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纪四
陶唐氏后
陶
高辛封之,今广济军治古定陶城,有陶丘。范蠡变姓名,间行止陶。今郓之平阴有陶山。
唐
国,即中山。今定之新乐,与唐县俱是。有尧山唐水,望都故城。望都里东北有广唐城,东有尧故城。后都平阳安邑,亦皆曰唐。平阳亦丹朱封也。
楚
许氏叔重谓尧以楚伯受命。今之唐州,故湖阳有西唐山,宣十二年之唐,乃唐成公之国。记云“成王灭唐,徙其后于许、郢之间”者也。
丹
朱之国,今朱虚有丹山,丹水出焉。东丹、西丹二水,近有长阪,远峻,谓之破军。记为丹朱弄兵之处。又邓之内乡亦有丹水,汉之丹水县。荆州记云“丹川,尧子封”者,九域志云“在邓有丹朱冢”。然丹朱陵乃在相之永和镇。
房
朱封,防也。昭王取房后,今蔡之遂平西南四十吴房故城。孟康云:“本房子国。”秦之防陵,有唐王墓。武德初为房州,与赵房异。
傅
大繇国,夏之封,在虞、虢之间,有傅虚、傅巖,傅说之祠,古之北虞,今隶平陆尸地多傅姓。子云“傅巖在北海之洲”,妄也。
镏
长子之后,妘姓,留也。丘中有麻,彼留子国者。汉隶彭城。子房之封,有庙、墓。今徐之留城镇,有留乡,留故城。世作卯金刀,缪也。
豕韦
防姓,韦也。见世本,或云刘氏,非。
铸
侯爵,祝也。兖之龚丘治,故虵丘,属济北,有铸乡。然记:“齐之历程为祝国,春秋之祝阿。”寰宇记:“为古祝国,黄帝后,故城在今丰,齐东北二、长清东北四十五。”
唐
桀伐有唐,尧帝后,洛阳之唐聚。若邲之战,唐侯为楚左拒,预谓“楚之小国”,定五年、秦子期灭唐者。随(疑为“隋”字)之唐城、唐乡也。
鲁
御龙邑。鲁阳国,夏鲁阳县亦号唐侯。汉属南阳。今汝之鲁山有鲁阳关,有大龙山、尧山,今曰大陌山,因絫立尧祠。后忞魏鲁州,有鲁阳公墓、豢龙城。
杜
一曰屠。括地志云:“杜伯国,今永兴长安县南十五有下杜伯冢。”庙记云:“杜伯所筑。”汉子杜陵,今万年。唐、杜,两国也。
随
士会邑,晋地。晋人逆反,晋侯子随者,非随州。然按类林“随侯,祝姓”,则亦陶唐氏之后。
范
士匄(gài)封,今濮之范,汉故县,有故范城。武德二为范州,领范一县,与范阳、寿张异。
栎
彘
河东永安东北故彘县也,今晋之霍邑。晋先为彘。子宣十二年,彘子尸之者,有彘水,非周彘。
函与
右五邑皆士氏。
冀
冀氏也。并于晋,郄(qiè)芮封之,昔臼季过冀者。汉之县,今隶晋,有冀亭,在皮氏东北。傅云“冀为不道”者,非冀州。
高唐
博之属县,缧所出桑钦地。里志云:“缧出高唐。”今济南之祝柯,预云:“祝阿西北上堂城。”
上唐
唐之名,非一,若帝尧伐有唐,则为上唐,故蔡阳上唐乡,晋、楚之战,后为县。今随着之唐城有故唐城,刘累之封,则南唐也。复有广唐、北唐之类,冒其名耳。高唐,齐邑,今齐之章邱,则故高唐。高唐故城在齐之禹城南五十,昔夙沙卫以高唐叛、后使盻子治高唐地者。
尧之子十,其长考监明先死而不得立,故尧有煞长之诬;监明之嗣式封于刘,其后有刘累,事存汉纪。朱又不肖,而弗获嗣;然亦弗绝于世,其代之封者可得而知矣。
虞
帝先世所封河东虞阪,所谓嫔于虞者。今解之虞乡,一曰吴在虞城北十三。志云:“平陆吴山上有虞城,舜始封是。”穆天子登薄山,寘軨之隥宿于虞是也。预“在河东太阳”,乐史以为安邑,故武德为虞州,乃都也。
妫
本作潙,嬴也。柱所都蒲阪,今之河东有潙水,迳首山下,复一水曰汭,潙南汭北,西注河。有帝庙,然潘城、饶、汭皆有妫名,而泗水亦有妫亭,长沙有妫水,皆有祠,去都远矣。
商
义钧国,今商之商洛,汉商县,有尧女墓。盛弘之云:“武关西北百二十,商城是。”
缗
季厘国,今济之金乡。
虞
公爵,虞思国,宋之虞城,汉虞县。伯禹所封,即有虞,君专于乐、臣争于权、民尽于利而亡。
圭
郑穆妃,圭妫国后,为邽,秦武公伐邽县之者。今华阴有下邽,天水有上邽,故城在成纪,有邽山。
胡
古胡子国,归姓。范史:“汝阴本胡国。”汝阴,今颍治西二里有胡故城。九域志:“开封有陈胡公庙。”胡公,妫姓。而盟会图:“胡在豫之城。”此姬姓,胡,楚所灭之。越世家云:“折郦,宗胡。”索隐:“宗胡,邑也。为胡姓之宗。”
负
世纪:“舜迁于负黍。”按:少室一曰黍室,负黍城在其南,定六年之负黍也。
遂
虞后,商人寘之遂。璠云:“在虵丘东北十里。”字书作“隧”,今兖之龚丘有虵丘城,西北十里有隧乡,汉隧县,齐灭之。
庐
国,故楚地,今襄之宜城,汉中卢,春秋时卢子黎者。县北有汉黎丘,应氏谓“在卢江”,非。
蒲
蒲,衣之故国。河中之河东西二里津关也,即蒲邑,秦昭襄之蒲子。后周唐为蒲州,亦祁之蒲阴。
卫
郡国志云:“东郡,卫公国,姚姓。本观国也,有河牧城。”亦见水经,今镇之灵寿西北。
潘
故县,属上谷。左传:“潘,获潘子者。”本北燕州,贞观改为妫州,今妫之怀戎,亦曰妫虚。
饶
今之西城有姚方妫虚。佑云:“本曰饶。”汭有舜祠,或谓舜生于此。世本云:“妫虚,在西城西,舜居。”而颍容释例亦谓:“舜居西城西,本谓妫汭。”非也。
传
河东,商灭之。
邹
桑钦水经云:“湿水迳邹,平故城。”郦元云:“古邹,侯国,舜后,姚姓。”今在济南。
息
今新息,楚文妃息妫国,后周之息州,非姬姓之息。按字书:鄎,齐附庸。今齐南郡。
母
卫地,在曹卫之间,田世家“伐卫取母”者。田氏取之以封胡之支子,远本胡公为胡母氏。汉刘楚为胡母侯,属泰山。
辕
齐之禹城西有故辕城。哀十年,赵鞅取辕,宜非此。汉有袁良食遗乡。
余姚
风土记云:“舜支庶所封。”今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故曰余姚,武德为姚州。
上虞
今县隶会稽,拒余姚七十,郦道元所谓“虞滨西三十有虞山”,以有宋之虞曰上虞,上虞故城则在余姚。
西虞
齐桓公收西虞者。
余虞
即虞吴,今长兴东北四十二有余虞浦,周处云:“诸渔浦。”一名余吴溪,舜虞时人化之来居,故记每作“余渔”,非也。
巴陵
古巴丘,今岳州有黄陵。
长沙
今岳之沂江、潭之益阳、梁之重华县有重华城,一号虞帝城,记为“帝都”,非。
濮
帝子散封者,今濮州有历山、雷泽,故卫有曲濮、城濮、宛濮、濮水。
箕
箕子之先,箕伯之封,小国也。春秋犹有箕崇之国。姓纂云:“商之圻内。”今太原晋败狄箕者。预谓:“太原阳邑有箕城。”是。阳邑,随之大谷,后谓骨打都,今辽之榆社东南三十古箕城,在辽山,与琅邪、益都、襄邑异。
朝鲜
箕子后封,辽之乐浪,今平之卢龙有朝鲜城,故武德以辽谓箕州,而高丽亦其地。
鲜于
箕子之支,子仲国。颜真卿云:“武王封之鲜子仲食邑于于。”一云朝鲜,后入海者,谓鲜国。
直
直柄国,昭二十三年直人周地。
潙
长沙县有潙水,水经云:“东入临湘。”
陈
妫满之封。本商侯,武王伐而封之。今陈治宛丘苑城,城记云:“胡公所筑,楚初灭陈,项襄后都之。”汉初淮阳国章知和为陈国,后魏为陈郡,随为州。
陆
番
邾国也。汉县,属鲁国。一作鄱、邰,音皮白褒。鲁国记云:“陈子游为鲁相,太尉陈番子也。”国人为讳,改曰皮。
罕羌
烧当后。
有庳
象国,今道州。孟子作“鼻”。
象城
汉县,属巨鹿,今赵之临城,昭庆镇西北古象城,赵记:“舜弟象居。”故仁寿以广阿为象城,乐史引左传:“舜弟所封。”
君必不道而后国不祥,国不祥而后国几亡。陈杀泄冶,明年而夏舒弒其君;夏舒弒其君而后楚入陈。陈招杀世子,未几而陈侯卒,而后楚灭陈。楚庄欲县陈,已而复之,故楚灵灭之;楚灵灭陈,已而陈吴复归,故楚惠复灭之。凡楚三灭陈矣。方其欲县陈也,以申叔时之一言复之,既而纳其致乱之二臣,故圣人书曰:“纳公宁仪,行父于陈。”夫复人之国,而乃纳其致乱之臣,则是制人之国,而使之不得其君臣之道也。
昔者晋人以币、如郑駉驷乞之立者,子产辞曰:“以寡君之二三臣,而晋国之大夫专制其位,是晋之县鄙也,何国之为辞之币而报之晋人,舍之四国,有王它国,非所当与也。”今也纳其致乱之臣,则是私利之而制之国矣。存亡继绝,顾若是耶?纳者莫之受而强焉者也。然则为楚也,如之何猪夏舒之宫封泄冶之墓,施孔宁仪、行父于朝,而后谋诸宛丘?耆德定其君,而去其谁不可,何至纳其致乱之臣哉?
太史公曰:“舜重瞳子,项羽亦重瞳子。” 岂其苗裔耶?何其与之暴?朝鲜、罕羌固亦圣后,然有虞氏之明德,不以天下私其子而传禹,彼区区之争残者,其何以承之哉?方楚灭陈,史赵曰:“盛德必百世祀。” 虞之世数未也,陈氏得政于齐,而后陈卒亡,田氏之取,论者犹以为虞帝之羞,而况彼之争残者乎?
夏后氏后
骆
(即“鲧”字)父之国。王符云:“骆,庆姓。”今京兆宜寿有骆关、骆谷,故盩(chóu,zhou)厔(shi,zhì)地。
崇
国,伯爵。昔文王伐崇,命无杀人民、坏宫室,崇人归之如父母;而赵穿且侵崇。今永兴鄠东故酆宫是。鄠,扈也,一曰崇扈。
虹
尧封之,命县,隶宿舆。地志云:“尧时,禹为夏伯,邑于此。”有庙。
高密
今洛之密县,然高密县乃隶密。
阳翟
栎也。今许之阳翟县,本曰“夏”,故后曰“有夏”本此。世纪云:“夏,今阳翟是也。”
夏
今陕之夏县,唐隶绛,周成王封夏公在此,本侯爵。庄辛云:“尧时。”汉安邑之地,盖冒阳翟之名。
辛
帝支子封韵,或云辛之转,非也。一作騂、、也。今陈留有辛城、辛虚。
长子
纣太史辛申国,今潞之长子县,纪年之尚子也。
西翟
后啓五庶俱封于卫,是为五观,故顿丘,澶之观城,河决之地,汉之畔观故属赵。记志皆以为灌,说者又谓斟灌,俱缪,诸斟接尔。
扈
观、扈二国,荣阳武原西北有扈城、扈亭,故卷县地。汲纪年“晋出公三十二年,河绝于扈” 者,非己姓之扈。
莘
姒姓。文王妃母家,今同之夏阳,汉郃阳有太姒冢、城、祠、庙。昔散宜生求有莘氏美女献纣,周代有神降之。本虢地,陕石镇西十五莘原也。然大名之莘县有莘亭,亦国也,随为莘州,而齐、蔡、济阴、管城、陈留俱用莘字作,、、同。
巢
邓
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故杜佑以邓为禹都。
纶
少康居,虞邑,今宋之虞城西三十五有纶城,秦楚伐郑、围纶氏者。山海经:“狂水迳纶氏城。注:在阳城。”然汉纶氏故城在今登封西南。盟会图疏云:“虞邑在洛之嵩阳。”汉轮县属颍川。博物志:“以汾阴为古纶。”今汾阴北九汾阴城。
缯
子爵,“昭公取鄫”也。曲列国,一曰缯衍,今沂之承县东八十故缯城,灭之。汉缯国属东海,开皇为鄫州,非郑鄫。
越
季国,姒姓,也。一曰于越。处埤中号无余,今会稽越州治,谓之句践城,与南越异,爵不过子。
会稽
王会解有“会稽”,或云即越,盖自一国。
姑越
今处州,通典云:“本瓯越之地。”
姑蔑
一曰姑妹,大末也,晋之龙丘。今衢之龙游有姑蔑城,昔弥庸见姑蔑之者。汉之大末,即东阳之太蔑县,而瑕丘其析也。
于越
越之别。汉书、荀子、吕覧明作于昭,是余于,今隶饶,汉之余汗。杜佑谓“句践之西界”,所谓“于越”。淮南云:“越人有变,必先守余者。”韵作“”,为“盂”音,非。
句余
周书有“句余”。盖“句”,越也。亢仓子言“句越之干” 者,山经有“句余之山”,郭云“在句章之北、余姚之南,取二县以名”,不然。
瓯余
今乌程东二十偶欧余山,一曰乌山,一曰瓯亭山,以王逸少升之,曰升山。
顾余
舆地志:“汉文封东海,摇之子期视为顾余侯。”侯,今升山东十八有西余山。
闽越
海内南经云:“闽在海中。”许说文云:“闽越,虵种。”郭氏以为西瓯,乃今福之闽县,即东冶亡诸之封,有五姓,黄、林等是。或云东越者,非。
黄林
余不
乌程有余不乡,今湖之德清东百步、武康东二十四里有余不溪,溪水绝清,与余溪不类。晋孔愉放龟于此。
姑于
见王会解,说云顾。然在汉世,一云姑熟,于、孰音转也。
海阳
见王会解,汉之揭阳亡余,复封是。今潮之海阳县,潮谓南越地,二越之间尔。
琅邪
汉县,故城在密之诸城东。句践图霸,徙此。起观台山上,徙三万户于下。
秣陵
上元西南七里有故越城,越绝书云:“东瓯,越王所立。元王四年,范蠡筑。”寰宇记:“在今瓦官门东南。”曹氏记云:“在秣陵西十五,句践平吴戍之而筑,去建康宫八里。”
东瓯
王摇王东瓯,今温之永嘉也,有瓯水。永嘉记:“瓯水出永宁山。”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故章安之东瓯乡也。地有回浦,浦东乃汉侯,官都尉理。
东越
越之分封顾余者,号东越。郡国志云:“婺州正得东越之地。”
越沤
四方令:“越沤在正东,越之分。”或云即瓯人。沤,欧、瓯、区通。
句章
故城在明之鄞县。西图经:“鄮县东有甬东及句章故城。”
甬东
史记:“句践平吴,徙夫差于甬东。”韦昭云:“甬东即句章东溪口外洲,句践都,即哀二十二年之甬也。”预云:“甬东乃句章东海中洲穷地也。”王会解云:“瓯人鱓蛇。”注云:“东越,瓯人。”海内南经:“瓯居海中。”注:“岐海,今临海永宁县即云东瓯。”
瓯邓
诸暨
秦县界有诸山暨浦,元常之都。
武城
随寰宇图云:“夏禹七代孙芒封公子武于此建国。”
没鹿
经之无勿说之而有,经之直勿烦之而。鲁僖公十九年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会于曹南,鄫子会盟于邾邑。己酉,邾人执鄫子用之会盟着。彼自为盟而已,往会之也,用之者亦犹易之用牲云尔。或以飨,或用享,所不得而知矣。圣人恶其详而书之曰“用”,则其恶已具矣焉。“用”究,然执鄫子固邾人,而左氏者乃以为宋公使邾文公执,而用之次睢之社,说者复有叩鼻血社之说。
盖因上文曹南之会相属,而为之言兹大,妄矣。夫经文之曹南乃别自一会也,于时虽有邾人,而非文公。其会盟于邾也,乃是邾国自为盟事,而鄫子往参之;鄫子参之,因以见执,非复向者曹南之会也。曹南者,曹之南;而邾者,直邾国也。若以同为曹南,则经之书必曰“如会”,不得云“会盟于邾”矣。即按曹南在济阴东二十里;邾在东济任城南二十里,西南去曹三百一十;次睢在宋城南,其东北一百八十,至单又一百八十而至济,其西北至曹南二百八十道路越绝,不知何为而有是说,且曹南之会寔非为盟,亦何得谓之会盟?而辨疑更以谓“用”为牲,而歃之以盟,不知鄫子已用,则复谁与盟耶!以为盟曹南之人,则非,惟壤隔。而己酉后,曹南抑又远矣。宋公亦当代之盟主也,而今为会,乃遽制使邾兹执用鄫君,则非正在宋,不在邾矣。春秋胡得越送而理邾哉?
设以宋公果使邾子执鄫君而用之,则春秋必曰“宋公使邾子执鄫子用之,宋公主使。”国君戕一国君,理无不书。不书“宋公”,是宋公未尝使邾人执鄫子,书“邾人执鄫子”、“见执鄫子”者乃邾人,宋无豫也。夫以季姬之使鄫子倈朝,犹切书之,况使他国之君执国君而贼之乎?果以宋君使之,则宣之十八年,邾人之戕鄫子,又谁使邪?昭公十一年四月丁巳,楚子诱蔡侯,般杀之于申。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友以归用之,时之,月之,日且地之;又名其二君,曰诱,曰杀,曰执,曰灭。用其辞之曲尽如此,宋果使邾度得而不书乎?蔡友之用,左氏以为用祭冈山,而公羊则以为用其头以筑深,戒小人之不能顺事者;果圣意乎?然春秋之诸侯死不以其道,名“鄫子”、不名其所以放乎?
死惟自取也。季姬许嫁邾,鄫子请强委禽焉。既归邾矣,而鄫子者复往而参其会,其取死者固非以其道也。胡文定云:“用为臣仆。”“用为臣仆”,固不足乎书也。(稀里糊涂,不熟悉左传所致。)
巢
南巢氏,桀之封,秦为居巢,今无为之属鄛县也。古巢伯国,吴灭之。故巢城在皖北六东,故有夏水,非卫巢。
杞
定姒国,商封之,今汴之雝丘有古杞城。武德初为杞州,僖十四迁缘陵,后复迁淳于。贞定二十四,楚灭之。古作。
娄
楼也。本作偻。商所封,即牟娄。曹东之地,一曰无娄,密之诸城有娄乡,牟夷国也,说谓封杞而号东楼,缪。东楼与晋娄、穰异。
阳
即阳樊。在济源。晋文公曰“阳,夏商之典祀,樊仲之官守焉”者。
沛
泊
见潜夫论。或云即鮠,然自有鮠。
弗
费也。一作,扶味切。今河南缑氏,滑都也,与鲁费异。姓纂有氏,别为“并”音,非也。
冥
鄍也。陕只平陆东北二十有鄍城、冀伐之者,后为虞氏邑。又“哀公六,有冥,陈地”。
褒
夏有褒君,褒姒祖也。盟会图云:“梁州褒城县,汉之褒中。”义熙之苞中有褒水、褒谷,褒国故城为褒水所坏,樵谓蔡之褒信。
沈
沈,姒国,子爵,蔡灭之。颍之沈丘县亦谓之寝,叔敖之封在县南百步,隋为沈州。
男
世本之“有男氏”,潜夫作“南”,周书之“有南”也。二臣势均争权而分楚地,记云 “汉江之北为南阳,汉江之南为南郡” 者是。
彤
商有彤伯也,地即彤城。
鬻
齐公子荼母鬻,姒国。
鲍
齐之历城,历下城东三十四有鲍城,三齐记:“鲍叔牙之食邑。”而渔阳有鲍丘之水,潞水也。亳之城父亦有鲍溪水,非舒鲍。
流黄
辛姓,在三巴之东。山海经云:“广三百里。”亦见鸿烈等书。
荤育
熏粥也,后为玁允匈奴。
大夏
后为党项,宕昌白狼羌。
书云:“成汤放桀于南巢。” 即据典牒“成汤放桀,芮伯命巢盖建之也。”辞曰“放”,为放象、放兜顾有以处之矣。虽然,尹放太甲,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蔡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楚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谷梁子曰:“放,犹屏也。”岂建之云乎?曰:“不然,辞固有同而辨然。” 则桀非不仁欤?曰:“桀虽不仁,君也;汤虽仁,臣也。以臣而建其君,置其天下之大而小之一国,非放而何哉?”太史公曰:“禹之后分封,以国为氏,然自有扈氏、斟寻氏、斟氏、戈氏,则失之矣。扈出昆吾,斟、戈出于己姓,盖由世史误,以己为姒尔,非其后。(未详读史记,不知是否为此处断开。)”云。
商氏后
亳
汤都南亳,今南京谷熟,高辛只都,与葛邻。亳有五一,在杜南,先世之居,而考城为北亳。景亳,薄是,有景山、亳城、汤亭,汤受命都之。一郑地,而谯弗豫,南北亳亦皆曰“商”,或以实三亳,阪、尹者妄。
郼
殷也。读如衣。盖本杜亳契都,故不韦曰:“汤尝约于郼薄。”然考城,谷熟、安阳俱有殷名。谷熟,汤都,古之商丘,昭相土之居。殷者,亳之内地,刘恕以为“盘庚始号”,非也。
嚣
仲丁居,敖也。在陈留浚仪,秦之敖仓,今郑之荥泽西十五有敖土,有敖城。穆传:“嚣氏之隧即诗‘薄狩于敖’者。”字书“隞猥”。
相
元和志:“内黄东南十三,故殷城,亶甲居。”今相州有畿城、商亭。亶甲故城在安阳西北五里地,亶甲冢在城外西北隅洹水南岸,魏始名州,非郑相。
庇
祖乙胜即居之,沃甲祖丁因居之。
奄
南庚,更自庇迁奄,后阳甲居之,商奄也。奄君,附禄父,周公践伐之。
耿
今河中龙门故皮氏有耿乡城,为河所毁。晋灭耿、赐赵夙者,开皇之耿州,即为邢。故通典云:“祖乙迁邢。”史记云:“先耿后邢。”正义从之、失之。
蒙
纪年:“盘庚旬自奄迁于北冢,曰殷虚。”北冢,蒙字尔,即景亳,汤都,今亳之蒙城,汉之山桑。天宝二改县,北八十有南北二蒙城。或云“河北”,非也。
沫
武丁迁之,在朝歌故城南,诗沫之乡者,近纣都。
北殷
庚丁徙河北,号北殷,地即殷虚,在相之安阳西有激水,北去朝歌百三十里,有殷城,晋之殷州,建中复为激州。故史商后有北殷氏,或云北冢。
朝歌
武乙徙之。今卫之黎阳,卫镇西二十二有朝歌城,有鹿台、沙丘台,莽曰“雅歌”。
大陆
牧野
卫之汲。舆地广记:“故商都,牧野之邑。”寰宇记:“汲近郊三十。”
商之王盖屡迁矣。书“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盘庚五迁。八迁自汤之前,而五迁在盘庚之前,故班固曰:“商今屡迁,前八后五,盖十三也。”自盘庚至纣,盖复五迁,世不知矣。八迁之可考者,六契居番、昭明居砥石,复迁于商。相土处商丘,上甲居邺,而汤居亳,此世所谓不可得而知者。至于五迁,则嚣、相、庇、奄、耿也。庇、奄,书所不载,而世儒辄以汤、盘庚之两都足之,已失之矣。而或者更以五迁俱出盘庚尤为妄,乱夫!
盘庚之迁,本于洪水都国,垫溺为之是,岂得已而不已者哉?益六四曰:“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势或不利,”固有不得而不然者,盘庚之告民曰:“先王不恒,厥邑于今,五邦是则。”所谓五迁者,非指盘庚,而今之迁为有所不得已矣。且其迁也,涉河南渡,而说者犹以为盘庚之迁在于河北。儒学荒疏之惑世也如此。
予记国名而商氏之都不一,学者不之,能悉庸,复着之。乌呼!商之屡迁,亦可谓不幸矣。贫氓月徙阏,窭士日更名,其与庸王之嫚为政而岁迁都、年改号者何异?自汤至于盘庚,将二十世,都始五迁,而民胥怨不安,方且诰谕,大臣、诸侯惟恐或怫然,岂将以其势殴哉?乡非北都,圯(圮?)废则劫之以爱子,吾知盘庚之不迁矣。太室三涂,洞庭盟门,天下之险,而国之者不一姓,是地利,固不足恃也。然则为国者,必有道矣,奚至朝河而莫陇哉。春秋之书,以国迁者凡七,邢、卫、蔡各居一,而许处其四,奚讥其轻动而不能自反也。然则为国者亦必有道矣。
阰
(原文为左“比”右“阝”)
鄁,武庚之封漕是,今滑之白马有鄁水,即妹之邦,纣所城。一作,霍叔尹之。东卫、南鄘、北邶,鄘、邶亡于春秋前,故有诗。
鄘
楚丘城是。今卫之汲东北十三有故鄘城,有鄘水,其后东徙野、处漕邑。而云“在彼中河”,则卫东矣。
卫
曰“曹”,曰“卫”,以在畿域分曹遮卫,冯翊“扶风”之义也。三国以“淇”为“分鄘”云,“我于淇卫”云,“送子涉而邶”云,亦流于淇地,俗异也。
苏文忠曰:“武王非圣人也。”夫手钺其君而国,其子使三叔监之,是岂得已邪?使武庚而非人也,则必不叛。假二叔憃而非亲也,亦岂至于助逆、乃一亟而悉诛之?子瞻之言,刘知几之说也,郑厚本此,而学者诽之。方武王之诛纣也,三年殴蜚廉于海隅,而僇之灭国者五十,此皆助纣者也。纣虽不善,然犹有助国,与若林之旅入如此,而乃死之南单之台,而分天之明知微子之贤不立,乃贪于武庚之不肖而立之,复疑于此,而三叔监之,是诚何心哉?夫以汹汹之商,而辅之以三憃,此武王之失策也。乡使克商之后,舍武庚求微子以世祀,虽无三监,吾知商之不反矣。
立微子于商,退即诸臣之位,以听天命之所属。彼天下之势既一去而不可反,人心已离而不可挽,则虽以玄德之贤,决不能挟区区之商以令我,夫然后之中国践金而朝诸侯。俾天下后世知吾心之不利商,则虽三圣之授受不是过矣。惜乎武王之志荒也。
君子曰:“武未尽善。”又曰:“义士犹或诽之。”谓之义士,则不义有所尸矣。或曰:“孔子,殷人也。于武王犹有憾,然而居周也。”故于夷齐数致意焉,曰:“否,是无义无命也。”汉武帝时既封周子南君,求殷之后,绝,不能祀,丞相衡曰:“王者,存二后,所以尊先王通三统也。其罪绝者,更封他亲,以承其始,今宋已失统,宜立殷后,非当继宋。”乞以孔子世为汤后,不幸事废。逮孝成时,九江梅福更以为言,始以诸经相明录其后世为殷绍嘉公。
微
子爵。本扶风、郃阳,令岐之郿县有郿乡,纣徙畿内,则在聊城。今故城在潞东北。或云在鲁,今徐沛东南微山,有微子冢。非也。
宋
古商邱,火正遏伯之虚,相土因之。汉睢阳,随(本文出现很多此字,有些疑为“隋”字)为宋城。今南京治县西南十二有微子冢庙、五陨石。
目夷
今徐之滕东有目夷亭。
木门
今沧之清池西北四十六有木门故城,卫鱄所托。舆地志云:“中有大木,因名。”
桐门
乐大心采。
不其
今秘之即墨西,有汉不其故城。
祝其
今海之怀仁,故祝其也。
长勺
宋之汋陵城,今在宁陵东南二十五。后隶鲁。
坎氏
宋附庸。巩县东坎,聚服云“巩东邑”。
向
许之长社东北有向城、向冈、向乡,郑地。一云尉氏西五十向城。
锺
今亳之临涣,汉之锺县。
锺离
州犁采,楚地。
乐氏
郑地,津名。
华
华,子国,郑十邑有华。
酁
皇瑗之子般邑酁,曰般酁。
戴
也。愽雅,析也,或作戴、、、。今拱之考城有故戴城,初并于郑,楚灭宋曰谷。汉之县,章帝为考城,隋为戴州,有戴水。
褚
子,段采。今洛县南有褚氏亭,褚氏聚。
合
向氏邑,郃也,今同之郃阳。
鞍
向魋(tuí)邑。谷梁云:“去齐五百里。”
防
今单州有古西防城,汉西防县城在单父北。
郰
鲁下邑,今兖之鲁孙,预云:“鲁县东南垂城是。”樵未详孔子之生处,与孟轲之邹异。
武王既胜商杀纣,即武庚而立之,夫吊其民、诛其君,而乃立其子,独不以其他日之将不利而废之,此周之至德也。至于周公谡,使管、蔡二叔监商,监之云者,所以制止其沈湎淫奔之俗,而纳之道尔。土地、人民皆我之有,固非利其国而欲之如宇文之于萧氏也。及武庚之作难三监,淮夷并起应之,当此之时,周之事亦汹矣。周公于是濯征龛伐,至久而后克之,兹宜深监武庚之事,而乃更立商王之元子微子启。夫以微子之贤、吾君之子,而商人父师之,顾乃使之代商后而邦之宋,宋为故亳,商之蒨都,民之被其泽者,固未忘也。使微子而非人,少异其志,则全商之地,恪非周矣。而成王、周公方且晏然名之统承先王、修其礼物,不少为疑,而宋之臣人卒以按堵,非胜任之盛德,能如是乎?于以是知立国惟在于贤而不在于疑之多也。秦汉而下,不原仁义,而徒汲汲以防虞天下为心,岂不大可慙哉?
曼
郑邑。曼,伯国,为曼姓。一作蔓,鄤也。乡在广汉。、讹。
邓
曼姓,侯爵,今襄之邓城,二汉邓县,古凤林也。秦昭使左更错伐楚,取邓置南阳郡,今邓故城在鄾城西北十余里,而蔡郑盟处,则蔡地乃今邓州,与邓城接。
优
邓之分,子爵,鄾也。巴人围之,楚并之。传云:“邓之南鄙,鄾人是已。”今邓城有鄾城,光武言“宛最强,鄾次之”者,范谓“安养有鄾聚”是。
苑
武丁子文封苑城,为苑侯。今邓之南阳,汉宛县也。为平,去二声,非。
权
今荆门当阳东南有权城,临权水口。楚武灭之,缗尹焉,非定之权。
后为叔之邑。
荡
姓,汤也。今相之汤阴,汉荡阴也。
阳
姓,侯爵。
番
姓,鄱也。史“夫差取番”者,今饶之番阳。汉之番,有番江,今县东有番故城。
锡
姓,锡时子之先。今均之郧乡有锡穴,汉之中锡。
署
姓。
堂阳
侯爵。汉县,今在冀。
时
春秋之时来郑地,子姓。预以为荥阳之城,璠云“阴阳东四十城”是。
荼
也。王符云:“皆殷氏。”姓,郃阳城是。
共
恭也。今朝之共城,文王侵阮、徂恭者,即共伯国。汉之共县共故城,县东百步,非叔段邑。
梅
伯爵。纣所灭,今谯南四十有故梅城,河南密县有梅山。集韵音每。
稚
史记“商后有稚氏,以国为姓”。
定
渭水有定城,是。郭述征云:“定城去潼关三十,夫人定子,世以为謚。”失之。
巢
子姓。一作鄛。南阳棘阳有鄛乡,吴人伐巢克棘者。有巢亭在襄邑南二十,与卫巢异。或云居巢,非也。
郅
同
一作。春秋地图谓:“今同州,为同国。”
黎
黎氏故国。子姓国,侯爵。一作、,文王所戡者,与纣都接,今潞城东十八有故黎侯城,黎亭。卫地故黎侯寓卫。
比
比干国。今唐之北阳有沘水,后魏为殷州,而比干墓乃在偃师西北十五,寰宇记“在汲北十里,有石铭云‘大夫比干之墓’,有庙在滑”。又“汾之西河县北百二十有比干山”。
髦
见世本。一作旄,姓书:“复姓,有比旄。”重误。
朸
汉平原有朸县,音勒。刘辟强为侯国者。
段
段干也。芮城东北十五有段干木,墓高三丈,贞观禁樵采。
(瓦?)
(邷?)也。卫地,有亭,在胙城,非成纪之瓦亭也。
卫地,今卫州有丘,预云:“在戚地南,七国并,出世本。”
莱
子爵,来也。登之黄县东南二十五故黄城是。古之莱夷,今文登东北八十不夜城也。齐人迁之郳,曰东莱。随立莱州,亦作郲,云时来、莱芜俱非。
桐
空桐也。宋之虞城南五里有桐亭,故空桐地,今尚曰空桐,非桐乡。
向
皇甫作都,沛国之向,汉属龙亢,今入谷孰。附庸国,非河内尉氏,沂,许之向。
沛
徐也。有沛氏,商人六族,有条氏、徐氏。王符云:“殷氏,姓也。”
繁
澶之清丰有繁渊,繁阳故城,而临河有繁泉,汉强占为繁侯者。亦音皤(pó),一在汝阴。
施
本嬉国,纣伐有施,施以嬉进。今施州。
樊
庆姓,今襄之邓城,有樊城镇,汉之樊县有樊古城。樊陂,侯国也。南雝州记、荆州图副挚虞等皆以为仲山甫之封。樊村镇在宜城,皆其地,魏孝文帅十万攻樊城不下者。或云樊哙所食采。
薄
姓书:“宋大夫食邑,为氏。”
饥
条
蓨是,周亚夫封条,今冀之蓨县,乐史云:“即条国。”晋改条。
索
郑之索氏,故成皋东有大索城。成皋,开皇为泛水,今郑之荥阳有索水。
鲜虞
续志云:“子姓国。”鲜虞,子,中山新市也。有鲜虞故城,白狄别居,种最大,晋伐之。今定之新乐,汉卢奴故鲜虞县,后周鲜虞郡,唐镇州。
姚
春秋姚,子国,子姓。
萧
子姓,附庸,本宋邑,故有封人。楚灭之,今徐之萧,故汉县,属沛。北征记云:“城周十四里,南临沔水。”
虞城
梁丘
楹书:“待子椟砚贻孙。”有田禄,思以贻其子孙,人情所同,然也。是故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采者,服事之称也,内诸侯禄有采者也,外诸侯嗣有国者也。圻外之侯,惟嫌纷变,是故必世子而世禄;圻内之侯,入为王官,必选贤德,是故异于外侯,有禄而不必世,然有大功,亦有采地,以嗣其子。所谓官有世功、有官族者,邑亦如之所以处子孙也。书·大传曰:“古者诸侯始受封,则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其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书曰:“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此之谓也。
若古封建惟以其功德于民者,则与民共封之,所以系民心也。至于后嗣弗能遵守,废祀失国,则民望于是绝,故必兴而继之,使归心焉。汉追何,后魏录由是纵其不肖,犹当十世宥,以劝能者。后世不知乎此,见功臣之子孙有无功而受禄,则思所以削而夺之,而不知其乃祖乃父固尝功于尔民、功于我矣。吾之有天下,亦犹是也。孟轲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有世臣之谓也。”成季之勋、宣孟之烈,而讫无后,则为善者惧矣。苟有先祀,何废二勋?若子文而无后,奚以劝善?
官人以世,虽纣之粃政,然赏延于世者、皋陶之训仕者,世禄亦文王所由兴也。所主惟贤,岂其不必嗣欤?句龙、共工、皋陶、伯夷、昭明、伯益、相土、伊陟,三五之时,禄不免世,春秋胡为讥世卿哉?八元、八凯,世济其美;尹单、甘刘,代食厥地,岂非
继世象贤,则以鲜克由礼者以亡,而非絷于世不世乎?乌戏以人情为天下,则天下莫能破。昔苏轼论夏,以为人之爱子,天下之通义,有得为而欲与其子孙,人情之所皆然,圣人以是为不可易也。故从而听之、使之父子相继而无相陵,是封建之理也。事情深尽,今古无二,然至海外之说,乃大不然,岂作以蚌异于蛤、而二五之非十者乎?
宋景文传宗室谓李百药,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历祚子短长,不缘封建谓臆。论及十一宗诸子之传,乃以为历数短长,自有底止。汉七国、晋八王,不皆常得其效,以此见其非好恶之不同,特知识之未昭尔若苏子者,盖亦习于百药、宗元衆楚之咻,而未晰其致者欤?吐蕃设官,父死子代,非其种类,汔不相伏,屈茨之法,国酋、首领相承不绝,他姓、别系决不得而处之。燕、吴禅乱,叶、白争灭,古之君子岂顾自为胶扰、而欲民之定哉?明先于斯,亦有所抉择矣。