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杂症大小合参卷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寒门(儿科)

夫严冬凛冽,万象收藏,犯之者反少,以其能知避也。若夫早晚寒热,风雨非时,形寒饮冷,皆人自致之寒也。肺为脏首,受寒则喘嗽,气逆发热毛焦。胃为腑首,受寒则呕逆恶心,渴烦发热,质薄者受即陡成,质浓者积久病发,如《经》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此积久而发者也。如中寒之症,手足厥冷,寒颤口噤,口吐涎沫,不能啼哭者,此受即陡成者也。更有胎中受寒,生下面色青白,四肢厥逆,盘肠气钓,噤口不开,脏寒腹痛,而为胎寒者,此又积之最深者也。然寒症最类于热,因逼阳在外在上,但知其显而不知其微,切宜深察。如脉数者,或饮水者,或烦渴动摇者,皆为热病。

若新咳嗽者,水液清澈,而尿不涩者,手足厥冷者,大便完谷不化,身凉不渴,脉迟者,皆属寒症。但手足厥冷,固多属寒,间亦有阴阳偏倾,不能宣行,是以阳气蓄聚于内,不能营运四肢,所谓热深厥亦深者,又宜细辨。故曰:寒热如水火,误治即杀人。

丹溪曰:寒症须投热药,然热药须加凉剂以向导之,或热药冷冻饮料,使同声易于相应,《经》所谓从而逆之也。

寒门(儿科)

理中汤(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治脏腑中寒,四肢强直。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 水煎服。

一方

干姜 橘红 半夏 白术(麸炒) 浓朴(姜汁炒) 茯苓 桂心 甘草 水煎服。

一方

用食盐,同吴茱萸炒,绢包,熨儿脐腹。

方脉寒门合参

夫天气下降则清明,地气上升则晦塞,故阴邪为害,不发则已,其发必暴,是以中寒一症,乃仓卒感受天地大寒肃杀之气,其病即发,非若阳寒之邪,由表循经,以渐而深也。有卒中天地之寒者,有口得寒物者,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法主乎温散,多从补中益气汤,用参 以托住正气,加入温散药以治之。气虚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参之势,是症多因中气大虚,肤腠疏豁,故外寒内冷,得以感中,不分经络,惟当温补,其脉沉细,手足厥冷,息微身倦而懒言动,虽身热而不渴者是也,宜急温之,迟则不救,必藉姜桂附子之猛,方能胜病,即四君元老之剂,不可以理繁治剧也。与热症相似,而大不同,盖逼阳在外,易相类耳。凡阴邪上冲,孤阳扰乱,急进纯阳之剂,以驱阴气,辟乾坤而揭日月,光明之用,岂不彰哉!若脉数有力者,或壮热饮水者,烦燥动摇者,方为热病。寒热如水火,误治则杀人。可不细辨欤!夫寒症或外受或内伤,皆当时受病之名。若稍久则郁而成热,故伤寒经名病热也。然有终不能成热者,由其人阳气素虚,向已阴盛阳微,今一感外寒,微阳益损,焉能有力变热也?然阴症俗论必归房劳,又必归伤寒,而不及杂病,且专责男子,而不及妇人小儿,殊为可怪。夫阴症即虚寒症,亦即亡阳症也。男女老幼杂病伤寒皆有之。如产妇亡血及崩漏过多;又如卒然大吐血不止,与霍乱吐泻无度,或因汗吐下太过,及为寒凉药所伤,或暑月咨意追凉,冬月忍饥劳倦,为寒所中,凡此之类,皆能令人元气暴脱,忽变为手足厥冷,体疲无气,脉微欲绝,与房欲脱阳之症,无丝毫异,而治法总不外人参、附子、肉桂、干姜救之。急则生,缓则死,同归一辙,胡可歧为二也?能明乎此,则阴症未尝必犯于有欲之人,及伤寒一症也。总之,阴阳调和,则百病不生,及其既病,则阴阳不调可知矣。偏之轻者,其病亦轻,用平和之药以调之,偏之甚者,其病必笃,苟非峻用偏寒偏热之药,以救其偏,何能有济?今人见病危笃,药益轻平,勿任怨尤,重惜名节,真心救世者,万勿如此,当寒即寒,当热即热,当攻即攻,当补即补,倘逡巡退缩,不寒不热,不补不攻,谚所谓:不治病,不损命。嗟嗟!既不治病,复不损命,有是理乎?夫病有虚而热,虚而寒,从未有寒而不虚者,盖虚而热,则非真热矣,虚而寒,则为真虚矣。况至纯以沉寒病见,则为亡阳气脱之势,岂特虚而已也?故凡一切寒症,皆为虚论,纵有外寒直中,亦由元阳内虚,试思古人中寒,必用参术姜附,而曰“宜急温之,迟则不救”之语可知矣。且书曰:阳气一分不尽,则不死,中寒者,阳气根据希之也,故治宜温补,不待言矣。然更须审明脏腑,盖脏为阴,必用纯阳之药方效;腑为阳,必加阴药一二味,制其僭热始安,然寒者阴也。夫脏亦阴也,物聚以类,故寒多中脏,寒必伤荣也。

方脉寒门合参

姜附汤

治中寒,昏不知人,身体强直逆冷,口噤不语,及脐腹疼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 每服三钱,水煎食前温服。如挟湿气虚,加参术。

术附汤

见湿门。

理中汤

见前儿科寒门。

参附汤

见中风门。

方脉寒门合参

生料五积散

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强拘急,伤寒发热,头疼恶风。

桔梗 苍术(米泔水浸去粗皮) 陈皮 麻黄(去根节) 枳壳(麸炒) 浓朴干姜 白芷 川芎 甘草(炙) 茯苓 肉桂 芍药 当归 半夏(汤泡七次) 生姜葱白水煎,热服。胃寒用煨姜。

夫寒湿属阴,燥热属阳,善用药者,以苦寒而泻其阳,以辛温而散其阴,未有病之不愈,故防风通圣散,为泻热燥之圣药,生料五积散,为散寒湿之圣药。

方脉寒门合参

四逆汤

治阴症脉沉身痛,自利不渴。

附子(三钱) 甘草 干姜(各一钱五分)水煎服。

脾为太阴,而四肢厥冷,出于真火无光无气以布也。此方直达中州,追复阳气,但寒症必虚,此方温而不补,何若理中?更为神圣。

方脉寒门合参

白通汤

治少阴下利,脉微者,如服而不应,乃阴盛格拒阳药不能达于少阴,加人尿、猪胆汁为引,取其与阴相类。服后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如脉不出加人参二两以助之,盖寒未有不极虚者。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泡)

水煎一钟服,服后更有葱熨脐上法,或艾炙关元、气海,内外协攻,务令一时之内,阴散阳回,或用酽醋拌炒麸皮,袋盛,热熨脐间亦妙。

方脉寒门合参

六味附子汤

治寒厥。

附子 肉桂 防己(各四钱) 炙甘草(二钱) 白术 茯苓(各三钱)。

方脉寒门合参

葱熨法

治阴症用葱白一大握,如茶盏大,用纸卷紧,快刀切齐,一指浓片,安于脐中,以热熨斗熨之,待汗出为度。一片未效,再一片熨之。内服附子理中汤。

寒门要药

辛散表寒,如防风、羌活、紫苏、川芎、细辛、全胡、麻黄、桂枝、生姜、葱白之类,随候采用。

温散中寒,如泡姜、浓朴、草豆蔻、白豆蔻、丁香、益智仁、砂仁、草果、香附子、炙甘草、煨木香、吴茱萸、藿香、紫苏、艾叶、煨姜、煨肉果之类,随候采用。

温补下寒,轻则如破故纸、巴戟天、吴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茸、鹿角胶之类;重则如肉桂、附子、人参、炮姜之类。人参性本温平,今列于桂附之内者,盖病有虚而寒,有虚而热,未有寒而不虚者,未有虚寒而不温补相兼者也。

暑门(儿科)

婴儿之患,夏秋为甚、盖火土旺于长夏,正当金水受伤,稚阳阴微,已失天和,加之暑热阳气浮于外,生冷戕于中,夏失长养,则不能生金而病于秋,故《素问》有夏伤于暑,秋必 疟。亦有即发为病,入心则身热头疼,心烦口渴,或喘或满,而不知人;入肝则眩晕;入脾则嗜卧;入肺则喘满;入肾则消渴。更有面垢昏倦,毛耸恶寒,吐利烦渴,状如伤寒,头疼身热,四肢厥冷,但身体不痛为异,兼暑能耗气,气耗则脉虚散无力。然静而得之者为中暑,动而得之者为中热。更有冒暑以致五心烦热,头额亦温,小便赤少,面合地卧,暑喜伤心,蒙蔽心窍则昏闷不醒,手足搐掣,角弓反张,身热如冷,状似惊候,名为暑风者;或有吐泻不已,火性疾速,元阳骤亡,而变慢惊者;有伤暑暴注洞泻;有伤暑作呕吐酸者,《经》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虽时当长夏之令,实伏阴在内之时,调摄可不慎欤!

暑门(儿科)

六和汤

治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

缩砂仁 半夏 杏仁 人参 甘草(炙) 赤茯苓 藿香叶 白扁豆(姜汁炒)

木瓜 香薷 浓朴(姜汁制) 姜枣水煎服。

暑门(儿科)

清膈饮子

治小儿伏热,呕吐烦渴,五心热,小便赤少。

香薷(三钱) 淡竹叶 人参 半夏曲 檀香(各二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粳米(五钱)

姜枣同煎,食远冷服。

暑门(儿科)

六一散

(一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

治伤暑。一方加辰砂名辰砂益元散;一方加青黛名青黛益元散。

滑石(六两,研细,水飞) 甘草(一两,晒燥) 为末,新汲水或冷灯心汤下。

暑门(儿科)

天生白虎汤

治中暑。捣西瓜汁,滤去渣,灌即醒。

暑门(儿科)

去桂五苓散

治小儿伏暑作渴。

猪苓 白术 赤茯苓(各五钱) 泽泻(七钱五分) 为末,用车前子、灯心同煎汤调服。如吐不止加生姜自然汁。

方脉暑门合参

暑为阳邪,心属离火,故暑先入心,从其类也。六月暑气尽出于地上,此气之浮也。《经》曰:夏气在经络,长夏气在肌肉,表实里必虚,气热则走泄,故《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然盛热之气着人,有冒、有伤、有中,三者有轻重之分,虚实之辨。若腹痛水泄者,胃与大肠受之,恶心者,胃口有痰饮也,此所谓冒暑也,可用黄连香薷饮为主,随症加减。盖黄连退暑热,香薷消蓄水,若身热头疼,躁乱不宁,或身如针刺者,此热伤在肉分,为伤暑也,当以白虎汤加柴胡。如气虚者加人参。若咳嗽寒热,盗汗不止脉数者,热在肺经,为中暑也。此乃盛火乘金,急治则可,迟则不救,宜用天水散之类,却暑清肺,或生脉饮加减主之。东垣论暑症,同冬月伤寒,传变为症不一,彼为寒邪伤形,此则暑热伤气。若元气虚甚,有一时不救者,与伤寒阴毒,顷刻害人实同也。

脉盛身热,谓之中热,乃有余之症,其候头疼壮热,大渴引饮,宜清凉之剂。脉虚身热谓之中暑,乃不足之症,其候头痛恶寒,形面拘垢,宜用温散之剂。甚有阴寒之极者,法当补阳气为主,先哲大用姜附,此《内经》舍时从症之法也。若香薷饮者,乃散阳气导真阴之剂,时珍曰:香薷乃是夏月解表之药,犹冬月之用麻黄。若气虚房劳用之,反成大害。

长夏炎蒸,湿土司令,故暑必兼湿。凡儿便秘烦渴,或吐或利者,以湿盛则气不得施化也。故治惟宜扶脾和胃,以助施化,湿自散矣。

暑风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有因火者,有因痰者。夫火,君相二火也;暑,天地二火也,内外合而炎烁,所以卒倒也。痰乃人身之津液,因暑气鼓激而为痰,碍塞心之发道,手足不知动蹑而卒倒也。如人实者,二症皆可用吐。《经》曰:火郁则发之。吐即发散也,吐醒后,可用清剂调治,切不可饮以冷水及卧湿地,闭绝三焦流通之气,为害不小。

注夏者属阴,而元气不足。凡夏初春末头疼脚软,食少体热者是也,宜补中汤,去升柴加炒柏白芍主之。

天时至于夏,天道南行,属火而热,在人则心应之。然寒则伤形,热则伤气,人与天地同一橐龠。夏月天之阳气,浮于地表,人之阳气,浮于肌表,况被盛暑所伤,肤腠疏豁,气液为汗,发泄于外,是表里之气俱虚矣。不善摄生者,暑热伤于外,生冷戕于中,若之何而能运化也。是以水谷停积而为湿热,发为呕吐,为泄泻,甚则吐泻俱作,而挥霍乱也。若不即病,则湿热怫郁于内,他日为疟为痢之所由也。人谓伏阴在内者,阴字有虚之义。若作阴冷,其误甚矣。

暑为阳邪,故蒸热;暑必兼湿,故自汗;暑湿于心则烦,于脉则渴,于脾则吐利,上蒸于头,则重而痛。暑能伤气,故倦怠。夏至日后病热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人感之,自口齿而入,伤心包络之经,暑喜伤心故也。其脉虚或浮大而散,或弦细芤迟,盖热伤气,则气消而脉虚弱,治法大略宜清心,利小便,补真气为要。热渴者,并宜滋水,盖渴则阳气内伐,热含于肾,令人骨乏无力,总由火盛则金病,水衰肾与膀胱俱竭之状,当急救之,滋肺气以补水之上源,所以有生脉散,既扶元气,复保肺生津耳。

一凡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为中 ,是动而得之,阳症也。其病必苦头痛,发燥热而恶热,扪之肌肤则火热,而汗大泄,无气以动,大渴引饮,乃天热外伤元气也,宜清暑益气,用香薷、黄连、扁豆、人参、黄 、五味、知母、石膏之类。若吐泻脉沉微者,不可用凉药。

一凡无病之人,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凉台冷馆,大扇风车得之者,是静而得之,阴症也。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心烦,肌肤大热而无汗,此为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宜辛温之剂以解表解寒,发起阳气,散水和脾则愈,用浓朴、紫苏、干葛、藿香、羌活、苍术之类,此名为中暑,实亦伤寒之类耳。若外既受寒,内复伤冷,则于前药再加干姜、缩砂、神曲之类,此非治暑也,治因暑而致病者也。

一既伤暑热,复伤生冷,当此阳外阴内之时,复犯外热内寒之症,尤宜先治其内,温中消食,次治其外,清暑补气,仍以理脾为主,而于前阴阳二条内,相兼取用,盖夏月阳气浮外,阴气伏内。若饮食劳倦,内伤中气,或酷暑劳役,外伤阳气者,常多患之,法当调补元气,佐以解暑。若阴寒之症,宜用大顺散,桂附大辛热之药,此《内经》舍时从症之良法,令人患暑症殁,而手足指甲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温其内,泛用香薷饮之类所误,夫香薷饮乃散阳气导泄真阴之剂也,有是症而服之,斯为对症。若未患暑病先服预防,适所以招暑也。加人元气素虚,或房劳过度,而饮之者为祸尤甚。

若欲预防,惟生脉散为夏令最宜。

风寒湿皆地之气,系浊邪,所以俱中足经,暑乃天之气,系清邪而且属火,所以多中手少阴心经,其症多与伤寒相似,但伤寒初病,未至烦渴,暑初病即渴,伤寒脉必浮盛,暑脉虚弱,为不同耳。

暑乃六气之一,即天上火,惟此火可寒水折之,非比炉中火、龙雷火也。然暑伤心,心属南方火,从其类也。小肠为心之腑,利心经暑毒,使由小肠出,故青蒿、香薷为要药。暑病不得发汗者,盖暑热伤气,汗为心液,汗多亡阳耳。

有因伤暑,极饮冷水,或医者过投冷剂,致吐利不止,外热内寒,烦躁多渴,甚欲裸形,状如伤寒,此阴盛格阳,宜用温药香薷饮,加附子,或五苓汤佳,妙在肉桂,并宜冷服。盖三伏之中,伤寒发热,与伤暑发热,症候相似,而治天渊,辨认不真,祸如反掌。《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夫寒伤形,不伤气,所以脉盛。热伤气不伤形,所以脉虚。且心主脉,肺朝百脉,肺旺则四脏之气皆旺,肺虚则脉绝短气也。伤寒发热,寒邪伤卫,邪客于表,故无汗,属有余症,主治在外。伤暑发热,热邪伤荣,元气有伤,故多汗,为不足症,主治在内。总暑热之邪,易伤元气,况腹中阳虚,阴伏在内,故圣人立法,未有罔顾天元之真气为主。

有因冒暑,吐极胃虚,百药不入,粒米不受,病甚危笃,急用人参一钱,黄连五分,姜汁炒焦,糯米一撮。水煎一小钟,候冷,茶匙徐徐润下,少顷再入一匙,得数匙不吐,尽一小杯,便可投药食矣。若脉沉迟微细,手足厥冷者,又宜温补,以热药冷冻饮料之法,则黄连又所禁用矣。

四月属已,五月属午,火太旺则金衰。六月属未土,太旺则水衰,故在夏候,宜滋养金水二脏为主,盖肾水藉肺金以补其不足,今当金水两衰,子母俱困,故古人于夏月独宿淡味,兢兢业业,意有在也。十月属亥,十一日属子,正火气潜藏,必养其本,然之真,以助来春生发之气,且春末夏初,无头疼脚软诸病,故《经》曰:冬藏精者,春不病温。

人当酷暑,则身中之阳,体天道浮越地表而难藏,百脉之阴感时令,树木流津而莫敛,中气疏泄而耗散,一阴来复,而始生,火太旺,则金水受伤,阳既虚则心脾俱困,卫生君子,可不谨诸。

方脉暑门合参

五物香薷饮

驱暑和中通用。

香薷 扁豆(炒) 浓朴(姜汁炒) 茯苓 甘草 水煎温服。

方脉暑门合参

生脉散

生津止渴,治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干出汗。

人参(一钱) 麦冬(二钱) 五味子(八分) 水煎服。

火气赫曦则金为所制,而绝寒水生化之源,故气短倦怠,出汗者皆手太阴本症也。

人参补气为君,所谓损其肺者,益其气也;五味子酸敛,能收肺家耗散之金;麦门冬甘寒,濡肺经燥枯之液。三者皆扶其不胜,使火邪不能为害也。司天属火之年,时令燥热之际尤为要药。

方脉暑门合参

人参白虎汤

治伏暑发渴,呕吐身热,脉虚自汗。

人参(二钱五分) 知母(二钱) 石膏(四钱) 甘草(一钱) 加粳米一合水煎。

方脉暑门合参

香朴饮子

治大人小儿伏热吐泻,虚烦作乱。

人参 半夏(汤泡七次) 香薷(各八分) 苏叶 木瓜 广皮 浓朴 乌梅 扁豆(各七分) 茯苓(一钱) 泽泻(六分) 甘草(三分) 枣姜同煎。

方脉暑门合参

十味香薷饮

消暑气和脾胃。

香薷 人参 陈皮 炒白术 炙黄 炒扁豆 茯苓 浓朴(姜汁炒黑色) 木瓜炙甘草 水煎冷服。

方脉暑门合参

六味五苓散

治伏暑热,及胃湿而泄泻烦渴,小便不利。

赤茯苓 泽泻 猪苓 炒白术 官桂 车前子 加生姜灯心,水煎温服。

方脉暑门合参

治暑风卒倒法

凡人中暑先着于心,一时昏迷,切不可饮以冷水,并卧湿地,以致闭绝三焦虚通之气,且与暑气相击,祸在反掌,其法先以热汤或童便灌之,及用布蘸热汤熨脐并气海,令暖气透脐腹俟。其苏醒,然后进药。若途中卒然晕倒,宜急扶在阴凉处,灌以童便或搅地浆饮之。

方脉暑门合参

大顺散

冒暑过饮,脾胃受湿,水谷不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甘草(三斤,炒焦黄) 干姜(炒) 杏仁(去皮、尖,炒焦枯) 肉桂(去皮,不见火,各六两四钱) 为末,每服三钱。如烦渴井花水调下,或沸汤点服亦可。

方脉暑门合参

清暑益气汤

治长夏湿热蒸人,四肢精神困倦,身热喘烦,心下膨闷,或利,或渴,自汗体虚。

人参 白术(炒) 陈皮 神曲(炒) 泽泻(各五分) 黄 (炙) 苍术(制)

升麻(各一钱) 甘草 干葛(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杵)

热伤元气,清浊不分,《经》曰:浊气在上,则生 胀;清气在下,则生飨泄。

黄、二术为元气之保障,人参、五味为治节之藩篱,升麻、葛根引清气上升,神曲、泽泻分浊气下降,陈皮和胃,炙草和中,根本充实,清浊不淆,虽有湿热之邪无所客矣,故曰清暑益气汤。

暑门要药

清散暑气,如薄荷、扁豆、香薷、木瓜、陈皮、浓朴、滑石、川黄连、生甘草、麦门冬、赤茯苓、连翘、黄芩、黑山枝、木通、泽泻之类,随候采用。

清暑调元,如人参、麦冬、生地、五味子、香薷、扁豆、黄连、茯苓、生甘草之类,随候采用。

湿门(儿科)

夫天下默然而受其累者,湿之谓乎。脾为身主,最苦于湿,惟最苦者,最易受焉。

如上部所积。遇湿则为痰;下部所积,遇湿则为痢。如值太阴湿土司天者,此气化之湿也。如淫雨袭虚,或寝卧卑处,而受地土蒸湿,或汗湿久沾,或冒露奔走,此外感之湿也。如嗜瓜果,饮乳酪,啜酒浆,喜生冷,此内伤之湿也。如因母有湿病,或体肥而多湿者,此禀受先天之湿也。然轻清为天,重浊为地,故土湿犯病者,厥体必重,治法惟宜渗湿,而利小便,不可发汗,并忌向火烘袭,致湿内淫,变生别病。然湿本土气,而火热能生土湿,故夏热则万物湿润,秋凉则湿复燥干,湿病本不自生,多因火热拂郁,而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滞而生水湿,虽为湿症,而又兼热症也。故湿热相因者此耳。

湿门(儿科)

小除湿汤

白术 半夏 甘草 陈皮 浓朴 苍术姜水煎。

湿门(儿科)

参术散

治小儿初受湿气,身体头疼发热,恶风多汗,面浮作呕,小便不利。

人参 猪苓 干姜(泡) 白术 泽泻 赤茯苓 木通 灯心(七茎) 车前子(一捻) 水煎服。

湿门(儿科)

除湿汤

治中湿吐泻,助脾去湿。凡湿气伤筋,手足软弱不能抬举,疼痛等症。

人参 橘红 藿香叶 苍术(米泔水浸炒) 大腹皮 茯苓 半夏(姜汁制) 白术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湿为阴邪,《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又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湿者土之气,土者火之子,故湿能生热,热亦能生湿。然湿有自外人者,有自内出者,东南地卑多湿,故多从外入。凡患腿脚气者居多,治当汗散,久者宜疏通渗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湿面乳酪饮酒,故寒气怫郁,湿不能越,以致腹胀如鼓,或通身浮肿,按之如泥不起,此皆自内而出也。宜辨其元气虚实,而通利二便,更须对症施治,不可执一概拘。

苍术乃治湿之要药,上下部湿皆可用。若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好卧,宜去湿痰,燥湿健脾,须用苍白二术、半夏、茯苓之类。凡治上部湿,宜苍术功烈。下部湿宜升麻提之,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淡渗,下焦湿肿及痛,并膀胱有火邪者,必须酒洗,防已、黄柏、龙胆草、苍术之类。

有在天之湿,雨露雾是也。在天者本乎气,故先中表之荣卫。有在地之湿,泥水是也。在地者本乎形,故先伤肌肉筋骨血脉。有饮食之湿,酒水乳酪是也。胃为水谷之海,故伤于脾胃。有汗液之湿,谓汗出沾衣,未经解换者是也。有太阴脾土所化之湿,不从外入者也,阳盛则火胜,化为湿热;阴盛则水胜,化为寒湿,其症发热恶寒,身重自汗,筋骨疼痛,小便秘涩,大便溏泄,腰痛不能转侧,跗肿肉如泥,按之不起。

《经》曰:因于湿,首如裹。湿气蒸于上,故头重。又曰:湿伤筋,故大筋 短,小筋弛长, 短为拘,弛长为痿。又曰:湿胜则濡泄。故大便溏泄,大便泄,则小便涩。又曰,湿从下受之,故跗肿。又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故腹胀肉如泥,湿气入肾,肾主水,水流湿,各从其类,故腰痛。东垣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圣人之言,虽布在方策,其不尽者,可以意求。夫湿淫从外而入里。若用淡渗之剂以除之,则降之又降,足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阳气愈削,则精神愈短,是阴重强,阳重衰,反助其邪之谓也。故用升阳风药,兼实脾土以除湿即瘥,用羌、独、升柴、防风、根炙甘草、制白术、炒白芍,水煎热服。大法云:湿淫所胜,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愈。又曰:客者除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犹土在水中则为泥,得和风暖日,则成土矣。圣人之法,可以类推,举一而知百也。

有脚气类伤寒,发热恶寒,必脚胫间肿痛,俱从湿治。《千金方》有阴阳之分,阴脚气胫处肿而不红,阳脚气肿而红者是也。有湿热发黄一身尽疼,发热者当从郁治,凡湿热之物不郁则不黄,当用逍遥散,切忌茵陈五苓散,用之者十不一生。

凡伤寒必恶寒,伤风必恶风,伤湿必恶雨,如伤湿而兼恶寒无汗,骨节疼痛、脉濡而浮,四肢痿弱,此表中湿也,名曰湿痹。宜渗泄分利,五苓加减。仲景有甘草附子汤,内用白术、炙草、桂枝、附子四味。取白术固中扶脾而燥湿,桂枝疏泄鼓舞以外散,附子辛热以除阴寒凝滞,炙草温中甘缓取暂以中留,勿任附子速下也。制方之妙,备得其宜矣。若关节重痛,浮肿喘满,腹胀类闷,昏不知人,其脉必沉而缓,或沉而微细,此名中湿,宜除湿汤。有破伤处,因澡浴湿从疮口而入,其人昏迷沉重,状类中湿,名曰破伤湿,宜白术酒。

湿热之原,因寒温饥饱失常,喜怒劳役过度,以伤脾胃,脾胃为水谷之海,调则运行水谷而致精华,伤则动火,熏蒸水谷而为湿热,且胃司纳受,脾司运化,今脾既不运化,则饮食停积而湿热愈生矣。治法壮者暂攻湿热,虚者攻补兼施,而补脾消谷导水,三者不可阙一也。若一概妄治,愈攻愈虚,肿痛日甚,五皮五子反泻其气,卒至夭枉矣。

丹溪曰:首为诸阳之会,其位高,其体虚,其气清,故清明系焉。何为湿热熏蒸?清道不通,沉重不利,似乎有物以蒙之,久而不治,湿郁为热,热而不去,热伤于血,而不能养筋,故大筋软短,而为拘挛,湿热伤筋,不能束骨,故小筋弛长,而为痿弱。

王太仆曰:素常气疾,湿热加之,气湿热争,故为肿也。阳气渐盛,阴气渐微,致邪伐正,气不宣通,故四肢发肿,盖诸阳受气于四肢也。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二妙散

治湿热为患,腰膝疼痛,不能行动。

黄柏(乳润一宿) 苍术(泔浸七宿)

二味等分,为末,空心酒服三钱。

湿性就下,故病在中半以下。湿则生热,湿热相搏,其痛乃作,黄柏味苦,苦胜热,且能下行,故以为君;苍术性燥燥胜湿,且能辛散,故以为臣。黄柏可去热中之湿,苍术可去湿中之热,两者相绾,各有妙用,故曰二妙。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术附汤

治风湿相膊,腰膝疼痛,中气不足,四肢重着。

白术(四两) 附子(泡,去皮、脐,一两五钱) 每服三钱,姜枣水煎,热服。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甘草附子汤

炙甘草 附子 炒黄白术 桂枝 姜枣水煎服。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加味平胃散(锦囊秘方)

治脾胃不和,伏暑水泻,不进饮食。

苍术(米泔浸,五斤) 浓朴(姜汁炒) 广皮(各三斤二两) 甘草(炒,三十两)

加扁豆(炒,三斤) 木通(一斤) 加此二味,尤得醒脾,分利之功,其效更捷,为末,每服五钱,姜枣水煎服,或用姜汤调服。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升阳除湿汤

治脾胃虚弱,肠鸣腹痛泄泻等症。

升麻 柴胡 防风 神曲 泽泻 猪苓(各一两五钱) 苍术(一两) 陈皮 甘草 大麦芽(各三钱) 水煎,食后热服。脾胃寒,加益智仁、半夏,姜枣煎。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防己黄汤

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四肢少力,关节烦疼,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防己(一钱) 甘草(五分) 白术(八分) 黄 (一钱二分) 姜枣水煎服。如气上冲,加桂枝。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生附汤

治受湿腰痛腿重。

附子(五分) 苍术(炒,一钱) 杜仲(姜炒,一钱) 牛膝(酒浸,焙) 浓朴(姜制) 干姜(生) 白术 茯苓 甘草(炙,各七分) 姜枣水煎,食前服。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御院平胃散

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

制浓朴 橘皮 苍术(米泔水浸) 甘草 茯苓 人参 姜枣水煎服。

一方,枣肉,小丸,空心姜汤下,五十丸。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三花神佑丸

治一切水湿肿病,大腹实胀喘满。

轻粉(一钱) 大黄(一两) 牵牛(二两) 芫花(醋拌炒) 甘遂 大戟(各五钱) 为末,水丸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温水下,日三服。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黑虎散

神治寒湿筋骨疼痛。

川乌(一两) 草乌(去皮,两半) 苍术(两半) 生姜(一斤,取汁) 葱(八两,五味捣和一处,晒干,入后药) 五灵脂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五钱) 甲片(土炒) 自然铜(火 ,醋淬) 共为细末,酷丸,好酒空心服,壮者一钱二分,弱者七八分。

一切寒湿脚气风气,肩臂腿痛及偏正头风,于大伏天以新瓦数块,晒极热,轮流熨于患处。如此数日,无不愈者。盖寒湿侵入皮肤筋骨之间,得太阳之真气,则阴寒顿解,且借瓦性燥烈之土,而湿气赖以收之,故其效如神。

湿门要药

祛湿利水,如独活、苍术、白芷、川椒、赤茯苓、茯苓皮、木通、萆 、秦艽、金银花、天麻、南星、半夏、防风、猪苓、葳灵仙、防己、五加皮之类,随候采用。

扶脾渗湿,如白茯苓、白术、升麻、人参、附子、肉桂、炮姜、炙甘草、白扁豆、猪苓、泽泻、炒黄米仁、山药之类,随候采用。

燥门(儿科)

夫六气之中,惟燥治之尤难,盖燥万物莫甚于火。火者,十二经皆有之,当其阴阳和、脏腑强,荣卫固,寒热调,喜怒平,则诸经各适,火焰不冲,燥从何来?一有所伤,火乃踵起,如风郁不散,则因风火动而燥者,或热壅不除,因热愈热而燥者,或久病之后,阴虚火动而燥者,在外则皮毛枯槁,在上则咽干口燥,在中则烦渴不已。

《经》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干燥。涸者,无水液也。干者,不滋润也。劲者,不柔和也。皴揭者,皮肤起裂也。涩者,如诸物润则滑泽,干则涩滞。然干为天而为燥金,坤为地而为湿土,故涩滞者,皆燥金之化,所以秋脉乃涩。涩者,涩也。皆因燥之使然。然燥之标由于风与火,而燥之本实根于脾与肾,盖脾精不能转输,而肾阴不能上奉,所以肺失化源,自见其象耳!治宜生津养血,滋阴润燥,倘寸强尺弱,由乎釜下无火,而锅盖干燥者,用水中补火之法。

凉膈散

见伤寒门。

燥门(儿科)

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柏 山栀(各等分,一方有黄芩) 水煎服。

六味地黄汤

见痨瘵门。

方脉燥门合参

燥干者,肺金之体本燥,金受热化而更燥涩也。盖风能胜湿,热能耗液,《经》曰:风热火同,阳也;寒湿燥同,阴也。然燥、湿,小异也。燥金虽属秋阴,其性异于寒湿,反同于风热火也,加大硬干涩,乃大肠受热化成燥涩。又如瘫痪中风,皆因火热耗损血液,玄府闭塞,不能浸润,金受火郁不能发声,《经》云:肺主声,肢痛 戾者,风湿热相致,而遂以偏枯,言语音涩,手足不随也。《经》曰:诸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夫金为生水之源,生化之源一绝,则不能溉灌周身,荣养百骸,故枯槁而无润泽也。《经》曰:金水者,生成之终始;又曰:木位之下,金气承之。盖物之化从于生,物之成从于杀,生之重,杀之轻,则气殚散而不收,杀之重生之轻,则气敛涩而不通,敛涩则伤其分布之政,不惟生气不得升,而收气亦不得降,所以为燥涩也。更有肺胃肾三经,蕴蓄燥湿之气,而为三消之症者有焉。喻嘉言曰: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症,用寒凉药而火反升,徒知与火相争,用知母、贝母屡施不应,不知胃者,肺之母气也。《金匮》麦门冬汤,用麦冬、人参、粳米、甘草、大枣,大补中气,大生津液,则火退而津生,何燥之有?火之累人已甚矣。况至于燥,又深于火之一层,盖由火而至燥也。夫金体本燥,所以义能生水者,赖坤阴上输,得以水精四布,虽燥体而不至于燥也。迨至脾荣不足,肾阴又亏,火烁金伤,真脏乃见,生意既穷,化源复竭,金无生水之功,木失涵金之象,子母不能相生,阴道机关绝灭,由是心主血而血无以生,脾统血而血无以统,肝藏血而血无以藏,且内地火愈炎,脏腑燥槁甚,理宜重浊味药,峻补真阴,轻扬辛散,清理郁火,倘系丹田浮越之孤阳,理宜引归而藏纳者,当于补阴汤中,佐以收敛,弗事清理可也。但燥热之症,虽似有余,实为不足,一至补阴之功得力,则症渐见虚寒,万勿轻用寒凉,脾胃亦伤,化源之机更绝,所谓土死不救矣。故治火症,尚有当用寒凉,至于燥症,惟宜投以润剂。治风燥莫如养血,清热燥莫如壮水,奈古哲未之悉何也?(张)陈一得之管见,高明以为然否?至于更有冷燥一症,虽见便秘燥结,实由阴寒过极,如阳和之水,遇隆冬而成层冰燥裂也。古方有半硫丸之设,意深远矣。

方脉燥门合参

地黄饮子

治消渴咽干烦燥。

人参 生地 熟地 黄 天门冬 麦门冬 泽泻 石斛 枇杷叶(去皮、毛)

枳实(麸炒) 甘草 水煎服。

方脉燥门合参

甘露神膏

(锦囊秘方)治一切燥热咳嗽吐血,干痨等症,神效。

甘露(于草木上张布,设法收之,一钟) 蜂白蜜(大半钟) 人乳(一钟) 人参白(一二钱至四五钱) 随症轻重,煎汁一钟,四汁并作一处,重汤炼浓,温和日服。

方脉燥门合参

清心莲子饮

治心经蕴热作渴,小便赤色涩痛。

黄芩 麦冬 地骨皮 车前子 茯苓 黄 人参 柴胡(各一钱) 石莲子(去心,二钱) 甘草(八分) 水煎温服。

燥门要药

消火抑燥,如玄参、天花粉、桃仁泥、杏仁、栝蒌子、苏子、玄明粉、生地、麦冬、黄芩、黄连、黄柏、大黄、丹皮、石斛、知母、竹沥、荆沥、诸油、诸乳、梨汁、藕汁之类,随候采用。

滋阴润燥,如麦冬、天冬、生地熟地、玉竹、肉苁蓉、当归、芍药、阿胶、五味子、枸杞子、山茱肉、柏子仁、河车膏、牛膝、血余、蜂蜜、人乳、童便、胡桃、麻仁、黑芝麻之类,随候采用。

火门(儿科)

夫火也,天非此则不能生物,人非此则不能有生,此论夫真火也。有属后天真火衰亡,是以邪火炽盛,而有虚火、实火、湿火、风火、郁火、阴火、五脏火、六腑火,游行不归经火,然总不可过投寒剂,而必欲其无火。譬如釜下无火,饭安得熟?但可暂抑亢火以治标,因所因以调之而救本,则火各归诸经,而依然清凉世界矣。凡发而为病也,《经》曰:诸热瞀螈:诸禁鼓栗,如丧神守;诸逆冲上;诸躁狂越;诸病浮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心火。瞀者,神昏也。螈者,肉动抽掣也。因邪热伤神则瞀,亢阳伤血则螈,是手少阳三焦经也。诸禁鼓栗,如丧神守者,盖心藏神,而主火。凡一气盛极,则胜我者反来制之,故心火热极,则乃寒生,是以鼓栗诸禁,如丧失保守形体之神矣,是手少阴心经也。诸逆冲上者,火性炎上之征也。诸躁狂越者,因热甚于外,则肢体躁扰,热甚于内,则神志躁动。狂者,狂乱而无定止。越者,乖越礼法而失常,因肾主志,心火旺则肾水衰,故失志而狂越躁动,烦热不宁者。又火之象,且火入于肺则烦,火入于肾则躁也。诸病浮肿者,以热甚于内,阳气郁滞也。为疼酸者,火在经也。惊骇者,火在脏也。总皆不离乎火,虽然浮肿酸疼,属于寒湿者不少,惊骇不宁,属于不足者恒多,故曰:有邪之热,内热而躁,无根之火,外热而躁,内热者小便必混浊,无根者小便必清长,诸疮痛痒者,火盛则痛,火微则痒,皆属于心也。

然心为君火,命门为相火,君相虽有二火,论其五行,则一于热也。五行之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阴不长,孤阳不成,一物全备,五行递相济养,是谓和平。若交互克伐,是为与衰,变乱失常,灾害由生,故水少火多,为阳实阴虚而病热,水多火少,为阴实阳虚而病寒,水生于金,能复润母燥,火生于木,反能害母形,故易以离火为兵戈,火上有水为既济,水在火下为未济,乃至理也。明乎此,则火之本源,洞见其微矣。

火者,气不得其平也。五脏六腑各得其平,则荣卫中和,经脉调畅,何火之有?失其常度。则冲射搏击而为火矣。丹溪曰:气有余便是火也。有本经自病者,如忿怒生肝火,劳倦生脾火之类是也。有五行相克者,如心火太盛,必克肺金,肝火太甚,必克脾土之类是也。有脏腑相移者,如肝移热于胆,则口苦,心移热于小肠,则淋闭之类是也。又有他经相移者,有数经合病者,相火起于肝肾,虚火由于劳损,实火生于亢害,燥火本乎血虚,湿火因于湿热,郁火由于抑遏。又有无名之火,无经络可寻,无脉证可辨,致有暴病暴死者,诸病之中;火病为多,不可不察也。有以泻为泻者,大黄、芩、连之类是也。有以散为泻者,柴葛升阳散火之类是也。有以滋为泻者,地黄、天冬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有以补为泻者,参 、甘草泻火之圣药是也。

火门(儿科)

三黄汤

治积热结滞脏腑,大便秘结,心膈烦燥。

黄连 黄芩 大黄(煨,各等分) 水煎服。

火门(儿科)

黄芩汤

治心肺蕴热,口疮咽痛膈闷,小便淋浊不利。

黄连 栀子仁 黄芩 麦门冬 木通 生地黄 泽泻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火门(儿科)

四顺清凉饮

治一切积热丹毒,并喉咙热痛。

当归 甘草(炙) 赤芍药 大黄(各等分) 水煎服。

方脉火门合参

夫火之为病,其害甚大,其变甚速,其势甚彰,其死甚暴,盖以火性疾速,燔灼焚焰,飞走狂越,消铄于物,莫能御之。游行乎三焦,虚实有两途,曰君火者,犹人火也,曰相火者,犹龙火也。凡火性不妄动,不违于道,则禀位听命营运,造化生存之机得矣。奈何人在气交之中,多动少静,欲不妄动,其可得乎?故凡动者,皆属火化。火一妄行,元气受伤,势不两立,偏胜则病,移害他经,事非细,故动之极也,病则死矣。《经》所谓:一水不胜二火之火,然出于天造,君相之外,又有厥阳脏腑之火,根于五志之内,无因六欲七情激之,其火随起者,如大怒则火起于肝,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悲哀动中,则火起于肺,心为君主,自焚则死矣。故丹溪曰:火出五脏。《经》所谓:一水不胜五火之火,盖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随起,诸寒为病,必身犯寒气,口食寒物而得,非若诸火为病,皆自内作者也。凡脉虚则浮大,实则洪数,药之所主,各因其属,如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黄连之属,可以制之。相火者,龙火也,不可以水湿折之,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虽然泻火之法,岂止如此,虚实多端,不可不察。以脏气司之,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芍药泻脾火,柴胡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此皆苦寒之味,能泻有余之火耳。若饮食劳倦,内伤元气,火不两立,为阳虚之病者,宜以甘温之剂除之,如黄、人参、甘草之属。若阴微阳强,相火炽盛,以乘阴位,日渐煎熬,为血虚之病者,宜以甘寒之剂降之,如当归、地黄之属。或心火亢极,郁热内实,为阳强之病者,宜以咸冷之剂折之,如大黄、朴硝之属。若肾水受伤,真阴失守,无根之火,为阴虚之病者,宜以壮水之剂制之,如生地黄、玄参之属,若右肾命门之衰,为阳脱之病者,宜以温热之剂济之,如附子、干姜之属。若胃虚过食冷物,逼退阳气于脾土、而为火郁之病者,宜以升散之剂发之,如升麻、葛根之属。倘不明此,而治之。难免实实虚虚之祸矣。

夫火与元气,势不两立,故火之盛者,即气之衰也。是以元气者,水火之根,气血之母,虽为有生之本,实为无形之虚。凡有所伤皆患不足,故有余之疾病,皆正气之衰微,盖人身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三焦包络,皆一气之流行,安有所谓火哉?火者即气之不得其平,而为之也,故曰捍卫冲和不息之谓气,扰乱变动之谓火。五行各一,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相火、天火也。凡动皆属火,而其所以易于动者,皆相火之助也。相火寄于肾肝,见于天者,犹之龙雷,东垣谓为元气之贼,以其暴悍酷烈,有甚于君火也。使善处而制之以静,则元阳蓄焉。五火寂然不作,惟有补脾,造化生生不息之用,有何贼之患哉!所以六气之序,君火在前,相火在后,前者肇物之生,后者成物之实,此乃君相二火之用也。若夫所谓火与元气,势不两立,一胜一负,此论壮火而非少火也。然阳火利于正治,阴火利于从治,凡自劳役辛苦及感冒而致者,皆为伤其阳火也,补中汤。自劳心思虑及房欲而得者,皆为伤其阴火也,地黄汤。有谓阳盛则阴衰,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者,而救其欲绝之水也。然非实热不可轻投,盖有根之火,有病病以当之,无根之火,元气受伤而立败,故曰,误服寒凉者立死。此治阴阳二火之大略,实至当不易之经纶也。

火郁当发,兼宜审看何经?如轻者可降,重者则从其性而治之,丹溪云:实火可泻,如黄连解毒汤之类。虚火可补,如四物汤之类。气有余便是火,不足者是气虚。人壮气实火盛颠狂者,可用正治,人虚火盛狂者,若投正治即死,宜补阴火即自降。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凉药,必兼温散。有可发者,如风寒外束者可发。郁火可发,气从左边起者乃肝火也,气从脐下起者乃阴火也。气从脚下起入腹如火者,乃虚之极也。盖火起于九泉之下,其症多死,倘能清心绝欲,养阴滋肾,使真阴得复,亦可挽回。若徒事服药,而不能禁忌,多致不救,外用附子末津调敷涌泉穴,乃引火下行之义也。阴虚火动者难治。凡小便降火最速。龟板补阴,乃阴中之至阴也。生甘草缓火邪,木通下行,泻小肠火。人中白泻肝火,须风露中二三年者佳,人中黄大凉,治疾病须多年者佳。山栀子仁大能降郁火,从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亦能治痞块中火邪。

方脉火门合参

清心汤

即凉膈散,加黄连。

连翘 山栀子 大黄 薄荷叶 黄芩 甘草 朴硝 黄连 加蜜少许,竹叶十片,水煎温服。

方脉火门合参

大金花丸

治诸热寝汗切牙,尿血淋闭,衄血喘嗽。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各等分) 如自利去大黄加栀子,名栀子金花丸,又名既济解毒丸,为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新汲水下。

方脉火门合参

防风当归饮子

治脾肾真阴虚损,肝心风热郁甚,或表热而身热恶寒,或里热而躁热烦渴、或邪热半表半里,进退出入不已,而为寒热往来,蓄热极深,里热极甚,阳极似阴而寒战,腹满烦渴躁热者,一切风热壅滞等症,用此宜通气血并效。

防风 当归 白芍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大黄(各一两) 滑石(六两) 每服三钱,至五钱,姜水煎服。

按前方大黄泻阳明之湿热,从大便出;滑石降三焦之妄火,从小便出;黄芩以凉膈;柴胡以解肌;防风以清头目;人参、甘草以补气;当归、芍药以补血,泻心肝之阳,补脾肾之阴,而无半味辛香燥热之药,真治风热燥热湿热挟虚之良剂。但因虚致火者,非其所宜。

方脉火门合参

滋肾丸

治不渴小便闭,邪热在血分也。

知母(二两,酒浸、阴干) 肉桂(二钱五分) 黄柏(二两,细锉,酒拌阴干,炒)。

上知母、黄柏气味俱阴,以其同肾气,故能补而泻下焦火也。桂与火邪同体,故曰:寒因热用。凡诸病在下焦,皆不渴也。熟水为丸,百沸汤下。

火门要药

清散外入之火,如薄荷、黄芩、防风、荆芥、连翘、升麻、葛根、黄连、黄柏、大黄、犀角、羚羊角、柴胡、赤芍药之类,随候采用。

清理中郁之火,如山栀梗、制香附、青黛、青蒿、龙胆草,黄连、黄芩、射干、芦根、石膏、竹茹、竹叶、兰叶、葛根、连翘之类,随候采用。

滋降下起之虚火,如龟甲、鳖鱼、地黄、丹皮、玄参、麦冬、五味子、地骨皮、牛膝、黄柏、秋石、童便、人中白之类,随候采用。

温熄肝肾龙雷之火,如黑姜、附子、肉桂、熟地、山茱、丹皮、山药、茯苓、泽泻、麦冬、牛膝、五味子之类,随候采用。

温养脾胃炉中之火,加人参、黄 、白术、当归、炮姜、附子、补骨脂、炙甘草、五味子之类,随候采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