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楞严经指掌疏卷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京都拈华寺贤宗后学达天通理敬述

嗣法门人(兴宗祖旺誊清怀仁祖毓较字)

二为除细惑说二藏(上文倒想既销。空藏已信。若能历事造修烦恼障自可断除。至于所知之障仍须审辨。况夫生相无明犹为细中之细者哉。故前云希更审除者盖欲如来审辨断除之法兼所知及生相而尽除之。佛为酬此故假满慈请问以说后二藏也。正脉云。古德解释三藏有二义。一者圆觉疏。以隐覆含摄出生为三。二者华严疏。以体相用三大顺次释空等三藏。今似后义。而亦稍不同。上之空藏全同。以所显之真正惟体大。合下二藏意旨便殊。乃惟约体用单双会释空等三藏。而合相于用亦非有缺漏矣)二。

一满慈蹑前以质二疑。二如来释疑以说二藏。

初(正脉云。此以满慈请发者表下所谈惑细理玄无学深位。皆当究心。非独为有学说也。故今表两重胜前当机。一者四住惑尽胜前惑未尽也。二者四辨能说胜前但能强记也)三。

一总赞妙示。二泛叙有疑。三确陈以请。

初。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尔时者阿难等已销倒想已信空藏时也。细惑尚存二藏未信故满慈子将有所问。在众座起者将问之状。袒肩互跪身业虔诚。合掌恭敬意业精专。白佛赞善口业殷勤。以此感佛佛必应故。无始倒想折伏令销。故以大威德赞之。久迷空藏摄受令信。故以善为等赞之。第一义谛即前阿难所请中道了义无戏论法也。破识以辟道路。指根以接初机。会科示堂。融大显室。以其循循有序故曰善为敷演。第一上冠以如来者。以此义谛是诸佛之所证故。

二泛叙有疑二。

一叙自疑。二叙他疑。

初。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初极显法妙。增一云。善说诸法广别义理。诸弟子中满愿第一。智论云。富楼那说法中大。又云种种因缘譬喻说法能利众生。楼那第一。是知满慈说法如来素所推许。故自叙世尊常推等也。微妙法音总指上来所说。以破妄显真一一皆极微细尽精妙故。聋人耳钝自喻未得大乘智慧。百步去远自喻未到一乘境界。由斯二缘所以虽闻微妙之音但领粗浅之义。故以聆于蚊蚋喻之。聆听也。蚊虻虫蚋醯鸡也。本指昔日。不见者未睹斯会。以斯会发起施设便自与昔不同。故至于所说法义犹是昔所未有。故云何况得闻。此所以如百步外聆蚊蚋也。

○佛虽下略明悟浅。宣明者即指破妄显真已来。重重宣示重重发明也。当机虽在阿难。佛意实兼会众。故满慈亦云令我除惑。除惑者且约断疑生信言之。斯义者仍指前说。未详者未能详尽。以但信空藏犹未知不空及空不空义故。然既未能尽信是亦未到究竟无疑惑地。由斯故有下之疑生疑续疑碍等也。

二叙他疑。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

○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初叙有学疑。阿难辈通指一类有学人说。前此自陈开悟亦惟随顺佛语。非己智分故置虽言。谓虽则开悟而实未得开悟。以习漏未除故。习漏即是思惑。以是无始积习任运现起者也。然既思惑尚在烦恼障犹未全离。固知其前之开悟非真现量。

○我等下叙无学疑。我等者自指一类无学人说。己向自谓漏尽亦惟暂断见思。非真无漏。故置虽言。谓虽尽诸漏而实未能尽漏。以今闻说法尚纡疑悔故。疑谓疑清净之非。悔谓悔周遍之误。是二皆为法执。正被所缠故云尚纡。纡即缠缚义也。然既法执未脱所知障自应俱在。固知其向之漏尽非真究竟。是则阿难等以习漏未除知开悟之非真。满慈等以尚纡疑悔知漏尽之是妄。同为未详斯义。俱是未到无疑惑地耳。泛叙有疑竟。

三确陈以请二。

一确陈二疑。二请佛慈诲。

初二。

一确陈万法生续疑。二确陈诸大周遍疑。

初。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初领前所示。复决定也。世间拣出世。以根尘阴处界等皆属世间有为。非出世无为法故。一切根尘皆如来藏。乃领前显见中意。以前显见不分科中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等文约义领也。阴处界四科举三。六入七大皆以等字该之。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乃领前会科及融大中意。以前会科中一一皆许其为如来藏性。融大中兼许其有清净本然义故。

○云何下蹑以成疑。正脉义云。此疑有二。一疑始之忽生。二疑后之相续。若于次第上重读云何二疑自显。山河大地即后之世界。诸有为相兼众生业果。齐此乃疑始之忽生。意谓既皆藏心。则无始之时自应清净本然。乃云何无端忽生世界众生及业果耶。次第二句乃兼上世界众生业果而通言之。生住异灭。迁变流转。前后分齐不相逾越。故云次第迁流。灭已又生故云终而复始。此方疑后之相续。意谓既皆藏心。自应清净本然。纵使忽生。既灭不应相续。又云何竟至次第迁流终而复始耶。生续两问至下答处自见。

二确陈诸大周遍疑。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

○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初领前所说。再陈深疑故曰又也。文虽局于四大义实兼于虚空。至下致难处自见。准则空大文云。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盖前之性圆即今之本性圆融。属圆真实。前之周遍即今之周遍法界。属通真实。前之本不动摇即今之湛然常住。属常真实。然既均名五大。则地水火风亦应俱此三真实义。故满慈例领以为下水火相妨等之疑案。

○世尊下蹑以成疑。地性坚碍。水性融泮。坚碍既成而融泮必坏。故曰若地性遍云何容水。不容水是地性不能圆融。融泮坏是水性不能常住。此一疑也。水性润湿。火性干燥。润湿既生而干燥必灭。故曰水性周遍火则不生。火不生是水性不能圆融。干燥灭是火性不能常住。此二疑也。如地不容水。水不容火既尔。火不容水。水不容地亦然。如是则圆融周遍湛然常住之义皆不得成矣。复云何明等且约水火以难。言佛语无虚必有发明。但不知复有云何发明。能以成立水火俱遍不相陵灭之义。不难地水者可例知故。地性障碍等为欲显出空大。以足五大之义。障碍起而虚通尽。虚通得而障碍失。如彼水火互不相容。此三疑也。云何二句亦是就疑致难。确陈二疑竟。

二请佛慈诲。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是义者即指前清净本然圆遍常住等义。攸所也。往归趣也。言山河大地等既有生续似违清净。而如来说清净本然。地水火风等既有妨碍似乖圆遍。而如来说周遍圆常。满慈既不敢以佛为非。直得归咎于己。故云而我不知云云。疑深悔重非佛莫释。故曰惟愿如来。大慈如风故曰宣曰流。迷惑障智故曰开曰云。至下如来出生续之由无违清净。明周遍之故无乖圆常。则是慈风宣而迷云开。智日朗而性天露也。及诸大众句乃普为众请。有学习漏未除纵悟非真。无学尚纡疑悔虽断未极。同为迷云所障。均待慈风所吹故请亦及之。作是语已口请也。五体投地身请也。钦渴慈诲意请也。慈诲称无上者有二义。一者慈无上。佛慈至极。无能越故。二者诲无上。能空法执。尽生相故。满慈蹑前以质二疑竟。

二如来释疑以说二藏(释生续之疑。明从真起妄即是说不空藏。释周遍之疑明性相无碍即是说空不空藏)三。

一普许获益。二诫听钦承。三据疑别示。

初。

尔时世寻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

○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

○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

初别告无学。正脉云。经标无学特显法深。

○如来下普许胜法。正脉云。佛言普为仍彰慈广。以普为则不惟无学。虽有学乃至人天等类皆为所被机也。胜义等者。惟识偈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又胜义谛有四种。一世间胜义。谓蕴处界等。二道理胜义。谓苦等四谛。三证得胜义。谓二空真如。四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今此科文局二藏之初。义通三藏之后。故云胜义中真胜义性。以后文圆彰三藏不离一心(如空藏名本妙圆心。不空藏名元明心妙。空不空藏名妙明心元)即一真法界也。

○令汝下预示深益。定性声闻谓二乘不回心者。未得二空等谓二乘已回心者。言二乘已得人空。虽有志法空犹未能得。虽未能得业已厌小趣大。故云回向上乘。既已回向上乘即是菩萨。而犹称罗汉者据迹名故。等字亦兼无性。以一切众生莫不有心。凡有心者皆当作佛。终实教中无所拣故。皆获一乘者。谓既闻此法毕竟成佛有分。同为佛乘中人故。虽同为佛乘中人而所入随机略分三名。若已向回心欲速成佛者即此便是寂灭场地。谓法性寂灭即菩提场故。若定性二乘厌諠求寂者即此便是真阿练若。谓即諠而寂不须更厌故。若无性阐提深着邪见者即此便是正修行处。谓能离邪见起正善根故。若依三藏配释者。空不空如来藏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依此可以成佛。即寂灭场地。不空如来藏即一切法一切法无非佛法。全体住持全体受用即真阿练若。空如来藏离一切法一切法无能系缚。楖栗横肩直入千峰即正修行处。要知三藏不离一心。三处不离一乘。故总以一乘冠之。以一乘即一心也。

二诫听钦承。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初诫听许说。谛听者真实心听。不以生灭心听也。

○富楼下钦默承旨。钦敬遵也。佛法音且指诫敕法音也。默然者屏息诸缘。系心一境。承听者心领妙义。耳接玄文。正符谛听义耳。

三据疑别示二。一说不空藏以释生续之疑。二说空不空藏以释周遍之疑。

初二。

一正为说藏以释疑。二兼为折难以生信。

初四。

一牒问取解。二辩定妄本。三历明生续。四应问结答。

初。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法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初略牒前问。按楼那所领中略一切皆藏牒清净本然。所问中牒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略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等。正脉云。佛牒语略意必具含。

○汝常下问答常闻。汝常不闻等是问词。非决词。犹言汝寻常不曾闻我作如是说耶。性觉本觉二义无别。合云性本自具之觉即起信本觉义也。妙明者即寂而照。明妙者即照而寂。此明本觉体上自具寂照互融义故。此义寻常多为菩萨演说。声闻在座亦应与闻。故举以为问。正脉云。先举此者有二义。一显无明万法离此无依。二显寂照具足不假妄明。答以唯然者随问承当。常闻斯义者居然无疑。而实不知所闻未尝异。所解未尝同耳。正脉云。此问全似初问阿难见何发心。皆是借旧见闻以发开示之端。

○佛言下取定谬解。正脉云。此首句觉字即性觉本觉之觉。明字即妙明明妙之明。然不取妙字而独用明字者。以有真妄二明。而妄明独为大迷之体故也。问意以汝既常闻觉明必亦称说觉明。但不知汝称觉明为复性本自明不须更明称名为觉即俱于明耶。为是觉本不明起心明之称为明觉乃俱于明耶此二问。上是真觉真明。下是妄觉妄明。双开二义。欲令满慈自决取舍。正脉云。此问全似徴问阿难心在何处及以何为心。皆欲逼出平生所误认者而破斥之。答意以若此觉体不须更明名为觉者。则但名曰觉实无所明岂称觉明。是乃深取乎起心对境之妄明而反排乎性本自具之真明矣。正脉云。此答全似阿难诤言。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皆是被佛徴出素所迷执而犹不觉其非也。

二辨定妄本。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若无所明句全是按定满慈所答之义。但语略耳佛意以若果不明便无所明者。则是觉体元属无明之觉矣。既尔则进退有过。谓进若起心欲明。及至有所明时反非是觉。以与体相违故。退若不起心欲明。守于无所明时终非是明。以本体自若故。然既非觉非明举体全是无明。莫即以无明为觉明乎。要知无明非真。即堕生灭。便是痴暗。生灭则不湛。痴暗则不明。故曰又非觉湛明性。此乃破其起心对境之妄明。令深领乎觉体本具之真明也三历明生续二。

一初之忽生。二后之相续。

初二。

一能生妄本。二所生九相。

初(正脉云。此于十惑之中为第一惑。亲依真心本觉独居九相之先。别名独头生相。根本不觉。曰痴曰迷。及无住本皆目此也。有二功能。一者能隐真觉之体。二者能发万有之相。下文自见。问。生相无明等觉未了。今言加明于觉意何浅近。答。此惑在三细前本非下位所知。如来有胜方便能令初心比量而知。借言加明于觉。即是其相。舍此方便则如哑人见贼叫唤不出矣)。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承上无明既非觉湛明性。便是妄生之源。良由无始以性觉必待明了。妄为起心欲明觉体。岂知一念才生觉体便晦。自此转成根本无明。万妄依之托始。下之世界众生业果莫不由此以为深本。起信谓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即此分齐。

二所生九相(此释云何忽生之疑)二。

一忽生细相。二转成粗相。

初。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初业相。上虽妄为起心欲明觉体。其奈觉体本非所明。如水之静相。不可以摇动求之。然觉体既非所明因坚执要明。遂于觉体立成所相。如才一动摇遂于水体起成动相。起信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即此分齐。所既下转相。言所相既已妄立。复于所相上转起能见之心。故曰生汝妄能。起信云。依于动心能见相故。即此分齐。无同下现相无同异中即指业相之中。以惟识云。相见皆依自证起故。而言无同异者。以业相初立空界未分也。炽然者显著貌。成异者世界相。此由上妄能对彼业相。遂于无同异业相中显然有世界相现。故曰炽然成异。异彼所异者上异字作不同义。下异字仍指世界。言世界既现复有无世界处。故曰异彼所异。谓不同彼世界别异处也。既不同彼世界别异。廓然有虚空相现。故曰因异立同。谓因彼世界之异成立虚空为同也。同异发明者。谓由同与异形显发明。恍然有众生相现。故曰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此无同异与上不同。上是本无。此是形显。以众生相异无彼虚空之同。众生性同无彼世界之异故。然此世界虚空众生虽有相现尚在本识。犹未执为心外实有故属细相。犹彼镜中之影非即镜外取法。起信云。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即此分齐。

二转成粗相。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初智相。如是者承上现相而言。始而无中现有。继而因异立同。末复以同异相形显出无同无异。其犹目瞪晴空。狂华起灭。故云扰乱。待犹对也。相待生劳者。谓以此相分待彼见分起于智相分别。其犹目见狂华转生劳相。故曰生劳。盖智相即见分之劳相也。起信云。依于境界起分别爱与不爱。即此分齐。劳久二字相续相。谓智相分别起相续心。数数不断。其犹目既生劳认华不已。故云劳久。起信云。依于智故生起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即此分齐。发尘二字执取相。尘即染着义。谓由分别既久取着转深。计我我所。其犹认华不已转生执实之想。故云发尘。起信云。心起着故。即此分齐。自相句计名字相。自相即心之自相。谓由染着故循相计名。令彼心之自相永绝奠定。其犹执华为实妄计蝇翼垂发等。令彼劳目无复少湛。故曰浑浊。起信云。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即此分齐。由是下起业相。尘劳即是烦恼。上喻下法。以烦恼有染污扰动二义。如尘如劳也。通论有八万四千。以十结使为体。约身口七支及三世四心叠满其数。总即见思。约未起身口属惑。已起身口属业。今云引起者谓由执取计名。引发身口造一切业。其犹妄计蝇翼垂发等引动身手。用力扑捉故属起业。起信云。依于名字循名取着。造种种业。即此分齐。起为下业系苦相。谓由业因已成果报随至。于起成有相处则为世界。于静而无相处则为虚空。虚空二句为明同异相形显出无同无异处故。彼无同异者。谓彼同异之间无同无异处也。无同无异处则是众生。故云真有为法。众生称真有为法者以是正报主故。为拣虚空世界。虽属有为但是所依。无众生则无为故。然此中虚空世界众生。所以与上不同者上是惑现。属同分境。此是业招。属别业境。谓由业所系染净胜劣。不得自由。其犹用力扑捉伤身致痛故是业系苦相。起信云。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即此分齐。要知此上虽正释满慈云何忽生之疑亦兼酬阿难审除细惑之请。良以次第十惑约顺生以无明居先。约逆断以无明殿后。将令行人观顺生之次第。易于开悟而不至迷闷。了逆断之次第。易于修证而不至僭乱。若果是上根利智知无明为九相之源。了一念为无明之机。当下离念顿断无明。则根本既除而枝末自枯矣。结答之义尚在后文。此处勿劳蛇足。初之忽生竟。

二后之相续三。

一世界相续。二众生相续。三业果相续。

初(此即详明起为世界之义。不详静成虚空者以虚空但是显色。无世界处即虚空故。又世界未成空沤先发。既为世界所依。合于世界中故。又虚空无形无可断亦无可续。故不详也)三。

一初成四大。二转成四居。三结成相续初。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初先成风大。承上世界虽由业招。无始亦由觉明而起。良以性觉加明真空便昧。明昧相待闷极心动故曰成摇。摇久不息动荡成风。由斯故有风轮。风而言轮者。随彼当土众生业感依报分齐成轮相也。执持世界者。世界最下全依风轮而得住故。如俱舍云。谓诸有情业增上力。最下先依虚空有风轮是也。是知世间诸风全是妄心动荡所感。

○因空下次成地大。因空生摇者。因以觉待空生起动摇之妄明也。此句全是牒上下乃出其摇动之意。盖为空体晦昧坚执欲明耳。其奈空体本不可明因坚执故。及与业增上力。遂于虚空之中结成有质之色。故曰立碍。立碍云者且约地大言之。至若彼金宝者又为地大之精。更是依于能明妄觉立成坚碍之相。坚久不息积而成轮。如是故有金轮保持国土。保持云者一切国土皆依金轮而得住故。如密部中说。地大最下有金刚际是也。

○坚觉下次成火大。坚觉宝成者坚依于觉而宝成。承上金轮言也。摇明风出者摇空欲明而风出。承上风轮言也。风金相摩者风动金坚相摩相荡也。摩荡既久热性燥发。如是故有火光于金轮之下为变化性。变化云者由有火大增上力故。能令金轮之上诸地大种变起无情。化生有情。如一切万有皆依和气得生是也。

○宝明下后成水大。宝明者宝体明净也。明极冷发故生润。火光者火大之光也。光胜热溢故上烝。润烝烝润气积成水。如是故有水轮积聚于风轮之上。含受十方世界。如华严诸世界种皆依香水海住是也。准华严经。俱舍论。皆谓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虚空。虚空无所依。今经约生起次第似与华严俱舍不同。而本疏释安立上下实与华严俱舍无异。但彼经论无火。以火无含持不成轮用故。

二转成四居。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𦦨。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初水陆二居。谓火气上腾。水性下降。彼此交过气发于地结土而为坚碍。由此则有二种器界。一者润湿下坳之处积水而成巨海。二者燥干起垤之处环水而成洲潬。灌顶云。浮土可栖曰洲。聚沙堪住曰潬。则洲潬皆水环陆地。惟洲大而潬小也。此上且示其由生。下乃验其气分。以是义故等。谓以是水火交成义故。彼大海中犹有火之气分。而火光常起。彼洲潬中犹有水之气分。而江河常注。如世子女必有肖父母处也。

○水势下山林二居。水势劣火水随火而上升。由上升故结为高山。以是义故。彼山与石击则成𦦨。显然带火之气分。融则成水隐然有水之气分。是知山石亦水火为缘成也。土势劣水土随水而生润。由生润故抽拔生长而为草为木。以是义故。彼木多成林。与草多成薮处。遇焚烧则成土隐然有土之气分。因绞急则成水显然带水之气分。是知林薮乃水土为缘成也(正脉云。此中义理虽似外论中五行相生之意。而实不尽同。不可一一附合。有二不便。一者五行反明。经义反晦。二者令外教之人将谓不出己意。夫外教多归化机于阴阳。而吾宗直指生本于心性。则彼晦此。推内滥外。失计之甚。文句云。旧以五行生克训者甚违经旨。经显一切惟心。何用世间妄计为解。且如山石擎焰融水五行说者。若以石为金。金能生水乌又生火。若以石为土则水火皆不应生。又林烧成灰可云火能生土。因绞成水岂是木反生水。故知不应以彼释此。问。待空成摇坚明立碍等义径庭杳茫。谁复信之。答。此固灵心不思议力。业感必然之理。惟佛现量亲见亲知。博地凡夫诚鲜能信然现。见闷极莫开则心动身转。执坚不遂则气结身僵。甚至有拍案击物凝心化石者。是更可为待空成摇坚明立碍之验。又问。洲潬江河人所共见。大海火光谁复能见之耶。答海舟夜泊者固常见之。又涅槃经。佛涅槃后。大海龙王持水中火至茶毗所。即其证也)。

三结成相续。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首句结初成四大。交通也。言上来风金火水四大虽次第发生。而溯流穷源亦通依妄觉妄明。故云交妄发生。次句结转成四居。递互也。言上来水陆山林四居虽依大为种。而性各周遍。亦彼此互为因依。故云递相为种。如海中火起则海为火种。洲中河注则洲为河种。乃至林烧成土则林为土种。薮绞成水则薮为水种等是也。末二句结因缘相续。谓以是交妄发生四大为因。递相为种。四居为缘。自是山河国土一切世界生灭灭生相续不已。是即详前起为世界至若静成虚空。即指无世界处不言可知。世界相续竟。

二众生相续三。

一初成四性。二转成四生。三结成相续。

初。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所妄既立明理不逾。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初总标。复次等者谓复于己说世界之次。重呼当机示以众生相续义也。明妄二句言欲明真有为法所以展转成妄者非有他故。亦以真觉妄明和合成咎耳。

○所妄下别明。所妄者真妄和合而成所依妄识即业相也。既立者谓业相既已成立。明理者谓复于业相上转出能见见分。欲明本觉之理即转相也。然转相原为明理奈为本识所障。不能越逾。以是不能越逾因缘。欲听而明不能出乎本识之声。欲见而明不能超乎本识之色。即现相也。准起信明现相谓五尘对至即现。今但约闻见以明声色二尘。余可例知。而此之闻见惟是性具。尚未结根。声色唯是惑现尚非业招。至若业招之色香味触六种妄尘成就。则粗相既定而执有心外境矣。由是黏湛发见见精映色。则结色成眼。乃至黏湛发知知精映法。则结法成意。是则于一见分分开而成见觉闻知。如后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是也。

二转成四生。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初总标。上科虽结尘成根且约人类言之。以最初从真起妄尚无杂业感招故也。今此科乃约人类众生。造业各别。受报不同。故云同业相缠合离成化。同业相缠者谓父母己三者业同。互相牵缠而受胎卵二生。如人畜龟蛇之类。合离成化句取义应云合成离化。谓不因父母但由己业。或合润成形而受湿生如含蠢蠕动之类。或离此化彼而受化生如天狱飞行之类。

○见明下别明。复二。一详明胎生。合辙云。中有身投胎时。其无缘处大地如墨。惟于父母有缘处见有一点明色发现。今云见明色发是也。又云此中有身即趣其处。今云明见(谓明色既见)想成(谓妄想自成)是也。异见等者灌顶云。男子投胎见父是男。异见故憎。见母想妻同想故爱。女子投胎反此。准涅槃经。无明有二。一发业谓过去烦恼。二润生即投胎时于父母边。起憎爱想也。流爱心于父母则为受生因种。纳想心于根门则为所依胎分。及乎赤白二滴交遘发生。又复吸引同业当为其子。由是故有己业为因父母为缘。胎相既定。生羯罗蓝遏蒲昙等。俱舍云。胎中凡有五位。一七名羯剌蓝。大集云。歌罗逻此云凝滑。亦云薄酪。亦云凝酥。义翻杂秽。谓父精母血相和名杂。自体不净名秽。二七名頞部昙此云疱。犹如疮疱之形。表里如酥未生肉故。三七名闭尸此云凝结。亦云软肉。谓凝结如软肉故。四七名健南此云凝厚。亦云坚肉。谓肉渐凝厚而坚硬故。五七名钵罗奢佉此云形位。亦云肢节。谓生诸根形一身四肢骨节分位有差别故。大集更有六七名发毛爪齿位谓四法渐生故。七七名具根位谓诸根具足故。今经略举前二余以等字该之。正脉云。独委悉开示于胎生者一则急于为人。二则众生悉以淫欲而正性命。胎生偏显故。胎卵下略明四生。正脉云。胎卵湿化皆应也。情想合离皆感也。随其所应者谓随其所感而应之以四生也。卵唯想生者悬思曰想。谓卵生众生于中有身时。妄见有胜妙处心生悬想。惟此为感而有生也。胎因情有者亲爱曰情。谓胎生众生于中有身时。妄见有欲乐境心生亲爱。因此为感而成有也。湿以合感者就新曰合。谓湿生众生于中有身时。妄见新境可托急欲附就。以此为感而受形也。化以离应者厌旧曰离。谓化生众生于中有身时。妄见旧境可憎急欲厌舍。以此为感而致应也。后二生中虽感应错落。而义实互具。意会自见。然胎生上已详明。此又随例略明者盖详明为兼众缘以例余三。略明为显要因各具一种。将使众生于生前练习。超出情想合离四心则四生路断而轮回可出矣。

三结成相续。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首二句结上四感。更相变易者或情变为想。或想易为情等。次二句结上四应。受业指报形说。以报形为受业主故。飞沈即上下义。以飞沈有上下相故。言能感四心既有变易。所感四生报形自相随逐而为上下。所谓乘善业以上升。随恶缘而下坠是也。末二句承言总结。以是因缘者上之四性为因。此之四生为缘。以是故有众生相续。众生相续竟。

三业果相续三。

一初成根本。二转成枝末。三结成相续。

初三。

一欲贪为本。二杀贪为本。三盗贪为本。

初。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已知四生差别唯在临时一念。未知累劫循环尤以恣贪为本。今为明此故再诏富楼那也。承上既有众生。则有彼此情染。由情染故未遇则异地悬想。既遇则互相亲爱。绸缪莫释故云想爱同结。如磁吸铁。似胶粘木。故云爱不能离。由此不能离故。改形易报互为亲因。故曰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者总指父母子孙。既已相生不断。则以淫欲成贪为后业果相续之本。

二杀贪为本。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又承上既有众生则有彼此身命。由身命故未尽则贪求盛壮。已尽复爱乐久生。滋养情均故云贪爱同滋。只知保护不顾残忍故云贪不能止。由此不能止故异类相餐。恣杀无度故云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者总指卵化湿胎。既已强弱相食则以杀害成贪。为下业果相续之本。

三盗贪为本。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又承上既有众生则有彼此凌夺。由凌夺故现前莫报。易羊身而酬债滋彼口腹。故曰以人食羊。后文云。鬼业既尽与元负人冤对相值。身为畜生酬其宿债是也。若讨还过分负屈不甘则羊死为人。后文云。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众生还复为人反徴其剩是也。此既反徴彼必倒还。然倒还有二。一约有福人中遭其侵害。二约无福堕落反为畜生。今言人死为羊乃就彼无福者言。后文云。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直是也。如是者指上人羊为例。乃至等例彼十生皆尔。十生之类者十二生中除去空散销沈。土木金石。以彼不可食故。然既通十类。则死者死生者生往复无已。盗业不休。故云死死生生互来相啖。如是恶业积习与生俱生。若无因缘(自力为因佛加为缘)断除必至穷未来际。后文云。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如于中间刹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等是也。(问。此与杀贪何异。答。杀贪由杀心起。盗贪由盗心起。虽业报似同而因心各异。故分二类言之)是等者总指十生之类。既已往复相酬则以盗取成贪。为下业果相续之本。(问。世教论杀惟以不杀人为重。而害物不与焉。论盗唯以劫财取罪。而食肉不与焉。今经何论杀极至害物。论盗偏取食肉耶。答。世教急于止乱。且图养民。故唯禁杀人劫财。而不制害物食肉。今经欲断生死须尽业缘。故须并断。且世界之乱究其深本多起于害物食肉。如释种遭琉璃之诛。人但知近缘骂詈而不知远因食鱼。故此方不长太平。缘太平时恣意食啖。三五百年人之享福者。福终祸起。畜之酬报者。报尽为人。怨对相值遂成乱世。是知今经乃圣智深远。拔本塞源之意。古德云。世上欲免刀兵劫。须是众生不食肉。外教君子幸依佛言。即不能全断亦应于钓弋割烹之际稍存一点不忍之心。渐养仁惠终致慈祥。且莫妄生非毁自干罪戾)初成根本竟。

二转成枝末。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承上杀盗二业熏成贪习。怨对相值现行斯发。故云汝负我命我还汝债。灌顶云。汝负二句影略多词。具当八句。应云汝负我命汝还我命。我负汝命我还汝命。此属杀贪。我负汝债我还汝债。汝负我债汝还我债。此属盗贪。习种为因现行为缘。以是因缘相资生生世世不出轮回。故云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此杀盗流末也。承上淫欲之业熏成贪习。恩情相遇现行斯发。故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此中亦有影略。具足应云汝爱我心我爱汝心。我爱汝心汝爱我心。此约恩言。谓恩以心重故。我怜汝色汝怜我色。汝怜我色我怜汝色。此约情言。谓情以色重故。因缘同上。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故云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此欲贪流末也。然上云常在生死。此云常在缠缚者谓怨对相值誓不两立。必至一生一死。恩情知遇誓不两离。必至永缠永缚。其实生死亦名缠缚。缠缚亦名生死。各以显著者言之。又此中杀盗合显。欲贪别明者。怨亲相对故(问根本枝末文中俱含多生。本末之义云何分耶。答。本约多生积习以成贪根。末约多生轮转以至无已。其犹生住之与异灭前后分齐异故)。

三结成相续。

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承上负还不休而常在生死。怜爱无已而常在缠缚者。非有他故。惟以前来杀盗淫欲三种贪习而为根本。若众生闻此力除贪习。则根本既尽而枝末不生矣。以是因缘者。根本为因枝末为缘。因缘相资以此故有业果相续。(问。业果相续与众生相续有何差别。答。业果相续即依众生开出。但众生相续惟约受生一念。业果相续统约历劫积习。积习既深。而轮转靡停。一念之差而变易无定。若果能顿绝一念。渐治积习。则变易可定。而轮转可停矣。要知众生不离业果。业果不离众生。为成两益故各言之)合前众生相续是即详明真有为法。历明生续竟。

四应问结答。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

○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初总指妄因。如是三种者指前忽生三种颠倒相续者。指前相续三种。以相续无别即是续彼忽生。但忽生中合业果于众生。相续中合虚空于世界。其实无异法也。觉明指真明言。前云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是也。明了知性指妄明言。前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是也。皆是二字乃依上指下之词。言初之忽生及后之相续。若究其深本皆是于本觉妙明无端起心欲明。妄加了知之性而为其咎。

○因了下结答二问。因了发相者。谓因于妄加明了发出业转现之三相。从妄见生者。谓从于智续等之妄见生成同异无之三种。山河大地句举世界摄虚空。即异同二相。诸有为相句举众生摄业果。即无同无异。此答云何忽生之问。然有生必有住。有住必有异。有异必有灭。故云次第迁流。因此次第迁流虚妄无实。约世界则递相为种。约众生则更相变易。约业果则怨亲往复。故云终而复始。此答云何相续之问。总结正为说藏以释疑竟。

二兼为折难以生信二。

一满慈以因难果。二如来折难生信。

初。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初蹑前举例。意谓若此如来所说。则妙明明妙之觉体乃本来自妙。本来自觉。本来自明矣。既本来自妙应无世界之碍。本来自觉应无众生之迷。本来自明应无业果之昏。自与如来之心无二无别。故云不增不减。谓生心不减于佛心。佛心不增于生心也。无状者无端无故也。言生心佛心既不增不减。乃众生无端无故加明于觉。以致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是生心本真而今有妄矣。

○如来下依例成难。上约生心在缠故曰本妙。今约佛心出缠故曰妙空。谓本妙之心而又空诸惑染也。又上约生心在缠故曰觉明。今约佛心出缠故曰明觉。谓因明而觉也。总以离彼世界众生业果立名。但性修异耳。山河大地者举世界。摄虚空。有为习漏者依众生。开业果。盖习漏即是业果。谓积聚业习成有漏果也。何当复生句正是难词。言如来今得妙空明觉与本生心无异。彼既无状忽生山河大地等佛亦应尔。故难以何当复生(灌顶云。圆觉经金刚藏全难有三。一真能生妄即前万法生续。二说妄为真即后索妄有因。三佛妄何生即此何当复生。故正脉云今满慈所问同彼第三。彼云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大意总以执众生因性有始。疑如来果德有终。而岂知夫。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义乎)二如来折难生信二。

一先为折难。二次令生信。

初二。

一约智德折难。二约断德折难。

初二。

一借喻显非。二约义为折。

初二。

一喻无明无因。二喻觉不生迷。

初。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迷人喻众生。谓众生一念无明晦昧真觉。如迷人迷悟时性故。聚落者村店异名。谓人烟聚集坐落之处。喻业相。以业相即是八识有积聚种子起现行义故。南为明喻空为智境。北为暗喻有为惑境。言众生于业识境界相中执空为有。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也。迷因迷有迷因悟出皆非理为问。喻无明因无明有因本觉出二皆非理。佛意令其自审故就喻为问。迷不因迷又不因悟乃据理为答。喻无明不因无明而有。不因本觉而出。二皆正理。满慈不知但就喻为答也。迷本无根云何因迷者。谓迷前本无迷根云何因迷而有。喻无明之前本无无明。云何因无明有。悟非生迷云何因悟者。悟与迷背不生于迷。云何因悟而出。喻本觉与无明相背云何因本觉出。然满慈亦但就喻释而已。要知既不因迷又不因悟则正在迷时元自彻体虚妄。用此为俞。应显众生正在无明晦昧之际即无无明。以当体虚妄故也。

二喻觉不生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迷人仍喻众生。正在迷时喻正在无明晦昧之际。悟人者已悟之人。喻佛为先觉。指示令悟者谓指示悟境令其自悟。喻开示本觉令其自觉。自觉者取智德圆满即是果人。非指寻常名字相似及随分觉也。佛意以众生正在无明晦昧之际忽遇如来开示本有觉性。令其从性起修以至自觉圣智圆满。如彼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相似。故为喻也。于意云何句乃就喻审定。令因喻而知法故。此人纵迷等者。谓此已悟之人纵先原迷。而今悟后于此聚落之中决无更迷之事。喻圣智已圆之人纵昔有执。而圣智既圆之后于此业识境相中决无重执之理。而云更生迷不者。就喻反问令自审也。答以不也者。满慈于喻中已知。而法中犹未之谕耳。借喻显非竟。

二约义为折。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十方如来。自觉圣智圆满。义似已悟之人故云亦复如是。此迷无本者取前迷本无根之义。喻无明无因。性毕竟空者。既无有本彻体虚妄。喻无明亦尔。当体无实。昔犹向也。言既性毕竟空。足知向在迷时即本无迷。喻无明亦尔。向在无明晦昧之际即无无明可得。似有迷觉者。谓既本无迷向之所以惑南为北者不过似有迷时觉知非是真有。喻无明亦尔。昔之所以执空为有者不过似有无明妄觉非是实有。觉迷迷灭者既似有非真不悟则已。设遇悟人指示觉悟是迷则心中迷惑即灭。喻无明亦尔。不觉则已设遇觉人开示觉得无明是妄则心中无明自灭。后云心中达多狂性自歇。即此意也。觉不生迷者取前悟不生迷之义。喻如来亦尔。圣智圆满时真觉现前。决无重起无明复生山河等理。是知此科虽总取前喻。而佛意唯欲成就觉不生迷一语以折满慈之难。约智德折难竟二约断德折难二。

一借喻显非。二取解为折。

初二。

一喻惑尽法空。二喻更生非理。

初。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

翳人喻众生。言众生以无明惑晦昧本觉。如翳人以云翳障清净目。见似见喻妄见。以妄见依无明起如似见依云翳生。空虚空喻真空。以真空元自清净。如虚空法尔寂然。华狂华喻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以山河等于真空中妄生妄灭。如狂华于虚空中时有时无。翳病若除净目现前。喻无明若灭觉智显现。华于空灭者。谓净目现前惟见虚空。不见狂华喻觉智显现唯见真空。不见山河大地有为习漏。如是则三法无复生续。真空常自寂然。而满慈所难之非已略见矣。

二喻更生非理。

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初就喻设问。愚人喻满慈。以佛虽宣明令其除疑。而自云未得究竟无疑如愚人也。又以其无端起问故以忽有喻之。空华所灭空地喻真空理地。以如来觉智现前。会法归空。如空华所灭地也。待华更生喻满慈致难。以满慈致难佛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等何当复生。如待华更生也。明知是人为愚故问为愚为慧者。佛意令其自觉而自责耳。

○富楼下据理直答。答以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者。谓虚空元无狂华。特以翳目妄见先生后灭。喻真空理中元无山河大地等法。特以无明妄见在因时有在果时无也。见华灭空已是颠倒者。谓空既无华。若见实有狂华灭于虚空。已是执无为有颠倒分别。喻真空既无诸法若见真有诸法会归真空者。已是认妄为真颠倒执着也。敕令更出斯实狂痴者。谓见灭已是颠倒何况敕令更出。斯人不但为愚实为狂而且痴。喻见法归空已是倒执。何况难以复生。斯人不但未得究竟无疑实为深入邪见全然无所明也。云何更名等。正满慈不知自己所难之非反怪如来所问不当。亦权人曲尽迷态意耳。借喻显非竟。

二取解为折。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如汝所解者满慈于喻知非。佛即按定所解而反难之。言如汝喻中所解已知敕华更生实为狂痴。云何汝前竟作如是问言如来妙空明觉何当更出山河大地等耶。是则汝今不但未得究竟无疑实为深着邪见全无所明。如彼狂而且痴者无异。问。前云妙空明觉。此云妙觉明空。同异何如。答。空指真空即断德体。觉指本觉即智德体。然空非顽空故前曰妙。此曰明。觉非妄觉故前曰明。此曰妙。佛语自在与满慈交互言之。其实空之与觉即是如如理智。皆明皆妙也。先为折难竟。

二次令生信。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

○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初喻说。无明晦昧本觉如金矿杂于精金。正脉云。金矿者蕴金之砂石也。尚杂于矿。即称精金者取其精真不变喻觉体不变也。其金一纯者融金去砂唯一惟纯。喻修智除惑以至惑尽智净无二无杂。是谓智德成矣。智德既成再不起于无明。故以更不成杂喻之。令其生信以自修也。木喻烦恼。灰喻涅槃。言行人以智断恼。离生死而证涅槃。如以火烧木离烟𦦨而成寒灰。是谓断德成矣。断德既成不复更起烦恼。招致生死。故以不重为木喻之。令其生信以自断也。

○诸佛下法合。菩提智果谓翻转烦恼。完复本有如如智性乃即寂之照也。涅槃断果谓翻转生死。完复本有如如理性乃即照之寂也。又此菩提涅槃与初卷中菩提涅槃不同。彼约真性菩提性净涅槃。此约实智及圆净耳。亦复如是者。灌顶云。菩提智光类于精金明净。成智果后不复烦恼。亦犹精金销后不复重为矿也。涅槃寂灭类于木灰烧尽。成断果后不复生死。亦犹烬木灰后不复重为木也。法喻合明真信斯生。始知生续在因得成不空藏义。总结前文说不空藏以释生续之疑竟。

二说空不空藏以释周遍之疑(前空藏约真如门说。不空藏约生灭门说。然真如即是生灭生灭即是真如。以不离一心故。故此双蹑前二以说空不空藏。据此中所释之疑亦是法执细障。故与上科同为审除细惑说也)二。

一正为说藏以释疑。二兼为防难以生信。

初二。

一牒其所疑。二法喻为释。

初。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凌灭。又徴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已释生续之疑。次牒周遍之疑。故置又言。据前满慈确陈周遍疑中有二问。一问地水等本性圆遍云何水火不相凌灭。今云又汝问言等是也。二问地与空不合相容。云何二俱周遍法界。今云又徴虚空等是也。是知如来但是牒彼之义。文不全同。勿过拘溺。

二法喻为释三。

一通喻性相。二释疑总合。三依喻别合。

初二。

一喻依性成相。二喻无实似有。

初(谓空即不空也)。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初总以略喻。虚空体喻藏性。由有空义故以非相喻之。由有不空义故以不拒诸相等喻之。拒违碍也。发挥者显现义。然此唯喻性不碍相。而相不碍相之义亦自寓于言表。以既同时不拒。则同时发挥何碍之有。

○所以下别以详喻。正脉云。徴意非推其故。但欲演略成详耳。虚空非明却具成明之性。故藉日照为缘则有明现。虚空非暗却具成暗之性。故藉云屯为缘则有暗现。此义可喻如来藏性体非水火。却具成火成水之性。因藉日镜月珠为缘则有水火相现。又当知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设若明中无暗明去暗从何来。暗中无明暗灭明从何起。是明暗必不相妨。如水火何有凌灭。此略取明暗以喻水火余可思准。又此喻中七相。略取明暗动静清浊昧映互相乖违。以喻七大中燥湿通碍等相。非局于次第配合。幸勿穿凿过当。反令正义成晦。喻中云屯谓阴云屯聚也。霁澄则清句对上为静。对下为清。故通成四对。气凝谓郁气凝结也。土积成霾者。山兽腾踏令土积空。以成昏霾之相。水澄成映者。如海水澄静万象映现也。余皆易知。

二喻无实似有(谓不空即空也)。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初指相徴生。日照之处则明。云屯之处则暗等。不定在于一方故云殊也。藉缘而现故曰有为。此喻水火等大皆世间有为法故。人但见日照则明多执明从日现。为破此执故徴以为因彼生。彼指日言。暗等准此可知。法中即是徴以从缘生也。人又见明依于空遂执明从空出。为破此执故徴以为复空有。法中即是徴以从性有也。然性有则堕自然。缘生则堕因缘。故就喻双徴。而下乃为之俱破。

○若彼下承徴别破。谓别破日生及空生也。破日生中若彼所生者总牒缘生。且日照时等别约日破。虽别约日破原为破一例诸。故置且言。谓且就日照时言之。既是日明必日所至处方明。而十方世界同为日照明色。应通成一日。云何空中更见圆日在一处耶。据此则知明非日生。后破空生中若是空明应不藉日。故云空应自照。空既自照照应常照。云何中宵无日云雾障月之时空性宛然。而不生光耀耶。据此则知明非空有。法中水火等大非因缘非自然准喻可思。

○当知下就喻结显。明遍而日体不遍故结以非日。空在而明耀不生故结以非空。虽曰非空。而十方空中同为日色。故结以不异于空。虽曰非日。而中宵云雾不生光耀。故结以不异于日。如是结显。佛意以非日非空喻水火等遍计无实。以不异空日喻水火等依他似有。既无实似有。何凌灭不容之有哉。通喻性相竟。

二释疑总合。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

初约相释疑。意谓若以前来非日非空不异空日。例观水火等相则其相元妄。以无实似有故。既无实似有则无可指陈。如虚空华岂可以捉摩得哉。若必欲指陈水是湿相。火是燥相。其犹邀空中华更欲结为空果。必无是处。汝今云何诘其有相陵灭义。

○观性下约性释疑。意谓若以前来空非群相不拒发挥。例观水火等性则其性元真。以同依藏性故。既同依藏性则惟是妙觉明心。而妙觉明心于未现水火之先元非水火。如镜未现像时岂是像哉。然既先非水火若更言不容则是心不容心。决无是理。汝今云何复问其有不相容者。

○末二句总合前喻。(虽示性相。恐犹未明。故先总合。盖急欲释其疑也)言真妙觉明所以先非水火。而水火等相所以无实似有者。亦复如前所说之喻是也(旧谓观相观性二段宜接后文无可凭据之下。今错简于此。乃缮写之误。亦有曲就上喻。暂约释疑销会至后无可凭据之下另立申义释疑之虚科。以辨定经文誵讹。今疏以佛语自在无适不可。既前后语脉俱可联属。而圣经常法仍旧为妙)。

三依喻别合二。

一依性成相。二无实似有。

初(合前虚空现明暗等)。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承上所谓真妙觉明。亦复如是者。言真妙觉明即是如来藏性。合太虚空也。汝以空明则有空现者。谓汝等众生若以感空之业发明于藏性之中则藏性中自有空现。如晦昧为空及析色归空等。此合日照则明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者。谓设有一人作感地之业于东。一人作感水之业于西。一人作感火之业于南。一人作感风之业于北。各各发明于藏性之中。则藏性中各各异现。如东方业感劫成。西方业感水灾。南方业感火灾。北方业感风灾等。此合云屯处则暗。风摇处则动。乃至土积处成霾。水澄处成映。若俱发明则有俱现者。谓设若众多众生俱于一处。各造水火等业俱时发明于藏性之中。则藏性中水火等相俱时显现。如一恒河人见水。鬼见火等。此义前喻无文。盖法中增出以起下文无实似有之喻。

二无实似有(合前明非日空不异。空日等。据文中先喻似有后喻无实。科顺前喻显文殊义同也)。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

○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初喻依他似有。单现各现前喻已有。无实似有之义亦自可见。故此中惟徴俱现。水现日影喻藏性中具诸大性。两人同观喻众多众生俱在一处。东西各行喻俱时各造感水感火等业。各有日随喻俱时循业现水现火不同。佛意以第一日影总喻大性。而各行之日即喻水火等相。东西各随喻相反而不相陵。如诸天同食一器而粗妙各得。生佛同处一土而净秽异见。足证此义。准定也。的实也。言日影既惟是一而忽分一东一西。已自先无定实喻大性是一。而忽现一水一火等。明知其为依他似有法也。

○不应下喻遍计无实。双犹二也。宛转即是展转。言二日既无准的置之不论可也。若更难其是一云何各行。既双云何本惟现一。则是展转虚妄无有正理可凭。喻水火等相既唯依他似有。离于遍计可也。若更周遍计度。是一云何相反。是异云何相容。则是妄中生妄究无圆成正理可据。故喻中遮以不应。法中即是为佛所诃以立折之也。看教者多谓此科是以喻合喻。愚谓此科既惟喻俱现。不合前喻亦可。若必欲合者亦唯约依他似有。遍计无实之义合之。不必局配。正为说藏以释疑竟。

二兼为防难以生信(前文满慈疑佛诸妄何当复生。是已起现行故言折。此处满慈疑我现见有碍。是未起种子。故云防。又前文既为折难。复恐不信。故重举矿金木灰二喻令以生其真信。此处既为防难亦恐不信。故重举佛得无碍之故令以生其正信。而前后文势亦颇相类)二。

一先为防难。二后令生信。

初(恐承上难云。如佛所说果是无碍。而我云何现见有碍。故为此防)。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

○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初循业成碍。汝字以满慈例众生也。世间诸法不出色空。色若成时则倾灭于空。空若现处则陵夺乎色。故曰相倾相夺。众生不知是妄依之造业。故云以也。合能依所依皆为性海缘起。故云于如来藏。于者在义。正以在于如来藏故遂致藏性循业。又复现为色空周遍一切法界。故云而如来藏等。是故于中等者谓以是色空周遍义故。所以于法界中互成违碍。如风摇处则动。空寂处则澄。是动静相碍也。日照处则明。云屯处则暗。是明暗相碍也。此则略举四相两对。若例而推之乃至水火润燥空地坚通等。总成违碍永无还复时矣。

○众生下约义结防。不了色空是妄。以惑障智是曰迷闷。由此与真日疏。与妄日亲是曰背觉合尘。起诸烦恼造种种业。是曰故发尘劳。藏性循业重现色空是曰有世间相。此总约上义以结防有碍之难。

二后令生信(此明佛得无碍之深故也)。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初称行成融。佛自称我例一切佛也。妙明指六根中性。元自不灭不生如十番显见中说。诸佛悟此是真。依之起行故云以也。依之起行行行契真。故云合如来藏。正由契合藏性遂致藏性随缘。惟现妙觉明用。圆照一切法界。然妙觉圆照则是以理融事。先成理事无碍以为事事无碍之由。是故于中等者谓以是妙觉圆照义故。事得理融所以于法界中互成容即。如一得理融则可为无量。无量若得理融则可为一。是一多相即也。小得理融则中可现大。大得理融则中可现小。是大小相即也。此且标定四义。下乃出其相状。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者。一身能作无量身即一为无量相也。身含十方无尽虚空者无量空作一身空。即无量为一相也。于一毛端现宝王刹者。毛端本小而大可容刹即小中现大相也。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者。佛会本大而小可入尘即大中现小相也。此则略举四义四相。若例而推之乃至延促俱在。隐显交成等无尽妙义。总成容即永无重碍时矣。

○灭尘下约义结示。了悟根性是真。尘日益忘性日益入是曰灭尘合觉。历位成行历位证真是曰故发真如。事得理融一多大小同入无碍。是曰妙觉明性。此总约上义以结示无碍令信。为除细惑说二藏竟。

三为发圆信说三藏。(此中三藏即是前之三藏。但前约次第而说历然成三。虽已随分成信而未极圆融。所谓是似信而非真信。以未能洞达本源故也。今明三藏唯是一心。一心圆具三藏。则满慈等正信空藏时即信不空藏及空不空藏义。正信不空藏时即信空不空藏及空藏义。正信空不空藏时即信空藏及不空藏义。圆极至此方称真信。有时把住则水泄不通。有时放行则凡圣俱入。有时放行不碍把住。把住不碍放行。以能洞达本源永不受一切惑也)三。

一正为说藏。二兼为释疑。三众发圆信。

初二。

一圆彰三藏。二普责思议。

初三。

一依圆说空藏二依圆说不空藏。三依圆说空不空藏。

初。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初能非之心。而字紧蹑上文。言上来所说空即不空不空即空。似属圆融无碍之心。而自阿难请定已来。破识指根等文何乃偏说空藏。故云而如来藏本妙圆心。谓虽是圆心而实本来自妙。以其从本以来。不与一切杂染等法而共相应故(问。四圣净法何亦不相应耶。答。对染立净净亦成染。古德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乃极力发挥此旨)。

○非心下所非之法复二。一非世间。二非出世。非世间中先明非七大义。心即见识二大。前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后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故俱非也。并非空等者。后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销殒。前云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余可例知。又此中亦摄五阴。以心摄四心。空等皆色阴故。非眼下次非三科。单非眼等即是六入。并非色等即是十二处。合非眼识界等即是十八界。准前六入中眼等皆指性言。目未捏时元无二月。故非也。非六尘者。如净目观空迥无所有故。非六识者。以境风未动识海无浪故。据此则如来藏非世间法矣。非出世中先非小乘。明无明者。依于本明而起无明十二因缘中第一支也。后云识迷无因妄无所依。故曰非明无明。此约流转门说。明无明尽乃约还灭门说。后云尚无有生欲何为灭。故并尽亦非。如是乃至者超略中间十支。谓行支。(即前阴所作之业。合上无明乃过去二支因)识支。(即投胎八识)名色支。(即胎中五阴。名即四心。以胎中受想行识尚无实用。但有其名故)六入支。(即出胎六根。现阴初生之位)触支。(谓六根初能触对前境。约未成欣戚时说)受支。(谓对境能生欣戚也。自识至此名现在五支果)爱支。(谓受后复起贪欲)取支。(谓由贪欲故追逐营求。合上爱支同过去无明属惑)有支。(谓作种种事。同过去行属业。自爱至此名现在三支因)生支。(谓由现在业复感当来受生。合下老死二支并上识等五支总属苦道)此约流转门说。若各加尽字即是还灭十支。然此皆依无明。无明尚非此不待言。故以如是乃至而超略之。生相渐衰曰老。老极顿坏曰死。此二共为一支。(合上生支名未来二支果)乃十二因缘中最后一支。依于生支而有。生支尚无况于老死及老死尽。故俱非也。据此则如来藏非缘觉法矣。苦以逼迫为性。三苦八苦等即世间果。集以招感为性。十使烦恼等即世间因。灭以可证为性。灭尽诸苦等即出世果。道以可修为性。正助道品等即出世因。苦集属有为。道灭属无为。后云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故一一俱非。据此则如来藏非声闻法矣。次非大乘中复分因果。因人中非智非得者非权教菩萨也。以权教菩萨随相修行实有能得之智及所得之法。如来藏中都无是事。以本惟一体绝对待故。此与上二颇似心经语。但彼直约诸法空相故言无。而此唯显一心绝染故言非也。非檀那等非实教菩萨也。檀那此云布施。尸罗此云持戒。毗梨耶此云精进。羼提此云忍辱。禅那此云静虑。般剌若此云智慧。六俱究竟名波罗蜜多。此云到彼岸。(以西域凡事究竟皆称到彼岸故)据寻常波罗蜜多赘于各度之下。今以一句总之。然如来藏中本无悭贪布施何立。乃至本无愚痴智慧安名。六行既已不有说谁究竟。故并彼六行及波罗蜜多而俱非之。据此则如来藏非菩萨法矣。如是乃至者。超略四等四摄诸菩萨行故。果人中怛闼阿竭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应供。三耶三菩此云正遍知十号中三即目能证人也。涅槃此云无生灭。远离生死故。又云圆寂。无真不圆无妄不寂故。即是所证法也。于中复有总别。盖涅槃是其总体。常乐我净是其别相。灌顶云。二死永亡曰常。解脱受用曰乐。证真法身曰我。绝无障染曰净。圆觉云。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故一一俱非。据此则如来藏非佛法矣。然既非世间。又非出世。则染法所不能染。净法所不能净。是谓弥满清净中不容他。知此义者虽万有当前而与我无与焉。

○以是下结成妙义。谓前自阿难请定以来。破识指根等文所以偏说空藏者。盖即以是俱非义故。依圆说空藏竟。

二依圆说不空藏。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迦。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初能即之心。即字亦紧承上文。言据上所说非世出世乃是心之妙相。而佛答万法生续中何乃偏说不空藏耶。故云即如来藏元明心妙。谓即此如来藏虽是心之妙相。又元来自明。以其从本以来具足显现恒沙性净功德于其中故(问。世间染法何亦具足现耶。答。既称性净染亦是净。古德云。拈一茎草作丈六身。乃极力发挥此意)。

○即心下所即之法亦二。一即世间。二即出世。即世间中先明即七大者。以前云体非群相不拒诸相发挥故也。次明即三科者。色心惟是心所现故。即出世中先明即小乘法者。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故。次明即大乘法者。以一切因果皆依一心而得建立。如三觉五位不离一真法界。其义可见。然既即世间又即出世。则六凡无能逃其明。四圣无能逾其照。故正脉云。十界诸法离此心无片事可得。是谓尘尘混入。刹刹圆通。知此义者虽一真不动。而应用无遗焉。

○以是下结成明义。谓前佛答万法生续所以偏说不空藏者。盖即以是俱即义故。

三依圆说空不空藏。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初能融拂心。此中即字乃双蹑前之二藏。言据上非世出世唯显藏心之妙即世出世惟显藏心之明。既妙明历然体用攸分。而佛释诸大周遍中何乃俱说空不空义。故曰即如来藏妙明心元。谓即此如来藏又是妙二明心之元本也。

○离即下所融拂法。言既以一心为元则正相非时即便隐。故曰离即。正相即时非便隐故曰离非。此约互夺两亡以明双拂之义。又既具妙明二义。则正相非处不碍俱即故曰是即。正相即处不碍俱非故曰非即。此约互成两立以明双融之义。然既双拂双融存泯自在。言语之所不到。心思之所不及。是谓惟佛与佛乃能究尽。知此义者。虽干难殊对而不干其虑焉。准前二科亦应有结成元义之文。今不具者。以方标心元便出即离。未涉多文不须更结故。又此三藏皆云依圆义说者。谓三藏惟是一心。一心圆具三藏。则随举一藏之时余之二藏亦皆同时具足。信果至此自不被诸人舌头瞒矣。圆彰三藏竟。

二普责思议。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初正责。世间指器世间。三有众生谓有情世间。出世闻缘谓正觉世间。不言菩萨者对满慈说以正为摄兼为故。如何者怪责之词。佛意以上说三藏一心圆具。果中证之则为无上菩提。因中悟之则为佛知佛见。然既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同时具足。不可思议。只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只可以心印。不可以言明。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出世闻缘。以所有妄知之心(指六识妄想)欲得测度。用世间戏论语言(指因缘自然生续不容等)欲得悟入。其犹以升量海。将萤烛夜。不亦难乎。

○譬如下喻明。琴古五弦。今七弦。琴者禁也。谓禁制邪淫纳之雅正也。瑟古五十弦。今二十五弦。瑟萧也。谓其声萧萧然而清也。箜篌十四弦。乃师延所作。靡靡之乐。后出于桑间濮上之地。以是空国之候所存故以空候从竹为名。琵琶四弦。用手前推曰琵。后却曰琶。取作时运指为名。四皆乐器。喻众生闻缘性也。有妙音者谓妙音内蕴。喻众生闻缘性中各具三如来藏义。可称菩提可成佛知见也。无妙指者谓指不善作。喻众生闻缘。以所知心测用世语言入也。不能发者谓妙音不作。喻众生闻缘不能证得无上菩提不能悟入佛知见也。

○汝与下法合。汝指满慈。众生亦该闻缘。各各有性同彼四种乐器。故云亦复如是。宝体无垢即空如来藏。觉用遍圆即不空如来藏。真心浑具二义即空不空如来藏。各各圆满者。喻众生闻缘性中本自具足。合前有妙音义。按指者略作定相。离分别绝语言故。海印者三昧之名。华严贤首品云。众生形像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是知定心澄清应物而形。其犹海水湛寂有像斯印。故以为名。发光者依彼海印三昧。现出菩提智光。指示佛知佛见。此意似指经前敷座晏安宣示深奥义说。但喻中无文。若将喻中虽有妙音下益以必有妙指方发妙音八字则法喻备矣。汝暂举心者指前加明于觉。觉尚未明而无明已炽。故曰尘劳先起。尘劳既起障菩提而碍知见。此合喻中若无妙指终不能发义也。

○由不下结斥。上言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尚未明言其故。今乃说出以示激劝之意。无上觉道不生灭果也。勤求此者须用不生灭性以为因心。由不勤求不用无生灭心。所以不能如佛按指海印发光。小乘涅槃有生灭果也。(以未离变易故)爱念此者惟用有生灭心。所以才欲举心明觉尘劳先起。欣化城之暂安作终止想。故云得少为足。闻此结斥应发深省。下满慈请问妄因殆由此耳。正为说藏竟。

二兼为释疑二。

一释满慈执妄有因疑。二释阿难执真成自疑。

初二。

一满慈执勤求而疑妄有因。二如来示无因而教以顿悟。

初。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初推本无二。富楼那言者。由前佛斥不求。发言请问也。我与如来者。正脉云。就己对佛推论以例众生无不皆然。见生佛本觉无不同也。前云宝觉真心。此云宝觉圆明。真妙净心。盖宝以圆称取清净弥满之义。仍属空藏。觉以明称取用现诸法之义。仍属不空藏。至若真心以妙净称者。妙则取其空有双照。净则取其空有双遮。仍属空不空藏。其实三藏不离一心。故总以心字结之。无二圆满者。均禀同赋领上各各圆满。但上对生说。此对佛论耳。

○而我下较末悬殊。昔字泛指旷劫。妄想且指粗识。以二乘不知有细识故。然亦称无。始者谓虽属粗识究之莫得其初相故。依之起惑造业不能出离生死故曰久在轮回。正以久在轮回常受其害故云遭也。今得圣乘者现前已证四果。但去佛菩提尚在遥远。故云未得究竟。此满慈自陈返末尚在中途耳。诸妄圆灭者。不惟能断粗识中惑乃至最细生相亦皆尽遣。独妙真常者。不唯能离分段生死乃至最后变易亦皆普离。此满慈赞佛抵本已至极证耳。由此观之。则佛与满慈较之。固天渊悬殊矣。

○敢问下索请妄因。冒昧陈情曰敢问。不为自求故约众生问也。问以何因有妄者。欲除其妄先穷其因自蔽妙明者。由妄想故盖覆真觉。受此沦溺者。凡夫沦于分段二乘溺于变易。咸遭其误。应求尽除满慈推因意在斯焉。

二如来示无因而教以顿悟二。

一正释无因。二结示顿悟。

初四。

一牒惑示问。二法喻合明。三示不须灭。四应问结答。

初。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我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

正脉云。汝虽除疑一句是许其大疑已尽。盖据其推本无二是信已本真。称佛圆常是信佛永证。乃至万法生续之疑诸大周遍之惑皆已除矣。余惑未尽者尚不达无明无因。强索之也。现前诸事者谓现前眼所共见。耳所共闻。诸事中有此一事可喻非假设之也。今复问汝者示以就事为问。令因喻而知妄本无因义故。

二法喻合明二。

一就事为喻。二约义法合。

初。

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汝岂不闻者反言以决其必闻。以属现前事故。室罗城生佛同依。喻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演若达多此云祠授。从神乞得故。乃城中狂人。喻满慈及生皆依真成迷人故。忽于者喻满慈忽起一念。一念为始故以晨朝喻之。以镜照面喻以识缘佛。缘佛故则于自识中变起佛之影像。如彼镜中之头。不达惟识正理不知外佛全是自识影像。而反羡慕佛果妄灭真常。故以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喻之。己头喻自心之佛。言自心本来是佛故喻以己头。不知自心本来是佛。而自悔遭妄受沦自蔽妙明。故以瞋责己头不见面目喻之。魑魅古释为山泽鬼。愚谓魑字从离可喻二乘出离。魅字从未可喻凡夫迷昧。凡夫自计为凡分段未出。二乘自计为小变易方炽。如彼以为魑魅无状狂走。是知满慈自谓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依然魑魅狂走类也。问以此人何因无故狂走者。正对满慈问佛一切众生何因有妄等语。佛意盖欲借口为喻令其类会法中义故。答以是人心狂更无他故者是满慈于喻中已知。法中妄无所因恐犹未之会耳。

二约义法合。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妙觉明圆约佛心说。诸妄圆灭。独妙真常。故称妙觉。明则取其能照。圆则取其能遍。前文所谓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也。本圆明妙约生心说。言不惟佛心为妙为明为圆。而生心亦本圆本明本妙。但能离念生心即是佛心。是知满慈羡慕佛心悔恨自心同为妄想。此约义合前爱镜中头瞋责己头。以彼爱瞋皆狂正同满慈羡悔皆妄也。据前满慈问云。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而此云既称为妄云何有因。此结示满慈之语。据前满慈问意盖为深究妄因而尽断之。此云若有所因云何名妄乃反显其决无所因。无庸妄断。约义合前佛以喻问满慈以喻答也。然此中合词虽略。义乃具含。从古类皆含糊释之。今依满慈所问喻中所详约义配合。详之。法喻合明竟。

三示不须灭二。

一责以已说不返。二示以欲灭不须。

初(今于佛上起念。正同昔于觉上加明。前既已说犹不能返。故责之也)。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承上起念缘佛。既同演若照镜则无始动心明觉亦类此可知。盖自诸动心明觉成立微细妄想。如是由细至粗次第生起。故云展转相因。粗相既定则是迷已成矣。由是已成之迷而又展转迷执以成三种相续。故云从迷积迷。相续既成轮转无休。故云以历尘劫。如是等义虽佛如来前已为汝发明。观汝何因有妄之问是犹未能返本还源。迷何深哉。

二示以欲灭不须。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

如是者指满慈羡佛悔已问妄何因而言。言此虽今日之迷亦同无始之妄也。要知如是迷因非真别有。盖因迷而不知是妄。乃自觉其有体。前云似有迷觉是也。识迷无因者。谓识得是迷则当体全空。岂复有因。前云识迷迷灭是也。妄无所依者。言今日之迷既尔无始之妄亦然。以此例彼则诸妄皆无所依矣。既无所依则无能生。能生既无所生何有。是知诸妄尚无有生欲将何者为灭而欲灭之。示不须灭竟。

四应问结答。

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

○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初应问示妄。佛意以汝前问佛何因有妄。以为佛得菩提已灭诸妄。必能说妄及妄因缘。要知得菩提者虽能说妄。亦如寤时之人说梦中事。本无所有。若更令说出何因有妄。虽佛智辩具足亦所不能。犹彼寤人。心纵精明。欲以何等因缘取梦中物而示人乎。是知欲灭诸妄不必求因。况复元来无因。以本无所有故。

○如彼下就喻以明。上虽有喻但是法中带言。此则仍就演若达多之喻而发明之。岂有因缘自怖头走者。正明狂走无缘喻诸妄无因。何以见其狂走无缘以忽然狂歇头非外得故。不惟狂歇。纵于未歇狂时头亦可曾遗失。据此则真本无失。前之所谓遭妄受沦者亦妄计耳。

○富搂下结答无因。妄性如是者谓妄性本无。如我所说如是。因何为在者谓妄且不有况夫更推其因。自应无在。正释无因竟。

二结示顿悟二。

一法说。二喻明。

初。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

○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初教以顿悟之方。汝但不随等者谓不必更求妄因。但自不随于妄可也。分别即六粗中前五。世间业果众生等即六粗中后一。合此六粗能起杀盗淫业是为三者之缘。若但能不随则粗相既除而三者之生缘断矣。三因即指细相。以细相中具含杀盗淫种是为三者之因。因必藉缘方得生起。故曰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如世五谷种子必假水土为缘。设无水土则虽种不芽也。达多狂性即指一念妄动。以是根本无明最初生相故。自歇者不待用力。自然歇灭。如种既不芽置之则生性自坏故。但离妄念即如如佛。故云歇即菩提。菩提即是佛心。超出一切曰胜。离诸惑染曰净。具足智照曰明。体万法而无遗曰本周法界。非佛祖之外传曰不从人得。

○末二句结显不须勤求。言既不从人得则本来是佛。不涉功勋故云何藉劬劳云云。肯綮出庄子。彼养生主篇云。技经肯綮之未尝。吴兴曰。骨间肉曰肯。筋肉结处曰綮。依管见作劳筋苦骨克苦修行之义。愚谓肯指无明谓断之如析骨间肉也。綮指烦恼谓断之如理筋肉结也。大意即是何须劬劳断妄如肯如綮妄修妄证为哉。

二喻明。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

○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初喻本有不觉。有人总喻凡小。正脉云。衣喻三缘颠倒分别。三因微细流念及狂性根本无明。重重包裹之相。珠喻菩提胜净明心。由此枝末与根本无明重重包裹。故虽有而不觉也。

○穷露下喻迷之非失。正脉云。缠空而乏于妙用曰穷。滞有而无所退藏曰露。空有二皆边地故如他方。求人天乐取偏小益犹乞食驰走。万妄交驰一真宛在。犹虽贫珠在。所谓纵未歇狂亦何遗失是也。

○忽有下喻悟之非得。吴兴曰。佛如智者。教如示珠。正脉云。致大饶富喻本周法界。末二句喻不从人得也。愚谓不从人得乃明其本自现成。无劳修证。是知圆人修行唯重顿悟。正脉云。如其悟未大彻而妄拨事修。自成陷坠亦愚惑之甚也。释满慈执妄有因疑竟。

二释阿难执真成自疑二。

一阿难执佛语而疑真成自。二如来明非自而教以渐修。

初二。

一蹑现说以申疑。二约背昔以陈请。

初。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

即时者即于佛答满慈时也。满慈之疑方了。阿难之疑又兴。故于众中立白。现说者通指前科中汝但不随等语。杀盗淫业以六粗为缘。以三细为因。六粗既除。而三细无用。故曰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三细无用而无明自灰。故曰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此诸妄俱灭也。妄灭真现故曰歇即菩提。不从人得句义摄何藉劬劳。肯綮修证之语。以人尚不须。自无烦修证矣。斯之一字乃总牒前语。如云若依此说也。阿难意以若依此说乃因缘妄灭而得菩提。则因缘之义岂不皎然明白。然因缘之理既成云何如来又要顿弃因缘。而说不从人得何藉劬劳等耶。

二约背昔以陈请。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

○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

○唯垂大悲开发迷闷。

初叙因缘成益。我从因缘心得开悟者。由闻因缘之法发明初果道也。世尊此义等。乃极显此因缘不可背故。其意以若独我等。因之开悟尚不足重。以我等生年尚少果在有学法或浅近。此义不尔故云何独等也。今此会中指老年无学者说。大目犍连等略举三人。余以等字该之。此等皆先依邪师习外道法。故云从老梵志。如舍利目连。先师沙然梵志。余可例知。闻佛因缘句约舍邪归正时说。与上句稍欠眉目。中间略断一断读之则不混矣。佛初成道。为破无因及与邪因。与其说正因缘故得闻也。但闻该多众。或亲从佛闻。或展转传闻。皆得言闻故。发心有二。一发心出家。二发心出界。开悟者开悟四谛法也。依之断见思惑证无学道故曰得成无漏。是则老年无学亦由因缘成益。而因缘岂可遽背乎哉。

○今说下明今说背昔。上云歇即菩提等即是不从因缘义也。则王舍城等。不惟显其背昔兼恐滥于邪故。拘舍梨外道名也。举一该类故置等言。说自然者以是其所宗故。然因缘自然相待而立。因缘既非极旨自然乃为胜说。是彼反成第一义谛。夫岂可乎。

○唯垂二句求大悲开发。开谓开岐二之迷。发谓发混一之闷也。阿难执佛语而疑真成自竟。

二如来明非自而教以渐修。(良以理由顿悟。事必渐修。设或执渐修而迷顿悟。尘劫终无实果。若乃执顿悟而迷渐修任说总成狂解。故世尊前释满慈之疑惟重顿悟。今开阿难之惑尤重渐修。其犹良医用药。消补随时。则世无不活之人。而遇皆可治之症。至后选根直入历位曲成即顿悟渐修之明证也)二。

一正明非自。二结励渐修。

初(文中虽兼破因缘佛意惟是破其自然。科从正立故)三。

一牒执斥理。二喻明非自。三应求结示。

初。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

○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初牒其所执。欲释其疑故告之也。即如者仍就喻言。达多狂性即是无明。能障菩提故称因缘。若得灭除者达妄本空。此即牒前所执三缘断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义也。不狂性即是菩提。妄灭即真故云自然而出。此即牒前所执歇即菩提不从人得义也。

○末二句就疑斥理。佛意以我说狂性因缘本非因缘。我说歇即菩提亦非自然。汝等不知乃以因缘自然。妄理推穷于是何其谬之甚也。

二喻明非自三。

一喻菩提非自。二喻无明非自。三喻本觉非自。

初二。

一正喻菩提非自。二兼以喻防转计。

初。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

仍以喻明者取易显其非也。前以己头喻自心之佛。此喻菩提。以自心之佛即菩提故。喻中若谓头本自然则应本自其然无有变易。此是正明下句反显。无然者无是理也。既无是理则非是自。反显是自者必然无有变易。法中菩提亦尔。果是自然亦应本自其然无有变易。若尔则一切众生不应遭妄受沦。故仍就喻中以何因缘故怖头狂走为难。以满慈自悔遭妄受沦。正同达多怖头狂走事故。法喻合显而菩提非自然明矣。

二兼以喻防转计。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恐闻前喻转计菩提属于因缘。如彼自然之头有因缘故亦可成狂。故世尊以此防之。佛意以若谓自然之头因缘故狂者。及至狂心歇时何不并自然之头因缘故失。今见其狂心歇处本头不失。明知其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于头。是头何藉因缘有哉。菩提亦尔。诸妄灭尽本自现成。并非藉因缘而有。若必舍自然而就因缘。其犹出囿入网终非解脱之计耳。喻菩提非自竟。

二喻无明非自。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

由前佛答满慈明妄无因。恐阿难不达又执无明属于自然。故以本狂自然为喻。其意以本狂喻无明也。喻中若执本狂为自然者则是达多本有狂怖之性。试问其未狂之际狂性何所潜藏。想必无是事。法中无明亦尔。若自然者则是众生本有妄性。当其一念未起时妄性何所潜藏。想必无是理。法喻合显明知无明非自然矣。

三喻本觉非自。

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恐闻前喻转计本觉自然。然本觉与菩提无二前已明其非自。今复重执故以不狂自然等防之。不狂者未狂时性。喻本觉也。然未狂之时头本自如。故云无妄。喻在本觉时菩提本真。非有为也。此且就喻按定。下乃显其非自。言不狂果是自然不应成狂。既不成狂而本头无妄。乃何为无状狂走。喻本觉果是自然不应成迷。既不成迷而菩提宛在。乃何为无端迷沦。法喻合显明知本觉非自然矣。(问。上喻菩提非自己足释阿难之疑。而其次又喻无明非自本觉非自者何所取义耶。答。自然外计破须破尽。无明为生妄之源。本觉为证真之基。此既非自则一切皆非自耳)喻明非自竟。

三应求结示。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满慈执妄有因。阿难疑真滥自。皆由不悟本头不失未知狂走是妄。若果悟得本头识知狂走。则满慈所执因缘阿难所疑自然俱为戏论。都无实义。此则正销阿难之现疑。兼防满慈之又执。以待自立因。势所必至耳。是故者以是二俱戏论之故。我言者指前佛答满慈之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正二皆不许之语。以故字显非自然。即字显非因缘。前以阿难不达故字之义以无因而欲立自然。后恐满慈不达即字之义对非自而又执因缘。故仍以二语结示。令深思而自会之耳。正明非自竟。

二结励渐修三。

一承前开发。二正为策励。三取例斥责。

初(谓开发增修进趣之行。为下䇿励之端也)。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

○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

○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初遣悟入修。上云歇即菩提是顿悟菩提之心。名为菩提心生。乘此心力。渐以伏除二障现行粗相生灭之心名为生灭心灭。谓现行粗生灭心从此灭也。按终教位当初住至七。以终教信位伏现。入初住则烦恼现行先除。至七住而所知现行并尽故。此但生灭者以此但是待生言灭。依然是生灭心耳。乘此心力进以伏除二障种子细相生灭之心名为灭生俱尽。谓种子细相生灭心亦俱尽也。按终教位当初向至十。以终教行位伏种。入初向则二障粗种先除。至十向则二障细种并尽故。自此任运伏习故曰无功用道。

○若有下遣分入满。若犹似也。以上云无功用道似有自然义故。依如是义则发明有个自然心生。乘此心力进以伏除习气。最细生灭之心名为生灭心灭。谓习气最细生灭心亦复灭也。按终教位当十地等初。以终教四加伏习。十地中地地断习一分入等觉初心。则十一分尽。而言此亦生灭者。以微细念相犹未尽故。乘此初心进断佛地习气一分是为无生灭者。谓最后微细念相亦无也。按终教位当等觉后心任运成佛。无复留碍故曰名为自然。

○犹如下遣待入绝。诸相杂合成体者如众药合而为丸。喻上两重生灭。以生灭成位。如彼众药为丸者无异故云名和合性。非和合者如药尽丸亦成空。喻上两重自然。以自然成位。如彼药尽丸空者无异故曰称本然性。本然非然等即就喻以拂遣也。言上云歇即菩提似有本然之义。而菩提心生生灭心灭则上之本然者非本然矣。次云此但生灭似有和合之义。而灭生俱尽。则次之和合者非和合矣。合然俱离句又蹑迹以重遣也。言上云灭生俱尽无功用道又似有本然之义。而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是又本然者亦复离也。次云此亦生灭又似有和合之义。而无生灭者名为自然。是又和合者亦复离也。统此二离故云合然俱耳。离合俱非句乃待绝而情尽也。言上云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似有离因合果之义。然有离有合亦是对待。若并此离合俱非则对待尽矣。按终教位当妙觉。以终教妙觉现种习尽。即妄皆真。后更无位。无可离亦无可合故。对待既绝。一切和合因缘不和合自然等种种虚妄情计皆不能及。故云无戏论法。(问。此经亦兼顿圆何故判位唯取终教。答。以此经在般若会之后半接渐入顿。接终入圆。以为法华受记机故)承前开发竟。

二正为策励三。

一不修无益。二徒闻无功。三就事策励。

初。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秪益戏论。

上云三缘断故即菩提心。是悟证非修证。按终教惟齐信位。去妙觉果犹隔四十五位。(谓住行向加地等也)故云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者反显词。汝者面训语。历劫者从此向去。更历多劫。辛勤修证者辛苦勤劳修治现种习气。证入贤圣等妙。如前重重遣立以至无戏论法是也。佛意以必得如此闻乃有益。若非如此纵多亦枉。故云虽复忆持云云。忆持者不惟能闻兼复能记。十方如来者不唯一佛所说。亦复能记诸佛所说。十二部经者不惟一经。亦复能记十二部经。清净妙理者不唯小乘有漏粗显理趣。亦复能记十二部中大乘无漏清净微妙理趣。是则所忆所持重重无尽。不啻如恒河中沙矣。虽能如此亦不过徒资谈柄。终无实效。故云秪益戏论。古德所谓说丈不及行尺者即此可见。

二徒闻无功。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

上说阿难不修无益。恐未心服还以其事取实。故言汝虽等也。谈说因缘自然者现前之事。词无更义不爽。故云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者平日之声。无能胜不可匹。故许名擅第一。佛意以虽能如此非关修证。以此乃是积劫以来多闻熏习力故。如法华中说。佛与阿难同于空王佛所发心。佛常勤精进。阿难常乐多闻等。可证此义。不能免离等者正显其无功也。何须句何字疑是尚字。不然则义稍不接。讲演时随语变通。亦无不可。

三就事策励。

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一蒙咒力淫火顿歇。显咒力能破障也。不惟淫歇兼得那含。显咒力能成益也。阿那含小乘三果之名。此云不来。谓超断见惑八十八使。顿断欲界九思。再不来欲界生故。从此于佛法中进修无漏。历断上思故曰成精进林。林者一望无际。喻登伽此去精进不止于仅证四果已也。爱河干枯者爱即三界爱也。没溺众生犹如瀑河。登伽已断欲爱如瀑停水存。此去历断上二则并水亦枯矣。彼既离于爱缠此即免于钩牵。故云令汝解脱。是故阿难等。乃承上登伽之事结告阿难。以示策励之意。言汝虽历劫以来。忆持十方如来秘密深奥之法。微妙严净之理。不如一日发心进修无漏胜业。即能远离憎爱二苦。彼登伽者将何从为难哉。又上但云爱此兼云憎者。以憎爱相对有爱必有憎故。憎苦会遇如阿难之与登伽。爱苦别离如登伽之与阿难。故二俱名苦。正为策励竟。

三取例斥责。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如摩登伽者取登伽为例。宿世即为淫女不止今生。显爱欲之重神咒力能销除。由于果发显修证之验。又销爱者淫火顿歇。爱河干枯。即破恶益。法中者于佛法中成精进林。即生善益。名性者得阿那含渐入觉性。即入理益。比丘尼者得入清众。不受僧遣。即欢喜益。意显神咒具四悉义故。与犹同也。罗睺母名耶输陀罗。昔为佛妇。今亦出家为尼。一样曰同。言性比丘尼亦与耶输陀罗一样悟得宿世之因。此分得宿命通也。从前未悟宿因任说贪爱为苦亦不自信。今以悟得乃能知之。历世因谓无始以来。经历多世受生死因也。由贪爱而致生死故曰为苦。一念熏修者谓厌苦生离。顿起胜进之念。熏修上地定也。上地之定能断上地之惑。故称无漏善法。或者不定之词。若得少为足则或得出缠。谓证四果出三界缠。若回小向大则或蒙授记。谓发大心蒙佛授记。意显将来未可定耳。夫耶输久修也。性尼初学也。以初学而齐久修佛意惟是赞性尼。非是与耶输并赞。思之。古德见此处有授记之言遂判此经在法华之后。且欲将或字易为即字。若果依彼则坏佛经矣。如何二句正斥责阿难之语。言女身垢秽非是法器。况性尼宿为淫女尤为下劣。而乃一念熏修将来未可限量。如何汝以堂堂丈夫。赫赫种姓。不务真修实证自欺自诳。尚尔淹留于目之所观。耳之所闻。一味在文字语言中生知生解。岂下劣女子之不若乎。兼为释疑竟。

三众发圆信。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

○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初信悟庆快。阿难大众总该法会也。闻佛示诲者。既闻圆彰三藏之示复闻顿悟渐修之诲故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者实相即是无戏论法。亦即一心三如来藏。良以空如来藏和合非合。不空如来藏本然非然。空不空如来藏合然俱离。唯是一心离合俱非。超出一切虚妄分别颠倒戏论。故总以实相称之。是知十番显见之后。七大周遍之前。虽出实相之名。未是圆满之号。如勺海示人一滴亦言海也。然实相既即三如来藏。而圆彰之后不即开悟者。皆以满慈疑妄有因。阿难执真成自。一为事碍。一为理障。尚未自信何由开悟。今以如来示顿悟而销满慈之疑。明渐修而除阿难之惑。举众咸闻故得疑惑销除。从心信悟。身意轻安者。知妄无因不为事碍。则顿觉身轻了真非自。不为理障。则顿觉心安。虽非真悟而斯等圆信亦惟今日始发。故云得未曾有。古德于此即许真悟。愚谓若果真悟。则下之华门无庸更请矣。故知上但随语生信。而经言悟者。以自是始知自心有如来密因义故。

○重复下悲礼称谢。信悟既深愈觉佛恩难报。故致悲泪。言重复者对前四番言之。礼足长跪者就此科唯是谢前。望下文亦兼请后。无上大悲者就佛至极之悲。清净宝王者喻佛真净之慈。真净无染故曰清净。利乐自在故曰宝王。善开我心者善销微细沈惑。开发本元心地。是称佛以真净之慈能与真净之乐也。能以因缘等者举事设权。提持奖劝是称佛以至极之悲能拔至极之苦也。因缘如演若迷头登伽销爱耶输知因等。重叠举之故云种种。是皆如来观机逗教因病设方故又以方便称之。提奖者如狂心即歇歇即菩提。明是向上提持。至历劫忆持不如一日真修。却又从容奖劝。无非引接沉沦凡夫冥寂二乘出二死之苦海。到二严之彼岸。洵哉如来眉毛拖地之恩亿劫难酬矣。从满慈质疑以来。至此说法复为一周名搜细罄圆周。合前周即阿难所请奢摩他也。按常途奢摩他翻为止。以寂静为义。今经自阿难请定以来。销倒想除细惑究极而至于离合俱非乃真寂静也。圆觉疏释为泯相澄神。盖泯相即同止义。而今经中显见性示藏心究极而至于无戏论法乃真澄神也。正脉云。全取正因佛性。略兼了因而为奢摩他体。盖正因佛性即是如来藏体。而阿难等闻法信悟。即略兼了因义也。题中如来密因义统乎此。总结大科开示奢摩成信分竟。

二开示三摩成解分二。

一选根直入。二道场加行。

初三。

一阿难喻屋求门。二佛示二门深入。三会众承示获益。

初三。

一领音述责。二说喻申情。三请示伫教。

初。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

初承领法音。如是法音通指前来所说。虽承者显未全领也。虽未全领于中亦有微解。故云知如来藏等。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即前说空不空藏后防难生信中义。以前云惟妙觉明圆照法界。由此解得心遍十方。既心遍十方。则化佛化土报佛报土唯心含容。惟心怀育。故云含育如来等。如来指变化身。十方国土指变化土。妙觉王指实报身。所依刹指实报土。身具万德土聚七珍故以清净宝严称之。

○如来下述前责斥。前云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是责以多闻无功也。又云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是责以不逮修习也。

二说喻申情(才知心遍微觉有益。复闻励责依然无凭。欲期真悟故说喻以申情也)。

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阿难尚在有学故自以旅泊喻之。以旅泊乃未到家乡者也。佛云菩提涅槃尚在遥远可证此义。天王者奉天承运为帝为王。如春秋称周天子为天王。用以喻佛为诸法中王故。赐与华屋者喻示以藏心。以华屋文质交成可喻藏心体用圆融义故。如此之示实出望外。故喻以忽蒙。谓不期而蒙赐也。虽获大宅要因门入者。喻虽知心遍要假观门悟入。盖自知多闻无功。请观门求悟入励真修耳。

三请示伫教。

唯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陁罗尼入佛知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初请求指示。不得观门悟入涅槃无路可修。不得大悲接引蒙暗无由得明。故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在会等。且为无学人请。以下有有学对故。蔽于权宗曰蒙。昧于实理曰暗。捐舍句令弃小心。毕获等令成大志。如来无余者拣非二乘无余。以彼唯离分段。此则兼尽变易。而云毕获者期在毕竟获得。虽期在毕竟获得而行远自迩。故且求本发心路。本谓因地。路指观门。是知下之耳根圆通即因地发心之巨关也。令有学等次为有学人请。无学已断见思但须回心。有学攀缘正炽故问从何摄伏。摄伏云者谓收摄治伏。未起者不令起。已起者速令灭故。攀缘即指六识。然见思二惑虽皆六识为体。而畴昔攀缘似乎别约思分。以思分任运无始与俱故。陁罗尼释见二卷剖妄出真文中。彼云将欲敷演。此乃请求必得。是知前分三如来藏即正为敷演。下之选根直入乃教以必得也。既得此已。即众生知见成佛知见。义言入耳。

○作是下礼佛伫教。在会一心。大众望同也。伫佛慈旨敬候示教也。阿难喻屋求门竟。

二佛示一门深入四。

一分门以定二义。二验证以释二疑。三绾巾以示伦次。四冥授以选本根。

初二。

一为机标示。二徴起释成。

初。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

○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初经家叙置。会中缘觉声闻偏指不定性者。以其小习未革大志难定故为世尊哀愍。于菩提心未自在者正见其是不定性也。谓虽已发心遇缘便退。全无自由分故。此叙正为现在。及为下叙兼为当来。佛灭无依已可哀怜。末法根钝犹堪愍伤。况夫发菩提心难进易退。故圣心亦及之也。无上乘指所趣之果。即上云无余涅槃。妙修行路指能趣之因。即上云本发心路。又圆通皆为修路。妙字惟取耳门。以耳根圆通超二十四圣而独妙故。是路一开涅槃可陟。故云无上乘路也。

○宣示下如来审示。示阿难及大众。且指现在机言。汝等二字亦兼未来。以上科经家所叙机通现未故。决定发菩提心者。谓誓取菩提不退转也。三摩不生疲倦者。谓精修耳门无中止也。是知三摩提乃诸定通名。拣以妙字则是阿难所请之三摩耳。又妙字已拣余门。佛如来三字仍显但是修路。以耳门三昧为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故。此方审定因心下乃标示义门。应当先明者不明则错乱修习终无实果。故儒典云。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发觉初心即是发菩提之初心。以觉字梵言为菩提故。初心不决中途多舛故开二决定义。义言决定者。谓初心依之决定而不可易故。

二徴起释成二。

一徴起。二释成。

初。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云何者徴问义。谓徴问阿难云何初发心人有二种义。应决定依之耶。

二释成二。

一决定以因同果澄浊顿入涅槃义。二决定从根解结脱缠顿入圆通义。

初二。

一教以以因同果。二示以澄浊入涅。

初(正脉云。以因同果便是第一决定之宗。澄浊入涅便是此宗之趣。宗先趣后故初明宗)三。

一就喻令审因心。二反显要同果觉。三例明异同二相。

初。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第一义者句牒所标门。若欲捐舍等定所发心。欲者愿乐。即发心义。捐弃也。发心弃舍声闻修菩萨乘。即是回小向大。入佛知见。即是渐臻极果。教以应当审观者恐因差果谬故。因地心谓因地发行之心。果地觉谓果地取证之觉。因心若同果觉如依金作器。因心若异果觉如蒸砂作饭。为同为异是须审详观察。

二反显要同果觉。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生灭心指六识心也。为本修因者作本地修因之心。佛乘即果地觉也。乘此成佛度生故云佛乘。其体真常故云不生不灭。无有是处者无有如是之处。用此反显。正以见欲求佛乘须用不生灭心。乃有是处耳。

三例明异同二相。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

○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初例明异相。以是义故者。谓以是生灭为因不得佛乘之故。汝当照明者。应当照例发明以辨生灭心与不生灭心也。诸器世间例六处识心。对境斯现。故以可作例之。离境便无故以从灭例之。令观可作之法谁为不坏者。恐其不信教以自悟。悟得可作之法终竟有坏。便知六处识心生灭无常。决然不可用故。

○然终下例明同相。虚空例根性。根性常住故以不闻烂坏例之。徴意可知。空非可作等例根性不藉缘生。由是从于无始。乃至尽际。其性常住无有生灭。据此则欲取因心舍此无所从矣。教以以因同果竟。

二示以澄浊入涅三。

一结色成根。二渐现浊相。三详示澄法。

初。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

因心既定。进可澄浊。浊不自浊由根而兴。故曰则汝身中云云。坚相为地者如骨肉爪齿等。润湿为水者如涕泪血髓等。暖触为火者如燥热温和等。动摇为风者如气息运转等。由此四缠者。谓由此四大和合互相缠结而成身相也。有身相则有根门。有根门则彼此各别。而性亦随根各用。故曰分汝湛圆妙觉明心。心字即指赖耶。谓真妄和合之体。以未和妄时元自清净周遍。故曰湛圆。虽已和妄觉明犹自不失。故以妙称也。为视者眼家见精。为听者耳家闻精。为觉者鼻舌身三咸称觉精。以同为合知故。为察者意家知精。今言察者显是根性照察。拣意识分别知故。后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即此科义也。

二渐现浊相(结色成根。五阴已具。自后依于五阴渐现五浊之相)二。

一总出浊相。二别示渐现。

初。

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砂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

○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初总标五浊。谓众生自结色成根已来。从始则空见不分。入终而同异失准。合彼中间共有五叠浑浊之相。此识海所以不澄。而涅槃净德终无由而证也。

○云何下徴喻浊相。徴义可知。喻中清水喻纯真之心。亦即涅槃果体。由来不染故以清洁本然喻之。伦类也。尘土灰砂之伦喻空见及四大四性等类。由来障蔽故以本质留碍喻之。循顺也。二体者水与土等。一清一碍故曰性不相循。喻纯真之心。与空见等真妄性异也。有世间人喻阿难及生。取土投水喻执妄乱真。既执妄乱真将必以妄为真。以真为妄。故以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喻之。汩然者混扰不定之相。容貌既尔故曰名之为浊。法中真妄杂乱宛同乎此。故为喻也。

○末二句以法总合可知。

二别示渐现五。

一劫浊。二见浊。三恼浊。四生浊。五命浊。

初。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既已结色成根则有能见所见。能见以眼为首。所见以空为先。故以见空为劫浊体也。见空遍界者。不唯空遍而见亦遍也。空见俱遍故不可分。既不可分。则空即是见见即是空。空即是见则惟有空名而无空体。见即是空则惟有见名而无见觉。相织者有空无体是空织于见。有见无觉是见织于空。妄成者妄成一体众生不知认为劫初之相。故曰是第一重名为劫浊。余经劫浊以四浊集聚为体。人寿百岁时乃入。今则以空见相织为体。自结色成根后即入也。又余经四为能浊。劫为所浊。今则劫为能浊。纯真之性为所浊。以认劫乱性如以土投水故也。按后色阴破时即超劫浊。以无色则无空。无空则见无所织。故孤山云此浊依于色阴。

二见浊。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首见虚空。次见自身。故曰汝身现抟四大为体。抟取也。谓现以圆湛妙觉明心。抟取四大而为根身体也。根身既备则分开见闻觉知。和合水火风土。故以四性四大为见浊体也。壅令留碍者。谓四性本自融通。一为四大壅隔遂成留碍。如是不超色听不出声等是也。旋令觉知者。谓四大本自无情一为四性旋转遂成觉知。如水觉有润。火觉有暖等是也。相织者四性成碍。是性织于大。四大有觉。是大织于性。妄成者虚妄成就。众生不知。依此立为身见。而为诸见之本。故曰是第二重名为见浊。余经见浊以五利使为体。盖见即是浊。今则性大相织为体乃真性之浊耳。按后受阴破时即超见浊。以无受即无抟无抟则性大不织。故孤山云。此浊依于受阴。

三恼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根有既备。妄想自生。故曰又汝心中忆识诵习。盖心即六识。忆识诵习指六识中想。忆谓想过去境而生忆念。识谓想现前境而生识取。诵谓想未来境而生诵习。诵习者熟读不忘而预待之也。性发知见者。谓六识之性发自六根。六根中但言知见者。举后初摄中间故。容现六尘者。谓六识之容现于六尘。是知六识妄想外托尘现。离尘则无识相。内依根发离觉则无识性。离觉无性则性织于相。离尘无相则相织于性。如是虚妄成就。众生不知依此起诸烦恼。故曰是第三重名烦恼浊。余经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亦烦恼即浊。今则以性相相织为体。亦真性之浊也。按后想阴破时即超恼浊。以无想则六识无用。惟根与尘不成烦恼。故孤山云。此浊依于想阴。

四生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有识心即堕生灭。故云又汝朝夕生灭不停。仁王经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况复从朝至暮念念相续。故曰生灭不停。此即行阴亦名为业。知见指六识妄想颠倒知见。欲留世间者。留恋三界不求出离也。业运谓行阴密移四相迭更。迁于国土者。死此生彼改形易报也。然知见欲留如经之直。业运常迁如纬之横。经纬相织妄成诸趣。众生不知认为实有。故曰是第四重名众生浊。余经众生浊但揽见慢果报为体。直约自相浑扰名浊。今则以识行相织为体。浑扰真性名浊也。按后行阴破时即超生浊。以无行则无生灭。无生灭则识想尽而轮转息矣。故孤山云。此浊依于行阴。

五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识想行业通依第八。故此科惟依第八体用而为命浊。见闻觉知本一精明。故云元无异性。此言八识体同。众尘者六种尘相。隔越者隔别违越。如色惟可见。声唯可听等。第八识任运不意。对境分照。故云无状异生。此言八识用异体同故。性中相知谓同一知觉也。用异故彼此互违。谓见非闻等也。用中相背不可言同。性中相知不可言异。故曰同异失准。谓言同言异俱不可以为准也。相织者谓同不可准则体织于用。异不可准则用织于体。妄成者虚妄成立。众生不知执为命根。故曰是第五重名为命浊。余经命浊以寿暖息三连持色心为体。亦唯自相浑扰名浊。今则以第八识体用相织为体。亦浑扰真性名浊也。按后识阴破时即超命浊。以无此识不能连持色心命根则断。故孤山云。此浊依于识阴(此五浊中。古德多取四大六尘等合前灰土以四性六根等合前清水。然六根四性正是带妄之见。取喻清水似与澄浊之文不合。今疏通以四性六根四大六尘等取喻灰土。却以本元自性取喻清水。是则五重起于净心。正同清水混以沙土。真既非真。妄亦非妄。正同土失留碍。水亡清洁。目之曰浊不其然乎)渐现浊相竟三详示澄法二。

一以法直示。二取喻合显。

初。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

○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初定欲示法。汝今欲令等先以定其欲乐。见闻觉知且浑言六根。尚未拣示识与性耳。远契者悬相契合之义。然见闻觉知因心也。常乐我净果德也。以因心而远契果德则是以因同果。前既教之。今复审定。犹云汝今欲乐如此耶。欲乐如此不可不辩。故曰应当先择死生根本。死生根本乃指六识。以是二根本中妄本。既属生灭不契果德。故应择而去之。圆湛性乃指根性。以是二根本中真本。既不生灭即同果觉。应当依而成之。成谓成就因地心也。

○以湛下依法伏成。以湛二字着眼。言六根中性。虽以不生灭圆湛为名。其柰众生位中犹为带妄之见。与彼四大六尘诸识等织成浊相。欲取为因云何入手。故曰以湛。湛者不动义。谓直须不动。所谓眼不观色耳不听声等是也。旋转也。虚妄灭生。即指真见中一分妄见及四大六尘诸识等也。然湛字即是工夫。旋字即是效验。言果能久湛便可以旋转其虚妄灭生。下文所谓静深不动沙土自沈。即喻此耳。伏还元觉者示以旋之分齐。言所谓旋其虚妄灭生者。非即能断但不过暂伏二障现行。乍还元明觉性。下文所谓清水现前即喻此耳。得元明觉者自是得见元明觉性。所谓依本觉故而有始觉。是为真无生灭远契佛德。故即教以用为因心。按终教位当信满。以能双伏二障现行故也。

○然后句因圆果满。十住除现。十行伏种。乃至等觉妙觉现种习尽。无妄可断。无真可证。故曰圆成果地修证。下文所谓去泥纯水即喻此耳。

二取喻合显。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

○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初喻定欲示法。言阿难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常乐我净。即如有人欲澄浊水也。择去死生根本依不生灭性成。即如以水离动摇处贮于静器也。

○静深下喻依法伏成。言果能以湛自可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即如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也。得元明觉为因地心。位当信满。双伏二障现行故曰名为初伏客尘烦恼。按初卷显见不动科中。客尘喻见思烦恼。今乃喻二障现行。以现行不停。如客如尘故也。

○去泥下喻因圆果满。言既得因心渐次伏除。乃至现种习尽圆满果地修证。即如去泥纯水也。无妄不尽故曰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无真不圆故曰明相精纯。倒驾慈航。还度众生。一切神通变现。如贪瞋痴等不为烦恼。其犹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故云皆合涅槃清净妙德。总结前来决定以因同果澄浊顿入涅槃义竟。

二决定从根解结脱缠顿入圆通义二。

一教以从根解结。二示以脱缠入圆。

初(正脉云。从根解结便是第二决定之宗。脱缠入圆便是此宗之趣。亦初明宗)三。

一叮欲令以审详。二反显要当知处。三正明决定从根。

初。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第二义者句牒所标门。汝等下叮所发心。准前第一义中云捐舍声闻。此云发菩提心。然捐舍声闻即是发菩提心。但前云若欲。是方以审定。此云必欲乃重为叮嘱。殆恐其发心不真旋发旋悔也。又前云修菩萨乘。此云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复恐其立志不坚旋修旋退也。又前云入佛知见此云弃捐有为。以欲入佛知佛见须是弃捐有为。故益以决定之言。其谆切叮咛之意已可见矣。古德云。不是剑客休赠剑。为其无用也。今如来先叮发心。后示解结之方。殊教不浪施耳。应当下令审结处。言欲捐有为须离烦恼。欲离烦恼须绝根本。故教以应当审详。烦恼即枝末无明。根本即最初生相。最初生相和合于八识之中。结缚于六根之内。能生枝末故以根本称之。此指枝末无明。若论枝末亦该所知。今对阿难。就其功能显著且约烦恼言之。从无始来有二功能。一发业。二润生。发业如因缘中过去无明。现在爱取。润生如投胎时异见成憎。同想成爱。谁作谁受者正以诘其根本。言此发业润生二种烦恼。竟是谁之作使。谁所容受。其意皆指六根中性。但不肯明明道破俟其自悟耳。

二反显要当知处。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

○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相形无结解故。

初法说。承上必欲教以审详者。由汝决定发心为修菩提人也。修菩提人必要断除烦恼。欲断烦恼必先究其根本。故示以若不审观云云。然根尘虽同称虚妄而颠倒起处在根。佛不明说但教以审观二处。究从何处起于颠倒。盖颠倒即是烦恼。何处即是究根。是须审观乃知。故以若不审观等而反显之。又以断除烦恼。势如讨贼必先捣其窝巢。灭其主使。令其无所依仗。无所留藏。则自殒自散不伏而伏。是须知处乃能。故以处尚不知云何降伏而反显之。取如来位者。根尽恼除菩提可以立证。亦如寇平疆静可南面称孤矣。

○汝观下举喻。世间解结之人即喻修菩提人也。修菩提人势必断除烦恼。故以解结喻之。不见所结谓不见所结起处。喻处尚不知云何知解。谓不知解裂之法喻云何降伏。

○不闻下引证。上说不见所结云何知解。恐犹未省。故重引虚空无裂之喻以证。虚空喻纯真之心。纯真之心无可断除。故以不闻隳裂喻之。何以句徴。空无相形者喻真心离虚妄相。既离虚妄之相自不见有起处。此证不见所结。既不见有起处自应无妄可断。故以无结可解喻之。此证云何知解。又此喻虽为证前。亦是教以离于生灭。守于真常。若果守于真常则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复有何恼可断。何根可除哉。

三正明决定从根三。

一略示由根成结。二备显功德数量。三教以从圆而入。

初。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则字紧承上文。谓欲知结处。则六根是也。眼指见性。耳指闻性。乃至心指知性。约现前言显是带妄体故。六为贼媒者。不惟勾引外贼亦能作使容受。前云谁作谁受今乃说出也。自劫家宝者作使容受颠倒烦恼。扰心性损法财灭功德故。此且示其为处。下乃显其为结。由此无始等者谓由此六根中性。从无始来在于众生世界中也。众生世界指内四大。以是三世间中情世间故。生缠缚者。谓生生世世揽以为身。执以为我也。器世间指外四大。不能超越者。不惟生生世世不能出离即现前亦为所碍。如见不超色听不出声等。此且略言根尘二结。若约反妄归真微细分之。则六结具足。信乎起结之处惟根中性矣。

二备显功德数量三。

一徴释众生世界。二涉成本所数量。三拣示六根具缺。

初。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欲假世界相涉叠成千二之数。故蹑前众生世界。而徴起之。释中世为迁流者。过现未来迁变流易故。界为方位者。东西南北方所位置故。既释其义。理应明了。故教以汝今当知。东西南北等。且约外之方位而结以界名。过去未来等。且约外之迁流而结以世名。方位二句结上外世界数。例下内世界数。以外数易见内数难明故先结定外数。至下内数则无劳费词矣。然世界本属虚妄由众生揽以为身。依身相织故曰织妄。谓以世织界以界织世虽虚妄而似实有也。相成者递互相成。以无世则界无所依。无界则世无由显故。身中贸迁者本属外之世界。今则转入身中界相则贸换不定。如转左为右转前为后等。世相则迁流不停。如转现为过转未为现等也。世界相涉者。以世涉界则界中摄世。以界涉世则世中摄界。言此以为下文叠数之本耳。

二涉成本所数量二。

一释明涉法。二叠显德量。

初(恐疑界数具十。世数唯三。多寡不伦云何相涉。故约减界成四以释成之)。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

界性谓界之体性。设谓立标设向。如人以标表为中时依标周视也。虽者不尽许意。谓十不定十故下约定位可明者言之。谓十方之中。实有定位可以发明者。世间之人只目东西南北。目犹称说也。上下无位者。指着上下皆是四方之上下。除此别无上下故曰无位。中无定方者。中谓东西南北交接之中。所谓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是也。合之似有离之实无。故曰无定。末二句乃结示相涉之法。言上说世界相涉者。盖惟取东西南北。四数必定可发明者。与世数之三递互相涉耳。

二叠显德量。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三四者以四方而涉入三世。则三世中摄四方也。四三者以三世而涉入四方。则四方中摄三世也。宛转十二者宛转往复貌。谓三四四三宛转往复。皆为十二之数此一叠也。流变三叠者依上一叠之数为本。展转从本流末变少为多成第二叠。以至第三叠也。第一叠成十二。第二叠成百二。第三叠成千二。经文取整略零故云一十百千。一十即是十数。如谚称十数为一十是也。三叠之法有异旧说。今先以方中摄世起首宛转以明三叠。谓初以东西南北四方各能摄世。世各有三成十二数。为第一叠。次依十二世各能摄方。方各有十(谓一方之中大相虽四。若微细分之复有上下四隅。如诸经中皆言十方)成百二数。为第二叠。次依百二方各能摄世。世各有十(谓一世之中总相虽三。若微细分之三各有三成九。此为长劫。再加现前一念。名为短劫。长短合而为十。如华严经说有十世)成千二数为第三叠。方中摄世起首既尔。世中摄方起首可例而思。必取三叠者。初则方中摄世。次则世中摄方。末复方中摄世。取周而复始之意。恐犹未明绘图于后。

<<pic>x16p0139_01.gif</pic>

此图约方中摄世起首。若约世中摄方起第一叠者第二叠则是以方摄世。变为百二。第三叠则是以世摄方变为千二。增数之法亦准上可绘。总括始终者。谓总括三叠之数从始至终也。六根之中谓六种根性之中。言众生六种根性各各周遍身心。身心既为世界相织变成千二百分齐而六种根性亦各随彼身心变成千二百觉知。故云各各功德有千二百。盖功德即指觉知。谓功能德用也。(问。此与法华六根功德为同为异。答。此约理具。谓性中自有。彼约事造。谓经功感现。彼若不仗经功亦唯理具此若既解根结亦齐事造。是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不可言同。不可言异。思之)涉成本所数量竟。

三拣示六根具缺二。

一总问克定。二别示具缺。

初。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克犹能也。言六根中性虽各具千二功德。而迷位中为根所局为境所限不无优劣。汝复于中能评定优与劣乎。如来明知不能故意示问。为下文拣示之端。

二别示具缺六。

一眼根缺劣。二耳根具优。三鼻根缺劣。四舌根具优。五身根缺劣。六意根具优。

初。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观见即见性功德。由众生聚见于眼故曰如眼观见。前后左右即身之南北东西。此是以世涉方。方显世隐。故即约前后左右以分德数。前方指正南兼东南西南两隅言之。后方指正北兼东北西北两隅言之。前后既各兼两隅。分齐宽广应各具四百功德。后暗者后方功德。为根所局暗而不见故。前明者前方功德。因根而通明而能见故。又恐其不知兼于两隅故各加全字晓之。亦为显前方功德皆具。后方功德总缺也。左右惟指正东正西。以四隅随前后说故。分齐既狭应惟各具二百功德。旁观者以能左顾右盻故也。三分之二者。既前方后方各具四百功德。应各为一分。左古两方既各具二百功德应合为一分。拣去后方全暗。所余功德惟三分中之二分。据此则眼家功德尚有缺减故曰统论所作巧德不全。所作者谓所有作用也。三分言功者。谓一千二百功德约三分言之。一分无德应缺四百功德。所谓后方全暗者是也。既缺一分唯余二分故惟八百功德。所谓前方全明及左右旁观者是也。

二耳根具优。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周听即闻性功德。由众生聚闻于耳故云如耳周听。谓周圆俱听也。周圆俱听故十方无遗。后云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亦约以世涉方方显世隐论之。动若迩遥者就其闻动之性似有远近分齐。既以有远近分齐应惟四百功德。静无边际者。就其闻静之性实无边涯际畔。既无边涯际畔应具八百功德。据此则三分言功。(闻动为一分闻静为二分)无少缺减。故能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三鼻根缺劣。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惟八百功德。

嗅闻即嗅性功德。由众生聚闻于鼻故曰如鼻嗅闻。通出入息者。谓性具功德双通出息与入息也。有出者有通出之用。谓出而送旧。有入者有通入之用。谓入而嗅新。新旧皆约香尘言之。然出入既皆有用。应各具四百功德。而缺中交者。中间交接之际出入少停之时作用不显也。既作用不显则是中交无用。应缺四百功德。验于鼻根者。谓澄心考验鼻根功德。三分缺一者。谓三分言功一分无德。既一分无德惟余二分。分各四百故惟八百功德。此中论德既约出入中交。应是以方涉世。世显方隐。三叠中世中摄方起首者意取于此。

四舌根具优。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宣扬即舌性功德。然舌性功德有二。一尝味功用则劣。合中知故。二言说功用则胜。诠义理故。今约言说故云如舌宣扬。尽诸世间等者。谓宣扬俗谛则能穷尽世间智慧。宣扬真谛则能穷尽出世智慧。言有方分者。言真言俗各有方向分齐。谓既落言诠则彼此浅深各不同故。理无穷尽者。真谛俗谛二皆无有穷尽。谓果能神会则彼此浅深无能限故。然言有方分应惟具四百功德。理无穷尽应通具八百功德。故曰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按此中曰方曰分。乃方世俱显。三叠时任摄皆得。

五身根缺劣。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缺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觉触即身性功德。聚觉于身故曰如身觉触。识于违顺者。谓依于所觉之触识知违顺二境也。合时能觉者。言虽识违顺。亦惟诸触合于身时乃能觉知。离中不知者。谓若诸触离于身时于中别不觉知。离一合双者离唯一境。合则双通。谓双通两境也。一境能觉具四百功德。两境能觉具八百功德。今既离中无知应少四百功德。故曰验于身根三分缺一。既三分缺一惟余二分。故曰当知身唯八百功德。然此中既约离时合时为言。亦是世中摄方。

六意根具优。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默容即知性功德。聚知于意故云如意默容。谓口不言心自谕也。十方约知性横遍。三世约知性竖周。即下世出世法等。所依方位及时分也。然此既方而俱显。叠时亦任摄皆得。世间法总该阴处界等。出世法总该谛缘度等。既各总该故统言一切。惟语词也。圣该四圣。凡该六凡。合上句则法与人耳。无不包容者性德自尔。若更兼事造。则于上若人若法一一皆能穷其涯量。尽其边际。是知意根圆照法尔无遗。故能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备显功德数量竟。

三教以从圆而入二。

一教以自验圆根。二示以入一解六。

初。

是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初定欲令验。逆犹返也。生死为欲流之果。欲流为生死之因。言一切众生皆以六根于欲境流浪。故致六道生死。今如来定其欲逆等者。谓设若汝今欲返生死苦果及欲境流浪苦因又欲返穷能流之根以至不生灭性者。当自沉心考验。不然则泛滥修习不克速效也。六根以受用称者以能受用六欲境故。谁合谁离者。令验六根之中谁为合知。谁为离知。盖以鼻舌身三合知而难修。根耳意三离知而易入也。谁深谁浅者。令验离知根中谁为浅显易明。谁为深隐难知。盖以眼耳二根浅显而便用。意根深隐而不便用也。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者。令验浅显根中谁为功具圆通。谁为功缺不满。盖以眼根功缺而宜拣。耳根功具而宜取也。于此一一沉验。庶知所取舍而不至枉施功矣。

○若能下显圆超胜。谓若能于此六根离知浅显之中悟得圆通一根。依之修习。逆彼无始以来生死相织之妄轮。起业逐欲之流浪。便得循顺圆通契合不生灭性。是弹指超无学。与彼不圆之根枉施功用者较之难易不伦。故云日劫相倍。谓圆根一日之功倍胜于不圆根之一劫也。又倍与背同。谓圆根如一日之速。不圆根如长劫之迟。迟速相背莫可较量。故后文殊拣选而云迟速不同伦焉。

二示以入一解六。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

○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初牒德令其详择。备显者备悉显示孰圆孰缺也。六即六根。湛圆明指六根中性。由来清净曰湛。法尔周遍曰圆。本自不昏曰明。前云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故知六根中性即是湛圆明性耳。本所功德谓现前本具。不假修得者也。数量者或千二。或八百。前已拣示分明故但以如是牒之。随汝详择者。佛意以数量既明又令验知。不须更说。但随汝意详择则是也。可入者密指耳根。以是六根中之离知。离知中之浅显。浅显中之圆通根故。吾当发明者。许以既择定已更为发明其中渐次。渐次既明随分修习。自可以解结入圆故曰令汝增进。

○十方下示以圣性平等。十方如来指诸佛因地中说。根器超胜。故于十八界中一一可修可成故曰皆得圆满云云。于其中间者仍指十八界中。既门门可修可成自亦无优之与劣。后文殊偈云。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即斯义也。

○但汝下因机教以专修。但汝下劣者抑其不似诸佛根器超胜也。十八界中对机则通。不对则窒。故曰未能于中圆自在慧。自在慧者。如诸如来门门可入是也。故我宣扬者。指前此令验令择之语。令验令择总为教其专依圆根。故云令汝但于一门深入。言深入者必至六结尽解。故云入一无妄。后文殊偈云。一根既返元。六处成解脱。故曰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以元依一精明故。教以从根解结竟。

二示以脱缠入圆二。

一阿难蹑前请益。二如来开广发明。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云何者致问之词。所问之义略为三段。前云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今问云何逆流。前云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今问云何深入一门。前云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今问云何能令六根一时清净。据此则三段皆当有云何二字。今惟冠首者言总意别。盖由前佛示言界而请益也。

二如来开广发明四。

一就机劝修。二徴根破迷。三正答所问。四结示利益。

初。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

○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齐头数。

初扬其见惑已灭。须陀洹此云预流。谓初见真谛乍预圣流故。亦云入流。金刚般若云。须陀洹名为入流。此是小乘初果。阿难现证齐此。故云已得。三界众生。泛指界内修学出世人也。修学出世先断世间之惑。然世间之惑有二。一见惑。谓八十八使我执分别见烦恼也。二思惑。谓八十一品我执俱生思烦恼也。此言见所断者即是见惑。以是见道位中所断故。阿难初果位当见道。故云已灭。

○然犹下抑其思惑未断。根中指现前根中。积生指历劫以来。无始指最初之际。虚习谓虚妄习气。即思烦恼也。言此烦恼虽具现前根中。而积生已来乃至无始与俱。二果已去方断。故云未知。修所断得者修道位中所断得也。言要因者正显不入修道不能断故。

○何况下况显从细至粗。此中者仍指根中。生住异灭乃约从细至粗而总言之。意言只此虚妄习气尚要修断。何况从细至粗俱有生住异灭四重分齐。而分齐中又有许多微细头数。若非逆流深入岂能脱缠缚而入圆通。是不可以不知也。按起信论。三细中业相为生。以最初心动故。转现二相及六粗中智续二相为住。以法执坚住故。执计二相为异。以人我执异故。第五起业为灭。以周尽终极故。第六业系苦相属当来果。非惑业摄。分剂者约大段言。即指四相。头数者约细分言。如一生相中仍复具含重重生住异灭。乃至灭相中亦尔。其头绪数量虽麻粟未足喻焉。

二徴根破迷。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汝。门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初命观总徴。四相非可遽断。深入必由一门。故教以且观六根。盖欲就六根中选取一门。以为下手处故。问以为一为六者。为欲显示非一非六令其荐取圆通妙性。

○阿难下一六别破。复有二义。一破一不成。二破六非义。破一中先牒次难。佛意以若言一者则耳可作眼。眼可作耳。故难以耳何不见。目何不闻。若果眼耳互通例知头可作足。足可作头。以两根尚通何况一身。故又难以头奚不履。足奚无语。然一身尚不互通况复六根各异。是知所谓是一者非也。破六中先牒六问一。次答一难通。牒六问一者。佛意以若此六根决定成六者。应彼此不能相知。故问以今与说法六根谁来领受。答一难通中答以我用耳闻者。单用一根也。佛言汝耳自闻者纵许其单用一根也。单用一根应不通于余根故。难以何关身口。然现见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明是耳与身口彼此相通余根例尔。是知所谓决定成六者亦非也。

○是故下总遣妄计。是故应知者谓以是俱非之故。又复应知说非亦不是也。三终字俱作毕竟之词。意谓若果非一则毕竟是六。故曰非一终六。若果非六则毕竟是一。故曰非六终一。盖上是以非遣是。此复以是遣非。恐闻以是遣非。仍归元计。而言元一元六。故末以终不等遣之。谓毕竟不可作如是说也。

三正答所问四。

一立理。二举喻。二法合。四结答。

初。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

○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初承上立理。言是一是六既不可说。非一非六又不可说者。当知是中各有理路存焉。良以是根未结理绝数量。故曰非一非六。正由非一非六。故我上来不许说是一及与是六。无始约是根已结。背觉合尘故曰颠倒。自是沉沦于色香味触。更替乎见闻觉知。凡夫位中既揽尘而成六。已入见道即离境而成一。是故于彼圆满湛然本无一六之性。而有一六之义生焉。然既有一有六。故我上来。亦不许说非一及与非六。

○汝须下指人证有。金刚般若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然尘既不缘根无所偶。是曰六销。言虽得者有未许真销之意。以未能绝待故。六用暂伏似惟一体。故曰犹未亡一。既未亡一是犹有待。故知所谓六销者非是真销。盖必并一亦亡乃真销耳。正脉云。不止初果四果亦然。以彼道成尽灰六用。为灰断涅槃故也。

二举喻。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初正喻前理。太虚空喻圆湛之性。依根缘尘故以参合群器喻之。器形异喻六尘各别。六尘各别性亦似异。由此凡夫妄执为六故以名之异空喻之。除器观空喻忘尘观性。忘尘观性性乃似一。由此初果妄计为一故以说空为一喻之。

○彼太下就喻遣情。言虚空正除器时并不为汝除器成同。正参器时亦不为汝安器成异。是则除器自除器。安器自安器。而彼虚空云何为汝除器成同。安器成不同(不同即异)也。据此则见同见异已属妄情。何况更为安立名言而说是一非一。(非一犹云是异)不益见其妄耶。此义宛似前文。终不汝根元一元六之义。故释为就喻遣情。法中义可以意会。

三法合二。

一总合。二别合。

初。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了知二字有二释。一是教诫之语。谓既已说喻。教以了知根性亦同太虚空也。二是召根之言。谓了了常知之体。领纳受用之用。义同太虚故云亦复如是。

二别合二。

一合参器成异。二合除器成一。

初六。

一因色成见。二因声成闻。三因香成嗅。四因味成尝。五因触成觉。六因法成知。

初。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葡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明暗者色尘总相。别摄多种故置等言。虽摄多种总则惟二。故仍云二种。相形者互相形显。如对暗显明。对明显暗等。妙圆者妙觉圆明。即指真心。黏犹引也。言真心本湛元无见闻等相。缘以明暗相形遂于妙圆之中引起湛然不动之体。发而为能见之精故。见精映色者。谓能见之精既发。仍复映现乎色。前云如太虚空参合群器。即喻此耳。结色成根者。既已映现乎色自能结取乎色。因之以成浮胜根也。根元目为等者。目即是名言初成胜义根时元只名为清净四大。尚无浊染之号。正脉云。目为清净四大者。明其虽属四大而其相最为微细。圣目天眼方能见之。凡夫莫睹。非浮根所能比也。因名眼体等者。灌顶云。圣眼可见非无相状。故表其如葡萄朵。令不见者知其有细色故。显宗论云。眼根极微居眼星上。体清彻故如秋泉水。浮根四尘者。诸至于浮根成时凡夫共见。四尘浊染则无复清净名矣。灌顶云。浮胜二根粗细虽殊。皆以能成地水火风所成色香味触八法为体。今于胜义说能造四大。浮尘说所造四尘者。就名互影耳。愚谓尘者以浊染为义。胜义初结浊染不形。故但言四大。大者以因种得名。浮根既成因种便蕴。如桃杏果若成时。能生因种便蕴蓄于内。故但言四尘耳。流逸奔色者。浮根既成日与色尘相对。遂令见精流荡纵逸日奔于色。不能超越。自此与耳等诸根永成相背。前云因器形异名之异空。即喻此耳。

二因声成闻。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此下五根之文大义与眼根俱同。不须详释。唯略明变换字义而已。动静者声尘总相。别摄多声名等。总惟动静曰二。相击者互相攻击。如动来攻静则静尘隐。静来攻动则动尘灭也。卷者收摄义。谓音声虚散取之唯收摄而已。新卷叶即初出荷叶也。显宗论云。耳根极微居耳穴内。旋环而住如卷桦皮。

三因香成嗅。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通塞者香尘总相。别摄多香曰等。总惟通塞曰二。相发者互相显发。如因通显塞。因塞显通等。纳者吸引义。谓香尘属气取之唯吸引而已。双垂爪即双爪下垂也。显宗论云。鼻根极微居鼻頞内。背上面下如双垂爪。

四因味成尝。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恬者静义。约离时言。变者动义。约合时言。此亦味尘总相。别该多味名等。总惟恬变名二。相参者互相参比。谓比恬知变。比变知恬也。绞者旋卷义。谓味尘无相旋卷方知。故舌根取味唯用旋卷而已。初偃月即初出偃仆之月。如朔后三四日者是也。婆沙论云。舌根极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

五因触成觉。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离合者触尘总相。等则该乎别相。二则唯约总言。以此别乃总中之别故。相摩者互相交过。谓离去合来。合去离来。如两手相摩互交而互过也。抟者领取义。谓触尘合知无庸外缘。惟有领取而已。腰鼓颡者灌顶云。颡鼓筐也。两头圆阔。中央狭少。即今之杖鼓。俱舍论云。身根极微遍住身分。女如鼓颡。男如指鞘。

六因法成知。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生灭者法尘总相。等义准前。总唯生灭故言二种。生灭不停故言相续。谓生已复灭灭已又生也。揽者总持义。言法惟影事要须总持。始得缘之耳。意思心根也。依于胜义。今以能依显于所依。为显有意思处即胜义根耳。幽室见者。内照法尘如幽暗室中能见相似境故。浮根四尘指肉团心也。状如莲华。朝开暮合。不同相宗惟取末那思量为意根故。参器成异竟。

二合除器成一。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初极显六妄。如是六根仍指六根中性。其性亦由觉上加明展转成妄。故曰由彼觉明云云。觉明二字先出所依之真。谓本觉妙明也。有明明觉者次明所起之妄。谓妄为明觉也。然此即是无明。晦昧真心故云失彼精了。谓失彼本觉妙明精真了然之体。真妄和合而成赖耶识也。赖耶既已成立。转生见相二分。见随相异故云粘妄发先。谓粘染相分中六尘之妄发起见分中六性之光也。据此则有明明觉已是虚妄。况夫失彼精了黏妄发光。犹为妄之极矣。

○是以下正合前喻。言六性既由粘妄发光。不粘则光沈六寂。故云离暗离明无有见体。乃至无灭无生了知安寄。是六性已销也。六性已销惟有赖耶独存。二乘不知认为涅槃。是未能亡一也。前云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即喻此耳。总上法合竟。

四结答。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

○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

○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

初答云何逆流。(准前阿难有三问。一问云何逆流。今世尊以汝但不循等答之)佛意以逆流无别但不循尘则是也。是则汝但不循四字便是圆通下手功夫。与前第一义中以湛二字皆切教耳。动静等尘不依寻常次序列者。佛意密示耳门先入余可互解矣。俱称有为相者。以体是可作之法又能招致生死果故。据此则有为即含生死。循尘便随欲流。不循即逆。此释不独与阿难问处相应。即前佛教自验圆根科中欲逆生死欲流之语。亦因此益明。

○随拔下答深入一门。(二问云何深入一门。今世尊以随拔一根等答之)拔者选取义。佛意以一门非定。但随自机宜于六根中选取一根可耳。脱粘内伏等乃示以解脱之法。脱黏者脱离粘尘。即入流亡所动静不生也。内伏者内伏根性。即如是渐增闻所闻尽也。伏归元真者。伏之又伏并伏亦遣。还归本元真体。即尽闻不住。觉所觉空。乃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也。发本明耀者。静极光通。寂照含虚。即圆通极致。获二胜而发三用也。一门深入之义于此备见。

○耀性下答六根清净。(三问云何能令六根一时清净。今世尊。以耀性发明等答之)佛意以欲得诸根圆脱只须耀性发明即现成也。耀性发明句乃重牒上义。谓本体光耀之性既已发明显现。所谓常光现前是也。后云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此言诸余五黏应拔圆脱。断可知矣。五粘者余五粘尘之根。应拔者应其所拔之一。圆脱者即时圆满脱落。虽即时圆满脱落亦非全无。但自后所起知见不由前尘耳。正答所问竟。

四结示利益(即圆通妙用也)三。

一寄根互用。二根尘双销。三例显圆妙。

初二。

一正示。二验知。

初。

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承上知见不由尘起。照用唯从性发。故曰明不循根。谓本有之明不更循彼六根。见闻异称也。寄犹托也。寄根明发者。谓知见起时六根中随寄一根。六明俱发。所谓不由前尘者以此。由是六根等者。谓由是随寄一根。六明俱发之故。或用眼作耳。或用耳作眼等。随用皆得故曰六根互用。此圆通胜妙之用。已略见于此矣。

二验知。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䟦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重呼阿难者。欲假现会以证互用之实也。汝岂不知者乃返问语。意言其朝夕聚首断无不知之理故。阿那律陁白饭王子。此翻无贫。以多劫巨富为名。初出家以乐睡彼呵精进失目。后以三昧力故别有天眼。半头而发故云无目而见。此见不循眼寄头明发者也。䟦难陀此云善欢喜。摩竭陀国龙名。按聋字从龙从耳故知龙非无耳。但不能闻声如无耳故。或曰用角为听。此闻不循耳寄角明发者也。殑伽河名。即是恒河。神女为主河之神。如此方洛神湘妃之类。非鼻闻香者不用鼻而闻香。骄梵钵提此云牛呞。食后虚呞如牛。佛恐世人生谤。敕令久住天上。异舌知味者离于舌而知味。此上二人皆不循本根寄余明发者也。舜若多此云空。神以空名。即主空神。无身觉触者。无有身形惟心能觉。此觉不循身寄心明发者也。恐问无身谁知有神。故曰如来光中映令暂现。盖以空神苦无身形不能为佛作礼。佛慈摄授光映令现。虽光映令现其质如风。暂时即灭。故云既为风质其体元无。后云空行神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同时稽首。皆光映令现也。灭尽定者九次第最后之名。亦名灭受想定。受想二阴俱不行故。又九次第中前八凡位所修。后一圣位所修。此定一成即证涅槃。故曰得寂声闻。佛弟子中成此甚多。故首置诸言。如此会中等举一例诸也。摩诃迦叶此云大龟氏。佛弟子中头陀第一。久灭意根者意根指第七识言。迦叶自得灭尽定时六识不行。第七思量亦尽。故云久灭。圆明了知者。余之五根根根圆明。皆能了知。初不假于第七心根。及第六念虑。故云不因心念。此知不循意寄五明发者也。然此以上六人。三是业报感现。三是小乘修得。尚能互用如此。况获真实圆通。寄根明发其互用之妙自应别有不可思议者矣。寄根互用竟。

二根尘双销。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选一根而俱该六根。一即一切故曰诸根圆拔。设由尘而至灭结。次第解了名为若圆拔已。内莹发光者体净用现也。浮尘即内之根身。器世即外之世界。此二皆属有为。总归坏灭。故云诸变化相。然既属变化则举体全空。唯是一心。皆由不了唯心执为实有。遂致内外定位情器攸分。今既诸根圆拔一性圆通。内莹发光。六妄不起。一性圆通而理可融事。故云如汤消冰。六妄不起而全事皆理。故云应念化觉。虽佛所证亦不外此。故又以无上称之。

三例显圆妙。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

○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

○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初举理具似碍。上科情器即该根尘。而言应念化觉。人或疑之故先举世人为例。世人即指凡夫。聚见于眼者。根身既成结聚见性于眼中也。急合者紧闭貌。不见于明故云暗相现前。此似为根碍矣。由尘暗故自觉六根俱昧。故曰黯然。黯然者全黑貌。头足相类者。一类无所觉知此似为尘碍也。

○彼人下明无碍为例。彼人者即指合眼之人。手循体绕者。从头至足顺体扪摩也。彼虽不见者。虽字显非真实不见。但未辨故。头足一辨者。谓头与足共辨能摩之手。头既觉知是手。足亦觉知是手。故云知觉是同。既知觉是同全不藉眼。则根固无碍于性矣。若尔正合眼时何故不见。故曰缘见因明等。谓缘以见明之时因明而发。至于暗相现前似成无见。岂知不明之际见暗之性自发。暗不能昏。则尘又何碍于性哉。是知凡夫理具已自无碍。用此为例。则下之事造圆妙可想见矣。

○根尘下显事造圆妙。根尘既销意指圆通圣人。根谓浮尘即前情世间。尘谓外境即前器世间。前云如汤消冰。故云既销。又云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故曰云何不成圆妙。是知云何者。非问词乃决词。言凡夫根尘未销其性已自无碍。况夫圆通圣人根尘既销。云何觉明而有不成圆妙之理。此必无也。(正脉云。通前二义论之。前一义为略示因果全功。令悬知究竟极果。后一义为详示初心方便令切晓下手功夫)总结大科分门以定二义竟。

二验证以释二疑二。

一验释根性断灭疑。二证释别有结元疑。

初二。

一阿难错解谬难。二如来以事验释。

初三。

一难因果相违。二难先后异说。三请大慈开发。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

○世尊。如来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

○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初按定第一义宗。如佛说言者指第一义门中说。彼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是显因心要与果觉相应。今阿难义取彼说。故云因地觉心云云。因地觉心者。谓因地中发觉初心即前本修因心也。欲求者即前佛乘。常住者即前不生灭义。名目相应者不必名同。但义符彼名即是耳。

○世尊下引显果名常住。菩提智果。转烦恼成。即下佛性之号。涅槃断果离。生死证。即下真如之号。真如者不妄不变即上涅槃之体。佛性者纯觉无情。即上菩提之体。盖上二以出缠为名。此二乃指体为目。庵摩罗识义翻无垢。乃佛性纯净之相。空如来藏意显离染。乃真如纯净之相。此二又是以相为名。大圆镜智转第八识相应心品与无垢识同时而发。普照十方圆现尘刹乃果位之胜用。此一又是以用为名。通收出缠二名。指体二名。显相二名。召用一名。故曰是七种名。或名菩提。或名涅槃。乃至或名镜智。故云称谓虽别。虽别者显非真别。以同具净圆坚凝常住义故。清净圆满者拣异因位。以凡夫染而不净。二乘菩萨净而不圆。唯佛独净独圆。此又以七名中除净识镜智。余皆通于因位故以此拣也。体性坚凝者。坚固凝定即常住不动之义。金刚帝释之宝其体最坚。称之为王者以最胜故。用此为喻显上七名。同一常住不坏惟佛所证也。

○若此下谬解根性断灭。前云离明离暗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等。意明离于所缘唯一精明。以合除器观空。说空为一之喻。非言其毕竟断灭。阿难不知而云若此见听。(举二性该六性)离于明暗动静通塞(举三尘该六尘)毕竟无体。盖谬解佛语根性为断灭也。既已谬解仍复谬证。而云犹如念心念心即六识心也。离尘无有是佛破识中义。今根性实不如彼。其宗因不成已自可知。

○云何下难佛自宗相违。断灭为因欲获常果。是因地觉心与果位名目全不相应。故难以云何将此毕竟断灭等也。难因果相违竟。

二难先后异说。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

○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

○如来先说湛精圆常。

○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

初重牒谬解之义。意谓若果离于明暗等尘见闻等性毕竟空无。如前破识中无有前尘六识念卢自性灭者。仍有大过。敢为世尊言之。

○进退下虑其并因亦无。进退者前思后想。循环者周而复始。微细推求者着意跟寻如来所说义也。我心指识心言。心所指根性言。以根为识所依故。言阿难初以六识为心。三番破夺遂不敢认。及别求真心。佛乃示以见性。今因谬解佛语并见亦不敢认。故曰本无我心及我心所。既二者俱无则法身断灭。无法可为因心。故曰将谁立因求无上觉。

○如来下回述显见之语。先说者即指显见中说。不动不杂曰湛。超情离见曰精。无碍不分曰圆。不灭不失不还曰常。虽以四义统收要皆取于毕竟不断义也。

○违越下难佛自语相违。言如来说法素以诚言自许。如金刚般若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本经前文亦云。无上法王是真实语。今观如来现说离明离暗无有见体。先说湛精圆常毕竟不断。后先异说岂不违越诚言。违越犹背离也。背离诚言自近矫乱。岂不终成戏论。戏论则诳妄无实。故难以云何如来等也。

三请大慈开发。

惟垂大慈开我蒙吝。

虽则两陈难问终不敢决定疑佛。故仍求垂慈开发也。蒙谓昧于现说。吝谓执于先闻。取舍未决势须求开。阿难错解谬难竟。

二如来以事验释三。

一许以除疑。二即事验证。三结示因果。

初。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

○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初切责颠倒。汝学多闻者责以专于忆持。以学即笃志研习义也。未尽诸漏者责以缓于修行。四漏中但尽见漏。尚余三漏故曰未尽。是皆由于修行力缓智断不猛耳。颠倒即指识心。所因即指根性。言识由根现以根为所依因故。观上文阿难指根性为心所。是已知此义。但知犹未尽故言徒也。真倒指以根为断言之。言识心虽称颠倒不过出入生死。而根性果若断灭则为永堕佛种。是知执根为断者正是真倒现前。观阿难引同识心正见其不自觉知。故责以实未识也。

○恐汝下正许除疑。佛意以责其未识。虽似信伏未必出于诚心。故曰恐汝诚心犹未信伏。若顺义回文。应云恐汝犹未诚心信伏。盖知其不是心悦诚服也。吾今试将等者仍用方便引发。务令诚服之意。试用也。尘俗诸事即指下击钟引梦。以击钟引梦皆尘劳中世俗事故。当除汝疑者许以因事必能除疑。而冀其诚心信伏之意。即寓于中矣。

二即事验证二。

一击钟验常。二引梦验常。

初三。

一问闻答闻。二问声答声。三详与斥破。

初二。

一三番问答。二双以审定。

初。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初问答定有。问以闻不者令其自验有无。答以我闻者自验有闻也。

○钟歇下问答定无。钟歇非实无闻知其必定错会。故重为审问。答以不闻者果然错会也。

○时罗下问答显违。言果其无闻则闻性断灭。理实不尔故三为致问。又言俱闻者。明系违前不闻犹不自觉也。

二双以审定。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初双审。闻性真常不从缘起。恐其不知故双审也。

○阿难下双定。钟声若击则我得闻者依然错会有声乃有闻也。击久声销则名无闻者依然错会无声则无闻也。声余曰音。音余曰响。此且审定。至答声之后乃为破斥。问闻答闻竟。

二问声答声二。

一三番问答。二双以审定。

初。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

○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初问答定有。问以声不者令其验声有无。悟知闻非有无也。俱言有声者。但知声有不悟闻非无也。

○少选下问答定无。少选须臾时也。声销自是无声。非是无闻。恐其混乱故重为审问。答言无声者。但知声无不悟闻非无也。

○有顷下问答显乱。有顷顷刻间也。声销既惟声无。非是闻无。更撞亦唯声有。作是闻有。知其必然混乱故三为致问。俱言有声者。只知随口答话。不知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二双以审定。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言响双绝则名无声。

初双审。声是无常。有无从缘。恐其不知故双审也。

○阿难下双定。答以击则名有不击名无者。亦知声是无常。有无从缘。惜其于闻性真常不以缘有缘无。终竟不悟也。闻声答声竟。

三详与斥破三。

一责以矫乱。二破其谬说。三总为结斥。

初。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

○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

○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初佛责矫乱。云何者怪责之词。明系声有声无而言闻有闻无。不是无知强说。定是知而混说。故责以自语矫乱。

○大众下众未心伏。云何者辩正之词。意言声有则闻。无则无闻。钟击则声不则无声。据实而答分明不混。故辨以云何矫乱。

○佛言下佛以义折。佛意以闻有闻无。声有声无。理无二是。我前问汝闻有闻无。汝则答我闻有闻无。我又问汝声有声无。汝亦答我声有声无。唯此闻之有无与声之有无笼侗报答。两无定实。如是强混云何不名矫乱。而固辨之耶。

二破其谬说。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

○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

○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初据说为破。破意以声销无响汝便说为无闻。若实无有闻者则是闻性已灭。同于枯木杳无生性。及乎钟声更击则应不知。汝又云何能知。是汝所谓无声无闻者谬矣。

○知有下约义申明。申义以汝之闻性。既于声有之时知有。声无之时知无。自是声尘在汝闻性中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声尘为有为无。此约正义论也。

○末二句防其谬辨。(恐谓知有之时于境能别。可说有闻。知无之时于境不别。岂真有闻耶。故此防云)闻实云无谁知无者。云犹是也。谓若闻性实是无者则应并知亦无。以元是一精明故。果其并知亦无又是谁来为知无之者。要知既有知无之者。即有闻无之者。是汝所谓知无之时不许有闻者。特谬辨耳。

三总为结斥。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

○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初牒结正义。上云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今云声于闻中自有生灭。上云岂彼闻性为汝有无。今云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明是牒前所说而结常住之正义也。

○汝尚下深斥昏迷。汝尚颠倒者斥其无正知见。由无正知见故明是声有声无。而言闻有闻无。故曰惑声为闻。既惑声为闻声无便谓闻无。何怪乎前之昏昏迷迷以闻性真常谓为毕竟断灭。犹如念心。此如来深责其颠倒特甚。虽语似不怪正所以深怪之耳。

○终不下极显性常。动静声尘諠寂也。闭塞开通耳根缺具也。言此闻性。不惟离于尘之动静不可说其无性。即便离于根之闭塞开通亦不可说其无性。故以终不应言等遮之。总结击钟验常竟。

二引梦验常(因上科根尘双离理深难信。故此科举梦中不无验之。又为假此例出形销命谢闻性不无义也)三。

一睡梦有闻。二寤觉犹忆。三极显性常。

初。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中自怪其钟为木石响。

重睡者拣轻睡。眠熟者拣暂昏。言轻睡之人虽眠熟闻声必醒。即重睡人若暂昏闻声亦醒。惟重睡人而又眠熟闻声不醒方成梦事。故以重熟二字拣之。槌砧打衣曰捣练。杵臼细谷曰舂米。此二皆聒耳声也。梦中闻声显闻性真常。别作他物显意识昏昧。虽曰昏昧犹是随念分别。至云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又属计度分别。然必带识言者以识依根现因识之有益显根之有故。即于梦中等乃展转计度也。自怪其钟不言鼓者。与下科互出。以梦中昏昧为钟为鼓二一无定故。木响石响元是槌砧杵臼之声。梦中不能分辨故自怪也。

二寤觉犹忆。

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于时忽寤者聒甚自醒也。遄速也。才寤便了故曰遄知。能捣能舂皆可称为杵音。自告家人者即说以梦中事也。舂音亦该捣音以二字义同故。惑为鼓响不言钟者。互出如上。又寤后说梦。不能全忆及全同故。必兼寤后言者。以寤后不忆。梦中有闻或可不信。既寤后犹能忆述。益显梦中有闻为不虚矣。

三极显性常。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

○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初证前可信。静寂摇动尘也。开闭通塞根也。一往闭即是塞。开即是通。或可闭约病障。塞约物壅。开谓病去。通言物离也。岂忆者言眠熟则根尘俱忘。况夫梦中岂能记忆。既不忆而能闻。则前之所谓根尘双离而闻性不无者信矣。

○其形下以睡例死。言如我上说人当眠熟之时。其形虽寐而闻性不昏。以此为例则知形销不销。命谢不谢。故云纵汝形销等也。命光即是命根。而言光者以有虚妄明了义故。此性即指闻性。云何为汝等者。乃反显之词。正以极显闻性不为汝之形销命谢便随之而俱销俱灭也。(正脉问云。既此根性动静无关。生死不碍。如来何言离动离静元无听质耶。答云。佛言离尘无听质者为无聚闻于耳。结滞为根之听质也。此质若忘则遍周法界之闻性方以全彰。岂令反成断灭乎。此方明出元无听质之故。显其自是阿难谬解。非佛自语相违耳。吴兴曰。前阿难通疑六根离尘无体。而如来别显闻性为常。诚为发起耳根圆通机也)即事验证竟三结示因果二。

一结示生灭因果。二结示真常因果。

初(闻性真常。人各性具。现见众生堕于无常。应有因果故此结示)。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从无始来者极言其迷之久也。循诸色声者见色奔色。闻声趣声。六尘中举二以摄余故。逐念流转者。谓既循色声必逐妄念。(六识也)既逐妄念则生住异灭流转不停也。正以流转不停蔽于真常。妄念纷纭违于净妙。视若永失故曰曾不开悟。性即本元自性。约未结根时言之。尘不能染曰净。根不能系曰妙。生不能生灭不能灭曰常。虽三义并称而唯重常字。下文自见不循所常者。不循所有常性逆流深入也。逐诸生灭者。唯随六处识心内摇外奔也。此该惑业二道。为生灭之因。由是者承上生灭之因言之。谓由是生灭之因。生生世世在于六道杂染法中轮流转变无休息也。此属苦道。为生灭之果。

二结示真常因果。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若弃生灭者。不逐生灭识心攀缘妄境。守于真常者。唯依真常之性亡尘尽根。前文所谓脱黏内伏是也。常光现前者。从真常之体发圆照之光。明明历历不昧不昏。前文所谓伏归元真发本明耀是也。根尘识心应时销落者。谓常光既已现前遇事便融。根尘识心俱不可得。前文所谓耀性发明诸根圆拔。一切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是也。(前不言识者。以识无自体。托根尘现。根尘尚销不言可知故)想即是识。所缘尘相即是法眼中尘。识即是想。所依情根即是法眼中垢。二俱远离则垢不能染。尘不能昏。故曰应时清明。法眼者。见道眼也。清明则前途易辨。亦该修道。此为真常之因。云何不成等有二义。一者法眼清明。触目无非道场。前文所谓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是也。二者前途易辨。无上菩提可成。此属证道。乃为真常之果。然此两番结示。依生灭则不出轮回。依真常则能成正觉。其抑扬劝勉之意已自可见。验释根性断灭疑竟。

楞严经指掌疏卷四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