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弟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镜水寺沙门 栖复 录

言四辨者即四等者。一法无碍解。法谓教法。解者智也。于诸教法。智能了达。无有滞碍。名法无碍。所言解者。后所得智。此智缘于名句文法。无碍而转。名法。二义。义谓所诠真俗谛理。菩萨于一义中。生一切义。故说一字时。解一切义。菩萨说法义理无尽。名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唯缘于声。缘诸方音声。百舌七鸟声皆能解得。四辨说无碍解。即四辨七辨说法也。问此四义中。谁因谁果。答前三因。后一果。要成前三。方能辨说。问四辨与无碍何别。答于法义等四而解了。名无碍解。为他宣说法义。四名辨。境体无别也。

言七辨者一捷辨须言等者。蹇(九辇反)跛行难也。若言语作咋。吃(居部反)语难也。吃会意字。口边作乞。开口吃。问蹇吃何别。答蹇即是语三断六绝。吃即重道。据字只合下着言。有疏本着足者。即是蹇跛也。即是跛驴。唤作蹇冲。还是行不正之貌。亦是语多厥错也。永云。蹇者语涩。吃者语重。今者菩萨须言即言。而无量涩故。名捷辨也。昔晋朝邓艾口吃。晋帝知之记对。故问卿名何。对曰。艾艾。帝曰。卿名艾艾。当为机艾。对曰。凤凤号号何德之衰也。

言二迅辨悬河等者。二说。一云。悬河与湕冷一种。南地有湕河(虑偃反)。冷者清冷(嚧音)。悬河者即悬注。况菩萨辨。南地有湕河之水。清冷而悬河也。二云。悬河与湕冷别。悬河。直是山中万伊岸里水。一道流下。名悬河也。湕(建音同)冷字。便合作瓴。令边作瓦。此瓦瓶也。湕者举也。亦是翻泻之义。即是建瓴水。于高屋之上。即舍资头泻。[令*并]水极迅疾。况菩萨辨。金云。瓴盛水瓴也。似罂有耳。二解之中。后解有典据事因。汉高祖在咸阳。楚王韩信谋反。陈平奏云。说高祖伪游云梦泽。捉取韩信。云梦泽在向东。于此泽中。设会诸侯。韩信出迎。因便捉得。是日大赦天下。田骨奏高祖云。陛下收得韩信。又理秦中。秦国形势之国。既带山河之险。悬隔千里。四面是山。当中有水通流。地势利便牢固。此秦地得二万人。当得诸国百万人。其已下兵于诸侯之国。譬如居高屋之上建[令*并]水也。如瓴盛水居高屋之上。翻其水。水势甚速也。讷者蹇讷也。

言三应辨等者。众生欲得说与说。名应。时不欲得说与说。名增。欲得说时不与说。名减。二众生根熟时与说。名应持也。根熟了与说。名增。根未熟与说。名减。三利根者与多说。钝根者与少说。名应根。若利根者与少说。名减。钝根者与多说。名增。

言四无疏谬等者。无疏故说法不谬。无谬故说法不邪。永云。今此菩萨所说。说心即心。言色即色。所有演说。皆不邪错。而契理故。

言五无断尽等者。谟云。意言终而复始。无有断绝。名无断尽。如蚁巡环等。

言六凡所演说丰义等者。丰故多事。义之言境。即是体事。永云。本言在义。言多义寡。犹上树求鱼。克舟求剑。今者菩萨凡所演说义味尽丰。味丰故多理。

言七一切世间最上等者。智论云。五种音声从佛口出。一甚深如雷。九地菩萨说法亦如世尊。甚深如雷声。问雷声重浊。何言清彻。若言清彻。即不如雷。答今言如雷者。取雷声入地隐轸也。之义不取浊义。远闻。如普贤言。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等。如目连寻如来声至野马世界。如来声不二清彻远闻。闻者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猒。具此四辨。所以菩萨得乐说不退转。即经乐说辨才。此五皆是此中第七辨收。问捷辨迅辨何别。答捷辨对语难。迅辨对语易者。问迅辨与无断尽何别。答迅如听不明者。无断尽如听亦明者。兼明文义所说连环。

言多以后得等者。问多以之言。必合少分。通根本耶。答法词辨才。此三唯后得智外缘起故。义无碍解。义谓义理。通道理理。后得智缘。若义理谓真理。即根本智故。谓三全一少分。皆后得故。一少分是正智缘故。故言多以及正智为体也。

言三说不退转者。论云。说不退法轮者。即是经中转不退法轮。谟云。说此法轮胜进无退名不退。非为染动名不转。又云。法轮是所说。今转不退转。是能说。

言法轮是所说等者。疏主解法轮是所说。常说此不退转法故。偏解说字缘。与经文不同。所以偏解说字也。如仕官人说仕官法。种田人说种田法。初地菩萨说百三摩地门行檀等法。八地已去菩萨。于无上菩提。决定当证。更不退转。即以此不退之法及前诸不退法等。为人说故。

言谓转如前等者。问何名不退转法轮。答疏云。谓转如前四等。问菩萨转四种二法轮有何意。答四种之中。䇿一信不退法轮。令一切外道异生舍邪归正。二转位不退法轮。令一切众生。舍小归大。三转证不退。令一切众生。舍凡成圣。四转行不退。令一切众生。舍劣取胜也。转二种者。一转已得法轮。令一切众生。舍因取果。未得法轮。令一切修行之人。生决定心。求成佛果。今此疏中。八地以上菩萨。言转不退法轮。是四种中行法轮。二种中未得法轮。化度云。即如前四种不退中。皆有后二不退也。且信不退有二者。第六住已前名为已得。从此已后名为未得。于已得者名及不退。于未得者名为不转。

言又弥勒所问等者。问说何法名转不退法轮。答疏言说自分等。问何名自分外分。答摄云。谓诸菩萨等自所得大乘之法名自分。谈二乘法名为外分。又当地已得名为自分。上地未得名为外分。说此名不转不退法轮。

言又说智等者。谟云。无漏真智证理断惑。决定无退。名不退。所获无漏福智。不同人天有漏福。可福轮故。名不转。福中有漏福无漏福。谓学百劫佛相好。亲感佛果菩提。此福胜故。名不转也。世间有漏福非胜故。有尽有能转故。说第六波罗蜜说智名不退。说前五波罗蜜说福名不转。

言又说般若等者。说般若是体。名不退。以方便是取佛果菩提之用。名不转。谟云。本智照实相理。理智冥合。名不退。方便后智能趣佛果。不为邪魔所动。名不转。说此名为转不退转也。

言又说有为事等者。八地菩萨身中有为功德示不失故。名不退。无为功德凝然常故。名不转。问不退与不转何别。答望自己得法名不退。望未得法名不转。胜劣异故。望自体法名不退。望胜法名不转。说此名为转不转也。

言此法如轮者。是总解三义。本章中有四义。今此摄领遏义。任摧坏义中。言一圆满义等者。八正道等。等取七觉支。十无学智。八圣道支。且毂辋辐三。智圆满故。先以小乘宗。以正语正业正命为毂。以是戒故。小乘宗戒。大乘宗见。小乘事须戒为先。若无戒。一切不成。正见正思惟正念正精进为辐。以是慧故。故正定为辋。今者大乘正见正思惟为毂。是根本故。正语正业正命为辐。依前有故。正念正精进正定为辋。摄录余故。

言二不定义等者。轮向实中。从南州至西州。从西州至北州。从北州至东州。名不定。圣道无漏智。从见道中烦恼尽。舍见道入修道。舍修道入无学道。名不定义也。又从自身至他身。他身复为他人展转说。名不定义。如轮不定也。自三转者。初印相转。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在见道。第二应修转。此是苦我应知。此是集我应断。此是灭我应证。此是道我应修。第三已作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即无学道也。次为他三转者。一示相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修。引是道汝应修。第二应修转。此是苦汝应遍知。此是集汝应遍断。此是灭汝应遍证。此是道汝应遍修。第三作证转。未知苦谛。汝已遍知。未断集谛。汝已遍断。未证灭谛。汝已遍证。未修道谛。汝已遍修。化度云。若准小乘宗。一生中得成见修及无学道。今取不此准依大乘三无数劫佛说。从见修无学道。展转与他。亦复如是。如佛转与舍利弗时。于当□从见及修。成无学道。号曰华光。转与坚满菩萨。如是展转。故言不定也。又说三道。初地入心住心。名印相。具七觉支。名见道。二出心已后至十地已来。名应修。是八圣道支。金刚心时。无惑之时。是十无学道。名已作转。此约佛自转。自得已后。将为他转也。安国云。佛虽许为人说。然于三处法转不转。一高山不转。我慢如山故。经云。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至难度。二险道不转。愚痴为险道。经云。入生死险道等。三深泥不转。贪爱如泥故。经云。以贪爱自蔽。盲冥无所见。至云何而可度。离此三过。轮乃方行。

言安置圣道等者。即是世尊问阿若憍陈如。我已说法。比丘解否。答云。我已解法。

言他得圣已等者。即是陈如成佛。转为他说也。

言三摧坏义等者。俗呼为啮疣虫也。韩诗外传云。齐庄公出猎。有蟷螂举手搏其轮。问其御车者。此是何虫也。御者对曰。此蟷螂虫也。此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其力。以轻龙歒也。又庄子云。蟷螂努臂。以当车辙。不知胜任也。蟷螂况烦恼。车轮喻圣道。轮有二能。一能摧未伏。二能镇已伏。世界之中不宾伏者。轮到彼处摧之。能降未伏也。被降了者。后更不敢起逆。名能镇已伏故。法轮亦尔。谟云。真智起时。无惑不断。名摧未伏。一断已后。更不敢重生。名镇已伏惑。无间道降未伏。解脱道镇已伏也。小乘不断惑体。但断惑障。大乘伏定障。其种由在。冥智起时。种现皆尽。此约伏惑名摧。断惑名镇也。

言如王论宝等者。金轮千辐。以金所成。金轮王福德。敌四州人福。银轮王七百五十辐。以银所成。王三天下。铜轮王五百轮。以铜所成。王二天下。铁轮王二百五十轮。王南阎浮提也。问何故名法轮。答以法所成故名法轮。金银铜铁轮等转时。事须得他轮王以手抟之方转。法轮亦尔。事须得他四辨七辨说方转。唯佛能转。经云。一切世间天人沙门等。所不能转故。言如王轮宝故。喻如转法轮亦尔。非唯伏镇烦恼现行。忽能断种。摧伏所知。

言法轮有五者。标五义解轮也。

言一轮自性者。见修无学真无漏智。是轮自性。大乘见道之中择法觉支。以是慧故。余六相从来。非是正要也。

言择法觉支者。意显见道中修七觉支观。

言等者。意显修道中修八圣道支。观八中取正见为轮自性。以是慧故。余七相从来也。更等取无学道中十无学智。十中唯取尽无生智。为轮自性。余是助伴。十智者。一世俗。二法智。三类智。四苦智。五集智。六灭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尽智。十无生智。更有通修。判修行相说。见道中修七觉支。修道八圣道支。以修七觉支。顺彼初地。菩萨入见道。有顺舍受。名□。所以见道修七觉支也。缘八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顺代菩萨修习位次。所以修道中修八圣道也(上别修行相)。次通修行相者。若通行相说。见道中亦有七觉支八圣道支。其修道亦有七觉支八圣道支。无学位亦尔。若七支八道不通无学者。佛位功德应无七觉支八圣道支。问既约通行相。忽应十无学智亦通见修。答二说。一者约十无学智。一一各别。唯无学道有。不通见修。二云。若约路云。八圣道支上加二智。即所加二智。唯在无学道。余八通见修。初解为胜也。

言二法轮因者。因有二种。一者。诠四谛教。教虽不能断惑。因闻此教。方能断故。故教为轮因。二者。慧为轮因。谓见道前能诠教。能生有漏闻慧。闻慧引生思慧。思慧引生修慧。修慧为因。引生见道中法轮自性。圣道因他闻教生故。教与有漏闻思修。为轮因也。问云慧若断惑。可名为法轮。三慧不断惑。如何名法轮。答三慧不断惑。不令名法轮。为因引圣道。得名法轮因。若约轮体。三慧即非。不断惑故。非无漏故。今约轮因。即通以三慧故。方引得见道起故。故偈云。外惑无熏习。非内种应知。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南云。地前散善。只有闻思二慧。直至八地。方有修慧。正法轮体也。疏言等。等取修慧也。

言三轮眷属等者。问无漏智可名法轮。余法何名法轮。答相应眷属。总名法轮也。

言五蕴诸法者。即前七觉支中余六。八圣道中余七。十无学中。除尽智无生智外。余是助伴。且如见道。圣智起时。同时作意。惊于圣智。触于空境。并思为行蕴。受为受蕴。想为想蕴。第六意识为识蕴。无漏道共戒遮防戒垢。从所防说。名为色蕴。如是等法助慧断惑。皆有功能。名轮因也。

言四法境轮等。圣道断烦恼处。如二乘人法轮境。犹如世间作陈处。青渠黄境。北山见王子陵等。是杀贼处名境。法轮亦尔。是断烦恼处名境。声闻人法轮。皆以四谛理为境。缘觉人法轮。皆以十二缘生理为境。大乘人三转法轮。皆以三性三无性为境也。

言五法轮果等者。因道所证菩提涅槃。因即是道。道为能证。菩提涅槃为所证。寻常菩提智为能证。涅槃为所证。此时因为能证。果为所证。三乘见道前教闻思为因。见道修道轮自性为果。或见道修道轮自性为因。引生果中菩提涅槃为果。此有两重。见道前教闻慧为因。唯因非果。果中菩提涅槃唯果非因。中间二道亦因亦果。

言法既名轮等者。问何不名说法轮。名转耶。答言转者。义则亲。说则疏也。前来四辨七辨为能转。法轮体是所转。菩萨说向人令他悟解。亦名转也。只好讲人解心。转到听人心头。解心亦生。名轮也。问何名菩萨转行法轮。答菩萨说教。之时。教中含理。人闻着依教悟理。便是转理。诸听人闻着悟理。依理起行。行行取果。便是转行法轮。

言今随所应等者。问法轮通三道。法轮体者。曰教理行果。未审此问轮是何法轮。答疏言今随所应等。此菩萨是八地以上菩萨所法轮是行法轮。问此不退法轮。是四不退中行不退。二不退中是未得不退。问彼更未得。如何名转。答还是说彼未得法。向人说名转。决定当证。名不退。不被功用所动。名不转。意言八地已后菩萨能说自他。得五法轮。证不退位。具五轮故。信位二不退。有轮因故。

言又此五体等者。束五为四也。五即五法轮。四即教理行果。问四法与五轮。如何相摄。答四中教法。摄五中法轮因。四中理法。摄五中法轮境。四中行法。摄五中法轮自性。及轮眷属。四中果法摄。五中果法轮也(直以配)。委曲配四中教法。摄五中法轮因。兼摄法轮果中一分。梵音声是如来声界。名句文是佛法界属教也。四中理法。摄五中法轮境一分三道法轮。皆依四谛理上断烦恼。苦集二谛理全摄。其灭道二谛理只摄一分。余一分属果。四中行法。摄五中见修二道轮自性轮眷属。并法轮因中有漏闻思修三慧。四中果摄。法轮果中一分缘。梵音声体是教。教法中收。四谛理中灭道二谛理。一分属果法。又法轮果中涅槃。是教下所诠理。一分属理法。余一分属果法。又无学位中正见正智为轮自性。及无学位中轮眷属皆是果法收也。辨云。然前总相配属。乃为善说。不尔。五轮自性离乱。非疏本意。

言转者动也等者。释转义中标也。

言动宣等者释也。问何名动。答言动宣言教。问何名为显。答显扬妙理。问何名为运。答运圣道于声前。问何名为起。答起真智于言后。且运圣道于声前者。听人圣智起于说者之前。此相对名前也。起真智于言后。前后名后也。问答约正说法时。圣道便起。唯陈如一入相对名前。可尔。余四人在四善根位。夏满方始得果。如何说相对名前。由此不成故。申第二解云。小乘过去名前。大乘未来名前。如来转法轮时。听者闻假声名句文。熏得种子。落在第八识中。夏满方始得道。如来声是现在。圣道在未来方起。如俗间唤未来作前程事。如今圣道在如来法海声之未来声之前故。故言运圣道于声前。此五人总收也。起真智于言后者。若约陈如等五人得无学果。则是在后。如来说法了。声已落谢过去。陈如等五人方得无学。故名起真智于言后。此二解正也。三者。唯于八地菩萨身上说。由菩萨先自内身成就得圣道。总未曾向人说圣道。在说法者声之前。名运圣道于声前。圣道在未说者声之前。起真智等者。菩萨说法了。听人圣道起。名起真智于言后也。此解圣道属菩萨。真智属听人。所以疏云动宣言教。教也。显扬妙理。理也。运圣道于声前。行也。起真智于言后。果也。问教法是有为。运动可名转。理法是凝然。如何亦名转。答教法是有为。有为得名转。理法虽凝然。显故亦名转。又教为能转。理为所转。如车是能转。地为所转。

言圆摧障恼等者。圆是满义。摧是坏义。故名圆摧。有云。圆摧邪恼。非也。路府云。三义之中。以彼法轮摧圆满怀义胜。故偏结之。其不定义劣。故隐之而不说也。运圣道于声前等。即是不定义。

言下方便品等者。指余文也。即方便品法轮章广说也。

言第四依止善知识不退转者。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此上四句。论合为二句。名依止善知识不退转。次两句合为断一切疑不退转一唱。经有六句。合成二不退转。于此佛所。修行供养。即是依已承事无暇。名不退。不被恶友所动。故名不转。问供养尔许多佛。佛边作何事业。答于诸佛所殖众德本。殖田种也。种诸善根。问善本向何处种。答供养无量百千诸佛。百千诸佛所种也。

言殖众德本者。二解。一者德是果。三身之果。三身功德名德。三身不一名诸。三无漏根名本。修彼三无漏根。得果中众德。因得本名因。即是本也。二者。德者果中功德。万德不一名众。德本者。信进念定慧为因。当来得彼佛果。因能得果。因得本名名德本。三者。因中万行。名之为德。万行不一。名之为众德。德即是本。故名德本。此解德与本。俱在因中故。谟云。众德通因果。通福慧也。

言以己身心等者。论主解也。路云。解论文云。菩萨依自三业。供养佛色身。依佛色身。摄得供功德。摄云。菩萨自家三业依自色身。摄余意语二业。并皆供养佛。由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思敬。不如身业恭敬供养执持香花。但显身业。摄余二业。所以身色身业供养佛。摄得檀波罗蜜功德。此解为正。问何等说口业空说身心业。答举身心摄口业也。供养佛时。身心业偏胜。由持此业供养佛故。意说。三业之中身业胜故。问何不依法身及自受用报身。摄取善根。答以此三身非是菩萨受用身。法身无形像。自受用身非种善根处故(上解论文)。

言菩萨修行莫过等者。疏主解也。意取菩萨依自色身。摄取供养佛功德。为正。八地已去受变易身。名为殊胜色身也。

言菩萨地说等者。大论四十四。云何菩萨供养如来。答当知供养略有十种。一现供养者。一切现前佛。二现前设利罗及制多。三现前一切三宝。设利罗者。此云佛体。佛体有四。一业报佛体。自受用身。二全身佛体。如多宝佛是。三化相佛体。本小化身是。四碎身佛体。即法门寺指节等。是也。今言舍利。但得名骨。余义失也。忽讹略也。若言舍利有三。一赤舍利。肉也。二黑舍利。发也。三白舍利。骨也。

言制多等者。此云灵庙。无舍利处。皆云制多。旧云支提。皆讹也。若有舍利处。云窣堵波。此云高显处。言塔波鍮婆。皆讹也。等字。等取佛法僧三宝者。先于三宝处。起六种心。一起福田心。如世间良田能生稼穑。三宝能生众生善业。二起恩德心。能拔众生一切诸苦。能与众生涅槃常乐。三起最胜心。一切众生无有能胜于三宝者。何以知。答一切众生未免生老病死。三宝不然。故名最胜。四起难值心。于百千劫。不闻名字。况能得见。如优昙华极难遇故。五起独现心。三千界中但一佛出。出既不多。故难逢遇。六起功德心。世出世间所有功德。皆依三宝而有。如诸卉木岩石泉流。皆依大地而得有故。故修供养。此等一一。唯现供养。如供养真身。就凤翔法门寺去。余三皆尔。

言二不现前等者。有二。一时不现前。二处不现前。时不现前者。二月八日时。供养佛牙时。时虽未到。正月之中。便修供养。名时不现前。二处不现前。不能就法门寺去。但此间深房净院里。烧香发愿遥供养。名处不现前。疏言于余佛制多等。等取舍利也。

言三现前不现等者。对一佛制多。名现前。若兼总作一切佛舍利。名不现前。如一佛制多等。现在前时。供养已了。便于此舍利。向上总作。一切佛舍利皆同此。有三解。一云。佛之舍利皆以真如法为体性。法性真如。既无两般供养。一佛舍利。便供养一切佛舍利。供养一佛舍利中法性。便供养着一切舍利中法性。二云。佛佛道同。释迦佛以四智八识成身。一切佛皆以四智八识成身功德。既同供养一佛。与一切佛同。三云。多佛共一世界。众生缘熟。多佛共起。不化身色相。若供养一佛化身色相体性。与一切佛身无异也。一个佛色相分。带得十方一切佛色相分皆同也(上论)。

言故我今者。疏主结也。

言四于如是等者。论说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设现前不现前供养。唯自手作。不使用友奴婢亲属等作。是名菩萨自手供养。

言五若起悲等者。仕农工商。不是恶求得。菩萨悲心。见贫苦人作念。此人今生贫苦。良由多生不布施。遂与钱物。交伊安乐。然后还似我。对现前佛边供养。

言俱供养者。自他皆作名俱也。尊于己者。即观他卑者教化也。

言七财敬等者。舍财是一应。以香华及四事等供养。后生殷重心。即同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言八广大供养等者。此有八种。一者长时。即以前来财敬等事不间断。二多供养不得少。三须净妙物。不得舍粗恶物。四须净心。三事体广。又为名利心。五事须回向。菩萨与七种最胜相应。十波罗蜜多。要最胜之所摄受。得到彼岸。一安住前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萨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众生。四事业最胜。谓要具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之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所恶。菩萨如是布施。是名广大波罗行。六如法供养。所施物或是自力集得。或是从他求得。七假想。将财物等。起彼想心。起百千身。恭敬礼拜。一一身出百千手。持香散华。一一身出百千声。赞叹佛功德。化出百千庄严具。八随喜。见瞻部洲乃至十方世界人供养。傍生随喜心。与供养人。功德齐等。此之八种。是名菩萨广大供养。

言九无染供养者。金云。有三。一自性无染。离轻慢故。二令他无染。离放逸故。三物体无染。非理得财。劫夺杀命沾酒。初二有情。第三物体。今不依此。故言无染。又有六种。一不轻心。二不放逸。三不慢他。四不散乱。五不矫诈。六非不净物。初五约心名无染。后一物体无染。

言十正行供养等者。摄云。普缘众生求者。发起无倒与乐之心。缘有苦者。发起离苦之心。缘有乐者。发起随喜不生嫉妒心。缘诸有情有乐无苦无乐不苦无苦无乐。如次发起除贪嗔痴清净之心。名为慈悲喜舍。若有须臾修四无量心。时中极少。不过须臾。色中极少。不过极微。

言乃至少时信等者。第十中文有五。一于诸有情。起四无量心。二于诸法行。修无常苦空无我相。三于涅槃起胜利相。四于三宝六度。而随修念。五于诸法发生智慧信忍离言等。于少时间。能信真如。是离言法性。获福无量。今越却中间三义故。乃至少时信忍离言。问信何法。答信真如法。忍可真如。是离言真如法。离言无分别法。离言无相法。离是总也。

言起无分别等者。相国云。此即观前诸供养事。体皆是空。三轮清净方真供养。如有偈言。一念净心是菩提。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究竟碎微尘。一念净心成正觉。摄云。情与非情。莫不皆以真如为体。真性离言。本无差别。亦无众相。真如既等。诸法亦然。但由众生虚妄颠倒。于相见相。无分别中。起分别相。若能于此无分别。不起分别等相。此即名为住无相。观正行供养也。

言即为守护菩萨等者。即是持三聚净戒。此是自利。供养修四摄等。即是利他。若有分别动摇。便有是非心起。是非心起则爱恶情生。爱恶既生。贪着前境。一切烦恼因此而生。云何更能守护菩萨净戒。意言。答能住无相心。凡所修行四摄事等。皆名正行供养。意说。万行皆须于无相中而修。即是三轮清净。事业最胜也。

言最上等者。第十法供养。过前九种最上。简前是下。最胜简前劣。最妙简前粗。言过前供养等者。问此第十供养。何故过前。答此供养。法身功德最胜。故过前也。路云。此十供养。通约一切凡圣而论。前九供养住有分别心。第十住天分别。故说过也。若八地已去菩萨修行十供养。皆是住无相心。不言过也。

言应念如来等者。佛本来令居净土。众生不令见。为众生入生死。名大德。无一世界有二日月。未有世界有二世尊。唯一佛独出。故令供养。难遇如昙钵华。如地与草木依止。母与孩子依止。依止义者。即功德法也。法身与报身功德为依止。报身与化身为依止。十二分教义。皆依止佛身也。

言于法僧亦然者。问法无别领受之心。云何于法而修供养。答为缘增长自功德善根。所以于法修其供养。不要法有领受之心。方修供养也。

言如幽赞者。般若心经诸广说也。

言植者。常职反。种植也。

言五断一切疑不退等者。为字平音。训得训使。被也作也。天亲论主解云。断一切疑不退转。决定集进修。名不退。不为疑心所动。名不转。断疑有二。一菩萨自断疑者。问疑唯见道断。初地菩萨也断疑。何故八地方始言尽。答摄三解。一云。疑有二种。疑唯见道断。二事疑。七地已前尚有。至八地方无。二云。疑种现总已断尽。只是习气。初地已去至七地已来尚有。故八地方尽。三云。无始时来疑。与有漏心相离一处生起。今疑种现习气总尽。但有有漏心时。便举得一分疑相状起来。似实非疑也。八地以去无漏观相续。故说无疑也。故八地名决定地。有三决定。一种姓决定。二发心决定。三不虚行决定。前二僧祇由有虚行(解菩萨自断疑了)。

言或由佛叹者。断他疑也。一云。地前一大阿僧祇劫。唯有漏正修。无漏傍修。修诸行门。多诸过失。如来毁责时多。赞叹时少。若不呵责。行不进故。二云。登地已去七地已前。无漏正修。有漏傍修。如来赞叹时多。毁责时少。三云。八地已去纯无漏。所以佛常叹也。第二解。地前唯修有漏观。如来常毁责。五地以前。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如来毁责时多。赞叹时少。第六一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第七一地。纯无相修。由有功用。如来赞叹时多。毁责时少。第八一地。纯无相修。佛常赞叹也。上来菩萨自断疑。所以得佛赞叹也。次第二解。菩萨得佛赞叹。断众生疑也。灵山举会疑此菩萨是何行位。菩萨证得何法耶。忽然佛叹。断众生疑也。便是七地已前菩萨。常见佛毁责。今既赞叹。明知八地。所以断众生人疑也。

言及所得证者。即愿波罗蜜多。常居定位。乃至成佛。菩萨起智证无增减真如。不随染净有增减故。由前愿力。任运一心进修。歒前二大僧祇劫菩萨。所云地一切有情尽行度行。皆是菩萨大愿力故。名愿波罗蜜。色相加行。烦恼不能动扰菩萨心智。名不动地。

言六为何等何等事等者。外和常勤。内修不坏。名不退。外化坚固。内证定住。名不转。此中两遍重道何等。缘有两个问词。论主合一处着。故云何等何等。若开应合云为何等事。外为众生说法。为何等事。内入证诸法。入彼彼法不退转。入者证义。证彼现事。现事不故名彼彼。论主二句。经唯一。答牒经云。为以慈修身也。缘慈菩萨。有无缘慈。缘真如为境。所以内入证诸法。为修法缘慈。众生缘慈。所以外为众生说法。问菩萨何要修无缘慈法缘慈。答菩萨为自利故。所以修无缘慈。为利他故。所以修法缘慈。众生缘慈。又问菩萨何要自利。则修无缘慈法缘慈。答谓以慈修身。显菩萨行。自利亦是慈悲。利他亦是慈悲。显行二利不为余事。皆为将慈悲修身也。问修何身。答修菩萨当来成佛之三身。修无缘慈为法身因。修法缘慈。及众生缘慈。为报身化身因。故论解经句云。以慈悲而修身心。

言显行二利等者。谟云。问外化可言慈悲。内证何言慈悲。即是自利故。答一云。菩萨利他之时。即为自利。如坑有木灌水方浮。灌水如利他。木浮如自利。即为利他。如奶母故。二利但为慈悲。意举利他。兼言二利。说法但是利他故。故有偈言。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乐。中士求灭苦。不乐苦依身。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若令他离苦。以他为己乐。

言慈悲有三等者。指下偈中八风不动三悲接物处说也。

言七入一切智如实等者。于佛智慧决定当证。名不退。入佛真智能绝戏论。名不转。

言此言颠倒等者。正当证文也。应言入如实境界之一切智者。如实境界是法身理。菩萨有根本智。分证之时。名之为入。若言入如实境界之智。取观照智。与下第九别。第九到于彼岸。穷真实性。唯取真理。第七不退。举所取能。证智即能观心。第九不退。举能取所。取智之性。即所观境。是七九差别。若依久似举智取理。便第七与第九相似也。一切智者。即是如来智。如实境界者。佛所观境。今谈菩萨能入佛境故。经云。善入佛慧。慧之性故名慧。慧所缘故名慧。菩萨趣证。名之为入。问初地菩萨智证理时。名之为入。何假八地。答初地虽入。不名善入。八地已上菩萨。名为善入。第二解。如实境界者。佛德果中。清净法界。四智心品。此五法即是佛智慧。八地已上菩萨能趣故。名为入境界。问初地菩萨亦以求趣。何唯八地。答初地已得法上不退。未得法上犹退。不名善入。第三解。只取菩萨根本智。便是佛慧。如下分别品云。一生当得阿耨菩提等。既唤初地作菩提。便是佛慧。又云随数生成佛。初地虽得。不名善入。八地已去无漏相续。名善入佛慧。未必皆是佛果正智。况文殊大士久已成佛。观音弥勒等示居因。未为非佛智也。

言八依我空法空等者。于二空智。决定通达。名不退。二报不动。名不转。经云通达大智。疏主解之。达二无我智。生法二理俱证。名大智。由菩萨起二空根本智。断却我执法执。向下显得圆成实性。根本证圆成得智。了依他如幻事。根本智未断二执之时。向依他法上。不了是无。妄情执有主宰自在。坚执不舍。由根本智起来。断却二执。证向下无我理。后得智中重观。依他法上都无二执行相。观依他如幻事。都无有我。作此解时。还由他根本智。先断二执。所以唤后得智。作达二无我理智也。问论中既言我空法空。即合是理。云何言智。答由智而能通达我空法空。故名不退。经言通达大智。故知非理也。

言九入如实境界等者。一得无失名不退。所证安静名不转。

言穷实性者。彼岸真如理名彼岸。根本智证名到彼岸。此约生死为此岸。烦恼为本流。八地已去菩萨烦恼为中流。八地已去菩萨烦恼不行。名越中流。名到彼岸也。此第九举能到。取所到。唯真如理也。问到彼岸者。究竟之位。如何八地菩萨名到耶。答自地满足。形于前地。亦名到也。

言十应住持等者。论主解经也。于所化生。精进不息。名不退。不为贪爱等行利他事动。名不转。论云。住持不退转者。住持佛法。问因何菩萨能荷负住持佛法。令法不灭。答缘菩萨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也。

言故能住持等者。疏主解云。故能住持佛法。令法不减。众生生闻名。望风顺化。信向修学。所以能住佛法也。问天亲菩萨因何将度众生。为菩萨所应作事。答只缘菩萨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只缘菩萨有大名称。众生闻名。响慕顺化。信向修学。便能住持佛法。所以论主唤菩萨。度百千众生。为所应作事。

言能度无数百千众生等者。问何菩萨取化众生。所作之事不退转。答只缘菩萨能度无数百千众生故。将教化众生。名作所应作。所作之事。皆已作语故。名作所应作。问菩萨之行二利皆修。何故唯以化众生为所作。答二利之行。利他最难。故化众生。是所应作。非不作余。大品经云。大事者为救众生。智论云。菩萨得无生忍已。更无余事。唯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也。

言摄取事门论有二释者。问两番何别。答二解。一云。初番约菩萨地位阶降及方便化生等。第二番约上上功德。简异二乘故。二云。初番明菩萨依何地位。以何方便。摄何功德。第二番明菩萨依于地上。摄诸功德。形对二乘。名诸功德。是二差别也。

言论云摄取事门者。摄者包含总纳。事者功德事。摄取诸功德事。名摄取事。以少略文字。含于多功德也。所以论云。摄取事门者。示现诸菩萨住何等清净地中。何等方便。何等境界中。以此三句为门。摄取十三功德。即以少含多功德也。

言示现诸菩萨等者。依论略标也。便是论主二个问头。都摄十三句。经只此问之名句。便是能摄第一句问上第一总句。意问云。灵山会上。菩萨既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未审住何等清净地中。有如是功德。答八地九十地菩萨。始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问上不退不转。七地已前未能如此。八九十地便是清净地也。上问总句。因何等方便者。第二问。问下十二句中。初十句问更是八地已上菩萨。依何等方便。摄取功德。方便即是菩萨所行之行也。何等境界等者。第三问。云此菩萨既能有方便。于何等境界中。应作所作。即是依何处境界。教化众生。

言此为总标者。只是指前三个问意。即论中总标文也。

言论下牒释十三句中等者。疏主依标配句。疏主欲拟一一依次第解释。且先将十三句经文。配前三个问词了。然后牒释。此是疏主解也。且配句者。疏云。于无上正等觉一句。即是经中总句。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配第一句住何等清净地中。

言次有十句等者。次有十二句经中。初十句。从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至到于彼岸。配第二句因何等方便。最后二句。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量百千众生。配第三问词依何等境界中作所应作(上依标配句)。

言故论牒释中唯解等者。依标牒释。即是论家论家牒释之中。唯牒初二句释文。不牒解第三句依等境界也。

言地清净等者。牒释也。正是论主答前问词。前问云。此菩萨住何等清净地。能于无上菩提不退转。答论言地清净者。八地已上三地。谓八地九地十地。名清净。问何清净地者。谓无相简有相。寂静简功用。清净简烦恼。有解。八地配前无相行。九地配寂静。十地配清净。若唯疏意。总相配好也。三地之中。一一地皆具三种。无相寂净。金云无相行者。不被七地已前相所动。寂静者。任运义。不被第九地中功用所动。清净者。离染义。不被烦恼所动也。

言此中以无相理等者。疏主解论文。辨云。理体无上。又是三觉之实性。总名理也。下三觉字相从来。且就胜。唯取无为。同向前来一无上觉。摄总也。

言故后三地皆于等者。皆于无相行上。不被有相动。寂静者。任运义。不被功用动。清净者。无染义。不被烦恼动。所以于无上菩提。向上不退亦不转。

言非诸垢染者。结之。亦云反解也。简烦恼。不被烦恼动也。

言有相等者。不被有相动也。等字。等取功用。不被动之所转故。名不退。

言第二句因何等者。准下答第二句。问云此菩萨依何等方便。答方便有四。第一摄取少法方便。第二摄取善知识方便。第三摄取众生方便。第四摄取智方便。

言此摄三句等者。经云。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转不退转法轮。且妙法方便者。即是教理行果。法义况忍。经云。皆得陀罗尼。陀罗尼念慧为体。念慧向上摄持。得无量无边文义自利功德。记之在心。故名妙法方便。

言由闻持住持等者。正解方便义。

言为人说者等者。路云。前乐说约菩萨。成就辨才为人说者。以法和众生根。是二差别。亦云。乐说辨才能说所说转不退转。此二差别也。第二乐说辨才。第三为人说。此二句摄得利他功德。

言二摄取善知识等者。引论文也。论主唤佛。作善知识也。

言此摄三句以等者。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此初二句为方便。摄得供养佛檀波罗蜜功德。

言作所应作等者。经云。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此二句为方便。摄得种殖善根功德等五根。

言由此常为诸佛等者。此二句摄得诸佛赞叹也。准论。但摄经两句。疏主意今为供养佛殖众德故。所以为佛称叹。故摄取善知识方便。能摄经三句。故言由此等。

言三摄取众生等者。论文也。

言此摄一句以慈修身者。此一句为方便。摄利益众生事。菩萨慈悲摄于众生。如母慈心摄于孩子。矜贫恤寡。人者之善行。愍愚化恶。菩萨之用心。尚不择于怨亲。宁有舍于善恶。故尽教化。不同凡夫恶者舍之。所以菩萨常不舍众生。常能救度众生。所以摄得一句也。

言此摄三句等者。菩萨自此三智。便是方便也。

言此自有三智等者。问菩萨自有三智。何关众生事。答由菩萨自有三智后化众生。亦与众生三智也。自三智即是能摄。亦与众生三智为因也。

言初智知如实者。初根本智。自利智。善入佛慧。次智知事智。通达大智。利他智也。后智是真理。到彼岸智。举智取理。问真理如何名智。答智性故名智也。

言论中唯解此初标二句等者。此料简第三问者。天亲菩萨标中问。依何等境界作所应作。天亲菩萨更不解。疏主与论主。牒将来解。依何等境界中作所应作者。疏主云。只是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论主作所应作。所以疏云。即是经云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初番了)。

言复有摄取事门者。包含总摄义。所摄即是十三句经文。能摄即是论家问词。问此第二番与初番何别。答别第一番解。明菩萨行德差别。依何等方便境界。摄取八地已上功德。简异七地已前。第二番意。明菩萨摄取上地功德。简二乘功德故。

言自下别释二句等者。示现者。显示也。诸地者。八地九十地。地既不一。名诸也。

言十三句中初四句等者。是示现。诸地者。经云。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转不退法轮。是诸地中摄。初一句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是第八地。次二句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是第九地。次一句转不退转法。是第十地。

言后九句是摄等者。次有九句。是摄取胜功德。不同二乘功德。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至百千众生(依标配白了)。

言故论下释示现等者。标也。荷思宗云。无相名上。有相名下。五地已前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少故名下无相行。第六地中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少故名中。第七地唯无相修故。名上无相。又五地已前功用行多。故名上。第六地中有功用少故名中。第七地中功用最少。名下。此上无相行。下功用行。皆在第七地中。意道。八地已去菩萨。不被第七地中上无相行动。不被第七地中下功用行所动。故言不同上下也。前来依地位上下配。非也。今依哲及相国解。缘与疏及论意。同约胜劣解为善。哲云。下功用行者。有功用名下。无功用名上。前第七地中虽无相。由有功用。名下。此有功用无相行。不动他。第八地已去。无功用无相行。上无相行者。有相名下。无相名上。八地菩萨虽作无相观。然无无相当情。无相当情亦是相。摄云。所言下上不约地位分。但胜劣以为上下。七地已前为被有相无相功用等动。个此八地离斯二种。谟云。意说无相望有相。名上。有功用望无功用。名下。第七地中。由被无相有功用所动。无相名上。有功用名下。今第八地已去离斯二过。故云不同上下。故功用望无相。论下上也。问有相分别。有相可能动无相。无相无分别。无相何能动。答有相有分别。是非立动。名无相。为滞空耽着。且名动。问七地纯无相。滞着尚名动。八地有无相。何故名不动。答七地有执着。无相亦名动。八地着不起。无相不能动。此位菩萨上无相行。下功用行。不能动故。故云不同上下也。问按十地论。第八地菩萨。耽着三昧酒。十方诸佛摩顶七劝。善男子。汝已经多劫。积集诸善根。云何不进修。无相海中住。菩萨闻已。即便觉悟。趣入上地。又唯识云。于利他门中。不欲行障。如何今说不被无相动耶。答七劝有障。皆约利他。利他行未圆满。要劝也。自利行中念念进修。不被无相动。故任运而行。不被功用故。沼云。第七地中。由有二动。一作功用。二耽无相。所以菩萨七地满心耽无相观。不肯进修。入于八地。十方诸佛摩顶七劝。语言。

善男子。汝已修行。经于多劫。积集善根。云何不增集。而耽无相观。菩萨闻已。从此遂悟。起入八地。安国云。破有说。七地不肯进修。劝入八地。此解全非。违他论文故。不应依信故。摄论云。八地中有二境。一真境。无相无功用。一切有相无功用不能动。二俗境。有相有功用。谓现净土中。一切惑不能动故。

言不同下者等者。释也。论云。自然而行。简功用也。

言上者胜行等者。疏主解论文也。上者胜行。指第七地中无相行也。下者劣行。指第七地中功用也。

言唯识释不动云等者。引教证成也。虽引唯识论证。与此法华论浑别。唯识云。八地菩萨。相用烦恼。不能动故。相是有相。用是功用。烦恼是烦恼。与法华论不同也。

言此论释不退等者。引法华论云。相是无相。用是功用。此一不同。又唯识论。约地位上下配。法华论。约胜劣配上下。此二论差别也。

言任运进修等者。结第八地法华论意。任运进修。简功用行。空有双证。简无相行。不为二动者。即是功用无相。二种动也。根本智正观空时。俗智亦能观于有也。唯识云。间即空方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也。

言于九地中得等者。得胜进陀罗尼。具四碍辨自在故。胜前进后。名胜进。此摄两句。经谓皆得陀罗尼。摄法无碍义无碍解也。乐说辨才。此一句摄词无碍解辨才无碍解也。缘第九地菩萨具四无碍辨。所以论主配两句。经每句各摄两辨也。

言前第三地等者。问唯识论云。第三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又说二地断闇钝障。及圆满闻持陀罗尼愚。如何今言九地方得。答曰。辨才初地初得。三地分得。九地相续。佛位圆满。问九地如何名满。答此满有二。将满故名满。因满故名满。庄严满名满。所以第九地四无碍辨。最为殊胜。于一刹那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异文异义。一时发问。此地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能断众疑。由此地名善慧地(解九地了)。

言于第十地转不退等者。初受位时。于摩尼殿上坐。四天王。各取本方海水。灌王子顶。灌顶亦了。曙色亦分。日未出时。从本方有一金轮。千辐所成。住王子顶。将受位时。而有四义。一灌顶受职。十地经云。佛子。譬如转轮王长子。玉女宝之所生。具足王相。转轮圣王。令在白象宝阎浮檀金座上。取四大海水。上张宝缦宝网华幢。种种庄严。手执金瓶香水。灌王子顶上。即名灌顶刹帝利王数。具足十善道。故得转轮圣王。二增上无违王。云自在义。三善能决断。四分明赏罚。十地菩萨。百劫学佛相好。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化行。将成佛时。于大宝华王座上。放大光明。照无量世界。照无量一切众生。又顶上放大光明。召十方世界佛。佛见此光已。作是念言。某世界有佛某子。今欲成佛。可往。十方诸佛一时到会。诸佛一时放光。却照此菩萨身。劝入金刚喻定。断烦恼。舍劣无漏及变易身。解脱道亦起。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引生故。由具四义。如王太子得法王子。名一王子。有灌顶受位菩萨。有蒙光摄受。一切诸佛放大光明。令授位故。二王子有增上无违。菩萨于法自在。谓于诸法智自在故。三王子能善赏罚。菩萨善能说法。四王子善能治罚。菩萨善解决了。王子灌顶子。便堕王数。决定为王。菩萨家光了。便堕佛教。决定成佛。今第十地菩萨转此法轮。决定成佛也。

言以八九十地同等者。总结前来第二复次。以云复有摄取事门者。示现诸地。诸地之中。开出八地十地便解义了。至此间疏文。书去都结云。以八九十地同亦现诸地。意道八九十地功德。同示现诸地中。收此结前四句经文。经云。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转不退转法轮是。

言故论自结者。结前生后也。

言下之九句同名摄取功德者。若约前四句功德。八地九地十地各别得。十地菩萨后必滞。前必得八地九地功德。若八地菩萨便不得九地功德。九地菩萨不得他十地菩萨功德。此四句功德九十地皆不同得。且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唯第八地得也。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唯九地得。转不退转法轮。唯十地得。所以言皆不具得之余。更有九句功德。八地九地十地菩萨皆同得之。此八九十地菩萨。一一皆具此九句功德也。

言上之三地等者。即是八九十地菩萨。能摄已下九句经文功德。故言上之三地皆同得之。即是供养无量百千诸佛。至度无数众生。问争知八九十地菩萨不同得初四句功德耶。答只说同得九句功德。不说初四句亦同得。疏主既不说。明知不同得也。是同得者疏中说。及显不同得者。则疏不说也。故余之九句。向八九十地中。一一皆能摄得。一一地中。皆具此九句。以胜劣不同。两遍结论之大意也。

言释第二摄取功德等者。天亲菩萨问有五个何等将下九句经文。答五句者。依何处。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金云。论家五个何字。徴下九句功德。意言凡诸菩萨所得功德。凡欲利生。先须托处。必依善友。故须第一依处。涅槃云。一者。亲近善友。既依善友处。当用何心。故第二依度众生为心。更以度众生为心。后将何法。以度众生。故第三依何智。更有能有能度之智。未知依何境界中修行诸行。故有第四依何等境界行。虽依二种境界中行。依何方便而化众生。故有第五依何等能辨也。

言下自别释者。论家自牒解也。

言依何处摄三句者。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殖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只缘供养佛多。摄得檀波罗蜜功德。只缘亲近佛多。摄得赞叹功德。常为佛之所称叹。常得佛叹也。论云。依善知识处所故。

言依何心者摄一句等者。依度众生毕竟利益故。

言诸菩萨所作等者。疏主此菩萨依慈悲心摄众生。如母慈心。摄于孩子。问经云以慈修身。菩萨既自修身。何名利益他人。答如母自吃余食之时。剩吃汤药。意徒是奶。乍观似自益。于中身心。元来为利益他人。问何名以慈修身。答炽然教化众生。是菩萨慈悲心。及至众生。出离生死。便资益者。菩萨利他行故。知慈悲是修菩萨身心也。

言依何智者摄三句等者。只此三智便是所摄。论句为能摄也。只此见在三智亦方便。先由菩萨自身具三智。然后与众生三智也。

言一授记密智者。论主解善入佛智慧。记者分别解释之义。即是说法之智也。问既是说法之智。为名善入。答悟解得诸佛智慧。道理说向于人。名善入也。密者。此智是为众生。解说深密义智。言授记密智。即智论中。十种密中。第五授记密。中十密者。一身。衢师罗长者等。二口。目连远寻无际座下如聋。三意。外现贪瞋等。四时。五授记。六折伏。七乘种种。八根差别。九一信如实所作。十得菩萨。

言二诸通智等者。通者神通。神通有四。他心宿命神境漏尽。此由是境。菩萨依此为境。向上向下能起神通。名神通智。智能通达真俗谛境。名大智。

言证真如智者。意道此智是证真如之智。

言即到于彼岸者。真谓真如。是智性故。经文虽举能到。意取所到。真如而名智。此解胜。此三处解三智各自别也。路府云。且下支门中。解初智取本后二智。名善入佛慧。次智唯根本。依诠证理。名通达大智。后智到彼岸之智。智云性故。唯取真如。摄取事门中两番释。初番善入佛慧。缘理后得。通达大智。缘事后得。到于彼岸智。亦是真如。第二番善入佛慧。说法智通达大智。神通智到彼岸智。即根本智。能到名到也。所以论主解云。依何智者。一授记密智。二者诸通智。三真实智。

言依何等境界行等者。论家更不解第四句。疏主向下。与论家配经句云。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一句也。

言诸世界有二等者。疏主解经中世界。世界有二。一器。二有情。缘经中有世界字。便通情与非情。俱是菩萨教化众生所行之境界故。

言依何等能辨等者。第五句论主亦不解。疏主配经云。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言随合别配等者。疏主别配经文了。便自分疏论文。理令别配后之二句经文。此上是疏主解也。

言论乃解云等者。下解论家。广略不同者。上来论标五个何等之中。初三个何等。论主一一牒解了。至后两个何等境界行。何等能辨。论主并不牒解。亦不配经文。亦不别配三个智。疏主与论家牒解。并配经文了。疏主只与论家。配两个经句。唯不与论家别配三个智。所以分疏。论意云。理合别配后之二句。论乃解云。依何等境界行。何等能辨者。即三种智所摄。应知者。此叙论意。答前二句问词。故是文略。安国云。问谁人略。答菩提留支翻译论文时略也。论主意。由成就得三个智。能行能辨。利益众生事也。若论家不略。一一别配者。应云依何等境界行者。答云。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依何等能辨者。答云。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兼令配三个智。云善入佛慧智通达大智智到于彼岸智也。此中都有三种略。一者后二句不别牒解。是一略。二不将三个智别配何等境界何能辨。是二略。三两个何等两句。问词答词一句。是三略也。疏主出论家。合有三智道理。云依何等能辨者。即三种智。应智者文。意谓以三智于世界境中。能辨众生事。用以三智。摄斯二句。更不别配。故言三种智摄此番意。略不能具显。其意必尔。

言下列名者。谟云。不退菩萨德尊名高。称之者使三业归依。闻之者令四重消灭。增自他之功德。作瞻仰之良缘。由是标微号于前文。播芳名于后嗣。

言皆以愿行为名者。问菩萨修因克果。地位功德齐。何故立名。有斯差别。答据实。菩萨之行究竟无差。但约意乐不同。及彼众生根感有异。遂令菩萨愿行有殊。且如文殊见他无乐。愿作吉祥。观音见苦才念。即寻声来救。理实通能拔苦与乐。

言分为七对者。金科为四对。一已成当成对。文殊已成。观音势至当成。二出家在家对。弥勒出家。䟦陀婆罗在家。论释云。䟦陀婆罗等十六贤士。能现四众之形。三他方此界对。弥勒此方。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婆罗门家子。观世音大势至。即是他方。四主客对。贤护是主。王舍城人。宝积毗耶离城人。导师是舍卫国人。客也。今且依疏七对为正。问何故八万大菩萨中。最初烈文殊菩萨。答河西道朗法师。唤此菩萨。作游方菩萨。十方佛国有法会处。更为开教之主。即是过去灯明会下。二十亿菩萨。因妙光法师。方开妙法。今日释迦会下。因文殊菩萨。方得闻经。问何因前佛后佛。因文殊开法华经。非余菩萨。答三说。一云。文殊体群生之意。释时众之疑。辨昔佛说云于前。明今佛敷之于后。唯是文殊。绝疑谤之萌。开信解之渐。然后佛从定起方说此。故言因文殊说法华经也。二云。文殊即然灯之师。释迦又是然灯弟子。据此文殊成佛在然灯之前。况弥勒未通。是文殊引道教化。海会菩萨其数难量。化龙女成佛。又是文殊之力。自今昔利益弘多。三云。以过去日月灯明佛有八王子。皆师妙光菩萨。其第八王子成佛。号然灯佛。今释迦又事然灯佛故。即是第九佛。故知文殊是九个佛之祖师。释迦尚遵文殊。为九代祖师。阿难岂敢不向初烈。经云。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阿难排比。此十八大菩萨。尽是法轮王之将士。破生死之魔怨。文殊与观音。最初烈位。执智釰为先锋。宝积导师末后按名。弯定弓而为掩尾。一则证阿难说经可信。二乃彰如来圣德尊重。广说莲华宝经。法轮常轮。此菩萨佛灭度二百年。于雪山中。现十八变。化火焚身。入涅槃。时人以舍利起塔。往往诸天下来供舍利。舍利放大光明。

言拔苦与乐者。谟云。三界皆苦。四生无乐。伟哉上人。候时而作。如升禄位。如覆𣂰镬。殷斯殷斯。可以永托也。

言妙吉祥者。真谛云。心恒寂静。怨亲平等。不为损恼。名吉祥。往昔之时。示生天竺。为舍卫城中梵德婆罗门之子。初生之时。感自然盖。行往随身。风雨不沾。尘坌不污。光明满堂。白露垂庭。池涌七珍。神开伏藏。鸡生凤子。猪诞龙象。马产骐驎。牛生白泽。仓盈金粟。象具六牙。由是十徴。父母欢喜。故云妙吉祥。讹云文殊师利。此云妙德。涅槃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智论云。外凡位中。修行之人见佛性。如盲人摸象。二乘人见佛性。如孩子观月。四加行位菩萨。如幻眼见空华。十地位中。初地至七地菩萨。见佛性。如隔罗縠。从第十地已去至等觉位。未见佛性。如去罗縠。方名了了。虽尔唯见自性。不见他性。见自身中佛性了了。观他人身中佛性。犹自朦胧。若至佛位。自身他身悉皆了了。生死涅槃二皆平等。

言是北方常等者。央崛摩罗经说。文殊现是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闻名能灭四重等罪。等字等取五逆。四重有二。一出家四重。谓煞盗淫妄。二在家四重。一自赞毁他。二不施怨亲。三悭惜财法。四无因果。问犯四重罪。如断头人。如何开名罪即消灭。答小乘不许大乘法胜。闻皆罪灭。又中下品忏罪。或灭不灭。上品忏悔无不灭者。如阇王犯五无间。尚忏得。况于余。

言又云过去为等者。智论及首楞等说。过去为龙种上尊王佛。又文殊师利严净佛土经说。乃往过去。遇云雷音王得授记。当来于此世界成佛。号为普见如来。智论第十二云。文殊师利分身变化五道中。或作声闻。或作缘觉。或作佛身也。

言华严经说在等者。与一万菩萨。为圣胜友也。金毛师子。镇押毒龙。大力神王。坚持正法。信之者。毫光贯日。观化鸟之联翩。奉之者。瑞云满空。览天华之乱坠。曾蒙佛使。向婆罗林外救魔。众会赞扬。遣毗邪离城问疾。或即于海教化龙女。速悟于一乘。或灵山证经。会灯明之八子。此菩萨时坐时。众宝国土一时动摇。来时去时。不来相而来。不去相而去。化时现时。变大地为金山。挠长河为苏酪。悲时愍时。观一切冤家。犹如赤子。具诸三昧。犹如大海。住菩萨戒。如须弥山。忍辱之心。犹如金刚。精进勇猛。犹如疾风。降诸外道。其如师子。能净诸见。犹如雨水。生长善芽。犹如春泽。庄严菩萨。犹如华鬘。破烦恼怨。犹如霹雳。显善恶行。犹如明镜。济诸贫乏。犹如宝瓶。入暗者日。失道者同。生天者梯。涅槃土桥。度生死大船。热恼者盖。一切众生无上福田。三世诸佛第一辅臣。问菩萨所化六道皆行。何故专居清凉山内。答二意。一降伏毒龙。谓彼山中多有毒龙。恼害众生。由是世尊遣来作镇。二者。缘此界众生爱乐大乘。于此密化四众。常说大乘。实久成佛。示为菩萨。助缘扬佛法。昔日天人师。今为法王子。二尊不并化。故为菩萨身也。

言观三业等者。观众生三业。而得自在。若众生以身业礼拜。菩萨以眼通观之。若语业赞叹。菩萨以天耳通听之。若以心念。菩萨意业他心通观之。乘三业而救拔。若言观自在。具摄得众生三业。若言观世音。唯得语业。失余二业。此菩萨凝神净土。而应迹娑婆。现六通于光中。非供名于刹土。立一佛顶上。现救苦于尘沙。能使七难轮消。二求愿满。高劝临形而刃断。名僧至死而不伤。长舒一唱而风回。闻念名投而火灭。具诸秘录。可略而言之(上约行立名)。又约愿立名者。准雄猛慧海经说。云何观音菩萨。于此土偏有缘。答昔阎浮提有王。名曰普首。有五百王子。其第一者。名曰善光。值空王观世音佛。发十大愿。一者愿知一切法。二愿乘般若船。三愿值智慧风。四愿得善方便。五愿度一切人。六愿越于苦海。七愿得戒持。八愿登涅槃山。九愿证无为毳。十愿同法性身也。又愿。愿我来世。亦名观世音。众生病苦。三称我名。若不往救者。誓愿不取上妙色身。所以偏于此土有缘也。

言阿弥陀佛灭度者。问准经所陈。乃是报身。何有灭度。答是他受用身。他受用身应八地已前悲增菩萨。可有灭度。永同所化。受分段身。有生灭故。故说弥陀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若对智增。八地已上。他受用。生灭即无。

言得大势等者。若以行时。能令下至金刚轮。上至光明王佛刹。一时振动。有大威势。故名大势至。

言有二能者。具前文殊与乐。亦具观音拔苦。故名二能也。

言此二自利等者。智增悲增自利利他行虽万门。不出二事。自强不息。称物平施。钦哉圣人。常作是意。常精自利也。若除息恶。如救头燃。若求菩提。不惮时处不休息□是利他也。众生未尽。常救苦故。此据一边说也。于中不妨通二也。菩萨修自利时。元来为众生。如人虽勤学。以自利收。本拟为人说。故利他摄。菩萨亦尔。

言济贫救疾等者。此摄三人。宝掌。药王。勇施也。

言宝掌济贫等者。所谓吠琉璃宝。颇胝迦宝。珊瑚虎珀。璧玉珂贝。杵藏帝青大青宝。问现有贫苦。手中出宝。为不救之。答深密经云。是诸众生自业感耳。彼云。若诸菩萨具足一切无尽财宝。成就大悲。何缘世间现有众生贫苦不得。佛答言。善男子。是诸众生自业过耳。若不尔者。菩萨常怀利益之心。又常具足无尽财宝。如饿鬼。见于大海。而成猛火。非大海过。而饿鬼自业之咎。故有偈言。如母乳。皆富贵。手中出宝义得成。世间现有贫苦人。菩萨虚名称宝掌。谟益。河水𣵁𣵁东注饿。中出宝不虚。恶业何能受用。问菩萨悲心更普。施宝亦令齐沾。世间贫富万殊。菩萨怨亲不等。答终日贫穷轲。尚乃贪色逐声。可中齐与富饶。岂肯规行矩步。若尔众生自业贫富已定。菩萨何能济惠于彼。答曰合得。虽同约缘有别。如世人食禄各别。不合得。纵得亦返成瓦砾。如一境解成差。菩萨观见众生。有钱物则放逸。广造恶业。若被苦逼。即能发心。所以菩萨知宝无益。所以不雨也。

言大药树等者。悲华经云。药王菩萨起种种愿。愿于贤劫千佛。初成佛时。我皆供养。佛入涅槃。我皆起塔。劫尽苦恼众生。我皆救护。于刀兵疫病劫中。作大医王。菩萨大悲于疫病劫中。为药树王。根茎枝叶。食者病差。见色闻声。𭊴香尝味觉触。皆得病差也。然后作佛。即楼至如来是也。智论云。有一树王。名殃伽陀。有一毒蛇。趁一虾蟆。虾蟆奔于药树。心意安乐。毒蛇去树七步。得于药气在地。宛转闷绝而死。善男子。菩萨亦复如是。药树喻菩萨。虾蟆喻众生。毒蛇喻天魔波旬。

言勇施等者。大士了空。毕竟空故。舍身命财。无怯无弱。亦能济贫。后能救疾也。

言导明破闇等。此三人。宝月。月光。满月。问何名宝月答众生眼白日见物。夜后不见物。要假月光引导。方眼见物。菩萨亦尔。无漏智如日。能除众生身中痴闇。引生身中智慧。故名导明。菩萨智慧无漏所成。自体以宝所成。众生可重。故名宝月。谟云。智体称明。痴心是闇。窍有人死门。无鬼瞰瞰亲也。如炬照室。如舟解缆。引导众生。离于苦担。问何名月光。答能鉴真俗。照于物根。故名月光。能破暗也。高满月者。功德具足。如月圆满。德无不圆。照无不普。亦能导明。亦破痴暗。

言神通小大等者。谟云。依慧起通。纵彼神力。清兹长夜。摇飏世界。振动夷夏。众生发心。浊世高谢。

言大力等者。摄云。据理而释。烦恼能使三界纷纶。二乘迷倒。其力最大。菩萨能摧此大恶法。故名大力。

言无量力者。有云。无相之力。不以有量为力名。化度云。由作神通。惊察有缘。皆令发意。谓动地故。令众生惊觉。知诸世界悉皆无常。何以故。世界广大。而有动摇。况我之身。常能长久。唯疏意约事论土。初地动百佛世界。名大力。二地动千世界。三地动百千世界。四地动百亿。五地动千亿。六地动百千亿世界。七地动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八地动百万亿大千微尘数世界。九地动。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十地菩萨一刹那中。能动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微尘世界。名无量力。

言此二离染等者。此摄二人。越三界是离染。染即三界轮回。善能离三界。䟦陀婆罗。是进善。

言越三界者。潞云。如有一人。与三种人。而为亲友。一迦维越子。二大臣之子。三王之太子。同结契云。得味共均有苦代受。于时彼人囚彼因禁。迦维越子但能饷食供衣。亦无方能脱诸杻械。大臣之子能嘱狱官脱其枷钻。太子有力。推倒狱墙。令彼罪人公然得出。行施持戒修慧亦尔。三界牢狱囚禁众生。若行施者。于三界中。衣服饮食。虽无所乏。而于众苦。犹未能免。持戒之者。虽能免于三恶趣报。仍于三界不能出离。有修慧能断烦恼。而于三界速能出离。如彼太子推倒狱墙。遣彼禁人自然得出。明此菩萨于施戒修而圆满。已出三界。清升彼岸。是故得名越三界菩萨也。

言贤护者。邻亚大圣。名之为贤。德行保全。称之为守。

言世间出世间等者。此有三。弥勒。宝积。导师。问何名世间出世间。答有漏名世间。无漏名出世间。如升高台。如堕幽室。度生之本。成佛之术。十八人中。类分第七。

言弥勒姓慈等者。疏本多作姓字。姓氏字。亦有作性。性心性字。正梵语。应云梅咀利耶。此翻为慈。古云弥帝隶。或云弥勒。皆讹也。贤愚经第十云。生波罗奈国劫波利村辅相之子。初生之时。便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父母乃召相师占之。相师曰。欲生之时。有何先兆。父答之言。其母本性不调。怀子已来性多慈善。相师曰。此是子之德。因为立号。号为慈氏。此得名有三。一者母性慈。姓氏也。二者。母心性慈善。此菩萨即取母心。便为性也。三者。依愿立名。一切智光仙人经云。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于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云。愿于未来得成佛时。亦名慈氏。广如一切智光仙人经说。有一梵志。请佛说慈氏因由。佛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时。有世界。名曰胜华敷。佛告弥勒。恒以慈心。曰无量法教化一切众生。经名慈心三昧大悲海云。闻者必超百亿劫罪。成佛无疑。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有六十四能。多智博达。闻佛说彼经。便发信心。而发愿言。愿持彼经。当来成佛。号曰弥勒。即舍家入山。长行梵行。满八十岁。乞食诵经。时遭荒歉。不得食吃。七日空住。是时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见仙人无食。而作是言。仙人为法不食多日。正法将灭。法海将竭。我今为法舍命。便告诸兔。诸行无常。众生受身。未曾为法。欲以舍身供养法师。令法久住。兔王母子绕仙七币。白言大师。我今为法供养尊者。仙人告言。汝是畜生。此心难办。兔语子言。汝可随意求觅水草。子闻母告。即报母言。我亦愿乐相随。即投入火中。母亦随入。当尔之时。大地振动。诸天散华。持用供养。肉熟已后。诸神白仙人曰。今肉已熟。可宜食之。仙人闻神言。悲不能胜。而说偈曰。宁当烧身破眼耳。不忍行煞食众生。说是语已。投火并命。与兔一时而死。佛告梵志。兔王者即我身。兔子者罗睺罗是。诵经仙人者。今弥勒是。非但从于慈母得名慈氏。抑亦当体久修慈心。自名慈氏。由从因位乃至成佛。皆名弥勒。有云。姓颇罗堕。字阿逸多。此云无胜也。

言宝积引菩提等者。宝者可重义。积者叠重叠义。四智菩提。体是无漏。可尊重故。名之为宝。谓四智体是有为。品类不同。而高下名为积也。

言大导师者。以法门引物。妙达正邪。如海导师。善永夷险。问庄周云。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者法身菩萨。不可以像测。不可以智知。何故乃立名乎。答涅槃云。如任婆虫。实不食油。强名食油。涅槃亦尔。无名相中。强立名相说。涅槃是所体之法。今既无名。强为立名也。

言故此三别者。意言宝积引至菩提。导师引至涅槃。弥勒拔出世闻苦。故此三别也。

经言如是等者。此十八菩萨。是别名。通有十六。一名菩萨萨埵。二名摩诃萨埵。三名成就觉慧。四名最胜照明。五名最胜真子。六名最胜任持。七名最胜降伏。八名最胜萌。第九名勇健。十名轨范师。十一大商主。十二大名称。十三名最胜怜慜。十四名大福田。十五名富自在。十六名大法师。

言此皆菩萨无生身等者。不是不生故名无生。无处不生。名无生。如言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故名无知。菩萨亦尔。随形六道。现十八类身十九类身。无处不生。故名无生。此说化身。不说实身也。

言塞三界门者。意言无处不生之无生身。故名无生。相国云。感三界业而为因门。能生三界。名来入宅。今此菩萨惑业既尽。不生三界。名塞三界门。问何者是三界门。答有二法。名三界门。一是业。二是烦恼。为此惑业为因。感三界五蕰身生死果。以有惑业。令入三界无碍。故名三界门。今此菩萨断却业烦恼等尽。更不容三界生死。故名塞三界门。界门不受菩萨生死。故名塞。又云。菩萨入变易身。不受分段生死身。名无生也。无生故塞三界门。不似众生不出三界。塞三界门。即是不出三界也。

言无处不生者。无烦恼业。处处能起化身。教化众生。示现生故。故名无处不生也。

言垂形六道者。相云。六道四生。化令总尽。成本愿故。故十地经云。譬阿耨达池流出四河。不可穷尽。充满阎浮。转复增长。乃至充满大海。如是佛子。从菩萨心。流出善根大愿之水。以四摄法。充满众生。不可穷尽。转复增长。乃至充满一切种智一切智故。

言上明内护等者。问何名内护。答谟云。德隐群伦。潜形独步。大磨智力。垂荫药树。万法不坠。四生是务。自力任持。名为内护。

言下明外护等者。问何名外护。答谟云。天险难升。谁言行路。地险丘陵。因人负固。王公捍弊。贤哲颁赋。愿力任持。名为外护。十众者。一帝释临天众。二卷护舒辉众。三小大自在众。四跨握娑婆众。五翳虚含洒众。六清歌雅乐。七腾芳列乐。八动山涌海。九吞龙啖毒。十仁王自在。

言于中人非人为二者。韦提希子阿阇世王是人。余是非人也。此解非人不同。寻常唤夜叉作非人。但不是总名非人。先列非人。后烈人也。

言非人中天非天者。除欲色界天。余名非天。但不是天。即名非天。不必唤修罗作非天。

言天中欲色等者。就天中欲界色界。为次也。经曰。尔时者。当尔之时。名为尔时。问灵山会下。凡圣混居。色界梵王为世界主。何缘外护十众。先烈帝释。若从下向上。何不先烈四王。答智论云。得初果后。得第三果。大品经云。得首楞严三昧。过贤劫后。二十四劫。当得作佛。号无著世尊。故初烈也。

言释迦姓也者。有云。姓字应为心之性。今详下经云。出释氏宫等。准此即是姓氏之姓。纵有仁慈。须以姓标。由如慈氏。

言俱讹倒也者。正梵语。应云释迦提婆因达罗七个字。略却三个字。今但言释提桓因四个字名。讹略也。若准梵本。先姓后名。翻就唐言。且令先姓后名。应云能天帝也。如今梵语不倒。自是唐言倒也。言天帝释。先名后姓。兼释字亦是梵语。正合翻作能。若言天帝释。唐梵相兼立名也。

言此在妙高山顶者。问此帝释何位之主。答疏言。此在妙等。问妙高山顶周圆阔挟多少。答二说。一云。周币四面。共有八万由旬。即四面每面有二万由旬也。二云。一面有八万由旬。四面共有三十二万由旬。今且说一面。故言妙高八万也。路解。同取一面有八万由旬。为正也。问依何教据。有八万由旬。答俱舍颂云。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中宫名善现。周万瑜缮那。高一半金城。杂饰地柔软。中有殊胜殿。周千瑜缮那。外四苑庄严。众车粗杂喜。妙地居四方。相去各二十。东北圆生树。西南善法堂。问三十三天何处住。答颂云妙高等。长行解云。三十三天住迷卢。其顶四面各八十千。与下四边。其量无别。即是高下去地八万由旬。山顶四角各有一峰。于中止住。铜牙䥫爪御捍外边。守护帝释诸天。其山顶中。地柔软。杂宝饰之。下足陷膝。举脚还平。山顶中有宫。名善见。面二千五百由旬。周万由缮那。金城量高一瑜缮那半。其地平坦。真金所成。但用天缯杂宝严饰。地触柔软。如睹罗绵。于践踏时。随足高下。是天帝释所都之城。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诸宫殿。故名殊胜。面各二百五十。周千瑜缮那。是谓城中诸可爱事。总此中边有三十三天。三十三天者。依正法念经云。一住法堂天。二住峰天。三住山顶天。四善现城天。五钵私地天。六住俱吒天。七杂殿天。八住欢喜园天。九光明天。十波利枳多树园天。十一住险岸天。十二住杂险岸天。十三摩尼藏天。十四施行地天。十五金殿天。十六鬘预处天。十七住柔耎地天。十八杂庄严天。十九如意地天。二十微细行天。二十一部音喜乐天。二十二威德轮天。二十三同行天。二十四阎浮婆罗天。二十五速行天。二十六预照天。二十七智慧行天。二十八乐分天。二十九住轮天。三十威德颜天。三十一威德焰轮天。三十二影照天。三十三清净天。是名三十三天也。城外四面。四菀庄严。一东面众车菀。金银轮等。在其菀内。二南面名粗恶菀。与非天战旗锵甲骑等。三西面欢喜菀。诸天先有斗诤嗔恨。入此菀内适悦。四北面杂林菀。菀木杂色。锦绮分明。诸天好丑长短相异。入此菀内。皆相似故。此外为饰。菀四边各有四妙地。地去菀二十瑜缮那。是彼诸天游戏之处。城东北有树。名圆生树。亦名波利质多罗树也。槃根深广五瑜缮那。耸干上升。枝条傍布。高广量等。五瑜缮那。挺特开华。妙高薰馥。顺风香熏。满百瑜缮那。若逆风时。由过五十瑜缮那。城外西南角有善法堂。诸天时集。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故俱舍颂云。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中宫名善见。周万瑜缮那。高一半金城。杂饰柔暖。中有殊胜殿。周千瑜缮那。外四菀庄严。众车粗杂喜。

言过去字憍尸等者。解国名也。是往昔贱时名字也。

言摩揭陀等者。此云无毒害国。从人以得名。此云无毒害。贵时名也。过去帝释于此为王。慈德化人。不行毒害。人有犯法。亦不加刑。但令出境。而转罚之。所以宿因多无毒害。故云无毒害。纪国解云。而三验不有人犯法。不行捶栲。一以秤秤。法官咒曰。若无犯者。物重人轻。若有犯者。物轻人重。若由抵沛。须以水验。以犯法人。与石相违。连俱沉河中。而咒之曰。汝无所犯。人浮石沉。若有犯者。人沉石浮。若固不成。即烧铁石。令以手触。法官咒曰。若无犯者。虽触无损。若有犯者。触即自伤。如是知已。亦不加刑。但遣出国。任自存活。故□无毒害。准观此解。毒害弥多。但宿因慈善化人。多无毒害。为胜。

言彼国旧名置甘露等者。宗轮云。诸天与修罗。往昔之时。爱着心重。为毒所害。寿命短促。梵王念之。以龙为绳。以山为钻。钻于乳海。初得毒药。与略细大。食次得酒。与修罗。得半月形。与摩𨢸首罗。额上得玉女。与毗纽天。𦙄前得牛。与梵王。骑伯马。与北州轮王。得甘露。分散与国人服。广除毒害。于时众生福力所置。海变成乳。复为甘露。安置此处。服得长寿。除诸毒害。故以为名。此并西方俗典所说。亦如此方俗世说。天缺西南。女娲炼五色石。以补之。辨云。因叙国名引来。非此正要也。

言帝释往昔有三十二人等者。证修因处也。帝释于劫初之时。名为茧儿。为人贱隶。后时家主贫遗。遂雇茧儿。充典狱人。茧儿仁性多慈。每以平直。治诸囚者。善能诲谕。令彼心安。诸囚荷其仁慈。每一人出狱。辄留上服相赠。不经时岁。财物丰溢。家主知其贵其能事。遂放从良。并赐驴一头。倾者未放已前。郎主到岁时节腊。即放游从。因兹结会同类朋友三十二人。乃相谓曰。宿植盗囚。令为仆隶。岂能有过即改。见善即迁。从今已去。每见险途往来之处。即同力修理。诸人即从彼言。不日之间。险路悉平。后有天使。按行国界。见此道路平坦。欲叙县令功劳。百姓曰。此非县令所为。境内先有三十二人。先是贱隶。悉崇福事。修治险路。天使贵其令长虚受天禄。具状奏闻。天子嘉其勋功。遂敕治化此县。既受职己。荣贵在己。憍奢满怀。遂娶一妻。名曰善法。后欢娱转盛。更娶三妻。即欢喜夫人。圆生夫人。设支夫人。又以俸禄。赎出三十二人。因语之曰。我今共汝造善法堂。随吾言否。众人荷其恩德。佥曰率从。县长有约。若造此堂。女人施物。必不得受。善法闻已。私语工人。能与我造宝瓶否。不顺令明府知。待庆堂日。方报安置。后堂已成。遂于庆赞。问近人曰。更少何物。直曰。诸工已毕。唯少宝瓶。明府更见时至。如何营办。匠曰。善法夫人先造得宝瓶。安置法堂。必应相称。明府曰。既尔且安置。后当酬价。安置宝瓶了。夫人曰。一堂之媚。宝瓶为上。今应对众题号善法堂。欢喜夫人既见是已。心怀嫉妒。遂舍资财。舍堂四面买园。周遍多种花果。以充供养。因兹立号。号欢喜。夫人于旷野路。多种果木施众生食。又为荫覆。立号为园生树。第四设支。虽见三夫人作如是事。于修功德。都无乐心。唯事庄饰。三夫人曰。何不修福。设支曰。汝被夫贱。欲求爱重。我更得宠。何用福乎。后明府考满并曰。夫人三十二人。所乘驴等。相次殒没。其茧儿命终。得生妙高山顶殊胜殿上。得为帝释。其三夫人亦得生天。第一夫人生善法堂。第二夫人生欢喜园。第三夫人生福林菀。三十三人得生四面。居八殿。为帝释臣。驴命终已。生雪山北香山南。为白象身。唯食池中藕根。帝释更生彼已。唯见三夫人及三十二人等。乃以天眼。观设支夫人及所乘驴生于何处。见设支夫人死已作水札鸟。在象池边。但食青蛙水族等类。帝释见已。深生悲念。亦化作水札鸟。飞至其前。方便附近。语言。你识我否。加其威力。令知宿命。自知过去之时夫妇情重。帝释遂复本形。擎此水札鸟。臂上安之。升忉利天。于胜殿上。架上安之。三个夫人皆来看之。各弹其觜。或挹尾拽。或头上磨娑。各说偈言。第一善法夫人云。昔日为娘子。燕脂验注口。总缘人我状。如今受此丑。第二夫人云。语道修功德。则道老时修。刺头毛袋里。众共且夜游。将阿莽恶觜。口嫁与刘虬雕。第三欢喜夫人云。脚手长了□。蜃口黑狼苍。将舍莽面乳。学我上天堂。尾如橛苔帚。头以高良姜。水札鸟不伏。而亦答言。不久受此身。被轻难可济。傥得上堂。还来夺你婿。可中更遇小生来。是你三个阿婆。总被替水札鸟。身心惭愧。实不欢乐。即语帝释云。放我向本处去。帝释于时与受三归五戒。三归亦竟次说戒相云。汝从今时尽寿不煞生。是水札鸟戒能持否。乃至五皆如是也。更不煞生。自死了许食。归到本池。见一虾蟆。肚上逐水。随流即前。欲食此虾蟆。忽翻身转。水札鸟逐一日。不得食吃。明日又见一个死鱼。欲拟食之。又却活。如是六七日不得食。即便饿死。虽受五戒。由本嫉妒。从此死已。生毗摩质多罗宫。为修罗女。修罗生男即丑。生女端正。美貌殊特。帝释宫虽有青黄赤白四种苏陀味可食。而无修罗宫中女色。修罗宫中虽有女色。无四种苏陀味。由此互诤色味。竞起干戈也。其设支年可十六七。毗摩质多罗修罗即言。我欲嫁女。当集四州人。拣择女婿。遂语女言。称女意者。即过去与之。平章已毕。遂广召四州君子人。未来中间。帝释隐身。先向宫中。私语许会。我化作一丑婆罗门。最在前行。你若见我。即与我华。我共汝为夫妇。其时设支即解其意。简选之日。先见婆罗门。便过华与婆罗门。于时帝释便复本形。修罗见已。即生瞋恨。汝先共我为怨。我不能嫁女与汝。于时帝释提挈设支。便归忉利天宫。因兹帝释时与修罗。或竞设支。或诤苏味。常恒忿竞。未之休也。

言三光乃是四王等者。问如何摄三光天子。在四王天中。何不别开三光天。答以欲界天中无三光天。遂摄入四天王天也。古人云。三光天子别有居所处。疏主意三光天子在虚空。合向空居天收。缘实在四天王天。天宫舍担头行。属地天收。无别所处。又云。惟在空中。散居散天。此说非也。

言有经观音等者。辨名也。古来皆引。未审何经。观音名宝意。作日天子。即此经中名宝光。宝者可重义。光者破闇义。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能除热恼。能作清凉。与人为吉祥事也。虚空藏菩萨作星天子。名普香。普土普遍月于万物。万物名为香。香则依质而有。离质无香。天如质。星如香。普者不断义。如香不断。故名普香。问何不帝释后。先烈四王。后烈三光。答以彼是天帝释之前军。又最居下故先烈。欲界六天。地居有二。四天王天。忉利天也。三光运行不住。虽散居空。是地居。摄四天王故。又不过山顶。是地居也(辨名了)。

言日宫火精作者。辨体量也。日者实也。光明成实。能生成就万物。月者阙也。阙即是缺。有圆有缺。故名月也。星者精也。万物精气变作星。被天上万物精气主持着。向下草木。始得甘甜。若无精气所持。一切无味也。星者万物之香气。香气即是精气。故唤星作普香。准疏引文。即依次第如今。大例读底。经即不依次第。先说名月。月天子也。次号普香。星天子也。后名宝光。日天子也。何故一经一疏次第不同。答彼经依形量大少分。次第日月星。此经者差别不同。不依次第。月星日。疏主排比。将此经以顺彼。故作此配。日宫火颇胝所成。径五十一瑜缮那。月轮水颇胝所成。径五十瑜缮那。皆是一径量。非方圆量。星大者。十八俱卢舍。三十六里。中者十俱卢舍。小者四俱卢八。旧云由旬。新云瑜缮那。自古圣王一军行也。四十里。此是旧传也。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乃十六里。一瑜缮那为八俱卢舍。俱卢舍。谓大牛鸣声所闻极处。即二里余。五百弓量。

言日月星此并空中旋绕四洲。四洲者。一东胜身州。身形胜于南州。故言胜身。梵云毗提河。此云胜身。南瞻部州从树为名。此界北须弥山。南有树。名瞻部也。言阎浮提。从金为名。树下有金。金中最胜世界。从金为名也。名阎浮提。西瞿耶尼州。此云牛货也。二云。有一金牛。人皆削取金。以为货物。北𤘽卢州。此云上胜。福田胜余三州。名上胜也。大小便利之时。地裂还合。定寿千岁。问何故日轮常满。月有亏盈。答俱舍云。近日自影覆。故见月轮缺。若去日远。月即圆。去日近。月即缺。从月一日。至十四日。渐渐相去远。月渐渐圆。十五日。日月正相背。所以全明。从十六日。至二十九日。渐渐近日来。故见缺也。月在西。日在东。亦被烁。日在西。月在东。亦被烁。着日光盛满。满月光。日若在西。月若在东。西面日头烁。月光影入东边去。西边人看不见西边半。月光似月光自盖。覆却西边半月光。故云近日自影覆。二者。经量部亏盈路别。行着盈路。月即缺。准此前十五日在盈路行。后十五日在亏路行。大乘瑜伽云。明有正侧月。似一面镜相。似月面上有光。背上无光。面向人则有光。背向人则无光。月尽日如镜。仰面向上背向下不见光。从月一日渐渐覆来。到十五日如镜面。向下端正月光圆也。十六日已后。渐渐却仰。明有偏。侧见便有缺也。外书中说。日火精作火。则内暗外明。月水精作内明外暗。向外尽无光。何以有亏盈。答月事须得日光照着。月光方出。如人眼虽有光。黑地不见物。事须灯光引也。月光事须得日光引。若十五日。月近日。日照分明。则圆。十六日已后。渐渐去日远。渐渐缺也。月一日渐渐近日。渐渐圆也。上来诸解尽不是本来亏也。问曰。既是火精作。何以夏热冬寒。答起世经云。若于夏时。日行北路。照着七金山。遂多热。若至冬时。日行南道。遂照海水令冷。由此不同。依此方书史说。即五月一阴生。即寒。十一月一阳生。即热。置四时寒热等位。问日月博食是何耶。答帝释之身居其山顶。修罗之宅居于海中。互争色味。竞起干戈。多于晦朔也。然帝释前军日月天子放威光明。射修罗眼。修罗以手遮日。故见有蚀也。又外书说。日合交而不交。故蚀。月合会而不会。故蚀。言交会者。同在一道。日从东来。月从西去。若交过。不相影蔽。故无蚀。若阴阳失侯。合交不交。上下相差。互相映夺。便有蚀也。问月中兔者因何有耶。答未曾有经说。波罗痆斯国烈士池西。有三兽窣堵波。狐猿兔。彼是如来修菩萨之处。当时为一兔身。烧身供养。帝释将骸骨。安在月中。以示天下人也。问如何有树影。答阿含经云。日月行庄。只此州北岸有大金山。名曰瞻部。其中有树。极大长四十由旬。果如十石兑。汁如乳味甘。树既高大。月轮照之。因斯月轮。现生树影。时人号为娑罗树也。月中黑是何相。答海中鱼鳖影。入月中也。问一切山河大地影。何不入中空。鱼鳖影入耶。答物类相感。月是水之精。鱼是水之中虫故。问曰。是形质皆有所依。三光运行。依何而住。答经说此乃散天。以处空中。依风而住。起世经云。有五种风。吹而行。一持。二住。三随顺转。四摄持。五将行。俱舍云。一日一夜绕妙高山。一币劫庄故。论云。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共引风起故。绕妙高山。空中旋币。运持日等。令不停坠也。星有通别。如北辰。唯此州。余通三州也。又如彗星荧惑星。所应异故。若准三光天子经说。三光皆是菩萨化作。为利众生。盲暗世界为作灯明。饥饿之国作大鱼身。邪见世界显立正道。为舟为筏。为药为树。但是自业异故。故招如是晦暗不同。亦表物盛必衰。所以盈而后缺。故易云。日盈则日先。月盈则亏。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人乎。所以上诸天唯善业胜。故身有光明。不要日月。问宁知昼夜。答华之开合。鸟之喧静。以辨昼夜。地狱唯恶业。唯黑暗。人中亦善亦恶。有昼有夜也。若唯有日无月。虽有成就。而无清凉。万物干燋。若唯有月无日。虽有清凉。而无成就。故须双有也。

言四王等者。列名也。东方提头赖吒。此云持国。居白银山。管乾闼婆毗舍阇等鬼神。护东弗婆提。不令侵损。南方最上第一层。毗楼博叉天王。此云增长。增长善事。居琉璃山。领鸠盘荼及薜藜。护南瞻部州。不令侵损。西方最上层。梵云毗留勒叉天王。此云丑目。目最丑故。居黄金山。管领一切龙及富单那鬼等。护西牛货州。不令侵损。北方最上第一层。梵云毗沙门天王。此云多闻。嘉祥云。常与佛守护道场。以多闻法故。故曰多门。居水精山。领夜叉罗刹等鬼。护北俱卢州。不令侵损也。四天王各居妙高之半腹。且如妙高山。出水八万由旬也。半腹已下有四层级。依小乘。妙高层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坚手及持鬘恒憍大王众。如次居四级。亦住余七金。路云。妙高去水八万由旬。有四层级。第一层去此一万由旬。傍出十六由旬。坚首神居住。此神铜牙铁爪。第二层去此二万由旬。傍出八千由旬。持鬘神住。此神恒持华鬘以庄严。第三层去此三万由旬。傍出四千由旬。恒憍神住。此神果报胜余。心生憍故。第四层去此四万由旬。傍出二千由旬。四大天王住。各管诸鬼神。得天王名。四天王当山半腹也。从此以上。山身孤峰。直上四万由旬。顶上名忉利。问四天王是何生摄答。是化生摄。瑜伽五云。一切欲界天。无有处母胎藏。四天王众于父母肩上。或于怀中。如五岁小儿。欻然化生。三十三天如六岁。乃至他化天如十岁等。

言亦住七金山之顶者。一健达罗。此云持双。山顶有车辙双迹。名持双。二梵云伊沙陀罗。此云持轴山。山形似车轴也。三者。梵云揭地落迦山。此云担林山。有林树堪作担竿。谓劫初时人。身极大。将此木作担。穿小山石。移置闲处。故名担林山。四者。苏达梨舍那山此云善现。亦云善见。此山胜故。见者生喜。五者。頞湿摩羯孥。此云马耳。山形似马耳故。六者。毗那陀迦。此云象鼻。上分粗下细。如象鼻故。七者。尼民达罗。此云鱼觜故。是四天王别居之处也。

言三光四王等者。论近远也。问此云三光四王。去此地面。有多少。答三光四王等。

言寿量形相等者。指余门义也。论云。欲界六天最下身量。一俱卢舍四分之一。有半里。长九百尺。如是后后一一增至第六天身。一俱卢舍半。即三里也。寿量颂云。人间五十年。下天一昼夜。乘斯寿五百。上五倍倍增。即人间五十年。为四天王天昼夜。乘此昼夜。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年。彼寿五百年。若第二天。即以天间百年。忉利天一昼夜。倍倍向上准知。经云。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者。夜摩兜率是空居天。对下忉利及四大王天。名自在天子。他化化乐乐自他。变为乐具。胜下二天。名大自在也。

言得异熟果等者。问所感内身。可名异熟。所感外果。饮食等何名异熟。答金云。二说。一约业减边。总名异熟。二云。此二天饮食。不依水得。但思念即至。是从天熟生。故言异熟。非真异熟。

言随意所念等者。问六欲天果。有何差别。答初之二天依树求得。次之二天应念即得。此皆先业所感。色类以定。但要受用。即现不用。即无最上二天不乐果。以生得通。或自或他。新新变起。境非一准。名大自在也。

言下二天依树等者。树有十种。一食树。二饮树。出诸汤药饮。三衣树者。有诸天人。要衣随心即得。四乘树。即乘骑也。龙畜等是。五庄严树。天冠耳珰严身之具。六重香树。天人要香熏衣。从树求得也。七大集树。天人集会。在此树下。八欢笑树。天人不能欢笑。树上出歌笑之具。箜篌等物。九资生树。家生五行具度。十座树。本来树上只出九种物。有人于第九资生向上。分出床坐。便成十也。故四天王天忉利天要境受用。事须树而求。对他上二天思念而至。下之二天依树求得。不名自在也。

言今随欲得名为等者。此解夜摩天睹史多。名自在天也。即是思念方至。虽随欲得。还由先业。问为复是本来有了思念方至。为复是本来无思念方至。答一切是新有。问若尔违他瑜伽。瑜伽云。兜率已下诸天名现住欲尘生。今云思念。莫乖诸文。答摄释云。若约受用资具。资具不妨别思念。若约所受用宫殿。则是旧有多现住。欲坐此生。此解非也。若言宫殿是旧有者。直至他化已来宫殿。成劫之时成得。亦是旧有也。此约所受用资具。随欲求得之时。永更不灭尽。此天身受用。名现住欲尘生。表与上二天别也。上二天新新变起。

言不乐异熟等者。此解他化化乐二天。名大自在也。问下四天。夜摩睹史及最下二天。依树求得。皆是前生持戒业感。及与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皆是前生善业所感。总名异熟果。如何最上二天。言不乐异熟。答若言异熟。上下天中总有也。然最上二天。自变他变得者即胜。今就胜处。厌下二天。故言不乐异熟也。又他化化乐名自在者。转胜于前故。得大自在之名。问此上二天变化。与下夜摩兜率思念何别。答思念约任还。变化约加行。是二别也。问应可下二天胜上二天耶。答设使下二天加功用行。亦变他底不得。故不应为倒。问莫便是神通耶。答欲界无通果。此但是业通。以彼通果。此是业力。亦名生得通也。化乐天要境受用。新新变起。唯自变受用也。若他化自在天。强力天子。使劣天变也。若彼此力齐等者。更互变也。若于思念。六欲天总名思念。然则最下二天依树求得。最上二天新新变起。所以中间二天别别思念也。化乐他化二天厌下二天旧境。欲得新新变起故。所以疏云。不乐异熟果。不乐受用旧境。唤中间二天思念得境。名异熟果。问设是变起。必许远因。欲界之中。有何变化。答应名异熟业之所化。似彼通力所变化。起得变化。名所变境。皆由自心。云他变自心受用。答如许变化。扶尘义为自受用。非变根令他受用。故许变他。变乐具亦同此。此约本质相例。若约影像。一切皆用变之境。不违唯识之理。

言又解他化天主等者。叙古解也。若依此解。欲界四空居天中。唯有他化自在一天来。余夜摩睹吏化乐尽不来也。

言又自在天是帝等者。即主兵臣四天门王也。大自在天。是帝释之师。即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第四禅梵王也。若依此后解。四空天全不来。问不来何过。答若是帝释之师。四神主何不向后唱一处明。若是帝释之臣。即合问四天王一处收故。故有过也。所以疏言。若后二解。无四空居欲界天也。

言此云堪忍等者。释世界名也。此从主立名。悲华经云忍土。真谛云。忍是梵王。由能忍他胜事。不生嫉妒。故言忍也。此梵王为世界主。从主为名。故云忍土。二者。从境为名。此界之中。有地狱饿鬼畜生镬汤炉炭苦。无量无边一切众生大苦故。故名忍世界。三者。从行为名。袈裟幢世界百劫修行。不如阿弥陀佛国一日。阿弥陀佛国百劫修行。不如娑婆世界一日。若行布施。诸方净土之中总行得。若行忍。事须世界行。金须火上试。世界是行忍处。诸菩萨摩诃萨堪忍大劳苦故。故名堪忍。若菩萨于此界中。为王教化。须能忍受故。方居此三千世界教化。故名堪忍也。

言娑婆者讹也者。旧云娑婆。此云杂恶处。从所忍事以立名。净土纯乐。地狱纯苦。此世界亦乐亦苦。有善有恶。故名为杂。又造杂业。故名杂。如维摩经云。诸菩萨曰。未曾有也。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又如不轻菩萨。杖木瓦石而打掷之。

言初禅大小等者。解世界量也。且初禅量。与欲界中一四洲量相似。名等。二禅之下。须弥日月。各有一千。一千初禅等二禅故。如排一千个钱。都以一盘覆之。三禅之下。须弥日月各百万一千个。二禅等三禅故。即是一个一千。是单一千。十个一千。一万。百个一千。是十万。千个一千。是百万。如将前一千与钱盘布在地上。都以一本盘覆之。四种之下。须弥日月。各有万亿一千。千个三禅。等四禅故。即是一个百万。是单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百个百万。是万万。千个百万。是亿万。如以前与钱一千个盘与大盘布在地上。又以一最大盘覆之。如是皆同一成坏。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名为大千界。问何者是初坏时。答颂云。坏从狱不生。至外器都尽。成劫从风起。至地狱初生。何者成坏之相云何。颂云。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且世界坏时。略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劫欲坏时。人中随一有情。自然法尔所得第二静虑。其全有情。展转随学。从此已后。生极光净天。二器世坏时。复有三种。一火灾。二水灾。三风灾。且火灾坏者。起世经说。风吹海水沫。为日天子。具足造作一七火宫殿。消融世界。悉皆坏尽。二水灾坏者。经说。大云遍覆。及至充满光阴诸天。自此已下。雨沸灰水。消光阴天所有宫殿。乃至须弥。如水消盐。变坏皆尽。三风灾坏者。三昧经说。从铁围山间。起大风光。吹遍净天。吹诸州须弥山等。三千刹土。如吹灰土。悉皆散尽也。此三千大千万亿须弥四大州日月等。总属如来一大化身。故如是百亿个小化身。总在千华叶上一个华中。并属一大化身。一大化身所王国。云尽属如来一化受用也。据实。火灾只到初禅尽。水灾二禅尽。风灾三禅尽。不到第四禅。今言顶者。顶有二种。一向内顶。二向外顶。如师僧顶。名向内顶。笠子顶名向外顶也。

言故娑婆世界主者。解主字也。二解。第一云。问何人是娑婆世界主。答第四禅主。是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主也。尸弃第四禅。光明二禅。等取初禅三禅也。

言梵摩云等者。解梵义也。梵摩者是具足梵语。此云寂静。不造恶业故。清净者。离瞋故。净洁者。身有光明故。问六欲天身亦有光明。何不言净洁。答有五衰故。若言梵摩唯是梵语也。若言寂静。清净净洁。唯是唐言。若言梵洁。唐梵双兼也。今唯言梵。但是梵语之中。略却魔字。故云略也。

言尸弃者火灾顶等者。第二解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为一收。即取娑婆世界主。是初禅梵王也。以初禅是火灾顶故。云尸弃。尸弃者顶髻也。故取初禅梵王。为娑婆世界主。光明是二禅。二禅之中。皆以光明为名字。等字之中。等取三禅四禅也。此是疏主第二解。千门万户。解义不同也。

言然大般若五百等。会经文也。疏主第二解。若将尸弃梵王。是初禅梵王。是小千世界主。如何会他般若经文。尸弃者顶髻也。即持髻梵王。是堪忍世界主。文势似取第四禅梵王也。答大般若云。尸弃是梵语。持髻者唐言。以彼第四禅螺髻梵王。顶持肉髻。故云持髻。唯第四禅梵王。独有此相。即顶髻是第一禅梵王之别名。所以作第一解。取第四禅梵王。为娑婆世界主。第二解疏主。依法华经。言尸弃者梵语。翻就唐言。亦云顶髻。亦云持髻。兼初禅梵王。是一火灾之尘顶。亦有此义。亦同长含云。尸弃者。初禅身也。所以疏主作第二解。娑婆世界主。即初禅梵王。名尸弃者。顶髻也。尸弃乃是第四禅。初禅梵王。若言梵王。通四禅。若言尸弃。唯目第四禅初禅也。言尸弃者。梵语。此翻持髻。即是第四禅梵王别名。顶持肉髻。螺髻梵王之别名。故云持髻。若言尸弃者。是梵语。此翻为顶髻。亦是初禅梵王别名。火灾之尘顶。亦是顶髻也。

言光明是余等者。即第二禅主。经言等者。等第三禅。依长阿含。即举初二。等第三第四故。

言龙众也者。二是第十翳虚含洒众。龙众之中。金分为四对。一能喜能贤对(难陀龙王。䟦难陀龙王)。二八龙九头对(沙竭罗。和修吉)。三多千少恼对(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四依心依色对(摩那斯心优钵罗毛)。问龙是畜生趣。何故于天众后。释王众前。烈名耶。答凡有四义。一其力最大故。五种不思议力中。龙居其一。一业力不思议。二世间力不思议。三龙神力。四禅定力。五佛力。第二助天斗故。正法念经说。恶龙助修罗斗。善龙助天斗。今是善龙。故助天也。三调适阴阳。于人有恩。故次天烈。四护千佛法藏故。次先烈也。问既龙能调适阴阳。何故有天旱。答由五义故天旱也。一火大增。烧云四散。二风大增。吹云四散。三修罗收云。归于大海。四云师雨师多故于放逸。五众生悭贪嫉妒。多恶业招故。又麟虫之属。龙为其长。德配五灵。能大能小。能幽能明。春则升天。冬则入泉。变化倏忽。不可具言。广雅云。有鳞甲者为蛟龙。有翼者为鹰龙。有角者为虬龙。无角者螭龙。庄教中有卵胎湿化四生龙也。

言此二兄弟等者。安国云。此是王舍城龙。近城之处。雨泽依时。常多丰稔。所以佛将弟子。多在此城。

言风不鸣条等者。凡所作事。善应人心。见者皆喜。故名为喜。

言初能令喜等者。问初二龙如何名喜。后名贤。答疏云。初能令人喜。故名喜。

言性贤名喜者。此龙自性贤善。令人喜也。

言娑伽罗者。此龙居在世界外第八咸海。即天授品娑竭罗龙宫。从所依海以立名。起世经说。大海底有娑竭罗龙宫。纵广正等八万由旬。伽竭二音相近也。纠国云。本是国名。此国近一仙人。仙人咒一国成海。此龙居中。故以为名。

言和修吉者。即九头龙也。

言绞妙高等者。此有二意。一欲绞山令断取帝释而食。帝释集诸天众。于善法堂。念般若波罗蜜。龙威自息。二者。此龙为守护诸天。受乐此山。故以绞之耳。两解尽善。以八大龙王多是福德善龙也。此龙之类。其数非一。举彼流类。故云之类。此九头龙。是鸟长国龙。由释种初逐化身为象。驮释种出也。

言多舌者。舌有多故。名多舌。二语多故。名多舌。

言或由嗜语等者。语多故名嗜语。如人言此人了事七手八脚。非实有也。

言此云无恼者。无恼即少恼对。旧云阿耨达池。皆讹也。此龙从所依池。以得名。其池在灵山北香山南。周八百里。其龙宫殿在中也。

言离三热恼者。楼炭及起世经云。此池龙无三种热恼故。一无热沙所烁。由龙游戏时多化作人。忽被热砂砾着。便伏本形。二无风吹衣露形。龙变为人之时。变尾不得。风吹衣露形。若见身形。心生热恼。三无妙翅鸟所食。阿耨达池经云。佛欲往彼池。化诸龙去。先遣目连。惊觉彼类。时目连化为妙翅鸟。鼓翼鸣觜。诸龙子等。惊怕至甚。遂至王所。而作是言。比无此事。今何忽有。故说此池龙。不被妙翅鸟所食。金城云。更有三种。四所食香饭。变成虾蟆。五身有逆鳞。沙石入身内。六若行染时。露现如蛇相结。

言华严经云大地等者。有疏云。八地菩萨亦无烦恼。八地既是第三劫。故名大地。唯识云。以十种胜行历三劫。得名各殊。初劫但名波罗蜜。第二劫名近波罗蜜。第三劫名大波罗蜜。故名大地也。问此等诸龙。为后总是菩萨化。为后是实耶。答通于二种。若是实龙多分破戒。堕在龙中。问何以知之。答案海龙王经第三云。龙王白佛言。我从拘楼秦佛时。生于龙中。诸龙妻子眷属皆少。今时龙众何太多耶。佛告龙王。拘楼秦佛时。有九十八亿破戒之人。生于龙中。拘那含牟尼佛时。八十亿人。迦叶佛时。六十四亿人。在家出家破戒。生于龙中。我法中九百九十亿人在家出家。违犯禁戒。皆生龙中。以是之故。妻子眷属不可称计。由此龙中通化实二种。若是实报。多是破戒。

言离苦法门等者。八地菩萨能化众生。离于苦故。能为龙麟甲之内流出于水。济瞻部众生。离饥渴苦。

言慈心者。亦云依心。约众生。有不要雨。故先云七日。故号慈心。与此相违。非慈也。如人失火。不可先云也。

言沤钵罗者。此云依色。路云。四色华。优钵罗是青莲华。疏主云。红莲花。错也。此亦不然。优沤二字。因义全别。优钵是青。沤钵是红。非错。如此方有字。加不字。是无义。若加亦字。是有义。不可以钵罗是同。遂无青红之别。不妨无有义殊。此亦以居池得名也。

言梵云紧那洛者。第十一清歌雅乐众也。

言歌神者。即歌咏盛德之义。非以四谛缘起六度。便作凉洲水调歌之有类。尚书皋繇。乃廋贝载歌。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或如云何梵等。下云。歌呗颂德。事谂注。经云。狩形人面。而有一角。旧云疑神仙。人人见疑。是人非人。又云。马头人身能语。问何趣所摄。答杂心云。畜生摄也。智论十二云。天趣摄。以稍劣故。如世间仆隶。人之所使。是人趣收。此更为天所使。故知是天趣摄。在十宝山间也。歌神乐神与诸天作乐。分番上下也。若准正法念经说。北州别有一山。名如意山。所受快乐衣食等天同故。亦名无忧山。入此山者。皆快乐故。四个歌神。各在一偶而住。面貌亦异。一偶如黄金色。一面如白银色。一面赤色。一偶即紫色也。

言初歌四谛等者。问如何初歌四谛。配法紧那罗。次歌缘生。配妙法紧那罗等。答名法者。唯有名字章句。而无实义。名法。声闻根劣。四谛但为法。次歌缘起者。胜前四谛。得妙法名。次歌六度者。包含广大。故名大法。有三义故。名大法。一者。四谛缘起六度。总是所缘境。三种境中。此最大故。故名大法。二者。包含总摄。万是万行。体是大故。名大法。三者能感大果。故名大法。后歌一乘。故名持法。非空非有。可任持故。故名持法。化度问。与一乘何别。答六度是三乘中顿教大乘。一乘是四十年后渐教大乘。会别故各一任持。声闻不退。得名持法也。又说六度是四十年前三乘中权教大乘。今此一乘是四十年后了义大乘。或一乘通教等。四法六度唯行。自成别故。

言或初三种歌等者。初歌声闻教行。名法。次歌缘觉教行。名妙法。次歌六度教行。名大法。后歌一乘理果。名持法者。一乘理果非有非空。可任持故。问何故前三种歌三乘教行。后一但歌一乘理果。答此顺经宗意。令听三乘之教。悟一乘之理。行三乘之因。趣一乘之果。故前三歌三乘教行。后一歌一乘理果也。

言或歌一乘教理等者。歌一乘教名法。歌一乘理名妙法歌一乘理名妙法。歌一乘行名大法。歌一乘果名持法。疏中三解。初解任持一乘教理行果四法。二唯任持理果。三唯任持果。皆约所持以立名。欲令二乘回心向大也。

言随佛所说一会等者。谟云。总结所歌之德。随佛一会所说之法。皆为逗根。是故此神即事歌赞。不唯空歌法华经。维摩会下。歌不二法门。涅槃会下歌佛性。

言如世乐音等者。如秦王破阵乐等是。经云。乾闼婆等者。腾芳烈乐众。智论名童笼魔。此云树。居在地上十宝山中。华严中具烈名字也。

言乐音五孝反等者。乐字呼。

言梵云末奴等者。末奴云意。是若云可。飒缚罗名音。若就梵语次第。名意可音。谓顺唐言。云可意音。可意人心乐欲闻言故乐也。言亦名如意音。译经之人意存省略。故但言乐也。疏主以一句。疏解乐字。义便尽乐者。令人爱乐也。此非正译。但是以义安之。可意如意皆是乐义。乐乾闼婆王与美乾闼婆王。两个王。经中无音字。即与末奴是若。义相应也。若言乐音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两个王。经中有音字。即与梵语之中飒缚罗义相应也。

言正法华云等云柔耎者。缘无音字。证此经中乐乾闼婆王。

言和音者。缘有音字。证此经中乐音乾闼婆王。上来如意音和音可意音。尽是令人乐闻。解乐□字说。若帝释诸天要作乐。乃有异相。即飞上天。与紧那罗分番次上下。但头上有角者。名紧那罗。无角者名乾闼婆。问何趣摄。答有云鬼趣摄。亦云修罗摄。实天趣摄。是劣天所收。作乐唱歌。护诸天故也。

言梵云健达缚等者。西域呼散乐人。为健达缚。即是唐言寻香行。以彼乐神。不事生计。常作乐说闻道。大官除改。或人家有喜庆事。此便寻香气。西域唤作乐人。名寻香。听采而行。名寻香行。与人作乐。或可寻酒食香气而行。名寻香行。此乐神却是从彼散乐人为喻。得名健达缚。即是此方寻香行义也。都有三种。一者。根本乾闼婆。食细香。如中有身。二又与诸天作乐。三海上蜃气。此是三种散乐二义。问根本故从彼为名。然寻香中。有少差别。根本即食细香。如西方散乐寻香作乐。即寻局席之香。与前名同。海上蜃气楼名乾闼婆者。即从人所弄。造假城等。得名也。

言一非丝竹如鼓等者。所作乐不过八音。书云。八音刻谐。谓之乐。一金。谓钟铃之类。二石磬。架上打有声。三丝。筝琴瑟弦索也。四竹。谓箫笛等。五匏。即笙也。柄似酱杓子。口中含着。六土。埙篪形似黄具楼吹之。七谓革。有毛曰皮。无毛曰革。即鼓皮也。八者木。木中有二。一机。即木桶中安舌而撼之。众乐一时动。二者缺。即是板上𥁞大虫形。剜作大虫形段。背上安二十四齿。相似曲终。把一竹帚子。忧之作声。众乐一时停止。亦名为龃龉也。

言非丝竹之下者。此四乾闼婆王。不越彼二类摄尽。贺云。若据诸乐。五音皆备。各是一家。更无胜劣。但由能弄之人胜劣。故分上下。此解不然。疏中更言乐中有二类。非是约能弄。贺言未当。且八音之乐。有淫有正。如今国家大礼所奏者。皆是雅乐。时间所有汉震胡部。是郑卫之乐。故丝竹及非丝竹。以分胜劣。故诗序云。情发于声。声成于文。谓之音声。有宫商角徵羽。成文者即宫商。上下相称名音。故有治世之乐其音正和。乱世之乐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怨思其民困。论语云。恶郑声之乱雅乐。故知乐有淫正两别。今此言上下者。所谓正声故。以正声配音也。即约所奏之乐也。若乐乾闼及美乾闼即举能乐能美人说。以为其名。不约所奏。注经云。一无声之乐。如作舞浑脱等。下者名乐乾闼婆王。上者名美乾闼婆王。二者。有声之乐。如箫笛等。下者名乐音。上者名美音。

言或此同前等者。即如紧那罗等。曰初作四谛音曲。名乐。次作缘起音曲。名乐音。次作六度音曲。名美。后作一乘音曲。名美音。或作声闻教行音曲。名乐。或作缘觉教行音曲。名乐音。次作六度教行音曲。名美。后作一乘理果音曲。名美音。曾有人箜篌中念得金刚经一卷。又如荆珂刺秦王。秦王请听美人弹琴一曲。美人于琴中。教王掣罗袖逾屏风等。是此类也。

言经云有四阿修罗王等者。此非天众也。亦云第十三动山涌海众。谓阿修罗居大海下。欲与帝释战。从海下发兵。吐气冲海水。令其沸腾。摇动须弥。名动山涌海也。

言梵阿素洛等者。解总名。问何名总名。答疏言。梵云阿素洛。此云非天。言阿修罗。讹也。准疏主解。素洛天之异名。并是天趣摄。问此更是天。何名非天。答是天无天行。毁责名非天。虽无天行。元来是天。

言以多谄诈等者。问何云非。素洛云天。问天中上。至梵世。总有谄诈。何不名非天。答以多谄诈。一向行谄。简天中则劣。或暂时有。不同修罗。故说天中名为质直。上说来修罗。是天摄也。

言如人不仁亦名者。如人不行人行。毁责云非人。元来是人。意言是人身行不仁。故云名非天。不言非畜生。修罗是天摄。无天行故。故言非天也。

言瑜伽佛地等者。疏主一往引诸教之便有通。通趣摄。三趣摄不定。

言有云罗睺阿修罗等者。只如犊子鸡胤部。如班足王。不可还是畜生所摄耶。

言今依大乘瑜伽等者。疏主断云。今依大乘瑜伽为正也。

言一极弱者在人间等者。只今西方见有修罗窟。即清辨菩萨住处也。西域记云。驮那𤌴迦国城南不远。有大山岩。有婆毗䟦伽菩萨。唐言清辨论师。住阿素洛宫。待见弥勒菩萨成佛下生之时方出。此论师闻摩揭陀国护法菩萨宣扬教法。学徒数千。有坏谈义。杖钖而往。至波吒厘城。知护法菩萨在菩提树。论师乃命门人曰。汝行诣菩提树护法菩萨所。如我词曰。菩萨宣扬遗教。导诱迷徒。仰德虚心。为日已久。然以宣愿未果。不遂礼谒。菩提树者。誓不空见。见当有证。称天人师。护法菩萨谓其使曰。人世如幻。身命若浮。渴曰勒诚未遑。谈议人信。往复言。不会见论师。更还本土。静而思曰。非慈氏成佛。谁决我疑。于观自在菩萨像前。随心陀罗尼。绝粮饮水。时经三年。观自在菩萨乃现妙色身。论师曰。愿留此身。待见慈氏。观自在菩萨曰。人命危脆。世间浮幻。宜修胜善。愿生睹史多天。于斯礼觐。当达得见。论师曰。志不可旧。心不可二。观自在菩萨曰。若然者。宜往䭾那羯磔迦国城南山岩执金刚神所。志诚诵持执金刚陀罗尼者。当遂此愿。论师于是往而诵焉。三年之后。神乃谓曰。伊何所愿。在此勤励。论师曰。愿留此身。待见慈氏。观自在菩萨指遣来请。悉充我愿。其神示曰。此岩石内。有阿素洛宫。如法行请。石壁号开。开即入中。可以待见。论师曰。幽居无睹。讵知佛兴。神曰。慈氏出兴。我当相新。论师受命。专精诵持。复历三年。初无异相。咒芥子以击石岩。豁而洞开。是时百千万众观睹忘返。论师再三召慕。人见皆怕。唯六人同入。入已壁遂合。今是此类也。余者。居大海之下。有云水居。有云穴居。在须弥山北孔穴中。

言以下四类十地经说二妙等者。如是次第四类。皆二万一千由旬。计八万四千由旬。据理透入金轮也。

言准此已下八万四千等。问须弥之底。下据金轮。言深于须弥矣。即有透金轮之过。如何会释。答路府三说。一量度大小不同。本只是八万由旬。着小尺度量。加四千由旬。二云。业力所致。亦后句失。如石中铁中火中有众生也。金轮不可透。业力使之然。必若透金轮。还当由业力。三云。据实。海水亦深八万四千。举其全数。但言八万。俱舍颂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据实。八十四千也(上解业力胜也)。

言与起世经相违等者。一山东不同。二水下不同。彼说须弥东。是一句。西去一千等。是一句。道理方显。

言是别聚落等者。西去山千。一千由旬有宫殿者。是别聚落。不妨散作余七金山等。如今世人。居别宅等。亦复何失。

言罗睺此云等者。解别名也。今疏中依十地经辨次第。先列罗睺阿修罗王。据道理。亦合先列。住居最上。又是前军故。合先列也。译者差别。在后安之。法华经先列婆稚阿修罗王。最后列罗睺阿修罗王。不约大小。今疏主不依法华经中次第。依十地经中。先列罗睺。梵云罗睺。此云执者障义。罗睺阿修罗王与天斗时。日月天子放盛光明。射修罗睺眼。修罗又是非天前军。又以手遮日。令暂隐没。故云执日。如说耶输之子名曰罗睺。为障佛日。故言执日。此但手遮。非手犯日也。

言婆稚者。旧云被缚。此古人解也。

言团圆等。圆满之义。身形充实。故云圆满。有大势力。战歒得胜。故云最胜。战有勇决。故云勇健。正法华云最胜。义与勇健相似。

言䟦陀缚义等者。婆稚与䟦稚迦。此五字广略不同。大段翻为团圆。为正。若翻为被缚。即错。

言佉罗骞等者。佉骞二字。皆去声呼也。驮字平音呼。陀音同也。

言广肩膊者。膊广厚也。

言明文其身者。即是画其身也。只今荆蛮而有此俗。昔者周大王有长子三人。长曰大伯。次曰仲雍。小曰季历。季历贤。又生圣子。父王曰。大伯欲自居位。恐宝位不及。文王曰。故以天下让于季历。而自断发。文身踝形。以为饰。适于荆蛮。

言此为最大。即身形大也。阿含经云。世界初成。色界光音天子从天下来。入海沐浴。精流水中。变为一卵壳。经八千岁。开生一女修罗。身如须弥山。千头少一。后水触女身。由是有孕。遂生一男。号毗摩质多。其身四倍。大于母身。九头八脚。千手少一。后纳香山乾闼婆女。生设支夫人。即帝释父公也。问欲界诸天尚无精秽。云何色界天而有精耶。俱舍云。唯六欲天受妙欲境。初二天依地居。形变成染。与人无别。然风气出。热恼便除。非如人间有余不净。夜摩天众。才抱成欲。睹史天执手。乐变化相笑。他化天相视。云何色天而说精流。答沼云。此是经部中。叙外道义。故无有异。又修罗宫殿只有八万由旬。今质多身四倍大母。母之身量已等须弥。如何彼宫而能居得。故知是外道义也。

言梵云揭路荼。此云妙翅鸟。亦名吞龙。啖毒众也。

言不唯金故者。破古师云。金翅鸟翅羽色妙。不唯金故。

言比丘当知若卵生鸟等者。按楼炭经第四云。须弥山南。大海之北。有大铁树。名俱梨睒(陕音)。身茎周币二百八十里。高四千里。枝叶分布有二千里。树东面有卵生鸟及卵生龙。南面有胎生鸟及胎生龙。西面有湿生鸟及湿生龙。北面有化生鸟及化生龙也。其卵生鸟欲食卵生龙时。于是飞向东面枝上。下观海水。两翅扇水令开。取卵生龙食之。而不能食胎湿化生。龙。胎鸟欲食卵胎生龙时。飞上南枝。扇水令开。取卵胎龙食之。乃至化生鸟食化生龙时。上北枝上。扇水令开。取前四生龙食之。此鸟各别有宫殿。方圆二十四万里。七重城壁。皆是七宝。七重栏楯。树木园苑。小鸟和鸣之相。又譬喻经云。摩竭陀国西北。有九黑山。山外有香醉山。香醉山内。有末拉末离树。此云铁叉树。其树高大。坚硬如铁。诸妙翅鸟常在此树。其鸟身大。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者。栖此树上。树不动摇。亦无折损。又有一鸟。形如鸲鹆。名曰鸟坚鸟。复于此树上止住。若住东枝。枝即东侧。南西等枝亦尔。若在中枝。乃可安住平正。妙翅鸟见已。生□恚。谓树神曰。我身极大。栖此树。树不动摇。鸟坚鸟云何令树摇动。树神答曰。汝身大所食至轻贱。上食龙。龙食于鱼。所食更贱。不能令大树动摇。彼鸟坚鸟唯食金刚。金刚坚硬。难可摧坏。所食更重。树则倾摇。比当知喻。如十二有支。生死苦果。如铁叉树。彼妙翅鸟所食轻物。不能令铁叉树动摇。犹如俗人。虽谈俗典文字。葛洪万卷。诸子五车。不能破坏生死大树。鸟坚鸟身形虽小。所食贵重。能令大树动摇。喻如沙弥虽小。受持佛经。故能破坏十二有支生死大树也。

言是时此鸟以翅等者。辟者开义(房益反)。四生妙翅鸟。能食四生龙。后必带前。如胎生鸟。能食胎生龙。兼食前卵生龙。兼前带后。后必能带前。如化生鸟。食化生龙。兼食前三生龙也。摄问云。化生龙顿生顿灭。既无身形。如何有资益义。答有三义。一云。化生鸟食化生龙。如空食空。能食所食。俱是化生。死了无身形。说何资益。二者。化生鸟不唯空食化生龙。兼食余三生。只此三生。便能资益化生鸟。三者。不约所食。俱说有能食化生龙之作用。未必食也(第二也)。

言设使龙身而事佛等者。缘龙事佛。皆变本身为人。是妙翅灼然不敢食。设使不变为人。空作龙身而事佛者。是妙翅鸟亦不能食啖。如来在日。有妙翅鸟食龙。龙后向佛说。佛变取袈裟一缕。系着身上。妙翅鸟不能食啖。问何故佛变系袈裟。答佛有二意。一佛以慈心。不可阻坏。二昔曾破戒。今为鸟王。见沙门形。即便敬修。恶心便息。有一龙得袈裟缕系身。便向水面上来。被妙翅趁。龙遂化作人走。其妙翅鸟亦化为人走。趁着龙始拟吃。身上忽见袈裟。便不敢吃。或上铁叉树。或上或下。辟水令开。见龙身上袈裟却回。如是七度。心中饥。热火从心起。火焰上彻天宫。帝释变善龙。降雨灭火。唯收得心肝。犹如人䏶。亦如车毂。帝释得为如意珠。即如意迦楼罗王轮王得之为宝等。

言不可阻者。损也。隔也。忧也。路府云。疏置设声。文稍不便。恐疏错。应言若使。即极分明。牟云。然置设言。别有深意。文言设者。即同俗纵然之义。意言若事佛者。纵言合食。亦不能食。况余不应者也。故非疏错。

言亦云大威德者。解别名也。诸龙怖故。只自卵生龙怖。非诸类怖也。

言大身者。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纪国云。大海龙王也。今准南洲。南东西北四方。始有八万里。如何容受。牟答。约此在咸海中。欲食龙时。辟水两向而取。海水已深八万由旬。即一百二十八万余里。不说南洲实安此鸟也。

言大满等者。肠常满故。

言如意者。颔下有如意珠。只此便是自心火起。烧鸟王身。轮王收得。为珠宝也。有说收得心肝。恐非也。疏主自言。领下有珠。何故言心肝。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