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二上之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疏】就僧物中,则有四别。

僧物中,前二属处永定,通名常住,但前无分义,后是可分,故加常住十方以简之;后二俱是即施,通名现前,但前局当处,后通内外,故加现前十方以别之。

【疏】一、常住。常住物,如堂宇、田园、人畜、米面,属处已定,不可分割。必欲惠给余寺,羯磨和与,若直送者,是名盗损。或有主掌自盗,不望十方,不满随取,计五便与,极重。如僧祇中,纵集得僧,亦不可分故。

初中分四:初出物体;属下,示名义;或下,明结犯。余盗望主,此义易知,故文但出主自盗耳。如下,引证。

【疏】二、十方常住物,如饭、饼等。见熟之食,本拟十方,闻声同饭。有盗此食,望护结重,望僧结轻,以僧分业无满五故。

二中。初列物体。本下,示别名。通名同上,故不重出。有下,明犯相,有二:望主重者,谓余人盗;望僧轻者,即犯偷兰,或主客同盗,或主自盗。问:二种常住,并通十方,何以前不望僧,后望僧者?寻文可通。

【疏】问:声钟告集,是僧皆饭,未知他寺奴畜得否?答:不合也。僧具六和,随处皆是,人畜别属,义非通使。使既是局,食亦如之。

问中,意谓他寺奴畜,彼此通僧,应得食故。答中,初句判定。僧下,释所以。初示僧通之义。人下,明奴畜不通。钞云:行至外寺,私有人畜用僧物,犯重。以施主拟供当处僧,不供别类,非福田故。僧家人畜,犯吉。(今多私务,将带人仆食彼僧食,明文犯重之。)

【疏】三、现前现前物。如今诸俗以供养僧,无问衣、药、房具,并同现前僧也。如中含施招提僧房,所谓别房施是也。又如经中僧鬘物者,此梵本音,据唐言之,对面物也,即是现前对面之施耳。钞引昔解,谓花果者,随字显相,乖其事义也。

三中。初示名体。如下,引证中。阿含经:阿难受别房,用施招提僧。所谓别房施,即翻名也,谓以别房施现前僧。又如经者,即涅槃文。初翻名显相。钞下,点示昔非。谓事钞中误用昔解,彼云:房宇是招提物,华果是僧鬘物。即取华果结鬘之义,故云随字显相。华梵不辨,即是乖事义也。

【疏】四、十方现前物。如僧得施及五众亡物,以此物施,通拟十方,有僧皆得,故此福分广大无边。及论立法,不可尽集,制作通法,用约十方,随现集者,皆有其分,故曰也。若未羯磨,盗者偷兰,以十方僧不满五故。若羯磨已而行盗者,随其轻重,据现结正。既定罪相,随务则多。讲至于此,引钞解也。

四中。初简物相。以下,示名义。制通法者,即白二羯磨。若下,定犯相,轻重两判。准善生经,初犯兰者,由未作法,人无限数,望十方结;后随轻重者,既作法已,人有数限,故随所盗轻重两结。

【疏】二、盗人物,就缘分三:初明掌护损失,后明被贼盗相。

【疏】初中妙同。钞引善见论中:若守护财物,谨慎不懈,而有盗者,私窃而取,或强逼取,皆望本主结者,以非护主能禁之限故也。若反此者,守物须偿,以本盗人欺守护故,是须还他;若不还,犯。

次别人物,释中,初科。上句指广。彼约二主,分为七种:一、掌护损失主,二、寄附损失主,三、被盗物主,四、贼施比丘物主,五、枚囚缚贼主,六、狂人施物主,七、守视人作主。并广如彼,须者寻之。下引善见,即彼初位。论中,初明守护谨慎。望本主者,有二义故:一、非能禁,二、无填偿。本主索偿,反成盗故。若下,次明慢藏。反上二义,故从守护。

【疏】二、被贼夺者。如钞所引,义张二位,谓现、不现。结罪时,当随二主心绝已不。若财主已绝,贼主得定,此不可夺,如律贼复夺贼;二、财主虽定,贼主不定,此则可夺,以缘不具故;三、财主迟疑,贼主已定,此不得夺,以缘成故,何问本主;四、俱不定,此则收得,由心不定,业非通畅故也。今以四句,可约判之。

次科历句中,初总举。现不现者,即对面现前盗及不现前盗。二主,谓财主、贼主。若下,别列。初后二俱可解。次句,以贼心犹豫,盗业未成,故云缘不具也。第三反之,故不得夺。

【疏】问:今有贼施,得取物不?答:据理成也。以物非定属,随后作主,如似世钱,可定属也。随人随用,随处随定,随损随结,可例通之。

问中,恐疑共盗,故问释之。答中,初判定;以下,释所以;如下,举事例通。

【疏】三、就所盗,略举通收,情非情道,并摄尽矣。如钞所引,明了论解,恐不见钞,故又引之。

三中,标文,初总示;如下,生起。

【疏】如彼解云:盗义极多,且约六根起非法行;若偷六大,亦犯重罪。

释中,初科。六根即约能盗以摄所盗,六大即括所盗以显能盗,故知盗境该通无穷。

【疏】何以明之?如诸仙人是𮌎行师,有人蛇螫,作仙人书,见者皆愈,然须价直。比丘被害,偷看,不问损与不损,看时即犯。以此例诸秘方要术,不许人传,偷见违恼,何啻在五?所谓眼盗、下根例之。如诵咒治病,欲学须直,比丘密听,计直犯重。偷嗅、尝、触,亦例此知。若要方术,病缘即差,得直方与,得直听写。比丘受学,心缘得差,不与价直,故犯重也。

六根中,初句徴起,如下列释。初委释眼根。𮌎行师,准论合云𮌎行蛇毒药师(谓蛇以𮌎而行)。螫,施亦反,谓虫行毒也。下下,例余五根。

【疏】次约六界。前地、水、火,可知。如律中,有咒扇、药涂,比丘偷摇,不与价直,是谓盗风;若起阁斜临,妨他起造,是名盗空。智者,识界也。人有伎俩,不空度他,得直方与;比丘方便,就他学得,不与价直,即盗识也。识不可盗,以无形故,但可从缘盗其智用耳。

次六大中,大谓六皆广遍,界谓六相差别,体同名异,前后各标。就文,初略指前三;如律下,引释后三:初明盗风;若下,次明盗空;智下,后明盗识。伎俩,谓艺能也。识不可盗者,谓不可盗去,但其机巧为人所学,故云盗耳。

【疏】三、明非畜物者,如上立义已明,可寻钞中罪轻重也。

非畜中,指上立义者,近指当戒具缘、阙缘,远指篇前境差、方便。下指钞者,彼明盗非人物,有主望主结夷,无主望非人结兰;盗畜生物,古谓犯夷,今师准十诵多论,但结吉罗。

【疏】文中处者,总举用收其相也。

【疏】初、地中者,恐人不了处之所在,故以相列,令知犯境,不得迷也。如律中解,即地中伏藏,有主守护,若盗此物,计五成重。今约律中,佛地、僧地,若有伏藏,随出随属佛、僧二位,亦无还主及送与王,可如钞中捉宝戒说。

次物处。初释地中。初明列相所以。如下,引释。指如钞者,彼云:地上属王,不论地中。如给孤独圣人,亦取此物,故知无罪。

【疏】二、地上处者,如今道地所得物也。

【疏】三、言乘者,谓象、马等乘也。就此乘上,有财欲盗,离乘便重,即以乘为处也。若欲取财,无由得离,虽乘行百里、千里,但得偷兰,后离方重。若兼乘盗,心绝乘离,即犯重罪。僧祇:盗四足者,驱向所期,足遍犯重;不随所向者,轻。本期不定,举遍即重;本主来逐,心未得者,轻也。

乘上,初示物;就下,辨盗。初明就乘盗物;若兼下,连乘俱盗,又二:初正判;僧下,引类。

【疏】四、言担者,谓所有物属于步担,义同前乘,可以两分。

担中,亦约担上盗物,及连担盗,判犯不同,故云两分。

【疏】五、言空者。明了论中,约有辨空,结罪如上。今律明空,谓有衣物鸟等,从风所吹有主之物,而加盗取。明离处者,即空异处,是名离处。故善见云:盗空中鸟,左翅过右翅,尾处至头,上下亦尔,俱得重罪杖遮;不随者,兰。十诵中:有主鸟衔,重;无主鸟衔者,兰。

空中。初标异。彼论约起阁侵他空处,故云约有辨空。今下,正释。初明空处。故下,引示。左翅过右,约横飞说;尾至头处,约直飞论。上下,可解。以空无分齐,还约鸟之飞动,以明离处之相。十诵,彼具云:诸有主鸟𠷢是物去,比丘以偷夺是鸟物,波罗夷。若野鸟𠷢是物去,比丘偷心夺是鸟物,偷兰遮。此夺鸟物,望人结罪,亦应约空辨处,故此引之。

【疏】六、架上者,谓诸架壁有财物也。若盗离者,即以为处。如十诵中取衣不取架,持架将去不得重,后离架时方得重,亦同上判,义相似也。故又出者,知无异也。

架中,初示处。若下,辨犯。亦下,指同,谓同前乘担离合两判。故下,显重意。知无异者,若不出相,不知同故。

【疏】七、言村者,谓托村为处。律中,初约盗物,后盗村体;或以机关攻击,强力水浇,言辞辨说,诳惑而取,皆重。

七中。初盗物者,律云若村中有金银等,若牵挽取,初离得夷是也。盗村体者,即如所引攻击,水浇损坏也。强力者,律云依亲厚强力而盗取也。言词辨说者,诳诱取也。说音税。

【疏】八、阿练若者,村外空地,二位同村,可知。

兰若,梵言即翻空处,二位同村,即盗物及体,律云空处有金银等,又云若以方便坏他空等是也。

【疏】九、田处者。田有多种,百谷所生之处,总名为田。律中两相,如上村解。十诵云:若为田故相言,得胜者重,不胜者轻;若作异相过分,胜者重。僧房舍者亦尔,不言理之曲直。如尼言犯残中,但得述理,官占无犯,不许横言。今以义约,若后主想决,则应属己;若不定者,应非重科。

田中。初示名相。律下,引释。初本。律言两相,亦即物体。十诵相言,谓诣官词讼。得胜重者,谓非理而得。不如字误,彼作不胜。若作异相者,彼云:若不胜已,更作相。若所得地,乃至满五,得彼罗夷(谓作标相取也)。房舍准田以判,故云亦尔。不言下,决文不了,又二。初准例决。即约理之曲直,明犯不犯。尼下,脱相字。即尼相言戒,开述理故。今下,次约义决。即就主心定与不定,判犯轻重。纵是僧地,前主心决,夺亦成重。

【疏】十、处所者,或店肆作处,如是非一,亦有二位,如上列之。

十中。初示相。处所语通,故云非一。律云若家,若市肆,果园、菜园,庭前、舍后,若复有余处等。亦下,判犯。盗物、盗体,二位同前,故略指之。

【疏】十一、船处者,亦有二科。船中盗物,即船为处。若盗船体,如僧祇中:解船筏时,越;动时,偷兰。虽断绳,未离者,兰;要断绳,离处方重。善生:流水中解船,离栓即重。

十一:初总示;舟下,别释。初明盗物;若下,明盗船。僧祇中,明因果分齐次第之相,善生离栓亦同。栓,巨月反,桩也。

【疏】十二、盗水者。律中但明所损,不出分齐。如僧祇中,溉灌流水,或一宿直一文,乃至四、五比丘为于佛僧,复自为盗,坏彼渠,得越;水入田,兰;满五者,夷。摩得伽云:计彼塘工,过分而用,水满者,结重。

十二。初示本宗通漫。律中但云盗水中金银、衣被、鱼鳖,及坏他水处等。如下,引他部显相。僧祇,前明主者计价,下明比丘盗损。为佛者,他缘亦犯也。渠即水沟。伽论二义判犯:一、计塘工,二、用过分。

【疏】十三、私度关塞者。

【疏】如律,比丘无税,白衣应税,为彼过物故制重。如十诵中,比丘应税,不税亦重。虽不为过,而示余道,以不被税,为他过物故犯罪也。如多论中,持国禁物出界入死罪,故言重者,但违王教,故得吉罗萨遮。经云:不输王课,非盗也。又僧祇云:一切出家人不税,若卖买人应税。

十三中,初科。本律比丘无税者,谓官不税比丘物,而为他过物也。十诵,初明自税,谓有国土税比丘物。虽下,明为他免税。多论两断。论云:若国禁物出王界者,入死罪。若比丘持出,律师初言得重,后云不入重,但有违王教,吉。据此,纵令官税比丘物,而故不税者,止得吉耳。此则决前十诵结重之文。下引经律,文据益显。萨遮尼犍子经云:何等不应税?世尊弟子、比丘、比丘尼、一切外道出家人物,是名不应税。若卖买者应输,是名税。分齐课即税也。(准此,不税无犯,但是随身道具。若为治生不税,则如十诵犯重。)僧祇同上。

【疏】若官税比丘,方便自免者,非犯:一、本不共要,二、非理税我。故上文云比丘无税法也。若成犯者,贼来劫我,方便隐物,亦应犯重。然有白衣,官税其物,比丘为隐,如律科重。

次中,初明不税无犯,又三:初约义定;故下,指文据,即四分、多论等文;若下,引事反质;然下,次明为俗故犯。如律,即上四分。

【疏】次明物体。

【疏】初、云取信物者。律中:持人物在右手,随离结重。若本左手持物,盗心不还,须舍盗心,方移右手。不舍而移,是名重盗。如是类之。又十诵云:若贷他物,抵言不贷,故妄得提。如善见中:偷方便故,吉罗。十云:若先用尽,后断当已,得重;先断当,后离处,方得夷。受他寄物亦尔。善见云:若负他债,比丘持去,无盗故,无罪也。

次物体中。初信物者,谓人寄附之物。前引本律,就身为处,文约左右手以明犯相。余身分亦然,故令准类。律云:头上移肩上,肩上移头上,左肩移右肩,右肩移左肩。下引诸部。初十诵,明贷寄。前明抵拒犯提,善见结吉,示不同故。十下,次明犯重。先用尽者,谓己用过他所贷物。后断当者,谓主来求索,抵拒不还也。先断当者,谓贷物犹在,故约离处方犯。受寄亦尔者,抵拒、断当,犯相并同。次引善见,谓负余人债,比丘辄尔为他持还,但不成盗,义应有罪。

【疏】二、取水者。律中:离地水,器盛而盗,随满结重。僧祇:若以筒就孔中饮,满者,重;若稍饮数止,咽咽偷兰。若器先塞,盗拔塞时,越;注入器中,兰;注满者,重。若注未满,即悔畏重,以倒本器中,偷兰。虽绳断未离处,离处未断绳,俱兰。苏、油、蜜等例同。

二中。律约器盛者,文云:大小瓮及余种种水器,若香水,若药水,若取者,夷。僧祇,前明以筒盗饮,稍即少也。若下,明持器盗取。虽下,约连器持去。下例苏油,同上三判。

【疏】三、杨枝者,义同上相,律随有者,便随言之。

三中,同上者,亦为随盗,满五成重,律云若一、若两、若众多、若一把一担等。律下,通示律文列相之意,谓前后所出,随据有者为言,非止此数。

【疏】四、园果草木者,如上僧物中,钞中广引。

四中,初科。指上,即常住;常住物下,又指钞,即盗戒中。彼引大集云盗僧物者,罪同五逆,随损一毫,则望十方凡圣一一结罪,又引方等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等。彼又广引诸律,明用得否,捡彼看之。

【疏】僧园果木,比丘多犯,以我寺中不谓有犯。然立寺者,以盛无我之僧,随有施为,无非为解脱故。今不思此,取他众人所有之物以为自保,此罪大也。如僧护日藏分中,特可畏也,故须深思。

次科,初叙喜犯。然下,次彰业重。初明立寺之本。今下,次明盗取之情。如下,指教劝思。僧护经,彼因耶舍游海边,见五十余处地狱,多是侵盗僧物,现受苦报。日藏,具云大乘方等日藏经,佛对日藏菩萨说诸破戒受苦等事。钞云:别人得用僧薪草者,此要具戒清净,应僧法者。若行少缺,得罪无量。

【疏】如僧祇中:僧地种果有功,听与一熟,乃至菜瓜,例与一翦。若于园中摇树果落地,持云方重。若就园内食满者,结重。十诵:僧园树华,听供养佛,大木供僧,皮叶随比丘用。僧祇:院内树薪,供僧食用。若无定限,应取乾者。

三中。僧祇,初明赏功。一熟,谓一番熟者与之一翦,亦约一番采摘。若下,次明盗果。十诵树华,僧用供佛,不成互用;皮叶及僧祇树薪,并开别人取用。准前明判,要须戒净。

【疏】五、无足者。律中,蛇、鱼为初,有主盗取。故僧祇云:若以龙、蛇等盗取,犯重。若瞋骂言何以笼系,即开放者,越。五分:若坏杀具,无犯,不应尔。十诵摩得伽中:坏网慈心,吉罗。

五中。律文先列蛇、鱼,续云及余无足众生,故云为初。僧祇,初明盗取。彼云无足者,所谓蛇、蟒,或蛇师比丘盗取蛇,或筐满五,皆重。今云龙者,疑是文误。若下,次明解放。下引律论,坏具皆轻,以非盗故。

【疏】六、二足者,盗人为初。

六中,人为初者,律云:人、非人、鸟,乃余二足,众生有主者,重。

【疏】约律,盗人令出家去,如上可知。既非仆隶,则非别属,虽违王教,如上多论。

盗出家中。初明成重。如上,即约有主结也。既下,拣轻。谓仆隶等损主故重,余无所损,止可结吉。故指如论,即上度关等。善见亦云盗人无罪者,谓主人儿落度,父母所遣等,将去无罪是也。

【疏】义言:若他儿子,贼夺去将,便损父母。依报,力用属贼是强,不得教走;若自走来,则不负贼。故十诵中:贼捉弟子将去,师还夺取,犯重;贼未决想,无犯。弟子自偷身来者,不犯。如昔解云:师不得夺,身自得走者,父母感子力强,贼夺得重。已属贼是强,师弱夺贼故重。儿报正体是强,贼得力用则弱。走是强报相逐,弱用随来,不犯。

夺贼中三。初以义判。前明贼夺成重。子是父母所依,假其力用,所损处重,故属贼强。不下,教比丘护盗。教走成重,以损贼故。自来无过,以非意故。故下,引证,可见。如下,引昔解。初牒前两判。父下,释出所以。初明师犯重意。儿下,次明自来无犯。儿报强者,自所有身,非他属故。贼得弱者,非所生亲,复非雇主故。强报相逐者,身随己意故。弱用随来者,贼无分故。

【疏】十诵云:见他奴婢,语言辛苦,何不走去?如语,吉罗;举一足,兰;举二足,重。若奴已叛,催令驶去,随语得重。或言此俭彼丰,奴即叛去,不教故,不犯。或问丰乐,逐比丘去,即驱使者,逢难唤走,皆不犯。

三中四段,前二教走成重,后二不教无犯。初明诱引。若下,次明催去。驶,疾也。或言下,三、约比丘语彼。或问下,四、据彼问比丘。

【疏】七、四足、多足,律约畜论,亦可准上。

七中,律云象、马、牛、骆驼、驴、鹿、羊及余四足等;多足者,律云若蜂、若百足及余多足等,并约有主成重,故令准上。

【疏】同财业者,谓违契要,故此引也。据此同财,其相多种:或资生同,如今师资同活等,取五即犯,不假半分,以彼同财全欺负故;或同活生,共营财业,若生心盗,则须计分,满十方重,五是我分,五欺彼故。

同契差别中。初科。前示犯意。以同财业,本无有犯,但望违契,有成盗义,故云在此引也。律云:同事业得财物,当共(此契要也)。以盗心取五,若过,犯重(即违契也)。下辨犯相。初二句总标。或下,别释。初明资生。同谓彼此有财,无所简别,故取五即重。次明同活生者,谓共营生,得财各半,故取十成重(活生或是写倒)。

【疏】言共要者。

二中,要即约也。

【疏】律举行盗,先要共分。如上律中,弟子伦师衣误得己衣,须分一半与共要者,以同要时,但云得衣,不问自他,皆分半故。

初科。上二句示犯。律云:共他作,要教言某时去,某时来,若穿墙取物,若道路劫取,若烧,从彼得财物来共分。如上律中,即前错误中僧祇文也。

【疏】如僧祇中,两教作者,自共制言:从今得衣,二人共分。一人得衣,便自念言:后得不必及是。便解制云:从今各任相禄,先得衣者,半满结夷。又得衣咒愿已,言:且置汝边。便解制兰。又闻欲施,便解要越。有二粪扫衣者,要共觅衣:一、得好衣解要;二、得好衣草覆;三、不覆解要。如上犯罪三阶列之。后二句中,不得重者,由初立要,入手共分,以不捉衣解要故轻。

次科。僧祇二节。初约受施违要。前明共制。两教谓两人互教。一下,次明各解,有三。初贪好故解,入已故重。相谓福相,禄即禄分。二、隐藏后解兰。三、闻施先解吉。此二并未入手故轻,如后所决。有下,次明粪衣违要。初明共要。一下,明各解,又三。初列句;次句下,略抟覆字;第三句上,略不取字。如下,示犯。初句重,次句兰,后句吉,故云如上。后下,出后二句犯轻所以。

【疏】善见云:期时共去,中前中后,今日明日,今年明年,相要不绝,相当者重,不如要者轻。

三中。善见,上明作要,下示犯相。言相当者,论云时克、相应俱得罪。不如轻者,彼云:若不从教,教中前取而中后取,教初夜取而后夜取,教白月取而黑月取,教此年取而后年取,教者小罪(偷兰),取者波罗夷。此据专克为言。若本通漫,不定时日,随违成重。

【疏】言伺候者,规财便利,觇候处所,相期进不,得财必共故也。纵得不共,为候亦犯。

三中。初约共要犯。觇,来艳反,窥看也。律云我为往观彼村,若城邑、船渡、山谷、人所居处等,于彼得物,一切共盗,取成重等。纵下,次约受教犯。虽不共分,盗戒、教他,能所同重,故云亦犯。

【疏】言守护者,为其掌录,所在追求,随得共之,故言此也。若先不要,但为守护,既不同心,义亦非犯。

四中,初明共盗犯。律云:从外得财,我当守护;若所得物,一切共故。若下,次明不共非犯。

【疏】言逻道者,相望通塞,防虑外人得财共之,故曰也。僧祇:二人共盗,一人守门,一人入取,解时俱越,牵时俱兰,离时俱夷。

五中。逻,郎佐反,游弈守路也。律中,或作看道。初示犯相。通谓无人为疑,塞则反之,律云我当看道,若有王者军来,若贼军来,长者军来,当相语告,若有所得,一切共是也。下引文证。同犯可知。必非同意,为守同上。已上五种,前二则通盗者互违,后三但据共盗同别。

【律】不与。

【疏】文言不与者,明主不舍心任私之成我盗也。

第三句释文中,心任谓己得自在,私之谓不与他共。

【注】他,不舍也。若也物想,他所护想,有主想,非己物,非暂用,非同意故也。

【疏】注中,他物想者,非己物也;他护想者,非暂用也;有主想者,非同意也。物虽属主,同意破用,虽尽无过,故以此解,释成有主。

释注中,即用注文后三非句,配前三想,对之可见。

【疏】上虽约物明盗,然结正时,终须离处,因明十种。

离处中,以盗戒成犯,虽约离处,然其离相不必物离,故以十门括示差别。

【疏】一、文书成,明离处者。如今持律,判亡僧物,重轻互断,下笔成犯。善见云:书地作字,一头时轻,两头时重。二、言教立。善见云:口断多端,偷夏唱大。律中,言辞诳惑取是。三、移标相者。善见,盗心取地移标,得一发亦重。四、堕筹。如律,随下犯。五、异色。如律,坏本色故。六、转齿。如十诵,蒲薄移棋子等。七、离处,非犯。如祇,驱牛马,心疑故,非犯。八、不离处,明离处。如见,必得不疑,动即重也。九、无离,明离。律中,攻击、破村、烧埋等。十、杂明,如空中等相。广如钞引。

初中。凡判亡物,判重入轻,夷;判轻归重,兰。但取文成,不待物离。善见书地者,谓作契书,判断田地。一头轻者,是方便兰;两头重者,即究竟果。二中。口断多端,谓强词巧辩,非理而断;偷夏唱大,如施十夏者物;贪心欲取,未满言满。律中诳惑,即邪心劝诱。上之三相,并望发言,决得无疑,皆成夷重。三中。标相,即今丈尺度量之物。一、发重者,善见云地深无价故。四中。如律调部云:时有比丘易他分物筹,佛言:举筹,波罗夷。又有比丘盗他分物筹,佛言:直五钱,波罗夷。五中。并指调部。文云:若破,若烧,若埋,若坏色,佛言:皆波罗夷。(上三即如九中所引。)六中。转谓翻转。齿即骰子、棋子,多用牙骨为之。摴蒲即赌博之名。今谓先曾约物而盗,翻彼采,或转己负为胜,或转他胜为负,亏他满五,皆重。七中。如祇,即僧祇,如前乘中具引。八中。如见,即善见。彼云:空静处盗,决得无疑。如掷杖空中,必无不下,故动即成重。九中。攻击,如上盗村体。烧、埋等,如五中引。十、杂明者,示不尽故。下指钞者,彼云如空中吹物,盗鸟曲弋,断流水注等,即上物处中已明。

【律】盗心取。

【疏】文言盗心取者,明心应境也。欲明行盗,心业须具,必兼两缘,以成一盗,故注解云贼心取也。

盗心中,释文。初标示总意。应,犹称也。上云不与是境,此句即心。欲下,出立句所以。两缘,即心、境。

【注】贼心取也有五种:黑暗心、邪心、曲戾心、恐怯心、常有盗他心。又五种取:决定取、恐怯取、寄物取、见便取、倚托取。或依亲友强力,若以言辞辩说诳惑而取者是。

【疏】律中具出二、五盗心。

【疏】初、云黑闇心者,谓痴心也。愚于教行,不肯修学,故于盗境生可学迷,律云随作结根本是也。即如上引知事比丘,互用佛僧物,随满犯重也。言邪心者,谓邪命也。贪心规度,为财说法,即是以利求利,恶求多求,外现清白,内实邪浊。故五分云谄心取财是盗也。言曲戾心者,即瞋心也。与少嫌恨,现相索多,或示威怒相是也。言恐怯者,谓迫喝也。或说地狱恶报,或说王官势力而得财者,如摩得伽云强夺取是也。言常有盗心者,恒怀规夺,得物乃休也。

五种心中,初文又二。初通示心相。引律随作犯者,则知此心通犯诸戒。又云更增无知罪,则不学无知亦同此耳。即下,别指。盗业,即前三宝境中已明。二中,初示名。邪命,谓邪求养命。贪下,列相。规,谓希求。度,即筹虑。规度说法,事同治生、贩易,故云即是等也。故下,引证。三中,初释名。曲,谓非理。戾,即忿怒。与下,示相。嫌恨,约内心。威怒,约色相。四中,示名。迫,谓以事逼切。喝,谓说时作其大声。或可作遏,谓抑遏也。或下,显相。说地狱,谓滥托圣法。王官,谓倚恃豪势。如下,引证。第五,可解。

【疏】又变此心云五种取者,取是其业,对境行事也。

次释五取标简中。前五约心,不出三毒;若就通说,莫非希物。五并贪心;若约别论,如文乃异。初、二及四并是痴心,三即瞋心,五是贪心。又前五种,外相非盗,故约心论;后之五种,内外俱盗,故从外事。

【疏】言决定取者,心虑已定,必得如期,故曰也。言恐怯取者,示身口相,令生怖畏,故取彼财,如十诵中轻慢抵突而取他物是也。言寄物取者,或全抵债,或以少还他是也。言见便取者,伺他慢藏,阳作阴伏之类也。言倚托取者,或假名闻威德,或恃亲友形胜也。

第二,引十诵文。轻慢谓倨傲,抵突谓触犯。四中,慢藏谓不勤收举,阳作谓诈作余事,阴伏即潜藏他物。五中,二相假名德则通自他,恃亲友则唯在于他,形胜谓位貌过人者,如王臣贵族等。

【疏】余注云或依亲友下,律中随诸相下,皆引此言。当今季世,多弊斯犯,故圣制有以也,文相易耳。

余相中,初示律文。律列物处十三种别,一一处后,皆出此二相。当下,显制意。弊犹滞也。下句点文,以其事显,不劳释故。

【律】随不与取法。

【疏】文言随不与取法者,结罪分齐,释成重相也。不与取者,犯名也。法者,盗刑也。满五便入死位,故是法摄,谓比丘行盗。准此以判,故言随也。

三中,释文。初总示。不下,牒释。初释不与取,次释法义。谓下,释随义。准此判者,即准国家满五入死之法。

【注】以王立法,若取五钱,若直五钱物,罪应至死,佛随王法,盗满制重也。

【疏】注中,依王法故,制有此位。取钱者,即五钱体也。直五钱者,财准钱法也。犹如唐律,随有犯者,皆约绢估以从尺寸,方定刑名也。注云盗五死罪,准此行盗,驱摈不别,事同死也。

注中,初科又三。初释王法。此位即盗戒。取下,次释满五。财即总于众物。唐律如下自引。今时俗律,亦约绢估。驱𢷤同死者,道俗制别,片相似故。

【疏】如多论:问:盗何等钱而成重罪?解有三种:初云本依王舍国法,随彼用何等钱,准彼为限;二云随国所用,有佛法处,即以为限;后云佛依王法,盗五得死,依而结戒,今随有佛法处,依国断盗,几物应死,即以为限。如上三释,论师以后义为正。

次科引论中,以钱体多别,故问定之。初解依王舍者,以佛在彼国制此戒故,彼是大铜钱,一当十六,则盗小钱须满八十。次解随国用者,无论物体,但满五数。后解不约多少,但随国死刑为准。论取后义,今依次解耳。

【疏】然五钱义,互释不同,判罪观缘缓急者,如母论善见所说若约护行,草叶不取者是也。

取舍中,初科。上二句标诸说,不出论家。三、解判下,示教意。初明判罪。母论中,一切戒皆有缓急二缘,钞记具引。如盗戒,乃至草、木、小叶、他物不得取等,名急;若非他物想取,名缓。善见如下引。若下,次明护行。母论、善见、四分条部,并有此文。

【疏】今诸持律,多依十诵,故彼文云:古大钱者,大铜钱也。据今小钱,即八十文。

次科依十诵者,即取多论初解。

【疏】如多论中,盗相通滥。初释本钱,何由可晓?后解随国,现断入死。言亦泛滥,难可依承。如此唐律:强盗满尺,则是极刑;窃盗五十匹,罪至役流;纵多盗者,不加至死。论令准此,则刑无死名。比丘多窃,少有强者,纵有强夺,计尺死刑;盗五十匹,又非死例。准俗制道,盗相叵论。如僧祇云:正无定法,断盗不定。

三中,初二句通示。初下,别释前破。初解,但传闻彼钱时赊处隔,莫知体相,故云何由晓也。后下,次斥第三解。初斥其通滥。如下,次引俗例。强盗如劫夺,窃盗即密取,极刑即死罪。叵犹不可,如下,后引文证,明不可依。

【疏】若依四分,但云五钱,钱则八种,并同一制,可如多论中间一解,随国用钱,准五为限,则诤论自息也。

四中,初示本宗,有准八种,谓金、银、铜、铁、白镴、木皮、胡胶。可下,次取多论会同。

【疏】就断盗相,结罪分齐,六门分之。善见云:于戒律中,宜应从急,又观五事,处、时、新、故等。

断盗中,初科。善见宜从急者,谓护行也。观五事者,谓判罪观缘也。五事文略。随身用处时,如下引。新故者,彼云有物新贵后贱,如新铁钵完净,无穿则贵,后穿破便贱。随身用物者,如刀斧初贵后贱,若偷他斧,应问主几直买等,如钞记备引。

【疏】初、钱有贵贱时。如十诵:钱贵盗一入重,贱时百千入轻。二、贵贱处者。如律:贵处盗物贱处卖,还依本处定价。三、善见云:贵时盗,贱时卖,定罪还依本时。如上三门,唐律明相亦同也。四、取多非重,不得而重者。如伽论云:数取四钱,数作断意,乃至五千,不犯重也。又如四分:烧、埋、坏色,或教他不为己,亦犯重故。五、不满五结重,过五但轻者。如律:众多人遣一人盗五钱,多人共分,随本一分,满五通犯。如十诵中:盗众多人未分物,虽多而轻。谓亡比丘轻物也。六、盗一人一钱重。如僧祇:五人各以一钱,同遣一人掌之。若盗,望护主结是也。又如善见:欲识盗相,如师徒四人,相教互盗,一人六钱,各得一夷一兰。此义应知。如师语三弟子曰:彼有六钱,大者取三,次小各取一,我自取一。乃至小弟子亦作此言:彼有六钱,和尚取三,同学各一,我自取一。教人满五,夷;自偷不入教人业,故但兰。可以类知。

初时中,贵谓以一当多,贱则虽多成少。二中,但明贵盗贱卖。贱盗贵卖,亦从本断。第三,依本,亦同约处。如下,合同俗律。四中,初双标。如下,引释。初释上句;又下,次释下句。第五,初标二句。如下,对句。次释,可见。六中,初标句。如下,引释。僧祇中,且从本主以立句义。然望护主成重,自是盗五耳。善见中,初立义。如下,示相。四人互教,乃约异时为言。若一时中,止可一人为能教,三为所教。能教取一,即是盗一成重之义。自偷即自业相成,教人即假异缘克果。二业缘别,故不相入。

【律】若为王(得自在,不属人)、王、大臣(种种大臣辅佐王者)所捉,若杀,若缚,若驱出国:汝是贼,汝痴,汝无所知!是比丘波罗夷。

【疏】文中,若为王下,七、相治罚贼法,诃骂贼辞。

第四句标中,点文可解。

【疏】所以列者,欲明盗损,道俗同弊,轻仁薄义,勿过于此,故列此相,用惩后犯。

显意中,初句徴问。欲下,引释。初约诫,后释。弊,恶也。皆有此恶,故云同弊。轻仁,谓无济惠之心。薄义,谓非义而取。惩音澄,诫也。

【疏】又人解云:初篇四夷,余三自犯,无多过失。显盗是公白,尚盗王材,况余凡庶而得免者?故举贵类贱,举难况易,意可见也。

次科约彰过释,贵则无过国王,难则无过王物,故举其极,以况其余。

【疏】捉、杀四相,轻重文乱,若欲纠正,应言捉、缚、驱、杀也。

牒释中,初科以杀,第二治法不次,义须后列纠定也。

【疏】所言捉者,僧祇云:瓶沙王远祖治贼,但令栴陀罗拍头捉手,便自愧耻,永不行盗。所言缚者,世浊情浇,虽捉犹作,乃于多人之处,祖王使人以灰围之。及至父时,止故灰围,行驱出法。至瓶沙登位,七反驱出,还入为盗,乃截一指,愁悔无极。佛为王说过去为养千愚事,至阿阇世,乃行杀戮也。

释四相中,并引僧祇文。旃陀罗,此翻杀者,浇薄也。灰围,即同缚也。及下,释第三、驱出,似今之配流。至下,释第四、七反者,彼云:时有一贼,七反驱出,还来劫杀村城。尔时有人捉缚与王,乞令苦治。王令将截去小指。王寻生悔,念言:夫为王者,爱念民物,何有人王伤截人指?即往问佛。佛言: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迦尸,王号名称。国民皆工巧伎以自生活,若无伎术及作贼者,皆付名愚痴。时有作贼送至王所,王言:始有一愚,若满千数,用作大会,方苦治之。敕付大臣,令着无忧国,与五欲乐。后愚闻王赐乐,不久满千,臣即白王。王乃与食施宝,敕愚人言:汝等还家,供养父母,勤修家业,勿复作贼。

尔时,愚人闻敕奉行,王即以位授太子,入山学仙人法,而说偈言:本求千愚人,作会谓难得,如何未几时,千数忽已满?恶法日夜增,大会于是止,欲离世恶人,宜时当出家。佛言:诸比丘,尔时国王,即瓶沙是。先世已来,常畏罪报,今既为王,续亦畏罪,故生疑问佛也。准有五法,今既截指,合归后杀。

【疏】问:如戒缘中,若盗五钱,罪应死者,云何乃指其后杀邪?答:满五合死,古法常然。王欲轻刑,减死从𢷤。如今此国窃满绞刑,政缓刑宽,减从加役也。

问中,意谓既有四治,不合戒缘独指后一。答中,初二句释戒缘明死;王下,示文列四治。

【疏】余三骂辞及后结罪,文相易解。

指余中,初句指当句,及下,指后二句。

【注】比丘如上。诸处得物,盗直五钱,若过五钱,波罗夷;方便,偷兰遮。若取减五钱,偷兰遮;不得者,突吉罗。教人盗取,彼若得物,俱波罗夷。若受教者自取异物,若异处取物,取者犯重,教者偷兰。若为取物使,无盗心,教者波罗夷,受使者不犯。若教人取物,谓遣盗取,受教者犯重,教者无犯。有主想犯重,若疑偷兰。无主物,有主想、疑,偷兰。比丘尼等四众,并如上戒。不犯者:与想、取己有想、粪扫想、暂取想、亲厚意想者是也。

【疏】就注辨相犯、不犯中,五众犯相,分文同上,下更不分,直随相释。

辨相中,初科。应先分二,即犯、不犯。犯中又二,即比丘及余众。比丘又二:初自作教他;有主下,境想相对。初中又二:前明自作;教下,后明教他。前中又二:初明成重;方便下,犯轻。如是对之。

【疏】初、明自作轻重相。

自作中,重即注中满五究竟,轻谓方便减五等相。

【疏】就教人中,分二:初、心境相当同犯相;二、若受教取异物下,分二:初有二句,怀盗心同,物处有异,故重轻别;后有二句,取物是同,心有无异,故罪无罪别。

次释教人分示中,初二句即自取异物为一,异处取物为二;后二句即从若为取物下,为他取物为一句,教人取物为一句。

【疏】就初受教,自取异物者,主同物异也;后句,主异物同也。取离地时,专是所教,故重;能教乖境,故但结本方便。

释中,初科,前分句差别;取下,示犯重轻。

【疏】就后心有无中,初能教有心,所教无心。若得物时,须分半取,以本要期得物分故。后句所教有心,亦须分半。虽是我衣,以所教取时作他想故,盗缘成犯,何得不分?若不与者,贼复夺贼,义可见也。

次科,前释初句。注中,教字下脱者字。须分半者,即与所教。必能教者,本无期心,不与无过。后句亦分半者,此定须与,不与复成盗重。作他想者,以彼意谓为能教取故,虽误得己物,亦须分与,同上僧祇。

【疏】就境想中,律文具列轻重二位,今注略故,但举重者。

境想标中,轻重二位者,律中盗戒,境想有二重:初满五,有四句,如注所引;次减五,四句亦同,但初句结兰,余三并吉。

【疏】计应五句,有主、无主想。所以不出者,滥故不明。滥相如何?若始终无心,则不可学迷,故非罪摄。若前后想转,据后非罪,前心有主,偷兰。若云无罪,则滥转想;若云偷兰,又滥本迷。是以相与不出,后诸例尔,可以通镜。

次科示所以中,初标句徴意,滥下约义申通。初句略示,滥相下委释。初重徴,若下示相。前列二心,结犯有无。若云下,次叙两滥,明不可出。下指例者,即境想中凡四句者,皆同此故。

【疏】问:此由滥故便隐没者,何为后戒得具五邪?

初难中,后戒即律杀戒,具列五句,是亦有滥,理不当列。

【疏】答:罪有缘、非缘异故。以无主想,谓同粪扫,非生罪缘;人、非人想,境虽重轻,同是制约,生罪缘故,所以有也。

答中,初通答,缘谓前境是生犯缘;以下,别释,初释盗戒非缘;人下,释杀戒有缘。

【疏】问:若如此者,不处分处分想,非生罪缘,何故具五?

次难中,处分缘法,后心无罪,而列五句者,则乖前义。

【疏】答:彼以事、法俱可学故,虽有造作,有教可依,无容迷忘;纵迷非学,不结其罪。以事是难,容有大犯,故列第三。

答中。初叙可学无迷。事即过量,法即处分。由教、听、作各有制度,故不容迷。纵下,次明不可学不出所以。既有教法,迷心非易,故云事难。若从迷忘,无罪而除,此句容有滥托而犯根本,故云容大犯也。

【疏】问:若如此释,律中地非地想,暮非暮想,亦迷非学,何故列之?

三难中,掘地、日暮,并是对事,迷心无罪,止合四句,不应列五。

【疏】答:同以转想结前心罪,如前境、想互四、五中说。

答中,言同以者,通前二房,并同此义,淫中已释,故指如前。

【疏】问:何名无主物?答:如钞具引,读取通之。即善见中,子恶,父逐后亡者是。如僧祇中,若失物时,作舍心者,是无主物。如多论云:取计满,犯。

明无主中。初问,次答。上二句指广。彼引善见,文同下引。又引多论,二国中间,国破王走,后王未立,并名无主。即下,略示。善见可解。若论此方属官为主,僧祇舍心,理应得取。下引多论,显己非主。然己属他,故计成犯。彼云:若先心已舍,正使己物,亦不得取。计非他属,取亦无过。

【疏】就不犯中。

【疏】与想取者,实是他物,意谓与我,故非犯也。言己有想者,实是他物,意谓己物无他想故。言粪扫想者,实是有主,意谓无主,开境想中初有主想句也。言暂取者,既非永用,暂取借故,开上主不舍中非暂取也。言亲友意者,情若琴瑟,财有何别?古有食必兼人,衣亦通被,故衣从二人。食字亦尔,如亲情故,开上非情友也。如律七法,可为亲友,难作能作,难与能与,难忍能忍,密事相告,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是也。

不犯中五:前三约心明开,后二就事明开。三中,境想初句者,即取前不与下三,非配此三开也。五中,初约世俗释。若琴瑟者,喻其调和不相乖也。食兼人者,谓同食也。衣通被者,谓同服也。衣字从二人者,据篆体本作众,说文云:象覆二人之形。食字本从𠓛(音集),从皂(音急),说文云:后𠓛象三合之形。皂即谷香也。今取上三合之义,故云亦尔。如下,次引律解。顺此七法,方入开位。初三难事能为,四即切磋琢磨,五谓掩恶扬善,后二存始终

【律】不共住(义如上解)。

【疏】此戒人多潜犯,不谓重罪,但是粗心。钞疏虽繁,犹恐未悟,可例此斟酌犯罪相也。故善见云:戒中宜从急护。此第二戒,事相难解,不得不曲碎解释。其义理分别,汝当善思。论文如此,临事可不免邪?

结劝中,初叙数犯所以;钞下,指撰述劝修;故下,引论文勉学。前引论文,后二句指文以劝。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二上之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