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关于世界上古史一些问题及名词的简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埃及

[自然环境]埃及在地理条件上,可以说就是尼罗河,如果没有尼罗河,埃及地方将与北非其他地方一样,除沿海一带外,基本上是沙漠,只个别绿洲的地区可有水源和土著的生活。在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仍然低下的上古时代,人类还不能克服沙漠;是尼罗河把埃及变成一个大的绿洲,埃及可以说是过去世界沙漠地带的最大绿洲。依靠尼罗河水季节泛滥的自然条件,几千年前的人类在他们已有的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才在埃及建起世界最古的国家之一。

无论过去或现在的埃及疆土,大部是沙漠,如把河水冲积的三角洲除外,埃及实际是一个蛇形国家,只沿河的一条是可耕地与人烟之区。例如今日埃及的面积,估计为一百万平方公里,但是耕地及人烟之区仅有三五,一六八平方公里,占全部面积的百分之三点五强。沙漠中有一些游牧为生的人,但为数极少。

[埃及人]古埃及人在种族上属于含族(ham),接近闪族(shem),闪族在上古的西方曾建立过许多国家,今日世界的闪族以犹太人及阿拉伯人为代表。自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埃及成为大食帝国的一部后,当初的埃及人逐渐阿拉伯化,埃及语逐渐消灭,今日埃及人所说的是阿拉伯语,所以埃及在今日是中东及北非阿拉伯国家中的一员。

[诺姆]为一个希腊文的名词(nomos),古埃及文另有专名,今日一般的书中不用。诺姆为埃及地方最初具有国家形式的政治组织,后来整个埃及统一,这些诺姆就成为统一国家的州郡。诺姆取名,多用禽兽,乃是原始时代图腾的遗迹。

[上下埃及]古代埃及人称埃及北部尼罗河三角洲为“下埃及”,称埃及南部尼罗河中游为“上埃及”,“上下”的概念来自由南向北而流的尼罗河。

[孟斐斯]城已不存,遗址在今日埃及首都开罗之南约二十公里。

[木乃伊]原为阿拉伯文所借用的一个波斯字mumiya,六百年前中国的学者把它音译为“木乃伊”,近年又有人根据英文的mummy译为“木默”,按原音当译为“木蜜亚”。

有一种误会,以为“木乃伊”是古代埃及人所用的名称;这个误会甚为普遍,并且不限于中国。古埃及人没有“木乃伊”一词,并且也没有与它意义相等的一个名词。埃及当然也与其他的古族一样,关于死人有许多的迷信及迷信术语,正如中国过去称死的人为“灵”,埃及也有与“灵”相类的不止一种的富有迷信含义及感情含义的名词,但像我们今日意识中“薰香保存长久的枯尸”的“木乃伊”一类名词或一类概念,古埃及人根本没有。薰制是古代埃及装殓死人当然手续的一部,所以对于薰制后的尸体并没有特别的专名。“木乃伊”是一个晚出的名词,与古埃及人无关;名词本身也有一段很曲折的历史。因为历史太曲折,所以一般的书,包括比较专门的书,都不予说明,以致造成今日世界上相当普遍的一种误会。

中古时代,先是埃及及中近东其他地方的阿拉伯人,后是欧洲人,相信由古埃及薰尸中熬炼出的一种“蜡质”或“胶质”可以治病,一时成为一种贵重的药材。这种蜡质或胶质,阿拉伯人借用一个波斯字,称为“木蜜亚”,“木蜜亚”就是蜡质的意思。这种纯属迷信的伪科学说法,在欧洲一直维持到十八世纪,欧洲各国也都援用阿拉伯人的名词,各用大同小异的拼法把此字吸入自己的语汇(在今日欧洲几种重要的文字中,只有俄文的拼法与原音“木蜜亚”完全相符)。古埃及的不知多少尸体,几百年中都被人当药材吃掉。后来供不应求,用近人的尸体(特别是死罪囚的尸体)炮制的假木蜜亚开始在市面行销。“木蜜亚”本是药名,后来又引申为此药来源的薰尸的名称,最后无人再相信此种江湖药材,于是“木蜜亚”就成为薰尸的专名。今日此词在欧洲各国的文字中特指古埃及的枯尸而言,但扩而大之,也可作为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用科学方法保存长久的尸体的名称。

至迟到六百年前,就是元朝末期(十四世纪中叶),中国已知道西方的这一医药现象,元末陶宗仪著《南村辍耕录》,第三卷有“木乃伊”一条,是根据半正确半错误的传闻而附会写出的,但此条文字抓住了此事的中心环节,即以尸体为药材的一点。陶氏用“木乃伊”一词,究是他自己拟译,或是元代原有的汉译名,待考。这个译音与我们今日所知道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切合,大概是在横亘亚欧两洲多民族多语言的大元帝国中,经过再译三译以致多次的辗转翻译而发生的音讹的结果。

[金字塔]此词也与“木乃伊”一样,一般是对它有误会的。我们如果说“古埃及人称王公贵人的陵墓为金字塔”,那将是不合乎历史事实的。此词原为一个希腊字pyramis,这个字经由希腊文而传给欧洲所有的语文。这个希腊字虽来自一个古埃及字,但在古埃及文中此字是指陵墓的“高度”而言。至于整个的陵墓,并无专名,因为陵墓都当然为此种形式,所以不会有专名发生。是古希腊人最初把埃及陵墓“高度”一词用为全部陵墓的专称,今日欧洲各国的文字中都沿袭了这个用法。

中文把这个希腊字创译为“金字塔”,取义甚为清楚,是由此种陵墓的形状有似中文的“金”字而来。

[底比]城已不存,遗址现有两农村,一名卡纳克(karnak),一名艾尔库苏(el kusur),欧洲文字多把第二村的阿拉伯名称改写为鲁克苏(luxor)。这两个农村是今日埃及两个有名的考古场所。

[努比亚]为今英埃苏丹之地,北部进入今埃及南境。

[莫利斯湖]此湖在埃及北部尼罗河以西的利比亚沙漠中,现已枯竭,但湖址及附近建筑的遗迹仍很清楚。考古学家发现的埃及古卷中,有此湖的平面图。

湖名为希腊文moeris(米利斯),古埃及文为meri,当译为“米利”。

[喜克索人]来历不详,大概是原来度游牧生活的一种人。埃及人称他们为喜克沙苏(hikshasu),希腊文把它写成“喜克索”(hyksos),今日欧洲各种文字的书中都用这个希腊字。

[利比亚,利比亚沙漠,阿拉伯沙漠]利比亚为古代希腊人对整个非洲的称呼,但古代西方只知此洲的北部,所以利比亚实际就等于北非洲。到近代才专称埃及之西的一块地方为利比亚。“利比亚沙漠”是近代地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指埃及西境及西境以外一部分的撒哈拉沙漠而言。埃及东境的沙漠,今日称“阿拉伯沙漠”,与阿拉伯半岛无关。

[赫梯人]为古亚美尼亚(今日苏联的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土耳其东部的一部,及伊朗北部的一部之地)及更南的地方活动的一个古埃及古国,强大时曾向各方侵掠。他们在西亚是最早大量用铁的人,可能也是全世界最早大量用铁的人。

[赫梯]为古犹太人对此种人的称呼(khitti),此种人自称“哈梯“(khatti)。欧洲各种文字较旧的书中都援用由犹太文传下的名词,近年新出的书中往往两个名词混用。

[舍易斯]城已不存,遗址在北纬三十度五十七分东经三十度四十八分。

二、两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这是一个希腊文的名词(mesopotamia),是此地的上古史已发展到晚期,古文化的盛期已经过去之后,希腊人所拟的,意即“河间之地”,我们中国一向译为“两河流域”,甚为恰当。当地的任何一个古族,对于整个两河流域并没有一个通名。

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古今的形势不同。上古时代两河一直并行,在波斯湾上各有河口。后来逐代冲积,陆地南伸,在新的冲积地两河合流,所以今天两河在波斯湾上有一个共同河口。

两河流域的下游,南部,是上古的巴比伦之地;上游,北部,是上古的亚述之地。就今天的政治地理讲,除尽上游进入土耳其及叙利亚国境外,整个的两河流域基本上就是伊拉克国。也与埃及一样,两河流域自公元七世纪成为大食帝国的一部之后,逐渐阿拉伯化,所以伊拉克今天也是阿拉伯国家之一。

[苏末人]所属的种族不详,在血统上及语言上与古今任何其他的人尚联系不上。

[亚摩来人]当初是来自沙漠地带的闪人。

[巴比伦城]现已不存,遗址在今伊拉克首都报达(巴格达)以南约九十公里。

[喀西人]种族及语言都不详。

[亚述城和亚述人]亚述人属于闪族,最初大概也来自沙漠地带。亚述国发祥之地的亚述城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现已不存,遗址约在北纬三十五度东经四十三度。

[尼尼微]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东岸。此城自亚述帝国灭亡时被毁后,始终未再恢复。近代的考古学家已发现城的废墟,考古的收获甚丰。

[迦勒底人]为巴比伦地闪人的一种。

[米太人]是一种印度欧罗巴人,上古的居地在里海以南,即今日伊朗北部之地。

[楔形文字]是近代考古学家为两河流域的文字所拟的名称,名称原字是一个近代晚出的拉丁字,被考古学家所借用。这个名词是专指两河流域各种古文字所共有的字体而言,与文字结构语法一类的法则问题无关。

[五行星]即人的眼睛从地球上不靠科学工具的帮助就可看见的太阳系中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是近代以前世界各地的天文学所知道的五个行星。

[阴历,阳历,农历]古代的巴比伦和亚述的历法,一年十二个月,月按月球的转动而定,每隔几年有一次闰月。在一般言谈的习惯上称此为阴历或太阴历。埃及当初也采用这种所谓阴历,后来天文知识发达,埃及的天文学家改变办法,定为一年十二个月,不再闰月,每月三十天,月与月球的运行无关,每年终附加五天,为全国的节庆与假期。后来他们又知道一年不是整整齐齐的三百六十五天,规定每四年闰一天。这是完全依照地球与太阳的关系而定的历法,“历法年”尽可能地符合地球绕日运行一周的“天文年”,月的制度至此纯属旧习惯的延续,与月球对地球的转动已完全脱离关系。这就是阳历或太阳历。埃及的这种历法,经过罗马,加以无关重要的修改后(主要是把年终的五天或六天分与个别的月),传到全欧洲,近代又由欧洲传到全世界,只在十六世纪晚期曾根据更精确的天文知识,在闰年制度上加以修正。除此之外,今日世界通行的公历,基本上就是古代埃及的历法。

古代巴比伦的历法与我们中国旧日的历法,原则与制度几乎完全相同。我们今天称它为“阴历”或“农历”。这两个名词,实际都不妥当。古巴比伦与旧日中国的历法,一年十二月的制度是根据月球的转动,但闰月的制度是要叫年制与季节配合,纠正以月球为依据的十二月制度的不足;那就是说,在闰月制度下,年是按照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来订定的,所以这种历法实际是“阴阳合历”,月为“阴”的系统,年为“阳”的系统。只有回历是纯粹的阴历,一年十二月,月按月球而定,没有闰月,一年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所以回历的季节与月份无关。

“农历”一词如解释为农民因习惯关系而喜欢沿用的历,那可以说是正确的;但如果解释为便利于农民的生产活动的历,那就与事实不合了。所谓“农历”,就农业论,是不很合用的历法。闰月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并不十分科学,而且非常不方便。平年十二个月,三百五十多天,闰月之年十三个月,三百八十多天。平年也好,闰年也好,月份与季节都不能配合,农民不能按照月份去从事生产活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并且完全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在月份之外又定出二十四节气,作为农民劳动生活的指标。如用阳历,节气的制度就可废除,因为阳历的月份与季节是完全配合的。例如立春总是二月四日或五日,其他的二十三个节气也只会有一天之差。如用阳历,农民只记得何月何旬应作何事即可,不必再记在月旬之中流动不定的节气。我们教师,特别是农村中或接近农村的学校中的教师,可以配合教学,使学生彻底了解这个历法的道理。

三、两河流域以外的亚洲西部国家

[叙利亚]此词所指的范围,历代极不一致,最广泛的意义包括整个地中海东岸的陆地,最狭的意义则专指东岸北部的内地与尽北部的一点海岸,北部海岸的主要部分为腓尼基。今日的叙利亚国国境,就是限于最狭义的叙利亚范围之内,也是一个阿拉伯国家。

[腓尼基与腓尼基人]上古时代的腓尼基,大体上就是今日的黎巴嫩国之地。腓尼基人也是闪人。自公元七世纪后,这个地方也逐渐阿拉伯化,所以今天的黎巴嫩也是阿拉伯国家之一。

[推罗和西顿]两城现存,为黎巴嫩国海岸南部的两个小海城,已无古代的重要性。推罗城今日称苏尔(sur)。

[迦太基]城已不存,遗址在今突尼西亚东北角,距今突尼斯城不远。

[巴力斯坦——以色列人和犹太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都是由阿拉伯半岛北移的闪人,种族语言都极接近。

巴力斯坦就是历史上的犹太国,即广义的叙利亚的南境。今日此地的沿海部分及北部为一九四八年新成立的以色列国的国境,东南部已为约旦国所并。(约旦国,一般报刊上仍沿用旧称,称为“外约旦”。)约旦为一个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为一个恢复了犹太古语的犹太国家。

[耶路撒冷]古犹太国的首都;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的共同圣城。今日此城位于以色列及约旦两国的交界处,为两国自一九四八年以来争夺的对象。此城法律地位的问题至今仍为悬案。

[波斯和波斯人]波斯人是一种说印度欧罗巴语的人,与古印度的印度欧罗巴人很接近。与印度的印欧人一样,他们也自称“雅利安”人(arya),就是“贵者”的意思。他们的国土于是称为“贵者”之国,就是伊朗(iran)。他们对人对地又都自称“波斯”,古波斯文拼音为parsa。同时,波斯尽西南角临波斯湾上的一州,又特称“波斯”。

[帕赛玻利]为波斯州的大城。此城现已不存,旧址在今波斯州州会施拉兹(shiraz)东北约五十公里,古建筑的遗迹仍然甚多。

帕赛玻利为希腊文拼音的写法(persepolis),意即“波斯城”,按中国一向翻译的惯例,可以译为“波斯堡”。今日欧洲各国文字都用希腊文的拼法,古波斯文的拼法已失传,大概是“波斯卡达”(parsakarta)。

四、印度

[印度国名]在过去历史上因为分裂的趋向强过统一的趋向,所以印度没有一个概括的国名或地名,“印度”一词是外国人拟定的。印度西北的那条大河,当地人称为sindhu,后来波斯人就用此河名称它这个邻邦。这个办法向西传到希腊罗马,向东传到中国,我们中国两千年来把这个名词译为“身毒”“天竺”“天笃”“信度”“印度”。近代印度已接受了这个外来说法,自称印度。

[恒河]梵文为ganga,中国佛经中译为“恒河”。“恒”字当读如“亘”。

[达罗毗荼]梵文dravida,为入侵的雅利安人对古印度原来居民的称呼。后来这种人都被驱逐到印度半岛的南部,所以南部之地就也称达罗毗荼。

[吠陀]梵文veda,意即“智慧”。《吠陀经》的内容为颂神或祷神的诗歌、咒文,及宗教仪式的文字。因为印度早期没有历史文献传下,我们今日只从《吠陀经》中看到一点古印度的社会及一般情况。

[摩拏]为神话人manu,不止一人,可说是“制礼作乐”的神话人物。

[佛]梵文buddha,中国过去音译为佛陀、佛图、浮屠、浮图等,后来习惯只简称为“佛”。

[摩揭陀]即今日印度共和国的比哈州(bihar),今日的州会帕特纳(patna)即古摩揭陀国的旧都“华氏城”。

[梵文]为古印度的经典文字,统治阶级故意把它神秘化,说它是最高的天神跋滥摩(brahma)所创。跋滥摩一词,我们中国在过去又简译为“梵摩”,再简称“梵”,于是就称这种文字为“梵文”或“梵书”。但这个名称是我们中国所定的,印度人自己称这种文字为“萨姆斯克尔达”(samskrta),意即“雅文”,或“经典文字”。今日印度许多种语言及方言都直接或间接与梵文有关。

[印度数学]现在全世界通行的阿拉伯数目字,是由古印度的数学家所首创,其中“零”及相关的数字位的制度尤其是重要的贡献(数字位制度即依部位而定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制度)。

五、希腊

[伊利亚特]希腊人所攻毁的小亚细亚西北角的古城特累,又名伊利昂,歌咏此事的史诗称《伊利亚特》。

[斯巴达与弃婴的风气]弃婴是许多古代国家都曾有过的风气,斯巴达因特别提倡尚武精神,弃婴的风气尤为发达。

[柏里奥克人与希洛人]是斯巴达的两种非公民的人。柏里奥克,原词为“周围的人”的意思,因为他们居住在斯巴达国家的边地。他们都是被征服的部族,他们仍保有人身的自由,并保有土地财产,但他们须向斯巴达人交纳贡赋,在对外作战时他们须出兵。他们不能参加斯巴达国家的任何政治生活。希洛(helos)原为一独立的城邦,此邦的人为斯巴达征服后,沦为奴隶,此后还有其他地方的人同样地沦为奴隶,这些人统称为“希洛人”。他们是国家的奴隶,不属于私人,由国家分配予公民,代公民劳作,经营公民土地,每年纳租,约为产量的二分之一。这些人,在身份上是奴隶,但就剥削关系而论,他们近似农奴,所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称他们为“希洛农奴”。

[僭主]僭主就是乘着阶级斗争剧烈的机会,用武力或其他方法夺取政权的人。这种人的政权没有当时贵族阶级典宪规章所正式承认的地位,希腊人(当初大概是贵族,后来是所有的人)于是称他们为tyrannos,意即“无合法地位的统治者”,即“僭主”,称此种统治为tyrannia,即“僭政”。这两个名词在当时是有浓厚的法理意味的,取名的原意特别着重其“不合法”性,与其人取得政权后作风的“好”或“坏”无关。这些僭主,对于缓和阶级矛盾,“安定国家”,多作了一定的努力,并且他们一般的是比较重视平民的利益的。但如可能时,他们总是把地位传给子侄,这些第二代的僭主因为往往都曾度过一段处尊养优而无所用心的生活,所以大位临身后时常表现为昏庸,甚至残暴,因而被驱逐以至被杀。原来意为“僭主”的那个希腊字于是在人心中发生变化,开始意为“暴君”,原意为“僭政”的那个字开始意为“暴政”。这两个字,经由拉丁文,传给今日欧洲多数的语文,在这些近代语文中并且只有“暴君”及“暴政”的晚出意义。今日一般欧洲文字的历史书中,往往对此没有清楚的解释,使读者容易发生“以今说古”的误会。我们中国过去有些“西洋史”作品中也把这两个名词译为“暴君”及“暴政”,那是不合古代希腊此一段历史的主要阶段的实际情况的。中国旧的“西洋史”书中也有把两词译为“霸主”及“霸政”的,也不妥当,中国春秋时代的那些霸主,除性质与希腊的僭主完全不同外,他们都是有“合法”地位的,他们是周天子所正式任命的“诸侯之长”,而希腊的僭主是自建自立的一邦之主。若把“霸”字理解为战国以下特别是秦汉以下“横行霸道”的意思,那就与“暴君”“暴政”相同,尤为不当。

[贝壳放逐法]此法当初的用意是在防止僭主的出现,多数公民如认为某人有作僭主的野心,就可把他放逐。后来此法成为党派之间政争的工具,占多数的党派往往把少数党的首领用此法放逐。

[米利都]在小亚细亚(土耳其)西南岸,今日其地仍有古城遗址,称帕拉提亚(palatia)。在波斯侵略前,米利都是希腊世界工商业最发达的一个城邦,也是科学、哲学、文学的中心。在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被波斯征服后,米利都首先起义,希波大战爆发,最后希腊大败波斯,未为波斯所奴役。

[土地和水]是波斯统治阶级对国家领土的一种称呼,正如中国过去的帝王将相称他们所统治的国家为“江山”或“河山”或“山河”一样。

[色雷斯]大致等于今日的保加利亚国境。

[马拉松]今城同名,古城在今城稍南。

[狄萨利亚]为今日希腊东北国境。

[德摩比利隘口]在今希腊拉米亚(lamia)城东南约十四公里。

[萨拉米]有两地同用此名。一为海岛,就在雅典岸外不远的地方,公元前四八〇年希腊的海军在此岛之外的海上大败波斯的海军,是希波大战中一次有决定性的战役。另外,在地中海东端的大岛塞浦路斯的东岸有一座城,也名萨拉米,并且事有凑巧,公元前四四九年希腊海军在此城附近的海中又大败波斯海军,使波斯海军从此不能再在东地中海威胁希腊人的活动。这个萨拉米城,今天已为废墟。雅典岸外的名岛,今日除仍沿用“萨拉米”古名外,又称库鲁雷(kouloure),在现行的地图上两名都可见到。

[普拉提亚]此城今日已为废墟,在今希腊东境之比奥提亚(boeotia)州。

[米卡尔]为米利都以北海岸上小山的名称。此名现已不用,在今日一般地图上此山无名。

[狄洛岛]爱琴海中的名岛,岛上有全希腊所特别尊重的太阳神庙,所以称为“圣岛”。希波大战后,雅典组织“狄洛同盟”,自为盟主,主持爱琴海上的商业活动,同盟的盟址当初就设在岛上的太阳神庙中。

[埃比唐]希腊原名为epidamnus,乃希腊人在希腊西北边外的伊利里亚(illyria)人居地的海岸上所建的殖民地城邦。古代的伊利里亚即今日的阿尔巴尼亚之地,古伊利里亚人即今日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此城在罗马统治时代改称狄拉基英(dyrrhachium),近代阿尔巴尼亚人称它为杜列西(duressi),中国一般地图上采用英文及一些其他西欧语文的拼音,译为都拉索(durazzo)。二千五百年来,此城向未完全丧失它的重要性,今日它为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港口,也是全国最重要的港口。

公元前四三五年埃比唐内部的党派之争,是引起伯罗奔尼撒大战的一个主要导火线。

[克里昂]这位在对斯巴达作战中的雅典主战派首领,各种文字的许多历史书上,包括一部分比较专门的书,都称他为“制革匠”,这是把当时政争中所用的“政治骂名”不予深入了解而即贸然引用所发生的错误。他是一个制革手工工场的主人,是一个代表工商业利益的大奴隶主,不能称为“匠”,因为“匠”字所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劳动者”,克里昂绝对不是一个劳动者。奴隶主国家的雅典轻视一切体力劳动,克里昂的政敌骂他为“制革匠”,在当时的思想意识中是一种大的侮辱。

[叙拉古]城现存,仍为西西里岛东岸的名城。

[科凯拉岛]在希腊西岸外,今日名科孚(corfu)。公元前四三五年埃比唐发生政争后,科凯拉进行干涉,引起伯罗奔尼撒大战。

[帕德嫩庙]意即“童女庙”,庙中所供奉的“雅典娜”女神是一个童女。庙在雅典的卫城上,是雅典人所特别尊重的一座神庙。另外,罗马有一座“群神庙”,拉丁文的名称为pantheon(潘提昂)或pantheum(潘提英),字形字音都与雅典的帕德嫩(parthenon)相近,但性质不同,此庙所供奉的不止一神,在罗马也没有帕德嫩庙在雅典的那种政治活动及宗教活动的重要地位。

[底比]在中希腊,现存,已为小城。与埃及古都“底比”,在希腊文中是同一个字。

[特尔菲]现存,在中希腊,为小城。今日仍用古名,但又称卡斯特利(kastri)。

[喀罗尼亚]在中希腊,今日为废墟。

[易普斯]在今土耳其国境中部,其地今日情况不详。

[安提俄克]为古叙利亚西北角大城,现存,属土耳其,在土耳其领土伸入大叙利亚土地范围的那一个土耳其东南端角落。

[萨摩斯岛]为小亚细亚西南岸外较大海岛,现属希腊。

[西奥斯岛]为雅典东南爱琴海中较大海岛,现属希腊,古名(ceos)与今名(kea基亚)音稍异。

[大夏]为古巴克达利亚(bactriana)地方立国的种族的名称(dahae),我们中国在汉代把它用为国名。

[安息]在帕提亚(parthia)地方自立为王的那个人,名叫ar-saces,以后历代的王都沿用此名。我们中国在汉代译此字为“安息”,并用为国名。

六、罗马

[罗马共和国的阶级矛盾与对外侵略]过去一切统治阶级,是惯于以对外侵略来转移人民的视线,麻痹人民的思想,缓和阶级的矛盾的。罗马共和国时代的对外侵略,到布匿战争为止,几乎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为使人民忘记国内的阶级不平和阶级压迫,罗马贵族所控制的政府不断地发动对外的侵略战争,每次胜利后也分给人民一点土地及小恩小惠,但大部的土地及利益都为贵族所占有。

[布匿]迦太基人是腓尼基人,罗马称腓尼基人为“匹匿”(poeni),此字拉丁文的形容词式为punicus,近年我们中国一般的历史书中多译为“布匿”,称罗马迦太基之间的大战为“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中罗马战船的吊桥]迦太基为海军国,善于海战。罗马在开始与迦太基作战时仍为陆地国家,航海及海战的经验都很差。罗马人于是发明了“吊桥”的办法,每只船上装一吊桥,接近迦太基战船时就把吊桥放下,紧紧钩住敌船,士兵一拥而过,与敌人在敌船上短兵相接,等于在陆地上作战。这是罗马利用自己的长处,强迫敌人在不习惯的情形下仓促应战的例子。

[亚历山大利亚的图书馆]在希腊化及罗马时代,这个埃及的大商埠及文化中心有两个大图书馆。第一个是较早的图书馆,也是当时地中海世界最大的图书馆,最盛时藏有写本四十万卷,在公元前四十八年恺撒率罗马军队攻城时全部焚毁,一卷无存。第二个是较晚较小的图书馆,上古西方世界的第二个大图书馆,在公元三八九年被信基督教的罗马皇帝下令毁掉。因为图书馆就设在旧的神庙中,在毁庙时,图书也大部失散或被毁。后来到五世纪中期,有一次城中仍信旧日宗教的人与基督徒发生冲突,基督徒进入这个藏书的旧庙中,把书卷全部搬到街上焚毁。

以上的焚书代表世界史上两次大的文化浩劫,本身就值得注意。我们特别提出,又因为在各种欧洲文字的历史书中,无论是大书或小书,专书或课本,一直到很近的时期,都时常列入一段对伊斯兰教的诬蔑,说亚历山大城的图书馆是公元七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征服埃及时故意焚毁的。这是基督教教会对回教所造的谣言,没有一丝一毫的事实根据。

[罗马帝国与拉丁语]罗马帝国的长期统治把拉丁语的使用推广到整个的地中海世界,特别是地中海西部的世界和中欧西欧。到中古时代,拉丁文仍为中西欧的官方用语和学术用语。世界史发展上的资本主义先在中西欧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中西欧在世界上比较占优势,所以他们所公认的欧洲国际学术语的拉丁文就无形中变成世界的国际学术语。今日各种自然科学中的术语几乎都是用拉丁文,国际法中的术语也以拉丁文为主,社会科学中也夹杂了不少的拉丁术语或由拉丁文转化而出的术语。

[耶稣——有无其人的问题]这是在谈论中及通信中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简单地解答这个问题,可说承认历史上有耶稣其人,远比否认他要恰当些,要科学些。这个问题是十九世纪中期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已死的问题,不应当再认为是一个活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烦琐,今日没有再详为解释的必要,我们只把问题的意义予以简单的说明。

这个问题的来源有二:一为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及历史批评的发展及发达,一为十九世纪中晚期科学与宗教的思想斗争。西方的历史学到资本主义阶段,特别是到十九世纪,才基本上跳出文艺的领域,进入科学的园地。但因立场观点的关系,它的科学性是有限度的:其中一种表面非常科学而实际极不科学的发展,就是在对史料的批评中怀疑过度,最后成为思想方法上的虚无主义,历史上许多的大事和人物都被“证明”为子虚乌有。在大事上,一个最突出的极端例证,就是有人费毕生之力,写了长文和大书,“证明”全部关于欧洲中古时代的史料都是伪造,并且也根本没有中古时代那一回事,十九世纪距离古罗马帝国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在历史人物问题上,专就宗教人物而论,波斯教的创立人,佛教的创立人,基督教的创立人,都曾被认定为虚构。今日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学仍然有虚无主义的一面,但这种轻率的论断已不时髦,今日资本主义国家中也没有一个比较严肃的历史学者再说波斯教或佛教的创立人为整个出于伪造。但实际上,依照资产阶级历史学的批评方法,关于这两个创教者的历史记载,远比关于耶稣的历史记载要更有问题。今日如仍有人对耶稣的问题发生疑问,那是另有原因的。

十九世纪中期达尔文的《物种原始》一书发表后,引起反动的基督教教会的嚣张诬蔑,科学界以及一般有进步思想的人士于是对教会群起而攻,根据科学,根据哲学,根据历史,尽量向反动堡垒的教会开火。说耶稣根本为无其人,也就是此时发生的一种历史方面的说法。这在当时的思想斗争气氛中,在资产阶级历史学的领域内,是很自然会发生的一种说法。但今日时代已变,尤其是一个已经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的人,无论是在研究历史时,或是在批判宗教时,都不再需要此种在科学上成问题的论点。

[基督]原为希腊名词christos,是希腊文对犹太文mashiakh(弥赛亚)一词的翻译,就是“救主”的意思,耶稣的信徒认为他是降世的“救主”。此词明末天主教传入中国后,译为“基利斯督”。十九世纪初年西欧基督教新派(普通所谓耶稣教)也有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把此词简化为“基督”。但中国的天主教一直到民国初年仍沿用“基利斯督”的全名,近年来才开始用“基督”的简称。

[耶稣纪元——公元]西方世界当初并无统一的纪年法。罗马人以传说中的罗马建城之年纪元,建城为公元前七五三年,这一年就是罗马的纪元元年,他们使用意为“建城之年”的三个拉丁字的字首的字母为纪元的符号,即a.u.c.。罗马帝国成立后,这个纪年法传遍地中海世界及欧洲的大部。一直到中古时代的早期及中期,此法仍在欧洲通行。公元六世纪基督教的一个修道士推算耶稣的生年,他断定耶稣生在罗马纪元七五四年,并开始以此纪元,称此年为元年。后来的习惯,用两个拉丁字anno domini(简写a.d.)称此年,即“救主降生之年”的意思。自此“救主纪元”就与“罗马纪元”在欧洲并行,新的纪年法压倒旧的纪年法,各地先后不一,经过了几乎一千年的时间,到公元十五世纪罗马纪元才在欧洲完全停止使用。

耶稣以前的年份,很早也用两个拉丁字标明,即ante christum(简写a.c.),意为“基督之前”。英文把此两字译出,为before christ(简写b.c.)。我们中国过去依欧洲的惯例,公元纪元用a.d.,因为英国是如此用法;公元前也就照抄英文,用b.c.。至今仍有人如此做法。用两个字母,诚然较比写“公元”或“公元前”为简便,但原则上我们仍应使用自己的文字,在必须用字母符号时,似当使用有国际学术语性质的拉丁符号,不当使用英文的符号。

到耶稣纪元制度已在欧洲流行之后,才有人发现六世纪时那位修道士的推算有误,耶稣实际大概是生在罗马纪元七五〇年,即公元前四年。但至此若再更改,牵动太大,于是也就将错就错,继续以罗马纪元七五四年为耶稣纪元元年。这个纪年法,在资本主义时代传遍全世界,就是今日的“公元”。

[安息日,礼拜日,星期日,日曜日]为商品交换期的划定,为结合宗教的祭祀祷祝,而把一个月再分为几段,是几乎所有的民族自古即有的办法,最普通的是三分(十日一周)、四分(七日一周)和六分(五日一周)。这三种办法,我们中国都有。十日一旬的制度,至迟到殷代已经流行,并与宗教已有密切的关系。五日为半旬,大概与旬制同时出现,中国今日许多小的城镇,每五日为市集之期,可能来源甚古。《周易》文字最早部分的《卦辞》中已有“七日来复”之句,可见每月四分的观念在中国也是很早就有的。后来每月又按二十八宿分配,二十八宿又予以四分,正是七日一周的办法。我们今日译西方的“周”为“星期”,仍是二十八宿制度中原有的名词。但这一切在中国过去都没有成为硬性的办法,今日中国以及世界的七日一周的制度来自基督教,基督教承自犹太教,犹太人又取法巴比伦。

古巴比伦原有七日一周的制度,似乎也未硬化,犹太人学来之后,把它与宗教密切结合,成为一种牢不可破的制度。他们说上帝用六天的工夫创造宇宙万物,第七日休息,所以就规定每第七日为“安息日”,不准从事劳动,只准礼神拜神。基督教兴起后,最初的基督徒都是犹太人,仍守安息日,在安息日举行新的宗教礼拜。但据传说,所谓耶稣死后复活是在一个周期的第一日,就是现在的“星期日”,于是就又在那一天礼拜。早期的基督徒实际有两个接连的“礼拜日”:一为周期的第七天,即旧犹太教的安息日,即现在的星期六;一为周期的第一天,即所谓耶稣复活的那个周期日,即现在的星期日。这个新的“礼拜日”,他们称为“主日”,即纪念救主复活的周期日期的意思。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第一个信基督教的皇帝君士坦丁在三二一年规定以“主日”为基督徒的唯一“礼拜日”,自此这就成为基督教的定制,一直到今天。今日的星期日是基督教的礼拜日,犹太教的礼拜日仍为星期六,即自古未断的七日一周的每周第七日(近世基督教有几个小的派别,以犹太教的安息日为礼拜日)。在世界史上,唯一可与由犹太人传下的几乎三千年来未断的七日周期制相比拟的,只有中国的干支纪日制,比西方的七日周期制的历史还要久远(巴比伦的七日周期制,详情无考,西方的周期制只能由犹太人受巴比伦影响后算起,那是公元前六世纪的事)。

后来回教兴起,参照犹太教及基督教的办法,强调犹太教圣经中已有的上帝创造宇宙中第六天造人类始祖的故事,规定以每周的第六日为回教的礼拜日,即现在的星期五。所以在回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人数比例相差不太大的近代都市,例如埃及的亚历山大利亚,就有银行每周休息三天的奇特景象。因为一教的银行停业,其他两教开业也不方便,索性大家就休息三天了事。

清末中国经由英国的文字而采用了西方的这个制度。英国为日耳曼民族的国家,日耳曼人在未信基督教以前也有七日的周期,每日纪念一神,信基督教后仍用旧名,称基督教的礼拜日为“太阳日”,即太阳神的纪念日。(今日欧洲凡是日耳曼国家都称此日为“太阳日”,拉丁国家称它为“主日”,斯拉夫国家称它为“复活日”)。我们中国就参照旧有的天文学名词,译这个“太阳日”为“日曜日”,其他六天也按英文中的神名译出,但为简便起见,又译“日曜日”为“星期日”,此后六天按数位排列。后来这个简便的制度很快地流通,日本则采用了较为繁复的“日曜日”等的制度。

这以上是我们所自拟的译名。基督教的传教士则参照我们的“星期”制度而称“星期日”为“礼拜日”,“星期一”为“礼拜一”……今日的习惯,行文都称“星期”,但口语深受了基督教教会的影响,多称“礼拜”。这虽是小事,事实上确不妥当。“礼拜日”是宗教制度的名词,“星期日”只是计日的名词,我们中国既不是基督教的国家,似乎以不用“礼拜日”一类的名词为宜。况且我们国内虽无犹太民族,却有不少的信回教的兄弟民族,他们的“礼拜日”是在星期五,所以我们在口语上似乎可以考虑改变习惯,与行文一样,只说“星期”,“星期日”……

[君士坦丁与基督教]基督教因为起初是人民的组织,深遭罗马政府的敌视,基督教不止一次地被宣布为非法团体。到公元三一三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才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与其他的宗教同受法律的保护。这件事后来被教会的历史家渲染夸张,把它说成为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的措施。一般的历史学者不察,一直接受教会的这个歪曲事实的说法,连二十世纪初年的权威史著中仍多沿袭此说,至今此说在史书中也尚未完全肃清。三一三年后基督教发展甚速,皇帝日愈利用它为统治工具,但正式禁止一切其他“异教”,承认基督教为帝国的唯一宗教,为“国教”,是三九二年才发生的事,距离君士坦丁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团体已有八十年。

[所谓“罗马帝国灭亡”]一般的历史书上说公元四七六年“罗马帝国灭亡”或“西罗马帝国灭亡”。第一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罗马帝国于四七六年后在君士坦丁堡又维持了将近一千年,绝不能说四七六年罗马帝国灭亡。说“西罗马帝国灭亡”,也只是历史书上一种便利而不恰当的说法。在法理上,罗马帝国始终是大一统的,并无所谓东西。不过自四七六年意大利的罗马皇帝被废后,西部即不再有皇帝,却是事实,我们如理解为自此西部无皇帝,西部的领土为蛮人所占有,那是可以的。但连那些蛮人仍然长期地认为他们是居住在罗马帝国之内,是在替罗马帝国守土,所以“灭亡”一类的观念,在当时以及此后很长的时期内,是在任何人的心中都没有发生的。

我们以上是讲“法统”和当时及后世的观念意识。但从另一方面看,四七六年的变化确有它的重要性,就是社会阶段的转变。前此欧洲为奴隶社会,自此欧洲转入封建社会。此点虽然重要,但也不可过度强调,因为封建制度,无论是在罗马帝国内部,或在帝国边外的日耳曼人地区,都于公元一、二世纪间就已萌芽,并非四七六年或四七六年前后才骤然出现。至于封建制度的确切建立,在欧洲各地先后不一,也不能以四七六年为枢纽。我们只能说,四七六年的变化,是欧洲特别是西欧由奴隶社会转入封建社会过程的诸种有关大小事件中的一个对后日历史家比较醒目的事件而已。

注:

一、撰者没有中学教学的经验,所供的资料可能不适合需要,请读者多提意见。

二、这些“简释”的目的,是供教师作教学的背景资料,并不一定需要课堂上全部应用。

(原载《历史教学》1953年第10~12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