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楞严经指掌疏卷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京都拈华寺贤宗后学达天通理敬述

嗣法门人(兴宗祖旺誊清怀仁祖毓较字)

三显见不灭四。

一会众因悟请益。二匿王疑断求决。三如来通为显示。四王等踊跃喜庆。

初。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

○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初因悟庆快。阿难大众。既闻是心之示。复闻不动之诲。则非心名何之惊离此更无之怖一时顿释。故云身心泰然。泰然者安舒义。谓内心既安。外貌亦舒。所谓庆快平生是也。

○念无下念昔形今。遥忆最初莫穷其始故曰念无始来。晦昧本有转成赖耶。虽能生诸缘乃缘所不及。故云失却本心。内摇外奔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故云妄认缘尘。缘尘即六处识心。分别言其用。影事显其相耳。今日开悟者悟见性是心。其体不动。法身再续。慧命更延。故云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反显失却本心如背母失乳。妄认缘尘如身悬命危。今昔相形何庆如之。上云身心泰然者以此。

○合掌下具仪希益。愿闻等非彼言请。乃经家描写其意。良以上科中境动而见性不动其理易明。至于头摇见转身动心移而言一动一不动者其义难分。故尔合掌礼佛。其意盖欲如来显出此心所以为真为实。显出此身所以为妄为虚。必令现前生灭之身。与不生灭之心。二者一一发明其性体。庶取舍定而不至颠倒行事矣。会众因悟请益竟。

二匿王疑断求决。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

○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

○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初曾闻断灭。灌顶云。域中四大道为第一。人法王中出世为胜。今问道于法王。礼须起白。我昔指楞严已前。诸语词也。如上两科诲敕楞严乃有。故已前未承此明正法未及染神。显邪说易入也。见迦旃延等出先入邪说。迦旃延此云翦剃种。姓也。名迦留鸠陀。此云牛领。其人计罪福苦乐皆自在天作。毗罗胝此云空城。是其母名。子上加之字依主释也。自名删阇耶此翻圆胜。其人计修苦行以酬往因。此外道六师中二。虽说道不同皆宗断见。故曰咸言。死后断灭者谓灵随气散无复后世。此方迂儒亦多同此计。但不名涅槃其为害少细。涅槃此云圆寂。或灭度或寂灭等。虽有多义犹以不生灭为要。彼迦旃延等反以断灭名之。信其说者必至拨无因果妄为圣证。正言不入。诸佛不度。其为害不可胜言。此匿王未闻正法先受其惑也。

○我虽下述疑求决。值佛即指今日。染邪既久领见未深。舍非决定取无果敢。故自述犹疑。疑而云狐者以狐性多疑。渡冰听水再四不果。人之多疑者似之。既犹狐疑但是似领未到不生灭地。故求如来云何发挥。云何者云何设方。发挥者极力显示。其意盖欲现量亲见体证。了知此心必到不生灭地而后已也。

○今此下代众达情。诸有漏者意指生死凡夫。现在人天中者。以彼唯慕有漏。方欲舍生趣生。一闻断灭各各惊疑。故云咸皆愿闻。后文与王同喜即此众也。匿王疑断求决竟。

三如来通为显示(真妄混淆会众请示。死后断灭匿王求决。如来圆音一唱。随机各符其心。故云通为)三。

一显示此身虚妄。二显示此心真实。三结示现前二性。

初(此与下二科。乃克就经文而立。以前文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等极难销会。故分而科之。庶请酬相应对阅自知)二。

一略彰变灭。二详叙变灭。

初三。

一徴定此身终灭。二问答必灭之由。三印其所说不谬。

初。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初问身常变。佛告大王者。欲于此身显示虚妄生灭性故。正脉云。以王发起者有二意。一就王老相易示迁变。二显身无常至贵不免。愚谓此二意似合四悉前二。若兼对治断见指示不生灭性。则四悉具矣。就匿王示会众。故言汝身。世人多以身之现在不觉迁变。故特约现在问之。因求反徴故曰今复问汝。金刚帝释宝也。有坚利二义。今取坚义故曰常住不朽。惟法身可以同此。若复肉身乃父母所生。有为有漏安得不坏。如来明知故问者。恐其耽着世乐不复警念无常法故。

○世尊下答以终灭。终者究竟义。从犹归也。言此身本属无常。纵以宿因报感长年。而会必有离究竟归于变灭。此亦因闻断灭惧其速死。时时体验此身故所答不谬。

二问答必灭之由。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初问知灭由。人皆曰少壮同体。百龄一质。所谓徒知年往不觉形随。而匿王独能超出常情。审知变灭必有所由。故问以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尊下答以观知。我此句。先以判定此身是无常变坏法故。因是无常变坏。所以虽未曾灭谛观自知。我观现前者即谛观现前生灭身也。念念迁谢者如前念延至后念。则此身故熊已随前念而迁谢故。故态既谢。则后念之身又是一新人矣。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但新无常新故曰新新。谓新而复谢。谢而又新也。一念既尔。念念皆然。故曰不住。由不住故。须臾变新作故。故曰如火成灰。灰无常灰。顷刻转故为新故曰渐渐销殒。谓销殒故灰显露新火也。亡亦殒义。正由殒而复新。新而复殒。无所底止故曰殒亡不息。现前既尔将来亦然。故云决知此身当从灭尽。正脉云。只此数语便可警念无常。剧贪世务者宁不惕然。

三印其所说不谬。

佛言如是。

观现前迁谢。知当归灭尽。于理极成。故印以如是。略彰变灭竟。

二详叙变灭三。

一今昔殊异。二时年迁变。三细沉知灭。

初。

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世曾。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

○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初佛令自较。王重出世以佛为尊。佛尊世法以王为大。递互相恭。则佛法得世法以行。世法资佛法以立也。龄同年。从犹随也。言匿王生年六十有二。虽未极衰极老已随衰老之列。颜色相貌自不如昔。况复童时。问以何如者令其自较。何所似于童子时也。

○世尊下承教历述。始生曰孩。始行曰孺。所谓孩提之童是也。皮不枯悴文不粗涩故曰肤腠润泽。肤者身之皮表。腠者身之文理。滋润滑泽。亦孩提所固然耳。年至长成者。谓二三十岁长大成人时也。精神方以周足故云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者。即现前六十二岁已觉颓败时也。不久便至极暮故云迫于衰耄。迫近也。七十曰衰。八十曰耋。九十曰耄。至此则极暮矣。

○形色下结显迥异。形色者形容颜色。枯悴者枯槁憔悴。非若童时之肤腠润泽。精神者精血神气。昏昧者血衰气微。非若少时之血气充满。发白面皱者迫于衰。逮将不久者近于耄。逮犹及也。如何见比者犹言怎么能相比也。充盛即少壮之时。少壮之时尚不可比况复童年。自觉其迥异矣。

二时年迁变。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

初如来引说。意谓据汝所说形容朽于昔年。想从昔至今应非顿然便朽。汝向亦自觉乎。

○王言下答以渐至。变化者变少为壮。化壮为老。密移者行迁业运。密密变移。此系幽隐妄想凡夫粗心莫辩。故曰我诚不觉。庄生喻夜壑负舟孔子谓不知老至皆此意也。寒暑渐至者据理拟对。言我虽不觉。以理拟之。盖是寒来暑往迁变流易渐渐至此。诚如佛言不顿朽耳。

○何以下徴释渐义。我年二十等长不如幼。三十之年等壮不如长。于今六十等耆不如艾。盖十岁名幼。二十为长。三十曰壮。四十谓强。五十称艾。六十号耆。中缺艾不如强强不如壮者超略言之。可例知故。由此后后不如前前则寒暑渐至可知其概矣。灌顶云。因果经。释迦谱。并明匿王与佛同日而生。则楞严说当佛六十二岁。属般若时非余会摄。

○三细沉知灭。

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

○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

○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初牒前粗推。我见密移者谓如我上说。是我所见密密迁移之行相也。殂落者死之异名。古释云。魂升于天曰殂。魄归于地曰落。今则但取迁变之义。犹云虽此迁变尚未是不觉之密移。以其间迁流变易且限十年言之。

○若复下就中细思。言上来十年一变尚属可见。降斯似非所觉然亦未之思耳。设若令我微细思惟。自觉不待十年。故曰其变宁唯一纪二纪。纪谓十二年也。今则不必十二。但是牒前十年以变其文。犹云岂唯十年二十年一变也。实为年年有变。月化日迁准此可知。

○沉思下沉观知灭。沉思者沉静其意而思。谛观者谛审其几而观。刹那翻最少时。俱舍云。时之极长名劫波。时之极少名刹那。重言刹那者言不唯日迁。实为刹那刹那之间即有变更也。仁王云。一念中具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是知刹那犹在念中。既刹那有变。则一念一念之间皆不得停住矣。既念念不得停住。验知将来毕竟无常。因云故知我身终从变灭。显示此身虚妄竟。

二显示此心真实二。

一问答许示。二借事显发。

初。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初牒悟示问。佛告大王者。欲于此心显示真实不生灭性故。见变知灭是王所悟。牒之为发问之端。灭中不灭正王所迷。问之为发悟之机也。

○波斯下秉心实对。匿王正恐断灭。忽承不灭之问。急于求示。故合掌秉心而白。我实不知者非是谦伪。若果其知之自不惑于断见。

○佛言下许示不灭。言汝既不知我今即于生灭身中示汝不生灭性。

二借事显发二。

一引叙观河。二例水显见。

初。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问以几时见水者。欲取童时之见与今耆零之见显不变也。答以三岁即知者。正显孩提之年已同耆零时之性故。恒河正音殑伽河。此云天堂来。以此水自雪山顶阿耨达池流出。状其来处最高故。提抱曰携。朝礼曰谒。耆婆此云长命。国俗祀之乞寿。慈母为子因携之而谒焉。

二例水显见二。

一先辩能例之水。二次显所例之见。

初。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

○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初牒身有变。二十之时等牒前粗推。约十年一变也。乃至等超略三四五十。言六十故。举整略零故不言二。日月岁时等牒前细推。极念念不停也。时即刹那。日月岁逆次说故。

○则汝下例身问水。三岁至十三且约十年问也。其水云何者。言身既十年一变。未知十年之内水性亦有变不。亦故问也。

○王言下答以无异。言宛然无异者但取其湿性不改。碧色同前。若以水势言之。则十年之内不无泛涨缩消之异。乃至等超略三四五十。言六十二亦且以十年不变答之。

二次显所例之见。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

○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初牒面有变。前科牒时年迁变之文。此科牒今昔殊异之语。其面必定等据所伤以断其必变也。

则汝下例面问性。今时与童时者约今昔相形为问。见有童耄者耄取衰老之义。非指九十岁言。言面既今昔有异。未审二时观河见性亦有异不。以童耄即异也。

○王言下答以无异。例上水性不改。因悟见性体同故直以不也答之。然亦唯取始终能见。若以根言。则六十年内不无清明昏华之异。(问。不动科中。已知身动而见性不动。与此何异。答。前虽已知。但一时觉照而已。至若现前生灭与不生灭实无智以自分。今佛假匿王历历显出。而阿难等前此所觉所照自应转更增明。非彼若也)显示此心真实竟。

三结示现前二性二。

一正以结示。二怪责轮迷。

初。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皱约颜貌仍取殊异中文。变约时年仍取迁变中语。然面皱而见性不皱身心之妄真判然。皱变而不皱非变身心之虚实攸分。变灭而不变无灭则生灭性与不生灭性各有发明。会众之请至此酬矣。

二怪责轮迷。

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云何者怪责之词。言既具不生灭性依之修证便超生死。汝等云何不取。反在生灭身中甘受汝之生死。自取轮转。已是错矣。而犹引彼末伽黎等一类外道都言此身死后全灭。岂非错之又错。真为迷之甚者。末伽黎此云不见道。其人谓罪福苦乐不因行得。与迦旃延等同宗断见。佛恐匿王舍彼从此。故互出之。都言即同咸言。全灭者身灭性亦随灭。理实不然。故尔结责。匿王断灭之疑自此永尽。如来通为显示竟。

四王等踊跃喜庆。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

○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初闻言生信。王闻是言虽通承前文。而得力处在结责中末后二句。盖匿王本不求取真心。虽闻不变无灭不以为喜。又匿王本不求出生死。虽闻受汝生死不以为惊。唯闻不许全灭显有后世。顿销断见之疑。故云信知身后云云。舍生趣生正四相中人相。匿王迹居凡位故唯信此。

○与诸下与众同喜。大众者唯就匿王一类。位在人天中者乐着生死。惧成断灭。信与王同故不禁踊跃于身。欢喜于心也。向谓身后全空。今知身后有性。且得舍生趣生。故云得未曾有。(问。大众语宽何得但指凡位。答。权小信此喜此是损非益。然彼非无喜。但喜其较前不动科中转更增明。既非新悟。故不叙也)按阿难所请四义中此科正明常义。显见不灭竟。

四显见不失二。

一阿难执此疑前。二如来显倒无失。

初。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

○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

○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初起座具仪。疑佛语而致请。非同常说故须礼跪而白。

○世尊下按定现说。若此者指上所说。上唯举见。此复兼闻者。以元是一体。见既不生不灭。闻性可例说故。而言必不生灭者正按定佛语。为下致疑之端。

○云何下反疑前言。意谓据佛现说。似应无所遗失。云何世尊前来名我等遗失真性。且责以颠倒行事。此又所不解也。

○愿兴下求佛除疑。兴谓发起。谓愿佛发起慈悲心故。纤疑在念。尘垢障心。若蒙慈悲洗除庶能获不灭乐。出遗失苦矣。

二如来显倒无失二。

一法喻合明。二普为开示。

初二。

一借臂为喻。二约身以合。

初三一垂臂为倒喻。二竖臂为正喻。三相换无失喻。

初。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垂臂下指者喻违真逐妄。示阿难言者令因喻详法。母陀罗此云印。手以印名者以能随事结印。成益破恶神用不思议故。问以为正为倒者。欲假此以喻正遍知身及性颠倒身也。答以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者。喻建化门头。以违真逐妄号性颠倒身故。而我不知谁正谁倒者显臂无定相。喻实际理地。性颠倒身即是正遍知身。正遍知身即是性颠倒身故。然此中答文虽出阿难。亦佛意借口为喻。故无妨配释。

二竖臂为正喻。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佛意既建化门头以违真逐妄号性颠倒。即问建化门头更说何者为正遍知。故仍就喻中问云。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答以竖臂上指者喻反妄归真也。反妄归真。约建化门头说为正遍知身。故以则名为正喻之。

三相换无失喻。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

佛即竖臂者喻建化门头有反妄归真事也。若此者指上竖为正言。意谓若此上竖为正。则所称颠倒者不过将手稍之首与臂根之尾上下相换而已。岂离正臂外别有所谓倒者。用此为喻。喻建化门头若以反妄归真为正遍知。则所称性颠倒者不过违真逐妄真妄交错而已。岂离正遍知外别有所谓性颠倒者。是则妄非真外。因认妄而说遗真。正为倒本。缘背正而称颠倒。知此喻者自不疑名为遗失及责以颠倒语矣。借臂为喻竟。

二约身以合二。

一总合。二别合。

初。

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

一倍者三分之二。犹云多一倍也。言上竖为正。下垂为倒。诸世间人多一倍皆如是瞻视。似可为凭矣。若以此为例。则知汝之杂染色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所以称倒称正者不过以违真逐妄反妄归真比类形显约义发明而已。岂真有正倒哉。

二别合。

如来之身名正遍知。

○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初合竖臂为正喻。如来之身即清净法身。若以阿难之身。比类形显。约义发明则名正遍知身。盖以反妄归真成正知见遍知一切。与彼轮手上指者无异。

○汝等下合垂臂为倒喻。汝等之身阿难及众身也。未证清净法身。皆为杂染色身。若以如来之身。比类形显。约义发明则号性颠倒身。盖以违真逐妄成颠倒见认妄遗真。如彼轮手下指者无异。

○随汝下合相换无失喻。名字处宜连上为句。意谓比类发明似有正倒。其实本无正倒。如不信者随汝谛审观察。此是汝身。此是佛身。汝身所以称颠倒者不过以佛身比类假立名字。究竟何处号为颠倒。盖如来明知无处而故为难问。令自觉也。于时者即如来示问时也。阿难大众承教谛观故曰瞪瞢。瞪直视。瞢不明。谓瞪久反昏也。瞻佛者先观佛身以求正处。以正倒相对欲因正而识倒故。目睛不瞬者求正处不可得也。正处既不可得。反观自己身心何处为倒。故亦不知。是知佛身生身本无正倒。虽名倒无失。不过真妄交错。亦如金臂轮手首尾相换者无异。法喻合明竟。

二普为开示三。

一示以正见。二责以倒执。三就喻结叹。

初。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

○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初叙意标告。佛兴慈悲者欲与正遍知乐。及拔性颠倒苦也。瞪瞻不瞬。如盲如痴。故可哀愍。不唯阿难大众亦尔。故及之也。正脉云。应不失时名海潮音。以此时阿难大众。适当可教之时。佛即及时而应故。遍告同会者一音圆被之义。

○诸善下引说唯心。灌顶云。常说者大乘深密等经也。色即十一色法。心即八识心王。诸缘者生心有四缘。谓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生色唯二缘。以不须所缘及无间故。心所使即五十一心所法也。随心驱役故名为使。诸所缘法即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及六种无为。以不相应行亦是识之所缘。六种无为又是智所缘故。广如唯识百法论说。现变起也。心之一字。虽即见闻觉知。乃指离妄纯真之体。无明不觉三细俄兴。境界为缘六粗兢作。故云唯心所现。作是观者名为正见。

○汝身下直指令悟。汝身者直指阿难四大之身。汝心者直指阿难六识之心。皆是者无不是故。从来不昏曰妙明。即心之照用。从来不变曰真精。即心之寂体。寂照互融。体用无碍。故总以妙心称之。依起信即一心本源。依华严即一真法界。诸法皆为所现。阿难身心自应亦是中所现物。此如来直指阿难即现前身心证诸法本体。成正知正见也。示以正见竟。

二责以倒执二。

一法说。二喻明。

初二。

一违真逐妄。二认妄遗真。

初。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

初责以违真。云何者怪责之词。遗失等皆所责之咎。本妙即上科妙心。以是本来自妙非修得故。圆乃通融流动用之相也。宝乃清净坚实体之相也。用则从妙起明故曰妙明。显是即体之用。体则即明而妙故曰明妙。显是即用之体。是则心之与性用体暂分。亦有不分。以义既互融开合无碍。故经中或单言心。或单言性。或心性对举。讲演者随文立义勿拘执也。认悟中迷者以此乃悟时心性。下之昏扰扰相乃迷时心性。然妄依真起。迷从悟生。故是悟中之迷不认则即妄即真。全迷全悟。正由误认。所以与真永违。与悟永隔也。

○晦昧下责以逐妄。言心性本妙。云何遗失。又正在悟中云何便迷。故约晦昧为空等出其由也。始由一念妄动隐覆本妙故曰晦昧。此处即是赖耶。以正晦昧时即是真妄和合时故。次由赖耶转出见分。于本无一法之中妄作空相故云为空。后云迷妄有虚空是也。盖空唯顽虚。亦晦暗相。但见分不守暗相。坚执欲缘。遂于空晦暗中凝结暗相而成世界之色。后云依空立世界是也。然世界有二。一情。二器。至此乃三细具足。以赖耶即业相。见分即转相。空界即现相。下乃六粗。色即上之所现。依此为缘起于智续二相。故云色杂妄想。谓于境界色中杂以二种妄想心故。想相者想彼色相。执取计名起业。由此能感未来之生故云想相为身。至此乃六粗成就。以身即业系苦相。此责其由细向粗展转逐妄而不返也。违真逐妄竟。

二认妄遗真。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初先明认妄。聚缘二句指前七识言。上来既有身相即分内外。由是于八识体上现起前七转识。第六意识。聚集前五识所缘尘影。在内分别名曰内摇。前五识趣逐前五外尘。驰骋放纵名曰奔逸。不言七识者以义摄故。(以七识为自体用。内依八外借六也)内摇外奔无暂清宁故曰昏扰扰相。众生不知。反谓有实体用故曰以为心性。所谓认悟中迷者以此。

○一迷下次显遗真。一迷者才一迷也。定惑者无能脱也。言众生不迷则已。一迷则定谓在内。无有能脱此惑者。如阿难云。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是也。色身属正报。洎及也。山河虚空大地皆属依报。此等皆依妙明真心随缘变现。而仍依彼建立故曰咸是中物。其如众生自认身内之心。谓其能广能大。有实体用。遂于此本来广大之心依正通依之体而不能知。所谓遗失本妙者以此。法说竟。

二喻明。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澄清者海之德。喻真心弥满清净。百千者海之量。(犹云百千顷也)喻真心包含万有。余海莫及故称为大。喻心海非识海所及。一向遗失故曰弃之。此喻违真。不喻逐妄者以违真必逐妄故。浮沤水上泡也。略具二义可喻识心。一者依海暂现。喻识心依真妄起。二者有无不定。喻识心生灭不停。一向误执故曰唯认。全潮者全海潮涨也。泛滥无际唯真心缘起妙用。可以类此。而众生既唯认妄。将必以妄想攀缘视为真心妙用。故曰目为。瀛渤者海外之海唯海能潜通。喻如来究竟觉心唯本觉可以密契。而众生既以妄想攀缘视为真心妙用。将谓即此可以成佛。故曰穷尽。此喻认妄。不喻遗真者以认妄必遗真故。责以倒执竟。

三就喻结叹。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

○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初就喻显倒。违真认妄而又视为真心妙用。且谓其可以成佛。如弃海认沤已是迷矣。而又目为全潮。且言其穷尽瀛渤。则是迷而复迷故曰迷中倍人。无倒成倒非失说失故曰如我垂手等无差别。

○末句结叹可愍。言果其有倒有失尚不足愍。正以无倒成倒非失说失如垂手然。故可怜愍。是知欲正不难竖手即是。复真亦易。反妄无非。闻佛结叹之语。宜发深省。(问。带妄显真。尚未深领。遽指真源宁无河汉。答。显见原为契真。是佛密意。乘阿难不知有妄就便显其殊胜。令其领见也)按阿难所请四义中此亦足前常字。正脉云。上科约未来说。如云尽未来际究竟不灭。此科约过去说。如云从无始来本有不遗。既唯约竖论。定属常字无疑。显见不失竟五显见无还(正脉云。还者去也。科名独标去意。文中兼有来意。显无去来耳)三一阿难求决取舍。二如来破显二心。三结叹自受轮溺。

初。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

○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

○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初悲感白佛。正脉云。悲救者救其颠倒受沦。深诲者诲其极领正遍知也。垂泣者有二义。一者感佛救诲悲深难报。二者伤己愚迷取舍未决。由斯二义所以叉手而白。

○我虽下自陈未决。虽者暂纵义。谓纵悟真心也。如是妙音即指上科所说。称性开示迥异昔谈故称妙音。悟者随语生解。非是真悟。观下未敢认为之语可知。妙明等即上科所示真心。上称妙明真精。此但云妙明者用必有体。不言可知故。元所圆满者本自圆具一切。满足无欠。此领上科心现诸法法在心中之义。既闻无倒成倒。自知说失非失故曰常住心地。而字有畏难义。以下有畏舍难舍意故。其意以悟佛现说。现用缘心。舍此缘心凭何开悟。此畏舍意也。允诚也。瞻仰者恋慕义。谓恋慕缘心不忍遽舍。此难舍意也。徒者终枉义。谓枉获此心也。此心仍指真心。上云元所圆满等。明知其是本元心地。而犹云未敢认者以认此必至舍彼。恐向后闻法开悟无所凭耳。

○愿佛下。求佛宣示。良以缘心为生死根本不能遽舍。真心为二果净体未敢遽认。自知愚而且迷故求佛哀愍。圆满音轮。高低普应。故求佛宣示。缘心难舍是为疑真之根。拔而除之。庶可以取真心而归无上道矣。阿难求决取舍竟。

二如来破显二心二。

一破缘心有还。二显见性无还。

初二。

一先破所缘之法。二正破能缘之心。

初(正脉云不舍缘心。既全为于重法故须破法。而缘心自舍矣)四。

一直斥其法。二异喻反显。三同喻正明。四结合警悟。

初。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汝等句寓有深责之意。意谓我已重重破斥令舍缘心。将谓永弃。不料汝等尚以缘心听法。诚为辜负。良可怜愍。此法亦缘者以能听既属缘心。所听即属缘尘。既唯是缘。则正智迷于妄想。如如蔽于名相。故云非得法性。法性者诸法实性。以一切诸法唯心所现故也。

二异喻反显。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应当看月。

斥以非得法性恐未心服。故先用异喻而反显之。言如来说教原为显发心性。开示智者。如人以手指月示人。上人字喻佛。手喻教。月喻心。下人字喻智者。对愚迷者言。若果是智者自能依教观心。如彼人因指应当看月。反显阿难等不能如是。足见其不得法性。

三同喻正明。

若复观指以为月体。

○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异喻反显恐犹未了。故复以同喻而正明之。文分三段。初喻迷心性。言愚迷之人。以攀缘心。闻教便谓悟心。如若复有人。观指为月。此中人喻愚者正明阿难等愚迷同此。

○此人下喻迷教体。言如是愚迷之人不但不知心性。亦复不识教体。如彼观指为月之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此中亡失皆不知义也。何以句喻中徴亡指所以。法中徴迷教所以。言如是愚迷之人所以谓其不知教体者何以故耳。释中由彼即以能诠之教为所诠之心。如彼观指为月之人即以所用能标之指为所标明月。岂识指者之所为乎。要知识指者自不以指为月。而知教者岂复以教为心哉。

○岂唯下喻迷二相。明即月相。喻灵觉为心相。暗即指相。喻顽尘为教相。言如是愚迷之人不但不识教体兼亦不识灵之与顽。如彼观指为月之人。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下喻中徴释不识明暗所以。法中徴释不识灵顽所以。言如是愚迷之人。所以谓其不识灵顽者何以故耳。盖教以顽尘为相。心以灵觉为相。而彼既以教体为心。是灵顽二相亦不能了。如彼观指为月之人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此不唯不得法性尤见其愚迷之甚也。

四结合警悟。

汝亦如是。

此虽结合之语。寓有警悟之意。意谓如我上说指月双失明暗俱昧者岂是他人。而汝等之心教双迷灵顽莫辩亦复如是。幸宜自悟。勿至为智者所哂也。(此上四科。总为破所缘法。不分亦可。但以法喻重叠难以销释。故不厌烦析也)先破所缘之法竟。

二正破能缘之心三。

一详破耳识。二略例余五。三总以结破。

初(现惜缘声之心不能遽舍。故须详破)二。

一据执反难。二法喻合明。

初。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所缘既非法性。能缘岂是真心。恐其固执故尔反难。意谓若汝必以分别我说法音之影子为汝心者。但心非无体。而今此心自应离却所分别音时别有能分别性。然前已就尘推破岂遽忘耶。

二法喻合明。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初喻说。客喻能缘之心。旅亭喻所缘之境。客非亭主。偶来栖托曰寄宿。喻识非法性。倏尔攀缘但依附也。亭不适意。一宿即舍。曰暂止便去。喻识心遇不可意声不耐久缘。方生即灭也。终不常住者纵使适意。非比故乡。三朝五日定要舍离。喻识心纵遇可意之声。而所之既倦。情随事迁。终有谢灭时也。此是同喻。以缘心正同此故。掌亭人谓执掌旅亭之人。喻真心能成立诸法非同宿客。故都无所去。喻真心非比缘心故常住不灭。又以无所去故名为亭主。喻真心以常住不灭故是称法性。此是异喻。以缘心不同此故。

○此亦下法合。此指缘心。或生灭。或常住。亦应如是客主相似。此总合也。若真下别合。意谓果若真是汝心则应如亭主无所去也。此合异喻。云何下合同喻。据前推破无体文云。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是则离声无性。阿难已知。故就此为难。意谓既不如主云何反如暂止便去之客。如我前说离声无分别性则其非真也明矣。详破耳识竟。

二略例余五(现执缘声为心前已详破。余五虽现执未起种子方眠。方眠故须例破。未起故惟略言)。

斯则岂惟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

斯则句牒前为例。谓声分别心离声无性已知之矣。岂惟此也即如分别我容之心离诸色相无分别性亦但如暂止之客。非亭主也。如是者重牒上二为例。言二心既皆如是。则分别香味触法之心离四无性可以例思。今超略而言。乃至分别都无其内守幽闲之心亦复如是。分别都无者六识不缘六尘。唯留定中独头内守幽闲。今云非色非空是也。已离六尘粗相故曰非色。犹有幽闲细境故曰非空。拘舍离此云牛舍。即末伽黎之异称。灌顶谓是其生处。正脉谓是其母名。愚谓既属异称生处为是。如此方以生处立奶讳之例。等指同计。如数论师等。彼以定力能通八万劫外则冥然莫辩。立为冥性。且谓是诸法实性故称为谛。要知冥然莫辩正同非色非空。幽闲之境犹是微细法尘。由彼不知妄立故曰昧为。妄立昧为。即同内守之心。犹是微细分别。离于法尘为缘依然无性。如彼声分别心等无以异也。(据正脉悬示。略言识心有五种胜善之用。一者缘佛色相心。二者缘佛声教心。三者闻法领悟心。四者止散入寂心。五者界外取证心。愚谓此五种心。从正宗以来至此方已破尽。如前阿难云。我见如来三十二相心生爱乐。如来斥以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此云分别我容离色无性。皆破第一缘佛色相心也。又前云。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乃破第二缘佛声教心也。又此阿难云。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如来示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等即破第三闻法领悟心也。又前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此云分别都无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即破第四止散入寂心也。又前云。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等已破第五界外取证心也。良以无始生死皆为误认此心。若唯破其劣恶。恐尚留胜善。今既破其胜善则劣恶之心。自知其不可用也)略例余五竟。

三总以结破。

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则汝心性总指六种缘心。离尘无性故云各有所还。明是客义故曰云何为主。既非是主急当舍离。此且为阿难等拔除疑根。至下乃令其归无上道。破缘心有还竟。

二显见性无还二。

一阿难求示无还。二如来详为显示。

初。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唯垂哀愍为我宣说。

若之一字寓有不自信意。意谓若依佛说我此六种心。性各有所还。此既有还则如来已前所说妙明元心自应无还。但不知云何无还。进取未定。退舍莫决。智堕两楹如羊触藩。若非如来哀愍宣说何由解脱。故云唯垂等也。

二如来详为显示三。

一抑扬许示。二能所对辩。三警觉取舍。

初。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初略为抑扬。佛告阿难者应其哀愍之求。且汝见我等酬其宣说之请。如来意谓汝既求我哀愍。我亦不必牵藤引蔓。姑且就汝见我言之。当斯时也能见之情体明用即是本元真心。但以二妄未除尚欠于妙耳。要知此见虽非妙精妙明之心。而见妄一除当体即真。亦如捏目所现之第二月放手即是真月。非与真月。实有异体可寻。月影者水中月影其与真月上下悬殊。虚实不伦。见精明元之心自不类此。故曰非是(正脉云。月有三相。第一是天上净月。第二是捏目所现旁轮。第三是水中月影。其意以第一月。喻纯真之心。第二月。喻见精明元。第三月。喻缘尘分别。知此则抑其未妙。扬其切真之意。亦自可见。问。何不即指纯真之心而乃用此曲示。费此申明乎。答。离妄纯真之心唯佛乃具。等觉尚带生相。何况地前诸位。乃至五住凡夫又焉有纯真之心可指。而此见性真虽不纯。体终不变。如金在矿非金师莫能辩识。故佛如金师。略为抑扬意在明其切真。但欠于妙。亦如指矿说金。虽欠于精终不如鍮石之迥然非真也)。

○汝应下诫听许示。无所还地即前阿难所称本元心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直以无所还地称之。盖为应前云何无还之请而许示耳。抑扬许示竟。

二能所对辩二。

一所见有还。二能见无还。

初二。

一具列所见。二备明有还。

初。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𡋯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此中具列八相而分四对。一明暗对。讲堂洞开者是户皆张洞然大开也。东方二字宜连下为句。言日轮始自东方故云东方日轮。升天者谓渐次上升转历于中天也。光射讲堂故云则有明耀。中夜子夜也。黑月月朔也。晦暝掩蔽也。言子夜已昏况当月朔。又值云掩雾蔽。则不唯微昏且昏极而至于暗矣。户牖下通壅对。隙谓中间空隙处也。内外不隔故云则复见通。墙谓墙壁。宇谓屋四垂也。内外不通故云则复观壅。壅者窒塞之义。分别下色空对。分别之处谓诸识所分别境。如色声香味触。俱属所缘色尘故云则复见缘。顽虚异色处也。冥然无知故以顽称。通以太空为体故云遍是空性。郁𡋯下染净对。气结曰郁。沙飞曰𡋯。纡绾环也。言郁不自郁乃绾彼昏昧之气。𡋯不自𡋯乃环彼尘扬之沙。古德云。此与空虚。体相颠倒。余皆上体下相至下还处自见。澄霁者天澄雨霁之时。敛收也。氛尘气也。尘气既收。苍然一色。故云又观清净。

二备明有还。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

○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𡋯还尘。清明还霁。

○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初现前许还。咸看者现前俱见也。明暗通壅等时相凌夺。故云诸变化相。本所因起之处。即是后来还灭之处。许示此义故云吾今各还。谓各令其还也。

○云何下详一例余。徴起语略。具足应言云何各还本因。此诸变化等。八相之中且约明相言之。明随日灭即是还日。何以故等徴释还日所以。无日之时不能见明。则明所因起之处属于日轮。如影随形。形销影灭故云是故还日。暗等七还唯列标词。不具徴释者可例知故。

○则诸下以类该尽。明该一切明类。乃至净该一切净类。故云不出。据此则诸世间中一切所有无不还者。所见有还竟。

二能见无还。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汝见八种等。带所见之相以标能见之性。以正见八种之时。见精明性湛然盈满。易觉知故。当将也。谁何也。问以当欲谁还者令其自审。于八相中将欲因何者俱还。亦明知必无而故为难问。何以句徴非问。谓以何以故作如是问。若还下显正理。谓设若见还于明。则不明无见自应无复见暗。今实不尔。试观前尘虽明暗等相倾相夺种种差别。而见性明来见明暗来见暗始终无有差别。其犹明镜当台有物斯现。镜岂有去来于其间哉。见无所还亦复如是。能所对辩竟。

三警觉取舍。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诸可还者指八相言。俱属前尘故曰自然非汝。不汝还者指见性言。不离汝而与物俱还。明是自性故曰非汝而谁。据此则一向循尘忘失自性者亦可以知警矣。如来破显二心竟。

三结叹自受轮溺。

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则知者承上无还而言。无还故不为诸相所迁曰本妙。不为明暗通壅所转曰本明。不为色空染净所夺曰本净。明知有此而乃惑于缘心。无智自解是为自迷自闷。由此所以丧其本妙明净之心未能荐取。随彼不妙不明不净之识受于轮转。在凡流于分段。习小坠于变易。于二生死中常被漂溺。其犹佩珠作丐亲友见伤。是故如来于前名汝等为可怜愍者。呜乎。阿难亲于佛前耳提面命。犹自取舍缠绵动佛怜愍。况夫末世凡流情识俱在。动以见道自矜。嗤他不如。闻佛结叹之语宜知惭愧。按阿难所求四义中此科兼具寂常三义。谓八相任迁而不动寂也。八相任去而不灭常也。显见无还竟。

六显见不杂二。

一阿难以物见混杂为疑。二如来以物见分明为释。

初。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意谓承佛上示。虽识见性不与诸相俱还。但正见诸相时此见即遍在诸相。似非局于自己。云何得知不属于物而是我之真性。此疑见性有时在物有时在我依然与彼有去有来者无异。是此科但为增明上科之义(问。见性周遍。物我同体。正是妙悟。何不就其所见。引令玄会。而乃强与分析令成局见。其犹驱海作沤岂智者之所为乎。答。阿难尚未深领岂成妙悟。若但以其口角相似。过为接引。反成狂解。今之本参未破妄拟高远者类多由于盲师瞎印。如来知机知法岂若彼哉)。

二如来以物见分明为释三。

一通明十界见量。二别就阿难显示。三结责疑问不当。

初(良以圣凡体同远近用别。是知正见诸相时遍在诸相。但是用之所及。岂可以此而疑见属于彼哉)。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诸菩萨等见百千界。

○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

○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初二乘见量。(文中虽无辟支取例应有)吾今问汝句问字应是示字。以此下皆示教之语。无问词故。阿难方证初果。才断见漏故未得无漏清净。见量虽通初禅未必无碍。故是承佛神力此初果见量也。阿那律此云无贫。亦云不灭。因中以稗饭施辟支佛。果感九十一劫不受贫穷享福不灭故。尊者是佛从弟。因乐睡被诃精进失目。如来示以三昧。修习证果。遂获天眼。自陈圆通文云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维摩经。那律答严净梵王亦云。吾见此三千世界如观掌果。今云见阎浮提岂反劣于初果。详后显见无碍科中阿难自述观胜藏殿居日月宫。其见周圆遍娑婆国。然居日月宫其见只合遍阎浮提。或因两科鳞次笔授互误。再详。庵摩罗此云难分别。桃柰相似。生熟难分。此方所无。故存梵名。此四果见量也。

○诸菩下菩萨见量。一界一佛土也。心地观云。初地见百佛土。二地见千佛土。乃至十地见无量土。今云见百千界者谓或见百界。或见千界等。非一定也。

○十方下诸佛见量。清净国土诸佛受用土也。散在华藏不啻如佛刹微尘之数。其间种种形相。种种名字等。如来究竟明了故曰穷尽。虽至纤悉亦皆洞然无碍。故曰无所不瞩。

○众生下凡夫见量。洞视者约现量言。言众生现量所见。能以洞然无碍者唯在障内。设有分寸之隔则不过矣。(正脉云。不过分寸者有二意。一者对胜说劣意。自诸圣极于如来。较至众生。纵穷其量。亦不过分寸而已。二者收尽含生意。上既齐于如来。下必齐于蜎蠕。故上至穷尽国土。下至不过分寸也)通明十界见量竟二别就阿难显示二。

一正为显示。二预防谬执初三。

一教以自分。二代为拣择。三结示不混。

初。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汝应于此分别自他。

初具列能所。此中曰观曰览皆为能见之性。曰四宫曰三行曰昏明等。皆为所见之境。且吾与汝等。即就现前所见言之。如来意谓汝今已超凡见。圣见尚非所及。纵见初禅亦仗佛神力方得无碍。俱非汝之现量。即今且就吾之与汝现前所观处言之。四天王宫在须弥四面。东方持国天王居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居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居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居水晶埵。宫殿皆是众宝所成。平山腰而齐日月。去地四万二千由旬。犹是阿难现量所及。中间者地上天下。地上有水有陆。天下有空。水行如鱼跃蛟驰。陆行如人来畜往。空行如云腾鸟飞等。一一用目循历故云遍览。此约物体言之。其间云屯则昏。日照则明。山隔则塞。风过则通。分别成色。异色显空。尘起则染。澄霁则净。故曰种种形像。此约变相言之。此等俱属前尘由分别显。于汝见性而作留碍故曰无非。是能所已自历然特阿难自混耳。

○末二句因其自混。故教以汝应云云。

二代为拣择(佛虽教以自分。阿难终竟不悟。故复代择。所谓怜儿不觉丑也)。

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初许以代择。将与也。代也。择于见中谓拣择于能见所见中也。二谁字乃教以着意。言物象我体必代汝拣辩谁是。决不混也。

○阿难下正与拣示。极尽也。见源即是眼根。谓教以尽其眼根之量观之。从者除上不论。言二宫齐于四王正阿难现量所见。再上则非仗佛加不能无碍故。是物非汝者。日月虽明无灵觉故。七金山次日月而下也。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鱼嘴环绕须弥。间以香水共有七重。其体皆金。一一用目循历故曰周遍谛观。种种光即金山之光。虽映物而成种种终为顽明。故云亦物非汝。渐渐更观者次金山而下以至地上也。云腾鸟飞风动尘起皆属空中所有。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兼于水陆所明。通为所见故曰咸物非汝。如此开示。如来可谓眉毛拖地矣。代为拣择竟。

三结示不混。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

○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

○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初牒前能所。近指地上。远指二宫。其间种种差殊故云诸有物性。正脉云。诸物罗列于见性之中者千态万状是也。所见虽有差殊。能见实无二体。故曰同汝见精清净所瞩。见精言清净者以有清净本然义故。正脉云。见性遍见于诸物之上者朗然一照是也。

○则诸下示以不混。物自差别者不混于见。见性无殊者不混于物。是物自物。而见自见矣。

○末二句教以认取。然既瓜豆分明。理应无疑。故直教之曰此精妙明诚汝见性。如此开示。有何不明。而阿难犹未敢认。所谓知法者惧矣。正为显示竟。

二预防谬执二。

一自语相违防。二世间相违防。

初(此科义稍隐晦。不避烦分)四。

一防谬执。二遮转救。三破他宗。四成自宗。

初(恐阿难谬执云佛虽如是开示。而我自觉此见一涉于外即同诸物。云何不是物耶。故如来以此防云)。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意谓。若汝一定执言见是物者。是物则成可见。彼此应同。则汝今者既能遍见诸物。亦可见吾之见。若不见吾之见而言见是物者。则自语相违矣。

二遮转救(恐彼救云。我与如来同见一物之时我见佛见正相会遇。即为见佛之见。云何不见耶。故如来以此防云)。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意谓若汝谬言。同见一物之时名为见吾之见者。吾今闭眼不见。当斯时也吾见已离彼物。自应显然有吾不见之迹。汝亦应见。汝今云何不能见吾不见之处而指其分齐。盖如来明知见性无迹可凭。为遮转救故作如是难耳。

三破他宗(恐又谬云。佛既闭眼不见。我即但见彼物即是见佛不见之处。云何如来谓我不见。故如来以此防云)。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

意谓若汝谬言。但见彼物即是见吾不见之处者。既但见彼物。则吾见已离于物矣。既离于物自然非彼不见之相。(不见之相即指物言。犹云自然非彼物也)汝前所立见性是物之宗则不成矣。

四成自宗(恐被破回护。顺前佛所难云。我实不见佛所不见之地。故如来就此成立自宗云)。

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意谓若我闭眼不见之时。汝实不能见吾不见之地者。则我开眼见物之时汝亦不能见吾之见。是则物是有相。见是无相。吾见自然非物。反以成立我前所说物见无混之宗。云何不是汝耶。自语相违防竟。

二世间相违防二。

一牒执转难。二遮救警悟。

初。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又字重牒前执。如云。又若见是物者。则汝今见物之时彼物亦应是见。遂据此难云。汝既见物彼物亦应见汝。物若有见则转成有情。以此为例汝应转成无情。如是则有情无情体性纷然杂乱不可分矣。有情无情。尚不可分。况汝之与我益不可分。是则汝之与我并诸世间所有不成彼此安立之相。又堕一分世间相违过矣。

二遮救警悟(恐彼救云。我今见佛之时自是我见于佛。非佛见于我。何得杂乱。故如来据此遮云)。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意谓若汝见我之时。是汝见我。非我见汝。而汝我不纷杂矣。以此为例。则见性周遍一切物时亦应无有纷杂。非汝真性而是谁之真性。此如来明明提撕。所谓警悟者以此。别就阿难显示竟。

三结责疑问不当。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

○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初责疑不当。言如上所择物我分明。云何自疑汝之真性不敢认取而恐其有混耶。

○性汝下责问不当。言真性在汝不自以为真。反取我语以求真实。其犹种种问桥宜乎为智者所呵矣。然此科既唯增明前义。仍是足前寂常二字。若约不混似亦兼于明字。以下文超情离见自有正显明字之文。此不预焉。显见不杂竟。

七显见无碍二。

一阿难以不定有碍为疑。二如来以忘尘无碍为释。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

○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

○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

○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初按定是我。是我应当认取。有碍恐其非真。故先按定是我。而下方出其有碍以明自己。非是推诿不认乃竟由未敢认耳。

○我与下自陈不定。胜藏殿天王贮珍宝处也。初成之时请佛说法。以邀吉祥。阿难随佛因得同观。故云我与。二宫天子乘便请佛。故又云居日月宫。灌顶云。日宫纵广五十一由旬。月宫纵广四十九由旬。皆摩尼宝成。天人充满其中。起世经云。五风所持。(谓持风令不坠。住风令安住。随顺转风令顺行。摄风令缓急。将行风令得中也)此见周圆者自二宫而远观。然二宫虽围绕须弥。从阎浮而升。且约南面言之。据此则遍娑婆国应是遍阎浮提。前后互误。上科已辩。孤山云。初天唯见一四天下。而言遍娑婆国即指一小刹而言。非大千也。俟再考。退归精舍者。谓自天而下还到祇桓也。树垣围绕外则不睹。故云秪见伽蓝。伽蓝即指精舍。具云僧伽蓝摩。此云众园。以是僧众和合处故。清心户堂即指讲堂。以闻法能清心地浊故。户内堂中不能远见。故云但瞻檐庑。檐庑谓飞檐廊庑也。此约一见而大小不定。为下文致疑之端。

○世尊下蹑以成疑。上陈见有三相。一遍界二见园三瞻庑。今为蹑前后二相。但要显出不定之义。上云瞻庑此云满室者。庑内即室略变其文也。二为字乃持疑不决之词。言在天本遍。在室则局。是必为室之所碍。然有二义可思。一者为室所拘。缩一界之大而为一室之小。如过卑门身则鞠脊。二者为墙所夹。断周遍之一而成不遍之二。如筑高堤水则两分。是二皆为受碍。两疑不决故云为复此见云云。

○我今下求慈敷演。斯义即见性大小之义。在缩在夹实未明了。故云我今不知。疑深障重非弘慈不能决。事玄理微非敷演无以明。故云愿垂弘慈云云。阿难以不定有碍为疑竟。

二如来以忘尘无碍为释三。

一略出大旨。二详以喻明。三原理直示。

初。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世间虽通三种。今论前尘且约器世间言。从天至地。难尽多种。故云一切。大如一界。小如一室。内如园中。外如垣外。此诸所有皆是众生随心所造。随作所成。故云事业。前尘虽通五种。今对见性且约色尘言。各属者谓大亦前尘自大。小亦前尘自小。内亦前尘自内。外亦前尘自外。正显大小内外与见性无与焉。舒缩应言缩断。方应阿难所疑。盖译者略失意耳。见性体同。随缘用异。但自忘缘。见本无差。若言见有缩断。何异掬空截光故不应也。

二详以喻明二。

一喻四相属尘。二喻见无缩断。

初二。

一正喻。二斥问。

初。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方圆喻大小内外。今取释便。且约大小言之。方器喻一界。方空喻一界之见。言汝之见性在天本遍一界。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下就喻推徴。以喻明而法自明故。问以方器方空定方不定方者正令自审一界之见定大不定大也。定大则入室之时见应不小。亦如空若定方。别安圆器空应不圆。不定大则离室在天见应不大。亦如空若不定方者更令在方器中应无方空。今俱不尔。是知见无大小大小属尘。亦如空无方圆方圆在器。知此义者自不以缩夹为疑焉。

二斥问。

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汝言句牒其所问。义性下斥以不应。意谓汝前问言不知见性大小内外如斯四义所在。然此四种义性各属前尘。亦如方圆在器是也。既知如是。云何谓其为在缩在夹。故我前云不应说言云云。喻四相属尘竟。

二喻见无缩断二。

一正喻。二斥问。

初。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阿难所以不敢遽认见性为心者盖为嫌其有碍。欲令入于无碍。故如来原其意而譬之曰。若复厌虚空之方圆欲令入无方圆者事亦不难。但除二句正明不难之义。是中二方字非对圆之方。乃方向之方。以方圆长短大小等皆方向也。而言但除器方空体无方者。谓但能除却器之方向而空体自无方向。喻阿难等但能忘却前尘而见性自无大小等碍。若必欲除却见性碍相。其犹凿空削虚。欲除其方向相状秪益自劳。故云不应说言云云。方相所在者谓方向相状所在之处。观此益知上二方字非对圆说方。字同用别。应须善会。

二斥问。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陈疑原为致问。故无妨说问也。入室之时等且按定所疑。仰观下乃约挽以难。言入室之时既因缩之而小。观日之时必缘挽之而长。理所必无故以岂挽为难。挽者牵挽引伸义也。若筑二句亦按定所疑。穿为下又约续以难。言筑墙之时既能夹之使断。穿窦之时必因续之方连。亦理所必无故以宁无为难。窦孔也。续者接联绾结义也。末句结斥。言说挽说续既非见理。而疑缩疑夹岂是性义。故直斥之曰是义不然。详以喻明竟。

三原理直示。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便能含受十方国土。

初物转成碍。一切众生总该凡外权小。凡未能深达法空无有能出此碍者。从无始来者谓自有妄识已来。有妄识即有分别。由分别故不了唯心。执诸法为实有故曰迷己为物。由迷己故遗失本来周遍之心。由执实故为彼诸物之所转动。如才见一物便行取着是也。由取着故为彼所碍。故于是物之中观大观小。缘此所以宛似见性有大小耳。

○若能下转物便融。转物者始而以观行力。忘尘入性。(理法界)继而以修习力。以性融尘。(理事无碍法界)然后以证入力。旋事同理。(事事无碍法界)事既同理。妙用等佛。故云则同如来。既同如来则不唯见性周遍。而现前若身若心一一皆称性圆明。遍照法界。是故毗卢遮那名遍一切处。亦名光明遍照尊也。虽遍照法界而不违本处。故云不动道场。以如来本所在处即道场故。此是广正不碍狭依。毛端谓一毛头也。称性普融。故能含十方国。此是狭正不碍广依。今取文理显然。且约广狭无碍释之。以义推求更该余玄。按阿难所请。此科义当妙字。显见无碍竟八显见不分。(正脉云。夫见性量括十方。体含万法。其与万法非即非离。唯其非即也故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身界无干。生死不系。众生不达斯义。则混淆真妄。沉溺轮回。既无智以自分。终何由而得脱乎。唯其非离也故能尘刹混融。万物一体。用弥法界。存泯自由。众生未达斯义。则沉溟滞寂。灰断缠空。既自昧其家珍亦何由而能用乎。故前自指见以来不动不灭不还不杂及无碍之前半。皆约不即之义。分真析妄以决择乎离尘独立之体。今此不分之科。乃约不离之义。泯合真妄以显泄乎与物混融之妙。虽不失科。与无碍之后半辞义亦融。非今不分之正义矣。将使众生明乎不即之义则不沦生死。明乎不离之义则不滞涅槃。若相背而实相成也。愚读正脉至此。顿觉显见之旨眉目判然。则是经流传震旦不可无交师也)二。

一阿难执见在前出过求开。二如来破其前相指体为示。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

○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辩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

○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初领我拟前。佛于不杂科中教以认见为我。阿难犹恐有碍尚未敢认。今蒙无碍之示。乃随顺佛语。而暂以领认。故曰若此见精必我妙性。观若必二字亦似领而未领耳。因闻转物同佛大用无碍。故以妙性称之。又以闻佛所说反复体认。自觉见物之时见性盈满于前。故以在前拟之。

○见必下谬出四过。一者身心无归过。言见既在前与我身心无涉。见若必定是我真性我今现前身心。复是何物。乃无所归属矣。二者世间相违过。言我今现前身心能分别一切。有实体用。而彼见性无有分别。尚不能分辩我身况复余物。然世间共许。有分别者为我。无分别者为物。今若认见遗身则世间相违矣。三者名实不符过。言见性若实是我心者应为能见。而乃令我今见反成所见。是名实不相符矣。四者自语相违过。言见性既为所见又实是我体。而我现前能见之身反非是我而是物矣。若尔。则如来自语相违。以如来前已难我必谓见是物者。则汝既见物物亦见汝。坏世间相。今身既是物。而又能见彼实我。正堕前难故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云云。

○末二句请慈求开。阿难虽出四过。又思佛为一切智人离诸过失。究是自己昏昧未能了悟。故仍干大慈开发。

二如来破其前相指体为示三。

一泯是非而破前相。二因失守而教谛思。三缘代问而指真体。

初三。

一直斥其非。二正破前相。三极尽妄情。

初。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

周遍无迹莫可指陈。岂有前相可得。故斥以所言非实。

二正破前相四。

一在前定其可指。二例物教以指陈。三阿难对以无是。四如来印其所说。

初。

若实汝前汝实见者。

○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初按定其说。若实汝前句是按定阿难今此妙性现在我前之语。汝实见者句是按定阿难若实我心令我今见之语。

○则此下定其可指。在前即是方所故曰既有。令见则可指示故曰非无。此如来将欲例物令指。以示其不可混也。

二例物教以指陈三。

一指物为例。二如例令指。三显无索析。

初。

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

且今与汝等者。谓且就现前共见之境例明有方所可指示义也。林木渠池殿阁堂舍先约近境言之。日月在上恒河当前次约远境言之。此以诸物各有方所例见性既有方所也。教以座前指陈者。众所共见示不可混故。阴阴而暗者是林。明明而照者是日。窒然而碍者是壁。虚焉而通者是空。且约明暗通塞四相言之。如是乃至者超略色空染净等相。草树纤毫者谓草上一纤之细。树上一毫之微。对上林渠殿堂等故曰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著者。有形即有相有相即可指故。此以诸物皆可指着例见性非无指示也。

二如例令指。

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初按定在前。汝应下逼以确指。言口说尚可支梧。手指难以蒙混。且教以的确真实。盖恐其儱同颟顸耳。

三显无索析。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

○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初象外显无。然既曰在前。为在万象内为在万象外耶。若在万象外者。万象虽繁总为空与物耳。物外即空。空外即物。若谓空是见者则坏空相。故云若空是见云云。若谓物是见者则坏物相。故云若物是见云云。既二俱非理则象外无见明矣。

○汝可下象内索析。言象外不成。若转计此见在万象内者。如玉在璞自可剖显。如身在衣自可解露。故教以微细披剥。精明二字仍约体用对论。果从象内析出则益见其净。益见其妙。益知其为能见真元。故以净妙见元加之。指陈照例故索以同彼诸物分明无惑。例物教以指陈竟。

三阿难对以无是。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初对象外无见。重阁讲堂亦该林渠。应前佛说近境。远洎恒河上观日月应前佛说远境。近境则举手所指。远境则纵目所观。观亦为指故云指皆是物。象外觅见见何所凭。故云无是见者。

○世尊下对象内无见。如佛所说者谓依佛言教披象出见也。虽无漏无学亦所不能。故曰况我有漏等自知其不能矣。不唯二乘故云乃至菩萨等。谓纵使菩萨亦不能也。准前如来教析有二义。一教披剥万象析出精明。此阿难以不能于象前剖出对之。二教同彼诸物分明无惑。此阿难以不能令离物有性对之。

四如来印其所说。

佛言。如是如是。

既知象外象内。俱无是见。则妙性在前令我今见之执自应瓦解。故重言如是而印许之。正破前相竟。

三极尽妄情(言是者非之对也。上以为造前相故显无是。若更因无执非犹是妄情未了。故此兼破非相预杜种疑。盖必是非双忘忘心亦忘。而一体混融之妙性始现前矣)四。

一蹑前按定无是。二对物教以明非。三阿难对以无非。四如来印其所说。

初。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

如汝所言等蹑前象内无见之语。盖以不能析出即是无有也。则汝下即就无有以按定无是见者(问。何不蹑象外无见语耶。答。象外无见或可在于象内。不可定其必无。是必象内亦无乃可定焉)。

二对物教以明非。

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为杜非见种疑故复告也。汝与如来等教以更观前境。苑者园囿异名。义摄渠流殿堂。乃至者超略恒河。仍前所列内外远近境耳。象内象外俱无是见。故云必无等。谓必无是见精者受汝所指着也。离是计非情所必至。故又教以发明非见。

三阿难对以无非。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

○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

○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

初直答不知。言见所至处乃能有见。今既遍见祇林则见性遍至明矣。但明明遍彼而却与彼分疏不下。故直以不知答之。

○何以下反覆致详。言若树非见则树上无见。无见则彼此不偶。故曰云何见树。今既见树似乎树见相偶。而又分疏不下。莫非树即是见。若树即见仍蹈前非。故曰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者超略一切诸物。若空非见等义可例思。据此则不唯无非。且因此而益知其无是矣。

○我又下结答无非。言是者非之对也。设若有是方可说非。今反覆致详。不唯无是实亦无非。因无有非转复思是。既决定无是亦究竟无非。故我又作如是思惟。是万象中一一微细发明无有一法非我见者。是知此之无非。乃一体混融绝诸对待不可思不可议之义也。

四如来印其所说。

佛言。如是如是。

是非双绝。妄情俱尽。一体混融何有前相。故如来亦重言如是而印证之。泯是非而破前相竟。

二因失守而教谛思二。

一有学失守。二佛教谛思。

初。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非无学者即是有学。谓阿难一类。无学闻此或可仿佛。有学智劣转更盲聋。故曰茫然。谓渺茫蒙昧然也。是义者即指无是见无非见之二义。正脉云。凡义之浅者即始可以见终。由终必不昧始。今是二义。后以度佛未说不测其归趣是为不知其终。前以推佛已说莫寻其由来是为不得其始。重增迷闷故一时惶悚。惶悚者恐惧貌。是非不决故失其所守。以或是或非决于一定乃可持守故。

二佛教谛思。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

○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

○非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初知惧愍慰。魂虑者神魂思虑。变慑者更变惊慑。即惶悚在心也。知其者佛以他心观其外而悉其内故。怜愍者矜其失守。安慰者释其惶悚。及诸大众者兼于同类。上云非无学者是也。

○诸善下显说应信。普诏所为故曰诸善男子。自明可信。故曰无上法王。言世间端人尚可信凭。况复无上法王耶。真实语等不唯据人可信。所说犹可信故。显示真谛曰真语。如云无是见是也。显示俗谛曰实语。如云无非见是也。显示中道曰如所如说。谓如己所证真如之理而说。如上反覆致详是非双绝妄情俱尽是也。不诳者不欺初学。不妄者不异彼此。此示义同五语相应深信。佛岂自伐乎哉。

○非末下拣邪教思。不死者不决定义。四种者亦变亦恒。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后行阴魔中详明。以其不决定故名为矫乱谓矫强混乱也。佛意恐闻无是无非反执亦非亦是。有类矫乱。故以非末伽黎等拣之。又不死者谓彼妄计有不死天。四语是其所传。一生依此答人当生彼天。如来斥为矫乱论议者以彼不解三谛义故。教以谛思者言既非矫乱必有定理。若能谛审思惟。何故无是而又无非。蓦直看去。看到无可措心处自有筒底脱落时节。此正如来教以离心意识参。非教以分别思惟幸勿错解。忝者孤负意。言阿难自舍妄求真以来。重重哀求总为仰慕寂常妙明。佛意以果能谛思则寂常妙明即于自心中现。自无孤负哀求仰慕心也。因失守而教谛思竟。

三缘代问而指真体二。

一文殊愍众代问。二如来指体发明。

初三。

一愍众具仪。二代彼达情。三求示元本。

初。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

是时者即佛教思惟时也。虽教以思惟而依然惶悚。故文殊愍之座起礼足。表代问之诚。合掌恭敬示将白之意。然代请必以文殊者。以无上法王玄言妙旨不得法王真子。根本大智。无足以昭明佛日而启迪四众也。

二代彼达情。

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

○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

初指众不悟。文殊意谓。前如来两番推问特为发明二种深故。所谓精见与色空是义及非是义之所以也。阿难虽各以无对。如来惟权且印许尚恐其迷于深故。重教谛思。盖冀其有所会悟以决谬疑。及观其动静依然惶悚。是究竟不悟如来发明二义之深故。此机惟佛能鉴之。亦唯佛能启发之耳。

○世尊下推情代陈。将欲代陈故重称世尊。希原其情也。上若字。应作如字。言会众惶悚非疑佛语矫乱。其意以如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则应有所指。若非见则应无所瞩。今既无指有瞩两义俱非。究不知是中义趣何所归属。以是故有惊怖。观其魂虑变慑者以此。畴往也。往昔指华严方等二会言之。华严闷绝躄地。方等除粪甘心。皆由善根轻鲜。今非昔比故云非是。文殊言此者略有二意。一显己闻无疑佛矫乱之失。二显进示有开解明了之益。故下科即代为求示。

三求示元本。

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善根既非轻鲜。妙心应为进示。故惟愿如来大慈发明元是何物者诘本穷源之问。言诸物象。与此见精。设有二体。方可说是及与非是。今既二义俱无。将必无有二体。但不知元是何物。而乃于其中间无是。亦无非是。我且不知况复阿难等。宜乎其终不悟也。然阿难等只知在是非里卜度。不解向无是无非处追求。历览二际。自在畏惧。试观文殊元是何物之问。真如霹雳震向众聩咸开。所谓到底还他真作家者文殊是也。文殊愍众代问竟。

二如来指体发明三。

一直指真体。二借喻发明。三结示正义。

初。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告文殊者以代问故。及大众者由惶悚故。如来菩萨者出能见真体之人。显所说有据也。菩萨云大者指圆顿教中地上之机。拣非权渐及地前人故。三摩地乃诸定总名。不拣恐滥故以自住拣之。显是自性本定。拣非强制识心权渐共住。克论即是首楞严定也。见即见精。见缘即是物象。为顺前文且约眼家性境言之。其实见性亦该六精。见缘亦该六尘。据此则并所想相即指六识。以是根尘中间所起想相影故。此等皆以无明不觉展转妄现。今以住定觉了。从缘无性故曰如虚空华。言空华乃目瞪劳相。净眼观之了不可得。故以为喻。本无所有者。由来自无非作得故。后云。观相元妄无可指陈是也。此见及缘不言想相者。以分别影事毕竟无体。如水中月影。非比见性缘尘。忘情即真。如第二月故。元是菩提等者。谓正当无所有处全体即真故。菩提者三种中真性菩提。从本以来见妄所不能拘。缘尘所不能染。分别所不能昏。故以妙净明体称之。后云。观性元真唯妙觉明是也。准前文殊问云。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此云元是菩提等。既元是菩提。绝诸对待。尚无有是况复说非。故曰云何于中等也。(正脉问云。佛初惟以见为性。而曲明其不与身心万物为侣。似谓见独真而余皆妄。令人独依见性也。今乃论妄。则降见性同是空华。论真则升诸法同为真体。固是理极之论。其奈人之用心将何所适从乎。今疏答云。初以众生位中无有纯真之心。就其日用寻常最便于指示者唯有眼家见性。故且从眼显示。又恐其受转万物。混淆根识。不能立荐。故复曲明其不与身心万物为侣。盖以初心贵专。择法宜精。故谓见独真而余皆妄。令人独依见性。今恐得少为足不复更求真心。故论妄则降见性同于空华。又恐其局见于眼不复遍融万法。故论真则升诸法同为真体。盖以学贵穷源理宜融遍。故复为是理极之论。令彻证而圆悟也。行人用心不同。因病投药亦异。对症取服无弗痊理。彼疏自有答词欲知往检)。

二借喻发明二。

一取喻文殊。二以法合显。

初二。

一就喻两问。二依问各答。

初。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直指难明须喻以显。故又呼名示问。如汝文殊者。即借文殊本体以喻真体也。问以更有文殊等者。意以离此本体更有文殊方可说是。如云彼是此也。问以为无文殊者。意以并此本体亦无方可说非。如云本非是也。

二依问各答。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

○然我今日非无文殊。

○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初先答无是。意谓如佛所问如是。世尊容我裁答。自惟我真文殊。只此一个本体更无是文殊者。何以句徴。可知。若有下释。以若有是者除非有二文殊。方可说彼即是此。今既唯一真将谁说是。故我言无也。

○然我下次答无非。非无文殊者非是并此本体亦无。全无文殊。意以既非全无自亦不可说非。不言可知矣。

○于中句总结俱无。言既已无是。又非全无。恐惑众听。故总结之曰于中实无是非二相。于中者于一真体中也。据佛借口说喻。意以我真文殊。喻菩提妙净明体实无二相。喻云何有是非是。至下合处自见。取喻文殊竟。

二以法合显二。

一合我真文殊。二合实无二相。

初。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

此见指见性。无始在缠。灵光自若。故以妙明称之。空尘指物象。以物象虽繁不出空与尘故。此合喻中我字。上云此见及缘是也。本是者由来便是。非假修得。正以非假修得故曰妙明。虽至佛果亦不外此。故曰无上菩提。随缘不变故曰净心。不变随缘故曰圆心。体用无碍。言思不及。异彼缘心毕竟虚妄故曰真心。此合喻中真文殊义。上云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

二合实无二相。

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

○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初迷堕二计。色空即赖耶相分。闻见即赖耶见分。皆以无明不觉展转幻起。故曰妄为。由妄为故计有二相。于中说是说非不能超出。故重以二月为喻。如第二月者以二月乃捏目所成。同妄为故。不知捏目所成放手即真。妄计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正同阿难不知色空闻见离念即真。只知在是非里卜度也。

○文殊下悟超是非。重呼文殊者教以着意。亦旁警阿难也。言说是说非皆由执二。若知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之议及非月之论。知此喻者。则色空闻见无是非之义可例会矣。此是以喻合喻。恐犹未明。故次下重为结示。借喻发明竟。

三结示正义。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

○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初结示迷堕二计。此中汝字仍指阿难。言上来既已发喻合明。将欲结示。重向阿难言之。意谓由上月喻及前文殊之喻观之。是以阿难。汝今观见与尘只须看他元是何物。不须种种发明。设若种种发明仍前说是说非。总属分别名为妄想。纵说到驴年亦不能于中超出是与非是。与彼执有二月妄计谁为是月。又谁非月相似。

○由是下。结示悟超是非。意谓既不能超出是非。而我前来逐一问汝。竟不能确实指出谁为是见。谁为非见者。良由见之与尘同是真精妙觉明性。我依此问故能令汝依俙得悟。超出是见之指。及非见之指。与彼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相似。此中真精即是本觉。称为妙觉明者。以虽是因心即同果体。如佛所证妙觉圆明之性不离此故。按阿难所请。此科仍是足前妙字。正以超出是非方显性体之妙。显见不分竟。

九显是超情二。

一阿难以滥外为疑。二如来以超情为释。

初二。

一领性遍常。二疑滥外计。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

诚果实也。法王所说总指前八所显。觉缘即指见性。谓亲依觉心变起能缘。真妄和合故以觉缘称之。不分科中。色空同体。无碍科中身心圆明。故云遍十方界。此领遍义。不杂科中离尘独立。是心科中并根亦脱。故云湛然。不遗科中。由来无失。不动科中。非静非摇。故云常住。不还科中无来无去。不灭科中究竟无尽。故云性非生灭。此领常义。领性遍常竟。

二疑滥外计二。

一疑滥外性。二疑滥外宗。

初。

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

先梵志古昔梵志也。其人自谓是梵天苗裔。志生梵天。即婆罗门种。娑毗迦罗名见序分。灌顶云。是数论师。冥谛见前。即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也。彼数论师计冥性是常。能生大等二十三法。与今所说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义似有滥。投灰或云涂灰。言有时以身投灰。有时以灰涂身。无益苦行也。更有拔发熏鼻眠针卧刺裸形自饿之类。故置等言。此等皆心游道外。各立种族。故云诸外道种。说有真我等者。准识论外道计我相有三。一大。二小。三不定。遍满十方是说大我。与今所说觉缘遍十方界义似有滥。末句结问。言佛说觉缘是常。外计冥性亦常。佛说觉缘是遍。外计神我亦遍。佛说外计有何差别。若不善为淄渑。恐毫厘之差。将致千里之谬矣。

二疑滥外宗。

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

○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

○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初举昔所拣。亦曾者谓昔日亦曾也。楞伽山即佛说楞伽经处。梵语楞伽此云不可往。非有神通者不能到故。依此说经表法殊胜。非二乘所及。大慧等举当机该余众也。敷演斯义者。拣外宗立自宗故。彼外道等。常说自然者。清凉云。无因论师计一切物无因无缘。自然生自然灭。如彼偈云。谁开河海堆山岳。谁削荆棘画兽禽。一切无有能生者。是故我说为自然。斯则拨无因果。不立修证。佛以因缘破之。故云我说因缘非彼境界。如楞伽经颂云。我说唯钩锁。(钩锁即是因缘取相因不断义故)离诸外道过。若离缘钩锁别有生法者。是则无因论彼坏钩锁义。一切诸世间无非是钩锁。无明与爱业是则内钩锁。种子泥轮等如是名为外。此中首句即我说因缘立自宗也。次句即非彼境界。拣外宗也。若离等四句明所以拣者。以堕无因成自然种。坏因缘义故。一切等六句明所以立者。以是正理。世间共许。不堕无因及邪因故。无明与爱二皆为因。行业为缘能生识名色等而成内之根身。名内钩锁。种子为因水土为缘而生芽。泥团为因轮绳为缘而成瓶。余之器界例此可知。名外钩锁。故教中十二因缘亦名十二钩锁。

○我今下明今似滥。觉性自然句。先以断定有滥。非生非灭等。乃谬取佛所立义以证成之。非生非灭不灭不失中义也。有动有还有混有碍有分等。俱属妄倒。不动无还不杂无碍不分等。皆为远离。然远离云者。正显超乎情计。绝诸戏论。而阿难不知。反欲以此谬证自然。故曰似非因缘。其意以既非因缘非自然而何哉。

○与彼下求佛开示。言楞伽既拣岂今自滥。故求如来以今之所说与彼自然之计云何开示。以便定其取舍。取舍既定。则不入群邪而获真实心妙觉明性矣。阿难以滥外为疑竟。

二如来以超情为释四。

一正释前疑。二兼破转执。三总遣妄情。四结斥分别。

初二。

一责惑索体。二详与难破。

初。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

○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

○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

初述说责惑。如是开示即指前八显见之文。或曲畅旁通。或明彰暗示。无非权巧故云方便。原佛本意。总为破除妄计显示真本。故云真实告汝。此如来自述所说无妄可信也。汝犹二句责其当悟不悟。不当惑而惑焉。

○阿难下依惑索体。若必自然句先以按定。自须甄明等乃教以自须甄察。要必明明历历有自然体也。

○汝且下就中诘问。言妙明真见。遍见诸相。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见何为自然体耶。此且总诘。此见为复等乃逐一别问。以明为自者谓唯以见明为自然之体。以暗为自等。例此可知。

二详与难破。

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自然者不随缘变故。见明为自者应不见暗。以不随暗缘。如水中鱼遇陆则滞死耳。以空为自等例此可知。如是乃至者超略以塞为自应不见空。诸暗等相者。子夜黑月云雾晦暝等。皆为暗相。既以见暗为自。自应不随明缘。故难以明时见灭。云何见明必作如是难者。以见性明来见明。暗来见暗等。不如此之所说何有自然之义。正释前疑竟。

二兼破转执二。

一阿难转执因缘。二如来就执为破。

初。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生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必此妙见等先以按定非自。我今发明等乃转执因缘。良以因缘自然敌体相翻。前以似非因缘疑为自然。此又以佛破自然转执因缘。岂知因缘自然二俱戏论。凡不了唯心无有能出此惑者。言发明者谓对待发明。非是真知。既非真知故须咨决询问。是义者即性非生灭远离妄倒等义。本不合于因缘。虽因被破转执自觉于理难通。故复以云何问也。

二如来就执为破二。

一破因义。二破缘义。

初。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

○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

○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

初牒执定因。汝言句总牒所执。吾复等定因见有。正脉云。因见下应补明暗等字。言对境始现也。

○此见下总徴四义。因明有见者以明为生见之因。余准知。

○阿难下破二例二。因明有者明为生见之因。明去暗来生见之因已亡。无种求苗必无得理。故云应不见暗。如因暗有等准知。如是乃至等。又例上明暗以破因空因塞义也。

二破缘义。

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

○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

初总徴四义。缘明有见者以明为发见之缘。余准知。

○阿难下破二例二。缘空有者空为发见之缘。空为塞碍发见之缘已坏。离水发莲亦无得理。故云应不见塞。若缘塞有等准知。如是乃至等。又例上空塞以破缘明缘暗义也。兼破转执竟。

三总遣妄情。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

○非不自然。

○无非不非无是非是。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初牒遣。上虽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恐其尚未透脱故教以当知。示以决定双非也。精觉者不变之体。妙明者随缘之用。由有不变之体故非因非缘。由有随缘之用故亦非自然。此重牒遣词。尤见其毕竟非故。

○非不句蹑遣。恐闻双非遂执非为是。故蹑遣云非不自然。谓若执不自然亦非。以摄用归体。随缘中许有不变义故。此下亦应有非不因缘之句。谓若执不因缘亦非。以从体起用。不变中许有随缘义故。文不具者。或是译人脱漏。私见如是。仍俟高明者教之。

○无非下总遣。言非与不非固不可说。是与非是亦不可说。故以两无字而总遣之。所谓遣之又遣以至无可遣也。

○末二句结示。恐上一切尽遣失善巧慧。故又扶之曰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两一切皆指色空见闻等也。通称曰法。别状为相。通别互具上下影略说故。云离云即者。以一切诸法唯心所现。因众生不了唯心妄生执取。计有因缘自然等相。种种分别总属戏论。故须要离。谓于一切相上离于分别及执取故。既能于一切相上离于分别执取。则一切法从缘无性。举体全真无庸更生拣弃。故须要即。谓即于一切法上了达惟心所现义故。既能于一切法上了达惟心所现。则凡有所说皆成利益。如说因缘为破外计。说自然为拂权宗。说非因缘为显不变义故。说非自然为显随缘义故。说非不自然为显随缘中即具不变之义。说非不因缘为显不变中亦具随缘之义。是知菩萨摄生善巧诸佛御世方便皆由证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耳。

四结斥分别。

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

○如以手掌撮摩虚空。祇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初正为结斥。由上重重拂遣。则知精觉妙明离名绝相。非措心可得分别。故斥以云何于中云云。措施也。谓于精觉妙明中施以妄想心也。以诸世间等正是其措心处。世间者按相宗中有学者世间权乘也。有非学者世间外道也。今说因缘固属学者戏论。仍说自然犹为非学者戏论。以都无实义故。名相者因缘自然为名。权宗邪见为相。而得分别四字连上云何等一气念下。其徒劳无益之意自见。言既属戏论则无实义。名相愈繁而本体愈晦。云何而得分别着也。

○如以下仍以喻明。手掌偶对喻戏论名相。撮摩抟揉喻分析辨别。言阿难以名相分别觉缘。如愚人以手掌撮摩虚空。分别觉缘徒增妄想。如撮摩虚空祇益自劳。觉缘不堕名相云何以分别能得。如虚空本无形迹云何随执捉可取。法喻历然可对。(问。阿难所疑有二。一疑滥外性。二疑滥外宗。如来惟释次疑。不释初疑者何也。答。外计冥性真常真我遍满皆以自然为宗。宗既不实性亦非真。性既不真。所说真常遍满亦属妄计。佛说觉缘断不类此。是故滥性之疑不须更释)显见超情竟。

十显见离见二。

一阿难以今昔相背为问。二如来以权实不同为答。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

○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

○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

○是义云何。

初按定今破。上云精觉妙明。此云妙觉性。皆密指真见。非因非缘如上所破。不言非自然者以是外宗。今昔俱破故。因缘自宗昔立今破。欲有所问故先按定。

○世尊下怪疑昔说。常与比丘等指昔教言。具四种缘者以昔教中有四缘生识之说。据此则四缘生见已为错解。况妙觉性又非见性可及。是不惟鹿马错指兼亦象兔不分也。

○所谓下具列四缘。空明心眼。依小乘论。明空境作意根也。因此生识似为确论。如目前不空不明固无所见。若无心作意及无眼根者更不待言。至论见性盲暗已许有见。不空可知。果其无心作意见更明朗。岂同眼识必待缘生。是今昔所说原自不同。阿难不知反疑相背。所谓愚法声闻根识不分。信矣。

末句总以结问。是义者昔立今破之义。云何者谓云何会通乃得不相背耶。

二如来以权实不同为答四。

一直斥昔宗。二详辩今教。三例破种疑。四斥迷勉进。

初。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四缘生识阿难迷为生见。如来知其心粗且不与分。但就语斥之。我说者仍指昔教。世间者总该情器。此等皆以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故云诸因缘相。盖以佛未出世。邪师说法。谬谓无因及与邪因。赚误众生深入邪见。佛既出世立正因缘。为对彼故一时权说。故云非第一义。据此则纵属因缘亦非究竟。况妙觉性决定非因缘生。以今难昔岂所应也。

二详辩今教二。

一先辩离缘。二正辩离见。

初。

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

○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

○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初探定见缘。我为能见有生共执。今诘以云何名见云何不见者为探其藉缘不藉缘故。答以因光乃见无光不见者正显其必藉缘也。此且约明缘论藉。余可例思。

○阿难下对待显离。正脉云。无明便谓无见常情皆然。故蹑此以应不见暗诘之。若必见暗者显决无不见故。此但无明云何无见者显所见虽无能见故在。其不藉缘之意亦自可见。

○阿难下兼防谬执。(恐阿难谬执云。所言见者必须显然见明。在暗之时既不见明岂得称见。故佛以若在暗时等防之)意谓在暗不见明既名不见。以此为例。则在明不见暗还名不见。如是则在暗在明二相俱名不见。将一向冥冥岂理也哉。

○若复下结申正义。(上说二俱不见。不过因谬反难。决无其理。故此乘其必悟而申其正义焉)意谓若复能知明暗二相自相陵灭。自相倾夺。非是汝之见性于二相中暂时灭无。如是则在暗在明二相俱名为见。云何不见耶。以此为例。则在空在塞有心无心具眼不具此见一无所损矣。

二正辩离见(问。既辩离缘。已足释疑。今又辩离见其意何居。答。前斥权宗非第一义。要必还他第一义乃可无词。若见犹带妄仍是第二。必兼妄见亦离。乃可称第一义耳)。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

○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初承示离尘。意谓以是二俱名见之故。阿难汝今当知。既见明之时见性非是藉明。见暗之时见性非是藉暗。以此为例。则见空之时见性非是藉空。见塞之时见性非是藉塞。如是则一切不藉其离尘独立之体益可见矣。

○四义下例示离见。四义者即非明非暗等也。成就者谓其理不谬。一切无能破故。以此为例。则见见之时见性非是藉见。义自可了。故教以汝复应知云云。言见见者以见性即是赖耶。乃真妄和合而成。今此中上见即真明。下见即妄明。然既已和合。则真不复现而亦不能见妄。若能以观行力入流亡所。以至寂灭现前。则真见现矣。真见既现。乃知起心动念即乖法体。是为见于妄见。当此之时真明常自周遍。非是藉于妄明故曰见非是见。佛以此义难明。故牒前四义成就而例显之。自下剖妄出真进退合明无非发明此义。详辩今教竟。

三例破种疑。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

见犹离见者谓如上所说。妙明真见不但离缘犹且离于见精中一分妄见。是则妄见尚不能及。况夫因缘自然等相益不能及。故斥以云何复说等也。和合下应有与不和合四宇。或译者脱漏。观后阿难述未开处可知。问。和合与不和合阿难未说。何故与已说并斥耶。答。此有二义。一者相关例言。谓因缘与和合相关。自然与不和合相关。是则说因缘者必说和合。说自然者必说不和合。故彼虽未说为防言说。盖取例斥之耳。二者例现破种。谓因缘自然属现行疑。是已说者。和合不和合属种子疑。是未说者。前虽未说后来必说。故兼带言之。盖欲例前已破现行。尽破未破种子。科以例破种疑者以此。

四斥迷勉进。

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为得疲怠妙菩提路。

汝等声闻通指有学无学。局执因缘曰狭。兼惑自然曰劣。由斯智无超脱慧乏明辩故曰无识。清净实相即是空如来藏。离诸戏论曰实相。中不容他曰清净。由无识故执诸法为实有。依实有而起戏论。迷于清净障乎实相故曰不能通达。此斥迷也。吾今诲汝者教以舍权从实。弃邪取正。当善思惟者思惟今之所说毕竟如何是离见之见。思到思所不及处自有云开月现时节。如是思惟方名为善。既思惟已还须从性起修。精进无屈便是妙菩提路。若稍有疲怠即滞中途。故以无得诫之。此勉进也。按阿难所请。此之离见与上之超情乃是酬彼明义。以情见皆属无明。但有粗细之异。曰超。曰离。真明自现前矣。(正脉云。通上十科论之初科则显其脱根脱尘迥然而灵光独耀。二科则显其离身离境凝然而本不动摇。三科则显其尽未来际究竟不灭。四科则显其从无始来本有不遗。五科则显其无往无还挺物表。而常住。六科则显其不杂不乱超象外以孤标。七科则显其性元自在能转物而大小何局。八科则显其体本混融譬一月而是非莫辨。九科则显其诸情不堕远越乎外计权宗。十科则显其自相已离转入于纯真无妄。显见至此可谓显之极矣。但究未说出如何见见而又如何非见。故总科为带妄显真)带妄显真竟二剖妄出真(正脉云。二种颠倒见妄如璞蕴玉。而见之真精如玉在璞。故带妄显真如指璞说玉。虽珍贵非虚而粗石未剖。美玉未莹此科剖妄出真如剖璞出玉。精莹焕发矣)二一阿难并陈二请。二如来各为开示。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

○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

○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

○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初述其未开。将述未开之疑先约已开者发起。故云如佛世尊等。言世尊于超情科中已为阿难等宣说因缘及与自然。二计俱非。此其所已开者。和合与不和合。佛既未说尔时已有疑惑。此其所未开者(问。离见科末既已相关带言。何必更问。答。语略未详耳。又此中已开未开稍欠眉目。一往观之。似是望佛通拂四相。然因缘自然前已详破。何必重拂。或译人略失检校。若将诸字易为而字。则妥协矣)。

○而今下陈其迷闷。言心犹未开已是迷闷。更闻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又添一层迷闷故曰重增。

○伏愿下并请开示。伏愿者伏俯愿望。弘慈者无尽之慈。即哀恳重说之意。正脉云。慧目观空者也。佛启清净实相。而阿难又乞慧目。则此下圆发空如来藏无疑矣。开谓开其未开。示谓释其迷闷。正脉云。纤疑在念则觉不明净。是须释迷闷而开未开。夫然后觉心无不明净矣。

○作是下悲礼承旨。悲泪者感佛慈悲。伤己愚迷也。顶礼者一心归命五体翘勤也。息虑凝神虚己待教故曰承受圣旨。阿难并陈二请竟。

二如来各为开示二。

一释其迷闷。二开其未开。

初(阿难虽并陈二请。而迷闷情急故先释之)二一斥迷许示。二剖见释迷。

初。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

○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初经家叙意。怜愍者矜其愚迷。感其诚恳也。阿难迷闷等辈皆同。故佛怜愍亦及大众。大陀罗尼指后历谈三如来藏。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有多字一字无字之别。多字者如下顶光所说。一字者如密部唵字吽字等。无字者如圆觉云。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今取无字。以三如来藏亦同圆觉。即是总持。依之而起观行即是诸三摩提。如后二十五圣所陈。依之而立行位即是妙。修行路。如后五十五位所历。自下酬二请后便为开敷展演。故云将欲。预示于此。为显领见是心为彼之初方便故。

○告阿下斥迷诫听。记识则心恒外驰。虽强无功故曰但益多闻。以无益于定也。正以无益于定。所以奢摩观照心犹未了。奢摩他此云止。以寂静为义。正当寂静时。自觉六根门头本有一段光明。昭昭不昧。义言观照拣非起心对境能所炽然故以微密称之。能了此者始信自心有如来密因。以纵至成佛不离此故。如来斥以心犹未了者。显菩提涅槃尚在遥远。以此既未了况曰三摩禅那。益无庸问矣。教以谛听者示将为说故。

○吾当下利益现未。分别开示者谓分别见见非见之义。开示奢摩观照以利现会也。亦令将来等谓展转流通。利及后世以至尽际也。诸有漏者通指具缚凡夫。亦兼有漏二乘。获菩提果者谓既闻见见非见。依奢摩而获微密观照。自不至永沉生死终滞灰断果矣。斥迷许示竟。

二剖见释迷三。

一双标二见。二各举易例。三进退合明。

初。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

○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初指轮出由。正脉云。一切众生不止凡夫。亦兼小圣轮回世间不止七趣分段。亦兼二乘变易。以此是凡小俱迷之境。而结尾期在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故。二颠倒者即于同别二境上所起执着见也。良以同别二境本属唯心所现。众生不了执为心外。故曰颠倒。以颠倒故于中立自立他。故曰分别。此即真见中一分妄见。故曰见妄。由此于彼当同分境处越分追求。展转发生别业而为异世之因。又复于彼当别业境中非理爱染。住复轮流转变而成当来之果。因果循环周而复始。此生界所以不尽。轮回所以不息也。而处之与业俱言当者。各有深意。言当处者显是自心所现。当业者显是自业所招。非离自心自业外别有境故。

○云何下徴起标列。同分即同分境也。灌顶疏引瑜伽论。指三千世界以是众生共业所感。贵贱人畜相依而住名为同分。今经则不惟依报亦兼正报。不惟此界亦兼十方。以后文明言诸有漏国及诸众生故。于此不了唯心执为实有。即是妄见。别业即别业境也。依灌顶疏引瑜伽论。指众生自身以是各随己业。贵贱苦乐不同飞走鳞甲类别名为别业。今经则不唯根身亦兼器界。不唯身之所到亦兼目之所及。以后文明言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故。于此不了唯业执为实有。亦是妄见。大抵别业境唯约现在。以是宿业所招。现在依止受用各有分齐之不容紊故。同分境亦兼过未。以是无始惑现。今虽不得依止。不得受用。过去未来一定有分。非彼一二之所能私故。双标二见竟。

二各举易例二。

一易知别业。二易知同分。

初三。

一徴举能所。二就所辩伪。三结示正义。

初。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

○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云何句徴起。上既先标别业。释亦应尔。故先徴也。

○阿难下举例。良以别业妄见有易知者。有难知者。此先举易知者为能例。故云如也。世间人目有赤眚例众生依真见而有妄见也。由赤眚故夜见灯有圆影。例众生由妄见故于迷位中见同分境上有别业境也。别业境类分色等五尘。故又以五色重叠例之。是则人例一切众生。目例真见。眚例妄见。夜例迷位。灯光例同分境。圆影重叠例别业境。下可准思。

二就所辩伪二。

一即灯即见辩。二离灯离见辩。

初二。

一双徴即灯即见。二详辨二俱不成。

初。

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

能例之法准上。唯见字约眚见例妄见也。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例迷位中同分境上重现别境。问以为是灯色。为当见色者。例别业境为是同分境上实有为当别业见中实有耶。

二详辩二俱不成。

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

○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初辩即灯不成复二。此若句牒即灯。则非下辩不成。言非眚不见唯眚之观。显圆影非灯上实有。用此为例。明知别业境非同分境上有矣。

○若是下辩即见不成亦二。若是句牒即见。见已下辨不成。言见已成色。应不名见。故难以名何。显既各有体知圆影非眚见上实有。用此为例。明知别业境非别业妄见有矣。即灯即见辨竟。

二离灯离见辩(舍即执离势所必至。故对以立破)。

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

○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初辩离灯不成复二。若此二句牒离灯。则合下辨不成。言既离灯有何必灯上方见。故难以屏张几筵应有影出。意以彼等不出。显圆影非离灯有体。用此为例。则别业境非离同分境别有可知。

○离见下辩离见不成亦二。离见句牒离见。应非下辩不成。言眚见托于眼根。既离眚见并眼亦离。故难以应非眼瞩。云何句正见其必用目见。既用目见知圆影非离见有体。用此为例。则别业境非离别业见自有亦可知。就所辩伪竟。

三结示正义三。

一法说。二喻明。三结合。

初。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是故当知者。承上言以是四义推求俱不可得之故。当知别有正义可申也。色实在灯见病为影者。为犹作也。言圆影之色实在灯上但非实有。乃眚见病目所作之影。例别业境。实在同分境上亦非实有。乃别业妄见所现似境耳。影见俱眚者言此影既属病作。则合圆影与眚见俱系净目眚相。例别业境与别业见同为真见妄相。故前文以见与见缘同为空华也。见眚谓能见此俱眚者。就能例中且指根言。谓随顺世俗皆以根是有知。自知有眚即是见眚。此乃常时净目故云非病。所例中谓能见妄见者自是真见。非是妄见。前文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者以此。终不应言者深戒之词。谓决定不应作是说也。言既知见眚非病惟有净目独存。若更于中说是灯说是见。才闻是义不成。又复于中说非灯说非见。其犹接虚断风无可凭据。故不应也。所例中言既知见见非见。惟有真见独存。若更于中说因缘说和合。才闻因缘和合不成。又复于中说自然说不和合等。总属妄情计度无有实义。前文云。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等者以此。

二喻明。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第二月喻灯轮。非体者非是真月实体。非影者非是水中月影。盖言其本无所有喻灯轮之虚妄。若依古德约见体月影对释。似与下科相背。以下文不唯不许言是。并非亦不可说故。何以句徴。第二下释。言正唯捏成。所以非体亦非影也。此捏根元指净目说。言不惟二月本无捏亦是妄。唯净目是其根元。若更于净目上说是形非形说离见非见者。非愚即狂。凡诸有智之人必不类此。故云不应言也。此中形即月形喻灯光。见即捏见喻眚见。是之一字双贯形与非形。离之一字双贯见与非见。其意以是形喻即灯。是非形喻离灯。离见喻离眚见。离非见喻即眚见。智者不说。喻前终不应言。盖前以易知例难知。此复以最易知者喻易知耳。

三结合。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此指灯轮。亦如是者谓亦如二月是也。目眚所成。合二月乃捏所成故。今欲名谁等者。言既知目眚所成。则轮眚皆妄惟净目独存。欲以名谁是灯名谁是见。谓二俱无所指也。是则是灯是见尚不可说。何况分别非灯非见益不可说。此即合前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等也。然如来既以二月喻灯轮。以灯轮例别境。则不了别境者当观灯轮。不了灯轮者当观二月。即二月之非有了灯轮之无实。即灯轮之无实悟别境之虚妄。境既是妄见亦非真。识此非真是名见见。能见见者自非是妄。故前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而后云觉所觉眚觉非眚中。前后关楗尽在于此矣。(正脉云。以此眚影为例即有两重易知。一者易知其为别业。以于灯轮明知其为自己独见之境。二者易知其为妄见。以又明知灯轮非实有也)易知别业竟。

二易知同分三。

一徴举洲国。二例明所见。三略显虚妄。

初。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

○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

○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初徴起。易知别业已明。易知同分应说。故次徴也。

○阿难下举洲。正脉云。大海即七金山外碱水海也。平陆即无水地。水环陆地曰洲。一大余小数有三千。此须弥之南一面洲也。

○正中下举国。复二。一大洲国数。正中大洲者。三千洲内此洲最大。又居正中。盖即迦毗罗国及周维诸国所依洲也。大国凡有等者先举大国。其余下小洲国数。观余之一字亦皆散布于大洲之外者也。本在一海各有方隅故以诸海名之。其间者一洲之间。或者不定之词。谓或有一洲唯三百国。或有一洲惟二百国也。或一者或唯一国。约最小之洲。或二者或有两国。约次小之洲。三四五十皆各据一洲为言。然此等虽属同分尚非所取之例。但为叙出洲国。为下科作源本耳。

二别明所见。

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珮玦彗孛飞流负耳虹霓种种恶象。

若复此中者即上文所叙洲国之中。有一小洲者即上文所叙次小之洲。多不至三少不住一故曰只有两国。必取两国者唯一国不显妄故。两国同感亦不显妄。故曰唯有一国。同感恶缘者谓共行不善。同感之以恶业因缘致天垂应也。当土者即同感恶缘之土。感既惟恶应自非休。故睹诸不祥。不祥境界类含多种。故云一切。此总标也。或见二日等乃各别明之。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既见二日两月自非吉祥之兆。如夏桀亡时两日并照是也。杂气环绕曰晕。黑气薄蚀曰适。白气在旁相连如衡璜曰珮。中断如半环曰玦。此亦日月灾象。如汉高祖围于平城月晕七重。药师经日月薄蚀名列七难。余可知矣。正脉云。星芒偏指曰彗。芒气四出曰孛。横去曰飞。下注曰流。此皆星辰灾象。如宋襄公时星陨如雨。秦始皇时彗星四现。即药师经亦云星宿变怪难也。夹日而成负耳。映日而现虹霓。又在上为负。在旁为耳。明者为虹。暗者为霓。又负耳月亦或有。如诸侯谋叛月生牙爪。虹霓唯对日出。如朝现则西。暮现则东。此阴阳灾象也。灾象尚多总属不善。故以种种恶象该之。然此恶象。明知其是当土众生恶缘所现。例后阎浮提三千洲乃至十方有漏依正皆由众生同惑所现总一虚妄。唯是妄见而已。

三略显虚妄。

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此见彼不见者。如春秋传。鲁哀公六年楚有云如赤乌夹日以飞三日。杜预注。云在楚上惟楚见之。祸当王身不及他国。又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有彗星。杜预注。彗出齐之分野而不出鲁。故鲁不见。亦复不闻者。言此国众生纵或不见亦必得闻。若彼国则并闻亦无。以无感业故。然既同一天象。此有彼无。其为妄见明矣。(正脉云。然此亦有两重易知。一者易知其为同分。以其明知与举国同见也。二者易知其为妄见。以又明知他国不见也)各举易例竟三进退合明二。

一总标例法。二依法例明。

初。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吾今为汝等谓许以例明也。以此二事者。谓以此易知二事与难知二事文虽不显难易。义必具耳。进退合明古释多舛。正脉立义虽精。而穿凿过当。今则但就经文自具之进退释之。盖进者进前易知。例后难知。退者退后难知。合前易知。此例合显自有发明。至下分科自见。

二例法例明二。

一例明别业。二例明同分。

初三。

一进易例难。二退难合易。三警释迷闷。

初二。

一取前易知。二进例难知。

初。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如彼句指前目有赤眚者言。赤眚自招故属别业。见境不真故属妄见。此易知也。瞩通能所上妄见为能瞩。下灯光圆影为所瞩故。虽现似境者。言圆影虽在灯现。但是似境非实有也。终者究竟义。言既非实有云何现见。至究彼所以见者全是目眚所成。前云色实在灯见病为影者即此。劳字即指圆影。以眚目难见。强见成劳。圆影斯现故。而言眚即见劳者。谓有眚之人即见如斯劳相。此重以申明目眚所成义也。色指地水火风。能造一切。而言非色所造者。谓眚见似有净眼观之实无。此重以申明虽现似境义也。又非色所造者全托眚见。是则合影与见俱为净目眚相。前云影见俱眚者即此。言见眚者指净目言。谓随顺世俗皆以根是有知。自知有眚即是见眚。见咎即是眚病。而言终无者。谓不能见眚之人以有眚故。将谓目病。今既见眚则眚自是病。而净目终无有病。前云见眚非病者即此。是知此科全是取前易知别业中义。盖为将前所说取之于此。以备进例也。

二进例难知(取已说例未说。如人入宅从前向后故为进也)。

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

例者比例。谓以前易知。比例难知。俾难知者亦成易故。目见亦该耳闻。言不唯足所践履。身所受用。大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为别业。如舍卫九亿家。或见佛。或闻名。或不见不闻。岂非感佛之业深浅有无各别不同乎。山河国土依报境也。及诸众生正报境也。依报有远有近。正报有亲有疏。人但知近者亲者为别。而不知远者疏者于中亦有别业。故总以眚见灯轮例之。进易例难竟。

二退难合易(以现说合前说。如人出宅自后翻前故为退也)。

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皆是者无不是也。无始见病即指别业妄见。成谓作成。言如上所说依正。虽在同分境上然非实有。究竟而论。皆是无始已来别业妄见之所作成。此即退合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义也。见字仍指妄见。见缘仍指依正。依正非实故云似现前境。是则见下应逗。与者并也。见缘似现前境。宜相连为句。必言似现者显其全托妄见。是则合境与见同为真见中眚病。故云元我觉明等也。此中元我觉明应连下四字为句。盖觉明见指本觉妙明真见。所缘眚通指见之与境。言见之与境同为真见眚病。唯真见能见此故称所缘。此即退合眚即见劳非色所造及影见俱眚义也。觉见即眚句重释上义。言见之与境同称为眚者。以觉无二真。既为真觉所见即名为眚。本觉明心纯真见体也。纯真见体。能觉所缘之眚自不堕于眚中。故云觉缘非眚。此即退合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义也。

三警释迷闷。

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

○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初牒前释闷。觉所觉眚者谓真觉觉于所觉眚时。觉非眚中者谓真觉自不堕于眚中。此即牒前本觉明心觉缘非眚义也。此实见见者。谓此中觉所觉眚实即我前所说真见见于妄见。然觉非觉眚时真觉既不堕于眚中。见于妄见时真见自不堕于妄见。故曰云何复名等。言不得复名为见也。觉闻知见名异体同。故兼带言之。此即释前重增迷闷意也。

○是故下指现令悟。是故汝今者。承上义指现前也。正脉云。见我者观佛相好也。故知自惑未除虽观佛胜相亦是眚影。及汝者指阿难自身也。世间即山河国土。十类即十种异生。合能见与所见同为无明幻出。故云皆即见眚。见眚谓妄见眚病也。非见眚者谓其非是能见眚之真体。此教以悟妄也。彼见真精乃指能见眚之真体。是为真性。无关妄眚故曰性非眚者。此教以悟真也。末句乃结会前语。佛意正以是真性非妄眚。是故前来不许复名为见。由此观之则一切依正。无论胜劣远近亲疏。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等。均为别业所招唯是虚妄。真如灯轮。若更执为实有则是妄见不了。由不了故必至非理爱染。由爱染故生生世世。不能出离。前文所谓当业轮转者以此。若复知是业现顿息执持。妄见既了爱染亦除。唯凭愿力受生。不随结业轮转。此则于别业境中得解脱身。于别业见中得清净见矣。例明别业竟。

二例明同分三。

一进易例难。二退难合易。三诫令取证。

初三。

一取前易知。二详显虚妄。三进例难知。

初。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

彼众生指上同感恶缘者言。恶缘共造故属同分。见境不实故属妄见。此易知同分也。例彼妄见等者转取例于易知别业。盖由前来易知同分中显妄文略。(如云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等)易知别业中显妄义详。(如就所[办]伪中有即灯即见辨。离灯离见辩。结示正义后。又举第二月之喻等)故转取例。乃为借易知别业之虚妄显出易知同分之虚妄。然后进例难知不费词而自明。

二详显虚妄。

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言上以易知同分转取例于易知别业者。由彼一病目人所见之境同彼一国之人所见之境一类虚妄故也。彼见圆影眚妄所生前已详显其妄。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即同彼见圆影。同见业中瘴恶所起。即同眚妄所生。既事义相类不须更为详显而虚妄明矣。文中言同分所见者谓大家共见之境。同见业中瘴恶所起者谓同造见境之业于中自有灾疠不善之气。故云瘴恶。由斯上干天怒现诸不祥。故云所起。末句乃依枝寻根之论。言上来一人所见眚影多人所见灾象虽同一虚妄。且约枝末言之。若寻其根本俱是无始真见中一分妄见所生。良以真见即是真心。妄见即是无明。真妄和合而有业识。有业识即有见相二分。由见相二分复分别业同分。由别业同分展转现起眚影灾象。故曰俱是无始等。必言此者。一则显其虚妄之至例后难知。一则显其同出无明教令顿断。拔其本而枝末自尽矣。

三进例难知。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

上文以易知同分取例于易知别业。且又显其同出无明。已知其为虚妄之至。故蹑之以进例难知。阎浮提等即难知同分也。三千洲既在阎浮。应属须弥南面海中而云兼四大海者则尽该三洲。合此通为一四天下。如此数至一千则为小千。小千数至一千则为中千。中千数至一千则为大千。由三次言千名为三千大千世界。便是一娑婆国。乃释迦一佛所化之境。洎及也。并及十方者兼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诸佛化境言之。诸有漏国者。总上娑婆十方。同为无明现起故云有漏。此为依报。末句乃正报也。既兼异域谁信同分。无始成立谁信虚妄。故以两重易知者而比例之。进易例难竟。

二退难合易。

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总上若依若正万殊一本故云同是觉明者本觉妙明纯真之性也。体惟不变故曰无漏。用能随缘故曰妙心。即此便是真见。此退合一国人心。易知中虽不显心义则必有。以恶缘从心造故。见闻觉知即指妄见。以真唯一体无四名故。此乃以真见起于妄见。退合一国人心同感恶缘义也。虚妄病仍指妄见。以妄见即真见之虚妄病故。缘字乃指依正。以是虚妄病见上现起所缘境故。此以所缘依正退合睹诸不祥等义也。和合妄生者。不了唯心于中越分追求名为和合。由和合故遂致揽为别业。于无生中受生故曰妄生。故业未毕新业复造亦是和合。新业既成故报将尽遂致业牵识走于无死中受死故曰妄死。此以妄受生死退合此见彼不见等义也。

三诫令取证。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诸和合缘固为分段之因。若不了唯心。纵不和合仍招变易之果。故须二俱远离方能灭除生死因也。言远离者知是唯心顿销妄见。不趣不避。不趣故离和合缘。除分段因。不避故离不和合。除变易因。二因既灭。二死永亡。智断一时究竟。故曰圆满菩提不生灭性。(不生灭性。即该断果)自是如金出矿愈炼愈精。故曰清净本心本觉常住。由此观之。则一切依正无论见与不见闻与不闻但属有漏均为同惑所现。皆如灾象不实。若乃妄见不了越分追求必至揽为别业。成异世因。前文所谓当处发生者以此。然既知是惑现勿更执持。追求都尽。怕怖亦空。乘愿行以弥纶。延劫海而严净。此则于同分境中得自在力。于同分见中得无碍眼矣。释其迷闷竟二开其未开(正脉云。前阿难先述未开后述迷闷。而佛先与释迷闷者先其所急也。今迷闷已释。次应开其未开矣。愚谓此复有意。以众生所以不能远离和合与不和合者。皆由未悟本觉妙明非和合不和合义。若果其能悟。自不与妄境和合。亦无不和合想。是知此科虽为远。释前疑。亦近承上文。以示远离法耳)二。

一据词牒意。二依迷为开。

初。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前阿难请词中云。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盖自述已悟也。如来据此故云汝虽先悟等。又请词中云。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盖自述尚迷也。如来据此故云而犹未明等。

二依迷为开二。

一先破和合。二次破俱非。

初二。

一破和义。二破合义。

初三。

一就尘问和。二详破和明。三例破余义。

初。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

○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初示以问法。复以尘问者例前法故。以前破因缘等皆以前尘问也。良由见对尘显离尘无可凭故。

○汝今下按定妄惑。犹字有怪责意。言和合与因缘相关。前既破因缘则和合亦应无疑。故以犹疑等而怪责之。一切世间者。既破和合且约学者世间言之。和合言妄想者。以真见本非和合但妄想计有耳。正破和合兼带因缘者。益见其有相关之义。证菩提心即指真见。以是如来密因故也。由来不变非和合起。故责其而自疑惑。

○则汝下先问和义。已经剖显。故称妙净见精为与明和等。逐一问过乃可以施破故。

二详破和明。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辩杂何形像。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初约和相以破。意谓凡言和者必有和相可辩。如朱和粉粉中必杂赤色。故即就观明难之。当明二句对明尘以索和相。见相二句例明尘而防混。应言所见之相如青黄赤白等。既分明可辩杂亦应尔。故难以杂何形像。

○若非下约和义以破。意谓凡言和者必有义之可寻。故双约非见即见而难问之。非见谓明与见异也。异体则两不相遇。故难以云何见明。今既见明是初无相离之义。即见者明与见一也。一体则全明成见。故难以云何见见。今既非见见是后无相即之义。盖必先离后即方可说和。今既二无岂有和义耶。

○必见下约和体以破。意谓凡言和者必二体各亏其半方可容和。汝今自觉见之与明各有所亏乎。必其见性圆满却向何处和明。若其明尘圆满是又不合容见与之相和。此如来明知二俱周遍故为难问耳。

○见必下约和名以破。意谓凡言和者必当坏其本名。如水既和土转名为泥。不复名水与土。故以见必异明等而难问之。言未和之时见是见。明是明。见性必异于明尘。既已和杂则见固非见。明亦非明。应当失彼性明名字。既因杂而失性明名字。若更说见性和明者非其义矣。

三例破余义。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若一一俱破但换尘中一字。义皆取例于上。故云亦复如是。破和义竟。

二破合义(问。和义合义云何拣别。答。和如水土和泥。合如函盖相合。一则不可分。一则务相对也)三。

一就尘问合。二详破合明。三例破余义。

初。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

亦逐一问过然后破也。

二详破合明。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

○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

○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初正破合明。意谓凡言合者必如函盖相合。若见与明合者如圆盖合于圆函。暗时明灭如以方函而易去圆函。此见即不与诸暗合如圆盖即不与方函合也。不合则相背。相背则不见。故难以云何见暗。

○若见下兼防谬计。(恐谬计云。前见明时实与明合。今虽见暗却不与合。故以此防)意谓若见暗时不与暗合者。是见时不合矣。既见时不合。则应合时不见。是则汝言与明合者应当不见于明。今既见明自非与明合矣。

○既不下转显其非。(恐又谬云。所谓与明合者不过藉明而有。有后方见。当其合时实不能见。故以此显)意谓凡言合者必须先见。见已与合。然后了知是明非暗。若既不能见明。云何能与明合了知是明不是暗耶。是益见其非矣。

三例破余义。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例上可思。先破和合竟。

二次破俱非二。

一阿难转惑俱非。二如来分徴别破。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和合不成转惑俱非。故白佛以问。如我思惟者谓佛说如是。如我思惟亦然。但未敢决定耳。此妙觉元仍指根性。纯真无妄曰妙。朗然现前曰觉。不系新得曰元。此以剖妄之后乃立斯名。与诸缘尘即指明暗通塞。及心念虑即指六处识心。以心为识体。念虑为识之用故。据上如来唯言不与尘和。今兼识言者。以根尘识三恒时不离。既已不与尘和自应不与识和故兼言之。非耶二字是疑词。非决词。以决定犹待佛故。

二如来分徴别破二。

一徴破非和。二徴破非合。

初三。

一对尘问非。二详破非明。三例破余义。

初。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

○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

初依言示问可知。

○此妙下先徴非和。虽承惑具牒而对尘单问非和。为先破故。非和者如砖石并砌彼此不相入也。

二详破非明。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

○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

○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初据理定畔。意谓设若见性不与明和。则见与明两不相入。如砖石并砌必有彼此边畔。此据理论也。

○汝且下教令谛观。意谓既有边畔。必有处所。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又既有处所必有远近。试问在见在明自何为畔。要必远近处所一一分明。乃可说有边有畔。

○阿难下破畔不成。意谓设许有畔则明际中无见矣。若果明际中必无见者则见性不能及于明中。既不能及于明中自应不知明相所在。明且不知凭何立畔。故曰畔云何成。畔既不成。所言非和者亦无可据矣。

三例破余义。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既知对明无非和之义。对暗对通对塞义可例思。故云亦复如是。徴破非和竟。

二徴破非合三。

一对尘问非。二详破非明。三例破余义。

初。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

既破非和。则非合之义似应不必更破。但恐其依旧坚执故此重牒云。又汝必谓见精非和合者。或非合之义有所据乎。为非明合等乃逐一问过也。

三详破非明。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

○如耳与明了不相触。

○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初据理定乖。意谓设若见性不与明合。则见之与明。一属性。一属相。彼此乖违。如角两立自然不相符合。此亦据理论也。

○如耳下取喻以明。意谓眼能触色。耳能触声。有相符义。世所共许。今既性相乖角。则如耳之与明了然不相触矣。了犹迥也。

○见且下就谬结破。意谓设许不触则不能见。既不能见亦不能知。是见且不知明相所在此出谬也。既不知明相所在。则合与不合俱应无所甄别。以无所凭故。汝今云何而又甄别合非合理。是知说合固为虚诞。说非合尤为谬妄。此结破也。

三例破余义。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例义可知。此后无结文者。以剖妄出真已终一章之义。此但超情科中余疑释之则已耳。正脉云。自此显见已极。奢摩他从根指心方便已尽。向后转名如来藏性不复呼为见性之偏名矣。就根性以指真心竟。

二会四科而归藏性(四科谓阴入处界也。藏性即如来藏性。准后有三。一空如来藏非一切法二不空如来藏即一切法。三空不空如来藏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言空如来藏也。然此性虽为因心。亦即果体。故称如来。虽局根中亦该万法。故云藏性。藏者以含藏为义。以向下阴入处界皆融会以入于此性中故。问。既云含藏岂得名空。况阴入处界一一会入其中。即本属空藏亦成不空。而大科中空藏之义云何会通。答。所言含藏者唯是性具。非关事造。岂碍名空。况阴入处界既言会入。则全相皆性更无别法。如融冰成水不见冰相。故无妨说空也。问。此与根性为同为异。答。本唯一性亲疏广狭异耳。良由阿难舍妄求真。如来急欲令其荐取。故就其最亲近者而指示之目曰根性。若但执此为真则知见狭矣。故又兼于最疏远者而扩充之易曰藏性。盖欲传一灯之火展转以至无尽灯矣)二一取例总以融会。二分科别为显示。

初二。

一取例至虚之法。二融会似实有法。

初(正脉云。此一类法显然不实人皆易见。而凡外权小亦皆但知其相之妄实皆不达其性之真。故佛特为剖相而出性焉。愚谓剖相出性四字与今疏科义不合。若易为会相入性则妥)。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佛谓阿难妄见中真见汝已知矣。幻相中实性汝犹未明。试当更为说。浮尘者虚浮尘相。如阳焰空华灯轮干城等。故云一切。无而忽有有而忽无故云幻化。当处出生者显来无所从。随处灭尽者显去无所至。如是则有名无实故曰幻妄称相。称即是名。谓徒有幻妄名相耳。虽徒有名相而起必由真。故曰其性真为妙觉明体。然妙觉明体望前即是真见。望后即是藏性。盖同一本妙觉明随缘异称也(问。此等乃至虚之法取以为例者何也。答。正脉云。有二妙义存焉。一者比例知妄。谓因幻化等相不实而知阴入处界皆不实也。二者比例信真。以彼至虚之法尚是真体。况阴入处界等似实有法。益信其即真体矣)二融会似实有法(正脉云。此一类法与前法虽皆依他起性。而前法人易知其为妄。斯法人难觉其为虚。是故凡外执为实有。二乘计为心外。大乘法相宗人犹言似有不无。惟圆实宗人方了依他。无性即是圆成。今会相入性正同圆实宗义也)。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

○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初例显四科相妄。如是者如上所说至虚之法如是。以此为例则尽世间所有乃至阴入处界皆如是也。阴五入六处十二界十八。至下别为显示自见。正脉云。别经三科。此加六入而已。各尽万法不出色心。对机开合故广略殊。此等皆以赖耶中自类种子为因。色心二法互相由籍为缘。(如云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和合会遇妄现无实故云虚妄有生。色心二法不籍自类种子不起。别离分散妄坏不真故云虚妄名灭。生灭俱以虚妄名者以因缘无性故。

○殊不下斥以迷性真实。殊不能知谓绝然不知也。生灭去来者谓因缘和合则生来。因缘别离则灭去。然既属虚妄。总非真实。同彼浮尘。犹若幻化。识冰则冰元是水。了妄则妄无不真。故曰本如来藏。常住等八字皆藏性中德相。体自不变曰常住。用恒随缘曰妙明。由不变故离于生灭去来曰不动。由随缘故通为一切法体曰周圆。具此多义名妙。彼此无异曰真如性也。其奈凡夫执阴等为实有。二乘迷诸法为心外。自蔽妙明。枉受沦溺。故斥以绝然不知。激以速发深省。所谓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也。

○性真下结示悟真无妄。性即藏性。真常偏约体言。求于去来等即就体以示真空义也。良由阴入处界全妄皆真。秪缘一向不知。妄见有彼此去来。圣凡迷悟。(凡夫执我为迷。小圣无我为悟。既皆法执未了。亦权分胜劣而已)始终生死。若知从缘无性举体全真。真亦强名况复更求去来迷悟等。自应了无所得。据此则益信下之所说为空如来藏矣。取例总以融会竟。

二分科别为显示四。

一约阴显示。二约入显示。三约处显示。四约界显示。

初二。

一总徴。二别示。

初。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云何者徴起词。良以色等五阴本是世间有为之法。一旦许为藏性故须徴起。然后释明耳。正脉云。阴者盖覆义。谓盖覆真性。新翻为蕴。蕴者积聚义。谓积聚有为。愚谓二义交资互为过患。正以积聚有为故能盖覆真性。又以盖覆真性故致积聚有为。对下处界此为迷于心不迷于色者合色开心。又为上根人闻略得悟者说也。不言常住妙明等义但言妙真如性者举总以该别故。

二别示五。

一色阴。二受阴。三想阴。四行阴。五识阴。

初(色即十一色法。俱舍云。始自眼根。终乎无表。皆名为色。清凉云。形质可缘曰色。变碍为义。盖变谓变坏。变显刹那无常。坏显同分无常。碍谓质碍。以众微集聚自成形质能为障碍。如一纸即能障眼。一墙便能障身是也)三。

一取喻空华。二就喻辩妄。三承辩结示。

初。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

○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初别以喻显。人喻本源真心。起信云。初唯依一心为本源。净目观空喻真如门中真智契真也。真智契真一法不立故喻以唯一晴虚。迥无所有。目贵自如。无故而欲要不动。喻生灭门不守自性也。起信云。次依一心开二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若欲已即觉即喻觉义。今乃久瞪不转喻不觉义。起信云。次依生灭门明二义。一者觉义。谓心体离念等。二者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等。劳目病喻业相。见病见喻转相。狂华乱动喻现相。起信云。次依后义生三细。谓初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由业故。转成能见名转相。由能见故。则有境界妄现名现相。现相既成。凡夫于中执有揽为色阴。二乘于中析无妄谓色空。故喻云复有一切狂乱非相。狂乱云一切者。谓华相众多。如垂𩬊蝇翼金星等。喻五根六尘即凡夫揽为色阴者也。非相者对待见无。如先有后无。此有彼无。喻析色离色。即二乘妄谓色空者也。

○色阴下。总以法合。喻已别明。玩味自知。故总以色阴合之。教以当知者有二义。一者当知相妄。如狂华亲依瞪劳现故。二者当知性真。如狂华转依人目起故。是知违本逐末色阴固是不实。溯流穷源真外曾无异法。且莫于狂华乱起处执有执无。宜须向瞪劳未发时守目安人。亦复如是富哉言乎。取喻空华竟。

二就喻辩妄二。

一标非二处。二分文各破。

初。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空喻性空。虽曰性空亦但取真如理境本来清净言之。非此顽空也。目喻真智。虽曰真智亦但取真如心相自具灵明言之。非比事智也。意言狂华无实惟依劳见现起。故曰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喻色阴虚妄。唯依业转幻兴。非性空起。非真智现。正显其违本渐远而逐末渐深也。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从空来。二破从目出。

初。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若有出入即非虚空。

○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初因出定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本无出入。若谓从空来者则是从空而出。然来时既从空出。去时还从空入。此必无之事也。

○若有下难以非空。若果其有出入者则空有内外。空有内外则成有相。故曰即非虚空。

○空若下转显其谬。言空若非空是果成有相矣。相岂容相故曰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汝阿难体是有相。自应不复更容阿难于中出入。然既展转成谬。决知狂华不从空来。以此为喻则色阴非性空起也。

二破从目出。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

○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

○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

○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

○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

初因出定入。若谓从目出者目出必在见华时也。见华时既从目出。不见时则应还从目入。说出说入二俱招难。至下自知。

○即此下由出定见。谓既此华性果从目出者。自得目之气分。而狂华当合有见。华若无见岂从目出。此说出招难也。

○若有下有见不成。若必谓有见者虽说出无过。而入尤招难。以从目出去之时既能见之华在于虚空。若不见时是又旋入于眼。而狂华即应见眼。华岂有见眼之理哉。此说入招难也。

○若无下无见不成。若谓虽从目出不妨无见者。无见则同彼诸物乃有碍之法矣。若果有碍则入仍招难。以从目出去之时既翳碍于空。若旋入眼中之时自当翳碍于眼。华岂有碍眼之时哉。

○又见下重难无见。又若狂华无见而有碍者。则见华之时华既在空。目应无翳。若尔。则晴空无华乃华入于目。目应有翳不得清明。云何举世皆以目见晴空迥无所有时号清明眼。然既展转成谬。决知狂华不从目出。以此为喻。则色阴非真智现也。就喻辩妄竟。

三承辩结示。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以是空出目出展转成谬之故。应知色阴非性空起。非真智现。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同彼狂华一类虚妄。但能消业转之劳见。全色皆真如之智境。还同净目晴空。故曰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然性即藏性。其体不变故非因缘。其用随缘故非自然。为业转之元始。是现相之宗极。故曰本也。色阴竟。

二受阴(正脉云。此下开一心法。为四阴也。前三即遍行心所。行阴即思。后一仍合八识心王略开为四耳。今此受者领纳为义。唯识云。领以为境。令生觉受。敷不出三。谓对违顺双非之境而生苦乐舍之三受)三。

一取喻幻触。二就喻辨妄。三承辩结示。

初。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

○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初别以喻显。譬如有人仍喻一心本源。手足晏安喻真如不动。以晏安者寂静义也。百骸调适喻性德自如。以调适者和顺义也。忘生者忘其有生。南郭子綦所谓丧我是也。先已有生忽而如忘。喻生灭门中觉义。性无违顺者喻觉则心体离念。无受阴故。其人无故者无故要动。喻生灭门中不觉义也。要动故手分为二。喻不觉则真妄和合而成阿赖耶识。名为业相。有手必有掌。喻由业故转出能见名为转相。有掌欲摩。无物可摩故自摩空。喻由能见故。于本无境界中妄见境界名为现相。初摩之而涩冷喻苦受。后摩之而滑热喻乐受。形显两楹唯觉中庸喻舍受也。言妄生者以空本无物。涩冷滑热惟是手中妄生。喻境界非真。苦乐舍受唯依业相幻起。盖佛以幻触喻妄受者以受因触显。借触易施破故。又诸识皆有觉受今取赖耶中觉受。言赖耶近真。觉受尚是虚妄。况余诸识体唯虚妄者乎。

○受阴下总以法合。亦唯显受之与触一类虚妄而已。取喻幻触竟。

二就喻辩妄二。

一标非二处。二分文各破。

初。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既云幻触则体唯虚妄。岂从空来掌出。喻诸受亦然实不从转相现相起也。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从空来。二破从掌出。

初。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

○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初正破空来。如是者谓如上所说如是。阿难者呼其名而再告之也。若谓诸触从空来者。空无边际。诸触亦应无其边际。若尔。则既能触掌何不触身。

○末句兼防谬辩。(恐谬辩云。空虽出触亦有选择。何妨触手而不触身。故为此防)言不应者。谓虚空无知何能选择。若有选择则非虚空矣。是则虚空无择。而又但能触掌知诸触不从空来。以此为喻。显受阴不从现相起也。

二破从掌出。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

○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初正申两破。若谓此触从掌出者未合即应出触。应不待合方出。此约未合不出破也。又若此触从掌出者。合则掌知有触是触从掌中出矣。若尔则离开之时不觉有触。是此触又从掌中而入。若果从掌中入者近则通于手腕。远则通于肘臂。而臂腕骨髓中应亦觉知入时踪迹。此约离时不入破也。

○必有下兼防谬应。(恐谬应云。离开之时实从掌入。臂腕骨髓中亦实有觉心知出知入。何劳以此为难。故为此防)若必谓实有觉心知出知入。自应有一涩滑冷热之物在汝身中往来。尔时即合名之为触。何待合掌之后。知有涩滑冷热乃要名为触。此益见其谬也。既展转成谬。知此触不从掌出。以此为喻。显受阴不从转相起也。就喻辨妄竟。

三承辨结示。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准上色阴可知。受阴竟。

三想阴(想谓悬想。谓于不现前境悬远想像。故灌顶引唯识云。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为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虽八识俱有唯第六最胜。今所破者似惟第六中想。盖以胜况劣也)三。

一取喻酢说。二就喻辨妄。三承辨结示。

初。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

○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初并陈两喻。先约酢说喻之。有人喻一切众生。凡想阴未尽者皆是。谈说喻能想之心。酢梅者谓梅酸如酢。喻所想之境。喻中酢梅未至。说惟悬说。法中境界不现。想唯悬想义相似也。然说虽悬说能令口中水出。喻想虽悬想能令心中爱生。爱即属水。如后云。贪求财宝举体光润。心着行淫二根流液是也。思踏二句次约崖思喻之。思踏悬崖亦喻能想所想。盖酢说喻顺境上想。崖思喻逆境上想。故两陈之。足心谓足底中间也。言踏崖虽属悬思能令足底酸涩。喻逆境虽属悬想能令心中忿恚。以酸涩忿恚皆对逆境生起。故为喻也。

○想阴下总以法合。准上二阴可知。

二就喻辩妄三。

一标非二处。二分文各破。三崖思类明。

初。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

如是酢说初说不从梅生。说已非从口入。无出无入显酢说之无实。喻悬想初起不从境生。暂灭非从心入。无出无入知想阴之虚妄。曰不曰非。至下各破自见。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从梅生。二破从口入。

初。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

恐谓无梅凭何说酢。初说必从梅生。故为此破。若必谓从梅生者是梅能生说矣。梅能生说即合自谈。何必待人而说。既必待人则初说不从梅生。以此为喻。知悬想初起不从境生也。

二破从口入。

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

○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初正破口入。恐谓闻说口中出水说已必从口入。故为此破。若必谓从口入者自合口即能闻矣。口若能闻何须待耳方闻。既犹待耳则说已非从口入。以此为喻。知悬想暂灭不从心入也。

○若独下兼防谬辨。恐谬辩云。说唯从口闻唯从耳。难口令闻世间相违。故为此防。若谓独耳能闻是酢说惟入于耳矣。若尔。此水何不耳中而出而必待口出。此转见其谬也。分文各破竟。

三崖思类明。

想踏悬崖与说相类。

喻中悬崖之思。同彼酢梅之说。法中逆境之想。同彼顺境之想。故云相类。令准彼而知此也。就喻辩妄竟。

三承辨结示。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既知梅说崖思。出入无从。自了取境想阴。当体虚妄。知妄即离。不真何待。故曰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想阴竟。

四行阴(行者以造作迁流为义。俱舍云。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杂集云。造作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谓于善恶无记品中驱役心故。今经云。譬如瀑流波浪相续。杂集偏显造作。今经偏显迁流。其实造作迁流相资为患。故俱舍兼二义言之。体即遍行中思。于百法内摄法最多。除色受想及八识心王。其余四十九心所及二十四不相应行皆行阴摄。然既属遍行中思则八识俱有。唯第七最胜。以恒审思量故。今所破者似指七思。亦以胜况劣也)三。

一取喻流性。二就喻辨妄。三承辩结示。

初。

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

○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初别以喻明。瀑流者急流水也。喻七识中行。波浪者鼓动腾跃。喻行阴有造作义。相续者新新不住。喻行阴有迁流义。前际后际喻前念后念。不相逾越喻各有分齐。所谓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是也。

○行阴下总以法合。以行阴合瀑流。以造作迁流合波浪等。如上可思。

二就喻辩妄二。

一标非即离。二分文各破。

初。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不因空生喻行阴不因性空而有。不因水有喻行阴不因识体而兴。亦非水性喻行阴亦非识性。此总一非即义也。非离空水喻行阴亦不离性空及识。此且总标。至下乃一一俱破。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即空水。二破离空水。

初。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初破因空生。瀑流下依于水。上临于空。恐谓因空有流故为此破。若谓瀑流因空生者。则应凡有空处皆悉生流。若尔。则十方虚空应成无尽流矣。果其成无尽流。而世界之中自然俱受沦溺。今既不尔则瀑流非因空生。以此为喻知行阴不因性空有也。

○若因下破因水有。恐谓既不因空定是因水。故为此破。若谓瀑流因水有者。则水如父而流如子矣。若尔。则瀑流性应非水。性犹体也。应非水者如子因父生。子体决定不是父也。是则水为能有。流为所有。能所二相今应现在可别。既无可别则瀑流非因水有。以此为喻知行阴不因识体有也。

○若即下破即水性。恐谓既非因水而有想应即是水性。故为此破。若谓瀑流即水性者是水以瀑流为自体矣。若尔。则澄清无流之时应反非水体。岂理也哉。是知瀑流非即水性。以此为喻知行阴不即是识性也。

二破离空水。

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空非有外者空性周遍。水外无流者水为流本。空性周遍离空流在何所。水为流本离本焉能有流。用此为喻知行阴非离性与识也。是则上科唯是显其相妄。此科兼为显其性真。故下科承此而结示之。就喻辩妄竟。

三承辨结示。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不即性识。则观相元妄无可指陈。不离性识。则观性元真唯妙觉明。若果能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则正当迁流处实即不迁。肇论云。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等。盖有见于此矣。行阴竟。

五识阴(识以了别为义。杂集云了别是识相。谓由此识故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小乘唯六。大乘有八。前五识缘性境。第六识缘独影境。第七缘带质境。第八缘根器种子。今此中所破似指第八。以受熏持种为诸识本。破其本而枝末自尽矣)三。

一取喻瓶空。二就喻辨妄。三承辩结示。

初。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

○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初别以喻明。有人喻众生。凡识阴未尽者皆是也。西域有鸟名迦陵频伽。此翻妙声。像此作瓶故即以频伽名之。今云取频伽瓶者。喻众生由识阴故揽四大以为身也。塞喻二执。孔喻二空。言众生既以四大为身。于中执我我所障蔽二空故以塞孔喻之。两孔者瓶有二口也。空喻识阴。言众生二执未破不能脱此躯㲉。遂致周遍之识受局于地水火风之中。故以满擎喻之。千里远行喻发心修行趣果也。言众生从初发心。中历信住行向暖顶忍世地等十重行位。故以千里喻之。位位皆有修证故以远行喻之。饷馈送也。用饷他国者。喻发心修行断二执。证二空。转有漏识入于佛果无漏身中而为无垢净识。至下云开孔倒瓶正喻断执证空等义也。

○识阴下总以法合。可知(问。此识去后来先为受报之主。古德谓业牵识走如瓶擎空行。舍身受身如用饷他国似甚有理。今约转有漏入无漏释之而有何理可据。答。此识固为受报之主。亦是成佛之源。故前文呼为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而后文识阴尽处。则曰超出诸位。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况此识即是六根中性。而是经之所以独为推重者。正以其用为因心决定成佛故。是知此经不取舍身受身之功。但取修因契果之力。为顺佛意故作此配)二就喻辨妄二。

一标非来入。二分文各破。

初。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如是虚空指已到他国之空。喻佛果无垢识也。非彼方来者非彼本处地方擎来。喻无垢识非从凡夫有漏身中带来。非此方入者亦非既到此方始入瓶中。喻无垢识亦非既到佛地转入无漏身中。盖以性识周遍。随缘异称。因位有赖耶异熟之名。果地擅无垢净识之号。其犹虚空任器。春色分和。本无去以无来。又何出而何入。是此科不惟显识相之虚妄。抑以见识性之真实也。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彼方来。二破此方入。

初。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

前云擎空远行似从彼来。故为此破。若谓此空从彼方擎来者。则是于本瓶中贮得一块虚空去了。若尔。则本所置瓶之地应少一块虚空。空既不少知此空非彼方来。以此为喻则无垢识非从有漏身中带来。

二破此方入。

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

恐谓既非彼来。定从此入。故为此。破。若谓此空乃既到此方始入瓶中者。必是倒出前空乃可容此空令入。若尔。则开孔倒瓶时应见前空从瓶中出。前既不出。知此空非此方入。以此为喻则无垢识非既到佛地乃入无漏身中。就喻辨妄竟。

三承辨结示。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从凡至圣随缘异称。说转说入循业各现。故云当知虚妄。性识本无增减。真空岂有入来。故曰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然此已上五阴。据后文从真起妄因相织而成浊相。反妄归真缘作证而受群邪。要皆由于不达相妄。罔识性真。若果能了相元妄无复从前相织。知性皆真不向中途作证。则解结入圆通。澄浊入涅槃之方便无越此矣。有志断证者其勿忽诸。约阴显示竟。

楞严经指掌疏卷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