谷所以迓阳气而兆农祥考诸经传盖立春後之上辛

而非元旦後之上辛雍正年间恭奉

皇考圣谕饬礼臣定议允宜永远遵守敬思其义若上辛在立春前举行与乘阳之义未为精当又上辛设在正月初三日以前则当於旧腊隔年斋戒而

太庙祫祭实为合飨大礼即宫中拜

神亦属国朝定例若於斋戒期内照旧举行於专一致敬之道似犹未协其应如何斟酌古今百世遵守可行之处着大学士九卿详议以闻寻议上辛以立春後所得之辛始为上辛若立春之辛尚在上年十二月内则仍用正月之上辛以符岁首之义正月上辛如值初三日以前於未进祀册以前奏请改用次辛至正月初四日上辛应於初一日斋戒起是日

皇上未入斋宫之前宫中拜

奉先殿行礼均可各昭诚敬毋庸改期从之

四十六年定

大驾诣

坛降辇仪

谕朕自临御以来每遇

郊祀大典无不蠲洁躬承四十六年如一日仰荷昊苍眷佑寿越古稀仍当躬亲行礼而一切登降礼仪步履究觉稍逊於前若遣官恭代非朕勤於躬亲昭事之初心而勉强将事复於精一凝承之意转有未尽因谕该部前往敬视

祈谷坛宿斋宫诣

坛瞻拜日降辇处兹据请拟由

皇乾殿西墙门外降舆较为近便应如所奏此朕仰体上天眷爱朕躬长申寅恪之意将来朕子孙缵绪凝庥有

寿登古稀者亦可钦承朕志於

郊坛大祀岁岁躬行率由此典以上邀

皇天眷顾之隆庶几无疆惟休永膺

昊贶垂裕万年

四十七年十一月庚戌

上亲祀

圜丘次日奉

旨凡祭

坛行礼时派出王大臣若系四人着在门站立二人坛内站立二人一体管察

四十九年正月辛丑祈谷於

上帝遣皇子恭代行礼

谕本年上辛

祈谷因气滞旧恙偶发诚恐登降仪节或愆转不足以昭诚敬着派皇六子永瑢恭代行礼朕仍於斋宫敬谨斋宿届期亲诣

大高殿行礼

乾隆元年至乾隆五十年

皇上亲诣次数

【乾隆元年正月辛亥元年十一月己卯】

【二年正月辛丑二年十一月乙卯】

【三年正月辛酉三年十一月庚申】

【四年正月辛酉四年十一月乙丑】

【五年十一月庚午六年正月辛未】

【六年十一月丙子七年正月辛未】

【七年十一月辛巳八年正月辛酉】

【八年十一月丙戌九年正月辛卯】

【九年十一月辛卯十年正月辛巳】

【十年十一月丙申十一年正月辛巳】

【十一年十一月壬寅十二年正月辛丑】

【十二年十一月丁未十三年正月辛卯】

【十三年十一月壬子十四年正月辛酉】

【十四年十一月丁巳十五年正月辛酉】

【十五年十一月癸亥十六年正月辛亥】

【十六年十一月戊辰十七年正月辛未】

【十七年十一月癸酉十八年正月辛酉】

【十八年十一月戊寅十九年正月辛酉】

【十九年十一月壬午二十年正月辛巳】

【二十年十一月己丑二十一年正月辛巳】

【二十一年十一月甲午二十二年正月辛丑】

【二十二年十一月己亥二十三年正月辛丑】

【二十三年十一月乙巳二十四年正月辛卯】

【二十四年十一月庚辰二十五年正月辛亥】

【二十五年十一月己卯二十六年正月辛亥】

【二十六年十一月庚申二十七年正月辛丑】

【二十七年十一月丙寅二十八年正月辛未】

【二十八年十一月辛未二十九年正月辛未】

【二十九年十一月丙子三十年正月辛酉】

【三十年十一月辛巳三十一年正月辛巳】

【三十一年十一月丁亥三十二年正月辛未】

【三十二年十一月壬辰三十三年正月辛丑】

【三十三年十一月丁酉三十四年正月辛卯】

【三十四年十一月壬寅三十五年正月辛卯】

【三十五年十一月戊申三十六年正月辛亥】

【三十六年十一月癸丑三十七年正月辛丑】

【三十七年十一月戊午三十八年正月辛丑】

【三十八年十一月癸亥三十九年正月辛酉】

【三十九年十一月己巳四十年正月辛酉】

【四十年十一月甲戌四十一年正月辛巳】

【四十一年十一月己卯四十二年正月辛巳】

【四十二年十一月甲申四十三年正月辛未】

【四十三年十一月庚寅四十四年正月辛卯】

【四十四年十一月乙未四十五年正月辛卯】

【四十五年十一月庚子四十六年正月辛巳】

【四十六年十一月乙巳四十七年正月辛丑】

【四十七年十一月庚戌四十八年正月辛丑】

【四十八年十一月丙辰四十九年十一月辛酉】

【五十年正月辛酉五十年十一月丙寅】

【臣】等谨按

南郊祀典极隆我

列圣事

天之诚备着典册

皇上丕承

帝贶昭格弥?自临御以来无岁不躬亲将事兹自乾隆元年至五十年凡冬至大祀及上辛祈谷

亲诣月日敬谨彚登以昭隆礼嗣後亿万斯年统俟按时续载至孟夏雩祭自乾隆九年後亦每岁

亲诣行礼敬纪月日於雩祭专门以着敬

天勤民之至意焉

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