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前言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人与天:

人类既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中,又生活于相应的大自然环境内,必然与天这个大自然有着密切不可分关系。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是养生家一贯关切和研究的课题。

此书引《列子》之言:「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即是说:人生存和死、身体强弱盛衰,与天地是有密切关联、与万物是互相适应的。因此,只有协调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类才能生存。这是养生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强调无论在饮食衣服、生活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天道」、「天时」。

人要顺应自然,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办事,这是人天关系的重要一环;但人天关系还有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必须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对客观的自然环境进行积极的改造。当然是依自然界客观规律对之进行改造,而不是盲目瞎改胡来。「我命在我不在天」古代养生家们非常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形生智愚,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顺应自然(天道)与发挥人的主动能动作用去改造自然,这两方面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却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人类就是在这种与天道既对立又统一中前进,中国的养生文化也是在这种关系中逐渐积累而丰富起来。 注:「天道」指自然界的运动发展规律,「天时」指四季的更替变化。

二、形与神:

“形体”和“精神”是构成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缺一不可。此书引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云:「夫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故人所以养生者也,所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圣人重之。」《西升经》:「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因此要养生取得长寿,非从形与神(即身、心)两方面着手不可。

在养神方面:许多养生家根据道家的清静无为、清虚自守思想,提出“清静养神”的方法。如严君平《老子指归》说:「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归计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列子》:「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静神灭想,生之道也。」既要清心静神,就须寡欲;欲望多了,心不得情,神不得宁。《小有经》说:「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在炼形方面,最基本的是要作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度。」要在衣食住行,坐卧起居诸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加强身体鍜炼,即此书所主张采用“行气、导引、按摩、房中”等方术,以鍜练人的形体,即可延年益寿。

以上两方面,常人比较注重的是后者,对于前者比较忽视。实际上前者养神就是修养心性,是很重要的。它对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许多养生家认为,形神二者,神为本,形为从,神疲则形衰,神旺则体健,这是必然结果。现代科学也证明,道德高尚、行为端正群体,比道德败坏,内心不良体,在生病和死亡率上要低得多。证明养性是忽视不得,这也是陶弘景把此书命名「养性延命录」真谛所在。

三、动与静:

“动与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对重要的课题,也是养生学上两个重要的概念。是以动养生好?还是以静养生好?在古代养生家中有不同主张。由于古代养生学,最早源出于先秦道家,先秦道家以「清静」说立论,《老子》之「致虚极,守静笃」、「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清静为天下正」等观点,对此有深远影响,故主静说最早成为养生学派主流。他们认为形神二者,神是生命的主宰,形是神的房舍;而神性好静,神静则居形;神躁则离体,离体则人死。故而主张以静养神,反对以躁动以乱神。前面的形与神一节所举:“闲心劳形、静神默想,游心虚静、委虑无欲、和心少念、静心损虑”等,就是他们所提倡的主要方法。

至魏晋时,兼摄静功、动功,合修众术观点成了多数养生家的共识。葛洪说:「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他主张行气、导引、房中、炼丹同时修习。本书作者陶弘景是继葛洪之后的又一代表,他在书中杂采众家,凡饮食、行气、导引、房中等皆分列专章叙述,明显表现出他兼收并蓄,合修众术的养生态度。

四、多与少,过与中

“多与少”也是一对相对哲学,在哲学上可以讲出很多复杂的道理,而在养生理论中却有一个简单而明了的原则。就是少胜于多,过多有害。这可以运用到衣食住行、起居坐卧等很多方面。如饮食不宜多,「多则切伤,少则增益」。即使是美味佳肴,吃过量了,也是有害无益。行路引起全身运动,能增强人的体质,但走得太远,会损伤身体。睡觉能消疲劳,恢复体力,但睡久了会使人更疲倦。劳动能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但劳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会使身体受损。夫妻行房室生活不可缺,但次数过多,会引起疾病。休闲游玩也很必要,但无休止的游玩也无益健康。在精神生活方面也如此,《小有经》主张:「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与之相反就是十二多,谓「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

古语云:「过犹不及」,就是说事情作得过分与作得不够,是一样的不好。在养生学中,却认为「过」比「不及」更糟糕,两相权衡从其轻,故宁愿“少些”不要“过多”。缺少时可以补救,过多了有时补救无方。

上述「多少」之论中心点,是强调「过」的危害性,目的是要大家掌握合适的「度」。超出了度便「过」,合乎度就是「中」。但是生活中事务纷繁,人的体质条件各个不一样,所处的外部环境又是千差万别,要对每件养生事项都规定出一个统一而精确的度是不可能的。只能给出一个从整体上可大致把握的度。

以上是《养性延命录》主要思想内容,也是该书中最具积极意义的部份。由于作者是二千多年前的道士,受其世界观和所处时代的限制和影响,不可避免地会给此书带来一些错误和缺点。这些都需要读者善于鉴别和取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