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维摩罗诘经文疏卷第二十四(观众生品之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

此是品之大段第四明天女室内现身与舍利弗论议显观众生彻三谛住不思议义就此一段文即有七第一正明天女现身散华与身子往复论不思议解脱惑尽不同第二从身子问天止此室为已久如去明欲显思议不思议解脱体异第三从身子问天于三乘为何志求明思议不思议解脱力用不同第四从身子问天汝何不转女身去明不思议法门转变无碍自在第五从身子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处明不思议解脱出没自在真应本迹莫测第六从身子问天久如当得菩提明法身得道异生身成道第七即是净名述成天女所说也今就第一明天女现身散华文即有四一天女闻法现身二散华供养三至菩萨皆堕四至大弟子则着一明室有天女现身者关河解云此是净名宅神守护方丈闻法欢喜现身供养也今解此是大慈法身影响净名共弘大道本地与净名同契无生住不思议解脱则栖常寂光土而于室内现身者即表隐名如来藏显名为法身此大慈应化法身现为女像助弘大道欲因散华呵弹身子住思议之失为显不思议解脱之得也又解云上明净名神力空其室内表十方佛土亦复皆空净名以果智栖此空理即是居常寂光土实智法身卧真性床现同物故有疾即是大悲现应身疾而室有天女者天是天然此表净名文殊达第一义天天然之理常慈众生有三十二种故于真空性净而现天女形者隐名如来藏现名法身法身即慈慈即如来如来即法身法身有应身应为天女像以表净名大慈法门故现女身也。

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

此是二明散华供养也华者如大品经诸天子言是华非树生华是心树生须菩提言是华非生华不从心树生也今明是法身菩萨修无生断于别惑起行万行之因禀得实报无障碍土胜妙之果故言三贤十圣住果报此华即是清净果报无生之华净妙功德无生因法华天女法身菩萨以无分别普散供养诸菩萨大弟子也。

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

此是三明至菩萨堕落所以然者此表菩萨住不思议解脱生实报土已离别惑彼妙五欲所不能动故华不着身皆自堕落也。

至大弟子便着不堕。

此是四明华至大弟子便着就此文即有五一华至大弟子便着二大弟子尽其神力不能去华三天女问去意四身子答去华意五天女弹呵一明华至大弟子便着不堕者二乘但断界内五欲三界通惑故世间五欲所不能动别惑未除故为界外上妙色声之所染污也故天女呵言结习未尽华则着身如大论明迦叶闻甄迦罗女琴其身不能自安即云八方风不能动须弥山随蓝风至碎之如腐草三界五欲我已断竟不能动罗汉心是菩萨果报净妙五欲吾于此事不能自安即其义也。

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此是二明诸大弟子不能去华今身子等去华而不得离者良由住思议解脱未断别惑如迦叶之所述也问曰此经习未尽华则着身何关未断别惑也答曰大智论云于声闻经说为习气摩诃衍说为正使正使者即是别惑也问曰断通惑作四住之名菩萨断别惑亦作四住名不答曰若通教为语通教界内有见思四住之名若将别教接通界外但名无明无明是障佛性惑不得名见思若就别教为语无明即是别教正使亦得见见思四住之名故天女呵身子云若于佛法有分别者为不如法既有分别则是见惑又云结习未尽华则着身故知有思惟惑亦得分思惑为三住也今言大弟子神力去华者事而为语明大弟子见天女散华诸菩萨皆堕至大弟子不堕或谓天女有爱染心所以散华为不如法身子远嫌避疑所以去华也若案理释去华义者明二乘人厌恶世间五欲舍离色声而取涅槃寂灭真谛此则心有去取今见菩萨果报五欲亦谓不如法舍离推却而不得去经言尽其神力者以罗汉住思议解脱得尽智无生智漏尽神通之力虽有此之神力于菩萨别惑既不断不得界外不思议解脱无漏不得自在故不能去华也。

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此是三明天问去华意将欲呵其去华之非故先问去华意也。

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此是四明身子答去华意言此华不如法者意谓天有染心不如法故须去之也。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苦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怯者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

此是五明天女呵弹文即有四一正呵弹二释出得失为呵三譬四结就正呵云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此华是如法之华是不思议华非是世间思议之华此乃修无生如理万行之因感此如法实报无障碍之华又以如法心散之平等供养何谓不如法也所以者何去是二释出此华无所分别者天以无分别感此华还用无分别心散以诸菩萨无分别心华则不着以身子等诸大弟子强作分别谓生死异涅槃涅槃异生死故不能断别惑见思入菩萨位住鸠摩罗伽地正以有分别分别即是别见惑也类如界内因身见有边见六十二见分别邪获则有一切见使不得入须陀洹圣位若能息见无所执诤即断见谛成须陀洹果别见惑亦尔分别生死涅槃为二是则为见若能离此见者即断别见惑入别教圣位也汝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不能出别见惑何谓佛法出家是不如法此呵诸大弟子之非也观诸菩萨华不着身者以断分别想即是法身显出界内界外二种见思生死是真佛法出家名为如法故华自落也此即是约得失以往呵也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此是三譬显也开譬合譬显舍生死取涅槃即是分别故有见惑名不如法其意可解结习尽者华不着身结习不尽华则着身即是四结呵也此经文不但明有习亦有别见思之时即有界内通见思习气具如前引智度论解释也问曰定是有别结未断为是通结之习未尽也答曰若通教是界内结习解迦叶是习气起儛若约别教即别结未断故有习气如智度论明结使有二种一共二乘断二不共二乘断共二乘断者迦叶已断不共者迦叶未断故闻甄迦琴声不能自安如上说也今此经既明不思议解脱岂不用别圆二教断也但经文不的明者此是方等教犹带方便明义不得类法华经大涅槃经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舍利弗言止此久也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

此是第二明二种解脱体别不同二种体相不同即是思议解脱不思议解脱二种不同也此约但空不可得空分别不同义就此文即有四一明身子约事问天以理答二天以事问身子以理答三身子重决天女呵弹四身子称叹就第一文即有五一身子约事问天止此空久如二明天以理答三身子心迷重问四明天还以理答五身子方悟而默解今就身子问天止此室久如者身子是起教之端故就事止室久近而致问也二明天答如耆年解脱者此约理而答如耆年所得但空思议解脱之时真谛之理无久无近我处此室即是得不可得空住不思议解脱正道第一义之理本无言说无有久近耆年解脱既无久近那得问觅久近耶故将耆年解脱以斥答身子也三身子本以事问天忽将理答仓卒不解是故重问为久耶四天重答耆年亦何如久汝问我止此久如答如耆年解脱解脱之理无久无近云何问有久耶若尔者仁者所得解脱有久耶若仁解脱非久何得重问有久耶五身子悟天悬旨默而领解也。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解脱相也。

此是第三天以事问身子用理答也就此文即有五一明天以事问二明身子用理答三明天辨不思议解脱相四解脱释五结会一切法皆是也一天以事问耆旧大智如何而默者即是问何故默然无言也二身子用理答默然无言者正以见真谛理得解脱时言语道断无有言说今不知所云故默然也此就理故在事默然以为答也问曰身子于三藏教闻阿说示说三谛即是见有得道三谛有即是言说今何得言解脱无有言说不知所云也答曰有是教门岂非言说此用得证答故言无有是言说也如大集经明憍陈如比丘最初得第一义无言说之理此亦因有门入第一义无言说也三藏教明见有见空得道皆是教门若得道时同入第一义无言说理何处见有与见空之异若言异者今身子见有理得道那言吾闻解脱无言说也三明用不思议解脱斥身子等住思议解脱者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此正以不思议解脱斥身子等住思议解脱也所以者何二乘于文字生死之法不得自在为文字生死所碍故舍入涅槃非不思议解脱也今明文字相离生死即涅槃则生死不碍涅槃如芥子不碍须弥即是不思议解脱之相也四明解脱释者天言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所以然者名本召体体即是法法若是内是外两间名亦在内在外两间今求体法不可得无内外两间求名亦不可得无内外两间即是解脱岂得离文字方名解脱又解脱诸法无体但有名名若不可得即是解脱相此即是显出不思议解脱相异思议解脱相明二种解脱相之隔别意在此也五明结会者天言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若不离文字说解脱者何但解文字是解脱二十五有世间一切法皆是解脱也天自释言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悉皆平等即是解脱相也。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此是三明身子重决天女弹呵也文即有二一舍利弗重决二天女弹呵初舍利弗重决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所以身子作此重决者身子昔闻三藏教发真断三毒得子缚解脱证有余涅槃即是思议解脱今云言语文字皆解脱相如此者身子得思议解脱相是故有此问复次若言离淫怒痴非解脱者佛昔所说离三毒解脱岂得非也而今言文字皆解脱相也故须重决天即答言佛昔虽说离三毒之解脱佛说解脱为二根缘若为钝根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为利根无增上慢者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问曰若论增上慢义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身子等诸二乘无学人亲证罗汉是俱解脱人何得为增上慢也答曰若法华简众明增上慢是小乘未入方便道乖僻谬计以未发真得四果妄谓得四果为增上慢所以然者身子不被简出亲于法华最初得悟此经呵为增上慢者二处明上慢有异名若是身子于三藏断结齐教证思议解脱未闻知有不思议解脱滥谓其同诸佛所得解脱此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名增上慢此中弹呵折其叨滥之心呼为增上慢也所以然者若执三藏教通教所明真谛涅槃三乘同得俱入灰断谓佛亦然而佛证中道常住涅槃岂以见真谛偏空之理而言智断同佛所得所证此则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故说之为增上慢耳就其实齐教见真断界内结尽得尽无生智解脱知见不同外道及小乘未入方便位谬取也又圆教明诸佛菩萨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不舍八邪而入八正何时同二乘离淫怒痴舍八邪住思议之解脱妄计同佛所得岂非增上慢也天女弹之说为增上慢正意在此若于法华不名增上慢者身子既闻此经已被弹呵已闻诸佛有不思议解脱不与二乘人共自知所得非佛境界无有叨滥之咎但齐所禀教断结得解脱止宿草庵自念贫事是故在法华座不名增上慢不被简出菩萨无此执果住真叨滥之失皆亦不说离淫怒痴为解脱非增上慢人也若是不思议解脱离与不离俱不与二乘等共若是离淫怒痴为解脱者如前结习未尽华则着身就断离为语不但断界内淫怒痴若就不离为论非唯不离界内三毒亦不离界外三毒通文字别文字皆是解脱相何须断离此是显不思议解脱断与不断俱得自在名为解脱不同二乘不得自在非解脱也。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为增上慢。

此是四明身子称叹天也就此文即有二一身子叹二天答身子既闻说此不思议解脱妙法量其必得胜解脱证是故先称叹次问何得其辩乃尔也二天答先答次讥也答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大涅槃经言有所得者为小乘但空取证也无所得者名为大乘无得无证以不可得空故不住化城之果心心家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声闻人偏学而取证菩萨圆学而不取证具如大品经所明今明知四种四谛不可得故不住三权一实自在无穷故辩若是也今菩萨之人不得不证不同二乘入证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为增上慢此是因释寄讥也讥其得但空偏真谛尽智无生智证化城有余涅槃为究竟不求中道大涅槃是为佛法增上慢人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

此是第三明思议不思议力用不同上已明二种解脱体异体既有异力用理然不同身子未了所以有问因问有答即得分别其异也就此文即有二一身子问二天答初身子问云汝于三乘为何志求者此或约三藏教为问或约通教问今谓多是约通教为问也所以然者三乘人同禀通教般若若心志求声闻得尽无生智住有余涅槃舍此报身即入无余不可更修缘觉乘菩萨乘若志求辟支佛乘发真断结习亦住有余涅槃舍此报身即入无余不可更求声闻乘菩萨乘也若求菩萨观真断结有悲誓久住生死度脱众生不可退求二乘入无余涅槃故三乘虽同从般若观真断结发心志求各异不得并行即是正用思议解脱意是故身子问三乘为何志也。

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

此二明天答文即有二一约化佗答二约自行答若是化佗三乘皆志求也若是自行但志求大乘也初天答言三乘皆志求者若是通教菩萨无法身之本不能起应何得作三乘之化今明别圆两教接通教三藏三乘根性人则法身起应化他故现三乘皆志皆用如文殊于二万世作辟支佛化人何况不能作三乘虽复数数生灭而法身常行一乘故言约化佗利物随物根缘则志求三乘也。

舍利弗如人入瞻馥林唯嗅瞻馥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

此是次明自行若法身受道如法华经明唯此一事实无二亦无三也若就自行为四一正显一佛乘二引释梵证三明止此室十二年四明室有八未曾有事一正显一佛乘者先譬次合先以瞻馥林譬者瞻馥香气芬薰虽有余香其气微弱故但用瞻馥当其林名亦以入林唯闻瞻馥香气今明圆教自行受身之时亦不无三乘方便法门故法华经云及佛诸余法诸余法工用微弱不及大乘功德法味深远故法身菩萨但禀大乘进道不贵声闻辟支佛所行功德故合譬云入此室者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二乘功德香也室空本表十方佛国皆空法身菩萨清净圆智既栖止此理岂乐偏空之智也问曰天言但不乐二乘香何得三乘皆是化佗方便也答曰三藏通教明大乘同依但空与二乘功德同但以大悲利物为异也问曰云何言三乘皆是利物一佛乘但是自行答曰三乘随他意语故一往皆是利物一乘随自意语故一往对自行实论皆有自行化佗义通问曰若皆有自行化佗之用以何为异也答曰瞻馥香气岂同余香气即是正辩不思议一佛乘用不同思议三乘之用也。

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悉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

此是二明引释梵入此室皆乐佛功德发心而出为证释梵是具足有为缘缚入室闻佛性大乘尚能发心求佛何况法身菩萨已契无生在毕竟空寂室而乐二乘功德是证不思议佛乘之用不同二乘思议功德之用如瞻馥林香气不同余香气也。

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

此是三明止室久近也身子问止室久如今正以理答上问也有师言寄十二年在室恒闻大乘斥身子十二年前闻小乘此恐未必然也如六年闻鸯掘经明一佛乘又尔前呵诸弟子菩萨岂十二年前不闻大乘也今言文字相离即是解脱者十二因缘即是文字文字相离即是解脱得约十二文字而明解脱久近是故以事表理云止此室十有二年也十二年者即表十二因缘明十二因缘约教即有二种不同一约三藏教通教明思议十二因缘二约别教圆教明不思议十二因缘如涅槃云十二因缘有四种观下观声闻中观缘觉此皆不见佛性上观菩萨上上观即佛皆见佛性也身子亦观十二因缘但得思议解脱天亦观十二因缘得不思议解脱因缘既同又俱是解脱上天答身子止此室如耆年解脱无久近那忽问久近耶若约别圆教明十二因缘如大品经云十二因缘独菩萨法不与二乘共也二乘离文字解脱无有言说菩萨不离文字解脱得有言说故得约十二年以明久近此十二因缘文字即是解脱之久近此是无久近之久近是以天答言止此室已十二年也当知十二年者正是表文字之十二因缘独菩萨法也修此不离文字大乘不思议解脱岂复习于声闻小道离文字思议之解脱也问曰上经文天云以因缘法得度我为辟支佛乘那得言独菩萨法也答曰此是方便教与而为语言因缘是辟支佛法了义教夺而为语辟支佛则无分也所以然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若观因缘不见佛性岂知根本无明十住菩萨虽见佛性不穷无明尚不了了何况辟支佛也当知不离文字十二因缘独菩萨法若不离十二因缘文字即不离一切文字故言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二乘法但闻菩萨不可思议诸佛之法者当知十二因缘实相非因非果而因而果独大乘菩萨诸佛法也。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

此是四明此室有八未曾有事文即有三一标八未曾有章门二辨八未曾有相三结斥二乘一正标八未曾有章门者即是不思议解脱用二乘住思议解脱之所无也今释此室有八不思议用正对大般涅槃经明大海有八不思议事譬大涅槃八不思议事其义孱同但名目次第小小前后此为赴缘前后小不同也。

何等为八此室常有金色光照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

此是第二辨八未曾有相文即有八常以金色光照者事解可知若约理即是空室表常寂光土佛性第一义光显也昼夜无异者即是寂而常照智慧愚痴不二不以日月者不假权实二种缘修之照也二乘思议解脱无如此事故名未曾有也大涅槃经明同一咸味谓一切众生同一佛性等即其义也。

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

此是二未曾有法即是若入法性真空常寂光土则无界内界外之烦恼垢也大涅槃经明大海不宿死尸譬界内外若犯重禁即是大乘佛法死尸诸罪垢不得入常寂光土也。

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佗方菩萨来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

此是三未曾有法释梵即是有为缘集之流来归性净之理表将入常寂光土也佗方菩萨来往不绝明自行化佗入诸佛土随方利物同归法性常寂为本法身常栖此理故言来会也大涅槃经明大海渐渐转深所谓五戒乃至佛果即是渐深之义也。

此室常说六波罗蜜不退转法是为四未曾有难得之法。

此是四未曾有法所言不退转法即是四教明六波罗蜜四种不退若念不退则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大涅槃经明大海潮不过限譬宁失身命终不犯恶恶即六蔽终不退起六蔽也。

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曾有难得之法。

此是五未曾有法一切法中无挂碍智说不可穷也即是胜妙无障碍果报如甄迦罗琴说无作四谛无量四谛之法大涅槃经明大海深难得底譬法化之声。

此室常有四大藏众宝积满周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曾有难得之法。

此是六未曾有法事解易解即是四教所诠之法亦是观十二缘四种法藏若施十法界众生无尽也涅槃经譬大海有种种宝藏譬譬是经即是无量宝藏谓四种三十七品婴儿等行四种圣人功德宝藏等无量宝藏也。

此室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阿閦佛宝德佛宝炎宝月宝严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难得之法。

此是七未曾有法明此室十方佛现即是大士观十二因缘空得念佛三昧十力诸佛真应法身随念现前也大涅槃经亦明大海是大身众生居住处譬大众生者谓佛菩萨大智慧身大心之所住此经明十方佛现即其义也。

此室一切诸天严饰宫殿诸佛净土皆于中现是为八未曾有难得之法。

此是八未曾有法此室天宫净土皆现者上现室空表诸佛土皆空又上经文云虽知诸佛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殊胜佛土之业悉现当表此也大涅槃经八明大海不增不减譬大涅槃亦尔无边际故乃至一切性同一性故即是室空表一切国土现皆空也此之未曾有事不思议事用岂同二乘住思议小道之功用也大涅槃经譬八不思议即是义也对义虽复名字前后小小不同善巧之会大意同宛然可见也。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乐于声闻法乎。

此是三明结斥也若此室常现八未曾有法即是观众生十二因缘住不思议解脱成八种不思议用谁有证此解脱更乐观十二因缘住无用之思议解脱也若离文字生死得解脱者此则无用八也。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

此是第四品大段明不思议解脱神变自在若论不思议真性解脱无有转与不转约行随缘利物能有转不转如大品经明须菩提问阿鞞䟦致转义佛答言转故名阿鞞不转亦名阿鞞䟦致若观众生入不思议法性不染不滞者转不转俱得是阿鞞䟦致也今明此既得无生法忍深达法性能转不转皆合阿鞞䟦致义故有此一段之事也就此为二一身子问二天女答此即身子问所以作问者身子犹用三藏教意问也三藏教明菩萨具五事名不退转谓得宿命智诸根具足不生下贱家不生三恶道不受女人身具此五法名阿鞞䟦致今此天女辩才如此既有胜人之解应是不退而身为女像若是女人岂能如此故知挟三藏明不退菩萨义问于天也但身子神力非目连所及如置带于地目连尽其神力天地大动乃遂不能动带虽有此神用止是思议俱解脱力今欲显不思议解脱力用身子问何故不转女身也。

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乃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

此是二明天答就答文即有三一明不转二明转三明非转非不转即是成此品观众生入空不空非空非不空观之三谛也一言不转者观众生从世谛如幻等入真谛如第五大第十九界等喻无有转相亦如身子上答天吾闻解脱无有言说此即上明真谛毕竟不可转也二明转义者若依如真谛永无转法还入假名字引导众生得有转义如幻化等像虽无定实之法不妨假有名字亦得言转此即从空入假观如上第二观众生俗谛但假名字如幻化等也三明非转非不转义者转不转皆不可得故不同真谛如第五大不转故不同幻化名字之转离此二边故言非转非不转即是中道正观如上第三观众生如无色界色等譬也此三义正成上观众生三谛空理但与上小不次第相应者上为一向明入义今明转变与三观相同也今就一明不转文即有三一天以正观譬显反问身子依所见答三天女呵弹以正观譬显反问身子云我从十二年来求女相了不得即是观十二因缘法性求男女相不可得当何所转也今言男女相非止约人世间男女之相无量皆不可得皆如幻化从十二因缘理寻无明行等本非男女颠倒妄见则有男子之相今观此十二因缘本性无有男女若有男女是为二相是惑情妄计观因缘入真则不见二相故男女相于十二因缘中毕竟不可得也世间之男女二相之法未必一向是人诸法皆有二相正报为论为男女依报而论天阳地阴日阳月阴四时五行皆是男女相大涅槃经云若以贪爱母无明以为父母即是女父即是男乃至出世法禅定法为女智慧阳法为男福德为女智慧为男智度母为女方便父为男慈悲为女善心以为男假名二相皆男女义若观十二因缘即是佛性即是法性法性真理尚不见一何得有二若无有二尚不见一切世间出世间有二相之男女何处有人身男女相也故天女观十二因缘求女人相了不可得既不可得当何所转那得劝转女身也又若就世谛亦有不可转义谓三义故女身不可转也一者业不可转二者神通力不可转三誓愿不可转一业不可转者于无明行所造作男女等业受报业若不转报亦不转如舍利弗为男业所成莲华比丘尼为女业成虽得罗汉断子缚尽乃是转其因不作未来之果不妨犹有女相以女业在业若不谢决不可转若大涅槃经明诸女业谢为男此是闻法罪业灭故得转也二神通不可转者如天女以不思议之神通变身子为女若未舍神力一切天魔外道二乘尽其神力无如之何亦如天女若不摄神力身子永无得转之期故云菩萨神力变为女不可转也三誓愿不可转者如佛法身菩萨赴机应为女身为化众生随诸国土应以女像得度即现女形若众生未度此应终不可转会使众生入道得益机息应女身转如净名以众生疾故现疾众生未愈疾亦不愈故言誓愿应现之女不可转也今将此三不可转意反问身子何不转女问也此即十二年观女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也譬如幻师化作男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此非正问今身子作此问则非正问所以天还用此问问身子为正问不也。

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

此是二明身子领解幻无定相当何所转即是身子自臣所问非也。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

此是三明天女弹呵天女因身子领解自臣非问即便弹呵一切诸法亦如是无有定相言一切者即是上来男女二相阴阳定慧善权智度等一切诸法皆是虚妄分别作此二相观十二因缘求实毕竟不可得当何所转汝既答云幻法无定云何劝转女像即是弹呵也。

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

此是第二明转义即是转故名阿鞞䟦致深达转性如空不可得依随世俗得有二相男女不定从空入假但以名字分别得有转义也就此文即有四一天自变为身子问何不转女身二身子以女像答不知何所转三天解释四引佛语为证一天自变为身子转身子为天女而用身子像问者即是上明神力变为女若不摄神力不可转义也此表若业不转凡夫女不转若机不转佛法身菩萨应女身不转也。

舍利弗以天女像答言我不知何转变为女身。

此是二明身子以女身答也不知何转所变者明身子依三藏教学虽有神力乃胜目连终是思议之神通故不能制大菩萨不思议神力故为天所转也今菩萨以不思议神通转变非思议神通所知故云不知何转也。

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

此是三明天为解释天言舍利弗能转此女身一切众生亦能转者身子为神通所持遂不能转一切女人为业所持那得能转若一切女能不除业而转女像者则身子亦能转此神通也如舍利弗非女为佗神力变为女身一切女人而为业力变为女虽现女身四大五阴十二因缘中女相毕竟不可得即非女也若身子为神通所持而不能转一切女人为业所持亦不能转者今天女亦是愿力应女像众生机缘所变亦当转也如镜对面无面现面像面若不离不可转镜内像也。

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此是四引佛诚言为证如佛说一切法非男非女何但世间众生男女是男是女男女如前所说阴阳定慧善权智度等一切法皆如此非阳非阴非善权父非智度母等即是非男非女也。

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此是第三天摄神力也即是非转非不转不同幻化之俗非不转不同五大之真即是中道义如上明无色界色等譬故此三义即是成上观众生入三谛理意也就此文即有四一摄神力复舍利弗身问女相何在二身子答无在无不在三天印其言成中道非转非不转之正意四次引佛说为证一摄神力复身子问女相为何在者表一切众生业谢则女转不见女相若众生机谢则愿力应女亦谢无女相也。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此是二身子答三天印可四引佛语为证也身子答言无在无不在者女身色相虽灭不见有在不在也天即印可此言是会中道之说诚前观众生至源义故印可也次引佛语为证者非但称会天意上不乖大圣所说正道义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

此是品之第五大段身子问没生此正显不思议解脱出没自在真应本迹也所言没者即是法身之本生者即是应化垂化垂迹利物正欲显成上来观众生入空至一实谛穷源彻本名之为没如此观众生行三十种无缘大慈善根力熏出受身利物名之为生又解没生即是应身垂迹非没非生即法身本义此下凡诸问答皆是研究显成上来净名所说观众生义也就此文有四意一身子问二天反答三身子重问四天为解脱疑初身子问者此正约三藏教或用通教意作此问也所以然者三藏明佛一人无余涅槃灰尽此但有没而无生也三藏教明二乘入无余亦但没而无生通教明佛二乘亦尔但三藏教明菩萨不断结为化众生虽没更有得生之义若依通教菩萨既异二乘二乘有习无愿不受后有但没无生佛虽有愿以正习俱断但没无生菩萨虽断正使有习有愿故得有生今正约三藏教明既未断结必应有生当生何处也二天答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此答意正明佛法身之理本无有生应同群品而有生此如化生非有结习生也天亦得法身亦同佛应生非结习生故言吾如彼生三身子重问佛化所生非没生也明身子不知天意在应化乃取三藏教意谓佛有余报身能作化生化无体质无而欻有无有定相舍此往彼菩萨有结业受生那同佛所化生故云佛所化生非没生也上天以别教应化答身子不悟既执三藏佛报身能有所化故言佛化所生非没生也四明天既知不悟玄旨顺之而取通教意答一切众生犹然亦非没生众生往来五道何曾是实皆如化非没生者天亦是化岂有没生也此是一往答耳正意在法身应化至净名述成真应本迹其义方显是则佛所化生乃是应化天得法身随有所生皆是应化故非没生也。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

此是品第六大段身子问得菩提久近即是显圆教成道义也就此文即有二一身子约三藏教问得道久近天约不思议真谛答二身子约思议俗谛问天约不思议真谛答此即是一明身子挟三藏教八相成道意问天约不思议真谛答身子问既为利物化众生何时当坐道场八相成菩提也天女即反质之有二意一者若舍利弗还为凡夫我当成菩提若言悟真断结无有更作凡夫之理我得不思议之道已除别惑那可方依三藏教通教修道断界内思久如八相成道故云我得菩提亦无是处若见思议真无学遂作凡夫我入不思议真无生乃为八相成道身子证真遂不作凡夫天入不思议实相那得八相成道然罗汉能化作凡夫此凡夫非真凡夫天得无生于法身成道还非八相成道若有界内众生应以八相成道得度者即现此八相成道也罗汉实不更作凡夫天得无生亦实不八相得菩提此是覆相并释也次身子答曰我作凡夫无有是处天即并云我得菩提亦无是处天所以作此并答者若身子问法身究竟成佛此乃十住菩萨不见其始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天设答身子时节久如如法华经明大通智胜成道来十六王子因行数量身子岂能知此此则不须致问天八相菩提也只得无生法忍已得法身随众生应有见佛之机即能八相菩提为化众生非究竟菩提如身子实不更为凡夫天亦实不八相得菩提也次天自释言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此是法身观不思议真谛毕竟空无方所诸佛所不能行诸佛所不能到故说无有得者也。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汉道耶曰无所得故而得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

此是二明身子约思议俗谛问天约不思议真谛答身子问言今诸佛得菩提如恒沙此将通教明俗谛八相成道为问故如恒沙也所以然者三藏教不说十方有佛虽有此意义不彰显天曰答仍反问皆世俗文字说有三世之佛非是真谛而有三世所以然者大品经言若有一法过涅槃我亦说之如梦如幻又金刚般若论云应佛非真佛亦非说法人世俗假名说有三世说有此佛实而为论无此佛也天即反质身子得阿罗汉耶身子答无所得而得此大品经四句问善吉得道善吉答不住四句而实得道此是绝思议四句而见思议真谛得道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绝不思议俗谛四句见不思议真谛得道也所以然者天意小乘思议得道尚以无得为得何况大乘不思议得道而不绝四句无所得得道也。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此是品大段第七净名述成天女上答身子皆实不虚也文即有四一明已曾久值佛二明游戏神通三明无生忍四明愿随意现上来虽复舍利弗研问不能令此义得显今净名述成天女答六义方显也一明已曾供养九十二亿佛者即是顺佛教能观十二因缘三谛故得栖此毕竟空室乃以慈悲熏现女像散如法华平等供养表通惑已尽别惑侵除得文字性离不思议解脱即是述成天女答身子初问明若离别惑华不着身亦述成答身子第二问明思议不思议二种解脱相不同也二明游戏神通誓愿具足者即是述入瞻馥林不嗅余者香亦述成答第四转女身问如本愿故现女身也三明得无生忍即是述成第六身子问久如得菩提天女答菩萨亦如是无所得故而得即是法身成道义也四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即是述成第五身子问没生天女答如佛化生法身出没本愿应化众生则有出没真应本迹义显也问曰身子何故前问没生次问得道久如净名述成何故前述成法身成道次成没生也答曰身子述心而问绝事至理净名以理述成得无生法忍即得法身方有应用也身子上来虽有六问天女答无滞正意犹为难见今净名用此四义述成正意方乃分明也。

维摩罗结经文疏卷第二十四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