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尼尔及其作品约翰·盖尼尔59
一九三六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尤金·奥尼尔已经四十八岁了,其文学生命似已到达了顶峰。他的独幕剧和多幕剧,已经有三十五部在美国上演,获得了许多奖,甚至包括文坛桂冠的诺贝尔奖。
一、剧作家的两面一九三四年一月八日,在纽约上演《无尽的日子》之后,经过长久的沉默,一九四六年,尤金·奥尼尔又以《送冰人来了》再度回到剧坛。这部作品是他和西雅达携手合作的。此后,他又推出一部《月照不幸人》,该作品一直在美国的中西部巡回演出,直到他和西雅达合作关系结束才停止。此后,尤金·奥尼尔再度从美国的演剧界隐退。到了他下一部作品《长夜漫漫路迢迢》再度在纽约上演时,已经是十年后的事了。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奥尼尔病逝于波士顿。此外,他的自传性著作《一点诗人气质》(a touch of the poet)、《更多的堂皇住宅》(more stately mansions)、《休伊》(hughis),是他去世后才出版的。奥尼尔是位成功而多产的剧作家,也可以说是具有双重个性的剧作家。
二、不同种类的作品他以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引起了世人的注目:不但擅长写实主义,同时也是表现主义的一把好手。不论是极短的独幕剧,还是有现代戏剧两倍长的多幕剧,各种不同的风格形式,他都有所发挥。例如,从手法优异的独幕剧《鲸脂》(lle)就可看出他的功力,此外,九幕的《奇异的插曲》和有名的三部曲《素娥怨》,也都可以彰显出他超人的创造力,在此要一一解析是不可能的。他的作品,有多样性,综合说来,即人物往往有双重个性,常借独白来表现内心的纷争。
奥尼尔通过他的作品,一直在追寻艺术与精神的理想。这是一条现代作家都在摸索的道路。他的作品,将二十世纪前半段的思想和所关心的事予以具象化,并与艺术结合,把人生的苦痛化成了悲剧艺术表现出来。他身为剧作家的情感,是属于科学的、社会学的思想世界,而执拗地去追求对宇宙的理解,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失败在命运中是不可能找到安慰的。他对人生有很深刻的理解,并将自己的失败坦然地表现在戏剧中。奥尼尔的作品并不只是供人消遣的,也不是为了迎合演艺界的投机主义。在近代剧作家中,尤金·奥尼尔是罕有的能将目的和思想共同实现出来的剧作家。
三、人生的重担、遗传和疾病一八八八年,尤金·奥尼尔诞生在纽约百老汇剧院区中心的一家旅社。他的父亲詹姆士·奥尼尔是当时十分受欢迎的演员,正在各地巡回演出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赚了一笔财富。对于成功的剧作家奥尼尔来说,他可以说是以剧场为家。有时,他也在父亲的剧团轧上一角,但他天生的叛逆性,使他走向了反抗浪漫传统的道路。这一点,他的双亲是了解的。奥尼尔诞生时,他的母亲就染有毒癖,哥哥是酗酒成性的人——他就生长在这悲剧性的病态家庭中。幼年时代的奥尼尔随着双亲辗转于美国各地,在好几处私立寄宿学校接受不规范的教育,过着不安定的生活。受到不负责任的哥哥小詹姆士的怂恿,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引进纽约戏剧圈,过着波西米亚式的生活。之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他常打架滋事,并于一九〇七年受到停学的处分。不久又秘密结婚,可是不久便离婚了。他是个浪荡成性的人,后来又上船工作,成为一个船员。一九〇九年,他和一名采矿工程师向中美出发,在蛮荒之地的探险过程中,不幸得了疟疾,又再度回到父母那儿,加入父亲的剧团。在短时间内,成为演员和助理。可是,他没多久又按捺不住,搭上一艘挪威的船,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受雇于当地的美国公司:一家电器公司,一家包装公司,以及几家缝纫机公司。他不停地变换工作,最后又厌倦了当办事员。后来,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得到一份工作。那是一艘要驶往南非的家畜船,他的工作就是照顾船上的骡子。船到阿根廷时,他发现自己又失业了,手头十分拮据。他找到一份在英国船上的工作,到达纽约后,他又开始过着放荡的生活。他经常去光顾一家声名狼藉的酒店——“吉米神父客店”。在《安娜,克瑞斯蒂》和《送冰人来了》里,都有这家酒店的影子。奥尼尔无法忘情于海,他再度成为美国航业公司一名能干的海员,航行到英国的南安普敦。最后,他才下决心定居下来,过着平凡的生活。
之后,他再度加入父亲的剧团,在《基督山恩仇记》中扮演一个不重要的角色。然后,他到父母的夏日别墅——位于康涅狄格州新伦敦,在那儿的《新伦敦电信报》担任一名记者,并在专栏中发表讽刺诗。后来,他称之为是“命运的讽刺”,使他不得不结束他的记者生活。放荡的生活使他的健康大为受损,由于肺病之故,一九一二年,他进入医院疗养。可是在住院的六个月间,他得到了双重利益:不但控制了恶化的病势,而且他有了时间贪婪地读书,并成为一个内省的艺术家。在恢复期间,他埋首于群书,深受希腊悲剧诗人和斯特林堡的影响。
四、成立实验剧团,是对商业化旧式演出的一种反抗他开始写作是在一九一三年。一九一四年,他在剧作班研习了一年。之后,他就移居到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参加了前卫作家和演员的团体,成立了业余剧团。一九一五年夏天,在马萨诸塞州普罗温斯城一处艺术家居住之地的荒废码头,他们开始了剧团最初的演出。奥尼尔写了许多独幕剧,不久便成为主要的编剧和导演。他们后来又把剧团迁到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小剧院。
在此特别要强调这个叫“普罗温斯城剧团”的重要性,它是对美国社会的物质文明和商业化演出的一种反抗。奥尼尔参加剧团,亦是对演员父亲许多旧式观念的一种反抗。
“普罗温斯城剧团”,最初的成员是少数热心的知识分子。奥尼尔不愿像父亲一样,一味地迎合观众的口味。他将浪荡时代所尝到的绝望与孤独的滋味,自由地描述着。
奥尼尔描述海员生活的短剧,特别是《葛伦凯因号》(s.s.glencairn)这本集子,使得奥尼尔成为美国第一位“自然主义”作家。
他初期的作品,具有自然主义强烈的诗的意境,带有海的气息。船员生涯,不仅可当作一种职业,同时也可以满足他对浪漫的追求,唤起了在陆上生活失败的人,自我放逐于海上,这可以说是一种绝望的精神状态。对奥尼尔而言,海就是宇宙的象征,是带有敌意的、漠不关心的,也是自然阴谋的象征。假如他在三十年后才开始他的剧作生涯——不是一九一五年,而是一九四五年的话,那么他可能会被列入存在主义作家的行列。在美国,奥尼尔之所以能成为一位重要作家,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糅合了诗意和自然主义。
五、独幕剧“人生片断”从他的独幕剧中,就可看出其综合了自然主义和诗意,这是前卫剧的一大特色。“普罗温斯城剧团”就像美国其他的“进步的小剧团”,不使用那些商业戏剧的老套,演出经费节省了很多。因为用的都是业余演员,也比较容易演好。这种趋势,也由一些前卫作家显示了出来。
奥尼尔从写《人生片断》(slice-of-life)起,就在描写人世间飘浮者的悲惨、幻灭和偏执。一九三八年夏天,“普罗温斯城剧团”第一次上演了水手之死独幕剧《东航卡狄夫》(bound east for cardiff)。从此,奥尼尔就开始创作了一连串的海洋剧作:《葛伦凯因号》和《鲸脂》,以及其他的独幕剧。至此,他完全奠定了在美国独幕剧中无与伦比的地位。一九一七年,《鲸脂》公演,这是他青年时期风格的代表作,并不包括前述一连串的海洋剧。此间,他对人类悲剧的命运加以讽刺描写。他带着古典悲剧狂妄、执拗的倨傲,他爱海,把海看成是神秘与诱惑的,并把它看作命运的恶意象征。
六、一九二〇年以后的多幕剧在奥尼尔的初期作品中,多幕剧也有着丰富的表现。在纽约上演的最初的多幕剧——《天外天》(beyond the horizon),完全发挥了他对悲剧命运的反讽。其内容是一个乡下青年,梦想成为船员,他以那浪漫的性格,吸引了一个农家女。两人结婚之后,发现这不相配的婚姻,使他注定要过呆板的农村生活。不过,他个性实在,情场失意的哥哥反而离开乡土,在异乡漂泊,但他哥哥没有兴趣过冒险的生活。一方面,故事中的主角,那个爱梦想的罗伯变成了一无是处的人,在家中与家人永无止息地争吵;另一方面,那个不沾一点儿浪漫气味的哥哥,反而在一次冒险中,得到了一笔财富。对罗伯来说,农场就像一张网。但剧中这些人受到了性的盲目冲动,在生活中做出了许多错误的选择,从而毁掉了自己的幸福。
一九二〇年,此剧又易名上演。一年后,又成功地重演,题名为《安娜·克瑞斯蒂》,主要讲述了由于海的诱惑,一位女性成了妓女。她的父亲是一位爱大海甚于爱女儿的远洋航线船长。可是,她却不反省自己的行为,反而把父亲的失败归咎于像恶魔一样的大海。
在一九二〇年上演的《不一样》(different)中,那个少女认为,一心想当船员的未婚夫无法满足她清教徒的道德感,便以对方不贞洁为由,毁弃了婚约,打算独身终老。但是,这年轻的新英格兰女子,在三十多岁时,却受到一个年轻的登徒子的诱惑,这是十分讽刺的命运。
七、奥尼尔自然主义发展的顶点——《榆树下的欲望》他初期的作品如《第一人》(the first man,1922)、《镕接》(welded,1924),剧中的角色都是受到命运的捉弄,而无可奈何地活下去。《第一人》,是描写一个科学家,受到孩子的干扰,影响了婚姻生活的情趣,而失去了幸福的机会。《镕接》,虽然受到斯特林堡的影响,但也是源自他个人的生活经验。在剧中,这对夫妇爱得十分激狂,没有对方就无法活下去,可是同时也十分憎恶对方。如同他其他的戏剧,其中也有真实的人物出场,使用的是自然主义的台词。作者再度要表现人的不幸和迷惑。《榆树下的欲望》将自然主义的悲剧发展到了极致。一九一四年秋,该剧上演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故事是描述新英格兰农人的第三任妻子和第二任妻子所留下的儿子之间的悲剧性激情。剧中人物和气氛都受到命运宿命般的安排,给人强烈、生动的感觉。奥尼尔是针对同代人,激烈地批评维多利亚时代清教徒的道德观。将剧中人物的青春与热情,和喀尔文派的压抑、刻板做一对比。耶本反抗专制严苛的父亲,不但把农场据为己有,同时还娶了年轻的继母爱碧。爱碧因受到压抑的爱情饥渴,而不顾后果地嫁给了继子。这是作者对悲剧人生的表白,同时也是对自己境遇的批判,这是他对弗洛伊德心理学深感兴趣后创作的小说。爱碧扼杀了自己的孩子,她这么做是要耶本相信,他们的结合是源于爱,而不是想因此获得农场的继承权。这个剧本,其实已超出了自然主义的范畴。《榆树下的欲望》正如早期奥尼尔的剧本,以农场前两棵巨大的榆树来象征罪深情炽的爱欲和孤立感,也因此达到了诗的境界。
八、作品里有梦与现实的糅合一九二四年,奥尼尔从自然主义的表达形式中解放出来,舍弃了古典悲剧的风格,强烈地倾向宿命的意味和诗的境界。在四年前的一九二〇年十一月三日,由“普罗温斯城剧团”上演的最初的表现主义戏剧《琼斯皇帝》,即可明白地看出,他表现主义的手法是对戏剧采用“非现实”的形式。一九二二年三月九日上演的《毛猿》则表现得更加鲜明。他本人则在纽约参加斯特林堡的两个作品的演出——《幽灵奏鸣曲》和《梦之曲》,因此对超自然主义的尝试有了强烈的印象,他便成了在美国推展表现主义戏剧真正的先驱者。他信奉并且使用表现主义的技巧,这是和现实主义完全对立的,要酝酿出近乎梦幻般的幻觉气氛。他使二十世纪已经枯竭的写实主义,在现代戏剧中再度恢复了想象力。
一九二〇年以后的表现主义戏剧和以后的实验剧,是奥尼尔十分重视的。他对人生的描写,已经达到了诗的意境。他用日常的语言和象征的手法来表现现实,并常加以暗示性勾勒。
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十分特殊的剧作家,正是由于他在初期写独幕剧的时候就开始发展了。他的作品《加勒比海之月》要比以前的作品《交战海域》更加令人满意。他会自语:“两者的中心人物都是史米弟,但是却因背景不同而有不一样的描写。在《交战海域》中,气氛十分紧张,主角史米弟颇能引起感伤与同情。但《加勒比海之月》是以永恒、悲怆的海上明月之美为背景的,这也意味着主角的心声泪影。他的懦弱和愚昧融入无止的寂静中,保持了一段距离,也使我们能冷静地加以判断。”
九、《琼斯皇帝》——天才的剧作在《琼斯皇帝》中,奥尼尔写的是安第斯诸岛的一个小岛上,有一个黑人酋长变成了年老的囚人,展现了他恐怖、悔恨、迷信的噩梦变形。他因过分专制遭到人民的反叛,因而开始逃亡。那种源自人类原始恐怖的体验,每一瞬间都触目惊心。越过莽莽苍苍的丛林,往海岸逃,他越来越迷乱、疯狂。他用喃喃的独白、倒述的手法,谈到对过去的回忆。单调咚咚的鼓声,杯弓蛇影,更增强了富有张力的戏剧感。鼓声越打越急、越打越快,更烘托了紧迫的气氛。奥尼尔的戏剧天才,也为哲学的意图做了某种诠释。
奥尼尔有一层特有的思想,尽管他信赖理智,但原始的激情更是造成人类悲剧命运特有的哲学,以表现主义来表达,更能衬托出戏剧的效果。
《毛猿》就是以同样悲剧性的主题,使用表现主义的手法,达到了不亚于前者的悲剧效果。人兽之际是很混沌的,这是全人类缩影的象征。在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六日,《纽约先锋论坛报》发表了对奥尼尔的采访:“该剧主角在过去做动物时,精神方面尚能和谐,而今却失去了昔日那种与自然的和谐。”奥尼尔十分喜爱这戏剧的象征性,这也是《毛猿》一剧和其他戏剧不同的地方。据他说明,进步并不能使人们得到真正的尊严。最后,主角和动物园的猩猩握手,表示主角杨克想重返他所属的过去,可是他已经回不去了,最后大猩猩咬死了他。“奥尼尔要表现的主题并没有改变,仍是在表现人和命运的斗争。这项斗争原是和神的斗争,如今成了和自己本身的斗争、和自己过去的斗争。”在这个世界上,人是迷惑的,为了找出生而为人的证明,他无止无休地做着绝望的努力。奥尼尔有一系列的作品,都是以此作为基本主题,有时主角从茫然自失进入了精神错乱的状态。他用表现主义的手法,完全烘托出了这种心态。《琼斯皇帝》和《毛猿》这两部戏剧,演出结果是毁誉参半。剧中人物是现实的,也是抽象的。戏剧的本身既是写实的,也是抽象的。为了要表达,只好采取“超自然主义”的演技,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过去的自然主义,只是为表现某一主题,戏剧因此开展,但奥尼尔的剧本已经进入哲学层面,讨论命运的问题。奥尼尔把一些旧有的题材戏剧化了,他不喜欢使用那些老套的技法,观众也不可能再忍耐那些皮相的平庸。
十、最先将黑白通婚问题搬上舞台的剧作家奥尼尔相信,美国的观众具有多样性的口味,因此也一直无休止地做多样性的尝试和探究。
《第一人》和《镕接》,这两部现实主义的戏剧,谈的都是夫妻之间的爱情,上演之后,非常成功。此后,他又返归把形象进行扭曲的“表现主义”技巧,推出了《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飞》,此剧描述了一个白人女子和黑人之间的婚姻。在一连串的指摘中,其在纽约的公演仍十分成功。剧中表现了种族和心理的冲突,作品中对社会学的关心倒成了次要的事。好几场戏都使用了表现主义的技法,使问题剧的作品更加强了全剧的悲剧感。最后,那白人女子发狂了。她的丈夫也失去了工作,他对这不合理的命运感到恐怖,也感染了从祖先传来的不安,因而成了一名牺牲者。发疯的白人女子,企图要杀她的丈夫,可是她安静下来之后,又像个孩子似的向她的丈夫问道:“神会宽恕我吗?”她的丈夫对她说道:“你对我做的事,神会宽恕你的……不过,我看不出他怎么宽恕他自己!”奥尼尔为了强调悲剧性,进一步补充说,这虽然是人的想法左右了故事的发展,但却不能无视冥冥中命运的安排,这个意志也是受到环境影响的。他一开始坚持说并不是想写问题剧,可是最后仍然引起了争执。
十一、滥用象征难解的戏剧奥尼尔一九二一年到一九二二年所写的《泉》(the fountain),是一部浪漫派的作品,到一九二五年才上演。某种程度上,他这次的尝试又落空了,必须寻找更令人满意的途径。他最锐利、讽刺的戏剧《大神勃朗》,甚至让演员戴上假面具。这是极具创意之举,更是将剧中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颇具成效。剧中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戴恩·安东尼(dion anthony)具有异教徒的生命力和清教徒自我约束的压抑,以致造成人格的分裂。另一位是他幼年的朋友,完全和艺术绝缘的企业家勃朗,充满了俗世的欲望,并追求满足。艺术家的朋友,在他临终前将他的面罩赠给企业家,这是用纱来象征,可以说是整个戏剧的高潮。他将现代人受到许多严苛的挫败而造成精神分裂的性格,明白地揭示了出来。但他使用了过多的象征手法,使观众感到困惑。这对他的戏剧是很危险的,也使人们很难理解他的戏剧。这使奥尼尔十分难过,在一九二八年二月十三日,他写了一篇文章登在《纽约邮讯晚报》:戴恩·安东尼代表分裂的冲突,一方面由戴奥尼夏代表异教徒丰富的生活;另一方面由圣·安东尼代表放弃俗世快乐的基督教生活,这就是戏剧的主题。圣·安东尼有这种倾向,把牧羊神变成了撒旦。他生活中只有半神,以外在事物建构他的生命,毫不注重精神的内涵。他是物质万能主义神话中缺少想象力的牟神,他是一个成功者。勃朗对戴恩的痛苦冷笑视之,他要把戴恩的创造力据为己有,但实际上,他只占有了被完全挫败、自我毁灭的创造力!
十二、更进一步的实验这虽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但却是复杂的想象作品之一。《大神勃朗》充分显示出剧作家奥尼尔的想象力,足以傲视美国同辈剧作家。此后的作品《好利的哥》(marco millions),倒不是一部关于野心的作品。这部作品写于一九二五年,在一九二八年初演。奥尼尔把威尼斯的大探险家马可·波罗写成一个庸俗鲁钝的人,对美毫无反应。他历经了一次奇妙的东方之旅,异国的浪漫情调,极富诗情,更形成有趣的对比。
一九二八年,《奇异的插曲》初演,现代大部分的剧作家都在做进一步的探索。奥尼尔在此描写了一位永恒女性尼娜的一生,剧本共有九幕。作者把尼娜和有关系的男人的对话分成两类,一类是说给别人听的,另一类是说给自己听的。他借用伊丽莎白时代的旁白,流露出剧中人物内心的秘密,这是奥尼尔首次如此大规模地使用冗长的旁白。
剧中的女主角尼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她心爱的人,从此她拼命地想追寻一己的满足,她一连串地饰演着情妇、母亲的角色。对她而言,丈夫、爱人、儿子,就像以前和父亲一样,是可以商量的男人。当她感情的热度减退时,这层关系也疏远了。
在这部作品中,尼娜一直依附着他人。她同时也想探究出人生的真义,作者描写出她一连串的努力。永恒女性的尼娜,对能满足她的东西,都想加以独占,绝不松手。她最痛苦的事,就是私生儿子离开了她,去寻找同龄的女孩,不顾她的反对,和这女子结婚。这时,她体内那动物性的肉欲——也就是“奇异的插曲”,却突然平静了下来,她反而能安然度日。旁白的部分,可以补足戏剧表达的不足之处。但是,和尼娜有关的男人,在描写方面就显得平淡得多。《奇异的插曲》可以说是对弗洛伊德学说深有研究的性心理小说,现代小说也多着重于“内心研究”。
十三、对人来说,死是不存在的此后,奥尼尔的野心一点都没有减退。《拉撒路笑了》(lazarus laughed),于一九二八年在加州市立剧场上演,演出者都是业余演员,就是在纽约也没有由职业剧团演出。故事的内容是以《圣经》中拉撒路的故事改写而成的,讴歌生命对死亡的胜利。剧作家通过拉撒路对死亡的体验,解除了对死亡的恐怖,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体验过死亡的人都能对这层恐怖坦然一笑,这样的人,甚至敢向罗马皇帝挑战,有抗拒全世界的勇气。“就像雨点落入大海般地到人间去!”拉撒路说道,“海将永存,人也会永生,人要从自己过去的坟墓中站起来!对人来说,死是不存在的,人是神喜悦的孩子,是永远存在的!”这出戏融合了各类戏剧手段:面具、合唱、群众。可是《拉撒路笑了》一剧在艺术层面的追寻并不高,反而充满了宗教的意味。
奥尼尔想针对现代科学万能的信仰问题,写一部三部曲,可是他却失败了。失去了对神的信仰,让机械代替了神。故事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个青年,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这出戏剧就是《发电机》(dynamo),在一九二九年初次上演,但这三部曲并未完成。这部颇富生命力的剧作,在处理手法上太过抽象化,但舞台设计家李·塞门生(lee simonson)的布景天赋,却吸引了观众的好奇心。
从这次失败中再度振作起来的奥尼尔,又以同样的主题写了《无尽的日子》,但这已经是五年后的事了!可是像前一部作品一样,仍逃不脱失败的命运。
十四、杰作——《素娥怨》一九三一年,奥尼尔完全改变了风格,写出了《素娥怨》,这是奥尼尔身为剧作家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剧作中,奥尼尔不再使用抽象的手法,背景和台词都表现得很具体。糅合了希腊悲剧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形成了现代心理剧风格。
在剧中,克瑞斯蒂(christine)毒死了丈夫,她的儿子奥林(orin)因此向母亲报仇。这是根据传说改写成的剧本,时间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富商后裔艾兹若·曼农(ezra mannon)将军解甲归来所发生的事,可以说是处理夫妇之间两性纠葛的压轴之作。儿子奥林(orin)影射希腊戏剧中的俄瑞斯戈斯(orestes),女儿拉维尼娅(lavinia)影射希腊戏剧中的厄勒克特拉(electra),她杀死母亲的爱人,最后其母也自尽,紧张度十分高。在第三部中,姐弟更出现了近亲相奸的场面。这次,奥尼尔不再使用合唱和假面具,缓和了希腊悲剧的形式,同时也做了一些修正。
这部巨作,不单只是希腊悲剧的再现,同时也是简洁有序、高贵奇特的作品。其于一九三一年十月二十六日,在纽约初演。欧洲和美国的剧评家都认为它是美国剧作的一大杰作。这部作品,只有奥尼尔另一部巨作《长夜漫漫路迢迢》可与之比肩。《长夜漫漫路迢迢》上演之时,已是二十五年之后的事,当时作者已经谢世。
他许多优秀的作品,虽然缺乏文学的纤细,却有着令人恐怖的压迫感,扣人心弦。他所描写的悲剧层面,随着主题发展,对剧中人物的心理加以分析,并沉浸在宿命的气氛中,把他们心中的矛盾与执拗都暴露在观众的眼前。
十五、乐天的喜剧奥尼尔在两年后写出了乐天的喜剧,美国的观众们大为欢迎,那自不在话下。一九三三年,他推出了《啊,荒原!》,首度在纽约上演。这出戏可以说是美化了作者少年时代的回忆而写成的。他描写一个愉快的家庭,而主角却是一个急躁的青年。父亲的角色是温柔而慈祥的,这是奥尼尔作品中少有的角色。由此可见,这位专门描写家庭纠葛和悲剧激情的美国大剧作家,终于和过去和解,让人感到他的人生观转变得温和多了。他常常表现对命运的看法,呈现出形而上的不安感。至此他觉悟到,不该再一味地描写中产阶级的人物,也想挣脱写实主义的羁绊。
但是,他所营造的特有的阴郁气氛却是十分明显的,这在他初期的作品《天外天》和《安娜·克瑞斯蒂》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九二四年,《榆树下的欲望》更是把一部阴郁的自然主义之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奥尼尔固执地表现出不幸的主题,他对批评家们辩护道,自己对幸福的可能性是无知的。一九二二年,他在报纸上发言,称他拒绝了这浅薄的慰藉。“如果我看到美好的幸福,我是会写下的。”他这么写道,“如果幸福只是对自己境遇的满足,那就没什么价值了。但悲剧却能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昂扬,是对世间和生存价值的一种强烈的感情。”因为生命是美丽的,所以才会爱上,但他的爱却不是这样的,他说:“艺术作品是幸福的,不幸的是这以外的事。”
从《榆树下的欲望》之后,奥尼尔想使纽约剧坛更丰富,因而打算改变风格。经过一九三四年到一九四六年长期的隐退生活,在一九四六年的秋天,他的《送冰人来了》再次上演了。上演之初,会见记者时,奥尼尔认为人类没有太大希望。
十六、同归于写实主义的演剧经过一连串表现主义的作品之后,最后还是回归于写实主义的演技和技巧。《啊,荒原!》虽然是其中晴光乍露的明朗作品,但它对人生的悲剧观点,在根本上并没有改变。《送冰人来了》是一部十分讽刺的长篇。描写了一群落魄者在声名狼藉的酒店中喝酒,他们生活在梦的世界中。这是奥尼尔第一次以纽约为背景的故事,颇似俄国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i)的《下层》(the lower depths),但是他比高尔基的作品更虚无。前者是觉得自由的人间再也寻不出一线希望,后者的头脑很清楚,他看得出,除了死亡外再也没有选择的余地。这群落魄者的朋友,在一瞬间面对现实的外界时,又很快坠入了幻想的世界中。
一九四七年,《月照不幸人》初演,这是他在缠绵病榻时写下的遗作,被认为是一出时事喜剧。剧中人物一个是烂醉如泥的酒鬼,另一个是痴肥丑陋的农家女,背景则是美国的某一个地方。这部作品以怪诞喜剧的方式演出。
《一点诗人气质》于一九五七年在瑞典初演,一年后才在纽约公演。此剧描写了一个冒充贵族身份的爱尔兰人。这部戏剧,是缘于作者本身的精神幻灭和绝望而产生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部分破裂,但却没有完全解体的家庭。故事的主题,是描写一个物质至上的爱尔兰家族,在移民美国后,世代所受到的挫折。另一部长篇剧本《更多的堂皇住宅》,第一次世界性的公演是于一九六二年年末,在瑞典“皇家剧院”。
十七、死后仍继续支配美国剧坛的奥尼尔一九五六年秋,上演了奥尼尔作品中最有名的遗作《长夜漫漫路迢迢》。这场戏演出十分成功的缘由,应归功于奥尼尔对剧中的人物完全采取写实的手法。剧中的人物,令人联想到青年时代的作者,有一个喝得烂醉的哥哥、染有毒癖的母亲,以及身为明星演员的父亲。
就他全部的作品而言,这部作品带有很浓厚的自传色彩。也由此可以看出,奥尼尔个人的苦恼造成了他日后作品的阴郁戏剧艺术,和对现实加以夸张的表现风格。《送冰人来了》描写一群落魄者,在长久的麻痹状态之下,无法接受现实的真相。《月照不幸人》,是一部怪诞的爱情故事。如果没有对人世间讽刺、怪癖、抒情的描写,那么它就只会沦为无聊、伤感的作品,可是他却把这题材处理成了如噩梦般的浪漫。在《一点诗人气质》中,主角最后放弃了他拼命争取来的自傲,那自视的优越感实际上只是褪了色的幻想。剧中的主角,是个冒充的陆军将校,他以绅士自视。另一篇十分冗长的作品就是《长夜漫漫路迢迢》。在这部戏剧中,他表现出对人生的理解与同情,成熟地面对人生的悲剧,因此可以看到剧中仍有许多阴暗面,是部很成功的作品。
剧作家奥尼尔的伟大,乃见于他作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是爱情,也是憎恶;既是憎恶,也是爱情。性的情热,造成家庭的纠葛。在人生的假面里,藏着错综复杂的情感。执拗、疏离、对人生更进一层的探究、悲剧的昂扬、对人性尊严确立的宿命感,这些都是构成奥尼尔戏剧的要素,他使诗剧和伟大的悲剧成为这个时代普遍的艺术。他以现代的语言,不断地努力反映二十世纪的精神。
(吴安兰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