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妙法莲华经科拾卷第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西蜀沙门 佛闲勖𠁼大师 立科

门人 智一雪墩 拾遗

△第二如来与记二。初述成。二与记。

今初。

药草喻品第五

论云。三者求大乘人。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无别声闻缘觉佛乘。如是颠取。对治此故。说云雨譬喻。应知。又云。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诸佛如来。平等说法。随诸众生。善根种子。而生芽故等。药草者。古云。去疾神功名药。秉润之形曰草。喻行药草秉教修生。则能秉之五蕴为草。依蕴之定慧名药。品中诠此。虽别为当机。其实地为成就卉木而生。雨为成就卉木而润。则若卉若木。皆正所为者。各有领受。如云而各滋茂。今约当机。如中药草。故以总从别。为说药草喻。

△文二。初长文。二颂文。初四。初叹许所说。二广所不及。三正与述成。四结叹能知。

今初。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至)真实功德诚如所言。

连赞善哉者。一述其于前法喻。善领权实。一能借喻。曲尽怖大及慈济之状。其所说者。悉是如来真实功德。故以诚如印之。

△二广所不及。

如来复有无量无边(至)无量亿劫说不能尽。

四子追述。仅得化仪一门之义。此外复有无量摄取众生之善巧。岂四子所能窥。据此则世尊一代化仪。须凭本宗十门。庶无所遗。倘止用由小之大。一门之义而判。殆恐摄义未尽。纵加通别五时。亦难该刮。

△三正与述成二。初略举智教。二广举喻法初三。初标设教不虚。二以智教互显。三约智释不虚。

今初。

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

如来是诸法之王。于诸法门。竖说横说。俱得自在。此恐不信说不能尽之语。故举法王。正以告之。而显诚谛。意谓。人王之言。尚且不二。况法王耶。

△二以智教互显。

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至)皆悉到于一切智地。

一切法。即顿渐偏圆权实等法门。皆从妙智流出。此以智显教也。其所说下。以教显智。谓所说法门。虽有小大种种之别。究而言之。即世谛语言必彻所自。亦不使滞于权浅。故曰皆到智地。一切智地。即一切种智。由能以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种。故喻之以地。

△三约智释不虚二。初知法知机分释。二能了能示合释。

今初。

如来观知一切诸法(至)深心所行通达无碍。

初明能知诸法门。所有之力用。然近之归趣。虽有种种。若远之归趣。则同到智地。此知法也。亦知下。知机也。深心即所行之习因。所行即现前之业行。其数虽逾尘沙。悉皆通达。以能双鉴无碍。故令所说皆悉不虚。

△二能了能知合释。

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诸法即五蕴十界。诠义之境。各有本末。世尊以即实之权智。究而了之。即是实相。故以平等佛慧。示诸众生。虽诸众生。现住种种习因习果。毕竟终归一切智地。上科以药病相当。释所说不虚。此科以妙智能彻法渊底。转释其所以。亦即含平等说法意。故下说云雨无私喻。

△二广陈喻法二。初喻明二法合。初二。初无差而差。二纵夺结成。初二。初约能生所生论无差而差。二约能润所润论无差而差。

今初。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至)种类若干名色各异。

大千界是总相。乃合山川溪谷土地之别相。所成者。今止通取平等能生义。如正因佛性是总相。乃合五蕴之别相。所成者。亦通取平等能生义。

次明所生之卉木。同有治病之功。而卉丛中。别有一种力强。能治病者。得名药草。然皆各有种子流类。各有名字色相。今于所生内。但通取此彼不同义也。

如依平等正因。而有三乘五性。习因习果之别。

二节合显无差而差义。

山者宣也。谓能宣通阴阳之气。而发生万物也。川穿也。凡通水处。俱名为川。山洞虚空。有水处名溪。不贮水者名谷。卉草之都名。木。树之总称。

△二约能润所润论无差而差。

密云弥布遍覆三千(至)而得生长华果敷实。

先明能润无差。云如佛身。充满法界。泽如教法。依平等一音。而演大千。卉木如所化之机。以此云雨普润。令小中大之种子。各得增长根茎枝叶。

如平等智地。被润所有小中大之习因种子。而得增长小中大之信戒定慧。

诸树下。明所润有差。谓上能润之云雨虽等。奈领受中之树有小大。草有上中下。各有所受多少之不同。究能覆之云是一。能润之雨。亦复是一。而却各各称其种性增长。此彼不同。

如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解。所解既别。则依解所起之行。依行所得之果。俱迥异矣。二节合显能润所润。无差而差。

△二纵夺结成。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一切众生。虽等有能生智地。等被法雨所润。唯其随分受润。故有三二之别。又若不蒙缘了二因。为之发起。即差别之相。亦不可得。

△二法合二。初教以机异而似有差。二教以智一而实无差。初二。初略合前无差而差。二结示所说差即无差。初二。初即无差。二似有差。

今初。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至)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现身如大云普覆。以大音声。号召一切。令知有佛降神。十号皆约修因所成之果德。而以名身也。

未度者下。明降神所以也。其未度苦者。誓令得度。未解业缚者。誓令解缚。未安立于道品。誓令其安。未证得涅槃。誓令证得。至现未等事。我具三明。能如实知之。又我具五眼四智。是能知能见者。一心朗鉴。是知道者。六根不隔。是开道者。八音无滞。是说道者。

汝等下。明号召所以也。

此上总显如来以平等三业。普被一切。全无差别也。

△二似有差。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至)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应召所来之众。同依正因智地而生。而有九界之差者。即依习所成之种子。所发之现行也。

如来于时下。先观机也。前卉木。有大小根茎枝叶之别。今众生。亦有诸根利钝之异。

随其下。即以一音平等之旨。称种种机。说种种法。如一雨普润也。

是诸下。明闻法渐入道者。先各得五果之别。于现世得安隐者。即增上果。后生善处。即异熟果。以道受乐。即士用果。亦得闻法。即等流果。离诸障碍。即离系果。

于诸下。结示任力所能。以见差别。如彼下。牒喻合明也。

△二结示所说即无差。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至)究竟至于一切种智。

一相是法。一味是喻。喻上所说之法。随机增长。似有不同。实皆同饮甘露。了无异味也。所谓下。约断三障。证三德。显一相之旨。能令闻者。同圆种智也。解脱业缚。具八自在。即解脱相。离二死苦。即法身德相。灭烦恼惑。即般若德相。若能究竟。即归三德圆融秘藏一切种智。亦即三一圆融之般若。以所说之法。虽有多种。然皆从般若妙智流出故。仍成一相一味。平等之法门也。

△二教以智一而实无差三。初明众生不知。二明如来能知。三正明教随智一。

今初。

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至)所得功德不自觉知。

众生根信不同。闻法起解亦异。而不自知所得皆是佛因。

△二明如来能知。

所以者何唯有如来(至)而不自知上中下性。

初约十界境。明佛能知由随熏染故。成九界种类。非具一切种智者。奚能知此众多种类。即是一种一相一体一性。

念何下。且约三慧。该五类人。以明所知不谬。三事字。指三慧所缘之境体言。念思修三字。即指能缘之当体言。而皆以云何二字贯之者。乃审境起用也。如云此是云何之境。方起云何之念等。

以何下。合上能所而言。即依所缘之境。而起三慧。三法字。即上三事字。不必约闻法。以闻法在未起。三慧之前故。

以何下。明随因所感之果。以何法为能得之因。便得何等之果。众生现住种种习染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此种种差别。悉皆归于平等智地。明了无碍。

如彼牒喻合明也。

△三正明教随智一。

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至)不即为说一切种智。

会玄云。一相者。无异相故。无相相故。又般若云。皆同一相。所谓无相。无量义云。一相者无相。一味者一无漏味。殊胜资益。无别体故。何者是一相无相之体。所谓下出其体也。文有五句。前四四德。后一一性。解脱相是我德。脱二障缚。得自在故。离相乐德。离变易苦故。灭相净德。性绝妄染故。常寂灭相常德。四相不迁故。终归于空者。四德是不空藏。同归空藏为体。是一相一性也。

又究竟涅槃者。是方便净。从因方便而修得故。常寂灭相。即性净涅槃。本性净故。终归于空。显一相无相也。

佛知下。释疑云。佛昔虽知始末皆一。最初不为说一者。由先观众生之心。欲于根未熟时。则将之护之。恐生诽谤故。不即为说一。以显差即无差也。

△四结叹能知。

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至)随宜说法难解难知。

世尊为此渐机。以四十余年。皆说三乘。唯至今日。乃说一乘。为破三之始。归一之初。四子能悟已往之随宜。探从今之秘要。故致世尊之叹述。前品四子。虽于十种化仪中。窥见摄末归本一门之义。固为难得。世尊复恐彼以为尽能究竟。故上于述成中。即就彼所知。以广所不及。初约云雨。以喻能被之化法。非即如汝所谓先小后大。渐引之意。应知。本是一相一味。平等法门。次即以云雨所被中。亦非即如汝一草之增长。此外更有三草二木。各得增长等义。皆非汝之所知也。若以大钞。与今经合论。此一仪内。应共摄取七类机宜。谓三草二木。及先禀小人。今虽闻大。犹未回心者。可作未来得度因缘。故及今直闻大法之人。在昔虽未禀小。而知先时曾说小法。此如龙女等。

△二颂文二。初标智教不虚。二述成广示。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破有法王出现世间(至)以种种缘令得正见。

有者。因果不亡为有。如来以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为法中之王。所言自属诚谛。本无先三后一之差。但随众生性欲。将之护之。而似有异耳。

△二正与述成二。初喻明。二法合。初二。初颂无差而差。二颂差即无差。

今初。

迦叶当知譬如大云(至)干地普洽药木并茂。

大云遍覆无差。大雨普澍亦无差。大地发生亦复无差。而诸药木。虽曰并茂。其实增长各别。

△二差即无差。

其云所出一味之水(至)所润是一而各滋茂。

被润之草木。虽各增长有差。其实能润之雨。本来一味平等。

△二法合二。初教随机似异。二教随智实一。初三。初法雨平等。二禀受不同。三成实似异。

今初。

佛亦如是出现于世(至)等雨法雨而无懈倦。

颂中具含三业平等意。初一颂。约喻标起身业平等。

次明现身利物之益。皆以大慈平等普观。且劝其来。以佛世难值故。

为大众下。颂口业平等。我观下。虽明意业平等。亦即释成说平等法之故。不因机分彼此。而起爱憎之心。亦不因深爱法者。而生贪着。不肯尽与。亦不缘狭劣所碍。而生放舍之心。恒为一切。平等说法。如为一人殷勤而说。即为众多。莫不皆然。唯知演说曾无他事。亦不生厌。如雨普润。纵机有不同。而我法雨等注。了无懈倦。

△二禀受不同。

一切众生闻我法者(至)如彼草木所禀各异。

初颂总标受润。次别示三草二木。以补长文。人天戒善。虽不能断惑。亦能暂伏贪等病苦。治令不起。故亦名药。

知无下。以缘觉摄声闻。合颂中药草。此二人。同有定慧药力。能断能证。名为中草。

求世下。权人求佛。二利治病。故名上草。独言精进者。以能遍䇿诸事度故。

又诸下。此菩萨。虽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不妨于无所求中而求。故云专心佛道。于诸烦恼。自在能断。留故不断。以便润生涉有。望下为优。具荫庇力。故得名树。虽列三贤。未能证圣。故以小名。

安住下。由此菩萨。得闻法空。以二种观道。能断第六识俱生我执种子。并分别法执种子。及第六俱生法执种子一分。第七俱生我执现行。受变易身。安住神通。以不退轮。度无量亿。初登圣位。望前三贤。为高为广。故如大树。

此经被机。各品开合。数有多寡。如序品中。止言三乘。则前合人及天乘。于小乘内。复合一乘于大乘矣。法说及喻说。则从大乘。开出一乘。故有三车一车之喻。是为四矣。若今品喻中。乘虽列五。而人实有七。以初从小乘。开出人天。二合声闻于缘觉。三从大乘。开出一乘。四从一乘。开出三贤。名为小树。故乘五而人七也。此皆是由小之大之机。悉为摄末归本一仪所收。又此渐机内。有自小渐入三乘者。有自小直入一乘者。今经多是自小直入一乘者。以是由小之大。浅深常定之机故。不属随机不定所收。然据流通分。露出菩提场一事。则此说经仪。亦应分属本末无碍门。以诸声闻。为眼耳所障故。从根本一乘。流出密意三乘。及显了三乘。皆为所破。是故此经。名为破异一乘也。佛平下。帖显也。

△三成实似异三。初再广不及。二总显法喻。三别示增长。

今初。

佛以此喻方便开示(至)于佛智慧如海一滴。

能润佛智。广大如海。今虽以种种言辞。取喻云雨。演说一法。而于大智海中。亦但仅如取一滴以润之。令其各得增长。殊非溟渤全体。此正指华严海空。为此滴之所归。故彼经十力中。明世尊以常遍力。演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以上所说校之。诚如彼之一滴。

△二总显法喻。

我雨法雨充满世间(至)渐次修行皆得道果。

充满世间者。如海幢比丘。顶出诸佛。雨三十二种法雨也。随力而修。亦各得增长也。

如彼下。且举现喻。贴显见所被。不止如上七类之增长。而更能充满三世间也。

△三别示增长二。初正示增长。二结成成实。

今初。

声闻缘觉处于山林(至)是名大树而得增长。

此下别取上文。贴显所被。以一味雨。充满一切世间。普得增长义。亦如上声闻缘觉。及大小二树之增长。说者须细玩于佛智慧。如海一滴。充满世间等句。神情庶得再广所不及意矣。

合观一品。应有二种增长意。谓于法华有。以一味雨。令具三草二木之种子者。增长根茎等。此增长习因种子也。今闻法华后。复令草木各得增长。此因本有正因种子。受一雨润。最后令诸草木。同得一乘之增长也。说者不可不知。问。若如来必先以三乘法。度三种根。最后方说一乘者。何得为一相一味。答。昔于一乘。分别说三。今复摄三。仍归于一。宁非始终平等。了无异味。

△二结成成实。

如是迦叶佛所说法(至)润于人华各得成实。

△二教随智实一。

迦叶当知以诸因缘(至)渐渐修学悉当成佛。

初二颂。约教结成废立。以显一乘也。谓在昔种种差别之开示。尽是方便。乃可废之假名。今之所说。方为无差之实教。即立一乘实教也。以随智演故。

诸声下二句。并废其果。以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故。

汝等下二句。会果成因也。谓二乘所有智断功德。即是菩萨克极果之因行。故云汝等所行等。

渐渐下。立一乘果也。此则权教权果。皆属可废。唯立一实之因果矣。

△二与记二。初记迦叶。次记三人。

今初。

授记品第六

授记多义。具如旧说。

△文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二。初记因。二记果。

今初。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至)广宣诸佛无量大法。

△二记果。

于最后身得成为佛(至)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二颂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告诸比丘我以佛眼(至)光明世尊其事如是。

△次记三人二。初求记。二与记。初二。初长文。二颂文。

今初。

尔时大目犍连须菩提(至)即共同声而说偈言。

△二颂文。

大雄猛世尊(至)愿赐我等记如饥须教食。

如饥遇食。仍求而后食。正写中根之劣弱。不似身子一闻。当得作佛。便踊跃欢喜。更悔昔之不待也。

△二与记三。初别记三人。二总记五百。三许说因缘。初三。初记须菩提。二记迦旃延。三记目犍连。

今初。

尔时世尊知诸大弟子(至)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今告汝等(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长文共五节。初记因。二记果。三记劫国。四记寿命。五记正像。常处空说法者。或由四众往昔闻说空法受化。宿缘所追。今得与佛同集法会。故佛处空说法。盖藉外缘。令悟第一义空于当下也。又可令知事空皆真空。随缘所现之假法也。

颂文。初一诫听。余颂上五节如文。

八解脱。亦名八背舍。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即背此洁净五欲。舍此着心也。若修此观。则发无漏智慧。断界内惑。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为粗弊不净。若上二界五尘。即名洁净。无漏慧者。二乘人以此智慧。断除惑业。不漏落于生死也。惑有二种。若意根对法尘所起之惑。名分别起。属见所断。若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所起之惑。名俱生起。属修所断。

△二记迦旃延。

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众(至)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皆一心听(至)无量无数庄严其国。

△三记目犍连。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至)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此弟子大目犍连(至)四十小劫像法亦尔。

多摩罗䟦。是多阿摩罗䟦罗之略。此云性无垢贤。旃檀此方所无。故存梵不翻。或义翻为与药。以色有赤白之异。能除寒热二病。故由此香体贤洁。爇则幽远潜通。五内俱爽。涂则除病与乐。四大争强如此佛称本净妙性。寂而能照。能使法界众生。闻名见形者。皆得六根清净无碍。

△二总记五百。

我诸弟子威德具足(至)于未来世咸得成佛。

△三许说因缘。

我及汝等宿世因缘吾今当说汝等善听。

△三因缘授记。

化城喻品第七

论云。实无而有。谓有增上慢心。以有世间三昧。三摩䟦提。实无涅槃。生涅槃想。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化城譬喻。应知。又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所谓诸禅三昧。过彼城已。然后令入大般涅槃城故。拾云。神力所为。无而倏有。名之曰化。防非御敌。称之为城。如来以巧方便。无而说有。即以能诠之教。说名为化。依理所修之行。外能防分别起之非。内能御俱生起之敌。名之曰城。其所证无为之乐。亦名曰城。菩萨始自发心。终至果位。须经过三界二乘。五百险道。如来为疲劳者乃于中途。巧设此城。令暂止息。小始二人入此城已。生安隐想。始教顿往。虽知有城。而不取证。且留种子。润生设化。终教菩萨。知法如幻。权实双融。出入自在。或取为摄生方便。顿人无入无不入。圆人能立能废。入与不入。悉皆平等。炽然生死。即是涅槃。若顺若逆。总名方便。

△文二。初说因缘。二与授记。初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三。初往昔因缘。二今说法华。三法喻释成。初二。初结缘之由。二正明结缘。初二。初大通成道。二受请说法。初二。初明灭度久远。二明树下成道。

今初。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至)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至)无漏无所碍通达无量劫。

欲明结缘之由。先示结缘之主。号曰大通智胜者。以此佛能通之大智。超胜九界。于体力性相等法。莫不究尽明了故。国名好城者。由彼国众生。能以戒法。外防七支之非。内具定慧之乐。中表皆严故。劫名大相者。由彼时内有出世大人现相故。譬如下。约喻明过去之久远也。地即是种。以有能生之德故。点与不点。尽抹为尘者。以最初被点之一界为首。至最后墨尽所点之一界止。其中间所有世界。有已经行过被点者。亦有虽经行过未曾被点者。今尽取来。抹以为尘。而作筹马。以算彼佛过去久远之劫。以一尘为一劫。可为至多。而实彼佛灭度已来。所经劫数。复过于此。故前云甚大久远。

我以下。约见昔如今。以显佛智之微妙。以三世往来之相。皆不离如来妙智。一念洞鉴之外故。

△二明树下成道。

佛告诸比丘(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经云。如来得菩提。实不系于日。今于十劫坐待者。盖有因见坐待之仪。而得大益者。示现也。

菩提树高一由旬者。佛寿既长。应形自大。故座甚高。即彼时众生。所有身命。自与今五浊不侔矣。佛于下。乃忉利天敷座已。复于座前祝曰。佛当于我所敷座上。得成菩提之辞也。适坐一句。即彼佛顺所请也。

时诸下。略叙诸天始终兴供之不怠也。

诸比丘下。正明成道。所证理圆。故曰现前。能证智彻。故成三菩提。

△二受请说法二。初受请。二说法。初二。初受十六王子请。二受诸梵天王请。初二。初同众诣佛。二偈赞请法。

今初。

其佛未出家时(至)头面礼足绕佛毕已。

舍所珍诣佛句内。含王子以三种不坚。易三坚法意。由王子悟知世间财物。体非坚固。聚散无常。是故舍之。贸易出世安乐涅槃坚固法财。往诣句。即含知身假合。不可久存。知命无常。不可久保。故舍世间深重恩爱。而诣佛所。修菩萨行。贸易金刚不坏之身。并常住不朽之慧命。诸母未了恩爱如梦如幻。故泣涕送之。

△偈赞请法二。初偈赞。二请法。

今初。

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颂曰。

大威德世尊(至)是故咸稽首归命无上尊。

佛不出世。人无智眼。世无慧日。五道皆闇。虽有升沉。总属盲瞑。故云从冥入于冥。以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靡不皆从见闻三宝。而得有故。

△二请法。

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至)重说偈言。

世雄无等伦(至)世尊悉知已当转无上轮。

王子请转大法。世尊出定。诸人唯闻谛缘。故王子下文复请云。是诸大德声闻。皆已成就。亦当为我等。说阿耨菩提之法。问。若据今经。岂智胜竟不说华严耶。答。今且约即法之化身。被随宜之根而言。若据彼佛法报。则智胜。至今犹未灭度。正说华严。此属德相门。无得与今相混。详之。

△二受诸梵天王请二。初动地放光感召诸界。二众梵寻光见佛请法。

今初。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至)遍满世界胜诸天光。

十方各五百万亿国。皆智胜所化之境。是故正报见光作念。依报地震光流也。光能照所不照处。始见佛光无幽不烛之妙。非日月灯所可比也。

△二众梵寻光见佛请法三。初三方。二六方。三上方。初三。初东方。二东南。三南方。初四。初见光惊骇。二问决寻光。三见佛请法。四如来默许。

今初。

尔时东方五百万亿(至)以何因缘而现此相。

△二问决寻光。

是时诸梵天王(至)共诣西方推寻是相。

△三见佛请法。

见大通智胜如来(至)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

雨华如山。乃甚言其多。以见诚敬。不必泥也。转法轮。开涅槃道。言意颇宽。未必定是请半字教也。然叙智胜成道。受请说法。不过述结缘之由。何必强以五时配合。况出定后。亦止先说谛缘。绝无说华严之事。后说法华。亦由王子重请乃说。若曰如一类二乘所见。先小后大之化仪。其庶乎。

△四如来默许。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二东南方四。初见光惊骇。二问决寻光。三见佛请法。四如来默许。

今初。

又诸比丘东南方(至)欢喜踊跃生希有心。

△二问决寻光。

即各相诣共议此事(至)共诣西北方推寻是相。

多是佛出者。由此天于百八劫前。曾见佛光无碍。善烛幽微。自与诸天福光有异。故拟多是佛出所致。

△三见佛请法。

见大通智胜如来(至)诸恶道减少忍善者增益。

如来六十四种梵音内。其第三十七云。如迦陵频伽声。如来音声之美妙似之。诸经中。多举此以赞佛者。乃举中。以摄初后之六十三也。又校量如来相好中。从足下千辐轮相始。倍倍增高。乃至眉间毫相功德。不及无见顶相止。而无见顶功德。又不及声轮所有功德。故多举此以赞之。

问。此天云过百八十劫。次天云百千。次云百三十劫。次云无量。既同为天。何见佛时之不齐也。答。十方诸佛。所有法身。无处无时。不互遍法界。但以能感之机宜。迟宜速宜。从何佛得度。则见彼佛现身。无缘者。虽有佛出。亦不能见。又复应知。此五百万亿国中。能感者。固不止此梵天一类。而能应者。亦不止智胜一佛。大钞依无著。立功德名。明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事无差别功德。谓由诸佛所依智同。益生意乐同。报化作用同。至广列诸佛。皆互相遍。

△四如来默许。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三南方四。初见光惊骇。三问决寻光。三见佛请法。四如来默许。

今初。

又诸比丘南方五百(至)欢喜踊跃生希有心。

△二问决寻光。

即各相诣共议此事(至)共诣北方推寻是相。

△三见佛请法。

见大通智胜如来(至)我等咸归请当演深远音。

此中之大法鼓法螺法雨。虽不必与经初之大法鼓等。论同论异。然亦不必论对论满矣。

△四如来默许。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二六方。

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

△三上方三。初见光惊骇。二问决寻光。三见佛请法。

今初。

尔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至)欢喜曜踊生希有心。

△二问决寻光。

即各相诣共议此事(至)共诣下方推寻是相。

△三见佛请法。

见大通智胜如来(至)哀愍而敷演无量劫习法。

△二说法二。初说谛缘权法。二说一乘实法。初二。初说法。二获益。

今初。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至)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上科。明结缘远由。此下明近由。缘佛受请说法。大众中。有生疑者。故王子始得覆讲结缘。

三转者。谓示劝证三。以四谛法。三番说故。世间车轮。有摧碾之用。佛说之法。能摧众生一切惑业。故名转法轮。初示转者。谓此是苦。乃至此是道。二劝转者。谓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三证转者。谓苦我已知。不复更知。乃至道我已修。不复更修。是为三。十二行者。先泛明。次克定。初中。先约四谛教。二约十六行。教十二者。即示劝证三转也。行十二者。三转皆生眼智明觉。又教十二为能转。行十二为所转。故行随教。俱有十二也。二约十六行者。谓教行相循。共能摧惑。俱得名轮。但眼智等。无有别体。还指忍等。名教名行。故开此四心。则成十六。谓苦法忍为眼。苦法智为智。比忍为明。比智为觉。余三谛亦尔。故成十六心。三根人。各得十六心。则成四十八行。

次刻论者。谓能转教轮者。唯是一权智。所转者。方有十二教。若行法轮。则能转之教。有十二。所转之行。亦有十二。或通三人。或约一人。今就上中下三根三转法轮。各于初见谛时。合言有十二。

若沙下。沙门不闻佛说。尚不能知。何况能转。余纵闻名。必不解理。故皆不能转。

谓是下。先约四谛。总示世出世间二种因果。初二句。先示世间因果。苦以逼恼为义。谓行者不知三苦八苦等。是逼恼法。能令有为身心。速归于尽。故指示曰。此是苦。又以不知过去惑业合集。是招苦之因。故示之曰。是苦集。次二句。示出世因果。灭者以灭无为义。谓惑业若灭。则无生死等苦。故云是苦灭体。即有余无余二种涅槃。道以能通为义。即以定慧力。伏灭惑业。通至涅槃。故示云。是苦灭道。然能通之道。有二。谓以尽智灭障。无生智证灭障所显之理也。

及广下。广四谛为十二因缘也。自无明缘行。至生缘老死等。示生起相。广苦集也。自无明灭。至忧悲苦恼灭。示修断相。广灭道也。前略陈粗相。为下根。今细观四谛。为中根也。言因缘者。以展转感果为因。互相由藉为缘也。初无明者。体即是痴。迷暗为性。无所明了。故曰无明。即该过去世一切烦恼。行者。即过去世身口七支所造之业。以业由惑起。故曰无明缘行。此二乃过去世二支因也。识即意识。由上业行成就。牵生三界。投托母胎。故云行缘识。既在胎中。便有寿暖识。三七日一转。而成名色。名即心等四蕴。色即四大。故云识缘名色。六入者。以自托胎后。至第五个七日。六根开张。便有入尘之用。故云名色缘六入。触谓出胎已后。至三四岁。六根便与六尘触对。但不能生苦乐想。故云六入缘触。受者领纳意。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因根尘相触对故。即能领纳苦乐等境。而未起贪爱之心。故云触缘受。此五乃现在果也。爱者从十五六。至十八九。贪于种种胜妙资具。色欲等境。然犹未能广遍追求。由领纳故。即起贪爱。故云受缘爱。取者从二十后。贪欲转盛。于五尘境。四方驰求故。云爱缘取。此之爱取。又为未来生死之因体。即烦恼与过去无明同。有者。既着前境。即起善恶等业。积集牵引。当生三界故。云取缘有。亦为未来生死之因体。即是业与过去行同。合上爱取。乃现在三支因也。生者谓六道中受生也。以业熟故。还感后世之生故。云有缘生。老死者。因受生之蕴熟曰老。蕴坏名死故。云生缘老死。此生及老死二支。乃未来之果。复赘以忧悲苦恼者。皆缘老死而有也。

无明下。广灭道二谛。而说还灭也。逆顺观察。并由无明为本故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等皆灭矣。

杂含明四十四智。谓老死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智。乃至行亦如是。

又云。七十七智。谓生缘老死智。非余生缘老死智。过去生缘老死智。非余过去生缘老死智。未来生缘老死智。非余未来生缘老死智。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离欲法灭法断此二。皆约还灭门。明智也。

△二获益。

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至)无量无边不可称数。

不受一切法者。无漏慧起。如大火聚。一切物不能到。到则自销。故一切漏染黑闇。智明体中。求不可得。心得解脱。显己少分。破能障定之所知故。

△二说一乘实法六。初王子出家。二请说妙法。三众求出家。四正为说法。五信否不一。六说已入定。

今初。

尔时大六王子(至)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沙弥云息慈。谓息恶行。而慈济众生也。六根净。而互用之功显。故曰通利。二障寂而四智彻。故曰明了。深入佛慧矣。

△二请说妙法。

俱白佛言世尊(至)深心所念佛自证知。

诸佛为摄渐机说法。必自浅之深。俾阶不躐等以免骇疑。是故智胜。先说谛缘法门诱接。酬其权请。令得成就。兹缘界内障除。大机将发。又缘王子欲满本愿故。重请说大。第有言彼佛。初说圆顿等法。恐明文不若是。

△三众求出家。

尔时转轮圣王(至)亦求出家王即听许。

△四正为说法。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至)皆共受持讽诵通利。

若据少弥。智慧明了。自应即请即说。复过二万劫者。待三乘机熟也。有云。此二万劫中。不容默然。必说方等般若。引偈为证。然即勘此偈结云。说是法华经。如恒河沙偈。明指前说。皆系法华。何必硬插此说。又诸佛出世。虽曰佛佛道同。亦不过言其梗概。即如智胜说法华。与今佛放光现瑞。因声闻之请。而后说。已自不同。至所化中。固通被三乘。然三周之说。皆以声闻而为当机。乃以教菩萨法。而教声闻也。昔智胜说法华。王子以菩萨根性。而为当机所被者。虽亦通三乘。却是以教菩萨法。而教菩萨也。况又未有光瑞等之发起。何必配合。

△五信否不一。

说是经时十六菩萨沙弥(至)于八千劫未曾休废。

沙弥能信。声闻中言亦有信者。则不能解者。与其余生疑者。皆应听覆说。而与之结缘者也。又声闻中能信者。已回小向大。余不生疑者。已废权入实。同阶不退。此中共有四类人矣。说时经八千劫之久。与七载说者。自有广略不同。

△六说已入定。

说是经已即入静室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

此正结缘之近由。由佛在定。诸未信及生疑者。无所请决。故诸沙弥。得以覆讲结缘。亦由彼佛洞彻三际。知得度之缘。机在王子。是故入定。令其自询能信能解者。

△二正明结缘四。初知佛入定。二覆讲法华。三出定印赞。四生世相值。

今初。

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

△二覆讲法华。

各升法座(至)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正明结缘也。多劫覆讲。则能化之缘深。度令发心则所结之缘成。此结了因之缘者也。若析佛种从缘起义。则有二。一谓。发心虽是自力。而由王子之剖决。方断疑生信。为能起佛种之缘。如以宝珠系人衣里。故南山云。系珠明理性之常在。理性言系者。以理即事故。一谓。一乘了因。虽是珠胜增上。而佛性种子。须待自发。故经云。一切智显。犹在不失此约理智一如言也。此中发心。有四种人。谓声闻缘觉。回小向大者。是二类。三即权教大乘。废权入实者。四即博地凡夫。因闻一乘。直发大心者。前二乃上。声闻中。未生信者。后二即上。其余生疑人也。

△三出定印赞。

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已(至)如来之慧。

问。智胜但赞王子之因深。宛似不知其远本者。何耶。答若为开发远本。则不见此经被机。能令速至菩提之殊益。是故权指果后之因。令生渴仰。

△四生世相值二。初正示相值。二结会古今。

今初。

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至)诸佛世尊于今不尽。

此明在昔闻覆说。发大心之四种人。虽经尘劫。至于今日。犹有尽与未尽之别。若更细论者。谓有于智胜所。始闻说三。虽发三乘菩提之心。尚在凡夫地中。因闻覆说。乃回小向大。次由怖畏佛道长远。复生退屈。王子中间。知其先心所好。还以小接。欲使小根先熟。然后教以大智。此即三周之当机。是已尽者。亦有于未来方成熟者。即未尽人也。复有闻三。已见谛。已得涅槃。次闻覆说。发起大心者。无论中间退与不退。根最钝人。八万劫外。三昧酒醒。俱已前至宝所。此虽已尽者。而亦有影响来。今辅佛扬化者。有权现三乘。引接同类。而被发迹来者。有闻命从地涌出者。有临闻退席。作显发众来者。有因变净被移。作结缘众来者。此上七类。并是由小之大之机也。又以此经。能兼被顿圆机故。复有凡夫于智胜所。止闻一乘及闻覆说。乃得开解。始发大心。复有二类。一是戒乘俱急者。已能早登不退前影响等类中。谅亦不少此辈。一是自发心来。虽未退屈。尚在沉沦。乘急戒缓者。然亦缘本觉内熏增长。如来累劫之冥加。虽在三途。而仗因缘成熟力故。是以一闻妙法。即能顿超圣位。速至道场者。必不止龙女一人已也。要之。此上且约累劫师弟。相值始终。皆是释尊一佛所化之机。以论尽与不尽。复有一类发心。虽从我佛。及中生退转后。而为四万诸佛之所引摄者。于此人中。复可论尽与不尽。是故此中应有两重人。论尽与不尽。

经中结缘意。乃约曾发大心。后生退转者。言与但遇小之说无涉。古注似未深详。

又须知此土结缘。乃本师于智胜一佛。前因覆说。所度之众。已自不可思议。况自凡夫地。发大心来。迄至于今。无问道前道后。其间有重重无尽。因结缘所化者。自充满于法界矣。评曰。如上所释。庶使三周得记者。俱有交割。及诸云集。皆非无因而突来者。

△二结会师弟古今二。初会师之古今。二会资之古今。

今初。

诸比丘我今语汝(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六王子。准大钞。应作二义分别。一约佛平等德。显三同义。则诸佛各别有体。二就佛平等中。显此诸佛皆即遮那之身。以华藏刹海。尚是遮那之化境。况此近者。且如最中央一刹。即有十三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阿閦无量寿等。既未出一佛刹尘界外。岂非本师耶。又复应知。十六之说本。属方便以释尊成道。尚在五百万亿尘点之前。讵智胜三千尘点。所能校者。旧有以八卦。约义就名。贴释八方者然作引接儒者。意自无不可。若后学即推为准绳。则不可矣。

△二会资之古今。

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至)除诸如来方便说法。

初节总明能发大心者。

此诸下。料简也。于今有退大。尚住声闻者。行文贵省。即影出上发大心人中。有必不退。已住一乘者。虽亦有在声闻地者。而我寻常。还以大乘教化。以是渐根故。应先教以谛缘法门。令其渐入佛道。所以下。释退大意。

尔时下。正结会即昔四退之余也。

我灭下。释无佛无闻。永入灭度疑也。谓未来弟子。出无佛世。因不闻此经。便不知不觉。即声闻行。是菩萨行。生满足想。舍身取灭。以入二涅槃。便当入大涅槃。彼变易身必生余净土国中。于因缘成熟时。必求佛慧。唯以佛乘得度。除诸下。约设权以断疑也。

△二明今说法华二。初正为说实。二释废立意。

今初。

诸比丘若如来(至)唯一佛乘得灭度耳。

涅槃时到。言应火将尽也。众又下。明感薪亦将尽也。

又清净。言五浊障除也。坚固言善根成就。闻大不惊也。进可了达二空。更能深入禅定。故集众为说无二乘。无二乘灭度。废权教权果也。唯一等。立一乘之教与果也。

△二释废立意。

比丘当知如来方便(至)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如来能深知习染之性。怖大乐小。且又深着弊欲。奚可卒为言大。故先以治障趋寂法教之。令其易信。

△三喻法释成。

问。此经三周。一法二喻。皆约开显废立说。宁有差别否。答。世尊说法。不离教理行果。但三周内。虽随便取之。而于用义。则各不同。如法说初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至广显则曰。唯有一乘法。除佛方便说等。既皆用一说字立言。岂非约教法。以显废立耶。其后之二周。虽同用果法。但果有能所证。智理之别。是故喻说中。诸子出宅。不见有三车者。废三果也。唯赐以大白者。立一乘智果也。以一乘妙智。能如车轮。催碾惑业。运载行人。直至道场。故此下化城。则以二乘所证之涅槃。以喻化城之可灭。废三果也。以佛所证涅槃之理果。喻同宝所立一乘也。故废立等。言虽同。而取义则别。智者审之。

分二。初喻说。二法说。初三。初喻往昔因缘。二喻中间相值。三喻今说法华。

今初。

譬如五百由旬(至)将导众人欲过此难。

生公云。三界路阻。二乘道险。乃菩萨五百由旬之恶道也。珍宝处即宝所也。然有二。若约究竟言。则以极果为宝所。乃唯佛与佛。能究尽者。约分证言。即以终实之初住。为宝所。经云。无上宝聚。不求自得。又云。得佛法分。如佛子所应得者。皆以得之是也。多众欲过。即前已决疑。发大心者。导师即第十六王子也。聪慧下。释得名为导师之义。以具权实妙智。能谙通之与塞。谓于险道中。能断能伏。唯进无退名通。若自力怯弱。二障猛利名塞。又于险道中。发菩提心。即是通相。生退屈者。即是塞相。

将众过难者。如于昔结缘者。虽未得度。而本缘未失。还为所将也。

△二喻中间相值。

所将人众中路懈退(至)生已度想生安隐想。

中路者。但以结缘发心时为始。至成佛为终。被将者。于此两楹之间。凡生懈怠者。俱名中路欲退。仁王云。十信菩萨。于十千劫内。善根微弱。犹彼鹅毛。随风东西。不定聚摄。

白导下。譬冥感也。生佛法性。本互相遍。况本有不一不异义。又况本有所结之缘。是故诸佛心内众生。若一念发心。则生灭心灭。菩提心生。固成能感。若一念退。则生灭心生。亦能感者。由诸如来。咸以大悲。而为其体。独于所退。犹属关切。即此冥感。如白导师。疲极约自力言。怖畏约前境言。

导师下。因退而设方便也。

作是下。依无现有。化作一城。且令暂息。如出三界。说有涅槃。令其权证。

告众下。正以小接也。先示相而复劝修也。是时下。入城如见谛。已度想如证涅槃。生安隐想。则忘失先心矣。

△三喻今说法华。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至)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知无疲倦。如大机当发也。

即灭化城。如废权果。宝处在近。显一乘实理也。

△二法合三。初往昔结缘。二中间相值。三今说法华。

今初。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至)险难长远应去应度。

初句。合所将及能将。知诸句。合知通塞。

应去是通相。应度是塞相。合昔结缘后中间。或用权或用实。将导之意。又此险道。须出二种生死。断二种烦恼。方能出离。故曰长远。

△二中间相值。

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至)为止息故说二涅槃。

先明生退。及接小之所以。

佛知下。正明接小说二也。中道说二者。以于二障二死之间。说有二乘涅槃故。

△三今说法华。

若众生住于二地(至)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二地即上二涅槃。令其自审所得。则废立之旨。逾宛切矣。

△二颂文四。初结缘由。二正结缘。三说法华。四法喻释成。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至)一心一处坐八万四千劫。

释意见长文驳方等等注中。

△二正结缘三。初明覆说。二明相值。三会古今。

今初。

是诸沙弥等(至)有六百万亿恒河沙等众。

△二明相值。

彼佛灭度后是诸闻法者在在诸佛土常与师俱生。

△三会古今。

是十六沙弥(至)是故以方便引汝趣佛慧。

△三说法华。

以是本因缘今说法华经令汝入佛道慎勿怀惊惧。

△四法喻释成二。初喻释。二法合。初三。初颂所将。二颂中退。三颂灭化。

今初。

譬如险恶道(至)明了心决定在险济众难。

古谓水澄渟表定。草差别表慧。即菩提资粮也。

△二颂中退。

众人皆疲倦(至)皆生安隐想自谓已得度。

舍宅乃[木*(占@夕)]止之所。尽智所止。烦恼皆息。园林是游观之处。无生智契理游观。渠流渐次开通。内外无滞。如无疑解脱。了内外名也。浴池专注不散。澡雪其身。如灭定。不外流溢。为怡神之乡。重门由空观。更入无相无愿也。楼阁如超越三昧。皆涅槃城中。所具之德也。

△三颂灭化。

导师知息已(至)汝今勤精进当共至宝所。

△二法合三。初合结缘。二合开权。三合说实。

今初。

我亦复如是为一切导师。

△二合开权。

见诸求道者(至)言汝等苦灭所作皆已办。

△三合说实。

既知到涅槃(至)既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

妙法莲华经科拾卷第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