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楞严经指掌疏卷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京都拈华寺贤宗后学达天通理敬述

嗣法门人(兴宗祖旺腾清怀仁祖毓较字)

二观音广陈(此菩萨独广陈者以正对此方机故。如文殊拣选偈云。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是也)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二证。三结答圆通。

初。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梵语阿那婆娄吉底输此云观世音。释有二义。一观声救苦。二观声反闻。观声救苦者。如法华普门品佛答无尽意云。若有众生受诸苦恼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是知能观者耳根。所观者指世间称名音声。此偏约果中利他言之。观声反闻者如后结答圆通文云。我从耳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彼佛如来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是知世音二字通该世间音声。但于正观之时不复循尘。惟假之以反观闻性。此偏约因中自修言之。

二历述二证(为对初机权分悟修。若据菩萨悟证即同修证)二。

一述悟证。二述修证。

初二。

一遇佛教观。二依教悟证。

初。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忆念者。以宿命智忆念过去事也。劫经无数恒沙者极言其时之远故。佛名观世音者亦二义。一果显因德。谓此佛因中亦由耳门入故。二名随机立。谓佛鉴时机应从耳门入故。正脉云。菩提心不越三心四愿。一者善心即烦恼誓断。法门誓学。二者悲心即众生誓度。三者直心即佛道誓成。又起信论。第一直心谓正念真如法故。第二深心谓乐集一切诸善法故。第三大悲心谓广度一切诸众生故。然真如佛道虽性修异旨。而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亦不相违。至于乐集善法虽不言断恼。而善恶势不并立亦无妨该摄。是则三心既发四愿必成。华严云。不发此心。所修诸行尽为魔所摄持。是故凡欲修行必先发心。佛教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者。欲令速成菩提圆满三心及四愿故。闻谓闻慧。谓初聆密因之教相似信发。思谓思慧。谓相似非真展转深思。修谓修慧。谓深思谛信观行修习。按本经如来破妄显真之后。阿难等虽云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其实但是相似信发唯齐闻慧。以四卷初满慈尚云。于百步外聆于蚊蚋。况夫阿难等岂真能谛信哉。至如来圆彰三藏。兼释二种深疑。阿难等虽云大悲宝王善开我心。其实但是深思谛信唯齐思慧。以下文喻屋求门方乃依思慧而求观行。是知如来分门以定二义。验证以释二疑。绾巾以示伦次。冥授以选本根。正教以观行修习乃齐修慧。盖观音之在彼佛亦如阿难之在释迦。皆是教以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然必至道场加行克期精修解六结而越三空乃为入三摩地也。

二依教悟证。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初先解粗相三结。初于闻中者。谓闻思既成信知耳根实有能闻之性。于是初起修慧。即于闻性中修也。入流亡所者。谓正当闻声时不复循声流转惟是反观闻性。盖对彼一向循尘出流于外名为入流。入流功纯观照不昧。丝竹交陈而常静。钟鼓并声而不扰。故曰亡所。谓亡其所缘声尘第一解于动结。(正脉云。动尘有二。一者屈曲声。谓有意味声如言语歌曲之类。二者径直声。谓无意味声如水流风动之类。其最有力能牵心者屈曲声也。先须断此。又于屈曲声中分为世俗屈曲。道理屈曲。复于世俗屈曲中分为有力无力。种种辨析备在彼疏。愚谓修习观行贵在致心一处。且经中既云入流亡所。而行人但只一味入流反照无间。自然一切诸声一时俱亡。若必于中拣典何者先断。何者后断。则是妄识纷纠。生灭不停。尚望其闻性现前而成三昧之益乎。恐碍正修不得不言。智者鉴之)所入既寂者。谓所缘之声既亡入流之功渐化二俱寂也。然所寂尚余静结入寂则并静亦亡。故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又了字有二义。一者迥义。谓迥然俱无。二者明义。谓了然分明。但不见有生。二义中初义于文似顺。次义于理似深。此当第二并静结亦解。如是渐增等。谓虽动静俱解闻性独存。但以结滞在根非圆通体。故须于如是渐增。如是者仍依前观离于动静而更观也。渐增者观久功深渐以增明也。渐以增明。顿觉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尘既不缘所闻之动静不生。根无所偶能闻之根性亦泯。故曰闻所闻尽。此当第三并根结亦解。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正此分齐。以尘亡根尽人无所依故。按起信十惑此当粗相中后四。盖动静即是苦相。亦该计名起业以是苦因故。根结即是执取以根有取境义故。前云劳见发尘。(劳见即根结发尘即动静)今三结既解则尘不复发。见不复劳矣。

○尽闻下次解细相二结。尽闻者谓既尽所闻动静复尽能闻根也。如是则六用不行唯余一觉。觉得闻尽也。但既有能觉所觉亦未全离。故须不住。谓进观此觉毕竟何所依故。久久观之所觉三相(动静根也)既尽。能觉又复谁名。故曰觉所觉空。此当第四并觉结亦解。空觉者谓既空所觉之三。复空能觉之一。如是则惟有一空。空诸三一也。但既有能空所空亦非实尽。故须极圆。谓究而极之必求圆满空性也。究之又究顿悟能空所空俱不可得故曰空所空灭。此当第五并空结亦解。前云空性圆明成法解脱。正此分齐。谓觉所觉空空性始圆。对上但得人空为偏空故。空所空灭空性如明。对上觉所觉空为昧空故。既圆且明不惑于法故云成法解脱。按起信十惑。觉所觉空当粗相中续智二相。及细相中现转二相。以初尽根时觉相显著。即续智二相观行转深。觉相隐微即现转二相。前云知见妄发发妄不息(能知见与所知见。虚妄发起。即现转二相。依此发起虚妄分别相续不息。即续智二相)今觉结既解则相续息而妄不复发。发无妄而知见泯矣。空所空灭当细相中业相。以业相初起能所未分即空结故。前云由汝无始心性狂乱。(一念妄动曰狂。义当灭结。真妄和合曰乱。义当空结)今空结既解是先且无复乱矣。

○生灭下后解最细一结。生灭既灭者。谓空性既灭惟有灭相独存。若即以灭为真更是顶堕细障。故须进观此灭乃对生言灭。故曰生灭。若了对生言灭灭亦非真。是生灭之灭已既灭矣。如是则灵心绝待。妙体孤朗。寥矣不动阒尔无迹。故曰寂灭现前。此当第六解于灭结。向去乃无结可解矣。前云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正此分齐。以俱空正是灭相。并此不生即寂灭故。按起信十惑。对生言灭当最初无明。以最初无明约初起为生相。约还灭为灭相故。前云心性狂乱。今灭结既解乃无复狂矣。正脉云。此中以三空六结分之者。盖三空是五卷中佛自所说。长水亦知顺此。但未能发挥委悉。至于六结乃以义推知非穿凿也。良以佛绾巾时特以详彰结解俱有次第。而说解次第但列三空。似唯三重而义含六结。前释稍明。今此正是解结正文岂不投前所说。况细寻文理六节分明非强分也。然正脉但知三空义含六结。而不知六结理贯十惑。今疏于前文由汝无始心性狂乱一段。次第以起信十惑配之。至三空文中不及详悉会合。至此释六结乃取三空分齐一一会合详明。又段段皆以十惑及前由汝无始心性等义而逆结之。是不唯显本经前后一致。抑亦见论主教主祖佛同一鼻孔出气也。述悟证竟。

二述修证(依二胜而发三用。借利生以严自果。即修证也)二。

一承获二胜。二依发三用。

初(谓承前悟证而获二殊胜也)。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全体既现大用自彰。故得超越世出世间。正脉云。超越即解脱缠缚之意。愚谓即无能为碍之意。言寂灭性体本自圆明。但以凡夫执我为世间所碍。权小执法为出世所碍。由此不能超越。无复圆明。今以解六结越三空世出世法无能为碍。故云超越。而云忽然者。谓寂灭正现前时即是超越世出世时。无劳更用力故。十方亦该诸法。圆明者。圆遍照明以能超越世出世故。十方所有诸法无非自性光明周遍圆满。古德所谓尽大地是自己光明。无一法不在光明里者以此。如是则上与诸佛同体。下与众生同根。故得获二种殊胜。二种者如下所说。殊胜者权小莫及。此总标也。下乃别列。一者正由超越出世。出世法不能为碍。故能上合佛心。所谓因该果海是也。佛心称本妙觉者。以其在六结而不系本来自妙。处迷位而常明本来自觉。所谓果彻因源是也。与佛如来同一慈力者。佛与众生同体。因众生而起同体之慈。菩萨与诸佛同体。随诸佛而现同体之用故。二者乃以超越世间世间法不能为碍。故能下合生心。文中不言心者。上合既尔可例知故。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者。众生与诸佛同根仰诸佛而起同根之悲。菩萨与众生同根为众生而起同根之用故。(问。同体之慈。同体之用。同根之悲。同根之用。可得闻乎。答。佛观众生等有佛性。与我同体。我既得乐。亦应令众生得乐。是为同体之慈。同体之用者。菩萨观佛本妙觉心与我同体。佛既为众生起慈。我亦应随诸佛起慈。故文中言同一慈力。众生观佛本是凡夫与我同根。佛既离苦。我如何犹在苦中。是为同根之悲。同根之用者。菩萨观生本妙觉心与我同根。众生既悲感仰佛。我亦应代众生悲感。故文中言同一悲仰)承获二胜竟。

二依发三用(谓依上二胜而发三妙用也)三。

一依上合而成三十二应。二依下合而成十四无畏。三兼二胜而成四不思议。

初三。

一牒由标数。二依数别明。三结身指成。

初。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

○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圆土。

初由佛授观。供养亦该亲近是菩萨机感。授观亦该教修是如来教应。如幻者知真本有修即无修也。闻熏闻修者。唯以反闻熏变执习。惟以反闻修治自性。无修而修也。金刚三昧者。执习既尽自性圆明。成就正定同于金刚。能坏一切。一切无能坏故。

○与佛下获胜成用。三昧既成出世法不能为碍。上合佛心故能与佛同一慈力。以是之故。能随诸佛具现同体之用。故曰令我身成云云。三十二应对机类分如下所说。不唯应化娑婆亦复遍游十方。故云入诸国土。

二依数别明五。

一能应四圣。二能应七天。三能应十人。四能应二童。五能应九部。

初四。

一能应佛身。二能应独觉。三能应缘觉。四能应声闻。

初。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菩萨者。如前圆通诸圣各依一门修习成定。故云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者。谓渐次增进修治烦恼以期无漏。如云入流亡所乃至空所空灭是也。胜解现圆者。无漏之理胜妙解悟渐现圆满之相。如云先得人空乃至成法解脱是也。为对此机故现佛身。以菩萨为求佛机故。而为说法者。为说胜进之法。令其解脱者。令脱顶堕细障如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及云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也(问。观音是菩萨。岂能遽现佛身。答。前云上合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是悟证已齐佛境岂不能现。况华严初住即能八相成道。而观音带果行因复何疑哉。总以圆人境界不可思议。勿得以常途论之)。

二能应独觉。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设法。令其解脱。

温陵曰。独觉者出无佛世。观物变易自觉无生故号独觉。今云诸有学者。指愿求独觉一类凡未入证道者皆是也。寂静妙明似当修道。法华云。乐独善寂求自然慧。盖乐独者乐于独处。离諠求寂即此中寂义。善寂者时穷物理。善修静虑。即此中静义。求自然慧。无师自悟。即此中妙明义。然修道已称妙明。证道则妙而复胜。故云胜妙现圆。谓证道位中殊胜妙明之慧预现圆满之相。如未雨先云。未火先烟相似。现独觉身者。应其所求令信从故。而为说法者。说加功用行之法令入无间道故。令其解脱者。解脱见思烦恼更侵二习证入无学道也。

三能应缘觉。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灌顶引华严音义云。梵语毕勒支底劫此翻独觉。梵语钵罗底迦此翻缘觉。梵语辟支迦罗双通二名。料拣有五。一前名麟角此名部行。二前不值佛此则值佛。三前但自悟此依教悟。四前观外境此观内缘。五前则根性明利此则根性暗钝。今云有学者。指愿求缘觉一类未入证道者也。禀教观缘有其二门。一顺观流转知生起因。二逆观还灭悟无生理。今云断十二缘乃约还灭门说。以是发悟亲因故偏言之。胜性即无生理也。超出世间故名胜性。此性以缘断而显故云缘断胜性。然修道已称胜性。而证道位中不但言胜且臻于妙。故云胜妙现圆。谓证道位中殊胜微妙之性预现圆满之相。现身说法令脱义俱准上。以二觉断证同故。

四能应声闻。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四果以前。三果四向皆名有学。以有惑可断有真可研故。得四谛空者。谓初于佛边得闻四谛之法及空无我理也。由闻四谛法故知三界苦。修出世道。分断见思分证涅槃故云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者。谓罗汉向中四果最胜灭性。预现圆满相故。现声闻身者投其所好。而为说法者说胜进法。令其解脱者脱见思缚及分段苦也。能应四圣竟。

二能应七天七。

一能现梵王身。二能现帝释身。三能现自在天。四能现大自在。五能现天将军。六能现四天王。七能现天太子。

初。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指欲界众生愿生梵天者也。欲虽通于三五。(三谓饮食睡眠淫。五谓色声香味触)而淫为上首故偏言欲心。谓淫欲心也。明悟者不为欲事昏迷。正脉云。谓深达淫欲为众苦之本也。淫欲以染污为性故名为尘。永断妻室乃为不犯。盖上句为深知。此句乃痛戒耳。欲身清净者明其不犯之故。乃为欲现身清净为将来生梵因也。于彼现梵身者应其所求故。灌顶云。具云梵摩此翻离系。谓离下地系上升色界故。或名净行谓能行梵德欲想俱无故。亦称高净。谓高超欲界爱染不生故。而云王者即色界天主也。而为说法者说四禅法。修证次第。如后天趣中明。令其解脱者。解脱下界系缚成就上升色界事故。正脉云。此解脱乃成就其决定舍欲生梵之事。是虽舍求皆具而重在希求。即同下科成就。且所修背舍亦名解脱。灌顶引金光明云。大梵天王说出欲论令其离欲生于梵世。即说法义也。

二能现帝释身。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指人间众生愿生忉利者也。(忉利梵语也。此云三十三。即欲界第二天也。此天在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中为善见天。即天主所居。主辅合论共为三十三天)今云欲为天主者。不唯愿生且欲为忉利天之主故。统领诸天者。不惟统领忉利诸天即下之天大将军及四天王皆其臣属亦皆为所统也。应其所求故于彼前现帝释身。帝释略梵语也。具云释迦提桓因陀罗此云能主。以能为天主故。说法者说上品十善。金光明云。释提桓因种种善论是也。成就者。依十善因成就帝释果也。

三能现自在天。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自在天。愚先着法华依大成谓是化乐天。以此天欲受五欲乐时随意变化得自在故。孤山云。是欲界顶天。梵语婆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谓假他所作以成己乐即魔天也。或云六欲天上别有魔王居处。亦他化自在天摄。今云若诸众生即求生他化者也。欲身自在者愿求正报如意。游行十方者更求依报无碍。正脉云。六欲四洲之十方也。说法成就者为说上上品十善。令其成就欲界最胜他化自在报故。按欲界六天此先在上。前之帝释后之四王在下。中非不现例上下可知故。

四能现大自在。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大自在。依法华大成谓是他化天。以此天欲受五欲乐时余天为化。自在胜前故。孤山曰。即色顶摩醯首罗天。大论云。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者是也。前云游行此云飞行者。游行或有纡曲。飞行一向直捷。又行十方或凭高就下。行虚空唯乘云御风。二天自在胜劣自见。众生欲此即愿生大自在天者也。说法成就者。说四禅及四无量心。令成色顶最胜大自在报也。按此天在色界最上。前初禅梵王在色界最下。中可例知。亦非不现(问。上二天古有三释。有以欲界五六二天分配者。法华文句也。大成依之。有以化乐他化魔王摩醯四天总摄者。慈恩玄赞也。长水依之。有以欲顶色顶二天解释者。观音义疏也。孤山温陵依之。然文句义疏并智者说。文句云。大自在有人言是色界顶大自在。此不应超至彼也。义疏又云。大自在故非第六天也。前后语违究何适从。答愚昔注法华依大成说。心且疑之。但以其承用天台未敢擅易。今据灌顶辨之甚悉。于天台二说准后不准前。以前说或非。后因知非异前说故。又诸经论中多称大自在是色顶天故。正脉云。统论诸天皆可该摄。梵王摄四禅。帝释四王等摄六欲。二自在别举欲顶色顶二天。为以别上下之分齐也。但缺四空。以此论现身而四空不乐身相故不为现。纵别有方便利益不入此例。灌顶云。理实菩萨利生难以凡情测度。欲色空天纵不俱列。至下八部中天悉该摄矣)。

五能现天将军。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天大将军者。正脉云。四王主帅各有八将。韦䭾为上首。灌顶引金光明经散脂为大将。二十八部巡游世间皆散脂所管。今云爱统鬼神即欲求散脂等流果也。鬼神者鬼中之神。肇曰。神受善恶杂报。现形胜人劣天。身甚轻微。人难见故。此鬼神道也。救护国土者。即巡游世间除妖孽降福祥耳。说法成就者说五戒十善。及秘密咒印呼召鬼神之法。令其成就天将军位随保护国土心也。

六能现四天王。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四天王注见二卷。灌顶云。此是帝释外臣武将。住须弥腰。各领二部鬼神。不令恼人。金光明云。我等四王。二十八部。百千鬼神。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是故我等名护世王。今云爱统世界。即愿为天王分统四天下也。不令鬼神恼害于人。即是保护众生。说法成就者。说上品十善及护国安民之法。令其成就四王随统世护生愿也。

七能现天太子。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亦指人道中者。因在人道见诸鬼神作祟扰民乱国。发愿生于四天王宫制诸鬼神不令作祟。故云爱生天宫。设有违制作祟还能驱使大力鬼神而降伏之。故云驱使鬼神。随其所乐而为示现。故曰现四天王国太子身。温陵曰。四天太子即那吒之类。大吉义经云。护世四王各有九十一子。四王合有三百六十四子。智论亦如是说。灌顶云。唐天宝间。西番五国。来寇安西。元宗诏不空三藏入内持念护国仁王陀罗尼。方二七遍。忽见神将五百荷戈殿前。对曰。北方天王第二子独健。往救安西。随后表奏。因敕诸道府州西北隅置天王像。永护国界。是天王有子明矣。说法成就者。说归戒斋善及符咒印诀之法。令其成就四王太子以遂驱使鬼神愿也。能应七天竟。

三能应十人十。

一能现人王身。二能现长者身。三能现居士身。四能现宰官身。五能现婆罗门。六能现比丘身。七能现比丘尼。八能现优婆塞。九能现优婆夷。十能现女人身。

初。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乐为人王者。有德怀仁不忍世乱。发愿为有道之君以理邦国者也。说法令成者。为说生贵之因及帝王德业以熏隔生之种而已。若彼不自忖量妄窃神器而求篡夺之术者菩萨岂应之哉。温陵曰。自金轮至散粟皆为人王。若依普门品惟是散粟。以彼云小王故也。

二能现长者身。

若诸众生爱生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在人道中见有位尊年高德重者。为同族之所尊崇。故亦爱主族姓。孟子曰。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是知位尊年高德重者。不独为同族尊崇。亦能为世间推让。谓到处推重让以居左也。正脉云西域称长者不止年高。盖世臣大家而兼有德望者之号。说法成就者。说博施济众亲亲仁民之法。令其成就长者以遂主族世推愿也。

三能现居士身。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名言谓古今典章。欲以训世故爱谈。自居谓不事功名欲以守道故清净。灌顶以立言训世守道居贞隐居洁操通称居士。但如次分上中下耳。说法成就者。说韬光晦迹垂文作则等法。令其成就居士以遂训世守道等愿也。

四能现宰官身。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国土王都也。爱治者辅君修政。温陵谓三台辅相是也。邦邑分封也。剖断者理民折狱。温陵谓州牧县长是也。宰者剖断义。故上云剖断邦邑。官兼管摄义。故上云爱治国土。又宰亦名官。剖断即兼管摄。官亦名宰。管摄即兼剖断。故灌顶以上至卿相三台下至州牧百僚皆号宰官。说法成就者。说修齐治平忠爱廉明等法。令其成就宰官以遂致君泽民愿也。正脉云。上三科似此方儒教所摄。

五能现婆罗门。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天文地理阴阳度算曰数。巫医相卜符水咒印曰术。爱谓好乐精习。为其可以竦世可以济己也。炼神修丹执持生命曰摄。固精养气防护损伤曰卫。自居者不事外学。为其可以长寿可以固形也。婆罗门此云净裔。其人自谓从梵天口生是梵天苗裔故。或云梵志。其人自谓承袭梵天之法志生梵天故。或云净行。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故。说法成就者。为说差别智慧及炼神调气之法。令其成就数术摄卫之学也。正脉云。此科似此方医卜杂技所摄(问。法华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又云。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是知声闻缘觉尚属化城。况夫诸天及人王宰官长者居士等。治世训世等法。又况夫诸婆罗门种种异学。菩萨何不革其旧习示以出世正道。而乃顺情说法反以成就其有漏之志。岂慈悲心者之所为耶。答。有漏法中有善有恶。设不能成就其善。势必流而为恶。故菩萨姑且顺其欲成就善果。待其根器成熟然后示以出世正道。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慧也。下皆仿此)六能现比丘身。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在家男子心厌尘劳故好学出家。诸戒律。谓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也。比丘此云乞士。谓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资色身故。或翻除馑。谓出家持戒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饥馑故。说法者说出家法。如称扬持戒赞叹梵行之类。成就者。成就五德而为众中尊也。

七能现比丘尼。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在家既厌尘劳。女人仍嫌五障。故好学出家。诸禁戒谓三百四十八戒。余诸八敬及式叉摩那等戒皆为禁戒。方便善见律云。尼女也。谓女人出家受具称比丘尼。说法同上。成就者。舍在家法受出家法。现转五障之躯顿成五德之侣故。

八能现优婆塞。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欲求人天胜报故乐持五戒。以五戒为人天因故。五戒者杀盗淫妄酒也。前四属性罪性即是罪故。饮酒是遮罪违遮成罪故。又以其能遮前四故名遮罪。如因酒破五戒是也。古德云。五戒即同五常。以仁则不杀生。义则不偷盗。礼则不邪淫。信则不妄语。智则不饮酒故。优婆塞。亦名邬波索迦唐翻近事男。谓亲近承事佛法僧故。说法者说居家法。如说不离尘劳而作佛事。不舍妻子而修梵行之类。成就者遵教受行。成就归戒而种人天因也。

九能现优婆夷。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不惟欲求胜报兼复为脱女身。故以五戒自居。自居云者。谓虽无师授自居然如己授也。优婆夷亦云邬波斯迦。此云近事女。近事同上。唯男女异故。说法者不惟说居家法。兼复为说虽五戒自居要必师授方成近事法也。成就者不惟成就近事作人天因。兼复解脱女身成就丈夫相故。灌顶引戒消灾经云。印土一男坚持五戒。出外亲友苦劝饮酒。远至他邦宿啖人鬼妇家。虽破酒戒余四戒全。天神护之鬼不能啖。即与鬼妇父母说佛五种戒法。领同见佛除诸灾障。是知男女皆应持戒。菩萨为之现身良有以也。

十能现女人身。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孝敬仁慈以事上下名曰内政。谓行于内而感化于外故。贞静勤俭以修女德名曰立身。谓德无玷而自身可立故。修治也。正脉云。闺门为万化之源。故关于家国之治乱。家通大夫以下。国通诸侯以上。孤山曰。女主即天子之后。国夫人谓邦君之妻。命妇谓妻因夫荣有诰命者。家训姑。大家谓才德兼备为内师者。如后汉扶风班彪之女曹世叔之妻。和帝数诏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世称曹大家也。说法者。说三从四德端风正己之法。成就者。内感外孚成就修治家国事故。能应十人竟。

四能应二童二。

一能现童男身。二能现童女身。

初。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不坏男根者。谓于诸欲境从未染犯。所谓童真是也。有志终身保守恐其未能。故菩萨随其所乐为现童男之身。说法者说离欲法。成就者令其守真抱扑。固精保元成就童真体故。

二能现童女身。

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处女亦云处子。幼女未嫁者之称。爱乐处身者。愿终身为处女坚贞自守。如诗云。之死矢靡他是也。男愿有室。女愿有家。人之常情。今则视迎娶为侵凌。以聘嫁为暴弃。深生厌患故曰不求侵暴。虽曰不求。恐有强施侵暴势不自由。故菩萨为之现童女身。说法者说离欲法。成就者令其增益坚贞矢志自守。侵暴不能强施成就清净处女身故。能应二童竟。

五能应九部九。

一能现诸天身。二能现诸龙身。三能现药叉身。四能现乾闼婆。五能现阿修罗。六能现紧那罗。七能现摩呼罗。八能现常人身。九能现非人身。

初。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中诸天有二。一上所未出者此复总收。二乐出天伦者此复重应。谓上应求入此应求出。虽同现天身而说法成就异故。灌顶云。说法者为说无常苦空等法。正脉云。成就者令其成就脱离愿也(问脱离天伦成就何报。答。此有二义。一者诸天着乐不得闻法。愿生人间者令其成就人伦。以六道之中。整心虑趣菩提惟人道为能故。二者五衰相现厌离有漏愿求无漏者。令其成就圣伦。以分段生死虽天上不免。惟入圣乃出故。龙等诸部例此可知)二能现诸龙身。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灌顶云。梵语那伽此云龙。有四。一守天宫殿。二兴云降雨。三开渎决江。四守护伏藏。类复有异故云诸也。僧祇律明龙有五苦。谓生眠淫瞋死五时不免蛇形。复有三苦。谓虽食百味最初一口化为虾蟆。二背布鳞道砂石雨时痛乃连心。三蜈蚣食脑细蛊钻身。长阿含经亦明龙有三患。一热砂炙身。二风坏宫衣。三金翅鸟啖。因有多苦故乐出伦。骂意经云。堕龙有四因缘。一布施。二瞋恚。三轻人。四自高。阿含云。先多瞋恚心曲不端。犯戒斗诤故堕龙中。由大行布施福力故七宝为殿。据此则说法者。说施戒仁慈正直和敬等法。成就者成就人伦。若能不住于相修施戒等。则圣伦亦可成就。

三能现药叉身。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灌顶云。药叉此云捷疾。其行捷疾故。亦名夜叉此云勇健。勇猛强健故。或翻暴恶其形暴恶故。有地行空行飞行不同。最胜王经云。是等药叉悉皆爱乐如来正法。深心护持。今云乐度本伦者。亦由佛法熏习知暴恶为堕缘深厌之也。度亦同出皆超脱义。说法者。说柔顺慈善持戒修福等法。成就者成就人伦。若更兼修慧则成就圣伦也。

四能现乾闼婆。

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灌顶云。乾闼婆此云香阴。不啖酒肉惟以香资阴故。清凉云。食香。止十宝山食诸香粖故。或翻寻香行。在须弥山南金刚窟住。帝释须乐烧沉水香此神寻香而至。什曰。是天主倒幢俗乐神也。然既为帝释乐神自应劣于诸天。诸天尚乐出伦况复此神。故亦乐脱。说法者。说离于放逸及中品十善等法。成就者脱于本伦成就人伦。以离于放逸则本伦不系。中品善成而人伦可获也。

五能现阿修罗。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阿修罗此云无端正。以其类有端正女无端正男故。亦云非天。以其类有天福无天德故。据本经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不同。于后七趣中见。长阿含经云。南洲金刚山中有修罗宫六千由旬。栏楯行树。然一日一夜三时受苦。苦具自来入其宫中。是知乐脱其伦。亦为受苦生厌离心也。阿毗昙论云。不能忍善不能下意谛观种种教化。以憍慢故。非善健儿又非天行名阿修罗。名义集云。由在因时虽行五常怀猜忌心。欲胜他故作下品十善感修罗身。是知说法者。说柔和善顺慈忍谦敬虚心受教及中品十善等法。成就者成就人伦。以因转果自转故(按诸经修罗之后应有迦楼罗部。今不具者。于后非人中摄故)。

六能现紧那罗。

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紧那罗此云疑神。其形似人。头有一角。见者生疑故。唐翻歌神。是帝释法乐神也。菩萨处胎经云。须弥山北。十宝山间有紧那罗于中治化。由昔布施之力居七宝殿。寿命甚长。天欲奏乐腋下汗流便自上天。帝释请佛诸天弦歌而颂法门者即是此神。乐脱其伦者或由歌颂法门熏习力故。说法者。说歌咏乱心欲乐不常及中品十善等法。成就者脱于本伦成就人伦。整心虑趣菩提也。

七能现摩呼罗。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摩呼罗伽什曰地龙。肇云大蟒神。长水云田蚥。腹行之类。然天龙自在无碍尚有多苦。况地龙腹行其苦自倍。故亦乐脱其伦。又此类聋騃无知。含毒伤生多从痴恚中来。菩萨为之现身说修慧修慈等法。令其永舍痴恚成就人伦。则整心虑趣菩提可希冀矣。

八能现常人身。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众生者六道通称。今就人道言。按前人王宰官等皆名为人。今约无有异求者言。无有异求生生世世愿在人中故曰乐人修人。法苑云。人忍也。违顺能忍故。孟子曰。人仁他。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顶生王经云。人意也。能善思惟能忆念故。婆沙云。人能息意能修道得达分故。是知内教外教皆重人伦。故乐修也。又灌顶云。乐修含八意。一人身难得故求不失。二世世为人易于修证。三三乘圣人并生人中。四唯于人世可值佛法。五八部皆慕人岂不愿。六惟人道中能趣菩提。七诸天着乐余趣多苦。八佛菩萨道皆从人得。据此则现在人中者宜知自重。说法者。说中品戒善为等流因。成就者。成中品色心为等流果故。

九能现非人身。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上科人伦统收人王宰官等不尽之类。此科非人统收天龙鬼神等不尽之类。以彼所不摄者皆此摄故。长水曰。有形如休咎精明等。无形如空散销沈等。有想如鬼神精灵等。无想如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于后七卷中明。现身则各随其类。说法则各应其机。成就者各如其愿。依数别明竟。

三结身指成。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是名句指上应前。谓指上别列应前总标之数而结成之。一时顿现曰妙。遍应无私曰净。三十二应与普门品互为出没。如天中此有四王太子彼经则无。妇中此有女主及国夫人。彼经亦略。八部中彼有迦楼罗名。八部外彼有执金刚神。此并不列。盖以菩萨妙应无方。神化莫测。况夫人与非人无机不收。两经随意取舍以成三十二数。实各无尽勿过拘执。应遍尘刹故称入国土身。普门品中为应无尽意问唯言游化娑婆。非谓菩萨妙应只在娑婆。故彼重颂中亦言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也。皆以三昧等者出其所以能得妙应之故。三昧即耳门三昧。闻熏闻修者。熏变执习修治自性惟用反闻也。六结既解妙用自现。不假造作故曰无作妙力。任运而应故曰自在成就。依上合而成三十二应竟。

二依下合而成十四无畏三。

一牒由标数。二依数别明。三结力显益。

初。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

○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初因修成力。闻熏闻修同上。能解诸结名金刚三昧。净极光通曰无作妙力。

○与诸下获胜成用。净极光通。寂照含虚。世间法不能为碍。下合生心。故能与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以是之故。能与众生现同根之用故云令诸众生等也。十四无畏如下所说。我者菩萨自称。言菩萨以身心加被能以无畏施与众生。令诸众生于菩萨身心上获十四种无畏以成脱苦功德。功德即利益也。

二依数别明十四。

一苦恼无畏。(至)十四持名无畏。

初。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不自观音者不似众生一向循尘也。以观观者句。谓就彼能观反观自性也。自能如是修习亦能令彼苦恼众生闻名感发称我名号。故云观其音声。不言称名而言观声者。称名但属事念。观声亦兼理持。盖由菩萨慈力加被能令理事兼修。故普门品一心称名。古德亦言有事有理。但以事修未必契理。理修无不摄事。故但言观声即兼称名。然事修称名机心与圣心相交。理修忘尘苦性与声性俱寂。故曰即得解脱。此经与普门品所以不尽同者。以此经偏重劝修故观其音声。指在机感。普门唯为显用故观其音声。指在圣应。同中有异幸勿刻舟。正脉云。苦恼虽通。分约身心亦可。谓苦楚其身而恼乱其心也。又云别列不尽一切苦恼皆摄此中。灌顶云。此一为总。下十三为别。别中前七苦也。后六恼也。

二火难无畏。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知见旋复者谓六根互通。菩萨既旋闻复性知见亦随闻而旋复。所谓一根反元六处解脱是也。然见觉属火与一切火性相通。故见业交则见猛火。今知见既旋亦能随感旋彼余火故令众生入火不烧。普门品言威神之力者。亦由旋复功极异中有同应须善会。正脉云。证极法界。威神无量。故令一心称名者即为大悲威光所摄。不堕火难。如入山阴暑不能侵也。

三水难无畏。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观听旋复者谓反观听闻之性。旋妄闻复真闻也。然闻听属水与一切水性相通。故闻业交则见大水。今既旋闻复性亦能随感旋彼余水故令众生入水不溺。

四鬼难无畏。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正脉云。鬼神以阴隐为想因。以杀害为堕缘。今菩萨于反闻时内灭妄想。心无杀害。全超鬼神心行。以此全超威力能令称名者免于鬼难。

五刀兵无畏。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熏闻成闻者。以反闻力熏修妄闻。以成究竟坚固之真闻也。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者。谓其余五根销妄复真亦同声家之听。以元一精明。销则俱销复则俱复也。俱复故。究竟坚固之性随感遍周。故能令彼刀段段坏。俱销故。毕竟空寂之理遇事便融。故能令如割水吹光。既如割水吹光。而其人性自如如不觉不知。故云无摇动也。又此中言被害者。似是屈遭宪网误入仇门。言兵戈者。似是身临战阵彼敌冲围。际斯二者顷刻身首异处。须臾性命不保。能令无畏益显神奇。

六鬼见无畏。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

正脉云。首二句言反闻功极。发本明耀圆照法界也。次二句言鬼神阴隐想习。向暗背明反不堪于光耀。如枭鸟夜视昼盲。罗刹向日不见是也。灌顶云。药叉男鬼。罗刹女鬼也。此二皆食人鬼。人尸若臭。咒养令鲜。多闻天辖。鸠槃茶此云瓮形。魇魅鬼也。增长天辖。毗舍遮此云啖精气。能啖人及五谷精气。持国天辖。富单那此云臭饿鬼。主热病者。广目天辖。等者该余。以鬼类尚多言不能尽故。近旁目不能视者如土地不见洞山。鬼使不见事僧之类。视既不能自然无害(问。此与前文鬼难何异。答前约一类。此约多类。又前约身入鬼国此约无端误遇。虽同为鬼难不妨前后各出)七枷锁无畏。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反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音性圆销者谓声尘销灭也。观听反入者谓耳根旋复也。离诸尘妄者谓色等诸尘亦随声销灭。见等诸妄亦随闻而旋复也。诸妄既复以真护彼。能令枷锁断坏。诸尘既灭。以空融彼。能令禁系同虚故云所不能着。

八贼难无畏。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灭音亡声则尘不能隔。尘不能隔则闻性圆遍。闻性圆遍故。寻声所至遍生慈力。遍生慈力故。随处护生应缘化暴。故能令诸众生遇贼不劫。法华大成云。或旷绝幽隘之处。或怨贼冲出之径。皆名险道。道即路也。

九贪毒无畏。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熏闻者。熏修闻性令六根圆通也。离尘者。离诸声尘并六境俱脱也。六境俱脱则幻色无力。六根圆通则真性有力。以无力劫有力自然不能。如云主人若悟则诸客邪不得其便是也。此虽菩萨自所证境。然以下合力故因能令彼多淫众生远离贪欲。众生言多淫者。谓欲习偏重。对境数起。轻而损身丧德。重而亡躯失命。且招来世妻不贞良。眷属乖意。尤其甚者。铜柱铁床等报临终现前。积寒坚冰等狱从头自受。能令远离菩萨之真慈大矣。

十瞋毒无畏。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纯音者离于遍计所执名相。唯余依他所起音声。虽余音声而无染污障蔽之力。故曰无尘。然音既无染无障。根亦无局无碍。如是则根境融为一性。如耳家根境既尔余五亦然。故曰圆融。如前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无对所对者。谓既为一性则根无能对之义而境亦无所对之义自应无有瞋恚。以瞋恚生于对待违拒故也。能令一切等亦由菩萨下合力故。众生言忿恨者。谓瞋习偏重对境莫制。轻则伤气取辱。重则忘身及亲。且致来世被他求砒。为人恼害。尤其甚者。刀山铁橛剑树剑轮等相临终现前。宫割斩斫剉刺槌击等事从头自受。能令离瞋。菩萨之大悲深矣。然瞋为根本烦恼有轻重平等之异。轻则惟是忿怒。重则兼致恨怨。平等则不过恚恼。此三皆随瞋而起。根随相依总一瞋毒。故忿恨众生而言离诸瞋恚。其实忿恨众生亦具瞋恚。离诸瞋恚亦兼忿恨。盖互相显摄耳。

十一痴毒无畏。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温陵曰。痴由妄尘所蔽。无明所覆。销尘则无蔽。旋明则无覆。故于外之法界内之身心凝莹朗彻。离痴暗矣。然此亦属自证。能令之义准上可知。正脉云。具足见惑为昏。具足思惑为钝。具足无明为性障。阿颠迦此云无善心。又痴之最重者也。愚谓昏钝性即是愚痴。盖愚痴以昏暗钝滞为性故。由此所障永绝善心。故称诸阿颠迦。此亦由于痴习偏重迷正知见。小而事理错乱。大而邪正颠倒。且感来世生邪见家。其心谄曲。尤其甚者。王使主吏证执文籍等相临终现前。勘问权诈考讯推鞫等事从头遍历。能令永离。菩萨之妙用神矣(问。水火等境现是苦境可说怖畏。贪瞋痴三随自心行何畏之有。答。有二义故可说怖畏。一者毒是苦因能招苦果。二者对境数起力不自由。盖约信因识果。知畏求离者言之)十二求男无畏。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融形复闻者。谓融销幻形以复真闻。所谓诸根圆拔内莹发光。根身器界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此即事而理也。由即事而理。无违真而应俗。所以不动道场涉入世间。道场指真谛理言。以是法身所依故。世间指俗谛事言。以是化身所遍故。不动而涉正理事无碍境也。复由理事无碍事亦如理而广狭相即。所以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世界指一佛化境。对十方为狭。十方指多佛化境。对一界为广。不坏能遍又事事无碍境也。复由事事无碍身亦随界而一多俱在。所以能供养诸佛。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言法王子者谓现前助佛扬化。将来补处佛位。如易云干父之蛊。有子义也。能令等者谓菩萨以法王之子。余福余慧利及无子诸众生故。按普门品欲求唯约女人。以女人无子有三种苦。一者为自夫所弃。二者为余妇所轻。三者为傍人所笑。怖畏偏重故。今则浑言众生盖是男女俱该。良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故同欲求男。有福有德者富而贤。有智有慧者贵而哲。四美具足。益以见圣惠之无涯矣。

十三求女无畏。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六根互用曰圆。各各无碍曰通。互用故明照无二。无碍故含界无遗。明照无二故立为镜智之号。含界无遗故立以空藏之名。由镜义故承顺如来秘密而明照无违。由藏义故领受如来秘密而含摄无失。能令等者。谓菩萨以承顺诸佛领受法门余功余德利及无女诸众生故。无女而言无子者以女为半子故。良由男承内嗣。女结外亲。有男无女亦非全美。故亦有欲求女者。端正以备女品。福德以致尊荣。柔顺以全妇道。正以有此三者故致众人爱敬。谓端正致爱。福德致敬。柔顺则爱敬并致。是则有相者非有别相。即是有端正相。有福德相。有柔顺相也。女中不言智慧者摄柔顺中。以有智慧方能柔顺。尽坤道备女德故。

十四持名无畏(问。持名出自本心。何所畏耶。答恐其无功及不胜余名皆畏也。今持观音一名福等多名故无此畏)三。

一举众显德。二述由明等。三释疑防问。

初。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

○现在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

○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初显依报之广。此指娑婆。三千大千等统言一佛化境。百亿日月所照处也。

○现住下显众圣之多。拣过去异未来故云现住世间。越三贤超十圣故云诸法王子。六十二恒沙实由菩萨现量所见。非假设之数也。

○修法下显化德各异。修法者自修有法。垂范者垂仪作范。教化众生者成己所以成物。自利便足利他故也。随顺众生谓于三千界内各据一方。随顺一方之机。由此所以涉世方便说法智慧各各不同。如下文所说二十五圣各当其根之类。

二述由明等。

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圆通本根者有二义。一谓诸圆通中独为娑婆本根。以后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此约正对以明本义。二谓观音所得仍为圆通本根。以后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故。此约摄余以明本义。又圆通本根句惟是虚标。下乃出其名体。发妙耳门者。谓开发耳门闻性以成真三昧也。然耳门三昧独称为妙者。以其具含容周遍义故。此门一发摄余门而同己微妙。亦同己容遍。故能令持己一名与彼共持众多名号。福德正等无有别异。是知圆根与不圆根固日劫相倍也。

三释疑防问。

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

○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初释疑。(疑云一名多名。单持共持。以二人之行迹论之有类霄壤。以二人之福德论之不异丝毫。其故何也。防云)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

○由我下防问。(问云。一名唯显一德。多名应显多德。一多迥殊何言无异。防云)由我修习得真圆通。然观音圆通独称为真者。以具圆通常三真实故。反显六十二恒沙王子。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其所得圆通唯似圆非真圆。似通非真通耳。依数别明竟。

三结力显益。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准前标数文云。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盖菩萨身心为能施。十四无畏为所施。今云是名等者。谓如上所说是名菩萨以自身心于十四种苦难众生施无畏力也。此是结力。福备句显益。福护也。备全也。众生者即指八难三毒二求及持名人也。八难众生现遭极苦。畏其性命不保。菩萨则福护而全其性命。三毒众生现起深惑畏其善根当失。菩萨则福护而全其善根。二求众生现缺子女畏其后嗣将绝。菩萨则福护而全其后嗣。持名众生现持名号畏其福德无多。菩萨则福护而全其福德。是皆有以福之。有以备之。则菩萨之利益普矣。依下合而成十四无畏竟。

三兼二胜而成四不思议(问。应身约上合。无畏约下合。文有明言。无可议者。今明四不思议兼于二胜何所据耶。答。文云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是知修证二字。非是圆通以前。观行修证乃是获圆通后。依于二胜历事造修。历位取证。究竟而至于无上道也。况下云。救护众生得大自在。义合同佛慈力。能以无畏施诸众生。义合同生悲仰。然既有义可寻无妨说兼)二。

一牒由标数。二依数别明。

初。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重牒所得故曰又获。谓又以获得耳根圆通也。上合下合即是历事造修。历位取证功圆行满究竟成佛故曰无上道也。不惟能获妙应及无畏力故曰又能。获而言善者上下兼合。慈悲双运一获一切获故。四不思议者正脉云。以下所列德相。至妙不可思至神不可议故。无作妙德者正脉云。拣非有为作意所成。乃任运自在成就。

二依数别明四。

一同体形咒不思议。二异体形咒不思议。三破悭感求不思议。四供佛利生不思议。

初二。

一承体标用。二略出用相。

初。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初获妙妙闻心者。谓菩萨初修耳门三昧。获得能闻心性。超出余门。为妙中之妙故。此当解于动静二结。所闻尽而能闻现也。心精者。谓进解根觉空灭四结。闻心已复精真体故。遗闻者。谓寂灭现前之时。遗彼根中无始虚妄闻性永不现前也。然妄闻既遗。妄见妄觉等亦随闻而俱遗。故云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无分隔故一真圆湛。故曰成一圆融清净宝觉。圆融者。缘起无碍。即随缘义。清净者。湛然不动。即不变义。不变随缘故。如金与金器。故以宝觉称之。故之一字。双承随缘不变二义言之。正以缘起相由。一多无碍。故于一身能现众多妙容。正以清净湛然。真秘斯现。故于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二略出用相(用相无尽。莫可殚述。今下所说乃于无尽中略出少分。观下其中二字可知)二。

一现相表法。二变容救护初。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初能现妙首。其中者即指众多妙容之中。多少不定故曰或现。一首乃是本数应不须现。慈威定慧不定故无妨说现。二臂二目等准知。又首则本数唯一故从奇数而增。展转以至百八。又展转以至八万四千者为对烦恼尘劳数也。烁迦罗此云坚固。刀伤斧斫无能坏故。若作表法者。首是超出义表自利行。自利独善故初以奇数表之。展转以至百八又展转以至八万四千者。表菩萨自能超出百八烦恼及八万四千尘劳。自利行满也。

○二臂下能现妙臂。臂则本数是二故从偶数而增。数极百八又极而至于八万四千者。准首可知。母陀罗此云印。谓臂各有手手各结印故。若作表法者。手有护持义表利他行。利他兼善故初以偶数表之。数极百八又极而至于八万四千者。表菩萨护持众生令脱百八烦恼及八万四千尘劳。利他行圆也。

○二目下能现妙目。目之本数有二有三。二如常人。三如摩醯首罗。故从双数单数而增。增至百八又增而至于八万四千者。为对三昧及法门数也。清净宝者。绀目清净如琉璃故。若作表法者。目取照见义表权实二智。权智觉他实智自觉故。以双数及单数表之。增至百八又增而至于八万四千者。表菩萨以权实二智自觉觉他。自他共证百八三昧及八万四千法门。觉行圆满也。

二变容救护。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慈者摄授义。谓应摄授者即现慈容而摄授之。如对善人及正天等。威者折伏义。谓应折伏者即现威容而折伏之。如对恶人及邪魔等。定者静住之容。为对妄心驰散机故。慧者观照之容。为对愚暗昏住机故。变易不定故各置或言。又慈则首臂目三皆慈。说摄授秘密神咒。摄授善人及正天等令其增进。威则首臂目三皆威。说折伏秘密神咒。折伏恶人及邪魔等令其远离。定则首臂目三皆定。说静住秘密神咒。对治妄心驰散众生令其摄念。慧则首臂目三皆慧。说智照秘密神咒。对治愚暗昏住众生令其观心。然既折摄并示。止观双形。无苦不救。无生不护。故云救护众生。灭恶成善势如游刃故曰得大自在。此等皆于一身中现故名此为同体形咒。大悲忏文云。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是也。同体形咒不思议竟。

二异体形咒不思议。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闻思者六性举二。以元是一体。单举复举皆各总摄。随便俱得也。脱出六尘者。谓反闻功极六性圆湛。尘不能缚也。声谓音声喻闻性。垣谓垣墙喻六尘。度谓度过喻脱出。言六性脱出六尘而尘不能缚。如音声度过垣墙而垣不能碍。法喻历然可对。故我妙能等者。正以尘不能缚对缘斯现也。现一一形者对异机而现异形。诵一一咒者于异身而说异咒。故名此为异体形咒。或现身脱其苦恼。或说咒随其愿求。故云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无畏同前十四。但应分冥显耳。是故十方等者因德立称。称遍十方尘国者。正见菩萨实德感孚。无远弗届。岂独所谓声名洋溢乎中国已也。

三破悭感求不思议。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本妙圆通即指耳根圆通。由来自具离浅圆之三义故以本妙称之。然妙虽本具但以六结未解三执尚缚不得清净。菩萨以修习力解于六结越于三空自成清净本根矣。本根既净则一切无著。以此相感。故于凡所游处能令众生以自身所佩珍宝而奉施之。如普门品无尽意菩萨解颈珍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即其证也。求我哀愍者恐其不受则施福不能成故。如普门品观音不受无尽意重求。观音仍复迟疑。必待佛言当愍此无尽意等而乃受之。即其证也。正脉云。众生悭心最为难破。舍心最为难发。求心不可强致。今所过即感众生破悭舍施哀求。是诚不思议威神所使。若究其深源。但由所习耳根清净无著便能相感如此。据此则触事染着守财悭吝而怨人不我供者。亦应知所反矣。

四供佛利生不思议。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旁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以根性为因心因即同果。故曰我得佛心。缘结解成妙悟悟即同证。故曰证于究竟。既悟证等佛则无德不备。无法可着。故能以珍宝等物供养如来。盖以德备故能有。无著则能供。如普门品观音受璎分作二分。一奉释迦一奉多宝。即其证也。旁及者非正供。乃以所作施福回向法界众生。令其有求皆遂。如普门品观音受璎供佛乃为愍诸四众。及于人非人等。即其证也。然法界六道亦该四圣。统论所求不出二种。一者世间乐。二者出世乐。今妻子之求局在欲界。三昧长寿通于色空。以长寿不止人间寿考而仙天长报皆是。三昧虽通出世。然既列于妻子长寿之间且约世间三昧论之。此属世间之乐。如是乃至超略三乘权果。一乘实果亦可遂求。故曰求大涅槃得大涅槃。此乃出世之乐。且世乐有数。非可妄求。况出世无为。岂能遽得。今以菩萨不思议力能兴广大最胜供养。并作广大最胜回向。遂令法界众生有求皆遂。是知庙祀遍于寰区。礼念通乎上下。无足异矣。正脉云。三十二应法施也。十四无畏无畏施也。四不思议二施兼财施也。所谓檀含万行者信矣。总上历述二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初应问结答。佛问句按定佛问。我从下正以结答。动若迩遥静无边际。闻性无遗故云圆照。依此圆照闻性以成正定。故曰三昧。此乃出其定名。心字仍指闻性。隔垣能听十方无碍故曰自在。缘此自在心性以为观体。不逐外境一味反闻故曰入流。因此入流之修以为观行。依体立行借行显体行成体备故曰得三摩提。此乃明其修相。设欲成就菩提依此圆根。较彼不圆之根日劫相倍。故曰斯为第一。

○世尊下引显超胜。彼佛即古观音也。因见我昔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故叹以善得圆通。言善得者以较之余门费力少而收功多故。记以同名者一显师资道合。一显所得真实。必于大会者一令海众同证。一令同行效修。此自利超胜也。观听圆明者。谓反观听性复真遗闻。十方圆照一时明了也。明不徒明必能寻声圆应。由是十方众生咸知称念。故令观音之名遍十方界。此利他超胜也。自利利他一耳门而俱备。所谓成就菩提斯为第一者信矣。又二十四圣虽各说第一。而云如己所证知非通修之法。今观音直说第一而不云如己所证者。显是通修之法。此不待文殊已自寓拣别意耳。总上众说本因竟。

三文殊拣选三。

一如来先现瑞相。二敕令文殊拣选。三文殊奉旨说偈。

初三。

一悟体含用相。二乘悟起修相。三行成果满相。

初三。

一表根性体用。二表余门体用。三表耳门易悟。

初。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

事论则众圣各说本因华屋有门可入。自佛他佛皆生欢喜故各放五体之光。以示自庆。互灌佛顶及众顶者。既示自庆。又示庆他。盖以圆通之门既启则诸佛本怀可畅。一切众会可接均可庆焉。若作表法者。世尊本佛表此界本根。本根既启。则修因趣果安住无畏。故以师座表之。不惟安住无畏且五根并脱。故以五体同光表之。远灌佛顶者表上与诸佛同一慈力。及灌菩萨顶者表下与众生同一悲仰。良以本根既启体必含用。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者于此可见。彼诸如来乃他界之佛。表余五根同具此性。一根反元五根并脱故亦以五体同光表之。来灌佛顶及众顶者。亦表上合下合义也。据此则五根虽不及于耳门。犹远胜乎尘识等诸圆通矣。

二表余门体用。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

事论既生佛同庆天地亦应呈祥。故使林木池沼皆演法而交光也。若作表法者。林木池沼皆演法音。表尘识等皆具圣性。既皆具圣性则门门互通。故以交光相罗表之。得此光者可以严体摄生。故以如宝丝网表之。盖宝取庄严义。网取摄持义也。

三表耳门易悟。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事论则既见生佛同庆又见天地呈祥故皆得未曾有。从此发心永无退转故成金刚三昧。若作表法者。大众乃此会之众表本界之机。本界之机一闻耳根圆通则机教相投。故以得未曾有表之。既机教相投则易得悟入。故以普获金刚三昧表之。前云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即密指耳根圆通。是知能表所表俱称金刚三昧。但能表唯约发心不退。所表乃取断障无碍。浅深异耳。然此已上三科。表法胜劣历然可明。知此义者则无劳文殊更拣选矣。悟体含用相竟。

二乘悟起修相。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

事论则会众受益。故致天雨宝华而作供养之具。间错纷糅者。谓青黄赤白相间错落。纷然杂糅。虽攒华簇锦未足方其美也。若作表法者。既悟耳根圆通则性天湛朗。依此修因则万用俱含。因果该彻。故以天雨宝莲表之。论行布则住行向地四位迢然。故以青黄赤白表之。论圆融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以间错纷糅表之。清凉云。万行纷披。比华开锦上。亦斯义也。

三行成果满相。

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事论则四华在空交映而成七宝之色。如雨遍界弥漫而隐山河之形。故曰俱时不现。然山河既已不现铁围无复突兀。故惟见十方尘国合成一界。际斯瑞应诸天庆赞。故又闻梵呗咏歌自然敷奏。梵呗谓梵音呗赞。咏歌谓吟咏歌唱也。若作表法者。乘悟起修则从真涉俗。故以虚空成色表之。从真涉俗则即俗即真。故以山河不现表之。既真俗互融则妙合中道。故以尘国合一表之。住果摄生法音普被。故以梵呗咏歌表之。随缘而应任运而说。故以自然敷奏表之。敷奏谓敷宣节奏也。合上科观之。则修因证果之相已先兆其瑞矣。如来先现瑞相竟。

二敕令文殊拣选二。

一通论随修似不须拣。二别就本机应须拣择。

初。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

现相表法密示难明。应须显说故如来告文殊也。佛不自说者。以归元无二无可拣择。拣则成偏。自教相违。以今经所说是圆教故。必告文殊者。以方便多门不拣则滥。拣则须智。文殊独檀以诸经皆推文殊为大智故。前虽粗闻未及谛观。故教以汝今观此。盖必如闻而观乃悉其所证之实故。二十五圣皆称无学者。有二义。一约远本。二约本法。约远本则久证佛果示居因门。如观音菩萨过去为正法明如来是也。约本法则悟证齐佛。即同修证。以圆顿行人修即无修故也。各说等者谓各各自说最初入手成道方便。如根尘识等各据一门是也。皆言等者。谓诸圣皆言自所修习为真圆通。如二十五圣各称第一是也。实无优劣者。有四义。一方便多门归元无二。如千迳九逵咸会王城故。二通论十方各随方宜。如香积味尘不瞬眼根等。三宿习不同各选易入。如空生旷劫心得无碍等。四惑习不同各选对治。如火头多淫佛教观火等。是知对症即称良药。易入便属妙门。况夫根随方利。摄化不专一道。圣性平等究竟宁有二致。既无优劣则在前修习。如富楼那从旷劫来辨才无碍等。在后修习。如优波离随佛逾城出家受戒等。亦复无有差别。故统言实无优劣及前后等。据此则二十五门似应无所拣矣。

二别就本机应须拣择。

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

○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初正为阿难。欲令开悟须选对机之门。故特命文殊决择于二十五行之中谁当其根。后文殊偈云。堪以教阿难。正应此意。

○兼我下兼为未来。灭后根钝开悟犹难。此界众生耳根偏利。设不对根纵有入菩萨乘求无上道者。亦难究竟。故又命文殊决择何方便门得易成就。后文殊偈云。及末劫沉沦。正应此意。敕令文殊择选竟。

三文殊奉旨说偈二。

一经家叙仪标说。二文殊详演偈颂。

初。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旨意也。佛敕拣选意在开悟阿难。遐益灭后故曰慈旨。至尊有命智臣宜承。故文殊遵奉而偈对也。座起礼佛者受命常仪。承佛威神者说仗佛加。盖以二十五圣。文殊齐肩者衍有其人。非仗如来威神焉敢自行品量。不以文对而以偈对者。贯华易持令闻已而思修也。

二文殊详演偈颂三。

一预开选端。二通拣余门。三独取耳根。

初三。

一泛明从真起妄。二略示返妄归真。三承明应须拣选。

初。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觉海二字法喻双彰。如吴兴云。真觉之性譬如大海是也。澄圆圆澄义通法喻。喻中谓海性澄清圆现万象。法中谓觉性澄湛圆含万有。但海之澄圆易见。觉之澄圆难知。欲令即海明觉故通以澄圆目之。此即寂而照也。又海性虽圆现万象而澄清不改。觉性虽圆含万有而澄湛不移。故又以圆澄目之。此即照而寂也。即照而寂则觉性元妙。以妙即不变义故。即寂而照则觉性元明。以明即随缘义故。然既曰元妙元明。则一念不生法尔具足。若乃起心欲照则是瞥起无明。由此转生业识而成所有之相。如前云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是也。所立等者。谓所相既已妄立又复生汝妄能。(见分)反将所欲照之性益成晦昧。故曰亡也。迷妄等者。谓所照之性既亡则性觉真空迷于妄惑之中。举体全成顽虚故曰有空。如前云晦昧为空是也。依空等者。谓空见相对坚执欲缘。其奈空体本不可缘。由坚执故遂于虚空之中妄见有世界之相。故曰立界。如前云空晦暗中结暗为色是也。想澄二句乃别明依空立界之相。言世界有二。一谓妄想澄凝结成国土名器世界。二谓知觉运动揽为众生名情世界。又此虽情器具足且约本识中细相言之。不言粗相者。为示迷途未远见归源之易故。

二略示返妄归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上云迷妄有虚空则虚空生于觉心中也。然人皆知虚空为大而不知觉心更大。若以虚空与觉心较之则虚空如沤。觉心如海。故云如海一沤发。又以海喻心以沤喻空者。有二义。一者海体唯一沤乃有多。喻心唯一体。空有多方。仍复以一沤喻一界之空为最小也。二者海体常住。沤相起灭。喻觉心绝待。虚空待成。仍复以一沤喻一界之空为至妄也。有漏二字即前之情世界。微尘国即前之器世界。前云依空立界。此云皆依空生。盖是重牒前意以显其较之虚空益最小而益至妄故。然虚空既如一沤。因沤之易灭便知空之本无。空且本无况复三有情器。又在虚空之中岂真有哉。知此意者则情器双超。空色俱尽。真归元之要诀也。

三承明应须拣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初二句明对根须选。言果能如上顿悟当下归元。则觉性本无二致。但众生根器不齐。而对机方便乃有许多门路。诚不可以不选也。

○圣性下明难易须选。言成圣之性无法不通。或以六根顺性而修。或以尘识逆性而修。俱为方便。但初心欲入三昧有迟待多劫。有速经少时。难易自不同伦。又不可以不选也。通上预开选端竟。

二通拣余门四。

一拣六尘。二拣五根。三拣六识。四拣七大。

初六。

一拣沙陀色尘。二拣陈那声尘。三拣香严香尘。四拣药王味尘。五拣䟦陀触尘。六拣迦叶法尘。

初。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色想结成尘者。言唯色不能成尘。必因识想坚执交相结缚而有染蔽之义。乃成尘故。既已成尘则染蔽本根。于彼精真了然之性不能明彻。其犹久客他乡虽还家有路而不知也。如何等者言圆通唯明彻可入。如何以不明彻之色尘而能于是获得圆通。是固不待辨而知其难矣。

二拣陈那声尘。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音声二字离释则屈曲为音。径直为声。合论则音声者。谓具音之声唯取屈曲义故。杂语言者。谓依彼具音之声杂出而成众多语言也。伊犹彼也。但伊二句。应作一气读之。谓但彼名句义味。诠显各别。一名不能含于多名。乃至一味不能含于多味。是固知声尘之不圆耳。此中曰名曰句曰味者。名诠自性。如云火唯是烧性。句诠差别。如云艾火非炭火等。此二皆为能诠。味即是义乃为所诠。能诠中不言文者。以彼但是名句联合非别有体故。所诠中不言理者。以彼但是悟后方知非方便故。又理能遍含兼之则拣义不成。故但言名句味也。末句言既非遍含。则违圆通。云何以是能获。盖反言以拣之。

三拣香严香尘。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者。谓香尘必待合于鼻中方能知故。离则元无有者。谓不合于鼻则香相元无所有。是香尘固不恒矣。不恒其所觉者。谓香既或有或无不得常恒。则根中觉性亦不能恒现也。不言嗅而言觉者。以元是一体可互说故。又鼻舌身三皆合中知。俱得言觉故。末句言圆通以觉性为体。若以香观则觉且无恒。云何依之而能获耶。

四拣药王味尘。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者。谓味尘体性非本然自有也。要以味时有者。谓既非本然要必待味合之时方能有故。味合方有。不合则无。是味尘先且不恒一矣。末二句言味既不能恒一。况根中觉性自然不能恒常一如。云何依之而获圆通。固知其不能耳。

五拣䟦陀触尘。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首句上触字指触尘。即冷暖涩滑违顺等相。下触字指色尘。谓身根所触着之物色。意言冷暖涩滑违顺等相必以身根所触着之物色乃得发明显现。次句言设无所触则不能发明触尘之相。故与上之二尘同为合中知也。末二句言初心贵专。今触尘既合时方有。离时便无。其体性尚非一定云何依之而能获圆通。

六拣迦叶法尘。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正脉云。法尘非外五尘之实质乃五尘落谢影子。唯意所缘。属独影境。故称内尘。凭尘下不依正脉义释。正脉以起意缘时但专一境名为凭尘有所。今谓凭尘者。既属内尘必凭外尘落谢也。既凭外尘落谢必有所落谢之影方称内尘。是则外尘为能谢。内尘为所谢。但外尘有五落谢必有先后。内尘亦五影子非无甲乙。如是则能谢所谢二皆五相历然。非能互遍互涉。然尘且不圆云何能获得圆通。宜在所拣矣。拣六尘竟。

二拣五根(耳根中选。故拣中唯五)五。

一拣那律眼根。二拣周利鼻根。三拣憍梵舌根。四拣毕陵身根。五拣空生意根。

初。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首句纵许洞然。谓纵许其照境分明洞然不混也。次二句夺其有亏。准前云。前方全明。是总约正前方及前两隅而言。后方全暗。是总约正后方及后两隅而言。观其全字可知。今云明前乃唯约正前方言。不明后亦唯约正后方言。以皆无全字故。四维乃是四隅。前方二隅能明。后方二隅不明。故云亏一半也。不言左右旁观者。偈略难收。可以口会。如云既明前不能明后。而四维又亏一半。纵使左右旁观统论功德亦唯三分之二。既阙一分即不圆通。故以云何句拣之。

二拣周利鼻根。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者鼻中气息。出入通者谓出而送旧则通于外。入而嗅新则通于内。如前云有出有入是也。然出属过去。入属未来。出入少停之时名曰现前。无交气者无有交接之气。既无交接之气则无功德。如前云而缺中交是也。据此则三分论功缺于一分。已失圆义。况夫出入支分。现前断离。三际不相涉入。又失通义。云何以是而获圆通。明知其不易耳。

三拣憍梵舌根。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首句言舌非入味。无有端由生觉。次句言必因味尘方生觉了之性。三句言味若亡时了性依然无有。此即同前觉不恒一故亦以云何句拣之(问。耳根离声闻静许其为常。今舌根离味尝淡何不许耶。答。静非是声故离声犹可闻静。淡本是味。故离味迥无所尝。此二性常不常之异也)。

四拣毕陵身根。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所触即指触尘。前云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今身根亦然。故云与所触同。谓身之觉性亦因所触物色发明显现。设无所触不得发明。文殊妙辨省词取例为言也。次句各字通指能例所例。直拣其不是圆通觉观。(初心起修名觉。后心相应名观)故云非也。涯量句出尘拣意。谓此身之与触合有离无。其性不定。与彼圆通妙体涯际分量不得冥合契会。理在可拣故。末句结拣可知。

五拣空生意根。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知根谓能知之根。即意根也。意根即是末那。恒审思量与彼意识乱思。粗心难辨故云杂也。湛了终无见者。谓依之修习欲求澄湛明了终不可见。如是则妄想念虑尚不可脱。云何能获圆通。是不可以不拣也。拣五根竟。

三拣六识六。

一拣舍利眼识。二拣普贤耳识。三拣孙陀鼻识。四拣富那舌识。五拣波离身识。六拣目连意识。

初。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识见者。眼识缘境随念粗略。无多缘虑略同根性缘境故无妨说见。杂三和者。谓内依根及根性外托色尘。内外交杂。三缘和合而得生故。诘本者。于三缘中穷诘其本也。穷诘其本三处都无。一者不从根生。唯根无尘不自生故。二者不从色生。色尘无知非识因故。三者不从性生。性澄识动不相类故。既三处叵得。则虚妄无实。故称非相。自体即识之自体。缘合似有。诘本实无。是先且无有定实。依之修习终无实果。故末句以云何拣之。

二拣普贤耳识。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首句谓识心称性。同性圆闻。故能洞彻十方自在无碍。生于大因力者。谓由菩萨多劫修习广大愿行所感生故。修习此等法门须是深位菩萨。初心浅修攀仰不及。故不能入。末句结拣可知。

三拣孙陀鼻识。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鼻想者。如观鼻端白引起鼻识。自想鼻中气也。本权机者。谓原佛教观本为对治难陀散心。权设机用非鼻识本有机用故。次二句言所谓权机者。只为摄其散心令住一境。若果住一境而一境便成心所住处。是心有定在矣。末句言心有定在则不圆通。云何能获也。

四拣富那舌识。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前二句言舌识说法。唯是拨弄音声及于文字。不合得大开悟。而富楼那所以得大开悟成阿罗汉者。乃是先劫久成辨才独擅说法。适今时节已至因缘会遇故能尔耳。后二句言初心若依说法。而所说之法惟是名句。尚属有为不相应行。非是无为无漏之法。有乖圆通。云何能获。

五拣波离身识。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持犯者谓身识不起杀盗淫事。执持犯戒之罪。不令犯故。初心依此但能约束其身。不过执身不动。设若非身所摄。如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等。则识无所从束。是知身识执持尚不遍于口意二业。况夫菩萨清净律仪。乃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切法门。自然不遍故云元非。谓本来非遍也。不遍则不圆。故承此以云何句拣之(吴兴问云。波离执身次第执心。俱得通利。今何但云束身。今疏答曰。此约初心言之。大凡初心持戒先断淫杀盗妄。妄犹可缓。而最所宜急者唯淫杀盗耳。但执心诚难故先以身识束身。如身识不起邪觉离于恶触。自然无复杀盗淫事。是为束身。至若心动淫杀盗机。口出妄言绮语等。非不欲断但非身识能持。人不尽皆波离。岂能依此入圆。岳师答词。正脉已云混淆不录)。

六拣目连意识。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首句言目连神通虽由旋识复湛心光发宣。而究其深本乃宿因久修。观其初遇佛时须𩬊自落袈裟着身足知其有由来矣。次句言既由宿因。与彼现前法尘上所起分别意识了不相干。故云何关法分别也。念缘句言法上分别乃属妄念攀缘。虽依法尘实托外物。若离外物则法且不有。何况于识。故云非离物也。末句言既不离物则被物所局。云何能获圆通。拣六识竟。

四拣七大七。

一拣持地地大。二拣月光水大。三拣乌刍火大。四拣琉璃风大。五拣空藏空大。六拣弥勒识大。七拣势至根大。

初。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而观。则地性坚碍非初心便能通达。是必久修乃通。此拣体析观也。若以平地为功。则平地有为非顺圣性。是必平心乃顺。此拣平地行也。据此则观行俱失圆义云何能获圆通。

二拣月光水大。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者。如月光童子初观身中水性无夺。次观与香水海等无差别。如是皆由想念成境。及乎出定唯身无水。足知其非是真实。若必欲契会如如之理。须待证水合空得无生忍。非初心觉观可能。盖以如如之理离念不动。一有觉观动相现而如如隐矣。末句拣意可知。

三拣乌刍火大。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而观。如乌刍瑟摩者乃因厌欲而见有火相。设无厌欲之心则火相便无。是知观火之法但为多淫者一时对治非真能离欲也。然初心不尽多淫之机。岂必藉此以为方便。纵使藉此初心亦非真离。云何能获圆道。信知其不易耳。

四拣琉璃风大。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如琉璃光者。初观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次观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乃由动入寂也。由动入寂相待成观。故非无对。既非无对。自是有对之法能所角立。岂称无上觉体。自应非是。既非觉体因果不类。以圆通即觉体故。云何句准上。

五拣空藏空大。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以空性观者。如虚空藏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等也。然虚空以昏冥钝顽为相。自体先且非觉。非觉即是无觉。既无觉知即异菩提。以梵语菩提此云觉道故。既异菩提则圆通难入。故拣其云何能获。

六拣弥勒识大。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者。如弥勒菩萨谛观十方唯识。以识性为因心也。但所观之识生灭不停。是自体先非常住。而存心观之其犹蒸砂作饭。乃属虚妄。故拣以云何获也。

七拣势至根大。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凡有动作皆属行阴。故曰诸行。一涉迁流即非常住。故曰无常。而念性亦属行阴迁流。同为无常。故云元生灭也。以此为因。生方见佛。未为不可。若欲现证圆通。成常住果。则能感所感性自悬殊。故末句拣之也。

(问。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耳根亦在其中何乃并拣。答。势至虽都摄六根却不以根性为入门。及取念佛求生已落行阴。故在所拣)。

(正脉云。通论二十四圣深证必等观音。而原其入门略有四义当拣。一者不对方宜。二者不便初心。三者别有资藉。四者非常修学。反显耳根对方宜。便初心。不劳资藉。通常可修。至下偈中自见)。

通拣余门竟。

三独取耳根四。

一正对方宜。二不劳资藉。三可常修学。四最便初心。

初三。

一对方定宜。二叹人显法。三斥迷教修。

初。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既拣余门宜定本根。故重以启白世尊。欲定本根须对方宜。故先言佛出娑婆。准维摩经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佛菩提树而作佛事。乃至或以圆林台观。或以虚空影向。或以音声语言。或以寂无言说。各随方宜。教体不同。今就娑婆言之故云此方教体。而言真者。以是三根普被合界咸宜。拣彼偏对一机不名为真故。清净在音闻者。三真实中一有不备则非清净。以有碍有局则浊而不清。有生有灭则染而非净故。据此则音闻二字乃取对音之闻。以惟音无闻非真教体。故前陈那声尘已在所拣。欲取三摩指初心习定之人。实以闻入者。确指耳门独为娑婆本根。舍此则三摩难成故(问。能诠教体门中首取声名句文。今何偏取闻性。反遗音声。莫是清凉圭峰犹未识楞严旨乎。答清凉立教体为十门。前劣后胜。音声既列于首已显非真。至圭峰束为四门。而声名句文但是随相门中一义。然既曰随相知是权宗假立。唯识似真。归性分真必是无碍。乃为究竟真实教体。今闻性具三真实正是无碍。则文殊所选与清凉圭峰若合符节。故无妨偏取)对方定宜竟。

二叹人显法二。

一叹人殊胜。二显法真实。

初。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初自利圆满。解六结越三空二死不系故曰离苦。超世间并出世一切无碍故云得解。良有二义。一诚也。乃指实之词。如云离苦得脱。诚哉不虚者。唯观世音耳。二善也。乃赞美之语。如云善哉观音。其自利已若此矣。

○于恒下利他殊胜。正脉云。劫数恒沙则时为极长。显常也。国数微尘则处为极广。显遍也。得大自在。义摄三十二应及第一不思议德。以三十二应后有无作妙力自在成就之语。第一不思议后有救护众生得大自在之言。无畏施生。义摄十四无畏及第二不思议德。以十四无畏后有施无畏力福备众生之语。第二不思议后有能以无畏施诸众生之言。妙音二句乃足上三十二应及前二不思议中说法说咒之音。以上言入微尘国似有现身现形之义。却无说法说咒之音。今乃补足以显身说并示。妙音者。同体形咒一音而含众妙。观世音者。异体形咒观世而现殊说。三十二应破他障而现梵音。应说即说不失时而称海潮。十四无畏惟是冥应。故不配音也。准普门品更有胜世间音。乃总上四音显世音莫及。今举别略总耳。救世二句义摄后二不思议德。以世人悭贪积聚患得患失。妻子长寿所求不遂。皆致不安。而第三不思议中破悭感求。第四不思议中有求皆遂。则救世悉安宁。至云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则出世获常住也。此皆观音自陈中意。文殊错落言之。欲令求圆通者仰慕其人而法之也。叹人殊胜竟。

二显法真实三。

一圆真实。二通真宝。三常真实。

初。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我者文殊自谓。启如来者欲显真实求佛作证故。次句言欲求真实本根诚如观音所说。是文殊先以总许非指下偈。以下偈所说非观音自陈中意故。譬如一偈。乃文殊取前耳根功德中如耳周听十方无遗之义。以显圆真实义也。权借闻鼓一事以例闻一切声。故云譬如。静居者拣非闹时。以闹时闻虽常圆不自觉故。正脉云。十方俱击鼓者一时同击也。十处一时闻者闻无先后也。末句乃就此以克定其为圆。且是真圆实圆非虚妄说圆者可比拟故。

二通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向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初拣五根皆局。目指眼根。非观障外者如隔窗纸不见外之物色。隔皮肤不见内之脏腑。是局而非通也。口鼻亦然者但例其局而非通。非例其不见障外。故孤山谓口鼻二句语倒。若将下句为上其义方顺。以三者俱是合中知故。隔离不通亦名为局。又口字应是舌字。以舌在口中用口代称故。心指意根。恒审思量略同意识故名为念。如前云。知根杂乱思是也。纷无绪者被念所杂。唯觉生住异灭纷然无有头绪。如前云湛了终无见是也。如是则想念尚不能脱岂能通乎。

○隔垣下显耳根独通。隔垣听音向者。如中隔墙垣闻环佩声。是障不能局。遐迩俱可闻者。如动若迩遥。静无边际。是离亦能通。障不能局则眼根莫比。离亦能通则三根莫配。且静无边际不同意根湛了无见。故五根所不齐也。据此则五根皆局。唯耳独通。是通可谓真且实矣。

三常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初对声显常。(此取击钟验常中义)音声性动静者。如前罗睺击钟。正击之时则音声性动。击久声销则对动说静。是唯一声性形显而有动静相故。闻中为有无者。谓动静二相于闻性湛然体中循环代谢。动则历然有声为有。静则寂尔无声为无。世人颠倒不知此义。因于无声之际则号无闻。殊不知无声之时更觉闻性无边无际。故曰非实闻无性也。声无二句谓如上所说声无之时闻性既无有灭。例知声有之时闻性亦非有生。是知闻性湛然以任声有声无。而自体了无生灭。既了无生灭是二相圆离。拣非对断说常。为虚为妄。故曰常真实也。

○纵令下就梦显常。(此取引梦验常中义)言世人不知闻性常住。将谓梦想之境唯是独头意识所现。于彼外境全无所思自应全无所闻。闻性应灭。殊不知纵令在于梦想于外境全无所思。而此闻性亦不为彼无思即便灭无。如前梦人闻舂捣声惑为钟鼓。自怪其钟为木石向。据此则梦想之时依然因闻有思。所谓无思者但是无境可闻。岂是闻有灭耶。

○末二句预防疑问。(恐承上问云。尘识不常姑置勿论。至于七大五根岂尽不常。乃独许闻性自得常义。故文殊以下偈防之)言七大皆属觉观。如前云。若以地性观等可知。既属觉观乃出自意识思惟。全堕生灭。岂是真常。至于身之觉性。心之知性。皆不及于梦中。以真能觉知即不成梦故。眼等三根例此可知。故不更言。是则五根亦非真常明矣。通论三种真实。略有三相可喻。圆真实如杲日当空万象俱照。通真实如无热分流四河遍利。常真实如太虚无形三际莫坏。由此故能三根普被。合界咸宜。而为真实教体。叹人显法竟。

三斥迷教修。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初显耳根偏利。承上既具三种真实便可依修。况今娑婆国中。凡有理事皆以音声言论而得传宣发明。则耳根偏利可知。

○众生下斥迷闻循声。言既耳根偏利。一切众生皆应从此悟入。所以不尔者皆由众生自迷本有真闻。一味循声流转。不唯众生。即如阿难纵有强记不免循声流转落于邪思。阿难且尔他可知矣。

○末二句教亡所入流。言众生与阿难所以不能开悟者。岂非随彼所缘尘相。自成沦溺。想必是也。既知必是则应亡其所相。旋彼流转之性还复真闻。便可以渐次增进而获真实无妄性矣。正对方宜竟。

二不劳资藉四。

一诫听出名。二指过劝修。三显法要妙。四结示不资。

初。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首句呼其名而诫之曰。汝今果欲旋流应当谛听我语。次句下言旋流之法不易可说。汝果谛听我当求佛加被。乘仗佛之威力为汝宣说。汝亦当生难遭想也。所说旋流之法略具五名。一曰金刚三昧。谓以此断惑无惑不断故。二曰王三昧。谓以此降魔无魔不降故。三曰如幻三昧。谓依此修行修即无修故。四曰不思议三昧。谓依此显理理绝言思故。五曰佛母三昧。谓依此成佛佛无不成故。具此五义名真三昧。以不劳别有资借故。

二指过劝修。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首二句出因。法华经佛云。我与阿难同于空王佛所发心。我常勤精进。阿难常乐多闻。据此则阿难从空王已来。所遇之佛数等微尘。一一佛所皆以多闻之力护持法藏。故曰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也。秘密有二义。一别指深法。意显深法尚闻况复浅者。显无法不闻故。二通该浅深。意显一闻异解彼此不知互成秘密故。

○次二句指过。先字宜作早字。言阿难位在初果方断见漏。欲漏全在。至究其所以不能早除之故。只为一向畜积多闻。循尘流转而为过误。是知不解旋流不唯闻于世法乃至闻于佛法。不唯闻于佛法乃至闻于秘密深法皆为循尘流转。总是畜闻成过误也。

○末二句劝修。言既知畜闻成过。与其将耳闻以持诸佛佛法。何不以耳闻以观自己闻性。不几犹为要妙乎。

三显法要妙三。

一法说。二喻明。三结合。

初。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初一解六脱。(此显要义)闻非二句。言元一精明本无妄闻。而妄闻非自然生乃是因于声之动静黏湛发听。揽声成根而有闻之名字。是动静根之三结具矣。旋闻二句。言若能旋观闻性自应亡其声尘。故云与声脱也。声尘既脱动静双亡。而能脱之根性不复名闻。故曰欲谁名也。欲谁名其为闻。应无可者是动静根之三结解矣。一根二句言一根既已返本还源。觉性现前。不复循尘结根。则六根俱成解脱。如后云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是也。

○见闻下从体现用。(此显妙义)见闻四句乃重明上意以起下净极光通之义。言本一精明起于虚妄见闻。如依净目起于幻翳相似。由于虚妄见闻变起三界依正。如因幻翳变起空华相似。今闻性既已复还本源。六根俱脱。是幻翳之妄根除矣。幻翳既除空华不有。是三界之妄尘销矣。根除而性无偏局。尘销而体无垢染。故曰觉圆净也。净极二句言虽觉得根除为圆。尘销为净。但既有能觉所觉还名为结。是虽曰圆曰净。而未至极圆极净。盖必至觉所觉空空所空灭寂灭现前。乃为极净。净极而光自通达乃为极圆。其犹云开月现。光照万方。合前一根返源六根解脱观之。彼为要之至。此为妙之至也。寂照句言所谓光通达者。以此光乃即寂而照。称性含虚。圆通极致。尽于是矣。

○却来下涉世无碍。却犹退也。言既得全体。复获大用。则是已齐佛果。若乃不欲取证。乘愿涉世。是曰却来。谓却退而来。涉世度生也。已越三空。依三空而观世。全有全空故曰犹如梦事。识此意者。则终日度生不见有生可度矣。摩登二句乃激发阿难之语。言汝当时若能如此观世。则摩登伽女居然为在梦中之人。而先梵天咒亦只是梦中之语。梦中之人不能交梦外之形。梦中之语不能牵梦外之心。纵欲留汝之形谁其能哉。然往者不谏。来者可追。自后其知勉夫。

二喻明。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巧幻师喻真性。以真性有随缘之用。如世幻师有工巧之术故。男女喻赖耶。以赖耶乃真妄和合。如世男女有和合义故。以是随缘而成故喻以幻作。诸根喻赖耶见分。结六根而分为六性。映六尘而名为六精。故以动义喻之。一机指所幻男女。中有消息喻赖耶真妄和合中有动相。动相才起见分俄兴。如彼所幻男女消息一抽诸根俱动也。息机喻旋闻返源。旋闻返源赖耶不动。故以归寂喻之。既已息机归寂。则所幻诸根及所成幻事俱时销歇。故曰诸幻无性。此喻赖耶不动见分斯寂。根除尘销觉体圆净。如前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是也。

三结合。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首句言六根中性。亦如幻人之诸根是也。精明即是赖耶。依真而起。合上喻中男女乃幻师所作故。依此分为六性和合根尘故曰成六和合。此六和合由于赖耶一动。合喻中男女根动由于一机抽故。一处成休复者。旋闻返源赖耶不动。合喻中所幻男女息机归寂然也。赖耶不动见分斯寂。故曰六用不成前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今既六用不成。则想所依相不有。想所依相不有则识所依情安寄。故曰尘垢应念销也。所依之相情既销。能依之识想亦复不立。此正合喻中诸幻成无性耳。后三句喻中无文。不必强合。圆明净妙即是精明觉体。前但以不受根局名之为圆。此复以不受尘蔽名之曰明。又前但以尘销无染名之为净。此复以识尽想空名之曰妙。粗相三结已解。细相三结未尽。故曰余尘。言余有微细结相。如空中尘。前疏所谓未至极圆极净者以此。诸语词。言既有余尘还须崇尚于学。进解后三结也。明极者。寂灭现前净极光通之义。即如来者。虽非历事造修悟证已齐佛果。按法说中此下更有涉世无碍之义。乃为激进阿难而发。合中不出勿烦强赘。显法要妙竟。

四结示不资。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既示要妙。欲令修习。呼大众及阿难以教之也。遇声便发曰闻机。一向循尘名为倒。旋犹转也。谓旋转颠倒闻机莫更循尘也。反闻闻自性者。谓欲旋颠倒闻机唯用反闻工夫。以观能闻自性。无劳别资异路。此修因不资也。性成无上道者。谓闻性不发则已。一发则因该果海。即就此性可以成无上道。以性即是道无庸更资余法。此证果不资也。末句结示。言修因证果所以二俱不资者。以闻性既圆且通二真实力能如是故。不言常真实者。以力在下科也。通上不劳资藉竟。

三可常修学三。

一明可常修。二显符佛敕。三拣余非是。

初。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初二句总标。微尘佛者通约三世诸佛。因中皆依耳根修习故曰一路。果中皆依耳根取证故曰一涅槃门。以一字双通路与门故。

○过去下别明。言过去如来已得成佛。是斯门已成就者。现在菩萨虽未成佛今依此各入圆明。圆明者净极光通。或现在取证。即现在佛。或却来度生亦未来佛。未来学人如是修习决定成佛。故当遵依。然既三世通修信知功由性常。所谓常真实力也。

○末二句证信。我亦从中句是文殊引己作证。非唯观音者。显观音菩萨又为从前之过来人也。意言观音与我皆验有成效。况未来学人岂不益当遵信。又二句语似倒置。若易下为上读之则顺。

二显符佛敕。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初按定佛敕。诚犹果也。据前佛敕拣选文云。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然既曰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又曰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是令其于诸方便中拣取一门。为通常可修法也。既曰兼我灭后此界众生。是欲以救诸末劫生死凡夫令出离也。既曰欲令阿难开悟而阿难不无等类。是欲以救诸求出世人令进断思惑也。既曰入菩萨乘求无上道。是欲以救诸二乘起成就涅槃心者令回小向大也。今文殊按定其意曰。若果如世尊询问于我于诸方便中拣取一门。用以救诸末劫凡夫并阿难等之求出世人及无学中之成就涅槃心者。是诚难矣。

○末句显其允符。言既蒙佛敕敢不留意。我今详观于二十五圣之中。唯观音耳根允符佛敕。独为最善。

三拣余非是。

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佛。即事舍尘劳非是常修学。浅深同说法。

自余诸方便者。谓自观音耳根之外余二十四圣所修诸方便门也。皆是佛威即事等者。正脉云。谓佛以威德神力就其所遇之事而加被之令其舍离诸尘劳也。非是常修同说等者。谓通常可修之法。任运修习自能入圆。不须仗佛威神。既仗佛威神则非常修学矣。浅深同说之法。一同而说。便足解缚。不须各即其事。既各即其事则非同说法矣。若克就诸门中明佛威即事者。佛威加被。如那律失明佛示乐见。槃特阙诵佛教调息等。即事舍尘。如乌刍多淫佛教观火。孙陀心散佛教观鼻等。人不尽皆如此故非通常可修。且说此等法亦唯对于浅修。深位则不相宜。至如普贤大因。满慈宿辨等。又惟宜于深修。浅位则不相当。故非同一可说。反显通常可修浅深俱宜。唯一耳门。舍此杂修圆通难入。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可不辨哉。(问。不劳资藉中疏云。不言常真实者力在下科。似乎此科惟是常义。若论三世通修可说由于性常。至于通常可修。浅深同说。明是兼圆。兼通。岂惟常耶。答。圆通常三唯是一体。说圆则通常皆圆。说通则圆常皆通。说常则圆通皆常。今以常圆常通故横竖皆可通修)可常修学竟四最便初心。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耳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文殊拣选至此一拜而起曰。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此二句即归命三宝义也。三宝有二释。一约别相。二约自性。约别相者如来即佛。佛宝也。藏谓藏心法宝也。无漏不思议。意指圆通诸圣僧宝也。言无漏者据迹指在声闻。于小乘中见思尽故。言不思议者据迹指在菩萨。神用莫测离言相故。若依深本。菩萨亦皆无漏带果行因故。声闻亦不思议内秘菩萨故。约自性者。空如来藏。弥满清净自性佛也。不空如来藏。具恒沙德自性法也。空不空如来藏。和合无诤自性僧也。清净无染故无漏。性德交彻故难思。即无漏而难思。即难思而无漏。故不可议。是乃归依自性三宝。又各就其义而赞美之。然别相事也。自性理也。理事双归方成感应。愿之一字自述归命意也。加被未来者。事三宝则留愿住持。引生正信。理三宝则同体内熏。资发圆悟。正信生而随相反闻。不惑无功。圆悟发而入理修道。不惑难成。故云于此门无惑也。方便易成就者以具圆通常之三真实故。阿难多闻耳根偏利故堪教。此答如来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问也。娑婆世界。声论宣明。虽至末劫沉沦亦唯耳门堪教。此答灭后众生何方便门得易成就问也。但以句显其决定有功。圆通句教以勿惑余门。此断疑也。良以耳根闻性具三真实。真实心力固应如是。此生信也。按阿难位在初果沉沦尚未发心既唯此堪教。则最便初心明矣。总结佛示一门深入竟。

三会众承示获益四。

一相似解发。二圆悟根性。三乘悟尽思。四发心立行。

初。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了然者无挂碍义。此近承拣选获益。言阿难大众于文殊正拣选时澄神谛听。思觉双亡。形神俱化。故于身心了然无挂碍也。得大开示乃通承佛示一门深入义来。始而分门定义。继而验证释疑。又继之而绾华巾示伦次。敕文殊选本根。言尽理圆故开示云大也。自是观佛菩提智果涅槃断果修习有法。入证有由。故取喻以发明之。犹如有人喻阿难及众最初一念未动时也。一念未动常住自性菩提。性净涅槃。如守故乡。瞥而随无明缘背觉合尘。即同因事远游久在轮回。不能反妄复真即同未得归还。今者得大开示。相似解发。虽未得入圆通已知解结次第。智断二果信知当成。故以明了其家所归道路喻之。

二圆悟根性。

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离尘垢。得法眼净。

普会大众句总标多众也。天龙八部等别明品类也。天龙八部应是利根凡夫。有学二乘应是不定初心。发心菩萨应是圆人初机。此等现位虽浅宿因实深。约皆惑轻智明较胜于阿难等者。数比恒沙已云多矣。况复至十。彼此不相妨碍。不思议境不独为华严有耳。一闻便悟故云皆得本心。本心者即六根门头圆湛不生灭性也。既得此性则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故曰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前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法眼应时清明。即同此义。

三乘悟尽思。

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

性是登伽华言。出家名比丘尼也。先以闻咒销爱得证三果。此以闻偈开悟乘悟顿断残思。故云成阿罗汉。然既悟即兼证。较上犹胜一筹。况佛前已许云。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则罗汉亦暂时阶级耳。

四发心立行。

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前云十恒河沙尚可名状。今云无量则不可名状。益显其不思议矣。等阶级也。言理既顿悟乘悟并销。不须更历阶级。故曰无等。事须渐除因次第尽。要必于无阶级中而立阶级。故曰无等等。据此乃是发从性起修。期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性比丘尼又非其类。科名发心立行实见乎此。言无上者即阿耨多罗之华言。正等者即三藐之华言。正觉者即三菩提之华言。从古解释大同小异。今以拣凡夫名正觉。以凡夫不觉设或有觉亦多流于邪见不得名正。二拣乘名正等。以二乘虽能自觉不能觉他。无平等心。设学平等亦堕偏空不得名正。拣菩萨名无上。以菩萨虽自觉觉他俱得其正。又皆分而未圆不名无上。唯佛俱圆故称阿耨多罗。总结选根直入一大科已竟。

二道场加行(佛世机熟闻之即能悟入。纵或不能。而相似解发。已知解结次第。再蒙佛加随便可修。此科盖为末世而设。观下云去佛渐远。邪师说法等可知)三。

一先教远魔除习。二正示结坛行道。三兼彰秘密神力。

初二。

一阿难代后启请。二如来略示其法。

初三。

一经家叙意。二阿难自陈。三虑后代请。

初。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

整衣表敬。合掌秉心顶礼欲请也。心迹者。修心之迹如六结三空皆有踪迹可据故。始终备悉故曰圆明。即上云明了其家所归道路义也。得路未归故悲。到家有望故欣。虽有望而未归。虽未归而有望。且欣且悲。且悲且欣故曰悲欣交集。侍佛有年幸闻深法。去圣时遥难聆至教。言念及此兴心兼济。故云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由此所以稽首再拜而启白于佛也。

二阿难自陈(上云稽首白佛。此即所白之语)。

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

○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初自陈无疑。欲救末劫故称大悲世尊。相似解发便觉与寻常不同。故云我今已悟成佛法门。观音既已详陈。又经文殊拣选。是中修行渐次历履可据。故曰得无疑惑。经家所谓心迹圆明是也。

○常闻下述聆素教。欲学菩萨须遵佛语。故自述素常所闻。如是言即指下之所说。为度众生愿在生死。故云自未得度。已尽生界方取菩提。故云先度人者。不同果后兴悲故是菩萨发心。以盲引盲恐不相宜。故须自觉已圆。到岸得舟方堪济溺。故云能觉他者。此乃从体起用。故是如来应世。

○我虽下愿学菩萨。佛果未能遽至菩萨愿以勉学。故云我虽未度愿度末劫等也。

三虑后代请。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此诸众生即指末劫众生。去佛渐远则护念缘疏。邪师说法则惑乱缘亲。如恒河沙则遍满寰中。举世受惑。前云愿度末劫者虑在是耳。然既魔强法弱摄心诚难。况复入三摩地。谈何容易。设有欲摄其心入三摩地者。必令安立道场远诸魔事。方能于菩提心得无退屈。但不知云何能尔。此阿难代请之深意也。阿难代后启请竟。

二如来略示其法二。

一赞许钦承。二正示其法。

初。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

○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初重赞善哉。正脉云。重赞者。一善其发利他心得菩萨正行。二善其请道场意得利他法要也。

○如汝下依问诫许。如汝所问等按定所问之意。救护沉溺即是远诸魔事。良以魔强法弱易入难出。如沉溺故。汝今句诫听。当为句许说。可知。

○唯然下会众钦承。唯然者。应之速而无疑。奉教者。遵之至而不逆。即钦承意也。

二正示其法二。

一教以持戒远魔。二令其诵咒除习。

初三。

一总引三学。二别明持戒。三结示远魔。

初。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毗奈耶律藏通名。义详悬示。正诠戒学。兼诠定慧。故三学俱在毗奈耶说。万行虽多三学摄尽。决定当依。不可有违。两乘俱说故得常闻。所谓者指释之词。谓指下以释上也。摄心为戒意拣小乘。以小乘但能执身则名为戒。故灌顶云。因戒生定者。心摄动少渐向于定。如风止息波浪自停。故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因定发慧者。缘心尽极寂照含空。如水澄湛映现发光。故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三者皆能尽漏故称三无漏学。

二别明持戒(入流亡所以至闻所闻尽。则是因戒生定。觉所觉空以至寂灭现前。则是因定发慧。前已详明故此处唯明摄心为戒)。

四。

一淫戒。二杀戒。三盗戒。四妄戒。

初。

(梵网以杀戒为首。以杀生违慈非菩萨行故。此经以淫戒居初。以淫欲障定非圆通机故)四。

一首陈持犯利害。二预辨魔佛教仪。三确定菩提成坏。四结判依违邪正。

初二。

一断淫必出生死。二不断必落魔道。

初。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云何句是预以总徴之语。言戒有多目。略轻取重亦应摄四。今唯言戒故云总也。当另为一科。以文少不便。寄属于此。若诸下乃别明本科中义。世界者三世十方。六生者二道(善道有三。恶道有三)男女。其心不淫者。不惟执身不行亦兼制心不起。如此则不随生死者。以淫欲为生死本故。后文云。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可证斯义。

二不断必落魔道。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初明不出尘。汝修二句言正当修三昧时理观相应。内脱身心外遗世界。尘劳无所由起故云本出。淫心二句谓设若淫心不除则是尘劳还在。理观稍亏瞥尔便起故不可出。又淫欲为尘劳上首。上首既在流类从生。岂能出乎。

○纵有下预防谬辨。(恐谬辨云。此上所说似约智慧不足。禅定不得力者言之。若果是多智之人。正行之时了知欲性本空。禅定得力者事毕之后工夫即能现前。若此则虽不断。淫何关尘劳。而言其不能出耶。义学狂慧。宗徒盲参类多此计。故如来以纵有多智等防之)多智者或由来根利。或寻教而发。定现者或亡所境寂。或理观相应。此二皆为善境。设如不断淫心皆为魔业。故上云纵有智定。此云必落魔道。据此则执性空而说欲无妨。恃能定而言淫无碍者。是反为智定所误矣。(问。不落余道者何也。答。因果不类故。良以魔界欲胜唯淫者乐趣。但以福强心灵非禅智不能便生。今以禅智而助淫心故必落魔道无疑。如阴魔中行空禅者却留尘劳多增宝媛是也)正脉云。上中下者随福厚薄以为阶降耳。愚谓魔王者谓欲顶天主。禅智胜于淫心所感。魔民者魔王所属。禅智与淫心正等所感。魔女者王民所御。淫心胜于禅智所感。

○彼等下成慢不归。诸魔亦有徒众者。以世间愚迷不辨邪正。倾心归依。遵为师承。如西域九十六种此土异教旁门皆魔徒也。各各自谓等者我慢成习。非果计果。如受魔文云。其人亦不觉知魔着。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是也。首陈持犯利害竟。

二预辨魔佛教仪二。

一魔教贪淫误世。二佛教断淫成定。

初。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我灭二句显去圣时遥。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故云多此魔民。此亦多缘生受其惑。死为魔属。如受魔文云。命终之后必为魔民是也。炽盛世间者。群魔竞起为害生民。如火炽然盛发。举世尽受其焚。故后想魔文云。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广行贪淫等者。谓魔师魔弟淫淫相传。反以广行者为知识。故后想魔文云。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令诸众生等者以淫爱为诸爱中最。邪见是诸见之总。而彼既以贪淫为教则是令人落爱。且又以邪见为知识则是令人落见。沉溺其中不能自出故喻之以坑。如后云。菩萨见欲如避火坑。佛目恶见同名见坑是也。违远圆通背涅槃城故云失菩提路。

二佛教断淫成定。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汝教世人者。是佛敕阿难于末世度生时教道世人。依佛诲违魔行也。修三摩地必先断淫者。以淫为定障故。而言心淫者。以大乘不专制身必心灭乃成真断也。是名句显依此乃名佛诲。若如前即属魔行耳。如来即指今佛。先佛世尊乃指过去。所谓今佛如是说。过去先佛已如是说。尤见其可信也。第一者居四重之首。决定清净者显不可有犯。明诲者明明教诲。佛既明明教诲。为佛弟子者可弗遵欤。预辨魔佛教仪竟。

三确定菩提成坏二。

一不断菩提必坏。二断淫菩提乃成。

初。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初取喻以显。是故阿难者承上佛教断淫之故。呼当机再告之也。若不断淫等者。谓设若故违佛敕不断心淫纵修禅定皆资魔业。以喻言之。当自见其误矣。蒸砂欲其成饭。喻淫身求佛妙果。经劫只名热砂。喻妙悟总成魔业。以魔业乃积淫所致。如热砂乃蒸砂所成故。徴起可知。释中谓纵此热砂亦非饭本。以本来原是砂石所成。喻魔业非是佛因以是积淫所致故。

○汝以下以法贴合。汝以淫身等者。谓设汝不断心淫以淫身而求佛妙果。如彼蒸砂欲其成饭相似。纵得妙悟等者。谓纵经多劫修习。得妙开悟皆为魔业。如彼经百千劫只名热砂相似。不云魔业而云淫根者。以魔能成就淫事即是淫根故。根本成淫等者。谓既是淫欲根本自能展转成淫。由此恶业日积必至轮转三途。不能出离。人身尚难可得况欲修证佛果。故斥以如来涅槃何路修证。涅槃如如理也。菩提如如智也。理既不证。智则不圆。故科云菩提坏耳。

二断淫菩提乃成。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淫机者欲念一萌时也。当此之时。先以执身令身不行。次以执心令心不起。故曰俱断。非此不能契果故曰必使。断性亦无者。谓若有能断及所断性犹是勉强遏捺。执持稍亏瞥尔便起。如石压草。如绳缚贼。非为真断故必至断性亦无。谓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不须更用执持自然无犯。如草已枯不压而自不生。如贼改业不缚而自不去也。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定慧均等任运流入。故云于佛菩提斯可希冀。然上科云涅槃此科云菩提者。谓理智一如互影说故。确定菩提成坏竟。

四结判依违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此科虽为结判之语。亦是指示阿难对辨魔佛之法。如来意谓汝前所谓末世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者。盖恐邪说乱正。魔佛难辨。故我上来已为汝等详辩魔佛教仪。将来末世众生设有如我此说修三摩地先断心淫等者。则名佛说。当急从之。设若不如此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等者。即波旬说。宜深绝之。波旬者魔之异称。此云杀者。谓恼乱正修。伤法身。害慧命故。此上淫戒竟。

二杀戒四。

一首陈持利害。二预辨鬼佛教仪。

三确定解脱得失。四结判依违邪正。

初二。

一断杀必出生死。二不断必落神道。

初。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灌顶云。诸佛设化慈悲为本。菩萨利人救度为先。岂可害物伤慈。杀生结怨。故次戒杀生。其心不杀者不自杀。不教他杀。并见杀随喜亦离也。又此亦是举轻况重。以心且不杀何况身临杀事。自应永断。前云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是知杀生一事。结怨连祸足以招致生死。故不杀则不随也。

二不断必落神道。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

○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初明不出尘。不除不出者。杀心属贪仍复兼瞋。亦尘劳本故。

○纵有下预防谬辨。(恐谬辨云。多智之人了知杀性本空。禅定得力杀过即能现前。似无关于尘劳。聪明长者。作家居士。吃得肉已饱来寻僧说禅者类多此计。故如来亦以纵有多智等防之)神道血食以杀业为堕缘。神通福德以禅智为生因。今以禅智助杀故必当堕落神道。上品之人禅智胜于杀业。神通既大福德又胜故为大力之鬼。对下中品。应是天行药叉及诸鬼主。如岳神琰魔之类。中品之人禅智与杀业正等。神通福德既次于上。故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飞行即是空行。鬼帅即是鬼主将佐。如山林城隍及牛头狱卒之类。下品之人禅智劣于杀业。神通既微福德亦劣故为地行罗刹。如彼啖人精气食人血肉及诸疠鬼魇鬼魅鬼魃鬼等皆是也。

○彼诸下成慢不归。神通惑人杀生奉祀。贪求灵验倾心归依。故彼亦有徒众预知休咎所言必应。不自忖量谬起佛慢。故云各各自谓成佛上道。每见世之邪宗自称证果。恬不知惧。其亦鬼力使欤。首陈持犯利害竟。

二预辨鬼佛教仪二。

一鬼教食肉无碍。二佛教断杀成定。

初三。

一正明鬼教。二预防问难。三痛斥其非。

初。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佛灭法末世衰道微时也。世衰道微人多索隐行怪故鬼神炽盛。或托庙祀显灵。或附人身现异。如世之淫祀灵巫何莫非鬼神所作使也。自言食肉者令人杀生奉祀。以恣饕餮。且言得菩提路。令人仿行堕鬼以援党与。谚云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真鬼语也。

二预问难。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

○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

初防许食净肉难。(恐有难云。食肉既是鬼教。佛教自应严戒。何故如来亦许比丘食。五净肉。故世尊以化生无命防之)净肉者。除人蛇象马驴狗狮狐猪猴。余者不见不闻不疑为我杀者。为三净肉。再加鸟残自死。为五净肉。昔于权教许食。防意以令食净肉者。由此非是真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识暖息三。连持色心以为命根。但如机关木人杀且无碍。食之又何伤乎。

○汝婆下防不化谷菜难。(恐又难云。既是如来神力何不化为谷菜。而乃化为净肉。反令后之食肉者得以借口。岂慈悲者之所为耶。故世尊以地多不生防之)灌顶云。西域五天通称婆罗门国。以是劫初光音天下生之处。其人皆属净裔。故依之名国。今言汝婆罗门犹言你们婆罗门国也。又汝者除己之言。谓佛是示生非关净裔。若不拣除恐生彼类慢故。又如来之身非杂食身。显化肉独为彼故。蒸谓过炕。湿谓过润。其地亦有不尔故但云多。加以砂石者。谓不惟多蒸多湿兼之多砂多石。由此四缘所以草菜不生。防意以设化谷草及于菜蔬。反生疑怪而不敢食。以反常故。缘是佛以大悲怜愍。神力加持。随其地之所出而现化之。预防问难竟。

三痛斥其非。

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初承上痛斥。言据上所说彼净肉者。乃是因我慈悲化现本无命根。假名为肉。不过令汝婆罗门国暂得其味以济饥馑。非常法也。既非常法但凡有谷菜处即不可行。况复如来灭后谁为现化。奈之何如来灭度之后乃竟有食众生肉仍自名为释子。服佛之服。坏佛之教。所谓师子身中虫还食师子肉者是也。

○汝等下令知必堕。教以汝等当知者。欲其将如来语传示末世急为救正也。言此食肉之人。谩说不得心开纵使工夫现前暂得心开。亦不过似三摩地非得真实正受。良以杀贪不除皆为现世罗刹。报尽寿终必沉生死苦海。永为鬼类非佛弟子。以不能超出三界故也。

○如是下示以堕故。(恐有问云。彼既自名释子。佛种已纳识田。倘遇超脱仍为佛子。何言必沉生死非佛弟子。得[母]绝人太甚耶。故世尊以相杀相吞等示之)言是人与诸众生互相伤杀。互相吞啖。如前云羊死为人。人死为羊。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是也。相食未已者酬偿不休。云何出界者决言其不能出耳。是知所谓非佛弟子者实彼自绝。与佛何与哉。鬼教食肉无碍竟。

二佛教断杀成定。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虽已先断心淫。若杀业不除终属似定。故教次断杀生。余俱准上。预辨鬼佛教仪竟。

三确定解脱得失二。

一不断解脱必失。二断杀解脱乃得。

初。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则名为欲隐弥露。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初喻显必失承上佛教断杀之故。重呼当机而再告之。不断杀而修禅不得解脱。以喻明之当自见矣。譬如有人喻带杀修禅人也。自塞其耳者谓用手塞耳以避声扰。喻修禅治心以避尘劳相侵也。高声大叫偏能聒耳。喻杀业不除尘劳偏能熏心。既自聒耳。恐被人闻。更来扰乱故欲求人不闻。喻尘劳熏心恐被无常煞鬼所侵欲求解脱也。要知塞耳高叫不能令人不闻。故为欲隐弥露。喻修禅带杀不能令无常不侵。是为求静愈乱。据此则不断杀生解脱不得信矣。

○清净下预防谬问。(恐有问云。杀生违慈固应严断。若但取其血肉似无伤于大悲。云何前于净肉亦俱遮耶。故世尊以清净比丘等防之)清净比丘及诸菩萨指两乘持戒人也。岐路者分岐小路。小路人稀青草易生。清净两乘者。行之尚自留心不忍践蹋。况夫用手拔除益知不可。是故坏鬼神村四分所制。刈草斫树涅槃亦诃。不惟佛教。即孔门弟子亦有启蛰不杀。方长不折者。岂非以其有伤天和而欲避之耶。是知持禁戒人生草尚不忍杀。云何有大悲者乃忍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虽不自杀亦能为杀者作因。宜急断之勿自疑误。

二断杀解脱乃得二。

一遇可教机。二教以深断。

初。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

初断缘得脱。(服丝食乳皆为杀缘。以取用过分展转能致杀故)服丝食乳大乘或开。故单约比丘言之。如后建立道场作供务用酥密。悬幡岂非丝绵。要在心绝杀机则庶几可耳。服字有二义。一服着如丝绵等。二服食如乳酪等。不服者以是杀缘故也。丝缕绵絮缯绢紬帛多出震旦诸国。故曰东方。养蚕煮茧害物伤慈而成。皮靴革履袄裘褐毳多出印土诸国。故云此土。剥皮伐毛损生戕悲所致。乳谓牛乳。治之成酪。再治成酥。至极则名醍醐。此虽不至杀生过取亦能伤牛。况夫夺犊之食以资己身。岂慈悲者之所宜乎。是故比丘于上丝绵等皆不服着。于此乳酪等亦不服食。如是比丘必是子缚已断。故云于世真脱。虽存果缚不过酬还宿债。残质既尽无复续生。故云不游三界。是可见杀缘之当断矣。

○何以下徴释引证。徴意以但断杀缘于世真脱。事在难信也。释中言丝绵绢帛等。虽非全身亦其身之少分。服着服食皆能为彼作牵连之缘。由此不能超脱彼类。引证中如劫初之人体有飞光足若蹑云。因食地肥不能升举。后渐食其地中百谷。(稻梁菽。麦黍稷。类各不一总名百谷)与地牵连缘重由是身渐坚重。足不离地。然地分无情食之尚难升举。况身分有情服之宁得解脱。是知不服者自然能脱。乃为可教机矣。

二教以深断。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既断杀缘应令进断杀业。故云必使。谓定要令其如此决不容犯也。身心指此人之身心。众生指有情之众生。若身者或害其全身。身分者或坏其支体。取其血肉等。于此皆不容有犯也。身心二途者。言众生身及身分皆身心行杀之途。不服不食者。不惟身无杀业即心之杀念亦无。杀念既无无容更断。亦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之意。如此则在入尘劳无复牵连。乘愿弥纶得大自在。故云真解脱者。(问。此真解脱与上真脱何异。答。前是离世而脱。此是即世而脱。固不同也)而云我说者显其决定无虚。以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无有异故。确定解脱得失竟。

四结判依违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释义准上。杀戒竟。

三盗戒(正脉云。此之偷盗非只窃人之物。但言行诈异詃或恐动。乃至一念希取利养者皆是也)四。

一首陈持犯利害。二预辨妖佛教仪。三确定三昧真似。四结判依违邪正。

初二。

一断偷必出生死。二不断必落邪道。

初。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菩萨之行利物忘躯。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设或偷心不除未免损人利己。违菩萨行。故虽已断淫杀务令其心不偷。不言身者。以心且不动何况身临盗事。自应永断。不断偷则往复徴偿。续诸生死。不偷故不随也。

二不断必落邪道。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

○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初明不出尘。正当修三昧时境观相应尘劳无所由起。故云本出。若乃偷心不除不过如石压草。理观稍亏触境便起。八万尘劳相因而炽。如昔有比丘闻莲华香生染。他神呵云。何以偷香。以着香故结使皆起。是知尘劳不可出也。

○纵有下预防谬辨。(恐谬辨云。多智之人了知尘劳本空。禅定现前弹指可超无学。虽不断偷尘劳莫系。时节既至要出便出。何言不可出耶。无耻禅流往往以此饰非。故如来仍以纵有多智等防之)。

邪道潜取以偷心为堕缘。邪通詃世非禅智不能发。今以禅智助偷必当堕落其类。上品精灵者盗日月之精华。窃天地之灵秀。附山托水惑人祭祀。邪神类也。中品妖魅者盗人物之津液。窃山林之气润。为魍为魉伺便作孽。邪鬼类也。下品邪人者赋性险曲。居心邪僻。诸魅所著者为精灵之所附。被妖魅之所迷。妄言欺世异行惑俗外道类也。此等亦由禅智盗业互相胜劣而感上中下异。

○彼等下成慢不归。前前后后展转相着。后后前前展转称师。故曰彼等群邪亦有徒众。被着增邪不自觉知。端坐受供居然如佛。故云各各自谓成无上道。首陈持犯利害竟。

二预辨妖佛教仪二。

一妖教詃世滋贪。二佛教舍身断偷。

初三。

一正明妖教。二预防问难。三痛斥其非。

初。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灭后末法佛法陵夷时也。佛法陵夷妖邪得便故多炽盛世间。潜匿暗藏也。奸欺淫诳也。如想魔文云。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灾祥变异。即潜匿奸欺也。信其教化摇荡其心。故于彼称善知识。此邪徒妄称也。其徒既以知识见称而彼即以菩萨自居。故各自谓己得上人法。上人即是菩萨。以居声闻上故。此邪师自负也。无识者世间愚迷。詃惑者赫诈诱乱。如想魔文云。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即詃惑无识也。恐令失心者。谓惊恐前人令其失于本心。亡其正见。闻某处佛出则求其诱引。闻劫火刀兵则望其救济。倾财供奉甘心不惜。故令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此正所谓呼诸魍魉请祈福祐。岂知夫果是真实终不能免哉。

二预防问难。

(恐有难云。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既属妖教所致佛教自应严禁。何故如来已向亦教比丘循方乞食。岂非令其所过之处其家耗散耶。故世尊以我教比丘等防之)。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

循方乞食者。谓无论精粗但顺其方之所有乞而食之。趣得支身。不妄求。不多求。离四邪命。故云舍贪。然贪为烦恼根本。根本既舍而枝末不生。烦恼既离而菩提可成。佛教令其如此岂妖教耗世恣贪者所可拟哉。

三痛斥其非。

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

○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初承前显正。言如我上说比丘所以不自熟食者。乃为成道业寄托最后之身。最后之身修道惟余半世。故云残生。既惟残生住世不久。故云旅泊三界。正脉云。陆宿曰旅。水宿曰泊。言其在三界中如过客寄宿旅泊。尚何心于食哉。既无心于食而又乞食者。示此来人间乃一往而还之身。为断欲界残思尚需抟食资养。若残思已尽去已再不复返。是则乞食一事亦出于不得已耳。

○云何下斥伪显非。贼人者指出家邪宗。以能贼害佛法故也。假我衣服者谓身着佛制袈裟。裨贩如来者谓裨贩如来法度。裨助也。谓着衣以助贩也。良以不着佛衣不能取信于人。贩法为难故。造种种业者。谓诡言异行詃惑人心无所不至故。皆言佛法者自谓佛法应尔。此正裨贩如来非法说法也。至于正信出家。具戒比丘。遵守佛制。乞食舍贪。而却非毁。以为拘泥小节是小乘道。此又障碍正修法说非法也。首言云何者乃是痛斥之语。意言比丘乞食尚出于不得已。乃云何竟有此等贼人。无间地狱盖为若辈而设。

○由是下示以误他。谓由是法说非法疑惑无量众生毁正为邪。由是非法说法误赚无量众生执邪为正。弟子与师同为断灭佛种。舍此身已俱应堕无间狱。所谓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者此耳。妖教詃世恣贪竟。

二佛教舍身断偷二。

一教以舍身酬债。二教以断偷成化。

初。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

初能舍债毕。佛世之人慧深障浅。或可舍身。或可不舍。故特约灭后言之。其有比丘等指宜修舍行人也。发心者发大乘心。决定者决定不移。修三摩地者修习耳根圆通。以能遥契如来无上菩提清净涅槃故也。梵网云。若见新学菩萨应为说一切苦行。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故知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者宜先修舍行。必在形像前者为供养佛故。亦为仗承佛力销宿障故。又为求佛证明除现执故。执障轻者则身然一灯。执障重者则烧一指节。(谓指头之一节也)执障居中者则爇一香炷。大约然灯烧指烧香皆以自己执障轻重而为多少。务期销断而已。设或不能销断。虽尽烧全身而以供佛佛亦不受。徒受极苦空无所益。若更为邀名求利是谓重增盗贪则罪恶益甚矣。我说者显蒙佛亲印应不虚也。无始宿债一时酬毕者。谓从于无始以至今生。所有宿债未及酬者。皆仗佛力加持一时酬毕。以其是真精进真法供养诸如来故。此约销障言之。我执尽则见思永断。故云长揖世间。长揖谓永辞也。法执尽则无明亦亡。故曰永脱诸漏。永脱兼五住也。此约尽执言之。然虽曰销障犹仗佛加。虽曰尽执唯是体空。以未能发妙耳门未得即明无上觉路。以无上觉路如五十五位乃圆通以后事故。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者。谓自觉障尽执空于诸圆通法门信知必得。决定无疑心也。

○若不下不舍必酬。不为者谓执我我所。不能舍身作供。不得佛力加持。而言微因者谓对果说因。因则微矣。以能顿销宿障。得决定心为最大故。纵得无为还生人中酬债者。以宿障未尽销故。恐有不信故自引往事作证(按兴起经。昔舍卫国毗兰邑阿耆达王请佛与五百比丘。三月供斋。时有魔惑王心入宫耽荒五欲。供六日止。又值邑内饥馑乞食不得。时有马师。减马麦半供佛及僧。至九十日王乃醒悟。向佛求忏。舍利询缘。佛言过去毗婆尸佛时有王请佛及僧。佛僧食已为病比丘请一分食过梵志山。梵志闻香诟曰。此髡头沙门应食马麦。何与甘馔。所教五百童子亦如是说。尔时梵志者今我身是。五百童子者今五百罗汉是。然此但因宿诟佛僧尚不免报。何况盗他财物。侵彼身分。自应酬债。要知化佛不属业生。真佛离诸根量。唤谁受报。盖为造业众生示有果报。令生恐惧。故今引之以证宿债必酬。抑亦因此以见舍行之不可不修也)。

二教以断偷成化。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若不舍身终还宿债。故敕以教世断偷。以断偷则无债可酬。无庸舍身矣。言后断者显淫为定障。杀乃违慈。应先断故。是名等者。显如是教化乃合如来清净轨则。而化道得成。预辨妖佛教仪竟。

三确定三昧真似二。

一不断终属似定。二断偷乃称真实。

初。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承上呼名可知。不断偷而修禅终属似定。恐犹未明故以喻显。譬如有人喻带偷修禅之人。卮酒器。漏卮喻带偷之心。水喻禅定理水。以禅定理水入于带偷心中望其成就圆通。如以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相似。随灌随漏尘劫终无平复。喻随定随散禅定终不能成。所谓似三昧而非真三昧也。

二断偷乃称真实。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

○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

○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初遇可教机。若诸比丘者谓若于末世有诸比丘也。三衣具钵诚不可少。设有余者。虽分寸之微亦不畜积。如是之人必不盗他衣物。循方乞食趣得支身。设有余分尽施饥饿众生。如是之人必不盗他食物。常于大集会中合掌礼拜四众。以深证实相平等人皆是佛。如是之人必不损人利己。有人嫌其烦渎捶打骂詈欢喜领受。同于称赞。以深达怨亲一致荣辱无关。如是之人必不为己伤他。此等皆可教之机也。

○必使下教令深修。遇如是机应教深修。故云必使身心等。二俱捐舍者。但是为利众生不惜劳苦。如华严行愿品云。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是也。身肉二句乃究极而进教之。言不惟二俱捐舍不惜劳苦。要必使身肉骨血发愿与众生共之。果能如此岂复有为自身而起盗事。为自心而萌盗念者哉。

○不将下预防问难。(恐有问云。大乘制心身行似乎无碍。小乘制身心动抑又何妨。若必令身心俱捐未免执法太严。恐失接引。故世尊以不将等防之)言大小两乘。身心偏制皆为不了义教。若以此回护过犯为自己解释。恐初学信以为真反以误彼。故示以不将。谓不可将不了义教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人也。

○末二句许得真定。佛印者显不虚故。身心俱捐盗业不兴。一念纯真即圆通体。以是而修名真三昧。佛印其得者良有以耳。确定三昧真似竟。

四结依依违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上明盗戒竟。

四妄戒(正脉云。妄语有二。发言不实为小妄语。妄称证果为大妄语。此中所断者大妄语也)四。

一首陈妄语之害。二预辨如来教仪。三确定证果能否。四结判依违邪正。

初(前三戒皆双陈持犯利害。此中不言持利者有二义。一为避重繁故。二准上可知故)三。

一蹑前标害。二列释言意。三结指断善。

初。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如是者。总指前三已断淫杀盗者。未了生死总属世界中人。或从天道发心。或从人道发心等。故云六道众生。身心无杀则慈行成就。身心无淫则梵行成就。身心无盗则舍行成就。故曰三行已圆。前皆许其出离生死。此欲夺之故置虽则等言。若大妄语等即夺其不出生死。三摩不清净者以犹有贪供心故。贪久则痴爱日甚。妄久则邪见潜生。魔得其便。飞精附体。故致成爱见魔。既已成魔不自觉知。生同醉梦。死从沦溺。虽诸佛出世亦难相救。永沉生死求出无期。故云失如来种。

二列释言意。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

○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初别列其言。所谓者指释之词。谓指下所列。释上大妄语也。言所谓大妄语者其语云何。即如未得谓得等是。未得谓得者。谓未得菩提自谓已得菩提。未证言证者。谓未证涅槃自言已证涅槃。后云况复法王如何妄窃乃痛斥乎此。或求世间等者。谓或复有人不敢以菩提涅槃妄称。但求世间尊为殊胜第一。以是之故谓彼现前人言也。其言云何。谓初于凡夫人中但见初果为上故自谓已得须陀洹果。次于须陀洹中又见二果为上故自谓已得斯陀含果。次于斯陀含中又见三果为上故自谓已得阿那含果。次于阿那含中又见四果为上故自谓已得阿罗汉道。次于阿罗汉中又见缘觉独觉为上故自谓已得辟支佛乘。后于小乘之中又见大乘为上故自谓已得十地圣人及地前三贤诸位菩萨。后云云何自称得上人法盖指斥乎此。

○末二句总释其意。言此人必作如是等大妄语者。盖为求彼前人向自礼拜忏悔。以便乘隙开示贪其供养。据此则不惟妄语亦兼偷盗。故下文名之为一颠迦也。

三结指断善。

是一颠迦销灭佛种。

○如人以刀断多罗木。

○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初正指断善。口作妄语。意贪供养。妄罪兼盗永失善根。故云是一颠迦。一颠迦亦云一阐提。此翻断善根人也。善根既断成佛无分。故云销灭佛种。

○如人句借喻以明。南印土建那补罗国北有多罗林。三十余里。树叶长广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其树若以刀断不复再生。今取之以喻断善根人销灭佛种也。

○佛记下以法贴合。必言佛记者显决定无异故。永殒善根无复正知正见。此正所谓销灭佛种。合上断多罗木也。沈三苦海者。沉沦三界生死。纵有禅智咸资魔业。故云不成三昧。首陈妄语之害竟。

二预辨如来教仪(不辨魔教等者。以正教既明自不惑于魔等教矣)四。

一佛敕两乘密化。二如敕摄生不泄。三防问就便结斥。四教以断妄成化。

初。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

佛灭度后魔强法弱。故敕菩萨罗汉应身生彼。挽末法而扶正教。摧邪宗而救众生也。作种种形者随类现化。度诸轮转者令出生死。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说法也。

二如敕摄生不泄。

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

○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

初双现顺逆。或作等即如佛所敕作种种形也。沙门谓出家二众。白衣谓在家二众。居士乃至童女俱如三十二应中说。此顺行也。淫女寡妇如登伽母女类。奸偷屠贩如鸯崛魔罗类。此逆行也。

○与其下同事摄化。同事者四摄中一。谓逆顺染净等事皆与之同故。正脉云。若同其类而不同其事。则矫拂其心不相顺从故。假与同事意在得其欢心。以便与之称赞佛乘。化其离邪定聚超不定聚成正定聚。故曰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终不下不自泄言。若自言真是菩萨真阿罗汉者。必当泄露佛所密敕因由。以轻言与末世学者如此则有二失。一令妄想求加不务真修。二令高推圣境自生钝置。由此所以不自言也。

三防问就便结斥。

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初防问。(恐有问云。应化圣贤。垂教作则。既不自泄以何方便启后世信耶。故世尊以此防之)言应化圣贤欲启后世信者。唯除命终之际。然亦不可明明显示。但于阴密之中有所遗付可耳。如丰干饶舌。杜顺示偈之类。

○云何下结斥。言既惟许命终。且是阴付。云何是人未至命终之际便乃公然自称。真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阿鼻极苦不旋踵而至矣。

四教以断妄成化。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言佛敕两乘如是。汝教世人之修三摩地者。于既断前三之后仍复断大妄语。乃合如来清净明诲。次前为第四也。预辨如来教仪竟。

三确定证果能否二。

一不断不能证果。二断妄乃能成就。

初。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初喻明不能。修禅乃欲成菩提。不断妄乃罪恶之身。以罪恶之身修禅而欲成菩提。因果不类。故以刻人粪为栴檀喻之。形像虽似栴檀。气味其实臭恶。故欲求香气无有是处。喻带妄修禅之人外貌虽似法侣。内惑实同魔队。故欲求证果断不能也。

○我教下痛斥其罪。佛意正以不断妄语不成菩提。故自昔华严以来。已向教诸比丘以直心为道场。如华严云。菩提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净名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前云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等。凡此者皆是以直心为道场义也。四威仪即行住坐卧。一切行即两乘行门。言比丘遵。我所教。于行住坐卧之中两乘行门之内有则言有。无则言无。尚无丝毫虚假。云何是人乃故违佛敕。自称得须陀洹等诸上人法。其罪恶可胜言哉。譬如穷人等乃借喻以显其罪也。三摩未成。性德未显。故以穷人喻之。性德未显。自称贤圣。故以妄号帝王喻之。妄号帝王自取诛身灭门之祸。喻自称贤圣自取阿鼻。丧法身断善法也。况复二句乃以轻况重之意。言三乘贤圣尚不可盗窃其名。况复菩提涅槃乃出世法王之位。如何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而妄窃其名。其罪恶益甚可知。

○因地下结示不能。言自称上人妄窃法王全是虚妄故曰因地不真。前云心言直故如是乃至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今既因地不真自然果招纡曲。如本期成佛而乃流入魔外。生遭王法死堕地狱。非纡曲而何哉。如是之人欲求菩提终不能及。故曰如噬脐人。噬谓以口咬也。口脐相远欲噬莫及。喻因妄果真欲证终不能也。纵佛出世亦难接引。故曰欲谁成就。不断不能证果竟。

二断妄乃能成就。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心如直弦者。谓心之直如弦之直也。夫心为四仪之主。心如直弦则四威仪中一切行门皆悉真实。所谓永无诸委曲相也。入三摩地永无魔事者。魔行险邪。今心直行真魔不得便故。成就菩萨无上知觉者谓魔不能扰。成就菩萨圆通心也。正脉云。菩萨无上知觉即圆通真因地心。然以因定果亦是无上菩提。确定证果能否竟。

四结判依违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如我所说者。谓末世之人若有如我所说三戒之后复教断妄者。即名佛说。当急从之。不如此说者。如言既断前三妄语可以不断。或言禅智现前妄语似应无碍者。即波旬说。宜深绝之。此如来欲令阿难将如来语传示末法。保护真修。令天魔不得其便也。别明持戒竟。

楞严经指掌疏卷六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