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规制志

城池衙署仓廒坊里街市桥梁津渡水利邮传养济义冢

规海外千里以为之邑,凡城郭、宫室、都鄙、庐井、津梁,皆王政所必经也;旱潦丰凶有备,邮亭丘垄各有地也,鳏寡孤独有养也。斯邑启土以来,百废弗举,间有因者,其名云尔。非大为振刷,岂止单子如陈,道茀不行;薛宣过彭城,桥梁不治而已!单厥心力,相其缓急而先后之,苟上关乎国体,下益于民生,敢曰传舍其官;使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乎?

城池

衙署(公馆附)

仓廒

坊里

街市

桥梁

津渡

水利

邮传

养济

义冢

城池

诸罗自康熙二十三年卜县治于诸罗山,城未筑。四十三年,奉文归治。署县宋永清、署参将徐进才、儒学丁必捷至山,定县治广狭周围六百八十丈,环以木栅,设东西南北四门,为草楼以司启闭。年久倾坏;五十六年,知县周锺瑄重修。

论曰:三代之英,城郭沟池以为固,故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汉鼌错之言兵事曰:『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荅』(如淳曰:『蔺石,城上擂石也』。苏林曰:『渠荅,铁蒺藜也』);又曰:『调立城邑,为中周虎落』(颜师古曰:『虎落,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言乎守之不可无具也。诸罗故无城郭,村落如晨星,无关砦堡坞;猝然有急,鸟兽骇散。刘却之乱(详见■〈艹佳〉苻),下加冬奔溃,乱民四出行劫;岂非营障不坚,村落莫能目固,故至此与?尝就此地土物所宜,为因利乘便之计;有不藉壁垒而坚者,莿竹是也。其附根节密、其枝横生、其莿坚利,若环植而外布渠荅,坚筑敌楼于东南西北之冲,即矢石炮火可左右下,敌不得近。虽云梯百丈,无所用之;雉堞岂能相过哉!今县治东北比栉可观矣,西南牛羊践履,故多阙焉;补而培护,加以楼橹,万世之功也。各庄民居稠密之处,皆当仿此。仓卒凭以相守,亦中周虎落之固矣。

衙署(公馆附)

诸罗县署原在佳里兴(详见「建置」);归治后,相土县内之中。四十五年,摄县篆本府同知孙元衡建大堂,后川堂、前仪门;年久渐圯。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重修;颜大堂曰「柔远能迩」。另建后堂住宅五间、左右斋阁各三间,内外廊舍俱备:皆捐己资为之。

典史署在善化里目加溜湾街。康熙二十三年建。

佳里兴巡检司署在县署之右。康熙四十三年建。

儒学署(未建)

按儒学一官,朔望宣讲圣谕、课督生徒,有教化之责。典史职在巡察捕盗,每事署其名于尾。皆与县令共相为理,衙署宜在县内者也。诸罗教谕侨寓郡城、典史署在目加溜湾,而在县者惟佳里兴巡检。佳里兴距县八十里,当未归治之前,县令、营守俱住其地;故巡检权移诸罗山耳。今县治画一,佳里兴另设防兵。愚意欲移巡检于笨港民居丛杂之地,使稽察奸宄;而移教谕、典史署归县内,庶一官各尽一官之职。但衙署经营百工器备,闲曹薄俸惮于转徙、动费民力既所不忍,而文庙、城隍诸举大工方竣,财匮力绌;存此说以俟后之锐意修举者。

参将署原在佳里兴;归汛后(详见「兵防」),在县治北门内。前大堂,中川堂,后为私宅。康熙四十四年建。宅右为斋舍三间,斋舍之右为箭厅。五十四年,参将阮蔡文建大门、仪门。向覆以茅,五十五年火;署参将事守备游崇功重建,易茅以瓦。

守备署在参将署箭厅之右。康熙四十四年建。五十五年火,守备游崇功重建。

诸罗县公馆在府治东安坊。历任知县修理,规制甚备。

茅港尾公馆在茅港尾街。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建。

笨港公馆在笨港街。康熙五十五年,附近土民公建。

论曰:公馆之设,古之驿亭。「周礼」:『遗人,所以职委积者也』。使客之往来于是乎憩,故民居不扰。其无事,则子衿里老朔望会集子弟,即此宣讲圣谕,申明条约;又乡校之遗矣。

仓廒(社仓附)

县仓廒,合县内十一所,在县南者七所、在县北者四所,间三百四十二(另社仓

【第 28 页:版面影像】

八)。

一、县内仓八十一间:康熙四十年,知县毛凤纶建三十间;四十七年,署县宋永清建十五间;四十九年,知县刘作楫建十间;五十年,摄县篆知府周元文建六间;五十一年,知县刘宗枢建二十间。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捐修。

一、下加冬庄仓二十间:康熙四十年,知县毛凤纶建五间;四十三年,署县宋永清建五间;五十年,摄县篆知府周元文因仓廒倒坏,罚管事丘蒲起赔五间;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建五间。

一、新啯庄仓三间:康熙四十年,知县毛凤纶建。

一、果毅后庄仓一间:康熙五十年,摄县篆知府周元文建。

一、开化里赤山庄仓五间:系伪时建。倒坏一间,今存四间。历任知县捐修。

一、茅港尾保仓十二间:康熙五十年,摄县篆知府周元文着各里管事建。

一、府治仓八十八间:在镇北坊者一十五间、在东安坊者七十三间。系各庄里管事公建公修。

——以上俱县南。

一、打猫庄仓四十三间:康熙四十年,知县毛凤纶建三间;四十九年知县刘作楫建十二间;五十年,摄县篆知府周元文建二十间;五十一年,知县刘宗枢建八间。

一、斗六门庄仓八十五间:康熙四十年,知县毛凤纶建十六间;四十七年,署县宋永清建十间;四十九年,知县刘作楫建二十四间;五十年,摄县篆知府周元文建二十间;五十一年,知县刘宗枢建十五间。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重修。

一、半线庄仓三间:康熙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建。以贮半线至竹堑兵米。

一、淡水仓二间: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建。以贮淡水至南嵌兵米。

——以上俱县北。

社仓:一在县治、一在新化里、一在善化里、一在安定里,一在茅港尾、一在打猫庄,一在斗六门庄,一在半线庄。以上每一处各一间。康熙四十八年,署县宋永清奉文建。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重建。

坊里

县属辖里四、保九、庄九(里、保、庄皆汉人所居)、社九十有五(社见上「山川」注)。

开化里、善化里(俱在县治之南)、新化里(在县治之南,与台湾交界)、安定里(在县治之西南,滨海)。

赤山保、茅港尾保、佳里兴保(以上俱属开化里)、善化里东保、善化里西保、新化里东保、新化里西保、安定里东保、安定里西保。

诸罗山庄(在县治厢外)、外九庄(北新庄、大小槺榔庄、井水港庄、土狮仔庄、鹿仔草庄、龟佛山庄、南势竹庄、大丘田庄、龟仔港庄)、大奎璧庄、旧啯庄、新啯庄、下加冬庄:以上俱在县西南。

打猫庄、他里雾庄、半线庄:以上俱在县北。

诸罗山社、哆啰啯社(「郡志」作倒咯啯)、大武垄社、礁吧哖社、木冈社、茅匏社、内幽社、麻豆社、目加溜湾社、新社仔社、萧垄社、新港社(与台湾界)、卓猴社、大杰颠社(与凤山界):以上各社俱在县西南。

阿里山社、踏枋社、鹿楮社、■〈口皂〉啰婆社、卢麻产社、干仔雾社、奇冷岸社(一作岖岭岸)、大龟佛社(「郡志」作大居佛):以上各社俱在县东南。

打猫社、他里雾社、猴闷社、柴里斗六社、西螺社、东螺社、眉里二社、南社、二林社、大突社、猫儿干社(「郡志」作麻芝干)、大武郡牛相触二重坡社、南投社、猫罗社、北投社、马芝遴社、半线社、柴坑仔社、水里社、大肚社、阿束社、猫雾拺社(一作麻务捒)、沙辘社、牛骂社、崩山社、大甲东社、大甲西社、宛里社、房里社、南日社、双寮社、猫盂社、吞霄社、后垄社、新港仔社、猫里社、加至阁社、中港仔社、竹堑社、南嵌社、坑仔社、龟仑社、霄里社、上淡水社、内北投社、麻少翁社、武胜湾社、大浪泵社、摆接社、鸡柔社、鸡笼社、金包里社:以上各社俱在县北。

山朝社:在县东北。

康熙三十二年新附生番六社:木武郡赤嘴社、水沙连思麻丹社、麻咄目靠社、挽鳞倒咯社、狎里蝉峦蛮社(「郡志」作恋蛮)、干那雾社:以上各社俱在县北。

三十四年新附生番九社:崇爻社、芝舞兰社、芝密社、猫丹社、荺椰椰社、多难社、水辇社、薄薄社、竹脚宣社:以上各社俱在县东北。

五十四年新附生番五社:岸里社、扫捒社、乌牛难社、阿里史社、朴仔篱社:以上各社俱在县北。

「郡志」「规制」载:『诸罗县社,旧管合三十二年新附,凡为社四十』。而旧管中有数社合为一社征饷者,其名皆不载。今并列之,以便省览。他如东北山后之蛤仔难三十六社、哆啰满直加宣等社,多有生番未输贡赋者。其地分注于「山川」,其事别见于「外纪」。

街市

十字街、太平街、镇安街:俱在县城内。

下加冬街(在下加冬庄)、急水溪街(在溪南)、铁线桥街(市店在桥之南北)、茅港尾街(在桥南。邑治至府一路市镇,此为最大)、麻豆街(俱属开化里)、湾里溪街、湾里社街(俱属善化里)、木栅仔街(街南属新化里、街北属安定里)、新港街(属新化里)、莲池潭街(属善化里)、萧垄街(属安定里):以上俱县南。

笨港街(商贾辏集,台属近海市镇,此为最大)、土狮仔街、猴树港街、井水港街(俱属外九庄)、咸水港街(属大奎璧庄。商贾辏集,由茅港尾至笨港市镇,此为最大):以上俱县西南:

打猫街(在打猫庄)、他里雾街(在他里雾庄)、斗六门街(在柴里社)、半线街(在半线庄):以上俱县北。

桥梁

铁线桥、茅港尾桥:俱属开化里。二桥各为一港,相去十里,为县治往郡必由之路。旧时冬春架竹为之,上覆以土;夏秋水涨漂去,设渡以济行人。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各建木桥;监生陈士俊自捐银五十两募众捐资以助,兼董其事。坚致牢实,四时皆无病涉矣。

马鞍桥:在新化里新港。架木为之,形如马鞍,故名。五十五年,附近士民重修。

咸水港桥:在大奎璧庄。架木为之。

二重沟桥:在他里雾庄。架木为之(以上数桥,俱可通车马)。

他里雾桥、笨港桥:俱架木为之(以上二桥,止在冬春之间设架,以通行人)。

津渡

牛朝溪渡、八掌溪渡(俱属诸罗山庄)、八掌溪下渡、白须公潭渡、小龟佛山渡(俱属外九庄。以上均用竹筏)、急水溪上渡、急水溪下渡(俱属开化里。皆用竹筏)、井水港渡(属外九庄)、石仔濑渡、番仔渡、拔仔林渡、湾里渡(俱属善化里)、犁头标渡、苏厝甲渡、檨仔林渡、萧垄溪渡、欧汪溪渡(俱属安定里)、洋仔港渡、茑松渡(俱属新化里)、阿拔泉渡(在斗六门北五里)、黄地仑渡(在外九庄)、布屿禀渡、打马辰庄渡、树仔脚渡、猫儿干渡(俱属半线庄)、竿寮渡、西港仔港、含四港渡、直加弄港渡(以上四渡,俱属安定里。设双桅杉板头船以渡往来行人,水程至府三十里)。

水利

凡筑堤潴水灌田,谓之陂;或决山泉、或导溪流,远者数十里、近亦数里。不用筑堤,疏凿溪泉引以灌田,谓之圳;远者七、八里,近亦三、四里。地形深奥,原泉四出,任以桔槔,用资灌溉,谓之湖(或谓之潭):此皆旱而不忧其涸者也。又有就地势之卑下,筑堤以积雨水,曰涸死陂;小旱亦资其利,久则涸矣。诸邑以陂名者七十,有水源者三十有五;以圳名者五。以湖名者二,以潭名者二。水沙连以下六社民番采捕者,附载于末。

诸罗山大陂即柴头港陂。源由八掌溪出,长二十里许;灌本庄水窟头、巷口厝、竹仔脚、无影厝等庄。康熙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一百石、另发仓粟借庄民合筑。

柳仔林陂源由八掌溪分流,长可十余里,大旱不涸。康熙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一百石、另发仓粟借庄民合筑。

八掌溪漧陂源有二:一由赤兰坑出、一由八掌溪分流,长可十余里。康熙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五十石助庄民合筑。

埔姜林陂源由八掌溪分流,长可十余里。康熙五十六年,庄民合筑。

马朝后陂源由内山土地公崎流出。原有旧陂址;康熙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捐银二十两助庄民重修。

枫仔林陂在下加冬庄东。源由白水溪出。康熙五十四年,庄民合筑。

佳走林陂源由草潭出。康熙四十四年,庄民合筑。

三间厝陂在马朝后庄南。源由马朝后陂尾分出。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五十石助庄民合筑。

乌树林大陂源由白水溪分流,长可二十余里;灌本庄大排竹、臭佑庄、客庄、本协、下加冬等庄。康熙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一百石、另发仓粟借庄民合筑。

安溪寮陂源由白水溪分流,长可十余里;灌本庄涂库仔、后镇、上帝庙、竹围后等庄。康熙三十八年,庄民合筑。

王公庙陂在下加冬东南。源由白水溪分流。康熙五十四年,庄民合筑。

新营等庄陂源由白水溪分流,长可三十里许;灌本庄太子宫、旧营、加冬脚等庄。康熙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一百石助庄民合筑。

牛朝庄陂在外九庄。源由井水港头出。康熙五十六年,庄民合筑。

哆啰啯大陂源由内山九重溪出,长二十余里;灌本庄及龙船窝、埤仔头、秀才等庄,大旱不涸。康熙五十四年,各庄民同土番合筑。五十年大水冲决,知县周锺瑄捐榖一百石、另发借仓粟八百余石重修。

大脚腿陂在哆啰啯南。源由十八重溪出,长可十里许。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周锺瑄捐榖八十石助庄民合筑。

新陂在北新庄。源由诸罗山番仔坑流出,长可十余里。有泉,大旱不涸。康熙三十一年,垦户李承业、陈大松合筑。

大溪厝陂在县治西南三蒲竹。源由诸罗山番仔坑分流,长十余里。康熙四十七年,庄民合筑。

朱晓陂在外九庄大坵田。源由荷包屿大潭出,有泉;淋雨时,鹿仔草、大槺榔、坑埔之水注大潭中,透至鬼仔潭止;大旱不涸。康熙四十三年,管事同庄民合筑。

树林头陂在外九庄。源由八掌溪尾出,长五、六里许;灌树林头、新南势竹二庄。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五十石助庄民合筑。

牛挑湾陂在外九庄。源由龟仔港头出,灌牛挑湾、龟仔港二庄。康熙三十四年,庄民合筑。

番仔陂即北香湖(见下)。

土狮仔陂在外九庄。源由牛朝溪出,南灌六加佃庄、北灌土狮仔庄。康熙四十九年,庄民合筑。

咬狗竹陂源由牛朝山坑流出,长二十余里;灌本庄及番婆庄、月眉潭、土狮仔、北势等庄。康熙三十二年,庄民合筑。五十六年,知县周锺瑄捐榖六十石助庄民重修。

打猫大潭陂有泉;淋雨时,新庄、柴头港、打猫一带流水注焉。灌本庄及青埔仔二庄。康熙四十二年,庄民合筑。

打猫山脚大陂源由山迭溪出,长十余里;灌本庄及火烧庄、南路厝等庄。康熙四十四年,庄民合筑。

虎尾寮陂在打猫庄北。源由山迭溪分流。康熙四十七年,庄民合筑。

双溪口大陂在打猫仑仔庄。源由山迭溪分流。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五十石助庄民合筑。

西势潭陂在打猫庄西北。源由山迭溪分流,灌西势潭、柴林脚二庄。康熙四十五年,庄民合筑。五十六年,知县周锺瑄捐银一十两助庄民重修。

大埔林陂在山迭溪北。源由山迭溪分流。康熙四十九年,庄民合筑。

阿陈庄大陂在他里雾社东南。源有二:一由石龟溪分出,一由庵古坑出。康熙四十四年,庄民合筑。

马龙潭陂在猫雾拺。潭有泉源;合内山之支流,长二十余里。陂流四注,大旱不涸;所灌之田甚广。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二百石助庄民合筑。

粪箕湖陂在他里雾社西。源由虎尾溪出。康熙五十六年,庄民合筑。

石榴班陂在柴里社东北。源由阿拔泉溪出。康熙四十九年,庄民合筑。

鹿场陂在虎尾溪墘。源由虎尾溪分流。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五十石助庄民合筑。

打马辰陂在西螺社东。源由东螺溪出。康熙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捐榖四十石助庄民合筑。

涸死陂

小埔姜林陂在马朝后半月岭。康熙四十四年,庄民合筑。

长短树陂在下加冬西南。康熙三十六年,庄民合筑。

吴连庄陂在哆啰啯东南。康熙五十二年,庄民合筑。

林富庄陂在旧啯庄。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周锺瑄捐银一十两助庄民合筑。

果毅后陂在旧啯庄。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一百石助庄民合筑。

水漆林陂在赤山庄。灌本庄及大竹围、龟仔港等庄。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周锺瑄捐银一十两助庄民合筑。

涂库陂在赤山庄。灌本庄及青埔仔、中社等庄。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周锺瑄捐榖八十石助庄民合筑。

赤山陂原有旧陂址;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周锺瑄捐榖八十石助庄民重修。

洋仔庄陂在茅港尾东。原有旧陂址;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周锺瑄捐榖四十石助庄民重修。

番仔桥沟陂在茅港尾。灌佳里兴、茅港尾二庄。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周锺瑄捐银二十两助庄民合筑。

乌山头陂即龙船窝陂。灌乌山头、二镇、龙船窝等庄。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一百石助庄民合筑。

新港西陂在新化里。康熙四十六年,庄民合筑。

新港东坡在新港社。康熙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七十石助,庄民合筑。

北社尾陂在县治西北。灌北社尾,水牛厝二庄。康熙四十七年,庄民合筑。

台斗坑陂在县治北。康熙四十五年,庄民合筑。

大目根陂在县东北牛朝山后。康熙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捐榖八十石助庄民合筑。

刘荆庄陂在县治西。灌本庄及鹿仔草二庄。康熙三十九年,庄民合筑。

槺榔庄陂在外九庄。灌大、小槺榔二庄。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五十石助庄民合筑。

竹仔脚陂在外九庄龟仔港北。康熙五十五年,庄民合筑。

头桥陂在打猫庄东。康熙四十三年,庄民合筑。

新庄陂在打猫西南。康熙四十三年,庄民合筑。

坂头厝陂在打猫西。康熙四十七年,庄民合筑。

中坑仔陂在打猫东北。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周锺瑄捐榖四十石助庄民合筑。

本厅陂在打猫本厅庄。康熙四十三年,庄民合筑。

他里雾番仔陂在他里雾社。康熙五十年,庄民合筑。

埔姜仑陂在他里雾社西。康熙五十四年,知县周锺瑄捐银一十两助庄民合筑。

猴闷陂在他里雾社北。康熙五十一年,庄民合筑。

李望庄陂在他里雾东北。灌本庄及北势二庄。康熙五十年,庄民合筑。

尖山庄陂在柴里社东南。康熙四十八年,庄民合筑。

柴里庄陂在柴里社。康熙五十年,庄民合筑。

斗六庄陂在斗六门防汛后。康熙四十九年,庄民合筑。

大竹围陂在斗六门防汛后。康熙四十八年,庄民合筑。

西螺引引庄陂在西螺社。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周锺瑄捐银二十两助民番合筑。

打廉庄陂在东螺社西北。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五十石助庄民合筑。

燕雾庄陂在半线社南。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捐榖五十石助庄民合筑。

内林圳在打猫庄大埔林北。源由石龟溪入。康熙四十九年,庄民开浚。

走猪庄圳源由石龟溪分入,灌走猪、排仔路头二庄。康熙三十四年,庄民开浚。

荷包连圳在走猪庄北。源由石龟溪分入。康熙五十二年,庄民开浚。

加冬脚庄圳在他里雾社南。源由石龟溪分入,灌加冬脚、殿仔林二庄。康熙三十六年,庄民开浚。

石龟溪庄圳源由石龟溪分入。康熙四十五年,庄民开浚。

北香湖在县北二里许。泉深地广,盘曲三、四里,县治东北一带之水归焉;大旱不涸。康熙三十四年,番民合筑陂于下流,名「番仔陂」。

龙湖即赤山庄大潭。在龙湖岩前(别见「古迹」)。

白须公潭在外九庄八掌溪北。

何厝潭在打猫竹仔脚。

附:水沙连潭在水沙连社(见「古迹」)。

鬼面潭在半线山内。夏秋时雨,产鱼虾;春冬多涸。

鼎脐挖潭在新港社之南。产鱼虾。

潜蟳塭在新港社之南。产鱼虾。

草塭五塭在安定里。夏秋产麻虱目鱼。

尖山仔牛牳芝潭近海。广可一、二里。多产鱼。

邮传

宋建隆间,以军士递文檄,谓之铺兵。元、明因之,以至于今。明制:十里为铺,铺兵五人。诸罗自开县设铺兵六十七名,南自诸罗山铺起、至新港铺止,铺十有一;北自打猫铺起、至大肚铺止,铺十有一。各铺十里、十五里、二十里不等(铺兵工食,别载「赋役」经费」)。

诸罗山铺在县治西门外。铺兵三名。

哆啰啯铺在哆啰啯社。铺兵三名。

新啯铺在新啯庄。铺兵三名。

赤山仔铺在赤山保。铺兵三名。

大路边铺在乌山头。铺兵二名。

茅港尾铺在茅港尾桥头。铺兵三名。

佳里兴铺在佳里兴保。铺兵三名。

萧垄铺在萧垄社。铺兵三名。

麻豆铺在麻豆社口水窟头。铺兵三名。

目加溜湾铺在善化里。铺兵三名。

新港铺在新化里洋仔港,与台属界。铺兵四名。

——以上俱县南。

打猫铺在打猫街。铺兵三名。

他里雾铺在他里雾社。铺兵三名。

猴闷铺在猴闷社。铺兵三名。

柴里铺在柴里社。铺兵三名。

草埔铺在在西螺社南。铺兵三名。

西螺铺在西螺社北。铺兵四名。

埔铺在东螺社南。铺兵三名。

小冈铺在东螺社北。铺兵二名。

大武郡铺在大武郡社。铺兵三名。

半线铺在半线社。铺兵三名。

大肚铺在大肚溪墘。铺兵三名。

——以上俱县北。

养济

养济院在善化里东保。康熙二十三年,知县季麒光建。

义冢

一在县治之东牛朝山。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建。

一在台湾县宁南坊之南鬼仔山。

右「仓廒」以下九条,皆规制所必及。诸罗贮榖二十余万,修仓之费,无岁不有;大率修于民者二、三,修于官者七、八。以地卑湿而多风雨,室坏则榖朽;县官之考成交代在榖,虽耗己资,不敢不亟也。所最宜加意者,莫如水利、津梁。何则?地溥且长,田可以井。畏涝者秋涨骤怒,海潮汇之,虽史起、郑白无所用其智力矣。畏旱者因山泽溪涧之势,引而灌溉,先王之沟洫浍川,讵异是哉!然穿凿泉源,旁通曲引,木石之用、工力之烦既已不赀;而岁有冲决,修筑之费半于经始:故愚者怠于事而失其利,智者有其心而绌于力。且乡邻之众,谋多不集;非官斯土者激劝有道,考其成功,不委诸草莽、即废于半涂耳。锺瑄自五十三年视职,窃尝留意于斯。循行所至,度其高下蓄泄之所宜,烝髦士、召父老子弟,与之商榷;工程浩大而民力不能及,则捐资以倡之、发仓粟以贷之。决壤壅塞,则令修治,使复其旧。陂之大者,另立陂长,责以巡察,司斗门之启闭,以时其蓄泄。三年之间,田谷倍获。虽未敢希踪古先哲之遗烈,亦自尽其职之所当为云尔。北路溪流险恶,载胥及溺时时见告,匪止病涉而已。故桥梁之外,津渡尤加饬焉;而纷纷者犹欲因此窥利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