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释门归敬仪护法记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续藏经 释门归敬仪护法记

宋 彦起撰

释门归敬仪护法记(并序)

永嘉常宁寺沙门释 彦起 述

观夫。南山律祖之明归敬也。犹东鲁宣尼之定礼制焉。归敬明则三宝可兴。礼制定则典刑不坠。但以时当浇季。法道下衰。目睐圣容。而輙生轻慢者有之矣。形参缁侣。而一敬不修者亦有之矣。意傥於事行之有缺。则於心观而不明。吾祖圣师。矜兹下愚。不能思齐上智。故於律钞僧像致敬之外。别出一卷仪文。统明归敬之法。俾乎事理双运。真俗并驰。大小该明。定慧齐驾。先贤晚锐。出处有凭。上可以克报君亲。次可以护教法。但为文高义远。探赜者难究渊源。日久岁深。崇文者未闻伸释。宣和间虽有梵琦律师创开科节。而大义未周。既缺依承。则诲通盖寡。每慨吾宗觉者。专门律范。观慧未融。苟舍斯文。将何以为住心之本也。一日讲次。有好事者。愿辟斯文。自顾不才难沾翰墨。祈请不已。輙事斐然。第为记事稍繁。是故勒成三卷。其如有所未安。以族后来作记者云尔。

时绍兴二十年岁次庚午夏安居竟序

粤以。一性元明。本无昏散。真心平等。岂慢恭生佛。尚且假名事理。讵分彼此。但为迷生去本。竖慢幢於法性山中。大觉乘时。秉智炬於昏迷路畔。故得无说示说。广谈真俗之法门。无身现身。备显小大之身土。骇群生而令信仰。警众蛰而致蠢萠。欲使因敬他佛。而显自心。能返长迷。而归正路。夫何愚障重不解回心。至圣悲深。渐施方便。俾归真境。克剪妄心。能使异途同归一道。吾祖南山本佛深旨。愍众未明。故於大乘小乘教中。权法实法典内。研究几微。采掇枢要。奋董狐之史笔。成归敬之仪文。始自敬本兴怀。终乎程器陈迹。并以信守静见为宗。佛道摄生为务。若然则其利博矣。其旨深矣。览斯文者。其犹入宝渚得艛橹。伐椿檴获利刃者哉。自古解文。无问丰约。例有三分。今此仪文。元有前序。蠧损不全。故使开板印行。例皆削去。然今据文伸释。三分缺略。学者宜知。

题中五字。通别分析。凡有二重。一释门是通。通诸文故。如净厨诰章服仪等。皆称释门也。归敬是别。局今文故。二道俗分之。归敬乃通。通俗礼故。释门乃别。别在佛教。非别不能显其通非通无以贯其别。一题所举。通别齐收。仪之一字。文通义别。所言释门者。释是佛之姓氏。以氏族而名其教也。具云释迦。此翻能仁。长阿含云。过去有王。名懿摩(即第十轮王亦名鼓摩郁摩)。摈斥四子(日照日联日调伏象第四日尼楼华言庄严。即净饭所承也)。令远出国。到北雪山住直林中。顿驾数年。归德如市。郁为强国。父思往召。辞过不还。父王三叹我子释迦。瑞应经云。定光佛记儒童菩萨云。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成佛。字释迦文。释迦为能。文为仁也。准此。定光授记。表号释迦。玄符冥契。故诧释种。门者限其内外。举物以喻其宗也。归是归依趣向义。敬是肃恭虔恪义。仪者法也。下十篇规模。三业宪章。真俗各有所归。毫厘不乱。故曰法也。又解。释门是所敬。乃属佛也。以佛姓释故。举佛则法僧总包。亦犹举化主。必包徒众之谓也。归敬两字。乃属能敬。虽通两释。前义为优。

撰号中。沙门释。如常所解。道宣者。大师名讳也。字法徧。大师行业功勋。备在李邕行状。并宋高僧传中。大唐者。河东晋阳。是唐虞之旧封也。至李氏高祖神尧。初受周封。为唐国公。至隋进爵为唐王。入隋受恭帝禅位。始号唐国。臣庶尊之。乃加大字。龙朔。即唐第三帝高宗之年号也。京师者即长安。是大唐所都之地。公羊传云。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大也。师众也。天子之居。必以大众之辞言之。白虎通云。夏为夏邑。殷为殷邑。周为京师。若然。至周始称京师。言西明者。长安两街有八寺。其一曰西明。显庆元年。高宗为皇太子建也。二年勑授西明寺上座。大师恳辞不受。勑遣鸿胪卿刘审。躬往终南。礼拜迎请。送上此寺。制述仪文。在此寺故。记其处尔。高宗贞观二十三年即位。次年改元永微得六年。改显庆得五年。改龙朔得三年。改乾封得二年。大师於二年二月八日。就净业寺建戒坛。正年七十二。十月初三日物故。述者刘勰公作者曰圣。述者曰明。仲尼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又真谛云。佛说经曰撰。菩萨造论直伸佛意曰述。乐记云。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也。又尔雅云。律遹。述也。注序述。方俗语尔。谓亦可呼律遹皆叙述事也。

列篇目中。前后注文有不同者。意以前乃统一篇之大纲。故得详悉。后则释当篇之别目。是故略言。然大槩如此。要预知前后之立意。故究寻而省力矣。

第一注。谓下明敬本。所下显教兴。乘时者。谓圣人因乘时机而立教也。谒请也。敬恭也。喻即譬喻。下文所引名言教相。皆喻也。亦可上四句正明敬本教兴。所下明文中引用教喻显明必信为本也。若据下文自云。信智与惭敬之本也。旧记将谓下作叙显机教。所下明立篇来意。学者择而从之。

第二注。上四句明济时。下四句显护法。综交也。惟远则长修敬法也。谓交相训习使不绝矣。相从奔竟者。急於修敬也。上下相遵者。上行下敩也。又可上或失於敬。亦当取法於下。故曰相遵。

第三注。上二句叙时机。下六句叙立教。二句总标。四句分释。时机中。言浇淳者。诸说不同。通而言之。五浊恶世。皆属浇漓。何淳之有。就别而辨。则前机当淳和之遵者则利。禀浇滓之气者则钝。钝者令修事福。教以净土系心。利者俾体道源。不离当处开悟。有谓释迦居忍土。人寿百岁为浇。望前佛四方。六万等为淳。有谓祖师当像法之末为浇。已前正法为淳。然教通余论。各有指归。今谓如来观灭后。时淳则机情利故。令自悟心源。可修理观。时浇则机情钝故。指净方归佛。以事引心。虽立教在於佛世。实乃意存灭后。二业即事理也。

第四中。心谓行心。事指六尘。乘犹因也。谓因此行心。行於六尘之境。於尘起染为罪。於尘离着为道。下篇注云。识心颠倒。三毒常缠。亦可比知也。课录也。

第五注中以真俗为缘。而立斯名教。故曰也。双筌。筌取鱼之具。指欲见月。见月指忘。岂独指忘。月亦应遣。故曰双筌也。

第六注中。云多封性习者。如今世中。一有般学大乘语人。封着性理。排斥事用。斯皆不识分量。文过饰非。不知己是何位人也。若能事理并运。大小融通。则无偏计矣。

第七注中。上四句正释篇名。立法捡心。翻释上句。分时策行。翻释次句。下四句引儒典劝修。尚书第二十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第八注中。心道冥昧。托形显彰。故形恭则心敬。形慠则心欺。上四句准教立仪。以显心敬。下四句附儒辨道。不乱外仪也。容止。出孝经。彼云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若下六字。出曲礼。彼云俨若思。安定词。俨即容止可观。相就成文也。手足无措。出论语。彼云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是也。

第九中言功用。即下正文中。十种见佛善根也。言感通者。下正文云显迹。即是感通也。十种之后。广引经文。以显感通之迹矣。注中业假行成一句。蹑前第七中分时策行等文也。功由心显等三句。正显今篇功用感通也。此由下。叙引经律因缘果报之意也。想见约惑说。即三惑未除也。善恶约行说。即三性互起也第十中。听言观行者。以论语中因宰予昼寝。孔子责之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此中借语叙怀。不可以文害意也。立修例即裎器。清心路即陈迹也。

○释敬本教兴篇

初解篇名中。儒教务修。以孝为本。释门归敬。以信为宗。苟不预明。余篇难显。故立此法。以冠其初。所言敬本者。敬恭也。肃也。能敬在於行人。所敬在於三宝。本之一字属信也。当知敬以信为本也。教兴者。通而言之。一代时教。并有兴致。别就今文。唯在归岂。三宝也。篇者。戒疏云。篇类均等。与诸章品。义齐一也。论语疏云。篇者积章而成篇。篇徧也。言其出情铺事明而徧者也。第次也。汉书注云。有甲乙次第也。僧传云。第者为居。一者为始。此既居先。故称第一。下篇所释。意与此同。注中兴之一字。即教兴也。余文明信为敬本矣。

依篇释初科。上二句。通明出世本意。故下引论证成。初中。言序者叙也。尔雅云。舒业顺叙绪也。景纯云。四者又为端绪也。法王指佛。经云。我为法王。於法自在。利见者。出世他物也。羯磨序云。大雄御宇。其义一也。利见出周易乾卦。彼云。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辅嗣注云。出潜离隐曰见。龙处於地上曰在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注曰。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若据小教。以世尊道果既圆。机缘已熟。乘白象瑞。降摩耶胎。住胎出胎。纳妃生子。踰城苦行。功德顿成。降伏天魔。制诸外道。神通应变。出没自在。群生利见。不亦宜乎。若约大乘。始终无变。静见者。出世之心也。见者。身边等五。及六十二见。乃凡夫外道之所计着也。静者。灭除之谓也。论即中论。出观邪见品。偈云。一切法空故。世间常等见。何处於何时。谁起是诸见。次偈云。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智论亦云。断如是诸见。生种种智门。

教意中。初科上二句明众生着见弥久静断卒难矣。言习熏者。大师云。良由无始妄业熏积。识种尤深。楞伽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等。事下明立法开导显化成功。上二句。推敬以信为本。下二句。乃附众生妄情。约归敬之相。成教化之功。若然则假兹归敬。善习熏积。使旋本净。无复诸见。不亦利乎。

次科。显二宝中。初四句明佛宝。下二句明法宝。初中上二句能敬尽情。言肝胆涂地者。对佛尽惊情之心也。汉书云刘项分争。使人肝胆涂地流离中野。又云披心腹墯肝胆。今借彼语也。形骸摧折者。於己身无顾情之念。可谓归命於佛矣。

下二句所敬尊大。法苑引经。明释迦因地。说偈赞弗沙佛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所言宇宙。郭象云。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天属乃父也。

注中。初谓父母恩浅。佛下明世尊恩深。或下明恩深所以。谓功德高深。非世间有为物可赏可谢也。是故佛不入四恩者。其在此矣。故经云。假使经於百千劫。身为床座徧三千。若不说法度众生。不得名为报恩者。慧深者。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故。益厚者。经云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又云若我遇众生尽教於佛道。又可。或下举世法功高德深。则难赏难谢。慧下类佛慈亦尔也。难赏之语。出汉书蒯通说。乾信云。足下挟不赏之功。戴震主之威。又云功盖天下者为不赏也。

法宝中。明佛教远大。过於世间之法也。

注中上明世法常迷。八下显佛教超越。七略者辑略(辑与集同。谓诸书总要)。兵书略。六艺略(即礼乐射御书数也)。诸子略。诗赋略。术数略。方技略。斯皆立身扬名之智谋。并非出有之良术也。八藏者。通诸教门。皆云经律论三藏。并一杂藏。大小各四。故有八也。若菩萨处胎经云。八藏者。一胎化藏。二中阴藏。三摩诃衍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萨藏。六杂藏。七金刚藏。八佛藏。此亦不离前八。但所出不同尔。兹并超生出世之法门也。

观智初科中。观期者。因上生下之词也。意谓既知佛尊教远。必当设敬归依。设敬之法。不出形心事理。故教令先识尔。上三句通标。形属於事。心归於理。轨车辙也。两途双轨。文异意同。

形下别释。先叙形事。心下次辨心理。初中言苦阴者。以形是五阴之色阴。此属苦果身。故言苦除。为俗习所缠。则妄认四大。为自身相。故常生我慢。轻陵於人。上乃所观境。故令折挫形骸。剖析色阴。四相求之。不见有我。得无我理。慢惑则除。功由敬佛。若欲剖析者。如请观音经云。当观自身。从头至足一一节间。皆令系念。停住不散。谛观众节。如芭蕉树。内外俱空等。此能观智也。

次心理中。云迷倒者。迷谓无明不觉。倒谓颠倒无知。则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也。生常与前俗习意同。此乃所观境也。镜生灭者。镜是晓达之谓也。以此妄心念念生灭。经云。而此识贼如猿猴。走游戏六根。徧缘诸法。云何摄住等。若不惩诫推劾。则何以知其妄着也。功由晓达教理。此能观智也。身竖慢幢。非剖折而莫达其源。心猿倒念。非追想而孰知其底。二皆重言者。勉励之切也。

次科言切身者。即前形事也。以身中有生住异灭。念念迁变。自非着意推捡。而莫能知觉。所以下文推功於剖析观慢矣。言节心者。即前心理也。以心中念念生灭。如风吹尘。如山流水。前念既灭。后念复生。新新不已。故下文推功於追想知妄也。四山。即生老病死。涅盘经云我昔告波斯匿王云。大王。有亲信人。从四方来。各作是言。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王若闻者。当设何计。王言世尊。设有此事。无逃避处。乃至我说。即是生老病死。常来切人等。又有经云。行者见无常至。如四山临无逃避处。此独就死说也。八倒者。如来四德。谓常乐我净。众生四倒。谓苦空无常无我。并以迷故。不常计常。常计不常。乃至不净计净。净计不净。共成八种。

非爱断所忻者。爱是着有凡夫。断乃着空外道。此二皆於身生向背矣。又可。爱即着也。断即空也。此独就着空外道而论也。

言是异生所背者。异生即凡夫也。新婆沙论云。异生圣者谁有怖耶。有作是说。异生有怖(异生旧名凡夫)。圣者无怖。所以者何。圣者已离五怖等。意谓凡夫不能追想厌妄。故曰所背。有人以异执生常解之恐。不合文意。

引文证初科中。前虽立义知身心之有归。若非引文为据。则成胸臆之说。故斯叙引知非妄谓也。初二句明有凭也。上句发解。下句起行。纠谓纠正。征成也明也。

次二句明得益。上句在世益。下尘谓人道也。下句没后益。上趣即天堂也。并由归敬之功矣。无识谓识灭神往也。或可识即智识也。苟无智识。性若牛羊。如何儌幸。自生善道。言无此理也。

次科云小乘者。所出不一。故通指之。上句标。由下释。己卑境尊。宜怀惭耻而加敬也。敬有所成。则自己反尊。人将敬我矣。儒家所谓。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大云经云。惭愧者。即是众生善法衣服。大师云。有惭愧二法住世。则相尊敬。是故比丘各懃共学。大乘即摩诃衍论罗什译。信智二种。岂止於敬也。则一切功德。解脱涅盘皆从此二而得之。故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河。显示涅盘无上道。光明经云。以智慧刀。裂烦恼网。故南山事钞。初出家者。劝其先发二心云。信是道元功德母。智是出世解脱因。夫出家者。必先此二等。结显二论可知。

引文广示初科中。本起经属阿含部。即小乘经。明世尊於鹿苑中。欲降伏魔外。故兴是事。可谓现优昙华。作师子吼。警动人天也。言佛初降诞者。古人推佛生时。远近异说。惰翻经学士费长房。以瑞应普曜本行等经。校雠鲁史。定知。佛以姬周第十六主庄王他十年。即春秋鲁庄公七年四月八日也。释迦方志云。第四主昭王瑕二十四年岁在甲寅。四月八日生也。若灵感传。大师问天神则云。余夏桀时。已见如来化事。机见有殊。不可和会。周行十方者。身教化也。自言独尊者。语教化也。三界下。指器世界不安之相也。

前段注文。初指迷俗所尊。为下显邪归正。既下明须敬所以。言九十六部。按萨婆多论。外道有六师。曰富兰那迦叶等。每师有十五弟子。各各受行异见。六师各别有法。与弟子不同。共有十二见。自称大圣人天师仰也。余皆邪道者。如须达初欲建祇洹。六师闻之。欲与佛弟子争术。须达忧虑。舍利弗曰。正使六师满阎浮提。数如竹林。不能动吾足上一毛。欲争何事。自恣听之。又曰。草芥群生。从旷大劫。业识茫茫。难可开化等。与牢度叉等。各现神变种种。不如舍利弗。见其受屈。即与说法。随其本行。宿福因缘。各得道迹。六师徒众三亿弟子。於舍利弗所。出家学道。六师既尔。余众可知。故曰皆邪道也。信敬不成者。如净饭王闻独尊之语。便伸归敬之诚。五体敬而如泰山之崩。一心归而如至宝之重。自后布灌昌言含生。归向无二者。由兹始也。

次注中。上四句。正示三界皆苦。言三苦者。即苦苦行苦坏苦。经云。我等以三苦故等。故下二句。令厌离者。即苦谛。次二句思苦本者。即集谛。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观下二句。观达业惑。即是修道。属道谛。不下二句。得解脱者。即灭谛。故立此四。令审谛而得入道也。余下指外道也。经云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等。即如修鸡犬行。自饿。火烧。草衣。木食。以兹苦行。欲舍於苦。经百千劫。应不能离。以非舍苦之法。故曰长沦苦中。

正结中。上三句正结。理下劝依。以佛是归敬之本。故曰成。以三界皆苦之言。乃信守之宗。故曰定。始则畏威。归命圣容。后乃信承佛语。因之入道。故曰登高远之趣也。

转释中。初引论。即萨婆多也。论自问曰。何以所归名归依。佛答曰。归依者回转义。即归依一切智无学功德也。又问。为归依色身。为归依法身。答归依法身。不以色身为佛故。彼文释三宝名义。今引归佛中文也。

由下释义。先叙从邪。今下回心归正也。就理而言。人心本正。妙性湛然。所以邪者。由妄想故。背而从之。如来大圣。观诸众生。不能反本归正。故兴独尊之言。令舍邪法。归佛正道故曰也。法等差中。色等即翻邪五戒八戒十戒具戒也。以佛化初开三归。亦发具戒。故背俗初即翻邪入道。极即具戒。若依行法经。菩萨戒亦有从三归受者。言心师者。多论云。我境即四念处。他境即五欲也。我教谓心师。他教谓师心也。彼论以四念处为心师。今文以三宝为心师。既称独尊。其极可知也。既除心惑。其大可知也。

诫劝中。上二句身心不敬。次二句复加谤毁。自下明招报。重下增烦惑。亦下加结业。下六句举喻诫劝。言覆器者。智论云。佛子罗云其年幼稚。未知慎口。人来问之。世尊在否。说言不在。若不在时。说言佛在。有人语佛。佛语罗云。澡盘洗足已。覆此澡盘。如勑即覆。语言以水注之。注已问言。水入中否。答言不入。佛语罗云。无惭愧人。妄语覆心。道法不入。亦复如是。捕鼠者。佛藏经云。佛告舍利弗。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为鼠。欲捕鼠时。则飞空为鸟。而实无有鸟鼠之用。其身臭秽。但乐暗冥。破戒比丘。亦复如是。彼以妄语为覆器。此以不敬三宝为覆器。彼以破戒为捕鼠。此以不归三宝为捕鼠。借喻可知。尘露言其多也。频繁言其乱也。

萠兆引经中。文分四节。初明念赴王请。王下王臣奉迎。未下不识礼法。皆下颇决众疑。初中伽耶山。亦名耆阇崛。又依沙崛等。方志云。伽耶山谓灵岳。亦云象头。乃如来住止之处也。度迦叶者。即三迦叶。瓶沙王即频婆娑罗王。此云摸实。亦云最坚。言先请者。四分律受戒揵度云。尔时世尊教化郁[鞥-合+(白-日+田)]罗迦叶及中弟那提迦叶次三弟伽耶迦叶千比丘已。便作是念。我先诺瓶沙王请。若我成佛。得一切智。先来至罗越城。(亦云罗阅祗伽罗。此云王舍城也)我今应往见瓶沙王。将大比丘一千人。皆是旧学。螺髻梵志从摩竭国游行。渐至杖林中尼拘律树下坐等。王迎中。云沙门者。乃修梵行之通称。即外道沙门尔。义翻净志。非正译也。远迎者。即出至尼拘树下也。律云。时王瓶沙。驾万二十乘车。将八万四千人。前后围绕。往杖林中。下车进入。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摩竭国人。或有礼足等。如文所列。四中皆疑者。以迦叶兄弟。佛未出时。自称大圣天人师等。今同佛至。故皆怀疑。迦叶知已者。乃决疑也。律云。时摩竭国人作是念。为大沙门瞿昙从郁[鞥-合+(白-日+田)]罗迦叶学梵行。为郁[鞥-合+(白-日+田)]罗迦叶并弟子众。从大沙门瞿昙学梵行耶。是世尊知已。告迦叶。沙起为吾扇背。答言尔。迦叶下。知佛之意。奉教行之也。

次科萠谓萠芽。兆谓朕兆。言其始也。

随释中。言文不足者。以但言手摩扪口鸣而已。若诸经律敬相。则多不独於此也。远下显意。自余下称名。如佛是我师等显相。如升空持扇等。但欲决疑。则非敬相也。

位列中。初科。智论龙树菩萨造。释般若经。罗什译。如什公云。余若藻笔制阿毗昙。不见。迦旃延子。祇如摩诃衍论。余若广译。千卷有余。为秦人识劣故。十分存一。盖从略也(见译成一百卷)。外道白衣。非内眷属。但以他法客法以分之。言外道者。俱舍云。学乖谛理。随自妄情。不反内觉。称为外道。一切下约圣凡分。三果同凡。不听坐者。并谓尚有结贼烦恼尔。

乐意中位列敬相者。明道俗两位坐立敬相也。

斥劝中。初科。上四句责其不敬招过。如下比况。上二句以圣况凡。下二句己坐像立。不敬可知。比下以俗类道。故下显行时事。上二句教依行。下二句教避罪。行立行字。户扛切。

次科上五句劝其努力加功。言改革者。不复如前对像长慠也。不下令思忖也。苟能听言观行。如说而修。可谓供养佛者。

引证中有四阿含。一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二长阿含。破邪显正。三中阿含。明真寂深义善恶业性。四杂阿含。明生死界系。所云阿含者。正言阿笈多。秦言法归。所谓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也。唯识论云。阿含者。谓诸如来所说之教也。初则将因验果。以下推果从因。以龙与蛇。多睡痴故。

致敬因本中。引经明佛修因克果。前明修因。由下辨感果。初中言过去者。近则三阿僧祇练行。远乃尘点劫前结缘。倾侧谓倾诚侧身。言其凡见有情。无不回避倾侧敬让。

次果中云山林等者。浴则尼连垂枝。灭则双林变白。行则凹处踊起。凸处平夷。至於人天龙鬼。无不恭敬。可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次科言敬本者。即经中倾侧等也。

举俗显中。初引曲礼中文证。上无不倾侧者。正如礼中毋不敬也。余则因而引之。俨若思。则心有所主也。安定词。乃口不妄言也。傲不可长。则身遵於法也。欲下二句。谓为士人之道。橾怀当然也。欲即嗜欲。志即立志。欲纵则招患。志满则倾溢。此圣人之深诫也。

五结示可知。

敬缘立式。初科中三。初如来垂问。此下弟子俾答。佛下不称圣怀也。初即四分律房舍犍度中。佛从王舍城。与诸比丘。人间游行。诣毗舍离。时六群先往取房舍。为和尚亲厚等。时舍利弗大目连后至。不得房。卧埵上。因集众呵诫已。汝谓谁当受第一房。第一水。第一食。比丘答佛不同。故曰各言其志。伸答中。云大姓者。即王种出家者。神智谓神解智能者。如舍利弗等。有谓神通智慧。属下圣果中收也。佛宗亲者。谓释种出家者圣果谓四向四果诸出家证圣者。

三中佛下责其所答之非。故言无可观者。应下教依次第奉行。三宝可得流世也。

次立仪中初总标。道下列相。自下结告。五众存亡者。存则布萨自恣并诸作礼。亡则礼敬舍利。皆依受戒先后也。二中守戒不礼犯戒者。如宝梁经云。若非梵行言梵行。破戒言持戒。受他持戒者恭敬礼拜。得八轻法。一作愚痴。二口喑痖。三颜貌丑陋。四其面侧戾。见者嗤笑。五转受女身。作贫穷婢使。六形体羸瘦。夭损寿命七人所不敬。常有恶名。八不值佛世。此破戒者乃至大地无涕唾处。况来去屈伸。何以故。过去大王。施持戒有德之人。於中行道故。经文如此。当自揣摩。苟有所达。宜应悔露。然后受於受。礼可也。

引古事中。初三兽共评一林。律云。依一尼拘律树是也。言古事者。智论结三兽云。自古及今。化流万世是也。二象下各伸久近时节。见此树挽树头。皆尼拘律树也。远林者。律中鸟云我忆雪山右面有大尼拘律树。我於彼食果来此便出是也。三即时下行敬事也。

上乃正明行敬。仍下说偈劝行。偈中初句乐行敬。次句明护法。三现世益。四后世益。偈说自利。於下乃利他也。缘出四分律中。鵽当刮切。尔雅云。大如鸽。亦言鸠。或言雀。结告中。赞美时宾。故云智人。语出法华经。借彼意也。有作偈云。鵽鸟猕获象。尚知相敬让。如何大沙门。不识下中上。斯言有旨。依智论中。此鸟乃法身菩萨化作。引经初科。即法华经出分别功德品。彼明持经兼修六度。功德难量。具云兼布施持戒忍辱乐禅定不瞋不恶口。即接文中恭敬等。上二句身恭敬。上敬佛塔庙。下同徒相敬。下二句心恭敬。有智慧者。则无贡高也。

次科遗教文也。结责中。即蹑遗教。而责其愚痴。下句出论语彼云。宁武子(卫大夫宁俞武谥也)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今用其文。不用其意。

○释济时护法篇

信为归敬之本也。体教兴宝。乃济护之先。须陈蹊径故。次前篇以明斯位。篇名中。时谓时机。法即教法。

注中上句显意。下句明功。持字作时。则义显。

入文释中。初科以道俗对明。上二句假俗事类显。下二句明佛法常仪。初中如今国家立庙图。父祖形像以表如存也。

次中以立住持三宝。用诠理体也。指喻住持。月喻理宝。圆觉经云。修多罗藏。如标月指。今备而用之。或可。四句并就佛法。中论以如来说法常依二谛。立像二句明俗谛。寄指二句明真谛。或可。唯就一义消文。上二句法说。下二句显喻。已上虽说佛宝。法僧亦然。

叙情迷中。上四句正叙迷堕。是下引经喻显。初中妄想即烦恼道。固习是业道。下二句明随业受报。即苦道。以三道流转。若汲井轮。由不依凭三宝。故致如是。

喻显中经即涅盘。彼三十二云。尔时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叶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地土多乎。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善男子有人舍身。还得人身。舍三恶身。得受人身。诸根完具。生於中国。具足正信。能修习正道已得解脱。得解脱已能得涅盘。如爪上土。舍人身已。得三恶身。乃至不得解脱常乐涅盘。如十方界所有土等。

指妄源中三。初句征起。二但下推究妄情。不出慢我。三背下明达背妄情。体顺佛意。问初句征何文耶。答推上经意也。或可。征究无思悛革等语也。次节上四句以义推劾我慢之过。次四句约经论。显我慢之失。器仰下明观慧之功也。俯视人物者。显慢相我人。坚执不受善法。故曰四蒙。既蒙且蔽。不知见爱所在。故曰包藏。[雨/复]器即前引智论文也。而言经者。论引佛语故彼以妄语[雨/复]心为[雨/复]器。今以慢山高举为[雨/复]器。即用文不用意也。怀着即上见爱。能令人我坚执。则善言不能八也。论显纳烟之义者。论即智论。彼第二卷云。放牛人问佛。几法成就。能令牛群番息。有几法。不成就。令牛群不增。不得安隐。佛答有十一法。放牛人能令牛群番息。谓知色。知相。知刮刷。知[雨/复]疮。知作烟。知好道。知牛所宜处。知好度济。知安隐处。知留乳。知养牛主。若放牛人。知此十一法等。彼次第解释。其第五言。云何知作烟。除诸蚊虻。牛遥见烟。则来。趣向屋舍。比丘亦如是。如所闻而说。除诸结使蚊虻。以说法烟。引众生。入於无我实相空舍中。今借论中之义。意谓说法如烟。众生若纳说法烟。则引到无我实相空舍。既不怀着。则见爱蚊虻。逃遁藏隐矣。器仰喻纳善法。善法既入慢根必除也。无思不服。出毛诗。彼云。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室坏即无我舍空。结使蚊虻。为说法之烟熏散。然后智慧火明。照了诸妄。犹若太虚。见爱烦恼。不除自灭。故曰安形无地。又慢无受法。故喻覆器。我有怀着。故喻纳烟。背此乖斯一也。非凡是圣亦然。情事得。约自所行。适化然。约顺佛语也。此与斯并指慢我二法也。

约时显过中。然则者。毛诗正义云。然者。然上语。则者。则下事也。因前生后之势尔。佛世正法时。季俗像末时也。退席出法华经。彼云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斯乃如来欲开示众生佛之知见。令其悟入。而增上慢者。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不了方便。沉屈己灵止住化城。不念宝所以封迷不达己性本来成佛故也。此谓着有之徒尔。轻生之土。犹今时世有一般高谈阔论之人。但事辨说。不务进修。自谓。截断众流。不须修证。祇知学语。不顾行踪。放逸淫荡。无所拘捡。便轻己身。而不知身为修道之器。今烦恼未断。道果未成。妄自毁弃。岂非轻生也。此乃着空之徒尔。丰犹多也。业疏云。深须量度。是何位人。然后自高可得度世等。儒家所谓。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狁-儿+月]者有所不为也。封迷长劫。即[狁-儿+月]者有所不为。轻生之士。即狂者进取也。俱未能空有双运。真俗并游。但知偏执一隅。不能三反也。

伤叹中。初教观审知身心俱妄。经下引经证成。此下结叹。初中身属他缘者。以父母所生故。或可过去因缘。而感此报。故曰他缘。冥无所知者。未生之前。不知来处故。下凡未悟。若得宿命智。方知其所来。蜀僧亢朗作偈云。天公未生我。冥冥无所知。天公忽生我。生我复何为。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汝天公我。还我未生时。神属惑业者。惑是烦恼道。业是业道。皆属心故。此又推究。无始世事。并上报身。共成三道。流转轮环不觉矣。经即坐禅三昧经。今文摘撮不伦。具云今日营此业。明日造彼事。乐着不观苦。不觉死贼至。又云。谁能知死时。所趣从何道。譬如风中灯。不知灭时节等。三中乾豆。即豌豆。干谓干涉。虑即心虑也。喻世人三道转轮。若无善根滋润。虽遇善言。不肯信受。可谓枯槁众生。复不能纳禅定智慧之水也。语出涅盘经。彼云譬如豌豆乾时。锥刺不可着。烦恼坚[革*昂]。亦复如是等。

对校中初科。等智三者。涅盘经云。一切众生。於三法中。皆有等智。谓淫欲饮食恐怖也。此谓人畜禀受虽不同。而智是一等。故言等智。我今未能修道。智与彼同。故云我同牛羊之智也。虽然人中有出世圣道。一种智慧。牛羊则无。故曰非伦。伦等也。人道下覆释。出道非伦。上二句明人道合当行。今不行则同畜兽。言道缘者。大师云。唯兹人道乐劣。上天苦轻。下趣强识。念力能修道分等。谓人身器乃修道之缘也。还同畜兽者。即智论云。六情根完具。智鉴亦明利。而不求道法。唐受身智慧。禽兽皆亦知欲乐。以自恣。而不知方便为道修善事。既已得人身。而但自放逸。不知修道行。与彼亦何异。儒者亦云。人而无礼。虽无忧如禽。何以人不修道与礼。儒释皆比之。同禽兽尔。

下二句明兽不能行出道一智。以其烦恼报垢重。常受苦恼。救己尚犹不及。何暇修出世圣道。故曰非其所闻也。

次劝修中三。初劝体达奉行。是下明身心获益。鼠下显达教观时。初中上四句。知报胜而起修。形有即身也。轻清者非三涂之报也。识心机举。则不昏昧也。机谓心智敏捷。如王者日赴万机之义。举即运动不昧矣。此乃厌劳生之苦。解惑网之集也。

固下明三宝为所修之境。上二句乃身归圣像。尘聚即四大之尘假合而聚。即下文云谛惟形聚但见尘丛是也。下二句乃心惑因除。未归三宝之前是烦恼累缚。假归敬新心。而除荡之故曰也。斯则修顶礼之道。证烦累之灭也获益中情乃心也。异牛羊者。由乘出道一种明智。归奉三宝。则於心情中得益也。雕琢成器者。则於身器中得益也。雕对上木。琢对上石也。三中上四句。由达名言教典。方知身心当归三宝。其余天神。皆非所归之境矣。名引言。语倒。合云引名言。况下劝观时策进。滓即浊也。四山即生老病死。意谓既居五浊。复逼四山。岂可更安忍时世所行之事。还复耽媚。昏昏不达者乎。

立教显益。初科中。初二句明大圣鉴机。通字误古本作适字。谓适时之化也。陶谓陶冶。诱谓引诱。即如来方便。降世之心也。立下四句。即如来立事立言之益也。良由群惑着邪日久。故立正三宝。引而导之。浊识即邪心也。所归即正三宝也。以如来未出世。外道自称宗师。亦立三宝故。或可。指调达等邪三宝也。四印即十诵四墨印。彼第五十八卷中。问佛何故说四墨印。答欲说真实佛法相故。来世比丘。当了了知是佛说非佛说故说墨印。当知彼四墨印。即同本律四广说也。故彼文云。谓从佛闻一。从僧中上座前闻二。从知法众多比丘闻三。从知法一比丘所闻四。有如此说者。未应赞毁。应以三藏教典印定之。然后始可依用。则知吾佛至圣。深恐。众生迷倒。以邪为正。以是为非故立是法。以辨邪正。浊识迷生。并目禀教时宾也固下上二句明功勋。是住持益。下二句显感报。由传通益。万载通举大数尔。四天即兜率。以欲界有六天。兜率当第四故。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陀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也。慈经即弥勒上生经。彼云我灭度后。四众八部。欲生第四天。当於一日至七日。系念彼天。持佛禁戒。思念十善。以此功德回向。愿生弥勒佛前。随念往生等。既有所本。非妄立言。故云岂虚也。

次科初制文所为。固下次显示文体。故佛下引文证据。初中被初心者。示谦逊也。下文委曲。

广明四种三宝者。为后学机钝故尔。若前良立事。多被利根。故云体非早虑也。又称说三宝济世之功。曲被后学者。则前良未见其人也。又上二句明被初机。下二句言不敢示於先达也。次中上二句言其委悉。即是曲授也。叮咛。左传云。箸亍丁宁。指掌。谓如指拄掌中之物。言其易见也。文出论语。铺谓铺陈。观(落戈切)即观缕也。数种即一体等四位三宝也。此乃教门谋略权设。所敬之境。六众字误。合云七众。即出家五。在家二也。虽道俗不同。同以佛为师。而共一希向也。言唯下乃大师之谦耳。故下三句明佛语起。谓四位三宝之相状。随众生机见而立也。言一体者。乃众生本具之妙性也。因迷成识。故谓一体。修显性理。不复昏迷。故云理体。既而觉满。悟理不虚。宜应赴感。故有化相。顺世取灭。形像住世。有情归。仰源流不穷。故有住持。四位相仍。故列次第。若依霅川名义。则有三种。谓住持与此同。二别相者。言佛有法报应三身之珠。法则教理行果四位之异。僧分八辈五位大小不同。故云别相。三同体亦名总相。谓其如性中。有觉了义名佛。有轨持义名法。有和合义名僧。一切众生。皆具此宝。故云同体也。他宗法数。杂引六种三宝。今此不取。

问所以济时篇中。具明四种三宝。而不就余篇明者。答世以相显非相。不能动人心。故列四相。令道俗归信。信心既生。则三学可入。时机既济。正法可行。岂不然也。问此中四种。比之戒疏四种三宝。同异如何。答四数不殊。立义少异。化相住持。彼此皆同。一体理体。广略有异。此乃就大小统论。彼则就宗途局辨。略释中。以生佛不异。迷悟同源。佛即是法。法即是僧。了无分别。故曰不二。岂止三宝。诸法皆然。故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宝箧经云。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然而觉知诸法。徧一切处。虽五无间。皆解脱也。斯理灼然。世相常住。有佛亦不益。无佛亦不损。得之不高。失之不下。理本具足也。

言本识者。即三界之内独一心。万法之中唯一识。含生本有。非适今也。梵云阿赖耶。此方翻为藏识。又无记。又无明。又随眠即第八识也。或云阿陀耶。此云执持。皆诸师翻译不同尔。如真谛三藏翻无没识。取住持不失之义。玄奘三藏翻含藏。识取含摄包藏义。谓能藏自性於诸法中。亦能藏诸法於自体内。所谓众生阿赖耶。如来清净藏。即生佛同源也。此依地论明梨耶识。即真常净识。若依摄论第八梨耶。是无记无明随眠之识。别立第九。名清净藏。此迷悟别论也。故今一体就迷理体约悟。亦其理矣。又楞伽经云。略说有三种识。谓真识现识分别事识偈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时(此喻显也)。藏识海常住(真识也)。境界风所动(现识也)。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分别事识也。已上法说也)。又云。藏识讫名心。思量性为意。能了诸境相。是故说为识。如此则心意识。三相状自别。又大方等如来藏经云。佛告金刚慧菩萨。如佛所化。无数莲华。忽然萎变。无量化佛。在莲华内。相好庄严。结加趺坐。放大光明。众睹希有。靡不恭敬。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加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具足。如我无异。以此诸文证之。则知本识三宝具足。一体三宝之名。不徒立矣。

性具正明中。上二句明本觉。妄下显不觉。本觉中言性净如空者。法华云。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等。起信论云。心体离念。离念者等虚空界。无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说名本觉。然此心体周徧。故曰法界。发生诸法。故曰佛母。离诸相故。乃曰般若。或曰法性。佛性。尸罗。中道。实相。假名圆觉首楞严等众名虽曰不同。无非召慈心体也。清净觉经云般。若是一法。佛立种种名。是也。不觉中。妄想即烦恼道。随染即业道。生死即苦道。三道流转。如汲井轮。无由解脱。言容尘者。经云。陈如白佛。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不住名容。摇动名尘等。

引证中。经即瞻剎经。具云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所言诸法者。统而言之。十法界法也。所谓佛及菩萨。乃至地狱等。旧云心法佛法众生法也。又作世出世法。非无此义。上说犹通也。次则涅盘经。其所引文。尽出如来性品。一下二句。言本具也。即下二句。显修成也。迷凡悟圣者。古人所谓。迷者自迷。悟者自悟。一性洞然。了无来去。贫女下喻显也。性常下四句。结上两喻。光喻珠。显喻藏也。言贫女者。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如贫女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即於其家。堀出金藏。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众生。所有佛性。为诸烦恼之所覆蔽。如彼贫女。有真金藏。不能得见等。力七额珠者。经云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士角力相朴。而彼力士以头触之。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及至医时。执镜以照其面。珠在镜中。明了显现。乃至云。一切众生。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欲嗔恚愚痴之所覆蔽等。深丛覆宝者。谓烦恼性中。有如来藏也。移流杂味者。流浪六道受生也。

然下结显本有不失也。经云善男子譬如雪山有一味药。名曰乐味(集解云。味体非乐。能生人乐也)。在深丛下。人无能见。有人闻香。即知其地。当有是药。过去往世。有转轮王。於此雪山。为此药故。在在处处。造作本筒。以接是药。是药熟时。从地流出。集本筒中。其味真正。王既没已。其后是药。或酢。或咸。或甜。或苦。或辛。或或淡。如是一味。随其流处。有种种异等。一味药即如来藏。在深丛者。喻烦恼之多。犹如深林不见此法也。闻香喻始觉也。轮王喻妙觉。在在处处接乐入筒者。喻如来方便接生入圆觉性中也。其味真者。喻方便所立种种法门。尽是妙法。轮王没后。喻佛入灭。既无方便。遂成六道流转也。酢醎等六味。对六道也。本性无玷者。喻众生佛性。虽在六凡深丛中。神通力用相好。与果佛无异也。又可。然下二句总结三喻。光即宝藏额珠。淳即深丛美药也。已上并显本具尔。

修成。初科中二。前至修显来。明先佛修显性具之理。后至位极来。明后贤志求不息也。初中前四句。明以果显因。后四句辨因修证果。若然则不堕空见。因果灼然。言转依者。则证无别证。证本自己法身。显非别显。显本自有功德。如此则修性不二。生佛一如矣。

次志求中。欲使未来皆敩果人修习也。此乃撮略大意。正文出涅盘经。彼云譬如二人俱闻。他方有七宝山。山有清泉。其味甘美有能到者。永断贫穷。服其水者。增寿万岁唯路悬远。险阻多难。时彼二人。俱欲共往。一人庄严种种行具。一则空手无所赍持。相与前进。路值一人。多赍宝七。七宝具足。二人便前问言。仁者彼土实有七宝山耶。其人答言。实有不虚。我已获宝。饮服其水。唯患路险。多有盗贼。沙卤棘刺。乏於水草。往者千万。达者甚少。闻是语已。一人即悔。寻作是言。路既悬远。艰难非一。往者无量。达者无几。而我云何当能到。彼一人复言。有人能过。我亦当过。若得果达。则得如愿采取珍宝。饮食甘水。如其不达。以死为期是时二人。一则悔还。一则进步。前到彼山。多获珍宝。如愿服水。多赍所有。还其所止。奉养父母。赋给宗亲。是悔还者。见是事已。心复生热。彼去已还。我何为住。即便庄严涉路而去等。七宝山喻涅盘。甘美水喻佛性。一人悔者喻初发心懒墯菩萨。一人往者即久修精进菩萨。险道喻生死。贼喻四魔。棘刺喻烦恼。无水草喻难得善知识不习方便也。中间路值一人即喻佛也。

次约乘劝中分三。初至赴感来。明先圣已证。我至下凡来。显后贤志求。一至末文来。思惟起行。初中上三句。明诸佛真身所证之理不别。下三句明应身利物之念无偏。此乘无权者。则知三乘乃权设尔。以於一佛乘。分别说三故。佛乘乃实法非权。以十方佛土。唯一乘法故。然而为宝故施权。权中有实。开权显实。实假权成。是则权实不二。故言此乘无也。樊笼乃狗束众生之具尔。木作曰樊。竹作曰笼。尔雅云。樊即笼也。倍宜作俯。恐传误。赴感即应身起同体大悲。以赴生灵所求。即恩德也。以佛一乘性显故能应。众生理具一乘故能感。二我之下二句。显生佛一如。彼下二句明佛先觉悟。我下二句难已沉沦。盘桓谓不能进德修业。周易屯赴云。初九盘桓。注云处屯之初。动则生疑。不可以进。故曰盘桓。

三一思下明省觉须修。今若不修。后生无托。何据者。据犹托也。亦依也。

三明所修法中。初总明三学。上二句明伏灭惑业。下二句谓淘汰三身。承谓承受遵谓依行。梵网喻圣人立教多门。鱼龙喻众生惑业深重。梵者净也。网者。林氏小说云。可以捕禽兽也。

注中内字可作瞋。以对下欲贪也。鲸乃水族之大者。雌曰鲵。崔豹。古今注云。大者长千里。小者数丈。鼓浪成雪。水族惊畏。三身凭三学者。以戒揖法身。定显报身。慧明应身。且就文总对三学。若据下文。戒分三种。别对三身。次科初总叙。一下别配。约下结归自心。

初中爰乃语词也。尔雅云。曰于爰曰也。三身本者。即依因之义也。律仪。言断恶者。谓恶无不离。起证道行。是断德因。修成法身故曰也。璎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夷。菩萨戒疏云。摄律仪能令心住。

注中显意。德现即见本法身矣。

善法。言修诸善者。谓善无不摄。即身口意善。及闻思修三慧。六度万行。助道等法。是智德因。修成报佛。璎珞经云。摄善法者。谓八万四千法门。戒疏云。摄善法。自成佛法。

注中。止作二善。摄一切善。无不尽故。摄众生。言慈济有心者。谓生无不度。起不住道。是恩德因。修成化佛。璎珞经云。摄众生。谓慈悲喜舍。化及有情。令得安乐。戒疏云。摄众生。成就众生。

注中。化佛无心者。以化作故。随感便应者。如水中月故。意用齐者。从法身生故。至真同观故。

三结归中。初二句即说一为三。境下二句即说三为一。虽三一不同。无非一心。本有言境。非心外者。以三身之境。即行人自心。心外无法。一切诸法。悉自心生离心外求。去道转远。即六妙云。何为诸法之源。所谓众生心也。苦能如是。斯为正见。若心外求。名为邪见。清凉心要云。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道成。无一尘而非佛国。又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等。百虑咸归者。周易系辞云。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大师借彼语尔。

广陈中初科。上四句明道俗所修并先奉戒。功德本者即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又经云依因此戒。得生禅定等。道初者。未有出家人不先受戒。俗归者。即耶输父见佛。先为受三归。提谓长者是佛初受五戒人。故曰必先敬受。随下二句叙圆意。戒随境发。一一境中。并具三聚。举一即三。非前非后。如下约心显戒。圆融可知。

次科约本迹。以显三佛。初正明约心奉戒。既三一不定。因戒感果。则三佛亦然。谓法身即报应。报应即法身等。若非圆解。因果不差。亦难究兹。三一不异故下引证不定三也。以生身即法身故。经即涅盘。彼第四云。我已久从无量劫来。离於爱欲。我今此身即是法身。随顺世间。示现八胎。维摩经亦云。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是法身也。又维摩诘语阿难言。如来身。即法身是也。又下证不定一也。以生身异法身故。并为时机见异。随说不同尔。

通指化意中。初二句。乃佛本为高山王机。说华严顿教。隔出声闻。独诸菩萨。获大法利。即华严第五十云。譬如日出於阎浮提。光照一切诸须弥山等。次句乃机缘非利故。寝大施小。渐次而说。即指鹿苑至鹤林一期教法也。所言下乘者。对上华严得名也。后席者。以先说华严平等法界。后说随机渐法故曰也。摩竭。或云摩竭提摩伽陀等。正云摩揭陀。此言善胜无恼害甘露处等。即如来始成正觉处。祇园。或云祇桓祇陀祇树逝多善多。并翻胜氏。即祇陀太子施树。给孤独长者舍园。是如来行化之处也。众说备之者。如陈朝真谛三藏。立二种教。统收众说。一渐二顿。言渐即约渐悟菩萨。大由小起。具有乘之名为渐教。即涅盘等经。若直顿机。大不由小起。唯菩萨乘。如华严等。如隋天台智者。则约五时五昧四教八教。种种不同。如唐圭峰禅师云。西域此方。古今诸德。立宗判教。离合有殊。或一味不分。或开宗料拣。言不分者。此有五意。一理本一味殊途同归故。二一音普应。一雨并滋故。三原佛本意。为一事故。四随一一文。众解不同故。五多种说法。成枝流故。故不可分。如后魏菩提流支姚秦罗什。立一音教。即此意也。其开宗料拣者。一理虽一味。诠有浅深故。二佛虽一音教随机异故。三本意未申。随他意语故。四言有通别。就义显说故。五由辨权实。不住枝流故。六王之密语。语同事别故。七不识佛意。以深为浅。告於大利。以浅为深。虚其功故。八诸佛菩萨。亦自分故。以斯等意。是故分之。若依贤首大师。统收为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一乘顿教。五圆教。已上诸家。虽判教不同。并依经论分辨。意归一体之理也。镜者晓也。明也。

辨性相中。初科上句结前。下句生后。次科彰益中。上六句指由缘中所说。修性因果。三戒三佛等。圆解圆修。欲使行者。因此言说。而心花开发。犹若灯明。然后诠一体三宝性相。使其行者。心无所着。故下结略。云舍筏可也。筏般筏也。又编木曰排。编竹曰筏。乃渡江河之具尔。金刚般若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也。又可。上四句叙其来意。下四句显其要旨尔。

正显性相中。初科言知性本净名佛者。由能自觉故也。且心之为物。妙不可思。卓然独立。诸佛得此心曰菩提。且未尝谓净。众生迷此心曰生死。亦未尝有秽。然於无所觉中。而忽然有觉。强号为佛。佛既如是。法僧亦然。三宝一体。亦强分三。但知。无染为法。无壅为僧。可也。今下通示三宝。或可。别显正觉。然觉性常住。群生沉迷。故言不觉。因教解悟。故名始觉。所解未圆。名等觉。究竟真常。名妙觉。说有次第。理无次第。然性体圆融。无施不克。修性不二。生佛一如。一切诸法。全心发现。可谓观一心。见一切心及一切法。观一法。见一切法及一切心。观菩提涅盘。见一切烦恼生死。观烦恼生死。见菩提涅盘。观一佛。见一切众生及诸佛。观一众生。见一切佛及一切众生。非内非外。不异不一。是谓一性妙体不可思议。学者思者。说者行者。诚能达此。则一体三宝。岂远乎哉。此之一法。人多不信。自沉己灵。如高僧传云。顺璟浪耶人。常览华严经。见始从发心便已成佛。乃生谤毁。当启手足。时扶掖下地地便徐裂。璟身俄坠。生陷地狱。至今有坑。号顺璟捺落迦也。真行道者。当信己灵。不须外觅矣。

结劝中。初四句教令勤修。俗下引俗励道。初中上二句使依教修练。下二句俾无纵怠情。俗云者。尚书中诚时君也。彼注云。圣人无念善。则为狂人。狂人能念善。则为圣人。言桀纣实非狂愚。以不念善故灭已。古人云。尧舜谔谔而昌。桀纣唯唯而壬。是也。

问答蹑难中。此问因前心本净。悟解无邪名佛。故假设之。初二句责其无凭。次二句言下凡未能发智。后二句指其狂妄。初言卿者。犹今人称贤古无制约。例皆呼之。如汉孟喜父。时人以孟卿呼之。弥天诫众亦曰卿等。后代帝王。专其称下。无敢僭用矣。念念识心者。识谓妄识悟之成性。迷故称识。以善恶俱包故也。言非智者。非出世圣智也。一举腾九万。出庄子。彼云。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徒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意谓凡夫不可即时成佛也。

正答中二。初正答来问。二是知下劝开发解行。初中前二句以心道对论。为山下法譬合辨。故万下将世事与劫数校量。初中以佛法太高。实难穷尽。次句谓心实易求。但无自见之明。故多惑尔。先德有言。太近至易。无如自心。出死入生。了不知觉。次二句中。为山基一实者。箸取土笼也。论语云。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诚人不可中道而废矣。此譬喻也。为佛起初念者。言其始也。三劫之功。言其终也。念念不停。乃可及尔。故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又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无所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方。此法说也。

校量中。言初步者。伯阳。云千里之行。始於发足。合抱之本。始於毫末。今言万里。乃趣举尔三劫。即三阿僧祇劫。此翻无数时分。所言三者。且据释迦修菩萨道。从古释迦至毗婆尸。值七万五千佛。名第一阿僧祇。从婆尸至然灯值七万六千佛。名第二阿僧祇。从然灯至尸弃值七万七千佛。名第三阿僧祇。故总言三劫也。

次开解行中。此约法华开示悟入为言。常步此心者。即一体三宝也。开示即如来开显。悟入即前机获益也。不外来诚内起。互其言尔。若能了达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者。即知心外无法。百虑咸归能礼所礼。但自心生。故南岳云。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亦不得。得亦不真。当知此心唯圣究尽。凡夫若觉。即是圣人。虽然如是论不云乎。智度大海。唯佛穷底也。

引证中。经即观无量寿佛经具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等。智者大师云。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者。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故。言入众生心想中。如似白日舛天。影现百川。又云。得此观佛三昧。解入想应故。言入心想中也。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亦因此三昧心终成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向闻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有异故。言即是心外无佛也。此证前心性本净悟解无邪名佛矣。

结劝中。前四句以克明心性。念念不已。必至成就。言敛念者。遵奉开示也。清净者。悟入有归也。志下四句暗排凡外。不从正道。忘己他觅。背道求福也。甫犹言岂也。以外求之徒。岂可当於行道矣。或可语解。言世福者。如凡夫持五八戒。布施行仁。外道坐禅习定。虽权力能不达无我。终为世福。如郁头蓝等。故下四句对辨得失。身子即舍利弗母好身才是身之子。故云身子。或云鹙子。以母目如鹙鹭故。言不思者。如智论第十四云。舍利弗六十劫修菩萨道。欲度布施河。时有乞人。求乞其眼。舍利弗言。此无所任。何以索之。若须我身。及财物者。当以相与。答言。不须汝身。并以财物。唯欲得眼。若汝实行檀者。以眼见与。尔时舍利弗出一眼与之。乞者得眼。於舍利弗前。瞋之嫌臭。唾而投地。便以脚踏。舍利弗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难可度也。眼实无用。而强索之。既得脚踏。何恶之其如此人辈不可度也。不如自度早脱生死。思惟是已。於菩萨道。退向小乘。是名不到彼岸等。难陀名难陀女。此云欢喜。言整虑拔神者。贤愚第十卷卷云。佛在舍卫有女名难陀。乞丐自活。见诸国王人民。供养佛僧。自心思惟。我之宿罪。生处贫贱。虽遇福田。无有种子。便行乞丐。以作微供。唯得一钱。持诣油家。具语所怀。油主怜慜。增倍与油。得已难喜。足作一灯。奉上世尊。自立誓愿。我今贫穷。用是小灯。供养於佛。以此功德。令我来世。得智慧灯。除灭一切众生垢暗。作是誓已。礼佛而去。乃至竟夜。诸灯尽灭。唯此独然。是时目连次当直日。欲取灭之。即举手扇。复以衣扇。灯明不损。佛语目连。今此灯者。非汝声闻之所倾动。正使四大海水。以用灌之。毗岚风吹之。亦不能灭。此是发大心人所施。佛说是已。难陀女复来。头面作礼。佛即授记未来世过二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曰灯光。十号具足。是知身子违大之失。难陀顺理之得也。

二缘理中。问曰。理有大小。教有偏圆。今此缘理。为大为小耶。答据下引证。则依多论以明断证。乃小乘理也。及至下文释宝合喻。云三乘归仰。则知。大师借小乘之语。正意在於大乘也。缘谓心缘。理即性理。谓依三学之言。称前一体修显。故曰缘理。又在迷谓之识。即一体也。悟故乃称理尔。

明佛宝正出体中。初科分二。初三句指理体。且下分染净。初中上二句释名。次一句指体。望前一体。故云还是。

分染净中。初明染。妄起无端曰无始。慧发妄除曰有终。但下二句说未终所以。今下显净由戒定慧。除去惑业。显本天真常住平等。何者为始。何者为终。缘理光显。自然性净。言缠结者。结即九结十使也。为结所缠。无由摆脱。故曰缠结。

分相中三。初释名。就理立法。随境显相。故有五分之名矣。

二谓下解开五相。初列相。前下七句显从因立前三。后下十句。释从果立后二。文出佛地论。正云前三是因后二是果。前三有学法。后二无学法。由慧能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等。定慧准此者。如云由定护助等。后以字误写。本作此字。故知智慧由心起。曰解脱。反照於自心。曰知见。

三唯下结显。三乘所证。虽渐顿徧圆有异。五法次第。从因至果。则大小不殊。此与外教对显。欲明佛法高妙。非天仙世人立教可比也。

引证中。正引佛宝。余二兼之。论即多论。言一切智五分法身者。正云一切智无学功德。彼以小乘断证。佛僧不异故。若据大乘。则云道种智一切种智。法中。彼云断欲无欲灭谛涅盘。有云灭理涅盘。理即谛理审实不虚故。僧中贤圣学无学功德者。学对上贤。无对上圣。功德即贤圣所证。以理体一故。僧即是法。法即是僧。自即自己。他乃他人。尽处即苦集道。三谛所无之处也。若初果人受归。即自他尽处。下凡所受。俱是他身所尽之处也。经即金刚般若经。转证尽处。即无为无漏也。

解名义中。初科言常住者。以不生不灭故。世法不陵慢者。以理体无为无漏故。问如来已证五分法身。为何八十唱灭。亦有所坏者。答如化相中说。所以称宝者。戒疏云。此三益世。近拔三有。远清二死。希世持达。可重名宝。宝性论喻分六义。备如疏引。

次科中。上二句举喻。次四句类显。下一句结示。

功答初科中。邪能害正。正能翻邪。若欲发无作功勋。不得杂事邪党。

次科引文中。经即涅盘清信士者。经文正作优婆塞。妄字经作更字。

简天中初一句征其归佛不归天也。以佛未出。唯天为尊故。此征之。以下三句明归三宝。言真则简伪。言常住则简生灭。以天帝生灭非真故。若约邪正以分。则释迦为正真。调达为邪伪。若四种三宝自简。则理宝为真。余三皆妄。以有坏灭不常故。一体虽常。在迷非净。如杂血乳。其义可知。性相常住者。性与理体一也。相即事分三种皆不可坏。故云常住。自下六句。简余人天。身心苦恼等者。如增一阿含云。有忉利天子五衰相见(一衣染尘垢。二花鬘萎悴。三两腋汗出。四臭气入身。五不乐本座)。当生猪中。忧愁之声。闻於天帝。天帝闻之。唤来告曰。汝可受三归。即时如教便免生猪。佛说偈言。诸有归依佛。不坠三恶趣。尽漏处人天。便当至涅盘。三自归已。生长者家。还得出家。成无学果。又如法句经云。昔有天帝。自知命经生於驴中。愁忧不已。云救危者。唯佛世尊。便至佛所。稽首伏地。归依於佛。未起之间。其命便终。生於驴胎。鞚断破他。陶家坯器。器主打之。遂伤其胎。还入天帝身中。佛言殒命之际。归依三宝。罪对已毕。天帝闻之。得初果。惟下二句反显。言有力能持者。以归依三宝。免堕恶道是也。

归依初科。上一句标。次四句法喻对显。故下二句引缘为证。初句出涅盘经圣行品。彼云如金翅鸟能啖诸龙。唯不能啖受三归者。次句出消灾经。彼云。主人问於客云。吾所事神。畏子而走何也。客曰。我犯酒戒为亲所逐。尚余四戒。故为天神所见营护。於是邪神不敢当也。主人求戒於容。问佛所在。遂往舍卫见佛。经历一亭中。有一女端正。是啖人鬼妇也。托宿於此。女人报言。慎勿留此。宜急前去。男子问言。用何等故。将有意乎。女人报言。吾以语卿。何用问为。男子自念。前舍卫国人。冤佛四戒。我神尚畏。我已受三。自归五戒。何畏惧乎。遂自留宿。啖人鬼。见护戒神。徘徊其傍。去亭四十里。一宿不归。明日男子进路。见鬼啖人骨狼籍。衣毛为起等。夜叉此翻捷疾。即上啖人鬼也。

五下二句结示所归也。此宝即缘理也。以化相住持。依此而有故。

会异初科中。同相指缘理三宝也。所以得同相名者。谓尽十方通三世。无非皆是。故涅盘。云佛即是法。即是众等。

灭恶初科中。经即涅盘经也。次推释中。初句征起。以下释通。即闻熏修证。初二句闻。次四句熏。况下修。因下证也。所言法佛者。依楞伽中。佛有二种。一者法佛。二者化佛。法佛就理。化佛约事。又可。法佛乃二宝。略其僧尔。熏本识心者。识谓妄识。无始妄想。倒熏遂成。种种差别。今闻。三宝常住之语。不生不灭之义。复熏妄识。反妄归真。乃成净信根力。是为妄心之师范也。无陷没即经中不堕恶趣也。

生善引经中。言弥勒者。此翻慈氏。因中修慈三昧。故得是名。此菩萨补释迦处。三会说法。初成道时。先度释迦遗法弟子。故报恩经云。第一会度九十六亿人。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人。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人。经中三归人初会解脱者。若依下文引处胎经。佛告弥勒偈曰。汝所三会人。是吾先所化。九十六亿人。受我五戒者。次是三归人。恐写五戒。作三归也。又可。五戒从三归得故。言三归也。

结难中此之一字。指理宝也。由归三宝。不奉异途。能渡苦海。故曰良津。津水际也。论语曰。子路问津。入佛法阶位者。约法则始自翻邪。终乎具戒。皆归三宝。约人。则始自凡夫。终至成佛。高下虽殊。归投无二。及成妙觉。转依法身。方为究竟常住之位也。又可阶者渐也。才始反流。便归三宝故曰也。此即阶渐之位矣。

诫慢中。上四句。明轻慢心。得法不久。是下显殷勤郑重心受。方得无作法生。心缘此者。即理体也。善神护者。归不失也。

指法僧中。云缘此生者。由佛能证此法。然后化僧。今但举能证教主。则所证所度可明。故此略也。如前。即前引多论等。灵府即藏识。能包纳善恶诸业。故称府焉。

化相由生中。初科文分五节。初至梵福来。正明化相由生也。二以化至依故来。兼显住持皆依法身。以明罪福也。三以法至斯矣来。示理体法僧也。四是知至常住来。惟核罪福田理体而生也。五结意。良以一体乃是本具。理体则因具修成。化相则证真利物。住持则流及无穷。如此即一体同於法身。理体类彼报身。化相犹如应身。三种佛宝。可同三身。佛佛皆尔。并具三身。法僧同佛。不言自显。住持流至未来。则功归三佛。若然则一体生理体。理体生化相。化相生住持。次第然也。言调达者。具言提婆达多。此翻天热。生时诸天心皆热恼。知其出世必破佛法。是佛堂弟阿难亲兄。有三十相。唯缺无见顶相。及千辐轮相。出家之后。从阿难学神通。不修圣道。诵六万像法聚十二韦陀。白佛欲求摄众。为佛所诃。遂结阇王杀父。自谋害佛。求后世名誉。於是俟佛过象头山。推山压佛。佛得不可杀法。左右五百金刚。以杵拟之。碎石逆来。伤佛脚足。出一滴血。故堕阿鼻。一劫受罪。耆域。又云耆婆时婆。或云时缚迦。此云能活。因活更活。又云活童子。生时一手持药囊。一手把针筒。善能医治。乃阿阇世王大臣。曾为如来针皆。出一滴血。以善心故。一劫生天也。化佛言光焰者。即无时忽有。有时忽无。事同光影阳焰。体无实故。住持言非情者。以泥塑雕刻而成故。二佛并推法身。以显罪福。望前罪福通感。故云还也。

法僧中。上句明法。次句显僧。无漏乃僧所证理也。立像者。僧与法皆立像以表故。化佛无兴亡者。从法身故。无生灭故。若以生灭心。则见王宫之生。双林之灭。若以不生不灭心见之。则王宫非实生。双林非实灭。如此则何兴何亡矣。

结意言极繁者。欲显事用故也。

次科乃明时数浇淳。佛法随之亦有兴废。初四句显时数。所下叙兴亡。

初中。浇谓浇漓。淳谓淳原正法则淳原。像末则浇漓。故言在数。倚仗赴机者。言三宝亦随之兴亡也。老子云。祸号福所倚。福号祸所仗。今借彼语。而意自别也。三法万载者。言三宝之法。虽随世浮沉。则万载不失矣。或将正像末三时为三法者。似不合文意。然其三宝历於三时。则万二千岁。今但举其大数尔。

次中。西竭东骛。即兴亡也。珍除兴显亦尔。皆数未尽故。使或存或亡。万载已后言浇风不追者。释迦法当灭也。合上浇字。由下弥勒教合兴故言淳源将发。合上淳字也。所言金河者。西域记云。阿恃多代底河。唐言无胜。旧云阿利罗跋提河。讹也。曲言咒。剌拏代底河。译曰有金河。西岸不远。至娑罗林。乃如来入灭处。故言西竭竭。尽也。玉关东骛者。乃教流此土。必经此关而来。即玉门关也。骛即驰也。代出八九者。据佛教东来。正当后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岁。摩腾竺法兰。赍四十二章经。来到此土。则佛教之权舆也。历於魏晋宋齐梁陈隋及唐拾九代矣。至制仪又。已及六百年也。三除还显者。良由释迦遗教。历数未尽矣。住法图赞云。初夏赫连勃勃。得三秦地。殊不信佛。绘像为衣而被之。令僧礼佛为礼我。后为天震而死。葬又震出之。其子昌袭位。破长安。灭佛法。逢僧斩戮有沙门昙始。被刃不伤。因尔改心(灭法经九年后。至宋元嘉四年。被后魏太武并之也)。次元魏太武。重道士寇谦。为立道坛。司徒崔皓谗於佛法。帝然之。以太平真君七年。遂灭佛法。遇僧枭斩。至十一年。昙始复谏。帝被疠疾。遂诛崔氏。灭法经六年。太武世祖皇帝崩也。其子文成。重兴佛法。如史述之。又次周武帝。纳道士张宾及前僧卫元嵩才。遂毁二教。安法师着二教论。以抗之。帝闻之。以存废理乖。遂双除屏。建德三年。除荡关内。六年除荡关东。自谓得志于天下也(灭法经五年。帝崩。天元皇帝立。改元大成。复兴焉。当陈大建十一年己亥)。此则三武诛除也。至唐武会昌五年乙丑。欲灭佛法。毁天下僧寺。四千六百所。兰若四万。复僧尼为民。三十六万五百人。灭法经二年。武帝崩。宣宗立。改元大中。复兴焉。此乃祖师之后。文中不言。万载后无传授者。若约正像末三时论之。则一万二千年。而无传授。如青龙解云。法住世时。总有三种。具有教行果证。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教在。无行果证。名为末法。若论尽灭。乃人寿增至六万岁时。诸罗汉化火。烧尽大千经卷。是时方无传授。今言万载。亦举大略尔。历数禄终。出论语尧曰篇。今借其语尔。慈氏运开。则弥勒下生也。俱舍云。子年倍父增八万。从是灭劫慈氏兴。旧云。至第十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弥勒出世。有云七万岁时出。会真解云。释迦化法六万延年。支佛出世当七万延年。后弥勒方下等。缘生谓机熟有感也。道会谓圣无差。又可机缘既熟。宜会圣道矣。

结示中。前四句结前文。故下引文劝修理宝。道在心者。以心为能证。道为所证。唯在刚毅勇烈。岂论老少与中年也。言信心存者。岂独佛教。儒者亦云人无信不立也。镜明也。

化相释名中。释迦为佛。即王宫丈六身。灭谛为法。即演布谛教。以显灭理也。先智若尽为僧。约法显僧也。有言五俱轮等。此直就人谈。言化相者。则如来从兜率天。乘白象瑞降生。教化之相也。别相如前所辨。出体初科。体无常者。属有为故。四相即生老病死。旧云生住异灭也。过千载者。举其大数尔。若据制造此文。已过千六百年也。追远出论语。然佛法四时并当追远。谓降生。成道。转法轮入灭也。表心归向。故曰翘敬。已下诸科。并明追远翘敬。所以在世则说法度生。灭后则流形表化。无非推己利物。恩德不可逾也。

在世益中。言贤劫等者。以此住劫有二十增减。第九减劫。从人寿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一年。减至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此贤劫中第一佛也。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至百岁时。释迦牟尼出兴。俱舍云。即此住时为贤劫。二十数中第九减。六四二万时三佛。拘留那含迦叶兴。百岁释迦牟尼出。问释迦如来寿极短促。复生五浊。不与诸佛同者。何耶。答曰。寿短促者。人寿百岁。机缘方熟故。居五浊者。酬宿业故。大方广总持经说。昔有一比丘名净命。住於正见。持华供养。又一比丘名法行。住於邪见。坐得四禅。常说空宗。般若最胜。谤净命法。云非净命。所受诸华不供养。我出此一言。於六万岁。常无舌根。乃至成佛。而居五浊。彼何人耶。即释迦是也。

是以下明化相。能说教主。即第四释迦出世。说法化生。令度苦海也。克时而应。故曰膺期。羯磨序云。大教膺期是也。

开下二句明所说教藏。初句出偏渐教体。言八正者。体离邪故。又言八圣者。因此八法。而得成圣故。不出三学。离开为八。即正见。思惟。语。业。命。精进。正念。正定等。前二属慧。中三属戒。后三属定。开谓开示。令人悟入。此乃方便。次第修入矣。次句出圆顿教体。此是如来出世本意。故法华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楞严云。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又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净名曰。直心是道。皆此意也。近下显教用也。人天贤圣。即所度之机也。耽着五欲淤泥。则堕四恶趣也。大论云。世间浊欲。能系人心。如堕深泥。难可救济。贤圣津筏者。大则三贤十圣。小则七贤四圣。筏猈也。将下立教之意也。说理三宝。即化相佛所说者。令趣一直平等之道矣。真理常住。乃本证也。乘权御实。即降生也。若令文意。即御理体之实。乘化相之权。出现世间。说上诸法也。乘即御也。若据他文。九界属权。佛界是实。故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常住。是也。又复应知。权中有实。实中有权。权实不二。则理体化相。本无差别。

疎下二句。明众生见相。信是圣人无异归也。故曰疎解。又可形以戒捡。定慧清心。依教奉行。故曰疎解。疎谓疎理。解谓达解。三学既明。依佛之语。故称子焉。

受道下六句。谓人法尊胜。能修得益。澄无本净道体也。澄谓清净。无谓空寂。本净即所到处也。筌罤喻者。谓知诸法性空。则见解虚达。不滞教迹矣。事义即相状。神用即心智。光明即不暗昧也。

上明知解。群下二句。明依此奉行。则有悟入。能尽生灭。即起行也。

告终益中三。初二句明八十唱灭时。即经云。吾於今日中夜。当般涅盘等。此则忍土缘尽。化事已终。宜当示灭。隆犹毕也。次非下四句没后益。上二句欲明法身本无色相。而能於涅盘会上。重现相者。要知法身不忘尔。无下正显没后益也。所言化迹无泯者。乃流及未来万二斯年。遗风莫替尔。泯绝也。

三所以下别示化迹。碎身生信。如八斛四斗舍利是也。全眼神功如肉室利罗。即眼睛牙齿发爪等是也。唯眼最要。故持举之。然佛降生示灭。利济功熏。难思难议。言非谢者。恩德深重。不入四恩之数。既难酬答。将何以谢之矣。

结劝中。故当者因上生下也。先备此心。即信根也。若行之不已。则得信力。若具根力。何事弗成。由谓因由。委即委诣委悉。亦谙委也。

任持叙意中。初四句以人法互显。上二句推人。次二句究法。虽言语向皆不别。而上下执据自殊。万载约时说。三法就法门。言开位乃开三法之位。即三宝也。或约正像末三时论者。此滥下代代之语也。遂下推功归僧矣。代代约时节。处处约方土。匪僧则佛法潜没者。明住持三宝。僧宝为先也。

示相初科中。上二句明有佛。下二句言无僧。汉武即前汉第六主武宗。威震四海。万邦来朝。故曰崇盛。闻佛名者。即元狩之初年。命霍去病。北伐匈奴。过居延。摛休屠(音除)王。获金人(即是佛也)。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陈香火而礼事之。三年凿昆明池。得黑灰。问东方朔。朔曰。此非臣能知。陛下可问西域胡道人(即闻佛名)。是时若有僧传。则已有三宝流世。缘为无僧。则莫能开其端绪。故曰竭也。

弘相中。初二句明时运合行。王臣远慕。致下明此方三宝创行之相也。初中言显宗开法者。即后汉第二主明帝。谥曰显宗。乃光武第四子。以永平三年庚申之岁。梦金人等。传毅奏曰。臣看周书异记。知西方有圣人生。一千年后。教流此土。陛下所梦。其必是欤。至七年甲子。遣蔡愔秦景前迎佛法。蔡愔将命求之。至大月氏(音支)国。与迦叶摩腾竺法兰遇焉。十年丁卯。汉使还。大兴佛法等。故曰开法。华胥即指天竺。黄帝梦游华胥。应劭等言即天竺也。

二三宝创行中。迦竺来仪者。即摩腾等。随汉使入洛。白马驼释迦白[迭*毛]画像并四十二章经。以献明帝等。开俗务者。即摩腾现通。与褚善信等。角法既胜。遂开拓俗心。成佛法事务也。发信归心者。即法兰说法。令五岳道士等。舍去冠簪。求出家焉。实假下推住持三宝。以僧宝居先矣。所下明法宝。名谓名言。句谓句义。此属能表。理谓真空。即所表也。名句文言名教。变其语尔。以理本绝言。非言莫显其理。苟无表示。悟解何从。即经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是也。此下辨佛宝影僧。即泥龛塑像。是住持佛也。

结示中。上明不遇化相佛。薄下明幸睹住持佛也。宝体初科。先示住持无功。上二句明佛法属有为。具下一句明僧宝属漏染。后一句通结无功。然下显从本为胜。以理宝为本。住持为末。摄末归本。出有义也。

举俗中。初四句义说。下引经证。初形征者。征求也。验也。虽使者不及王尊。然为王使。不可以形卑征验。而不加敬也。或可作征恐字误。经即月藏经。出第九分布阎浮提品。彼云。於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毁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如是破戒名字比丘。若有施主。舍施供养。护持养育。我说是人。犹得无量阿僧祇大功德聚。何以故。犹能饶益多众生故。何况我今现在於世。譬如真金为无价宝。若无真金。银为无价。若无银者。鍮石为无价。若无鍮石。伪宝为无价。若无伪宝。赤白铜铁。白镴铅锡。为无价宝。如是一切诸世界中。佛宝为无上。若无佛宝。缘觉为无上。乃至若无缘觉。罗汉余圣。得定人。持戒人。污戒人。剃发着袈裟。名字比丘。为无上宝。比余九十五种异道。最尊第一。应受世供。以为福田。何以故。能示众生可悦畏故。若有护持养育安置。是人不久。得住忍地。故下法合可知。

敬意中。上四句明不敬之损。所即处所。寄谓附寄。故下明形心存敬之益。形乃俗谛属事。心则真谛属理。真俗并运。理事齐驱。则形心有归。缘化不爽。故曰义极於斯也。

引文中。经即无上依经。如第九篇具引。又如造像功德经云。造像有十一种功德。一者世世眼目清洁。二者生处无恶。三者常生贵家。四者身如紫磨金色。五者丰饶珍玩。六者生贤善家。七者生得为王。八者作金轮王。九者生梵天。寿命一劫。十者不堕恶道。十一者后生还能敬重三宝。又云若人临终。发言造像。乃至如麦[麸-夫+广]。能除三世八千亿劫生死之罪。法身器者。以法身周徧。无所不存。论即智论。非情属事。表显属理。

行事敬初科中。上四句因上生起也。谓土石作像。敬毁则罪福随生。若有请加。自然感格。涕泣谓哀感之极也。但下二句嗟不睹化相也。遗踪即住持三宝。如下四句引例。清庙即国家宗庙也。诗注云。清庙祭有明德者之宫。庙貌也。图祖先之容貌。如在者。论语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也。今下八句合例。上二句云化相已往。唯下一句云住持犹存。遵下明佛设方便。故当顺行。今下反质。见者对上真仪。闻者对上说法。心由无信者。心字误。可作止字。止犹只也。或是写倒。心字在下则顺。

何下一句征其所以。次二句例显。谓三界唯心所造。拟用即成。故原人论云。众生三毒三业。造成器世。是也。

岂下二句法说。顽痴旧作烦痴解。谓心惑烦痴。境则不动等。写本作顽碍。意谓三界之广。心拟尚成一堂之小。金石土木所成。岂为顽碍不能动变也。又可顽痴乃召能敬之人。谓自己顽痴。不动圣容尔。

结损中。大论即智论。对面不见。如经云。我浊恶眼障。故不见等。是下谓随事标立。皆可归心也。放光证上如对真仪。说法证上为我说法。是须者。须犹知也。

遵下二句显要修。

理观正明中。谓就前事敬。所见诸色。若用智明。并归理观。以见色即心。心外无法。一切诸尘悉不可得。即真谛也。真如无体。诸相皆空。故曰真观。实唯识有者。谓所修之观。正与前同。但犹心相尚存。故名俗观。亦如他宗以真如为理观。唯识乃事观。以历事而修故也。若此以言。则真观是理。俗观属事。苟能真俗并观。则无施不可悉归理观。即下文云。知尘无所有。通达真如。唯有识通达俗等。

次科上四句明上修观。岁深日久。念念增明。心心相继。温习弗忘。心智明利。常在其中。故曰逾增。观下辨入位。缘假即圣像等缘。假托而立。知唯心造。故曰不迷。以修明故。渐入圣道。愿乐下此有四位。即加行。见道。修道。无觉道也。愿乐即加行。亦名方便。准摄论中。此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十位行人。修道即二地至七地。文中虽不明见道与无学道。但修前曰见。修后曰无学。道下释名。以出家修出世法者。本称道人。亦名道士。后李张之徒僭称。故释耻同还从梵号。乃曰比丘尔。行者亦目修行之者。

结诰中。上二句捐愚自述。谓懈怠不信之徒。嫌如是告。岂以嫌故而不说耶。故言诚当实录。诚真也。当犹对也。魏志云。王肃谓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杨雄。服其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又不入游词。谓之实录。自下劝其舍愚就道。老子曰。为道日损。诚慎也。

释门归敬仪护法记卷上

宽文九 九月中四於心王院东寮书写毕宗觉

(一本云)时享保二年岁次丁酉八月二十四日以东山泉涌寺云林院所藏本胆写之毕并以大鸟山传录本校雠订正犹有未尽处俟后来善本出而补之伏愿由此微功三宝先显群生蒙益。

金峰沙门慈元高淳拜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