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三节 官 制(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隋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阙。寻亦省府及僚佐。炀帝即位,废三师官。唐复置,亦皆不设僚属。

尚书省:隋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总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曹尚书,是为八座。属官有左右丞各一人,都事八人,分司管辖。六尚书分统三十六侍郎,分司曹务。后改都官为刑部,度支为民部。炀帝改三十六曹曰司,侍郎曰郎,惟六曹仍称曹,各置侍郎一人,以贰尚书。唐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乃以仆射为长官。郭子仪尝以功高拜尚书令,末年李茂贞亦尝一守尚书令,旋亦辞避。见《旧纪》天复三年(903年)。六部:《武德令》以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贞观年,改以民部次礼部,兵部次之。高宗即位,改民部曰户部。则天初,以户部次吏部,礼部次之,兵部次之。六部各领四司。改诸司郎曰郎中,而以员外郎副焉。

门下省:隋讳忠,改侍中曰纳言,置二人。炀帝改曰侍内。唐复为侍中。下有给事黄门侍郎四人。炀帝减二人,去给事之名。下有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谏议大夫、散骑侍郎、员外散骑常侍、通直散骑侍郎、给事郎、员外散骑侍郎等,皆前世集书省之官也。

唐门下侍郎二人,以贰侍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皆分左右。常侍之分左右,事在显庆二年(657年)。谏议之分左右,事在贞元四年(788年)。武后时,置补阙、拾遗,亦分左右。皆左隶门下,右属中书。给事中之职,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奏还,谓之涂归。于纠缪绳愆,所关尤大。《旧书·李藩传》:迁给事中,制敕有不可,遂于黄敕后批之。吏曰:“宜别连白纸。”藩曰:“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邪?”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属郑罢免,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此事在元和四年(809年)。《藩传》又云: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事,却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邪?”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又何暇别作奏邪?”事果寝。此事《通鉴》系元和五年(810年)。《考异》曰:“《会要》:崔铉曰:此乃不谙故事者之妄传,史官之缪记耳。既称奉密旨,宜拟状中陈论,固不假以笔涂诏矣。凡欲降白麻,若商量于中书门下,皆前一日进文书,然后付翰林草麻。又称藩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尤为疏阔。盖由史氏以藩有直谅之名,欲委曲成其美,岂所谓直笔哉?”

中书省:隋曰内史。炀帝改为内书。唐复为中书。隋置监、令各一人,寻废监,置令二人。侍郎初置四人,炀帝减为二人。唐皆因之。舍人八人,炀帝减为二人,唐置六人。通事舍人十六人,炀帝改隶谒者台,唐仍隶中书。唐舍人以一人知制诰,颛进画,给食于政事堂。其余分署制敕。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同署乃奏。开元初,以他官掌诏敕策命,谓之兼知制诰。肃宗即位,又以他官知中书舍人事。兵兴,急于权便,政去台阁,决遣颛出宰相,自是舍人不复押六曹之奏。会昌末,宰相李德裕建议:台阁常务,州县奏请,复以舍人平处可否焉。

隋、唐定制,本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然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故其后惟两省长官为真相;而两省之职,中书取旨,门下封驳,事亦嫌于迟滞,故后亦合议于政事堂。任宰相者,不必身为两省长官,但就他官畀以他名,特以两省究为枢要之地,故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遂为习用之名,而尚书、仆射,非加此名者,遂不为宰相矣。《旧书·职官志》云:“武德、贞观故事,以尚书省左右仆射各一人及侍中,中书令各二人为知政事官。其时以他官与议国政者,云与宰相参议朝政,或云平章国计,或云专典机密,或云参议政事。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为太子詹事,特诏同知政事,始谓同中书门下三品。自是仆射常带此称。自余非两省长官与知政事者,亦皆以此为名。永淳中,始诏郭正一、郭待举、魏玄同等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旨平章事。自天后已后,两省长官及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平章事为宰相,其仆射不带同中书门下三品者,但釐尚书省而已。总章二年(669年),东台侍郎张文瓘、西台侍郎戴至德等始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入衔。自是相承至今。永淳二年(683年),黄门侍郎刘齐贤知政事,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后两省长官及他官执政未至侍中、中书令者,皆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案《通鉴》: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五月,以唐休璟为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故。豆卢钦望为右仆射。六月,命右仆射豆卢钦望有军国重事,中书、门下可共平章。先是仆射为正宰相,其后多兼中书门下之职,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至是钦望专为仆射,不敢与政事,故有是命。是后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矣。”此神龙复辟,仍沿武后以来之旧制也。开元元年(713年),尝改左右仆射为丞相,然亦徒有其名。十六年(728年)《通鉴》云:“初张说、张嘉贞、李元、杜暹相继为相,用事。源乾曜以清谨自守,常让事于说等,唯诺署名而已。元、暹议事多异同,遂有隙,更相奏列。上不悦。六月,甲戌,贬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杜暹荆州长史,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元曹州刺史,罢乾曜兼侍中,止为左丞相,以户部侍郎宇文融为黄门

侍郎,兵部侍郎裴光庭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此丞相徒有虚名之证。《旧书·王璠传》:“转御史中丞,恃李逢吉之势,与左仆射李绛相遇于街,交车而不避。绛上疏论之曰:左右仆射,师长庶僚,开元中名之丞相,其后虽去三事机务,犹总百司之权。”谓此也。其以他官居职而假他名者:《新书·百官志》云:“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然《通典》云:“隋有内史、纳言,是为宰相,亦有他官参与焉。”《注》曰:“柳述为兵部尚书,参掌机事。又杨素为右仆射,与高颎参掌朝政。”则隋世已然矣。同三品之名,《新志》亦谓起于李勣。同平章事之名,则谓起于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又云:“二名不专用,他官居职者,犹假他两名如故。自高宗以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旧书·高宗纪》: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开府仪同三司英国公李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仆射始带中书门下。”说与《职官志》小异。《廿二史考异》云:“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尚书令与左右仆射皆二品,侍中、中书令皆三品。论班序,当由侍中转中书令,乃迁仆射。李以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是以上兼下也。然自后仆射不带中书门下者,遂不复与闻政事,则宰相惟两省长官任之,而南省不得与。仆射虽居人臣之极地,不过备员而已。”案《旧志》言武德、贞观故事,以仆射、侍中、中书令为知政事官,则唐世宰相,实出差遣,不过初用三省长官,而后专于两省而已,原非有何制限。故以他官参与,亦无所不可也。此实最为灵活。观朱朴、柳璨之登相位可知。《旧书·代宗纪》:大历二年十一月,诏侍中、中书令升入正二品,门下、中书侍郎升入正三品,亦以其职高位下而改之。然是时知政事者已习用平章事之名,本不曰同三品矣。《新志》云:“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

分曹以主众务焉。”《文献通考》载元祐初司马光之议,谓“唐始合中书、门下之职,故有同三品同平章事。其后又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开元中,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自是相承,至于国朝,莫之能改。非不欲分,理势不可复分也”。马君云:“门下审覆之说始于唐。然唐以中书、门下为政事堂,则已合而为一矣。但门下省之官,有给事中,任出纳王命;有散骑常侍、左右司谏,任谏争阙失,皆所谓覆审,而贞观时太宗又命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则门下省无不举职之官矣。坐庙堂者,商订于造命之初,毋或擅权而好胜,居纠驳者,审察于出令之后,不惮纠过以弼违,则上下之间,始无旷职,而三省之设,不为具文。固不必为宰相者各据一省,显分尔汝,然后谓之称其职也。”盖审覆之职不可无,而以纠驳者与商订者并列为宰相,则理不可通,而势亦不能行。然若知唐初本以三省或两省之长为知政事官,而非以三省为相职,则此疑又无从作耳。又按《旧书·文宗纪》:大和四年六月,“以守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裴度为守司徒平章军国重事,待疾损日,三日五日一度入中书。”则平章军国重事之名,亦起于唐。

君权既尊,则辅相之权,往往移于其所私昵。汉、魏之世,公府之权,稍移于三省;唐中叶后,两省之权,又嬗于翰林,其道一也。《新书·百官志》曰:“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言语被顾问,出入侍从,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而翰林院者,待诏之所也。唐制,乘舆所在,必有文辞、经学之士,下至卜、医、技术之流,皆直于别院,以备燕见。而文书诏令,则中书舍人掌之。自太宗时,名儒学士,时时召以草制,然犹未有名号。乾封以后,始号北门学士。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通鉴》广明元年(880年)注引韦执谊翰林故事曰:“故事:中书省用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辨。近者所出,独得黄麻。其白麻皆在翰林院。自非国之重事,拜授将相,德音赦宥,则不得由于斯。”《通考》引石林叶氏曰:“自张垍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则与翰林院分而为二。然犹冒翰林之名。盖唐有弘文馆学士、丽政殿学士,故此特以翰林别之。其后遂以名官,讫不可改。然院名至今但云学士,而不冠以翰林,则亦自唐以来沿袭之旧也。”可见后来学士之职,实与始之所谓待诏者殊绝矣。《旧书·本纪》: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命兴唐观道士孙准入翰林待诏。《新书·本纪》:文宗即位,省教坊乐工、翰林伎术冗员千二百七十人,此则仍是前此之待诏耳。其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旧书·陆贽传》:“贽初入翰林,特承德宗异顾,歌诗戏狎,朝夕陪游。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此人所指目也。《杜悰传》:“元和中,翰林学士独孤郁,权德舆之女婿,时德舆作相,郁避嫌辞内职,上颇重学士,许之。”《哀帝纪》:天祐二年三月,“敕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杨注,是宰臣杨涉亲弟。兄既秉于枢衡,弟故难居宥密,可守本官,罢内职。”则诏令亦以为言矣。又以为天子私人,凡充其职者无定员。《廿二史考异》云:“学士无定员,见于李肇《翰林志》。然《旧书·职官志》称翰林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白居易有‘同时六学士’之句;则非无定员也。”案石晋开运元年(944年)复学士院敕亦云:“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分为两制,各置六员。”见薛《史·职官志》。盖制无定员,而例则置六。翰林学士不见《唐六典》,本差遣,非正官也。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未知制诰者,不作文书。班次各以其官。内宴则居宰相之下、一品之上。宪宗时,又置学士承旨。《旧书·职官志》云:“贞元已后,为学士承旨者,多至宰相。”《新书·沈

既济传》:“子传师,召入翰林为学士。改中书舍人。翰林缺承旨,次当传师,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因称疾出。”唐之学士,弘文、集贤,分隶中书、门下省,弘文馆:武德四年(621年)置,隶门下省,曰修文馆。九年(626年),改曰弘文。神龙元年(705年),避孝敬皇帝讳,改曰昭文。二年(706年)曰修文。景云中,复为昭文。开元七年(719年),复为弘文。集贤殿书院:开元五年(717年),乾元殿写四部书,置乾元院使。六年(718年),更号丽正修书院,置使及检校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十二年(724年),改集贤殿书院,隶中书省。弘文、集贤,皆五品已上为学士,六品已上为直学士。而翰林学士独无所属,故附列于此云。”《旧志》附中书省后。案唐世之尊崇学士,始于太宗为天策上将时。时作文学馆,下教,以杜如晦等十八人以本官为学士。凡分三番,递宿阁下。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见《新书·褚亮传》。此时虽或与秘谋,究非国政,即贞观时召以草制,亦不过取其文辞。其密参政事以分宰相之权者,实始于高宗时之北门学士。见新、旧《书·刘袆之、元万顷传》。然未几仍复其旧。《新书·张说传》:“常典集贤图书之任。后宴集贤院。故事,官重者先饮。说曰:吾闻儒以道相高,不以官阀为先后。太宗时修史十九人,长孙无忌以元舅每宴不肯先举爵。长安中与修珠英,当时学士,亦不以品秩为限。于是引觞同饮。时伏其有体。中书舍人陆坚以学士或非其人,而供拟太厚,无益国家者,议白罢之。说闻曰:古帝王功成则有奢满之失。今陛下崇儒向道,躬自讲论,详延豪俊,则丽正乃天子礼乐之司,所费细而所益者大。陆生之言,盖未达邪?”又《隐逸·贺知章传》:“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表知章及徐坚、赵冬曦入院撰《六典》等书。累年无功。开元十三年(725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一日并谢。宰相源乾曜语说曰:贺公两命之荣,足为光宠,然学士侍郎孰为美?说曰:侍郎衣冠之选,然要为具员吏。学士怀先王之道、经纬之文,然后处之,此其为间也。”当时之尊学士,不过如此而已。然此已为崇儒重道之意。《文艺传》云:“中宗神龙二年(706年),于修文馆置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象四时、八节、十二月,凡天子飨会游豫,惟宰相及学士得从,当时人所歆慕。然皆狎猥佻佞,忘君臣礼法,惟以文华取幸。”此则弄臣而已。《旧书·熊望传》云:“昭愍嬉游之隙,学为歌诗。以翰林学士崇重不可亵狎,乃议别置东头学士,以备曲宴赋诗。令采卑官才堪任学士者为之。”昭愍之荒纵,岂必愈于中宗,而所为相异如此,可见翰林学士之位望,前后不同矣。《新书·张说传》之陆坚,《旧书》作徐坚。中叶以后,时事艰难,侍从者乃多参秘计。如代宗时之柳伉,伉上书请诛程元振,事见第五章第四节。《困学纪闻》云:“东坡谓及其有事且急也,虽代宗之庸,程元振之用事,柳伉之贱且疏,而一言以入之,不终朝而去其腹心之疾。愚按登科记:伉乾元元年(758年)进士。翰林院故事载宝应以后,伉自校书郎充学士,出鄠县尉,改太常博士、兵部员外、谏议大夫,皆充学士。《新唐书·程元振传》云:太常博士、翰林待诏柳伉上疏,以翰林故事考之,伉是时为学士,非待诏也。伉以博士在禁林,职近而亲,不可谓贱且疏。”案伉是疏盖出代宗授意,说已见前。德宗时之陆贽,德宗任贽最久,然即位即召张涉,后吴通玄等亦居翰林中,尚不独一贽也。顺宗时之王叔文,文宗时之李训是也。至此,其所司者已非复文辞。而陆贽攻吴通玄,犹以还职舍人为言,亦可谓昧于时务矣。其辞云:“承平时,工艺书画之徒,待诏翰林,比无学士。祗自至德后,天子召集贤学士于禁中草书诏,因在翰林院待进止,遂以为名。奔播之时,道途或豫除改,权令草制。今四方无事,百揆时序,制书职分,宜归中书舍人。学士之名,理须停寝。”所攻者正其身所曾经,可谓过河拆桥矣。五代时,后唐明宗不通文字,四方章奏,常使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知书,奏读多不称旨。孔循教重诲求儒者置之左右。而两人皆不知唐故事,于是置端明殿学士,以冯道及赵凤为之。初班在

翰林学士下,而结衔又在官下。明年,凤迁礼部侍郎,因讽任圜升学士于官,又诏班在翰林学士上。《新五代史·赵凤传》。此实通事之职,未足拟唐之学士也。石晋时,李瀚为翰林学士,好饮而多酒过。高祖以为浮薄。天福五年九月,诏废翰林学士。按《唐六典》,归其职于中书舍人。而端明殿、枢密院学士皆废。及出帝立,桑维翰为枢密使,复奏置学士,而悉用亲旧为之。《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可见其职仍居亲近也。南唐亦尝置宣政院于禁中,以翰林学士给事中常梦锡领之,专典机密云。《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946年)。

御史台:自汉改大夫为司空后,中丞出外为台主。隋讳忠,改为大夫。置治书侍御史二人,侍御史八人,殿内侍御史、唐曰殿中。监察御史各十人。炀帝增监察御史为十六人。唐长官仍曰大夫。贞观末,避高宗名,改治书侍御史为中丞,为之贰。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贞观初,马周以布衣进用,太宗令于监察御史里行,因置里行之名。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寮,巡按郡县,屯田、铸钱,岭南、黔府选补,知大府、司农出纳,监决囚徒,其权颇大。武后文明元年(684年),改御史台曰肃政台。光宅元年(684年),即文明,亦即中宗嗣圣元年。分左右。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寻命左台兼察州县。两台岁发使八人,春曰风俗,秋曰廉察,以四十八条察州县。神龙复为御史台。景云三年(712年),以两台望齐,纠举苛察,百寮厌其烦,乃废右台。延和元年(712年),即景云三年。是岁五月,改元为延和。复置。月余,复废。先天二年(713年),延和元年八月,传位于太子,改元先天。复置。十月,复废。至德后,诸道使府参佐,皆以御史为之,谓之外台。《新书·高元裕传》: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元和中,李夷简因请按察本道州县。后益不职。元裕请监院御史隶本台,得专督察。诏可。东都留台:有中丞一人,侍御史一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察御史五人。元和后不置中丞,以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主留台务。而三院御史,亦不常备。《旧书·韦思谦传》:授监察御史。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摄州县,诚旷职耳。”《新书·李华传》:天宝十一载(752年),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权幸见疾,徙右补阙。天宝十三载(754年)《通鉴注》引宋白曰:“唐故事,侍御史各二人,知东西推。又各分京城诸司及诸道州府为东西之限。只日则台院受事,双日则殿院受事。又有监察御史,出使推按,谓之推事御史。”御史之威棱可想。然《旧书·德宗纪》:贞元元年三月,诏宰臣宣谕御史:“今后上书弹奏,人自陈论,不得群署章疏。”盖时朋党之风日盛,虽御史亦有结党相攻者矣?御史者,人君耳目之司,君主之位日尊,则为之司纠察者,其权亦愈大,此固事之无可如何,或亦出于势不容已,独无如其身即下比何。此则督责之术,存乎其人,有治人无治法者矣。

谒者、司隶二台,皆炀帝所置,并御史为三台。谒者台:大夫一人,掌受诏劳问,出使慰抚,持节察授,及受冤枉而申奏之。又有通事谒者二十人。内史通事舍人改。次有议郎二十四人,通直三十六人,将事谒者三十人,谒者七十人,皆掌出使。其后废议郎、通直、将事谒者、谒者等员,而置员外郎八十员。寻诏门下、内史、御史、司隶、谒者五司监受表,以为恒式,不复专谒者矣。寻又置散骑郎二十人,承议郎、通直郎各三十人,宣德郎、宣义郎各四十人,征事郎、将仕郎、常从郎、奉信郎各五十人。是为正员,并得禄。当品又各有散员郎,无员无禄。寻改常从为登仕,奉信为散从。自散骑已下,皆主出使。量事大小,据品以发之。司隶台:大夫一人,掌诸巡察。别驾二人,分察畿内。一人案东都,一人案京师。刺史十四人,巡察畿外诸郡。从事四十人,副刺史巡察。其所掌六条:一察品官以上理正能否。二察官人贪残害政。三察豪强奸猾,侵害下人,及田宅逾制,官司不能禁止者。四察水早虫灾,不以实言,枉征赋役,及无灾妄蠲免者。五察部内贼盗,不能穷逐,隐而不申者。六察德行孝弟、茂才异行隐不贡者。每年二月,乘轺巡郡县;十月入奏。后罢台而留司隶从事之名,不为常员,临时选京官清明者权摄以行。谒者、司隶二台,规模太大,置员太多,将不免于闲冗,故不久即有变更,至唐遂废之也。

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卿。各置卿、少卿、丞。隋、唐同,其职掌,亦与前世无异。《旧书·刘祥道传》:转司礼太常伯。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尝改官名,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而礼部为司礼。将有事于泰山。有司奏依旧礼,以太常卿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祥道驳之曰:“昔在三代,六卿并重,故得佐祠。汉、魏已来,权归台、省,九卿皆为常伯属官。今登封大礼,不以八座行事,而用九卿,无乃徇虚名而忘实事乎?”高宗从其议,竟以司徒王元礼为亚献,祥道为终献。“总群官而听曰省,分务而专治曰寺”,杨收语,见《新书》本传。其权力自不侔也。九卿之职,唐太仆寺统诸监牧,司农掌仓屯、盐池、司竹、温泉等监。京市,隋与平准署,京师诸苑监并隶司农,唐则两都诸市及常平署并隶太府。左右藏署,隋、唐并隶太府。左掌天下赋调、钱帛,右掌宝货、铜铁、骨角齿毛等。皆其较重要者也。

炀帝分太府置少府,与长秋、国子、将作、都水为五监。唐改长秋监为内侍省,而有军器监,亦五监也。少府监:初置监、少监、丞,后改监、少监曰令、少令,掌百工技巧之政。武德初废之,以所属诸署还隶太府。贞观元年(627年),复置,而诸冶、铸钱、互市等监亦隶焉。互市监:隋时隶四方馆。四方馆者,炀帝所置,以待四方使者。后罢之。有事则置,名隶鸿胪寺。唐以互市监隶少府。可见是时之互市,重在皇室之所求也。

国子,隋初曰寺。置祭酒一人。统国子、太、四门、书、算五学。开皇十三年(593年),改寺为学,隶太常。仁寿元年(601年),又罢学。惟立太学一所。炀帝复置曰监。加置司业及丞。唐初曰国子学,隶太常。贞观改监。时分将作为少府,通将作为三监。统国子、太、四门、律、书、算六学。律学隋隶大理。天宝五载(746年),置广文馆,亦隶焉。

将作,隋初为寺,置大匠一人。开皇二十年(600年)为监,以大匠为大监,加置副监。炀帝改曰大匠、少匠,旋复。后又改曰令、少令。武德初,仍称大匠、少匠。后又改曰大监、少监。掌土木工匠之政。百工等监采伐材木者亦隶焉。

都水,隋初曰台,置使者及丞。有河堤谒者六十人,领掌船局有都水尉二人。及诸津。上津尉一人,丞二人。中津尉丞各一人。下津典作一人,津长四人。开皇三年(583年),废入司农。十三年(593年),复置。仁寿元年(601年),改监。更名使者为监。炀帝复为使者。大业五年(609年),复为监。加置少监。又改为令、少令。统舟楫、河渠二署。皆有令丞。武德初,废都水监为署。贞观六年(632年),复为监。改令曰使者。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不隶将作监。明年,废舟楫署,仍领河渠署。河堤谒者属焉。诸津改尉曰令,皆有丞。

军器监,开元三年(715年)置,有监、丞。唐初有武器监,后废,军器皆出少府左藏署。总弩坊、甲坊二署。掌缮甲弩,以时输武库。两京武库署属卫尉寺。

秘书省,隋置监、丞各一人。炀帝增置少监一人。后改监、少监为令、少令。武德初,复为监、少监。隋领著作、太史二曹。武德改曰局。后太史或曰监,或曰局,其名亦或曰浑天,或曰浑仪,或曰太史,又或隶秘书或否。天宝元年(742年)以后,不复隶秘书。乾元元年(758年),改其名曰司天台。

隋初,以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为五省。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而取殿内监之名,以为殿内省。置监、少监、丞各一人。唐少监、丞各二人。掌诸供奉。统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各置奉御,而以直长贰之。唐因之,而更省名曰殿中。尚乘局,本太仆之职,掌左右六闲。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置仗内六闲,亦号六厩,以殿中丞检校仗内闲厩,以中官为内飞龙使。圣历中,置闲厩使,以殿中监承恩遇者为之,分领殿中太仆之事,而专掌舆辇牛马。自是宴游供奉,殿中监皆不与。开元初,闲厩马至万余匹,骆驼、巨象皆养焉,以驼、马隶闲厩,尚乘局名存而已。《新书·百官志》。《旧书·职官志》曰:“开元初,以尚乘局隶闲厩使,乃省尚乘,其左右六闲及局官,并隶闲厩使。”闲厩使押五坊以供时狩,厉民殊甚。参看第八章第三节。

隋内侍省有内侍、内常侍、内给事、内谒者监、内谒者、内寺伯等官,领内尚食、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六局,并用宦者。炀帝改为长秋监。置令、少令各一人,丞二人,并用士人。余用宦者。《通典》。而改内常侍曰内承奉,内给事曰内承直。罢内谒者官。后复置。其属有掖庭、官闱、奚官三署,亦参用士人。唐复为内侍省,专用宦者。内侍、内常侍、内给事之名,亦复其旧。所领有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及太子内坊六局。初隶东宫。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隶内侍为局。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内侍是长官,阶四品。《旧书·宦者传》。天宝十三载(754年),置内侍监二员,正三品,始隳其制。《通鉴注》曰:杨思勗以军功,高力士以恩宠,皆拜大将军,阶至从一品,犹曰勋官也。今则职事官矣。中叶后,京师兵柄,归于内官,号左右军中尉。将兵于外者,谓之观军容使。而天下军镇节度使,皆内官一人监之。《旧书·职官志》。五代时,前蜀王衍,且以宦者王承休为天雄军节度使焉。欧《史·前蜀世家》。而唐末之枢密使,为祸尤烈,见下。

隋有左右卫、掌宫掖禁御,督摄仗卫。左右武卫、领外军宿卫。左右武候,掌车驾出先驱后殿。昼夜巡察、执捕奸非、烽候道路水草所置,巡狩师田,则掌其营禁。又有左右领、掌侍卫左右,供御兵仗。左右府,各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左右监门府,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各将军一人。左右领军府,各掌十二军籍帐、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开皇十八年(598年),又置备身府。炀帝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左右备身为左右骁卫,左右武卫依旧名。改领军为左右屯卫,加置左右御,改左右武候为左右候卫,是为十二卫。各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又改左右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掌侍卫左右。各置备身郎将一人,左右监门依旧名。改将军为郎将,各置一人。凡十六府。唐有左右卫,隋左右翊卫,武德五年(631年),改曰左右卫府。龙朔二年(662年)去府字。左右骁卫,武德五年(631年),改左右骁骑卫曰左右骁骑府。龙朔二年(662年),省府字。光宅元年,改曰左右武威卫。神龙元年(705年)曰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唐初仍旧名为府。龙朔二年(662年),省府字。光宅,改为鹰扬卫。神龙,复。左右威卫,隋左右屯卫。武德五年(631年)改。龙朔二年(662年)曰左右武威卫。光宅,曰豹韬。神龙,复。左右领军卫,唐采旧名置,见《通典》。龙朔,曰戎卫。咸亨元年(670年),复。光宅,曰玉钤。神龙,复。左右金吾卫,隋候卫。龙朔取古名改。左右监门卫,本府,龙朔去府字为卫。左右千牛卫,炀帝左右备身府。武德仍曰左右府。显庆五年(660年),改为左右千牛卫。龙朔二年(662年)曰奉宸卫。神龙,复。凡十六卫,各有大将军一人,将军总三十人。是为南衙。其北衙:《旧志》数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盖据肃宗前言之。《新志》云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则据德宗后言之。《新书·宦官传》崔胤言:“贞元、元和,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则羽林入于神策矣。及诛宦官,胤判六军十二卫,则其名仍为羽林、龙武、神武,参看第九节。北衙六军,亦置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三人,左右神策军又有护军中尉。兴元元年(784年),尝敕

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各置统军一人。贞元二年(786年),又敕十六卫各置上将军一员。

东宫官:隋有太、少师、傅、保。开皇初置詹事。二年定令罢之。有门下、典书二坊。家令、率更、仆三寺及十率府。唐亦有三师、三少,惟其人不必备。置詹事府,以统三寺、十率府之政。改门下曰左春坊,典书曰右春坊,设官较隋世尤详。王国有令及大农,掌判国司。郡王以下递减。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有家令及丞,掌其田园、财货等。弊天下以奉一家,远不如嬴秦子弟为匹夫者之大公矣。

时事多变,则官制之变迁亦多,而当纪纲颓废之际,则其变往往为弊窦之所丛焉。唐、五代之三司、租庸诸使是已。薛《史·职官志》云:“唐朝已来,户部、度支掌泉货,盐铁时置使名。户部、度支,则尚书省本司郎中、侍郎判其事。天宝中,杨慎矜、王、杨国忠继以聚货之术媚上受宠,然皆守户部度支本官,别带使额,亦无所改作。下及刘晏、第五琦,亦如旧制。自后亦以宰臣各判一司,不置使额。《通鉴》至德元载(756年)注引宋白曰:“故事,度支案,郎中判入,员外判出,侍郎总统押案而已。官衔不言专判度支。开元已后,时事多故,遂有他官来判者,乃曰度支使,或曰判度支,或曰知度支事,或曰句当度支使。虽名称不同,其事一也。”乾符后,天下兵兴,随处置租庸使,以主调发,兵罢则停。梁时乃置租庸使,专天下泉货。案租庸使之名,实始于第五琦。《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注引宋白曰:“同光二年(924年),左谏议大夫窦专奏请废租庸使名目归三司。略曰:伏见天下诸色钱谷,比属户部,设度支、金部、仓部,各有郎中、员外,将地赋、山海、盐铁,分擘支计征输。后为租赋繁多,添置三司使额。同资国力,共致丰财。安、史作乱,民户流亡,征租不时,经费多阙。惟江淮、岭表,郡县完全。总三司货财,发一使征赋。在处勘覆,名曰租庸。收复京城,寻废其职。广明中,黄巢叛逆,僖宗播迁,依前又以江淮征赋置租庸使。及至还京,旋亦停废。伪梁将四镇节制征输,置宫使名目。后废宫使,改置租庸。”述租庸使缘起,较为详备也。庄宗中兴,秉政者不娴典故,踵梁朝故事,复置租庸使,以魏博故吏孔谦专使务。同光二年正月,敕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凡关钱物,并委租庸使管辖。天成元年四月,诏废租庸院,依旧为盐铁、户部、度支三司,委宰臣一人专判。长兴元年八月,许州节度使张延朗入掌国计。白于枢密使,请置三司名。宣下中书议其事。宰臣以旧制覆奏,授延朗特进行工部尚书,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兼判户部度支事,从旧制也。明宗不从,竟以三司使为名焉。”(通鉴》云:“三司使之名自此始。”案《鉴》天祐三年三月云:“以朱全忠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于此。全忠辞不受。”盖因其不受,使名亦未立也。欧《史·刘审交传》曰:晋高祖分户部、度支、盐铁为三使。岁余,三司益烦弊,乃复合为一,拜审交三司使。此唐中叶后使务纷纭,而卒并为三司之略也。《新书·吴武陵传》:长庆初,窦易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表武陵主盐北边。易直以不职薄其遇。会表置和籴贮备使,择郎中为之。武陵谏曰:“天下不治,病权不归有司也。盐铁、度支,一户部郎事。今三分其务,吏万员。财赋日蹙。西北边院官,皆御史、员外郎为之。始命若责可信,今又加使权其务,是御史员外久于事,反不可信也。今更旬月,又将以郎中之为不可信,即更时岁,相公之为,亦又不可信,上下相阻,一国交疑,谁为可信者?况一使之建,胥徒走卒殆百辈,督责腾呼,数千里为不宁。诚欲边隅完实,独募浮民,徙罪人,发沃土,何必加使而增吏也?”巡院之设,始自江、淮,继及河、渭,终乃抵于缘边,已见第十九章第二节。缘边之弊如此,而况内地富厚之区?大历、建中、贞元三欲废使,摄其务归中枢,而卒不可得,岂不以权利所在,窟穴其中者众,遂深固而不可拔哉?《十七史商榷》云:“《新书·班宏传》:贞元初,宰相窦参为度支使,宏以尚书副

之。扬子院,盐铁转运之委藏也。宏任徐粲主之。以贿闻。参议所以代之。宏不可。二人不相合。参知帝薄己,乃让使。知张滂与宏交恶,荐滂为户部侍郎、盐铁转运使,而以宏判度支。分滂关内、河东、剑南、山南西道盐铁、转运隶宏,以悦其意。愚案唐时天下财赋,转运使掌外,度支使掌内,虽有此分,然此等使名,实无定员,其爵秩职掌,随时变易。有以宰相兼领者,有以节度、观察等使兼领者。杨国忠为相领四十余使,新旧《唐书》皆不详载其职,洪迈考得中有度支。至转运虽有特遣使者,而中叶后节度、观察兼之者尤多。如浙西观察使李锜领江淮盐铁转运使是也。转运在外,亦遥隶度支。故扬子院为转运委藏,则主之者似宜转运择置,而度支使及副使,乃从中制之,及班宏为正使,而关内诸道转运使隶之,则可见矣。扬子院在广陵。《旧书·温庭筠传》:咸通中,失意归江东,路由广陵,乞索于扬子院;是也。转运委藏,他无所见,而于扬子特设之。且宰相与尚书,争欲以私人主其事。而往来游客如庭筠者,从而乞索之。可见盐利聚于扬州,委积富厚,甲于他道矣。”案《旧书·宪宗纪》:元和六年(811年),停河南水陆运、陕府陆运使额。诏言“转运重务,专委使臣,每道有院,分督其任”。可见设院之多。凡设院处皆不能无委积。虽不如扬州之富厚,其为利权之地则一,正未可以其不见纪载而忽之也。

所谓枢密使者,内诸司之一,而其初并未尝设司也。薛《史·职官志》曰:“唐朝择中官一人为枢密使,以出纳帝命。至梁开平元年五月,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始命敬翔为院使。仍置判官一人。自后改置副使一人。二年十一月,置崇政院直学士二员,选有政术文学者为之。其后又改为直崇政院。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崇政院依旧为枢密院,命宰臣郭崇韬兼枢密使。亦置直院一人。晋天福四年四月,以枢密副使张从恩为宣徽使,权废枢密院故也。先是晋祖以宰臣桑维翰兼枢密使,恳求免职,只在中书,遂以宣徽使刘处让代之。每有奏议,多不称旨。其后处让丁忧,乃以枢密印付中书、门下,故有是厘改也。开运元年六月,敕依旧置枢密院,以宰臣桑维翰兼枢密使,从中书、门下奏请也。周显德六年六月,命司徒平章事范质、礼部尚书平章事王溥并参加枢密院事。”此唐、五代之世枢密使一职变迁之大略也。胡三省《通鉴注》曰:“代宗永泰中,置内枢密使,以宦者为之。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后僖、昭时,杨复恭、西门季玄欲夺宰相权,乃于堂状后帖黄,指挥公事。”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案堂状帖黄,起于杨复恭,见《新书·严遵美传》。胡氏云内枢密使置自永泰,当有所据。《廿二史劄记》以《李吉甫传》‘宪宗初,有中书小吏滑涣,与枢密使刘光琦昵,颇窃权’,又《裴洎传》‘李绛承旨翰林,有中人梁谦掌密命’,谓其职当始德宗或宪宗之初,似未审。则后虽擅作威福,而其起实甚微。昭宗末年,朱温大诛宦官,以蒋玄晖为使。《廿二史劄记》谓“此为枢密移于朝士之始”。梁祖改为崇政院,用敬翔为使,事见第十二章第二节。欧《史·翔传》云:“友珪立,以翔先帝谋臣,不欲翔居内职,乃以李振代翔,拜翔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翔以友珪畏己,多称疾,未尝省事。”可见其职仍关重要。然《郭崇韬、安重诲传》论曰:“予读梁宣底,见敬翔、李振为崇政院使。凡承上之旨,宣之宰相而奉行之。宰相有非其见时而事当上决者,与其被旨而有所复请者,则具记事而入,因崇政使以闻,得旨则复宣而出之。梁之崇政使,乃唐枢密之职,盖出纳之任也。唐常以宦者为之。至梁戒其祸,始用士人。其备顾问,参谋议于中则有之,未始专行事于外也。至崇韬、重诲为之,始复唐枢密之名,然权侔于宰相矣。”然则敬翔、李振之所为,乃唐枢密使之初;崇韬、重诲之所为,则如杨复恭、西门季玄矣。二人皆自中门使起,见欧《史》本传。崇韬之为中门使,乃由孟知祥之荐,亦见《前蜀世家》。参看第十二章第三节。其起也,亦唐枢密使之初也。薛《史·刘处让传》云:“处让以庄宗已来,枢密使

罕有宰臣兼者,因萌心以觊其位。”欧《史》云:“唐制,枢密使常以宦者为之。自梁用敬翔、李振,至庄宗始用武臣,而权重将相。高祖时,以宰相桑维翰、李崧兼枢密使。处让与诸宦者,心不平之。”薛《史·晋少帝纪》云:“初高祖事后唐明宗,睹枢密使安重诲秉政专权,赏罚由己,常恶之。及登极,故断意废罢,一委中书。至是,冯道等厌其事繁,故复请置之,庶分其权。表凡三上,不允。”二说皆非其实。晋祖之废枢密,事在天福四年(939年),实非登极即然。刘处让亦非与宦者比以争权势之流。窃疑当日攻桑维翰、李崧甚者,实为杨光远,处让转图和缓其争。因其本无意于此,故及其丁母忧而遂废。然特不用人而非废其职。冯道等《请复枢密表》曰:“顷岁枢密使刘处让,偶属家艰,爰拘丧制。既从罢免,暂议改更。不曾显降敕文,永停使额。”冯道者,全身远害之流。《通鉴》叙是事云:“勋旧皆欲复置枢密使。道等三奏,请以枢密旧职让之。”可见晋祖不欲任人之故。虽少帝,亦卒以委桑维翰,而不肯以畀当时所谓勋旧者矣。此亦可见其职之重要也。《廿二史札记》曰:“唐庄宗时,郭崇韬为使;明宗时,安重诲为使;晋高祖时,桑维翰为使;汉隐帝时,郭威为使,其后出镇魏州,史弘肇又令带使以往,苏逢吉力争之不得,遂至称兵犯阙,莫不响应。”可以见其权势。经此积重,至宋,遂与中书对掌文武大柄,号称二府矣。欧《史·唐本纪》于存勖僭即伪位后,书以“豆卢革、卢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书“中门使郭崇韬、昭义监军张居翰为枢密使”。《注》曰:“枢密使唐故以宦者为之,其职甚微,至此始参用士人,而与宰相权任钧矣。故与宰相并书。”《通鉴注》驳之曰:“唐末,两枢密与两神策中尉,号为四贵,其职非甚微也,特专用宦者为之耳。”又引项安世曰:“唐于政事堂后列五房,有枢密房以主曹务,则枢密之要,宰相主之,未始他付。其后宠任宦人,始以枢密归之内侍。”《十七史商榷》曰:“五代必兼枢密者,方为有相权,如豆卢革辈,但有相名耳。”又曰:“唐宦者所以擅国,枢密出纳王命,神策掌握禁军也。五代则鉴其弊,枢密以大臣为之,改左右神策为侍卫亲军,其都指挥使亦以大臣充之。官制随时不同如此。”愚案事局久则不易更,故但易其人而不能革其官。历代官制之变迁,如是者多也。宣徽者,唐置南北院,有使、副使。梁因之。后唐省副使。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飨、供帐之事。应内外进奉,悉检其名物而已。至宋,亦以处勋旧大臣之罢政者焉。《通考》。

都指挥使,本方镇军校之名。自梁起宣武,乃以其镇兵因仍旧号,置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而自将之。盖于唐六军诸卫之外,别为私兵。至后唐明宗,遂改为侍卫亲军,以康义诚为马步军都指挥使,从荣以河南尹为大元帅,典六军。此侍卫司所从始也。及从荣以六军反入宫,义诚顾望不出兵,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朱弘实击之。其后遂不废。殿前军起于周世宗。是时宋太祖为殿前司都虞候。初诏天下选募壮士送京师,命太祖择其武艺精高者为殿前诸班,而置都检点,位都指挥使上,太祖实由此受禅焉。《通考》引石林叶氏说。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