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三(本)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显不思议方便善巧品第二

于中略以四门分别。一科品次第。二诸方便摄。三释品名。四出品体。科品次第者。身下有十一品。是第二正陈本宗分。一显不思议方便善巧品。二声闻品。三菩萨品。四问疾品。五不思议品。六观有情品。七菩提分品。八不二法门品。九香台品。十菩萨行品。十一观如来品。菩萨地云。一切菩萨。当云何学。谓有三种。一所学处。二如是学。三能修学者。瑜伽十七地。摄论十殊胜。皆略为三。一境。二行。三果。并同菩萨地。谓先要知所学之处。次应依彼如是而学。然后方成能修学者。若不识知苦乐善恶。凡圣真妄一切境界。不能发起厌苦欣乐。修善断恶。舍凡就圣。证真离妄种种胜行。行既不修。果何以获。故先知境。次修妙行。后得果成。此经正宗。明大乘理。故从方便。终至香台。此九品。是菩萨境。次菩萨行一品。是菩萨行。后观如来一品。是菩萨果。菩萨地中。所学处有五。一所化处。此观有情品是。一切众生为所化故。二利行处。方便品。声闻品。菩萨品。问疾品是。利他行故。三真实义处。菩提分品不二法门品是。尽所有性。如所有情。等道理故。四威力处。不思议品是。神通威力等故。五菩提处。香台品是。明佛所有殊胜德故。菩萨地云。最先应达所化机宜。方名发起利他胜行。次知实义。可断可修。于威力门。修成自利。次于果位无上菩提。爱乐希求。精勤修证。今此不然。九品境中。菩萨所修。他利为首。故初五品明利他行。威力门中通他利故。神通威力唯他利故。恐言他利有实众生。今破执真。显皆非实。唯有情情。以为所利。故次一品明所化处。他利既周。应修自利。故次二品明真实义处。此二门中。修自利。故从于果德爱乐希求。故次一品明菩提处。他利五品中。初四品。明隐迹利他。后之一品。明显迹利他。四品隐迹利他中。初一品总叙权。后三品别叙权。声闻菩萨。别叙昔权。问疾一品。别叙今权。此方便品。总叙权也。又初九品。所学境中。分之为二。初八品。别明二利。后香台一品。总明二利行。别明二利中。初至观有情六品。明利他行。后菩提分不二法门二品。明自利行。利他六品中。初五品。明能利。后观有情一品。明所利。能利五品中。初四品。明密权能利。密为权迹。行利他故。后不思议一品。明显权能利。显为权迹。利行他故。密权四品中。初一品。总叙密权。后之三品。别叙密权。声闻菩萨。叙昔密权。问疾一品。叙今密权。今此方便。总叙密权。故为首唱。显不思议方便善巧品。诸方便摄者。依菩萨地第三十五卷。菩萨方便善巧。有十二种。依内修证一切佛法。有其六种。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种。依内修证有六种者。一于有情。悲心俱行。顾恋不舍。二于诸行。如实通知。三于无上菩提妙智。深心欣乐。四顾恋有情不舍生死。五知诸行故轮转生死而心不染。六欣佛智故炽然精进。依外成熟有六种者。一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谓劝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二麨团示。施鄙秽田。乃至蠢动傍生之类。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此施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二令有情以少功力引大善根。若信耶斋戒。为说八支圣斋戒法。乃至为他宣示佛教。令生净信。彼但由此一念善信。尚能摄爱广大善根。况其相续。能以供具及劝。他以供具供。养亦能遍喜十方一切诸供养事。常修六念。想归礼十方一切佛法僧宝。愿以自身。普代受苦。有所违犯。想对诸佛。发露悔性。如是自作。亦观他为。又得菩萨胜神通者。化作种种诸变化事。往于十方佛僧所摄大福聚。常修无量。亦劝他为。三于圣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恼。四处中住者。令其趣入。五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六已成就者。令得解脱。为欲成辨后四种故。复修六种方便善巧。一随顺会通。二共立要契。三异分意乐。四逼迫所生。五施恩报恩。六究竟清净。随顺会通。为通经义。共立要契。勤行善事。后以资什。方施彼等。彼若不能速疾修道。后时于彼皆不施与。唯为利彼。非余意乐。有不施等。若有家立。应告家属。有不知恩犯戒者等。当断常赐衣服等物。或当摇打。由是彼怖所为治罚。便勤断恶。勤修诸善。彼虽不乐。强逼令修。若于有情随力施恩。彼希报德。劝令修善。受报恩者。语言世事。非以相酬。要当知父母恩。乃至受持净戒。乃名大报我之恩德。若住第一地。生睹史多天。令诸有情念其菩萨当得菩提。愿在所生。常得值遇。令诸有情起此乐故。乃至广说。是名六种方便善巧。今此即是后之六种。依外成熟一切有情方便善巧。上下文中。随义皆有。不能繁引。又方便有四。一进趣方便。如七方便。二施为方便。即方便善巧波罗密多。三集成方便。诸法同体巧相集成。如说真如具恒沙德智为门等摄一切法。故十地云总同成别异坏等。四种巧方便。实无此事。应物施为。谓三业化等。此中即是第二第四方便。又解有三。一接下方便。唯为下人。二显上方便。唯显胜妙。三通彰方便。遍在上下。此乃接下名方便也。现身疾等。因说法故。亦可显上。叙其德故。赞叹如来功德胜故。亦通第三通彰方便。此意本是接下方便。为大居士现身疾等。因缘妙法。令发心故。又有二种。一回向。二拔济。此拔济也。释品名者。利乐仪轨曰方。应时而济曰便。顺理益生为善。智用殊妙为巧。然有方便。下位可知。今显非彼言境超下位之情。说名不思议。今明此事。故复名显。其不思议方便。乃为所显。教为能显。旧经文阙。如初已陈。出品体者。用后得智为体。诸教云。十度之中。后五皆以择法为性。品下亦言。善于智度。通达方便。相以身语。而为自体。为大居士现身有疾。是身方便。因说妙法。劝彼发心。是语方便。下文自显。故不引之。发身语本。即是方便。意相难彰。故经不说。

经。尔时(至)名无垢称。

赞曰。此一品中。大文有三。初标能为善方便者。次已曾供养下。谈其实德。后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以善方便下。彰其权迹。此即初也。于中有四。一住处。广严城。二行位。大菩萨。三种姓。离咕毗。四名字。无垢称。旧经少者。对寻可知。非宗义处。恐厌繁文。更不对辨。

经。已曾供养(至)深殖善根。

赞曰。下谈实德。有二十句。分之为二。初十八句。谈内实德。后之二句。诸佛咨嗟等谈外实德。旧经虽复前后不同。句义同此。此中二德。一久值良缘德。供养诸佛。二先修本行德。深殖善根。此二总摄四亲近行。

经。得妙辨才(至)游戏神通。

赞曰。此有四德。一获七种辨才德。二成三无生忍德。三得四总持德。四纵任六通德。如文次第。理义可知。七辨者。一捷辨。二退辨。三应辨。四疏谬辨。五无断尽辨。六凡所演说丰义味辨。七一切世间最上妙辨。三无生忍等。如前已说。若准仁王经。有五忍位。一伏忍。在地前。二信忍。初二三地。三顺忍。四五六地。四无生忍。七八九地。五寂灭忍。十地及佛地。彼约粗位。今约成满。不相违也。

经。护无所畏(至)通达方便。

赞曰。此有四德。一能摧外道德。获无畏故。二近佛十力德。摧魔怨故。三内融真境德。深入法故。四巧济群生德。善于智度达方便故。智度者。第十智波罗密多。成就有情智。所以通达利益方便。方便善巧波罗密也。

经。大愿成满(至)诸根胜劣。

赞曰。此有三德。一欲解皆圆德。大愿成满故。菩萨地说。初发心时。唯发一愿。愿得菩提。利乐一切。胜鬘一愿。摄受正法。唯识二愿。求菩提愿。利乐他愿。胜鬘三愿。弥勒上生四弘正愿。初地十愿。又复菩萨恒沙别愿。有经说是金栗如来故愿皆漏。二善达机器德。善知意乐。意业也。及行者。身语也。知其心愿及其所行。善逗益故。三善逗机宜德。知根胜劣。说五乘故。此第三德。旧名心趣。三业是所趣意。亦圆也。

经。智度成办(至)决定修习。

赞曰。此中二德。一导利无带德。由智度说法成就故。二所作无碍德。于一切大乘教理行果决定作故。然诸菩萨。有四种修作。一决定修作。二委悉修作。三恒常修作。四无罪修作。菩萨地中第四十九说。具四修作故。得三十二相。今举一修。余三影显。亦皆具矣。旧经云决定大乘。义意难解。

经。于所作业(至)入心慧海。

赞曰。此有三德。一三乘智先德。三业所作。由智前导。首思量故。二果业圆满德。住佛威仪故。若牛王行如象王步等。三妙证深广德。入心慧海故。心谓真理。胜鬘经说自性清净心。慧者菩提智。此二深广。犹如大海。善能证达。名之为入。旧曰心大如海。便阙此义。

经。诸佛咨嗟(至)常所礼敬。

赞曰。上十八句。别叹内德。此之二句。别叹外德。外德有二。一诸圣护赞德。诸佛咨嗟称扬说故。欣其道远。所以咨嗟。赞其利弘。由斯称说。二众凡归仰德。释梵护世常礼敬故。此中举胜。且说佛叹。诸菩萨等亦称扬故。欲叹智者。众圣识故。举释梵等。类余可知。

经。为欲成熟(至)居广严城。

赞曰。自下第三彰其权迹。于中有二。初票权意。后显权事。此初文也。成就者利乐义。故为有情。以智善巧。居广严城。机法相符。故发扬此。

经。具无尽财(至)暴嫉楚毒。

赞曰。下显权事。文复有二。初显昔权。未疾前之权迹故。后其以方便现身有疾下。显其今权。显昔权中。初别显昔权。后是无垢称以如是等不思议下。总结昔权。别显昔权中有三。初以有摄无权。次虽为白衣下。同类益流权。后若在长者下。为尊诱下权。初以自有六度妙行。摄他六障无妙行者。次为同类。益彼时流。后为尊大。广诱卑下。此以三度摄无三者。一切无财名贫穷。无所归趣名无依。无父母等之类是也。无势可恃名无怙。受戒而破曰犯。不受为恶名越。又破性戒名犯。破遮戒名越。暴者凶暴。急性之流。[女*剌]者嫉妒。楚谓苦楚。捶打之类。毒谓毒害。鸩毒之辈。如其次第。三度别摄。

经。以大精进(至)妄见恶慧。

赞曰。懈怠者。心无所进。懒堕者。身语无进。初善不进。后恶唯增。静虑者。色界四定。正念者。七种念等。如前已说。亲能引定。故此合说。解脱。八解脱。以十门分别。一列名字。二显行相。三出体。四释名。五所缘境。六凡圣得。七离障别。八依身起。九二得巽。十有无漏。今辨初四门。余如章中说。列名者。依瑜伽第十二十五七十三。摄事分第二。对法十三。显扬第四第二及第二十。菩萨藏经第四等说。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解脱身作证具足住 显行相者。俱舍第二十九说。内有色想观外色。名初解脱。内未伏除见者色想。观外诸色。以为不净。名观外色。今则不然。准对法文。初修业者。身在欲界。已离欲界欲。未依无色定。伏除见者色想。未离色界欲故。若久习业。已离色欲见者色想。安立现前。而观欲界一切所有内外诸色。作光明想。由前三解脱。引发胜处遍处等故。即观胜处所摄少多等色。作光明想。由除变化障故。作光明想。不除贪欲故。不作净想。瑜伽唯云未得无色定。未离色界染。观外诸色。是初解脱者。唯依初业说故。第三解脱。俱舍论说。内已伏除见者色想。唯观外境。而为不净。名内无色想观外诸色。大乘不然。准对法云。初习业者。已依无色定。伏除见者色想。久习业者。或见者无色想。安立现前。而观外色。作少多等想。不同于初观内外色皆作光明。未自在故。此唯观彼已离欲色。作少多等。名观外色。已离除故。立以外名。观心渐胜。故稍略观。故瑜伽云。又不思惟彼相。但于外色。而作胜解。即观少多不作光明等。若于是处。已得离欲。悦彼为外。故唯观彼已离染色。名之为外。又由初解脱观色不言外其内有色不言内。其所观色。亦不言外。通缘内外根尘等诸色。作光明想故。今此第二内有色。有根等色故。其观外色。唯观外尘。作少多等。不缘根等作少多等故。瑜伽又云。无色界定不现在前者。此说观外色。不依无色定。无色定不能缘外色故。上二解脱。初作光明想。后作少多等想。初后宽狭。两观有殊。显扬二十说。此二解脱。除变化障。为于变化得自在故。变化既通四静虑有故。初二解脱。通依四静虑。但在根本。非近分地。彼欣趣修。都无通果。此容预修。有通果故。不同俱舍初二静虑。能除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作不净观。第三静虑。俱舍论说。清净相转作净光鲜行相转故。唯第四静虑离八灾患。心证净故。余地虽有相似解脱。而不建立。非增上故。今者大乘。谓如有一已得舍念圆满净白。以此为依。修净请圣行圆满。于内净不净诸色。已得展转相待想。展转相入想。展转一味想。是第三解脱行相。谓待诸净色。于余色中。谓为不净。非不相待。若唯见一类。净与不净。二觉无故。是名初想。又于净中不净性所随入。于不净中净性所随入。由于薄皮所[雨/復]共谓为净之中。现有三十六种不净物故。是第二想。如是展转。总一切色。合为一味清净想解。是第三想。乃名成就。唯在第四静虑地。有舍念净故。论说超遇诸苦乐故。一切动乱已寂静故。善磨莹故。余地不然。故唯第四。此亦内无色想。而观外色。由前已说。故略不论。而立异称。次四无色解脱。俱舍论说。以四无色定名为性。非无记。染非解脱故。亦非散善。性微劣故。近分解脱道。亦得解脱名。无间不然。所缘下故。彼要背下地方名解脱故。多说根本者。近分非全故。今者大乘。皆已离自地欲。依自根本地。重观自境。思惟胜解。令障更远。引生胜德。谓如有一。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即于虚空。思惟胜解。是名空处解脱行相。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即于是识。思惟胜解。是名识处解脱行相。于无所有处。已得离欲。于识无边处。思惟胜解。是名无所有处解脱行相。空识二名自地所缘行相为称。无所有处。以识无有。为自地名。故于识处。思惟胜解。于有顶地。已得离染。更不于余而作胜解。乃至遍于想可生处。即于是处应作胜解。无所有处。名想生处。今缘此无所有心心所。名非想非非想。故遍于此思惟胜解。至下当知。上说离染。依无学说。故瑜伽言。前七解脱。于已解脱。而生胜解身证者得。若依唯识。有二师说。一云伏初定已上染得灭定。二云伏第四定已上染得灭定。无所有处已下染可有伏义。令障转远。引生胜德。有顶一地。定未能伏故。瑜伽第十一。空识二解脱。有说离自地染。言上之二地。无说离自地染。字有学无学影略说故。虽在根本。亦非近分。灭尽解脱。大小乘俱说。即灭尽定。而无行相。弃想受故。然将入时。有二行相。谓依非想非非想处想及无想界想。初修久熟。二入别故出体性者。俱舍说论。前三无贪性。眷属五蕴性。次四无色定善为性。第八灭定性。大乘之中。七十三卷。解五法中云。世间出世间正智为体。有漏者。以分别中世间正智为体。无漏者。即无分别智及后得智。唯慧为性。缘色非色及真如境。离诸定障。引生胜德。非余能故。若相应体。初七以四蕴为性。眷属五蕴性故。对法云。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无色界中。许有定道。无表色。第八解脱。以二十二法厌心种子为体。即不相应行蕴所摄。释名者。初释总名。后释别名。总名者。瑜伽云。前七解脱。于已解脱。而生胜解。七所观法。多分要伏。要断彼地烦恼障染。方始修作。名已解脱。既今观已解脱境。为除定障起神通功德。而生胜解。故名解脱。其身证者。于有顶染定未能离。但除彼地所有定障。起无诤等诸功德故。故成解脱。由此前言多分已离。不尔多言便为无用。第八解脱。弃背想受。故名解脱。前无间道。虽灭想受障。至灭尽定位。方得解脱名。由入灭定时。暂弃背想受障。所求今满足故。立解脱名。非时方始解脱定障。先已离故。亦解亦脱。八者。是数释也。次释别名。初有色观诸色解脱者。瑜伽云。由二因缘。名为有色。谓生欲界得色界定故。又于有光明而生胜解故。此观欲界于胜处所制步多好恶劣胜等色。作光明想故。但名有色观诸色。不言内有色观外色。其有色非唯内故。诸所观非唯外故。即外之色观及有色之观外色。皆依主释也。内无色想观外色者。由二因缘。名内无色想。一者谓已证得无色等至。亦自了知。得此定故。先依空处定。已离色界染故。显扬云。内无色想者。依无色定。意解思惟故。二者不思惟内光明想故。名内无色。此言意显已得空处内离色染。又自内心。不作光明相。名内无色。此已离染色。名之为外故。瑜伽云。若于是色。已得离欲。说彼为外。出于染故。即观此色。作少多等解。名观外诸色故。瑜伽云。又不思惟彼想明相。但于外色而作胜解。此说不作光明色观。但作少多好恶等解。初四胜处。有色无色。各别观色。若少若多。此总观外少多好恶等故。与胜处别。外诸色之观及内无色之观外色。亦皆依主。内无色时。必须得空处等定。正观外色。作胜解时。唯依色定。不依无色。无色不能观于诸色少多等故。故瑜伽云。无色界定不现在前。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者。瑜伽云。已得舍念圆满清白。以此为依。修习清白圣行圆满。名净解脱。此说第四静虑中。离寻伺喜乐三地障故。舍念圆满。清白名净故。瑜伽云。谓已超过诸苦乐故。一切乱动已寂静故。善摩莹故。离净不净变化障故。名为解脱。此亦内无色而观外色。作净不净相待相入一味净想。由前已说内无色言。所以今略。既略于内。故亦略于观外色等。但言净解脱。显扬论说。一向意解思惟净妙者。随转理门。或依彼观成满之时。展转一味。唯观净想。故作是说。身作证者。于此住中。一切贤圣。多所住故。身者意身。作证者由于智断得作证故。诸根得境。唯身根亲。今胜余根故。独得证名。故此亦如是。前二解脱。意解思惟。尚疏远故。与其观名。今此解脱。除障最胜。圣意亲取。名身作证。由此圣者多住于此。及第八解脱。此二胜故。于二界中。各在边故。世尊经中说。身作证于色无色障断无余。证得转依胜余六故。具足住者。第四静虑根本圆满。第八亦尔。九次第定。得圆满故。空无边处解脱者。显扬云。虚空者。谓色对治所缘境界。空其色故无边者。十方诸相不可分别。名空无边。处者。谓彼地中定等诸所依法能依行者。所缘虚空所依之处。名为处也。欲色二界。相状易知。彼界难了。独与处名。空无边是境。处是能缘。空无边之处。依主释也。下皆准知。识无边处者。谓缘无边虚空之识。今缘此识。而为境界。十方诸想不可知故。名识无边。处即能缘。义如前说。无所有处者。谓于识上境界。推求之时。无少所得。除无所有。无别境界。由唯见此境极寂静故。无所有此细超前观。以上境无少所有少亦无故。余义如前。非想非非想处者。非想者。谓超过无所有想。无所有处。犹有粗想故。非非想者。谓于无所有处上境界。推求之时。唯得缘无所有极细心心所。由唯见此极寂静故。前无处有处。唯缘识处已上诸境少分亦无。此有顶地。唯缘无所有处能缘心心所。不同彼地有粗想故。名为非想。仍由有唯无此极寂静心在故。名非非想。非者无也。非全无想故。余义同前。想受灭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者。由想受二强胜于余之心行故。厌患劳虑暂求止息。止息此时。要断障得名为解脱。为灭想受之解脱。依主释也。上七解脱。皆持业释。谓有色观诸色即解脱。解脱障故。乃至非想非非想即解脱。亦可以别简通得依主释。谓有色观诸色之解脱。经等持者。九等持。平等持心至境名等持。即定也。此有九种。如前说。等至者。九等至。色四。无色四。及灭盖等至。由定前心折伏沉掉心不高下。名等。所以今至途中安和之位。故名等至。或由定心折伏沉掉。至此平等安和之位。故名等至。此中等持等至二法。摄一切尽。更举胜定。显皆安住。故复说言静虑念等。正决择者无漏慧也。妄见者。一切不正见。恶慧者。一切邪推求。及不正知。如其次第。配后三度。唯识等说六唯自利。今利他者。多分自利。回即利他。不相违也。

经。虽为白衣(至)常乐远离。

赞曰。自下第二同类益流权。具有十八句。此中四句。一处俗持真执。二居家不染尘。三妻拏无爱情。四威里除寻意。菩萨性戒。通俗通持。出家威仪。俗多缺犯。故今处俗真轨恒持。诸在家者。三界所缚。彼虽居家。离三界染。三界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所属界。乃至无色所属界。故以为名。如胡椒饮。如金刚环。界中有欲。界唯有色。界中无色故。名为欲界等。妻子化现。梵行恒持。无爱染故。虽有眷属。而无亲里之寻。离诸寻故。

经。虽服宝饰(至)为味至等。

赞曰。此中二句。一二严恒自饰。二两食常为味。同俗外严。同真内饰。所以虽资宝营。而以相好严身。济物受食。自利居禅。二利齐修。定散双处。凡食有四。谓段触思识。静虑等法。破坏有故。实非食体。但取味证。故不名食。故佛地经云。广大法味喜乐所持。与出世法为食。不与世间法为食。食者资长有漏识故。如别章说。

经。虽同乐著(至)意乐不坏。

赞曰。此有二句。一纵荡利群生。二形邪心重法。博者六博。樗蒱之流。奕者棋奕。象戏之属。而于彼类。不诳不欺。不诬不诈。方便调化。名熟有情。形虽同于外道苦行禀彼轨仪。而亦修作内心。于佛法意乐不坏。得不坏信故。

经。虽明一切(至)说法上首。

赞曰。此有二句。一明外宝重内。二处会为说首。佛之正法名为内苑。而于此法乐。常宝赞玩好。或真如理。名为内苑。初地以上。得法苑乐。故虽处乡邑众会之中。证达即深。说为上首。旧云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者。由为说上首。所以一切见敬。皆供养之中为第一也。

经。为随世教(至)示有所习。

赞曰。此有二句。一顺世现礼仪。二随俗求财利。世间尊卑礼仪忠孝示无与乖。旧云。执持正法。摄诸长幼。正法者。世礼仪也。示习俗利。方便摄财。济诸贫乏。旧曰。一切治生谐偶获利之时。不生喜悦。大意同也。

经。为益含识(至)诱开童蒙。

赞曰。此有四句。一演静能益。二理断功能平。三法延训大乘。四席问教初学。市演衢静。触处济生也。西方断事。委在平直之人。故为群生理诸王家之务。恐有枉曲。以损生故。余二可知。

经。入诸淫舍(至)游诸伎乐。

赞曰。此有二句。一处欲劝超染。二游偶令念知。令彼正念正知不因伎乐业妄忆邪解故。旧云入诸酒肆。能立其志。酒肆多有弦歌。立志令正知念也。文虽有异。意会可知。

经。若在长者(至)断其贪著。

赞曰。自下第三。为尊诱下权。室富。众望权高。称为长者。故说胜法劝厌欲尘。齿下家贫。怀道自逸。名为居士。财食既不足故。能断其贪著。

经。若在刹帝利(至)除其我慢。

赞曰。此有二句。西域好种。总有四类。一婆罗门。此云净行。少持戒行。以道自居。二刹帝利。此云官族。居位自怡。化洽人庶。三吠舍。此云坐收。居贱货贵。以殉躯形。四戒达罗。此云耕。垦农治生。以供职贡。初二高胜。所以偏影。官族理务。人众轻彼。多生嗔恚。故教忍辱。净行持道。自尊卑人。故除其慢。

经。若在大臣(至)示以忠孝。

赞曰。此有二句。大臣曲浊。多枉无事。故教正法。王子憍奢。鲜克游礼。故示忠孝。

经。若在内官(至)殊胜意乐。

赞曰。官女内嫔。意多淫逸。故能化正。内官者。掌内之官。西方立此。以治后宫。如长秋监宫官之类也。庶人修习三福业事。谓施戒修。名相似福。似出世福。名相似福。殊胜意乐者。及上胜信解也。或相似福之胜意乐。或福与意乐。二种各别。不能修胜出世之福。唯修胜意。旧本无此殊胜意乐。

经。若在梵天(至)利益安乐。

赞曰。此有三句。明在天尊。梵天居在初定。谓天下而独尊。今示诸静虑差别。令知非独尊故。又在四禅。各能为主。未定差别。旧云诲以胜慧未诸定也。帝释在天。多为常想。示诸自在一切无常。护世四王。各领方域。令护一切平等利乐。

经。是无垢称(至)饶益有情。

赞曰。此即第二总结昔权。此之善巧。皆方便慧。复名门者。此能出生诸福慧故。

经。其以方便现身有疾。

赞曰。此下第二。显其今权。于中复二。一现身权。身有疾故。二现语权。语说法故。此身权也。问。欲现身权。方便多种。何故今现其身疾也。答。现疾之意。略有十种。一来问疾者因说化故。二希望世尊令问疾故。三显无始来身皆疾故。四明慈悲心随生疾故。五为识凡圣病之因故。六令有疾者调伏心故。七令余下位知非类故。八妙详高德方能对故。九因与对扬为大利故。十显如来身威德大故。如下经文。不繁具显。

经。以其疾故(至)皆经因疾。

赞曰。下显语权。于中有二。初明所化。后正明权。此初文也。诸问疾者。皆所化故。

经。时无垢称(至)广为说法。

赞曰。下正明权。有二。初票。后显。此票也。

经。言诸仁者(至)不可保信。

赞曰。此显语权。有三。初教厌离。次劝欣求。下诸仁者于如来身应生厌离。于如来身应起欣乐等是。诸修行门不过二故。后明利益。是无垢称为诸集会来问疾者如应说法下是。初文有五。教生五种厌坏观故。一观生灭无常义。二为苦所恼下。观逼迫。是苦义。三是身如聚沫下。观非实有。是空义。四是身无主下。叹不自在。是无我义。五是身不净下。叹其可污。是不净义。夫入观法。初观无常。无常故苦。苦故空。空故无我。便入真谛。今加不净。令深厌故。此叹生灭无常者。无彼常有。常无相故。总标无常。亦别显生为无常之根本。故得无常名。真如常有。神我常无。此有为身。本无今有。有非常有。不同真如。本有还无。无非常无。不同神我。无二常相。故言无常。余三别显。无强者老死相。坏命力故。此上总显一期无常。朽故速疾。念念生灭。刹那百二十是名呾刹那。咀刹那六十名腊缚。腊缚三十名一牟呼粟多牟呼粟多十八名一时。时十二名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如是一生。乃为无量生灭。或无常者是总句。此无常。无强盛之灭坚牢之势刚健之力。衰朽还故。念念迅速。诳惑人故。不可保任信之为常住也。又欲界身无强。色界身无坚。无色界身无力。皆是朽故迅速。不可保信之法。

经。为苦所恼(至)变坏之法。

赞曰。下观逼迫。文中有二。初释苦相。后劝自恃。此初文也。苦乃八苦三苦之所恼故。八苦者。一生苦。此有二种。一众苦所逼故。二余苦所依故。于母胎中生熟藏间。具受种种极不净物所逼迫故。正出胎时。受支体逼切大苦。自后复有老病死等众苦随遂。二老苦。时分变坏苦故。三病苦。大种变易苦故。四死苦。寿命变坏苦故。五怨憎会苦。合会生苦故。六爱别离苦。别离生苦故。七求不得苦。所希不果生苦故。如有颂言。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诸欲若不随。恼坏如箭中。八略摄一切五取蕴苦。粗重不安生苦故。为此八苦之所恼乱。与烦恼病为所依器。多诸过患。一百五苦所随逐故。变坏之法。不久停故。无常故苦。生分无常为缘故苦苦性可了知。灭分无常为缘故坏苦性可了知。俱分无常为缘故行苦性可了知。故以变坏。而释苦义。

经。诸仁者(至)所不为怙。

赞曰。劝其不恃也。勿恃恶身而生惑业。诸有智人。名听慧者。所不恃故。俱恃皆是愚痴众生。

经。是身如聚法(至)徒颠倒起。

赞曰。次下十句。观非实有。所执实法。五蕴为性。非实故空。此中五句。身如聚法者。瑜伽八十四云。速增灭故。水界生故。思饮食味水所生故。不可揉捼故。非如泥团可令转变造作余物故。此经言不可撮摩。撮摩者揉捼义。又实非聚。似聚现故。乃能发起有情解故。如浮泡者。三和合生。不久坚住。相似法故。内迷真境。次有业缘。有烦恼润。所生起故。又速谢起不坚住故。言不久立。如阳炎者。飙动性故。无量种相变异生故。令于所缘颠倒转故。故从烦恼汤爱所生。如春阳炎。遥看似水。诸热渴恼鹿。多奔趣之。非水水想。名渴爱生。诸有为身。从诸烦恼渴爱所生。亦复如是。如芭蕉者。中贞本不坚实故。枝叶广大速即坏故。如明眼人持利刀入于林。取端直芭蕉柱。断其根枝叶。都无所获。何况有实。如幻事者。譬如幻士。住四衢道。幻作四种诸幻化事。都非实有。颠倒起故。

经。是身如梦(至)念念不住。

赞曰。下别五喻。如梦。意说如梦所见。此境非真。虚妄见故。由业感身。业为本质。身如影故。谷静响声。都非实有。此声属本发处因缘。此身亦尔。属本因缘。非今别有。如云如电。如文可知。然摄大乘八喻依他。般若九喻。此中十喻。依他不实。所以成空。依义异故。各据一门。不可和会。

经。是身无主(至)四大为家。

赞曰。下第四观不自在。合有九句。初六句。正显空故无我。后三句。复显无我故空。此初也。主者总名。次四是别名。后一句总显无我。主谓主宰。我之总名故。地无常定主故以为喻。我是自在。缘三世故。有情者。在过去世。至于今故。命者。现寿可存活故。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数数流转取五趣故。从今现在取未来故。此凡夫外道计执三世总别之我。今举四大虚空为喻。期体皆无。总身以四大为家。假合所成。由来不实。故无我也。我必常一。非假他故。蕴界处法。非常一故。旧经五句。无此数取趣。仍非次第。此四别我。与金刚般若天亲论同。

经。是身为空(至)风力所转。

赞曰。下之三句。无我故空。二行随一。得入真故。以离我及我所故空。无实知故无我。无我故空。更无有因能作于身。但为风所动故。无我所无我所故空。若是我所。必我作故。以彼空行空我我所故。对法论言。蕴界处中。我我所非有。所以成空。

经。是身不净(至)必归磨灭。

赞曰。下观可厌污。合有七句。此中有二。不净有五。一种子不净。感业所招。父母精血所共成故。二住所不净。于其母胎生熟藏间。所依位故。三自相不净。三十六物所集成故。四共相不净。九孔常流清秽恶故。五毕竟不净。身坏以后成粪成灰等故。故言不净秽恶充满。虽复种种涂香洗浴。终必归于不净臭秽。是身虚危。谁非不净。不净之物。必是虚伪。归磨灭故。

经。是身多患(至)之所逼迫。

赞曰。此中二句。多过患者。多病患故。四百四病者。一大不调。一百一病生。四大不调。故有尔病。一大为本。所起为百。此据总数。上多至百。下至一故。或由十十恶业道因。感此四大所起果身。故各成百。十十恶业道者。返其百福庄严身故。一自作十恶。二教他作。三赞难作。四庆慰作。五少分作。六多分作。七全分作。八少时作。九长时作。十尽形作十恶业道。故得果时。有此四大。及四大所生。各一百病。合名四百四病。如水坠级者。西方水井。如此古人旁穿其井。以为近道。近道名坠。级谓阶道。以木为蹬级。扱况坑入出。亭中取水。年深日久。自致朽烂。身亦如是。或级谓级索。日久自朽。身亦如是。旧云丘井。乃意难知。

经。是身无定(至)所共合成。

赞曰。此有三句。不定常主。彼要常死。烦恼如怨贼。四大如毒蛇。遍体充满。如腐草为积。名为空聚。蕴处界聚身空无有实。其义亦尔。旧亦少异。智者当知。

经。诸仁者(至)应起欣乐。

赞曰。下次劝求。于中有三。初总票劝。所以者何下。次示相劝。诸仁者如来之身功德如是下。后结成劝。此初文也。结前生后。标劝相故。

经。所以者何。

赞曰。下示相劝。初征后显。此征词也。有何所以。厌如是身。欣如来身。

经。如来身者(至)共所集成。

赞曰。下显示相有三。初示法身相。后示报化相。此初文也。诸佛法身。真如。恒沙万德。性共集成。现隐难知。但可总说。故言无量善法成也。

经。从修无量(至)智慧所生。

赞曰。下显报化二身功德。金刚般若云。一切诸佛。从此经出。一切如来。从此经生。法身显故。报身实德。化体化成。实假虽殊。因无别故。初总德因。后别德因。此总德因也。恒沙万德。福智摄故。佛身功德。皆唯无漏。此下说因。亦皆无漏。

经。修无量(至)智见所生。

赞曰。下显别德因。有十五句。此中一因。从五蕴生。一戒蕴。一切无漏戒为性。二定蕴。一切无漏定为性。三慧蕴。一切无漏缘有为慧为性。四解脱蕴。一切无漏胜解数为性。五解脱智见蕴。缘一切无为解脱无漏智为性。此五胜故。积聚多故。偏立为蕴。小乘旧名五分法身。

经。从修慈悲(至)愿力智生。

赞曰。此有二句。初四无量。佛为实观。次十婆罗密多。调伏寂静。皆唯净戒。静虑解脱等持等至。皆唯是定。余如自名。前已说故。

经。从修一切(至)修止观生。

赞曰。此有五句。从修一切到彼岸生者。菩萨所修二利方行。皆令行者能到彼岸。皆名波罗蜜多。十六胜故。偏得其名。今显通义。故余万行。皆名到彼岸。旧云方便。六通方便六通之义。如威力中已略分别。三明者。一宿命明。二生死智明。三漏尽明。此即三通。除摧障故。妙用难测。作用弘广。立以通名。此除三际愚。照深远故。复立为明。菩提分法。止观定慧。并如前说。

经。从修十力(至)善法生。

赞曰。此有四句。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并如前说。断恶集善。圣道能故。

经。从修谛实(至)清净业生。

赞曰。此有三句。一谛实生。证实谛理。或行实行。或谛实语之所生故。不放逸生。防恶修善之所起故。清净业生。广运三乐所生起故。

经。诸仁者(至)发心求证。

赞曰。下结成劝有二。一劝证果。二欢修因。或初劝证佛法身。后劝修报化因。此初文也。皆应发心求当果证。或理不可生。但求证会。旧文唯一。无此二殊。

经。汝等欲得(至)三菩提心。

赞曰。此劝修因。因即菩提心。或劝修报化因。报化因者。菩提心是。欲得此身断诸有情烦恼业病。乃断四大违损病者。当发无上正等觉心。正等觉心。二利因故。得佛身者自利。断他病者者利他。

经。是无垢称(至)三菩提心。

赞曰。此下第三明利益。

声闻品

此下二品。别叙昔权。权有二。一权化声闻。二权化菩萨。权巧示疾。希问济生。佛命声闻。令慰大士。彼皆退。昔屈高人。今辨彼事。故名声闻品。旧云第子品。形同佛相。偏得其名。佛知声闻识非彼子对。乃显彼高德。所以命之。欲令二乘有取舍故。

经。时无垢称(至)来问我痴。

赞曰。此品有二。初巧权心念希佛垂哀。后大圣悲慈别问令往。此初文也。寝者眠。顿者因。示卧危茑招问疾故。

经。尔时世尊(至)哀愍彼故。

赞曰。下大圣慈悲别问令往。大文有三。初票令问之意。次命十德。皆词不堪。后结类。声闻皆辞不散。此初文也。十大声闻。略为五对。内寂身心。外彰词理。偏济贫苦。等现慈悲。训示初机。教成先学。随通御善。令悔息愆。赞说出家。规乞供侍。彼随对折。若便缄言。道迹既殊。权方遂异。由此十圣词屈。为五对以区分。

经。告舍利子(至)问安其疾。

赞曰。下命十德。皆词不堪。文皆有二。一命。二词。此命也。

经。舍利子(至)诣彼问疾。

赞曰。下调也。文各有三。初总陈道屈。次别显理穷。后结答由词。卑躬请退。此初文也。鹙子虽寂身心。不能亡形三界。除嚣入静。不能即寂而用。因斯被屈。故答无堪。

经。所以者何。

赞曰。下显理穷。文皆有二。初征。后显。此征也。

经。忆念我者(至)宴坐树下。

赞曰。下显穷词。文皆有二。初陈已事。后显他词。此初文也。若作晏(乌间反)默也。今为晏(乌见反)安也。入灭尽定。以有漏六识起必劳虑。厌患彼故。今令不行。已无漏七。故唯说六。就二乘者。入非想定无漏心位。令心心所。渐细渐微。微微心时。所熏成种。能令六识不行之用。即说此用为灭尽定。依种子立。如别章说。或宴坐者。入无想定。安寂身心。非灭定也。

经。时无垢称(至)而作是言。

赞曰。下显他词。文皆有二。初陈至轨。后正陈词。此初文也。无垢德望虽高。形随凡俗。声闻道居下位。貌像如来。故随类以化群生。来仪稽首。罗什。词屈姚主。景染欲尘。入俗为长者之客。预僧作沙弥之服。不能屈折高德下礼僧流。遂删来者之仪。略无稽首之说。准依梵本。皆悉有之。

经。唯舍利子(至)为宴坐也。

赞曰。下正陈词。有三。初总非。次别非。后结非。此总非也。唯者敬诺之词。宴者安寂之义。二乘灭定。止息劳虑之心。绝攀想于情田。安身形于林野。名为宴坐。非大乘之寂定。故总非之。非全非。故言不必。

经。夫宴坐者(至)是为宴坐。

赞曰。下别非。有六理。此初理非。夫宴坐者。总举宴词。瑜伽义者。应理义云。法门有四。一因缘。二唯识。三无相。四真如。后三法门。理可解。因缘法门。是最为难。已下偏依因缘门解。余三易解。故不多申。声闻宴坐。不现显三界之。如来灭定。有漏之身亦灭。所以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其入寂定。名真宴坐。佛教初学。但灭其心。身相不亡。非真寂定。半许半非。故言不必。中百义旨。空理义云。二乘不得色心相空。故隐身于林。灭定。虽欲隐灭。返为显现。大士知色心即空。未必要须安寂故。不于三界现身心。名为宴坐。

经。不起灭定(至)是为宴坐。

赞曰。此第二非。空理空云。二乘局见。寂用两分。故息用入寂。名为宴坐。大士弘通。即寂起用。故能灭身心于寂定。起妙用方威仪。应理义云。二乘入寂。加行智微。寂身心。无能动作。用而不寂。寂而不用。菩萨入寂。方便智强。先击本识。而发威仪。起利生之妙用。后时六识。方入灭定。外彰身语。乍类有心。内息攀缘。真既入灭。即寂而用。名真宴坐。

经。不舍一切(至)是为宴坐。

赞曰。第三非理。已下宴坐。非必灭定。空理义云。二乘不能即净为垢。故息垢入净。而为宴坐。大士善恶济旨。故真俗一观。应理义云。二乘位省。智用有殊。观真智而现前。俗用便息。起俗智而为用。真智不行。菩萨方便久修习用齐洽。故内宴真境。外现异生之法。所证得相。真如理也。异生法者。烦恼等也。第五地后。正智证真。后智起俗。八地已上。任运双观。故能内息攀缘。外彰凡法。名真宴坐。旧云不舍道法。内所证相。文别意同。

经。心不住内(至)是为宴坐。

赞曰。第四非理。空理义云。二乘之人。观心性有。内住六根。外攀六境。为息此故。入于寂定。菩萨知心性而非有。而达根境皆空。而名息分别之心。故不住内外。名真宴坐。应理义云。二乘观境。不过内外。内谓六根。外谓六境。此十二处。摄一切法。缘此之心。能为厌患。至都尽位。名为入定。故诸教云。作非想相而入灭定。菩萨入寂。但观无相真理而入。不缘内外。而成灭心。名真宴坐。故诸教云。依无相界相而入灭定。又云住真空。止息攀虑。不游内外。离安立相。名真宴坐。

经。住三十七(至)是为宴坐。

赞曰。第五非理。三十七菩提分法者。证觉正因。故言分法。空理义云。二乘不能即邪为正。故舍邪入正。名为宴坐。菩萨即邪为正。故住觉分。不离见趣。名真宴坐。应理义云。见趣者。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取。邪见。此五见意况名见趣。或复五见所归趣处。即外道等趣。二乘住觉分。不能化诸外道之恶见趣。故名为离。菩萨内住分法。外化群邪。名为不离。名真宴坐。旧云。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此义便非。何名真灭。

经。不舍生死(至)是为宴坐。

赞曰。第六非理。空理义云。二乘不能即缚为解。故断缚已。而舍生死。证涅槃已。而有所住。应理解云。菩萨虽同凡夫不舍生死。由大智故。而亦不同。故无烦恼。虽同二乘。证于涅槃。由大悲故。而亦不同。故无所住。二乘不尔。若舍生死。即断烦恼。若证涅槃。而必住之。故说菩萨名真入寂。旧云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今言无烦恼。其理甚乖。亦可言留惑故不断烦恼。证无住处。名入涅槃。

经。若能如是(至)佛所印可。

赞曰。此结非也。能有前德而宴坐者。契顺正理。佛所印可。具足行故。如无前事而入寂者。非佛印可。偏小行。

经。时我世尊(至)诣彼问疾。

赞曰。此中第三。结答词由。卑躬请退。

经。尔时世尊(至)问安其疾。

赞曰。下文有二。此初命也。梵云摩诃没特伽罗。此云大采菽氏。者菽豆也。氏谓氏族。上古有仙。常食缘豆。是彼苗裔。故名大采菽氏。此及舍利子摩诃迦叶等。所有因由。并如弥勒上生经疏上卷说。

经。时大目连(至)诣彼问疾。

赞曰。下辞不堪。文中有三。初总陈道屈。次别显理穷。后结答词由。卑躬请退。此总陈道屈也。目连外彰词理。不能内契亡言。虽说我空。不能谈法非有。因斯被屈。故答不堪。

经。所以者何(至)演说法要。

赞曰。下显理穷。文中有二。初征后显。显中复二。初陈已事。后显他词。此初文也。衢者道也。四方道路。名四衢道。旧云里巷。

经。时无垢称(至)而作是言。

赞曰。下显他词有二。初陈其执。后正陈词。此初文也。

经。唯大目连(至)应如法说。

赞曰。下正陈词。此文有四。初总非。二却诘。三别非。四陈益。八百居士发心等是。旧文唯三。无此却诘。不当应如尊所说者。意言如尊者说法道理不当。当契也。言不契理。名为不当。空理义云。法理本空。声闻说有。故言不当。应理义云。法无二我。性离言故。彼说法有。仍非离言。故云不当。夫说法者。如法说故。

经。时我问言(至)如法说耶。

赞曰。此却诘也。

经。彼即答言(至)前后际断故。

赞曰。下别非也。于中有二。初显二无我道理。后夫说法者下。明说法道理。初中复二。初明无我。后结无我。法相如是岂可说是。明无我中复二。初明众生无我。后明法无我。此明众生无我也。三世五蕴本无有我。无我计我。我增如垢。污本性故。过去诸法。本无有情。执为有情。如尘坌染。现在诸法。本无命者。执为命者。增生死故。现寿存活。名为命者。执此实有。即是执有实生死故。或彼执现有生有死。故有命者。今离生死。故无命者。未来诸法。无数取趣。执有现在。前际命根断已。生于后际六道之中。断者空无之义。既都无前后实际。何得有实数取趣耶。此四无我。同般若论。亦与胜鬘如来藏章所说四同。空理义云。世俗谛有。可有四种。胜义谛空。何得有四。故说胜。应说四空。应理义云。世俗谛中。四亦无实。依胜义谛。依他圆成。亦无实四。故依胜义。应说四空。声闻说法。非陈四有。今泛谈诸法性离人离法。故说四空。古人倒错。取新准知。

经。法常寂然(至)无所缘故。

赞曰。下说法空有二十句。空理义云。依世俗谛。法性可有。依胜义谛。法性皆空。然以破诸差别执故。所以别显。可以下句转释上句。俗有相故不寂。真无相故寂然。此境空也。俗有所缘故贪著。真无所缘故离贪。此能缘空也。应理义云。二十句中。分之为二。初十句显真如理离所执空。后十句显依他性离所执空。或二十句皆说真如。真如寂然。灭十相故。真如离贪。无分别心之所缘故。旧云法离于相者贪相。亦可无妨。初离所缘相。后离能缘相。贪著执著。能缘之心。以无境故。其心亦无。

经。法无文字(至)波浪思故。

赞曰。空理义云。俗有言语。故有文字。真言语断。故无文字。俗有思虑。如水波浪泛滥而起。故有譬说。真离虑思。故无譬说。应理义云。真如言断。故无文字。真如离俗波浪思故。无譬说也。旧曰法无言说离觉观故。波浪思等。即觉观故。

经。法遍一切(至)行动事故。

赞曰。空理义云。俗不如空。有性不遍。真理性空。故遍一切。俗有行动屈申等事。故有显色。亦有表相。亦有形色。真无行动屈申等事。宁有显相形色等耶。应理义云。真如如空。性无挂碍。故遍一切。亦无行动屈申等事。故无显相形色等事。相者表色。古经二文皆少不同。初如虚空说无形相能遍一切。后毕竟空言无戏论。戏论即是显相形色。毕竟空者。无行等故。

经。法无我所(至)离心识故。

赞曰。空理义云。俗执有我所。故法有我所。真中无执所。故法无我所。俗有心识。法成所了。真无心识。法无所了。应理义云。真如非我。所以离我所。故诸论云。无摄受真如。非我执等所依取故。真如非所了。离心识境故。心识分别。故真非境。或无能了。离心识故。

经。法无有比(至)不在缘故。

赞曰。空理义云。俗有待法有比。真无待故无比。俗中有缘故属因。因所得故。真中无缘故不属因。因缘生法。皆说空故。应理义云。真如妙无比。更无有物可相待故。真如不属因。非缘所得。非因生故。名不在缘。

经。法同法界(至)无所随故。

赞曰。空理义云。俗执法有。不同法界。真谛之中。一切等入真法界故。并同法界。一切皆空。俗有所随。不随于如。随于有故。真谛无随。不随有故。并随如空。应理义云。下之十句。明依他起无所执空。并以依他。摄归真如。依他起性。法同法界。摄相归性。入法界故。不同所执分别妄有。古云。入诸法故。法界法也。示随于如。无如所执而可随故。

经。法住实际(至)不依六境故。

赞曰。动者乱动。真实边际。名为实际。无倒所缘义。空理义云。俗有所动。不住实际。真无所动。故住实际。俗依六境。故法动摇。真如不依六。故无动摇。动摇者可坏可毁可倒。应理义云。依他住真际。随于实际。竟不动故。古云诸边不动者。诸边执见不能动故。依他亦无动摇。随于真如。不依六境故。

经。法无法去来(至)增减思故。

赞曰。空理义云。俗有所住。有去有来。真中无住。何去何来。俗有增益之思。故不顺空。执为有故。有损减思故。不随无相不应无愿。拨为无故。真中无增益故。顺法空无损减故。随无相。应无愿。应理义云。依他随真。亦无去来。无所住故。去者过去。来者未来。由无现住。便无去来。若有所住。去来便。依他。不随无相应无愿。以随真如。无增减思。故能顺空。随无相。应无愿。古云。法无增损。乍似别牒。准此新文。乃释上义。古法离好丑。新文所无。理外加之。不知何也。

经。法无取舍(至)身意道故。

赞曰。空理义云。俗有生故可取。有灭故可舍。真无生灭。何取何舍。道者通生之义。根与境为道。俗有六根。为能执藏。故六境之法。成所执藏。真非六根之所藏。故法无所执藏。超六根道故。应理义云。依他随真。无取无舍。离生灭故。亦无能执藏。超过六根。非爱境故。非非所执藏。古云法无生灭。初句可成。法无所归。之者所执藏义。然不释所由。

经。法无高下(至)毕竟断故。

赞曰。空理义云。动转者形待义。戏论有虚妄分别。俗非不动。法有高下。真无动转。何高何下。俗中戏论不断故。是分别心之所行。真中戏论毕竟皆断。故离一切分别所行。应理义云。依他随真。无高无下。住不动故。亦离一切分别所行。分别戏论毕竟断故。古云法离一切观行。此言分别所行。分别。观行也。应理义中。或二十句。皆说真如胜义谛法。不如分别心之所执。亦不如彼所言说性。皆说无。非真如体性亦成空。前且随殊胜义说。不违理也。此二十句。应为十对。一一权思。恐厌文繁。故略而止。

经。唯大目连(至)岂可说乎。

赞曰。此结无我。空理义云。胜谛中。法性空如。是岂可如言说之者乎。应理义云。法体虽有。不如分别及所言说之自性有。岂可说乎。

经。夫说法者主谓(至)增益损减。

赞曰。下明说法道理。于中复二。初泛谈说听道理。后尊者目连下。劝如法说。空理义云。真谛本空。说听为有。皆名增益。俗谛本有。若言无空。便成损减。或总不称真法自性。名为增损。应理义云。法外分别及起言说。名为增益。如长法故。成唯识云。能诠所诠。俱非自相。但依增益。相似而转。似谓增益。非实有相。诸法自相假智及诠。俱非境故。言无法体。名为损减。拨无体故。或增所执减无二性。旧云无说无示无闻无得。俱不正成。无此文故。

经。若于处是(至)诸了别。

赞曰。此成正理。若证法智。证会法体。无增无减。即一切法。都不可说。古云无说无示。若听者智。证会法体。无增无减。亦不可闻。何所了别。言我了耶。此中有疑。若法说者。及与听者。皆有增损。佛如何说。诸大菩萨云何听耶。故释显之。

经。尊者目连(至)乃可说法。

赞曰。下劝如法说。初释疑示说相。后劝应修。譬如能幻化之士。夫为幻。化者。宣说诸法。假人假名。为假听者。假说诸法。都无少实。但为筏喻。故离增减。故佛说法。菩萨能闻。不知分别所说自性而起执故。

经。应善子知(至)大悲现前。

赞曰。下劝应修。有八种事。此中有三。一知生根。二慧达诸法无所挂碍。挂者障义。碍者拘义。三大悲现前。

经。识说大乘(至)应说法。

赞曰。此有五句。四赞大乘。五念报佛恩。六自意乐净。深信胜解故。七法词善巧。于法善巧。法无碍也。词善巧者。词无碍也。或法词者。说法之词。辨才无滞。八为三宝种能绍隆故。具此八种。乃应说法。声闻无此八种事故。不应说法。一一翻之。义可知也。旧经有六。无意乐净法词善巧。

经。世尊(至)正等觉心。

赞曰。第四陈益。当彼诘时。徒众获益。

经。时我世尊(至)诣彼问疾。

赞曰。此即第三。结答词由。卑躬请退。我时不报。故言默也。不能识解此所说解。名无辨也。

经。尔时世尊(至)问安其疾。

赞曰。自下第三。命大迦叶。文亦有二。初命。后辞。此初命也。摩诃迦叶波。此云大饮光。上古有仙。身皮金色。能饮日月之光。迦叶是彼之种。又大迦叶。身亦金光。饮弊日月。故名饮光。说此因缘。如弥勒疏。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三(本)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