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至顺镇江志卷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地理

城池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盖取诸坎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镇江以长江为天堑诸山环列阻其三方自古形胜之地虽不设备险过金汤矣惟吴大帝筑铁瓮城孙歆缮京城与唐王璠周宝事略可考自兹以降刺史太守勋烈在人耳目者不可胜数然皆不载其修浚城池岂地利不如人和前志略而不书邪及观齐志谓京城因山为垒而苏子瞻登甘露寺诗又曰古郡山为城则知润以山为城其来久矣元混一海禹凡诸郡之有城郭皆撤而去之以示天下为公之义洋洋圣谟诚所谓在德不在险也姑述旧闻以备故实

丹徒县

郡城周回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六寸【旧志不着何时所筑不可考】吴孙韶屯京尝缮之【吴使孙河屯京城河因赴宛陵为妫览所杀其子韶年十七收河余众缮京城起楼橹以御敌孙权闻乱引兵归吴夜至京城下营试攻惊之兵皆乘城传檄备警讙声动地权使人喻止明日见韶甚器之拜为校尉食丹徒曲阿二县自置长吏一如河旧】晋宋间城固不废【晋安帝元兴初刘裕与刘毅何无忌定谋讨桓元裕托以游猎与无忌收合徒众得百余人诘旦京口城开无忌着传诏服称刺史使徒众随之即斩桓修以徇】宋嘉定甲戌郡守史弥坚作新门七曰通津甘露跨敄黾东山虎蹲马巷放鹤【弥坚自为记】咸淳中已废其五【咸淳志郡守史弥坚以州城私路甚多难以关防除诸军寨门外创建子门七今止存放鹤通吴二门】今所存者仍有十二东曰青阳【去府治二里】南曰南水通吴仁和中土【四门并去府治八里】西曰登云【去府治八里】北曰定波【去府治八里】西南曰鹤林放鹤【二门并去府治七里】西北曰还京【去府治七里】东北曰利涉【去府治一里】通津【去府治四里】惟登云通吴鹤林还京旧有楼今皆废【咸淳志旧外八门惟登云通吴鹤林还京有楼其余四门止有城门而已】

按登云门城楼宋嘉定癸未郡守赵善湘始创咸淳改元七月二十一日夜半为风所摧景定六年总领兼郡赵与可重建其通吴门城楼则淳佑九年总领余晦以其规模狭隘行者见之有弗葺之叹乃筑女墙拓而新之视旧为雄并见咸淳志余二楼未详何时创置

子城并东西夹城共长十二里七十步高三丈一尺子城吴大帝所筑周回六百三十步内外固以砖号铁瓮城【舆地志吴大帝孙权所筑周回六百三十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甓海录碎事润州铁瓮城孙权筑唐图经古谓之铁瓮城者谓坚若金城汤池之类又刘禹锡诗铁瓮郡城口注云润州城如铁瓮见韩滉南征记其说与图经小异】晋郗鉴尝修【舆地志晋咸和元年贼众数千浮海抄东南诸县郗鉴遂城京口讨平之见鉴传】王恭更大改创【舆地志又云今之城宇多恭所制】南唐刺史林仁肇复修【仁肇有修子城石记今不存】东西夹城则唐时所筑也【唐进士桑华有东西夹城石记宋嘉定前已不存】子城门四东曰望春【后改名东海】南曰鼓角西曰钦贤【门有二石狮邦人遂以狮子门呼之庳隘玩弛循袭不治宋嘉定癸未郡守赵善湘乃补筑旧城甓以固之上创谯门下严关钥晨昏启闭与昔大异见嘉定续编】北门名未详【北城门在府治后即古子城岁久不修颓垣毁堞漫无防禁宋嘉定癸未郡守赵善湘始板筑而甓之设门施钥又于其上创飞桥以通万象亭闻风阁往来殊得其便见嘉定续编】东夹城二门南曰建德【后改名朱方】西曰清风西夹城门二东曰千秋【后改名铁瓮】西曰崇化【后改名高桥】今诸门皆废惟鼓角钦贤尚存故址耳

铁瓮城唐图经言古号铁瓮城者以其坚固如金城之类胡致隆登铁瓮城诗云雉堞巍然岁月长古今知阅几兴亡吴王殿里笙歌罢炀帝城边草木荒万里烟霞归洞急一川风月渡江忙

丹阳县

城周五百六十步高一丈五尺四面无壕即古简州城【祥符图经载县故城以县南简渎得名或云周回三里】上多古木【咸淳志】今废门名未详【东门在斜桥西门在县前南门在草堰北门在观音山】

吕城在丹阳县东五十四里吴吕蒙所筑遗址尚存【镇名取此】

刘繇城在丹阳县西南二百四十步汉末繇自扬州徙治曲阿时所筑【唐元和郡县图志繇来建城孙策东略繇奔豫章】

湖口城在长塘湖口宋泰始中庾业筑【宋泰始二年庾业至长塘河即与义兴太守刘延熙令于湖口夹岸筑城制遣沈怀明等东讨以督护任农夫助之自延陵出长塘湖力战大破业遂弃城走】

云阳东西城在延陵镇渎南【镇即故延陵县】二城相去七里当丹阳句容分界之所即吴楚之境也吴赤乌前已有之【建康实录详见漕渠水注】

荆城在白鹤溪口未详何人所筑

浦西两垒在城西十八里晋郗鉴所筑【舆地志下鼻浦在城西十八里北入江晋郗鉴于浦西筑两垒】

大业曲阿庱亭三垒俱在丹阳县境晋郗鉴所筑【晋咸和元年郗鉴刺徐州苏峻反鉴将赴国难遣夏侯长等间行谓温峤曰今贼谋挟天子东入会稽宜先入营垒屯据要害防其越逸断贼粮运然后静镇京口清壁以待贼攻城不拔野无所掠不百日必自溃矣峤深以为然及陶侃为盟主鉴率众渡江与陶侃会于茄子浦会王舒虞潭战不利鉴与后将军郭默还丹徒立大业曲阿庱亭三垒以拒贼贼将张健来攻大业城中乏水默窘迫突围而出三军失色参军曹纳以为大业京口之扞一旦不守贼方轨而前劝鉴退还广陵以俟后举鉴责纳不忠将斩之会峻死大业围乃解】

曲阿长冈二垒齐永泰初筑【齐永泰元年王敬则反前锋奄至曲阿五月诏左兴盛刘山阳胡松筑垒于曲阿长冈沈文季为持节都督屯湖头备京口路敬则急攻兴盛山阳二垒军各死战敬则大败也】

金坛县

城门十有一东曰唐安东水【二门并去县治一里】南曰南昌招贤【二门并去县治一里】西曰梓墟【去县治百五十步】北曰丹阳【去县治百五十步】东南曰车【去县治一里】新兴【去县治三里】东北曰下塘【去县治一里百五十步】西南曰朝真【去县治一里】西北曰西水【去县治一里】

坊巷

坊隅之设所以分城市之居民成井邑之定制润齿下路郡当要冲土瘠民贫无甲第巨室富商大贾其称上户者不过逐什一之利以肥其家耳初匪实产也古无录事司城内亦隶丹徒县宋分为左右厢官以任郡事旧志弗载其详不可得闻中为七隅归附后亦颇仍旧比年以来差调烦重岁事不登逃亡消乏户数减少故七隅并而为五由五而四四而二日朘月削凋弊可想民穷财匮职此之由【归附之初每隅设坊官坊司皆老胥旧吏为之役轻事简取于民亦微大德十一年以来里人有言之时官者差选殷实人户充役凡官府排办造作秪应杂务羁管罪人递运官物闭纳酒课催征地钱悉委隅正重则废家轻则逃窜其弊有不可胜言者至治元年十一月耆老建言差设隅正循行岁久科差繁重逃移规避隅分人户多有不等议以还仁静宁并作一隅止设四隅后经二十二年至至顺二年九月官司又为化隆太平还仁三隅地僻民贫别无堪充隅正之家乃以化隆并崇德太平并还仁号崇化还太两隅】然自其民力厚薄差役不均如此非得已也其于坊市街巷初无更易今仍列其名以备观览后之司牧者有能施仁布政存恤而苏息之俾户口增益复仍旧贯则亦百姓之幸也各县坊巷因附见焉

录事司

隅七

崇德隅化隆隅太平隅践教隅静宁隅临津隅还仁隅

酒坊(缺)

坊二十七

紫金坊在嘉泰桥西以紫金泉得名丛桂坊在皇佑桥北以兄弟登科为名阜民坊在税务街以商贾所聚得名置邮坊在高桥东以路通馆驿得名仁和坊在嘉定桥南路通仁和门因名元妙坊在石石达桥北以观得名制锦坊在石石达桥南以旧县治得名福寿坊在长桥西以因胜寺为都道场故名万宝坊在长桥北以米市得名锦绣坊在府治南文明坊在府治南以郡庠得名进贤坊在府治南以贡院得名清风坊在府治南以旧清风门得名千秋坊在府治西南因桥得名甘棠坊在范公桥西民怀公之德因名忠佑坊在嘉定桥东以城隍庙得名市东坊路通嘉泰桥市南坊路通菜市桥市西坊路通关桥市北坊路通渌水桥旌孝坊在冠子巷以居民有孝者得名【宋郡守许堪立】孝感坊在大市北以居民有孝者得名【宋郡守赵与訔立】至孝坊在高桥北以居民有孝者得名【归附后至元间立】会通坊在上河街口以水陆之会故名鹤林坊在竹竿巷口路通鹤林门因名积善坊在竹竿巷北通市坊在高桥南路通大市故名通津坊在高桥西路通西津故名

市五

大市小市马市米市菜市

街七

五条街十字街上河街下河街税务街屏风街新街

巷八十二

章尚书巷雷太尉巷刘巡检巷滕八郎巷张四娘巷黑哥哥巷【黑哥哥巷○钞本哥作歌案卷九广惠庵注云庵中有土偶名黑哥哥居民失猫祷之多应今俗呼为黑哥哥庵巷亦以此得名焉乾隆镇江府志卷一坊市门有黑哥哥巷卷二十寺观门广惠庵注云又呼为黑哥哥庵据此则歌当作哥明矣】袁郎巷殷织纱巷周豆粉巷乌马儿巷汤家巷封家巷王家巷姚家巷南寺巷保福寺巷延庆寺巷弥陀寺巷静明寺巷东观巷西观巷真武道堂巷万寿宫巷□□庙巷白马庙巷城隍庙巷五圣庙巷双庙巷清和楼巷清风楼巷荷花楼巷正赐库巷三重门巷糯米仓巷旧县衙巷木场巷新瓦子巷针子桥巷栢家桥巷道人桥巷花园巷西花园巷豆园巷东草巷西草巷东山草巷槐树巷竹竿巷小竹竿巷馒头巷汤团巷果子巷泥巷水巷石灰巷堰巷堰军巷石头巷市河巷臭河子巷乌盆澳巷冠子巷斗笠巷腰带巷木杓巷布袋巷芦废巷琉璃巷香饼子巷磨刀巷杀猪巷博马务巷鸡鹅巷大马巷小马巷狮子巷双井巷井子巷文昌巷洪街巷八槢巷千石墟巷

丹徒县

酒坊三十四【咸淳间止存三十一库二曰丹徒谏壁坊二十九曰刘村圌山马店信义高资姚里市七里上塘薛村炭渚汤堽曲阳芦墅白露开义禄城埤城金桥苦竹坞源潭柳港彪社东武马墅合称彭桥南北大港东西】

坊二

江口坊在还京门外以近西津得名俪孝坊在洗马桥西北以夫妇俱有孝得名【宋郡守印应飞立】

街一

九里街在定波门外【由定波门至石公渡九里】

丹阳县

酒坊五十五【坊名未详】

坊十【旧志所载五坊曰立道曰辅德曰旌孝曰美孝曰明伦归附后俱废至顺二年县尹钱遵谘访改立】

立道坊在县治东福安坊在县治南辅德坊文明坊并在县治西朝阳坊德厚坊嘉贤坊和丰坊并在县治东南迎恩坊在县治东北泽民坊在县治西南

巷十二

张通判巷锺家巷纪家巷谈家巷明伦坊巷市西桥巷上河头巷双井巷南草巷北草巷西巷火巷

金坛县

酒坊二十【坊名未详自都酒务至此皆宋置今无存者】

坊十七

市东坊积善坊济川坊清河坊大市坊小市坊通观坊并在东南衮绣坊敬义坊旌英坊并在东北市西坊通津坊里仁坊巨川坊并在西南凤沼坊云津坊义荣坊并在西北

巷十四

庄家巷谭家巷吴家巷郑家巷李干巷朱儿巷后赵巷庙巷师姑寺巷古镇巷墙壁巷栀子巷官井巷北竹木巷

乡都

乡都之设所以治郊墅之编氓重农桑之庶务润皆中县田高下不均互有旱涝虽道隶浙西然非若他郡豪右兼并之家连阡亘陌所收动计万石之比旧宋各都设立保长归附后但藉乡司应酬官务厥后选差里正主首【里正催办钱粮主首供应杂事】科役繁重破家荡产往往有之延佑乙卯经理田粮限期颇趣奉行弗至封洫虽明弊端未革【润官民田土错杂而贾似道公田尤为民害盖其买田之时但以银卷诰牒准折价直民间廹于应命多有岁输租于官而实无是田者及其终也业主稍废又有以公田为已业而贷之者于是有科无征之粮岁终里正往往阙纳经理之际虽令自实然以其亏损元额卒难蠲除】为政者有忧之复令民出田以助役逃亡事故仅可补益间有桀黠之徒稍能枝梧复为细民之蠹抑肥者不一二而瘠者已什伯矣然后使变更随时而都保则仍旧贯今叙列乡都村保之名以便披阅为民父母有能承流宣化宽假而抚字之使之耕桑乐业各安田里则诚三农之福也

丹徒县【丹徒乡与京口里之名最古其后京口不复为里惟丹徒乡尚存旧惟七乡宋熙宁中又益以故延陵县之一乡为八每乡所辖都分不等其中为里为村为坊为保皆据其土俗之所呼以书】

崇德乡

在县南都三里十五【按今诸县乡名次序与旧志不同今从其都分排定后仿此】

五都六都七都永安里受遇里禄城里崇仁里宝镜里从福里礼贤里保经里明宿里白兔里古福里求仁里安乐里新丰里居仁里

今散为村四十九惟禄城新丰尚袭故名

大慈乡

在县东南都三里六

一都七都八都守信里乌洲里大慈里马迹里二本里谦仁里

今散为村为坊凡四十八惟马迹尚袭故名

长乐乡

在县西南都二里十九

二都十四都万庾里击壤里长山里司丰里黄绪里村堡里新安里友化里东廉里永兴里蜚廉里长寿里上时里奉时里力庄里越贡里修仁里包庄里东庄里

今散为村为巷凡四十七惟黄绪尚袭故名

义里乡

在县西都二里十四

三都十三都石门里严庄里茆司里清泉里仙风里檀山里奉天里招贤里梅墟里黄山里高资里香山里湖泉里唐家里

今散为村者五十九惟石门檀山黄山高资唐家尚袭故名

丹徒乡

在县东都二里七

十都十一都洪善里向善里崇贤里洞仙里袁家里上令千里下令千里

今散为村者四十七惟上下令尚袭故名

平昌乡

在县东南【昔隶丹阳后以本县练塘乡易之】都一里保二十六

十二都唐村里福善里永平里归政里建善里崇孝里金牛里宣孝里市化里敬顺里会善里缝城里长寻里平昌里吴村保后贾保东武保刘村保严村保谭巷保马巷保戴巷保长春保感应保水西保连环保【连环保○(钞本环作还)案乾隆镇江志卷一乡都门所载作环字今据以改正(下文上德乡条下之贞坟里钞本贞作真上元乡条下之直里保钞本直作真孝德乡条下之迪庄保钞本迪作幸今亦据乾隆志所载改正)】

今散为村二十一惟唐村吴村刘村严村马巷后贾尚袭故名

高平乡

在县西南都二里十一

十五都十六都高来里同德里兴业里凭信里会春里辞仁里慈子里时鱼里得仁里莫村里风仁里

今散为村者三十七皆非故名

洞仙乡

在县西南【昔隶延陵县宋熙宁中废为延陵镇分其乡属丹徒】都四里保村十一

十六都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曲阳里柜村里塔山里李庄里唐庄里八福里汤湖里胡庄保赤岸村官庄村栅田村

今散为村者九惟曲阳柜村塔山唐庄八福赤岸栅田尚袭故名

丹阳县【旧惟十乡又得延陵之二乡为十有二后以孝尚入石城高牧以赤城入上德今见管仍十】

练塘乡

在县西【故属丹徒县后以本县平昌乡易之】都二里六

一都二都临溪里秦福里胡陆里得安里崇信里东村里

今散为村保凡四十有奇皆非故名

寿安乡

在县西南【故属延陵县】都二里保村凡二十

三都四都颜村里张村里台庄里韦庄里杨庄里于庄里香庄里丁庄里尤驱保李越保萩塘村新埭村垾头村永昌村西暮村西贺村东贺村九里村后韦村旧县村

今散为村四十有四惟台庄杨庄丁庄李越萩塘垾头韦庄新埭东贺西贺后韦尚袭故名

太平乡

在县东南【故属延陵县】都三里保村凡十六

五都六都七都庄村里宾村里欧村里王村里曹村里街东保城西保西周保河东保羊城村黄固村柳花村麦皮村安息村杨安村松北村

今散为村六十有七惟宾村欧村王村曹村西周羊城麦皮安息尚袭故名

石城乡

在县南都三里保凡二十【旧里保十四后增入孝尚乡里五保一】

八都九都十都怀忠里致光里仁明里厚教里礼治里宝龙里通津里阙塘里竹塘里葛城里修范里丁仪里宣光里石城保安仁保汤庄保长乐保阙塘保珥村保黄堰保

今散为村五十有五惟石城汤庄长乐阙塘珥村黄堰尚袭故名

高牧乡

在县东南都二里保十【旧里保八后并入孝尚乡里二】

十一都十二都元善里高郡里丁珥里丁义里老村里尚武里西阳里双沟保通利保前村保

今散为村六十有奇惟前村及丁珥丁义尚袭故名而前村复分为二曰前石村曰前吴村

桂仙乡

在县东南都二里保村凡二十

十三都十四都奉宗里道德里新兴里劝善里永定里后湖里积善里东陵里永业里顺义里徐村里通轨里江村保戴村保滕庄保蒋墅保蒋头村丁桥村故千村东疁村

今散为村五十有九惟徐村江村戴村滕村蒋墅丁桥故千东疁尚袭故名

永和乡

在县东都一里村保凡六

十五都东陵里厚教里栅口里唐兴里太华村上寿村

今散为村二十有五惟栅口尚袭故名

永济乡

在县东【旧名永安】都三里村凡十五

十六都十七都十八都新村里东阳村小利村博望村栅塘村曲水村费庄村窦庄村谢庄村张庄村朱庄村观庄村徐况村塘沟村利沟村

今散为村一百一十有奇惟小利博望栅塘曲水谢庄朱庄观庄尚袭故名

仁信乡

在县东北都二里保凡十

十九都二十都仁信里厚爱里开元里索庄里理善里华墅里陈山保顺忠保苎村保张村保

今散为村三十有八惟华墅陈山苎村张村尚袭故名

上德乡

在县东北【赤城乡并于此】都二里保凡二十六二十一都二十二都荆室里永定里东保里郜塘里丰宁里津化里咸通里贞坟里通全里建宁里初钦里景陵里永乐里经门里李城里荆村保华店保长庆保吴村保邵庄保瓜渚保东泊保西泊保夏墅保彭皇保上乌保

今散为村七十余惟荆村华店东泊西泊彭皇上乌尚袭故名

金坛县【旧七乡宋熙宁以来又得故延陵县之二乡合为九】

唐安乡

在县东【唐武德初置县时即有此乡】都五里十有六

一都二都三都四都五都感化里仁义里慕丰里勤学里广业里大成里唐新里昌年里临寰里钦定里能起里希游里新兴里永乐里丰熟里忠信里

今散为村为庄为巷凡四十有七非故名

礼智乡

在县东都二里十四

三都七都怀德里长乐里金坛里宣丰里仁丰里勾龙里开善里堂仙里惟新里云亭里永乐里募农里安定里化农里

今散为墟为村凡九皆非故名

金山乡

在县东南【隋末乡人相聚初名为金山县者因此乡得名】都三里十七

六都八都十二都花曦里仁寿里永定里勾龙里万春里富教里金堂里上疁里李悌里大林里孝全里西大林里宣丰里仁曦里新曦里凤化里花农里

今散为村为庄凡二十有四惟上疁大林尚袭故名

大云乡

在县东南都三里九

九都十都十一都开元里孝悌里仁孝里章昌里新繁里守教里履信里庄亭里化丰里

今散为村为庄凡十八皆非故名

登荣乡

在县东【旧名登龙不知何时改今名】都五里八

十三都十四都十五都十六都十七都积善里洪教里广业里折桂里贤德里符山里新兴里花农里

今散为村为庄凡二十三皆非故名

游仙乡

在县西南都八里三十一

十八都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二十五都白鹤里至道里凌至里劝善里文德里方山里厚教里墩贰里长宁里善邺里汉尊里崇尊里新安里识扶里崇教里上贤里东阳里曼镇里飞望里金台里黄坑里广业里择善里龙泉里护符里时邕里护浮里五经里茂农里丹阳里玉京里

今散为村为庄数如旧名则非

三洞乡

在县西【取仙山之三洞为名】都七里十九

三十都三十一都三十二都三十三都三十四都三十五都三十六都荆溪里青鸾里祥鹤里碧落里三茅里丹凤里隐居里洞亭里石镇里青童里金亭里白鹿里侯宅里节义里怀仁里大臣里重虚里风化里玉京里

今散为村为庄为巷四十有三皆非故名

上元乡

在县西【旧属延陵县】都二保村凡十

二十五都二十六都直里保张庄保倪庄保丁庄保西阳保倪亭村后期村下丈村栅口村徐村

今散为村数如旧惟后期下丈徐村直里尚袭故名

孝德乡

在县西【旧属延陵县】都三保村凡十一

二十七都二十八都二十九都高村保老庄保黄土保盘石保前丁保庄城保迪庄保邹庄保谢亭村南村桃村

今散为村为庄凡二十二惟庄城南村黄土尚袭故名

桥梁

叙(缺)

录事司

(以上缺)

渌水桥

在千秋桥西唐以来有之【唐杜牧之诗渌水桥边多酒楼】宋干道庚寅郡守蔡洸重建仍旧名俗呼为高桥【舆地纪胜陈辅诗曰渌水桥边驻短篷】

通济桥

在南水门上延佑三年守臣太平因水门旧址创建【琼州军民安抚司儒学教谕蜀郡杨如山为之记其略曰镇江据南北要冲其南三门左曰通吴右曰仁和而水门居其中南距杭州七百余里江浙省事实在焉使轺星驰相茵云合送往迎来冠盖相望必繇之地也而长河隔越茫无津梁东西行者必纡转而后达公私咸不为便嘉议大夫镇江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太平公慨然曰水门旧址犹在为桥不愈于溱洧之济乎乃命工计材木取其坚石取其厚蜃灰扄铁版干取其深固周密凡物之直工之价首损已俸由是闻见忻然乐助者众公身亲督之自作至息浃九旬有二日而桥成袤九丈六尺广九之一焉柱对峙各二五攻石者攻木者搏埴者杵者畚者锸者工大小约二百断虹卧渡穹龟曝日望之墉崇如履之栉比如于是两岸之民徒踵交接倚柱而吟弛担而憇相与咨嗟叹赏曰嘉议公之功也因请名其桥曰通济云】后圯至顺二年重建【至顺元年六月桥以水圮二年十月录事司达鲁花赤护独步丁属市民邢宗达重建】

程公桥

在上闸南久废【宋嘉定前已废见上闸注】

拖板桥

在今大军仓前旧名浮桥天历二年废【天历二年浚京口港撤去民病涉焉】至顺二年重建【至顺二年九月录事司达鲁花赤护独步丁倡干元万寿宫住持通元真应崇靖真人余以诚捐赀重建】

以上八桥皆跨漕渠

嘉泰桥

在市东紫金坊【宋嘉泰年间造故名】俗呼针子桥

张公桥

在嘉泰桥北旧名汤家桥

柏家桥

在张公桥北

怀德桥

在市北平准库前

水(石达)桥

在丹阳馆西【桥之北漕渠之南有石(石达)漕水溢则繇此桥出与怀德桥水合以入于江】

斜桥

在积善坊淮海书院北

大围桥

在干元万寿宫北

小围桥

在大围桥西【大围小围以近江围岸大小名市河之水皆由此二桥出江】

韩大娘桥

在嘉泰桥南

染皂桥

在市南旌孝坊【今刁家巷】上有亭宋景定中郡民重建【岁久桥圯景定辛酉之秋郡人徐景祥孟大昌等重建仍创亭其上】

火炭桥

在保福尼寺西灵济寺僧募众重甃

真珠桥

在火炭桥南俗呼西桥儿

皇佑桥

在府治南俗讹为黄牛桥黄泥桥昔郡人得断石于桥下乃皇佑间建

朝真桥

在皇佑桥东南马巷【以其近东观故名】

石(石达)桥

在府治西南旧有(石达)受漕河之水(石达)今废而桥在

坝子桥

在石(石达)桥东【旧名坝子头里人创桥甃以砖石】

西城桥

在府治西【西城桥在府治西○(钞本此下一条在以上十四桥皆跨诸沟后)案上文水西桥条后云以上二十九桥并跨市河严氏元照云自嘉泰桥数至水西桥止二十八桥戴氏守梧云二十八桥内皇佑桥在府治南朝真桥在皇佑桥东南马巷石(石达)桥在府治西南坝子桥在石(石达)桥东是府治西南之桥皆跨市河可知西城桥既在府治之西而钞本坝子桥之后折桥之前又有空白此必原本之西城桥实在其处正与二十九桥之数相符传写者误移于后耳今从其说改正(上文云渌水桥在千秋桥西通济桥在南水门上程公桥在上闸南拖板桥在今大军仓前又云以上八桥皆跨漕渠严氏云八桥只存其半所谓千秋桥已不见戴氏云宋志卷二桥梁门云千秋桥在府治之西嘉定桥在千秋桥之南清风桥在嘉定桥之南长桥在清风桥之南千秋桥既在八桥之中其余三桥亦与千秋桥相近疑元志之误入宋志者也今案戴说亦颇近理然究无明文可证且千秋以下四桥皆建于嘉定以前宋志中未尝不可载也今仍存其旧)】宋嘉定十五年郡守赵善湘建【北通郡治南通饷台郡守总领往来其上行人往来其下今废独此桥跨子城上】

折桥

在清风桥之侧【受漕水折旋而入】

新观桥

在光孝观西旧名社坛桥【昔桥近社坛故名其后社坛既迁去桥甚远而犹呼为社坛桥宋干道庚寅郡守蔡洸因其去新观为近易今名今桥与平地等其下河流不盈尺许】

观东桥

在光孝观东

七狮桥

在旧丹徒县治西上有石狻猊七故名今不复存俗呼道人桥【桥下有石翁仲二若道士状故名】

西园桥

在放鹤门里

关门桥

在登云门里旧又有西坊门今废是桥介二门间故取关通之义为名

三拆桥

在关门桥北今名洪济桥灵济寺僧重建

师姑桥

在三拆桥西北

红门桥

在红门子寨内

龚家桥

在博马务巷

圆通桥

在塘塠山后旧名土桥灵济寺重建

水西桥

在水西门

以上二十九桥并跨市河

梦溪桥

在朱方门外【水源自沈内翰括梦溪园通沟入漕渠故名】宋嘉泰中郡守辛弃疾重修俗旧呼为小桥子

乌盆澳桥

在嘉定桥东南【水源发城隍庙山下】

菜市桥

在市南坊旧尝于此作菜市故名今桥与地平然沟固在

古老桥

在普照寺对岸

苏公桥

在范公桥东南

林太师桥

在苏公桥南【林仁肇庙在桥东因名】

通吴桥

在长桥东南

臭桥子

在通吴桥南

双寨门桥

在臭桥东【水源发京岘山过臭桥入漕河】

卷蓬桥

在钦贤门西

青龙桥

在杂造局前

县桥

在制锦坊旧丹徒县治在此故名

胭脂桥

在后百礼堂今丹徒县学西

小桥

在胭脂桥南

以上十四桥皆跨诸沟

丹徒县

洗马桥

在还京门外江口镇

柳溪桥

在平等寺前

东鸿鹤桥

在仁和门外俗呼孩儿桥桥上石阑作孩儿状故名

西鸿鹤桥

朝真桥

在鹤林门外

乐昌桥

程道桥

在登云门外

戴港桥柳港桥大港桥黄港桥向家桥韩杜桥杜家桥皆在丹徒乡【祥符图经有戴港桥】

樊桥涧壁桥徒儿桥倒流桥泄沟石桥并在大慈乡【涧壁徒见二桥见祥符图经】

下鼻桥罗木桥乐亭桥炭渚桥都里桥芦定桥并在义里乡【下鼻乐亭炭渚三桥见祥符图经】

高资桥

亦在义里乡【延佑五年八月邑人行宣政院都事蔡(木巳)等重建吏部主事俞庸为记其文曰高资介乎升润之间聘使行李之经从商贾负贩之来往邮亭传置车舆步骑朝骛而夕驰也市东有桥实跨要津里人蔡包吴三氏实始募浮屠创作之于是五十有七年矣圮焉官岁役民杠其旁为乡里病乡之耋艾相率而造三氏之门曰桥成于昔而坏于今何昔之可成而今之坏者不可复耶将其坏有数而其成有时耶今三氏子孙固不减于昔而一桥之坏卒未复是岂昔人意耶前行宣政院都事蔡君闻之乃首捐已赀为倡包氏吴氏继之遂以其事白于郡若县长贰以下胥出俸助之是岁夏秋旱官浚漕渠民罢于畚疀且有转输纲运之劳蔡君遂以桥事请而是乡独得复由是乡之小民驩然相与攻之轝木于山沉石于湖积絫既殷工师奏技经始于延佑丁巳冬十月以戊午秋七月讫功其长东西六十尺广十尺二寸其高如广之数而加四尺焉穹崇博大视昔有加车可方轨骑可并驱人相肩摩如地斯负潮汐濆漫潢潦犇冲遵夷履坦易危以安是役也官以不烦民用弗扰桥之惠亦大矣余观朔南混一之际兵戈骚屑黔首死徙过半平定以来四十年余故家巨室陵替销落十存一二闾阎市井焂盛而忽衰者又不知其几而独一乡三氏乃能不坠其先业是必有其故矣斯桥也其父祖作之于前其子孙又能复之于后庸非为善之报乎虽然斯桥创于壬戌仅六十年而辄坏今修之复之以坚以固历年滋多安知不复有圮坏之日乎使三氏子孙不朁益隆而今乡之好事者若子若孙亦能如蔡包吴三氏嗣其先志继而葺之吾知悠久之报当亦不后于三氏矣呜呼世以小善为不足为而谓天为茫茫者其视诸斯桥蔡君名杞字云卿越十五年其子湖广等处儒学副提举瑛始立石】

上会桥乌莫桥皆在高平乡

丁卯桥颜洲桥开禧桥波查桥车村桥黄水石达桥并在崇德乡【唐许浑夜归丁卯村诗桥响犬遥吠则丁卯旧桥矣一统志在城南三里即晋所立丁卯埭舆地志云晋元帝子车骑将军裒镇广陵运粮京口为水涸奏请立埭丁卯制可因此得名许浑有诗旧志以为丁卯港】

丁角镇上下二桥千秋桥张部桥刘堰桥都湾桥曲阳桥小时桥萧千桥吕家桥万岁桥卧龙桥并在洞仙乡【是乡旧隶延陵惟下角一桥见祥符图经】

埤城南北二桥洒桥寨桥草村桥皆在平昌乡是乡旧隶丹阳

上塘石桥彭桥白露桥官塘桥楚墓桥大地桥画师桥栈冈桥刘公桥并在长乐乡

丹阳县

云阳桥

在县东漕渠上宋嘉熙丁酉重建【漫塘刘宰率众建实斋王遂记】旧名清化桥俗呼为盐桥

泰定桥

在吕城镇市漕渠上【泰定间里人重修因名】旧呼为大桥【宋邑人鄞县主簿窦湘独建】

三思桥

在县治前直街市河上

广济桥

在三思桥南旧名冰清桥俗呼居家桥

寺前桥

在普宁寺前市河上

孔家桥

在上草巷南市河上

安镇桥

在双井巷南俗呼南桥【路通草堰】

洪家桥

在南河上【市河西派之首】

太平桥

在洪家桥北旧名市西桥

民安桥

在市西桥北俗呼王家桥

纪家桥

在民安桥北又名花桥

仁智桥

在南河上【市河东派之首】

胡公桥

在仁智桥北宋宝佑甲寅令胡梦高重建【民怀胡令之德因以为名时邑士蔡炎震浮屠道坦相其役】旧名富家桥

庆丰桥

在胡公桥北旧名土地桥【淳熙甲辰建】

仲家桥

在庆丰桥北今废

惠政桥

在市河入漕渠处俗呼为斜桥

简桥

在县南三里简渎上

七里桥

在县东南七里漕渠旁珥渎口

珥陵桥

在县南三十五里珥渎上

黄堰桥

在县南四十五里珥渎上亦名通德桥

左港桥

在县南四十五里左墓港上三桥皆宋端平中漫塘刘文清公所建

越塘桥

在左港桥西【越读为掘言锄掘为塘非吴越之越也】

忠显桥

在越塘村后汉王庙侧俗呼越塘石桥

丁桥

在县南七十里丁桥镇【或云以令威得名】

下琴桥

在县南五十里白鹤溪上

威家桥

在县南五十里段庄丁义渎上

葛城桥

在县南五十里丁义渎上

杨西桥

在县南四十五里丁义渎上

德新桥

在县南五十里竹塘南【桥额三字类欧阳率更书法真隐孙叔珍之笔也】

马林桥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辰溪上【长山五十四派水皆由此入练湖】

大泊桥

在县东十五里东林之北

寨桥

在县北七十里

马司桥

在县东北六十里

宝庆桥

在县南三十五里大河上俗呼延陵市石桥

万年桥

在延陵故县放生池上

望仙桥

在延陵镇南【俗传汉董永孝行感于天帝令织女为永妻织帛偿所负毕凌空而去时人在桥上望之故名其地为董陂有董墓在焉】

分金桥

在延陵镇西【或云即管鲍分金之地】

新河桥

在县东九曲河上【漕渠分派之首有闸药院所建】

陈家桥

在新河桥北旧名朝阳桥

华店桥

在陈家桥北

宦角桥

在华店桥北

荆村桥

在宦角桥北【里人束崇文重建】

小砺桥

在荆村桥北

博望桥

在小蛎桥北

萧郭桥

在博望桥北【里人束崇文重建】

曲水桥

在萧郭桥北

柴桥

在曲水桥北

潘庄桥

在柴桥北【九曲河至此入江】

金坛县

去思桥在县治谯楼外

凤诏桥在县西北坊

观光桥在县学前

皇庆桥在县治东南百步旧名行香桥宋淳熙中甃以石改名惠政【淳熙中宰张佐属邑人重甃以石改名惠政】端平中撤而新之又改名端平【端平甲午漫塘文清刘公倡邑人撤而新之又易曰端平】混一后皇庆中邑人复修之改今名俗呼新桥

清和桥在皇庆桥南旧名安定【桥西旧有安定坊因名】宋端平中复建改今名【端平中复建视旧制加修广改曰清和】俗呼大桥

通义桥在县东南二十里【唐图经县西有通义乡齐初建此桥因名】今废

高湖下口桥在县北八里今废为渡【安定通义高湖下口三桥见祥符图经】

引桂桥在县北十里

昼锦桥在县东尧塘村【宋知枢密院汤鹏举为浙漕日邑人建是桥以荣之】

顺成桥在县西南

薛步桥当山水之会宋建康通判张宗泌属邑人重甃以石

甓桥在县西十三里隋大业初令达奚明造

大云桥在大云乡彭溪渡里人尹辅鼎建【天历中里人尹辅以其地滨洮湖宜兴溧阳皆取道于兹旧有渡行者病涉后虽草创徒杠湖浪冲击不久辄坏乃捐已帑重建甃以砖石人咸便之辅子庆淇尝为宗文书院山长云】

陈塘桥岳庄桥师墓桥横堰桥下塘桥下墟桥南戴庄桥路庄千桥彭公桥并在唐安乡

尧塘桥史庄桥大息桥小息桥并在礼智乡

下田桥大林桥通池桥上疁桥后疁桥曹桥白桥甘棠桥马鞍桥永济桥生塘桥后千桥陆家庄桥并在金山乡

储村桥叶渎桥并在大云乡

方洛桥东长桥南洲大小二桥成家桥学田桥周渎桥纸钱标桥陈师田桥并在登荣乡

纺车桥下塘桥下丰桥既村桥张桥戴庄桥白塔桥印桥下田桥罗村桥唐王桥溪北洛公桥上沈庄桥下城桥许家桥沈渎桥徐二史桥刘庄桥蒋巷桥芦培桥赵庄杨桥王家垾桥石堰桥西冈桥双后塘桥墅山桥王文桥板桥昆仑桥后溪桥二【一在二十三都一在三十六都】石桥二【一在十八都一在二十一都】并在游仙乡

中桥板桥三淹桥松子垾桥沈渎桥青培桥吴干桥大亭桥史荡桥社桥东墟大桥后杨干桥并在三洞乡

定塘桥社千桥下伏桥并在上元乡

西杨桥新亭桥直里桥庄城桥井庄桥望仙桥太平桥磻石桥北桥吴期桥并在孝德乡

道路

叙(缺)【本府○(钞本无此二字)案宋志之例子目下诸条分属于丹徒丹阳金坛三县而此志之例则分属三县之外复有属于本府者盖元时郡城内之地则以录事司主之(元史百官志云录事司秩正八品凡路府所治置一司以掌城中户民之事)故丹徒县令止治郡城以外而镇江府录事则治郡城以内(卷十六宰贰叙云城中民旧隶丹徒令置录事司以统之)下文小桥后洗马桥前有丹徒县三字盖洗马以下属于丹徒县而小桥以上则属于录事司也书中于录事司所统者每列本府二字于前(如卷十一学校门之类甚多)则此处必须补本府二字始为前后一律他卷之当有而脱去者悉仿此例惟本不必有者则弗赘焉(如上文城池门止列三县不列本府盖以丹徒县之城池即本府之城池无可分也)】

丹徒县

秦皇驰道

相传自江乘至镇江大路是也【金陵志始皇三十六年用望气者言东游至金陵断山疏淮由江乘丹徒往会稽古志相传自江乘至镇江大路是也汉贾山曰秦东穷燕齐南极吴越跸道广五十步隐以金椎树有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托足焉王介甫有秦皇驰道诗】

风云路

宋宝佑三年郡守印应飞筑【自上河街至普照寺沿河一带郡守印应飞因民居湮塞舟船阻于往来开而筑之置水巷以便防虞扁曰风云路】

朱方门抵通吴门六百五十丈

沿渠至吕城百二十四里宋嘉定六年郡守史弥坚甃至丹阳界【自通吴门沿渠而入抵朱方门路以丈计者六百五十僧徒甃砌未能三之一自通吴门沿渠而出达吕城以里计者百二十四朝廷颁僧牒漕台给楮币俾丹徒丹阳二县分治之犹未毕工雨雪载途郡守史弥坚募众甃之委倅贰胡绾董其役兴工于嘉定癸酉之冬至乙亥秋城内及丹徒县界讫事丹阳县界甃及四千二百有余丈】十五年郡守赵善湘甃至吕城镇【嘉定十五年赵尚书善湘知郡又自通吴门至吕城镇沿门用砖灰石板铺砌以便行旅】今多废缺

登云门至炭渚四十里

五里一堠十里双堠宋嘉定中郡守赵善湘置今间有存者

丹阳县

秦凿道

在丹阳县界【秦凿道在丹阳县界○钞本此下一条在秦皇驰道条前案秦皇驰道以下四条皆言丹徒县之道路而此条则言丹阳县之道路自当列于登云门条之后不应反在秦皇驰道条之前】【唐图经秦有凿道亦谓之天子道又引舆地志吴孙皓求凿道于杜墅小村即厌王气之所今无此地名】

金坛县(缺)

津渡

津梁所以利涉考之旧志西津诸渡皆有月解官钱盖宋末军旅数起国用不足铢取于民非得已也今天下一家以义为利独西津惩篙师贪冒覆溺之患立为船资然亦旋罢是诚得内本外末之道矣子产溱洧之济孟子非之舆梁徒杠亦为政之所务也故备录焉

丹徒县

西津渡【西津渡○(钞本无此三字)案下文之沙窑石公高资等渡皆着其名于每条之首此条之首若无西津渡三字则前后不画一矣(嘉定志卷二津渡门西津渡钞本误移正文于案语之后戴氏守梧疑宋志西津渡以下乃元志之文欲移至此条之首然亦无明文可证今但移宋志案语于正文之后而其它俱仍其旧)】宋干道中郡守蔡洸置巨艘五以御风涛之患【先是船舫小而多虞干道守臣蔡洸置巨舫五仍采昔人遗制各植旗一以利涉大川吉为识其受有数其发有序又别浮轻舫以送邮传故鲜有风涛之患】南北混一涉者益众延佑四年以总管段廷珪言增置渡船十五仍官收船资人三钱【延佑四年八月总管段廷珪言杨子江分限南北古号天堑往来使客必由之地曩令军民官讥察奸人遂以官渡船六只令军民同驾军人逐年更替不谙风雨而且通结排岸人等纵令小船私渡及到金山急流处所谓之鼠簰恐胁客旅勒取船资或致倾覆为害非轻莫若官为添置大船两岸共二十只郄于谙晓风水相应户内每船差设梢工一名水手九名与免本户差役船上置立旗号书写梢工姓名每名官支粮米不许取要渡钱路县正官十日一次分轮提调亲诣渡口点检禁约民间小船不得私渡其元拨军人止许乘驾梢船沿江巡警如是官船不插旗号违例非法取要船钱及小船私渡者枷项令众后犯人替如此似可稍除前弊申奉江浙行省移准中书省咨文拟准渡船一十五只先尽见在六只余九只江浙省造五只河南省造四只梢水一百名于各管中下户内照弓手例差设有往来官吏公差即便与摆渡其余百姓客旅每人车骑孳蓄各定立船资中统钞三钱老幼贫民者勿得取要于内一半修船一半赡养梢水止令亲临官司分轮提调不得多余取要钱数违者究问当时民颇便之厥后梢人无赖仍于半江取钱物焉】泰定二年监察御史革去滥设排岸监渡人吏【泰定二年八月二十六日监察御史过镇江察知私渡小船至金山倾覆溺死九人以为西津渡乃南北冲要之地江浙闽海物货悉由此以达京师使命客旅络绎往回日不暇给其渡北对瓜洲东连海口江面广阔金山屹立中流盘涡漩激号为大渒险恶尤甚舟楫经此倍费防闲今无籍梢水每于湍急之际缓帆停橹任其攲侧藉以骇众横敛钱物比比覆沉皆由此弊而且不依料数惟务贪饕一概多余装载视人性命轻若蝼蚁积年排岸把渡军人以盘诘路引为由多方勒诈滥委监渡人吏倍取渡钱稍若无得不许登舟盖有司失于设法关防遂容此徒肆无忌惮故使经行客旅往往潜由私渡以致覆溺为害非轻瓜洲之渡其弊一体仰从亲管官司用心严加禁治如有积年滥设排岸监渡人吏截日革去仍就行扬州路一体施行】三年经历皇甫祥知事翟思忠言船资不便罢之【泰定三年九月经历皇甫祥知事翟思忠言窃谓因利而成害作法以生奸者盖谋其始而不虑其终也本路西津一渡实南北驿道之冲比因阻难客旅定立渡钱前弊莫革后奸益滋钦惟圣朝堂堂天下发政施仁每以爱人为本岂以一江之大险而取三钱之微资因使无辜之民横罹风涛之厄身命货财顷刻俱丧较之遇盗为虐尤惨莫若停罢元定渡钱官为成造船舫照依弓手例差拨梢水严立科禁如此则舟人知惧而不犯私渡不禁而自止泰定三年十月移咨于都省准拟停罢□方舆胜览戴叔伦诗曰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孟浩然诗北固临京口夷山对海滨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

沙窑渡

在大港镇西北至扬州茆林村

石公渡

在定波门外去府治九里【渡口有石公山因以为名渡江至开沙】

高资东西两渡

在丹徒县西三十里【东渡至真州瓦庙子西渡至铁淀港】

韩桥渡

在丹徒乡【宋朱彦章诗隔溪人唤渔樵动江上潮平船欲行谓此渡也】

谏壁渡丹徒渡大港渡柳港渡水东堡渡马师桥渡段固渡莫家港渡甘露渡当江渡【并在丹徒县境】

丹阳县

单家渡李庄渡何家渡周家渡【并在丹阳县境】

金坛县

彭期渡马塘渡【并在金坛县大云乡彭期今废为桥】

漕渠【子目(缺)○(钞本作坝闸堰)案下文之小子目有八坝闸堰埭(石达)斗门函围垾是也八门之前既分列坝闸等字而又列坝闸堰三字于此未免重复且据叙中所云重湖复堰以备其涸层闸联(石达)以泄其溢则(石达)与闸堰共一子目可知而钞本于堰之后埭之前复列埭(石达)斗门函围垾七字尤与叙不相应今并删去惟此叙之前当有子目缘无明文可证难以臆补故列此三字以备考焉(或据叙中漕渠之凿一语谓此处子目当是漕渠然考上文城池门云阳东西城注云详见漕渠水注下文破冈渎七埭注及上容渎十六埭注并云见漕渠注今检之皆在卷七山水门漕渠水条下而此处无之是漕渠即附于山水门内明矣此叙盖因坝闸之类皆由漕渠而设故推本言之非以漕渠为子目也)】

漕渠之凿自秦始历代因之舆图混一兹郡当朔南冲要贡赋征输皆繇此渠以达于江而至于畿甸然其地势高亢涸溢弗常故昔之人为之重湖复堰以备其涸层闸联(石达)以泄其溢使渠水盈虚得所然后舟楫毕通餫漕靡绝民免挽推之劳官逭稽滞之责此一郡之大利也故备载焉

丹徒县

程公上下二坝

相距半里所上坝在甘露港上下坝在京口港上宋咸淳间郡守赵溍立【宋咸淳六年郡守长沙赵溍以启闸泄渠水不便故改二坝上坝则自甘露港车江船入漕渠下坝则车漕渠之舟出京口港民甚便之】

鳝鱼坝

在城西北鳝鱼港上今废

丹阳县(缺)

金坛县

南坝

在金坛县南至元十三年立【至元十三年耆宿张桂等言本县官河南长塘湖北抵珥村堰县民输粮入城必由此路然地势西北高卬东南低窊水性趋下河常浅涸舟楫胶滞相度第四都大虚观前可以置坝有司从之民以为便】

丹徒县

京口闸

在城西北京口港口距江一里许莫究其所始唐撤闸置堰【宋礼部侍郎李直土嘉定修渠记云尝稽诸古渠通江湖见于迁书其来尚矣唐漕江淮撤闸置堰】开元中徙漕路繇此【唐书开元二十五年齐澣迁润州剌史州北距瓜步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澣徙漕路繇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杨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按伊娄渠今瓜洲北至杨子运渠是其地当时瓜洲遥隶润州故澣得以改置】宋淳化初废堰【详见吕城堰注】绍圣元符间仍为闸【宋四朝史曾孝蕴本传绍圣中孝蕴管干发运司粜籴事建言扬之瓜洲润之京口常之奔牛宜易堰为闸以便漕运商贾四朝国史志元符二年九月润州京口常州奔牛澳闸毕工先是两浙转运判官曾孝蕴献澳闸利害命孝蕴兴修仍相度立启闭日限之法至是始告成】嘉定中更葺【嘉定八年郡守史弥坚浚渠记云沿渠而闸者五首曰京口闸次曰腰闸又其次曰下中上三闸海潮登应则视时节次第启闭以出纳浮江之舟腰闸久废余四闸岁久木朽石泐择美材密石而更葺之】宝佑中重建【闸柱石刻宝佑六年二月淮东总领兼知镇江府赵与訔重建】皇朝混一后闸废天历二年复置【天历二年七月浙江行省委检校徐承务同本路官便宜区画车通潮水以济运河总管郭珪言江口元有程公鳝鱼二坝及黄水石(石达)每岁江潮满溢于此车灌运河今岁上流无雨水源囏涩潮势既小沙岸益高徒步五里方可登舟纵欲车水入闸人力莫为达鲁花赤明里答失言京口旧闸久废江皋一里皆成淤塞闸东又作土埭以蓄河水江潮虽涨阻隔不通莫若开掘淤沙撤去土埭仍于港置闸以时启闭为便度自京口港口至程公下坝长二里一百四十步旧河面阔六丈底阔二丈五尺今拟展阔河底三丈五尺深一丈计用一万二千七百六十五工人夫一千六十名一十二日可毕每夫官日给米二升盐菜钱中统钞五百计米二百五十四石钞一百二十七锭省府准拟天历二年九月十六日兴工十月十九日竣事民甚便之】【天历二年九月十六日兴工十月十九日竣事民甚便之○(钞本此下有至元闲一段)案元时有两至元年号世祖之至元计三十一年在天历至顺之前顺帝之至元计六年在天历至顺之后今钞本至元闲一段叙于天历二年以后则是顺帝之至元而非世祖之至元至顺闲作志者不应载此事矣况其末云后潮水侵啮其地皆沦入于江今止存十数家耳玩其语气显系元以后人追述顺帝时事此必永乐志之文也今移入附录】

腰闸

在京口闸东南久废【嘉定前此闸已废今河侧有石刻云腰闸至转般仓前拖板桥长一百九十丈河面阔十丈】

上闸

在妙觉庵侧【嘉定志云在程公桥团楼北是时桥已废今团楼亦不存矣】今废而遗址尚存

中闸

在今香糯仓后废【旧志云在大军北仓后河侧石刻中闸至上闸长三十九丈河面阔二十七丈嘉定七年五月日】

下闸

在程公下坝东宋淳佑中郡守许堪重修【闸口石柱刻云漕闸敝漏郡守许堪以石易木揆工于淳佑癸卯之季秋告成于甲辰孟春之下澣河侧有石刻转般仓东南墙角至下闸七十九丈五尺河面阔九丈嘉定七年五月日】今废而遗址尚存

栲栳闸

在旧州教场之西南宋淳祏中郡守何元寿置【淳佑壬寅夏五月阴雨不止一日水暴涨自子城至甘露寺下水平屋檐居民用舟楫济老幼以避市中水一二尺郡守何元寿命工创栲栳闸疏泄水势自是无水患】今废

减水闸

在程公上坝之东下坝之西上为石桥宋咸淳中郡守赵溍建【闸柱石刻咸淳六年岁在庚午七月二十六日长沙赵溍立】

甘露港石闸

一木闸一宋嘉定中郡守史弥坚创置今废【事见归水澳注】

丹阳县(缺)

吕城闸

在两坝之间【详见吕城堰注】

博望闸

在九曲河口今废

金坛县(缺)

丹徒县(缺)

丹阳县

吕城堰

在丹阳县东南五十四里旧不着所始宋淳化初废【宋会要淳化元年二月诏废润州之京口吕城常州之望亭犇牛四堰秀州之杉木堰杭州之捍江清河长河三堰越州山阴县之西堰初武进尉凌民瞻建议废吕城堰又即望亭堰置闸而常州守王说议开珥渎河通常润运路朝廷以虞部郎中胡淮提举民瞻督役两浙提刑元积中总其事积中再经度常润州河夹冈道置堰功费多而卒无补淮及积中皆坐免官】元佑中复堰置闸【元佑四年郡守林希复吕城堰置上下闸以时启闭置监官一员给启钥】后复废嘉定间乃筑于中闸未几移筑青牛【嘉定间总领岳珂筑堰于中闸河水通流公私便之未几移筑犇牛河水顿竭】宝佑中再筑实坝【宝佑五年发运赵与心复循旧规再筑实坝垒石一十九层长一十二丈阔五丈有奇为屋七楹以便般转】今为上下二所

博望堰

在九曲河口今废

横塘珥村两堰

并在珥渎河相距十八里

草堰麦陂堰

并在简渎

金坛县(缺)

丹徒县

丁卯埭

在城南三里晋司马裒立【舆地志晋元帝子裒镇广陵运粮出京口为水涸奏请于丁卯港立埭】久废

丹阳县

云阳九里埭

未详所在宋鲍照有诗

中邱埭

在丹阳县东二十四里【舆地志埭西有齐梁二代陵口】

庱亭埭

在丹阳县东四十七里【元和郡县图志庱亭垒在县东四十七里本晋苏峻将管商攻略晋陵郗道微以此地东据要路北当武进故遣督护李闳筑垒拒之今置埭】久废

长冈埭

未详所在【齐永泰元年王敬则反邱仲孚为曲阿令敬则前金奄至仲孚谓吏民曰贼乘胜虽锐而乌合易离今若收船舰凿长冈埭泻渎水以阻其路得留数日台军必至则大事济矣敬则军至值渎涸果不得进】

破冈渎七埭

在延陵界【见漕渠注】

云阳九里埭

未详所在宋鲍照有诗

上容渎十六埭

在延陵界【见漕渠注】

金坛县

荆溪官坊埭

在金坛县东北四里【寰宇记埭在金坛西北去州一百三十六里西南去县四里齐梁之代埭北下塘村有周郑刘师等四族并有官同居村坊于时共置此埭因以为名】

思湖口埭

在金坛县南十八里【溪出思湖口向长塘深浅不常故置堰以节之】

(石达)

丹徒县

水(石达)在高桥东【漕水溢则此(石达)受之入市河而达于江旁有桥名水(石达)因此】

黄水(石达)在丹徒镇江口宋绍熙间郡守陈居仁创【张晋有记今不存】

丹徒涧壁二石(石达)宋庆元中总领朱晞颜创【宋庆元三年总领朱晞颜以漕渠干涸重创二(石达)引江潮入渠当时便之】后废【其后潮水不应仅存废址】

丹阳县

吕城石(石达)宋绍兴中运使向子諲置【绍兴七年两浙运使向子諲取唐韦损刘晏考核状建言欲于吕城夹冈置斗门二石(石达)一以复故迹度费万缗庶为永利诏从之】

练湖横坝石(石达)泾州石(石达)在上湖姚婆石(石达)在下湖唐有之宋熙宁中重修

金坛县(缺)

斗门

丹徒县(缺)

丹阳县

吕城夹冈二斗门宋绍兴中置【详见吕城石(石达)注】

练湖横坝东西斗门顺渎斗门在上湖南北斗门在下湖唐时韦损置【唐李华复练塘颂序曰大江具区惟润州其薮曰练塘幅员四十里膏润数州其傍大族强家泄流为田专利上腴亩收倍锺富剧衍自丹阳延陵金坛环地三百里数阖五万室旱则悬耜水则具舟人罹其害九十余祀永泰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剌史京兆韦公损为润州素知截湖开壤灾甚螟蝥乃白本道观察使御史丞韦公元甫戒县吏率徒辟之人不俟召相呼从役畚锸盖野浚阜成溪【浚阜成溪○(钞本浚阜作俊皋)案俊皋二字文义难通今据全唐文所载李华复练塘颂序改为浚阜卷七练湖注引此句作俊皋成溪今亦改正】增理故塘缭而合之水复其所若海之弥望所润者远原隰皆春于是疏为斗门既煞其流又支其泽沃瘠均品河渠通流商税奠价人勇输赋遐迩受利岂维此州时前相国彭城刘尚书晏统东方诸侯平其贡税闻而悦之白三事以闻诏书褒异焉丹阳令杜孟寅秉公之清白延陵令李令从如公之爱人金坛令胡玘禀公之成规丹阳耆寿周孝怀百姓汤清源等拜而请为颂云云碑间有缺字其略如此详见润州类集】唐末兵乱废南唐知丹阳县事吕延祯复作至宋复废绍圣中苏京重置南渡后又废淳熙中总领钱良臣重修迄今赖之【并详见练湖注】

金坛县(缺)

丹徒县

经函在郡城至丹阳中路横贯河底【蔡佑杂记京口漕河自城中至犇牛堰一百四十里皆无水源仰给练湖自郡城至丹阳中路谓之经函东西贯于河底河西有良田数十顷乃江南名将林仁肇庄地势低于河底若不置经函泄水即潴而为湖不可为田经函高四尺阔亦如之皆巨石磨冰而成缝甚致密以铁为窗棂自运河泄水东入于江中间献议者欲自京口浚河极深引江水灌于毗陵与太湖水相通可省吕城犇牛二闸其间别有利害亦以经函不可开其议竟不行】

丹阳县

练湖令公函戴家函伍伯婆函张函尧函在上湖

胡头函洪家函新函蔡陂函观松函龙城后函南石函秋函在下湖皆旧所置宋淳熙中重修【详见练湖陈伯广记文】

金坛县(缺)

围垾

丹徒县

围垾二十

丹阳县

围垾五十七

金坛县

围垾三百五十

仪征于树深小川校字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