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第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唐京兆崇义寺沙门 道宣 撰集

金陵华山后学比丘 读体 续释

●诸说戒法篇第五

释 说戒即诵戒也。而云诸者。准说戒揵度。始从僧法。终至心念。共有一十六法。类聚为篇。次之第五。今但依文释义续法。其诵戒加仪恒式。俱载黑白半月布萨正范详明。

摩得勒伽论云。云何布萨。舍诸恶不善法。证得白法。究竟梵行。半月自观犯与不犯清净身口也。

释 恶法谓结使烦恼。我爱为本。报感三途极苦。白法谓无漏道业。梵行为本。果证涅槃寂乐。欲证涅槃。必须究竟梵行故。于前白半月至后黑半月。其间自观犯与不犯。若忆有犯。应对无犯者说露。冀改前愆。一则遮现在之更为。二则惩未来之慢法。若不犯者。身口清净知梵行无𧇾也。

善见云。何得知正法久住。毗尼母云。清净者名布萨义。

释 准此二论原文。善见云。何得知五法久住。若说戒法不坏者是。母论云。若犯七众不净人前。应止不说戒。名布萨义。今文以善见为问。母论为答。其义俱收。布萨愈显矣。所以世尊制诸比丘。半月半月并须尽集听别解脱经。合善法而增茂。住持之本。斯其上欤。

○僧说戒法

释 创制之缘。佛在罗阅城。时诸外道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会。诸人往来。共为知友。给与饮食极相爱念。瓶沙王登阁遥见。问知其由。王即下阁。往礼世尊。白所见事。愿佛今敕比丘。亦三时集会。我及群臣亦来聚会。佛默允已。王礼辞去。故听比丘三时集会。但是说法后。乃复制布萨。佛在僧中亲自说戒。一时布萨日。大迦宾㝹在仙人住处黑石山侧。于静处思惟作念云。我今若往说戒。若不往。我常第一清净。尔时佛知。从耆阇崛山没。于黑石山出。在迦宾㝹前。敷座而坐。迦宾㝹礼世尊足已。世尊知而故问。彼答云尔。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说戒法。汝当恭敬尊重承事。若汝不恭敬布萨承事者。谁当恭敬尊重承事。是故应往说戒。不应不往。应当步往。不应乘神足往。我亦当往。彼受教而往。世尊以此因缘。告诸比丘。听一住处和合一处说戒。今标云。僧说戒法者。由佛不在僧中故。准律复有缘起。一时佛在瞻波国伽伽河侧。十五日说戒。世尊露地而坐。众僧前后围绕。初夜已过。

阿难起座礼佛足。请说戒。世尊默然。如是中夜已过。复请说戒。佛亦默然。至后夜已过。明相出现。阿难复再三请佛说戒。佛告阿难。众中有不净者。若众中有不净者。欲令如来在中说戒。无此理也。时目连观众人心。见有一不净人。去佛不远而坐。既非沙门非梵行。而称沙门。言是梵行。目连诃责。捉手牵出门外已。还请世尊说戒。因此制自言治。告诸比丘。自今已去。汝等自作羯磨说戒。有犯者不得闻戒。不得向犯者解罪。有犯者不得受他解罪。此乃僧法说戒之定制也。

若四人已上当白已说戒。于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说戒。听上座于布萨日白僧言。

释 四人已上者。谓若十二十乃至百千比丘也。当白已说戒者。白有二种。一者由界广众多。房散住别。恐众不知众会之处。白众知已。至时便往。即此白词是。二者白即羯磨。即后所续说戒和法是。于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说戒者。佛言。若说戒日。有客比丘来少。客比丘十四日说戒。旧比丘十五日说戒。客比丘当从旧比丘。若不者如法治(此谓少者就多。同十五日说戒。如法治。乃越毗尼罪)。若客比丘来等亦如是。若客比丘来多。客比丘十四日说戒。旧比丘十五日说戒。旧比丘少。应从客比丘求和合。彼与和合者善。若不与和合。旧比丘应出界外说戒(求和合者。欲客比丘同集也)。若客比丘十五日。旧比丘十四日。客十六日旧比丘十五日。亦如上当从。及求和合。准斯三日说戒严制。则外来此住。客旧虽殊。布萨之法必须和合。今遭末世。希见钦遵。推情有二。一者或自干禁章。含羞覆过。惧众不临。次者欠学毗尼。偏执尔我。故不随集嗟。夫于通计。别违佛语。而恣痴心布萨。败坏。正法没矣。律云。听上座于布萨日唱言。今日众僧说戒。今此白词。是据唱润文。其为上座者。应如是白言。

大德僧听。今白月十五日(若黑月大十五日。若黑月小十四日)布萨。白众僧集(某)处说戒(一说)。

如是白已。上座应教年少比丘。具净水灯火舍罗。听作时。若打揵槌。及余时法。若告言。诸大德。布萨说戒时到。僧集已。比座共相检校。知来者不来者。其诸庄严说戒众具广如钞中。

释 文云。其诸庄严说戒众具广如钞中者。斯为圣制。尊严在行持者整肃。其规仪范。草匇由作办时仿佛于事。故引钞文。宜当如法。今准律略释表法。以明钞义也。律中。佛言。若半月半月布萨日。扫洒敷座。备灯火水器舍罗。为上座者。当教年少比丘。而年少者依教作办。若上不教。下不办者。俱犯越毗尼罪。扫洒其处者。以地喻心地。扫洒如忏愆。表半月布萨清净身心。凡有微细过咎。必须一一忏除也。敷座有二。一是高座为说者登。一是下座为听者设。其高座宜列香花。以香表信。花表因故。非正信净因。修证无从也。复备灯火。预防夜暗。灯火表智。暗喻痴障。以显智起则无明破也。当具水器。就中分二。一者谓洗足水瓶。恐足垢污僧地敷。二者谓净手盆。欲手洁礼僧无慢。以水表定。垢譬尘烦。不藉定力。则尘情浑浊。莫能澄静也。舍罗此翻云筹。乃记数之轨。极短五指齐。极长一拳肘。粗如小指。细不过箸。用有二别。一者知报僧数。而受施衬。二者能灭诤事。以同法食。余时法者。谓除鸣槌。听作时集。若称某时。若量影时。若白言此制随同住众多寡便用也。

○说戒和法

续 上文但云。僧集已比座共相检校知来者不来者。未明其法。今准单白纲目。依说戒揵度续入。律云。尔时说戒日住处有一比丘。入房闭户而眠。诸比丘说戒毕。从座起而去。眠者闻声即起。问云。诸大德欲何处去。不说戒耶。报云。我等已说戒竟。汝向者在何处来。答言。我闭户眠耳。诸比丘以此事白佛。佛言。不得说戒日在房中眠。自今已去。听比座者共相检校。知来者不来者。应先白。然后说戒。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今十(五四)日众僧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说戒。白如是。

释 上云白即羯磨。此法是也。白已随缘。广略如法说戒。

其间七非。于集法缘成篇内。业已详明。兹不重拣。

续 一往黑白半月诵戒藏中。佛陀耶舍尊者别译四分戒本流通。卷首有十二颂。作前方便。问答单白。和集羯磨。诵戒序。次第诵二百五十戒相毕。有七佛略教诫偈并回向颂。其首尾之颂乃结集者所置。由分止作。各摄归门。故于止持会集中阙而不载。今录附此僧说戒法。略释其义。俾知广诵大纲。余有诵戒仪规。俱明两乘布萨正范内。

△初明卷首十二颂(分为九释)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释 此一颂。上二句是归敬三宝。下二句显戒当说。能住持正法也。凡作法事必须先礼三宝。以求加被。使内障潜消。外魔无娆。稽首者。谓下首至地少久乃起。礼者履也。进退有度。尊卑有分之仪。西域以五体投地。为之致敬。此方以稽首为之尽恭。今随国风。故云稽首也。又稽首者。身业致敬。身致敬时。口称德号。心存观想。是为三业供养。佛者具云佛陀。此翻云觉。觉具三义。一自觉。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觉他。运无缘慈度有情众。三觉行圆满。穷源极底行圆果满。法者。乃如来随机称性所说清净法要。众生信依修行。得大解脱。必趣涅槃。若以义释。法是轨持之义。谓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一切诸法各守自性。任舍不舍。各守自性。如水就于下。火扬于上。性各决定。此是法体。轨谓轨范。可生物解。如火熟食。用水浮舟。各取其则。是为法用也比丘僧者。含三义。具六和。准前所释。十诵云。有五种僧。一无惭愧僧。破戒者是。二羺羊僧。凡夫钝根无智慧。如诸羺羊。聚在一处。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不知说戒。不知法会。三别众僧。于一界内处处别作羯磨。四清净僧。凡夫持戒人。五真实僧。学无学人。此中所礼。正礼后之二僧。由真实僧能令胜义正法久住。由清净僧能令世俗正法久住。今演毗尼法者。今谓正当说戒之时。拣非过未。演乃宣布流通也。梵语毗尼。此翻灭。然灭有三义。一灭业非(谓不偷盗等。故律中有犯毗尼。有诤毗尼)。二灭烦恼(烦恼是发业之本。故律云治伏贪等令尽。是故如来制增上戒学)。三得灭果(故经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宣祖云。毗尼翻灭及调伏者。是从功用为名。非正译也。正翻云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俗有九流。法流居一。故世法律皆约刑科。道与俗违。刑名乃异。至于处断。必依常法。故翻律也。令正法久住者。正法是出世无漏圣道也。正法住世。教行果三悉皆具足。由秉羯磨。清净布萨。则戒身成就。定慧发生。无漏圣果庶可希冀。若废布萨。戒行不净。则正法灭亡无日矣。五分律云。毗尼是佛法寿命。毗尼住则正法久住。故云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涯  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

众集听我说

释 此一颂。上二句显戒功德。下二句劝听获益也。揵度云。海水有八奇特法。所以阿修罗娱乐住。一者一切众流皆往投之。二者潮不失限。三者五大河投海而失本名。四者河及天雨尽归而无增减。五者同一咸昧。六者不受死尸。七者多出珍宝。八者大形所居。我法中亦有八奇特。使诸弟子见已于中而自娱乐。一者我诸弟子渐次学戒。皆归我法。二者我诸弟子住于戒中。至死不犯。三者四姓舍家。皆称沙门。四者于我法中以信坚固。舍家学道。入无余涅槃界。而涅槃界无增无减。五者同一解脱味。六者犯戒恶法。虽在众中坐。常远众僧。众僧亦离彼远。七者多出珍宝。所谓四念处乃至八贤圣道。八者受大形。所谓四向四果。根本律云。毗奈耶大海。涯际淼难知。差别相无穷。岂我能详悉。大师律教海。甚深难可测。故云戒如海无涯也。如宝求无厌者。宝即海中清净如意珠王。能随众生所求。于念念中。雨满阎浮提一切乐具。而宝体终无损减。佛法海中尸罗皎洁。能念念中出生一切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等诸胜善品。乃至三乘圣果。而尸罗体终无变易。如彼珠王求施无厌也。圣法财者。略则即信戒闻舍慧惭愧七法。广即三十七品助道法也。然此法财非戒无能守护。而戒有防非止恶之功。如强兵猛将能伏怨敌。如坚城深堑能御魔贼。不令得便。而使侵凌故。是以欲护此圣法财。众集听我说。众谓四清净比丘已上。乃至百千。集谓身心和集。听谓耳根发识闻。其如律宣说。在座比丘各各如说奉持也。

欲除四弃法  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

众集听我说

释 此一颂明听戒离过也。四弃即四重根本。僧残即十三僧伽婆尸沙。舍堕即三十尼萨耆波逸提。如止持中释。然戒法五篇。今止言三者。余二从轻。文略义摄。岂但闻戒而能生诸善品。守护法财。实能永断业非清净污染。是故欲除弃灭残障止舍堕。僧伽应和集。听我宣说。而远离斯过也。

毗婆尸式弃  毗舍拘留孙  拘那含牟尼

迦叶释迦文  诸世尊大德  为我说是事

我今欲善说  诸贤咸共听

释 此前一颂。总举七佛。后一颂述说嘱听也。毗婆尸亦云维卫。此名有四义。以其智圆满如月则云遍见。魄尽惑亡则云净观。既圆且净则云胜观。又云胜见。式弃。亦名尸弃。此翻云火。亦翻持髻。谓无差别智最为尊胜。处于顶心。毗舍具云毗舍浮。亦名毗叶罗。此翻遍一切自在。以其智圆果满。两足称尊。已上三佛在过去庄严劫末后出世也。拘留孙此翻所应断。亦翻作用庄严。谓能断一切烦恼永尽无余。万德庄严。拘那含牟尼此翻金寂。又翻金仙。金者体坚。五色以黄为上。光最明赩。寂者表无碍智寂然不动。谓此世尊得坚固无上无碍智。寂然不动。迦叶此翻饮光。谓身光显赫。吞蔽一切光明故。释迦文又名释迦牟尼。此翻能儒。亦翻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于生死。是自利义。能仁故不住于涅槃。是利他义。内冥智理。外扬德化。智悲双运。立斯嘉号也。已上四佛于贤劫初。次第出世化道。所以处处说此七佛者。一谓在百小劫内。净居天人所曾见故。二谓本师修相好业。从毗婆尸佛时为始故。世尊者。十号具足。九界同仰。为诸天人师。居众圣中王。世出世间极尊无等。大德者。谓诸世尊等济群生。具大慈德。折摄教化。具大威德故。为我说是事者。此句正明师资授受。显非臆说也。我即现前众中说戒者自称。是事即四事十三事乃至一百众学事等。言善说者。谓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而说。词句无差谬也。诸贤咸共听者。此句遮拣别众不和故。诸者从初近圆无夏比丘。乃至百腊上座。皆应集听。始从戒序。乃至七佛偈经。涤虑合掌一心谛听也。贤乃有德之称。犹云大德僧。今以世尊称大德。故僧以诸贤易之尔。

譬如人毁足  不堪有所涉  毁戒亦如是

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  若生人间者

常当护戒足  勿令有毁损

释 此前一颂。上二句设喻。下二句法合。以明障生善道也。后一颂。上二句示生善趣。下二句法喻双举。诫护善因也。譬如者。乃假设之词。毁谓破坏。涉谓蹑躐。天谓欲色无色三界诸天也。人谓四有洲中人伦也。而言生人天者。以西域人多是求乐生天。佛出世间。随彼所欲。为说人天因果。然非圣意。亦非律旨。虽云人天。实为涅槃。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根本律云。或愿人间。或求天上。勤修梵行者。得生人天。暂受快乐。彼命终后入地狱中。是故当求涅槃以修梵行。勿乐人天而致劳苦。律摄云。险途有二。一是生天。二是恶道。虽复生天受诸胜乐。报尽之后。还堕恶趣。是则人天非所当欲。又戒喻以足。无远不至。义在深幽。谓戒足不可毁故。毁则人天尚不能生。何况涅槃。又复具诸戒行。乃是上品正因。往生净土。于一念顷。亲近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还至本国。听闻妙法。如是不可思议神足力。皆由护戒无损之所致也。

如御入险道  失辖折轴忧  毁戒亦如是

死时怀恐惧

释 此一颂。上二句设喻。下二句示知过患也。前颂中引律。但约人天名为险道。今单指三涂为险道。轴乃车轮之转轴。辖是轴头之铁。死时自知破戒。必堕恶道。犹如险道中途失辖折轴。恐怖慞惶。无依无救也。行愿品云。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阐人天涅槃正路。实由严持禁戒之功能也。

如人自照镜  好丑生欣戚  说戒亦如是

全毁生忧喜

释 此一颂。上二句设喻。下二句显戒完阙也。如人以镜自照其面。容端则欣喜。貌陋则忧戚。今正说戒之时。闻已当自反观思察所受持戒。其间若全净无瑕。则内怀欣喜。外不愧人。若有所毁污。则内生忧戚。外耻于他也。

如两阵共战  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

净秽生安畏

释 此一颂。上二句设喻。下二句明戒得失也。如两阵共相交战。勇者奋而前进。怯者畏而退缩。今众集说戒。正与烦恼魔军共战。戒净则坚持之力勇猛。与众同居。身心俱安。戒秽是受行之志怯弱。虽与众居。情色实畏。不能降伏烦恼魔军。返被烦恼所胜也。

世间王为最  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

众圣佛为最  一切众律中  戒经为上最

如来立禁戒  半月半月说

释 此前一颂举喻叹德也。凡受比丘戒者。名曰大沙门。梵语摩诃。此翻云大。而大含三义。一者大。天人中尊故。二者多。富有福慧故。三者胜。超诸外道故。所以佛言于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众中。释子沙门最为第一也。今初句即约大喻叹。次句即约多喻叹。第三句即约胜喻叹。第四句总约大多胜喻叹。后一颂正以法合。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者。谓诸世间之国禁及外道等之邪宗亦各有律。不能令人脱缠出界。唯佛律乃能救济众生。超凡入圣。又佛律中之五戒八戒十戒亦不如比丘具足戒。又定共道共戒亦不如波罗提木叉戒。根本律云。诸佛证菩提。独觉身心净。及与阿罗汉。咸由律行成。三世诸贤圣。远离有为缚。皆以律为本。能至安隐处。故云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所受之戒律上最。而令能受之者亦成最也。如来立禁戒者。此显戒唯佛制。非余所堪。如国家赏罚号令。必从王出。臣下僭越。庶人不信。败亡无日。佛法亦尔。若容他说。群生不奉。法不久住。是以禁戒唯佛自立也。半月半月说者。以黑白半月。用表善恶二业。欲黑尽而白圆。又白表智德。黑表断德。故立此一定之期限。说戒根本。杂事中。佛言。我令汝等每于半月半月。说波罗提木叉者。当知此则是汝大师。是汝依处。若我住世无异也。

△此明戒序(分为四释)

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诸大德清净。

释 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者。此乃标宗立体。告众令知。今说戒时至。各当摄持三业。慎其散乱也。大德如前释。是律语尊称。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律摄云。别解脱者。由此别解脱经。如说修行。于下下等九品诸惑。渐次断除。永不退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故名别解脱。又云保解脱。谓戒净绝瑕。发生定慧。如来保任必证涅槃故。汝等谛听者。诫令谛实而听。入于语义。以成闻慧也。善思念之者。谓当如思义。忆念勿忘。以成思慧也。既闻思择义。当去其不善。择其善者而修之。以成修慧也。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谓染净自知。岂可覆藏。若有所犯罪事。未曾向他发露求悔。于此说戒时。即应自言露罪忏悔已。仍允闻戒。不杂于众。勿俟他举而令遮。听忏悔者。忏名修来。悔名改往。往日所作。鄙而恶之。故为悔也。往日所弃一切善法。今日以去。誓愿勤修。故为忏也。弃往求来合名忏悔。不犯者默然。不犯谓一往本无所犯。或犯即说悔已。当一心静默至诚而听。默然者知诸大德清净。谓僧众纯洁和合。理应如律如法说戒也。

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悔者。得故妄语罪。故妄语者。佛说是障道法。

释 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谓如余时中被他举问实答。此说戒时。问亦应如实答。如是比丘等者。比丘指犯罪之人。众中谓现前所集清净僧众。三问是令语词圆满。离广略故。略则闇钝者卒难知觉。无惭者不生悔心。广则恐延时久令众坐倦。所以律制作法唯三问也。若忆念有罪而不发露忏悔。得故妄语罪。然虽不言。由现身相表语业故。纵曾有犯。今不忆知。此则无妄语罪。于一一问中。随忆得罪。若三问三忆得三妄语罪。障道法者。佛说故妄语。障初禅乃至四禅。障初果乃至四果。障涅槃之道也。

若彼比丘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忏悔得安乐。

释 此谓若具惭愧比丘忆念有罪欲求戒身清净。理应自言忏悔。非畏他诘问治罚。而露说忏悔。得安乐者。身心寂定。烦恼不侵。为之安。远离过非。获证道果。为之乐也。

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否(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释 此乃结问也。戒经序者。谓此为二百五十别解脱经之由绪。以此为先者。能令余说得生起故。是事如是持者。持是了知义。已三诘问。众皆清净。由其一众清净默然故。此事我今如是了知。堪为宣说戒经也。

诵此戒序及次第诵戒相毕。复总结云。

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已说四波罗夷法。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已说二不定法。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已说九十波逸提法。已说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已说众学法。已说七灭诤法。此是佛所说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若更有余佛法。是中皆共和合。应当学。

释 此文结前劝修也。谓非但半月半月和集一处听说戒法严持无犯而已。更有诸揵度内所制等法及修多罗阿毗昙定慧之法。于是中皆共精习。乃比丘应当学者。彼此和合。䇿勉勤修。庶几增戒增心增慧也。

△此明七佛偈

忍辱第一道  佛说无为最  出家恼他人

不名为沙门

此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此戒经。

释 忍辱者。以其内心能安。方可忍外所辱之境。忍有二种。一生忍。二法忍。生忍复二。一谓于恭敬供养顺情境中。能忍不着。则不生憍慢。二谓于瞋骂打害逆境中能忍。则不生忿恨怨恼。是为生忍也。法忍亦二。一者非心法。谓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二者心法。谓瞋恚忧愁淫欲憍慢等。若于此二法。能忍不动。是名法忍也。复以正慧观察生法性空。忍不可得。苦空无我。孰为忍者。忍辱既空。无生理显。便证涅槃。此忍辱是涅槃之捷径。故名第一道。无为即涅槃。谓湛然常寂。无所造作。超绝有为之境。越度生死之流。更无有法胜于此者。故名为最。沙门者。阿含经云。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遇乐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号沙门。若出家不行忍辱。而反怨报。恼于他人。则违无诤之道。岂称沙门之行。欲得第一道。当不恼他人。欲希无为乐。当具沙门行。所以忍辱是出世之因。无为是出世之果。恼他人是生死之因。非沙门是生死之果。善恶两彰。净秽齐举。其有智者。应择而趣之。此是毗婆尸等者。上明所说之法。此明能说之佛也。三世诸佛皆有通别二号。毗婆尸乃别号。如前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乃通号。梵语多陀阿伽度。此翻如来。梵语阿罗诃。此翻应供。亦翻无所著。梵语三藐三佛陀。此翻正遍知。亦翻等正觉。此略十号之三也。于后六佛释号准知。不繁。

譬如明眼人  能避险恶道  世有聪明人

能远离诸恶

此是尸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此戒经。

释 上二句举喻。下二句法合。谓世间若有聪慧之者。能信佛闻法。正见现前。即知是道非道。非道乃六趣险途。是道谓八正平衢。险途由不善所感。平衢藉胜慧所诣。故须远离诸恶因。务修出世要。终抵涅槃常乐之处。譬如明眼之人。前境昭昭。不趣险难之径。远诸怖畏。而终至安隐之处也。诸恶谓三界见思无明等惑。尸弃如来通别二号。如前所释。律摄云。尸弃佛出现于世。诸声闻多为生天而修梵行。希求后世受天妙乐。尔时彼佛为欲对治弟子众。说此略教。

不谤亦不嫉  当奉行于戒  饮食知止足

常乐在空闲  心定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此是毗叶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此戒经。

释 谤是口业。嫉是意业。欲离此二。当奉行于戒。戒净则三业顿捐。何患口意之不清净。饮食属口。常乐属意。知足则息妄驰求。空闲则诸念自寂。由是心澄入定。起慧断惑。唯乐精进头陀。乃能空闲者。是阿兰若寂静之处。依此处而勤修定门。必获圣果。三世如来同斯轨辙。以教弟子。故云是名诸佛教。此佛通别二号准前释。

譬如蜂采华  不坏色与香  但取其味去

比丘入聚然  不违戾他事  不观作不作

但自观身行  若正若不正

此是拘留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释 喻游蜂采华。但持蕊味而去。不坏华之色香。如比丘入聚落乞食时亦然。不违戾他事。违是违背。戾是罪戾。谓比丘乞食。趣得资身助道。随施而受。知足而归。勿以过求戾他坏彼净信敬心。正同蜂采华。不坏色与香也。不观作不作者。谓既不戾他。亦莫观人得失以乱身心妨修道业。但自观身所行而省察之。若自无非则身净端。设有过则行秽僻。故云若正若不正也。此佛通别二号准前所释。律摄云。拘留孙佛出现于世。诸声闻众多希利养。慢于善品。为遮彼故。说斯略教。

心莫作放逸  圣法当勤学  如是无忧愁

心定入涅槃

此是拘那含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释 由不放逸故。能勤学圣道。由学圣道故。令忧恼之惑能除。由除忧恼等惑故。心寂静而入正定。由得定故。证涅槃而乐无为。此乃断集修道证灭也。若心放逸。造集恶因。则招忧愁之苦果。若不修道见谛证灭。虽获定心。而烦惑未除。仍轮三有。忧苦焉脱。此佛通别二号如前释。

一切恶莫作  当奉行诸善  自净其志意

是则诸佛教

此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释 一切恶者。谓三毒烦恼。发生身口所造性遮等罪。诸善者。谓三十七品及一切法门。诫恶莫作。此令以戒防禁七支。三毒性业遮业。皆得清净。勉善奉行。此令增修三学。广积众善。梵行圆成。利己济他。自净其志意者。谓依持木叉。修习禅定。发真无漏智慧。破诸邪倒。了妄无生。心本自净。离染垢相。一切皆空。故云自净其志意。法海虽广。此三摄尽。三世如来随机济物。不异于斯。故云是诸佛教也。此佛通别释号准前。

善护于口言  自净其志意  身莫作诸恶

此三业道净  能得如是行  是大仙人道

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以后。广分别说。诸比丘自为乐法乐沙门者。有惭有愧乐学戒者。当于中学。

释 诸佛出世观机设教。法非一定。释尊出此五浊恶时。人多好诤。不护口言。及浊心垢重。纵无现境。而忆曾所经事。发起欲思。造作身业不善。是故如来诫之。以次第防之于未萌。若能如是善护。自净不作。即三业清净。十善道法成就。然此十善道法。若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不依之。故云是大仙人道。如来为天中天。仙中仙。人中尊。故称大仙人也。释迦如来通别二号已释于前。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者。无事僧谓不犯戒也。如来成道五年已前。众僧皆知足修行。无事可犯。无戒可制。但拈大意而略训之。从是五年以后。僧中有漏法生。为断彼有漏法故。乃广结二百五十戒法。于间复有根本从生。开遮轻重。是比丘所受持者。而言十二年中。以声闻藏。摄阿含教。其阿含总谈十二也。自为乐法乐沙门者。法即戒法。清净持戒。是沙门无漏之因。证阿罗汉。是沙门无漏之果。若因不具。则果无从立。故云乐法乐沙门也。有渐有愧乐学戒者。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世间若无惭愧二法。悉皆违越清净圣道。趣向诸恶险途。然此波罗提木叉戒。非无惭愧愚痴之人而能坚信乐学。当于中学者。谓当于此二百五十别解脱律仪及七佛略戒经中。精习勤修。谨护无违。以度生老病死之大苦患。亦不堕哑羊之诃也。

此明卷末回向颂(分为六释)。

明人能护戒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  有智勤护戒

戒净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释 前一颂是世间因果。后一颂是出世间因果。举世间而彰出世间也。明人者。谓了达三途因恶业所招。人天乐境由善业所感。故当舍恶修善。戒乃众善之本。唯明达者能护。非愚迷不别因果者堪持。三种乐者。一名。二誉。三利养。是现在华报之乐。死后得生天上。是未来果报之乐。名谓称德。誉谓赞美。利养谓四依圣种。谓能如律奉持之人。戒香芬馥。遐迩普闻。四事助道。不求自至也。当观如是处者。谓世间乐果。无戒尚不能获。则出世圣道。岂离于戒。有智之者应精勤严护。所受之体皎洁绝瑕。诸有可超。故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也。

如过去诸佛  及以未来者  现在诸世尊

能胜一切忧  皆共尊敬戒  此是诸佛法

若有自为身  欲求于佛道  当尊重正法

此是诸佛教

释 前一颂半举诸佛共成道以证之。后一颂示欲求佛当重正法以劝之。能胜一切忧者。一切烦恼诸惑结缚众生。故名为忧。三世如来皆尊奉波罗提木叉。净极圆明。破尽诸惑。而大解脱。故名为胜。自为身者。谓专为此身超越生死。求于佛道。非希暂乐以持戒品。此中意旨幽邃。拣非二乘别解律仪。乃令究竟戒性故。学者切勿错其宗趣。自陷偏小之坑。狂者速宜自责反省。以雪讥贬之罪。纵然迹现是小。意本实诱归大。况乎戒海无涯。量同太虚。随物受益。等施无二。根器虽有大小之殊。法无广狭之别。欲脱二死之深渊。早投一真之彼岸。庶得自为不乖。求佛有冀矣。正法即戒法。所谓有秉羯磨说戒。则正法不灭世间。以戒是苦海舟航。涅槃径路。不同外道邪僻之律。轮王十善治世之术。故此佛戒特名曰正法也。

七佛为世尊  灭除诸结使  说是七戒经

诸缚得解脱  已入于涅槃  诸戏永灭尽

尊行大仙说  圣贤称誉戒  弟子之所行

入寂灭涅槃

释 前一颂半。谓诸佛弟子奉持戒经。得脱诸缚已入涅槃。故举以证之。后一颂。谓今佛弟子尊佛所说。依戒修行。便获涅槃果乐。故示以劝之。诸结使者。谓诸烦恼驱使行人心神。流转三界。不得解脱。故云结使。略则十使。广则八十八使。乃至八万四千尘劳也。七佛为世导师。为欲灭除诸弟子结缚故。乃说此戒经。弟子奉行。则诸烦恼结缚因斯解脱。证无生果。已入涅槃。一切有无戏论永灭尽矣。七佛大仙所说之经。是一切贤圣所赞之戒。今凡为佛弟子者。能如教修行。则无不证入寂灭涅槃者也。寂灭涅槃是华梵双举。

世尊涅槃时  兴起于大悲  集诸比丘众

与如是教诫  莫谓我涅槃  净行者无护

我今说戒经  亦善说毗尼  我虽般涅槃

当视如世尊  此经久住世  佛法得炽盛

如是炽盛故  得入于涅槃  若不持此戒

如所应布萨  喻如日没时  世界皆闇冥

释 初一颂明佛垂诲也。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化缘已毕。垂将涅槃。重以戒法顾命弟子。殷勤付嘱。示诲谆谆。是知此戒诚为佛法之元基。慧命之正脉。成圣之保任。利生之要轨。苟不顶戴受持。岂但自甘汩没生死海。抑且有辜如来付嘱。念当思慈诲。奉遗法而忘躯。䇿进信志。敬木叉而尽寿。是为知恩报恩者。莫谓我涅槃乃至如是炽盛故得入于涅槃。此两颂半正明示教也。谓诸比丘汝等莫谓。我如来涅槃世间空虚。修净行者无有依护。我今已为汝等。说二百五十戒经。亦说毗尼作持等法。我虽入般涅槃。此波罗提木叉戒在世。即是如来法身常住不灭故。令汝师之。以作依护。若波罗提木叉久住炽盛。则教理行果皆悉炽盛。由炽盛故。修净行者得入涅槃而无遗也。若不持此戒。乃至世间皆闇冥。此一颂重申诫喻也。谓净行者有护。是令护体蠲染。以立梵行。如所应受持戒品。依制布萨。若不布萨。以何依护。则罪垢日增。失智慧明。不睹圣道。便堕三涂。喻如日没闇冥。无所见故。即堕坑落堑矣。

当护持是戒  如牦牛爱尾  和合一处坐

如佛之所说

释 此一颂诫令坚志遵持也。谓比丘当护戒自珍。坚其信志。宁死不犯。犹如牦牛爱尾不顾身命。乃名遵制持戒。和合一处坐者。使离别众之过。如佛所说者。谓黑白半月如佛所教。而作布萨说戒。慎勿有干七非。而背法律教三如也。

我已说戒经  众僧布萨竟  我今说戒经

所有诸功德  施一切众生  皆共成佛道

释 前半颂明自他作办事毕。后一颂以所作事回施有情共成佛道。作办之事而言功德者。谓一一戒中严护清净。所生止作之力用。名曰功德。此声闻之法而云回向佛者何也。此是开显之后。涅槃顾命。所谓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又戒本防非止恶。讵声闻之独持。比丘体通大小。岂罗汉之自目。又在家菩萨持在家戒。名曰菩萨近事。出家菩萨持出家戒。名曰菩萨比丘。是知比丘之戒非局小心。出家菩萨何容不护。三世诸佛同斯法教。不唯今之释尊独尔。或曰声闻持戒名菩萨破戒。声闻破戒名菩萨持戒。然斯义者。以声闻自度为急故。止之名持。菩萨利生为本。若不广作众善。名之为犯。此正责小心自利为过。非谓大心利他共成佛道者在列。纵曰自利乃兼利他故。一一戒中不离护他。斯实如来善巧方便。密以珠系衣里。令其终获大用。今人不达圣意。而生拟论。若解了开显之后。则无疑此颂云。我今说戒经所有诸功德。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也。

已上付诵戒本释竟。已下皆原卷之法。

○僧同犯识罪忏白法

佛言。若僧集说戒。犯罪不得说戒。不得闻戒。不得向犯者忏悔。犯者不得受他忏悔。彼比丘白已当忏悔。应作如是白言。

大德僧听。此一切众僧犯罪。若僧时到僧忍听。此一切僧忏悔。白如是。

如是白已。然后说戒律本。更不悔本罪。

释 此法律中更不悔本罪者。谓犯单堕及众学威仪戒等。由临布萨忖思圣制难废。急欲同诵木叉。各生惭愧。发露求净。如此正契布萨舍诸恶不善法究竟梵行之旨。不须更悔。若犯初二篇并三十舍堕。不得例斯也。

○僧同犯疑罪发露白法

佛言。若说戒时。一切僧于罪有疑者。应作白言。

大德僧听。此一切僧于罪有疑。若僧时到僧忍听。此众僧自说疑罪。白如是。

然后说戒。此但露罪。得闻说戒。本罪仍说已忏。

释 上云识罪者。谓自知了了无疑。此云疑罪者。因自不知罪种名相。为犯不犯。生疑。既将说戒。且先陈露待白已。说听竟。仍须向知法者。问决所犯。自言求悔。

此识疑二法。皆为人法故作。兼属公私也。

○尼差人请教授法

于说戒日集僧。索欲问缘。答云。差人请教授羯磨。作白文言。

释 于说戒日者。律听比丘十四日布萨。比丘尼十五日布萨。若有因缘。比丘十五日布萨。尼十六日布萨。此谓二部相依结界。今准十五日大僧正说戒。尼界集僧差人作白云。

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白如是。

大姊僧听。僧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谁诸大姊。忍僧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律本云。应白二差一人已。彼独行无护。更差二三人为伴。往僧寺中。

释 更差二三尼为伴者。乃方便命随为护。更无白差之法。须择老练持戒者同往。非但以尼数二三而已。准增一法云。尼若有五过。不应将作伴行。一喜太在前行。二喜太在后。三喜抄断人语次。四不别善恶语。善语不称。赞美恶语。五如法得利。不以时为彼受。反此五过。听僧差伴。庶两获益。无诸损恼。

至所嘱比丘所。义准应差人承受。彼嘱授尼。应具陈所请已。至十六日。更往僧寺中。求可不时。若得略教授已。还至寺。鸣槌集尼众。不来者说欲已。然后使尼如僧中所告者。在尼众中。具宣僧敕讫。诸尼合掌顶戴受。律无文。准僧祇律。文义如此。若僧尼两众欲满五人已上。方行此法。故律本云。若众不满。若不和合者。至时礼拜问讯。

释 若僧尼两众乐欲依制奉行此法者。各满五人已上。二部方可羯磨差使。本律乃互明两众。谓纵和不满。满已乖和。至僧布萨日。尼唯恭敬往礼。以遵八敬。尽形不敢违也。

此一羯磨为法故作。是属公也。

非 人非。谓众减不和。无伴独行等。

余非。准前无异。

○教诫尼法

佛言。于僧说戒时。上座问言。比丘尼众遣何人来耶。今但取当时说戒者问之。受嘱授者。即起具修威仪。为白僧言。

大德僧听。(某)处比丘尼僧和合。僧差比丘尼(某甲)半月半月顶礼比丘僧足。求请教授尼人。

三说已。义加云彼应至上座所云。大德慈济。能教授比丘尼不。若答言不堪者。乃至二十夏已来一一具问。若无有者。还至上座所白言。遍问众僧。无有堪者。上座即应略教戒法。告嘱授人云。此众无堪教诫师。明日尼来。请可不时。应报言。昨夜为尼遍请。无有堪者。虽然上座有敕。敕诸尼众。精勤行道。谨慎莫放逸。

○差教授尼师法

续 此准白二纲目。今依九十事之二十一续入。上明略教为无堪者。若问有者。彼受嘱授比丘。还至上座所白言。众中某甲(上座大德)堪能教授比丘尼。按律中。因六群发起。佛言。众僧中差教授比丘尼人。白二羯磨。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差(某甲)比丘。教授比丘尼。白如是。

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教授比丘尼。谁诸长老。忍僧差(某甲)比丘。教授比丘尼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差(某甲)教授比丘尼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佛言。成就十法者。然后得教授比丘尼。一具足多闻。二诵二部戒利。三决断无疑。四善能说法。五族姓出家。六容貌端正尼众见便欢喜。七堪任与比丘尼说法劝令欢喜。八不为佛出家而披法服犯重。九若满二十岁。十若过二十岁。

又增一云。有五法应教尼。一具持波罗提木叉戒。二多闻善巧。三语言辩说。四不为佛出家而犯重罪。五二十腊若过二十。

五分云。五法不应差。差已应舍。一诵经戒而多忘失。二诸根不具。三多欲。四现为恶相。五教比丘尼亲恶人。

释 此但续差法白二。其仪规备载于教诫比丘尼正范中。

此一羯磨为法属公。并显非皆同上无异。

○告清净法

佛言。说戒日客来。若少者当告。旧比丘清净。应如是告言。

大德僧听。我比丘(某甲)清净(一说)。

若说戒序竟。方陈此言。必有犯者。举过告僧已。余者次第听。

释 布萨本为改往除愆。勤修冀净。虽然因缘游行。遇处有僧说戒。理应就听。必不可违。若僧集已。说前颂竟。至不须告净。当具仪作礼。敷座而坐。若说戒序竟至。则座上已经问净。方陈此言。应知广说八处问净故。若自知有犯。先举过告僧已。余者随坐次第听终。仍准所犯求忏。

此一法为法作。是属私也。

○识罪发露法

佛言。当至一清净比丘所。具威仪说所犯名种。白言。

大德忆念。我(某甲)犯(某)罪生疑。今向大德发露。后如法忏悔(三说)。

说戒时忆者。须用此法。若余时中依法忏悔。十诵云。发露比丘不须更发。

释 说戒时忆者。拣非日前知而不悔。今谓因值布萨。倏尔忆所犯事。且用此法。容听戒故。听罢。应即乞除。若余时识犯生疑。陈露求决。依法忏悔。而引十诵者。谓布萨日前已曾发露。正布萨时。不须更露听忏之。

○疑罪发露法

律本比丘犯罪有疑。复逼说戒。佛言。应发露已得闻戒。义准云。

大德忆念。我比丘(某甲)于(某)处犯生疑。今向大德发露。须后无疑时。如法忏悔(三说)。

释 须后无疑时者。非谓任其久缓。乃指听竟之后言也。

○说戒座上忆罪露法

律本为在座上。忽忆本罪。向比尘说之。举众闹乱。佛令发露心念。应义准云。

释 律云。于说戒时。有一比丘犯戒。而在座间。思世尊制犯者不得说听戒等。我当云何。语彼说戒人言。止止莫说戒。我犯某罪。欲从长老忏悔。举众闹乱。诸比丘以此事白佛。佛言。其人自忆罪而发露。彼比丘当语边人言。我犯某罪。今向长老忏悔。复作是念。设语旁人者。恐闹乱众僧。不成说戒。彼比丘当心念。须罢座已。当如法忏悔。作如是已得听戒。今例心念法。但声须细。莫令众闻。应义准云。

我(某甲)犯(某)罪。为逼说戒。恐众闹乱故。待竟当忏(三说)。

疑罪准此。

释 上三法皆为法故作。是属私也。

○略说戒法

佛言。若王贼水火病人非人恶虫及有余缘者。若床座少。露湿天雨。布萨多夜已久。或斗诤。说法等久者。略说戒。

释 此明开缘。先列八难。一王难者。王乃自在意。信则兴隆佛法。不信则毁灭三宝。二贼难者。贼乃为害之称。贼是林中王。能作不饶益事。三水难者。谓海啸江潮。奔流泛漫。四火难者。谓火性无恒。寄托诸缘。能焚烧林野。五病难者。谓同界病多。就榻说戒处。艰容众故。六人难者。谓不信白衣。或往来游观。扰碍僧事。或起意不端。阻行善法。七非人难者。谓或山精显异。或邪魅现形。八恶虫难者。谓恶兽出没。声色惊人。是名八难也。床座少者。谓众多处迮。床敷不足。露湿天雨者。谓覆盖欠周。恐冒风寒。布萨多夜已久者。谓后夜将竟。时临次朝。斗诤者谓言诤水火。说法者。谓演教太延。有如是余缘。并逢八难。皆听略说戒也。

五分僧祇并为多缘。开听略说。说前方便。亦如广说。随缓急广说之。

释 此引他部明开缘。俱同本律也。虽云略说。然集已必作前方便。可缓则广说。若急则略说。此则广略不定。其作前方便是定也。

律中则有三五略说。随缘远近。文非明了。

释 说戒揵度中。列三种五法略说。第一五种者。一说至九十波逸提。二说至三十尼萨耆波逸提。三说至二不定。四说至十三僧残。五说至四重。第二五种者。一说戒序。二说至四重。三说至僧残。四说至二不定。五广说。第三五种者。一四重至僧残。二四重乃至二不定已。三四重乃至舍堕已。四四重乃至单堕已。五广说。此由译笔交互。文非明了今依毗尼母论云。若序说问清净讫。应告言之。

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僧常闻。

十三僧伽婆尸沙乃至众学法并云。

诸大德。是众学法僧常闻。

诸大德。是七灭诤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释 此文中七灭诤法。略僧常闻。四波罗夷法。乃至众学法又略。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说则前后足之。一一并问。是中清净不。

已上依文广说。若难卒至。应随到处云。已说至(某)处。余者僧常闻。若难缘逼近。不得说序者。僧祇云。

诸大德。今十五日([或十四日])布萨时。各正身口意。莫放逸。

便各各随意去。律本至布萨日。不得不说。若无者。应说法诵经亦得也。

释 妄惑烦恼造诸不善等业。由发三毒。行于七支。故佛制戒以禁止之。此引僧祇。虽明更略。然义已收广矣。本律中。佛言。至布萨日。若无能说戒者。差一人说法诵经。下至一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不得不说。此不摄略诵法。乃因无说人故暂开。非恒听许。以佛世无卷可读。唯亲听佛制。心记口说。今已结集。梵文东传。藏有律卷。纵不能熟背朗诵。应对卷敷宣。亦名如法布萨若至布萨。辄讲说余经者。此则不可。按法苑珠林引云。齐邺东大觉寺释僧范。戒行清高。行持无缺。常宿他寺。意欲闻戒。至十五日说戒之夜。众议共停说戒。乃为法集。有升座乃欲竖义。叙云。竖论法相。深会圣言。布萨常闻。击难为胜。忽见一神。形高丈余。貌甚雄杰。涌耸惊人。来到座前。问竖义者。今是何日。答曰。是布萨日。神即以手拓之。拽下座来。委顿垂死。次问上座。问答同前。陵害二三上座已。神即掉臂而去。当时道俗共睹非一。范师见此异。乃自以勤力。兼策大众。至于一生。不敢说欲。纵有病不堪胜舆。请僧就病人所。恭敬说戒。于后大兴戒法。是以布萨日不得故废说戒而讲论法也。

○非时和合法

续 此准单白纲目。今依说戒揵度续入。佛言。众僧破为二部。时诸比丘欲于舍卫(言舍卫国者。是准缘起。今则随处言之)和合。自今已去。听白已然后和合。当集僧已。问缘不得与欲。答云。众僧和合羯磨。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所由诤事。令僧斗诤。彼此不和。彼人犯罪。为作举己。还为解罪。僧尘已灭。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和合。白如是。

释 作是白已。法食仍同一界共居。

此一羯磨为人故作。是属公也。

非 人非。谓现前不简与欲准集等。

余非同前应知。

○诤灭说戒法

续 此准单白纲目。今依说戒揵度续入。佛言。若众僧所因事。令僧斗诤而不和合。众僧破坏。令僧尘垢。令僧别异分为二部。若能于中改悔。不相发举。此则名为僧众以法和合。自今已去。听先白然后说戒。集僧已。问缘不得与欲。答云。众僧欲和合说戒。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众僧所因诤事。令僧斗诤而不和合。众僧破坏。令僧尘垢。令僧别异分为二部。彼人自知犯罪事。今已改悔。除灭僧垢。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说戒。白如是。

作是白已。然后和合说戒。

释 此乃中间布萨和僧之法。不须如常再宣和白。故云作是白已。然后和合说戒。

此羯磨为法故作。是属公也。

显非准前合具。

○第一增说戒法 第二增说戒法

续 此二法准单白纲目。今依遮揵度续入。律云。时有异处众多比丘。说戒日闻彼处有比丘喜斗诤骂詈。共相诽谤。口出刀剑。欲来此说戒。我等当云何。即往白佛。佛言。若有如此事起。应作二三种布萨。若应十五日说十四日作。若应十四日说十三日作。若闻今日来。即应疾疾集一处布萨。若闻已至界内。应出外布萨。若言已入寺。应扫除浴室。设洗浴具。问上座已然火。彼客比丘入浴室浴时应一一从浴室出界外说戒。若客比丘唤旧比丘共说戒。应答言。我曹已说戒。若旧比丘说戒已。客比丘遮说戒者。不成遮。若客比丘说戒时。旧比丘遮说戒。成遮。若能如是者善。若不能。应作白却说戒日。作如是白言。

大德僧听。僧今不说戒。至黑月当说戒。白如是。

应作如是白却说戒。若客比丘便待不去。彼比丘应作白第二却说戒。应如是白。

大德僧听。僧今不说戒。至白月当说戒。白如是。

应作如是白第二却说戒。若客比丘不去至白月。旧比丘应如法强与客比丘问答。

释 强与问答者。令旧比丘鸣槌共集。而问客比丘云。佛有明教。制斯却白。汝等何以久待不去。恼乱众僧。故碍布萨。彼若答言不去者。旧比丘应语云。汝等不去。我曹当遵律治罚汝等。然后清净说戒。过在汝而不在我。故云强与问答也。

此二羯磨皆为人法故作。是属公也。

明非同前。

○与狂痴法并解

续 此二法准白二纲目。今依说戒犍度续入。律本云。时有一比丘。心乱狂痴。或时忆说戒。或不忆说戒。或时来或不来。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与彼比丘。作心乱狂痴白二羯磨。僧中差堪羯磨人。作前方便答云。与狂痴羯磨。当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心乱狂痴。或忆说戒。或不忆说戒。或来或不来。若僧时到僧忍听。与此比丘作心乱狂痴羯磨。若忆若不忆。若来若不来。僧作羯磨说戒。白如是。

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心乱狂痴。或忆说戒或不忆。或来或不来。今僧与(某甲)比丘。作心乱狂痴羯磨。若忆若不忆。若来若不来。作羯磨说戒。谁诸长老。忍僧与此(某甲)作狂痴心乱。忆不忆。或来或不来。作羯磨说戒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与(某甲)比丘作狂痴心乱。忆不忆来不来。作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佛言。有三种狂痴。一者说戒时忆不忆来不来。二者或有狂痴说戒而来。三者或有狂痴不忆说戒不来。是中第一僧应与此羯磨。其第二第三狂痴者不应与此羯磨。

释 此三种狂痴。第一者谓或时举发不忆。若不举则忆知。由病不定。故与羯磨。其二病轻。每忆而来。三乃病重全不忆集故尔。不应与法。若与。众僧有过。须当称量。按善见律云。见火而捉。如金无异。见屎而捉。如旃檀无异。是名痴狂心乱。

此一羯磨为人作。属私也。

非 人非。谓机不应法等。

余非准前。

○解狂痴法

佛言。若狂者与羯磨已。后狂痴病止。应与作白二羯磨解。应如是解。彼比丘应往僧中。偏露右肩。脱革屣。右膝着地。合掌白言。

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先得狂痴病。说戒时或忆或不忆。或来或不来。众僧与我作狂痴病羯磨。作已还得正念。求解狂痴羯磨(如是三说)。

僧中差羯磨者。索欲问缘。答云解狂痴病羯磨。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先得狂痴病。彼说戒时。或忆或不忆。或来或不来。众僧与作狂痴羯磨。与作已狂痴病还得止。今求解狂痴病羯磨。若僧时到僧忍听。与解狂痴病羯磨。白如是。

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先得痴狂病。说戒时或忆或不忆。或来或不来。众僧与作痴狂病羯磨。与作已狂痴病还得止。今求众僧解狂痴病羯磨。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解狂痴病羯磨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与(某甲)比丘解狂痴病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律本云。若复更狂痴。随狂痴病时。与作羯磨。狂止还解。

○对首说戒法

佛言。若一比丘住处。于说戒日。当诣说戒堂。扫洒令净。敷坐具。办澡水瓶。然灯火。具舍罗。若客比丘来。若四人以上应白说。若有四人。应集白说戒。若有三人。不得受欲。应各三语说戒。如是言。

二大德忆念。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某甲)清净。

余二人亦如是三说。若二人共住亦准此。若犯罪者。向清净者发露。若忏悔已。方得加法。若有罪不发露者。不应清净法也。

释 若犯罪者。谓于布萨时。或忆犯。或识犯。或疑犯。准前僧法中说露。此则不应加清净法。若布萨日前已经悔过者。方得加清净法。倘犯已未曾露忏者。加则非法。

此法为法故作。乃公中之私也。

非 人非。谓三人受欲等。

法非。谓妄加清净等。

事非。谓非二种界中办具等。

余四非相准知。

○心念说戒法

佛言。一比丘于说戒日。如前办众具。待客比丘。若无应言。

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某甲)清净(三说)。

五百问事云。如上加法已。有罪者。向四方僧忏悔已。独坐谓戒至竟。

释 五百问结界品中。若一住处有界。一比丘亦可打揵槌广说戒。先向四方僧忏悔。然后亦可三说。三说者谓三语。今文云。如上加法已者。谓亦可三说。即此心念说戒法是。三说已。独坐广诵四分戒本竟。有罪者向四方僧忏悔者。谓若有犯。待客比丘来清净者。应向露忏。若无来者。当作心念发露云。我(某甲)犯(某)罪。待有客比丘来。当如法忏悔。然后独坐诵戒本竟。今引以便时机也。

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为别。余词同上。

释 戒法众分大小。布萨理须通尊。唯各别名为异。若谓下三众无布萨者。则半月净染莫知戒品。以何为持律所遮者乃令不谙大僧法也。

第五诸说戒法篇竟。

毗尼作持续释卷第八

音义

音呈。止也。戒也。

音业。

音妹。精怪也。

音吸。能斋肃事神明也。

手打也。

与曳同。牵也。

两手对举之车。又轿。谓肩舆。

音帽。犯也。

耨平声。羺䍲胡羊。䍲音倪。

阿修罗

华言非天。以其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有四种。谓卵胎湿化所生故。

音藐。大水也。

音御。止也。拒也。

音虩。大赤。

亨入声。明盛貌。又赫赫高明显盛貌。

尖去声。假也。又僭越也。

音彼。薄也。

疾也。

治也。

胁上声。凡不可犯者皆险。

音邸。至也。

音茅。牛尾可为旌旄。旌音精。旄音毛。析羽为旌。谓分析鸟羽。为之竿头。则缀以旄。牛尾也。旄首所以精进士卒也。天子旌高九仞。诸候七仞大夫五仞也。

音蚁。揣度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