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附 录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唐诗三首讲解

讲唐诗三首,我先分开来讲每一首诗的思想内容,再合起来讲这三首诗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技巧,最后讲一讲诗的格律。

望 岳1  杜 甫

岱宗2夫3如何?齐鲁4青未了。

造化5钟6神秀7,阴阳8割9昏晓。

荡10胸生曾⑪云,决⑫眦⑬入归鸟。

会当⑭凌⑮绝顶⑯,一览众山小。

在诗里两句为一联,八句是四联。现在我就一联一联地讲。

第一联两句是说:泰山是怎样的一座山呢?它横亘齐鲁,一片青葱,绵延千里,看不到边。这是多么大的一座山哪!

第二联两句是说:大自然把世界上所有的神妙、秀丽的景象,都集中到泰山来了。泰山的高峰,耸入云霄,山南迎着太阳,天容易亮;山北背着太阳,天容易黑。这是多么高的一座山哪!

第三联两句是说:白天,高山上升起一层层的白云,把我的胸怀都给洗干净了;到了黄昏,群鸟归山,我睁大了眼睛看,把眼眶都睁裂了。这是多么远的一座山哪!

第四联两句是说:我爱这座高山,我不久将要攀登它的最高峰,看看其他的山,该是多么渺小啊!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的伟大的心胸和气魄。他借着泰山的崇高和远大,来描写自己理想的崇高和远大。

春 望⑰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⑱连三月,家书⑲抵⑳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㉑欲㉒不胜㉓簪㉔。

第一联两句是说:国家已经破碎了,山河还在,但是什么都完了;春来了,城中草木很茂盛,很深,但是城中的居民呢?也快完了!

第二联两句是说:春天花开了,但是时局使我感伤,春花只能使我流泪;春天鸟叫了,但是妻离子散,春鸟只能触动我的悲哀。

第三联两句是说:战火已经连续三个月了,我多么盼望有人捎一封家信给我呀!一封家信真是值万两黄金呢!

第四联两句是说:我的头发白了。我每逢心里烦闷时就挠头,白头发越挠越短,我的簪子简直绾不住我的头发了! 我是多么苦闷哪!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同时也道出了个人的苦闷。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㉕四州刺史㉖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㉗正茫茫。

惊风㉘乱颭㉙芙蓉㉚水,密雨斜侵薜荔㉛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㉜。

共来百粤㉝文身㉞地,犹自音书㉟滞一乡㊱。

解题:柳宗元被贬官到广西柳州,任柳州刺史,同他一起被贬官的还有四人,分住在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四个地方,大家都是患难朋友。当时北方人认为南方是很野蛮的地方,如果谁被贬官到南方去,就感到很悲伤。有一天,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作了一首诗,想寄给四个朋友,由于当时寄东西很不容易(寄,就是委托人带的意思),因此在柳宗元的诗里有很多感慨。

第一联两句是说:我登上城楼,眺望荒僻的旷野。海呀(柳州没有海,这是诗人的联想),天哪,这些景色不但不能使我快乐,反而增长了我茫茫的悲哀。

第二联两句是说:风是那样急,荷花塘里的水都被吹乱了;雨是那样密,薜荔墙也被飘湿了。

第三联两句是说:山上的树重重地遮住了我远望千里的眼睛,我的好友所在的地方看不见啦!江中的水弯弯曲曲的,多么像我那弯弯曲曲的愁肠啊!

第四联两句是说:我们四个人都是被贬斥到遥远的南方来的,应该可以常常通信,但是事实上通信是这样困难,这就令人更加伤感了。

这首诗表面上是柳宗元叙述自己谪居生活的悲哀,实际上却隐藏着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当时柳宗元参加了比较进步的政治集团,这个集团失败了,他和四州刺史同时遭受贬斥。这首诗是寄给四州刺史的,因此不可能是简单地表达个人的悲哀。

这三首诗都是描写远望的,但是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有很大的差别。首先是地点的差别:泰山、长安、柳州,地点不同,景色当然也有所不同。其次是时令的差别:《望岳》咏的是春天或夏天的景色,《春望》咏的是春天的景色,《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咏的是夏天的景色。但是更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心情的不同。有句成语“触景生情”,这话说得不大全面,应该是先有一种感情,然后触景才能生出情来。而这种感情是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的。杜甫在写《望岳》时,只有二十六七岁,正是少年气盛、奋发有为的时期,到了写《春望》时,年纪已经大了,又是饱经忧患、流离丧乱的时期,心境大不相同。而柳宗元则是一肚子牢骚,无处发泄,这跟杜甫的心境又不同。感情不同了,所看见的外界事物,也就引起了不同的联想。譬如说,许多人都看见过高山的白云,但是只有像杜甫这样的人,才会感到洗荡心胸。人人都见过春花,但只有像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人,春花才能刺激出他感时的眼泪来。人人都看见过江水,只有像柳宗元这样满怀悲愤的人,才联想到它好像九回肠那样绞痛。诗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上。景物本身是没有感情的,感情是人所具有的。因此,诗人的意境永远是主观的东西。

诗有写情,有写景,有情景交融。诗人并不常常直接写出他的感情来,在多数情况下总是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上,所以要写景。所谓写情,就是叙事,讲自己经过的事情;所谓写景,就是描写大自然的景色。有人说,诗人们总离不了描写风花雪月这样的景色。为什么呢?因为风花雪月是大自然中最主要的景色,诗人要通过花的颜色、鸟的叫声来反映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写景的作用。有时候则是情景交融在一起的。下面就来具体讲讲这三首唐诗的情景:

《望岳》这首诗,前四句是写景,第三联两句是情景交融,末两句是写情。

《春望》这首诗,前四句是情景交融,后四句是写情。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这首诗,第一联是情景交融,第二联是写景,第三联是情景交融,第四联是写情。

一首诗应在何处写情,何处写景,完全是诗人的自由,但是,诗人最重视声音和色彩,所以写景是诗人的重要的艺术手段。写景就是使诗歌形象化,这可以说是诗的基本知识之一。

写诗也像写文章,要有章法(组织结构)。现在就来讲讲这三首唐诗的章法:

《望岳》这首诗,先写了“岳”(前四句),再写“望”(第五、六句),最后(第七、八句)以“望”后的感想作收。

《春望》这首诗,先是分头写“国破”和“城春”(头两句),然后以“感时”句承“城春”,以“恨别”句承“国破”,然后又以“烽火”句承“感时”,以“家书”句承“恨别”。这样一环扣一环,组织非常严密,最后双承,以感叹作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这首诗,第一联总写登城楼,第二联写近景,第三联写远景,最后发出感慨作收。

这三首唐诗的共同点,都是以感想来作收的,如不这样,就收不住。这三首诗的章法都很严密。但是,也有一些诗是不大讲究章法的,因为诗有跳跃性,有时候读者摸不清它的来龙去脉,初学诗的人还是应该先讲究章法。我们今天不鼓励大家学写诗,但是要欣赏诗,就得从章法上来欣赏。

现在讲诗的格律。所谓格律,就是规则,诗人根据这个规则写诗。诗有古风(古体诗),有律诗(今体诗),这是诗的两大类。古风的规则很简单,只要押韵就行了。律诗的规则比较复杂,除了押韵之外,还有平仄的格式。在这三首唐诗中,《望岳》是古风,其他两首是律诗。诗除了分古风和律诗外,还分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五字一句的古风叫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古风叫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字一句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字一句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还有长短句,除五言七言外,也有三言、四言、六言的不等,这叫杂言诗。杂言诗一般是归在古风里,因为古风的字数没有规定,可长可短。律诗的句数和字数都有规定:五律八句四十个字,七律八句五十六个字。《望岳》是古风,但也是八句四十个字,这是偶合。此外还有绝句,它是律诗的一半。如五绝四句二十个字,七绝四句二十八个字。绝句一般属律诗体裁,但有例外。七言绝句的规则和律诗的规则是一样的。

唐诗一定要押韵。什么叫押韵呢?就是韵母相同的字,在不同句子的同样位置上出现,叫作押韵。押韵一般都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单句不押韵,双句押韵。《望岳》第二句的“了liǎo”,第四句的“晓xiǎo”,第六句的“鸟niǎo”,第八句的“小xiǎo”,韵母都是“iao”,所以押韵。《春望》也是一样,第二句的“深shēn”,第四句的“心xin”,第六句的“金jin”,第八句的“簪zēn”,韵母都是相近的,只是听起来不够谐和,这是由于古人的读音与现今普通话的读音不大一样,如按古人的读音也就谐和了。现今在广东的东边,福建的西边,江西的南边,有人说一种客家话,这种话还保留着古人的读音。比如客家话的“深”念qim,“心”念sim,“金”念gim,“簪”念zim,韵母都是“im”,听起来就谐和了。律诗的第一句也可以押韵(特别是七律),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这首诗,第一句的“荒huāng”,第二句的“茫máng”,第四句的“墙qiáng”,第六句的“肠cháng”,第八句的“乡xiāng”,韵母都是“ɑng”,所以是押韵的。五律也是一样,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要是第一句押韵的话,一首诗就有五个韵脚了。

律诗还有个特点,就是平仄的格式。要知道什么叫平仄,先要知道汉语的声调。比方说“天”跟“田”是两回事,说“买” 跟“卖”的意思正相反,声调的不同,就有这么大的区别。所以欧洲人学汉语会感到很困难。说话的高低不同(指音乐上的高低),长短不同,这也就是声调的不同。唐朝的声调跟现今普通话的声调不同,如果以现今普通话的声调去读唐诗,听起来就不同了。古代汉语中共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里也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汉语的入声,在现代普通话里是没有的,已分别归并到普通话的四声中去了。入声比较短促,一出声就收住。

这种入声,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甚至山西、内蒙古、河北(部分地区)还存在。比如“衣”字,按古代汉语四声念“衣”(平声)、“椅”(上声)、“意”(去声)、“益”(入声)。再如“剥削”,在普通话里都是阴平,在古代汉语里是入声,上海话还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入声。怎样才能知道古代汉语的入声呢?办法不太多,最好的办法是查字典,或者是查书,如我写的《诗词格律》一书的后面,就附有诗韵举要,其中分别了四声,有空可以看看。

什么叫作平仄?平声仍叫平声,其余三声(上、去、入)叫仄声。仄的意思就是不平。古人作诗,就靠平仄的交替形成一种音乐上的美,也叫作抑扬的美。如果声调毫无变化,那就显得单调不美了。比方唱歌,如果老是一个调子,那就不美了。古人把四个声调分成两类:一类是长调,也叫平调; 一类是短调,也叫仄调。这两类声调怎么个交换法呢?律诗的平仄格式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格式:

(一)五言律诗(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子:杜甫《春望》)

(二)五言律诗(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子:李白《送友人》)

(三)七言律诗(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四)七言律诗(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子:李商隐《隋宫》)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凡是字外加圆圈的都表示可平可仄。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绝句是律诗的一半,取律诗的一二两联、中间两联或头尾两联都可以,因此绝句的平仄容易懂,就不再讲了。上面说过,双句押韵,单句一般不押韵,如果单句押韵的话,平仄就有点儿变化。如五言律诗(仄起式),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如果要押韵的话,就得把最后的“仄”插入“仄仄”和“平平”的中间,成为“仄仄仄平平”,与第四句一样;七言律诗(仄起式),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是押韵的,如果不押韵的话,就得把最后的“平”插入“仄仄”和“平平仄仄”的中间,成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与第五句一样。平仄的格式并不难记,它是每两字成为一组,而且要交换。如头两字是“仄仄”,后两字就是“平平”,再后两字又是“仄仄”。如果是五言律诗,就去掉最后的一个“仄”字,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的变化方法有两种:一是加尾,一是插中。加尾就得加一个相反的字,如“仄仄平平”,加“仄”字,成为“仄仄平平仄”;插中就得一个相同的字,如“仄仄平平”,插“仄”字,成为“仄仄仄平平”。这是由四个字变为五个字。由五个字变七个字,这很好办,只要在五个字的前面加两个字就成了,而且这两个字总是相反的。如五言律诗(仄起式)与七言律诗(平起式)一样,只是七言律诗头上加了两个相反的字。

律诗的平仄有“对”和“黏”的规则。“对”,就是单句的平仄与双句的平仄相对,也就是相反的意思。如五言律诗(仄起式)的第一句与第二句,平仄正是相对的。所以说单句的平仄与双句的平仄永远是相反的,这种相反的规则就叫对。不这样,就叫失对。“黏”,就是平黏平,仄黏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就是第三句跟第二句相黏,第五句跟第四句相黏,第七句跟第六句相黏。黏的意思就是相同。如五言律诗(仄起式),第二三两句都是平平起的,四五两句都是仄仄起的,六七两句又是平平起的,这就叫黏。不这样,就叫失黏。早期的唐诗也有失黏的,后来才严格起来。

对和黏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黏”,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对和黏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诗的规则;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就都能背诵出来了。

对仗问题。对仗就是对联。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仗就是把两个字相对,一个字在单句,一个字在双句。对仗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字对数字,颜色对颜色。如《春望》这首诗的第三联,“烽火”对“家书”(名词对名词),“连”对“抵”(动词对动词),“三”对“万”(数字对数字),“月”对“金”(名词对名词)。对仗还有一个规则,是平对仄,仄对平。这跟平仄相对是一样的,如“风”(平声)对“雨”(仄声)。“风”对“云”就不合式了,因为“风”跟“云”都是平声字。要对的话,也只能在五言律诗的头一个字或七言律诗的头一个或第三个字相对,因为这里是不拘平仄的。作诗要有对仗,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这首诗,第二联和第三联对仗,首尾两联可用可不用。《春望》这首诗,一开头就用对仗,最后两句话一般不用,但有时也用,所以律诗比绝句更难作。古风一般不用对仗,但《望岳》这首诗,中间两联用了对仗,平仄也有些合律,而且字数与律诗符合,这样《望岳》也算是古风与律诗之间的诗体了。

1〔望岳〕岳,指东岳泰山。公元735年(唐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到洛阳应进士考试,没有及第。他在赵齐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漫游,时间约在736—740年间。杜甫写这首诗时,大约是26岁或者27岁。

2〔岱宗〕泰山。

3〔夫〕音扶(fú),语气词。

4〔齐鲁〕都是春秋时国名。齐国在今山东临淄一带,鲁国在今山东曲阜一带。

5〔造化〕创造和化育,这里指万物的创造者,即大自然的主宰。

6〔钟〕聚集,集中。

7〔神秀〕神妙,秀丽。

8〔阴阳〕山北为阴,山南为阳。

9〔割〕剖分,分开。

10〔荡〕洗涤。

⑪〔曾〕同“层”。

⑫〔决〕裂开。

⑬〔眦〕读zì,眼眶。

⑭〔会当〕不久将要。

⑮〔凌〕升,登,特指升到非常高的地方去,如“凌空”“凌云”“凌霄”。

⑯〔绝顶〕指最高峰。

⑰〔春望〕春天远望。公元757年3月,杜甫在长安所作。当时安禄山已反,长安沦陷。

⑱〔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有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守卫的人点火相告。这里,烽火代表战争。

⑲〔家书〕家信。当时杜甫的妻子在鄜(fu)州,通信很困难。

⑳〔抵〕抵当,这里当“值”讲。

㉑〔浑〕简直。

㉒〔欲〕将要。

㉓〔不胜〕经不起。胜,音升(shēng)。

㉔〔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时也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这里指的是男用的,帽子上的簪。簪读zēn,不读zān。

㉕〔漳汀封连〕漳州,今福建漳州市;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封州,今广东封川县;连州,今广东连阳各族自治县。

㉖〔四州刺史〕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yè),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他们和柳宗元是同时被贬谪的。

㉗〔愁思〕悲哀的心绪。思,读sì,去声。

㉘〔惊风〕急风。

㉙〔飐〕读zhǎn,风吹动。

㉚〔芙蓉〕荷花。

㉛〔薜荔〕读bì lì,一种蔓生植物。

㉜〔九回肠〕回,转。九回,形容肠的曲折。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九回肠又表示人的悲哀到了极点。

㉝〔百粤〕种族名,也叫“百越”。这里的百粤指今福建、广东、广西三省的地方。

㉞〔文身〕在身体上画花纹。古人以为越人有断发文身的风俗。

㉟〔音书〕音信。

㊱〔滞一乡〕滞,不通。滞一乡,指音信通不到他乡(暗指四州)。

宋词三首讲解

讲宋词三首,跟过去讲唐诗三首一样,先念课文,然后一句一句地讲。讲完以后,再讲每段的大意,讲词的艺术技巧,最后总的讲一讲什么是词,什么是词牌,词是怎样写成的,根据什么规则来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这首词共分两段,下面逐段来讲。

第一段

“大江东去……一时多少豪杰。”

“大江东去”。大江,长江。古人所谓江,一般都指长江。东去,向东流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浪淘尽,波浪像淘米似的,把古代一些风流人物都冲走了,也就是说这些风流人物已经成为过去了。风流人物,指古代既有文采,又有功业的人物。

“故垒西边”。故,旧的意思。垒,古代的军营。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据说。周郎,指周瑜。周瑜在吴国被任为建威中郎将(武官名)时,才二十四岁,吴国人尊称他为周郎。赤壁,从字面讲,就是红色的石壁,是三国时周瑜击破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地方。据考证,赤壁应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苏轼所游的是黄州的赤壁,在今湖北省黄冈县。

“乱石穿空”。乱石,就是石壁。穿空,形容石壁很高,高到好像冲破天空似的。

“惊涛拍岸”。惊涛,像马惊而狂奔的巨浪。有人解释为惊人的波浪,这种解释不妥当。拍岸,拍打着江岸,好像要冲破江岸的样子。

“卷起千堆雪”。浪花很大,就像雪一样。

“江山如画”。形容江山很美,美得就像图画一样。有人会问:真的江山不是比画的江山更美吗?为什么说“江山如画”呢?这是因为画家们所画的江山是按照最理想的江山来画的,江山如画,这就表示江山美到了极点。

“一时多少豪杰”。一时,一个时代。豪杰,指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如魏国的曹操,蜀国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吴国的孙策、孙权、周瑜等都是。为什么只说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呢?因为苏轼当时以为所游的地方是赤壁,是周瑜大破曹操的地方,所以他只怀念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

串讲大意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把千古的风流人物都冲走了。我们看到的旧的军营的西边,据说是三国时代周瑜大破曹操的那个赤壁。这个赤壁,简直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种波浪,好像卷起千堆雪似的。江山好像图画一般,令人想起一个时代该有多少的豪杰呵!

这一段,作者写的是古战场的景色。通过这种描写,读者就可以想象出当时打仗的情况。为什么要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呢?因为这样一写,就可以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同时也就联想起古代的豪杰,而这些豪杰已经是一个一个地被长江水冲走了,只剩下江山如画了。

第二段

“遥想公瑾当年……一樽还酹江月。”

“遥想公瑾当年”。遥想,远远地想。因为年代相隔很久,所以说遥想。公瑾,周瑜的字。当年,指周瑜大破曹操的时候。

“小乔初嫁了”。小乔,周瑜的妻子。乔公有二女,嫁给孙策的叫大乔,嫁给周瑜的叫小乔。初嫁了,刚跟周瑜结婚,表示周瑜很年轻。

“雄姿英发”。就是奋发有为的意思,说明周瑜年轻的时候就有英雄气概。

“羽扇纶巾”。纶(guān)巾,青丝带做成的头巾(一种帽子)。羽扇纶巾,就像今天戏剧中诸葛亮的打扮。这是三国时代一直到南北朝的一些将军们相当流行的打扮,表示文雅镇静。这里是形容周瑜的镇静。

“谈笑间”。说说笑笑,满不在乎的样子。

“强虏灰飞烟灭”。强虏,强大的敌人。虏,敌人的代称。

把敌人叫作虏(俘虏),是藐视敌人的意思。灰飞烟灭,大破曹操是用火攻的,即火烧赤壁,所以用灰飞烟灭来形容敌人被消灭。

“故国神游”。故国,旧国,指古代的三国。神游,精神之游,即心里幻想出(当时)的情况。

“多情应笑我”。多情,容易触动的感情,说明苏轼怀念古人有丰富的感情。应笑我,说苏轼动感情以后会有人笑他。

“早生华发”。“华”同“花”。华发,花白的头发。这里表示苏轼已老了,跟周瑜比差得很远,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

“人间如梦”。感到自己已经老了,没有做多少事情,好像做梦一样。

“一樽还酹江月”。就是说对着江月浇愁。樽,盛酒器,其作用等于今天的酒壶。酹(lèi),以酒洒地,这是古代的一种祭礼。

串讲大意

我从遥远的年代想起当年的周公瑾,他刚刚跟小乔结婚的时候,那英雄的姿态,显得多么奋发有为呵!他头戴纶巾,手挥羽扇,在轻松地谈笑间,强大的敌人已经灰飞烟灭了。今天神游故国,我如此多情地凭吊古人,人们就会笑我,我的头发已经这样花白了。人间的生活如梦一般,不如临江对月喝它一个痛快吧!

这一段,作者颂扬周瑜是一个了不起的风流人物。但是作者自己的理想不能够实现,所以只好借酒浇愁。这首词是苏轼在政治上不得志,受到打击以后写的,他自我排遣,心里有很多不平之气,很多感慨没有地方发泄,于是就借怀古来发泄心中的不平之气。

苏轼的词以豪放闻名,豪,即雄壮的笔调;放,即不受任何的束缚。为什么说苏轼的词是豪放的呢?因为在苏轼以前,一些词人常常纠缠在谈情说爱里,或者是谈那些悲观失望、感伤主义的东西。从苏轼开始改变了这种风气,影响很大,所以说苏轼的词是豪放的。

艺术技巧

我们说一首词好,一方面要看它的思想内容,一方面要看它的艺术技巧。这首词一开始就写长江,就给人一种雄伟壮丽的感觉。词人从来不说抽象的话。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说成“几千年以来,一些英雄人物都死完了”,那就很抽象。这里说“长江的波浪像淘米似的把一些英雄豪杰都冲走了”,这就很形象。这种有形象的句子,人们通常叫它有诗意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是映衬上句的“赤壁”。把赤壁的形状描写出来,衬托了当时打仗的情况。“卷起千堆雪”又映衬上面的“浪淘尽”。在这首词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话是最好的句子。为什么说它好呢?因为没有这三句话,就不能把古战场的雄壮景色描写出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两句话是一副对联,而且对得很工整,很雄壮。“乱石”对“惊涛”,“穿空”对“拍岸”。再从词性来看,“乱”对“惊”是形容词对形容词;“石”对“涛”是名词对名词;“穿”对“拍”是动词对动词;“空”对“岸”是名词对名词。“卷起千堆雪”的“卷”字用得极好。如果我们写,很可能用“激”字,也可能用“溅”字,但是这两个字都没有“卷”字好,为什么?因为“激”是激动的意思,“溅”是飞溅的意思,不能把波浪最美的形态描写出来,而波浪最美的形态就像卷一张白纸的样子。所以写诗写词的人很讲究用字。

“小乔初嫁了”这句话也好,如果说“周瑜当年还很年轻”,这就不像诗句了。大小二乔都是当时有名的美人,说“小乔初嫁了”,就增加了词的风趣。

“强虏灰飞烟灭”。“强虏”一作“樯𫇛”(樯是船上的桅杆,𫇛同橹,是桨的一种),表现曹操的战船都给烧光了。这里作强大的敌人都被消灭了。两种解释都好。

“羽扇纶巾”是写人的打扮,跟前面写景“乱石穿空”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故国神游”这句话很好,好在能承上启下。因为上面讲的都是神游故国的事情,人家的事情,下面要讲自己了。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两句话也有优点,如果单说“人间如梦”那就抽象了,所以用长江和明月来衬托自己愁闷的心情,这就有形象有诗意了。

满江红 岳 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没有题目,“满江红”是词牌名。词可以不要题目,因为写的内容一看就明白。

第一段

“怒发冲冠……空悲切。”

“怒发冲冠”。这是一种夸大的说法,就是说发怒的时候,头发把帽子都冲掉了。另外有一句成语“令人发指”,意思是说头发竖着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凭阑处”。凭阑,靠着栏杆。

“潇潇雨歇”。潇潇,风雨的声音。雨歇,雨停了,不下了。

“抬望眼”。抬起头来往远处看。

“仰天长啸”。抬起头来大喊一声,或是长叹一声。

“壮怀激烈”。激烈,不能用今天的意思来理解,说是某人说话很激烈。这里要拆开来讲,激是激动的意思,烈是热烈的意思。

“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就是三十岁。功名,就是事业。把功名当尘土一样,也就是说不看重功名。

“八千里路云和月”。八千里路,形容路很远,立志远征打金人。云和月,就是说白天黑夜都得赶路。

“莫等闲”。不要轻易的意思。

“白了少年头”。时间过得很快,头发都白了。

“空悲切”。徒然悲哀的意思,也就是说人老了,想做一番事业也不行了。

串讲大意

我满腔热血,感到怒发冲冠;我靠着栏杆,看着风雨潇潇,不久后又停止了。这个时候,我抬起头来远望,同时仰天长啸。我雄壮的胸怀再也压不住了。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并不在乎,我感到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挂怀的。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我渴望的是八千里路的远征,昼夜地赶路,跟白云和明月做伴。我们不要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再悲哀就来不及了。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

第二段

“靖康耻……朝天阙。”

“靖康耻”。靖康,宋钦宗年号。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攻陷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把徽宗(钦宗的父亲)和钦宗一齐掳去,岳飞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犹未雪”。没有能够雪恨,即仇没有报。

“臣子恨”。做臣子的心中之恨。古人常把臣跟子连起来说。

“何时灭”。什么时候才能消解这个仇恨呵!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长车,不是说车长,而是指路长。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北。缺,缺口,指隘口。全句说“驾着车子一直冲破贺兰山的隘口”。

“壮志饥餐胡虏肉”。胡虏,指敌人。胡,古代北方的民族,即当时的女真。这句话是夸大的说法,就是说恨敌人恨到极点了。

“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句话也是夸大的说法。匈奴,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这里指金人。以上两句实际上是表示跟敌人决一死战。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待,等待;旧山河,失去的山河。即岳飞所写的四个大字“还我河山”的意思。

“朝天阙”,最后回来朝见皇帝报功。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楼。天阙,皇帝住的地方。

串讲大意

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灭呢?我要乘长车踏破这贺兰山口。肚子饿了,我就吃敌人的肉;口渴了,我就喝敌人的血。我有这个雄心壮志,而且我相信谈笑之间就可以做到。等待我重新收拾旧山河的时候,再回到朝廷报功吧!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词,可以说是岳飞“精忠报国”的誓言。如果说苏轼的词豪放,而岳飞的词则是雄壮。豪放跟雄壮有所不同,豪放只是摆脱了束缚和某些旧的框框;雄壮却是表现出一种浩然之气,英雄的气概。苏轼的词有感伤的一面,岳飞的词全是积极的,没有任何伤感因素。岳飞表现了一种爱国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说爱国是好的,但是当敌人来了的时候,就有两种爱国的想法:一种是悲观失望,所谓失败主义者,怕亡国而痛哭流涕,不知怎么才能把危亡的局面挽救过来,这种想法,就值不得赞扬了;岳飞是另一种爱国的想法,一点儿不悲观,而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这种乐观主义精神非常伟大。读了这首词以后,我们可以体会到,只有具有高尚思想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来。岳飞的诗词留下的很少,可是质量非常高。

艺术技巧

“怒发冲冠”和“潇潇雨歇”两句话里,隐含着一个典故。战国时代有一个人,他名叫荆轲,当时燕太子叫他去行刺秦王,他动身前唱了一首歌,歌中有两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唱完这首歌以后,听的人都非常愤慨,愤慨到“发尽上指冠”。荆轲是一个壮士,他敢于一个人去刺秦王,这种英雄气概是很了不起的。岳飞用了这个典故,“怒发冲冠”就是从“发尽上指冠”来的,“潇潇雨歇”就是从“风萧萧兮易水寒”来的。知道这个典故以后,我们就能理解岳飞为什么要这样写了。这样写,一开始就使人感到有一种非常壮烈的气概,岳飞以当时荆轲的豪气,来比自己今天的豪气。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都是写在家里的情况,他靠着栏杆看下雨,按理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他却按捺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再从“仰天长啸”一句里,就可以看出岳飞精忠报国之心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里表明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他对功名不在乎,在乎的是八千里路远征打敌人。这两句话把他爱的是什么,恨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看不起的是什么,说得很清楚。他不说“不在乎”,而说“尘与土”;他不说“走很远的路去打敌人”,而说“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样说很形象,很有诗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懂,可是作用很大,有力地结束了前面说的壮烈胸怀,所以才说不要等到白了少年头,那时悲哀也就来不及了。

第二段开始写具体事实。第一段里不写,只是把自己的心情写了,把报国之念隐含在里面不明说,留到第二段的开始来说。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几句话,简单地把作这首词的中心思想点明白。为什么要作这首词呢?就是为了这个。这几句话很抽象,但是过渡得很好,下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就具体化了。

“贺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跟下句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都是夸张的写法,实际上并不会真是这样子。“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也是典故,在《左传》里就有“食肉寝皮”的说法。岳飞用了这句话,无非是表示他对凶残的敌人的无比愤恨。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示胜利的信心,以此作收。这里岳飞不说“我一定胜利”,如果这样说就太抽象了,所以还是说山跟河,显得有诗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

第一段

“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

“何处望神州”。神州,战国时驺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后来也称中原为神州。东晋时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这里指的是尚待克复的神州。南宋与东晋都因外族入侵,迁都江南,情况是类似的。古人有一种说法,认为全世界有九个大州,神州就是其中的一个。这里的神州指中原。

原来宋朝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后因金人入侵,宋朝失败,迁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这句话是说,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中原呢?

“满眼风光北固楼”。在北固楼上,满眼看到的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到。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起了,又有多少国家灭亡了。悠悠,时间很长,数不清了。

“不尽长江滚滚流”。长江的水呵!永远流不完,而兴亡之事,也永远是这样。

串讲大意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还是看不见中原。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第二段

“年少万兜鍪。……生子当如孙仲谋!”

“年少万兜鍪”。年少,少年时代,指孙权十九岁就统治江东。兜鍪(dou móu),即头盔。万兜鍪,即一万个头盔,也可以说一万个士兵,形容多的意思。全句是说孙权在年轻的时候就做了元帅,统率着三军了。

“坐断东南战未休”。坐断,就是据有、占有的意思,不能拆开来讲。战未休,是说打仗没有个完。三国时,吴国的君主孙权,他占有整个东南地区,一边可以对曹操打仗,一边可以对刘备打仗。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三国时有袁绍、袁术、刘表、刘焉、公孙瓒、陶谦等诸侯,后来逐渐被消灭了,只剩下孙权、曹操和刘备三个。这里是说孙权的本领大,他能独霸一方。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曹操说的。当时曹操说孙权的军队严整,士气旺盛,他就感到孙权是了不起的人,于是感慨地说,一个人生儿子,要生像孙权那样的才好。曹操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原因有二:一是曹操年纪大,孙权年纪小,按岁数看,孙权可以是曹操的儿子;一是因为其他诸侯都失败了。如刘表,字景升,为荆州牧,封为武侯,被曹操所灭。所以曹操就说,生儿子要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能独霸江南,不要像刘景升的儿子那样,等刘景升死了以后,荆州(今湖北省襄阳)就守不住了,这等于养个猪,养个狗。曹操这人很可爱,凡是能跟他做敌手的人,他是很尊敬的。辛弃疾借用这句话作收全词。

串讲大意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跟前两首词不同。前两首词的意思比较明显,这首词的意思不那么明显,需要我们去揣摩。苏轼和辛弃疾齐名,都被称为豪放派。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用意在哪儿呢?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都是怀古,所怀念的都是三国时代吴国的英雄,在这方面是一样的,但是表现的思想不一样。苏轼生于北宋时代,国家还不那么衰弱,他只是政治上不得志而已,所以他羡慕早年得志的周瑜,同时表现出一种愁闷的心情。辛弃疾生于南宋时代,国家已经只能偏安在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因此,苏轼的词不是讽刺,而辛弃疾的词全是讽刺。再拿岳飞的词跟辛弃疾的词来比,岳飞的词是爱国思想的表现,很清楚。辛弃疾的词也是爱国思想的表现,但是两者表现不相同。岳飞很直率地说出杀敌报国的决心和勇气,辛弃疾只是委婉地暗示他对于朝廷的不满,所以说表现不同。

艺术技巧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为什么不这样说呢?这就跟词牌有关系,因为这种词牌规定头一句只能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这是问答句,先问后答。这两句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两句一样。

“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话很好,在说千古兴亡事总在那里变化着,而只有长江滚滚流,永远不变。另外,这句话是杜甫《登高》诗中的,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用了现成的句子摆在这里,很合适。所以我们多读古诗有好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是问答句,“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人家的话;这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是问答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又是人家的话对衬起来了,对得很好。

“天下英雄谁敌手”也隐含着一个典故。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曾经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指刘备。)这里辛弃疾运用原话,再加上孙权,成为三人。

“年少万兜鍪”,这句话为什么不说一万个士兵,而说万兜鍪呢?这就是以物代人,因为士兵的特征,除了战甲以外,头盔也是特征之一,所以拿头盔当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指宋高宗、孝宗等)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好些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他有像岳飞那样的“还我河山” 的志愿,但是达不到。

以上把三首词讲完了,下面来讲什么是词,什么是词牌等问题。

一、诗跟词的区别

诗跟词有四方面的区别:

1.词是由民间文学来的,它本来是配音乐的,跟现在用乐器伴奏唱歌一样。诗最早也是配音乐的,如《诗经》就是如此。后来诗不再配音乐了。词原来是配音乐的,像唐朝的一些词就是歌词,后来文人写词也不作配音乐用了。到了不配音乐的时候,词跟诗没有什么差别,也可以说是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叫作“诗余”。

2.诗的句子,字数是一定和一致的。如五言诗,五字一句;七言诗,七字一句。词的字数不一定,也不一致。如《南乡子》这首词,有五字一句的,有七字一句的。有些词,从一字一句到十一个字一句的都有。由于词的每句字数不一定,有人就给词起了个别名,叫“长短句”。

3.诗的格式只有极少数的几种,如古体诗、今体诗。今体诗里有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数来数去也不过这几种。可是词的格式很多,有一千多种,因此词的变化很大。但是在一种里面还是有一定的格式,在这一种格式里字数是一定的。凭什么来决定呢?就凭词牌来决定。词牌就等于一个调的名称,一种格式的标志。

4.词里用的口语比诗里多得多。可以这样说,诗里用的口语比散文多,词里用的口语又比诗里多,后来有一种体裁叫作曲,曲里用的口语又比词里多,所以越来越白话化了。词有人写得很文,但不管怎么文,总免不了有些白的地方。如苏轼的《念奴娇》一词里,“人道是”、“小乔初嫁了”的“了”字,岳飞《满江红》里的“从头收拾”、“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了”字都是白话,再如辛弃疾的《南乡子》一词里,“坐断”就是宋朝时代的白话。所以说词里用的口语是比较多的。

二、什么是词牌?

词牌都有来历。如《念奴娇》,大概在很早的时候就是一首歌曲的名称。“念奴”是一个人的名字,唐代有个很有名的歌女叫念奴,大概有首歌就叫《念奴娇》。又如《南乡子》,可能最初也是一首歌曲的名称。“南乡”就是南国,或是南方,即歌咏这个地方。《满江红》也可能是个题目,大概是说晚霞把江都照红了。因此可以说,原来很多词牌都是题目,只是后来有人模仿这些格式写词。如《念奴娇》有一百个字,有人就模仿它的字数、韵数、平仄和格式来写另外一首词,这种做法就叫作填词。为什么叫填词呢?因为是照格式填写的,字换了,但格式没变。填词的时候,不再依原词的题意,于是题目变成了词牌了。《念奴娇》这首词很有名,有人按苏轼这首词的词牌来填写。由于这首词只有一百字,有人就叫“百字令”,又由于苏轼的这首词头一句话是“大江东去”,有人又改词牌叫“大江东去”;苏轼这首词最后一句话里说“酹江月”,有人又把词牌叫作“酹江月”。不管叫什么,实际上都是《念奴娇》的格式。所以填词以后,词牌就跟题目分离了。但是也有的词的题目跟词牌统一起来,如黄庭坚有一首《画堂春》,它的词牌就跟题目一致,这种统一起来的就叫本意。本意的词是很少的,多数的词是题目跟词牌不发生关系,词牌只管格式。词牌跟题目分离以后,有些词人在写完词以后才标题,如苏轼的《念奴娇》,他就标个题目“赤壁怀古”。但也有不标题的,如岳飞的《满江红》就没有标题目,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词的中心思想。所以有些词只有词牌没有题目,有些词既有词牌也有题目。

词的字数是根据词牌来规定的。如《念奴娇》是一百字,《满江红》是九十三字,《南乡子》是五十六字,都是有规定的。但是某个词牌也可以有几种格式,如《满江红》有九十三字的,有八十九字的,有九十一字的,有九十七字的,等等。虽有这么多种格式,但有些是常见的,有些是少见的,现在我们填写《满江红》,一般都是填九十三个字的,即按岳飞的来填。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所谓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今天讲的三首词都是双调。这两大段的字数常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平仄也是大致相等,好像现在一个歌谱可以谱两首歌一样。单调只有一段,这样的词也不少,三段、四段的词也有,那就很少了,一般只有单调、双调两类。

词的韵数也是由词牌来规定的,什么地方押韵,什么地方不押韵,由词牌来规定。词跟诗一样,总是要押韵的,不过词人用韵有时比较宽一些,有时比较严一些。宽一些的韵就不那么协调,严的就协调一些,但不管宽也好、严也好,都得用韵。有人问,为什么《念奴娇》这首词没有押韵,这是一个误会,其实这首词是押韵的,不过押得宽一些。是入声韵,北方没有入声,所以不大体会得出来。这首词的“物”“壁”“雪”“杰”“发”“灭”“发”“月”等字,如果用上海话念起来就是押韵的字。哪首词用平声韵,用仄声韵,用入声韵,也大致有个习惯。如《念奴娇》《满江红》一般用入声韵,《南乡子》一般用平声韵。

诗跟词都有平仄的规定。词的平仄也是固定下来的。如苏轼的词里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两句话,能不能对换呢?不能。因为必须先写“乱石穿空”(仄仄平平),后写“惊涛拍岸”(平平仄仄),如果换了,平仄就不合。再如岳飞的词里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两句里的“胡虏”和“匈奴”都指敌人,能不能对换一下呢?不能。因为第一句的第六个字必须是仄声字,第二句的第六个字必须是平声字,所以不能调换。就以“笑谈”两字来说也不能对换,因为第二字要求是平声字。还有辛弃疾的词里说“千古兴亡多少事”这一句,实际的意思是“千古多少兴亡事”,为什么不这样说呢?就是由于平仄的限制。这句的平仄要求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兴亡”跟“多少”必须对调。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