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张氏医通

卷九 疮疡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痈疽

(肿疡 溃疡 作痛不止 作呕不止 出血不止 肌肉不生 发热不止 大便不通 小便不通作渴不止 自汗不止 下痢不止 敷寒凉药 用刀针法)

痈疽一科。自有专擅其术者。以是手辑医通。独略此门。然有兼患内证。疡医不能措指者。

因取灵素金匮明之新甫等数条。列之本门。诸凡治例。未遑遍述。庶免瘠环同类之诮云。

灵枢云。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则死矣。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

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颈。名曰天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液。前伤任脉。内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阳气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如刺以针。烦心者死。发于肩及 。名曰疵疽。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 之。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发于膺。名曰肝疽。色青。其状如谷实、栝蒌。

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半岁死。死后出脓。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状大痈脓。治之。

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 、翘草根各一升。(零 连翘根各一升也。)以水一斗六升。

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浓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发于股阴。名曰赤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内。不治。十日当死。发于膝。名曰疵痈。

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不急治。百日死。发于足傍者。名曰疠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

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发于足指。名脱痈。(一名脱疽。)其状赤黑。

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深甚。下陷肌肤。筋骨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

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心烦。命曰阴胜其阳。此为不表不里。其形不久。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

腓者 也。背三。五脏之俞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阴阳不相通。两热相持。乃化为脓。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内药而呕。是二逆也。

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除此五者为顺矣。

素问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汗出见湿。乃生痤痱。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气伤痛。形伤肿。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金匮云。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发热而脉见浮数。证脉相应也。脉见浮数而反洒淅恶寒。是火郁不得发越。若有痛处而饮食如常。必发痈肿之候。肿热未甚。尤可消散。肿热已剧。痈脓已成。后世用湿纸贴肿上。候其痈肿之头。亦不出乎此意。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方缺)

病机机要云。瘰 者结核是也。或在耳后。或在耳前。或在耳下连及颐颔。或在颈下连缺盆。

皆谓瘰 。或在胸之侧。或在两胁。皆谓之马刀。手足少阳主之。此本膏粱丹毒火热之变。因虚劳气郁所致。止宜补形气。调经脉。其疮当自消。盖不待汗之下之而已也。其不详脉证经络受病之异者。下之先犯病禁经禁。故致失手。且有兼痰兼气兼血兼阴虚等证者。病本不同。治当求责。

疮疡者火之属。须分内外以治其本。内之外者。其脉沉实。发热烦躁。外无 赤。痛深于内。其邪气深矣。故疏通脏腑以绝其源。外之内者。其脉数。 肿在外。形证外显。恐气极而犯内。故先托里也。内外之中者。外无 恶之气。内亦脏腑宣通。知其在经。当和营卫也。用此三法之后。

虽未愈。必无变证。亦可使邪气峻减而易愈。

外科精要云。热发于皮肤之间。浮肿根小。至大不过二三寸者为疖。六腑积热。腾出于肌肉之间。其发暴盛肿。皮肉光软。根脚广大为痈。五脏风毒积热。攻 肉骨。风毒猛暴。初生一如蓓蕾。形自焦枯。触之应者乃疽也。夫五善七恶者。动息自宁。饮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调匀。

二善也。脓稠肿消不臭。三善也。神采精明。语声清爽。四善也。体气平和。五善也。烦躁时嗽。

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小便如淋。一恶也。脓血大泄。肿 尤甚。脓色败臭。痛不可近者。二恶也。喘粗短气。恍惚嗜卧。三恶也。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视者。四恶也。

肩背不便。四肢沉重。五恶也。饮食不下。服药而呕。食不知味。六恶也。声嘶色败。唇鼻青。

面目四肢浮肿。七恶也。五善见三则瘥。七恶见四则危。然则病有源同七恶者。乃皮紧急而知善也。病有源同五善者。乃皮缓虚而知恶也。是岂凡医所知哉。

凡人初见发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以湿纸覆其上。立视候之。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取大蒜切成片。如三钱浓薄。安于头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壮即换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

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佳。最要早觉早灸为上。一日二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

三四活。过七日则不可灸矣。若有十数头作一处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蒜饼上烧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发赤肿一片。中间有一片黄粟米头子。便用独蒜切去两头。取中间切三钱浓。正安疮上。着艾灸十四壮。多至四十九壮。此谓痈疽初发。宜灸之也。然诸疮患久成漏者。常有脓水不绝。其脓不臭。内无反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片。浓三二分。于疮着艾灸之。仍服内托之药。隔二三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长满矣。至有脓水恶物。渐渍根深者。郭氏用白面、硫黄、大蒜三物一处捣烂。看疮大小捻作饼子。浓约三分。安疮上。用艾灸二十一壮。一灸一易。灸后四五日。方用挺子 入疮内。歹肉尽去。好肉长平。然后贴收敛之药。内服应病之剂。调理即瘥矣。盖不止宜灸于疮之始发也。惟发于头脑者。皆不可灸。头为诸阳之会。灸之反助其火毒耳。

肿疡 薛立斋曰。肿疡者。以疳疡未溃而言也。经云。形伤痛。气伤肿。又云。营气不从。

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皆因膏粱浓味。七情阴火。或炙爆甘美积毒。气血不和所致。当分其经络所属。五脏相胜。与元禀亏损。预为审用攻补调和之剂。速令散溃。尤当审其势之肿漫。色之赤白。

与痛有微甚。毒有表里。若肿高 痛。便利调和。邪在表也。宜表散之。肿硬痛深。大便秘涩。

邪在内也。宜下之。外无拘急。内则便利调和者。邪在经络也。宜调营卫。肿 大痛。或麻木不痛。

邪气凝滞也。外用隔蒜灸。内服活命饮。或归 饮尤效。无问何部分。但赤肿者必消。若烦躁饮冷。赤痛发热。二便不通者。火热内炽也。用四味清凉饮。或活命饮加大黄尤善。若微肿微痛或不痛。阳气虚弱也。参 内托散。微黯微赤或不赤。或恶寒而不作脓。或脓熟而不溃者。阳气虚寒也。并用千金托里散。如此则未成者自能消。已成者自能溃。尤当别其属阴属阳。或半阴半阳而治之。若泥于肿疡禁用辛热之说。不分受证之因。兼证之经。概行败毒。泛扰诸经。诛伐无过。

以致不能起发。或不能溃腐收敛。变证莫能枚举。痈疽论云。肿疡内外皆壅。宜以托里表散为主。

但见肿痛。参之脉证虚弱。便与兼补。气血无亏。可保终吉。若肿疡之际。治失其法。必致溃疡之变证。此推内经之微旨。而生平之征验者。尤当触类而长。愚奚庸赘。

溃疡 溃疡者。以疮疡脓溃而言也。脓溃而肿消痛止者为顺。若脓溃肿痛。或发寒热者。气血虚也。十全大补汤。脓溃欲呕少食。脾胃虚弱也。六君子加炮姜。手足并冷者。脾气虚寒也。

六君子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脓溃而仍痛。

或二便秘涩者。热毒未解也。清热消毒汤。热退而渴不退。津液不足也。八珍加黄 、麦冬、山茱萸。热止而小便频数。肾虚也。加减八味丸料。若热不止。或肿痛反甚。虚热内作也。保元汤加清心凉血之剂。或热退而肌肉不生者。气血俱虚也。十全大补汤。疮色夭白。或陷下不敛。寒气所袭也。五味异功散。佐以豆豉饼。脓血过多。烦躁不安。乃亡阳也。急用独参汤尤当。审其肿之软硬。饮食冷热。与脓之稠稀多少。肉之赤色青黯。及疮口之收敛迟速。而投托里消毒调补之剂。庶无变证。痈疽论云。溃疡内外皆虚。宜以托里补接为主。盖溃疡之变证。由于肿疡之际。

治失其宜。亏损元气所致。治者可不慎欤。

作痛不止 疮疡作痛。当审邪之所在。证之所因。如寒热而痛。邪在表也。人参败毒散。便秘而痛。邪在里也。清热消毒汤加白蜜。肿 而痛。血凝滞也。活命饮。作脓而痛者。托里消毒散。排脓胀而痛者针之。脓溃而痛者补之。气虚而痛。四君子加归、 。血虚而痛。四物汤加参、。大抵形伤痛。气伤肿。不知此数者。徒以乳香、没药为止痛之方。则非所以为法矣。仍审五脏相胜相兼之证而治之。后仿此。

作呕不止 丹溪云。肿疡时呕。当作毒瓦斯攻心治之。溃疡时呕。当作阴虚补之。此论其常耳。

如肿赤 痛而呕者。热毒甚也。活命饮。作脓而呕者。血气虚也。六君子加归、 。便秘而呕者。

热在脏也。清热消毒汤去生地、金银花加槟榔、木香。寒药服多而呕者。胃气伤也。六君子加桔梗、柴胡。有肝气乘脾而呕者。有胃虚停痰而呕者。有郁结伤脾而呕者。皆由脾胃虚弱。毒瓦斯蓄聚。治宜调补中气。则正气复而邪气去矣。

出血不止 疮口出血。有因五脏相胜。阴阳不调。而血不止者。有因六淫七情之气不平。而血妄行者。若因肝火内动。四物加山栀、丹皮。肝经血虚。六味丸。心虚不能统血。四物加参、术、丹皮。酸枣仁。

脾虚不能统血。四君子加山栀、丹皮。脾虚郁滞。归脾汤。脾肺气虚。补中益气汤。气血俱虚。

十全大补汤。肾气不足而肝火内动。六味丸、栀子清肝散加五味。大凡失血过多而见烦热发渴等证。勿论其脉。不问其证。急用独参汤以补其气。经云。血生于气。苟非参、 、归、术甘温之药。决不能愈。若发热脉大者多不治。

肌肉不生 肌肉乃脾胃所生。收敛皆气血所主。二者相济以成者也。若肌肉不生而色赤。血热也。四物加山栀、丹皮。晡热内热。血虚也。四君子加归、地、丹皮。脓水清稀。气血虚也。

十全大补汤。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汤。烦热作渴。起居如常者。胃热也。竹叶黄 汤。

烦热作渴。小便频数者。肾虚也。六味丸。肉腐而不溃者。乌金膏。若肉溃而不敛者。六君子汤。

外用珍珠散敷之。臭秽脉洪大而作渴。乃真气虚而邪气实也。此为难治。大凡疮疡久而不愈者。

皆元气不足。或因邪气凝滞于患处。苟能调补脾胃。则元气自足。元气既足。则邪气自消。死肉自溃。新肉自生。而疮自敛矣。若不保其本。而概敷生肌之剂。是反助其邪。后更溃烂耳。

发热不止 疮疡发热。初患乃毒瓦斯所 。已成乃内 作脓。已溃乃血气亏损。不可概行败毒。

以伤元气。盖未成者。当分邪之在表在里。将成者。当分邪之可攻可补。已成者。当分脓之作与未作。脓已成者。当分脓之浅深高漫。脓已溃者。当分痛之止与不止。若作痛而发热者。活命饮。

作脓而发热者。托里消毒散。脓出而发热者。八珍加黄 。午前发热者。阳气虚也。补中益气汤。

发热作渴。小便频数者。肾气虚弱也。加减八味丸。脓血多而热者。阳无所附也。十全大补汤。

日将晡而热者。气血虚也。八珍汤。若无寐而热者。内补黄 汤。烦躁者。血脱也。当归补血汤。自汗而热者。

胃气虚也。四君子汤。恶寒发热者。肺气虚也。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加黄 、当归。亦有五脏相胜。夹食夹寒。六淫七情所致者。不能备述。临证详之。

大便不通 疮疡大便不通。初起则审所致之因。所见之证。而内联疏外表之法。已溃则分气血虚实传变之证。而用托里滋补之法。不可泛用苦寒疏导之剂。恐复伤真气。则肿者不能消散成脓。溃者不能生肌收敛。故丹溪云。肿疡内外皆壅。宜托里表散为主。溃疡内外皆虚。宜托里补接为主。治者审之。

小便不通 疮疡小便不通。其因不一。当分经络虚实而药之。若溃而恶寒发热。气血虚也。

八珍汤。手足并冷。阳气虚寒也。四君子加炮姜、升麻。手足不冷。乃脾气虚弱也。四君子加升、柴、半夏。寒热往来。气血虚也。十全大补汤。大便了而不了。脾气虚而下陷也。补中益气汤。

切不可轻用疏导之剂。复伤元气。致肿者不能复起发腐溃。溃者不能生肌收敛。须临证制宜而治。庶无误矣。

作渴不止 疮疡作渴。当分经络所属。及血气虚实而治。若 痛发热。便利调和者。邪在表也。清热消毒汤。肿痛发热。大便秘涩者。邪在里也。凉膈散。 痛炽盛。邪在经络也。活命饮。

右关脉洪数有力。胃火消烁津液也。竹叶石膏汤。右关脉数无力。胃虚津液短少也。补中益气汤。

饮食失度。胃气内伤而亡津液者。参苓白术散。脓血出多而气血虚弱者。八珍汤加五味。禀肾不足而津液短少者。加减八味丸。余当临证制宜。

自汗不止 疮疡溃后多汗。卫虚元气外泄。大非所宜。其禀质肥盛者。湿热外泄。犹无大患。

若形槁色枯。胸中多气。血液衰少者。乃火热亢极。为害弥甚。故治肥盛之人。溃疡多汗。则宜托里消毒散加减。气虚形盛者。则宜六君子为主。酒客则加麋衔、泽泻之属。形瘦之人。溃疡多汗。则宜保元汤加归、芍。或生料六味加枣仁救其津液。庶免火气内燔。咽燥噎塞。烦扰喘咳之患。大抵溃疡多汗。一切苦寒伤胃。腻滑夺食。

辛热耗气之药。皆当切禁。

下痢不止 痈疽溃久。疮口不收。脓水清稀。而见泄利惊溏。皆为脾气衰弱之候。理中、补中、四柱、六柱、二神、四神。并可选用。如下痢白沫。此脾气下陷。补中益气加姜、桂、吴萸、木香之类。若见脓血下滞。须详血色之鲜晦。鲜者则宜连理汤之姜、连并进以和其中。晦者则宜理中汤稍加桂、附以温其下。赤白兼下如玛瑙色者。亦宜上法。倘数服不应。又当补中益气加辛温之品兼升举其阳。若下痢清血。则加茜根、乌 骨、乌梅、白芍。苟非夏秋湿热下注。则黄连、浓朴、枳壳、槟榔、泽泻等药。皆为戈戟也。

敷寒凉药 疮疡敷药。当分阴阳虚实而用内治之法。不可概敷寒凉之药。若肿痛热渴。脉滑数有力。其证纯阳。宜内服解毒之剂。外敷寒凉之药。则热毒自消。瘀滞自散。若似肿非肿。似痛非痛。似赤非赤。似溃非溃。脉洪数无力者。证属半阴半阳。宜内服助胃托里。兼行解毒。外敷寒凉药中兼辛热药一分。则营逆自从。血郁自散。若微肿微痛。色黯坚硬。肉色如故。久而不溃。脉按之沉细。举指虚浮者。其证属阴。宜内服回阳之剂。外敷辛热之药。则阴毒自解。阳气自复。凡阳气虚寒。不能消散腐溃。或溃而肿不消。口不敛者。必内服温补药。外用生附子掺疮口。则歹肉自去。新肉方生。若阴寒之证而用寒凉之药。则腠理闭塞。气血凝滞。毒瓦斯益深。良肉反死。疮口不敛。恶证蜂起。不可复救矣。盖治病必求其本。假如肿痛热渴。大便秘结者。邪在内也。疏利之。肿 作痛。寒热头疼者。邪在表也。发散之。 肿痛甚者。邪在经络也。和解之。漫肿微痛而不溃者。血气虚弱也。急补托之。色黯微痛而不溃。或溃而不敛者。阳气虚寒也。温补之。如是则五脏自和。六腑自调。气血自生。疮毒自解矣。

用刀针法 疮疡用针。当审经络表里之虚实。部分肌肉之浓薄而施之。夫肿高而软者。发于血脉也。肿硬而坚者。发于肌肉也。肉色不变者。发于骨也。疮未成者。解散以消其毒。已成者。

托里以速其脓。脓已成者。当验其生熟浅深而后针之。以指轻按便痛者。脓浅也。重按方痛者。

脓深也。按之不起者。脓未成也。按之即痛者。脓已成也。若脓初生而即针。则腐溃益深而不能收敛。若疮深而针浅。则内溃不出。外血反伤。若疮浅而针深。则其脓虽出。良肉亦伤。盖疮之证。气血已伤。肌肉已坏。当随决其毒。不可拘泥人神部分。其脓一出。诸证自退。若脓出反痛。

或烦躁呕逆者。皆胃气亏损。急宜托里调补。凡脓已成者。急刺去。以纸捻蘸油 疮内。以膏药贴之。如疮反复未痊。多是浓味七情火动而然。当审所因而调治。亦有脓清不敛。乃胃气虚弱之故。又当兼饮食调补之。若小儿患疮肿。药中加漏芦。令母服之。乳中药过。儿疮自愈。

陈毓仁曰。肿疡初起。顶高根活。色赤发热。 肿疼痛。日渐高肿者顺。已成 肿。皮薄光亮。饮食如常。二便调匀。身温和者顺。已溃脓稠。色鲜不臭。腐肉自脱。 肿易消。身轻者顺。

溃后脓浓稠黄。新肉易生。疮口易敛。食饮渐进者顺。初起顶平根散。色黯漫肿。不热不疼。身体倦怠者逆。已成肿坚色紫。不作脓。不腐溃。口干多烦躁者逆。已溃皮烂肉坚。不腐肿。仍不消。痛仍不减。心烦者逆。溃后脓水清稀。腐肉虽脱。新肉不生。疮口如冻。色败臭秽者死。治法。初起毋论阴阳表里。知痛不知痛。起发不起发。但未成脓者。俱宜灸之。既灸不知痛者。再灸之。 赤发热疼痛。有时脉来浮数。无便秘者。宜药托之。身体拘急。脉紧恶寒。饮食就暖者。

邪在表也。宜汗之。肿硬痛深。口干便利。身热脉实者。邪在里也。宜下之。 痛势甚。烦躁饮冷。舌干口燥者。火在上也。宜清之。肿痛坚硬。背如负石。

恶心干呕。邪毒在内。宜解拔之。肿痛日深。内脓不出。瘀肉窒塞疮口者。急开导之。软漫不作脓。不腐溃。及溃后疮口散大。不生肌肉者。阳气虚也。壮脾助胃以温补之。身凉自汗。手足并冷。六脉虚细。便泄阳脱者急温之。迟则不效。西航曰。凡痈肿须观禀质气血调治。惟霉疮结毒。

非专方不应。但验病患身上有块。不时掣痛者。即为霉毒无疑。当与三白丹疏涤之。元气虚寒者。

加味三白丹最妙。虚甚不胜三白丹者。五宝丹亦能疗之。肿处用精猪肉贴之。若更发热头疼。或手足颤振。筋脉缩急者。此复感风寒。触发经中郁毒也。先与万灵丹三服汗之。次用调和血气之剂。俟胃气稍复。然后用三白、五宝治之。有用三白丹后。余毒未尽者。此胃虚不能行其药力也。

仍与调和气血之剂。俟能饮食起居。更与五宝丹。无不愈者。此因银粉劫剂。致成结毒。非仍用水银不能拔去病根也。用精猪肉贴者。猪为水兽。取其通达肾气。而无瘢痕之患。

〔诊〕身重脉缓为湿胜。身热脉大。心躁时热。乍来乍去。当逐热。诸痛眩晕动摇。脉弦。宜祛风。气涩气滞。干燥亡津液。脉涩。须调气补血。寒胜则浮。食不得入。便溺多。恶寒脉紧细。

应于水中补火。凡痈疽初起。 肿赤硬。脉浮数者易涩。洪大急疾者难治。弦紧沉细者危。脓成脉洪滑者易治。虚大涩滞者难治。弦小沉涩者不治。已溃脓水未尽。脉缓滑者易治。数盛弦硬者难治。涩数不调。及虚大者危。脓尽后。脉小弱缓滑者易治。迟涩虚细者难治。反洪盛或弦急者不治。溃久不敛。有歹肉干脓。脉缓滑流利者易治。弦细小弱者难治。反数盛急疾。或虚大涩者不治。

卷九 杂门

(汗出不治 盗汗 头汗 手足汗 阴汗 半身汗出)

经云。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

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肾病者。寝汗出。

憎风。津脱者。汗大泄。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景岳全书曰。汗出一证。有自汗者。有盗汗者。自汗者。 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诸古法云。自汗者属阳虚。腠理不固。卫气之所司也。人以卫气固其表。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而津液为之发泄也。治宜实表补阳。盗汗者。属阴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阳蒸阴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也。治宜清火补阴。此其大法。然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多阳虚者。如遇烦劳大热之类。最多自汗。如饮食之火起于胃。劳倦之火起于脾。

酒色之火起于肾。皆能令人自汗。若此者。非阳盛阴衰而何。又若人之寤寐。总由卫气之出入。

卫气者。阳气也。人于寐时。则卫气入于阴分。此其时非阳虚于表而何。然则阴阳有异。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自可见矣。盖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烁阴。阴虚可知也。

无火而汗出者。以表气不固。阳虚可知也。知斯二者。则汗出之要。无余义矣。汗由血液。本乎阴也。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其义可知。然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故凡欲疏汗而不知营卫之盛衰。欲禁汗而不知橐 之牝牡。吾知其不败不已也。汗证有阴阳。阳汗者。热汗也。阴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热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

所谓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阳气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凡大惊大恐大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则如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必多有汗出者。是岂非气怯而然乎。故经曰。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仲景曰。极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是皆阴汗之谓也。

故凡治阴汗者。但当察气虚之微甚。微虚者。略扶正气。其汗自收。甚虚者。非甘、姜、桂、附。

速救元气不可。

自汗虽由卫气不固。胃中之津液外泄。而实关乎脏腑蒸发使然。心之阳不能卫外而为固。则自汗出。包络之火郁发也。肾之阴不能退藏于密。则盗汗出。阴火乘虚蒸发也。肺气衰则表不能卫而自汗出。必喘乏少气。胃虚水谷气脱散者汗自出。必气虚少食。阴虚者。阳必凑。故发热自汗。当归六黄汤。阳虚者。阴必乘。故发厥自汗。黄 建中汤。甚者少加附子。营血不足自汗。

黄建中加当归。甚者加熟地。卫外之阳不固而自汗。 附汤。脾中之阳衰微而自汗。术附汤。

肾中之阳浮游而自汗。参附汤。身冷自汗阴躁。欲坐泥水中。脉浮而数。按之如无。经云。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此阴盛格阳。真武汤冷服。肺气虚者。固其皮毛。玉屏风散。脾虚者。壮其中气。补中益气汤。心虚者。益其血脉。当归补血汤。肝虚者。理其疏泄。逍遥散。肾虚者。助其封藏。都气丸。火气炎上。胃中之湿亦能作汗。可用凉膈散。脾胃不和。外挟风湿。

身重汗出。羌活胜湿汤。风湿相搏。时自汗出。防己黄 汤。恶风自汗。桂枝汤。又有漏风证。

一名酒风。不论冬夏。额上常有汗出。此醉后当风所致。经曰。有病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病名酒风。治之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又曰。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多汗。常不可以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急。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先宜五苓散热服取汗。后与黄 建中加白术、泽泻。汗出日久。用参、 、术、附等药不效。汗干仍热。此风邪伏于经络。暂与参苏饮。病已止服。此反治也。汗出不止。名曰亡阳。以附子理中加黄 。外用温粉扑之。痰证汗自出。痰消汗自止。二陈加桂枝、枳、桔、香附、贝母。多汗恶风。食则汗出如油。久不治。必成消渴。玉屏风散。少加 牡蛎。病余气血俱虚而汗。服诸止汗药不应。用十全大补汤半剂。加熟枣仁五钱。若胸膈烦闷。不能胜阴药者。生脉散加黄 二钱。当归六分。熟枣仁三钱。一服即验。别处无汗。独心胸一片有汗。此思伤心也。其病在心。名曰心汗。归脾汤倍黄。或生脉散加当归、枣仁。猪心汤煎服。

汗出不治证 汗出而喘甚者不治。汗出而脉脱者不治。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汗出发润至颠者不治。汗出如油者不治。汗出如珠者不治。汗出如胶。胶粘如珠之凝。及淋漓如雨。揩拭不逮者。皆不可治。

盗汗 金匮云。男子平人脉虚弱微细者。善盗汗出。盖平人脉虚弱微细。是卫虚不能鼓其脉气于外。所以不能约束津液。当卫气行阴。目瞑之时。血气无以固其表。腠理开则汗。醒则行阳之气复散于表。则汗止矣。名曰盗汗。亦名寝汗。此属本虚。与伤寒邪在半表不同。先与当归补血汤加炒枣仁半两。数服后与都气丸调补之。酒客睡中多汗。此湿热外蒸也。二妙散加白术、防风、牡蛎。血热盗汗。当归六黄汤为专药。虚人。多加参、 减芩、连。身热。加地骨皮。肝虚。

加枣仁。肝实。加龙胆草。烦心。加竹叶、辰砂、麦冬。脾虚。去芩、连加白术、芍药。伤寒阳明少阳证盗汗。柴胡、葛根随证主治。温热三阳合病。目合则汗。白虎汤。

头汗 头为诸阳之会。额上多汗而他处无者。湿热上蒸使然。或蓄血结于胃口。迫其津液上逆所致。蓄血头汗出。剂颈而还。犀角地黄汤。头汗小便不利。而渴不能饮。此瘀蓄膀胱也。桃核承气汤。胃热上蒸。额汗发黄。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陈。甚则茵陈蒿汤微利之。伤寒胁痛耳聋。寒热口苦。头上汗出。剂颈而还。属少阳。小柴胡加桂枝、苓、术和之。凡头汗。服和营卫逐湿豁痰理气散瘀药。或发寒热。下体得汗者。为营卫气通。日渐向愈之机也。食滞中宫。热气上炎。亦令头汗。生料保和丸。倍用姜汁炒川连。病后产后。悉属阳虚。误治必死。伤湿额上汗出。下之微喘者死。下后小便不利者亦死。伤寒阴毒等证额汗。见绪论。

手足汗 脾胃湿蒸。傍达于四肢。则手足多汗。热者。二陈汤加川连、白芍。冷者。理中汤加乌梅。弱者。十全大补去芎加五味子。

阴汗 阴间有汗。属下焦湿热。龙胆泻肝汤加风药一二味。风能胜湿也。或当归龙荟丸。及二妙散俱效。阴囊湿者。以炉甘石 过扑之。密陀僧末亦佳。

半身汗出 夏月止半身出汗。皆气血不充。内挟寒饮所致。偏枯及夭之兆也。大剂十全大补、人参养荣、大建中辈加行经豁痰药治之。若元气稍充。即间用小续命汤一剂以开发其表。或防己黄汤加川乌以散其湿。此证虽属血虚。慎不可用四物阴药。以其闭滞经络故也。

石顽曰。汗之源不一。有因于卫气疏者。有因于营气热者。有因于营卫不和者。盖风邪干卫。

则腠理疏。营气乘表虚而外泄。则自汗。治当散邪为急。宜从仲景桂枝汤、小建中辈。迟则营气外亡。邪气内入。必变府实潮热矣。又宜三承气汤选用。此皆外感自汗也。若郁热内蒸。亦必从空窍发泄。或从肠胃下奔。或从皮毛外达。则郁热得散。然外泄轻于下奔。蒸热胜于干热。以此验营卫之枯与不枯也。当从内伤虚损例治之。

至于邪正交加。非汗不解。故少阳挟热。或为盗汗。或腋汗胁汗。须知从阴阳交互时。及阴阳交互处发泄者。皆阴阳不和。半表半里证。小柴胡、逍遥散。皆合剂也。及乎挟风邪痰湿之类。亦多有之。至如头汗。或为湿热上攻。或为瘀血内结。亦属阴阳不和。其于阴汗股汗。又为肝家湿热下渗之征验。岂可一概施治乎。

〔诊〕汗家腠理疏豁。其脉必缓。兼浮则为风。兼滑则为痰。兼大则为热。兼弱为卫虚。兼芤为失血。兼迟为气虚。兼细为阴虚。经云。肺脉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肺脉缓甚为多汗。尺涩脉滑。谓之多汗。病风人脉紧数。浮沉有力。汗出不止。呼吸有声者死。不然。则主病气。

东垣治一人。二月阴雨寒湿。又因劳役所伤。病解之后。汗出不止。沾濡数日。恶寒重添浓衣。心胸间时烦热。头目昏愦。上壅食少。此乃胃中阴火炽盛。与外天雨之湿气相合。而汗出不休。遂用羌活胜湿汤。以风药去其湿。甘寒泻其热。一服而愈。

滑伯仁治一妇。暑月自汗。口干烦躁。欲坐水中。脉浮而数。按之豁然虚散。得之食生冷乘凉所致。以真武汤。一进汗止。再进躁退。三进全安。

飞畴治陈子浓媳。八月间因产不顺。去血过多。产后恶露稀少。服益母草汤不行。身热汗出。

产科用发散行血更剧。自用焦糖酒一碗。遂周身络脉棰楚难堪。恶露大下。昏沉戴眼。汗出如浴。

但言心痛不可名状。此血去过多。心失其养故痛。肝主筋。为藏血之地。肝失其荣。故络脉棰楚不堪。且汗为产后之大禁。若非急用人参。恐难保其朝夕也。用四君合保元加白芍、五味。一剂汗止。因其语言如祟。疑为瘀血未尽。

更欲通利。予曰。声怯无神。此属郑声。且腹不疼痛。瘀何从有。此神气散乱不收之故。前方加入枣仁、龙齿。诸证渐平。后服独参汤。至弥月而安。

卷九 杂门

不得卧(多卧嗜卧)

灵枢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当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

则阴气虚。故目不瞑。(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此其常也。失其常则不得静而藏魂。所以目不得瞑也。)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

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素问云。阴虚故目不暝。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不寐有二。有病后虚弱。有年高人血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人不寐。虚者。

六君子加枣仁。痰者。灵枢半夏汤。虚劳烦热不得眠。酸枣汤。或酸枣仁一两炒研。水煎绞取汁。

下米二合煮糜。以生地五钱捣汁入。更煮过。时时服之。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竹叶石膏汤。水停心下不得眠。茯苓甘草汤。妇人肥盛多郁不得眠者吐之。从郁结痰火治。大抵胆气宜静。浊气痰火扰之则不眠。温胆汤。用猪胆汁炒半夏曲加柴胡三钱。炒枣仁一钱五分。立效。盖惊悸健忘失志心风不寐。皆是痰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若凉心太过。则心火愈微。痰涎愈盛。惟以理痰顺气为第一义。导痰汤加石菖蒲。有寐中觉魂魄飞荡惊悸。通夕不得安眠。是肝虚受邪也。其人易怒。

魂不归肝。是以飞扬。独活汤、珍珠母丸。次第服之。喘不得卧。以喘法治之。苏子、橘红、甘草、桔梗、竹茹。厥不得卧。以脚气法治之。牛膝、丹皮、木通、沉香、观桂。虚劳咳嗽。形脱不得卧。不可治。烦不得卧。诸药不效者。栀子豉汤下朱砂安神丸。不应。用益元散加牛黄。更不应。虚火用事也。补中益气汤下朱砂安神丸。间进六味丸。恒服方效。有病久余热不止。久不得卧者。六味丸滋其真阴。自然热止安卧矣。脉数滑有力不眠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

则卧不安也。心下硬闷。属宿滞。半夏、白术、茯苓、川连、枳实。病后。及汗下后。与溃疡不得眠。属胆虚。人参、茯苓、炒枣仁、陈皮、麦冬、圆眼肉为主。有火。脉数口干。加知母、川连、竹茹。心烦。用炒黑山栀。

石顽曰。平人不得卧。多起于劳心思虑。喜怒惊恐。是以举世用补心安神药。鲜克有效。曷知五志不伸。往往生痰聚饮。饮聚于胆。则胆寒肝热。故魂不归肝而不得卧。是以内经用半夏汤涤其痰饮。则阴阳自通。其卧立至。一少年因恐虑两月不卧。服安神补心药无算。余与温胆汤倍半夏、柴胡。一剂顿卧两昼夜。竟尔霍然。复有一人遗精烦扰不得卧。与六味丸料加枣仁。数服而安寝如常。更有一人。溃疡久不收敛而不得卧。疡医不能疗。令用大剂十全大补而安。大抵因病不得卧。当详所因。亦不专主胆病也。

多卧 经云。卒然多卧者。邪气客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久留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胆虚不眠。寒也。酸枣仁一两炒为末。醇酒调服。胆实多卧。热也。酸枣仁一两生为末。茶清调服。

嗜卧 东垣云。脉缓怠惰。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从胃苓汤。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虚也。

六君子加曲、 、山楂。时值秋燥。怠惰嗜卧。兼见肺病。洒淅恶寒。不嗜食者。此阳气不伸也。升阳益胃汤。

卷九 杂门

不能食(恶食、饥不能食)

经云。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东垣云。太阴所谓恶闻食臭。胃无气。故恶食臭也。胃中元气虚。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故不能食。皆作虚论。若伤食恶食。自有本门。不在此例。病患脉缓。怠惰。四肢重着。或大便泄泻不食。此湿胜也。胃苓汤。病患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不食。皮毛枯槁发脱。黄 建中汤加减。病患脉滑。气口盛于人迎。或涩滞不调。其人痞满。呕逆不食。此有宿食。保和丸、枳术丸消导之。病患脉虚气弱。脾胃不和。或兼恶心不食。六君子、枳实理中选用。有痰。用导痰汤。

虚而有痰。用人参四两。半夏一两。姜汁浸一宿。晒为末。面糊丸。食后生姜汤下。

许学士云。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效。授以二神丸服之。顿能进食。五更肾泻尤宜。

此病不可全作脾气治。盖肾气怯弱。真元衰削。是以不能消化饮食。譬之釜底无薪。水谷不能腐化也。

恶食 恶食有虚实之分。实则心下闷痛。恶心口苦。二陈加黄连、枳、术。虚则倦怠。色痿黄。心下软。异功散加砂仁、木香。有痰恶心。六君子加香、砂。

饥不能食 此证有二。一属胃中虚热。六君子加姜汁炒川连。一属阴火乘胃。六味丸加赤桂、五味。又热病后余热未尽。脉虚洪不实者。人参白虎汤。

石顽曰。胃主出纳。脾司运化。故不食皆为中土受病。然胃之土。体阳而用阴。脾之土。体阴而用阳。胃实则痞满气胀。胃虚则饮食不甘。胃热则饥不能食。胃寒则胀满不食。胃津不布。

则口淡无味。胃中火盛。则消渴易饥。有痰则恶心呕涎。脾虚则食后反饱。脾津不藏。则口甘畏食。脾挟肝热。则吞酸吐酸。此皆中土受病也。至于肾脏阳虚。不能腐熟水谷。又当归重于命门。

火为土母故也。

喻嘉言治一人。病后胃中隐隐作痛。有时得食则已。有时得食转加。大便甚难。小水不畅。

盖因脾中津液。为邪火所烁。津液未充。火势内蕴。易于上燎。所以得食以压其火则安。若食饮稍过。则气不能转运其食。而痛亦增。是火不除。则气不复。气不复。则胃中清浊混乱。不肯下行。而痛终不免也。于是为订降火生津。下气止痛方。为常用之药。务先收摄肾气不使外出。然后浊气之源清。而膀胱得吸引。上中二焦之气以下行矣。

石顽治孝廉徐俟斋尊阃。不得寐。不能食。心神恍惚。四肢微寒。手心热汗。至晚则喉间热结有痰。两耳时如充塞。遍服安神清火药罔效。邀石顽诊之。六脉萦萦如蜘蛛丝。而微显弦数之象。此中气久郁不舒。虚火上炎之候也。

盖缘俟斋索居涧上。自鼎革三十年来。茧足杜门。 粥不继。乃阃克相夫志。力竭神劳所致。

本当用归脾汤以补心脾之虚。奈素有虚痰阴火。不胜 、圆之滞。木香之燥。遂以五味异功。略加归、芍。肉桂以和其阴。导其火。不数服而食进寝宁。诸证释然矣。

卷九 杂门

不能语

人有一生不能言者。此肺窍窒塞。肾气不能上通于咽。如管钥之固闭其窍。不能通呼吸之气也。若因病而不能语者。惟中风伤寒暴病有之。近有顾允祥之妇。暴怒伤食。喘胀呕逆不止。医者误认风邪。而与表药。遂昏愦目瞪不语。呼之不省。乃求救于石顽。其脉六部涩伏。知为痰因气闭所致。本当因势利导。探吐以通其窍。缘病家畏其吐剧。遂与导痰汤加菖蒲、远志。一啜便能语言。更与前药加槟榔、铁落。得下而安。门人问曰。此病既当探吐。何下之亦能取效。因谓之曰。治病贵乎圆活。但得开通经络。管钥自空。设用橘皮浓煎。亦可探吐。参芦浓煎。亦可灌吐。姜汁、竹沥。亦可取吐。在丰稔之家。局方至宝丹、牛黄丸、苏合香丸。皆可取用。奚必拘于何药方为合剂耶。

卷九 杂门

消瘅

经云。二阳结。谓之消。(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消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

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也。)

瘅成为消中。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鬲上烦渴。饮水多而善消。肺气不化小便反少也。)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君火失政。则阴火乘之。故肺金虽有客热消水。

而下焦真阳失守。溲便反多。故死不治。)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 。(食 谓食移易而过。胃热不生肌肉。津液内烁而消见于外也。若胃移热于胆而食 。则有烦热口苦之患矣。)

肾热病者。先腰痛 酸。苦渴数饮身热。有口甘者。病名脾瘅。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石药发癫。芳草发狂。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非缓心和人。

不可以服。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消瘅脉实大。

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金匮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肾主藏精以施化。若精泄无度。火动不已。则肺气伤燥而思水。水入于胃。不得肺气之化。

不复上归下输。肾病则气不约束调布。岂不饮一斗而出一斗乎。故用肾气丸。全赖桂、附之辛温。

蒸发津气。以润脏腑百骸。岂云专补其肾哉。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此言水气不化之渴。与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之渴。证虽稍异。而水气阻碍津液则一。

故并宜五苓以输散之。水散则津液灌溉。而渴自已耳。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治伤寒冷水 灌。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是治表之水寒。今治里热而渴饮水不止者。亦取其咸寒退火。有益水润燥之功。一味而两得之。若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者尤宜。赵养葵云。

上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谓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

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瘅成为消中者是也。以调胃承气汤治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叶焦干。小便如膏。此肾消也。六味丸治之。古人治三消之法。详别如此。余又有一说焉。人之水火得其平。气血得其养。何消之有。其间调摄失宜。水火偏胜。津液枯槁。以致龙雷之火上炎。熬煎既久。肠胃合消。五脏干燥。令人四肢瘦削。精神倦怠。故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惟六味、八味、加减八味。随证而服。

降其心火。滋其肾水。则渴自止矣。白虎与承气。非其所治也。总之是下焦命门火不归元。游于肺则为上消。游于胃即为中消。以八味肾气丸引火归元。使火在釜底。水火既济。气上熏蒸。肺受湿润。而渴疾愈矣。或□。人有服地黄汤而渴仍不止者。何也。曰。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

肾肝位远。宜制大其服。如上消中消。可以用前丸缓治。若下消已虚。大渴大燥。须加减八味丸料一斤。肉桂一两。水煎六七碗。恣意冰冷服之。熟睡而渴病如失矣。处方之制存乎人之变通耳。

有等渴欲引饮。但饮水不过一二口即厌。少顷复渴。饮亦不过若此。但不若消渴者之饮水□厌也。

此是中气虚寒。寒水泛上。逼其浮游之火于咽喉口舌之间。故上焦一段。欲得水救。若到中焦。

以水见水。正其所恶也。治法。如面红烦躁者。理中汤送八味丸。

喻嘉言曰。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着。始于胃而极于肺肾。始如以水沃焦。水入犹能消之。既而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至于饮一溲一。饮一溲二。则燥火劫其真阴。操立尽之势而成 矣。内经有其论。无其治。金匮有论有治也。而集书者。采伤寒论厥阴经消渴之文凑入。

后人不能决择。斯亦不适于用也。盖伤寒传经热邪。至厥阴而尽。热势入深。故渴而消水。及热解则不渴。且不消矣。岂杂证积渐为患之比乎。谨从内经拟议言之。经谓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

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此中消之所由来也。肥而不贵。食弗给于鲜。贵而不肥。餐弗过于饕。肥而且贵。醇酒浓味。孰为限量哉。久之食饮酿成内热。津液干涸。求济于水。然水入尚能消之也。愈消愈渴。其膏粱愈无已。而中消之病成矣。夫既瘅成为消中。随其或上或下。火热炽盛之区。以次传入矣。上消者。胃以其热上输于肺。

而子受母累。心复以其热移之于肺。而金受火刑。金者。生水而出高源者也。饮入胃中。游溢精气而上。则肺通调水道而下。今火热入之。高源之水。为炎威所逼。合外饮之水。建瓴而下。饮一溲二。不但不能消外水。且并素酝水精。竭绝而尽输于下。较大府之暴注暴泄。尤为甚矣。故死不治也。至于胃以其热由关门下传于肾。肾或以石药耗其真。女劳竭其精者。阳强于外。阴不内守。而小溲混浊如膏。饮一溲二。肾消之病成矣。故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开。则水无输泄而为肿满。关门不闭。则无底止而为消渴。消渴属肾一证。金匮原文未脱。其曰饮一斗溲一斗者。

肾气丸主之。于此蒸动精水。上承君火。而止其下入之阳光。此正通天手眼。张子和辄敢诋之。

既诋仲景。复谀河间。谓其神芎丸。以黄芩味苦入心。牵牛、大黄驱火气而下。以滑石引入肾经。

将离入坎。真得黄庭之秘。颠倒其说。阿私所好。识趣卑陋若此。又何足以入仲景之门哉。何柏斋消渴论中已辨其非。吾观戴人吐下诸按中。从无有治消渴一案者。然以承气治壮火之理。施之消渴。又无其事矣。故以下消之火。水中之火也。下之则愈燔。中消之火。竭泽之火也。下之则愈伤。上消之火。燎原之火也。水从天降可灭。徙攻肠胃。无益反损。夫地气上为云。然后天气下为雨。是故雨出地气。地气不上。天能雨乎。故亟升地气以慰三农。与亟蒸肾水以溉三焦。皆事理之必然者耳。内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戴人谓膈消犹未及于肺。至心移寒于肺。乃为肺消。如此泥文害意。非能读内经者也。要识心肺同居膈上。肺为娇脏。移寒移热。总之易入。

但寒邪入而外束。热邪入而内传。均一肺消。而治则有分矣。肾消之病。古曰强中。又谓内消。

多因恣意色欲。或饵金石。肾气既衰。石气独在。精髓失养。故常发虚阳。不交精出。小便无度。

唇口干焦。加减八味丸。用生脉散下。千金云。有人苦热不已。皆由服石所致。种种服饵。不能制止。惟朴硝煎。可以定之。男子消渴。饮一斗。溲一斗者。肾气丸。饮一溲二者难治。渴家误作火治。凉药乱投。促人生命。宜多服生脉散滋养之。上焦蕴热消渴。小便赤涩。清心莲子饮。心膈有热。久则引饮为消渴。名曰鬲消。胃满烦心。津液短少。宣明麦门冬饮子。老弱之人大渴。易老门冬饮。

消中能食而瘦。口舌干枯。大渴引饮自汗。大便秘燥。小便频数。兰香饮子。烦热大渴。引饮不止。脉大滑实。甘露饮子。胃热口臭。烦渴引饮。面赤唇干。气口脉短滑者。泻黄散。食已如饥。

胃热消谷。阳明脉盛。心火上行。面黄肌瘦。胸满胁胀。小便赤涩。七味白术散。心膈有热消渴。

咽干面赤。生料固本丸加黄 、甘草、石斛、泽泻、枇杷叶。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或渴饮水多停。蓄不散。心下辘辘有声。小便不利者。并宜五苓散。若热渴不止。加人参。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甜气。此脾气下脱。为病最重。七味白术散。有溺桶中浮在面上如猪脂溅在桶边。

或如地沥青者。此肾虚不能约制。脾胃之膏液下流。用白术散、肾气丸。可救十之一二。脾消之证。

饮食入腹。如汤沃雪。随小便而出。出于溷僻沟渠。皆旋结如白。肌肤日消。用热药则愈甚。用凉药则愈虚。不能起止。精神恍惚。口舌焦干。或阳强兴盛。不交而泄。不久当毙。孙真人云。

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痈。何者。消渴之人。必于大骨间发痈疽而卒。所以专虑发大痈也。

〔诊〕石顽曰。经言消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见消证脉显实大。为证脉相符。虽久可治。若见悬小而坚。不但脉不应病。且真脏发露。其可疗乎。设消证脉小。而不至于虚悬坚劲。又当从仲景肾气丸正治矣。然历诊消瘅之脉。无有不带数象者。但须察浮数沉数。

在左在右。尺甚寸甚。及有余不足。兼见何脉。而为审治。又须详南北风土之强弱。病患禀气之浓薄。合脉象而推之。庶几无虚虚之误矣。大抵北人消瘅。脉多沉石滑数。以北方寒水司权。且素食煤火。肾气多浓。故用刘张寒泻之法。往往获效。然间有恃力作强。以水为事。

乃致虚阳不守。封藏不固。而见右尺数大。为下消者。亦有真阴耗竭。肾气不升。肺脏枯燥。而见寸口数盛。为上消者。又有竭力房室。服食 悍。火土太强。恣意饮啖。而见气口动滑。为中消者。又不可限以风土。急须导火壮水。除陈气等法。若大江以南。木气始生之界。患消瘅者。

从无沉石之脉。即有滑数。按之必濡。多有尺内见弦。及气口命门大数。或两寸浮滑者。以东南水土孱薄。虚阳属动。肾水易亏。当确遵金匮东垣养葵。犹恐不及。况可效用刘张之法乎。至若庾岭而南。消瘅之脉。亦绝无沉石之候。多见浮大数盛。外示有余。中实不足。以其阳气泄而不藏。肾气溢而不满。故其治仅可用辛凉以清其热。甘寒以滋其阴。若辛热导火。苦寒泻气等药。

总无于预也。至于临病审察。又当随左右尺寸之太过不及。而为决断。太过见于寸口。多为气病。

不及见于尺内。多为肾虚。又在左偏弦。为精髓受伤。在右偏旺。为虚阳发露。然其邪皆自内发。

故表证表脉绝少。即金匮五苓散一条。亦是水气不化。津液不行而渴。故显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之证。见消瘅虽有浮脉。亦是客邪为患。非此证之本脉。故特表而出之。

石顽治太学赵雪访。消中善食。日进膏粱数次。不能敌其饥势。丙夜必进二餐。食过即昏昏嗜卧。或时作酸作甜。或时梦交精泄。或时经日不饮。或时引饮不彻。自言省试劳心所致。询其先前所服之药。屡用安神补心。滋阴清火。俱不应。延至麦秋。其证愈剧。始求治于石顽。察其声音。浊而多滞。其形虽肥盛色苍。而肌肉绵软。其脉六部皆洪滑而数。惟右关特甚。其两尺亦洪滑。而按之少神。此肾气不充。痰湿挟阴火泛溢于中之象。遂与加味导痰加兰香。数服。其势大减。次以六君子合佐金。枳实汤泛丸服。后以六味丸去地黄。加鳔胶、蒺藜。平调两月而康。

又治朔客白小楼。中消善食。脾约便艰。察其形。瘦而质坚。诊其脉。数而有力。时喜饮冷气酒。

此酒之湿热内蕴为患。遂以调胃承气三下。破其蕴热。次与滋肾丸数服。涤其余火而安。

又治粤客李之 。上消引饮。时当三伏。触热到吴。初时自汗发热。烦渴引饮。渐至溲便频数。饮即气喘。饮过即渴。察其脉象。惟右寸浮数动滑。知为热伤肺气之候。因以小剂白虎加人参。三服。其势顿减。次与生脉散。调理数日而痊。

又治薛廉夫子。强中下消。饮一溲二。因新娶继室。真阴灼烁。虚阳用事。阳强不倒。恣肆益甚。乃至气息不能相续。精滑不能自收。背曲肩随。腰胯疼软。足膝痿弱。寸步艰难。糜粥到口即厌。惟喜膏粱方物。其脉或时数大少力。或时弦细数疾。此阴阳离决。中空不能主持。而随虚火辄内辄外也。峻与八味、肾气、保元、独参。调补经年。更与六味地黄。久服而瘥。

又牙行邵渭宾。仲夏与一婢通。因客至惊恐。精气大脱。即凛凛畏寒。翕翕发热。畏食畏饮。

小便淋沥不禁。邀石顽诊之。六脉弦细如丝。责责如循刀刃。此肾中真阳大亏之兆。令服生料六味。稍加桂、附以通阳气。其左右亲戚。咸谓夏暑不宜桂、附。另延一医。峻用人参、附子月余。

饮食大进。犹谓参、附得力。恣饵不彻。遂至日食豚蹄鸡鸭七八餐。至夜预治熟食。听其饱餐二次。如此又两月余。形体丰满备常。但苦时时嘈杂易饥。常见青衣群鬼。围绕其侧。遍祷不灵。

复邀石顽延医。其脉皆滑数有力。而右倍于左。察其形色多滞。且多言多笑。而语多不次。此味痰壅塞于中。复加辛热助其淫火。始本阴虚。末传中消之患也。不急祛涤。必为狂痴之病。为制涌吐之剂。迟疑不进。未几。

忽然大叫发狂。妄言妄见。始信余言之非谬也。

卷九 杂门

痰火

石顽曰。痰火一证。方书罕及。近惟郢中梁仁甫国医宗旨。专为立言。然皆泛引肤辞。且所用方药。专事降泄。略无切于病情。殊非指南之谓。夫所谓痰火者。精髓枯涸于下。痰火凭陵于上。有形之痰。无形之火。交固于中。良由劳思伤神。嗜欲伤精。加以饮食不节。血肉之味。蕴酿为痰为火。变动为咳为喘。其在平居无恙之时。贮积窠囊之中。或时有所触发。则冲膈透膜。

与潮宗之泛滥无异。观其外显之状。颇有似乎哮喘。察其内发之因。反有类乎消中。消中由阴邪上僭。摄之可以渐疼。哮喘由表邪内陷。温之可以暂安。此则外内合邪。两难分解。温之燥之升之摄之。咸非所宜。况乎触发多端。治非一律。何怪时师之茫无统绪乎。予由是而因病制宜。特立玉竹饮子一方。为是证之专药。临证以意增减。庶几款洽病情。其有兼挟客邪者。又须先彻标证。然后从本而施。自然信手合辙。如因感风寒而发。则香苏散为至当。略加细辛以开肺气。香豉以通肾邪。散标最捷。盖香、苏性降。可无升举浊垢之虞。他如麻黄、桂枝、柴、防、升、葛、羌、独、川芎等味。能鼓动痰气。薄荷、荆芥、橘皮、苏子等味。能耗散真气。芩、连、知、柏、赤白芍、栝蒌根、石膏等味。能敛闭邪气。皆宜远之。因饮食而发。只宜金匮枳术汤。随所伤之物而为参用。谷伤曲、 。酒伤煨葛。肉伤炮楂。麸面伤加草果。鸡鸭卵伤加杏仁。痰食交结。

则加橘、半。食积发热。必加黄连。黄连与枳实同用。善消痞满。半夏与白术同用。专运痰湿。

然须生用力能豁痰。痰去则津液流通。热渴自解。非苍术、南星燥烈伤津之比。因恼怒而发。沉香降气散和滓煎服。不但理气化痰。亦可消运食滞。其或兼冒微风。另煎香苏散以协济之。原其触发之因。

不出风食气三者为甚。然皆人所共知。惟是触感风热而发者。世所共昧。盖寒伤形而不伤气。气本乎肺。肺气受伤。咳嗽喘满。势所必致。而寒客皮毛。皮毛为肺之合。邪从皮毛而入伤于肺。

咳嗽喘满。亦势所必致。何怪举世医师。一见喘咳。概以表散为务。良由不辨内因外因之故耳。

曷知外因从表而伤有形之津。证属有余。故一咳其痰即应。而痰沫清稀。内因从肺而伤无形之气。

证属不足。故屡咳而痰不得出。咳剧则呕。此不但肺病而胃亦病矣。是予玉竹饮子方中。茯苓、甘草专为胃家预立地步也。至于标证散后。余火未清。人参未宜遽用。玉竹饮子。尤为合剂。病势向衰。即当滋养肺胃。异功散加葳蕤。取橘皮为宣通气化之报使。气虚不能宣发其痰。又需局方七气汤。借肉桂为热因热用之向导。若其人形体虽肥。而色白气虚。则以六君子汤加竹沥、姜汁。即有半夏。亦无妨碍。食少便溏者。竹沥又为切禁。宜用伏龙肝汤代水煎服。脾气安和。津液自固。可无伤耗之虑矣。瘦人阴虚多火。六味地黄去泽泻合生脉散。使金水相生。自然火息痰降。去泽泻者。以其利水伤津也。若命门脉弱。真火式微。或不时上冲。头面哄热。又须六味地黄加肉桂、五味子以摄火归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须知治痰先治火。治火先养阴。此为治痰治火之的诀。然后有真气浮散之极。草根木实。无济于用。又须金石以镇固之。予尝借服食方中灵飞散。取云母以摄虚阳。钟乳以通肺窍。菊花以清旺气。兼天冬、地黄、人参之三才。以固精气神之根本。即修内丹。不外乎此。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敢以此言质之梁子。

梁仁甫云。病痰火者。或吐血。或衄血。或喉疼身热溺黄。皆热证也。庸医妄投苦寒泻火之剂。不知苦寒能泻脾胃。脾胃土也。乃人身之本也。今火病而泻其土。火未尝除而土已病矣。土病则胃虚。因而饮食减少。

甚至泄泻肌肉消瘦。不可救药矣。世俗谓病痰火者。服童便最好。余治痰火。每禁服童便。盖童便降火虽速。而损胃多矣。故治火病。以理脾为主。此真诀也。

〔诊〕痰脉沉弦细滑。大小不匀。皆痰气为病。左右手关前脉浮大而实者。膈上有稠痰也。关上脉伏而大者。清痰也。丹溪云。人得涩脉。痰饮胶固。脉道阻滞。卒难得开。必费调理。

卷九 杂门

黄瘅(目黄)

经云。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瘅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溺黄赤安卧者。曰黄瘅。食已如饥者。曰胃瘅。目黄曰黄瘅。

金匮云。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 汤主之。

黄家一证。大率从水湿得之。治湿之法。当利小便为第一义。然脉浮者。知湿不在里而在表。

又当以汗解之。设表湿乘虚入里而作癃闭。又当利其小便也。故下条云。黄瘅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活法在心。可拘执乎。黄瘅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夫病酒黄瘅。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酒黄瘅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酒瘅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酒黄瘅。心中懊 。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此即枳实栀子豉汤之变名也。大病后劳复发热。服枳实、栀子、豉三味。覆令微汗。使余热从外而解。若有宿食。则加大黄从内而解。此治酒瘅之脉沉弦者。用此方以下之。其脉浮当先吐者。则用栀子豉汤。可不言而喻矣。盖酒瘅伤胃发黄。无形之湿热。故宜栀子豉涌之。与谷瘅之当用茵陈蒿者。泾渭自殊。即此汤亦自治酒食并伤之湿郁。故可用下。观枳实栀子豉汤之加大黄。

亦是因宿食而用也。更有栀子柏皮汤治身黄发热一证。又以苦燥利其渗道也。合此比例而推。治黄之法。无余蕴矣。

酒瘅下之。久久为黑瘅。目黄面黑。心中如啖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

虽黑微黄。故知之。金匮治酒瘅。用或吐或下之法。言虽错出。义实一贯。盖酒之积热。入膀胱则气体不行。必小便不利。积于上焦。则心中热。积于下焦。则足下热。其无心中足下热者。则靖言了了而不神昏。但见腹满欲吐鼻燥三证。可知其膈上与腹中。阴阳交病。须分先后治之。当辨脉之浮沉。以定吐下之先后。若但心中热欲呕吐。则病全在上焦。吐之即愈。何取下为哉。其酒热内结。心神昏乱。而作懊 及痛楚者则。不可不下。故以栀子、香豉。皆治其心中懊 。大黄荡涤实热。枳实破结。逐去宿垢也。但以此劫病之法。不可久用。久久下之。必脾肺之阳气尽伤。不能统领其阴血。其血有日趋于败而变黑耳。然酒瘅之黑。非女劳瘅之黑也。女劳瘅之黑。

为肾气所发。酒瘅之黑。为败血之色。因酒之湿热伤脾胃。脾胃不和。阳气不化。阴血不运。若更下之。久久则运化之用愈耗矣。气耗血积。败腐瘀浊。色越肌面为黑。味变于心。咽作嘈杂。

心辣如啖蒜齑状。营血衰而不行。痹于皮肤。爪之不仁。输于大肠。便如漆黑。其目黄与脉浮弱。皆病血也。仲景于一酒瘅。胪列先后次第。以尽其治。其精而且详如此。

谷瘅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瘅。茵陈蒿汤主之。

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瘅。腹如水状。不治。

女劳之瘅。惟言额上黑。不言身黄。简文也。然黑为北方阴晦之色。乃加于南方离明之位。

以女劳无度。而脾中之浊阴。下趋入肾。水土互显之色。乃至微汗亦随火而出于额。心之液且外亡矣。手足心热。内伤皆然。日暮阳明用事。阳明主阖。收敛一身之湿热。疾趋而下膀胱。其小便自利。大便黑时溏。又是膀胱蓄血之验。腹如水状。实非水也。正指蓄血而言。故为不治。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小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瘅。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此治女劳瘅之急方也。夫男子精动。则一身之血俱动。以女劳而倾其精。血必继之。故因女劳而尿血者。其血尚行。犹易治也。因女劳而成瘅者。血瘀不行。非急去膀胱少腹之瘀血。万无生路。乃取皂矾以涤除瘀垢。硝石以破积散坚。二味相胥。锐而不猛。此方之妙用也。

黄瘅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大黄硝石汤。

黄瘴最难得汗。自汗则表从汗解。故曰。此为表和里实。方用大黄、硝石解散在里血结。黄柏专祛下焦湿热。栀子轻浮。能使里热从渗道而泄也。

诸黄。猪膏发煎主之。

详此治瘀血发黄之缓剂。以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肘后方以此治女劳瘅。身目尽黄。发热恶寒。少腹满。小便难。以大热大寒女劳。交接入水所致。用发灰专散瘀血。和猪膏煎之。以润经络肠胃之燥。较硝石矾石散。虽缓急轻重悬殊。散瘀之旨则一也。

瘅而渴者。其瘅难治。瘅而不渴者。其瘅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瘅为湿热固结。阻其津液往来之道。故以渴与不渴。证津液之通与不通也。呕为肠胃受病。

振寒发热。为经络受伤。于此可证其表里阴阳而治也。

黄瘅者。色如熏黄。一身尽痛。乃湿病也。色如橘子黄。身不痛。乃瘅病也。瘅分为五。黄汗。黄瘅。谷瘅。酒瘅。女劳瘅。黄汗者。其证两胫自冷。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

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宜 芍桂酒汤。昼热。加防风。夜热。加当归。食少。加白术、茯苓。黄瘅有干有湿。干黄者。肺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饮。栀子柏皮汤。湿黄者。脾湿也。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饮者。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渴者。茵陈五苓散。谷瘅者。食毕即头眩。心中怫郁不安。遍身发黄是也。小柴胡去参加白术、炮姜、胆草、枳实。二便秘者。茵陈蒿汤。胃瘅食已如饥。胃热消谷。面黄瘦。胸满胁胀。小便秘赤。补中益气加猪胆汁炒川连、酒黄柏、泽泻。酒瘅者。身目发黄。腹如水状。心下懊 而热。不能食。时时欲吐。足胫肿。小便黄。面发赤斑。此因饥中饮酒。大醉当风入水所致。栀子大黄汤。酒瘅下之。久久为黑瘅者。

前方去大黄合犀角、地黄。不应。去地黄加桂心、桃仁、穿山甲。色瘅者。身黄额上微黑。小便利。大便黑。此因房事过伤。血蓄小腹而发黄。故小腹连腰下痛。大黄附子汤去细辛加肉桂。若神思困倦。头目昏重。

脾气不运。大便不实者。四君子汤下硝石矾石丸。阴黄者。厥冷脉沉。或服寒凉过多。变为阴黄。

或因过食寒物而成。四肢皮肤皆冷。心下痞硬。眼涩不欲开。自利蜷卧。茵陈附子干姜汤。或茵陈四逆汤加白术。冷食不化。腹中结痛。去甘草加枳实、白术、草豆蔻。小便不利。加桂、苓、泽泻。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或胀。脉沉或弦。大便不利。脉稍实而不甚弱者。桃核承气汤。下尽黑物则退。失血后崩后。一切病后。脾胃肺元气大伤。面色痿黄。或淡白色。悉属虚。从内伤治。不可误认作瘅。食劳疳黄。俗名黄胖。夫黄瘅者。暴病也。疳黄者。宿病也。至有久不愈者。温中丸、枣矾丸。然此仅可治实人。及田家力作之辈。若膏粱柔脆之人。未可轻试也。戴氏云。食积发黄。量其虚实而下之。其余但利小便。小便清利。则黄自退。喻嘉言曰。

夏月天气之热。与地气之湿交蒸。人受二气。内结不散。发为黄瘅。与 酱无异。必从外感汗吐下之法去其湿热。然夏月阳外阴内。非若冬月伤寒人气伏藏难动之比。其谷瘅酒瘅女劳瘅则纯是内伤。与外感无涉。仲景补内经之阙。曲尽其微。至于阴瘅一证。仲景之方论已亡。千古之下。

惟罗谦甫茵陈四逆汤一方。治过用寒凉阳瘅变阴之证。有合往辙。此外无有也。今人但云阳瘅色明。阴瘅色晦。此不过气血之分。辨之不清。转足误人。如酒瘅变黑。女劳瘅额上黑。岂以其黑遂谓阴瘅。可用附子、干姜乎。夫女劳瘅者。真阳为血所壅闭。尚未大损。瘀血一行。阳气即通矣。阴瘅则真阳衰微不振。一任湿热与浊气败血团聚不散。必复其阳。固结始开。倘非离照当空。

幽隐何由毕达耶。黄瘅得之外感者。误用补法。是谓实实。得之内伤者。误用攻法。是谓虚虚。

阴瘅误从阳治。袭用苦寒者。皆医杀之也。

在半阴半阳之证。其始必先退阴复阳。阴退乃从阳治。若以附子、黄连合用。况且有害。奈何纯阴无阳。辄用苦寒耶。

石顽曰。黄瘅证中。惟黑瘅最剧。良由酒后不禁。酒湿流入髓藏所致。土败水崩之兆。始病形神未槁者。尚有湿热可攻。为祛瘅之向导。若病久肌肉消烁。此真元告匮。不能回荣于竭泽也。

中翰汪先于病瘅。服茵陈五苓不应。八月间。邀石顽诊之。弦大而芤。肾伤挟瘀。结积不散所致。

急乘元气尚可攻击时。用金匮硝石矾石散兼桂苓丸之制。以洗涤之。迟则难为力矣。汪氏有业医者。以为药力太峻。不便轻用。旋值公郎乡荐。继以公车。未免萦心。不及调治。迨至新正二日。

复邀石顽相商。脉转弦劲而革。真元竭尽无余。半月以来。日服人参数钱。如水投石。延至正月下浣。遣内使窃问。予谓之曰。挨至今日小主场事。可无碍矣。其后安公联捷。不及殿试而返。

信予言之不谬也。同时有伶人黑瘅。投以硝石矾石散作丸。晨夕各进五丸服。至四日。少腹攻绞。

小便先下瘀水。大便继下溏黑。至十一日瘀尽。次与桂、苓、归、芍之类。调理半月而安。或问近世治瘅。多用草头单方。在穷乡绝域。犹之可也。城郭愚民。亦多效尤。仁人鉴此。岂不痛欤。

尝见有服商陆根、苦匏酒、过山龙、雪里青、鹿葱等汁。吐利脱元而死者。指不胜屈。曾有孕妇病黄。误用瓜蒂搐鼻。呕逆喘满。致胎息上冲。惨痛叫号而毙。设当此际。得何法以救之耶。答言。是皆与飞蛾触火无异。欲救之者。惟广行刊布。垂诫将来。勿蹈前辙。庶不失仁人之用心。

若欲手挽既覆之车。吾末如之何也。

目黄 目黄曰黄瘅。亦有目黄而身不黄者。经云。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 。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烦渴引饮。宣明用青龙散。殊失经旨。合用越婢加术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选用。病久属虚者。理苓汤倍用桂、苓。凡黄瘅目黄不除。或头重。以瓜蒂散搐鼻。后用茵陈五苓散清利之。

〔诊〕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脉洪大。大便利而渴者死。脉微小。小便利不渴者生。凡黄家。候其寸口近掌无脉。口鼻气冷。并不可治。瘅毒入腹。喘满者危。凡年壮气实。

脉滑便坚者易愈。年衰气弱。脉虚涩而便利者难痊。

卷九 杂门

嘈杂(嗳气、kt)

嘈杂与吞酸一类。皆由肝气不舒。木挟相火乘其脾胃。则谷之精微不行。浊液攒聚。为痰为饮。其痰亦从木气化酸。肝木摇动中土。故中土扰扰不宁。而嘈杂如饥状。每求食以自救。苟得少食。则嘈杂少止。止则复作。盖土虚不禁木所摇。故治法必当补脾运痰。土浓载物。则风木自安。不必用伐肝之剂。六君子汤为专药。火盛作酸。加吴茱萸、川黄连。若不开郁补土。务攻其痰。久久而虚。必变反胃泄泻。痞满眩晕等病矣。嘈杂或食后。腐化酸臭。心中烦杂者。保和丸。

湿痰气滞。不喜饮食者。保和丸二钱。越鞠丸一钱和服。脉洪大者火多。二陈加姜汁炒山栀、川连。滑大者痰多。导痰加芩、连、山栀。脉弦细身倦怠者。六君子加抚芎、苍术、姜汁炒山栀。

不应。合佐金丸。又有用消克药过多。饥不能食。精神渐减。四君子加白芍、陈皮、姜汁炒川连。

心悬悬如饥状。欲食之时。勿与饮食。常以枳术丸三分。抑青丸一分和服。中脘有饮则嘈。有宿食则酸。故常嗳宿腐气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酸水数口。日间无事。膈常如酸热者。皆中宫不清所致。越鞠丸合佐金丸服最妙。妇人悒郁。多有此证。逍遥散下佐金丸。肾肝阴虚。不能纳气归元而作嘈杂。嗳气。痞满。脉必涩弱。服补中、二陈诸药不效者。临卧用四神丸加川连。侵晨用六味丸加沉香。

嗳气 嗳气皆属胃中窒塞。气不宣通。上迫而出也。然有饮食太过。嗳出如败卵气者。则当审所伤何物而消导之。亦有胃弱不能克化而然者。此宜兼补兼消。不可纯用克伐也。

kt 胃中津气枯槁则kt 。若平时饮食常kt 者。为反胃之渐。不可不知。

卷九 杂门

欠嚏

经云。肾为欠为嚏。气郁于胃。故欠生焉。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振寒。善伸数欠。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

胃为二阳。肾为一阴。以胃虚气郁于中则为噫。肾虚经郁于下则为欠。内经虽以欠隶诸胃。

然必由少阴经气下郁。不能上走阳明。胃气因之不舒而频呼数欠。以泄其气。舒其经。若少阴气不下应。胃气虽虚。郁上泄。则但呼而不欠也。

人之嚏者。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

金匮云。夫中寒家善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气虚寒。不能上温肺气。则善呼。不能下引肾气。则善欠。故呼欠。虽主胃气不舒。实缘肾气郁伏所致。若中寒而加火迫津气。或风激水液。皆清涕出。纵由士虚不能御邪之故。设兼客邪发热。而色和善嚏者。此表气尚强。逼邪上走空窍也。亦有里虚不能拒邪而为下利者。知其人必有陈寒。无阳气以发越其邪。故欲嚏而不能也。

河间曰。嚏者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外风欲入而内火拒格。故发为嚏。有嚏则风邪随气而散。不能入伤于经。是以伤风有嚏为轻。

石顽曰。内经金匮。虽有嚏欠之因。却无方药主治。守真以伤风有嚏为轻者。其人阳气和利。

虽有风邪。自能随气鼓散。可无藉于汤药也。于此有人素蕴湿热。加以客邪。鼻塞不闻香臭。服细辛、辛夷等药百余剂。每当微风。即嚏不已。三嚏之后。清涕如注。脑户隐隐掣痛。诸治罔效。

因思金匮中寒家清涕善嚏之说。遂取钟乳专温肺气之品。助以人参温中。黄 实卫。鹿茸固髓。

黄牛脑和丸。空腹服三十丸。饵及两月。数年之病。随手而愈。

卷九 杂门

身重(解)

经曰。肝虚肾虚脚虚。皆令人体重烦冤。

身重多属于湿。宜用健脾行湿之剂。如除湿汤、渗湿汤、胃苓汤之类。虚人补中益气加羌、防、茯苓、泽泻。随其攸利。仲景云。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夏月中风湿。

身重如山。不能转侧。消暑十全散加羌活、苍术。肾着身体重。甘姜苓术汤。

石顽曰。身重无非湿证。湿证多归重于脾土。为脾病是矣。又肾为水脏。肾虚则邪水用事。

故又主肾虚。至于肝虚。亦令人体重烦冤者。何也。盖肝虚则不能胜土。土无风气。亦必郁热上蒸而为病矣。然肝则重于烦冤。脾则重于肿重。

肾则重于痿弱。不可不辨。

解 尺脉缓涩。谓之解 。又云。肾脉太过。则令人解 。肾气郁热。精不运而解惰。烦热气乏不欲言。此肾经虚热有余也。河间用利肾汤大谬。宜虎潜丸、清燥汤之类。肥人夏月多此。皆湿热为患也。

卷九 杂门

脱营失精

石顽曰。尝读内经有脱营失精之病。方家罕言。近惟陈毓仁痈疽图形。仅见失营之名。究无方论主治。故粗工遇此。靡不妄言作名。为害不浅。夫脱营者。营气内夺。五志之火煎迫为患。

所以动辄烦冤喘促。五火交煽于内。经久始发于外。发则坚硬如石。毓仁所谓初如痰核。久则渐大如石。破后无脓。惟流血水。乃百死一生之证。是以不立方论。良有以也。其形着也。或发膺乳腋胁。或发肘腕胫膝。各随阴阳偏阻而瑕聚其处。久而不已。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则上下连属。如流注然。不可泥于毓仁之耳前后及项间。方目之为失营也。以始发之时。不赤不痛。见证甚微。是以病者略不介意。逮至肿大硬痛。蟠根错节已极。岂待破后无脓。方为百死一生之证哉。

原夫脱营之病。靡不本之于郁。若郁于脏腑。则为噎膈等证。此不在脏腑。病从内生。与流注结核乳岩。同源异 。推其主治。在始萌可救之际。一以和营开结为务。而开结全赖胃气有权。方能营运药力。如益气养营之制。专心久服。庶可望其向安。设以攻坚解毒清火消痰为事。必至肿破流水。津复外渗。至此日进参、 。徒资淋沥。其破败之状。有如榴子之裂于皮外。莲实之嵌于房中。与翻花疮形像无异。非若流注结核之溃后。尚可图治。亦不似失精之筋脉痿 也。详脱营失精。经虽并举。而死生轻重悬殊。脱营由于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精华日脱。营既内亡。瑕复外聚。攻补皆为扼腕。

良工无以易其情志也。失精由于先富后贫。虽不伤邪。身体日减。内虽菀结。外无瑕聚。投剂略无妨碍。医师得以施其令泽也。然二者之病。总关情志。每每交加。而有同舟敌国。两难分解之势。故毓仁以失营二字括之。惜乎但启其端。而肯綮示人之术。则隐而不发。何怪粗工谬言为道。

妄用砭石。宁免五过四失之咎欤。

卷九 杂门

喻嘉言曰。夫人之身。阴阳相抱而不相离。是以百年有常。故阳欲上脱。阴下吸之。不能脱也。阴欲下脱。阳上吸之。不能脱也。即病因非一。阴阳时有亢战。旋必两协其平。惟大醉大劳。

乱其常度。使魂魄不能自主。精神上下离决矣。盖上脱者。皆是思虑伤神。其人多汗。面如渥丹。

妄见妄闻。如有神灵。闭目转盼。觉身非己有。恍若离魂者然。下脱者。多缘房劳伤精。其人翕翕少气。不能饮食。大便滑泄无度。小便清利倍常。或梦寐走泄。昼夜遗精。或精血并脱。不能自主。复有上下俱脱者。良由上盛下虚。精华外脱。其人必嗜肥甘。好酒色。而体肥痰盛。往往有类中之虞。尝见有壮岁无病。一笑而逝者。此上脱也。少年交合。一注而倾者。此下脱也。颠仆遗尿。喘鸣大汗者。此上下俱脱也。治法。要在未脱之先。寻其罅漏缄固之。若不识病因。而搏搜以冀弋获。虽日服人参。徒竭重资。究鲜实益。总不解阴阳离决之机。何脏使然。若能洞鉴隔垣。随上下援救。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乌有暴脱之患乎。

石顽曰。脱之一证。内经虽有精脱者耳袭。气脱者目不明。难经又有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等说。咸非喻子所言之暴脱也。夫暴脱之患。每尝见于膏粱充饫之家。藜藿艰虞之辈。未之有也。其于百艺之中。惟鸣于医者。殚心竭力。以博虚声。非他伎术。但劳形而神气无伤之比。昔沈朗仲先生。抱病赴高澹游之招。归即喘汗而脱。儿科赵蕙田。轻舟应鸣先项公之请。比及到崖。舟子呼之不应。脱然而逝。吴羽仁先生。先予而候如农姜公。适予踵至。时方瘀血大下。气乱脉喘。难以议药。姑待平旦气清之时诊决。庶无差误。握手言别。切切嘱予。归当谨察病机。毋失气宜。订期明晨早至。

共图竭厥之治。诘朝坐候。吴子不至。询之姜使。云是昨暮复过半塘。坐脱肩舆之中。因思所嘱之言。乃知仁人之用心。直至形离神散而不自觉。又安能于未脱之先。寻罅漏而为缄固耶。嗟予朽落。一息仅存。尚不能谢此烦劳。因书以为前车之鉴。并为同人保生之劝。

卷九 杂门

过饥胃竭

人赖水谷以生。水谷敷布则五脏安和。水谷阻逆。则百病丛生。水谷废绝。则性命倾危。以胃为水谷之海。五脏之本也。惟是病邪 结于胃。不能行出纳之令者。切勿强与。以益病邪。以胃中邪热蕴隆。痰食阻滞。故虽一旬一气不食。不足为虑。非若无病之人。脾气时时消磨。不可旦晚缺食也。故越人有平人不食水谷七日则死之说。而最为切禁者。伤寒之无汗脉紧。为寒伤营证。及汗不得出而烦躁之营卫俱病。其胃中营气为寒邪所伤。既郁遏而为热矣。若不夺其饮食。

必转助邪为虐。为害不浅。更有挥霍撩乱胃气反戾之证。误进谷气。祸不旋踵。至于自汗脉缓之风伤卫证。虽同感客邪。只传经络。不传胃府。便无禁食之例。观仲景桂枝汤后云。啜热稀粥以助药力。于此可见。不当概为禁止也。非特桂枝汤用热稀粥以助药力也。即寒伤营之尺中微弱者。用小建中。取胶饴之稼穑作甘。引桂枝之辛温。留恋中焦。以助胃祛邪。即是热稀粥之变法。且酿去渣滓。无质滞着。则不助邪热。故寒伤营亦得用之。较热稀粥之法。更进一层矣。仲景为伤寒立法之祖。必无诞妄之言。欺误后世之理。只缘圣法久湮。故近世医流。凡遇发热头痛。有似外感之类。无论病之虚实。

证之表里。热之真假。概以伤寒目之。必先禁止饮食。混与通套疏风消克之药。在质壮气实人得之。虽未中 。稍借行表之势。便可热退身凉。安知胃气有权者。感邪不深。虽不服药。自能蒸发正汗。所谓壮者气行则已也。苟元气虚人。胃中津液本少。且复夺其饮食。药虽中病。尚难作汗。况堪恣行表药。重伤本虚之胃气乎。曷知脾胃之气。全赖水谷资其转运。与车轮戽水不异。

今以既病垂绝之胃。尚欲俟其胸膈开爽。始进谷气。犹埋轮旱麓。待水涨而后戽之。则苗之不槁也几希矣。纵侥幸不死。元气削伐殆尽。少年者日渐 羸。多成虚损。高年者暗损元神。促其天年。皆由习俗好用攻克。罔顾正气所致。盖病之有发热头痛者。未必尽为伤寒。假如内伤劳倦。

阴虚火炎。概以伤寒法治之。是速其夭扎也。予业擅伤寒专科。六十年来。目击误夺饮食。至剧致毙者。未遑枚举。尝见饿久之人。脾气不运。虽经旬累月。愈不思食。庸工不知。以为尚有宿食。猛进宽胸破气之药。每每激其虚阳。上浮外泛。而致头面不时哄热。医者复认表邪未尽。重与发散。硝、黄、柴、葛、枳、橘之属。恣无忌惮。不死不已。亦有肠胃久绝谷气。大便枯竭不行。而欲妄议攻下者。此胃气虚极。无论攻伐之药不能胜任。即调补药亦难胜任。但当频与粥汤。

微助胃气。以俟津回。庶或可救。而饿久之人。粥食到口。虽极甘美。然多有食下作呕者。或食下少顷作酸者。或膈间迷迷不爽者。或腹中隐隐作痛者。或肠中声响不已者。此皆三脘闭约。痰气阻碍之故。病家不明此理。往往惑于师巫及亲朋左右之言。犹豫不敢进食。因循日久。终成不救者多矣。曷知胃气久虚之人。即有不时哄热。非助以谷气。则虚火不除。则有胸膈痞满。非助以谷气。则大气不运。即有大便枯约。非助以谷气。则津液不回。盖新谷气运。则宿滞始能下通。若能认定关头。频与稀糜。俟胃气稍复。渐以独参、保元、四君、异功之类调之。如此而获保全者。亦颇不少。但不可猛进强进。

及添水复热者。搪塞一时。重伤衰竭之胃气。反归咎于调治也。经云。浆粥入胃。则虚者活。所以往往令其勿药。以收十全之功耳。

飞畴治一妇。呕恶胸满身热。六脉弦数无力。形色倦怠。渴不甚饮。云自游虎邱晕船吐后。

汗出发热头痛。服发散四剂。头痛虽缓。但胀晕不禁。复用消导三四剂。胸膈愈膨。闻谷气则呕眩。因热不退。医禁粥食已半月。惟日饮清茶三四瓯。今周身骨肉楚痛。转侧眩晕呕哕。予曰。

当风呕汗。外感有之。已经发散矣。吐则饮食已去。胃气从逆。消克则更伤脾气。脾虚故胀甚。

今无外感可散。无饮食可消。脾绝谷气则呕。土受水克则晕。即使用药。亦无胃气行其药力。惟与米饮。继进稀糜。使脾胃有主。更议补益可也。因确守予言。竟不药而愈。

卷九 杂门

药蛊

药之治病。不得已也。古人以不服药为中医。厥有旨哉。尝闻古圣垂诲。靡不反复详慎。至立方之下。每云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其郑重有如此者。近世丰裕之家。略有小病。即从事于医药。元气坚固者。无论治之中 与否。但得开通病气。元神自复。若禀质素弱。及病后产后。亡血脱泻之后。不能即愈。日以汤药为务。多致轻者重而重者剧。病气日增。饮食日减。以致寒热咳嗽。吐痰吐血。诸证百出。而犹以为药力未逮。邪热未除。日以清火消痰为务。遂成药蛊之病矣。夫人之胃气。全赖水谷滋养。胃气旺。则诸病不生。纵有贼邪侵犯。

气复自已。原无急于调治也。尝见世人不得尽其天年者。大都皆医药之误耳。今既病之胃。转为药力所侵。不至四大分崩不已。末流之挽。虽日事参、苓、 、术。如以漏器承浆。漫无盈满之期。况堪克任偏胜性味乎。凡虚羸之疾。治之不能即应。当暂为休息。以俟胃气之复。不特药蛊为然也。其药蛊之患有三。一者胃气为药所汨。饮食不为肌屑。而骨不支床。一者药毒流于坎陷。

少火不能五内。而烦蒸髓极。一者脾伤不能收精。脏气固结不舒而羸瘦腹大。虽有脾胃之分。所重全在胃气。胃为五脏之本也。此性膏粱豢养者有之。在藜藿劳 之人。未之见也。其治药蛊之病。当屏绝一切苦寒降泄。辛热升发。气味浓烈之药。只宜小剂参、 。甘温养胃之品。庶为合宜。如独参、保元之类。以图阳生阴长之功。若虚火僭逆。稍加秋石以引参、 之力入于阴分。

为止逆下气之首药。无寒凉伤胃。夺食作泻之虞。若晡热自汗不止。当归补血、六味地黄。少少与之。一为血虚发热。一为阴虚发热之专剂。勿以迂缓而忽诸。若贪功而妄行杂治。则与抱薪救焚不殊也。况有中气久为药惫。畏食泄泻。或下利脓血。无论寒热补泻。即独参、理中。下咽必增烦剧。即宜屏除药石。但与稀糜养其胃气。次以肴核助其气血。五谷为养。五肉为助。未尝不为轩岐要旨也。当知乐蛊伤胃。则胃之畏药。所不待言。惟使谷神敷布。日渐向安。经云。安谷者昌。安谷者过期。未闻服药得以长生也。操司命之权者。何不思之甚耶。

卷九 杂门

臭毒

臭毒。俗名发痧。皆由中气素亏之故。盖脾胃之所喜者香燥。所恶者臭湿。今脾胃真气有亏。

或素多湿郁。所以不能主持。故臭恶之气。得以直犯无禁。发则腹痛。不能饮食。或上连头额俱痛。或下连腿及委中俱痛。甚至有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或四肢厥逆。面青脉伏。或遍体壮热。

面紫脉坚。此平昔火衰火盛之别也。有痛死不知人。少间复苏者。有腹痛不时上攻。水浆不入。

数日不已者。欲试真否。但与生黄豆嚼之。觉香甜者。即是臭毒。觉腥者非也。举世有用水搭肩背及臂者。有以苎麻水湿刮之者。有以瓷碗油润刮之者。有以瓷锋针刺委中出血者。有以油纸点照。视背上有红点处皆烙之者。总欲使腠理开通之意。又有以冷水咽椒数十粒者。有以白矾生研冷水。调服二三钱者。然椒性辛散。误饵无妨。矾性酸涩。苟非臭毒。为祸不浅。多有误认食积。

屡攻不愈。绵延十日半月而死者。常见有大饮冷水。而变下痢者。亦有饮水停于肺中。而变水肿者。有误服矾水。呃逆呕哕不止者。有刺委中去血过多。移时而死者。亦有伤寒阴证腹痛。误刺委中。及饮冷水。而致不救者。又有内伤冷食腹痛。误刺委中。而致转剧者。诚可悯也。按此腹痛。乃阴邪秽气。郁遏脾胃中伏火。两邪相击而致。每苦时常举发。药之不应。古法。有初得病时。饮以艾汤试吐。即是此证。有以蚕蜕纸泡汤饮之。温覆取汗。盖蚕性豁痰祛风利窍。其纸已经盐过而顺下最速也。余尝谓此证既属中土气衰。秽气内贼。盒饭用利气药以散秽浊之气。合用一味香附。童便浸晒为末。停汤顿服四五钱立效。或越鞠丸、沉香降气散亦佳。又脾虚挟火。兼犯秽气。则心腹扰痛。上下不通。俗谓之干霍乱。近世谓之绞肠痧。以秽气在外。固结不散。火邪在内。攻击不开。故为证最急。急以盐置刀头烧红。淬水中。搅匀灌吐。以升提郁闭之气。然后以藿香正气散。放温与之。曾见有热服汤药而毙者。有服玉枢丹、苏合香丸而愈者。然不若盐汤和童便为最。点眼砂亦佳。

但凡臭恶腹痛。脉或伏。或细小紧涩。或坚劲搏指中而带促结。皆是阴逆阳伏之象。不可误认阴寒而投热药。致动其火。为害不可胜言。非但热药当禁。即砂仁辛温香窜。生姜辛辣上升气。酒辛烈助火。皆当忌之。热汤亦切勿与。热浴尤为大忌。热则上冲莫制也。若见面青唇黑。脉劲搏指。厥逆喘促者。多不可救也。

卷九 杂门

番痧

尝考方书。从无痧证之名。惟触犯臭秽。而腹痛呕逆。世俗以瓷器蘸油刮其脊上。随发红斑者。谓之曰痧。甚则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干呕绞痛者。曰绞肠痧。近时有感恶毒异气而骤发黑痧。俗名番痧。卒然昏倒腹痛。面色黑胀。不呼不叫。如不急治。两三时即毙。有微发寒热。腹痛麻瞀。呕恶神昏者。或 汗出。或隐隐发斑。此毒邪 发于表也。亦有发即泻利厥逆。腹胀无脉者。此毒邪内伏。不能外发也。所患最暴。多有不及见斑而殂者。经谓大气入于脏腑。虽不病而卒死是也。初觉先将纸捻点淬头额。即以荞麦焙燥。去壳。取末三钱。温汤调服。重者。少顷再服即安。盖荞麦能炼肠胃滓秽。降气宽胸而治浊滞。为痧毒之专药。但服过荞麦者。后患别病。药中有绿矾者。切勿犯之。其毒甚面黑者。急于两膝后委中穴。砭出黑血。以泄毒邪。盖骤发之病。勿虑其虚。非此急夺。束手待毙。以此病起于漠北。流入中原。故以番痧目之。原夫此病与瘴疠相似。瘴则触冒山岚瘴气。此则触冒恶毒异气。与时行疫疠不殊。但时行则沿门阖境传染。此则一人骤感。死于一日半日之间。不似时行之可以迁延数日也。又此病与伤寒之伏气相似。

伏气发温。热毒自里达表。此则一身骤感异气。无分表里脏腑。亦不似中寒 暑。本虚不胜寒暑之暴也。又此病与挥霍撩乱相似。霍乱是客邪与水谷之气相并。此则正气暴逆。不能与邪相亢也。又此病与关格相似。

关格是上下不通。病纯属里。此则兼有斑痧表证也。大略与臭毒相类。然臭毒所触秽气。此则触冒恶毒。较之疠疫尤剧。初起昏愦不省。脉多沉匿不显。或浑浑不清。勿以腹痛足冷而与温药。

倘荞麦一时难得。或服之不应。即宜理气为先。如香苏散加薄荷、荆芥。辛凉透表。次则辟邪为要。栀子破汤加牛蒡、生甘草。解毒安中。表热势甚。清热为急。黄芩汤加连翘、木通。分利阴阳。如见烦扰腹胀。脉来数疾。急投凉膈散。如局方以竹叶易生姜。则毒从下夺。热剧神昏。虽合三黄。多不可救。烦渴引饮遗尿。速清阳明。白虎汤加葱、豉。使毒从表化。以上诸法。在未经误药。庶可挽回一二。若病家疑信未真。慎毋轻治。脱或变生反掌。取咎未便。曾见一商。初到吴会。畅饮酣歌。席间霎时不安。索生姜汤一啜而逝。又有朔客到枫。觅混澡浴。忽然眩晕呕逆。到舟即毙。继有医者。饭后寒热腹痛。手足逆冷。不终夕而告殂。更有文学。乡居到郡作吊。

归即腹痛。坐立不宁。语言不次。然见客犹能勉力作揖。诊之。六脉模糊。是夜即便捐馆。迩来卒患腹痛死者。比比皆然。虽无斑现。靡不谓之番痧。近有年少新婚。陡然腹痛麻瞀。或令饮火酒半瓯。而腹痛转剧。旋增颅胀。身发红点。与芦根汁得吐乃解。复有鼻衄口燥。胸腹略见红斑。

啜童子小便稍宁。医与葱白、香豉浓煎。仍入童便。续续与之。得大吐汗出而痊。若斑点深赤。

毒在血分者。浓煎茺蔚。少投生蜜。放温恣服。取效最捷。以其专下恶血也。或加生莱菔汁半杯。

总取散血之功。且有误认伤寒而与发散。周身 紫如云而死者。亦有误认麻疹而与柽柳、樱桃核汤。咽痛失音而死者。况有停食感冒。误认番痧。而与寒凉解毒。反减去衣被。不慎风寒。烦热躁扰而死者。以其卒犯恶毒异气。无以脉诊。故辨治尤难。是以近世多用火淬砭刺之法。须知因感恶毒异气而致者。此属外因。火淬为当。

因触臭毒秽气而致者。属不内外因。非砭刺不足以夺其势。然刺之无血。不可救也。

卷九 杂门

岭南瘴毒

岭南炎方濒海。地卑土薄。故阳气常泄。阴气常亏。四时放花。冬无霜雪。一岁之间。暑热过半。穷脑久晴。或至摇扇。人居其间。气多上壅。肤多汗出。腠理不密。盖阳不返本而然也。

阳燠既泄。则使人本气不坚。阳不下降。常浮而上。气浮而不坚。则汗府开疏。津液易泄。故内寒外热。上热下寒之证。所由生也。治当固阳气。实腠理为主。若多用表散之药。则阳气愈虚。

风邪益盛。鲜有不误者矣。确系外邪为患。则当苍术芩连汤解散之。春秋时月。人感山岚瘴雾之气发寒热。胸膈饱闷。不思饮食。此毒瓦斯从鼻口入内也。治当清上焦。解内毒。行气降痰。不宜发汗。苍术芩连汤。头痛甚者。去木通、黄连。加 本、葱、豉。若寒温失节。汗身坦露。感冒风寒之气。气闭发热头痛。此则伤寒类也。但岭南气温易汗。故多类疟。南方气升。得此病者。

卒皆胸满。痰涎壅塞。饮食不进。与北方伤寒只伤表。而里自和者不同。治当解表清热。降气行痰。苍术羌活汤。若内停饮食。外感风寒者。藿香正气散。若脾气虚弱而寒热作呕。平胃散加半夏、木香。名不换金正气散。瘴疟寒热往来者。苍术柴胡汤。疟久者。加人参、当归。汗多者。

去苍术易白术加白芍。大凡病久而气虚血弱者必发热。须用四君之类调补脾胃。脾胃一健。气血自生。若认为血虚而用四物沉阴之剂。则脾土复伤。诸脏皆病。虚证蜂起。反为难治。甚至不救。

疟后变成痢。宜从虚治。补中益气汤。有热。加芩、连。有食。加木香、砂仁。若温暑之月。民病天行瘟疫热病。治宜清热解毒之剂。苍术白虎汤加人中黄。若时气发热。变为黄病。所谓瘟黄也。治宜清热利湿。茵陈五苓加人中黄、连、柏。若中气虚寒。四肢厥冷。或浮肿黑黄者。用理中汤加茵陈、桂、苓。飞畴曰。粤西傍交趾一带。猪鸡之属。俱煮汤泼去。更煮食之。其米亦然。且不能多食。稍过则胀闷。总由瘴毒渐毓所致。其日出时。有气如兰香。日中时有气如茉莉香。日没时有气如炊新米香。如此每日三气。急掩口鼻勿语言以避之。其触之者。寒热如疟。三四日死。元气稍旺者。数日死。当此急服藿香正气、苍术羌活汤。犹可救之。予戚官其地。不三月而只存一口。乃元气充裕者。然亦病几于危。故仕任及客游其处者。切须知之。否则无不蒙其害者矣。

中雾气者。心内烦闷少气。头痛项急。起则头眩。或身微寒。战掉不安。时复憎寒。心中欲吐。干呕无物。此清阳之位。受浊阴之邪气也。不可耗气伤津。栀子豉汤加葱白涌散之。头痛甚。

加本。烦闷。加木香、藿香之类。缪仲淳经疏。只用 本、木香水煎服。大抵蒸发之邪。必中在上在表。故宜涌之。总无关于脏腑也。

卷九 杂门

虫由少阳风木。湿热郁蒸而成。观日中有雨。则禾节生虫。人患虫积。多因饥饱失宜。中脘气虚。湿热失运。故生诸虫。小儿最多。大人间有。其候心嘈腹痛。呕吐涎沫。面色痿黄。眼眶鼻下有黑。嗜食米纸茶叶泥炭之类。沉沉默默欲眠。微有寒热。治宜随证用方。如心腹中痛。上下往来。发作有休时。喜涎出者。虫也。乌梅丸。胃脘咬痛。发歇有时。痛发则吐涎沫。金匮九痛丸。狐疑善惑者。妙功丸。噎膈呕吐者。剪红丸。肚腹常热者。化虫丸。四肢常冷者。集效丸。

腹中虫积。万应丸。膈上痰湿虫积。遇仙丹。谷道生疮。虫蚀痒痛。胶艾葙归汤。外用雄黄兑法。

随证取用。无不克应也。千金方用猪胆一枚。苦酒半升和之。火煎令沸。三上三下。药成放温。空腹饮三满口。虫死便愈。治蛔攻心痛神应。仁斋云。血入于酒。则为酒鳖。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败血杂痰。则为血痰。掉头掉尾。上侵胃脘。食人脂膜。或附胁背。或隐胸腹。惟芜荑炒煎服之。然必兼养胃益血理中。乃可杀之。若徒用雷丸、锡灰。不能去也。

治虫之药。必在夏月龙蛇起陆之时。服之方易奏功。若在万类蛰藏之际。虽有合剂。不能取效也。丹溪以上半月。虫头向上。易治。当以上半日为是。先以糖蜜、肉汁、香甜物引起。后用杀虫药。然须为散。以渣滓可入虫口也。痔漏中虫蚀下部。肛尽穿肠者。取虾蟆青背者一枚。入芦荟一钱。用生雄鸡胫骨二茎。入满雌黄并用盐泥固济。烧存性。合和为散。入脑、麝、硼砂各少许。再研极细。先以猪蹄甲三枚。胡葱七茎。煎汤日洗。纸捻 干。吹下部孔内。令深入。外以黑膏盖之。日吹一次。以管尽为度。如或希奇怪病。除痰血外。百治不效者。即是虫为患。视其经络虚实。参脉证消息治之。虫在肝。令人恐怖。眼中赤壅。在心。心烦发躁。在脾。劳热。

四肢肿急。在肺。咳嗽气喘。医者不察。谬指凡动属火属痰。寒凉转伤脾胃。卒至夭枉。自非垣视一方者。乌能辨哉。妇人阴蚀之虫。详妇人本门。

石顽曰。虫之怪证多端。遇之卒不能辨。昔人治例。有雷丸治应声虫之说。近有女子咳逆腹痛后。忽喜呼叫。初时呀呷连声。渐至 唔不已。变易不常。或如母鸡声。或如水蛙鸣。或如舟人打号。每作数十声。日发十余次。忍之则胸中闷闷不安。此为叫虫。即应声虫之类也。复有一人患发热痞满后。常兀兀欲吐。吐中必有虫数枚。状如虾形。跳跃不已。诸治不应。或令服铜绿涌之。不过二三度。遂绝不复见矣。

卷九 杂门

蛊毒(射工溪毒诸中毒)

南粤蛊毒有数种。曰蛇毒。蜥蜴毒。虾蟆毒。蜣螂草毒。金蚕等毒。皆是变乱元气。人有过造作之者。即谓之蛊也。多于饮食内行之。与人祸患。祸患于他。则蛊主吉利。所以人蓄事之。

中其毒者。心腹绞痛。如有物啮。或吐下血。皆如烂肉。或好卧暗室。不欲光明。或心性反常。

乍嗔乍喜。或四肢沉重。百节酸疼。或乍寒乍热。身体习习而痹。胸中满闷。或头目痛。或吐逆不定。或面目青黄。甚者十指俱黑。诊其脉。缓大而散。皆其候也。然其毒有缓有急。急者仓卒。或数日便死。缓者延引岁月。游走肠内。蚀五脏尽则死。其死时皆从九孔中。或于胁下肉中出。所以出门。须带雄黄、麝香、丹砂辟恶之药。即百蛊狐狸老物精魅不敢着人。彼处之人。亦有灸法。国中虫毒。即于心下捺定。便大炷艾灸百壮。又于足小指尖上灸三壮。当有物出。即愈。

欲验之法。当令病患唾水。沉者是蛊。不沉者非蛊也。初觉中蛊。急服玉枢丹。或吐或利。随服便痊。南方有毒蛊之乡。于他人家饮食。即以犀角搅之。白沫起。即为有毒。无沫者。即无毒也。

凡岭南蛊毒之乡。卒患血痢。或赤或黑。无问多少。皆是蛊毒。或偏身肿满。四肢如故。小便不甚涩滞。粗医不察。误作痢治水治。日复增加。奄至殒殁。以败鼓皮烧作末。饮服方寸匙。令其解散自愈。又有以蛇涎合作蛊药。饮食中使人得此瘕疾。生大豆末。酒渍绞汁服半斤。凡国中毒。

在膈者。归魂散吐之。以下膈者。雄朱丸下之。一切蛊毒心腹胀满。不得喘息。或下利脓血。太乙追命丹、耆婆万病丸救之。吐利后。惟觉后心刺痛拘急。咽中如矛刺者。此是取利后气乏故也。更不须再服吐利药。但用一味苦梗为散。每服三钱。米饮调下。日三服。多服自然平复。

使毒日渐消散。不致再发。

丹方。用 皮烧灰。桃根皮煎汤。服方寸匙。蛊便出。又方。用苦瓠一枚。苦酒二升。或水煮一升。服之当下蛊毒。及一切虾蟆蝌斗之状。一月后乃尽。

射工溪毒 孙真人曰。南方有射工毒虫。一名短狐溪毒。一名蜮。形如甲虫。无目利耳。有一长角在口前如弩。以气为矢。因水势以射人。人或闻其水中铋铋作声。要须得水没其口。便以口中毒射人。此虫畏鹅。鹅能食之。其初见证。有似伤寒。先恶寒。寒热筋急。亦如中风。便口噤不能语。朝苏暮剧。寒热闷乱。是其证也。如得三四日。急以五香散治之。稍迟者七日死。射着人影者。不即作疮。先病寒热。自非其地之人。不知其证。便谓伤寒。每多误治。中人头面尤急。腰以上去人心近多死。腰以下稍缓。不治亦死。

孙真人云。凡山水有毒虫。人涉水之时中人。似射工而无物。其初得之。恶寒微头痛。目眶疼。心中烦懊。四肢振 。腰背百节皆强。两膝痛。或翕翕而热。但欲眠睡。旦醒暮剧。手足逆冷至肘膝。二三日腹中生虫。蚀人下部。肛中有疮。不痛不痒。令人不觉。不急治之。过六七日。

下部出脓。虫上蚀人五脏。热盛毒烦。下痢不禁。八九日。良医不能治矣。其毒有阴阳之异。觉得之。急视其下部。若有疮正赤如截肉者。为阳毒最急。疮如鲤鱼齿者。为阴毒稍缓。要皆杀人。

不过二十日也。欲知是水毒与非者。当以小蒜五升。投汤中浴之。是水毒。身体必发赤斑。急服解水毒饮子。多磨生犀汁调服。东南郡县。山谷溪源。有水毒病。亦名溪瘟。亦有阴阳之辨。脉洪大而数者为阳。先宜发汗及浴。脉沉细而迟者为阴。急当攻里。凡解涧水毒。生犀角磨水。调雄黄末二三钱。频以麻油灌之。稍久则用牵牛、大黄、雄黄、蜈蚣、蝎梢末。宰生羯羊血调灌之。

欲审是中水毒者。手足指必冷。若不冷者非也。

诸中毒 一切毒中。虽各因气味而归诸脏腑。然必胃先受之。而后流及其脏也。金匮云。凡煮药饮汁以解毒者。虽云救急。不可热饮。诸毒病得热更甚。宜冷冻饮料之。食自死六畜肉中毒。烧大屎。酒服力寸匕。或大豆煮汁饮数升。或水浸豆豉绞汁旋饮之。食马肝中毒。以雄鼠屎二七粒为末。水和日再服。食马肉中毒。血洞下欲死。以香豉、杏仁为散服之。或煮芦根汁饮之。食牛肉中毒。野狼牙烧灰取方寸匕水服之。食犬肉不消。坚满腹胀。大渴如狂。以杏仁一升。合皮研煮。

分温三服。利下肉片大验。食漏脯中毒。捣生韭汁服之。生大豆汁亦得。凡肉在器中。密盖不泄气者。谓之郁肉。食之伤人。烧狗屎末方寸匕。水调服之。食毒箭射死鸟兽中毒。以大豆煮汁及盐服之。食鱼中毒。面肿。烦乱。橘皮煮汁。停冷服之。食 多不消。结为 病。浓朴、大黄煮汁服之。或马鞭草一味捣汁饮之。或姜捣汁饮之。食 中毒。以芦根煮汁服之。食蟹中毒。以冬瓜汁服之。或紫苏煮饮之。食诸果中毒。以猪骨烧灰服之。食诸菌中毒。及食枫树上菌而笑不止。人粪汁饮之。土浆亦可。或嚼生大豆吐之。钩吻与芹菜相似。误食杀人。以荠 煮汁服之。

又甘草煮汁饮之。通除诸毒药。中石药毒。白鸭屎、人乳解之。中雄黄毒。防己解之。中砒毒者。

烦躁如狂。心腹搅痛。欲吐不吐。羊血不拘多少灌之。或清油、粪清亦可。切戒与酒。火酒尤忌。

中巴豆毒者。其人大泻。或吐烦渴。急以黄连煎汤。或甘草汤冷冻饮料。仓卒权饮冷水亦好。忌食热物。并热性药物。中斑蝥、芫青毒者。吐逆不止。急煎绿豆汤。或黑豆汤温服。猪膏、地浆、葵子汁并解之。中大黄毒者。泄泻不止。腹中寒痛。先用姜汤热饮。次以理中汤理胃祛寒。中大戟毒。菖蒲解之。中甘遂毒。大豆煮汁服之。中半夏、南星毒者。其人喉间麻痹。急用姜汁细呷。

并饮甘草汤。中踯躅毒。栀子煮汁服之。中野芋毒。地浆、人粪汁解之。中杏仁毒。蓝汁解之。

中芫花毒。防己、防风、甘草、桂汁解之。中野葛毒。地浆解之。中藜芦毒。葱汤下咽便愈。中射罔毒。蓝汁、大小豆汁、生羊血并解之。中蜀椒毒。人尿、地浆、冷水并解之。中莨菪毒。甘草、蓝汁解之。中川乌、附子毒者。

必烦闷。唇裂血流。头重如斗。急与生莱菔汁解之。童便亦可。次煎绿豆、黑豆汤。二三沸即与冷服。然不若甘草汤入腹即定。误服伏火丹砂中毒。则毒归心脏。其舌灰黑胀大。急宜童子小便饮之。次以金汁及人中黄解之。或浓煮黑豆汁解之。或捣生绿豆汁解之。或生羊血。或磨犀角水并解之。服风药多汗。闷乱不醒。先以醋汤灌之。次煎甘草汤。同姜汁顿服。夏秋间误食停宿之物。中有蜈蚣、蛇虫等毒。则心腹膨闷。雄黄磨水细饮。玉枢丹磨服亦效。蜀椒闭口者有毒。误食戟人咽喉。气欲绝。急以地浆水解之。六畜肝藏常有毒。驴马更甚。自死者尤毒。用豆豉以水浸。绞取汁旋饮之。马啮人。及 人。毒肿热痛作疮。马鞭梢、鼠屎烧灰。猪膏涂之。马啮人阴。

卯脱出。急令推入。桑皮线缝。研生乌鸡肝涂上。欲小便忍之。牛马啮人。及马骨刺伤人。灶灰淋汁热渍。数易汁勿令疮烂。马血入疮中。妇人月水。或人粪涂之。剥死马骨伤人。毒攻欲死。

便取马肠中屎涂之。中河豚鱼毒。急取芦根捣汁服之。轻则清油多灌。使毒物尽吐出。亦须遇时而愈。或橄榄捣自然汁。甚则粪清灌之。食鳖中毒。干姜、山楂煮汁饮之。误食蛇穴中蟹鳖。令人头旋目眩。腹痛而死。急磨玉枢丹救之。凡蟹重一斤外者大毒。食之杀人。误吞蜈蚣。胸腹绞痛。先饮生鸡血。须臾以清油灌吐。其蜈蚣滚在血中同出。继以雄黄细研。水调服。误吞水蛭。

生鸡血调黄土丸服自下。或以盐梅水灌之则化。中漆毒。生蟹捣汁涂之。治诸食中毒。磨犀角汁饮之。无不治也。或苦参酒煮服之。解一切药毒。不问草石。始觉便以葱、豉、生麦门冬。煮取汁服之。

卷九 杂门

药对解法

凡药相对者误服。以防解救诸法。附列于下。

钟乳对术。其治主肺。上通头胸。术动钟乳。胸塞短气。钟乳动术。头痛目疼。又钟乳虽不对海蛤。海蛤能动钟乳。然钟乳与术为患。不过此也。发动之始。体中有异。与上患相应。速宜服葱白、香豉、甘草、吴茱萸汤解之。才服便令人按摩摇动。口中嚼物。然后仰卧覆汗。汗出去覆。服汤热歇。即用冷淘饭压之。若服不解。复用前汤去萸加桂。若已解。肺家尚有余热。第二方加麦门冬。

硫黄对防风。又对细辛。其治主脾肾。通主腰。防风动硫黄。烦热脚疼腰痛。或嗔忿无常。

或下痢不禁。防风、细辛能动硫黄。硫黄不能动彼。始觉发。便宜服杜仲、枳实、甘草、香豉、栀子、李核仁。服如上法。不解。复服大麦奴、甘草、人参、芒硝、桂心、麦门冬。若服此已解。

犹有余热气。或冷。复服人参、干姜、附子、甘草、当归。

白石英对附子。其治主胃。通主脾肾。附子动白石英。烦热腹胀。白石英动附子。呕逆不得食。或口噤不开。或手足疼痛。始觉宜服麦门冬、甘草、麻黄、香豉。不解再。服大黄、香豉、栀子、甘草。服如上法。频服汤。下便止。不下再服。若热势未除而渴。复服栝蒌根、大麦奴、甘草、葱、豉。若已解。胃中有余热。复服芒硝、桂心、通草、甘草、白术、大枣、李核仁。

紫石英对人参。其治主心肝。通主腰脚。人参动紫石英。心急而痛。或惊悸不得眠卧。恍惚忘误。失性发狂。乍寒乍热。耳聋目暗。始觉宜服人参、白术、甘草、桂心、细辛、香豉。服如上法。若嗔盛。加大黄、黄芩、栀子。若忘误狂发未除。复服葱白、香豉、麦门冬、甘草、人参。服如上法。温覆。使身稍汗便解。若有余热。更服人参、防风、桂心、白术、生姜。

赤石脂对桔梗。其治主心。通主胸背。桔梗动石脂。心痛寒噤。手足逆冷。心中烦闷。赤石脂动桔梗。头痛目赤。身体壮热。始觉发。便宜温酒饮之。须酒势行则解。或大麦炒令汗出。勿焦。捣筛细末。冷水和服。

矾石无所偏对。其治主胃。发则令人心急口噤。骨节强痛生疮。始觉发。即服葱白、香豉、甘草汤。若发身体即便生疮。宜服麦门冬、人参、甘草、桂心、葱白、香豉。

附子对白石英。亦对赤石脂。附子发则呕逆脚疼体强。骨节痛面肿。发则饮酒服热面自愈。

与白石英同解。

赤石脂、紫石英发。宜饮酒。得酒则解。凡药发。或有宜饮热酒。不可一概也。

以上解救发对八则。出千金方。

金太傅孙古修。误服伏火丹砂。中毒。恳治于石顽。察其本元素亏。近因虚火上炎。吞下肿胀。延及两颐。医用苦寒清热太过。神思不宁。药中每服加丹砂五钱。甫进一剂。觉胸中有物触有数次。次早请政于医。复出丹砂视之。色黑而晦。丹炉中伏火砂也。医令易砂。更服四剂。昼夜烦躁不宁。背时洒淅恶寒。头面哄热大汗。胫膝逆冷如冰。忽忽气逆欲绝。医目瞪无措。乃延石顽诊之。六脉涩数模糊。次验唇舌。俱色如污泥。而肿浓湿滑。若系热极似阴。必无湿滑之理。

若系寒犯三阴。必无反浓之理。惟酒食内蕴。霉酱色现有之。审其二便调适。胸腹柔和。决无实停胃府之理。证虽危疑。而恳致最切。以脉合证。洵为阴受热郁。今所最急者。恐其喘汗欲脱。

不获已以生脉、六味合剂。庶几金水相生以救肺肾之垂绝。进一服。神思稍安。自汗稍敛。再一服人事稍知。稀糜稍进。方能略述从前所患之病。出从前所用之方。犹未言及伏火砂也。见其舌沿稍转微红。而气微足冷如故。于前方中益入桂心五分。五味数粒。服后足稍温和。气稍接续。语稍有次。方详述伏火丹砂之误。因以前方减去地黄、桂心、五味。易入枣仁、秋石、人中黄。专解丹砂之毒。三服舌转微红。虽未鲜洁。

而伏毒渐解。缘两尺弦细。乃去人中黄。仍用地黄以填补下元。数日之间。或去人中黄而用地黄。

或去地黄而用人中黄。随脉证而更迭出入。二味不兼用者。恐人中黄味甘恋膈。载地黄之腻。不能速达下焦也。下元虽亏。调补药中。宁用鹿茸、河车。不敢用桂、附者。虑其鼓舞丹砂之余烈也。

卷九 杂门

急救治例

自缢 凡救自缢死者。急须按定其心。勿截绳。抱起。徐徐解之。心下尚温者。令人以口接气入其腹内。无令气泄。再令两人吹其两耳。半日许。缢者噫。噫即勿吹也。

热 取道上热土壅心中。少冷即易。气通止。切勿与水。得冷即死。余见暑门。

溺水 以灶灰布地。令浓半尺许。以甑或木凳。将溺死人伏卧其上。使头小垂下。炒盐二方寸匙。纳竹管中。吹下孔中。当吐水。水下。去甑。下溺死者。着暖灰壅身。使出鼻口即活。如灰湿。暖灰易之。又法。但埋溺死者于暖灰中。头足俱掩。惟开七孔。又法。屈两脚。着生人肩上。

以背向背。负持走行。吐出水便活。又冬月溺水冻死。以暖灰囊薄心上。冷即易之。心暖气通。

目转口开。可与温饮稍稍吞之。若不先温其心。便持火烘。冷气与火争即死。

冻死 令人以热体偎卧。暖被覆之。勿着火。烘即死。卒中寒肢体厥冷。四逆理中救之。

火烧 凡火烧损。慎勿以冷水洗之。得冷火毒更深入骨。初被火伤。急向火更灸。虽大痛忍之。须臾乃止。火烧闷绝不识人。以尿乘热饮之。和蜜亦佳。口噤挖开与之。后用栀子、白芨、黄芩各五两。以水五升。油一合。煎去滓。待微温。令渍伤处去火毒。则肌得宽。或急以火酒浸之。其痛立止。醇酒亦佳。一切火烧汤泼。用鳖甲烧灰。研极细。罗净香油调敷。其痛亦止。或用水中溺死鼠一枚。以腊月猪膏煎令消尽敷之。干即再敷。与油浸小鼠无异。或柏白皮细切。以猪膏煎四五沸。色变去滓敷之。若已成烂疮者。末杨梅皮糁之即瘥。汤火所损。昼夜啼呼不止。

用松脂细研。和蜡溶化。再加猪膏、羊脂涂之。

金疮箭头在肉中。用白蔹、生半夏为散。酒下方寸匙。日三服。疮浅十日出。疮深二十日出。

外以蜣螂生捣涂患上。如无蜣螂。以栝蒌捣涂箭簇上即出。不出。捣鼠肝涂之。中射罔箭毒。昏迷肿疼。取蓝子五合。升麻、王不留行、甘草各三两。为散。水服三方寸匙。日三夜二服。又以水和涂疮。干即易之。针折肉中。以吸铁石生捣细末。浓着针处即出。或刮象牙屑为细末。水和。

涂折针上亦出。

漆疮。以柳叶捣烂。煮汁。适寒温洗之。

蛇虫毒 乘凉睡熟。蛇入人口。并七孔者。割猪尾血。以器盛血。傍蛇泻入口中出之。卒为蛇绕不解。以热汤淋之。急迫无汤。令人以尿溺之。蛇蝎螫痛。小蒜捣烂绞汁。服之。以滓薄伤处。又方。以雄黄为末敷上。日一易之。又方。捣生豆叶绞汁服之。以滓涂之良。入山辟众蛇。

干姜、麝香、雄黄为末。以小绛囊盛带之。蛇螫以蜜和涂伤处。又常烧羊角使烟出即去。虎野狼皆去。如无 羊角。烧水羊角亦可。蠼 虫尿着人。便起 作聚。四边中央。有白脓如黍粟。初得之。磨犀角水涂之。或羊须烧灰。腊月猪脂和封之。或酥和胡粉涂之。

犬伤 凡 犬咬人。七日辄应一发。三七日不发。腹中不作小犬吠声。则无害。要过百日。

乃得免。终身禁食犬肉、蚕蛹。食此则发。疮未愈时。禁食生鱼及诸肥腻冷食。又不宜饮酒。禁一年乃佳。治法。先以热童便洗去恶血牙垢。便解被伤发。看有红者拔去之。即以发灰、 皮灰水和服之。并以韭捣绞汁饮一升。日三。疮愈止。外以杏仁五合熬令黑。研烂成膏敷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