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十初至七灭竟。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明九十波逸提。
先总解七门分别。第一配属身语。第二自作教人。第三遮性差别。第四持犯方轨。第五违制不同。第二六部有异。第七下众任运。
初门身语位分为三。初有三十一戒身业成犯。次有二十戒语业招𠎝。后有三十九戒身语合犯。初身三十一者。二宿强腕覆作屏施别三非宿不外请三坐及三军酒水击半白二随打搏宫。次语二十者。妄毁两同说得女嫌辄讥日悕疑发欲劝毁悔同谤。次身语合。复分为三。一有两戒身语止作业共身犯。谓屏露二敷。若自敷者。是身作业。若教人敷。是语作业。去时不自举身止业。不教人举语止业。出门界犯。岂非结身。二有七戒。语家止业共身犯。谓覆粗背足二入聚落辄着不与欲。如覆粗罪。止不露发。名止语业。经明相结罪。岂非共身犯。余皆类然。不能繁具。三有三十戒。语作共身犯。此中位四。一有十九戒。自语作业假他身犯。若论自作。唯局身犯。今者且就教人义说。谓掘坏牵用劝然藏煞驱饮使与尼衣投高床下有七如教人掘地。虽复言子所教不掘。能未犯罪。要假所教掘地。方结教罪。故名自语假他身犯。余皆类然。不能具述。第二有四戒。自身假他语犯。谓赞食减年不摄屏听。以尼不赞。食本无𠎝。以假赞故。食方成罪。此一既尔。余类亦然。第三有五戒。自身语假他身犯。如四期索美食。第四有两戒。自身语假他语。谓异语恼他及不受谏。异语假僧作白。及须唤问。谏中所谏之事。通于七犯。即自身语假他语犯。
第二门位分为四。一有一戒。唯教人犯。谓劝足食。二有十一戒。自他俱犯。谓掘坏牵二虫恐火藏煞谤捉宝第十一。第三有十戒。教人有同不同。谓屏露二敷持衣与尼高床下七教人润己。是则不同犯。直教无益。但得轻𠎝。此等二十一戒。劝足唯教他。余通自他作。第四余六十八戒中。六十七自重教轻。足食一戒唯自作业。
第三门。三十是性。谓妄毁两粗异嫌强牵用讥驱谏恐煞饮疑覆起说随摈拒毁同欲悔听打搏谤。余六十戒并悉是遮。
第四门。位分为四。一有十戒。具二持犯。谓说粗辄教背别二入聚落作余食法不犯足食劝足净施问主无其辄罪。知粗发露僧事与欲。此等二犯名异体同。论其二持阶之两位。准上应知。不能繁具。次有二戒。残宿不受。谓七日尽形。加口法竟不犯。二罪非时无。不受时药。唯是身作。以此义殊。故须别说。三有一戒。唯是作持止犯。谓不摄耳听戒。四余七十六戒止持作犯。亦可不摄耳听戒唯作持止犯。及前十三小分。亦有作持止犯义。又余七十六戒。止持作犯。及十三少分。据别体边。亦有止持作犯义。
第五门。通而言之。并违佛制。若望成罪。位分为二。但诸羯磨要须僧秉。僧不秉法。违而无罪。谓异语说欲及以二随。故此四戒违僧制犯。自余诸戒并违佛制。
第六门。有二十一戒。不同此中位三。一有三戒。僧有尼无。谓辄教日暮讥教。所以可知。二有十三戒。辄重不同。谓食三衣五坐一行三互角针筒。大僧数故重。尼为稀故轻。言食三者。谓赞劝索美。衣五者。谓与尼衣作衣及三过量。余者可知。三有五戒。犯同缘异。且背请足食。开缘不同。或可离合不同。与外道食戒。与缘不同。减年受戒。受缘不同。过量浴衣。用缘不同。或可名字不同。此等俱得提罪。若为犯同。以缘异故。尼律别制。制缘别义。至下更门。余六十九。同戒尼律。直列戒本。此据位言。细论亦有异者。如覆藏僧宽尼挟。或有境界翻倒。如毁两二宿过五六语等。此随义别。可以思之。
第七门。前教人犯四位之中。取第二第三两位教人。二十一戒除屏露二敷。余十九戒有任运义。余无可知。
故妄语戒 所以制者。怀道之人。言须称实。今反违想背心。欺诳前境。令他虚解。自失圣利。过中之甚。是以故制。言释名者。了心不实。名之为知。求犯不虚。称之为故。言不称实名妄。陈彰在口名语。是名故妄语。别缘有六。一人。二作人想。三违想说。四知违想说。五言彰了了。六前人知解。阙缘比知。具七方便。犯相可解。戒本三句。广文具解。初句可知。二知而妄语下合解二三两句。于中文二。初解妄语方法。二于大众中下明轻重相。前文复二。初至逸提对外事明违。二所见异下约内心辩妄。前文有四。一列八种不净语境。二解八种差别离合。三若不见下诳人犯义。四本作是念下前后方便。前文先列不见等四。次列见等四。次释先解后四。见闻触知。见者。具五缘故。名之为见。一眼根不坏。二有色境。三假空。四须明。五作发识意耳闻四缘。一耳根清净。二有声境。三假空。四作发识意。触具三缘。一三根不坏。二有触境至根。三作发识意。意知一切。不假具缘。问所以六根三合三离。答多论第六云。三根性利。力用偏多。各分为名。三根性钝。力用处少。总名为觉。复次三根能远取境界。各分为名。三根近取境界。故合为名。次却解前不见等四。言不见除眼识者。除犹无也。谓无眼识。名为不见。既言余五识是。明知以五识所得诳他。亦是不见。下三释相。准此应知。如是解时。不见等四。以无为境。所违境宽。如似直尔不见。是名不见。余五识所得亦是不见。论其所称即狭。谓对不见言见。见唯眼识。是故言狭。此一既尔。下三亦然。下四见等以有为境。所违境狭。谓唯眼识。所称体宽。谓不见等。次明妄语。先解不见等六心。约义具明。应作二十四句。今据位说。故总为六。释此六心。二门分别。第一定心名字。第二问答分别。初定心者。位有其四。一无想心。二有想心。三有疑心。四无疑心。今言六者。无想唯俱违。有想单违心。有疑无疑中。各出单违心。是则初三五俱违句。二四六单违心。第二门。问所以无想心中但有俱违句。有想心中唯单违句。不同有疑及无疑中。各有单违及俱违句。答想是彻不得同疑。所以尔者。以想一向知无。不得言有。言有即是初句。心境俱违。想若实有。说实不犯。违此想说。方名犯者。此是违心。望境是顺。即是第二境顺心违。以斯义故。无想唯俱违。不得有单违句。以单违心。即是第二。有想唯单违。不得有俱违句以若俱违。即是初句。疑是两缘。得有隐没。是故疑中单俱并具。问所以此无妄心不同谤者。答谤取虚心。要必须妄。若不妄者。心实岂成。此取违心。必不得妄。若当妄者。心实岂成。次随文释。初句实不见等。答言见等。此是无想心中心境俱违句。第二实不见等。谓有见等。诳言不见等。即是有想心中境顺违心句。第三实不见等。内生疑心。不知为见为不见等。诳言无疑。我有见等。即是有疑中俱违句。第四实不见等。生疑同前。诳他无疑。我不见等。即是有疑中单违心句。第五实不见等。复无疑心。便言有疑。我有见等。即是无疑中俱违句。第六实不见等。亦无疑心。便言有疑我不见等。即是无疑中单违心句。此应广说者。谓举后四见闻触知作法同前。不能重述。次前后方便者。具应有八。为取成提。但有四句。初一句三时有心。次有二句。二时有心。一时无心。后有一句。根本有心。前后无心。余有四句。皆不成提。谓根本无心。前后有心。前一有心。后二无心。后一有心。前二无心。此三吉罗。三时俱无心。不犯。次约内心者。行心见虎狼。口言见佛像。答他异本所见。故曰所见异。行心忍苦。诳他得乐。行心之中。希于财色名欲。答他欲得闻法。心得冷触。言得热触。实作怨想。言有亲想。行心缘此。答言缘彼。次轻重文二。一当宗结提。二默妄结吉。多论。若先无心妄语。误乱失口。尽吉罗。若说法议论。若传人语。若凡说一切是非。莫自称为是。常令推寄有本。则无过也。次下明开不见等四。开前六中。初三五见等四。开后六中。初三五意有见想。便说开前六。第二句理应更有意有不见想。便说开后六中第二句。复应更有疑。疑便说开。前二六各第四句。复应更言意有无疑。便说开前二六。各第六句。又解不见等四翻前六。见等四翻后六。意有见想者。翻所见异等。
次毁呰戒 出家理应递相赞美。令彼欢喜。不废正修。今以鄙语伤人。过于剑割。恼处不轻。故所以制。别缘具六。一大比丘。二作毁呰语。三知是毁。四作折辱心。五言彰了了。六前人知闻。戒本三句。释中初一别解下二合明。合明文二。第一恶法毁呰。第二若以说下善法毁呰。前文有三。初列七种恶法。先列章。次解释。二若比丘下行骂方法。亦先列章。次解释。三若比丘下结犯。次善法行骂有三。一列。二释。三结。余文可知。
次两舌戒 出家理应同心和合。今传屏言。破坏彼此。故诤未有令生。已有不灭。恼坏不轻。是以圣制。别缘有六。一大比丘。除破僧伴助。二说鄙恶事。三传于彼此。四作离别意。五言章了了。六前境知闻。多论四句。或有两舌。非妄语。非恶口。传语实说。故非妄语。以耎语说。故非恶口。以离分心。故名两舌。或有两舌。是妄语非恶口。以作别离心故是两舌。以妄说故是妄语。以耎语说故非恶口。或有两舌。是恶口非妄语。以作别离心故是两舌。以粗语说故是恶口。当实说故。非妄语。或有两舌。是妄语是恶口。以作别离心故是两舌。以妄说故是妄语。以恶声说故是恶口。妄语恶口四句亦尔。戒本三句。广中具释。两舌者下释第二句。此中有二。初列所斗乱境。境有十众。道俗各五。互历为头。总成百句。次斗乱下出所传言。若比丘下释第三结罪句。此斗乱境。虽列十众。论成提者。局大比丘。问所以毁呰有善法。此无者何。答此以屏传善法无恼。前为对面。故有轻𠎝。
次与女人同室宿戒 男女形殊。理须别处。至于宿止。须避嫌疑。今轻同宿。容生秽染。为患不轻。是以圣制。下诸染戒。制意同此。别缘具五。一人是女。但是人女。不简道俗亲疏。人别余趣。女简异男。二室相成就。三共同室宿。四知共同宿。五随卧转侧。缘中似犯。寄缘制戒。以爱尽人无心故违。文中有三。初则寄缘似犯。第二彼淫女下显实无违。第三淫女见下悔过获益。旧解。以罗汉具二解脱。呵无痴言。此解不然。罗汉亦得言痴。如上明讫。又同行戒中有多种漏语。又足食戒非时戒中。呵无痴漏之言。犯此二戒之人。岂是罗汉。又诸尼戒呵处。亦无痴言。戒本四句。广释可知。多论第八。若房中有一女一提。有十女十提。此戒亦身教成罪。亦人上成罪。一卧一提。十卧十提。是名身教成罪。若一卧一女一提。若一卧十女十提。是名人上得罪。五分云。若同覆异隔。若大会说法。若母姊妹近亲疾患。有有知男子自伴不卧。皆不犯。开文除自病不犯。下戒亦尔。
次与未受具人同宿过三夜戒 多论第八。与诸比丘结戒者。为佛法尊重故。为息诽谤故。所以听二宿者。以都不听。或有失命因缘。又有种种恼事因缘。以怜愍故得共二宿。以护佛法故不听三宿。别缘具五。一未受具男子。简去女人。女不开二。何有过三。二室相成就。三共同室宿。四知共同室。五过三夜犯。问诸比丘违罗云出。正顺佛教。如何呵言痴人无慈。答夫为弟子之法。每事须咨。今辄驱遣。岂非失仪。佛因事故制。因事故开。是故呵言痴无慈耳。满戒四句。一犯人。二未受具人。三共宿。四过三结罪。然前开中。若堕三宿。明相未出时。应起避去。至第四宿。若自去。若使未受具人去。是则三四具明应不。戒本直结过三夜罪。广释但论第四夜𠎝。以言随胁犯。明知即是第三夜避明相人。释相可知。
次与未受具人同诵戒 多论。四义故制。一为异外道故。二为师与弟子差别故。三为分别言语。令分了故。四为依实义不贵音声故。别缘具五。一是佛所说法。二是字句味。二未受具人。四齐声同诵。五言说了了。戒本四句可知。解中上二别释句义。下释第三句。此中文二。一解同诵。二出法体。前中复二。一列。二释。释中句义者。二人齐声。同诵句义。表行理周。名为句义。非句义者。前说未终。后人抄诵。表行不周。名非句义。此亦获提。为令教义表行不周。何以非犯。下二释相。准例应知。但阿罗波遮那者。是名欲显名表体周是字义也。法者。见论云。若佛涅槃后。迦叶为上座。五百罗汉所集三藏。同诵此法。得波逸提。准此末代菩萨声闻造诸论者。诵皆不犯。此中声闻等说者。谓得佛印可。以成经也。次若比丘下。释第四结罪句。一说者举前句义。二说者句味。三说者字义。亦可随诵句味字中有一二三。了了皆犯。且举三为法。余亦类然。若口授者。诵被抄言。若书授者。写被截句。余相可解。
次说粗罪戒 多论第六。与比丘结戒者。为大护佛法故。若向白衣说比丘罪恶。则前人于佛法中。无信敬心。宁破塔坏像。不向未受具人说比丘过恶。若说过罪。则破法身。别缘具七。一是比丘。二犯粗罪。三知粗罪。四向未受具人说。五无因缘。除被差者。六言彰了了。七前人闻知。满戒五句。一犯人。二知粗罪。三向未受具人说。四除差不犯。五结罪。释中先解第三。却解第二为异。此定粗罪。但初二犯文中除僧羯磨者。藉说调达为缘。理实结罪。唯初二犯。故多论云。若说出佛身血坏僧轮。对首偷兰。若说四事边十三事边。一切偷兰。得突吉罗。解第五句。文开为四。一说他。他中有二。二自说。问所以自说粗罪轻者。答他数自稀故。又解说他过多。一自坏。二恼他。三坏俗。自说𨷂无恼他。是以但吉。三余众。四境想。
次实得道向未受具人说戒 所以制者。多论二义。一为大人法故。若称德行。覆藏过罪。是小人法。二为平等法故。若自称圣德。则贤愚各异。前人于众僧。无平等心。别缘具五。一内有实德蠲上慢。二自言已证。三向未受具人说。四言彰了了。五前境知闻。此无别缘。取大妄中实者制。旧解云。此圣人制竟。不复更犯。谓制圣遮凡。此义不然。如学人犹有故犯。此非性戒。何废有违。以此义惟。还是制圣。凡得不净观等。亦成其犯。戒本五句。一人。二所向说境。三说过人法。四自说己证。五结罪。释中具解。若彼下解第五句。文四可知。
次与女人说法过五六语戒 说法开生。理无强授。事不应时。反增奢慢。然虽染境亦须接引。若全不开。永绝出路。故复开听齐五六语。过则招讥。是以制犯。别缘具六。一是女人。二知是。三不请。四无俗男。五言了。六过五六语犯。若请随说。设过不犯。满戒五句可知。释中相显。有知男子者。多论云。谓解人情语言意趣。可作证明。若方类不同。一切不听。男子必是白衣。一切出家人不得。以相同故。纵使众僧集会。亦不得为说。为尼说者听。以得教诫故。五分。比丘为女人说五六语竟。语言。姊妹法正齐此。从坐起去。更有因缘。还复来坐。为说不犯。若说五六语竟。更有女人来。为后女人说。如是相因。为无量女人说。皆不犯。若自诵经。女人来听。若女人问义。要使得解。过五六语。不犯。
次掘地戒 多论。此戒及坏生戒。制有三益。一为不恼众生故。二止诽谤故。三为大护佛法故。若不制者。一切国王当使比丘。种种作役。有此戒故。帝王国主一切息心。别缘具五。一是生地。二作生地想。三自掘。四使人掘时不作知净语。五随伤结犯。立戒有三。一对自掘略立。二以教掘不作净语。制相未圆。更明随结。三制满足。满足五句。一犯人。二自作业。三所伤地。四教人业。五结提罪。释中初三别解。若用锄下。合解二四五三句。然释地中。初总分二。但未掘地为一即定。已掘地中更分为二。是则地体开合为三。不问覆露。坏者皆堕。僧祇十九。地有二种。谓生及作。生者大地。作有二种。一者基。二者上。基作者。露地墙壁。上作者。重阁屋上覆土。此等地体。坏者皆提。见论。地有二种。一者真地。无有沙石瓦砾纯土。二者非真地。应取少土以水洮看。若四分石一分土可得掘。若掘真地。掘掘提罪。次下合解文中有五。第一损地结罪。僧祇云。自手者。若身身分身方便。身者。举身跳掷走来走去。身分者。若手若脚若膝若肘若指示。身方便者。若锹钁斧釿竹木自手掘地。若遥掷欲令坏者。波夜提。又云。若比丘欲使平。作方便扫地。越毗尼罪。若伤如蚊脚。波夜提。不作方便无罪。若方便曳木。若驱牛马等。亦如是。若河边坎上以脚踏。随踏夜提。若池坎岸边行土崩无罪。若土块一人不胜。破者提。破减一人重者无罪。若死土被雨。己不得自取。使净人取。尽雨所沾际。然后自取无罪。若新雨后。比丘不得自抒井。应使净人抒。若净人小不能者。当先令净人扰浊。然后自抒。若池水潦水。新雨后。比丘不得自抒。若牛马先涉。得自抒。若瓨瓶水等诸物于露地雨后。比丘不得自取。使净人知。第二打杙入地。僧祇云。若地打橛越毗尼。伤如蚊脚提。拔橛亦尔。第三地上然火损地故提。见论。若把火烧手。掷地不犯。第四境想可知。第五失法罪。见论十五。若比丘语净人言。汝为众僧掘地及斫木不犯。若指示教掘是斫是提。今准此文。但不作净语。不问现不皆提。下众无事自掘者吉。若为三宝利益。开掘无罪。故下药法中云。僧得果园。不知谁撩理。佛言。僧伽蓝人若沙弥。坏生义亦同此。开文。直许除土。不得损地。见论十一云。若人放烧火来近寺。为护住处故。比丘得铲草掘土以断火不犯。下文祇洹外火烧蔓筵来至。诸比丘不知云何。佛言听逆除中间草。若作坑堑断。若以土灭。若逆烧。文中不言遣净人作。计有此事。亦开无罪。
次坏生戒 制意具缘同上。无别犯相。是房舍戒缘。戒本四句。一犯人。二坏业。三所伤境。四结罪。释中初句可知。次略释第三句。一切草木为非人所依故。十诵。第十村者。谓生草木众生依住。众生者树神等。乃至都道神。蚊䗈蛣𧏙蛱蝶等。乃至蚁子是。众生以草水为舍。亦以为村聚落城邑。若斫截下释第二句。若一叶坏。多生随坏。获多罪。故十云。若比丘一时烧五种子。一时犯五提。一一烧一一提。村者村有五种下广解第三。此文有三。一举。二列。三释。列中有五。义合为三。谓根枝子。文分五者。根中不假节生者。作根种之名。假节生者。作覆罗之称。枝种分二。义亦如之。子子种中当体为一。始末差分。离成五种。僧祇十四。对此五种。明其净法。根茎二种。若刀中㭊净。节种刀中㭊净㭊。若甲摘却互目净。心种罗勒蓼蓝。若平揉[打-丁+修]净。子种者。十七种谷。脱皮净。火净通五种。又云若僧中行豆胡麻苷蔗等。上座应问作净未。若言未作。应使作净。若言已作应食。若在一器中有众多果。若一果处作净。余者亦通得为净。若在异器者。别须一一器作法。若苷蔗着叶者。当茎茎别作净。若无叶者。得合束如果总净。又摩摩帝有仓谷未净。畏年少比丘不知法。使净人火净。至仓谷尽。比丘恒得语言舂去不犯。僧祇三十一云。果欲食核者。火净已听食。若皮净不火净食核者提。若火净不皮净。皮核俱得食。若不火净不皮净食者。一提一越。若俱作无罪。夫作净者。不欲令永不生。但为息外道谤。故言沙门净法。次下翻释并见论第十五。呵梨陀者黄姜。文中唐梵并彰。忧尸罗是香菜。贸他致咤是雀头香。卢犍者黄连。陀楼者(外国草名)。柳者可知。舍摩罗是菩提树。婆罗醘陀者贝多树(此二种树唯见交广有。余方不见)。苏蔓那华者。其华香气与末利相似(广洲有其华藤生)。苏罗婆者(不得此草名)。菩醯那(外国草名)。余相可解。若生下释第四句。亦是结业轻重文。文中七句。第一境想。据坏生种。一提四吉。僧祇云。以五生种。掷池水中。若井中。若大小便中。粪扫中。得越毗尼。若种烂坏者波夜提。若比丘欲使草不生故在中经行。行时越毗尼。伤草如蚊脚许。得波夜提。如是立坐卧亦如是。若断生青耎叶波夜提。若断长足坚强叶波夜提。若叶已衰黄者越毗尼。若风吹三种叶落。取用无罪。若摘生华提。半熟者越毗尼。熟者无罪。第二草木下约生相明坏。余文可解。净语者。五分第六。比丘一一所须。语净人言汝知是。若不解。复语言汝看是。若不解。复语言我须是。若不解。复语言与我是。僧祇云。若为僧作知事人。一切不得作不净语。截是。破是。碎是。烧是。剥是。皆应言知是净是无罪。多论。三众是净人。故不犯。开中皆无损心。僧祇。若山中住。泥雨滑。行欲倒地。捉草挽断。挽断复捉。如是无罪。若为水漂。捉草随断。断亦无罪。
次异语恼僧戒 出家理应清心守道。有所言说。须合轨仪。今乃弃实怀虚。矫言绮说。业虽是微。恼僧至极。是以众僧立法呵制。违法重作。故获提𠎝。别缘具五。一身语互绮。二数作不止。三僧立制法。四如法唤问。五重作结犯。若僧未作法前。违者吉罪。若作法已即获提𠎝。但语业绮者。作异语之名。身业绮者。作触恼之称。此则二结同为一戒。以不随问答恼僧不殊。下戒亦以知事一故。二结合制。故九十中唯此二戒合制。前语绮文四。一起过。二呵责。三作法。四立戒。次结身绮亦四如前。戒本三句。释中。初一别解。下二合明。五分。不随问答。问问皆提。此言一切尽提。同彼问问。若上座唤者。泛明应不。五分开云。若误取他语而答。及先相恨不共语故不答。不犯。
次嫌骂戒 凡僧务事广。处之寔难。故简德人。如法撩理。理应知劳赞德。翻乃侠情嫌骂。事既不轻。故须圣制。释名者。见而不闻处。说有爱等名嫌。闻而不见处说名骂。前后二结。合为一戒。别缘有六。一是知僧事人羯磨差者。二知是。三如法经劳无有爱等。四说嫌骂语。五言章了了。六在前人见而不闻。闻而不见内。结犯嫌。制文三。一起过。二呵责。三立戒。骂亦同尔。戒本三句。释相可解。
次露处敷僧卧具戒 多论。三义故制。一为行道安乐。二为长养信敬。三为令檀越善根成就。故母经第四。所以教诸比丘。护敷具者。见五种过。一不令风吹。二不令日暴。三不令得天雨。四不令尘土分土土分土之。五不令虫鸟敷具上放不净。别缘具七。一是众僧卧具。二知是。三露处。四为己受用。五自敷教人敷。六去时不自举不教人举。七出门便犯。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是僧物。三露处下为己敷用。四舍去下结罪。辨相具解。初句可知。释处第二句中列三种僧物。与前回僧物戒同。文虽是同。回收义别。故此三中详其文意。初三获提。第二小罪。亦可此三同是僧物。齐皆犯提。五分。有诸比丘见僧卧具敷在露地。以不自敷。不使人敷。己不坐卧。而不收举。佛言。若见僧卧具敷在露地。而不举者波逸提。有诸白衣来入僧坊。索僧卧具。在露地敷。佛言。伺候去时举不波逸提。复有白衣请僧。借僧卧具。于家敷之。诸比丘坐去不举。波逸提。比丘到尼僧坊。露地敷尼僧卧具。谓非僧卧具。而不举者。亦波逸提。若比丘下解第三句。去后下解第四句。此中文二。先解举法示不犯相。次若比丘下违法结犯。文四可知。
次屏处敷僧卧具戒 制意具缘等如前。戒本四句。一犯人。二于屏处敷卧具。三若自等者为己受用。四去时下结犯。释中前三可知。若去时下解第四句。此中文二。初明永去。文二可知。次辩暂行亦二如上。开中亦二。初开永去。次若时还下开暂。
次强敷卧具戒 先自施功。求得住处。后来理应筹量进不。今乃强逼。事爽物情。过状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先住已定。二知住已定。三强敷故恼。四无因缘。谓无亲友人许及病二难。五随卧犯。满戒四句。一犯人。二知先住处。三后来下强敷逼恼。四作如是下结犯。文言作如是因缘者。谓作逼恼因缘。非余者非余不犯病等诸缘。非威仪者。彰过结犯。释中。初三别解。若比丘下合解。二四句。
次牵。他出房戒 僧房属众。非局别人。辄以嗔心。驱逐前住。然先住者。居止已定。反被后驱。伤情太甚。多论。结戒者为不苦恼众生故。为灭斗诤故。别缘具六。一春冬僧房。二先止已定。三住恼彼意。四嗔心牵出。五无因缘。谓被举等随。六出门犯。问前房开亲不论净秽。此何局净而不除亲。答前是si处。不简净秽。属先借者。亲则无𠎝。此是僧房。净者得住。不得开亲。秽驱不犯。戒本四句。辩释可知。五分。若于后屋牵至前屋。若于前屋牵出户外。若于户外牵至𨓍中。若于𨓍中牵出𨓍外。皆波逸提。若牵无惭愧人。若欲降伏弟子牵出。不犯。
次重屋上坐脱脚床戒 比丘作事。理宜审谛。危险之处。特须安庠。今于重屋薄覆之上。恣心受用脱脚之床。坠堕伤人。恼他故制。余相可解。
次用虫水戒 出家理应慈心愍物。伤生造作。岂是悲人。别缘有四。一是虫水。二知。三不作漉法。四随用结犯。满戒五句。一人。二知有虫。三自洗泥草。四使人。五结罪。释中。初一别解。下四合明。合中。物三一虫水。二虫浆。三境想。多论第六云。此煞生戒凡有四戒。此戒最是先结。既不得用有虫水浇草和泥。便取有虫水饮。既不得用一切有虫水。便故夺畜生命。既制不得夺畜生命。便夺人命。凡夺物命。有四结戒。以事异故。尽名先作。若比丘取有虫水浇草和泥。随用多少。用了波逸捉。若欲作住处。先应看水。用上细叠一肘。作漉水囊。令持戒审悉者。漉竟着器中。向日谛看。若故有虫。应三重作囊。若故有虫者。此处不应住。余如杂法中明。见论。自浇随息。一一得提。教他浇。随语语得提。
次看覆屋过三节戒 纵贪重覆。令屋崩摧。损业丧功。招讥故制。别缘具四。一为己作屋。二使人覆。三三节未竟不离见闻处。四第三节竟便犯。余相可解。此戒事稀。不能繁释。然三节相难识。如缘中说。以草三重覆故。名为三节。五分。若至第四重。若草若瓦若板覆。一一草瓦板。皆波逸提。
次不被僧差辄教授尼戒 此有三意。一尼请教授意。女人出家。本以遵崇敬法。今既入道。理应䖍奉修行。若不半月请示行仪。触途未明。岂能修进。第二须教授意。女人在道。不可安然。理须进修。阶其出益。祇欲修进。𨷂于游方。故藉大僧示修轨则。第三须差意者。教授事难。须备德行。由此委众量遣德人。既不蒙遣。辄往宣扬。于教有遣安能利物。
别缘具五。一不被僧差。二往尼处。三集尼众。四说八敬及法。五随说言了。犯相文二。一开听教授。二因听起过。前文有三。一明尼请教授。二尔时下依请差遣。三尔时尊者不依差进诣。前文有五。一列尼所依众。文列十二人。等者等取五百。为须咨决疑滞。故依大僧。二列能衣尼众。十五人等。亦等取五百。三明爱道请僧教授。问何不请佛而请僧耶。答以顺敬教。故不请佛。尔者敬教已有半月请言。何不直来求僧。而更白佛。答敬教虽有此言。比丘未蒙。佛遣爱道。悬知不得。故更白佛。教诫说法者。谓理行法也。四佛告下依请听许。多论第七云。所以令诸弟子教诫尼者。答有四义。一以现无吝法故。二师与弟子知见同故。三欲现槃特比丘功德智慧故。四为诸比丘于尼众各有因缘应受化故。五既蒙遂请致敬还退。次差遣文三。一告令差遣。二奉命差遣。三预生讥毁。为明教授师难。要须具位。又为生下二种教化。为有信人说法教化。为讥毁者神足教化。次进诣教授文中有二。一说法方便。二尔时爱道下正明说法。前文有四。一将伴进诣。二尼众迎逆。三尊者就坐。四尼众起集。若不来者。应须与欲。故尼律云。三宝瞻病事。听属授教授师。于尼应如女想。尼于教授师。应如佛想。次正说法。先为信人。次为无信。前文有三。谓三请三说三中各四。一爱道请。二正为说。三说已入禅。四尼众讥敬。唯第二文阙无。第四前正说中所说偈者。即是般陀得道之偈。偈中分三。初二句证法。次四句举喻。后两句显胜。前文证得无漏。鉴理分明。故曰入寂等安乐。次喻为两对。举事乐来况。皆以后句释。前世中为最。次显胜者。非直慢除。余惑亦尽。此惑尽证灭。称云第一亦可。次前四句是有漏乐。此下两句是无漏乐。无漏胜有漏。更无过此。故曰第一。次入禅讥敬如文。但以渴法情殷。乐闻无厌故。复二三重重请说。次为无信人神足教化。十诵十一。种种现神力已还坐本处。诸比丘尼见已轻心灭尽。生信敬心。尊重净心。拆伏憍慢。即随比丘尼所喜乐法。所应解法。而为演说。众中有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有种声闻道因缘者。有种辟支佛道因缘者。有发无上道因缘者。尔时众中得如是种种大利益故次起过。文二。初口差起过。二界外自差。此二文中各三。谓起过呵制。前过文二。初告尼众令知当他。问可不时。次进诣教授文中复二。前进诣集尼。即是说法方便。第二正明说法。说法文四。一明六群所不说法。且举三科。类余亦尔。二但说下出所说法。反前正法。三或㗛下非法威仪。反前神足。四明尼众叹默。反前讥敬。次呵责立制如文。次过三中。初文有四。一界外自差。二遣尼白众。三比丘间呵。四尼为白众。次二众白佛呵责。次立制法。要具十德。方堪教授。此中文三。先标。次列。后结。戒律具足者。奉持戒行。毫厘不亏。防护律仪。心无退屈。多闻者。博考经论。问无不和。采摘群言。庶事能决。诵戒者。两众木叉。善持不忘。决断无疑者。非直诵文。亦能裁义。善能者。开导应法。与理无差。族姓者。生处高门。人标望美。颜貌等者。色相端严。睹者发欹。堪任等者。说法开生。称机惬欲。问此与前善能说法何别。答前说称法。无颠倒过。未必即能。应机惬欲。此为称机。与前有异。不为佛等者。谓坏异见出家者。故言不为佛。出家而被法服。犯重法。准此即应云为佛出家而被法服。不犯重法者。堪教授尼。问何为重法。答准善见论。即是污尼三众摩触二粗者。以为重法。以作此事。纵悔清净。尼见犹慢。不听教授。又解犯一切残。名为重法。纵使悔已。亦不听教授。类知提等忏竟。即得教授。问此与初德何别。答犯残悔竟。具初𨷂九。犯余未悔。具九𨷂初。余若悔竟。九初俱具。残若不悔。九初俱𨷂。满二十岁者。见云。持法坚固。少有退败。年少轻躁。易可退败。问未知差无德人羯磨成不。答今古诸师咸言。下至具五。差得成就。为简全无德人。永无教授之义云云。成立不能具张此等。释者不了缘法如非。今解得成所以成者。以不牒德入羯磨中。如余恣等。差人亦须其德。彼然𨷂德。谓成不疑。此与彼同。何繁致惑。无德度人其类亦尔。尔者何以人衣互非。无缘受日。妨难处房。除村衣界边等受人。总不成就。答比以牒缘。入羯磨法。以事非故。法并不成。此则类余一切羯磨。羯磨文中牒事者。事非不成。文中不牒事者。纵非法得成就。尔者如何。下文云。下至具五德。应教授尼。答文中但言具五应教授。不言要五。差得成差。又问如结大界不牒道。远隔河若也。道远隔河。作法应就。答道远隔河。文虽不牒标相。入羯磨中。以若道远隔河。不成安唱。安唱既非。羯磨焉得。又以文称同一住说。若有此碍者。不成住说也。
戒本三句。一人。二不差。三教诫下结罪。释中初句可知。次合解二三两句。于中文二。先解被差人教授仪轨。次若僧下解不差结罪。前文复二。一解僧差可知。二解教授仪轨。此中复二。一解教授所说法体。二于说戒下释教授仪轨。前说法体是八不可过法。文中有三。谓标徴列。义如下辩。次仪轨文四。一对僧请时。二众为差时。三克定期往时。四迎供教授时。定文虽尔。释义四门。一约时。二约处。三约人。四约法。一约时者。时总有六。一尼众差请人时。二属授比丘时。此上二时在尼法中。三为尼对僧请时。四众为差遣时。五克定期往时。六迎供教授时。此之四时。并随文解。然教授时。母黑白月。除去前三。及以后二。故僧祇云。白月一日至三日。是名时未。至十四十五日。是名时已过。中间十日。任取一日。往要与此时相应。方免日非之罪。第二处者。处唯作法。作法之中大界非小。此大非小。通于六时。第三人者。僧尼二众咸须满五。数虽满五。但是四人僧摄。然尼使人明须解法。愚讷不了者。不堪为使人。比丘受属者。理亦须然。僧祇二十七云。从今已后。比丘尼与欲应受。除五人。一上座。二教授尼人。三诵木叉人。此三应各自说不应受。四守房人。五病人。此二应言我不至。僧中更与余人。若言我是乞食。阿练若粪扫衣。大德不取者越。众既满和。非病理合差遣。然所差者。具德如前。第四法者。白二非余。彼此二众。差法并然。复应更有属授法及对众请法。此文但有广法。而无略法。五分二十九。有略法。彼云。有诸比丘尼与比丘共布萨。见比丘犯罪。便欲举之。以是白佛。佛言。比丘尼不得共比丘布萨。应半月请。一比丘令从比丘僧。乞教诫人。诸比丘不肯为乞。佛言。听尼为作供养。钵囊漉水囊。腰绳香油。前食后食。或未布萨为白。或已布萨。乃白佛言。不应尔。应唱不来。诸比丘说。欲清净时。从坐起。在僧前立。白言。大德僧听。其精舍和合。比丘尼僧顶礼和合。比丘僧足乞教诫人(不言三说)。若无教诫人者。上座应答云。此无教诫人。又无能说法者。汝等莫放逸。此比丘明日尼来时。应如是传上座语语。释文可知。
次解不差结罪。文分为二。一结不差日非。二明不问计。先解初文。古旧释云。若僧不差说八敬吉。以八敬文。定生患义微。故犯轻罪。说法宽慢。耶正难分。容说耶法坏尼心行。生患义多。故犯提罪。若日非说二。同犯吉罗。以俱日非不听教授。更无余过。故同小罪。通对被差人。可为四句。不差有二。若不差非日。即得四罪。三吉一提。是日二罪。一提一吉。若被差人日非犯。二吉罗。是日往者。轻重无犯。若僧不差。或非教授日说八敬吉者。一得不差说敬吉罗。二犯日非吉罗。并得二吉。是以双结。容是日往。所以言。或次明不差说法提。问所以说法但举不差。不牒日非耶。答前说八敬不差日非。同犯吉罗。以一罪名。括二罪种。故须并牒。此中不差说法。罪重日非。便轻非但种别罪。名亦异滥。故不牒非。谓说法无日非吉。今解不然。说八敬亦得提罪。言僧不差或非教授日往说八敬吉者。举敬结日非罪。非是说八敬𠎝说敬得提。戒本已结。如戒本云。教诫者提。释中教诫者。八不可违法。又五分云。教诫者说八敬法。若不差教诫。比丘尼语。语波逸提。伽论第二云。何教诫尼。答说八重是名教诫。故此二戒合制还同异语嫌骂说敬得提。戒本中结说法获堕。广释中明。又解脱敬及法同得一提。若说敬不说法。或说法不说敬。各获一提。若俱说二。共得一罪。以同一业。如俱过房。文中结罪。绮年不同。举八敬结日非。陈说法论辄罪。日非亦然。同结一罪。心业不异。岂获两𠎝。十诵教诫。一尼一提。乃至四尼四提。次不问讯。结业如文。尼及沙弥等吉者。皆由不得僧命辄互往来。为使者是。
次说法至日暮戒 书一日详聚。尚避嫌疑。况暮交参。不招讥谤。别缘具六。一是僧差。二集尼众。三教诫说法。四日暮。五日暮想。六随说不绝。戒本三句一人。二为僧所差。三教授结罪。释中上二可知。教授者下释第三句。文四。应知以缘起是比丘住处故。开文。开比丘尼寺。伽论第二问云。颇有比丘。日没时。教诫比丘尼。不犯耶。答有若比丘尼寺中聚落中近聚落寺中白衣家不犯。聚落外犯。次讥呵。教授师戒僧差德人教授尼众。本情为法。不希饮食。见他得利。嫉妒讥呵。恼乱德人。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是僧差。二情为法。三得供养。四生嫉妒。五讥言了。六前闻知。戒本两句。解释如文。尼等三众稀故吉罗。
次与非亲里尼衣戒 意如前明。别缘具五。一是大尼除下二众。二非亲里。三非亲想。四与应量衣。五除贸易。五领受犯。满戒五句。一人。二非亲尼。三所与衣体。四除贸易。五结罪。多论。应量衣钵俱提。不应者吉。解释可知。
次与非亲里尼作衣戒 不能自尊。辄为尼作。非直招讥不轻。亦乃于道为耻。别缘具六。一是大尼除下二众。二非亲里。三非亲想。四故心为作。五除因缘。开文为借。六随作结犯。满戒四句。及释可解。问所以作衣针针结罪。答以过失多。复妨修道。故随作结。不待全成。如尼在僧寺中造塔。亦为过多。博博结罪。
次与尼屏坐戒 意如前明。别缘有四。一是大尼简异下众诸师皆准五分。多论尼下二众亦俱犯提。此不同彼。虽复讥染不殊。然以下众各有师属。纵与俱坐。稀故犯轻。然诸师浣故取衣即除下众。此等余戒便即通取。岂非寻文不审。令义乖张。今不同彼俱除下众。二是屏处。诸师云。缘是露处。戒本明屏。故知俱犯。此亦不然。俱是屏处缘中云。门外坐者。谓是院内。门外犹是屏处。故广解中。具彰见闻。二屏。乃至不闻常语声者。亦是屏处。五分。始终皆言屏处。三无第三人。四共坐便犯。戒本四句。解释可知。多论。与尼屏坐。随起还坐。随得尔所。波逸提。十诵亦尔。所以尼罪轻者。答僧是上尊。尼每遵奉。制不由己。故获轻𠎝。不盲不聋。开前盲而不聋句。不聋不盲开前聋。而不盲句所对异故。有期两句。余戒文。咸同兹释。
次与尼期同道行戒 别意如上。别缘具六。一是大尼亦除下众。二与尼期除遇相逢。三同一道除去异路。四在见闻内。五无因缘除与估容大伴。若疑怖处力势所持。六随越界犯。多论。水陆期行。悉属此戒。谓僧与尼各别乘船。同水路行。越界得罪。若同一船落在后戒。满戒五句。一人。二与尼共期。三同一道行。四除异时。五结罪异时者下诵第四句。释中上二句可知。有疑者下释第四句。道者下劫释第三句。若比丘下解第五句。文二可知。尼假伴授。过微故轻。
次与尼期同乘船戒 别意如上。别缘具六。一是大尼。二与尼期。三同一船。四作顺流上下之意。除去真海及船失济。五无因缘。除命命梵行。力势所持。六双脚入般犯。共俗女同船亦是犯限。此略不明。下房舍文。共女人上船。疑佛言听直渡。若准此义。第一缘应言人女。满戒五句如前。释中上三别解。下二合明。十诵。随共一二三等同船。亦得示许。提罪。
次食尼教化食戒 尼以偏心。曲叹无德。现有别情。招讥损道。又赞无德。定毁贤良。情过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是尼赞叹。二知赞叹。三受得。四食之咽咽结罪。问所以不开病者。答但使不赞一切得食。何须对病开使赞叹。若其开赞病人。高德。犹毁贤善。是以不许。又别众食七缘对此无益。亦不得以此七缘来开。满戒六句。一犯人。二知。三赞叹。四得食。五除开缘。六结罪。此六之中。第五除开缘。不解余句。具明一二四。别解。僧祇十五云。尼语檀越言。某甲徒众多闻精进。当须通赞一切名赞叹食。若言。某甲众主多闻精进。为是比丘。通请女人。一人是赞。余人非赞。若有如是赞食。当展转相贸食。不得舍食而去。若比座垢秽不净。不喜贸者。当作是念。此钵中食。是某甲许我当食。无罪。若尼语优婆夷言。尊者某甲。可长请供养。此即名赞叹。若言。尊者某甲。可常乞食。不名赞叹。彼比丘下合解二六两句。此中文三。一正结提。二以外用赞稀故吉。三境想四句。大僧赞尼。亦以稀故吉罗。
次与妇女共期同道行戒 制具释相同前。与尼期行戒。但此中俗女为别。又此但使共期不。问第三人多小皆犯。以非同法不类于尼。开多伴不犯。
次施一食处过受戒 施主标心。限期一食。理应节量。随施而受。今乃久延。过受他食。过损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五。一施限一食。二知限一食。三无病及无请住等缘。四过限而受。五食则成𠎝。满戒五句。一出施标期。二无病者反定开缘。三比丘者犯人。四应一食者食之分齐。五若过下结犯。辩相具解文中不次。初先解第三句人。次解初句。次食者下解第四句。次病者下顺释开缘。次若无病下解第五句。文二可解。但以食资要急。喜过故重。余过不数。所以故轻。
次展转食戒 设供延僧。情祈福利。希存赴纳。毕以施功。今先受已。辄便后违非直。六味徒施。亦令二益蠲备。受前请已。复受后请。互背彼此。称为展转。别缘具五。一先受前家五正食请。二体净堪足。三更受后家五正食请。四无因缘。谓除有病等缘。五随食结罪。今将前请对后请。可为三对四句。初四句者。一前后俱正背得提罪。次二差互及俱不正但吉。次足不足为四者。初前后俱足背犯提罪。次三差互等并吉。次净不净为四者。前后俱净及以前净。此二背提。余二背吉。次下释文。文中分二。初食稠粥背请。第二尔时下食五正背请。前文复二。一明犯相。二尔时少信下可责。犯相文四。一是施粥缘。二尔时下正听食粥。三种药粥者。一是时药。谓胡麻乳。二七日药。谓苏及油。三尽形药。谓姜椒毕钵。佛赞食粥有五事。善五事可知。僧祇二十九。有十利。即持戒清净等偈。三时阿那下庆得修福。四犯如文。次呵责文三。一发觉得实。二时少信下讥已白佛。佛为说法。令得道果果。三尔时下呵责立制。以画不合。即是正食。若先受请而食此者即犯。背请故曰如法治。亦可先食。稠粥后成。足缘一结。通收背足。故言如法治。次食五正背请犯。呵如前。立戒文三。满足五句。一人。二展转。三食。四除开缘。第五结罪。余时者下诵前第四句。问所以。不言衣已竟等。应解云。除余时者。是以此文中先举其犯。后除不犯。前长衣等者。先除不犯。以取犯时。以其专不专故。所以语异。亦可此等三戒。时与施衣合。故对下解。便所以语异。今解不然。但为长等三戒衣。若不竟不可结。其长离之𠎝。为结长离𠎝。须言衣已竟。迦絺那出者。相由举也。此等三戒体与衣殊。岂得同彼。言衣已竟。为无衣竟。迦絺亦无。然验开缘。理应有三。谓更加一衣时不犯。以受迦絺那衣不犯五事。缘在下文。不在此戒。以无缘故。本中不除。准下合有广文便解。故言自恣。一五月等。以此故知定得时利。纵于时利分中有病及施衣缘者。但为时开不以病等。即是病及施衣局非时分不同。旧释云。病人施主体知不生讥恼。非情所欣。十二月常。开不局时限。施衣开者。衣利既重。或长贪结故。以时开之。非一切时故。文言一月五月。若复有余施食及衣者。前言一月五月。是时捉时望衣食衣食是时家之余。单时无开。要假施食及衣故。言若复有余施食及衣。此释不然。违害正理。但以余属非时分。即是时家之余。次下广释。释中前三可知。病者下释第四开缘句。但以病人苦恼。开无讥过。施衣等者。即案此文。二缘具显。以一月五月是时分利。若复有余即非时分。若今日下解第五句。文中有二。初教舍请。次若比丘下结背请罪。然案此文。必须舍与同类一人。令彼代去。方得免罪。不同余文心念舍得。诸师对此解。僧祇。六念计与此文。不果快会。其六念义至下文解。次结背罪者。且如一日受十家请。若赴最后请者犯一提八吉。以初一是前余八是后。若背后九获九吉罗中间。多少义准应知。又解前后并据赴者。论云且如十请。赴第五者。即前四为前。犯四提罪。后五为后得五吉罗。如是类知。余请前后。若赴初者。下九为后。若受后者。上九为前。尼以缘异。且结吉罗。开文非食者。不正食也。或食不足者。食虽是正。少故不足。或无请处者。元无有请。随食不犯。或食已更得食者。受前家食已。然后受后家食。容或有足。不犯背罪。若先食后家食。即犯背罪。或一处有前后食者。谓一施主再设五正。亦或犯足。而无背𠎝。
次别众食戒 别意者。出家理应共遵和合。今结私众别食恼僧。又令施主供此别人。失于僧田反报之福。故上文言。有二事故制。又十诵十三云。语诸比丘。从今以二利因缘。故遮别众食。一利者随护檀越。以怜愍故二利者破诸恶欲比丘力势故。莫令恶欲人别作众别作法。与僧共诤。次释别名。古旧诸师。皆将别众。对于破僧。以辩同异。故今寻思。理恐不尔。但知别众者。能别之处。四已上以众别他。名为别众。所别之处。不简多少。下至一人。亦成所别。故此同别。唯约情说。其别众羯磨者。以人不集。彼此情乖。事不共同。名为别众。所以知者。如秉对首心念法。亦非是众。但望应须集者。不集名别。其破僧者。望失和合。彼此无益。名之为破。别缘具十。一有施主。二在时中。三别请别乞。四食要。五正五必须体净。六食请须足。七食处成众。八界内不集。九无因缘。十食便犯。初缘所以须施主者。以四方僧食。及自己食不犯别故。故多论第七云。若僧祈食时。应作四相。一打楗槌。二吹贝。三打鼓。四喝令。令界内闻知此四种相必使有。常限不得。或时打楗槌。或复打鼓。或复次具。令事相乱。无有定则。不成僧法。若不作四相而食。僧祈食者。不清净。名为盗食僧祈。若使有遮。虽打楗槌不清净。名盗僧祈。又论云。若四人已上虽在界内。各自有物。共作食不犯。别众以此故。须别有施主。其施主者。通道及俗。故论云。若四人中。一人出食。三人无食。共一处食。波夜提。此文复言。沙门食者。在此沙门释子外。诸出家者。及从外道出家者。是故知内道沙门亦成犯限。前言慈愍白衣家者。且就缘说。次第二缘。须在时中。若在非时分中。即无同味义。故假别无𠎝。故要时分。次第三缘。虽有施主。若僧次请者。亦无别过。故须别请别乞。故见论云。别众食有二种。一者请。二者乞。云何请成。别众有一优婆塞。往至四比丘所。以正食请比丘。愿大德受之。是名请成。别众云何从乞得罪。有四乞食比丘。或坐或立。见优婆塞语言。与我等四人饭。或一一人乞言。与我饭亦如是。或俱去。或各去。一时受食。得是名从乞得罪。此文乞者。提婆达多别将四人。通已为五。家家乞食。佛因故制。其别请有二。一题名别标。理是别请。二以法取人。亦则成别请。如言禅师若干。即简律师法师。余亦类然。明非僧次故。五分云。若于众中。别请四人已上。是名别请众食。设虽别请。有僧次者。亦是不犯。以僧次人破其合计。兴谋义故。其僧次有二。一直言僧。次是名僧。次二从上座次第若干人。亦成僧次。然檀越请。在于界外者。随何僧次。即是不犯。若在界内者。必须请本界内。布萨处僧方免别众故。多论云。若有檀越。请四人已上。在僧布萨界内。食应布处。请僧次一人。若送一分食。若不请一人不送一分食者波逸提。若二处三处亦如是。若各至布萨处。僧中取一人。若送一分食。则清净自处。不须展转。取人送食。设请一人送一分食。外有异处比丘来。若遮乃至不与一人食者波逸提。若僧食竟。有客比丘来。檀越与四人已上无罪。次第四缘。正食者若非正食资身义微。故须正食充躯成犯。是以文言。食者饭麨等。次第五缘。虽是正食。必须体净。以不净食无同味义。旧问答云。若尔非法羯磨。不合同遵。应不犯别众。答非法详聚。容可翻非为如。故制有别众。食已不净。设往不能回令作净。往而无益。是以不犯。故下文言。非法别众。此难及解。俱不应理。然非法详遵。名为如法。食犹不净。可为问答。设使同遵。不成如法。何须对食。问答释妨。又此非法羯磨。本谓为如。及至秉作。落非不成。故言非法别众。次第六缘。要须足者。以食不足。𨷂无资身。故多论云。若别房波演(此云大)。檀越别与小食四人已上。非足食故无罪。次第七缘。能别食处。必须成众。故文言。四人若过。分作二部。更互食。又多论云。若各别食。食不成众不犯。又云。三比丘一比丘尼。三比丘尼一比丘。乃至三比丘一沙弥尼不犯。若三比丘在界外。一比丘在界内。若三比丘在界内。一在界外。若三比丘在地。一在空。若三在空。一一在地不犯。若狂心乱心病坏心灭摈人。为四亦尔。次第八缘。界内不尽。下至一人。不集成犯。故多论云若同伴四人已上。在聚落界内。受一檀越食。先虽无僧。但知有一比丘在中。不请共食者波逸提。若生疑心。不问有无食者吉罗。若欲如法者。应好隐悉聚落。有比丘无比丘。不生疑心食者。无过。若不尔者。应打楗槌。则清净如法。九十二缘。至文当释。次下释文犯相等可知。
次满戒五句同前展转食戒。对此释开缘句。五门分别。第一定缘多少。第二定时非时。第三定缘共别。第四相摄强弱。第五通塞同异。初定缘者。准此开缘。但有其七。取下功德衣利。便有其八。此为无缘。不除义如前辩。其作衣时者。本以迦提月中作衣故开。问此迦提月自得别众如何乃云以作衣开。答望本迦提月中未有功德衣。缘要作。方开不作。不得后有功德衣。缘设不作衣。于迦提月中。开别众食。据斯道理。应立衣时。然言作衣时者。犹是标初别开望后总缘。即是衣时。是以广释之中。两缘并显。故言作衣时者。自恣竟。无迦絺那衣一月有五月。乃至衣上作马齿一缝。尔者衣时既自得。别不假作衣者。所以乃言。衣上作马齿一缝。答此文为举受利者。不以此文证。要作衣得别。又解。若后安不安人不合受利。此于迦提月中。亦须作衣。此假作衣。方开不作。不许由此。二人亦合作衣。故于时外有作衣开。又准五分。亦有八缘。彼戒先开病时。次开衣时施衣时缘云。如数数食戒说。其数数食戒云。世尊听诸比丘。受迦絺那衣。不犯五事。诸比丘作念为衣时。不犯。数食衣。竟亦不犯。佛言。衣时不犯。过衣时犯。次施衣缘云。有诸白衣。知比丘不得数食作念。我当作方便。为诸比丘。作衣比丘来受。并得供养。即便作衣。请诸比丘。诸比丘言。我等不得食。但与我衣。诸白衣言。大德。若受我食。乃当与衣。诸比丘作念。世尊。若听我以施衣。故数食者。可不之衣。以是白佛。佛听数食。次始别开。作衣不犯。文言。有诸比丘欲作衣为乞食。故衣不即成。妨废行道。作念若作衣时。佛听我受别请众食者。衣乃速成。不废行道。以是白佛。佛便听许。次明道行等都合八缘。以彼证此。俱有八缘。次定时非时者。唯衣时是时利。余七是非时开。虽于功德衣月有余七缘。然以时利故开。不以余缘故许。故不受德衣人。设于时分位中。有余缘者。亦非时摄此。谓约人受利为定不得。局于时限。定时非时。虽复当他时分月利。望已不合受。即是非时。次共别者。施衣时。大众集时。沙门施食时。此三共有。以施衣沙门。缘非别属。开在前境。故咸共有。大众集者。相假为也。独望不成。亦共缘摄。故此三开。但有必共。自余诸缘咸皆是别。或有各带别缘。名为共者。此之共别。不同前位。次相摄强弱者。若望受利人。时利月中。不得更有余缘来开。设有余缘。但时利摄。名之为强。若以余缘。互相望者。但有前三共缘。即共缘摄本。以共缘故开。不以余缘故许。以无余缘。自得别故。余缘纵杂。各自缘收。次同异者。船行大众。沙门唯局。此戒道行通于浴戒。少有同异。义可准知。衣时等开。通在展转。及食前食后戒病缘少宽。然有差别。不同□□之义。随相应知。
次下释相。但前三可知。病者已下解开缘句。但以病人共恼。开听别众。又无异计。破僧之义。见论。病者脚破。沙土入中。不能行故。得受别众食。作衣时者。谓一月五月为作衣故。求食作衣。恐事难成。开别众食。若开此文为二缘者。相亦可显。如上义明。但以衣时一开。受利时定。作衣即是时利之外故。后安等人于迦提月。为作衣开者。亦非时摄。施衣时者。衣利虽重。二义故开。一益施主。二利比丘。然准此文。施通二时。时中自得别众。不由施衣。但以施衣开者。即是非时。以余即是时家之外。次道行者。要是即日。下至半由旬。有来去者听。十云。昨日行来今日食。或明日欲行。今日食皆提。以时过及未至故。船行亦尔。次大众集者。五分云。诸佛常法。岁二大会。春夏末月。诸方比丘皆来问讯。以众多故。次请甚疏。乞食难得。诸比丘作念。若世尊听我等大会时受别请众食者。不致此苦。以是白佛。佛便开受别请众食。此开缘云。尔时众多比丘。从拘萨罗国游行。诣一小村。诸居士念言。众僧多而村落小。我等宁可与众僧作食耶。勿令众僧疲苦。即来请僧。佛便听许。详此皆已。众大难供。佛愍比丘。开别众食。此言食足四人长一人为患者。昔解云。谓四人中长一人。非谓四外。别有一人乃至百人长一人者。应云长九十七人为患。但以同名。长处义齐。故云一人吉。释云。大众集者。唯此处有食。余处无食故开。言四人长一人为患者。以食易得。是患制犯。若食难得。开患不犯。下至长一人为患。多不待言。乃至百人长一人亦尔。今解。多论云。或以法事。或以余缘众僧集会极少。旧比丘四人。容比丘四人。名为大众。虽大众集食。不难得者。不听别众。以难开许。准此即是食难得时。所别虽一。不名为患。若食易得。所别下一。能即犯别。名之为患。此则举患以开不患。乃至百人长一亦尔。患者犯别众也。次沙门施食者。多云。是外道沙门。除佛五众。一切外道出家皆名沙门。但为外道异见。暂生信心。屈请比丘。益彼故许。文言。在此沙门释子外诸出家者。谓是旧沙门。及从外道出家者。是始欲出家者。次解结罪句。文中分二。初教比丘食之方轨。二若比丘下违而结罪。初文四句。初旬无缘须白出者。此释众外疑。故以余食。人皆悉有。缘咸非僧。次不能益我。此谓有缘无缘。共杂一处。故我无缘白出。余无缘者。勿入次句。众以听随意食。次句众多分。二众食后句有缘。须白入者。此除众内疑故。为显我非。僧次不能益他。余无缘者。理须白出。次结罪可知。
次取归妇食贾客道粮过三钵戒 归妇贾客。内怀信心。故持食粮。奉施僧众。受须筹量。过则罄竭。故作限约。越则成𠎝。别缘具五。一是归客。二粮二知是。三无因缘除病不犯。四取过三钵。五出门便犯。文中二缘具显。伽若那此云瞎眼。故五分云。不复用汝瞎女。僧祇云。此女端正。恐王强取。我当为作不吉之名。王于后时。果然欲取。以名不吉。遂适余人。满戒三句。第一若比丘等请施二食。第二若比丘等开受及食。第三若比丘等除病结罪。提𠎝过受故结。不以不分。文中乘便。故言不分与余比丘食者。此之三文各有其二。一者牒人。二明仪轨。次下广释。释比丘。义通三位中人次释白衣家。次除病缘。次若比丘下广释。第二开受及食。次若比丘下无病结罪。文有五句。一提四吉。此第四钵犯。准论。义当下钵过受出门获提。不分独食但吉。故知戒本文中乘信言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四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四末
次足食戒 凡食资身令修梵行。少则亏道。多则增食贪。故佛随根。将补有四。谓从一抟至作余法。今第四人不作残法。贪心重食。违教成𠎝。
别缘具五。一是足食。二足食想。三舍威仪。四无因缘。谓除病及作法。五更食犯提。
次下释文。犯相文五。一为上行人说一食法。二时诸病比丘下开病无足。三时诸病比丘下开病人残。四尔时诸比丘下非残制法。五时舍卫国下违法起过。初文有三。一说一食法。第二尔时下了前一食之制。第三诸比丘下了前饱足之言。初对上行人。故说一食法。然修一食。必能省缘修道。故言赞叹一食法。第二文四。一谬解圣教服下当法。既𨷂食资致身损瘦。二佛慈检问。三阿难具答。四了前一食。虽复一食。要须饱满。次第三文亦四如前。第二开病。第三除残。各四如前。不能繁具。第四余法文二。初约僧食。作余食法。文四同前。然作余法须具十缘。一是食足比丘。除未足者。二在时中。非俭午后。三是时食除去非时。四须体净除去。宿触病残见等。故多论第七云。若以不净食不净肉受不。名受残食法。不净食者。残宿恶捉共宿。不净肉者。狗肉恶鸟肉等者。第五手受露持在舒手肉。第六言说谓言我已足食等。第七所对比丘未曾成足。第八自持取食。第九说言我止汝取食之。第十还本食主。准文可解。然僧祇十六云。有五非法。不名作残食。何等五。离处。离食。离境界。离申手。离语。初离处者。若为作残食。比丘行时与啖食住坐卧时。说残食法。是不名作。余三威仪。互对亦尔。二离食者。不与啖作残。食即便说。与不名作。三离境界。食放地作。残非手中。四离申手。申手外作。非申手内。五离语者。如不作是。言我手中。钵中食我。今一切不须是。残食与长老。是五非法不成。反上五离。即五不离其成就。其五不离翻。上应知。五分第八云。佛言。应在食未竟比丘边。作残食法食。若无应在未食比丘边作。若众中无未食比丘。应近处不见。若近处复不得者。与应受具足戒。沙弥疾与受戒。然后于是人边。作诸比丘。不知作残食法。白佛。佛言。持食着钵中手擎。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作是言。长老一心念。我某甲食已足。为我作残食法。彼比丘为。取钵问言。是食与我耶。答言。与便为食。少许余残还之。若都不食。但取已还之。语言。此是我残。与汝亦名残食。多论又云。若比丘行洗口时。有檀越与五种食。比丘应食。应行受残食法。不应住坐卧。若住坐卧。当知坏威仪不名受。若以此为受者。皆波逸提。十诵亦尔。问未知作余食法竟得通。余比丘食不解。但经作结成。残余人得食无犯。故僧祇第十六云。从今听一人作残食。余人尽得食。尔者如何。多论第七云。若一人受残食法。余人食不成解。多论。法局对人。余人无法不得食。僧祇。直据成残。所以通余得食。次檀越食同前。第五起过不知正食成足。非正不成。故云不知足食。不足食又不知具几缘作法成。𨷂几不成。故言不知余食不余食。
戒本三句。一人。二食竟者彰己成足。三或时下且举食檀越食违。而结罪。次释文二。一解戒本三句。二尔时尊者下问决足缘。前文释初可解。次食者下释第二句。于中复二。一者释食。二明其竟。其食五者。饭肉各二。麨独为一。据此合离。故有其五。然论实体。但有其三。谓饭麨及肉。如五生种。次明其竟。文中有二。初释饱足。次明足缘。饱足有二。谓自恣及境界。自恣足者。要须饱满。境界足者。受得多食。望境堪足。设食一口。离处成足。故触恼戒。开文云。若不作余食法。不起不犯。故知以境多。故亦名为足。若不尔者。随起随食。何须佛开。
次足缘有五。一知是饭者。谓知饭是正食成足。二知持来者。了他持来自作饭想。三知遮者。知多堪足遮后再食。四知威仪者。知行等四仪。五知舍威仪。谓离行至住等。对饭既尔。余四类然。故五分云。于此五食。一一食中有五事。名为足食。一者有食。二者授与。三者授啖。四者不复受益。五者身离本处须足食。已释第三句。文言。足食已舍威仪者。彰足事毕。不作等者。违开结罪。次问决文二。一正明问答。二明作法成不。前文有二。初约食五正犯足。二佉阇尼下食不正犯足。前文复二。初约行威仪广辨。二约余三类易。前文有五。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结。第四释中。五食文五。初饭有二句。一约食饭犯足。二约杂食。余四食犯。饭既作头有二。余四亦然。此则成其五对十句。其行既尔。余三类然。此四十句。计理亦足。次约九佉阇尼食。以彰犯相。磨细末者。谓非正食。不正之末。此佉阇尼食。若未食五正。不成足缘。随食无罪。若食五正舍威仪。己更食不正。亦成其犯。然油蜜犯者。谓与时食杂也。若其独食。是则无𠎝。如十非中立和。问言云何和。答谓足食已舍威仪。以苏蜜等和酪。一处得食不。离波多言不得。问言何处制。答舍卫国不作余食法中制。以此证知。犯者是和。若其不和。所以指同此制。五分亦言。以苏等和酪。次明作法成不文中四对八句。初二愚闇相对。次二恭慢。次二道俗。次二悭贪。此中第六句。在净人前作法者成而有罪。但以应对比丘故成就。不应在净人前失法故获罪。余之七句不成获罪失法故吉。不成故提。次境想者。但有四句。初之二句就正食上作。初句心境想应过量提。次句旦食稠粥。而生疑心怀疑故食。心轻获吉。问所以无第三句足食非足想。答情迷无罪。落在开文。故开文言。食作非食想不犯。又解转想容犯。文无者略。次之二句非正食上作。初句久停薄粥见稠。谓正以谓得吉。非正无提。次句生疑为异。尼吉罗者。同于多论。论云。此戒不共三众不犯。又解。准五分云。尼亦如是。明则与僧同犯。尔所以。此文结吉罗耶。答为彰离合不同。且结小罪。次开云。食作非食想等者。然虽是食。一向作非食想。故不受作余法。次非食者。以体非食故。不作余法自取作者。开前第五使净人句。若不置地者。开前置地。既不置地。应在手及处。若与他开。前自捉他。与己开前。尽持去前。八句中略翻其四。余开可知。
次劝足食戒 别意者。出家守行。理益自他。今伺不周。使恶劝彼。前既受劝。人我俱损。彼此无益。故所以制。问所以足离为两戒。答以自劝他两缘别故。又应解云。多义差殊一起业不同。谓足食贪心起劝足。嗔心生二业。具有异足。食口止共身犯。劝足口止作业。假他身犯。三开缘别足食。病缘开劝足则无。四食不食异足食要食犯。劝足自身不食犯。有斯别状。故不得合。次缘有四。一知他食竟。二不作残法。三侠恶劝彼。四前食成犯。满戒三句。一人。二知他食竟。三若受请下违而结罪。释中。初句别解。余二合明。合中先出食体。次正明犯。八句之中。初句情重。二俱逸提下七缘差。所以并吉。尼为稀故。且结吉罗。开中余句。并悉反之。唯前病句。略而不反。
次非时食戒 志食应时。增其业行。过时食者。患累道门。既不顺法。损道招讥。为过不轻。故须圣制。次释名时者。从旦至中。食不生罪。故名为时。过午已去。食生罪累。故曰非时。是以处处经云。中后不食。有其神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稳。亦不作病。是故沙门道士知福不食。翻成五过。故是非时。别缘具四。一是非时。二非时想。三是时食。四食便犯。缘中。难陀䟦难陀因观伎乐。非时啖食。逼暮方还。迦留陀夷夜巡门。乞惊恐主人。乃损胎命。戒本四句。一人。二非时。三食。四结。释中具解。前三可知。释第四结罪句有四。一时食。二约非时。三七日。四尽形。然尽形寿药。无失受分齐。故约无病。以解非时。次境想五句。开文者。麦令皮不破者。以是清汁。无粗相故开。五分第八云。有比丘服吐下药。不及时食。腹中空闷。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以苏涂身。犹故不差。佛言以麨涂身。犹故不差。佛言苏和麨涂身。犹故不差。佛言以暖汤澡洗。犹故不差。佛言与暖汤饮。犹故不差。佛言。以瓫盛肥肉汁坐着中。以如此等。足以至晓。一切不得过时食。唯中哯出为无粗相不犯。见论。若食吐未出咽喉。还咽不犯。若出咽喉入口还咽。犯波逸提。
次残宿食戒 饮食长贪。令人不节。曰求济命。是曰沙门。今乃故贮。拟充后食。所为垢秽。立制防之。释名者。今所食者。乃是作余。余故名残。经夜为宿。是中四句。一者残而非宿。谓此食余。贮充后食。宿非同界。但得吉罗。二者宿而非残。贮宿非余。获内宿吉。三者亦残亦宿。谓得提吉。残宿故提。内宿故吉。四者非残非宿。谓清净食。别缘有三。一残宿食。二知是。三食即犯。戒本四句。一人。二残宿。三食。四结。解释可知。结中亦四。同前残食。永弃无心。重食后遇。缘得不名为残。五分二十二云。有住处比丘。大得庵罗果食饱。以余与净人。净人明日持作羹与比丘。比丘不敢食。白佛言。本不作还食意。皆听食无犯。又僧祇云。昨日残食。弃在石上。及草叶上。明日复入聚落乞食。都无所得。空钵而出。不作意还。从本道来。见本石上。饭聚故在。若有净人。当使净人。授已得食。若无净人者。有乌鸟食处。当净洗却。得自取食。又云。比丘晨起。应净洗手。不得直粗洗五指头。复不得齐腋。当齐腕已前令净。不得粗鲁。洗不得揩令血出。当以臣磨草未灰。若灰土净洗。手揩令作声。净洗手已。若更相揩者。便名不净。应更洗。若洗钵已。湿时重磨。拭者名不净。当停使𤍜。比丘食前时。当护净手。若磨头。若捉泥洹僧草屣。若捉盛苏油囊。当更净洗如前。若捉僧伽梨等。余衣亦当更洗。十诵五十六。比丘新勋。钵苏着钵。二三过洗。腻气不净。便白佛。佛言。若一心三者洗。是钵名净。
次不受食戒 所以制者。五分第八云。世尊未制。比丘受食。食诸比丘。各于知识。家不受食。食白衣讥云。我等不喜见。此恶人身。着割截坏色衣者不受食。食是为不与取。又多论第八。有五义故。一为断窃盗因缘故。二为作证明故。从非人受食得成受食。不成证明。所以听非人边受食者。旷野之处。无人故听。若在人中。非人畜生。及无知小儿。一切不听。三止诽谤故。四为少欲知足故。五生他信敬心故。谓以衣器等。领纳四药。故名为受。
别缘具四。一是应可食物。二不受。三知不受。四食成犯。
满戒五句。一人。二不受。三食体。四除开缘。五结罪。
释中具解。第二句中文二。初明不受。次明受法。对此解义。三门分别。一明手受。二明口受。三二受差别。初门有四。第一所受食境。第二所受食体。第三受者业心。第四受已失不。初门境者。通有其四。故五分第八云。舍利弗患风。目连从龙取藕根。与舍利。舍利不敢食。佛言。听从龙受食。又听猿猴授食。又帝释作一贫女。与迦叶食。迦叶观知不敢食。白佛。佛言。从今听诸比丘从天受食。又因鬼神请。佛及僧手自下食。比丘不敢食。佛言。听从鬼受食。又十诵五十八。佛言。从今日听从非人受食食。次食体者。但应食者。皆须受之。故文言食者。谓佉阇尼等。又了论云。物者有五种。一依时量。二依更量。三依七日量。四依一期量。五依大开量。此五摄一切物尽。谓有啖食。不生讥过。又非自力遮防者。听不受食。故十诵五十七。佛言。从今日听五尘不应受食。米尘。谷尘。水尘。衣尘。风尘。尔者如何。僧祇云。若风吹尘坌草叶及食者。一切更受。答此文为净人易得。故须更受。若净人难得处。亦开不受。所以知者。即僧祇十七云。比丘欲食处。当从净人受。若无净人者。当洗手令净。自取食。冰雹亦如是。又见论十六云。若尘大可除去食不犯。若尘细落不可除者。应使人度。若急病因缘大小便及灰土。得自取服。又十诵五十六。佛言。从今日听担食藏。莫使人见。若食当出道取一搦。不受得食。以经旷泽故。次业心者。要须具受仪轨。举器离地。心境相应。净手仰受。下文错受不成者。以无心故。然心有其错误。克漫对境药等。思而可解。又此文中受业有十。前九据制。后一约开。单心成受者。如五分云。有诸长老比丘眼闇。佛言。应受草叶敷之。以手案边。令食着上。此亦名受。又有白衣恶贱比丘。不肯亲授。以食着比丘前地。语令自取。佛言。亦听以彼语取为受食。母经第八。有国人。恶贱道人。持食着地。不过手中。比丘白佛。佛言。虽非手受。施心已竟。可取食之。十诵五十六。有看马人信佛法。办种种饮食。入着僧前。是人闻马屋失火。是人言。大德自食。我等有急事。留食便去。比丘白佛。佛言。信佛法人一心与。若舍去。便应食。又了论云。至边有三。一至身边。谓以食置比丘手中。名至身边。二至物边。谓施至捉食。或担令比丘自取。比丘手至食边。自取食。名至食边。三至器边。以器贮食。授与比丘。比丘手不至食边。但捉器名至器边。僧祇十六。明受法。先列章本。谓食上树上。井中屋上。净厨器受。非器受。床船乘心念。受道路粮。次依章解。食上者。若比丘食时风吹尘来。坌钵下草。不坌食者得食。草叶当受。若坌草叶及食者。一切更受。若牛驰等。尘坌亦尔。若畜生振身尘来。若作意受者。得名为受。若众鸟尘。女人行衣曳。地尘亦尔。若净人行草叶时。应语言悬放。行余亦尔。若行果堕草上。即转去者。不名为受。少停者。得名为受。若大会时。净人难得。比丘应到菜聚边受行盐。麨饭亦尔。若净人举不离地。得名为受。但非威仪。比丘应语净人。汝举离地授我。若净人小不能举者。应言。汝稍稍分授我。受羹饼等亦尔。若受苏瓮时。绳着地者。应语合是绳举。若净人小不能举者。应教稍稍减。授我如是一切。若铛镬热不得受者。当以两木横置地。比丘脚蹑上。当作是言受。受是名食上。树上者。净人树上食果。比丘言。与我果。净人即摇树落果。堕比丘钵中者。得名为受。但非威仪。若以手脚等下果时。果触枝叶。比丘当更生心言受受。得名为受。净人食麨豆时。比丘欲得。即从索。作是言。与我麨豆。净人不与。比丘擗净人。手写着衣裓中。言受受。得名为受。但非威仪。是名树上。井中者。谏若比丘住处。井水满无净人。比丘自抒井。欲井中食。净人应盛饮食。着一器中。以绳纽系下。食时井底比丘应语净人言。下绳手捉。若井股边有生草木者。应教令避下至井底已。比丘应一手挽绳。一手承捉。作是言受受。是名受。若井水清者。自得取饮。若浊者。语净人言。持新净瓮。纽系下水。如上说。是名井中。屋上者。谏若无净人。比丘自覆屋。上下难废作。即屋上食者。持食着器中。上比丘下长竿拘。语净人着是拘上。作是言受受。是名受下。绳亦如是。是名屋上。余相准知。不能繁具。次失受不者。然失受有三。一任运失。谓受食时至过午后。即任运失余。二越分齐。尽形寿药。虽无分齐。然约无病。以结不应。二遇缘触失。如受食已。为净人触。即失受法。准明了论。不住自性人。亦成触食。不住自性者。谓十三难。三举灭摈。应灭及学悔人。三者变生作。熟失可解。
次明口受。此部无文。准义应有。以非时等。药许经时服。若不如法。岂得久延。故十诵二十六。波离问佛时分药七日药尽形药。是三种药举宿恶捉得口受不。佛言不得。是三种药手受口受不病得不。佛言不得。若病得服不。佛言得。以此证知。为加口法。故须问净及病。若直手受。岂问病不。又复多论。前七日药戒。亦云口受。文如上引。既准文义。知有口受。释此口受。四门分别。第一所对受境。第二所受药体。第三受者心业。第四受已失不。初门境者。是道非俗道有具非具形报等可知。次明药者。药虽有四。论其口法。局下三药。既下三药。加其口法。药体必须清净无过。谓无二内自煮恶触等诸罪。及受已停过须臾。复体变改者皆不成受。问所以时药不加口法。答时药唯听时中服用。时中是近不失。手受既不失。手不须口防。但以非时等。药服许长时。故加口受。以延手受。次明心业。心有克漫错误。且心克漫者。标名作法。要克方成。于同药中。漫亦通得。论其错误者。是则误成错。不成同异之药。准义应知。业者。对药加法。差别各殊。具缘如非。思而可解。次受失不者。若被净人触。受法即失。故多论云。触已更受。故知失受。问触既失受。何用口为。答口防任运。不防遇缘。以遇缘强。故不防也。又以时药无任运。即不加口法。明知防任运。不防遇缘。又解遇缘无过。口法不防。
次明差别。五门分别。谓境药防生及强弱。言约境者。手是异类。不通同类。以同类中。宿触缘等。口唯同类。不通异类。以秉法故。异类不成。又复口具二境。谓同异类。手但一境。谓唯异类。次约药者。药有净秽。手受皆成。口受持开。故唯局净。如功德衣。要即日来应法。又时药一种。唯手非口。余之三药通手及口。次约防者。手但防两。谓不受恶触手。后即失。不防二宿及非时。论其二煮。复非对除。以此手受。但二故少。口法通下三药。对三说者。非时亦防二罪。谓不受恶触。此防任运。失受恶触。不同手受防。一往不受恶触。此义通下二药。但至明相。故无二宿。二煮亦非对除。故不防也。七日防四。以经宿故。更加二宿。尽形准此。亦防四罪。或防二煮。至下文明。次约生者。时药唯手。受手正生。残义兼恶触。以任运失受。便有恶触。过生下之三药。由口生者。正是非时长及无缘服吉。故言非时过非时。七日过七日。尽形寿药。无缘吉罗。亦义兼明相出时残宿恶触。虽明相出。后更有余罪。然并不由口法而生。次强弱者。具二义故。手强于口。一若不手受。不合加口。二以手受。是根本故。又解口受。亦具二义。得名为强。一若无口法加。延手受。过时即失。不得长时。二以口受防过多故。此则二受互为强弱。次下释文可知。结中四句同前。
次索美食戒 出家理应舍诸美味。耽求好食。恼物增贪。别缘具四。一是美食。二自为己。三无因缘。四食便犯。满戒四句。一出四种美食。二能犯人。三如是下无病。四自为下索而结罪。释文可知。尼乞义稀。故犯可呵。此之吉罗结方便罪。五分第八开云。若为病比丘索。若从亲里家。若知识家索比不犯。
次与外道食戒 异学精疏。不知恩分。虽得饮食。反生诽谤。又此邪人辄自与食。谓是胜田比丘不如。故五分白衣云。沙门释子尚供养外道。我等何为而不奉事。别缘具六。一是在家外道。古旧释云。是出家外道。甄去在家外道白衣。犯轻故尔。所以然者。出家名同。真伪难分。容生惑倒。故制得重。在家白衣道俗位别。不生人惑。所以犯轻。此释不然。详其文意。唯是在家。故言时彼乞儿众中。有一露形外道。家女颜端正。又次缘云。时彼会中有一梵志。既在乞儿会中。定非出家者。由缘如此。故戒本中云。外道男。外道女。以此故知唯在家者。然广释中云。波私波罗阇者。在此众外出家者是。准此即通出家外道。然以此名悬牒。解释缘起戒本二处俱无不以此。故证是出家者。若准此义对尼别者。此唯在家尼。通出家及在家白衣。僧祇三十八亦云。在家俗人及出家外道。又解准广解文。亦通出家者。故多论第八云。若自手与。一切九十五种。异见人食。不问在家出家裸形有衣。悉波逸提。准此但是外道皆犯。不问在家出家尼。若据文唯是出家外道及白衣。以此故是缘异。亦可义通。在家外道以与白衣亦犯。故是缘异。二知是。三非亲除父母。四是食除衣。衣犯小罪。五自手与。除置地遣人。六领受即犯。缘中不呵者。以无情过。五分中佛亦种种呵责。满戒四句。一人。二外道男女。三自手与食。四结罪。解释可知。尼是犯同缘异。且结方便吉罗。
次先受请已前食后食诣余家戒 既受他请。赴须及时。辄别经过往不齐。集僧既未尽。不得设食。稽留大众。食不得足。恼众不轻。所以圣制。别缘具五。一先受他请。二不属授。三向白衣家。四除因缘。五入门犯。戒本有三。一略结前食。二次明随然随有两。一者随结。二者随开。随开有四。一开属授。二开病时。三作衣。四施衣。或可更加衣时。为五废立开合。如别众明。三满戒五句。一是比丘先受他请。二食前食后诣余家。三不属授。四除开缘。五结罪。余时者下诵前第四句。释中具解余比丘下释第三。属授句凡属授者。要属界内。同受请者。不同非时。展转相白。故母经第七云。若无檀越。请不语比坐。得入聚落。乞食无过。若受请者。不语比坐。去则有过后。食时亦如是。若比丘下解第五句。于中文二。一失属分齐。二若比丘结罪。前失属授细分有七。一欲诣村中道还失。二不至所属处。更诣余家失。三至库藏失。四至聚落失。前第二句欲入村。更诣余家失。此句至白衣家。更入聚落。义是相似。绮文而已。五至边房。谓是零居之所。六至比丘尼寺。七若即白衣家。还出失此等失者。谓在中前时。促存护众僧。故佛制随白处直往。或别经过。即失前属。若更往者。应须重白。不同非时入聚落中。以时长远。不须护僧。虽更经过。不失前属。次结可知。作白法。僧祇第二十云。长老忆念。我某甲离同食行至余家。答言尔。开中若无比丘不属。开至库藏等五处所属白衣家。谓是本所属处。若众多家敷座具者。谓多家共作一会。随所至家。皆是请处。是故不犯。
次食家中有宝强安坐戒 在家俗人耽欲之所。比丘不应在中久住。今辄居此。妨彼邪心。伤情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食家甄去断淫家及俱受齐。二是夫妇常所居屏处。三无第四人。四无因缘。五申手不及户处坐。戒本四句。一人。二食家。三有宝。四结罪。解释可知。
次食家中有宝在屏处坐戒 余义同前。唯是屏处。有第三人为异。
次与俗女露处坐戒 余义亦如前。但此犯及戒本彰其露处。广释言屏。理实非重物障。故名露。为离见闻。名屏。对前二戒。受名不同。十诵十二云。随起还坐。随得尔所。波逸提。若相去半寻。坐一寻坐提。相去一寻半坐吉。不犯者。相去二寻。若过二寻坐。
次驱比丘出聚落戒 出家出家理应存信守道。先许后违。恶心驱逐。时节已过。令不得食。恼损不轻。是故圣制。别缘具六。一是大比丘。二先许他食。三后违不与。四无因缘。谓有举摈命梵等难。五恶心驱出。六相离见闻。戒本四句。一人。二共至聚落期许与食。三彼比丘下方便逐驱。四以此下结罪。以此因缘者。谓以时过。令不得食。缘非余者。非余不犯等缘。广释可解。
次过受四月药请戒 居士虽复办药延僧。然有分限。理随施心。今辄过受。长贪恼物。败善增恶。故所以制。别缘具六。一是药请。二作限定。三知限定。四过限受。五无因缘。六食结犯。缘中彰索。是制之缘。论其正犯。要须过限。问未知四药之中过受何药成犯。答释中但言药者。医所教服。理实通于三药。除非时。以非时药体贱。除患义微。过受义稀。故吉。如施一食处。过受尚犯。况过四月。不得提 。满戒六句。一人。二请四月与药。三无病下明受分齐。四明过受。五除开缘。第六结罪。释中不次。前二可知。病者下解开缘句。请者下却解第三句。此中文四。一者举数。二列。四名。三云何下解释。四请各有举释结。四是中已下料简四请。谓初三两请应四月受二四两请。应随施受。次彼比丘无病下合解四六两句。余文可知。
次观军阵戒 凡军阵者。丘刃相交。实则败损不轻。戏则令心荡逸。故多论三义故制。一为佛法尊重故。二为灭诽谤故。三为息诸恶法。增长善法故。下之二戒制意同此。别缘具四。一是军阵。二故往观。三无因缘。四见便犯。满戒四句。一人。二观军阵。三除开缘。四结罪。释中略不解开缘句。余者。具明初句可知。次所观中。先解其阵。次释其军。军中文二。初列本数四军。故曰一二三四。次一军下解释。释中四军。即为四段。一军之中有四个一。僧祇十八云。四人护象足。是名象军。八人护马足。是名马军。车军十六人护。是名车军。步军三十二人。执持兵仗。是名步军。次明纯军。亦四个纯。此为一数统收。唯纯无杂。下之三军。以数非一。故悉具有。纯之与杂。此有八军。一纯各一二军中纯四杂六。三军中纯四杂三。此中应可更有一句。谓或有象车步。文无者略。或可亦得不须此句。四军中纯四杂一。都合总计有三十军。次彼比丘下解结罪句。
次有缘至军宿过三夜戒 前戒一往无事。直见成犯。此戒有缘。听至军中。开无直见。过三夜犯。别缘具四。一至军中已经二宿。二第三宿不离见闻。三无因缘。四明相出。戒本三句。反释可知。
次有缘至军二宿复观军阵戒 既也有缘。听至军中。宜应静坐。而复往观。过同于初。是以须制。五缘成犯。一先在军中宿。二军阵合战。三方便往观。四无因缘。五见成犯。戒本四句。释中不解第二句。余者。具明解第三句中文四。一解𩰖。二释军。三明力势。四论阵相。次彼比丘下释结罪句。
次饮酒戒 酒性惛人。犹如狂药。既失本志。广造𠎝违。故多论第九云。饮之者能作四逆。唯除破僧。三缘成犯。一者是酒。二无重病。三饮之即犯。犯中文二。初至绕已而去。神力伏龙。为施酒缘。二明日下饮酒成犯。佛呵文三。一失本了心。呵世间毒龙。害人肉身。损处轻微。名为小龙。三毒烦恼害人。法身毒中之极。名为大龙。今娑伽陀为酒所困。不能入定发通。降此小龙。况能发无漏慧。降彼三毒大龙。若依僧祇。以虾蟆为小龙。故彼文云。佛语比丘。是善来比丘。本能降伏恶龙。今者能降虾蟆不。答言不能。此律准彼。以众鸟为小龙。次佛语下显酒多过呵。次佛告下明师不摄呵。戒本三句可知。释中酒者已下解第二句。于中文二。初列五酒如文。第二木酒者下偏举木酒。料简是非。于中文四。一列木酒差别有六。二梨汁酒下杂酝方法。三杂酒者下四句以是无酝成酒。假无酒色香味。亦不应饮。四非酒。酒色下四句假有酒色。香味以非元酝成酒。是故应饮。良以木酒有滥。偏牒解释。余四无疑。故不料简。次彼比丘下解结罪句。五分。有咽咽言。此文略无。十诵。酒糟甜酒酢酒亦咽咽提。不同此文。食麹者。多论云。此麹以麦及药草。酒和卧之。后干持行和水。饮令人醉也。余麹无犯。
次水中嬉戏戒 多论。四义故制。一为佛法尊重故。二为长敬信故。三不废正业故。四为修正念故。次具缘释相可解。
次击历他比丘戒 比丘纵逸。辄相击历。事微恼重。故须圣制。五缘成犯。一大比丘。二作恼乱意。三手脚十指。四无因缘。五触着便犯。文相可解。
次不受谏戒 人多迷己。不自见过。要籍良缘。共相训导。然比丘此将欲作罪。不从他谏。损坏不轻。别缘具五。一欲作七犯事。二他如法谏。三自知所作非明前谏者是。四拒而不从。五随作犯根本。不随语波逸提。戒本三句可知。释中先解其轻。谓自知所作是明他谏者。非故作犯根本。违谏突吉罗。次明其重。谓自知所作非明他谏者。是故作犯根本。违谏波逸提。此中违谏并以识事。随作七犯。皆获根本。
次恐怖他比丘戒 比丘理应递相安慰。今伺不周。更相恐怖。非直长恶。亦废修善。损败不轻。故须圣制。五缘成犯。一大比丘。二作恐怖彼意。三以六尘等事。一一显尔。四言词了了。五前人见闻触知便犯。不待前人怖以不怖。犯相文三。初怖佛起过佛。显三业俱恶。此人反被拘执。作其恶色。是身业不善。云我是鬼。复作恶声。是语业不善。此二恶业本由心起。故佛呵言。心亦是恶。次帝释护持三宝。常谓僧中纯善。忽遇斯恶。故惊讶云。众中亦有如是人耶。佛彰此人耶。佛彰此人。现生漏尽。故言此生得清净法。天帝赞佛。佛显无怖如文。然此怖佛为过云然不须。更问自言。故直立戒。戒本三句可知。释亦有三解。第二怖法文二。初列六事。二一一解释。凡欲怖者。要先言告。然后方以六事示之。余文可知。
次过半月洗浴戒 所以须洗者。十诵三十七。洗浴有五功德。一者除垢。二者身清净。三者除去身中寒冷病。四者除风。五者得安稳。凡洗身垢。事须应法。故限半月。过则成犯。四缘成犯。一曾前洗浴。二未满半月。三无因缘。四洗半身犯。满戒四句。一人。二明半月一洗。三除开缘。四结罪。余时下诵前第三句。释中不解第二句。余者具明可解。伽论第三云。颇有半月内浴不犯耶。答有着雨衣浴。若迷闷时浴。不犯。入水举木因浴不。若渡水举浮时浴。不犯。若结安居已。一月数数浴。不犯。过一月已。半月应浴。次无事露地。然火戒火性焚烧事变无定。既有斯损。不可不慎。又复然火。详聚多着俗话。废修正业。是以圣制。别缘具四。一是露处。二无因缘。三然草木等火。除炭。然炭患微。但犯小罪。四烧便犯。此中但制无事。然火若坏地。及生种上。已制竟。戒本六句。一人。二无因缘。三自为身。四在露地。五教人业。六结罪。释相可解。
次藏他比丘衣钵戒 辄藏他物。容生盗心。临危事险。可惧之甚。又若被谤。清白难分。过损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四。一是大比丘衣钵等。二作惊动意。三无因缘。或物主慢藏为诫敕故。或借他许。或因此物。有于二难。四藏举便犯。戒本五句。一人。二出所藏之物。三自作业。四教人业。五结罪。下戏犹犹。上恼亡言。解释可解。
次辄取真实净施衣戒 凡有受畜。不应封着。故作净法令遣滞。精物在彼边。取与须问不问。辄取惊动非轻。别缘具四。一是己物。二作真实净法。三不问净主。四取即成犯。戒本四句。一人。二作净法。三不问净主。四辄取结罪。释中初句可知。次解第二句因。即便明净施差别。释净施义。五门分别。第一净施之意。第二净施之人。第三所净之物。第四明净施法。第五净法失不。初门意者。凡净施法。为遣滞情。常有属他之心。己无贮畜之过。又异外道。故多论第四云。一切九十六种。无净施法。佛大慈悲方便力故。教令净施。是方便施。非是真实。次人有三。一是施主。谓通五众。故此文中备列如此。又五分第九云。诸比丘作念。佛听我等净施便净施。父母兄弟姊妹。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净施白衣。应净施五众。于五众中。取一人作。多论云。若净主死。远出异国。应更求净主。除钱及宝一切长财尽。五众边作净。应求持戒多闻。有德者而作施主。后设得物。于一比丘边。说净主名。而说净法。除不见摈恶耶。不舍摈六罪人。一出佛身血。二破僧并犯。四重。于六罪中。但犯一事。亦不得作净主。但简非如此人者。作不论大小。又五分云。告诸比丘。不应净施。与五种人。一者不相识。二者未相请悉。三者未相狎习。四者非亲友同师。五者非时类。无此五法。然后可以净施与之。复有二法。不应净施。一者不能赞叹人。二者不能与人。作好名称。僧祇第八。波离问长衣。何等人边作净。佛言。于比丘等五众边作净。又问相离近远。得从作净。佛言。齐三由旬。知其存亡。又问沙弥边作净。是沙弥受具云何。佛言。称无岁比丘名作净。又问若死云何。佛言。得停十日。于余知识边作净。问此中净主乃列五众。未知五众互为得不。答论其展转。物不付彼。不生讥过。互为皆得。虽有此义。论其大理。不如当众三二。自为其真实净。必须同类。以物付彼。不同展转。又僧与尼无有互对作法。尔者此是真实净戒。如何列其五众。以此故知二净通五。释此是同戒通举五众。据理真实。必须同类。又解下列二净显有辄不故使。戒本通言五众。二能作净人者。谓比丘等五众以内教摄故。三所对作法人者。若展转净。各对同类。若真实净。对施主作。次约物者。谓衣药钵及尼十六牧器宝亦合净主。非五众为。是以义中简别而说。然古师云。如绫罗锦绮等。一切重物不须说净。此义不然。比寻诸文。皆无开处。若以重物即不说净。如十六牧药。岂是轻耶。论量应不如上明讫。次约法者。一是请施主法。大者须具威仪。后申请意。小者直请。不须威仪。论说净法对物及境。如常应知。然作展转净法。不得对施主面。僧祗十九云。不得对面前说净施。当余人边说净施。十诵十六云。有比丘现前作净。与他衣已。便不肯还。即生斗诤。是事白佛。佛言。不应现前与。又有比丘受他衣已。便不肯还。佛言。是施不名真实。为清净因缘故与。即时是比丘应还索取。若得者好。若不得应强夺取。应教彼作吉罗悔过。此是对首法。余文亦有心念法。故五分第九云。有诸比丘。独在房中有长衣。不知云何作净施。以是白佛。佛言。应作遥示净法。应偏袒右肩。脱革屣。胡跪捉衣。心生口言。我此长衣净施。某甲从彼受用。至十一日。复应如前法。次净法失不者。准祇。但三由旬外。即合失十。多二文云。出国休道。摈举命终。咸失净法。次下释文。文中有四。一举。二列物即付彼取与。须问名为真实作法转施。物不付彼。称云展转。并是绝贪惠施。名为净施。三解差别。四是中下料简。次若比丘下释三四两句。
次白色三衣戒 凡衣坏色。应于道服。复能内遣贪情。外增信敬。今著白色。内外俱坏。过损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是三衣。二是己物。三是白色。四着成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示坏色仪轨。三若比丘下以不坏故。违教结罪。释中具解。五分第九云。若得新衣。应三种色作识。若不作识。若着着提。若不着。宿宿提。轻重衣不作净者。谓是点净法。僧祇十八。若得青黑木兰新僧伽梨等乃至覆疮尼师坛不作净。波夜提。作净时不得大不得小。极大齐四指。极小者如豌豆。若持呵梨勒。[酉*((白-日+田)/廾)]醘勒。阿摩勒。䥫上研取汁作点。净不得并作。或一三五七九不得。如华形作净。若染㲲时有泥堕上。若乌鸟泥足踏上。即名为净。若得众多杂碎物。合补一处者。一处作净。若各各别补者。一一作净。一切衣乃至新纽。揲亦作净。
次故煞畜生戒 多论。三义故制。一为怜愍故。二为断罪恶故。三为长敬信心故。别缘具五。准上应知。满戒四句。一人。二故煞通自他业。三所煞境。四结罪。释中。初三别解。二四合解。合中初列十九章。次作如是下结罪。
次饮虫水戒 制意具缘。并悉同上。前据外用。此约内用。满戒及释可知。僧祇十八。比丘受具足已。要当畜漉水囊。应法澡灌行时。应持漉水囊。若无者。下至受持郁多罗僧一角头。看水时。不应以天眼。亦不得使眼闇人看。下至能见掌中细文者。得使看水。看时不得厌课。当至心看。不得大速。不得大久。当如大象一回顷。若载竹车一回顷。无虫应用。若有虫者。应漉水用。多论第八。器中粟无边无量。见已断食。经二三日。佛来令食。凡制有虫水齐。肉眼所见。漉水囊所得耳。
次故恼他比丘戒 夫出家者。应护物情忽。以生年等六。恼他比丘。非直触恼。情深几许。不能崇道。五缘成犯。一是大比丘。二作疑恼意。三于六事中随有显示。四言词了了。五前境知闻。但使闻知即犯。不不待恼与非恼。戒本言。少时不乐者。此就恼者之意。非待前人。不乐方犯。戒本三句。一人。二故恼他。三结罪。释中解第二句文二。一列生年等六章。二次第举章解释。次若比丘下解结罪句。开中六事。还次第开前五。皆云其事实尔者。谓前人实有此事。复作实心。利益彼意。有复不开。第六文言。若彼为性粗疏。不知言语者。谓前问法人便语言等。显如汝言非我恼也。或戏㗛等者。通开前六。
次覆藏粗罪戒 出家理应递相发露。今覆他罪。令心不净。复令前人造罪滋漫。彼此无益。故须圣制。别缘具七。一是大比丘。二犯粗罪谓夷残。三知粗罪。四作覆心。五不发露。六无因缘。下文无人可向说。及有命梵二难。七明相出。满戒三句可知。释中初二如文。彼比丘下释第三句。文中有四。一覆大比丘结罪。二别二自覆藏。七罪并吉。三覆余众。四境想四句。粗罪非粗罪想。谓向非罪迷故。是以入开。
次减年受具戒 年满二十。志干成立。堪能持戒。及耐众苦。未满与受。损道不轻。𨷂其进修。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年未满。二知未满。三与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文中有四。初度年未满人。二时诸童子下索食发觉。三如来捡问。四制不听度。此戒之中𨷂无呵者。谓此已前未制年限。为无情过。是以不呵。满戒三句。一出年限应受分齐。二出犯人。三知年已下明违结犯。问所以言可呵废故者。答知年不满。不合为受。劳僧设法。愚教之甚。故曰可呵废也。释中初句略而不解。第二犯人可知。其受戒人下释结罪句。此中文二。初约四心定犯不犯。二彼比丘下明轻重分齐。前文有十六句。但和上有四心。知谓疑不知。知者了知。不满谓者。虽年不满。睹相作满想。疑者犹豫不决。不知都无所知。僧缘彼境。亦有四心。今将和上四心。一一历僧四心。四四故成十六。此四四句中。初三两四。和上犯提。二四两四。和上不犯。僧四四句。各初三犯吉。二四不犯。但以和上是主。知疑得提。众僧非主。知疑犯吉。余想可解。不犯中听数胎闰等者。此谓元受之时。计俗年满。后以日月。不足生疑。故开。若其元受。俗年亦少者。即是知年不满。无有开理。故多论第九云。要数日满为年。下不满得戒者。以母胎足也。准此如似一人十二月三十日生。至年二十正月一日。受戒者。计实日月。始十八年余。有二日犹少。七百一十八日。不满二十。然开胎者。胎中有九月。计胎九月日。须满足为有四个小月。欠四日。更加四日。即是九月四日实日。但二百七十。次开闰者。依俗历法。十九年为一章。章有七闰。今十八年。闰不满七。但得六月。余十九日。其中有三个月小。欠三日。实日有一百九十六。次开十四日说戒者。一年减得十八日。计十八年。总得三百二十四日。此之三位。犹未重除小月。及开十四日。说戒已得七百九十日。于中除小计。用七百六日。足前得满二十余。有八十四日在。若将此日。更向前开。是则俗年不满。受戒不得。或可当受之时。俗年亦不满。但睹形相。迷作满想。更取前日。向前开得。复应重计。前七百九十日中小月及闰十四日。说戒除之。诸德计数各异不同。文省义周。勿过于此。
次发起诤事戒 凡诤乖理。众已殄除。辄便发起。令更增炽。此则自怀恼僧。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四诤事。二僧伽法殄灭。三知如法灭。四辄发起。五言章了发起。文言。不善观者。言僧不识。诤起因本。故曰不善观。观谓观察。若作如是观者。不成正观。不善解者。言僧不识七药是非。故曰不善解。解谓决了。若作如是解者。不成正解。不善灭者。言僧不识。以药对病。殄灭仪轨。故曰不善灭。灭谓除殄。若作如是灭者。不成正灭。故曰不成灭。此之三句发起皆提。满戒四句。一人。二知是四诤事。三如法灭已。四发起结罪。释中具解。然二三两句不次。彼比丘下释第四句。文中有五。一发四诤提罪。二起余诤。五分第六。若僧不白。二白四羯磨。断事而发起者吉。若发起私事吉。三自诤。四余众。五境想。此之境想若对七药及药病相对。各合有四句。文无余二者略也。
次与贼期行戒 盗贼伤人。王法所禁。辄与同行。还同贼相。此则清白难分。丑累佛法。败损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七。一是贼。二知是。三共期。四同一道行。五不离见闻处。六无因缘。七越界便犯。满戒五句。一人。二知是贼。三结要。四同道。五结罪。解释可知。
次恶见违谏戒 欲是生死之源。障道之本。不应说是非障道法。然此比丘耶心倒说。倚傍有滥。须僧设谏。故五分第八。诸比丘复问。汝云何作是解。答言此闻有质多须达多二长者。及诸优婆塞皆在。五欲为欲所吞。为欲所烧。今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道。又诸外道不舍本见。于正法出家。亦得四沙门果。以是故我作是解。所作违理。名之为恶。耶心穴彻。目之为见。固执拒僧。名为违谏。别缘具四。一耶心正说。二僧如法谏。三拒而不从。四三羯磨竟。科解同前。不能重述。然阿利吒。耶心矫说。望人生信。故言此是真实。余皆虚妄。
次随顺恶见被举比丘戒 制意有二。一须举意者。欲性违理。于道为灾。今以耶心。说言不障。此则自坏损他增长生死。于正法中。无所任用。故须众僧举弃众外。令使思𠎝。改过从道。次不听随顺意者。然此比丘生耶谤佛僧。本举云。令绝化导。理应同僧。勿与来往。今辄随顺。令彼恶僧。复自坏行。不能长道。情过不轻。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是恶见举人。第二知是。三无因缘。四随顺同事。一一结罪。犯相文四。一举恶见比丘。是所随顺者。二呵不舍。三作法治举。四随顺起过。满戒五句。一人。二知是恶见举人。三未作法者。谓未与解举。四如是下牒恶见人随顺同事。五结罪。释中前三可知。第四句文四。一解恶见。二明不舍。三供给。四止宿。此中四句显成室相。开中九句。不成室相。余戒定室。皆不及此。若比丘下释第五句。五分。随久近共语。语语波逸提。共坐坐坐提。共宿宿宿提。共事事事提。
次随顺被摈沙弥戒 制意具缘并同前戒。问所以沙弥作摈名者。答夫欲入道。要须有信。今以耶说。怀其信心。若不重加。摈名无以。怖之从道。又须共行不净。情过不轻。然行不净者。谓是漏失非淫。若是淫者。应须永摈。何有设谏。不听随耶。又伽论第二云。彼若忏悔者。还当摄受。犯相文四。一违谏不舍。二呵所不应。三作法治摈。四随顺起过。初文复四。一说欲不障为谏所为事。二呵责。三设谏。四拒谏。满戒五句。一犯人。二明沙弥说欲不障违谏仪轨。三彼比丘应语下正明治摈言。三宿者。谓第三宿明相未出。无上二三同宿事故。曰无如是事。汝出去等者。结成其摈。四若比丘下随顺起过。五结罪。释中除第二句。余者具明。
次拒劝学戒 凡欲起行。不能自成。要藉良缘。方能进业。今既良缘劝进。理应顺从。意欲为非。拒而不受。故作是言。我今不学此戒。当问余智慧持律比丘。即是轻篾胜人。无心进善。于道无益。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作不学意。二前人如法劝学。三作不受意。四无因缘。五言了犯。戒本四句。一人。二前人如法劝学。三如是语下不受结罪。四开不犯。若为知为学。应反难问。又下开云。彼比丘痴不解。又云。其事实尔。事实者谓前劝人非理。更须咨问胜德。释中不解开句。前三具明。
次毁毗尼戒 戒为灭恶之源。众善之本。理应赞叹。令法兴显。今反毁呰。废人诵习。败损不轻。是以圣制。故多论第六云。与诸比丘结戒者。为尊重波罗提木叉故。为长养戒故。为灭恶法故。别缘具五。一是毗尼。二前正诵时除去未诵诵竟。三作灭法之意。四发言轻呵。五言了便犯。戒本三句。一人。二前人诵时。三作是语下举其呵意结罪。所以须呵者。以说此戒时令人恼。令人愧。令人怀疑也。次释具明。然说有自他。诵亦应尔。文中据总。但言诵时。问何以呵戒。罪重余二轻耶。答多论有五义。故罪重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而生。二一切佛弟子。皆依而住。若无戒者。则无所依。三一切众生由戒而有。四入佛法之初门。若无戒者。则无由入泥洹城也。五戒是佛法之缨珞。庄严佛法。是故罪重。
次不摄耳听戒 夫论解者。不能自生。要假说听。方能开悟。今乃痴心怠法。不肯听受。不知耶正。岂达是非事等面墙无由进道。失利处深。故次圣制。别缘具四。一是广说戒时。二者身在众坐。三作不听之意。四说竟便犯。随其中间。一一戒不听者吉。戒本四句。一人。二将说戒时自言始知。三余比丘下证其久知。若实久知而言始知者。犯妄语提罪。若实本来无知无解。无妄语罪。有不听法𠎝。四彼比丘下结罪。属彼由不听故。不识戒相。故曰无知无解。虽无知解。以识事故。随作犯根本。故曰若犯罪。应如法治。五分。若比丘与比丘受戒。即应教为广说。若二若三。于说戒中坐。若知若不知。作是语。波逸提。于根本罪。缘而不了。复有无知之𠎝。故曰重增无知罪。语言下显不听过。辩相具解。谓犯根本及无知罪外。复有不摄耳罪。故言重。与不与者吉。谓是秉众比丘。亦可得名以不用心听法无知。波逸提。
次同羯磨赏物已后悔谤僧戒 多论云。与诸比丘结戒者。为灭斗诤故。为灭苦恼故。为得安乐行道故。别缘具四。一是僧物。此是僧得施物。非是常住。常住物者。不合赏知事人。故祇云。僧物者僧伽梨等。一切应分物。二同作羯磨。赏知事已。三悔反谤僧。四言词了了。戒本三句。一人。二同作羯磨赏僧知事。三后如是言下谤僧结罪释中不解第二句。释第三句中文三。一亲友。二僧物。三结罪。
次不欲起去戒 如法僧事。理应详遵。今辄舍去令。不知合。恼众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五。一如法僧事。简非法。二知如法。三不与欲。四辄起去。五霍脚出门。五分第八云。僧断事者。白羯磨白二白四羯磨。若屋下羯磨。随几过出。一一皆提。若露地羯磨。出去面一寻。波逸提。若神通人去。离地四指提。若僧不羯磨。断事出去吉罗。若私房断事来而去吉罗。满戒三句。一人。二僧作法。三不与欲下去而结罪。释相可知。
次与欲已后悔戒 先知僧事。如法已与欲讫。后以偏私之情。辄便悔反。同恶相朋。增长生死。恼众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四。一是如法僧事。二已与欲。三辄悔反。四言章了。戒本三句。一人。二如法与欲已。三后悔结罪。释中具明。
次屏听四诤戒 凡是屏言。多随情欲。意在斗乱。辄往盗听。过是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五。一是先起四诤事。二前人平量。三作斗乱意。四辄往盗听不令彼觉。五闻语便犯。问盗听结罪。既在闻时。何以戒本云。听此语向彼说。答此就听者。本意欲向彼说。理实听时得罪。不待彼说。若向彼说。便是两舌戒收。又问何以此戒听时即犯。前两舌中要向彼说。解前戒先未有诤。听时不犯。以听之时。未定生诤。此戒先有诤事往听即犯。以听之时。必生诤故。戒本三句。及释可知。
次嗔心打比丘戒 出家理应齐修忍行。和合相得。不废正业。今以嗔心打他具戒。逼恼情深。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是比丘。二起嗔恚。三作打意。四着结犯。问此打比丘获以提罪。如何大集经云。打骂出家人。过出一万亿佛身血。答经据违理故重。律就违教故轻。又解律据同类相打制以提名。经就俗打上尊。所以罪重。犹如凡人相打即轻。打文即重。故此亦然。结意异故。余相可解。
次手博比丘。或前戒 限分中制。着始成犯。此戒深防中制博拟获𠎝。祇律十八云。六部比丘以侧掌刀。疑十六群。作是言。我以掌刀。斫堕汝面。彼恐怖故。即便大啼。文相可解。
次无根僧残谤戒 制意等。同前大谤。戒本五句。一人。二嗔心。三无根。四举残谤。五结犯。辩相之中。略不解第二句。余者具明。谓初三别解。四五合明。亦应具举六心防巧及书使手印。并同其前假根理犯。文中略无。
次突入王宫戒 王者自在。婚会无时。辄入宫中共相逼斥。彼此怀愧。殊非所宜。情过不轻。是以圣制。过如下辩。别缘具五。一是刹利王。二王与夫人同在一处。三未出未藏宝。四无因缘。谓有奏白被请难等。五入宫门内犯。五分。双脚过提。随远近步步提。犯相文四。一以施佛饭故。获得现报为夫人。二在高楼上下报恩致敬。三还至宫下化王生信。听诸比丘入出宫中。第四时加留下正明其犯。第二致敬文中。有其三句。初因致敬。便问因果。四句疑事。第二尔时世尊下广为解释。今生信乐。如是末利下一一结示。三尔时末利下闻法领悟。受道获益。乃至二三归三宝者。但是增其善心。戒不重发。余文可知。戒本四句。一人。刹利王甄余小者。三王与夫人同是一处。四而入下结罪。释中具解。多论第九云。其进御时。所著宝衣。轻明照彻。内身外现。以发欲意。未藏此衣。名未藏宝。又女为男宝。夫人未以余衣覆身。亦名未藏宝。五分云。宝者所重之物。及诸女色。皆名为宝。未出者。女在宫中未出。未藏者。女在此宫。未使藏隐。
次捉宝戒 前三十中为畜故捉。此不为畜直捉故犯。制意同前。然遗落者。好恶难知。虽为还主。终招讥谤。又取此物容生盗心。禁微防着。故须圣制。别缘具三。一是宝物。二除蓝中及寄宿处。三捉便犯。古旧诸师皆云。若非遗落捉。犯小罪者。不知依何理教。故作此言。理实此戒。且寄遗落为缘。一禁已后是宝皆断。然非遗落。即许捉者。何因对事。别开蓝等。以此例余。同该禁限。然余文中正以他宝为缘。又多论第八云。若僧㰚墙外。复非白衣住处不应取。又第五云。若捉他宝。自说净宝。得波逸提。一切钱若他钱。若说净钱捉得吉罗。十诵第十五云。是中犯者。若比丘捉举他钱金银车𤦲马瑙琉璃真珠。波逸提。若比丘有似宝物。作男子庄严具。女人庄严具。器杖斗具。捉举是物。波逸提。捉为珠突吉罗。彼文若非他物。卅戒收。前戒金银获提。钱但得吉。满戒五句。一人。二所捉宝体。三自他捉业。四除开不犯。五结罪。次若比尼下诵前不犯句。作如是缘者。谓是开缘。非余者唯蓝内及宿处不犯。余者总犯。故云非余。释中不解三五二句。余者具明。僧祇十八云。若塔园内见宝净者自取。若不净者使人取举。作念有主求当与。作如是念。不异佛生时等。大会诸人忘严具。种种诸物。比丘见者当取。应唱令问。此是谁物。若是主者与。若无识者。应悬着柱上显露处。令人见之。若有人言。此是我物。应问言汝何处失。答相应者与。若无人识者。应停至三年已。若塔园中得者。即作塔用。若僧园中得者。当作四方僧物用。若是贵重物。宝璎珞金银者。不得露现。唱令得宝。比丘应审谛数看。有何相貌。然后乃举。若有人问。我忘宝物。有见者不。比丘应问。汝何处忘汝宝。有何相貌。若不相应者。语言此僧伽蓝广大。汝可广求。若相应者。出宝示言。长寿。此是汝物不。若言是。不得于一人前与。应集众多人。教言汝归依佛法僧。若世尊不制戒者。汝眼看犹不可得。乃至广说。若无有人来者。至三年。如上随所得处。当界用之。
次非时入聚落戒 时为资身事。须往返非时游散。妨废正修。此则招讥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非时分。二往白衣村。三无因缘。谓有启白请。唤难等不犯。四不属授。五入便犯。满戒五句。一人。二非时。三入聚落。四不属授。五结罪。释相可知。若有三宝等事。无比丘白者。直去不犯。多论第九。入聚落内时。若总白入聚落。后到随意所至。若别相白。若先不白。随见异寺。比丘白无犯。五分第十云。若行路经聚落。若暮须往宿。若八难起不犯。此文除道由村过。
次过量床戒 坐卧高床。增贪长慢。既乖法式。制不听为。别缘具五。一床。二为己。三自作使人作。四过量。五作成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示作法。三截竟下结。释相可知。多论云。八指者。一指二寸也。所以不入舍堕者。以截断故。截使应量。入僧中悔。五分亦云。应先截然后悔过。僧祇二十。开福德舍中。床高无罪。
次兜罗绵纻床戒 多论第九云。兜罗绵者。草木华绵之总称也。以是贵人所畜故。又人所嫌故。喜生虫故。又若卧耎暖上。后得寒及粗。硬时不堪忍故。别缘具四。一是兜罗绵。二为己贮床。三自作使人作。四成结犯。戒本及解可知。五分第十云。若不坏。坐坐波逸提。若卧若卧波逸提。若他与受波逸提。要先弃。然后悔过。若不尔。罪益深。
次骨牙角作针筒戒 物小费功。招讥损业。长贪违教。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牙角。二作针筒。三为己。四自作使人作。五作成结犯。戒本及释可知。五分云。亦应先坏。然后悔过。尼多在寺。不喜游行。作之义稀。故犯小罪。
次过量尼师坛戒 此下四戒。制等并同。寔以信施之物。用须节量趣得。资身长道而已。今作过量。患累处深。坏行不轻。故须圣制。五分第十。居士呵云。大德何不称身作之。虽不出家财。岂应不惜。释子常说。少欲知足。而今如此。无沙门行。破沙门法。别缘具五。一是尼师檀。二为己。三自作使人。四过量。五作成犯。尼师檀者。是梵言。故言自今已去。听诸比丘为障身障衣障卧具。故作尼师檀。若其从用。名为坐具。五分又云。不应不敷坐具坐僧床蓐。犯者突吉罗。十诵五十八。佛听畜尼师檀。为爱护卧具。故无尼师檀。不应生僧卧具。伽论第六亦尔。又十诵五十九云。师檀法者。比丘不应受单尼师檀。先受尼师檀。不应离。若离得吉罗。母经第七。尼师檀不得裹木土。护尼师檀法。如护身皮。戒本三句。一人。二出量之分齐。三量过结罪。磔手大小如上明讫。坐具作者。有师云。必须先依小量。后更别增半磔。若不尔者。即同䟦阇。不割截净。今释不然。先本小者不可弃之。故须旧上别增半磔。若更别为。即须通计不劳。先依小作。后更增新。尔者。如何成割截净。答䟦阇过量。不截不净。截却始净。名割截净故。五分三十立非云。作坐具随意大小净。又复三衣割截。圣教示有轨仪。此若割截同衣。何不显其修数。又此割截坐具。皆无至教可凭。若以不截。即同䟦阇。所以彼殄非中。指同此制。此制过量不论割截。故文六群便多作广长尼师檀。戒云。若过裁竟提。余相可解。
次过量覆疮衣戒 五分亦云。今听诸比丘护身护衣护僧坐蓐。故畜覆疮衣。用细滑物作。余相可知。
次过量雨浴衣戒 此衣障身浴。多论云。昔有罗汉比丘。浴有一比丘。见其身体鲜净细耎。便欲心生。后不久男根堕落。即有女根。则休道为俗生子。后还遇见。即便识之。知本所因。即归情求。及罗汉教令悔过。用心纯至。还得男根。故宜不露形也。
次过量三衣戒 多论第九云。佛身丈六。常人半之。衣量广长。皆应半也。佛弟难陀短佛四指。衣应减长中一尺。广中四寸。佛衣色如金。诘施毡色亦尔。故难陀衣。宜当覆沙。覆沙者。言坏色也。令同比丘衣色。问前三戒量依佛磔手所。以三衣随己身量。答前三非是道服正标。故随大小。皆得受用。是以即定量之分限。三衣为是。道服正标。以磔手定。皆不称体故。各随己身量为限。又以衣量不定。故有等过。前三定故即。无等过。问衣制等过钵亦应尔。答衣以体同。谓量亦尔。钵体全异。故无等过。上来九十戒竟。
●次明四提舍尼法。
先总解五门分别。第一置四所以。第二次第之相。第三持犯方轨。第四违制不同。第五二部同异。
初门。凡起讥过托。二眷属。一内二外。内中复二。谓在私屏及以众中。初戒屏处尼边受食。容生染秽。故在第一。次戒众中偏情与食。同受不呵故制。第二外中二者。聚兰有异。聚中学家过受。令他财物罄竭。招讥不轻故制。第三兰中安坐受食。贼逼送食。女人亦过不轻。制此。第四是则首末差分。有斯四损。翻损成益。故立四戒。
第二门。内众情亲。兼是师位。喜起此过。故在前明。俗人外众。墨服不同。致犯义稀故。次居后然。在内中屏处为数。众中作稀。故有先后。外中起过。亦为聚数兰稀。次第应尔。
第三门。此中二四两戒具二持犯。若论二犯。体一名别。二持具含两义。准上应知。不能繁述。初三两戒。止持作犯。或可二四两戒据别体边。是则四戒俱成。止持作犯。
第四门。唯学家戒。是违僧制。以僧秉此。学家羯磨。由无法时。受食无犯。作法已后方成罪故。理实得罪。亦违佛制。以佛不秉羯磨法故。余之三戒并违佛制。以无僧命众法可违。
第五门。尼以稀故。并获吉罗。僧为作数。咸得提舍。
在白衣舍自手从非亲里尼受食戒 制意同前。取衣戒说。别缘具五。一在俗人家。二非亲里尼。三无因缘除亲及病。问所以此中除亲上同行宿坐中无。答前为外相不练。故不除亲。此在俗家知委故许。病为苦恼。无讥故听。四自手取除置地。使人表敬不绝。五食成犯。满戒五句。一人。二是村非亲里尼。三无病除去开缘。四自手受食。五是比丘下明违。广解具明。
次在白衣家食尼偏心指授食戒 凡是众聚。清谧仿佛。给园之俦。容止寂寥。依希鹫岭之会。然此弊尼公然坏法越。次指授状涉曲私。秽迹既彰。不可容忍。众默同受。并犯可呵。别缘具五。一白衣舍。二比丘尼。三偏指授。四众不呵。五食方犯。戒本五句。一人。二在白衣家内食。三是中下偏心指授。四比丘下教呵方法。五若无一下不呵犯也。解释可知。
次违制学家受食戒 今此学家以见谛迹。诚心供养。触事无余。以施无余。财物竭尽。今僧立法。使绝受取。而诸比丘贪无慈愍。故违受食。结以可呵。缘具五。一夫妻俱得见谛。二僧与作法。三无因缘除病及请。四自手取除置地使人。五食成犯与作法者。五分第十云。不听处处与。余家作学家羯磨。若妇是圣人。婿是凡夫。或妇是凡夫。婿是圣人。皆不应作。若夫妇俱是圣人。无悭贪心。财物竭尽。然后乃与。作学家羯磨。满戒四句。一先明学家僧作羯磨。二出能犯人。三于如是下无缘自手受食食。四是比丘下辩违。释中初二不次。余相可解。僧祇二十一。啖者饼果等。食者五正五杂。正食不犯中。财物还多乞解。学家羯磨。十诵十九云。僧应筹量可舍不可舍。若财损减不增长。尔时若乞不乞。不应舍。若财物增长。若乞不乞皆应舍。若财物不增不减。尔时若乞应舍。不乞不应舍。若作法竟。五众俱不得取。若舍羯磨竟。五众随意取。
次兰若受食戒 凡是兰若之处。多有盗贼所依。理应翘勤。出外受食。今以安坐。诸女送食。因彼贼掠。招讥故制。别缘具五。一是兰若险难之处。二先不语檀越。三无因缘。四自手受。五食成犯。满戒四句。一人。二是兰若难处。三若比丘安坐受食。四应向下结违然。第三句云。先不语檀越者。谓先不语莫来而忽来者。在蓝外受不犯。蓝内即犯。故言在僧伽蓝内无病自手受食。问唯在蓝内是犯。蓝外道路不犯者。何故缘中语诸女云。莫出道路。有贼恐怖。若已出城。应语言。莫至僧伽蓝中。道路有贼恐怖。答此恐诸女来至蓝中。故复语言。道路有贼。不以此言。证道路犯。详其戒本及释。并皆蓝内成犯。余相可解。上来提舍尼竟。
●次明众学戒法。
言众学者。以上四犯所防过粗。故举数限。标以别名。此中所防微细。乃有无量不可定数。故名众也。尔者如何。文彰一百。答此就所防喜犯者说。余并摄在杂行法中。又言式叉迦罗尼者。见论十六云。尸沙者学也。迦罗尼者。应当作此言。是到顺日。应当学。多论第九。问曰。余篇不言应当学。而此戒独尔。答曰。余戒易持而罪重。犯则成罪。或众中悔或对手悔。此戒难持而罪轻脱尔有犯心悔念学罪即灭也。以戒难持易犯。故常慎心念学。不结罪名。直言应当学也。此就所防。即是吉罗。今应学者。劝学名也。以此所防。威仪微细。自非专持。无由行立。以行立故。显学功成。是故独名应当学也。于此有作义门释者。便是无义强立。不繁须设。然古旧诸师分戒为四者。初有五十一戒。明敬僧威仪行。所以明者。以其威仪服饰行住。往来食请违失。便自坏行。复令众生不重僧宝。为此须以敬僧居首。第二不恭敬人不得为说法下有八戒。明敬法威仪行。所以明者。法是济溺。丧之玄律。超升彼岸。趣涅槃之正躅。实相嘉谋。敬而行之。永离众苦。慢而毁犯。长没爱河。第三不得止宿佛塔下有二十六戒。明敬佛威仪行。所以尔者。佛为导主利益群生。开化之功莫过于佛。其恩既深。其德弥广。事须殒命。亡身虔心供养。第四人坐己立下有十五戒。收前不尽能敬之仪。故更杂明四威仪行。就前敬僧之中。复分为四。初有二戒。教诸比丘。着衣裳法。使齐整端严。应法无失。第二从不得反抄衣下有二十三戒。入村受请行来进止。第三从不用意受食下有二十三戒。食上方轨。第四生草菜上大小便下有三戒。便利进不此非顺理。不假须然。
先解初戒 十诵十九云。尔时诸比丘极高着泥洹僧。极下着。参差着。不周齐着。佛见已作是念。我当观过去诸佛。云何着泥洹僧。空中净居天言。世尊。过去诸佛周齐着泥洹僧。佛亦自忆。知过诸佛周齐着泥洹僧。佛复念。我当观未来诸佛云何着泥洹僧。天告等同前。佛复作是念。我当看净居天云何着泥洹僧。天告等同前。
次至三衣戒 观亦同此。多论第九。问曰。五篇戒中。佛何以止制着泥洹僧。着三衣。观去来佛。及净居天耶。答曰。佛结五篇戒。皆应观三世诸佛及净居天。但年岁久远。文字漏落。余篇尽无。此中独有。复次结五篇戒。此最在初结。后集藏者。诠次在后。以此篇贯初。故余篇不说。复次此戒于余篇是轻者。将来弟子不生重心。是故如来以佛眼。观去来诸佛及净居天。而后结也。使来世众生。不生慢罪。复次三世诸佛结戒有同不同。于五篇戒中。不必尽同。此着泥洹僧袈裟。三世诸佛一切尽同。是故此戒观诸佛及净居天。余篇不观也。又云极高着泥洹僧者。非是五比丘。非是优为迦叶等。又非善来比丘。多是白四羯磨受具戒者。如释种千人。同时出家者。此诸人等多坏威仪。如释种比丘。本出豪族。以先习故。下着泥洹僧。诸婆罗门外道在佛法中出家。高着泥洹僧。诸六群比丘参差着泥洹僧。言故作犯应忏突吉罗者。谓犯根本罪。以故作故。犯非威仪者。复得失威仪罪。以此例余。诸戒并尔。又如谓上座收摄卧具。出门获提。复得非仪吉罗。若不故作者。谓不作故违圣教心。识事故。直犯。根本吉罗。此之三罪根条虽异。论其忏者。咸并责心。然母经云。对手一说忏者。极与此文相违。不可依用。此一既尔。下戒同然。
次三衣戒 僧祇二十一云。齐整披衣时。不得如缠轴。应当通肩披着。纽齐两角。左手捉时。不得手中出角头如羊耳。又着衣时。须现福田。及供养相。故舍利弗问经。舍利问云。云何于训戒中。令弟子偏袒右肩。又为迦叶村人说城喻经云。我诸弟子当正披袈裟。俱覆两肩。勿露肌肉。使上下齐平。现福田相。行步庠序。又言勿现𮌎臆。于此二言。云何奉持。佛言。修供养时。应使偏袒。已便依事。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田文相。云何修供养时。如见佛时。问讯师僧时。应随事相。若拂床等诸作事。云何作福田时。国王请食。入里乞食坐禅诵经。巡行树下。人见端严。有可观也。余戒释相并应类知。义既不难。岂劳广辩。上来众学戒竟。
●次明七悔过法。
此之七药。能除四诤。文义包富。非此略论。若欲广明。至下当辨。然直遣文。可分为四。第一标宗。此七毗尼能除四诤。以能除诤。名悔过法。第二显本。谓此不离半月说中。以不离故。名戒经中来。第三举功。若欲殄除已起四诤。必用七药。故曰应灭。第四明用。正示用药灭诤仪轨。文言应与者。谓有德人。与此七药令诤除灭。名为应与。若其不与。明即有违是上式叉迦罗尼义。前据自行以彰应学。此约众法劝令应与。二文并无所防之过。直言应学应与。明是一类。但以众别不同。开为二问。理实总收为第五犯。又复应与。即须与之。不与犯者。是突吉罗。故尼律中尼提僧吉。即是离合不同。亦是轻重有异。释所以者至下当辩。
此释悔过法已。总是比丘犯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四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